CN101159109A - 多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9109A
CN101159109A CNA2007101944034A CN200710194403A CN101159109A CN 101159109 A CN101159109 A CN 101159109A CN A2007101944034 A CNA2007101944034 A CN A2007101944034A CN 200710194403 A CN200710194403 A CN 200710194403A CN 101159109 A CN101159109 A CN 101159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isplay
panel
step part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944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9109B (zh
Inventor
李煐九
奇仁敍
沈洪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700552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43444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59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9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9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91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86Vessels; Containers; Vacuum 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24Manufacture or joining of vessels, leading-in conductors or ba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8Ti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20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active layer in the devices, e.g. patterning
    • H10K71/231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active layer in the devices, e.g. patterning by etching of exis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6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7/00
    • H01L25/065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7/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851Division of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多显示装置和制造多显示装置的方法。该多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以及形成在一对相邻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面板中的台阶部分,构造成在所述一对相邻显示面板中的一个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缩进。该对相邻显示面板以所述台阶部分相互接合。

Description

多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显示装置(multi-display apparatus)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最小化在各个显示面板的接缝处图像的不连续的多显示装置,以及制造所述多显示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大屏幕多显示装置通过连接多个显示面板来实现。过去,大屏幕,如展览用的大型电视机,通过相互连接多个布劳恩(Braun)管来实现。然而,最近,由于在小型移动装置如移动电话或个人标号助理(PDA)中对大屏幕的需求增加,通过连接平板显示器来生产大屏幕,所述平板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场发射显示器(FED)、等离子显示器(PDP)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通常,通过平行连接显示面板来制造多显示装置。也就是说,由平行连接多个显示面板来实现多屏幕。然而,当一对显示面板平行连接时,在该对显示面板之间的接缝处存在明显分离,因此在这对显示面板接缝处形成了不平滑的图像。
一种克服这个问题的尝试包括:构造使得第一和第二显示面板布置彼此叠置,并且像素边界在该对第一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垂直对齐,以便在使用者的眼睛看来,所述图像是连续的。
然而,虽然两个显示面板的垂直对齐提供了一种图像连接方式,但在两个显示面板之间的高度差导致整体结构更厚。鉴于近期趋势是追求轻巧和超薄的显示产品,多显示装置的产品厚度增加可能导致多显示产品在市场上不受欢迎。
因此,为了保证产品竞争力,需要能减小在多显示装置面板间接缝处的图像的不连续并不增加多显示装置面板厚度的多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在面板接缝处改善图像连接且不增加多显示装置厚度的多显示装置,以及该多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和形成于所述多个显示面板的一对相邻显示面板中的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中的台阶部分,构造成在所述至少一个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缩进。所述一对相邻的显示面板以所述台阶部分相互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多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准备一对分别包括显示器件的显示面板,以及在所述一对显示面板中的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中形成台阶部分。所述台阶部分在所述一对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缩进。该方法也包括所述显示面板在台阶部分相互接合以形成屏幕。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一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面板连接结构的多显示装置;
图2A至2D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1的多显示装置的面板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3A至3D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1的多显示装置的面板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面板连接结构的多显示装置;
