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6260A - 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6260A
CN101126260A CNA2006100685235A CN200610068523A CN101126260A CN 101126260 A CN101126260 A CN 101126260A CN A2006100685235 A CNA2006100685235 A CN A2006100685235A CN 200610068523 A CN200610068523 A CN 200610068523A CN 101126260 A CN101126260 A CN 101126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plate
edge sealing
sealing bar
lower shoe
top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685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冷鹭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6100685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26260A/zh
Priority to PCT/CN2007/002435 priority patent/WO200802254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126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62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3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 E04C2/3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spaced sheet-like parts
    • E04C2/36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spaced sheet-like parts spaced apart by transversely-placed strip material, e.g. honeycomb panels
    • E04C2/365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spaced sheet-like parts spaced apart by transversely-placed strip material, e.g. honeycomb panels by honeycomb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3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 E04C2/38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with attached ribs, flanges, or the like, e.g. framed pane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复合板包括复合板基体,复合板基体包括上面板、下底板、蜂窝板和木龙框,上面板和下底板分别固定贴覆在蜂窝板的上下面,木龙框固设于上面板与下底板之间并且完全包裹或间隔部分包裹蜂窝板;另设有一体浇注成型地固定粘结于复合板基体外侧周面的封边条。复合板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复合板基体加工步骤:用于加工并联接好复合板基体;封边条加工步骤:用于通过模具直接在复合板基体外一体浇注成型封边条,而且封边条还通过自身的自粘性牢固地粘结在复合板基体外。本发明的复合板内主要只设有蜂窝板和木龙框,上面板、下底板、蜂窝板和木龙框的膨胀系数相近,则各部件膨胀均匀,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封边条的蜂窝式塑料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料复合板,包括上吸塑面板、下吸塑底板、蜂窝纸板和内埋件,上吸塑面板和下吸塑底板分别固定贴覆在蜂窝纸板的上下面,内埋件固设于上吸塑面板和下吸塑底板之间并且完全包裹或间隔部分包裹蜂窝纸板。上吸塑面板外周缘向下延伸成上周边,下吸塑底板周缘向上延伸成下周边,上周边和下周边重合,上周边的内侧面通过焊接或胶水黏结固定联接于下周边的外侧面。蜂窝纸板和内埋件位于由上吸塑面板和下吸塑底板构成的一封闭容置空间内。其中,内埋件的受热膨胀系数远大于上吸塑面板、下吸塑底板以及蜂窝纸板的受热膨胀系数,受热时内埋件膨胀并可能撑坏上吸塑面板和下吸塑底板,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复合板所存在的受热时内埋件可能撑坏上面板和下底板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其解决了上述已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缺点,可防止因受热膨胀不均而撑坏上面板和下底板。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它包括复合板基体,复合板基体包括上面板、下底板、蜂窝板和木龙框,上面板和下底板分别固定贴覆在蜂窝板的上下面,木龙框固设于上面板与下底板之间并且完全包裹或间隔部分包裹蜂窝板;另设有一体浇注成型地固定粘结于复合板基体外侧周面的封边条。
所述的封边条的断面形状为弧形或鸭舌形或矩形,而且封边条顶面和上面板顶面齐平。
所述的木龙框由若干件木条通过榫接、胶粘或螺丝钉子连接构成复合板所需的木龙框,该木条为实木条、刨花板或中纤板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上面板或下底板分别和木龙框的上、下面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
所述的木龙框的断面外侧设置成封边条浇注所需的梯形或直线形。
所述的木龙框的断面为L形并包括下横板和上纵板;下底板外周边向下设有一匹配于下横板的定位台阶;木龙框的下横板位于定位台阶上,而且蜂窝板外侧面固定粘结上纵板内侧面。
