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5285A - 记录再现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再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5285A
CN101155285A CNA2007101616735A CN200710161673A CN101155285A CN 101155285 A CN101155285 A CN 101155285A CN A2007101616735 A CNA2007101616735 A CN A2007101616735A CN 200710161673 A CN200710161673 A CN 200710161673A CN 101155285 A CN101155285 A CN 101155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brightness
image information
lcd
replication proces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16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麻莉
下田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55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52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1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having fewer capabilities than the client, e.g. thin client having less processing power or no tuning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8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 H04N21/4882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for displaying messages, e.g. warnings, rem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8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8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 H04N5/781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on disk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07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static stores, e.g. stora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mem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再现装置。在摄像机中,从第一记录介质向第二记录介质复制影像信息中,在LCD中显示的信息少。由于这样,当在影像信息复制处理中,当提高LCD的亮度时,不必要地消耗电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了在从第一记录介质向第二记录介质复制影像信息中,通过使LCD的背后照明的亮度变化,控制消耗电力量的功能。利用上述功能在从第一记录介质向第二记录介质复制影像信息中,可以抑制记录再现装置的消耗电力。

Description

记录再现装置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涉及记录再现装置,特别是涉及记录再现装置的影像信息复制时的省电功能。
背景技术
一般的摄像机具有实时显示拍摄影像的液晶显示器(以下称为LCD)。另外,在上述LCD中设有通常的背后照明。在具有LCD的摄像机中,背后照明的消耗电力相对于摄像机的总消耗电力占的比例大。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日本专利特开2005-130034号公报。在特开2005-130034号公报中说明了当选择省电模式时,降低拍摄/再现时LCD的背后照明的亮度,另外在规定时间没有用户的操作的情况下,使LCD的背后照明进一步变暗的数码相机。这样,可抑制拍摄/再现时的消耗电力。
发明内容
近年来开发了在摄像机中搭载两个记录介质的混合摄像机。在上述混合摄像机中,在将影像信息从第一记录介质复制在第二记录介质的处理中,需要时间。另外,在上述复制处理中在LCD上需要显示的信息少。由于这样,当在影像信息复制处理中,提高LCD的亮度时,不必要地消耗电力。
在日本专利特开2005-130034号公报中说明了拍摄时利用LCD的亮度控制的省电功能,但没有说明在上述混合摄像机中,在将影像信息从第一记录介质复制在第二记录介质中的情况下,复制处理中削减消耗电力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当进行将影像信息从第一记录介质向第二记录介质复制时,通过降低LCD的亮度,实现记录再现装置的省电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记录再现装置的结构例子的方框图;
图2为表示翻印准备流程例子的图;
图3为表示翻印处理流程例子的图;
图4为表示LCD的亮度设定值的例子的图;
图5为表示省电模式的翻印处理流程的例子的图;
图6为表示方法1中的翻印处理流程的例子的图;
图7为表示方法2中的翻印处理流程的例子的图;
