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3731B - 传热交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热交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3731B
CN101153731B CN2006101670326A CN200610167032A CN101153731B CN 101153731 B CN101153731 B CN 101153731B CN 2006101670326 A CN2006101670326 A CN 2006101670326A CN 200610167032 A CN200610167032 A CN 200610167032A CN 101153731 B CN101153731 B CN 1011537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air
damper position
indoor
exchanger effective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670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3731A (zh
Inventor
韩昌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53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3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3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37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air supply to heat-exchangers or bypass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2012/007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 by-pass for bypassing the heat-exchang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传热交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传热交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其目的在于检测出节气阀位置错误并发出警报,使管理者能够采取针对节气阀位置错误的根本性措施。本发明所提供的传热交换器包含:将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内的进气装置、将室内空气排到室外的排气装置、设置在进气装置与排气装置之间与流入室内的空气及排出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使通过进气装置吸入的室外空气由经过热交换器的第一通道和迂回热交换器的第二通道中的某一个通道流入室内的节气阀以及通过比较当前运行模式下的实际热交换效率与预测热交换效率是否一致而判断是否发生节气阀位置错误的控制部。

Description

传热交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热交换器,尤其涉及通过控制节气阀来转换流动通道从而以传热换气模式或普通换气模式运行的传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传热交换器是负责对通过传热交换器的室内/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装置,其作用在于在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时防止冷气或热气突然从室外流入室内或者防止室内的热气泄漏到室外。
为此,传热交换器包含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热交换器以及节气阀。进气装置包含进气风扇电机和进气风扇,排气装置包含排气风扇电机和排气风扇。节气阀使进入或排出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传热换气模式)或迂回通过热交换器(普通换气模式)。
如果因节气阀的位置发生错误而导致传热交换器在错误的运行模式下工作,则在冬天会使外部的冷气流入到内部而降低室内温度,在夏天会使外部的热气流入到室内而升高室内温度,这些都会大大降低能源利用效率。不仅如此,由于因流入不必要的室外空气而使室内温度无法达到用户所要求的(所设定的)温度,还会引起用户的不满。
因此,对于传热交换器而言,为了正确运行传热换气模式和普通换气模式,必须控制节气阀位置(状态)使其正确位于执行传热换气模式的位置或执行普通换气模式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提供的传热交换器及其控制方法的目的在于检测出节气阀位置错误并发出警报,使管理者能够采取针对节气阀位置错误的根本性措施。
并且,本发明所提供的传热交换器及其控制方法的目的还在于在发生节气阀位置错误而发出警报之后,在管理者所采取的根本性措施实施之前采取针对传热交换器的节气阀位置错误的应急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传热交换器包含:将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内的进气装置;将室内空气排到室外的排气装置;设置在进气装置与排气装置之间与流入室内的空气及排出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使通过进气装置吸入的室外空气由经过热交换器的第一通道和迂回热交换器的第二通道中的某一个通道流入室内的节气阀;通过比较当前运行模式下的实际热交换效率与预测热交换效率是否一致,当所述实际热交换效率与预测热交换效率不一致时判断为发生所述节气阀的位置错误的控制部。
所述实际热交换效率是根据进气温度、吸入空气温度、外部空气温度确定,即根据公式:热交换效率=(外部空气温度-进气温度)×100/(外部空气温度-吸入空气温度)来确定,所述预测热交换效率是根据包含型号、风量、容量的所述传热交换器的规格信息确定。
