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6220B - 光拾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拾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6220B
CN101136220B CN2007101421578A CN200710142157A CN101136220B CN 101136220 B CN101136220 B CN 101136220B CN 2007101421578 A CN2007101421578 A CN 2007101421578A CN 200710142157 A CN200710142157 A CN 200710142157A CN 101136220 B CN101136220 B CN 1011362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ject lens
light
light signal
signal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21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6220A (zh
Inventor
刘长勋
森下�一
朴寿韩
南道焕
尹浩振
金明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36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6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6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62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56Double or multiple prisms, i.e. having two or more prisms in cooper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1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 G11B19/125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involving the detection of carrier data forma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7Lasers; Multiple laser arrays
    • G11B7/1275Two or more lasers hav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65Separate or integrated refractive elements, e.g. wave plat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7/1374Objective lens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95Beam splitters or combin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6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adapted for sca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 e.g. CD & DV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拾取装置,其包括:具有适用于低密度记录介质的低数值孔径的第一物镜;具有适用于高密度记录介质的高数值孔径NA的第二物镜;用于产生短波光信号来使用第一和第二物镜的第一光源;用于接收光信号的第一光检测器,光信号从第一光源产生,通过第一和第二物镜被聚焦于记录介质,然后从记录介质反射;和分束器,用于进行从第一光源产生的光信号的分束,用于引导分束的光信号的一部分到第一物镜,并引导分束的光信号的另一部分到第二物镜。

Description

光拾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涉及一种光拾取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允许各种具有不同记录密度的磁盘彼此兼容的光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传统的用于向/从光盘记录/再现数据的装置(以下称作传统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用作一种利用经过物镜聚焦的光束(或光信号)的信息存储介质,以束斑大小(S)决定其自己的记录容量。束斑(S)的大小根据光束的波长λ和物镜的数值孔径(NA)由以下方程式1决定:
[方程式1]
S∝λ/NA
因此,为了减小聚焦在光盘上的束斑大小以提供一种高密度光盘,在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需要短波光源,例如蓝-紫激光束,和具有至少0.6NA的物镜。
数字通用盘(DVD)利用具有650nm(或635nm)波长的光信号和具有0.6NA的物镜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现。如果DVD有120mm的直径和0.74μm的轨道间距,DVD的横截面有至少4.7GB的记录容量。
因此,上述的DVD不足以作为一种能够记录高分辨率级(HD级)活动图像数据(或HD级电影数据)的记录介质。为了在HD级记录大约135分钟的活动图像数据,DVD的横截面要求至少23GB的记录容量。
