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3030B - 冲击吸收部件以及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 - Google Patents

冲击吸收部件以及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3030B
CN101143030B CN2007101536887A CN200710153688A CN101143030B CN 101143030 B CN101143030 B CN 101143030B CN 2007101536887 A CN2007101536887 A CN 2007101536887A CN 200710153688 A CN200710153688 A CN 200710153688A CN 101143030 B CN101143030 B CN 101143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ing body
impact absorbing
absorbing member
clothes
lamel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536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3030A (zh
Inventor
岛昌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co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aco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coal Corp filed Critical Waco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43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3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3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30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28Shock absorbing
    • A41D31/285Shock absorbing using layer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0506Hip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0543Le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or handkerchief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1B2400/38Shaping the contour of the body or adjusting the fig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garments
    • A41D2400/70Remov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冲击吸收部件(1),在使用护臀时,设置在至少覆盖对应于人体侧面的大转子的部位的位置,该冲击吸收部件(1)具有层压发泡体片(11、12、13)的发泡体片层、覆盖被夹在发泡体片层中的内侧的发泡体片(12)的至少一部分的布制的罩(16)、以及被缝制成小于覆盖整个发泡体片层的大小的布制的收容罩(15)。发泡体片(12)的尺寸小于发泡体片(11、13)的尺寸,发泡体片(11、13)的一部分宽度a比发泡体片(12)的一部分宽度b窄。该发泡体片层的平面形状是四边形(q)去掉各角部的形状。

Description

冲击吸收部件以及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击吸收部件以及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
背景技术