图5A至5D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4的多显示装置的面板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6A至6D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4的多显示装置的面板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面板连接结构的多显示装置;
图8A至8D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7的多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9A至9D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7的多显示装置的面板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10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面板连接结构的多显示装置;
图11A至11D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10的多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12A至12D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10的多显示装置的面板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13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面板连接结构的多显示装置;
图14A至14D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13的多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15A至15D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13的多显示装置的面板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16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面板连接结构的多显示装置;
图17A至17D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16的多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18A至18D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16的多显示装置的面板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19A和19B是依照本发明的折叠型多显示装置的外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在下文中更加详尽地描述该发明,其中呈现了该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体现,其不应该解释为此处阐述的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本发明全面和完整,并将该发明的范围完全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全文中,相同的参考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可理解当描述元件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元件。相比之下,当描述元件“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则不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元件。如同此处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了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可以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此可被用于描述不同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截面,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截面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截面与另一个区域、层或截面。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截面可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截面,而没有脱离本发明的教导。
此处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不是想要成为本发明的限制。正如在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a)”,“一(an)”和“所述(the)”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表示了不同。可以进一步理解,当术语“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或“包括(includes)”和/或“包括(including)”用于这个说明书中,指明存在所描述的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的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集合。
空间相对的术语,如“下方”,“以下”,“低于”,“上方”,“上面”等等,可用于此处为了方便地描述如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部件与另一个元件或特部件的关系。可以理解,除了图所示方向,空间相对术语是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的方向。比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翻了过来,则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部件的“以下”或“下方”的元件将朝向该其它元件或部件的“上方”。因此,该术语“以下”可包括朝上的方向和朝下的方向。该装置可朝另外的朝向(旋转90度或其它的方向),则此处所用的空间相对性的描述相应地改变。
除非另有规定,此处所用所有的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的术语)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具有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可以进一步理解,比如那些常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解释成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和本发明上下文中意思一致的意思,并且不会解释成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除非在此明确地这样规定。
