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6735B - 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6735B
CN101146735B CN2006800092740A CN200680009274A CN101146735B CN 101146735 B CN101146735 B CN 101146735B CN 2006800092740 A CN2006800092740 A CN 2006800092740A CN 200680009274 A CN200680009274 A CN 200680009274A CN 101146735 B CN101146735 B CN 1011467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element
spring
rotary driving
driving part
casting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092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6735A (zh
Inventor
夏德胜
小山钢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to KK
Original Assignee
Kit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0948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9826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0940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9826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ito KK filed Critical Kito KK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6/30398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6103866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146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6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6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6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在操作机构(9)的内周面与驱动部件(10)的外周之间,备有旋转驱动部件(11)、弹簧部件(12)、和弹簧压件(13)。旋转驱动部件(11)具有与驱动部件(10)及操作机构(9)卡合、把操作机构(9)的驱动传递给驱动部件(10)、借助操作机构(9)的扭矩限制传递给驱动部件(10)的扭矩的机构。弹簧部件(12)在形成于旋转驱动部件(11)的背面与弹簧压件(13)间的、沿轴向延伸的空间内,卷绕在驱动部件(10)的外周,把旋转驱动部件(11)朝着驱动部件(10)一侧推压。弹簧压件(13)接合在驱动部件(10)上,抵压住弹簧部件(12)的端部。采用不使装置大型化、行程大的弹簧部件(12),可以进行对旋转驱动部件(11)的推压。

Description

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链滑车等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
背景技术
已往,公知的卷扬机备有驱动负载滑轮的驱动轴、固定在驱动轴上的受压部件、可进退地螺纹接合在驱动轴上的驱动部件、可旋转地嵌合在驱动部件上并且把手轮等驱动轮的驱动传递给推压驱动部件的旋转驱动部件。在该卷扬机中,为了容易地调节被起吊物的限制荷载,并且,为了即使在过负荷状态也能容易地进行升降,设置了过负荷防止装置,该过负荷防止装置备有对推压驱动部件和旋转驱动部件施加推压力的碟形弹簧。(例如见专利文献1)
下面,参照图14和图15,说明专利文献1记载的过负荷防止装置。
