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0384A - 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0384A
CN101150384A CNA2006101162704A CN200610116270A CN101150384A CN 101150384 A CN101150384 A CN 101150384A CN A2006101162704 A CNA2006101162704 A CN A2006101162704A CN 200610116270 A CN200610116270 A CN 200610116270A CN 101150384 A CN101150384 A CN 101150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base station
resource
transmission
indication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162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0384B (zh
Inventor
倪巍
沈钢
刘继民
邹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1162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50384B/zh
Priority to EP20070800797 priority patent/EP2068487A4/en
Priority to PCT/CN2007/002578 priority patent/WO2008034335A1/zh
Priority to KR1020097001533A priority patent/KR101365477B1/ko
Priority to JP2009528577A priority patent/JP5524621B2/ja
Priority to US12/374,754 priority patent/US8239719B2/en
Publication of CN101150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0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0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0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用于多跳网络的两种主要的混合自动重传机制,主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和被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中继站中用于混合自动重传的和装置,其中,在混合自动重传中,根据基站分配的资源执行混合自动重传过程;以及在基站中的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中继站与移动站之间执行混合自动重传过程。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多跳网络中的混合自动重传问题,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正确率,并减少了数据传输延时。

Description

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网络,尤其涉及无线通信中多跳网络的混合自动重传技术。
背景技术
混合自动重传是一种补偿由于快速衰落和阴影而导致接收误比特率和误帧率的恶化的机制。目前在IEEE802.16e,3GPP高速分组接入和3GPP长期演化中,追赶合并和递增冗余是两种比较常用的混合自动重传的模式。
混合自动重传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在无线单跳网络中广泛使用,如3GPP HSDPA/HSUPA。但是在移动多跳中继网络中,随着通过将中继站引入到无线网络中而使得网络拓扑结构发生改变,新的问题出现了。首先从传输的角度看,不同的无线环境可能会导致多跳间的混合自动重传性能的很大的不同,这将会导致不同跳的传输速率的不兼容,结果是中继终端的吞吐量的下降。第二,由于给接入和中继分配资源,可能会导致物理层资源的耗尽。第三,在多跳间的混合自动重传的重新传输可能会导致额外的延时,尤其是在用帧中的时间槽来区分不同的终端的系统中。因此,为移动多跳中继网络设计的混合自动重传过程需要考虑到上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机制以避免问题的出现或者至少降低其可能导致系统性能恶化的发生概率。
另外一方面,一般认为中继站处理智能有限,并且应该相对具有较简单的结构和较低的成本。因此,在为移动多跳中继网络设计混合自动重传过程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到中继站的功能和相关复杂度。
目前,现有技术中还没有适用于移动多跳中继网络的混合自动重传机制。为了完善移动多跳中继网络的技术方案,迫切需要提供一种考虑到上述移动多跳中继网络的特殊问题、专用于移动多跳中继网络的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和相应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多跳网络的混合自动重传机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中继站中用于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其中,根据基站分配的资源执行混合自动重传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中继站中用于混合自动重传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根据基站分配的资源执行混合自动重传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站中的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经由一个或多个中继站与移动站之间执行混合自动重传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站中的混合自动重传装置,其中,根据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经由一个或多个中继站与移动站之间执行混合自动重传过程。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移动多跳中继网络中的混合自动重传问题,提高了移动多跳中继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正确率,并且可以相对减少由引入中继站而引起数据传输延时。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
图1a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两跳中继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1b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三跳中继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两跳中继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数据包上行传输中的主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两跳中继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数据包下行传输中的主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三跳中继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数据包上行传输中的主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三跳中继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数据包下行传输中的主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两跳中继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数据包上行和下行传输中的被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三跳中继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数据包上行和下行传输中的被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两跳中继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数据包上行传输中的增强型被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中继站中用于混合自动重传的装置框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站中用于混合自动重传的装置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a和图1b分别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两中继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和三中继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其中,两中继网络包括移动站00、中继站10和基站20;而三中继网络除了包括移动站00、中继站10和基站20以外,还包括位于中继站10和基站20之间的另一中继站11。虽然这里仅示出了两种移动多跳中继网络的形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移动多跳中继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它形式,例如,在移动站和基站之间利用更多的中继站,以及联合中继等。
正如在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不同的无线环境可能会导致多跳间的混合自动重传性能的很大的不同,这将会导致不同跳,例如图1a中的移动站00到中继站10这一跳与中继站10到基站20这一跳之间的传输速率、或者图1b中的移动站00到中继站10这一跳与中继站10到中继站11这一跳之间的传输速率不兼容,结果使得图1a和图1b中的移动站00的吞吐量的下降。因此,需要确定,在移动多跳中继网络中的混合自动重传机制是适合单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还是适合多链路混合自动重传适合。其中单链路混合自动重传是指在单跳之间实现的补偿单跳之间的快速衰落和阴影衰落,而多链路混合自动重传是指在多跳的两端实现处理过程,所有的重传资源是由两端来分配,如图1a和图1b中相应箭头所示。
在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考虑到中继站的简单性和成本,期望大部分的混合自动重传的重新传输调度和资源分配在基站完成,也即基站负责大部分的消息反馈以及重传资源分配和调整。因此,从这方面看,多链路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案是优选的。但是,单链路混合自动重传机制显然存着多链路混合自动重传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因此,本发明提供了结合其二者优点的混合自动重传方案,即无论采取何种消息反馈机制(单链路或者多链路)来调度各个网元的传输状态(传输或重传),总是由基站负责分配混合自动重传的资源分配和调整。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主要讨论混合自动重传的机制和该机制在移动多跳中继网络中的实现,因此无需考虑混合自动重传的编码和合并的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支持所有的混合自动重传的编码和合并的技术,如软合并和递增冗余等,所以,具体采用何种编码和合并技术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为了方便具体地描述,做出以下说明,但应该理解这些说明仅是用于阐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当数据包为第一次传输,所述数据包的验证是指直接对该数据包做循环冗余码校验(CRC),当数据包为重传数据包时,所述数据包的验证是指将该数据包同之前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合并之后做CRC校验;
所述经过验证正确的数据包为合并之后的数据包;
验证结果正确或错误是指CRC校验结果正确或错误;
附图中所示的UL/DL MAP是指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控制映射信息,即基站分配资源的信息。
以下按照消息反馈方式的不同,对本发明的上述移动多跳中继混合自动重传机制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主动移动多跳中继混合自动重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主动移动多跳中继混合自动重传的主要特征在于,当中继站接收到来自上一跳设备的数据包后,验证该数据包是否正确,并且将验证的结果主动发给上一跳设备和用于控制资源分配的基站。其中,如果是该数据包的第一次传输,则不管该数据包是否正确,转发到下一跳设备。如果是该数据包的重传,如果验证结果错误,则不转发该数据包到下一跳设备,报告验证结果给基站,请求基站分配资源给上一跳设备进行重传。如果验证结果正确,则将经过验证的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设备。这里所述的上一跳设备、下一跳设备包括中继站、移动站和基站。下面将结合图2-图5对该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两跳中继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数据包上行传输中的主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数据包第一次传输时:
在步骤S1001中,在基站20分配的资源上,中继站10接收来自移动站00的数据包,若为第一次传输,将直接将该数据包转发给基站20。
在步骤S1002中,中继站10对该数据包进行验证,这里第一次接收到该数据包,直接对该数据包就做循环冗余码校验。