老年人因跌倒事故而发生骨折的情况较多。尤其是,在老年人跌倒的情况下,股骨颈部骨折的频率较高,导致住院长期化或卧床不起。对于该股骨颈部骨折,从站立的高度跌倒或在室内跌倒的情况占了大半。近年来,为了减轻这样跌倒时的冲击,开发了具有冲击吸收部件的各种衣服。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具有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该冲击吸收部件用于保护腰部和大腿部等免受因跌倒或碰撞等而产生的冲击。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377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实用新型登记第3017128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的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中,由于冲击吸收部件过大或过硬,因此成为妨碍使用者活动的主要原因,同时,使使用者有不舒适的感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缓和使用者的不舒适感并且舒适、容易活动的冲击吸收部件以及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
本发明的冲击吸收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层叠三张以上的发泡体片的发泡体片层、和覆盖所述发泡体片层中的被夹在内侧的发泡体片的至少一部分的布制的罩,所述发泡体片层的平面形状为去掉四边形的各角部的形状,是可以至少覆盖对应于位于人体侧面的大转子以及与该大转子连接的大腿骨的一部分的部位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通过用布制的罩覆盖被夹在发泡体片层中的内侧的至少一部分发泡体片,可防止发泡体片层中含有的发泡体片相互贴住、固定,因此,可进一步增加冲击吸收力。并且,通过将发泡体片层的平面形状形成为去掉各角部的四边形形状,且形成为可至少覆盖对应于人体侧面的大转子以及与该大转子相连的一部分大腿骨的部位的形状,在例如在衣服的覆盖对应于大转子的部位的位置具有本发明的冲击吸收部件的情况下,即使该衣服的使用者站立或坐下,都可以防止一部分冲击吸收部件向身体轮廓的外侧鼓出。因此,可防止冲击吸收部件的位置发生大的错动或妨碍使用者的动作,可减轻使用者的不舒适感。而且,可起到舒适、容易活动的明显的效果。
并且,在本发明的冲击吸收部件中,优选地,被夹在所述内侧的发泡体片的尺寸,小于所述发泡体片层中的位于外侧的两张发泡体片的尺寸,通过使位于所述外侧的两张发泡体片的一部分宽度小于被夹在内侧的发泡体片的一部分宽度,来阻止被夹在所述内侧的发泡体片的活动。
这样,通过在一部分被夹在内侧的发泡体片上形成具有比位于外侧的一部分发泡体片宽的宽度的部分,具有该宽的宽度的部分不能通过宽度窄的部分(限制器机构)。通过这样,不使用粘接剂等就可以将发泡体片固定在规定位置。通过采用这样的限制器机构,可防止被夹在两张发泡体片之间的尺寸小的发泡体片移动。
并且,在本发明的冲击吸收部件中,优选地,所述发泡体片层收容在布制的收容罩内,该布制的收容罩缝制成小于覆盖该整个发泡体片层的尺寸。
通过这样,由于可向使发泡体片层收缩的方向加压,因此,可使发泡体片层具有鼓起部位,可进一步增大冲击吸收力。
并且,在本发明的冲击吸收部件中,优选地,分别以不同的尺寸形成位于所述外侧的两张发泡体片。
通过这样,由于尺寸大的发泡体片的周端部弯曲、产生大的变形,以接近尺寸小的发泡体片的周端部,因此,可进一步增大发泡体片层的鼓起。
并且,在本发明的冲击吸收部件中,优选地,所述发泡体片层由三张所述发泡体片构成,所述发泡体片的厚度分别为3mm。通过这样,可得到良好的冲击吸收效果,同时,可减轻使用者的不舒适感。
在本发明的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中,优选地,所述冲击吸收部件设置在如下位置,即,在穿着该衣服时、至少覆盖对应于位于人体侧面的大转子以及与该大转子相连的大腿骨的一部分的部位的位置,设置在进一步覆盖对应于从人体侧面到后侧的坐骨的部位的位置更好。
并且,在本发明的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中,优选地,所述冲击吸收部件设置在如下位置,即,在穿着该衣服时、覆盖对应于从位于人体侧面的大转子到坐骨结节的前端部附近之间的部位的位置。通过这样,可有效地吸收使用者向斜后方跌倒时受到的对腰部或臀部的冲击。
并且,在本发明的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中,优选地,所述冲击吸收部件可从该衣服上拆下。通过这样,由于在例如清洗时可将冲击吸收部件拆下,因此可防止因清洗冲击吸收部件而有可能产生的菌类。
根据本发明的冲击吸收部件以及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可缓和使用者的不舒适感,同时,可期待舒适的容易活动的极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上方看冲击吸收部件的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面向视图。
图3是从正上方看冲击吸收部件的图。
图4是从左侧横向看直立状态的护臀的图。
图5是从前侧正向看直立状态的护臀的图。
图6是从后侧正向看直立状态的护臀的图。