图14是表示已往的卷扬机的主视图。图15是表示卷扬机的过负荷防止装置的主要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4中,驱动轴22可旋转地穿过负载滑轮21。在驱动轴22上形成了螺纹部22a,在螺纹部22a上,从靠近负载滑轮21的一侧起螺纹接合着受压部件24和驱动部件30,受压部件24一直拧入到螺纹部22a的最内部并固定在驱动轴22上。受压部件24同心地具有大径的盘部24a和小径的凸起部24b,在凸起部24b上,外嵌着被一对摩擦部件29、29夹着的逆转防止轮27。逆转防止轮27和配置在其两侧的摩擦部件29、29,能被驱动部件30推压在受压部件24的盘部24a上。逆转防止轮27在其外周备有朝圆周向的一方倾斜的卡合齿27a,该卡合齿27a与枢轴支承在侧板上的棘爪28卡合,从而逆转防止轮27被防止逆转而只能相对于驱动轴朝一个方向即卷扬方向旋转。图15中,在驱动部件30的凸缘部30a的轴向前端面,由大径的凸起部30b在外侧圆盘面部形成了相同形状的卡合齿30c。在驱动部件30的大径凸起部30b上外嵌着旋转驱动部件32,在旋转驱动部件32的轴向基端面形成了卡合齿32a,该卡合齿32c朝轴向基端侧突出并能与驱动部件30的卡合齿30c卡合。旋转驱动部件32的各卡合齿32a的形状与形成在驱动部件30上的卡合齿30c之间的凹槽形状大致配合。在旋转驱动部件32的外周部,外嵌着手轮34。旋转驱动部件32相对于驱动部件30的定位,是经由圆板状的旋转限制部件35及作为施力机构的碟形弹簧33,把螺母36拧在驱动部件30前端侧的小径凸起部30d的螺纹部上而进行的。在旋转限制部件35的内周部,形成了朝径向内侧突出的若干个大致短形状的卡合凸部35a。旋转限制部件35相对于驱动部件30在周向的移动被限制,但在轴向可以移动。碟形弹簧33以经由旋转限制部件35将旋转驱动部件32朝轴向基端方向(驱动部件30一侧)推压的方式施加作用力。
下面,说明该已往的卷扬机的使用。首先,拧上螺母36,作为推压机构的蝶形弹簧33把旋转限制部件35往轴向基端侧推压。由于旋转限制部件35与旋转驱动部件32接触着,所以,把旋转驱动部件32往驱动部件30一侧推压。这时,驱动部件30的卡合齿30c与旋转驱动部件32的卡合齿32a相互卡合着。在卷绕在负载滑轮1上的负载链上吊着限制荷载以下的负荷的情况下,若操作手轮34使旋转驱动部件32旋转,则该旋转通过卡合齿32a、30c传递到驱动部件30,由驱动部件30推压受压部件24并使其旋转,可以将重物吊起。而在起吊过负荷的重物的情况下,若用手轮34使旋转驱动部件32旋转,则旋转驱动部件32与手轮34一起抵抗碟形弹簧33的作用力、被朝着轴向前端侧推回,同时,卡合齿32a的卷扬时推压面,沿着驱动部件30的卡合齿30c的卷扬时推压面被推上,旋转驱动部件32的卡合齿32a越过驱动部件30的卡合齿30c,在碟形弹簧33弹力的作用下,落到驱动部件30的卡合齿30c之间的下一个槽内并与之卡合。这样,在过负荷状态,当使手轮34朝着卷扬方向旋转时,驱动部件30不旋转,只是旋转驱动部件32旋转,不能使驱动部件30正转,可防止过负荷的起吊(卷扬)。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09629号说明书(参照3~5页,图1、2)
发明内容
但是,在已往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中,由于施力机构和推压该施力机构的螺母是层积在驱动部件上的构造,所以,为了使卷扬机小型化,作为施力机构,不得不采用碟形弹簧等小行程的施力机构。因此,施力机构的轴向行程小,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的高度也与碟形弹簧的行程相应地变小,为了使卡合齿具有相应于高度的精度,必须进行机械加工等,成本高。另外,由于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的高度小,所以,在制造公差相同的情况下,与高度高的卡合齿相比,对于齿高度的制造公差的误差比例增大,滑移荷载的偏移增大,有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另外,卷扬机出厂时,必须将滑移荷载限制在一定值的范围内,由于行程小,所以容易受因相关零件的累积尺寸误差造成的弹簧压力误差的影响,出厂时必须要调节所有产品的弹簧压力,另外,由于调节范围很小,所以调节困难,需要熟练的技术。另外,如图14所示,由于手轮只与驱动部件的凸缘部稍稍接触地被导引,所以,手链的拉动操作时容易倾斜,并且受碟形弹簧的影响,所以,具有在轴向的滑动面上产生摩擦的问题。另外,在把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的高度做成为一定高度时,需要大行程的弹簧,这时,必须将碟形弹簧重叠几层,结果,导致卷扬机大型化。
另外,本申请人开发出采用不使卷扬装置大型化且行程大的弹性部件来解决上述课题的、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该过负荷防止装置备有驱动负载滑轮的驱动轴、外装在驱动轴上的受压部件、把来自手轮的驱动力通过受压部件传递给驱动轴的驱动部件、旋转驱动部件、和若干个弹性部件。上述旋转驱动部件把来自手轮的驱动力传递给驱动部件,并且备有当预定扭矩值以上的扭矩作用到手轮上时,解除与驱动部件的卡合的机构。上述若干个弹性部件,在旋转驱动部件的背面与手轮的内侧端面之间,沿着驱动部件的轴向安装着,用于对旋转驱动部件施力。