图8为表示方法3中的翻印处理流程的例子的图;
图9为表示方法4中的翻印处理流程的例子的图;
图10为表示加入了翻印预测时间判定的翻印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以硬盘(以下称硬盘驱动器=HDD)和DVD(数字多功能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为记录介质的混合摄像机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适用于摄像机等电池驱动的便携式设备,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本实施例。
图1为执行本实施例的方框图。利用DVD摄像机中搭载HDD的混合摄像机为例子进行说明。也可以不使用HDD,而使用半导体存储器或盘介质。DVD中存在如DVD-R、DVD-RW、DVD-RAM、DVD+R、DVD+RW等多种,其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当然也可以使用BD(蓝光盘:BlueLay Disc)或HD(高清晰度:High Definition)-DVD。另外,在CD(压缩光盘:Compact Disc)、MD(迷你盘:MiniDisc)等其他记录介质也可使用。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DVD-RAM。
系统控制部101具有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和存储器,对系统整体进行控制。另外,从用户接口102得到来自用户的输入信息,并利用系统控制部101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CCD(电荷耦合二极管:Charge Coupled Diode)104将通过透镜103得到的光变换的电气信号。105为A/D变换器,将从CCD104得到的模拟电气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将信号传递CODEC(压缩/解压缩:Compression/DECompression)106。将由CODEC106编码而生成的AV流存储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07中。驱动器控制部108和HDD控制部109分别是对DVD110和HDD111的访问进行控制的部分。将存储在RAM107中的流信息,通过驱动器控制部108和HDD控制部109,记录在DVD110和HDD111中。显示部112为显示影像用的显示器装置。以下,作为液晶显示器(LCD)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是有机EL显示器等。在接通电源,进行充电,对记录介质进行访问时,LED113点亮,表示记录再现装置的动作状况。图中没有示出,但具有电池等通常的摄像机的全部功能。
利用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例的混合摄像机的翻印(dubbing)处理动作。
图2为表示在从用户接口102接受翻印开始命令后进行的翻印准备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假设从HDD向DVD进行翻印。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用户按压翻印按钮而得到翻印开始命令。在步骤S200中,接受翻印开始命令后,在步骤S201中进行上述DVD可否记录的判定。例如,调查上述DVD在本实施例的摄像机中是否为可使用的种类,没有损伤或破坏等,是否可正确地读写信息。在没用加载DVD或未处于可记录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204中,进行记录介质注意显示,然后结束翻印准备动作。当上述DVD为可以记录时,在步骤S202中,可以由用户选择翻印影像信息。当选择翻印影像信息时,在步骤S203中,计算在对所选择的全部的影像信息进行翻印时所要的时间。如下可算出翻印预测时间。例如,在翻印速度为9Mbps(MegaBit Per Second)的情况下,为了翻印90MB(Mage Byte)的影像信息,需要90[MB]×8÷9[Mbps]=80[秒]。在本实施例中,设翻印速度为9Mbps。由于直径8cm的DVD的容量大约为1.4GB,因此,在翻印该容量的影像信息的情况下,需要20分钟左右。因而,降低LCD的亮度的省电效果大。如果为BD,由于容量更大,省电效果更大。
图3为表示基本的翻印处理的流程图。在步骤S301中,读出记录在作为第一记录介质的HDD111上的影像信息。其次,在步骤S302中,将上述读出的影像信息暂时存放在RAM107中。接着,在步骤S303中,将存放在RAM107中的影像信息记录在作为第二记录介质的DVD110中。在步骤S304中,算出翻印处理的进度,在步骤S305中在显示部112中显示在步骤S304中算出的进度状况。在翻印进度中使用已翻印的影像信息量与总的翻印影像信息的比例。例如,在合计1GB(Giga Byte)的翻印影像信息中,翻印0.5GB状态时为50%。当显示进度状况时,例如利用如图4所示的前进条和数字二者进行显示,则容易理解。直到对全部的用户所选择的影像信息进行翻印为止,从步骤S301到步骤S306进行重复。并且,使从步骤S301到步骤S306,全部为并列执行。
一般,在利用上述说明的步骤实现的影像信息的翻印处理中需要时间。例如,由于翻印速度为9Mbps,为了将影像信息翻印满直径8cm的DVD-RAM的容量约1.4GB,大约需要20分钟。这时,在LCD上显示的信息只是上述翻印处理的进度状况,当以最大亮度使LCD动作时,不必要地消耗电力。另外,在利用电池驱动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情况下,关系到电池余量的降低。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准备多个亮度的设定值,通过根据上述设定值,使LCD的亮度变化,可抑制消耗电力。