在步骤S1003中,在基站20分配的资源上,中继站10将验证结果发给基站20。具体实现时,验证结果可以连同所述数据包一起放在一个具体的消息中发送给基站20,或者也可以分开发送。
在步骤S201中,基站20收来自中继站10的数据包,并对该数据包进行验证,这里第一次接收到该数据包,直接对该数据包就做循环冗余码校验。
在步骤S202中,基站20在接收来自中继站10的指示中继站10是否正确接收该数据包的指示消息。
在步骤S203中,基站20将数据包的验证结果发给中继站。
如果基站20的数据包验证结果正确,那么该数据包的传输就完成了。如果基站20的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那么,将基站20将分配资源给中继站10或移动站00进行数据包的重传。
中继站10重传:
在步骤S204中,如果基站20中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而根据收到的指示消息,中继站10数据包的验证结果正确,则说明数据包在移动站00和中继站10之间传输是正确的,但中继站10到基站20之间的传输出了错误,此时基站20分配资源给中继站10,让中继站10重传该数据包。
在步骤S1005中,当基站20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中继站10验证结果正确时,中继站10在基站20分配的资源上,发送一个指示中继站10数据包验证结果正确的指示消息给移动站00。然后根据基站20分配的资源,重传该数据包到基站20。
这里需要说明的时,此时由于中继站10正确接收该数据包,移动站00不需要重传,基站20可以将部分空闲的资源分配给中继站10,让中继站10在一个帧内同时重传多个所述数据包(这多个数据包包含相同的有效数据信息,冗余信息可以是不同),这样可减少中继和重传引起的长时间的延时。该中继站的上行下一跳设备(在该示例中为基站20)对接收到多个数据包进行合并之后,获得一个合并数据包,此后便进行同接收到一个数据包一样的操作。这里限于数据包的上行传输,是为了简化移动站的处理。如果移动站能够支持接收多个数据包,并进行合并,同样也可在数据包下行传输中由中继站向下行下一跳设备(在该示例中为移动站)发送合并的多个数据包。
在步骤S205中,基站20接收来自中继站的一个或多个重传数据包,并对该数据包进行验证,这里验证为将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同第一次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合并,对合并之后的数据包进行循环冗余码校验。如果结果仍然不正确,则重复让中继站10重传的步骤,直到正确接收到该数据包,或者重传次数达到系统预定最大值后放弃该数据包的传输。
移动站00重传:
在步骤S206中,如果中继站的验证结果错误,基站20分配资源给移动站00,以便移动站00能够基于该资源重传该数据包。
在步骤S1006中,当基站20和中继站10数据包验证结果都错误时,在基站20分配的资源上,中继站10发送一个指示中继站10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的指示消息给移动站00。
移动站00接收了来自中继站10的验证结果错误信息和基站20的资源分配信息,向中继站10进行数据包的重传。
在步骤S1007中,中继站10接收来自移动站00重传的数据包,验证该数据包是否正确,这里的验证为同上次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合并之后进行循环冗余码校验。并将该验证结果发给基站20和移动站00。
在步骤S207中,基站20接收来自中继站10的验证结果,如果验证结果不正确,则分配资源重新让移动站00重传。相应地,中继站10重复执行步骤S1006和S1007。
在步骤S1008中,如果中继站10的该数据包验证结果正确,则将合并之后的数据包直接发给基站20。
在步骤S208中,基站20对该数据包进行验证,如果基站20接收正确,那该数据包的传输完成,如果基站20接收不正确的话,那就重复前面中继站10重传的过程,即步骤S1008,直到基站20正确接收,或者重传次数达到系统预定最大值后放弃该数据包的传输为止。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两跳中继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数据包下行传输中的主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数据包第一次传输时:
在步骤S211中,基站20发送一个数据包到中继站10。
在步骤S1011中,中继站10接收来自基站20的数据包,并转发给移动站00。
在步骤S1012中,中继站10验证该数据包是否正确。
在步骤S1013中,中继站10将数据包的验证结果发给基站20。
移动站00接收到中继站10的数据包后,对该数据包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通过中继站10发给基站20。
在步骤S1014中,中继站10接收来自移动站00指示移动站00的数据包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
在步骤S212中,基站20接收来自中继站10指示中继站10数据包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同时在步骤S213中,接收来自移动站00指示移动站00的数据包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
中继站重传:
当来自移动站00的指示消息指示移动站00数据包接收错误时,而中继站10数据包验证结果正确时,在步骤S214中,基站20分配资源给中继站10进行数据包重传。
步骤S1015中,中继站10根据基站20分配的资源,重传该数据包到移动站00。直到移动站00正确接收到该数据包,或者重传次数达到系统预定最大值后放弃该数据包的传输为止。
基站20重传:
当来自移动站00的指示消息指示移动站00数据包接收错误,且中继站10数据包验证结果也错误时,在步骤S215中,基站20重传该数据包到中继站10。
在步骤S1016中,中继站10接收来自基站20重传的数据包,与第一次接收的数据包合并进行循环冗余码校验,并将验证结果发给基站20。
如果在步骤S1016中该数据包验证结果正确,则在步骤S1017中,中继站10将合并之后的数据包发给移动站00。
如果该数据包验证结果不正确,中继站10不转发该数据包到移动站00,而是等待基站20重传该数据包。
在步骤S216中,基站20接收来自中继站10的指示中继站10数据包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如果该指示消息指示验证结果不正确,则基站20重传该数据包。
如果该指示消息指示验证结果正确,则基站20则等待来自移动站00指示移动站00的数据包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如果移动站00接收正确,则数据包传输完成。如果移动站00接收错误,则意味着中继站10和移动站00之间传输出错,需要重复前述的中继站重传过程,直到移动站00接收正确数据包,或者重传次数达到系统预定最大值后放弃该数据包的传输为止。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三跳中继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数据包上行传输中的主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数据包第一次传输时:
在步骤S1021中,中继站10接收来自移动站00的数据包,并转发给下一跳设备——中继站11。在步骤S1022中,验证该数据包是否正确。在步骤S1023中,将验证结果发给基站20。
在步骤S1031中,中继站11接收来自中继站10的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转发给基站20。在步骤S1032中,验证该数据包是否正确。在步骤S1033中,将验证结果发给基站20。
在步骤S221中,基站20接收来自中继站11的数据包,并对该数据包进行验证。在步骤S222中,分别接收来自中继站10和中继站11的数据包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在步骤S223中,基站20将表示其在步骤S221中数据包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发给中继站11。
在步骤S1034中,中继站11接收来自基站20指示基站20数据包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
此时,如果基站20的数据包验证结果正确,则该数据包的传输完成。
如果基站20的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则基站20将根据中继站10和中继站11的数据包验证结果,确定为中继站11或中继站10或移动站00分配资源。
基站20将为传输链路中最后—个正确的中继站分配资源进行数据包重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数据传输链路中,只要某一个中继站的数据包验证正确,就认为该数据包接收正确,而不管该传输链路上在该中继站之前的其他中继站接收是否正确。
中继站11重传:
当基站20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中继站11数据包验证结果正确(无论中继站10验证正确与否)时,在步骤S224中,基站20分配资源给中继站11,以便中继站11进行该数据包的重传。
在步骤S1035中,中继站11根据来自基站20指示基站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的指示消息和本中继站中对数据包验证的正确结果,则发送一个指示中继站11数据包正确接收的指示消息给中继站10。同时根据基站20分配的资源重传该数据包到基站20。直到基站20正确接收该数据包,或者重传次数达到系统预定最大值后放弃该数据包的传输为止。
中继站10在步骤S1024中,接收到来自中继站11指示中继站11数据包正确接收的指示消息,则发送一个指示中继站10数据包验证结果正确的指示消息给移动站00,以告知移动站00传输成功。
这里需要说明的时,此时由于中继站11正确接收该数据包,中继站10和移动站00不需要重传,基站20可以将部分空闲的资源分配给中继站11,让中继站11在一个帧内同时重传多个所述数据包(这多个数据包包含相同的有效数据信息,冗余信息可以是不同),这样可减少中继和重传引起的长时间的延时。然后基站20对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包进行合并处理。
中继站10重传:
当基站20和中继站11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且中继站10数据验证结果正确时,在步骤S225中,基站20将分配资源给中继站10,以便中继站10重传该数据包。
在步骤S1036中,中继站11根据来自基站20指示基站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的指示消息和本中继站中对数据包验证的错误结果,发送一个指示本中继站11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消息给中继站10。
在步骤S1025中,中继站10接收到来自中继站11指示中继站11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的指示消息,并且根据本中继站数据包验证的正确结果,发送一个指示本中继站10数据包验证结果正确的指示消息给移动站00,以告知移动站00其传输成功。然后,根据基站20分配的资源,向其上一跳设备(中继站11)重传该数据包。
这里需要说明的时,此时由于中继站10正确接收该数据包,移动站00不需要重传,基站20可以将部分空闲的资源分配给中继站10,让中继站10在一个帧内同时重传多个所述数据包(这多个数据包包含相同的有效数据信息,冗余信息可以是不同),这样可减少中继和重传引起的长时间的延时。该中继站的上行下一跳设备(在该示例中为中继站)对接收到多个数据包进行合并之后,获得一个合并数据包,此后便进行同接收到一个数据包一样的操作。
在步骤S1037中,中继站11对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进行合并处理后,同上次接收到的数据包再进行合并,对合并之后的数据包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发给中继站10和基站20。
如果中继站11此次的数据包验证结果仍然不正确,则仍旧重复中继站10重传的步骤。如果结果正确,则中继站11将该数据包转发给基站20。如果基站20接收正确,则该数据包的传输完成。如果基站20接收不正确,则重复前面的中继站11重传的步骤。直到基站20正确接收该数据包,或者重传次数达到系统预定最大值后放弃该数据包的传输为止。
移动站00重传:
当基站20、中继站10和中继站11的数据包验证结果都是错误时,在步骤S226中,基站20分配资源给移动站00,以便移动站00进行该数据包重传。
此时,在步骤S1038中,中继站11同步骤S1036中一样,根据来自基站20指示基站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的指示消息和本中继站中对数据包验证的错误结果,发送一个指示本中继站11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指示消息给中继站10。
在步骤S1026中,中继站10接收到来自中继站11的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的指示消息,根据本中继站中数据包验证的错误结果,发送一个指示本中继站10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的指示消息给移动站00。
移动站00响应于接收到的来自中继站10指示中继站10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的指示消息,以及根据基站20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包重传。根据前述重传机制继续向上行重传该数据包,直到基站20正确接收该数据包,或者重传次数达到系统预定最大值后放弃该数据包的传输为止。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三跳中继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数据包下行传输中的主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数据包第一次传输时:
在步骤S231中,基站20发送一个数据包到中继站11。
在步骤S1051中,中继站11接收来自基站20的数据包,直接转发给中继站10。在步骤S1052中,验证该数据包是否正确,并在步骤S1053中将该数据包的验证结果发给基站20。
在步骤S1041中,中继站10接收来自中继站11的数据包,直接转发给移动站00。在步骤S1042中,验证该数据包是否正确,并在步骤S1043中将该数据包的验证结果发给基站20。
移动站00验证所接收的来自中继站10的数据包,将验证结果通过中继站10、中继站11发送给基站20。
在步骤S232中,基站20分别接收来自中继站11、中继站10和移动站00的数据包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