本发明采用如下又一技术方案: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其特征是:它包括复合板基体,复合板基体包括上面板、下底板、蜂窝板、衬板和木龙框,衬板和下底板分别固定贴覆在蜂窝板的上下面,上面板固贴于衬板之上,木龙框固设于衬板与下底板之间并且完全包裹或间隔部分包裹蜂窝板;另设有一体浇注成型地固定粘结于复合板基体外侧周面的封边条。
本发明采用如下又一技术方案: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它包括复合板基体,复合板基体包括上面板和下底板,上面板和下底板之间设有内埋件、蜂窝板和木龙框,上面板和下底板分别固定贴覆在蜂窝板的上下面,内埋件固定连接于木龙框内侧并且完全包裹或间隔部分包裹蜂窝板;另设有一体浇注成型地固定粘结于复合板基体外侧周面的封边条。
所述的木龙框的断面为L形并包括横板和纵板;内埋件固定粘结于由横板和纵板构成的内顶角之内。
所述的内埋件和木龙框之间通过卡接方式、螺纹方式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采用如下又一技术方案: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它包括复合板基体,复合板基体包括衬板、固贴于衬板之上的上面板和下底板,衬板和下底板之间设有内埋件、蜂窝板和木龙框,衬板和下底板分别固定贴覆在蜂窝板的上下面,内埋件固定连接于木龙框内侧并且完全包裹或间隔部分包裹蜂窝板;另设有一体浇注成型地固定粘结于复合板基体外侧周面的封边条。
本发明采用如下又一技术方案: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复合板包括复合板基体和固定粘结于复合板基体外侧周面的封边条,复合板基体包括上面板、下底板、蜂窝板和木龙框,上面板和下底板分别固定贴覆在蜂窝板的上下面,木龙框固设于上面板与下底板之间并且完全包裹或间隔部分包裹蜂窝板;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复合板基体加工步骤:用于加工并联接好复合板基体;
封边条加工步骤:用于通过模具直接在复合板基体外一体浇注成型封边条,而且封边条还通过自身的自粘性牢固地粘结在复合板基体外。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发明的复合板内主要只设有蜂窝板和木龙框,上面板、下底板、蜂窝板和木龙框的膨胀系数相近,则各部件膨胀均匀,使用寿命长。
其二,本发明的复合板内主要设有蜂窝板、内埋件和木龙框,虽然上面板、下底板、蜂窝板、木龙框的膨胀系数和内埋件膨胀系数不同,但由于内埋件固定连接于木龙框内侧,可以通过木龙框限制并定位内埋件膨胀,则也一样可防止因受热膨胀不均而撑坏上面板和下底板。
其三,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通过模具直接在复合板基体外一体浇注成型封边条,而且封边条还通过自身的自粘性牢固地粘结在复合板基体外,加工十分方便,工作效率高,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塑料复合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塑料复合板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塑料复合板的加工示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塑料复合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的塑料复合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四的塑料复合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五的塑料复合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六的塑料复合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七的塑料复合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八的塑料复合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九的塑料复合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十的塑料复合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十一的塑料复合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十二的塑料复合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十三的塑料复合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十四的塑料复合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十五的塑料复合板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如图1、2、3所示,包括木龙框1、上吸塑面板2、下吸塑底板3、蜂窝板4和封边条5。
木龙框1由若干件木条通过榫接、胶粘或螺丝钉子连接构成木龙框,该木条为实木条、刨花板或中纤板的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施例中,木龙框1为口字形,而且木龙框1断面为矩形。
上吸塑面板2和下吸塑底板3均为吸塑面板,其由吸塑加工而成或直接成形加工而成,根据需要也可以由防火板、三聚氰胺板直接加工而成。吸塑面板的使用材料是ABS、PP或PS;吸塑面板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如果是多层则多层相黏结;吸塑面板的结构为矩形,而且其横截面略大于蜂窝板4的横截面;吸塑底板厚度为0.3毫米至4毫米之间。吸塑面板顶面设有装饰层,其为印刷层或是薄膜层,上述的印刷层既是:直接在防火板1的表面用印刷的方式产生具有各种木纹、大理石等天然材质颜色的印刷层;上述的薄膜层既是:在防火板1的表面复合具有各种木纹、大理石等天然材质颜色的薄膜层。
蜂窝板4包括面纸、底纸及蜂窝芯,面纸和底纸分别固定粘接蜂窝芯上下面。蜂窝芯是由两层以上的蜂窝纸板黏结而成,各层蜂窝纸板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不同。蜂窝板4的形状为长方体形状。(蜂窝芯也可由一层蜂窝纸板构成。)
