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5450B - 轮胎活络模具 - Google Patents

轮胎活络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5450B
CN101125450B CN2007101614602A CN200710161460A CN101125450B CN 101125450 B CN101125450 B CN 101125450B CN 2007101614602 A CN2007101614602 A CN 2007101614602A CN 200710161460 A CN200710161460 A CN 200710161460A CN 101125450 B CN101125450 B CN 1011254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block
die sleeve
lower side
side panel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614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5450A (zh
Inventor
江志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7101614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254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25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5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5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54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模具,名称为轮胎活络模具。为解决现有的轮胎活络模具加工和装配的精度要求较高、增加了制造成本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轮胎活络模具,包括上侧板1、下侧板2、若干花纹块3和中模套4。花纹块3的端部具有铰链5。本发明省去了现有的轮胎硫化活络模具中对花纹块导向的倾斜方向和水平方向的T形块和T形槽等导向装置,使本发明的制造工艺大大简化,降低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轮胎活络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模具,特别是一种生产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
背景技术:
轮胎模具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两半式模具,另一种是活络模具。
两半式模具的基本构造是,从一个通过围绕轮胎圆周的外胎面花纹的中心线的平面分成上下两半部分。这种模具由于结构简单,具有加工制造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对于子午线轮胎和外胎面上具有较深花纹的轮胎,采用这种模具制造脱模非常困难。因此,制造子午线轮胎和外胎面上具有较深花纹的轮胎,一般采用活络模具。
传统的活络模具主要包括上侧板、上盖板、下侧板、底板、若干块花纹块和中模套,上侧板、下侧板和各花纹块围成一个轮胎形状的空腔。花纹块的内侧面上具有用于制造轮胎胎冠外表面花纹的沟槽,若干花纹块围成一个完整的圆周用于制造轮胎的胎冠和胎肩。上侧板和中模套都固定在上盖板上,花纹块安装在中模套上。花纹块与中模套之间具有斜向的相互配合的导向槽和导向条,花纹块可以沿斜向的导向槽和导向条在中模套上移动。当各花纹块在中模套上沿斜向的导向槽和导向条向斜上方移动时,各花纹块同时沿模具的径向向内合拢完成合模。当各花纹块在中模套上沿斜向的导向槽和导向条向斜下方移动时,各花纹块同时沿模具的径向向外张开完成脱模。在制造胎冠外表面上具有较深花纹的轮胎时,活络模具比两半式模具容易脱模。但是,这种传统的活络模具由于开模和合模运动是通过中模套、斜向的导向槽和导向条以及花纹块之间的相互运动来完成的,各零部件尤其是斜向的导向槽和导向条需要有较高的加工和安装精度,制造成本较高。另外,由于花纹块设置在整个模具的上半部分,花纹块清洗不便,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近几年,人们对活络模具进行了大量改进。