但是,在上述过负荷防止装置中,由于旋转驱动部件被沿驱动部件的轴向配置着的若干个弹簧施力,所以,旋转驱动部件受到的弹簧压力不均匀,这样,在过负荷时,旋转驱动部件容易倾斜,该倾斜使得旋转驱动部件与手轮内周的导引部干扰,使轴向的移动不灵活。另外,由于手轮的内侧端面直接被弹簧推压,所以,在手轮、和卡接手轮及驱动部件的垫片的滑动面之间,产生弹簧的摩擦阻力,由于垫片的精度不是恒定的,所以,过负荷时,旋转驱动部件和驱动部件的滑移荷载不恒定。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备有与操作机构的驱动联动地驱动的驱动部件、和通过制动机构把驱动部件的驱动传递给驱动卷扬机的驱动轴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机构的内周面、和与设在上述内周端面的环状导引部滑接的驱动部件外周之间,备有旋转驱动部件、弹簧部件、和弹簧压件;上述旋转驱动部件,具有与驱动部件及操作机构卡合、将操作机构的驱动传递给驱动部件、借助操作机构的扭矩限制传递给驱动部件的扭矩的机构;上述弹簧部件,在形成于上述旋转驱动部件的背面与弹簧压件之间的、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空间内,卷绕在驱动部件的外周,把旋转驱动部件往驱动部件一侧推压;上述弹簧压件,与设在驱动部件上的、用于限制弹簧压件朝旋转驱动部件一侧移动的台阶部相接、固定,抵压上述弹簧部件的端部,并且,具有与设在操作机构内周端面上的环状导引部滑接并导引的导引部。
另外,操作机构是内周端面上具有环状导引部的手轮,使驱动部件的外周面及弹簧压件的外周面与上述环状导引部滑接。
另外,驱动部件具有限制弹簧压件朝旋转驱动部件一侧移动的台阶部,将弹簧压件螺纹接合在驱动部件上,使其与上述台阶部相接并固定。
另外,弹簧部件是卷绕在驱动部件外周的、张设在旋转驱动部件与弹簧压件之间的螺旋弹簧。
另外,螺旋弹簧是大径螺旋弹簧和重叠在大径螺旋弹簧内周的小径螺旋弹簧。
另外,弹簧压件以在朝着与旋转驱动部件的空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时与设在驱动部件上的卡接台阶部相接并紧固在驱动部件上的方式螺纹接合。另外,弹簧压件具有比操作机构的内径大的外径,与设在手轮内周端面上的环状导引部滑接,导引手轮。
另外,操作机构与驱动部件及弹簧压件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卷扬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的要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中的手轮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的A-A线剖面图。
图6是图2中的驱动部件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的A-A线剖面图。
图9是图2中的旋转驱动部件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的仰视图。
图11是图9的立体图。
图12是图2中的弹簧压件的主视图。
图13是图12中的A-A线剖面图。
图14是已往的卷扬机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4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13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卷扬机。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卷扬机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的要部放大图。图3是图2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2中的手轮的主视图。图5是图4中的A-A线剖面图。图6是图2中的驱动部件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是图7中的A-A线剖面图。图9是图2中的旋转驱动部件的主视图。图10是图9的仰视图。图11是图9的立体图。图12是图2中的弹簧压件的主视图。图13是图12中的A-A线剖面图。