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上述的高密度记录容量的需要,具有比红光信号波长短的波长(例如405nm-408nm)的光信号(即,蓝光信号)和具有超过0.6NA的物镜已得到广泛应用。许多研发者在具有更窄轨道(即,下一代DVD例如HD-DVD)的高密度光盘方面正投入深入研究,下一代DVD的规格正被深入地开发。
同时,为了保证由光盘的倾斜所引起的容差,光盘的厚度必须与物镜的NA成反比地被减小,导致高密度光盘的实现。考虑由光盘的倾斜所引起允许的误差,DVD具有0.6mm的厚度,而CD具有1.2mm的厚度,HD-DVD可能具有0.6mm的厚度。在物镜NA的情况下,CD具有0.45的NA,而DVD和HD-DVD都可能具有0.65的NA。考虑HD-DVD光源的记录密度,HD-DVD可能使用蓝光信号。这样,在发展上述新式的标准光盘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因素是新式的标准光盘例如HD-DVD和传统的光盘如DVD之间的兼容性。
蓝线光盘(BD)也已经被广泛开发作为一种利用具有高NA(例如,0.85)物镜的下一代高密度光存储介质。
BD使用一种短波光信号(即,405nm~408nm的光信号)作为光源,并且可能具有0.1mm的厚度。上述的BD具有比DVD高十倍的记录密度。这样,在发展新式的标准光存储介质的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新式的标准光存储介质例如BD,和传统的盘例如DVD之间的兼容性。
例如,从传统的光盘中一次性写入光盘(例如,DVD-R和CD-R)的反射率根据波长显著地减小,因此需要具有预定650nm波长的光束和具有预定780nm波长的光束以解决反射率下降的问题。因此,考虑到DVD-R和/或CD-R的兼容性,HD-DVD光拾取单元和BD光拾取单元的每个需要使用两或三个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源。
然而,需要高级合成技术来以单片的形式设计或制造具有高NA(例如,0.85)的物镜,并且难以制造适于HD-DVD而具有高NA,还可以被用于DVD和/或CD,并且另外如同在用于DVD中具有长工作距离的物镜。此外,具有405nm短波的新式标准高密度盘(例如,HD-DVD和BD)的规格还没有标准化。为了制造一种能够同时应对两个盘并且和CD和/或DVD相兼容的光拾取单元,需要许多光学部件和控制单元,从而使得光拾取单元的结构变得更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提供一种光拾取装置,包括多个物镜,以兼容具有不同记录密度的光盘。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将部分地在随后的描述中阐明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显而易见,或可能通过发明总体构思的实践中获知。
本发明总体构思上述和/或其它的特征和实用性可以由提供一种光拾取装置实现,光拾取装置包括:具有适用于低密度记录介质的低数值孔径(NA)的第一物镜;具有适用于高密度记录介质的高NA的第二物镜;产生短波光信号以使用第一和第二物镜的第一光源;多个第一光检测器,接收从第一光源产生、通过第一和第二物镜聚焦在记录介质上并且然后从记录介质反射的光信号;和分束器,对从第一光源产生的光信号进行分束,引导分束光信号的一些部分到第一物镜,并引导分束光信号的另一个部分到第二物镜。
分束器可能根据偏振分量进行光信号的分束。
第一光源可以具有偏振分量以同时引导第一和第二物镜,因此第一光源的偏振分量根据分束器入射表面旋转一个预定角度。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光源和分束器之间的1/2波长板,因此1/2波长板同时引导光信号到第一和第二物镜。
第一物镜和第二物镜各自可以再现至少一个盘的数据。
分束器可以包括偏振分束器,根据入射光的偏振分量来进行光信号的反射或透射;和分色分束器,根据入射光的波长来进行光信号或反射或透射。
该分束器根据入射光的偏振分量可能遇到光信号部分泄漏的情况,并且可以包括能够检测泄漏光量的光检测器。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分别接收第一和第二物镜的光路中的第一和第二准直透镜,从而将入射光转换成为平行光。
所述多个第一光检测器可以包括一个第一光检测器。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校正元件,校正接收光信号的第一光检测器的散焦,该光信号从第一光源产生,通过第一和第二物镜聚焦在记录介质上,并从该记录介质反射。
该校正元件可以位于第一或第二物镜和第一光检测器之间。
该校正元件可以包括透镜或全息元件。
该校正元件根据偏振分量可以作为透镜。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监控光检测器,以检测第一光源输出光信号的光量,来保持通过第一和第二物镜聚焦在记录介质上的光量恒定。
第一光源可以包括蓝光激光二极管以发射蓝光或蓝光信号。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光源,产生具有比第一光源波长长的长波光信号,第二光检测器,接收从第二光源产生、通过第一物镜聚焦在记录介质上并从该记录介质反射的光信号,和分束器,用于引导从第二光源产生的光信号到第一物镜,并且用于引导从记录介质经由第一物镜反射的光信号到第二光检测器。
第二光源可以包括2波长激光二极管,用于独立地产生具有不同波长的红外光信号和红光信号。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物镜之一和第一和第二准直透镜之一之间的反射构件,由其将光路改变为另一光路。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分束器和反射构件之间的1/2波长板,从而它可以使在第一和第二物镜接收的光信号的偏振分量保持恒定,并且还可以保持反射构件的涂层性能。