2006年7月5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上公开了一名称为“轮胎硫化活络模”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0520034378.X,授权公告号为:CN 2792745Y。该轮胎硫化活络模包括上胎侧模(即上侧板)、下胎侧板(即下侧板)、导环(即中模套)和扇形块(即花纹块),导环内侧面与扇形块外侧面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T形块和T形槽。下胎侧模设有外凸缘,扇形块设置在下胎侧模的外凸缘上,扇形块的底面和下胎侧模的外凸缘的端面上分别具有相互配合的径向T形块和T形槽。硫化机合模时由导环内侧斜面向内压住扇形块外侧斜面,迫使扇形块合拢。硫化机开模时导环内侧和扇形块外侧上的与斜面的倾斜角相等的另一对相配的T形块和T形槽上的向外压力迫使扇形块张开。扇形块在下胎侧模外凸缘上作径向张开或合拢运动时,借助于水平径向T形块和T形槽引导,由随硫化机上部运动件一起运动的导环驱动。该专利的特点是扇形块设置在下胎侧模的外凸缘上,不象传统的活络模扇形块设置在上胎侧板上,扇形块只有径向运动,没有轴向运动。这种活络模具虽然具有扇形块清洗方便和安全的优点,但是由于导环与扇形块之间以及扇形块与下胎侧模的外凸缘之间都具有相互配合的T形块和T形槽,这些T形块和T形槽的加工和装配都比较复杂,增加了模具的制造成本。另外,T形块和T形槽之间容易进入杂质,影响它们之间的相对滑动,因此模具的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
2007年3月28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上公开了一名称为“轮胎模具”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0610102065.2,公开号为:CN 1935483A。该专利与上述的200520034378.X号专利具有类似的构造,花纹块同样具有斜向的导向装置和水平方向的导向装置,只是该专利中公开了多种更加具体的导向装置。这些导向装置的加工和装配同样比较复杂,增加了模具的制造成本。
2006年10月18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上公开了一名称为“轮胎模具”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0520013813.0,授权公告号为:CN 2827688Y。该轮胎模具包括带上侧板的上盖板、带下侧板的底板和8-12块花纹块,每一块花纹块的外侧都紧固安装有平滑块,平滑块外侧都安装有驱动装置。上盖板内安装有由滑块及减磨板组成的滑动装置,滑块与平滑块紧固相连。该专利通过硫化机的垂直作用力带动上盖板、上侧板、平滑块及花纹块上下移动,完成与下侧板和底板的开合。通过驱动装置的作用力,带动对应的滑动装置、平滑块及花纹块作径向的开合运动。该专利的花纹块没有斜向的导向装置,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制造工艺。但是,它的花纹块仍然具有水平方向的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的加工和安装仍然比较复杂。还有,每一块花纹块都对应一套水平方向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的装配精度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整个模具的加工和安装成本还是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轮胎活络模具加工和装配的精度要求较高,增加了制造成本。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轮胎活络模具,包括上侧板1、下侧板2、若干花纹块3和中模套4,花纹块3的下端部具有铰链5,花纹块3通过铰链5与下侧板2联接;中模套4的上端具有能够使花纹块3进出的开口,花纹块3的外侧与中模套4的内侧通过斜平面或者圆锥面配合,下侧板2具有能够驱动其沿模具轴线L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6;上侧板1上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20,中模套4的四周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23,下侧板2上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40;中模套4安装在机座21内,中模套4的下部与机座21的下部相互配合组成一个液压缸,机座21下部的内腔22作为液压缸的缸筒,中模套4的下部41作为液压缸的活塞;上侧板1安装在上盖19上,上盖19与机座21之间具有锁环24;锁环24的上端和下端都具有若干锁环锁定齿25,上盖19上具有若干与锁环锁定齿25对应的上盖锁定齿26,机座21外侧具有若干与锁环锁定齿25对应的机座锁定齿27;花纹块3的上端具有向上凸起的台阶7。
第一驱动装置(6)采用液压缸,它的一端与机座(21)的下部联接,另一端与下侧板(2)的底部联接。
一种轮胎活络模具,包括上侧板1、下侧板2、若干花纹块3和中模套4,其特征是:花纹块3的下端部具有铰链5,下侧板2的下面具有托板28,花纹块3通过铰链5与托板28联接;在铰链5的内侧,花纹块3的下端与下侧板2配合;中模套4的上端具有能够使花纹块3进出的开口,花纹块3的外侧与中模套4的内侧通过斜平面或者圆锥面配合,在铰链5的内侧,花纹块3的下端具有第一圆锥面30,下侧板2具有第二圆锥面31,花纹块3通过第一圆锥面30和第二圆锥面31与下侧板2配合;下侧板2具有能够驱动其沿模具轴线L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6;托板28具有能够驱动其沿模具轴线L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29;上侧板1上