如果移动站00的数据包验证结果正确,则该数据包的传输完成。如果移动站00的数据包验证结果不正确,即移动站00没有正确接收该数据包,基站20将根据中继站11和中继站10的数据包验证结果,分配资源给中继站11或中继站10或者基站20本身进行数据包重传。
基站20将为传输链路中最后一个正确的中继站分配资源进行数据包重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数据传输链路中,只要某一个中继站的数据包验证正确,就认为该数据包接收正确,而不管该传输链路上在该中继站之前的其他中继站接收是否正确。
中继站10重传:
当移动站00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中继站10验证结果正确(无论中继站11验证结果是否正确)时,基站20在步骤S233中,分配资源给中继站10,以便中继站10进行数据包重传。
在步骤S1044中,中继站10根据来自移动站00的指示移动站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的指示消息和本中继站中对数据包验证的正确结果,发送一个指示本中继站10验证结果正确的指示消息到中继站11。并根据基站20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包重传。
类似地,在后续处理(出于简便图5中未示出)中,当移动站00接收到来自中继站10的重传数据包时,验证该数据包是否正确,并将验证结果发给中继站10和基站20。如果验证正确,该数据包传输完成,如果验证不正确,则中继站11继续重传该数据包,直到移动站00正确接收该数据包,或者重传次数达到系统预定最大值后放弃该数据包的传输为止。
中继站11重传:
当移动站00、中继站10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中继站11数据包验证结果正确时,由中继站11进行数据包的重传。
在步骤S1045中,中继站10根据接收到来自移动站00指示移动站00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的信息和本中继站中对数据包验证的错误结果,发送一个指示中继站10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的指示消息给中继站11。
在步骤S1054中,中继站11根据来自中继站10的指示中继站10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的指示消息和本中继站中对数据包验证的正确结果,基于基站20分配的资源,向中继站10重传该数据包。
类似地,在后续处理(出于简便图5中未示出)中,中继站10接收来自中继站11的数据包之后,验证该数据包是否正确,并将验证结果发送给基站20和中继站11。如果验证结果不正确,则中继站11重传。直到中继站10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包,或者重传次数达到系统预定最大值后放弃该数据包的传输为止。如果验证结果正确,则发送经过验证的数据包到移动站00。
移动站00接收正确,则该数据包的传输完成。如果移动站00接收不正确,则继续执行中继站10重传,直到移动站00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包,或者重传次数达到系统预定最大值后放弃该数据包的传输为止。
基站20重传:
在步骤S1046中,中继站10根据接收到来自移动站00指示移动站00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的指示消息和本中继站对数据包验证的错误结果,发送指示中继站10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的指示消息给中继站11。
当移动站00的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中继站11和中继站10的数据包验证结果也错误时,在步骤S235中,基站20重传数据包到中继站11。
中继站11在步骤S1055中,根据来自中继站10的数据包验证的错误结果和本中继站中对数据包验证的错误结果,基于基站20分配的资源接收来自基站20的重传数据包。
类似的,在后续处理(出于简便图5中未示出)中,中继站11接收来自对该重传数据包进行验证,将验证结果报告基站20,如果验证正确,则转发经过验证的数据包到中继站10,否则,基站20重传该数据包。
然后中继站10接收到来自中继站11的重传数据包,对该数据包进行验证,将验证结果报告基站20和中继站11。如果验证正确,则转发经过验证的数据包到移动站00,否则,基站20分配资源给中继站11重传。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的主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案不限于仅有一个或两个中继站参与基站和移动站之间混合自动重传的情形。从以上对图2-图5的描述可以看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类推到三个或更多中继站参与基站和移动站之间混合自动重传的情形。而且,应该理解,图2-图5的流程图并不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动移动多跳中继混合自动重传的唯一固定的形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图2-图5的处理流程根据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做出各种变化。这些变化例如是调整在同一设备中进行数据包验证和合并、接收指示信息、基于各种信息进行比较判断等步骤的顺序;或者在重传的后续处理过程中采用某种特殊的策略以减小重传时延等等。
实施例2:被动移动多跳中继混合自动重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被动移动多跳中继混合自动重传的主要特征在于,中继站接收到来自上一跳设备的数据包后,直接将数据包进行转发,而不会主动告知上一跳设备和用于控制资源分配的基站该数据包的验证结果。中继站只是简单地进行数据转发。其中,中继站接收到重传的数据包时,会连同前面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合并,如果合并后的数据包CRC校验正确,则将该合并后的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设备,否则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设备。下面将结合图6和图7对该实施例的方法流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两跳中继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数据包上行和下行传输中的被动移动多跳中继混合自动重传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在数据包上行传输中:
数据包第一次传输:
如图,在步骤S1061中,中继站10接收来自移动站00的数据包,然后直接转发给基站20。
在步骤S241中,基站20接收来自中继站10的数据包,并进行验证,将验证结果发送给移动站00。如果验证结果正确,则该数据包的传输完成。如果验证结果错误,分配资源给移动站00,以便移动站00进行该数据包的重传。
移动站00重传:
中继站10在步骤S1062中,接收来自移动站00的数据包,并与第一次接收到的数据包合并之后进行CRC校验,如果CRC校验正确,则将合并之后正确的数据包转发给基站20,如果CRC校验错误,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转发给基站20。
在步骤S242中,基站20接收来自中继站10的重传数据包,进行验证,并将指示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发给移动站00。如果验证结果正确,则该数据包的传输完成。如果验证结果错误,则重复移动站00重传的过程,直到移动站00正确接收该数据包,或者重传次数达到系统预定最大值后放弃该数据包的传输为止。
如图6所示,在数据包下行传输中:
第一次传输:
在步骤S251中,基站20发送数据包到中继站10。
在步骤S1071中,中继站10基于基站20分配的资源上,接收来自基站20的数据包,直接转发给移动站00。
移动站00验证接收到的数据包,并将验证结果发给基站20。
在步骤S252中,基站20接收来自移动站00指示移动站00数据包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如果该指示消息指示移动站00正确接收该数据包,则该数据包的传输完成。
基站20重传:
如果移动站00没有正确接收,则在步骤S253中基站20重传该数据包。
在步骤S1072中,中继站10接收来自基站20的数据包,并与第一次接收到的数据包合并之后进行CRC校验,如果CRC校验正确,则将合并之后正确的数据包转发给移动站00,如果CRC校验错误,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转发给移动站00。
如果移动站00接收正确,则该数据包传输完成。如果移动站00没有正确接收,则继续基站20重传,直到移动站00正确接收该数据包,或者重传次数达到系统预定最大值后放弃该数据包的传输为止。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三跳中继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数据包上行和下行传输中的被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在数据包上行传输中:
第一次传输:
在步骤S1081中,中继站10接收来自移动站00的数据包,然后直接转发给中继站11。
在步骤S1091中,中继站11接收来自中继站10的数据包,然后直接转发给基站20。
在步骤S261中,基站20接收来自中继站11的数据包,并进行验证,将指示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发送给移动站00。如果验证结果正确,则该数据包的传输完成。如果验证结果错误,则基站20分配资源给移动站00进行该数据包的重传。
移动站00重传:
在步骤S1082中,中继站10接收来自移动站00的数据包,并与第一次接收到的数据包合并之后进行CRC校验,如果CRC校验正确,则将合并之后正确的数据包转发给中继站11,如果CRC校验错误,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转发给中继站11。
在步骤S1092中,中继站11接收来自中继站10的数据包,并与第一次接收到的数据包合并之后进行CRC校验,如果CRC校验正确,则将合并之后正确的数据包转发给基站20,如果CRC校验错误,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转发给基站20。
在步骤S262中,基站20接收来自中继站11的重传数据包,进行验证,并将指示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发给移动站00。如果验证结果正确,则该数据包的传输完成。如果验证结果错误,则重复移动站00重传的过程,直到移动站00正确接收该数据包,或者重传次数达到系统预定最大值后放弃该数据包的传输为止。
如图7所示,在数据包下行传输中:
第一次传输:
在步骤S271中,基站20发送数据包到中继站11。
在步骤S1111中,中继站11在基站20分配的资源上,接收来自基站20的数据包,直接转发给中继站10。
中继站10在步骤S1101中,在基站20分配的资源上,接收来自中继站11的数据包,直接转发给移动站00。
移动站00验证接收到的数据包,并将指示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发给基站20。
在步骤S252中,基站20接收来自移动站00指示移动站00数据包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如果该指示消息指示移动站00正确接收该数据包,则该数据包的传输完成。
基站20重传:
如果移动站00没有正确接收,则基站20重传该数据包。
在步骤S1112中,中继站11接收来自基站20的数据包,并与第一次接收到的数据包合并之后进行CRC校验,如果CRC校验正确,则将合并之后正确的数据包转发给中继站10,如果CRC校验错误,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转发给中继站10。
在步骤S1102中,中继站10接收来自中继站11的数据包,并与第一次接收到的数据包合并之后进行CRC校验,如果CRC校验正确,则将合并之后正确的数据包转发给移动站00,如果CRC校验错误,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转发给移动站00。
如果移动站00接收正确,则该数据包传输完成。如果移动站00没有正确接收,则继续基站20重传,直到移动站00正确接收该数据包,或者重传次数达到系统预定最大值后放弃该数据包的传输为止。
从图6和图7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被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案中,中继站的操作简化为仅对数据包进行转发,而不负责实现混合自动重传中的消息反馈。这种被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案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降低中继站的设备复杂度和成本;但是由于重传过程仅能从数据发送源(上行传输时为移动站;下行时为基站)开始,而无论中途的传输效果,所以相对于主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案而言,可能会对有限的网络传输资源造成浪费。
根据本发明的被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案的另外一种增强型的可选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行链路传输中,当接收到来自基站告知移动站经由中继站传输数据包接收是否正确的指示消息时,如果该指示消息指示基站接收错误,中继站则检查其接收该数据包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将此指示基站接收错误的指示消息改为指示基站接收正确的指示消息,并转发给移动站。下面将结合图8对该方法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两跳中继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数据包上行传输中的增强型的被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法的流程图。
上行传输时,在步骤S1121中,中继站10接收来自移动站00的数据包,然后直接转发给基站20。
在步骤S281中,基站20接收来自中继站10的数据包,并进行验证,将验证结果发送给移动站00(通过中继站)。如果验证结果正确,则该数据包的传输完成。如果验证结果错误,分配资源给移动站00,以便移动站00进行该数据包的重传。