并且,当发生节气阀位置错误时,所述控制部判断节气阀位置错误是否为持续性错误,如果节气阀位置错误是持续性错误,则发出节气阀位置错误警报。
并且,当用户设定的运行模式为传热换气模式时,所述控制部控制节气阀位置使吸入的室外空气通过第一通道流入到室内,而当用户设定的运行模式为普通换气模式时,所述控制部控制节气阀位置使吸入的室外空气通过第二通道流入到室内。
并且,当节气阀位置错误是持续性错误时,所述控制部控制节气阀使其依次移动到用户设定的与各运行模式对应的位置,并相互比较各运行模式对应位置的热交换效率,并根据各运行模式对应位置的热交换效率重新设定节气阀位置信息。
本发明所提供的传热交换器控制方法为包含将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内的进气装置、将室内空气排到室外的排气装置、设置在进气装置与排气装置之间与流入室内的空气及排出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使通过进气装置吸入的室外空气由经过热交换器的第一通道和迂回热交换器的第二通道中的某一个通道流入室内的节气阀的传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当前的运行模式下的实际热交换效率与预测热交换效率,比较实际热交换效率与预测热交换效率是否一致,当实际热交换效率与预测热交换效率不一致时判断为发生节气阀位置错误。
并且,还包含步骤:当发生所述节气阀位置错误时,判断节气阀位置错误是否为持续性错误;当节气阀位置错误是持续性错误时,发出节气阀位置错误警报。
并且,所述传热交换器控制方法还包含步骤:当用户设定的运行模式为传热换气模式时,控制节气阀位置使吸入的室外空气通过第一通道流入到室内;当用户设定的运行模式为普通换气模式时,控制节气阀位置使吸入的室外空气通过第二通道流入到室内。
并且,还包含步骤:当所述节气阀位置错误是持续性错误时,控制节气阀使其依次移动到用户设定的与各运行模式对应的位置;相互比较各运行模式对应位置的热交换效率,并根据各运行模式对应位置的热交换效率重新设定节气阀位置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传热交换器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传热交换器在传热换气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传热交换器在普通换气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传热交换器的节气阀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传热交换器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6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传热交换器控制方法示意图,表示检测节气阀位置错误并对节气阀位置进行初始化的过程。
图7表示判断图6所示的步骤中检测出的节气阀位置错误是暂时性错误还是持续性错误的过程;
图8表示当通过图7所示步骤判断的结果节气阀位置错误是持续性错误时为了消除节气阀位置错误所采取的应急措施过程。
主要符号说明:10为外壳,11为进气吸入口,12为排气吸入口,14为节气阀,15为排气管道(排气装置),15a为排气风扇电机,15b为排气风扇,20为热交换器,21为进气排出口,22为排气排出口,25为进气管道(进气装置),25a为进气风扇电机,25b为进气风扇,102为节气阀驱动装置,104为杆,202为圆盘凸轮,204a、204b、204c为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6为微型开关,302为迂回通道(第二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1至8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图1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传热交换器示意图。如图1所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传热交换器在箱形的外壳10内部相互交错地设置作为进气装置的进气管道25和作为排气装置的排气管道15,并在其间设置热交换器20。进气管道25将室外空气导向室内,而排气管道15将室内空气导向室外。热交换器20设置在进气管道25与排气管道15相交叉的位置,使通过进气管道25流入的室外空气与通过排气管道15排出的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将室内空气排到室外时,通过排气吸入口12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排气管道15的排气排出口22被排到室外。
相反,在将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时,通过进气吸入口11吸入的室外空气或者通过经热交换器20连接到进气管道25进气排出口21的第一通道供应到室内(传热换气模式),或者通过不经过热交换器20而迂回连接到进气管道25进气排出口21的第二通道(迂回通道)供应到室内(普通换气模式)。吸入的室外空气经过热交换器20或者迂回热交换器20取决于节气阀14的开闭状态,该节气阀14的开闭动作是根据通过杆(rod)104所传递的节气阀驱动装置102的驱动力而实现的。图2和图3分别表示传热换气模式和普通换气模式下的节气阀14开闭状态。
图2为图1所示的传热交换器在传热换气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传热交换器在普通换气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2及图3所示,进气管道25上设有进气风扇电机25a和进气风扇25b,进气风扇25b根据进气风扇电机25a的旋转力进行旋转而将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内。并且,排气管道15上设有排气风扇电机15a和排气风扇15b,排气风扇15b根据排气风扇电机15a的旋转力进行旋转而将室内空气排到室外。