本发明总体构思上述和/或其它的特征和实用性还可以由提供一种光拾取装置实现,光拾取装置包括具有用于低密度记录介质的低数值孔径(NA)的第一物镜适,具有适用于高密度记录介质的高NA的第二物镜,产生短波光信号以使用第一和第二物镜的第一光源,多个第一光检测器,接收从第一光源产生通过第一和第二物镜聚焦在记录介质上并且然后从记录介质反射的光信号,和分束器,对从第一光源产生的光信号进行分束,引导分束光信号的一些部分到第一物镜,并引导分束光信号的另一个部分到第二物镜,和决定单元,用于确定记录介质的一种类型,根据记录介质类型的确定来选择第一和第二物镜的任一个,并且利用该选定的物镜检测返回信号。
该决定单元可以利用一个从第一光检测器接收的聚焦误差信号或信号总和的光量大小来确定该记录介质的类型。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的特征和实用性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光拾取装置实现,光拾取装置包括具有第一数值孔径以记录和再现来自第一种光盘的数据的第一物镜,具有第二数值孔径以用于记录和再现来自第二种光盘的数据的第二物镜,用于产生提供给第一和第二物镜的短波光信号的第一光源,用于接收该光信号并检测信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第一光检测器,以及用于分离该光信号并引导该光信号的一部分分别到第一和第二物镜的分束器。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准直透镜来校正由光盘类型的厚度差异所引起的球差。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光源,产生具有大于通过第一光源产生的光信号的波长的光信号,提供给第一物镜来记录和再现来自第三种光盘的数据,和第二光电检测器,接收该光信号并且检测与第三种光盘有关的信息信号和误差信号,其中分束器引导产生自第二光源的光信号到第一物镜,并引导从记录介质经由第一物镜反射的光信号到第二光检测器。
第一种光盘可以是HD-DVD。
第二种光盘可以是HD-DVD。
第三种光盘可以是DVD或CD。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校正元件,用于校正当在第一和第二种光盘之间切换时产生的散焦。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决定单元,用于确定安装在光拾取装置中的盘种类,用于选择适用于该安装盘的物镜,并检测返回信号。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的特征和实用性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光拾取装置实现,光拾取装置包括具有与BD兼容的第一NA的第一物镜,具有与HD-DVD兼容的第二NA的第二物镜,和第一光源,第一光源包括用于产生提供给第一和第二物镜光信号的单个蓝光激光二极管。
该光拾取装置可以利用分束器控制第一光源的光信号以同时被第一和第二物镜接收。
该装置可以不必要求额外的电源供给单元以使用第二物镜。
分束器可以包括作为单个单元的偏振分束器和分色分束器。
附图说明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这些和/或其它的特征和优点将参考附图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光拾取装置的示意图;并且
图2是示出了包含在图1的光拾取装置中的第二光源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包含在图1的光拾取装置中反射构件的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以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为参考,其例子在附图中示出,其中提到的同样的参考标记始终表示同样的元件。接下来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该实施例以阐明本发明总体构思。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用于向光盘记录/从光盘再现的光拾取单元以及装置。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光拾取装置的示意图。该光拾取装置可以用于盘的记录和/或再现系统,例如DVD播放器,磁盘播放器等等。
参考图1,该光拾取装置允许若干具有不同厚度的光盘彼此兼容。该光拾取装置可以包括向至少一个低密度光盘记录/从至少一个低密度光盘再现数据的第一物镜11,向高密度光盘记录/从高密度光盘再现数据的第二物镜13,第一光源15,第一光检测器17和分束器19。
例如,第一物镜11可以向基于DVD的光盘(以下称作DVD)记录/从DVD再现数据,其中,所述DVD用作低密度光盘/,并且还可以向基于CD的光盘(以下称作CD)记录/从CD再现数据。第一物镜11也可以设计成能向具有比DVD的密度高的密度的基于HD-DVD的光盘(以下称作HD-DVD)记录/从HD-DVD再现数据。这样,第一物镜11可以设计成NA等于或者小于0.65,以向不同光盘(例如CD、DVD和HD-DVD)记录/从不同光盘再现数据,因此它可以用于具有至少大约0.6mm厚度的光盘。
在该情况下,为了校正需要的球差以向/从三个或更多具有不同记录密度的光盘记录/再现数据,第一准直透镜21可位于应用于第一物镜11的光路上。第一准直透镜21将第一物镜11的输入光信号转换成为平行光信号,因此它可校正由具有不同厚度的光盘所引起的球差。第一准直透镜21可被设置在该光路上,因此它可和如下所述的第二准直透镜23同时移动。
第二物镜13可以具有至少0.85的NA,因此可容易地向/从具有比由第一物镜11支持的盘的记录密度高的高密度光盘(例如,基于BD的光盘,以下称作BD,具有0.1mm的厚度)记录/再现数据。第二物镜13可通过与第一物镜11一起的刀片(未图示)支持,因此它可通过致动器(未图示)沿轨道或聚焦方向被操作。用于校正用于薄光盘例如BD的第二物镜13的球差的第二准直透镜23设置在应用于第二物镜13的光路上。第二准直透镜23可与第一准直透镜21一起连接于支架25。可通过具有步进马达27的驱动设备控制该支架25沿光信号的前进方向往复运动。以该方式,该支架25可同时驱动两个准直透镜21和23,致使电子元件的数量和装置空间减少。可替换地,第一准直透镜21可被固定在光路上,并且第二准直透镜23可被沿着该光路移动,如众所周知那样,球差可通过仅仅移动两个准直透镜21和23中的一个被校正。图1中的参考字母D所示为光盘的位置,该光盘可以是例如BD或HD-DVD。
