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4036A - 用于相继的圆柱形腔室中的旋转流化床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相继的圆柱形腔室中的旋转流化床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4036A
CN101124036A CNA2005800483788A CN200580048378A CN101124036A CN 101124036 A CN101124036 A CN 101124036A CN A2005800483788 A CNA2005800483788 A CN A2005800483788A CN 200580048378 A CN200580048378 A CN 200580048378A CN 101124036 A CN101124036 A CN 101124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particulate matter
reactor
solid particulate
cylindrical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83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克塞尔·德布罗克维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4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40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0015Feeding of the particles in the reactor; Evacuation of the particles out of the reactor
    • B01J8/0025Feeding of the particles in the reactor; Evacuation of the particles out of the reactor by an ascending fl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005Separating solid material from the gas/liquid stream
    • B01J8/0065Separating solid material from the gas/liquid stream by impingement against stationary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1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1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 B01J8/1818Feeding of the fluidising g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1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 B01J8/1845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with particles moving upwards while fluidised
    • B01J8/1863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with particles moving upwards while fluidised followed by a downward movement outside the reactor and subsequently re-entering 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1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 B01J8/2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with liquid as a fluidising med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1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 B01J8/24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according to "fluidised-bed" technique
    • B01J8/26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according to "fluidised-bed" technique with two or more fluidised beds, e.g. reactor and regeneration installations
    • B01J8/2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according to "fluidised-bed" technique with two or more fluidised beds, e.g. reactor and regeneration installations the one above the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1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 B01J8/24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according to "fluidised-bed" technique
    • B01J8/36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according to "fluidised-bed" technique with fluidised bed through which there is an essentially horizontal flow of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1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 B01J8/24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according to "fluidised-bed" technique
    • B01J8/3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according to "fluidised-bed" technique with fluidised bed containing a rotatable device or being subject to rotation or to a circulatory movement, i.e. leaving a vessel and subsequently re-entering it
    • B01J8/384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according to "fluidised-bed" technique with fluidised bed containing a rotatable device or being subject to rotation or to a circulatory movement, i.e. leaving a vessel and subsequently re-entering it being subject to a circulatory movement only