当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这种传热交换器被设定为传热换气模式而运行时,节气阀14呈如图2所示的状态,使通过进气吸入口11吸入的室外空气完整地经过热交换器20并通过进气管道25被供应到室内。
相反,当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传热交换器被设定为普通换气模式而运行时,节气阀14呈如图3所示的状态,通过在热交换器20侧面形成迂回通道302使得经过进气吸入口11吸入的室外空气完整地迂回热交换器20,并经迂回通道302通过进气管道25被供应到室内。
图4为图1所示的传热交换器的节气阀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节气阀驱动装置102上设有可旋转的AC电机200,并设有与该AC电机200一同旋转的圆盘凸轮202。该圆盘凸轮202上连接有作为从动件的杆104。圆盘凸轮20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杆104的直线运动,从而将节气阀14移动到传热换气位置或普通换气位置。
并且,在圆盘凸轮202侧面形成三个凸出部,即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该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用于接通与圆盘凸轮202相邻设置的微型开关206,如果在圆盘凸轮202旋转时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中的某一个凸出部到达微型开关206位置,则相应的凸出部与微型开关206进行接触甚至对微型开关206施加压力,使微型开关206被接通。
形成在圆盘凸轮202上的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的位置与节气阀14位置密切相关。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传热交换器中,杆104的一端被连接到节气阀14,其另一端被连接到圆盘凸轮202。圆盘凸轮202与杆104的连接位置与第一凸出部204a的形成位置相同。因此,当圆盘凸轮20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第一凸出部204a接通微型开关206的位置时,节气阀14根据杆104的直线运动被移动到图4所示的普通换气模式的位置。当圆盘凸轮202按顺时针方向继续旋转到第二凸出部204b接通微型开关206的位置时,节气阀14根据杆104的直线运动被移动到图4所示的传热换气模式的位置。即,第一凸出部204a和第二凸出部204b接通微型开关206时,节气阀14分别位于普通换气模式位置和传热换气模式位置。
第三凸出部204c形成在第一凸出部204a和第二凸出部204b之间的中间位置。因此,当第三凸出部204c接通微型开关206时,节气阀14位于普通换气模式位置和传热换气模式位置的中间位置。下面再详细说明形成在圆盘凸轮202侧面的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的间距。当以圆盘凸轮202上的第一凸出部204a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时,第一凸出部204a与第三凸出部204c之间的间距或者第三凸出部204c与第二凸出部204b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凸出部204a与第二凸出部204b之间的间距。以图4为例,如果将第一凸出部204a的位置记为0°,则第二凸出部204b形成在180°位置,第三凸出部204c形成在其中间的90°位置。因此,如果圆盘凸轮202按顺时针方向匀速旋转1周所需要时间共为18秒,则从第一凸出部204a接通微型开关206的时刻起到第二凸出部204b接通微型开关206的时刻占9秒,而从第二凸出部204b接通微型开关206的时刻起到第三凸出部204c接通微型开关206的时刻占4.5秒,所占用时间减少一半,从第三凸出部204c接通微型开关206的时刻起到第一凸出部204a再次接通微型开关206的时刻占剩余的4.5秒。
如此沿圆盘凸轮202的旋转方向以不同间距设置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是为了可以只用一个微型开关206就能区分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从而可以判断与之对应的节气阀14位置。下面将详细说明这种通过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和一个微型开关206区分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并由此判断节气阀14位置的方法。
首先,匀速旋转圆盘凸轮202直到微型开关206被接通四次,并检查微型开关206的各接通时刻。如果将微型开关206的四次接通时刻分别记为Ton1、Ton2、Ton3、Ton4,则各接通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表示为T1=Ton2-Ton1、T2=Ton3-Ton2、T3=Ton4-Ton3,通过比较这些时间间隔可以确定微型开关206的四次接通时刻Ton1、Ton2、Ton3、Ton4中最初接通时刻的节气阀14位置对应于哪一个运行模式,如下表1所示。
表1
  区分   条件   最初接通位置   节气阀位置
  (a)   (T1>T2)&(T2≥T3)   204a   普通换气模式位置
  (b)   (T2≥T1)&(T3>T2)   204b   传热换气模式位置
  (c)   (T2>T1)&(T2>T3)   204c   中间位置
表1中(a)为第一凸出部204a最初接通微型开关206的情况,此时以204a-204b-204c-204a的顺序接通微型开关206,因此各接通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1>T2≥T3。
并且,(b)为第二凸出部204b最初接通微型开关206的情况,此时以204b-204c-204a-204b的顺序接通微型开关206,因此各接通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1≤T2<T3。
并且,(c)为第三凸出部204c最初接通微型开关206的情况,此时以204c-204a-204b-204c的顺序接通微型开关206,因此各接通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1<T2>T3。