如图1、2所示,上吸塑面板2和下吸塑底板3分别和木龙框1的上下面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而且木龙框1还完全包裹并固定粘结蜂窝板4外侧周面。其中,上吸塑面板2外侧周面、木龙框1外侧周面、下吸塑底板3外侧周面齐平。
如图1、2所示,上述的木龙框1、上吸塑面板2、下吸塑底板3、蜂窝板4设置成复合板基体。复合板基体外侧周面牢固地粘结有封边条5,封边条5为直接在复合板基体外侧周面一体浇注成型。如图3所示,制造过程包括:第一,先加工并联接好复合板基体;第二,然后通过上模具8、下模具9以及封边条成型模10直接在复合板基体外浇注成型封边条5,浇注时封边条5通过自身的自粘性牢固地粘结在复合板基体外。则不但加工十分方便,而且封边条和复合板基体之间的联接强度好,整个复合板强度好。本实施例中封边条5的断面形状为矩形,封边条5顶面和上吸塑面板2顶面齐平。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木龙框1断面内侧为直线形,断面外侧为上下对称的阶梯形;封边条5的断面形状为弧形。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木龙框1断面内侧为直线形,断面外侧为阶梯形;封边条5的断面形状为鸭舌形。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木龙框1的断面为倒L形并包括下横板11和上纵板12,下吸塑底板3外周边向下设有一匹配于下横板11的定位台阶31;木龙框1的下横板11位于定位台阶31上,而且蜂窝板4外侧面固定粘结上纵板12内侧面。封边条5的断面形状为弧形。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还包括有衬板6,衬板6为中纤板、胶合板或其他木板。上吸塑面板2固贴于衬板6之上,衬板6和下吸塑底板3分别和木龙框1的上下面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还包括有内埋件7,内埋件5由管件、型材、五金件或复原件构成,其通过挤出、拉管或机械方式加工成所需形状,其可以加强角部抗冲击能力,也可以起连接作用。内埋件7固定粘结于木龙框1内侧周面并且完全包裹或间隔部分包裹蜂窝板4,吸塑面板2和下吸塑底板3分别和内埋件7的上下面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内埋件5为口字型框架而且框架横截面为口字形。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与实施六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所示,木龙框1的断面为L形并包括下横板11和上纵板12;下吸塑底板3外周边向下设有一匹配于下横板11的定位台阶31。木龙框1的下横板11位于定位台阶31上;内埋件7外侧面固定粘结于上纵板12内侧面,内埋件7底面固定粘结于下横板11顶面,而且下横板11和内埋件7等宽。封边条5的断面形状为弧形。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与实施七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所示,下横板11长于内埋件7,而且蜂窝板4底面外周边固定粘结于下横板11的长于内埋件7的长出部分。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与实施六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1所示,木龙框1的断面为倒L形并包括上横板11和下纵板12;内埋件7外侧面固定粘结于下纵板12内侧面,内埋件7顶面固定粘结于上横板11底面,而且上横板11和内埋件7等宽。封边条5的断面形状为矩形。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与实施六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2所示,封边条5的断面形状为鸭舌形。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与实施六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3所示,内埋件7长于上横板11,而且蜂窝板4底面外周边固定粘结于内埋件7的长于上横板11的长出部分。
实施例十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十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4所示,还包括有衬板6,衬板6为中纤板、胶合板或其他木板。上吸塑面板2固贴于衬板6之上,衬板6和下吸塑底板3分别和木龙框1的上下面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
实施例十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六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5所示,内埋件7截面为L形其包括竖边和横边;蜂窝板4外侧周面固定于竖边内侧面,蜂窝板4底面外周边固定于横边顶面;内埋件7外侧面固定粘结于上纵板12内侧面。下吸塑底板3上的相对于内埋件7位置设置有一定位凹槽32,横边位于定位凹槽32之内。封边条5的断面形状为弧形。
实施例十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六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6所示,内埋件7截面为倒T形其包括一竖边和两横边;蜂窝板4外侧周面固定于竖边内侧面,蜂窝板4底面外周边固定于一横边顶面;内埋件7外侧面固定粘结于上纵板12内侧面,内埋件7底面固定粘结于另一横边顶面。下吸塑底板3上的相对于内埋件7位置设置有一定位凹槽32,两横边位于定位凹槽32之内。封边条5的断面形状为弧形。
实施例十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六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7所示,所述的复合板截面为圆形,则相对木龙框1、上吸塑面板2、下吸塑底板3、蜂窝板4和封边条5的截面均设为圆形。
根据需要也可以将内埋件设置为:1、侧“U”形的不封闭的框架;2、两平行杆件;3、H形的不封闭的框架;II形的不封闭的框架。