    • B01J8/386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according to "fluidised-bed" technique with fluidised bed containing a rotatable device or being subject to rotation or to a circulatory movement, i.e. leaving a vessel and subsequently re-entering it being subject to a circulatory movement only internally, i.e. the particles rotate within the vess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08/00Processes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solid particles; Reactors therefor
    • B01J2208/00008Controlling the process
    • B01J2208/0061Controlling the lev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08/00Processes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solid particles; Reactors therefor
    • B01J2208/00796Details of the reactor or of the particulate material
    • B01J2208/00823Mixing elements
    • B01J2208/00831Stationary elements
    • B01J2208/0084Stationary elements inside the bed, e.g. baff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18Details relating to the spatial orientation of the reactor
    • B01J2219/182Details relating to the spatial orientation of the reactor horizon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18Details relating to the spatial orientation of the reactor
    • B01J2219/18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spatial orientation of the reactor vert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18Details relating to the spatial orientation of the reactor
    • B01J2219/187Details relating to the spatial orientation of the reactor inclined at an angle to the horizontal or to the vertical pla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And Processe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旋转流化床的装置和方法,用来对固体颗粒物进行催化聚合、干燥和其它处理,或者用于对流体进行催化转化,其中流体与圆柱形反应器(1)的圆柱形壁相切地被喷射(7)于其内部,该圆柱形反应器通过中空圆盘(3)被分成相继的一些圆柱形腔室(Z1,Z2,Z3),这些中空圆盘被固定在反应器的圆柱形壁上,它们具有中央开口,通过这些开口流体被吸入(10)而在圆柱形腔室内旋转循环流动,所述中空圆盘具有通过反应器的圆柱形壁并用来抽空所述流体的横向开口,该中空圆盘还具有用于将旋转流化床中的悬浮固体颗粒物从一个腔室通过所述圆盘(3)传送到下一个腔室的通道(27)。

Description

用于相继的圆柱形腔室中的旋转流化床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处于相继的圆柱形腔室中的旋转流化床的装置,该装置用于通过流体或流体混合物对悬浮于所述旋转流化床中的固态颗粒物进行催化聚合、干燥、浸渗或其它处理,或者用于对通过这些旋转流化床的由从一个圆柱形腔室流向另一个圆柱形腔室的固体催化剂颗粒构成的流体或流体混合物进行裂化、脱氢或其它催化转化。
固体颗粒物悬浮于流体中由此形成被该流体穿过的流化床的方法已广为人知。将这种流体切向喷射到圆柱形反应器的侧壁上时,其部分动能可传递给固体颗粒物以使固体颗粒物旋转运动,如果所传递的能量足够大,这种旋转运动将产生沿反应器壁保持固体颗粒物的离心力,由此形成旋转流化床,如果反应器呈立式,流化床的表面大致为倒置截头圆锥形。这种方法是本发明人于2004年4月14目提交的比利时专利申请No.2004/0186的主题。
但是,将流体射流以高速喷入大的反应器中时,根据喷射所处的条件,由于流体射流扩张其迅速减速。因此在流体的密度比颗粒物密度低得多时,需要非常高的流速以将动量传递给固体颗粒物而产生足够的离心力,并且用于排出通过流化床之后的流体的部件将很庞大且限制了反应器的高度或长度。
在本发明中,圆柱形反应器通过一连串紧贴其侧壁固定的中空圆盘或扁圆柱体被分成相继的圆柱形腔室。这些中空圆盘包括位于它们的中央处、以吸入通过每个腔室的流体并使之快速旋转的开口和位于它们的侧壁中、以将流体排出反应器的开口。这些中空圆盘形成有适当轮廓形状的通道以便能使悬浮在流体中的固体颗粒物快速旋转,从一个圆柱形腔室流向另一圆柱形腔室。
在本发明中,使流体或流体混合物沿反应器的圆柱形壁通常作为薄层(thin films)地切向喷射,并且在旋转的同时从反应器的侧壁朝其中央径向横穿该反应器,流体从那里经由中空圆盘中的中央开口被排出。尽管这些圆柱形腔室之间存在有一些细微的压力差,流体的喷射速度及其流速足以使旋转于旋转流化床中的悬浮固体颗粒物的速度产生能使它们与中空圆盘的中央开口分离由此排出流体的离心力,并使得它们能够从一个圆柱形腔室通过中空圆盘中的通道转移到另一圆柱形腔室。
在本发明中,流体由一或多个处于反应器外侧的分配器提供,以便将它们适当地分配给位于各圆柱形腔室中的喷射器。然后通过一或多台风扇或压缩机借助中空圆盘将该流体排出,这些风扇或压缩机抽吸流体使之流过位于反应器外侧并相互连接的一或多个收集器,以便调节各圆柱形腔室中的压力。然后对流体进行如冷却或加热之类的适当处理之后,使流体通过所述分配器或其它分配器再循环而进入同一圆柱形腔室或下一个圆柱形腔室。可使流体多次循环流动到同一圆柱形腔室或流向随后的圆柱形腔室。
由于固体颗粒物的旋转速度和穿过这些中空圆盘的通道的轮廓形状,通常将固体颗粒物从反应器的一端引入,然后从一个圆柱形腔室传送到另一圆柱形腔室。通常使它们从反应器的相反端排出。可在反应器外侧设置固体颗粒物再循环部件。
为了改善流体和固体颗粒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本发明可包括具有适当轮廓形状并靠近流体喷射器安置的偏转器,使流体能与限定量的固体颗粒物混合并导引流体,以便在流体将其大部分动能传递给这些固体颗粒物之前防止或减少流体在反应器中扩张。该装置适用于使用比固体颗粒物轻得多的流体并适用于以高速将流体喷射到大反应器中,而不会由于其在反应器中扩张而丧失其大部分动能。在本发明人于与本申请同一日提交的比利时专利申请中描述了这种装置。
本发明可以包括多组螺旋回转部分或横向翅片,它们倾斜或螺旋盘绕并沿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圆柱形壁固定,从而利用固体颗粒物的部分旋转动能使其沿该壁上升,以便降低流化床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厚度差。本装置能增大圆柱形腔室的高度,而不增加流化床基底处的厚度。在本发明人于2004年8月14日提交的比利时专利申请No.2004/0186中描述了这种装置。