图7是从左侧横向看坐下状态的护臀的图。
图8是从后侧正向看坐下状态的护臀的图。
图9是第一护臀中使用的发泡体片层的周端部附近的剖视图。
图10是第二护臀中使用的发泡体片层的周端部附近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穿上第一护臀后的实体模型的合成加速度的波形图。
图12是表示穿上第二护臀后的实体模型的合成加速度的波形图。
图13是表示没穿护臀的实体模型的合成加速度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参照图1至图8、就作为实施方式中的冲击吸收部件以及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的护臀进行说明。
图1和图3是从正上方看放置在平面上的冲击吸收部件1的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面向视图。图4至图8是以穿戴状态表示具有冲击吸收部件1的护臀2的图。图4是从左侧横向看直立状态的护臀2的图,图5是从前侧正向看直立状态的护臀2的图,图6是从后侧正向看直立状态的护臀2的图。图7是从左侧横向看坐下状态的护臀2的图,图8是从后侧正向看坐下状态的护臀2的图。
图4至图8所示的冲击吸收部件1设置在如下位置,即,在穿上护臀2时、覆盖对应于位于人体侧面和斜后侧的大转子T(包括从大转子T开始延续的一部分大腿骨C,以下相同)以及坐骨的部位的位置。由此,冲击吸收部件1不仅可以吸收向正侧面跌倒时受到的冲击,而且还可吸收向斜后方跌倒时受到的冲击。
这样,在向前方、后方以及侧方跌倒时,通过使用双手进行防御,可防止或缓和对腰部或臀部的冲击。但是,在向斜后方跌倒时,尤其是对于体力衰退的老年人等,很多时候来不及用两手进行防御、腰部或臀部受到跌倒时的正面冲击。因此,在向斜后方跌倒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股骨颈部骨折,在发生股骨颈部骨折的情况下将导致住院的长期化或卧床不起。考虑到这种情况,通过使冲击吸收部件1不仅覆盖侧面的腰部,而且覆盖至斜后侧的腰部和臀部,可有效地吸收因向斜后方跌倒而使腰部和臀部在正面受到的大的冲击,因此可尽量避免股骨颈部骨折的情况。
另外,虽然冲击吸收部件1设置在如下的位置即可,即,在穿上护臀2时、至少覆盖对应于人体侧面的大转子T的部位的位置,但最好设置到如下位置为止,即,覆盖对应于从大转子T到坐骨结节的前端部附近之间的部位的位置。通过这样,可更有效地吸收向斜后方跌倒时腰部和臀部所受到的冲击。而且,最好设置到如下位置为止,即,覆盖对应于从人体侧面到后侧的坐骨的部位的位置。通过这样,也可有效地吸收向后方跌倒时臀部受到的冲击。
冲击吸收部件1是以层叠的三张发泡体片11、12、13(以下称为发泡体片层)为主要构成元件。发泡体片11、12、13由NP凝胶(发泡凝胶)形成,具有极佳的恢复力和保持力。发泡体片11、12、13的厚度分别为3mm。因此,发泡体层的厚度为9mm。另外,通过用9mm的发泡体片层形成冲击吸收部件1,可提供与用一张9mm的发泡体片构成冲击吸收部件1时相比更轻更软且冲击吸收力极佳的冲击吸收部件。
在此,参照表1就改变发泡体片的厚度和层叠片数后测定发泡体片的冲击加速度的结果进行说明。
表1
 厚度(mm)规格值     厚度明细(mm)   厚度(mm)实测值     冲击加速度   顺序
  (m/s2)   (G)
    8   2   2   2   2     9.3   1891   193     1
    8   2   6     8   1999   204     2
    8   2   3   3     8.6   2078   212     3
    8   4   4     9   2117   216     4
    7   2   2   3     8   2332   238     5
    7   3   4     7.5   2401   245     6
    6   2   2   2     6.7   2558   261     7
    6   3   3     6.3   2626   268     8
    6   4   2     6.2   2734   279     9
    6   6     5.7   2734   279     9
表1的冲击加速度是通过使直径为30mm、重量为8.4kg的重锤从100mm的高度落在发泡体片上来进行测定的。
在此,本发明者利用表1中所示规格值的厚度(mm)和冲击加速度(G)、制成表示片厚度引起的冲击加速度的变化的近似直线,求出冲击加速度到达目标值(2100m/s2)时的片的厚度,得到了如果片的厚度为8.6mm以上,则冲击加速度达到作为目标值的2100m/s2的结论。根据该结论,本实施方式中的发泡体片层为9mm,因此,冲击加速度小于作为目标值的2100m/s2。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发泡体片层的冲击吸收力很强。
根据表1所示的测定结果,发现了如下倾向,即,发泡体片的厚度越厚则冲击加速度越小,在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层叠片数越多则冲击加速度越小。