在步骤S1122中,中继站10接收到来自基站指示基站数据包验证结指示消息。如果该指示消息指示基站验证正确,则中继站10将该指示消息正常转发到移动站00。如果该指示消息指示基站验证错误,则中继站10判断在本中继站数据包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如果在本中继站10中数据包验证结果正确,则将此所述指示基站验证错误的指示消息改为指示基站数据包验证结果正确的指示消息发给移动站。这样,就使得移动站00以为基站20接收正确,而不必对该数据包进行重传。
然后在步骤S1123中,中继站10基于基站分配的资源,将其中保存的该数据包重传给基站20。直到基站20接收正确数据包,或者重传次数达到系统预定最大值后放弃该数据包的传输为止。
为了简化基站的处理,在数据包下行传输中,中继站不对来自移动站的消息进行改动,直接转发给基站。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型的被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案的下行传输类似于被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案的下行传输,在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型的被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案通过向中继站增加简单的处理能力,优化了被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案的性能,从而降低了传输时延并且节约了网络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的被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案和增强型的被动移动多跳混合自动重传方案不限于仅有一个或两个中继站参与基站和移动站之间混合自动重传的情形。从以上对图6-图8的描述可以看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类推到更多中继站参与基站和移动站之间混合自动重传的情形。而且,应该理解,图6-图8的流程图并不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动移动多跳中继混合自动重传的唯一固定的形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图6-图8的处理流程根据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做出各种变化。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中继站中用于混合自动重传的装置框图1。该装置框图1包括用于主动混合自动重传的第一接收装置101、第一验证装置102、第一判断装置103、第一发送装置104、第二接收装置105、确定装置106和第二发送装置107;用于被动混合重传的第三接收装置111、第二判断装置112、第二验证装置113、第三发送装置114、第四接收装置115、修改装置116和第四发送装置117。
中继站中主动混合自动重传的工作过程:
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第一接收装置101接收来自上一跳设备的数据包。
然后第一验证装置102验证该数据包是否正确,以获得一个验证结果。
第二发送装置107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发送一个指示所述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给所述基站,以便所述基站能够根据该验证消息来分配用于自动重传的所述资源。
第一判断装置103判断该数据包是否为第一次传输。
当该数据包为第一次传输,第一发送装置104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将该数据包发送到下一跳设备。
第二接收装置105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下一跳设备用于指示所述下一跳设备是否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指示消息。
确定装置106根据所述来自下一跳设备的指示消息,来确定发送指示本中继站是否正确接收的信息给所述上一跳设备。当第二接收装置105接收所述来自下一跳设备的指示消息指示下一跳设备正确接收时,确定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第二发送装置107发送一个指示本中继站正确接收该数据包的指示消息到所述上一跳设备;当第二接收装置105接收所述来自下一跳设备的指示消息指示所述下一跳设备接收错误时,则确定第二发送装置107发送一个指示本中继站中所述数据包的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给所述上一跳设备。
当下一跳设备数据包验证结果错误,本跳中继站数据包验证结果正确时,在基站分配的资源上,第一发送装置104重传该数据包到所述下一跳设备。其中,在上行链路数据包重传时,由于本中继站接收正确,前面的跳不需要重传该数据包,基站可以将空闲的资源分配给本中继站传输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该多个数据包包含相同的有效数据信息,其冗余信息可以是不相同的。该中继站的下一跳设备对接收到多个数据包进行合并之后,获得一个合并数据包,此后便进行同接收到一个数据包一样的操作。这里限于数据包的上行传输,是为了简化移动站的处理,如果移动站能够支持接收多个数据包,并进行合并,同样也可在数据包下行传输中发送多个数据包。
因此,所述第一发送装置104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在同一帧内发送多个相同的所述数据包。
当所述数据包为重传数据包时,所述第一验证装置102该数据包进行验证,所述第二发送装置107还用于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将第一验证装置的验证结果发送到所述基站和所述上一跳设备,以便所述上一跳设备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进行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
当所述第一验证装置102验证所述数据包的验证结果正确时,第一发送装置104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将经过验证正确的合并数据包转发到所述下一跳设备。
中继站中被动混合自动重传的工作过程:
在被动混合自动重传中,第三接收装置111在基站分配的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下一跳设备的数据包。
第二判断装置112判断该数据包是否为重传数据包。
如果该数据包为重传数据包;第二验证装置113验证该数据包是否正确。
当第二验证装置113验证该数据包的验证结果正确时,第三发送装置114将经过验证正确的合并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设备;否则,直接将接收到数据包转发到所述下一跳设备。
当所述数据包是第一次传输时,所述第三发送装置114直接将该数据包转发到所述下一跳设备。
第四接收装置115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接收来自该基站用于通知移动站指示该基站接收经由本中继站传输的数据包是否正确的指示消息。
当第四装置接收115的指示消息所述信息指示该基站没有正确接收所述经由本中继站传输的数据包,则所述第二验证装置113验证本中继站是否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
当第二验证装置113验证本中继站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时,修改装置116则将来自该基站用于通知所述移动站指示该基站数据包接收不正确的指示消息,改为接收正确的指示消息,以获得一个指示所述基站接收正确的指示消息。
然后,第四发送装置117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将所述指示所述基站接收正确的信息转发给所述上一跳设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为基站分配的信道,所述上一跳设备和下一跳设备都包括移动站、中继站和基站。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站20中用于混合自动重传的装置框图2。该装置框图2包括用于主动混合自动重传的第一接收装置201、第一验证装置202、第二发送装置203、第二接收装置204、第一资源分配装置205和第一发送装置206;以及用于被动混合自动重传的第三接收装置211、第二验证装置212、第四发送装置213、第四接收装置214、第二资源分配装置215和第三发送装置216。
基站中主动混合自动重传的工作过程:
数据包上行传输:
第一接收装置201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站经由一个或多个中继站传输的数据包。
同时,第二接收装置204接收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用于指示该中继站是否正确接收该数据包的指示消息。
第一验证装置202验证所述数据包是否正确,以获得一个验证结果。
第二发送装置203,将所述验证结果发给本基站的前一跳。
当所述验证结果为错误时,第一资源分配装置205根据所述来自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为该数据包分配资源进行重传。
当所述基站验证结果错误,且第二接收装置204接收的所述来自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中,至少有一个指示消息指示某个中继站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第一资源分配装置205则所述正确接收的中继站中作为距离所述基站最近一跳设备的中继站分配资源,用于所述数据包的重传,否则分配资源给所述移动站,用于所述数据包进行重传。
当数据包重传时,所述第二接收装置204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用于指示该中继站是否正确接收该数据包的指示消息。当所述第二接收装置接收的所述来自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中,存在一个指示消息指示某个中继站错误接收所述数据包,所述第一资源分配装置205则为所述错误接收的中继站的上一跳设备分配资源,用于所述数据包的重传。
数据包下行传输:
第一次传输:
第一发送装置206首先经由一个或多个中继站,发送一个数据包到所述移动站。
所述第二接收装置204分别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站和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站或中继站是否正确接收到来自上一跳设备数据包;
当所述第二接收装置204接收的来自所述移动站的指示消息指示该移动站错误接收所述来自上一跳设备数据包时,所述第一资源分配装置205则为该数据包分配资源进行重传。其中,当第二接收装置204接收到的来自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中,至少有一个指示消息指示某个中继站正确接收所述来自上一跳设备的数据包时,所述第一资源分配装置205则为所述正确接收的中继站中作为距离所述移动站最近一跳设备的中继站分配资源,用于所述数据包的重传;否则基站本身进行所述数据包的重传。
数据包重传时:
所述第二接收装置204分别接收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站是否正确接收到来自上一跳设备的数据包。
当所述第二接收装置204接收的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中,存在一个指示消息指示某个中继站错误接收所述来自上一跳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一资源分配装置205则为所述接收错误的中继站的上一跳设备分配资源,用于所述数据包的重传。
基站中被动混合自动重传的工作过程:
数据包上行传输时:
第三接收装置211接收经由一个或多个中继站传输的来自所述移动站的数据包。
第二验证装置212验证该数据包是否正确,以获得一个验证结果。
第四发送装置213将包含所述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发给移动站。
当第二验证装置212的验证结果错误时,第二资源分配装置215分配资源给移动站进行所述数据包的重传。
数据包下行传输时:
第三发送装置216经由一个或多个中继站发送一个数据包给所述移动站。
第四接收装置214接收经由一个或多个中继站传输来自所述移动站的指示消息,该指示消息用于指示该移动站是否正确接收该数据包。
当第四接收装置214接收的所述来该自移动站的指示消息指示该移动站错误接收所述数据包时,第三发送装置216重新发送该数据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为基站分配的信道,所述上一跳设备和下一跳设备可以是移动站、中继站和基站。
图9和图10分别示出了的中继站和基站中的装置实现了本发明的两种自动混合重传机制,一种是主动混合自动重传,另一个是被动混合自动重传。中继站和基站既可单独配置成主动混合自动重传模式,也可单独配置成被动混合自动重传模式。视实际通信中的需要而定。
图9和图10所示出的各种装置模块可以使用硬件、软件或者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来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各装置模块实现的功能或者其它属性,对它们进行合并或者进一步拆分。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在图9或者图10的基础上增加任何其它装置模块,以实现期望的附加功能。
应该理解,本发明上述各个实施例仅为当前优选的方案,其旨在根据本发明的原理为现有移动台提供透明的混合自动重传过程,因此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不涉及对于移动台的改进。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对于移动台透明的实现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对移动台进行相应改进,例如增加新的智能处理流程等,来构造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Claims (42)

1.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中继站中用于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其中,根据基站分配的资源执行混合自动重传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接收来自上一跳设备的数据包;