反应器可以呈卧式。在这种情况中,喷入反射器中的流体的速度及其流量应足以使流化床的旋转速度能产生足够的离心力而使流化床在反应器上部中的厚度接近反应器下部中的厚度,而且一般设在中空圆盘的中央的开口可以略向下偏置,最好使它们相对于流化床的大致呈圆柱形的表面处于中心位置。
本方法可用来增大固体颗粒物和流体之间的速度差,由于离心力所以不会降低流化床的密度,因此可改善它们之间的接触和传热。本发明还用来明显增加通过流化床的流体量(volume of fluid),借此可明显降低流体在流化床中的驻留时间。
可将反应器划分成一些相继的仅由小通道相互连接并用来传送由少量流体携带的固体颗粒物的圆柱形腔室,使固体颗粒物能由环路中再循环的不同流体传送。这使本方法在若需使用的流体组分从一个圆柱形腔室到另一圆柱形腔室明显不同时特别有利。
本方法可根据圆柱形腔室之间的通道尺寸使颗粒物在反应器中的驻留时间缩短或延长,且对流化床转动的阻力可以较小,因为流体以薄层形式沿反应器侧壁喷射降低了固体颗粒物相对于该壁的摩擦。
本方法在流体的流动量(volume of fluid flowing)非常大时尤为有利,因为利用中空圆盘从中央排出流体的部件能够以最小的阻力实现非常高的流体流量,并且由于流体分配器和收集器位于反应器外侧,所以它们的直径可以较大,而不至于减小反应器内侧可用于流化床的空间。
本方法在反应器中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时也尤为有利,因为中空圆盘能够支撑反应器的圆柱形壁,由此使之能够具有被纵向切割以形成能够从中喷射流体的狭缝的薄壁或者便于拆卸的壁。另外,分配器、收集器和反应器可以形成可方便输送的紧凑组件。
因此,本方法可使重量轻、紧凑、可运输且为高效的单元结构例如用于干燥谷粒。该方法还适用于在低压下对流体进行催化改性,例如,为高吸热反应、需要进行中间加热和催化剂再生的轻烯烃裂化或乙苯的脱氢。本发明还能适用于对悬浮在具有不同组分的一系列活性流体中的颗粒物进行催化、双峰(bimodal)或多峰共聚作用(multimodal copolymerization)。
图1的示意图示出了立式圆柱形反应器的横截面,图中可以看出在其圆柱形对称轴线(2)的每一侧上的圆柱形侧壁(1)的横截面。可以看出具有中空截面(3)的一连串中空圆盘将反应器分成从Z1到Z3的相继的圆柱形腔室或区域。流体(4)由分配器(5)输送给围绕反应器分布并与一些喷射器组(7)连接的一些管组(6),这些喷射器组分布于反应器内侧并被设计成通常以薄层的形式、水平地且相对于反应器壁切向即与图面垂直地将流体喷射到反应器壁上。流体在转动的同时通过含有以黑点表示的悬浮固体颗粒物的流化床。由箭头(8)表示的流体以径向速度接近反应器的中央,该径向速度的量级低于流体的旋转速度。流体通过流化床的被示出的横截面(9)的大致呈锥形的表面之后,流体(10)进入中空圆盘(3)的中央开口,这些开口的顶上盖着管(11)以防止停止操作期间固体颗粒物进入开口中,并且围绕其中央开口可被扩大(12)以便于流体进入。然后,流体(13)通过中空圆盘侧缘的开口(14)经由围绕反应器分布的管组(16)朝与风扇或压缩机(18)连接的收集器(17)流出,这些开口可以在这些开口(14)周围扩大(15)以便于流体流出,风扇或压缩机将流体吸出使之在(19)中进行适当处理之后通过围绕反应器分布并给反应器的下部供料的一组管(6)和喷射器(7)流过分配器的下部(5.1)而再循环。流体在(20)处排出之前可以通过风扇或压缩机(18.1)多次再循环流过收集器的下部(17.1)。流体再循环的平均次数约等于风扇(18)和(18.1)的容积比。
应注意的是,流体喷射速度受由每个区域中的流化床重量所产生的流体静压的影响。为了避免在每个区域的基底和顶部之间流体喷射速度和流量的差异过大,可使用于从中喷射流体的狭缝(7)具有适当的轮廓形状,如用梯形形状表示的那样,并可使它们配备有适当分布的阻挡部分,以降低在其上部中的喷射速度。也可以使用控制阀(22)来调节喷射在圆柱形腔室的不同水平高度(level)处的流体(23)的速度和比例。控制阀(24)还可调节流体(20)的出口流量。
可借助于适当的手段例如重力、螺杆或流体喷射通过管(26)将固体颗粒物(25)引入反应器的底部。由于反应器由中空圆盘分成从Z1至Z3的几个圆柱形腔室,所以固体颗粒物可通过被布置成通过中空圆盘的通道(27)从一个腔室上升至下一腔室。利用适当的构件可使固体颗粒物在反应器的顶部处即在(29)处经管(30)从最后的圆柱形腔室Z3排出。例如在每个腔室的底部可以设有其它出口(30.1)以将反应器迅速排空。
被传送的颗粒物量与这些颗粒物的旋转速度有关,该旋转速度必须足够大以克服位于通道上方的流化床的流体静压。因此,借助于使用控制阀(22)增大圆柱形腔室顶部处喷射出的流体的比例和速度可增加喷射到该腔室顶部中的能量,借此也可增加固体颗粒物的旋转速度,因此增加其传给上部区域的量。可通过利用每个腔室的流化床的表面水平高度(surfacelevel)的检测器伺服控制这些阀门,从而可以使这些表面稳定于通道和中空圆盘的中央入口之间。借此可使这些通道位于紧靠颗粒物浓度最高的反应器侧壁之处,由此可降低夹杂这些固体颗粒物的流体量。
从一个区域传送给另一区域的固体颗粒物量也可根据这些通道是否更多或更少地浸没在下部圆柱形腔室的流化床中而变化,这可使沿这些通道在每个圆柱形腔室的顶部处的流化床表面稳定。由此,在平衡状态下,流化床可以根据这些通道离反应器的侧缘的距离增厚或减薄。
反应器可以通过位于每个区域底部处的侧面出口排干,并且通过充注下部圆柱形腔室期间切断经过上部未充注的圆柱形腔室的管(6)供给的流体能开始从底部充注,以防止大部分流体通过这些排空的腔室。如果固体颗粒物的尺寸和性质允许的话,也可通过再循环的流体供给管来完成,或者如果每个中空圆盘的至少一条通道的取向允许的话,可通过顶部来完成。
离开喷射器的薄流体层趋向于非常迅速地变宽,因此在将足够的旋转动能传递给固体颗粒物之前速度减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可以在喷射器出口附近与反应器的侧壁大致平行地固定具有适当轮廓形状的侧面偏转器,以使限定量的固体颗粒物与喷射到位于这些侧面偏转器和反应器壁之间的空间或通道中的流体混合。这些侧面偏转器可防止流体在将其大部分动能传递给固体颗粒物之前在这些空间或通路中出现流体扩张并因此减速,这些空间或通路必须具有与这些目的相适应的轮廓形状和长度。
图2示出了反应器的横截面,以显示出流体的喷射模式。该图示出了具有半径(33)的与图面垂直并沿反应器的侧壁(1)的横截面延伸的侧面偏转器(32)的横截面,以便用该侧壁限定通常为先汇聚后发散的空间或通路,通过管或喷嘴(6)喷射出的由箭头(4)所示的具有宽度(34)的流体必须通过这些空间或通路。该图还显示出具有半径(35)的流化床(9)的表面的圆形横截面。固体颗粒物由小箭头(37)表示,所示出的是它们的行进方向。
在该图中,未示出的通向中空圆盘的那些进出管通过与图面垂直的中央偏转器连接,这些偏转器具有横截面(38)、弯曲部分(39)、限定出的狭缝,流体(10)通过这些狭缝吸进中空圆盘的中央开口,以便使流体与颗粒物更理想地分离。
由箭头(41)表示的固体颗粒物的集中流通过位于喷射器(6)的壁和侧面偏转器(32)之间的具有宽度(42)的进出通道或通路以大约为反应器中的固体颗粒物的平均旋转速度的速度进入通常为先汇聚后发散的这些空间或通路。这些固体颗粒物的集中流在与喷射流混合时在位于反应器壁(1)和侧面偏转器(32)之间的这些空间或通路中被稀释,将其大部分动能传递给固体颗粒物,由此增大了固体颗粒物的动量。然后,所述固体颗粒物与流化床的其它固体颗粒物混合,而向其它固体颗粒物提供所需要的动量。
在图2中,这些空间或通路首先汇聚以达到最小宽度(43),然后发散以到达出口宽度(44)。当然,它们也可具有恒定宽度。在这种情况中,当固体颗粒物和带有固体颗粒物的所述流体加速时所述流体减速。一般来说,这些空间或通路的尺寸应根据操作条件和动能传递对象来限定。
作为反应器的圆柱形腔室中的高度的函数还需要考虑沿反应器的圆柱形表面的流化床的流体静压的减小。由于沿该壁的流体静压差,所以离开喷射器的流体在与固体颗粒物混合之前沿反应器壁上升。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与反应器的圆柱形壁垂直的例如象一些环一样的横向偏转器可划分由翅片和反应器的侧壁所界定的空间,以便沿通常为水平或倾斜向上的期望方向引导流体和颗粒物,直到流体与颗粒物混合为止,如图3所示。
图3为反应器的一块侧壁(1)的轴测投影图,用于更好地观察流体喷射器(7)的实例,这些流体喷射器的侧面偏转器(32)和环(46)用作防止流体沿反应器壁上升的横向偏转器。该图中还用虚线示出了位于喷射器的侧壁后面的流体供给管(6)的入口,用交叉阴影线示出图前部处的喷射器出口(7)的横截面。箭头(4)和(41)分别表示进入或离开反应器的侧面偏转器(32)和侧壁(1)之间的汇聚和发散空间的流体和固体颗粒物流的方向。