被夹在发泡体片层中的内侧的一部分发泡体片12被布制的罩16覆盖。这样,通过用布制的罩16覆盖一部分发泡体片12,可防止发泡体片层中含有的三张发泡体片11、12、13相互贴住、固定。并且,通过使三张发泡体片11、12、13不固定、可独立变形,可进一步增加冲击吸收力。
另外,布制的罩16也可以覆盖整个发泡体片12。但是,通过在一部分发泡体片12上设置不用布制的罩16覆盖的部分,可容易将没有用布制的罩16覆盖的部分与位于外侧的一部分发泡体片11、13粘在一起。通过这样,可防止被夹在内侧的发泡体片12从规定位置移动。
被夹在内侧的发泡体片12的尺寸,小于位于外侧的两张发泡体片11、13的大小。通过这样,可只用两张发泡体片11、13形成一部分发泡体片层、尤其是其周边部附近。即,可较薄地形成发泡体片层的周边部附近的厚度。因此,可进一步缓和使用者的不舒适感,同时,可提供更舒适且容易活动的护臀。通过使用这样的护臀,例如在睡觉时可容易翻身,并且在穿戴时可使在外衣上凸出的冲击吸收部件的轮廓不明显。
位于外侧的两张发泡体片11、13的尺寸由各不相同的尺寸形成,发泡体片11的尺寸大于发泡体片13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尺寸小的发泡体片13设置在穿戴护臀2时人体的皮肤侧。
发泡体片层收容在布制的收容罩15内,所述布制的收容罩15被缝制成小于覆盖整个该发泡体片层的尺寸。通过这样,可向使发泡体片层收缩的方向加压。因此,如图2所示,由于大于发泡体片13的发泡体片11弯曲变形,因此,在发泡体片层的内侧产生空间。通过产生这样的空间,发泡体片层具有鼓起部分,通过具有该鼓起部分,可进一步增大冲击吸收力。
另外,收容罩15的尺寸最好小于覆盖整个发泡体片13的尺寸。通过这样,可使尺寸大的发泡体片11的周端部接近尺寸小的发泡体片13的周端部,可进一步加大发泡体片层的鼓起部分。
如图3所示,位于外侧的两张发泡体片11、13的一部分宽度a比被夹在内侧的发泡体片12的一部分宽度b窄。这样,通过在被夹在内侧的发泡体片12的一部分上形成具有大于位于外侧的发泡体片11、13宽度a的宽度b的部分,具有宽度b的部分不能通过宽度a的部分(限制器机构)。通过这样,不使用粘接剂就可以将发泡体片12固定在规定位置。通过采用这样的限制器机构,可防止被夹在两张发泡体片11、13之间的尺寸小的发泡体片12的移动。另外,在将三张发泡体片11、12、13收容在收容罩15内、缝制收容罩15的周边时,也可将三张发泡体片11、12、13重叠的端部e与收容罩15的周边一起缝入。通过这样,可更牢固地防止发泡体片12的移动。因此,在例如清洗护臀2的情况下,可切实地防止发泡体片12扭曲。
如图3所示,发泡体片层的平面形状为去掉各角部的四边形q形状。通过形成这样的形状,可防止在使用者站立或坐下时、冲击吸收部件1的位置发生大的移动或妨碍使用者的活动,可减轻使用者的不舒适感。
在此,在以四边形状态使用冲击吸收部件的情况下,将发生以下问题。例如,在从图4所示的直立状态向图7所示的坐下状态变化时,身体的轮廓按照该活动变形。而冲击吸收部件不能按照身体的活动改变形状。因此,冲击吸收部件的角部尤其向身体轮廓的外侧突出。但是,由于为了收进身体轮廓内而要推回去的力(例如被拉长的衣服的收缩力、跌倒时受到的来自地面的反力等)作用在该突出的角部上,因此,通过该力,整个冲击吸收部件进行移动,冲击吸收部件的位置发生大的移动。即,例如在使用者跌倒的情况下,由于向身体轮廓的外侧突出的角部受到来自地面的反力等,有可能冲击吸收部件的位置脱离保护部位(例如大转子周边)。这种情况下,冲击吸收部件不能对保护部位进行保护。因此,不能实现冲击吸收部件的目的,即,保护腰部和大腿部等不受因跌倒等而产生的冲击。
因此,在本发明中,将发泡体片层的平面形状形成为适合使用者站立或坐下时身体轮廓变形的形状,以便无论使用者站立还是坐下,一部分冲击吸收部件1都不会向身体轮廓的外侧突出。具体是,例如首先将发泡体片层的平面形状形成四边形去掉各角部的形状,而且,虽然覆盖对应于人体侧面和斜后侧的大转子以及坐骨的部位,但尽量去掉了覆盖活动大的人体部位的部分。在此,活动大的人体部位例如是大腿根部周边。如果用冲击吸收部件覆盖活动大的人体部位,则可能成为妨碍使用者活动的主要原因。并且,在用冲击吸收部件覆盖活动大的人体部位的情况下,由于被冲击吸收部件覆盖的人体部位的形状随着使用者的活动进行大的变化,因此,通过使用者的活动,与人体部位密合的冲击吸收部件的一部分从人体部位浮起,进而也可能成为冲击吸收部件发生移位的主要原因。一旦冲击吸收部件从人体部位浮起,则将成为冲击吸收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部件形成为如下的形状,即,除了去掉四边形的各角部之外,还尽量去掉覆盖活动大的人体部位的部分。
以下就使穿戴着护臀的实体模型和不穿戴护臀的实体模型分别跌倒,测定跌倒时的冲击力的跌倒试验结果进行说明。