第一光源15可以具有能够产生具有405nm~408nm(优选405nm)短波的蓝光信号的蓝光激光二极管。该从第一光源15产生的蓝光信号可适合于利用第一物镜11向/从HD-DVD记录/再现数据。蓝光信号还可以适合于向/从高密度光盘例如BD记录/再现数据。
第一光检测器17可以是能够在收到所有的从HD-DVD或BD反射光信号来检测信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光电二极管IC(集成电路)。可以仅仅一个第一光检测器17用于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光拾取装置,因此它可被共同用于HD-DVD和BD两者。
用于放大在第一光检测器17中接收的光束斑点的伺服检测透镜18可以被设置于第一光检测器17的一侧。该光束可以通过反射镜M从分束器19引导至伺服检测透镜18。
例如,如果HD-DVD被安装在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拾取装置中,第一光源15的光信号在第一物镜11中被接收,然后从HD-DVD反射,并且然后在第一光检测器17中被接收。如果BD安装在该光拾取装置中,第一光源15的光信号在第二物镜13中被接收,从BD反射,并且被第一光检测器17接收。第一光检测器17被共同用于HD-DVD和BD两者,因此可能发生相对的散焦。换句话说,在BD中可能发生不希望的球差。只要在第一光检测器17被最优化适合于BD之后,返回信号从HD-DVD反射,然后被第一光检测器17检测,则发生散焦。由于上述的散焦,物镜到盘的距离不能保持于最佳聚焦位置。
因此,校正元件22可以适用于校正上述的散焦。校正元件22可以设置于第一或第二物镜11或13和第一光检测器17之间。校正元件22可以设置于第一准直透镜21和分色(color-breakup)分束器32之间。
上述的校正元件22可以被提供有透镜或全息元件,并且可以根据偏振分量用作透镜。
分束器19可以设置于第一光源15和位于第一物镜21与第二物镜23之间的光路之间。分束器19可以包括偏振分束器31和分色分束器32。偏振分束器31对入射光进行反射或透射。分色分束器32可以设置于偏振分束器31和第一物镜11之间,因此它对入射光的一些部分进行反射或透射。
从第一光源15产生的偏振分量具有预定的、基于偏振分束器31的入射表面大约30°~50°的角度,并且一些光信号穿过而剩余部分被反射,因此它们同时转向第一和第二准直透镜21和23。光信号通过两个物镜11和13被聚焦在盘上。换句话说,一些光信号按照入射光的偏振分量从偏振分束器31被反射,因此反射光信号被用于第二物镜13。剩余光信号通过分束器31,并经由分色分束器32被施加于第一物镜11,因此合成的光信号被同时应用于两个光路以连接第一和第二物镜11和13到分束器19。
如上所述,为了同时引导光信号到第一和第二物镜11和13,从第一光源15产生的光信号的偏振分量可以具有预定的、基于偏振分束器31入射表面的约30°~50°的角度。为此目的,第一光源15可以旋转大约30°~50°,或者1/2波长板20可以设置于第一光源15和分束器19之间。1/2波长板20将在从第一光源15到偏振分束器31之间的范围中的光信号的偏振分量转换成为其它的成分。
分色分束器32具有波长依赖特性来按照入射光的波长进行光(或者光信号)的反射或者透射。偏振分束器31和分色分束器可以集成到单个单元中。
为了保持恒定量的光经由第一和第二物镜11和13聚焦于记录介质上,光拾取装置可以包括能够监控第一光源15光输出值的第一和第二监控光检测器16和40。第一和第二监控光检测器16和40接收从第一光源15产生的部分光信号,测量接收的光信号的能量,并获得信息来控制第一光源15的输出值。
因为各种光电子元件具有不同的根据入射光波长的涂层,并且在光量上根据监控光检测器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光拾取装置利用仅仅一个监控光检测器可能不能正确地检测光信号。特别地,能够使用若干具有不同记录密度的光盘的光拾取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监控光检测器16和40来正确地检测光信号。第一监控光检测器16可以设置为面对第一光源15,并且接收经过分束器19的一部分光信号。第二监控光检测器40可以被设置在安置有第一物镜11的光路中的一个特定位置。在此情况中,当HD-DVD或BD被插入光拾取装置中时,可以使用第二监控光检测器40,并且当DVD或CD被插入光拾取装置中时,可以使用第一监控光检测器16。
第二监控光检测器40可以位于设置第一物镜15的光路中。然而,应当注意到第二监控光检测器40控制经由两个光路接收的光信号以聚焦于单个透镜,因此聚焦光信号还可以通过单个光检测器被检测。
第一和第二光检测透镜24和39可以分别位于从第一监控光检测器16到第二监控光检测器40之间的光路中。
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光拾取装置可以包括决定单元30,该决定单元包括检测算法,以当一个盘被更改为另一个盘时确定盘种类,选择适合于所改变的盘的物镜11和13,并且检测返回信号。例如,如果BD安装在光拾取装置中,光拾取装置从适于具有0.1mm厚度的盘的第二物镜13检测伺服信号。由于高球差,从第一物镜11获得的伺服信号不能充分获得光量。在此情况下,为了增强伺服信号检测的准确度,决定单元30利用来源于第一光检测器17的聚焦误差信号或总信号(sum)的光量的幅值来确定所述盘的种类。如果安装了HD-DVD,伺服信号从第一物镜11检测到,这是因为HD-DVD具有0.6mm的厚度,因此HD-DVD的数据可以被再现。在此情况下,如果盘种类的确定通过物镜11和13完成,光阀(shutter)(未示出)可以设置于光路中来最大限度地减小从盘反射的噪音。
光栅元件14可以设置于第一光源14和分束器之间。光栅元件14需要在物镜11和13的聚焦或轨道方向有精确的伺服控制操作,并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为了便于描述其详细说明此处从略。