为了降低LCD的亮度,根据LCD面板的种类不同,有几种方法。例如,在正常黑色方式的面板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加在液晶层上的电压,可以降低画面的亮度。另外,减少对背后照明等辅助照明光源供给电力,可以降低画面的亮度。特别是通过削减供给辅助照明光源的电力,可以有效地降低LCD的消耗电力。在本实施例的摄像机中,具有通过削减供给LCD的辅助照明光源的电力,可自由地变更LCD的亮度的功能。
利用图4说明LCD的亮度的设定例子。
图4-a为变更LCD的亮度前的最亮的高对比度画面的例子,以后,将该对比度称为亮度a。
图4-b为亮度a为75%左右的亮度,保持可容易看见辨认画面上的文字的亮度。以下将该亮度称为亮度b。
图4-c为亮度a为30%左右的亮度是可知道LCD点亮程度的亮度。以下将该亮度称为亮度c。
这三种亮度,作为亮度设定值存储在RAM107中。在本实施例的摄像机中,读出上述亮度设定值,可根据设定值,变更LCD113的亮度。另外,亮度和消耗电力大致成比例,当取亮度a为消耗电力为100%时,亮度b的消耗电力大约为75%
另外,也可以在设定中加入亮度零(即关闭显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翻印中不能显示信息,或者用户难以知道处于翻印中(电源不关闭),因此亮度b或c为有效。
在图5中表示从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第一记录介质向第二记录介质进行影像信息翻印时的流程图。在S500时刻,使LCD为亮度a。当从用户接口102接受翻印命令时,在步骤S501中,使LCD从亮度a变更为亮度b。这时,将变更前的亮度a和变更后的亮度b的信息存储在RAM107中。接着,在步骤S502中,进行翻印处理。步骤S502的翻印处理为,进行从图3的步骤S301至步骤S304的处理。在步骤S503中,如图4-b所示,在LCD中显示翻印进度。在步骤S504中,进行翻印是否结束的判定,如果没有结束则回到步骤S502,直到翻印结束为止从步骤S502到步骤S504进行重复。如果翻印结束,则在步骤S505中,从RAM107读出设定值,将LCD的亮度从亮度b变更至亮度a。最后,在步骤S506中,在LCD上显示“翻印已结束”等,也可以向用户通知翻印结束,而使用户得知翻印结束。也可以在翻印结束,维持亮度b,或使摄像机成为电源关闭状态,使亮度为零。
其次,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在翻印处理中的LCD的亮度设定的变更方法。
第一个方法为,在图5中追加是否为省电模式的判定的步骤。以下称其为方法1。第二个方法为,翻印时使LCD变暗,在LCD中显示翻印进度状况,如果产生用户按压按钮等动作,只在规定时间使LCD变亮。以下称其为方法2。第三个方法为,翻印时使LCD的背后照明完全关闭(OFF),以LED113闪烁的节奏显示翻印进度状况。以后称其为方法3。第4个方法为,在翻印时使LCD的背后照明完全关闭,用LED113的点亮颜色显示翻印进度状况。以下称其为方法4。
图6为方法1的流程图。在步骤S500时刻,LCD为亮度a。另外,在同一时刻,将是否为降低翻印中的亮度的省电模式的标志存储在RAM107中。上述省电模式的设定用户可从菜单等进行设定。另外,购入时,省电模式设定放在例如关闭(OFF)上。
当从用户接口102接受翻印命令时,在步骤S601中判定是否为省电模式。在判定中,使用存储在RAM107中的上述标志。如果不是省电模式,进入步骤S502,不变更LCD的亮度而进行翻印。在省电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501中,将LCD从亮度a变更至亮度b再进行翻印。从步骤S502至步骤S507的处理内容如前述。
在方法1中,通过以上的处理,当用户已选择了省电模式时,通过降低翻印中的LCD的亮度,可得到抑制消耗电力的效果。
在图7中表示方法2的流程图。当从用户接口102接收翻印命令时,在步骤S701中将LCD从亮度a变更至亮度c,在从步骤S502到步骤S504中,进行翻印。在翻印中,在步骤S702中检测用户是否进行按压按钮等输入动作,如果有输入,则在步骤S703中,使LCD在规定时间变更为亮度b。所谓规定时间为例如10秒。另外,上述规定时间也可以为预先决定的时间,为了提高使用方便性,用户也可以利用菜单进行变更。在经过上述规定时间后,将LCD从亮度b变更至亮度c。在翻印结束后,在步骤S704中将LCD从亮度c变更至亮度a。其他的处理如上所述。而且,在步骤S701和步骤S704中,也可以使用亮度b代替亮度c。当然,在步骤S701中,也可以使LCD的背后照明关闭。另外,在步骤S703中,也可以利用亮度a替代亮度b。
在方法2中,通过以上的处理,可得到比方法1进一步抑制消耗电力的效果。另外,发生用户按压按钮等的动作,即为要求翻印进度信息的时刻。根据上述动作,通过提高LCD的亮度,容易得知进度状况,因此,使用方便性好。
在图8中表示方法3的流程图。当从用户接口102接受翻印命令时,在步骤S801中,在亮度a的LCD上显示LED113的点亮节奏表示内容的说明。例如,在每25%的翻印进度向用户通知的情况下,在RAM107中预先存储4种闪烁节奏的控制程序。在LCD中显示对于0%~25%,25%~49%,50%~74%,75%~99%的4种状态的每一种,闪烁节奏如何变化的说明。在例如经过规定时间或输入有来自用户的动作时,解除闪烁节奏的说明显示。在其次的步骤S802中,使LCD的背后照明完全关闭。在步骤S803中,以LED113的闪烁节奏显示翻印进度。当然,如上述,根据翻印进度使闪烁节奏变化。在翻印结束后,在步骤S804中,将LCD变更至亮度a。其他的处理如前述。在步骤S802中,也可以代替完全关闭LCD的背后照明,而是变更为亮度b或亮度c。另外,在步骤S801中,LED闪烁节奏的说明显示时间为10秒。另外,上述说明显示时间可以是预先决定的时间,为了提高使用的方便性,用户也可以利用菜单进行变更,。另外,如果用户从菜单可变更是否进行上述说明显示则使用方便性更提高。
在方法3中,通过以上的处理,通过完全关闭LCD的背后照明,可以大大抑制消耗电力。另外,即使完全关闭LCD的背后照明,用户利用LED的闪烁节奏也可以得知翻印进度。