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20,中模套4的四周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23,下侧板2或托板28上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40;中模套4安装在机座21内,中模套4的下部与机座21的下部相互配合组成一个液压缸,机座21下部的内腔22作为液压缸的缸筒,中模套4的下部41作为液压缸的活塞;上侧板1安装在上盖19上,上盖19与机座21之间具有锁环24;锁环24的上端和下端都具有若干锁环锁定齿25,上盖19上具有若干与锁环锁定齿25对应的上盖锁定齿26,机座21外侧具有若干与锁环锁定齿25对应的机座锁定齿27。
第一驱动装置6采用液压缸,它的一端与托板28的下部联接,另一端与下侧板2的底部联接;第二驱动装置29采用液压缸,它的一端与机座21的下部联接,另一端与托板28的底部联接。
本发明区别于现有的与硫化机配套使用的轮胎活络模具的最大特点是,花纹块3通过绕铰链5转动来完成合模和开模。花纹块3的端部具有铰链5是指,花纹块3通过其上端部或者下端部的铰链5与模具的其它零部件联接。铰链5可以在花纹块3的下端部,也可以在花纹块3的上端部。当铰链5在花纹块3的下端部时,花纹块3通过铰链5与模具下部的某一零部件联接,例如,花纹块3通过铰链5与下侧板2联接。当铰链5在花纹块3的上端部时,花纹块3通过铰链5与模具上部的某一零部件联接,例如,花纹块3通过铰链5与上侧板1联接。当模具处在合模状态时,花纹块3套在中模套4内。中模套4在上端或者下端具有开口,各花纹块3从中模套4的该开口进出中模套4。当花纹块3通过中模套4上的开口逐渐进入中模套4时,中模套4的内侧挤压各花纹块3的外侧,使各花纹块3绕各自的铰链5向内转动,最终各花纹块3合拢,形成合模状态。中模套4的内侧可以与花纹块3的外侧直接触,也可以通过其它零部件间接接触。
本发明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之一是,花纹块3的下端部具有铰链5,花纹块3通过铰链5与下侧板2联接。
花纹块3通过铰链5与下侧板2联接,可以是直接联接,例如铰链5直接安装在花纹块3和下侧板2上,也可以通过其它零部件间接联接,例如铰链5安装在花纹块3和另一零件上,在将该零件安装在下侧板2上。花纹块3可以绕铰链5在下侧板2上转动,完成花纹块2的开模和合模。
本发明的中模套4的上端具有能够使花纹块3进出的开口,花纹块3的外侧与中模套4的内侧配合。
花纹块3的外侧与中模套4的内侧配合不限于花纹块3的外侧面与中模套4的内侧面直接接触配合,在花纹块3的外侧与中模套4的内侧之间通过安装其它零部件间接接触配合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例如,在花纹块3的外侧面上固定凸起条,该凸起条与中模套4的内侧面接触配合,也可以在中模套4的内表面上固定凸起条,该凸起条与花纹块3的外侧面接触配合,还可以在花纹块3的外侧面上和中模套4的内表面上各固定一条凸起条,两条对应的凸起条接触配合。
本发明的花纹块3的外侧与中模套4的内侧通过斜平面或者圆锥面配合。
上述斜平面或者圆锥面与模具轴线L之间的距离自下至上逐渐增大。在合模状态下,花纹块3外侧的斜平面或者圆锥面相对模具轴线L的斜度与中模套4内侧的斜平面或者圆锥面相对模具轴线L的斜度相等。
本发明的下侧板2具有能够驱动其沿模具轴线L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6。
第一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下侧板2沿模具的轴线L方向相对中模套4向上移动,使下侧板2带动各花纹块3沿模具轴线L向上移动,逐渐离开中模套4。第一驱动装置6可以采用液压缸、螺旋千斤顶等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上侧板1上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20,中模套4的四周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23,下侧板2上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40。中模套4安装在机座21内,中模套4的下部与机座21的下部相互配合组成一个液压缸,机座21下部的内腔22作为液压缸的缸筒,中模套4的下部41作为液压缸的活塞。上侧板1安装在上盖19上,上盖19与机座21之间具有锁环24。锁环24的上端和下端都具有若干锁定齿25,上盖19上具有若干与锁定齿25对应的锁定齿26,机座21外侧具有若干与锁定齿25对应的锁定齿27。
腔室23一般绕中模套4一周呈环状。腔室20、腔室23和腔室40都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进口。机座21下部的内腔22具有通入加压介质的进口,通入的加压介质可以是液体介质,也可以是气体介质。当机座21下部的内腔22中通入加压介质后,加压介质推动中模套4沿模具轴线L向上移动提供合模力。锁环24用于将上盖19与机座21之间的相对位置锁定。当锁环24上端和下端的锁定齿25分别与上盖19上的锁定齿26和机座21上的锁定齿27对齐时,锁环24通过其上端和下端的锁定齿25分别钩住锁定齿26和锁定齿27,此时,上盖19与机座21之间的相对位置被锁定。当上盖19上的锁定齿26和机座21上的锁定齿27都位于相邻的两个锁定齿25之间时,上盖19与机座21之间的相对位置被解除锁定,此时上盖19可以脱离机座21。