总而言之,求出各接通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参照上述表1即可得知微型开关206的四次接通当中最初的接通动作是由哪一个凸出部实现的,知道了最初的凸出部就可以区分后续的凸出部,因此通过这种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的区分可以判断出分别对应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的节气阀14位置。
图5为图1所示的传热交换器控制系统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控制传热交换器整个动作的控制部502输入侧连接输入部504和微型开关206以及温度传感器506。输入部504用于设定用户所期望的运行模式等,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输入部504选择传热换气模式/普通换气模式等,还可以设定进气/排气/换气温度等。微型开关206如上所述,用于被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接通而分别区分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温度传感器506用于检测外部空气温度和吸入空气温度以及进气温度等。控制部502具有存储器508,该存储器508用于存储用户设定内容或传热交换器控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等。并且,存储器508中还一同存储了传热交换器的型号/风量/容量等有关传热交换器规格的信息,控制部502通过该信息计算运行中的传热交换器的预测热交换效率(参考图6的说明)。
在控制部502输出侧连接AC电机200和进气风扇电机25a以及排气风扇电机15a。该AC电机200和进气风扇电机25a以及排气风扇电机15a分别用于驱动节气阀14和进气风扇25b以及排气风扇15b。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传热交换器控制方法,通过检测出节气阀位置错误而采取相应措施。检测节气阀位置错误时,比较传热交换器的设定运行模式的预测热交换效率与实际热交换效率,通过其比较结果检测出节气阀位置错误。
传热交换器当前的热交换效率基本按以下方式计算。
Figure GSB00000102296000071
式(1)中,a为外部空气温度,b为吸入空气温度,c为进气温度。由该式可知,在普通换气模式下,由于通过传热交换器的空气不经过热交换器20随之也不进行热交换,因此外部空气温度与进气温度几乎相等(
Figure GSB00000102296000072
),其热交换效率事实上接近0。只有在传热换气模式下或节气阀14位于中间位置时,通过传热交换器的全部或一部分空气在经过热交换器20时进行热交换。此时的热交换效率虽然根据传热交换器规格而不同,但至少相对比普通换气模式时要高。
令传热换气模式时的热交换效率为X,节气阀14位于中间位置时的热交换效率为Y,可以比较基于设定运行模式的预测热交换效率与基于节气阀实际位置的当前的热交换效率之差,通过比较可以判断出节气阀14的位置错误,如下表2所示。
表2
  设定运行模式   节气阀实际位置   预测效率   实际效率   判断结果
  普通换气模式   传热换气位置   0   X   预测效率<实际效率
  传热换气模式   普通换气位置   X   0   预测效率>实际效率
  普通换气模式   中间位置   0   Y   预测效率<实际效率
  传热换气模式   中间位置   X   Y   预测效率>实际效率
在上表2所记载的内容中,在比较预测热交换效率与实际热交换效率时,由于实际热交换效率数值可能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多少有些变化,据此最好对实际热交换效率附加一定界限(例如约10%)再与预测热交换效率进行比较。
最后,如表2所示,比较预测热交换效率与实际热交换效率,当这两个数值在误差范围(即界限)内不相一致时,判断为发生了节气阀14脱离设定运行模式对应位置的节气阀位置错误。
图6为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传热交换器控制方法的步骤图,表示检测节气阀位置错误并对节气阀位置进行初始化的过程。如图6所示,传热交换器接通电源开始运行时,用户通过输入部504输入期望的进气/排气/换气温度等运行条件(602)。控制部502根据用户输入的进气/排气/换气温度等运行条件控制传热交换器运行,同时计算传热交换器当前的热交换效率并存储到存储器508(604)。与此同时,控制部502获取存储在存储器508中的传热交换器的型号/风量/容量等传热交换器规格信息(606),通过该信息计算传热交换器在当前运行模式中的预测热交换效率并存储到存储器508(608)。当前的热交换效率的计算利用前面提到的式(1)。
对计算出的当前的热交换效率和预测热交换效率进行比较,如果不一致,就判断为发生节气阀位置错误(610的“是”)。相反,如果当前的热交换效率和预测热交换效率一致,就判断为节气阀14位置正常(610的“否”)。在此,节气阀14位置错误意味着控制部502所预测的节气阀14位置与实际的节气阀14位置不一致。即,当控制部502按照由前面的表1进行说明的方法判断节气阀14位于特定位置,而节气阀14的实际位置与控制部502所判断的位置不同时认定为发生节气阀位置错误。如果认定为发生节气阀位置错误(610的“是”),则在存储器508中存储关于当前设定的运行模式的信息(612),并对节气阀14位置进行初始化(614)。节气阀14位置的初始化通过上述表1表示的方法,以确保各凸出部204a、204b、204c和与之对应的节气阀14位置关系的方式进行。
即使如图6所示检测出节气阀位置错误并对节气阀位置进行初始化,也需要确认该节气阀位置错误是外部因素影响引起的暂时性错误还是传热交换器内部的根本性问题引起的持续性错误。这是因为如果是暂时性错误,则通过节气阀位置初始化就能消除问题,但如果是传热交换器内部的根本性问题引起的持续性错误,为了解决此问题就需要采取更加具体的对策。
图7表示判断图6所示步骤中检测出的节气阀位置错误是暂时性错误还是持续性错误的过程。如图7所示,在节气阀位置已被初始化的状态下判断传热交换器当前的运行模式为传热换气模式还是普通换气模式(702)。传热交换器的当前设定的运行模式信息通过在图6的612模块中储存在存储器508中的信息进行判断。