条顶面齐平;联接片固定靠接于防火板顶面周边。封边条可以是塑料型材,也可以是铝型材或其他金属型材。同时本实施例中内埋件5和封边条7一体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其特征是:它包括复合板基体,复合板基体包括上面板、下底板、蜂窝板和木龙框,上面板和下底板分别固定贴覆在蜂窝板的上下面,木龙框固设于上面板与下底板之间并且完全包裹或间隔部分包裹蜂窝板;另设有一体浇注成型地固定粘结于复合板基体外侧周面的封边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封边条的断面形状为弧形或鸭舌形或矩形,而且封边条顶面和上面板顶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木龙框由若干件木条通过榫接、胶粘或螺丝钉子连接构成复合板所需的木龙框,该木条为实木条、刨花板或中纤板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面板或下底板分别和木龙框的上、下面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木龙框的断面外侧设置成封边条浇注所需的梯形或直线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木龙框的断面为L形并包括下横板和上纵板;下底板外周边向下设有一匹配于下横板的定位台阶;木龙框的下横板位于定位台阶上,而且蜂窝板外侧面固定粘结上纵板内侧面。
7.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其特征是:它包括复合板基体,复合板基体包括上面板、下底板、蜂窝板、衬板和木龙框,衬板和下底板分别固定贴覆在蜂窝板的上下面,上面板固贴于衬板之上,木龙框固设于衬板与下底板之间并且完全包裹或间隔部分包裹蜂窝板;另设有一体浇注成型地固定粘结于复合板基体外侧周面的封边条。
8.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其特征是:它包括复合板基体,复合板基体包括上面板和下底板,上面板和下底板之间设有内埋件、蜂窝板和木龙框,上面板和下底板分别固定贴覆在蜂窝板的上下面,内埋件固定连接于木龙框内侧并且完全包裹或间隔部分包裹蜂窝板;另设有一体浇注成型地固定粘结于复合板基体外侧周面的封边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木龙框的断面为L形并包括横板和纵板;内埋件固定粘结于由横板和纵板构成的内顶角之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埋件和木龙框之间通过卡接方式、螺纹方式连接在一起。
11.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其特征是:它包括复合板基体,复合板基体包括衬板、固贴于衬板之上的上面板和下底板,衬板和下底板之间设有内埋件、蜂窝板和木龙框,衬板和下底板分别固定贴覆在蜂窝板的上下面,内埋件固定连接于木龙框内侧并且完全包裹或间隔部分包裹蜂窝板;另设有一体浇注成型地固定粘结于复合板基体外侧周面的封边条。
12.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复合板包括复合板基体和固定粘结于复合板基体外侧周面的封边条,复合板基体包括上面板、下底板、蜂窝板和木龙框,上面板和下底板分别固定贴覆在蜂窝板的上下面,木龙框固设于上面板与下底板之间并且完全包裹或间隔部分包裹蜂窝板;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复合板基体加工步骤:用于加工并联接好复合板基体;
封边条加工步骤:用于通过模具直接在复合板基体外一体浇注成型封边条,而且封边条还通过自身的自粘性牢固地粘结在复合板基体外。
CNA2006100685235A 2006-08-18 2006-08-18 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1262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685235A CN101126260A (zh) 2006-08-18 2006-08-18 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PCT/CN2007/002435 WO2008022547A1 (fr) 2006-08-18 2007-08-14 Panneau composite à bande de chant étanche, et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corresponda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685235A CN101126260A (zh) 2006-08-18 2006-08-18 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6260A true CN101126260A (zh) 2008-02-20

Family

ID=39094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685235A Pending CN101126260A (zh) 2006-08-18 2006-08-18 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26260A (zh)
WO (1) WO2008022547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7562A1 (zh) * 2010-05-06 2011-11-10 嘉峰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饰片与蜂巢板结合的改良结构
CN105058885A (zh) * 2015-08-06 2015-11-18 常州市新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车身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82902A (zh) * 2016-07-13 2016-12-07 杭州双元舞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反声罩的面板及其生产工艺
CN107584830A (zh) * 2017-09-29 2018-01-16 荣阳铝业(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铝蜂窝板及其封边方法