在此将通过参考本发明理想化的实施例的示意的横截面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可以预期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导致不同的描绘形状变化。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应被视为仅限于此处描绘特定的区域形状,而应包括如制造过程所导致的形状偏差。举例来说,画成矩形的植入区(implanted region)通常将包括圆的或弯曲的部分和/或在它的边缘的植入浓度的梯度,而不是从植入区域到非植入区域的突变。同样,由植入形成的掩埋区可导致在掩埋区和植入所穿过的表面间的区域内存在一定的植入。因此,图所示区域实质是示意性质的,并不意在描绘装置区域的真实形状,且无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现在将参考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更加完整的描述本发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显示装置。虽然可通过以各种方式连接共同显示图像的多个面板得到多显示装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描述的方便,将描述两个面板110和120的连接。
如图1所示,每个显示面板110和120具有如下结构,其中显示图像的显示器件112和122分别堆放在基板111和121上,以及围绕显示器件112和122的盖板113和123连接到各个基板111和121。如果显示面板110和120是顶部发光型,显示器件112和122形成的图像将透过盖板113和123显示,并且如果显示面板110和120是底部发光型,图像将透过基板111和121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底部发光型用于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10和120被设置成一个位于另一个上,以便显示器件112和122相互连接或者相互接合,从而显示面板110和120在其厚度方向上部分重叠。也就是,在现有技术中,因为仅仅一对面板110和120布置成高度不同,常规的多显示装置的厚度相比平行并排的面板被增加了两倍以上(即,依照每个显示面板的厚度)。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10和120的主体部分在厚度方向上部分重叠,因此减少了产品的总厚度。为了形成根据本实施例的多显示装置的结构,蚀刻在面板110的厚度方向上位于多显示装置前侧的面板110的背面(即盖板113的边缘),以形成台阶部分S,并且位于多显示装置后侧的面板120的前边缘被放置在面板110的台阶部分S中,以便这两个面板110和120组合形成屏幕。这样,两个面板110和120以面板110的台阶部分S的厚度重叠,因此产品总体厚度减少。正如在此所述,多显示装置前侧表示多显示装置的靠近观察者眼睛的一侧,而多显示装置后侧表示多显示装置的远离观察者眼睛的一侧。
现在将参考图2A到2D描述图1中的制造具有以上描绘的结构的多显示装置的方法。
参看图2A,首先准备好显示面板110和120,其中两个显示器件112和122被并排放置在基板111和121上,并被盖板113和123覆盖,两个显示器件之间具有分隔壁102。参看图2B,通过沿着分隔壁102的中线切割基板111和121以及盖板113和123,分离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沿着显示面板110的厚度方向蚀刻位于多显示装置前侧上的显示面板110来形成台阶部分S。也就是说,显示面板110的盖板113的边缘被蚀刻,如图2C中所示。其次,如图2D中所示,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被设置成,显示面板120的前边缘位于显示面板110的台阶部分S之中,并且显示面板110和120的显示器件112和122的边界沿线L对齐。如此,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在它的厚度方向上重叠,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多显示装置的厚度减少。如果生产折叠型装置,则当显示面板110和120被展开时,可以使用铰链联接显示面板110和120使得显示面板如图2D中所示那样被展开。因此,可改善显示面板110和120之间接缝处的图像不连续,并且多显示装置厚度增加问题也可得到解决。显示面板120的基板121具有比显示面板110的基板111相对较低的表面水平,光学薄膜101形成在显示面板120的基板121上,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20的上表面与显示面板110的上表面水平对齐。
在上述描述中,在通过切割获得显示面板110和120之后进行显示面板110上的蚀刻。然而,可以在分离显示面板110和120之前进行形成显示面板110的台阶部分S的蚀刻。图3A到3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制造图1中多显示装置的方法,其中蚀刻先于分离基板进行。与如图2A中一致,如图3A中所示,分离前先准备显示面板110和120。然而此时并不通过切割直接得到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如图3B中所示,显示面板110的盖板113的一部分被蚀刻以形成台阶部分S。然后,如图3C中所示,显示面板110和120被切割分离,如图3D所示,显示面板110和120通过台阶部分S连接,且在显示面板120的基板121上形成光学薄膜101,从而完成如上所述的多显示装置的制造。
图4图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面板连接结构的多显示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显示面板110位于多显示装置后侧的显示面板120的前表面(即基板121的边缘)被蚀刻,得到台阶部分S,且相对于显示面板120位于多显示装置前侧的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的边缘被放置在所述台阶部分S中,由此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组合形成单一屏幕。这样,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以台阶部分S的厚度重叠。
图4中图示的多显示装置可按照在切割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之后再进行蚀刻的方法制造,或按照在进行蚀刻之后再切割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的方法制造。现在将参考图5A到5D,描述采用在切割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之后再进行蚀刻的方法制造图4中的多显示装置。
如图5A所示,首先,准备显示面板110和120,其中两个显示器件112和122被并排放置在基板111和121上并分别被盖板113和123覆盖,两个显示器件中间设置有分隔壁102。参考图5B,通过沿着分隔壁102的中线切割基板111和121以及盖板113和123,分离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沿着位于多显示装置前侧上的显示面板120的厚度方向蚀刻显示面板120来形成台阶部分S。也就是说,显示面板120的基板121的边缘被蚀刻,如图5C中所示。其次,如图5D所示,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被放置,以使显示面板110的后边缘位于显示面板120的台阶部分S中,并且显示面板110和120的显示器件112和122的边界沿线L对齐。如此,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在其厚度方向上重叠,从而相比现有技术减小了多显示装置的厚度。另外,在比显示面板110的基板111表面高度低的显示面板120的基板121上形成光学薄膜101,使得显示面板120的上表面与显示面板110的上表面水平对齐。
现在将参考图6A到6D描述采用在进行蚀刻之后再分离两个面板110和120的方法制造图4中的多显示装置。