由宽环(46)显示出的横向偏转器可以呈中空状,从而形成多种圆形喷嘴,并可通过一或多根供给管与反应器的外部连接,以将流体分配给沿它们设置的一连串喷射器,从而减少为了给喷射器供料所需的穿过反应器壁的管数量,这对于反应器中压力较高的情况是理想的。
这些横向偏转器也可以是一连串在每个圆柱形腔室内侧形成的连续或不连续的向上盘绕的螺旋回转部分,或者它们可以是在所述腔室的相同水平高度的同一处或几处成群的螺旋回转部分或横向翅片的一连串的小部分,回转部分或翅片的一个小部分的上缘悬垂在下一小部分的下缘上,以使固体颗粒物沿反应器壁上升,借此减小反应器的各圆柱形腔室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流化床厚度差以及沿该壁的压力差。
图4为圆柱形腔室的半个横截面的投影图,其中相继的四分之一螺旋回转部分(46)或者形成构成于腔室内侧的三个回转部分的一个连续螺旋,或者形成三组位于腔室的相同水平高度处并使彼此达到90度间隔的四个螺旋回转部分,回转部分的一个四分之一部分的上缘悬垂在下一个的下缘上方。该图示出了:中空圆盘(3)的横截面,流体(4)的供给管(6)的横截面,在(12)处加宽并通过中央偏转器(38)连接的中空圆盘的入口管(11)的横截面,其中可以看到横截面(49);分别表示从喷射器(7)流出的流体流(8)、通过由中央偏转器(38)界定的狭缝流入中央管(11)的流体流(10)、以及朝反应器的出口管(16)径向通过中空圆盘(3)的径向流(13)的箭头(8)、(10)和(13);用于将颗粒物从一个区域传送给另一区域的通道(27)、侧面偏转器(32)、流体喷射器(7)及其在图前部从底部向上形成由四分之一螺旋回转部分(46)分开的连续组的横截面。
图5示出了通道(27)的横截面。它显示出形成中空圆盘的两块平行板的横截面(3)及其内部空间(50),流体径向地即与图面垂直地通过该内部空间以离开反应器。固体颗粒物由沿箭头(51)的方向移动的黑点显示出。固体颗粒物通过沿通道的倾斜壁(52)延伸的中空圆盘。借助于在中空圆盘的每一侧上的偏转器(53)使固体颗粒物拖长,以便于颗粒物从底部向上沿其旋转速度方向传送。这些偏转器(53)可以通过显示出其横截面(46)的螺旋部分延长,以便于固体颗粒物的向上运动。
图6为与图4所示类似的固体颗粒物沿圆柱形腔室的半纵向区段横向流动的图,但没有侧面和中央偏转器。可以分辨出反应器壁的横截面(1),反应器的圆柱形对称轴线(2)、在横截面(7)的喷射器中的流体(4)的供给管(6)、沿圆柱形腔室的侧壁的四分之一螺旋回转部分的起始部分的区段(46),在该图的图前部中这些区段位于圆柱形腔室的四分之一部分中的四分之一螺旋回转部分的端部的区段(46.1)下方。
与图面垂直地喷入圆柱形腔室的流体(4)通过区段(9)的流化床表面,并进入(10)中空圆盘(3)的入口管(11),从该处通过出口管(16)吸出流体。与图面垂直的旋转速度的数量级大于横穿速度的固体颗粒物经下部通道(27e)以流量Fe进入圆柱形腔室,并经上部通道(27s)以流量Fs离开圆柱形腔室。如果流量Fs大于入口流量Fe,则腔室逐渐排空其固体颗粒物,且流化床的表面接近其侧壁,由此自动减小出口流量Fs。调节流化床的水平高度的另一种方式为伺服控制腔室上部中的流体朝向颗粒物检测器的喷射流量,可沿中空圆盘的下壁设置颗粒物检测器并根据流化床表面的位置增大或减小此流量,由此增大或减小固体颗粒物的旋转速度,进而增大或减小经该通道(27s)传送的固体颗粒物量。
在圆柱形腔室内侧的流化床中旋转的固体颗粒物以由向上箭头表示的流量Fp由多组四分之一螺旋回转部分向上推。如果该流量大于出口流量Fs,则它们必须以流量F’p=Fp-Fs回落到螺旋回转部分和管(11)之间的空间中,而离心力将它们保持在流化床中,流化床的表面围绕螺旋回转部分起伏。这些回转部分由于支撑位于它们上方的流化床的重量在其下表面和其上表面之间承受压力差,这可用来减小在圆柱形腔室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压力差。借此,它们可用于减小圆柱形腔室的底部和顶部之间的流化床厚度差,从而增加其高度。
在圆柱形腔室的底部和顶部之间的压力差根据流体的喷射高度将引起流体喷射速度差。这些差异导致固体颗粒物的旋转速度差。此外,在中空圆盘的两侧之间、更具体地说在通过这些中空圆盘的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差以及摩擦力使从一个腔室传送给另一个腔室的固体颗粒物减速,由此降低了下一个圆柱形腔室底部中的固体颗粒物的旋转速度。
固体颗粒物的旋转速度减慢由此在圆柱形腔室的底部中的离心力降低将造成沿侧壁的压力稍微减小和流化床厚度稍微增大,由此减小其表面的斜度,这取决于离心力与重力的比值。压力和斜度方面的这些差异产生内部流,该内部流趋向于减小这些差异,并如向下箭头Fi所示那样沿侧壁向下引导,然后如向上箭头Fi所示那样向上靠近流化床的表面导引。
同样,固体颗粒物在摩擦作用下减速,并在沿螺旋回转部分的上部表面上升的同时其势能增大,由此在螺旋回转部分的所述组之间产生相同形式的内部流。固体颗粒物的旋转速度及其内部流的如此相继降低增大了流体必须传送给颗粒物的能量,因此要求适于该方法的有效地传递的动量以及非常高的流体流量。
通过将流化床分成呈现设想的平均旋转速度的多个环和通过确定这些环之间的压力和厚度差来确定该流体流的范围,然后通过逐次近似法应用动量守恒原理来确定这些环的平均平衡旋转速度,从而大致估计出所述内部流。
这些速度尤其取决于由流体传递给固体颗粒物的动量。在开放的空间中,该动量取决于流体的旋转速度,与其喷射速度相比这与圆柱形腔室和流体流量的比例更紧密相关。反之,在汇聚空间中的压力变化用来将动量传递给固体颗粒物,这与其动能由此也与其喷射速度相关,因此,对由于颗粒物和流体密度之间的比值较高而流体喷射速度与固体颗粒物所期望的旋转速度的比值也必须非常高的供给类型是有利的。
根据不同的方法本装置适用于不同模式。
固体颗粒物的催化聚合方法
图7示出了与图1类似的简化图,该图略有改型以便在悬浮于流体中或活性流体混合物中、包含单体或共聚用单体(一或多种)的固体颗粒物的双峰或多峰聚合作用、例如乙烯与己烯的催化双峰共聚作用中用作催化剂。
该图示出了反应器(1)、该反应器的圆柱形对称轴线(2)、将反应器分成两组两个相继的圆柱形腔室即从Z1至Z2和Z3至Z4的中空圆盘(3)的中空区段、具有控制所述腔室的控制阀(22)的供给管(6)、喷射器(7)的区段、流化床表面的区段(9)、中空圆盘的入口管(11)以及出口管(16)。
设有两组独立的分配器(5)和(5.1)、两组通过管(45)连接在一起以平衡在两组圆柱形腔室中的压力的收集器(17)和(17.1)、具有用热交换器(19)和(19.1)表示的流体处理单元的两台压缩机(18)和(18.1)以及旋风分离器(21)和(21.1),将腔室Z2与腔室Z3分开的中空圆盘由分离分隔件(60)分开,防止从这两个腔室流出的流体混合,以便使在圆柱形腔室组Z1至Z2以及Z3至Z4的每一组中流动的流体单独循环流动。圆柱形腔室组的数量和每组具有的圆柱形腔室的数量可以改变。这取决于反应器的尺寸和聚合作用对象。
经管(30)离开反应器的顶部的由黑点表示的聚合物颗粒被导入由在(4.1)处喷射的流体通过的可以是净化塔(61)的再循环管中,从而使形成具有表面(62)的流化床的聚合物颗粒物流化,所述流体在(66)处离开并通过颗粒分离器(67)以便由压缩机(18)再循环。然后,聚合物颗粒物由处于在反应器底部处的管(26)再循环。在已完成一定次数的循环之后,它们(29)通过可沿各圆柱形腔室的侧壁设置的管(30.1)离开。
可以引入如乙烯之类的新单体物料:部分在(4.1)处引入、在净化塔的底部处引入,以便在清除它们所含有的如己烯之类的多余共聚用单体的聚合物颗粒之后再循环流动到反应器的上部;虽然由聚合物颗粒物表面平衡水平高度(62)确定的塔(61)的流化床的流体静压可能足够,在(4.2)处仍引入一部分,以便于聚合物颗粒物的再循环;部分引入压力平衡管(45)中,以防止在圆柱形腔室的上部组和下部组之间平衡的压力造成在这些腔室组之间出现不期望的流体传送。
可以通过穿过中空圆盘的喷射器(64)将如己烯之类的共聚用单体(63)以细小微滴的形式喷射在一或多个上部圆柱形腔室的流化床表面上,并且可以通过适当的部件(65)将催化剂引入所述圆柱形腔室之一中。可将如氢之类的其它活性组分和其它单体引入所述再循环回路之一中,并且可以例如通过在可再生的吸收器中进行吸收在其它再循环回路中去除它们的多余部分。需要时,可以与共聚用单体相同的方式将如丙烷或异丁烷之类的其它非活性冷却流体以细小微滴的形式喷射在流化床上。