在图中,1是负载滑轮。2是可旋转地通过轴支承在负载滑轮1上的驱动轴。2a是与受压部件4的嵌合部。3a是与设在驱动轴2前端的齿轮啮合、使旋转减速的减速齿轮。3b是与和减速齿轮3a成一体的小齿轮(图未示)啮合、使负载滑轮1旋转的负载齿轮。4是受压部件,4a是受压部件的凸起部。5是逆转防止轮。6是使逆转防止轮5朝一个方向转动的爪。7是对爪6施力的爪用弹簧。8是制动板。9是作为操作机构的手轮,在手轮9的内侧内周9c上,备有供旋转驱动部件11的横长状突起11b嵌合的嵌合凹部9a、与驱动部件10及弹簧压件13的端面相接的内侧端面9d、与驱动部件10的导引部10g及弹簧压件13的导引部13c滑接的环状导引部9e。10是驱动部件。10a是驱动部件的阴螺纹部,与受压部件4螺纹接合,10b是驱动部件10的凸缘部,具有比手轮9的内径大的外径,其端面是圆盘形状。10c是嵌插到旋转驱动部件11及弹簧12内的凸起部。10d是形成在凸缘部10b的手轮一侧圆盘面上的卡合齿,其形状是与后述旋转驱动部件11的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11a密接的形状。卡合齿10d具有卡合齿部10j和倾斜齿部10k,卡合齿部10j具有大致直角方向的陡斜面,倾斜齿部10k具有缓斜面。10e是供后述弹簧压件13螺纹接合的螺纹槽。10f是供弹簧压件相接的定位用的卡接台阶部。10g是在凸缘10b的外周面与手轮9的导引部滑接、支承手轮的导引部。10h是扇形开口部。10i是端部。固定在驱动轴2端部的旋转限制部件14插入上述开口部10h,当驱动部件10朝着阴螺纹10a的螺纹松动方向旋转时,驱动部件10的开口部10h的端部10i与旋转限制部件14相接,限制其旋转,防止驱动部件10的过度松动。
另外,通常时,驱动部件10的开口部10h的端部10i与旋转限制部件14在旋转方向设有预定的间隔。11是嵌合在驱动部件10的凸起部10c上的旋转驱动部件,备有环状连接部11e和横长状突起即嵌合凸部11b。该横长状突起11b在环状连接部11e的外周以沿宽度方向与手轮9的嵌合凹部9a嵌合的方式朝着驱动部件10的轴向延伸。在该横长状突起11b的靠驱动部件10的一侧,设有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11a。该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11a从旋转驱动部件11的靠驱动部件10一侧的端面,朝着驱动部件10侧突出,与驱动部件10的卡合齿10d啮合。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11a具有卡合齿部11c和倾斜齿部11d,卡合齿部11c具有大致直角方向的陡斜面,倾斜齿部11d具有缓斜面。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部件11能抵抗后述弹簧部件12的作用力,沿着手轮9的嵌合凹部9a,在驱动部件10的轴向移动。如图9所示,上述突起11b的轴向长度h比连接部11e的厚度相对长,这是确保为了将旋转驱动部件11可传递移动地与手轮9卡合的足够长度。另外,上述突起11b在旋转驱动部件11的环状连接部11e的外周设有4个,在手轮9上设有4个嵌合凹部9a。但这些个数并不限定于4个。另外,在突起11b的外周与手轮9的嵌合凹部9a之间,设有用于减少摩擦的间隙。12是把旋转驱动部件11往驱动部件10侧推压的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12由内弹簧12a和外弹簧12b构成,卷绕在驱动部件10的凸起部10c上,配设在驱动部件10与手轮的内侧内周9c之间、以及旋转驱动部件11与弹簧压件13之间的空间内。13是弹簧压件,具有螺纹部13a、相接面13b和导引部13c。螺纹部13a与驱动部件10的螺纹槽10e螺纹接合。在与驱动部件10螺纹接合时,相接部13b与驱动部件10的卡接台阶部10f相接。导引部13c的外周具有比手轮9的内径大的外径,与手轮9的环状导引部9e滑接。14是固定在驱动轴2端部的、嵌合在驱动部件10的开口部的旋转限制部件。卷扬机的驱动、制动部分由通过旋转驱动部件11与手轮9连接的驱动部件10、受压部件4、逆转防止轮5、制动板8构成,进行所谓的机械制动。
如上所述,在手轮9上,在其内周面9c与驱动部件10的外周之间,设有长度与手轮9的内周9c的宽度大致相同的空间9f。在该空间9f内,设有旋转驱动部件11、弹簧部件12、和弹簧压件13。旋转驱动部件11与驱动部件10及手轮9卡合,把手轮9的驱动传递给驱动部件10。弹簧部件12卷绕在驱动部件10的凸起部10c上,把旋转驱动部件11往驱动部件10侧推压。弹簧压件13螺纹接合在驱动部件10的螺纹槽10e上,抵压住上述弹簧部件12。
另外,在驱动部件10上,设有限制弹簧压件13朝旋转驱动部件11侧移动的台阶部10f,弹簧压件13螺纹接合在驱动部件10的螺纹槽10e上、与上述台阶部10f相接并固定,在该状态下,弹簧压件13外周的导引部13c与手轮9的环状导引部9e滑接、导引手轮9的旋转。另外,驱动部件10的导引部10g与手轮9的靠驱动部件10一侧的环状导引部9e滑接,导引手轮9的旋转。这样,手轮9的环状导引部9e,与弹簧压件13的导引部13c及驱动部件10的导引部10g滑接,由这些导引部支承着。
另外,卷装在驱动部件10上的弹簧部件12,由小径螺旋弹簧12a和大径螺旋弹簧12b构成。该弹簧部件12在驱动部件10与手轮9的内周9c之间,设在旋转驱动部件11和弹簧压件13间的、沿轴向直线状延伸的筒状空间内。在驱动部件10的内侧设有阴螺纹10a,该阴螺纹10a与设在受压部件4外周的螺纹相螺纹接合。在受压部件4的外周,同轴地设有可旋转的制动板8。制动板8是一对,位于形成在受压部件4一端的受压部与驱动部件10之间,可相对于受压部件4旋转。另外,在制动板8、8之间,在受压部件4的外周,同轴地设有逆转防止轮5。