图6A所示的尚未分离的显示面板110和120的准备与图5A中举例的实施例一致。然后,没有分离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而进行了如图6B所示的蚀刻,从而在显示面板120的基板121中形成台阶部分S。此后,如图6C所示,通过切割分离出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接下来,如图6D所示,通过台阶部分S连接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并且安装了光学薄膜101,从而完成图4中所示的多显示装置的结构。
图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具有面板连接结构的多显示装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10和120的边缘被蚀刻以分别形成台阶部分S,且设置显示面板110和120,使得各台阶部分S相互接合,设置显示面板110和120,从而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组合形成单一屏幕。换句话说,在图1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的一个具有台阶部分S,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10和120都具有台阶部分S。
图7中所示的多显示装置可按照在切割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之后再进行蚀刻的方法制造,或按照在进行蚀刻之后再切割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的方法制造。现在将参考图8A到8D描述采用在切割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之后再进行蚀刻的方法制造图7的多显示装置。
如图8A所示,首先,准备显示面板110和120,其中两个显示器件112和122被并排放置在基板111和121上并分别盖板113和123覆盖,分隔壁102设置于两个显示器件。然后,如图8B所示,通过沿着分隔壁102中线的切割分离出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如图8C所示,基板121的对应位于多显示装置后侧的显示面板120的前表面的边缘被蚀刻,并且盖板113的对应位于多显示装置前侧的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的边缘也被蚀刻,由此形成台阶部分S。接下来,如图8D所示,显示面板110和120相互连接以便台阶部分S相互接合。相应地,显示面板110和120的显示器件112和122连接到一起,因此相比现有技术,多显示装置的总厚度减少了。为了匹配显示面板110和120的高度,光学薄膜101安装在显示面板120上。
现在将参考图9A到9D描述按照在分离显示面板110和120之前进行蚀刻的方法制造图7中的多显示装置。
首先,如图9A中所示,准备好尚未分离的显示面板110和120。然后,如图9B所示,蚀刻显示面板110和120的边缘以分别形成台阶部分S。此后,如图9C所示,通过切割分离出显示面板110和120。接下来,如图9D所示,连接显示面板110和120,从而各个台阶部分S相互接合,并且在面板120上形成了光学薄膜101。由此完成了图7中所示的多显示装置的制造。
图10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面板连接结构的多显示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显示面板120位于多显示装置前侧上的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的边缘(即盖板113的边缘)被蚀刻,以获得台阶部分S,且显示面板120通过蚀刻基板121的整个上表面而变薄。然后,该变薄的显示面板120前表面的边缘与显示面板110的台阶部分S连接,从而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组合形成单一屏幕。
图10中图示的多显示装置也可按照在切割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之后再进行蚀刻的方法制造,或按照在进行蚀刻之后再切割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的方法制造。现在将参考图11A到11D描述按照在切割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之后再进行蚀刻的方法制造图10的多显示装置。
如图11A所示,首先,准备显示面板110和120,其中两个显示器件112和122被并排放置在基板111和121上,并分别被盖板113和123覆盖,两个显示器件中间具有分隔壁102。参见图11B,通过沿着分隔壁102的中线切割基板111和121和盖板113和123分离出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1C所示,通过沿着显示面板110的厚度方向蚀刻位于多显示装置前侧上的显示面板110的盖板113来形成台阶部分S,且位于多显示装置后侧上的显示面板120通过蚀刻基板121的整个上表面而变薄。接下来,如图11D所示,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被放置使得显示面板120的前表面的边缘位于显示面板110的台阶部分S之中,并且显示面板110和120的显示器件112和122的边缘界沿线L对齐。如此,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在其厚度方向上重叠,从而相比现有技术减小了多显示装置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生产折叠型装置,当显示面板110和120被展开时,如图11D中所示,可以使用铰链联接显示面板110和120来使显示面板展开。因此,可以改善显示面板110和120之间接缝处的图像不连续,并且多显示装置厚度增加问题也可得到解决。另外,在具有比显示面板110更低的表面高度的显示面板120上形成光学薄膜101,使得显示面板120的上表面与显示面板110的上表面水平对齐。
现在将参考图12A到12D描述按照在进行蚀刻之后分离显示面板110和120的方法制造图10中多显示装置。如图12A中所示的没有分离的显示面板110和120的准备与如图11A中所示的一致。然后,没有分离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而是如图12B所示,沿着其厚度方向蚀刻显示面板110的盖板113以形成台阶部分S,且蚀刻显示器件120的基板121的整个上表面。此后,如图12C所示,通过切割分离出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接下来,如图12D所示,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连接在一起,使得显示面板120前表面的边缘位于显示面板110的台阶部分S中,并且在显示面板120上安装光学薄膜101,从而完成图10中所示的多显示装置的结构。
图1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具有面板连接结构的多显示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显示面板110位于多显示装置后侧上的显示面板120的前表面的边缘(即基板121的边缘)被蚀刻,以获得台阶部分S,且显示面板110通过蚀刻对应显示面板110的前表面的基板111的整个上表面而变薄。然后,该变薄的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的边缘与显示面板120的台阶部分S接合,从而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组合形成单一屏幕。
图13中图示的多显示装置也可按照在切割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之后再进行蚀刻的方法制造,或按照在进行蚀刻之后再切割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的方法制造。现在将参考图14A到14D描述按照在切割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之后再进行蚀刻的方法制造图13的多显示装置。