本发明的第一驱动装置6采用液压缸,它的一端与机座21的下部联接,另一端与下侧板2的底部联接。
本发明的花纹块3的上端具有向上凸起的台阶7。
台阶7用于与开模装置接触。当花纹块3向上移动脱离中模套4后,开模装置向外推动台阶7,使花纹块3绕铰链5转动向外张开,完成花纹块3的脱模。后面的实施例中将介绍开模装置的具体形状和构造。
本发明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之二是,花纹块3的下端部具有铰链5,下侧板2的下面具有托板28,花纹块3通过铰链5与托板28联接。在铰链5的内侧,花纹块3的下端与下侧板2配合。
与技术方案之一不同的是,技术方案之二增加了托板28,花纹块3通过铰链5与托板28联接,而不是与下侧板2联接。花纹块3的下部通过铰链5与托板28联接,可以是直接联接,例如铰链5直接安装在花纹块3和托板28上,也可以通过其它零部件间接联接,例如铰链5安装在花纹块3和另一零件上,在将该零件安装在托板28上。花纹块3可以绕铰链5在托板28上转动,完成花纹块2的开模和合模。花纹块3的下端与下侧板2配合是指下侧板2沿模具的轴线L向上运动时能眵推动花纹块3绕铰链5在托板28上转动向外张开,完成花纹块3的脱模。花纹块3的下端与下侧板2配合可以平面与平面接触配合,也可以是圆锥面与圆锥面接触配合,等等。托板28用于推动下侧板2和花纹块3沿模具的轴线L方向向上运动,使花纹块3脱离中模套4。铰链5的内侧是指铰链5靠近模具轴线L的一侧。
本发明的中模套4的上端具有能够使花纹块3进出的开口,花纹块3的外侧与中模套4的内侧配合。
技术方案之二中花纹块3的外侧与中模套4的内侧的配合方式与技术方案之一的相同。
本发明的花纹块3的外侧与中模套4的内侧通过斜平面或者圆锥面配合。
技术方案之二中花纹块3与中模套4相互配合的斜平面或者圆锥面的倾斜方向以及相对模具轴线L的斜度与技术方案之一的相同。
本发明的在铰链5的内侧,花纹块3的下端具有第一圆锥面30,下侧板2具有第二圆锥面31,花纹块3通过第一圆锥面30和第二圆锥面31与下侧板2配合。
当下侧板2沿模具的轴线L方向向上运动时,下侧板2通过第一圆锥面30和第二圆锥面31推动花纹块3绕铰链5在托板28上转动向外张开,完成花纹块3的脱模。
本发明的下侧板2具有能够驱动其沿模具轴线L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6,托板28具有能眵驱动其沿模具轴线L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29。
第二驱动装置29用于驱动托板28连同下侧板2和花纹块3沿模具的轴线L方向相对中模套4向上移动,使各花纹块3沿模具轴线L向上移动,逐渐离开中模套4。第一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下侧板2沿模具的轴线L方向相对托板28向上移动,使下侧板2推动各花纹块3绕铰链5向外转动,完成花纹块3脱模。第一驱动装置6和第二驱动装置29可以采用液压缸、螺旋千斤顶等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上侧板1上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20,中模套4的四周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23,下侧板2或者托板28上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40。中模套4安装在机座21内,中模套4的下部与机座21的下部相互配合组成一个液压缸,机座21下部的内腔22作为液压缸的缸筒,中模套4的下部41作为液压缸的活塞;上侧板1安装在上盖19上,上盖19与机座21之间具有锁环24。锁环24的上端和下端都具有若干锁定齿25,上盖19上具有若干与锁定齿25对应的锁定齿26,机座21外侧具有若干与锁定齿25对应的锁定齿27。
与技术方案之一不同的是技术方案之二中的腔室40在下侧板2或者托板28上。技术方案之二的腔室20、腔室23和腔室40的形状和工作原理,中模套4的下部与机座21的下部组成液压缸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锁环24的形状、构造和作用都与技术方案之一的相同。
本发明的第一驱动装置6采用液压缸,它的一端与托板28的下部联接,另一端与下侧板2的底部联接。第二驱动装置29采用液压缸,它的一端与机座21的下部联接,另一端与托板28的底部联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之一和技术方案之二中,当第一驱动装置6和第二驱动装置29采用液压缸时,液压缸的液压介质可以是液体介质,也可以是气体介质。