在图9中表示方法4的流程图。当从用户接口102接受翻印命令时,在步骤S901中,在亮度a的LCD上显示LED113的点亮颜色表示内容的说明。例如,在LCD上显示如下说明,即在翻印进度率为0%~24%时LED为绿,25%~49%时为黄,50%~74%时为绿,75%~99%时为青。利用与步骤S801相同的时间,解除说明显示。其次,在步骤S802中使LCD完全关闭。翻印时,在步骤S902中,使LED113的颜色变化而显示翻印的进度。以后的处理如上述。
在方法4中,通过以上的处理,通过完全关闭LCD的背后照明,可以抑制消耗电力。另外,即使完全关闭LCD的背后照明,用户利用LED点亮的颜色可以知道翻印进度。
在方法2~方法4中,也可以加入如方法1所示的判定是否为省电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的方便性,用户可以使用菜单,在多个省电模式的方法中选择喜欢的方法,并将选择的省电模式设定存储在RAM107中。在步骤S601的省电模式判定时读出并使用上述设定,由此,本实施例的摄像机可按用户喜欢的省电模式动作。
而且,省电模式的动作不限于这些例子,也可以将方法1~方法4多个组合。例如,如果将方法3和方法4组合,通过改变LED113的闪烁节奏和颜色来显示翻印的进度,则在方法4中原本需要可发出至少4种颜色光的LED,但如此只需要两种颜色即可。
在翻印的影像信息量少的情况下,翻印时间变短。在翻印时间非常短的情况下,即使令LCD的亮度变化,也得不到显著的效果。因此,为了更提高上述省电模式的效果,考虑在LCD的亮度变更前,加入判定翻印预测时间是否为规定时间的处理。
图10为在图5中加入上述翻印预测时间判定的流程图。当从用户接口102接受翻印命令时,在步骤S1001中,判定翻印预测时间是否在规定时间以上,如果在规定时间以上,变更LCD的亮度而进行翻印。如果为规定时间以下,则不变更LCD的亮度进行翻印。上述规定时间例如为5分钟。另外,上述规定时间可以为预先决定的时间,为了提高使用的方便性,用户也可以利用菜单进行变更。即使在用户未选择省电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进行如下控制,即如果翻印预测时间在规定时间以上,则使LCD的亮度变暗以抑制消耗电力。步骤S1001可适用于方法1~方法4的任一种方法。
而且,本实施例假定使用电池或AC电源进行翻印,但本实施例的效果不依赖电源供给装置,同样可得到。但也可以,在AC电源的情况下,不特别变更LCD的亮度,在电池的情况下,降低LCD的亮度。
如上所述,采用上述装置,可以抑制从第一记录介质向第二记录介质复制影像信息时的记录再现装置的消耗电力。

Claims (6)

1.一种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记录介质,并包括,
具有摄象元件的影像信息输入模块;
将来自所述影像信息输入模块的影像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记录模块;
对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影像信息进行再现的再现模块;
执行从第一记录介质向第二记录介质复制或移动影像信息的复制处理的复制模块;
显示影像的显示部;和
在从第一记录介质向第二记录介质进行影像信息的复制处理中,使所述显示部的亮度降低的控制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户可以设定从第一记录介质向第二记录介质进行影像信息的复制处理中的所述显示部的亮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从第一记录介质向第二记录介质进行影像信息的复制处理中,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表示该复制处理的进度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发光元件,表示记录再现装置的动作状况,和
所述控制部,在从第一记录介质向第二记录介质进行影像信息的复制处理中,以所述发光元件的闪烁节奏或发光颜色表示该复制处理的进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第一记录介质向第二记录介质的所述复制处理结束后,使在该复制处理中已降低的显示部的亮度增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求出从第一记录介质向第二记录介质的复制处理所需的预测时间的预测模块,
在所述预测模块求出的预测时间为规定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复制处理中的显示部的亮度降低。
CNA2007101616735A 2006-09-29 2007-09-28 记录再现装置 Pending CN1011552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66346 2006-09-29
JP2006266346A JP2008085935A (ja) 2006-09-29 2006-09-29 記録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5285A true CN101155285A (zh) 2008-04-02

Family

ID=39256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616735A Pending CN101155285A (zh) 2006-09-29 2007-09-28 记录再现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80838A1 (zh)
JP (1) JP2008085935A (zh)
CN (1) CN1011552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0543A (zh) * 2011-06-15 2012-12-1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32381B2 (ja) * 2011-04-12 2016-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983816B1 (en) * 2012-09-30 2018-05-29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Managing disk drive power savings in data storage systems