这种配置可用于限制不期望有的流体从一个腔室组传送到另一腔室组、传送给没有被净化塔(41)排出的流体、和传送给附随于连接圆柱形腔室Z2和Z3的通道(一或多条)(27)中的聚合物颗粒物的流体,所述通道的尺寸可根据聚合作用对象限制。
这里没有对可能包括的冷却中空圆盘、净化塔和在这些腔室中布置的其它表面在内的控制、净化辅助设施等进行说明。流化床聚合工艺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聚合作用的对象来限定这些设施。
流体的催化转化方法
图8示出了与图7类似但略有改型的简化图,其用于在含有固体催化剂颗粒的旋转流化床中流体或流体混合物的催化转化,例如对轻烯烃的催化裂化。
在这种配置中,如果需要,经预热之后将所要转化的流体(4)注入向下部圆柱形腔室组Z1和Z2供料的分配器(一或多个)(5)中。通过收集器(一或多个)(17)从这些腔室中取出所述流体,使该流体在加热器(19)中加热,并通过分配器(一或多个)(5.1)再循环到上部圆柱形腔室组Z3和Z4,从中所述流体由单台压缩机(18)经收集器(一或多个)(17.1)吸出,以在(20)处传送给适当的处理单元。
新的或再循环的催化剂粉末在反应器的底部处由管(26)送入圆柱形腔室Z1,并从一个腔室缓慢上升至另一腔室,直到反应器的顶部,催化剂粉末从顶部经管(30)排出至再生塔(61)。如空气和蒸汽的混合物之类的再生流体(4.1)使在再生器中的催化剂粉末流化,同时使其再生。通过颗粒物分离器(67)在(66)处将其排出。塔(61)的流化床表面(62)的平衡水平高度是赋予足够的流体静压以便使再生的催化剂粉末以所期望的流量再循环的一种水平高度。通过注入如蒸汽之类的驱动流体(4.2)可以便于这种再循环。
在串连的两组圆柱形腔室中的供料在腔室Z2和腔室Z3之间产生出明显的压力差,由此使连接所述腔室的通道(27)中的催化剂颗粒物和伴随它们的流体加速。这需要减小可以位于距离侧壁的与流化床的所期望厚度对应的距离处的通道尺寸,或者通过由圆柱形腔室22的流化床的水平高度检测器伺服控制的流动控制阀来控制该通道的尺寸。
如果流化床的密度与流体密度的比值非常高,则不仅需要非常高的流体流量,而且还需要高喷射速度,因此在由于流体在圆柱形腔室的开放空间中扩张而损失了其大部分速度之前应该使用适当的部件使流体将能量和动量传递给催化剂颗粒物。
腔室和腔室组的数量可以改变。没有对控制、净化辅助设施等进行说明。流化床聚合工艺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聚合作用对象来限定这些设施。
在本配置中,从上部圆柱形腔室组流出的输出流体处于较低的压力,这通常有利于流体的转化,但是它与必须再生的催化剂接触,这是不利的,并且需要缩短两次再生之间的循环时间。此缺陷可通过在加热器(19)之前添加第二压缩机以平衡两组圆柱形腔室中的压力来克服,由此可使流体反向流动,即将要转化的流体供入上部组中,并从下部组中排出已转化的流体。
固体颗粒物的干燥或其他处理方法
如谷物之类的固体颗粒物可以在接近大气压的压力下用空气干燥,利用本方法可以实现如图9至12中所描绘的重量轻、紧凑并便于输送的单元。
图9示出了适于在稍低于大气压的压力下运行的卧式反应器的纵向横截面。该图示出了反应器壁的横截面(1)、反应器的圆柱形对称轴线(2)和将反应器分成五个相继的圆柱形腔室Z1至Z5的中空圆盘的中空区段(3)。分配器(5)由细线(69)表示的纵向狭缝穿透并通过代替管(6)的用长方形(70)表示的板连接,其具有沿反应器的整个长度的由长方形(7)表示的长纵向狭缝,这些狭缝将反应器的圆柱形壁分成两个半圆柱体并被设计成使流体(4)与图面垂直地即在反应器中切向地喷射出。
流体旋转时以径向速度(8)通过流化床,流化床的表面(9)大致为圆柱形。但是,因为由黑点表示的颗粒物的旋转速度由于重力的原因在反应器下部中较高,所以该处的流化床厚度较薄,因此流化床表面的对称轴线(2.1)稍低于反应器的对称轴线(2)。在这两根轴线之间的距离δ约等于流化床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厚度差的一半,即如果R-E/2<<v2/g,大约为δ≡E·(2R-E)·g/2v2,其中E、R、g和v分别为流化床的平均厚度、圆柱形腔室的半径、重力加速度和固体颗粒物的平均旋转速度。
然后,流体(10)通过在所述开口四周加宽(12)的中空圆盘(3)的中央开口进入。流体(13)经过以细线表示的开口(14)离开反应器,这些开口为从中空圆盘的侧壁切出的长横向狭缝,这些狭缝的四周被加宽(15),所述流体经喷嘴(16)进入具有横截面(17)的收集器中,并且通过风扇(18)吸出。穿过反应器的端部或盖的管(71)也能在中央排出流体。然后借助于穿过的控制阀(24)在(20)处排出部分流体。其流量大约等于在(4)处供给的流体的流量。在(19)处对其余流体进行处理例如利用冷凝器进行干燥和/或加热,然后经过分配器(5)的相对端再循环(23)。应该观察到,在上述配置中,如果再循环流体流量(23)比供给流量(4)大几倍因此也是排出的流量(20)的几倍,则通常在排出流体前可使其进行几次再循环,但由于流体在风扇(18)中混合,所以其在第一次通过反应器时将排出少部分流体。如在图1中所示那样,可通过使用第二风扇(18.1)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固体颗粒物(25)通过适当的构件经由管(26)被引入反应器中,并且经通道(27)从一个腔室传送给下一个腔室。这些颗粒物首先被注入第一圆柱形腔室Z1,直到流化床表面(9)的水平高度达到第一通道(27)的水平高度为止。然后,这些颗粒物开始注入第二圆柱形腔室等等,直到最后的圆柱形腔室Z5的水平高度经由管(30)达到颗粒物(29)的出口开口水平高度,使它们能离开反应器。
但是,由于流体优先通过含有少量或不含有固体颗粒物的那些区域,必须设置辅助通道(27.1),这些辅助通道紧靠反应器侧壁,以促使流体能逐渐地大致均匀地注入所有圆柱形腔室,避免在喷射狭缝中出现过大的流体流量差,从而可防止将能量传递给被充注的区域中所需旋转的固体颗粒物。
传送速度取决于固体颗粒物的旋转速读度、通道的尺寸和其轮廓外形、以及从一个腔室到下一个腔室的流化床表面水平高度差。所述水平高度差可通过使反应器倾斜来增强或减小。
通过使动量从流体传递给颗粒物来使颗粒物旋转,从而补偿由于反应器中的涡流、摩擦和其在反应器中的传送、以及从一个腔室到另一个腔室而导致的能量损失。通过面对喷射器设置具有适当轮廓形状的侧面偏转器(在该图中未示出)可以增大这种动量。可以通过对圆柱形腔室的内部空气动力特性进行适当设计来使能量损失最小。
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反应器可经布置在每个区域的底部中的开口排干,并且可以将颗粒物过滤器或分离器安装在风扇(18)或出口(20)的上游,以避免将固体颗粒物送到该设备的下游。
中空圆盘的中央开口可以通过中央偏转器例如在图2所示的那些偏转器(38)连接,并且其入口可以位于反应器的上部中,以使尤其在意外停止操作期间出现颗粒物抽吸的危险最小。
图10示出了沿图9中的平面AA*通过中空圆盘的横截面,用于具有两个分配器和两个收集器的反应器,并将它们形成为设计成容易拆卸的紧凑便于输送的组件。该图示出了反应器侧壁的区段(1)以及区段(5),该区段包括两个分配器的区段、与图面垂直的分配器的纵向狭缝(69)的区段、和用于经通过贯穿反应器壁的狭缝(7)纵向地(与图面垂直)喷射流体(4)将反应器壁分成两个半圆柱形的板(70)的区段。优选将这些板安置在反应器每一侧上大致相同的高度处,致使通过它们的流体流量不受流化床中的流体静压差的影响。这些板由焊接在一起或延长反应器的侧壁(1)的板(73)形成框架,板(73)通过紧固件(74)可拆卸地连接在分配器(5)的板(70)上。通过沿这些纵向狭缝均匀设置并具有适当轮廓形状的嵌入件(75)保持其间隔,从而可使喷入反应器中的流体的流动阻力最小。该装置能够通过提升其上部来开启反应器。
中空圆盘在其中央开口四周的扩大部分(12)由以细线表示的两个圆圈(76)界定,在其侧面开口四周在圆盘周边处的两个扩大部分(15)由以细线表示的曲线(77)界定。由于中空圆盘的内部是可见的,所以人们可以看到这些梁的连接其两个平行壁的区段(78),用以保持其间隔,增大整体刚度,并且将进入中空圆盘时迅速旋转的流体(80)导向设置在其侧壁(79)中的开口。
然后流体(13)离开中空圆盘并通过穿过一侧(16)被示出的喷嘴进入区段(17)的两个收集器中,而以细线表示的其一个端部(81)被焊接在收集器(17)上,穿入反应器横向狭缝中的其另一端部被焊接在反应器的侧壁上并通过在其侧壁(79)中的狭缝穿入中空圆盘中。喷嘴(16)的圆形端部(82)压靠在中空圆盘的下壁上,并且其区段(83)被示出的那些喷嘴侧面在其端部(84)处弯曲以便于在组装反应器时将其插入中空圆盘的侧壁开口中。三角梁(85)连接喷嘴的相对壁以增大喷嘴的刚度,并且喷嘴的具有适当轮廓形状的端部(86)穿入中空圆盘中,以对反应器的两部分进行组装时在圆盘内侧引导这些喷嘴。喷嘴(16)的端部(82)和(84)的尺寸适于很容易且足够紧地将它们装配到中空圆盘的所述开口中。