18是卷扬机的机架本体,用铝合金模铸成形或失蜡铸造成形而制成。
如图1所示,机架本体18备有驱动侧机架18a、减速侧机架18b、和将两者连接的连接机架18c。机架18a、18b分别朝驱动侧、减速侧伸出,在其外周端缘部,以密接状态安装着驱动侧罩20a和减速机侧罩20b。在驱动侧机架18a的驱动侧伸出部,形成了朝向驱动侧的开口部19a,在开口部19a内收容着受压部件4、制动板8、逆转防止轮5、爪6、爪用弹簧7。在驱动侧机架18a的侧端部,设有供手轮9嵌合的环形槽19b,在该环形槽19b内,预先设置了轴向的空间19c,该空间19c的作用是,即使机械制动使手轮9在轴向移动,手轮也能充分地嵌合在该环形槽19b内。
根据上述构造,通过将手轮9安装在设于驱动侧机架18a侧端部的环形槽19b内,收容在开口部19a内的受压部件4、制动板8、逆转防止轮5、爪6、爪用弹簧7与外部隔绝,所以,可以防止外部的粉尘侵入,可防止因粉尘而导致机械制动性能、过负荷防止装置的性能下降。
另外,18d、18e是固定设置在连接机架18c的内侧、将负载滑轮1可旋转地支承着的轴承板,可以提高负载滑轮1轴承部的耐磨耗性,通过用铝合金模铸成形来制造,可以不降低耐磨耗性地实现轻量化。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力切换动作。在通常的操作时,手轮9的旋转,通过旋转驱动部件11、驱动部件10、受压部件4传递给驱动轴2,从驱动轴2被减速齿轮3a、负载齿轮3b减速后,使负载滑轮1减速驱动。
下面,说明过负荷时动作的、过负荷防止装置的构造及作用。手轮9内设着弹簧部件(螺旋弹簧)12、旋转驱动部件11、驱动部件10,弹簧部件12对旋转驱动部件11朝轴向、即朝驱动部件10一侧施力。旋转驱动部件11,其嵌合凸部11b与手轮9的嵌合凹部9a嵌合,能与手轮9一体地旋转,并能在轴向滑动地连接着。驱动部件10的卡合齿10d与旋转驱动部件11的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11a啮合,在正常旋转时,驱动部件10可随着旋转驱动部件11的旋转而旋转。即,当操作手轮9、使旋转驱动部件11旋转时,通过旋转驱动部件11的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11a、驱动部件10的卡合齿10d,使驱动部件10旋转,驱动部件10推压受压部件4并使其旋转,通过受压部件4的旋转,使驱动轴2旋转,从驱动轴2通过减速齿轮3a、负载齿轮3b,使负载滑轮1旋转,进行重物的卷扬。
在该重物的卷扬动作时,在过负荷状态下吊起重物、预定值以上的扭矩作用在手轮上的状态下,若使手轮9、旋转驱动部件11旋转,则与驱动部件10的卡合齿10d啮合着的旋转驱动部件11的倾斜齿部11d抵抗弹簧部件12的作用力,在卡合齿10d的倾斜齿部10k的卡合面上滑动并被朝轴向推回,旋转驱动部件11的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11a越过驱动部件10的卡合齿10d,在弹簧部件12的力的作用下,与驱动部件10的下一个卡合齿10d啮合,在过负荷状态下,旋转驱动部件11的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11a造成的、驱动部件10的卡合齿10d的越过动作继续进行,所以,从旋转驱动部件11向驱动部件10的扭矩传递被限制,驱动力不传递到驱动部件10。
这样,在过负荷状态下,若将手轮9朝卷扬方向旋转时,则旋转驱动部件11虽然旋转,但是,旋转驱动部件11的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11a在驱动部件10的卡合齿10d上滑动并越过它而使得该旋转是空转,所以,旋转驱动部件11的旋转不传递给驱动部件10,防止过负荷时的卷扬动作。在旋转驱动部件11空转时,由于弹簧压件13朝着与空转方向相同的方向螺纹接合在驱动部件10的螺纹槽10e上,所以,空转动作不会引起弹簧压件13的松动。
在本发明中,在手轮9的内周面9c与驱动部件10的外周面之间,设有长度与手轮9的宽度大致相同的空间,利用该空间卷绕弹簧12a、12b,所以,弹簧部件12具有与手轮9的厚度相当的大行程。采用不使装置大型化、行程大的弹簧部件12,可以进行对旋转驱动部件11的施力。另外,与行程的大小相应地,旋转驱动部件11的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11a的高度也可以形成得大,所以,与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11a的高度相对的制造公差的误差比例可以减小,可以抑制滑移荷载的偏差,也无需卷扬机出厂时的调节。
另外,旋转驱动部件11被卷绕在驱动部件10外周的弹簧部件12以均匀的作用力推压,所以,在过负荷时,可以不产生倾斜地在轴向移动,与手轮9的内周面不产生干扰,所以,可顺畅地操作手轮9,并且可用稳定的状态检测手轮9的过负荷。另外,由于手轮9不受弹簧部件12的作用力的影响,所以,空转时的滑动面的摩擦阻力小、比较稳定,即使斜拉手链9时,由于弹簧部件12和旋转驱动部件11不受斜拉操作的影响,所以,即使在斜拉时,也能稳定地检测过负荷。另外,由于手轮9的环状导引部9e被驱动部件10的凸缘10b外周面的导引部10g和弹簧压件13的导引部13c导引,所以,即使倾斜地操作手链,手轮9也不倾动,可以稳定地操作。