在该跌倒试验中,作为穿戴在实体模型上的护臀,准备了以下两种护臀。第一护臀是采用层压上述图1至图3所示的尺寸不同的三张发泡体片11、12、13的冲击吸收部件的护臀,第二护臀是采用层压相同尺寸的三张发泡体片的冲击吸收部件的护臀。参照图9和图10,就两种护臀的不同点进行具体说明。图9是第一护臀所采用的发泡体片层的周端部附近的剖视图,图10是第二护臀所采用的发泡体片层的周端部附近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第一护臀的发泡体片层从使用者的外侧起依次层压尺寸最大的发泡体片11、尺寸最小的发泡体片12和中间尺寸的发泡体片13。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第二护臀的发泡体片层从使用者的外侧起依次层压相同尺寸的三张发泡体片11a、12a和13a。即,第一护臀的发泡体片层为了降低厚度,以错开各发泡体片的周端部的方式进行层压,而第二护臀的发泡体片层将各发泡体片的周端部对齐进行层压,两者在这点上不同。另外,在穿戴了护臀的实体模型上,从实体模型的皮肤侧起依次穿上短裤、护臀、五分衬裤(5部丈パンッ)和裤子,在没有穿戴护臀的实体模型上,从实体模型的皮肤侧起依次穿上短裤、五分衬裤和裤子。
该跌倒试验中采用的测量系统,是由跌倒用的实体模型以及保持打击锤用的电磁铁和整流器、微动开关和设置在股关节部板上的三轴加速度计以及记录部构成的。
跌倒用的实体模型是身高150cm、体重50kg的实体模型,为了提高耐久性,用软质的聚氨酯覆盖整个四肢的表面,同时,使用钢材和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等制作身体各部,以使身体各部的质量和重心与人体四肢部的物性值相同。并且,为了可保持立位姿势和可调整四肢关节,各关节使用假腿部件。
跌倒试验在室温为25度、湿度为60%的工伤事故恢复光学中心的机械室中进行,通过使实体模型跌倒在铺好的地板(打地板托梁(根太組施工))上进行。
使实体模型跌倒的方法采用利用向下摇摆的锤从规定的位置打击站立姿势的实体模型一侧的膝盖后部的方法。一旦利用该跌倒方法使实体模型跌倒,则实体模型边扭转边跌倒,跌倒时的冲击施加在大转子部。跌倒时的冲击力以使作为三轴加速度计的三个方向成分的合成加速度与地面垂直的方式通过后处理进行计算。另外,加速度输出波形的抽样频率为1KHz。
以下,参照图11至图13,就各实体模型跌倒时的冲击力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穿戴了第一护臀的实体模型的合成加速度波形的图表,图12是表示穿戴了第二护臀的实体模型的合成加速度波形的图表,图13是表示没有穿戴护臀的实体模型的合成加速度波形的图表。
在穿戴了第一护臀的实体模型上,合成加速度的最大值为227.47G(2229.21m/s2)(参照图11),在穿戴了第二护臀的实体模型上,合成加速度的最大值为149.95G(1469.51m/s2)(参照图12)。而在没有穿戴护臀的实体模型上,合成加速度的最大值为346.08G(3391.58m/s2)(参照图13)。
其结果,第一护臀形成的冲击吸收率为34.28%,第二护臀形成的冲击吸收率为51.68%。这样,第二护臀的冲击吸收率高于第一护臀。但是,如第一护臀那样,缩小被夹在内侧的发泡体片的尺寸、错开各发泡体片的周端部进行层压的方法,可进一步缓和使用者的不舒适感,得到更舒适、容易活动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层压了三张发泡体片11、12、13,但层压发泡体片的数量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层压四张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层压多张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被夹在内侧的发泡体片12即可。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就安装有冲击吸收部件1的护臀2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将冲击吸收部件1从护臀2上拆下。例如,也可在安装有冲击吸收部件1的护臀2的皮肤侧的一部分上设置取出口,从该取出口拆下冲击吸收部件1。另外,该取出口设置在护臀2的皮肤侧比设置在护臀2的外侧更好。通过设置在皮肤侧,可防止取出口的轮廓在重叠地穿在护臀2上的外衣上露出。并且,通过设置取出口,例如在清洗时可拆下冲击吸收部件1,只清洗护臀2,因此,可抑制因清洗冲击吸收部件1而可能产生的菌类。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关于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就使用护臀进行了说明,但除了护臀也可使用本发明。例如可用于外裤、睡衣和运动用衣服等。
本发明是一种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其基本结构是使冲击吸收部件中含有的发泡体片层的形状形成为适合使用者重复直立状态和坐下状态时的身体轮廓的变形。如果是该结构,则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有各种方式。例如,发泡体片层的平面形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Claims (7)