如图14A所示,首先,准备显示面板110和120,其中两个显示器件112和122被并排放置在基板111和121上,并分别被盖板113和123覆盖,分隔壁102位于两个显示器件中间。参看图14B,通过沿分隔壁102的中线切割基板111和121以及盖板113和123,分离出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4C所示,通过沿着显示面板120的厚度方向蚀刻位于多显示装置后侧上的显示面板120的基板121的边缘来形成该台阶部分S,且位于多显示装置前侧上的显示面板110通过蚀刻基板111的整个上表面而变薄。接下来,如图14D所示,设置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以使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的边缘位于显示面板120的台阶部分S中。如此,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在它的厚度方向上重叠,从而相比现有技术减小了多显示装置的厚度。因此,可以改善显示面板110和120之间接缝处的图像不连续,并且多显示装置厚度增加问题也可得到解决。另外,在具有比显示面板110更低的表面高度的显示面板120上形成光学薄膜101,使得显示面板120的上表面与显示面板110的上表面水平对齐。
现在将参考图15A到15D描述按照在进行蚀刻之后再分离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的方法制造图13的多显示装置。首先,如图15A中所示,准备好尚未分离的显示面板110和120。然后,如图15B所示,在分离两个显示面板之前,沿厚度方向蚀刻位于多显示装置后侧的显示面板120的基板121的边缘,以形成台阶部分S,且位于多显示装置前侧的显示面板110通过蚀刻显示面板110的基板111的整个上表面而变薄。此后,如图15C所示,通过切割分离出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然后,如图15D所示,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连接在一起,使得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的边缘位于显示面板120的台阶部分S中,并且在显示面板120上安装光学薄膜101,从而完成图13中所示的多显示装置的结构。
图1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具有面板连接结构的多显示装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应于位于多显示装置后侧上的显示面板120的前表面的基板121的边缘、以及对应于位于多显示装置前侧上的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的盖板113的边缘均被蚀刻,以分别获得台阶部分S,且面板110通过蚀刻其基板111的整个上表面而变薄。然后,显示面板110和120的台阶部分S相互接合,从而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组合形成单一屏幕。
图16中图示的多显示装置也可按照在切割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之后再进行蚀刻的方法制造,或按照在进行蚀刻之后再切割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的方法制造。现在将参考图17A到17D描述按照在切割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之后再进行蚀刻的方法制造图16的多显示装置。
更具体的说,准备如图17A所示的显示面板110和120,并且如图17B所示通过切割来分离。如图17C所示,位于多显示装置前侧上的显示面板110的基板111的整个上表面和它的盖板113的一部分被蚀刻,且位于多显示装置后侧的显示面板120的基板121的一部分被蚀刻。接下来,如图17D所示,设置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使得图17C所示的通过蚀刻形成的台阶部分S相互交叠。其基本的过程和前面描述的实施例一致;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显示面板110的基板111被蚀刻,所以显示面板110和120之间的高度差相对较小。因此,显示面板110和120之间的高度差对于图像质量不造成任何影响。当然,可以理解,光学薄膜101可以与上述所描述的类似的方式形成于基板121上。
现在将参考图18A到18D描述按照在进行蚀刻之后再分离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的方法制造图16中的多显示装置。更具体的说,如图18A所示,准备好尚未分离的显示面板110和120。然后,如图18B所示,位于多显示装置前侧的显示面板110通过蚀刻显示面板110的基板111的整个上表面而变薄,并且蚀刻显示面板110的盖板113的一部分,以形成台阶部分S,以及蚀刻位于多显示装置后侧的显示面板120的基板121的一部分,以形成台阶部分S。此后,如图18C所示,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通过切割来分离。接下来,如图18D所示,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连接到一起,使得其台阶部分S相互接合,从而完成图16所示多显示装置的结构。
因此,当通过使用以上描述的方法连接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来制造多显示装置,通过连接显示器件112和122,可以改善显示面板110和120之间接缝处的图像不连续,并且相比现有技术多显示装置的厚度可以减少。因此,这是有利于产品变薄。
图19A和19B图示了采用上述面板连接结构的折叠型多显示装置的外形。如图19A和19B所示,两个显示面板110和120通过以折叠型连接方式连接形成多图像,其中显示面板110和120可以围绕铰链轴H被折叠起来和展开。换句话说,当如图19B中示出的被折叠起来的显示面板110和120如图19A所示被展开时,显示面板110和120构造成具有如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高度差。如上所述,在这个多显示装置结构中,当从显示面板110和120的接缝上部观看时,显示器件112和122的边缘界交叠,从而使得图像看上去是连接的。
显示面板110和120的例子可包括各种平板显示装置,比如液晶显示器(LCD)、场发射显示器(FED)、等离子显示器(PDP)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依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多显示装置和多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改善了各显示面板接缝处的图像不连续,并且减小了多显示装置的厚度,从而产生出薄和高质量的多显示装置。
尽管参考各个实施例特别地展示并描述了本发明,可以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这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各种形式上和细节上的变化。

Claims (20)

1.一种多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图像的多个显示面板;和
台阶部分,形成在所述多个显示面板中的一对相邻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面板中,构造成在所述至少一个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缩进,
其中,所述一对相邻显示面板中的一个显示面板与另一个显示面板以所述台阶部分相互接合。
2.如权利要求1中的多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台阶部分形成在所述一对显示面板中的一个面板的后表面的边缘中,并且另一个显示面板的前表面的边缘设置在所述台阶部分中。