与现有的轮胎硫化活络模具相比,本发明由于花纹块3的下部通过铰链5与下侧板2或者托板28联接,花纹块3能够绕铰链5转动来完成开模和合模,省去了现有的轮胎硫化活络模具中对花纹块导向的倾斜方向和水平方向的T形块和T形槽等导向装置,使本发明的制造工艺大大简化,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本发明的中模套4的上端具有能够使花纹块3进出的开口,花纹块3设置在下侧板2或者托板28上,花纹块3具有清洗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本发明由于具有腔室20、腔室23、腔室40,机座21与中模套4组成液压缸,锁环24能够将上盖19和机座21锁定在一起,因此本发明配合中心机构可以直接对轮胎胎胚加热加压进行定型硫化,实现了硫化机与模具一体化。与现有的轮胎硫化活络模具相比,由于本发明可以省去硫化机实现硫化机与模具一体化,降低了制造轮胎设备的整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处在合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处在开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利用垫块8对花纹块3开模的示意图(垫块8与上侧板1和花纹块3未接触的状态);
图4为利用垫块8对花纹块3开模的示意图(垫块8与上侧板1和花纹块3接触的状态);
图5为利用开模装置对花纹块3开模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处在合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处在半开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处在全开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在开模过程中下侧板2推动花纹块3绕铰链5转动的示意图;
图10为图1、图2、图5、图6、图7和图8中锁环24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中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制造大型工程车轮胎的硫化机与模具一体化的轮胎活络模具,它包括上盖19、锁环24、机座21、中心机构32、上侧板1、下侧板2、18块花纹块3和中模套4。
每一块花纹块3的下部都具有铰链5,18块花纹块3通过各自的铰链5与下侧板2联接。各花纹块3可以绕铰链5在下侧板2上转动,它们向内侧转动合拢后,其内侧形成一个完整的轮胎胎冠和胎肩的形状。在合模状态下,下侧板2和花纹块3套在中模套4内。中模套4的上端具有能够使花纹块3进出的开口,它的内侧面33为圆锥面。花纹块3的外侧面34为圆锥面,当18块花纹块3向内合拢后,其外侧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圆锥面。当花纹块3进入中模套4后,中模套4的内侧面33挤压花纹块3的外侧面34,使花纹块3绕铰链5向内侧转动,最终各花纹块3合拢。此时,中模套4的内侧面33与花纹块3的外侧面34相互接触配合,中模套4的内侧面33相对模具轴线L的锥度与花纹块3的外侧面34相对模具轴线L的锥度相等,内侧面33和外侧面34与模具轴线L之间的距离自下至上逐渐增大,即内侧面33和外侧面34呈喇叭形,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
上侧板1通过螺栓联接件安装在上盖19的下面,上侧板1上具有腔室20。中模套4的四周具有环形的腔室23,下侧板2上具有腔室40。腔室20、腔室23和腔室40都具有进气口,可以通入蒸汽,用于对轮胎胎胚加热硫化。
中模套4安装在机座21内,中模套4的下部与机座21的下部相互配合组成一个液压缸,机座21下部的内腔22作为液压缸的缸筒,中模套4的下部41作为液压缸的活塞。该液压缸为柱塞缸,机座21下部的内腔22与中模套4的下部41之间具有密封圈38和密封圈39。机座21下部的内腔22具有加压介质的进出口,用于内腔22内加压介质进出。通入内腔22内的加压介质与通入模具中心机构32的胶囊35内的加压介质相同,都采用高压过热水,并且两者的压强相等。作为活塞的中模套4的下部41沿模具轴线L方向的正投影面积大于在合模状态时模具内腔沿模具轴线L方向的正投影面积(即在合模状态时,花纹块3内侧面最大圆的面积)。
上盖19与机座21之间具有锁环24,锁环24的上端和下端都具有均匀分布的一周锁定齿25。上盖19上具有一周与锁定齿25对应的锁定齿26,机座21外侧具有一周与锁定齿25对应的锁定齿27。下侧板2具有能够驱动其沿模具轴线L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6,第一驱动装置6采用4只液压缸,4只液压缸的缸筒安装在机座21的下部,它们的活塞杆与下侧板2的底部联接。4只液压缸对称分布。
使用时,如图1所示,中模套4靠自身的重力在机座21内向下移动到最下端。将轮胎胎胚装入模具的内腔中,使花纹块3和下侧板2在中模套4内向下移动到最下端,花纹块3向内合拢。使上盖19和上侧板1向下移动,上侧板1与花纹块3的上端接触完成合模。上盖19的锁定齿26和机座21的锁定齿27分别通过锁环24的相邻两个锁定齿25之间的齿间37进入锁环24内,转动锁环24使锁环24的上面和下面的锁定齿25分别与上盖19的锁定齿26和机座21的锁定齿27重叠。此时,锁环24将上盖19和机座21锁定。
向腔室20、腔室23和腔室40中通入蒸汽,向中心机构32的胶囊35和机座21的内腔22中通入压强相等的高压过热水。胶囊35膨胀充满轮胎胎胚36的内腔,机座21的内腔22中的高压过热水驱动中模套4向上移动。由于作为活塞的中模套4的下部41沿模具轴线L方向的正投影面积大于在合模状态时模具内腔沿模具轴线L方向的正投影面积(即在合模状态时,花纹块3内侧面最大圆的面积),所以内腔22中的高压过热水对中模套4产生的向上的压力大于胶囊35内的高压过热水对中模套4产生的向下的压力,使中模套4向上移动提供合模力。最后,花纹块3与上侧板1接触,本实施例处在合模状态。此时,开始对轮胎胎胚进行加热加压硫化。