CN107848287A (zh) * 2015-07-03 2018-03-27 宜家供应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片材单元的方法和机器
CN111331869A (zh) * 2020-04-01 2020-06-26 成都都江堰市嘉业铝塑有限公司 一种无封边蜂窝板的封边工艺
WO2021254329A1 (zh) * 2020-06-17 2021-12-23 程建平 一种板材铸边工艺及其应用
RU2814229C1 (ru) * 2023-05-03 2024-02-28 Юр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Акифьев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влагостойкой мебельной или строительной детали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PN20100015U1 (it) * 2010-06-10 2011-12-11 Luigi Chiarion Parete prefabbricata ultra-leggera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4911Y (zh) * 2003-07-28 2004-08-25 冷鹭浩 一种木质内衬蜂窝纸内芯桌面板
CN2779977Y (zh) * 2005-04-29 2006-05-17 宁波大风车教育器材有限公司 具有注塑工艺封边的板材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7562A1 (zh) * 2010-05-06 2011-11-10 嘉峰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饰片与蜂巢板结合的改良结构
CN107848287A (zh) * 2015-07-03 2018-03-27 宜家供应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片材单元的方法和机器
CN105058885A (zh) * 2015-08-06 2015-11-18 常州市新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车身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58885B (zh) * 2015-08-06 2017-07-04 常州市新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车身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82902A (zh) * 2016-07-13 2016-12-07 杭州双元舞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反声罩的面板及其生产工艺
CN107584830A (zh) * 2017-09-29 2018-01-16 荣阳铝业(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铝蜂窝板及其封边方法
CN111331869A (zh) * 2020-04-01 2020-06-26 成都都江堰市嘉业铝塑有限公司 一种无封边蜂窝板的封边工艺
WO2021254329A1 (zh) * 2020-06-17 2021-12-23 程建平 一种板材铸边工艺及其应用
RU2814229C1 (ru) * 2023-05-03 2024-02-28 Юр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Акифьев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влагостойкой мебельной или строительной детал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22547A1 (fr) 2008-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6260A (zh) 一种带封边条的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US8033073B1 (en) Roof batten system
CN2438558Y (zh) 两层交错复合地板
CN108883595B (zh) 折叠式蜂窝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8846176B2 (en) Honeycomb composite plate of plastic foam
US20030221387A1 (en) Laminated indoor flooring board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1463644B (zh) 预应力结构的层压木地板
CN100486785C (zh) 木质楼梯横梁及其制作方法
CN1772477A (zh) 蜂窝板材的复合工艺
CN1803414A (zh) 模切刀模及其制作方法
CN1589935A (zh) 运动滑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1597949U (zh) 集装箱底板用展平竹复合胶合板
CN201420359Y (zh) 一种具有倒角边的复合地板
CN2503184Y (zh) 一种新型门
CN208396217U (zh) 一种实木复合地板基材结构
CN202241519U (zh) 一种边角沉降的楼梯条板材的加工模具
CN210414896U (zh) 一种osb室内门
CN2568749Y (zh) 内置卡扣地板廓形
CN219451360U (zh) 一种组框式瓷木地板
CN202225277U (zh) 一种楼梯条的加工模具
CN210414894U (zh) 一种osb板连接系统
CN210422312U (zh) 一种osb门框板
CN218138639U (zh) 一种复合集成实木芯板
CN213732259U (zh) 一种新型多层高强度抗形变胶合板
CN213501291U (zh) 一种防潮隔热ps、pet复合板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