3.如权利要求1中的多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台阶部分形成在所述一对显示面板中的一个面板的前表面的边缘中,并且另一个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边缘设置在所述台阶部分中。
4.如权利要求1中的多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台阶部分形成在所述一对显示面板中的每一个面板中,并且所述一对显示面板的台阶部分相互接合。
5.如权利要求1中的多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台阶部分形成在所述一对显示面板中的一个面板的后表面的边缘中,以便另一个显示面板的前表面的边缘设置在所述台阶部分中;并且
所述另一个显示面板比所述的一个显示面板厚。
6.如权利要求1中的多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台阶部分形成在所述一对显示面板中的一个面板的前表面的边缘中,以便另一个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边缘设置在所述台阶部分中;并且
所述另一个显示面板比所述的一个显示面板薄。
7.如权利要求1中的多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台阶部分形成在所述一对显示面板中的一个面板的后表面的边缘以及另一个面板的前表面的边缘中,使得所述台阶部分相互接合;并且
所述的一个显示面板比所述另一个显示面板薄。
8.如权利要求1中的多显示装置,其中,多个显示面板彼此连接以具有折叠型结构。
9.如权利要求1中的多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显示面板中的每一个面板包括:基板、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显示器件和覆盖在所述显示器件上的盖板;并且
所述基板是每个所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并且所述盖板是每个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中的多显示装置,其中,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所述一对显示面板中的一个面板上的光学薄膜,构造成使得所述一对显示面板的上表面水平对齐,其中,所述光学薄膜形成在位于所述多显示装置后侧上的显示面板上。
11.如权利要求1中的多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台阶部分通过蚀刻形成。
12.一种制造多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
准备一对各自包括显示器件的显示面板;
在所述一对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面板中形成台阶部分,其中所述台阶部分在所述一对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缩进;以及
所述显示面板以所述台阶部分相互接合,以形成屏幕。
13.如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台阶部分形成在所述一对显示面板的一个面板的后表面的边缘中,并且另一个显示面板的前表面的边缘设置在所述台阶部分中。
14.如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台阶部分形成在所述一对显示面板的一个面板的前表面的边缘中,并且所述另一个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边缘设置在所述台阶部分中。
15.如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
所述台阶部分形成在所述一对显示面板的一个面板的后表面的边缘以及另一个面板的前表面的边缘中;并且
所述台阶部分相互接合,使得所述一对显示面板相互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一对显示面板相互连接以具有折叠型结构。
17.如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通过蚀刻所述一对显示面板中的至少一个面板的整个上表面来减小所述多显示装置的厚度。
18.如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
准备一对显示面板的步骤包括:在基板上平行放置一对显示器件,并且在所述两个显示器件之间设置有分隔壁的情况下使用盖覆盖所述两个显示器件,此后,通过沿着所述分隔壁切割分离出一对显示面板;并且
在分离出一对显示面板之后,执行所述台阶部分的形成。
19.如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
准备一对显示面板的步骤包括:在基板上并排放置一对显示器件,并且在所述两个显示器件之间设置有分隔壁的情况下使用盖覆盖所述两个显示器件;
在形成台阶部分的步骤中,通过蚀刻尚未分离的显示面板形成台阶部分;并且
在接合显示面板的步骤中,通过沿所述分隔壁切割分离出一对显示面板,并且所述显示面板以所述台阶部分相互联接。
20.如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在一个面板的表面上形成光学薄膜,使得所述一对显示面板的上表面水平对齐,其中,所述光学薄膜形成在位于所述多显示装置后侧上的显示面板上。
CN2007101944034A 2006-09-25 2007-09-25 多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91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92923/06 2006-09-25
KR20060092923 2006-09-25
US11/739,439 2007-04-24
US11/739,439 US8080926B2 (en) 2006-09-25 2007-04-24 Multi-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55251/07 2007-06-05
KR1020070055251A KR101434448B1 (ko) 2006-09-25 2007-06-05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9109A true CN101159109A (zh) 2008-04-09
CN101159109B CN101159109B (zh) 2012-04-18

Family

ID=39224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440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9109B (zh) 2006-09-25 2007-09-25 多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080926B2 (zh)
CN (1) CN10115910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6474A (zh) * 2010-08-23 2012-05-09 夏普株式会社 地板类型多屏显示装置以及用于安装其的地板结构
CN104508543A (zh) * 2012-06-27 2015-04-08 夏普株式会社 多屏显示器装置