第一和第二1/4波长板35和37可以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物镜11和13的第一端。第一1/4波长板35将通过第一物镜11聚焦然后被从盘反射的光信号的偏振分量改变为另一个成分。第二1/4波长板37将通过第二物镜13聚焦然后从盘反射的光信号的偏振分量改变为另一个成分。
第一1/4波长板35将经由分色分束器32在第一物镜11中接收的P波偏振光信号转换成为第一圆波光信号(即,右侧(right-side)信号)。第一圆波光信号从低密度光盘反射,并被改变为第二圆波光信号(即,左侧(left-side)信号)。第二圆波光信号通过第一1/4波长板35被改变为S波偏振光信号。因此,经由分束器19在第一物镜11中接收的P波偏振光信号,当其被从光盘反射时被变为S波偏振光信号,然后被从偏振分束器31反射,从而可以被第一光检测器17接收。
第二1/4波长板37将经由偏振分束器31在第二物镜13中接收的S波偏振光信号转换成为第一圆波光信号。第一圆波光信号从高密度光盘反射,并且被改变为第二圆波光信号。
第二圆波光信号通过第二1/4波长板37被改变为P波偏振光信号。因此,经由偏振分束器31在第二物镜13中接收的S波偏振光信号,当其被从光盘反射时被变为P波偏振光信号,并且通过偏振分束器31,从而可以被第一光检测器17接收。
如图3所示,反射构件38可以分别地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物镜11和13之一以及第一和第二1/4波长板35和37之一之间,因此它改变来源于第一光源15的入射光的光路。反射构件38可以分别分配给每个光路,然而,假设单一反射构件38不仅位于第一物镜11和第一1/4波长板35之间的光路,而且位于第二物镜13和第二1/4波长板37之间的另一个光路。
如果单一反射构件38被设置于若干光路,它必须根据单独的偏振分量具有不同涂层特性,因为不同偏振分量经由第一和第二1/4波长板35和37被第一和第二物镜11和13所接收。
为了保持第一和第二物镜11和13中接收的光信号的偏振分量恒定,同时保持设置在第一/第二1/4波长板35和37以及第一/第二物镜11和13之间的反射构件38的涂层特性恒定,可以在分束器19和反射构件38之间的若干光路的任何一个上设置附加的1/2波长板26。该1/2波长板26可以位于分色分束器32和第一物镜11之间的光路上,因此它可以使反射构件38接收的光信号的偏振分量保持恒定。在此情况下,可以容易地提供包括不同涂层特性的反射构件38,并且制品的产品产量还可以得到改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光拾取装置利用两个具有不同NA的物镜11和13以及由单一蓝光激光二极管组成的第一光源15可以允许HD-DVD和BD彼此兼容。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光拾取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光源41和光路转换器43,因此它可以利用第一物镜11向/从低密度光盘如CD或DVD记录/再现数据。在此情况下,第二光源41可以提供有第二波长激光二极管。
第二光源41可以包括第一激光二极管以发射具有至少730nm波长的红外光信号,以及第二激光二极管以发射具有600nm~730nm波长的红光信号。第一激光二极管可以具有大约780nm的波长,而第二激光二极管可以具有大约650nm的波长。在此情况下,第二光源可以以包括两个激光二极管和一个光检测器的模块的形式来配置。
光路转换器43可以提供有片状类型的偏振分束器,从而它将从包括2-波长激光二极管的第二光源41产生的长波光信号传送到第一物镜11,并且传送反射光信号到第二光检测器42。在此情况下,从第二光源43产生的偏振信号从光盘反射,并且通过第一1/4波长板35被转换为另一个偏振分量,从而它可以经由分束器43转向第二光检测器42。无需解释,分色分束器43可以设置在长波光路中,然而,其不取决于偏振,从而它透过大部分长波信号的。一些长波光信号从分色分束器32反射,并且被第一监控光检测器16接收。因此,第一监控光检测器16还可以控制由2-波长激光二极管组成的第二光源41的输出函数。
第二光检测器42可以提供有能够控制CD和DVD彼此兼容的PDIC。
图2的参考编号44表示光栅元件44。参考编号45表示伺服检测透镜45,其用于放大在第二光检测器42中接收的束斑。
因此,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第一物镜11或第二物镜13可以分别再现至少一个盘的数据。具有低NA的第一物镜11控制HD-DVD和DVD彼此兼容。具有高NA的第二物镜13提供BD的兼容性。第二物镜13还可以控制BD和HD-DVD彼此兼容,而第一物镜11可以控制BD-DVD,DVD,和CD彼此兼容。
从上述描述中显见,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光拾取装置利用分束器控制第一光源的光信号以同时被第一和第二物镜接收,从而它不需要额外的能量供给单元来使用多个物镜,结果减少了生产费用。并且,该光拾取装置还可以共同使用BD和HD-DVD。
该光拾取装置可以使其结构单一化,因为它可以仅仅使用一个光检测器。
在分束器和反射构件之间的光路中的任何一个处,该光拾取装置可以另外包括一个1/2波长板,从而反射构件可以被容易地制造,致使生产费用减少。
该光拾取装置在单一单元内集成了偏振分束器和分色分束器,从而它可以共同使用BD和HD-DVD。
该光拾取装置控制若干组件来彼此兼容,致使组件数量减少。因此,可以提供轻重量和小尺寸的光拾取装置。
虽然已经展示并描述了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违背权利要求以及其等效范围所定义的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

Claims (28)

1.一种光拾取装置,其包括:
具有适用于低密度记录介质的低数值孔径的第一物镜;
具有适用于高密度记录介质的高数值孔径的第二物镜;
第一光源,用于产生短波光信号,来使用第一和第二物镜;
多个第一光检测器,用于接收光信号,该光信号从第一光源产生,通过第一和第二物镜聚焦在记录介质上,然后从记录介质反射;
第一分束器,用于对从第一光源产生的光信号进行分束,以引导分束后的光信号的一部分到第一物镜,并且引导分束后的光信号的另一部分到第二物镜;以及