可将用于使颗粒物通过中空圆盘从反应器的一个区域传送到另一区域的通道例如沿中空圆盘(27.1)的边缘布置并更靠近中空圆盘的中央(27.2)。它们由与图面垂直的壁(87)和用来将沿方向(89)行进的固体颗粒物从圆盘一侧的区域引导至另一侧的区域的倾斜壁(52)界定。如果固体颗粒物沿两个方向传输对于获得例如最重颗粒物的逆流而言是理想的,则例如靠近反应器壁的中央通道可沿相反方向倾斜。
图11为图9和10所示的流体喷射部件的放大图。图中用交叉阴影线显示出反应器侧壁区段(1)的一部分、分配器(5)的一部分、将在反应器壁中的与图面垂直的纵向狭缝(7)连接在流体(4)的分配器(5)的纵向狭缝(69)上的板(70)和(73)的一部分、用细线表示出的用来将图左边的反应器下部与右边的反应器上部组装在一起的紧固件(74)、以及用于将板(73)间隔开的嵌入件(75)的区段,这些板中右边的一块为反应器上部的壁(1)的延长部分,而左边的另一块被焊接在反应器的下部。在该图中还可以看到,中空圆盘的侧壁(79)和由从中空圆盘下方的区域将颗粒物流(89)引导至中空圆盘上方区域的倾斜壁(88)和侧壁(87)界定的沿中空圆盘侧缘的通道(27.1)。
图中没有示出与图2中所述类似的侧面偏转器(32)的区段。这些区段可以与通道侧壁的区段(87)重合或偏离,需要时可延长超出所述通道。
图12显示出将中空圆盘连接在收集器上的喷嘴的沿与图10垂直的平面BB*的横截面。它示出了收集器(17)的外表面、中空圆盘的侧面(79)的内表面、及其两个平行壁的区段(3)、被布置在位于其壁(3)之间的中空圆盘侧壁(79)中的弯曲并被成型为用于插入开口(14)中的喷嘴三角形侧缘的两个圆形端部(82)和端部(84)、具有适当轮廓形状的端部(86)以便于将喷嘴装配到中空圆盘的开口中的三角梁(85)、以及沿焊接线(81)与收集器(17)相交的喷嘴的上和下壁(16)。
为了给出数量级,通过量化的实例可以阐述这些不同的方法。但是,由于颗粒物的旋转速度取决于一系列因素例如与固体颗粒物的类型有关的流化床的涡流和粘性和圆柱形腔室中的空气动力特性,下面给出的那些实例仅供参考。
第一实例:乙烯和己烯的催化双峰共聚作用
作为参考,图7所示的工业规模的单元例如可以具有直径为3m、高度为1.8m的圆柱形腔室3。若乙烯压力约为25巴,且若流化床中的颗粒物浓度约为35%,则流化床密度与流体密度的比值大约为11。
直径为0.8m的中空圆盘的中央开口适用于方便地排出的再循环乙烯流量为每圆柱形腔室5m3/sec或每小时约500吨。如果聚合物颗粒物以每秒125升或每小时约150吨的流量从一个腔室传送给另一个腔室,此外如果将通道的轮廓形状设计成增大其中的颗粒物浓度以减少流体从一个腔室不合需要地传送到另一个腔室,则约为20m/sec的平均流体喷射速度以及动量从流体有效传递给聚合物颗粒能适用于使它们以大于6m/s的平均速度旋转,这就足以获得竖直旋转流化床。
如果流化床在圆柱形腔室的顶部处的厚度约为30cm,在其基底处的厚度约为0.9m,可提供每个圆柱形腔室接近7m3或约2.3吨聚乙烯的流化床体积。可利用螺旋回转部分或其它适当构件来增大腔室顶部处的厚度,同时减小其基底处的厚度,由此可能提供7.5m3或2.5吨聚乙烯的流化床体积,同时可减小其基底和其顶部之间的流化床中流体的压力、速度和驻留时间的差异。
在每个圆柱形腔室中聚合物的平均驻留时间大约为1分钟,而流体在流化床中的平均驻留时间为1.5秒。如果反应器包括可以分成两组或多组具有单独再循环回路的十个圆柱形腔室以获得双峰或多峰聚合物颗粒组分,则再循环流体的总量为50m3/sec或每小时约5400吨,因此在不使用制冷剂的情况下,每小时可冷却至少50吨聚合物且平均颗粒物驻留时间为30分钟,通常能使这些聚合物进行三次完整的循环,由此可确保聚合物颗粒的合理均匀性,同时可限制流体在反应器的各个部分之间发生不期望的流体传送。如果优先考虑聚合物颗粒的均匀性,则可以通过增大通道的尺寸来增加从一个腔室传送给另一个腔室的聚合物颗粒量,由此也可能增加从一组腔室传送给另一组腔室的不期望的流体量,由此可能降低它们的差异。
在供给反应器的乙烯量约为0.5m3/sec或者从一个腔室到另一个腔室的颗粒物传送量、由此在净化塔(61)中的流体传送量也约为六倍的情况下,如果只在上部组的下圆柱形腔室中喷射己烯,因为在上圆柱形腔室中可能具有较低的己烯浓度,所以通过使用在该塔中的部分乙烯很容易净化含有己烯的流体的颗粒物。
如果圆柱形腔室的下部组含氢的浓度较高以降低其中所产生的高密度聚乙烯的分子量,可将少量氢与聚合物颗粒同时传送到反应器的上部组(一或多个)。为了防止其中的浓度过高,可以使用插入在上部组(一或多个)的流体再循环回路(一或多个)中的氢吸收器来进行控制。
总体上对于厚度约为0.6m且具有离心力的一般流化床而言,每个腔室的流化床的表面面积约为12m2或120m2,这可在流化床中提供这样的高流体流量和这样短的流体驻留时间。由于平行地向圆柱形腔室送料,反应器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差较小,以便限制使流体再循环所需的能量消耗。离心力和与流化床表面基本相切的流体行进方向可使流体和颗粒物之间的速度差较大,从而可获得理想的热传递,并且不会过分降低流化床的密度。
第二实例:轻烯烃的催化裂化
在高温和接近大气压的低压力下对由催化裂化器生产出的汽油烯烃物进行催化裂化。该过程是高度吸热的过程,要采用中间加热来调整两个连续工序中的操作,因此需要相当大的流体体积流量。在随着要裂化流体越重而增大的速度条件下由碳逐渐覆盖催化剂,从而伴随连续再生调整催化剂循环。两次再生之间的平均循环时间取决于操作条件。该时间可以在短于一小时至几小时之间。
例如,为了提供参考和给出数量级,工业反应器可具有直径为1.6m、高度为1.5m的圆柱形腔室。如果流化床密度与流体密度的比例为1 50,以50m/sec的平均速度喷射的2.4m3/sec的再循环流体流量可以使催化剂颗粒物以高于4m/sec的旋转速度旋转,这足以获得竖直旋转流化床。由于腔室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在颗粒物旋转速度以及流化床压力和厚度方面的这些差异相当大,所以最好为它们配备向上螺旋回转部分或其它部件以减小这些差异。这可以有助于获得厚度为20和40cm之间的流化床,每腔室的体积大约为1.7m3、表面面积为5m2,而且在流化床中的平均流体驻留时间为0.7秒。
如果反应器包括两组,每组串连四个圆柱形腔室,考虑到用于排出流体所需的中空圆盘的厚度每个腔室的高度可大于12m,如果被加热的流体密度为6g/liter,则每小时可裂化约200吨。
为了抵消流化床的流体静压并以期望的速度喷射流体在每组圆柱形腔室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差可以小于四分之一大气压。如果在加热炉中的压降足够低,如果顺序向反应器的所述两部分供料,与在再循环塔(61)中的流化床的流体静压相比,在这两部分之间的压力差可以小于大气压的50%,这可与用于高度为11m的大气压接近,这足以使再生后的催化剂颗粒重新循环。
这种串联结构的优点之一是输出反应器中的流体压力较低,由此便于其转化。由于所述炉和反应器之间的距离可以较短并且不需要附加的压缩机,这种结构还能用于采用串联形式的反应器多于两个部分的情况,从而可改善转化,而不会导致非常高的额外费用。
第三实例:水平谷物干燥器
为了给出数量级,在图9至12中所示的用这些附件组装的便于输送的容器形成的卧式反应器的直径为1.8m,并可以分成六个0.5m宽的圆柱形腔室。潮湿谷物(25)通过管(26)被导入区域Z1中。利用由热交换器(19)加热的再循环空气对潮湿谷物进行加热和干燥,必要时可任选地利用未示出的冷凝器使之干燥。这些谷物从一个圆柱形腔室传送到另一个腔室直到最后腔室Z6,在最后腔室谷物被冷空气(6)冷却,在经管(30)离开(29)之前谷物被预热完成对它们的干燥操作。对空气进行加热、干燥并使其再循环至其它区域,循环次数等于风扇的总流量与在(20)处排出的空气流量的比值。
由于流体在流化床中与流化床表面基本平行地行进并且离心力可使垂直于该表面的径向速度较高,空气和谷物之间的速度差以及空气流量可以较高,由此可缩短干燥所需的时间。此外,由于这些谷物在离开反应器之前被冷空气冷却并且它们在反应器中的驻留时间较短,可将谷物加热至稍高于传统干燥器的温度。另外,由于湿空气被离开反应器之前预热的谷物轻微冷却,所以可高效利用热量。通过使用第二台更小的风扇可改善这种有效性,该风扇直接排出离开第一圆柱形腔室的已用于预热谷物并可通过处于第一中空圆盘中的分隔件隔离的空气,因此这股空气不会与从其它圆柱形腔室流出的空气混合。再者,沿反应器的侧壁的较小的辅助通道(27.1)能确保最重的因此也最难干燥的谷物沿相反方向优先传送,于是增长了谷物在反应器中的驻留时间。