CN114863828A (zh) * 2022-05-31 2022-08-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23087B2 (en) * 2006-09-25 2012-07-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080030262A (ko) * 2006-09-29 2008-04-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080090666A (ko) * 2007-04-05 2008-10-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폴딩형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10080665A1 (en) * 2009-10-05 2011-04-0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Visual gap mitigation apparatus for a segmented display panel
US9025111B2 (en) * 2012-04-20 2015-05-05 Google Inc. Seamless display panel using fiber optic carpet
WO2016116833A1 (ja) 2015-01-22 2016-07-2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7116668A (ja) 2015-12-22 2017-06-2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パネル
WO2019064572A1 (ja) 2017-09-29 2019-04-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21014A (en) * 1980-02-28 1981-09-22 Sharp Corp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5801797A (en) * 1996-03-18 1998-09-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es an opposite board sandwiched by array boards with end portions of the array boards being offset
US5903328A (en) * 1997-06-16 1999-05-11 Rainbow Displays, Inc. Tiled flat-panel display with tile edges cut at an angle and tiles vertically shifted
US20020048438A1 (en) * 1998-07-16 2002-04-25 James T. Veligdan Transparent seam display panel and a method of making a transparent seam display panel
JP4009923B2 (ja) * 1999-09-30 2007-1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Elパネル
US7362046B2 (en) * 2001-11-10 2008-04-22 Image Portal Limited Partial overlapping display tiles of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4059153B2 (ja) * 2003-06-23 2008-03-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6010811A (ja) * 2004-06-23 2006-01-12 Sony Corp 表示装置
US20070001927A1 (en) * 2005-07-01 2007-01-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Tiled display for electronic signage
US20080037284A1 (en) * 2006-04-21 2008-02-14 Rudisill Charles A Lightguide tile modules and modular lighting system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6474A (zh) * 2010-08-23 2012-05-09 夏普株式会社 地板类型多屏显示装置以及用于安装其的地板结构
CN102446474B (zh) * 2010-08-23 2014-09-17 夏普株式会社 地板类型多屏显示装置以及用于安装其的地板结构
CN104508543A (zh) * 2012-06-27 2015-04-08 夏普株式会社 多屏显示器装置
CN114863828A (zh) * 2022-05-31 2022-08-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080926B2 (en) 2011-12-20
CN101159109B (zh) 2012-04-18
US20080074344A1 (en) 2008-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9109B (zh) 多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P1903378B1 (en) Multi-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333050B2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映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647517B1 (ko) 셀 구조 패러랙스-배리어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JP4499771B2 (ja) 二重画面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EP1887807A1 (en) High resolution 2D/3D switchable display apparatus
JP2010113359A (ja)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7733296B2 (en) Driving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US20040119896A1 (en) Multiple view display
CN10963737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591422B (zh) 显示器支撑模块
CN103403607A (zh) 多视点图像显示装置
CN104280798A (zh) 棱镜片构件和具有该棱镜片构件的多屏显示设备
CN101303635A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605228B (zh) 显示设备和液晶电视机
WO2017012300A1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基板分辨率调节方法
CN101414069A (zh) 显示装置、终端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驱动方法
CN103327347A (zh) 显示设备和电子设备
CN101266362A (zh) 多视角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KR20060072737A (ko) 타일드방식의 대면적 표시장치
CN107111180A (zh) 用于无眼镜3d显示器的棱镜片和具有棱镜片的显示装置
KR101434448B1 (ko)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5024345A1 (zh) 显示装置
KR20080079089A (ko)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2455520A (zh) 立体显示装置和立体显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