校正元件,用于校正接收光信号的第一光检测器的散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分束器根据偏振分量进行光信号的分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具有同时引导第一和第二物镜的偏振分量,从而第一光源的偏振分量基于该第一分束器的入射表面以预定角度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1/2波长板,设置在第一光源和第一分束器之间,从而所述1/2波长板同时将光信号引导到第一和第二物镜。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物镜和第二物镜分别再现至少一个盘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分束器包括:
偏振分束器,用于根据入射光的偏振分量进行光信号的反射或透射;和
分色分束器,用于根据入射光的波长进行光信号的反射或透射。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一和第二准直透镜,分别位于接收在第一和第二物镜的光路中,从而它们将入射光转换成为平行光。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光检测器包括一个第一光检测器。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中,所述校正元件设置在第一或第二物镜与第一光检测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中,所述校正元件包括透镜或全息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中,所述校正元件根据偏振分量而作为透镜。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监控光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一光源的输出光信号的光量,以保持通过第一和第二物镜聚焦于记录介质上的光量恒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包括用于发射蓝光或蓝光信号的蓝光激光二极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光源,用于产生长波光信号,该长波光信号具有比第一光源的波长长的波长;
第二光检测器,用于接收该长波光信号,该长波光信号通过第一物镜被聚焦于记录介质,并从记录介质反射;和
第二分束器,用于将该长波光信号引导到第一物镜,并且用于将从记录介质反射的该长波光信号经由第一物镜引导到第二光检测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源包括2-波长激光二极管,用于独立地产生具有不同波长的红外光信号和红光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反射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和第二物镜之一与第一和第二准直透镜之一之间,从而它将一个光路改变成为另一个光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位于该第一分束器和反射构件之间的1/2波长板,从而它可以使在第一和第二物镜中接收的光信号的偏振分量保持恒定,并且还可以保持反射构件的涂层性能。
18.一种光拾取装置,其包括:
具有适用于低密度记录介质的低数值孔径的第一物镜;
具有适用于高密度记录介质的高数值孔径的第二物镜;
第一光源,用于产生用于第一和第二物镜的短波光信号;
第一光检测器,用于接收光信号,该光信号从第一光源产生,通过第一和第二物镜被聚焦于记录介质,并从记录介质反射;
分束器,用于对从第一光源产生的光信号进行分束,以引导分束后的光信号的一部分到第一物镜,并且引导分束后的光信号的另一部分到第二物镜;
决定单元,用于确定记录介质的种类,根据确定的记录介质种类来选择第一和第二物镜中的任何一个,并且用于检测利用所述第一和第二物镜中选定的一个的返回信号;以及
校正元件,用于校正接收光信号的第一光检测器的散焦。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装置,其中,所述决定单元利用来源于第一光检测器的聚焦误差信号或者总信号的光量的大小来确定记录介质的种类。
20.一种光拾取装置,其包括:
具有第一数值孔径的第一物镜,用于从第一种光盘记录和再现数据;
具有第二数值孔径的第二物镜,用于从第二种光盘记录和再现数据;
第一光源,用于产生提供给第一和第二物镜的短波光信号;
第一光检测器,用于接收该光信号并且检测信息信号和误差信号;
分束器,用于分离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的各部分分别引导到第一和第二物镜;以及
校正元件,用于校正当在第一和第二种光盘之间切换时产生的散焦。
21.如权利要求20的装置,其中,还包括至少两个准直透镜,以校正由光盘类型的厚度差异所引起的球差。
22.如权利要求20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二光源,用于产生长波光信号,该长波光信号具有比第一光源的波长长的波长,该长波光信号提供给第一物镜以从第三种光盘记录和再现数据;和
第二光检测器,用于接收该长波光信号并且检测与第三种光盘有关的信息信号和误差信号,
其中,所述分束器引导该长波光信号到第一物镜,并且引导从记录介质经由第一物镜反射的该长波光信号到第二光检测器。
23.如权利要求20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种光盘是HD-DVD。
24.如权利要求20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种光盘是HD-DVD。
25.如权利要求22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种光盘是DVD或者CD。