另外,本发明的弹簧压件安装装置,备有旋转驱动部件11、驱动部件10、弹簧部件12、和弹簧压件13。旋转驱动部件11具有嵌插在手轮9的嵌合凹部9a内的嵌合凸部11b、和设在该嵌合凸部11b前端的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11a。驱动部件10与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11a啮合,与旋转驱动部件11的驱动联动,具有弹簧压件用卡接台阶部10f。弹簧部件12对旋转驱动部件11朝驱动部件10一侧施力。弹簧压件13螺纹接合在驱动部件10端部的螺纹槽10e上,抵压弹簧部件12的端部。以朝着与旋转驱动部件11的空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时紧固在驱动部件10的螺纹槽10e上的方式螺纹接合弹簧压件13,使弹簧压件13的端面与驱动部件10的卡接台阶部相接。因此,根据本发明,只需把弹簧压件13螺纹接合在驱动部件10上的工序,就可以进行将驱动部件10、旋转驱动部件11、弹簧部件12安装设定在手轮9上的工序,所以,与已往装置相比,可以大幅度减少零部件数目及组装工时。另外,只要使弹簧压件13与驱动部件10的卡接台阶部10f相接,便完成了弹簧的设置,不需要调节。另外,由于弹簧压件13是朝着与旋转驱动部件11的空转方向相同的方向紧固在驱动部件10上,所以,在过负荷时的旋转驱动部件空转时,由于作用着紧固方向的力,所以,可防止因弹簧压件13的松动而引起动作荷载的变动。另外,在本发明中,只靠驱动部件和弹簧压件,就可以实现限制手轮朝外侧轴向移动的功能、推压弹簧的功能、以及防止推压弹簧的机构(螺母)松动的功能,不需要图14、图15所示已往卷扬机的过负荷防止装置中备有的旋转限制部件35,也就不需要与此相关的加工,可减少零部件数目,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过负荷防止装置,采用不使装置大型化、行程大的弹簧部件,在过负荷时,旋转驱动部件不受弹簧部件作用力变动的影响地动作,所以,尤其适合于小型卷扬机。
在已往的过负荷防止装置中,由于使用碟形弹簧作为施力机构,所以,轴向的行程小,从而,卡合齿的高度也小。但本发明中,在手轮的内周面与驱动部件的外周之间,设置了长度与手轮宽度大致相同的空间,利用该空间把螺旋弹簧卷绕在驱动部件的外周,这样,螺旋弹簧具有相当于手轮厚度量的大行程,所以,可采用不使装置大型化、行程大的弹性部件,进行对旋转驱动部件的推压。另外,与行程的大小相应地,旋转驱动部件的卡合齿的高度也可增大,所以,相对于卡合齿高度的制造公差的误差比例可减小。另外,由于行程大,所以,相关零件的累积尺寸误差造成的弹簧压力的误差比例也可减小,这样,可抑制滑移荷载的偏差,卷扬机出厂时不需要调节,节省了调节费用,可有效地降低成本。
另外,由于旋转驱动部件被卷绕在驱动部件外周的螺旋弹簧以均匀的推压力推压,所以,过负荷时,可以不倾斜地在轴向移动,与手轮的内周面不产生干扰,所以,可顺畅地操作手轮,并且可用稳定的状态检测手轮的过负荷。另外,由于手轮不受螺旋弹簧推压力的影响,所以,空转时的滑动面的摩擦阻力小、比较稳定,即使在斜拉手链的情况下,由于弹簧部件和旋转驱动部件不受斜拉操作的影响,所以,即使在斜拉时,也能稳定地检测过负荷。另外,由于手轮被驱动部件的凸缘的导引面及弹簧压件的导引面导引,所以,即使倾斜地操作手链,手轮也不倾动,所以可稳定地操作。另外,螺旋弹簧是使用双重弹簧,可以用短的长度得到大的作用力,所以,可缩短弹簧的轴向长度,使卷扬机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只需把弹簧压件螺纹接合在驱动部件上、并使其与弹簧压件卡接台阶部相接的工序,就可以把驱动部件、旋转驱动部件、弹簧部件安装设定在操作机构上。所以,与已往装置相比,可以大幅度减少零部件数目及组装工时。另外,由于弹簧压件是以在朝着与旋转驱动部件的空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时紧固在驱动部件上的方式螺纹接合的,所以,在过负荷时的旋转驱动部件空转时,由于作用着紧固方向的力,所以,可防止因弹簧压件的松动而引起动作荷载的变动。另外,在本发明中,只靠驱动部件和弹簧压件,就可以实现限制手轮朝外侧轴向移动的功能、推压弹簧的功能、以及防止推压弹簧的机构(螺母)松动的功能,所以,不需要图14、图15所示已往卷扬机的过负荷防止装置中备有的旋转限制部件35,也就不需要与此相关的加工,可减少零部件数目,降低成本。另外,由于操作机构的旋转被弹簧压件的导引部导引,所以,手链即使被朝斜方向张拉,也不产生倾斜,可以实现手链的操作及动作荷载的稳定。

Claims (10)