如果当前的运行模式为传热换气模式,则先以传热换气模式运行5分钟之后再以普通换气模式运行2分钟(704)。此时,运行时间也可以根据情况设定为其他长度,但普通换气模式的运行时间最好设置得尽可能短。这是因为用户将运行模式设定为传热换气模式即意味着现在的气温等处于需要采取传热换气模式的状态。随之,在因需要采取传热换气模式而将运行模式设定为传热换气模式的状态下,如果为了测试节气阀而在普通换气模式下运行太长时间,这将有悖于用户的需求,从而可能会导致用户的不满。例如,在冬天为了制热而设定传热换气模式的状态下,如果为了测试节气阀而在普通换气模式下运行,则室外的冷空气会直接流入室内而降低室内温度,从而引起用户的不满。当然,即使可能引起用户的不满,但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热交换效率也可以将普通换气模式的运行时间也设定为5分钟的充分长的时间。
相反,如果当前的运行模式为普通换气模式,则先以传热换气模式运行5分钟之后再以普通换气模式运行5分钟(706)。设定为普通换气模式时之所以在传热换气模式和普通换气模式下均运行5分钟,是因为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之差不太大可以认为是仅以简单的换气作为目的,因此此时最好在传热换气模式和普通换气模式下均运行5分钟的充分长的时间以测定更加准确的热交换效率值。当然,在此状态下也可以尽量减小传热换气模式运行时间以防止可能引起用户的不满。
如上所述,分别计算用于测试的传热换气模式和普通换气模式的热交换效率,并将这些数值存储到存储器508中(708)。控制部502将存储在存储器508中的各运行模式下的当前的热交换效率与先前在图6的608模块中计算并存储到存储器508的有关运行模式下的预测热交换效率进行比较,从而判定节气阀14的位置错误(710)。如果通过这些过程确认再次发生节气阀位置错误(712的“是”),则认定节气阀位置错误是由传热交换器内部的根本性问题所引起的持续性错误(714),相反如果节气阀位置正常(712的“否”),则认定先前在图6所示的步骤中检测出的节气阀位置错误是由外部因素影响等原因所引起的暂时性错误并返回模块602(716)。
图8表示当通过图7所示步骤判断出节气阀位置错误是持续性错误时为了消除节气阀位置错误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步骤。如图8所示,当判断出节气阀位置错误是持续性错误时发出节气阀位置错误警报,以向管理者通报这一事实,从而使管理者通过该警报能够认识到传热交换器节气阀位置发生错误的事实,并采取用于消除这个问题的措施(802)。
发出警报以后,在管理者采取根本性措施之前,为了能暂时消除节气阀位置错误,向对应于各运行模式的位置阶段性地旋转圆盘凸轮202。即,旋转圆盘凸轮202直到微型开关206被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接通的次数达到N次(例如4次以上)。在圆盘凸轮202的旋转过程中,计算各运行模式下的当前的热交换效率,并将其存储到存储器508(806)。
当微型开关206的接通次数达到N次时(808的“是”),相互比较各运行模式下的热交换效率(810),通过比较确认分别由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接通微型开关206时刻的实际运行模式,从而重新设定分别对应于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的节气阀14位置信息,并存储到存储器508(812)。在管理者根据节气阀位置错误警报采取针对传热交换器节气阀位置错误的根本性措施之前,控制部502根据上述重新设定并存储到存储器508的分别对应于第一至第三凸出部204a、204b、204c的节气阀14位置信息控制节气阀14位置(814)。
本发明所提供的传热交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检测出节气阀位置错误并发出警报,使管理者能够采取针对节气阀位置错误的根本性措施。
并且,本发明所提供的传热交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发生节气阀位置错误而发出警报之后,在管理者所采取的根本性措施实施之前采取针对传热交换器的节气阀位置错误的应急措施,从而尽量减小给用户带来的不便。

Claims (8)

1.一种传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将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内的进气装置;
将室内空气排到室外的排气装置;
设置在所述进气装置与所述排气装置之间与所述流入室内的空气及所述排出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使通过所述进气装置吸入的室外空气由经过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通道和迂回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通道中的某一个通道流入室内的节气阀;
通过比较当前运行模式下的实际热交换效率与预测热交换效率是否一致,当所述实际热交换效率与预测热交换效率不一致时判断为发生所述节气阀的位置错误的控制部,
所述实际热交换效率是根据进气温度、吸入空气温度、外部空气温度确定,即根据公式:热交换效率=(外部空气温度-进气温度)×100/(外部空气温度-吸入空气温度)来确定,所述预测热交换效率是根据包含型号、风量、容量的所述传热交换器的规格信息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当发生所述节气阀位置错误时,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节气阀位置错误是否为持续性错误,如果所述节气阀位置错误是持续性错误,则发出节气阀位置错误警报,