26.如权利要求22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决定单元,用于确定放置在光拾取装置中的盘种类,用于选择适用于该安装盘的物镜,并检测返回信号。
27.如权利要求20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装置不要求额外的能量供给单元以使用第二物镜。
28.如权利要求20的光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分束器包括作为单一单元的偏振分束器和分色分束器。
CN2007101421578A 2006-09-01 2007-06-22 光拾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62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84409A KR20080020901A (ko) 2006-09-01 2006-09-01 광픽업 장치
KR84409/06 2006-09-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6220A CN101136220A (zh) 2008-03-05
CN101136220B true CN101136220B (zh) 2010-06-02

Family

ID=38792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215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6220B (zh) 2006-09-01 2007-06-22 光拾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898922B2 (zh)
EP (1) EP1898404B1 (zh)
JP (1) JP2008059739A (zh)
KR (1) KR20080020901A (zh)
CN (1) CN101136220B (zh)
DE (1) DE602007010704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65888A (ja) * 2006-09-06 2008-03-21 Hitachi Media Electoronics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WO2008081859A1 (ja) * 2006-12-29 2010-04-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光ディスク装置、複合カップリングレンズ、複合プリズム、及び光情報機器
KR20090030109A (ko) * 2007-09-19 2009-03-24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디스크 판별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JP5042782B2 (ja) * 2007-11-07 2012-10-03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48912B2 (ja) * 1996-02-06 2000-06-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ヘッド装置
CN1734597A (zh) * 2004-07-05 2006-02-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拾取器以及采用其的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CN1811940A (zh) * 2005-01-27 2006-08-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与多种类型的介质兼容的光学拾取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51645B2 (ja) 1990-03-23 1998-05-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
US6026065A (en) * 1995-03-04 2000-02-15 Lg Electronics Inc.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capable of reading data irrespective of disc type
JPH1027364A (ja) 1996-07-09 1998-01-27 Sony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この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を備えた光学再生装置及び対物レンズ制御方法
US6738326B1 (en) * 1999-07-07 2004-05-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from two types of optical disks having discrimination marks formed along tracks thereof
JP2004295983A (ja) 2003-03-26 2004-10-21 Tdk Corp 光ヘッ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記録再生装置
JPWO2005117001A1 (ja) * 2004-05-27 2008-04-03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対物光学系、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KR100565797B1 (ko) * 2004-09-20 2006-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기록/재생용 광픽업장치