轮胎胎胚36经定型硫化后,停止向内腔22和胶囊35内通入高压过热水,停止向腔室20、腔室23和腔室40中通入蒸汽,中模套4靠自身重力在内腔22内向下移动到最低位置。冷却后,转动锁环24使上盖19的锁定齿26对准锁环24上面的齿间37,此时上盖19与机座21之间解除锁定状态。向上移动上盖19和上侧板2,使上侧板2脱离花纹块3。启动第一驱动装置6,第一驱动装置6的活塞杆推动下侧板2和花纹块3以及轮胎36向上移动,使花纹块3脱离中模套4。此时,模具处在半开模状态。
打开花纹块3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1:
如图3和图4所示,花纹块3的上端具有向上凸起的台阶7,每一块花纹块3都具有一块相应的用于开模的垫块8。台阶7的内侧具有圆锥面9,垫块8的外侧具有与圆锥面9配合的圆锥面10。上侧板1具有凸起的台阶11,台阶11的外侧具有圆锥面12,垫块8的内侧具有与圆锥面12配合的圆锥面13。在上述半开模状态下,将每一块垫块8分别放置在对应的花纹块3的上端,并使台阶7的圆锥面9与垫块8的圆锥面10接触。使上盖19和上侧板2向下移动,最后上侧板2的圆锥面12与垫块8的圆锥面13接触。上侧板2通过垫块8向外挤压花纹块3,使花纹块3绕铰链5向外转动,各花纹块3向外张开完成脱模。最后,向上移动上盖19和上侧板2,取出轮胎36。
方法2:
如图5所示,花纹块3的上端具有向上凸起的台阶7,花纹块3具有开模装置。该开模装置包括支架14、驱动装置15和两支拨杆16,驱动装置15采用双杆式活塞缸。两支拨杆16的中部通过铰链17与支架14联接,两支拨杆16的上端分别通过铰链18与驱动装置15的两个活塞杆联接。在上述半开模状态下,将开模装置的两支拨杆16的下端分别对准处在对称位置上的两块花纹块3的台阶7的内侧。启动驱动装置15,驱动装置15推动两支拨杆16绕铰链17转动,两支拨杆16的下端分别向外拨动两块花纹块3的台阶7,使两块花纹块3绕铰链5转动向外张开,完成该两块花纹块3的脱模。变换开模装置的角度,将两支拨杆16的下端分别对准另外两块处在对称位置花纹块3的台阶7的内侧,重复上述步骤,依次完成对其它花纹块3的脱模。最后,取出轮胎36。
实施例2:
如图6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也是一种制造大型工程车轮胎的硫化机与模具一体化的轮胎活络模具,它包括上盖19、锁环24、机座21、中心机构32、上侧板1、下侧板2、托板28、24块花纹块3和中模套4。
在合模状态下,托板28的上表面与下侧板2的下表面接触,托板28的下表面与中模套4的底面接触。托板28上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40,下侧板2上没有腔室40,这点与实施例1不同。
每一块花纹块3的下部都具有铰链5,24块花纹块3通过各自的铰链5与托板28联接。各花纹块3可以绕铰链5在托板28上转动,它们向内侧转动合拢后,其内侧形成一个完整的轮胎胎冠和胎肩的形状。在铰链5的内侧,花纹块3的下端具有第一圆锥面30,下侧板2的四周具有第二圆锥面31,花纹块3通过第一圆锥面30和第二圆锥面31与下侧板2配合。
下侧板2具有能够驱动其沿模具轴线L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6,第一驱动装置6采用4只液压缸,4只液压缸的缸筒安装在托板28的下部,它们的活塞杆与下侧板2的底部联接。该4只液压缸对称分布。托板28具有能够驱动其沿模具轴线L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29,第二驱动装置29采用4只液压缸,4只液压缸的缸筒安装在机座21的下部,它的活塞杆与托板28的底部联接。该4只液压缸对称分布。
本实施例的其它零部件的形状、构造以及相互间的联接关系和位置关系与实施例1的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使用时,如图6所示,中模套4靠自身的重力在机座21内向下移动到最下端。将轮胎胎胚装入模具的内腔中,使花纹块3、下侧板2和托板28在中模套4内向下移动到最下端,花纹块3向内合拢。使上盖19和上侧板1向下移动,上侧板1与花纹块3的上端接触完成合模。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用锁环24将上盖19和机座21锁定。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向腔室20、腔室23和腔室40中通入蒸汽,向中心机构32的胶囊35和机座21的内腔22中通入高压过热水,使轮胎胎胚36处在被加热和加压的状态完成定型硫化。
轮胎胎胚36经定型硫化后,停止向内腔22和胶囊35内通入高压过热水,停止向腔室20、腔室23和腔室40中通入蒸汽,中模套4靠自身重力在内腔22内向下移动到最低位置。冷却后,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使上盖19与机座21之间解除锁定状态。如图7所示,向上移动上盖19和上侧板2,使上侧板2脱离花纹块3。此时,本实施例处在半开模状态。
如图8和图9所示,启动第二驱动装置29,第二驱动装置29的活塞杆推动托板28连同下侧板2和花纹块3以及轮胎36向上移动,使花纹块3脱离中模套4。启动第一驱动装置6,第一驱动装置6的活塞杆推动下侧板2脱离托板28向上移动。下侧板2通过第二圆锥面31和第一圆锥面30推动花纹块3绕铰链5转动向外张开,使花纹块3完成脱模。最后,取出轮胎36。

Claims (4)