1.一种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备有与操作机构的驱动联动地驱动的驱动部件和通过制动机构把驱动部件的驱动传递给驱动卷扬机的驱动轴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机构的内周面和与设在上述内周面的端面的环状导引部滑接的驱动部件外周之间,备有旋转驱动部件、弹簧部件和弹簧压件;上述旋转驱动部件,具有与驱动部件及操作机构卡合、将操作机构的驱动传递给驱动部件、借助操作机构的扭矩限制传递给驱动部件的扭矩的机构;上述弹簧部件,在形成于上述旋转驱动部件的背面与弹簧压件之间的、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空间内,卷绕在驱动部件的外周,把旋转驱动部件往驱动部件一侧推压;上述弹簧压件,与设在驱动部件上的、用于限制弹簧压件朝旋转驱动部件一侧移动的台阶部相接、固定,抵压上述弹簧部件的端部,并且,具有与设在操作机构内周面的端面上的环状导引部滑接并导引的导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机构是内周面的端面上具有环状导引部的手轮,使驱动部件的凸缘外周面及弹簧压件的外周面与上述环状导引部滑接、支承着手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驱动部件,具有环状连接部和若干个横长状突起;该横长状突起从环状连接部的外周朝驱动部件的轴向延伸突出,沿宽度方向与操作机构的内周嵌合;在上述突起的靠驱动部件一侧的端部,设有与设在驱动部件上的卡合齿啮合的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过负荷防止用卡合齿,是在突起的靠驱动部件一侧的端部、从环状连接部的端面突出而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环状连接部比横长状突起的长度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部件是卷绕在驱动部件外周的、张设在旋转驱动部件与弹簧压件之间的螺旋弹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弹簧是大径螺旋弹簧和重叠在大径螺旋弹簧内侧的小径螺旋弹簧。
8.如权利要求1-2或6-7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压件以在朝着与旋转驱动部件的空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时与设于驱动部件上的卡接台阶部相接并紧固在驱动部件上的方式螺纹接合。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压件以在朝着与旋转驱动部件的空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时与设于驱动部件上的卡接台阶部相接并紧固在驱动部件上的方式螺纹接合,弹簧压件具有大于操作机构内径的外径,滑接在设于手轮内周面的端面的环状导引部,导引手轮。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机构与驱动部件及弹簧压件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
CN2006800092740A 2005-03-29 2006-03-02 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 Active CN1011467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94069A JP4698264B2 (ja) 2005-03-29 2005-03-29 巻上機における過負荷防止装置
JP2005094851A JP4698266B2 (ja) 2005-03-29 2005-03-29 巻上機における過負荷防止装置
JP2005094070A JP4698265B2 (ja) 2005-03-29 2005-03-29 巻上機における回転駆動装置
JP094851/2005 2005-03-29
JP094069/2005 2005-03-29
JP094070/2005 2005-03-29
PCT/JP2006/303981 WO2006103866A1 (ja) 2005-03-29 2006-03-02 巻上機における過負荷防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6735A CN101146735A (zh) 2008-03-19
CN101146735B true CN101146735B (zh) 2010-05-19

Family

ID=37208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92740A Active CN101146735B (zh) 2005-03-29 2006-03-02 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98264B2 (zh)