b.验证所述数据包是否正确,以获得一个验证结果;
c.向所述基站发送包含有指示所述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以便所述基站能够根据该验证消息来分配用于自动重传的所述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e1.如果所述接收的数据包为第一次传输,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将该数据包发送到下一跳设备;
f1.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下一跳设备的、用于指示所述下一跳设备是否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指示消息;
g1.根据所述来自下一跳设备的指示消息,来确定向所述上一跳设备发送的、指示所述中继站是否正确接收的指示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g1还包括:
-当所述来自所述下一跳设备的指示消息指示所述下一跳设备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时,则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向所述上一跳设备发送指示所述中继站正确接收该数据包的指示消息;当所述来自下一跳设备的指示消息指示下一跳设备接收所述数据包错误时,则向所述上一跳设备发送指示所述中继站中所述数据包的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g1之后还包括:
h1.当所述下一跳设备的指示消息指示下一跳设备错误接收所述数据包,且所述验证结果正确时,则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向所述下一跳设备重传所述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数据包上行传输重传时,基于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在同一帧内传输多个相同的所述数据包,所述多个相同的数据包包含相同的有效数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e2.如果所述数据包为重传数据包,则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还将所述指示所述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发送到所述上一跳设备,以便所述上一跳设备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进行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
f2.如果所述验证结果正确,则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将所述经过验证正确的数据包转发到所述下一跳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接收来自上一跳设备的数据包;
-如果所述数据包是第一次传输,则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直接将该数据包转发到所述下一跳设备;
-如果所述数据包是重传数据包,则验证所述数据包是否正确,以获得一个验证结果,并且根据所述验证结果确定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所述下一跳设备的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将所述重传的数据包与之前一次或多次传输时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合并,并对该合并后的数据包进行校验,来实现所述验证步骤,并且
当所述验证结果正确时,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向所述下一跳设备转发所述合并的数据包;
当所述验证结果错误时,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向所述下一跳设备转发所述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在数据包上行链路传输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用于通知移动站指示所述基站接收的数据包是否正确的指示消息;
-如果所述指示消息指示所述基站没有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并且如果所述验证结果正确,则将所述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没有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指示消息,改变为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指示消息;
-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将所述改变的指示所述基站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指示消息转发给所述上一跳设备;
-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向所述下一跳设备重传经过验证正确的数据包。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为上行链路传输信道或者下行链路传输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一跳设备或所述下一跳设备分别可以是移动站、中继站和基站中的任何一种。
13.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中继站中用于混合自动重传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根据基站分配的资源执行混合自动重传过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装置,用于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接收来自上一跳设备的数据包;
-第一验证装置,用于验证所述数据包是否正确,以获得一个验证结果;
-第二发送装置,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包含有指示所述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以便所述基站能够根据该验证消息来分配用于自动重传的所述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装置,用于判断所述接收的数据包是否为第一次传输;
-第一发送装置,  用于如果所述接收的数据包为第一次传输,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将该数据包发送到下一跳设备;
-第二接收装置,用于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下一跳设备的、用于指示所述下一跳设备是否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指示消息;
-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来自下一跳设备的指示消息,来确定向所述上一跳设备发送的、指示所述中继站是否正确接收的指示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发送装置还用于发送所述向所述上一跳设备发送指示所述中继站是否正确接收的指示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装置还用于:
-当所述第二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来自所述下一跳设备的指示消息指示所述下一跳设备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时,确定所述第二发送装置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向所述上一跳设备发送指示所述中继站正确接收该数据包的指示消息;
当第二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来自下一跳的指示消息指示所述下一跳接收错误时,则确定所述第二发送装置向所述上一跳设备发送指示所述中继站中所述数据包的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装置还用于:
-当所述下一跳设备的指示消息指示下一跳设备错误接收所述数据包,且所述验证结果正确时,则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向所述下一跳设备重传所述数据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装置还用于:
-在数据包上行链路重传时,基于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在同一帧内发送多个相同的所述数据包,所述多个相同的数据包包含相同的有效数据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发送装置还用于:
-如果所述数据包为重传数据包,则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将指示所述第一验证装置的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发送到所述上一跳设备,以便所述上一跳设备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进行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
所述第一发送装置还用于:
-如果所述第一验证装置的验证结果正确,则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将经过验证正确的数据包转发到所述下一跳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装置,用于在基站分配的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上一跳设备的数据包;
第二判断装置,用于判断所述接收的数据包是否为第一次传输;
第二验证装置,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装置判断所述数据包是重传数据包时,验证所述数据包是否正确,以获得一个验证结果;
第三发送装置,当所述第二判断装置判断所述数据包是第一次传输时,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直接将该数据包转发到所述下一跳设备;当所述第二判断装置判断所述数据包是重传数据包时,根据所述第二验证装置的验证结果确定将所述数据包转发给所述下一跳设备的方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验证装置通过将所述重传的数据包与之前一次或多次传输时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合并,并对该合并后的数据包进行校验,来实现所述验证,
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发送装置用于:
当所述验证结果正确时,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向所述下一跳设备转发所述合并的数据包;
当所述验证结果错误时,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向所述下一跳设备转发所述数据包。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四接收装置,用于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用于通知移动站指示所述基站接收的数据包是否正确的指示消息;
-修改装置,用于如果所述指示消息指示所述基站没有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并且如果所述第二验证装置的验证结果正确,则将所述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没有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指示消息,改变为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指示消息;
-第四发送装置,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将所述改变的指示所述基站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指示消息转发给所述上一跳设备;
并且所述第三发送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上,向所述下一跳设备重传经过验证正确的数据包。
23.根据权利要求13-2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为上行链路传输信道或者下行链路传输信道。
24.根据权利要求14-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一跳设备或所述下一跳设备分别可以是移动站、中继站和基站中的任何一种。
25.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站中的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经由一个或多个中继站与移动站之间执行混合自动重传过程。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接收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用于指示该中继站是否正确接收该数据包的指示消息;
ii.根据所述来自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确定如何执行所述数据包重传,并分配相应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数据包上行链路传输中,如果当前传输是所述数据包的第一次传输,则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站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站传输的数据包;