1.轮胎活络模具,包括上侧板(1)、下侧板(2)、若干花纹块(3)和中模套(4),其特征是:花纹块(3)的下端部具有铰链(5),花纹块(3)通过铰链(5)与下侧板(2)联接;中模套(4)的上端具有能够使花纹块(3)进出的开口,花纹块(3)的外侧与中模套(4)的内侧通过斜平面或者圆锥面配合,下侧板(2)具有能够驱动其沿模具轴线(L)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6);上侧板(1)上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20),中模套(4)的四周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23),下侧板(2)上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40);中模套(4)安装在机座(21)内,中模套(4)的下部与机座(21)的下部相互配合组成一个液压缸,机座(21)下部的内腔(22)作为液压缸的缸筒,中模套(4)的下部(41)作为液压缸的活塞;上侧板(1)安装在上盖(19)上,上盖(19)与机座(21)之间具有锁环(24);锁环(24)的上端和下端都具有若干锁环锁定齿(25),上盖(19)上具有若干与锁环锁定齿(25)对应的上盖锁定齿(26),机座(21)外侧具有若干与锁环锁定齿(25)对应的机座锁定齿(27);花纹块(3)的上端具有向上凸起的台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是:第一驱动装置(6)采用液压缸,它的一端与机座(21)的下部联接,另一端与下侧板(2)的底部联接。
3.轮胎活络模具,包括上侧板(1)、下侧板(2)、若干花纹块(3)和中模套(4),其特征是:花纹块(3)的下端部具有铰链(5),下侧板(2)的下面具有托板(28),花纹块(3)通过铰链(5)与托板(28)联接;在铰链(5)的内侧,花纹块(3)的下端与下侧板(2)配合;中模套(4)的上端具有能够使花纹块(3)进出的开口,花纹块(3)的外侧与中模套(4)的内侧通过斜平面或者圆锥面配合,在铰链(5)的内侧,花纹块(3)的下端具有第一圆锥面(30),下侧板(2)具有第二圆锥面(31),花纹块(3)通过第一圆锥面(30)和第二圆锥面(31)与下侧板(2)配合;下侧板(2)具有能够驱动其沿模具轴线(L)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6);托板(28)具有能够驱动其沿模具轴线(L)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29);上侧板(1)上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20),中模套(4)的四周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23),下侧板(2)或托板(28)上具有用于通入加热介质的腔室(40);中模套(4)安装在机座(21)内,中模套(4)的下部与机座(21)的下部相互配合组成一个液压缸,机座(21)下部的内腔(22)作为液压缸的缸筒,中模套(4)的下部(41)作为液压缸的活塞;上侧板(1)安装在上盖(19)上,上盖(19)与机座(21)之间具有锁环(24);锁环(24)的上端和下端都具有若干锁环锁定齿(25),上盖(19)上具有若干与锁环锁定齿(25)对应的上盖锁定齿(26),机座(21)外侧具有若干与锁环锁定齿(25)对应的机座锁定齿(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是:第一驱动装置(6)采用液压缸,它的一端与托板(28)的下部联接,另一端与下侧板(2)的底部联接;第二驱动装置(29)采用液压缸,它的一端与机座(21)的下部联接,另一端与托板(28)的底部联接。
CN2007101614602A 2007-09-23 2007-09-23 轮胎活络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54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14602A CN101125450B (zh) 2007-09-23 2007-09-23 轮胎活络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14602A CN101125450B (zh) 2007-09-23 2007-09-23 轮胎活络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5450A CN101125450A (zh) 2008-02-20
CN101125450B true CN101125450B (zh) 2010-09-08

Family

ID=39093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146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5450B (zh) 2007-09-23 2007-09-23 轮胎活络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254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4120B (zh) * 2011-11-30 2014-11-12 安徽迈吉尔模具有限公司 上开式液压机模一体式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810A (zh) * 2001-01-05 2001-06-06 宁新华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精确制造方法