例如,若含有悬浮谷物的流化床具有每升300克的堆积密度,则该密度与环境空气的比值约为230,从而需要非常大的空气流量和非常高的喷射速度。例如,约以40m/sec注入的每个腔室为2m3/sec或者每腔室大于每小时9吨的空气流量且从空气到谷物的有效动量传递能够产生高于6m/sec的谷物旋转速度,从而在平均厚度为30cm的流化床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形成小于12cm的厚度差。
可以通过在直径为0.65m的两个分配器中的风扇提供12m3/sec的总空气流量,并且通过两个直径为0.7m的收集器排出,中空圆盘的中央开口的直径可小于0.6m。这用来容纳由反应器、其分配器和收集器形成的边长为2.5m的方形组件,这与标准容器的尺寸对应。
对于超过11m2的表面面积而言,流化床的体积约为每个腔室700升,或者总体为4.2m3。如果谷物以每秒20升或每小时约20吨的速度从一个腔室传送给另一个腔室,则其在干燥器中的平均驻留时间约为3.5分钟。尤其由于因为谷物的切向方向和离心力可获得空气和谷物之间的大的速度差,谷物的干燥程度与可被加热的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有关,尤其可借助于风扇电机的冷却并可借助于冷凝器,通常这比普通干燥器中干燥得更快。
必须设置旋风分离器和/或过滤器来防止意外停机时部分谷物被风扇夹带并排入大气中,并且在每个区域的底部设置开口以便在重新启动之前将反应器排空。
通过将反应器的长度加倍并且通过在谷物出口侧上使用附加风扇可以使容量加倍而避免分配器和收集器的直径增大。

Claims (45)

1.一种旋转流化床装置,它包括:圆柱形反应器;用于将固体颗粒物供给所述反应器的部件以及用于从所述反应器中排出所述固体颗粒物以便排出悬浮在所述旋转流化床中的所述固体颗粒物的部件;用于供给流体,气体或液体的部件,该部件被设计成用于在与所述圆柱形壁大致相切的方向和与所述反应器的对称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沿所述反应器的圆柱形壁以均匀分配的方式将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喷入所述旋转流化床中,用于以产生推动所述固体颗粒物朝所述圆柱形壁行进的离心力的速度使所述旋转流化床旋转;用于沿所述反应器的对称轴线在中央处排出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的部件;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与所述反应器的对称轴线垂直并被固定成紧靠所述反应器的圆柱形壁上的中空圆盘,这些中空圆盘将所述反应器分成相继的由通过所述中空圆盘布置的通道相互连接的圆柱形腔室,使悬浮在所述旋转流化床中的所述固体颗粒物从一个所述圆柱形腔室流入到另一个腔室;所述用于排出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的部件包括这些所述中空圆盘,每一个所述中空圆盘都设有围绕所述对称轴线的至少一个中央开口以及与在所述反应器外侧的至少一个收集器连接的至少一个侧开口,用于排出流过所述中空圆盘的所述流体和用于调节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出口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供给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的所述部件配备有靠近所述流体喷射器设置的侧面偏转器,用于使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与在所述圆柱形腔室中旋转的部分所述固体颗粒物混合和用于使它们在由所述侧面偏转器界定的空间加速,该侧面偏转器形成有适当轮廓形状以使所述流体能在离开所述被界定的空间之前将其大部分能量传递给所述固体颗粒物,并使所述固体颗粒物能在离开这些所述界定空间之后将所获取的动量传递给在所述圆柱形腔室中旋转的其它所述固体颗粒物。
3.如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圆盘的所述中央开口配备有一或多个中央偏转器,这些偏转器纵向通过所述圆柱形腔室并具有限定一或多条中央进出狭缝的弯曲部分,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通过这些狭缝朝所述中央开口被吸出,所述弯曲部分和所述进出狭缝被布置成用来减小所述固体颗粒物进入所述中空圆盘的所述开口的可能性。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中空圆盘包括一或多个分离分隔件,用于将进入这个所述中空圆盘的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与从被这个所述中空圆盘分开的所述圆柱形腔室流出的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分开。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中空圆盘使得喷射器的通道能够将辅助流体的细小微滴喷射在至少一个所述圆柱形腔室的至少一个所述旋转流化床的所述表面上,至少一种所述其它流体为气体。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包括位于每个所述圆柱形腔室的所述侧壁中的出口,以便完全排出处于每一所述圆柱形腔室中的所述固体颗粒物。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用于通过所述流体供给部件使经适当处理后的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再循环到所述圆柱形腔室的部件,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通过用于排出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的所述部件排出。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供给固体颗粒物的部件向位于所述反应器的一端的所述圆柱形腔室供料;所述用于排出固体颗粒物的部件从位于所述反应器的另一端的所述圆柱形腔室排出所述固体颗粒物。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将所述固体颗粒物供给一个所述圆柱形腔室的部件由用于检测所述腔室的所述旋转流化床的所述表面的部件伺服控制,所述伺服控制适用于将所述表面与所述腔室的圆柱形壁保持希望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从一个所述圆柱形腔室排出所述固体颗粒物的部件由用于检测所述腔室的所述旋转流化床的所述表面的部件伺服控制,所述伺服控制适用于将所述表面与所述腔室的圆柱形壁保持所希望的距离。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所述通道,这些通道的轮廓形状被形成为便于使所述固体颗粒物从一个所述圆柱形腔室朝所述反应器的一端传送给另一个腔室并位于与所述中空圆盘的所述中央开口间隔希望的距离处,以稳定其中的所述旋转流化床的所述表面,传送给所述端部的所述颗粒物的流量根据所述通道是否更多或更少地浸没在所述旋转流化床中而增大或减小。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所述通道,这些通道沿所述反应器的所述圆柱形壁设置并且其轮廓形状被形成为便于使所述固体颗粒物沿适用于逐渐充注或排空所述反应器的所有所述圆柱形腔室的所述固体颗粒物的方向从一个所述圆柱形腔室传送给另一个腔室。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所述辅助通道,它们沿所述反应器的所述圆柱形壁设置并且其轮廓形状被形成为便于所述固体颗粒物沿与其它所述通道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从一个所述圆柱形腔室传送给另一个,以优选提供所述最重固体颗粒物的逆流。