验证所述接收的数据包是否正确,以获得一个验证结果;
将指示所述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发送给所述基站的前一跳设备;以及
如果所述验证结果为错误,则所述步骤ii包括:
-如果所述来自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中,至少有一个指示消息指示某个中继站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则为所述正确接收的中继站中作为距离所述基站最近一跳设备的中继站分配所述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否则为所述移动站分配所述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数据包上行链路传输中,如果当前传输是所述数据包的重传,则所述方法的所述步骤ii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来自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中,存在一个指示消息指示某个中继站错误接收所述数据包,则为所述错误接收的中继站的上一跳设备分配所述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数据包下行链路传输中,如果当前传输是所述数据包的第一次传输,则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站,发送一个数据包到所述移动站;
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站的指示所述移动站是否正确接收数据包的消息;
如果所述指示消息指示该移动站错误接收所述数据包,则所述步骤ii包括:
-如果所述来自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中,至少有一个指示消息指示某个中继站正确接收所述来自上一跳的数据包,则为所述正确接收的中继站中作为距离所述移动站最近一跳设备的中继站分配所述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否则为所述基站自身分配所述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数据包下行链路传输中,如果当前传输是所述数据包的重传,则所述方法的所述步骤ii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来自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中,存在一个指示消息指示某个中继站错误接收所述来自上一跳的数据包,则为所述错误接收的中继站的上一跳设备分配所述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数据包上行链路传输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站传输的来自所述移动站的数据包;
验证该数据包是否正确,以获得一个验证结果;
将指示所述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站;
如果所述验证结果为错误,则向所述移动站分配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数据包下行链路传输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站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一个数据包;
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站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站的指示消息,该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站是否正确接收该数据包;
如果所述指示消息指示所述移动站错误接收所述数据包,则向所述基站自身分配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
33.根据权利要求26-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一跳设备或所述下一跳设备分别可以是移动站、中继站和基站中的任何一种。
34.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站中的混合自动重传装置,其中,根据所述基站分配的资源,经由一个或多个中继站与移动站之间执行混合自动重传过程。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用于指示该中继站是否正确接收该数据包的指示消息;
-第一资源分配装置,根据所述来自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确定如何执行所述数据包重传,并分配相应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站经由一个或多个中继站传输的数据包;
-第一验证装置,用于验证所述数据包是否正确,以获得一个验证结果;
-第二发送装置,用于将指示所述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发送给所述基站的前一跳设备,
并且所述第一资源分配装置在数据包上行链路传输中,如果当前传输是所述数据包的第一次传输,则还用于:
当所述基站验证结果错误,且第二接收装置接收的所述来自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中,至少有一个指示消息指示某个中继站正确接收所述数据包,则为所述正确接收的中继站中作为距离所述基站最近一跳设备的中继站分配所述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否则为所述移动站分配所述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分配装置在数据包上行链路传输中如果当前传输是所述数据包的重传,则还用于:
-如果所述来自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中,存在一个指示消息指示某个中继站错误接收所述数据包,则为所述错误接收的中继站上一跳设备分配所述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装置,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中继站,发送一个数据包到所述移动站,
其中所述第二接收装置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站的指示所述移动站是否正确接收数据包的消息,
并且所述第一资源分配装置在数据包下行链路传输中如果当前传输是所述数据包的第一次传输,则还用于:
当所述指示消息指示该移动站错误接收所述数据包时,如果所述来自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中,至少有一个指示消息指示某个中继站正确接收所述来自上一跳的数据包,则为所述正确接收的中继站中作为距离所述移动站最近一跳设备的中继站分配所述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否则为所述基站自身分配所述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包括:
所述第一资源分配装置在数据包下行链路传输中如果当前传输是所述数据包的重传,则还用于:
-如果所述来自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的指示消息中,存在一个指示消息指示某个中继站错误接收所述来自上一跳的数据包,则为所述错误接收的中继站的上一跳设备分配所述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
40.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站传输的来自所述移动站的数据包;
-第二验证装置,用于验证该数据包是否正确,以获得一个验证结果;
-第四发送装置,用于将指示所述验证结果的指示消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站;
-第二资源分配装置,用于当第二验证装置的验证结果错误时,则向所述移动站分配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
41.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包括:
-第三发送装置,用于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站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一个数据包;
-第四接收装置,用于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站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站的指示消息,该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站是否正确接收该数据包;
-数据包重传装置,用于当第四接收装置接收的所述指示消息指示该移动站错误接收所述数据包时,向所述基站自身分配用于执行重传的资源。
42.根据权利要求35-3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一跳设备或所述下一跳设备分别可以是移动站、中继站和基站中的任何一种。
CN2006101162704A 2006-09-20 2006-09-20 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150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162704A CN101150384B (zh) 2006-09-20 2006-09-20 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EP20070800797 EP2068487A4 (en) 2006-09-20 2007-08-27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LAY TRANSMISSION
PCT/CN2007/002578 WO2008034335A1 (fr) 2006-09-20 2007-08-27 Procédé et appareil pour une retransmission à répétition automatique hybride
KR1020097001533A KR101365477B1 (ko) 2006-09-20 2007-08-27 하이브리드 자동 리피트 요청 방법 및 장치
JP2009528577A JP5524621B2 (ja) 2006-09-20 2007-08-27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2/374,754 US8239719B2 (en) 2006-09-20 2007-08-27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162704A CN101150384B (zh) 2006-09-20 2006-09-20 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0384A true CN101150384A (zh) 2008-03-26
CN101150384B CN101150384B (zh) 2010-12-08

Family

ID=39200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162704A Active CN101150384B (zh) 2006-09-20 2006-09-20 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39719B2 (zh)
EP (1) EP2068487A4 (zh)
JP (1) JP5524621B2 (zh)
KR (1) KR101365477B1 (zh)
CN (1) CN101150384B (zh)
WO (1) WO2008034335A1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31207A1 (zh) * 2008-09-22 2010-03-25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将harq反馈定位到相应的跳的方法和基站
CN101790194A (zh) * 2009-01-22 2010-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中继链路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90193A (zh) * 2009-01-22 2010-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控制方法、系统、发送及接收端设备
WO2010096947A1 (zh) * 2009-02-24 2010-09-0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基于中继的系统中执行arq过程的方法、基站和中继站
WO2010102436A1 (zh) * 2009-03-09 2010-09-16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域内第一层切换的方法、相关网络单元及系统
CN101841404A (zh) * 2009-03-16 2010-09-2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通信方法及其系统和装置
WO2010105432A1 (zh) * 2009-03-20 2010-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中继设备、终端设备及中继系统
WO2010111840A1 (zh) * 2009-04-03 2010-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重传数据的方法、中继及用户设备
CN101860900A (zh) * 2009-04-08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数据的下行和上行传输方法
CN101282204B (zh) * 2008-05-13 2011-04-27 山东大学 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的自适应协作重传方法
CN102227881A (zh) * 2008-10-27 2011-10-2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中继站的方法