其中,所述持续性错误是指当首次比较所述实际热交换效率与所述预测热交换效率,因两者不一致而判断出所述节气阀的位置发生错误时,所述控制部初始化所述节气阀的位置并进行传热换气模式或者普通换气模式,然后计算出各个模式下的所述实际热交换效率,并再次与所述预测热交换效率进行比较时,因两者再次不一致而确认为再次发生节气阀位置错误的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当用户设定的运行模式为传热换气模式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节气阀位置使所述吸入的室外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流入到室内,而当用户设定的运行模式为普通换气模式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节气阀位置使所述吸入的室外空气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流入到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节气阀位置错误是持续性错误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节气阀使其依次移动到用户设定的与各运行模式对应的位置,并相互比较所述各运行模式对应位置的热交换效率,并根据所述各运行模式对应位置的热交换效率重新设定所述节气阀的位置信息。
5.一种传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该传热交换器包含将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内的进气装置、将室内空气排到室外的排气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装置与所述排气装置之间与所述流入室内的空气及所述排出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使通过所述进气装置吸入的室外空气由经过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通道和迂回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通道中的某一个通道流入室内的节气阀,其特征在于:检测当前运行模式下的实际热交换效率与预测热交换效率,比较所述实际热交换效率与预测热交换效率是否一致,当所述实际热交换效率与预测热交换效率不一致时判断为发生所述节气阀的位置错误,
所述实际热交换效率是根据进气温度、吸入空气温度、外部空气温度确定,即根据公式:热交换效率=(外部空气温度-进气温度)×100/(外部空气温度-吸入空气温度)来确定,所述预测热交换效率是根据包含型号、风量、容量的所述传热交换器的规格信息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热交换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步骤:当发生所述节气阀位置错误时,判断所述节气阀位置错误是否为持续性错误;当所述节气阀位置错误是持续性错误时,发出节气阀位置错误警报,
其中,所述持续性错误是指当首次比较所述实际热交换效率与所述预测热交换效率,因两者不一致而判断出所述节气阀的位置发生错误时,所述控制部初始化所述节气阀的位置并进行传热换气模式或者普通换气模式,然后计算出各个模式下的所述实际热交换效率,并再次与所述预测热交换效率进行比较时,因两者再次不一致而确认为再次发生节气阀位置错误的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热交换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步骤:当用户设定的运行模式为传热换气模式时,控制所述节气阀位置使所述吸入的室外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流入到室内;
当用户设定的运行模式为普通换气模式时,控制所述节气阀位置使所述吸入的室外空气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流入到室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热交换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步骤:当所述节气阀位置错误是持续性错误时,控制所述节气阀使其依次移动到用户设定的与各运行模式对应的位置;
相互比较所述各运行模式对应位置的热交换效率,并根据所述各运行模式对应位置的热交换效率重新设定所述节气阀的位置信息。
CN2006101670326A 2006-09-28 2006-12-13 传热交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37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95152 2006-09-28
KR10-2006-0095152 2006-09-28
KR1020060095152A KR101140712B1 (ko) 2006-09-28 2006-09-28 전열 교환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3731A CN101153731A (zh) 2008-04-02
CN101153731B true CN101153731B (zh) 2010-12-15

Family

ID=39255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6703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3731B (zh) 2006-09-28 2006-12-13 传热交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391516B2 (zh)
KR (1) KR101140712B1 (zh)
CN (1) CN1011537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64642A (ja) * 2008-04-24 2009-11-12 Panasonic Corp 熱交換機器用風路構成板
JP5237782B2 (ja) * 2008-12-18 2013-07-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型換気装置
KR101117523B1 (ko) * 2010-08-31 2012-03-09 은성화학(주) 전열교환기
CN106500284A (zh) * 2016-11-25 2017-03-15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新风能量回收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KR102147675B1 (ko) * 2018-05-04 2020-08-26 (주)정민 환기시스템 및 그에 의한 환기방법