JP2006147075A (ja) 2004-11-22 2006-06-08 Hitachi Media Electoronics Co Ltd 光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6202416A (ja) * 2005-01-20 2006-08-03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KR100603770B1 (ko) 2005-02-03 2006-07-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호환형 광픽업장치
JP2006220550A (ja) 2005-02-10 2006-08-24 Takano Seisakusho:Kk バランス試験機及びバランス試験方法並びにバランス調整方法
US20090040909A1 (en) * 2005-04-21 2009-02-12 Joji Anzai Optical head device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device
JP2008047197A (ja) * 2006-08-11 2008-02-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KR20080017807A (ko) 2006-08-22 2008-0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48912B2 (ja) * 1996-02-06 2000-06-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ヘッド装置
CN1734597A (zh) * 2004-07-05 2006-02-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拾取器以及采用其的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CN1811940A (zh) * 2005-01-27 2006-08-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与多种类型的介质兼容的光学拾取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许第3048912号B2 2000.06.0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98922B2 (en) 2011-03-01
US20080056102A1 (en) 2008-03-06
EP1898404B1 (en) 2010-11-24
DE602007010704D1 (de) 2011-01-05
EP1898404A2 (en) 2008-03-12
CN101136220A (zh) 2008-03-05
KR20080020901A (ko) 2008-03-06
JP2008059739A (ja) 2008-03-13
EP1898404A3 (en) 2009-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2173C (zh) 与多种类型的介质兼容的光学拾取设备
CN100350476C (zh) 光学拾取装置及其聚焦控制方法
KR100315637B1 (ko) 씨디-알더블유의 재생/기록이 가능한 디브이디-롬 광학계
CN100412966C (zh) 光学拾取器和光盘装置
EP1156483A2 (en) Compatible optical disk player and data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
CN101136220B (zh) 光拾取装置
US20080049581A1 (en) Optical pick-up
CN100407308C (zh) 光学记录/再现装置
KR20080078417A (ko) 호환형 광픽업 및 이를 채용한 광정보저장매체 시스템
JP4785861B2 (ja) 光ヘッド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7483357B2 (en) Optical pickup an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US20080212457A1 (en) Scanning Of Multi-Layer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CN101546574B (zh) 光拾取装置
CN100407305C (zh) 光学拾取设备
CN100394482C (zh) 光拾取器及光盘驱动装置
KR100680171B1 (ko) 호환형 광픽업
US20060140104A1 (en) Optical pickup an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CN101013583B (zh) 光学头
KR100646433B1 (ko) 광픽업장치
KR100600587B1 (ko) 광픽업 장치
JPWO2009044551A1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光ディスク装置、コンピュータ、光ディスクプレーヤ及び光ディスクレコーダ
KR20030071070A (ko) 광픽업 검출기 구조
JPH10269612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
KR20090064636A (ko) 광픽업장치
CN101593527A (zh) 光学头以及光盘驱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