CN102497250A (zh) * 2011-12-05 2012-06-1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多址接入信道下自适应编码中继系统与方法
CN102811120A (zh) * 2012-08-03 2012-12-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网络编码的双向中继harq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01925185B (zh) * 2009-06-16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蜂窝网络的干扰抑制方法、基站和网络系统
CN101772029B (zh) * 2009-01-05 2016-03-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频率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1814981B (zh) * 2009-02-20 2016-08-3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跳中继系统中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03205A (zh) * 2016-12-09 2017-04-26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147471A (zh) * 2017-03-24 2017-09-0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线性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
CN110471318A (zh) * 2019-06-26 2019-11-19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药发热炉的智能控制系统
CN112088556A (zh) * 2018-05-11 2020-1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431B (zh) * 2006-06-22 201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含有中继站的通信系统中实现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
EP1962451B1 (en) 2007-02-26 2014-0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request in wireless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8129677A1 (ja) * 2007-04-18 2008-10-30 Fujitsu Limited 無線中継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再送制御方法並びに無線中継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US8385257B2 (en) 2008-01-11 2013-02-26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laying and forwarding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HARQ scenario
US20110111693A1 (en) * 2008-02-14 2011-05-12 Seigo Nakao Radio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relay st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09112941A2 (en) * 2008-03-14 2009-09-1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Distributed arq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34763B2 (en) * 2008-04-22 2014-01-21 Intel Corporation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techniques
US8018890B2 (en) * 2008-06-25 2011-09-13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using a hop-by-hop approach for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in wireless relay networks
CN101729224A (zh) * 2008-10-20 2010-06-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和接收机
EP2346272A4 (en) * 2008-10-28 2013-12-11 Fujitsu Ltd WIRELESS BASE STATION DEVICE USING COOPERATIVE HARQ COMMUNICATION METHOD,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848594B2 (en) 2008-12-10 2014-09-3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y of relay nodes
US8040904B2 (en) 2008-12-17 2011-10-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nomous combining
US8402334B2 (en) 2008-12-17 2013-03-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unctionality in a relay node
US8355388B2 (en) * 2008-12-17 2013-01-1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itial access to relays
US8311061B2 (en) 2008-12-17 2012-11-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user multiplexing
US8335466B2 (en) 2008-12-19 2012-12-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US8265128B2 (en) 2008-12-19 2012-09-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with relay nodes
US8446856B2 (en) 2008-12-19 2013-05-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ay node selection
KR101075964B1 (ko) * 2009-02-02 2011-10-21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링크 중계 장치 및 방법
CN101808362B (zh) * 2009-02-13 2014-03-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调整移动台睡眠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US8289895B2 (en) * 2009-04-24 2012-10-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elay link HARQ operation
CN102036299A (zh) * 2009-09-29 2011-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中继网络中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装置
US8570943B2 (en) * 2010-01-06 2013-10-29 Blackberry Limited Intra-donor cell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type 1 relay
US20110164577A1 (en) 2010-01-06 2011-07-0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Intra-Donor Cell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Type 1 Relay
US8274924B2 (en) * 2010-01-06 2012-09-2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Intra-donor cell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type 1 relay
CN102149205B (zh) * 2010-02-09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节点的状态管理方法及系统
EP2458767A1 (en) * 2010-11-25 2012-05-30 NTT DoCoMo, Inc.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2110957A1 (en) * 2011-02-14 2012-08-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arq handling at relay node reconfiguration
US20120226827A1 (en) * 2011-03-02 2012-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chanism for Performing SDIO Aggregation and Conveying SDIO Device Status to the Host Software
CN102307060B (zh) * 2011-08-31 2015-08-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79391B (zh) * 2013-03-27 2018-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2235084B (zh) * 2019-07-15 2022-09-16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mesh网络中实现HARQ机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15225213B (zh) * 2022-03-08 2023-12-05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反馈信令汇聚的超多跳自组网数据重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5860C (zh) * 2001-11-28 2005-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方法
US7218891B2 (en) * 2003-03-31 2007-05-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ulti-hop intelligent relay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a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base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GB0316692D0 (en) 2003-07-17 2003-08-20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nhanced multi-path for mimo devices
US7400856B2 (en) * 2003-09-03 2008-07-1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s
US8018893B2 (en) 2003-09-03 2011-09-13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s
EP1784931A4 (en) 2004-08-18 2012-10-03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PARENT FORWARDING
JP4539231B2 (ja) * 2004-08-24 2010-09-08 Kddi株式会社 マルチホップ通信での自動再送制御を用いた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EP1681792B1 (de) * 2005-01-17 2013-03-1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Gesicherte Nachrichtenübertragung in einem Multi-Hop System
KR100903053B1 (ko) * 2005-11-04 2009-06-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접속 통신망에서 멀티홉시스템을 위한자동반복요청 장치 및 방법
US8155016B2 (en) * 2005-11-12 2012-04-10 Rockstar Bidco,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balanced relay-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Y145967A (en) * 2006-05-29 2012-05-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47431B (zh) * 2006-06-22 201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含有中继站的通信系统中实现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