US20180192148A1 (en) * 2015-06-09 2018-07-05 Technicolor Usa,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he rendering of cont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75798A1 (en) * 2003-05-08 2004-1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ata processor, data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for data processor, an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JP2006119999A (ja) * 2004-10-22 2006-05-11 Orion Denki Kk 表示制御機能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4306591B2 (ja) * 2004-11-12 2009-08-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4052316B2 (ja) * 2005-03-31 2008-02-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0543A (zh) * 2011-06-15 2012-12-1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830543B (zh) * 2011-06-15 2015-10-21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85935A (ja) 2008-04-10
US20080080838A1 (en) 2008-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4368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play-backing apparatus
US8027559B2 (en) Image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MXPA05010932A (es) Metodo de grabacion/reproduccion, aparato de grabacion/reproduccion y medio optico de grabacion.
CN101155285A (zh) 记录再现装置
JP2008147958A5 (zh)
CN101895678B (zh) 信息记录装置、节电方法
RU261890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записи изображений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й
JP2007150932A (ja) 撮像装置
JP2010147970A (ja) データ記録装置、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US20080069546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Device
EP1552525A1 (en) Direct connection of a data storage device and a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
JP4939338B2 (ja)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再生装置の記録モード設定方法
JP2003046919A (ja) 記録媒体を収納する装置及び該装置の状態表示方法
JP2008124583A (ja) 再生装置及び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
JP2008084463A (ja) Hd付きdvd再生装置
JP4187047B2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4650531B2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5084631B2 (ja) 記録システム、記録制御方法、画像処理装置、記録装置
JP4948365B2 (ja) 情報記録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043354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US200901406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 battery
JP2011040162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6059458A (ja) 再生装置
JP2004259334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66743A (ja) インターバル記録・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