1.一种冲击吸收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层叠三张以上的发泡体片的发泡体片层、和覆盖所述发泡体片层中的被夹在内侧的发泡体片的至少一部分的布制的罩,
所述发泡体片层收容在布制的收容罩内,该布制的收容罩缝制成小于覆盖该整个发泡体片层的尺寸,
所述被夹在内侧的发泡体片的尺寸,小于所述发泡体片层中的位于外侧的两张发泡体片的尺寸,
通过使所述位于外侧的两张发泡体片的一部分宽度小于所述被夹在内侧的发泡体片的一部分宽度,来防止所述被夹在内侧的发泡体片的所述一部分通过所述位于外侧的两张发泡体片的所述一部分,
所述发泡体片层的平面形状为去掉四边形的各角部的形状,是可以至少覆盖对应于位于人体侧面的大转子以及与该大转子连接的大腿骨的一部分的部位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部件,其特征在于,分别以不同的尺寸形成所述位于外侧的两张发泡体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吸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体片层由三张所述发泡体片构成,所述发泡体片的厚度分别为3mm。
4.一种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部件,
所述冲击吸收部件设置在如下位置,即,在穿着该衣服时、至少覆盖对应于位于人体侧面的大转子以及与该大转子相连的大腿骨的一部分的部位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设置在如下位置,即,在穿着该衣服时、进一步覆盖对应于从人体侧面到后侧的坐骨的部位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设置在如下位置,即,在穿着该衣服时、覆盖对应于从位于人体侧面的大转子到坐骨结节的前端部附近之间的部位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可从该衣服上拆下。
CN2007101536887A 2006-09-15 2007-09-14 冲击吸收部件以及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30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51304 2006-09-15
JP2006251304A JP4178171B2 (ja) 2006-09-15 2006-09-15 衝撃吸収部材および衝撃吸収部材付き衣類
JP2006-251304 2006-09-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3030A CN101143030A (zh) 2008-03-19
CN101143030B true CN101143030B (zh) 2011-04-27

Family

ID=39205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368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3030B (zh) 2006-09-15 2007-09-14 冲击吸收部件以及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178171B2 (zh)
KR (1) KR101415120B1 (zh)
CN (1) CN1011430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79356B1 (ko) * 2017-12-06 2019-05-16 포항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보호 패드 및 낙상 보호구
JP7419626B2 (ja) * 2018-12-28 2024-01-23 ミヤビメディカル有限会社 衝撃吸収パッド
CN112619115A (zh) * 2020-12-21 2021-04-09 江苏泰来包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式跳伞专用护臀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7011616A1 (fr) * 1995-09-25 1997-04-03 Marcel Affergan Coussin de protection corporelle a dispositif de transfert d'information
US5836015A (en) * 1995-01-05 1998-11-17 Tytex A/S Pants with hip protectors