CN2497965Y (zh) * 2001-10-19 2002-07-03 汕头天阳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活络模具
CN2581148Y (zh) * 2002-12-07 2003-10-22 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轻触式导向轮胎活络模具
CN1907674A (zh) * 2006-08-08 2007-02-07 广州华工百川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轮胎活络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931058Y (zh) * 2006-08-08 2007-08-08 广州华工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轮胎活络模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810A (zh) * 2001-01-05 2001-06-06 宁新华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精确制造方法
CN2497965Y (zh) * 2001-10-19 2002-07-03 汕头天阳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活络模具
CN2581148Y (zh) * 2002-12-07 2003-10-22 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轻触式导向轮胎活络模具
CN1907674A (zh) * 2006-08-08 2007-02-07 广州华工百川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轮胎活络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931058Y (zh) * 2006-08-08 2007-08-08 广州华工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轮胎活络模具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阮水荣.我国橡胶模具近况及发展动向.特种橡胶制品第18卷 1997年 02期.1997,第18卷(1997年 02期),P32-3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5450A (zh) 2008-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5451B (zh) 轮胎硫化模具
CN104647038B (zh) 复合塑性成形设备及其模具换位机构、该机构的定位方法
CN108819304B (zh) 轮胎硫化单元、含其的轮胎硫化机及硫化工艺
CN102218786A (zh) 轮胎硫化模具
CN101125450B (zh) 轮胎活络模具
CN202037767U (zh) 多鼓囊式橡胶空气弹簧硫化成型机
CN201501068U (zh) 巨型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新胎硫化机
CN202271624U (zh) 多层自动压制模具
CN102717456B (zh) 整体加热式巨型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硫化机
CN102744820B (zh) 一种滚塑机工作臂的双充气结构
CN201619212U (zh) 一种层叠式活络模硫化机
CN201711479U (zh) 一种支撑单耳的一次成型模具
CN104057562A (zh) 液压三层定型硫化机
CN102205657B (zh) 多鼓囊式橡胶空气弹簧硫化成型机
CN201931623U (zh) 汽车子午线轮胎层片式无排气孔活络模具
CN202607894U (zh) 一种实心胎模具
CN207154489U (zh) 一种圆桶压筋机
CN107053600B (zh) 一种制备epp方向盘的模具
CN220763514U (zh) 一种吹瓶机中模具开合装置
CN116394474B (zh) 一种汽车中央通道生产加工用模具
CN102717455B (zh) 一种巨型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硫化机
CN215549510U (zh) 封模油缸位置可调的高压注浆机
CN210676790U (zh) 长杆法兰轴锻件锻造装置
CN212331922U (zh) 一种环形胎面硫化机
CN101585217B (zh) 平移硫化机的平移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9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