CN (1) CN1011467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88232B1 (en) * 2015-06-16 2016-11-08 Columbus Mckinnon Corporation Externally adjustable clutch
CN112346534A (zh) * 2020-11-25 2021-02-09 石家庄学院 星载vpx板卡压拔装置、操作台以及方法
CN114436145B (zh) * 2021-12-22 2024-05-14 浙江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简易吊装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4357A (en) * 1984-03-22 1987-05-12 Vital Kogyo Kabushiki Kaisha Overload avoiding arrangement for a hoist
CN1096762A (zh) * 1992-12-18 1994-12-28 象印链滑车株式会社 电动提升和牵引装置
CN1240756A (zh) * 1998-07-07 2000-01-12 巴伊塔卢工业株式会社 杠杆式卷扬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65695A (en) * 1981-04-27 1981-12-19 Nakamoto Tekkosho Kk Maintenance device for traction hoist
JP3096290B1 (ja) * 1999-06-07 2000-10-10 バイタル工業株式会社 過負荷防止装置付き巻上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4357A (en) * 1984-03-22 1987-05-12 Vital Kogyo Kabushiki Kaisha Overload avoiding arrangement for a hoist
CN1096762A (zh) * 1992-12-18 1994-12-28 象印链滑车株式会社 电动提升和牵引装置
CN1240756A (zh) * 1998-07-07 2000-01-12 巴伊塔卢工业株式会社 杠杆式卷扬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98264B2 (ja) 2011-06-08
CN101146735A (zh) 2008-03-19
JP2006273490A (ja) 200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86118B2 (ja) 多板摩擦クラッチ及び自動二輪車
EP3096036B1 (en) Clutch for a winch or hoist
AU781824B2 (en) Pulley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CN101146735B (zh) 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
US5299780A (en) Rope traction device
JP5529689B2 (ja) 負荷感応型自動変速装置を内蔵した巻上機
US9802798B2 (en) Hand operated pulling and lifting hoist
KR101156519B1 (ko) 권상기에서의 과부하 방지장치
CN201627844U (zh) 自动离合装置
US7575223B2 (en) Overload preventing apparatus in hoist
JP4450441B2 (ja) 伝達車加圧装置
US7690490B2 (en) Friction clutch and actuator thereof
CN112849331B (zh) 自行车变速装置
CA2363082A1 (en) Lifting device
KR101326599B1 (ko) 고응답성 클러치 액츄에이터
CN202643216U (zh) 一种绞盘刹车装置
CN112591641A (zh) 一种绳索控制装置
JP4698266B2 (ja) 巻上機における過負荷防止装置
CN212766180U (zh) 汽车及其轮边驻车制动装置
JP5252756B2 (ja) 可変伝動装置
CN201172603Y (zh) 一种大负荷绞盘
CN101846960B (zh) 一种带快速上链系统的长动力机械表
JP4272982B2 (ja) 巻上兼牽引機
JP4698265B2 (ja) 巻上機における回転駆動装置
JP5155956B2 (ja) 伝達車加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