CN1293015A (zh) * 1999-10-19 2001-05-02 提亚麦斯达股份有限公司 冲击吸收垫及装有这种冲击吸收垫的衣服
WO2005091921A2 (en) * 2004-03-03 2005-10-06 Fallgard L.L.C. Improved hip protec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25901B2 (ja) * 1996-12-20 2006-09-27 グンゼ株式会社 下半身用肌着
JP2004321505A (ja) 2003-04-25 2004-11-18 Fusae Chokai 大腿骨保護用ベルト
JP2005023459A (ja) 2003-06-30 2005-01-27 Duchess:Kk 女性用パット
JP2005281936A (ja) * 2004-03-31 2005-10-13 Wacoal Corp 腰部保護パッド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6015A (en) * 1995-01-05 1998-11-17 Tytex A/S Pants with hip protectors
WO1997011616A1 (fr) * 1995-09-25 1997-04-03 Marcel Affergan Coussin de protection corporelle a dispositif de transfert d'information
CN1293015A (zh) * 1999-10-19 2001-05-02 提亚麦斯达股份有限公司 冲击吸收垫及装有这种冲击吸收垫的衣服
WO2005091921A2 (en) * 2004-03-03 2005-10-06 Fallgard L.L.C. Improved hip protec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178171B2 (ja) 2008-11-12
CN101143030A (zh) 2008-03-19
JP2008069493A (ja) 2008-03-27
KR101415120B1 (ko) 2014-07-04
KR20080025312A (ko) 200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42814A (en) Athletic padding
US6532599B1 (en) Athletic shorts with removable contoured pads
US6859948B2 (en) Hip protector system
US8359770B2 (en) Dynamically moderated shock attenuation system for apparel
AU1978197A (en) Flexible lightweight protective pad
CN100563491C (zh) 用于减少骨折风险的衣服、保护装置和方法
WO1993002577A1 (en) Multilayer cushion with fluid filled pockets or chambers
AU2018211311A1 (en) Hip Protective Undergarments
WO2005091921A2 (en) Improved hip protection device
CN101143030B (zh) 冲击吸收部件以及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衣服
US20110101745A1 (en) Back supporting board
JP5733713B2 (ja) 衝撃吸収装具
KR20200008448A (ko) 고관절 보호 의류
SE451108B (sv) Sitsplatta
CN205390395U (zh) 一种人体护膝护肘
CN220212017U (zh) 一种髋骨保护装置
US20180168245A1 (en) Hip protectors
US7356853B2 (en) Sports protection apparatus
CN213097142U (zh) 一种分区蜂巢弹簧床网
KR20120007048U (ko) 노인용 엉덩이 보호 패드
KR20120003253U (ko) 노인용 엉덩이 보호 패드
TWM572778U (zh) Waist and ergonomic cushioning knee structure
CN214594273U (zh) 一种新型的膝部护套
CN218852319U (zh) 沙发垫及沙发
CN212650959U (zh) 便携式修正坐姿背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663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