WO2019234874A1 (ja) * 2018-06-06 2019-12-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換気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26278B2 (ja) * 1991-03-08 1997-07-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3099560B2 (ja) * 1992-07-17 2000-10-1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全熱交換換気装置のダンパ位置設定装置
CN1603705A (zh) * 2004-11-05 2005-04-06 王舒娴 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控制机构
CN1222738C (zh) * 2002-08-19 2005-10-1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3996A (ja) 1984-10-12 1986-06-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故障診断機能を有する車載電子制御装置
JP4796234B2 (ja) 2000-04-19 2011-10-19 株式会社ハーマン 換気装置
KR100850942B1 (ko) * 2002-01-24 2008-08-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환기장치 및 그 운용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26278B2 (ja) * 1991-03-08 1997-07-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3099560B2 (ja) * 1992-07-17 2000-10-1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全熱交換換気装置のダンパ位置設定装置
CN1222738C (zh) * 2002-08-19 2005-10-1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
CN1603705A (zh) * 2004-11-05 2005-04-06 王舒娴 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控制机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10-141730A 1998.05.29
JP特开平9-178242A 1997.07.1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82689A (ja) 2008-04-10
JP4391516B2 (ja) 2009-12-24
KR20080029294A (ko) 2008-04-03
KR101140712B1 (ko) 2012-05-03
CN101153731A (zh) 2008-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3731B (zh) 传热交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32271A (zh) 用于加湿的系统及方法、设备
CN202792258U (zh) 带有空调功能的外空调机
KR101713546B1 (ko) 일체형 환기 및 냉난방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환기 및 냉난방방법
CN110023686A (zh) 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CN207146794U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7642845A (zh) 一种机房空调系统、机房制冷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7146793U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6705298A (zh) 一种带排风热泵热回收的多联式新风空调机组及换热方法
CN106288053A (zh) 一种空气品质处理机组
CN115031292A (zh) 新风组件、空气调节装置以及新风控制方法
KR100747802B1 (ko) 환기장치 및 환기장치의 제어방법
CN107289563A (zh) 再热型热泵热回收空调机组
WO2003021155A1 (fr) Climatiseur de type pompe a chaleur a echange d'air
CN206113186U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模块化节能制冷装置
CN113728203B (zh) 空调系统
KR102173029B1 (ko) 미세먼지 제거 및 산소발생 기능을 갖는 공기조화기
CN201621801U (zh) 一种节能降温系统
KR20090078175A (ko) 팬코일유닛
CN106247498A (zh) 一种可降低室内噪音的空气品质处理系统
KR101811981B1 (ko) 폐열 재사용 기능을 갖는 공기 조화기
KR102009283B1 (ko) 간접증발 전열교환기를 이용한 에너지절감 공기조화기
KR200447885Y1 (ko) 공조기 배기열 회수 장치
CN101220986B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冷量回收方法
CN111578433B (zh)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制冷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