CN101823489B (zh) * 2010-03-29 2011-09-28 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顶棚车

Cited B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204B (zh) * 2008-05-13 2011-04-27 山东大学 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的自适应协作重传方法
WO2010031207A1 (zh) * 2008-09-22 2010-03-25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将harq反馈定位到相应的跳的方法和基站
CN102077501A (zh) * 2008-09-22 2011-05-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将harq反馈定位到相应的跳的方法和基站
CN102077501B (zh) * 2008-09-22 2013-06-0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将harq反馈定位到相应的跳的方法和基站
CN102227881B (zh) * 2008-10-27 2014-05-0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中继站的方法和中继站
US9680557B2 (en) 2008-10-27 2017-06-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relay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40833B2 (en) 2008-10-27 2016-01-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relay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206222B2 (en) 2008-10-27 2019-02-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relay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227881A (zh) * 2008-10-27 2011-10-2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中继站的方法
US8675542B2 (en) 2008-10-27 2014-03-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relay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72029B (zh) * 2009-01-05 2016-03-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频率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1790193B (zh) * 2009-01-22 2014-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控制方法、系统、发送及接收端设备
CN101790193A (zh) * 2009-01-22 2010-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控制方法、系统、发送及接收端设备
CN101790194A (zh) * 2009-01-22 2010-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中继链路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14981B (zh) * 2009-02-20 2016-08-3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跳中继系统中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WO2010096947A1 (zh) * 2009-02-24 2010-09-0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基于中继的系统中执行arq过程的方法、基站和中继站
CN102265544B (zh) * 2009-02-24 2013-05-2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基于中继的系统中执行arq过程的方法、基站和中继站
CN102265544A (zh) * 2009-02-24 2011-11-3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基于中继的系统中执行arq过程的方法、基站和中继站
CN102342147A (zh) * 2009-03-09 2012-02-0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域内第一层切换的方法、相关网络单元及系统
WO2010102436A1 (zh) * 2009-03-09 2010-09-16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域内第一层切换的方法、相关网络单元及系统
WO2010105503A1 (zh) * 2009-03-16 2010-09-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通信方法及其系统和装置
CN101841404A (zh) * 2009-03-16 2010-09-2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通信方法及其系统和装置
WO2010105432A1 (zh) * 2009-03-20 2010-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中继设备、终端设备及中继系统
WO2010111840A1 (zh) * 2009-04-03 2010-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重传数据的方法、中继及用户设备
CN101860900A (zh) * 2009-04-08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数据的下行和上行传输方法
CN101860900B (zh) * 2009-04-08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数据的下行和上行传输方法
CN101925185B (zh) * 2009-06-16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蜂窝网络的干扰抑制方法、基站和网络系统
CN102497250B (zh) * 2011-12-05 2014-03-2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多址接入信道下自适应编码中继系统与方法
CN102497250A (zh) * 2011-12-05 2012-06-1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多址接入信道下自适应编码中继系统与方法
CN102811120A (zh) * 2012-08-03 2012-12-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网络编码的双向中继harq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06603205A (zh) * 2016-12-09 2017-04-26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603205B (zh) * 2016-12-09 2020-01-03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147471A (zh) * 2017-03-24 2017-09-0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线性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
CN112088556A (zh) * 2018-05-11 2020-1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088556B (zh) * 2018-05-11 2022-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471318A (zh) * 2019-06-26 2019-11-19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药发热炉的智能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313518A1 (en) 2009-12-17
US8239719B2 (en) 2012-08-07
KR101365477B1 (ko) 2014-02-21
EP2068487A1 (en) 2009-06-10
EP2068487A4 (en) 2013-04-17
WO2008034335A1 (fr) 2008-03-27
KR20090053891A (ko) 2009-05-28
JP5524621B2 (ja) 2014-06-18
CN101150384B (zh) 2010-12-08
JP2010504665A (ja) 2010-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0384B (zh) 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51531B (zh) 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US8000650B2 (en) Re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476378A (zh) 指示转发的数据的状态
CN102710380A (zh) 用于处理由WTRU实施的MAC-e中的数据的方法及该MAC-e
CN101790195B (zh) 一种多子帧联合调度数据传输方法
CN10303665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3248464B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1925118B (zh) 一种避免接口传输冲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486049A (zh) 数据接收状态的反馈方法、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3378953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与装置
CN102449944A (zh) 多跳中继通信系统中对下行数据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96061B (zh) Lte tdd系统中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CN107370575A (zh) 一种自动重传的调度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1483509A (zh) 用于harq场景中的中继转发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9804695A (zh) 下行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2573096B (zh) 回传链路上的半持续调度方法、接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315923B (zh) 一种3g卫星通信系统无线链路控制方法
CN101877881B (zh) 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CN106341214A (zh) 信令传输方法和系统
US20040131084A1 (en) Parallel transmission of identical data to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and feedback transmission of transmission quality information
CN101527621A (zh) 一种中继网络下行链到链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
KR20070115377A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액세스 기반 멀티 홉 시스템의 자동재전송 요구 장치 및 방법
CN102802263A (zh) 一种mac层上行动态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19011A (zh) 一种基于索引标识的码块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BEIER AERKATE CO., LTD., SHANGHAI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6 Pudong Jinqiao Export Processing Zone, Nanjing Road, No. 388,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Jinqiao Export Processing Zone, Nanjing Road, No. 388,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Beier Aerkate Co., Ltd., Shanghai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6 Pudong Jinqiao Export Processing Zone, Nanjing Road, No. 388,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Jinqiao Export Processing Zone, Nanjing Road, No. 388,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