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给至少一个所述圆柱形腔室供给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的部件由用于检测所述圆柱形腔室的所述旋转流化床的所述表面的部件伺服控制,所述伺服控制适用于将所述表面与所述腔室的圆柱形壁保持希望的距离。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供给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的部件包括与所述反应器的对称轴线平行地通过其所述侧壁的长纵向狭缝,这些长纵向狭缝与在所述反应器外侧的至少一个流体分配器连接并适用于调节通过所述长狭缝喷入所述反应器的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的入口速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侧壁的长纵向狭缝从所述反应器的一端到另一端,用于将所述反应器的所述圆柱形壁分成至少两个圆柱形部分。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排出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的部件包括垂直于所述反应器的对称轴线并沿所述中空圆盘的所述侧开口通过所述圆柱形壁的横向狭缝,这些横向狭缝与在所述反应器外侧的至少一个流体收集器连接并适用于调节通过所述横向狭缝从所述反应器排出的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的出口压力。
18.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两个所述分配器和两个所述收集器,它们为沿所述反应器的所述圆柱形壁延伸的管,这四根管与所述反应器形成能被装入长方体中的紧凑组件。
19.如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形成紧凑、可拆卸并可输送的组件。
20.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呈卧式。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可倾斜以在所述流化床的体积不发生任何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增大或减小所述固体颗粒物通过所述通道朝所述排出部件的传送。
22.如权利要求20和21中任一项以及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进出狭缝(一或多条)被布置在所述反应器的上半部中,以减小所述固体颗粒物在停止操作期间进入所述中空圆盘的可能性。
23.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呈立式;所述中空圆盘的每一个只包括位于其下壁上的一个所述中央开口。
24.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呈立式;所述中空圆盘的上壁的所述中央开口由竖直管延长,以便减小停止操作期间所述圆柱形腔室中旋转的所述固体颗粒物落入所述中央开口的可能性。
25.如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腔室的所述圆柱形壁被配备有横向翅片或螺旋回转部,使得所述固体颗粒物能够利用其旋转动能的一部分沿所述横向翅片或螺旋回转部上升,以减小所述圆柱形腔室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所述旋转流化床的压力差和厚度差。
26.如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在所述反应器外侧的传送塔或管,用于使从位于所述反应器一端的一个所述圆柱形腔室排出的所述固体颗粒物再循环到位于所述反应器的另一端的所述圆柱形腔室。
27.如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组相继的所述圆柱形腔室和至少一条用于将所述固体颗粒物从一个所述组传送给另一所述组的通道;所述用于供给和排出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的部件适用于将从一个所述组排出的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供给另一所述组。
28.如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组相继的所述圆柱形腔室和至少一条用于将所述固体颗粒物从一个所述组传送给另一所述组的通道;所述用于供给和排出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的部件适用于从所述组的每一个分开排出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并用于将它们再循环到同一所述组。
29.一种对悬浮在旋转流化床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催化聚合、干燥或其它处理或者对流过旋转流化床的流体进行催化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这样的速度和流量将流体或流体混合物喷射到如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圆柱形反应器中,使得所述固体颗粒物的平均转速大于反应器直径与g即重力加速度的乘积的平方根。
30.一种对悬浮在旋转流化床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催化聚合、干燥或其它处理或者对流过旋转流化床的流体进行催化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这样的速度和流量将流体或流体混合物喷射到如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竖直圆柱形反应器中,使在所述旋转流化床中产生大于重力的离心力,所述固体颗粒物从一个所述圆柱形腔室朝所述反应器的底部传送给另一个腔室。
31.一种对悬浮在旋转流化床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催化聚合、干燥或其它处理或者对流过旋转流化床的流体进行催化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这样的速度和流量将流体或流体混合物喷射到如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竖直圆柱形反应器中,使得所述固体颗粒物的平均旋转速度高于这样的速度,该速度是所述固体颗粒物从所述圆柱形腔室的顶部落到底部所能获得的、并使它们能从一个所述下部圆柱形腔室通过布置在使它们分开的所述中空圆盘中且沿使所述固体颗粒物上升的方向走向的至少一条通道流向所述上部圆柱形腔室的速度。
32.一种对悬浮在旋转流化床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催化聚合、干燥或其它处理或者对穿过旋转流化床的流体进行催化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流体喷射到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传送管或塔中,使处于再循环到所述反应器的所述固体颗粒物中的催化剂再生。
33.一种对悬浮在旋转流化床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催化聚合、干燥或其它处理或者对穿过旋转流化床的流体进行催化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流体喷射到如权利要求26和32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管或塔中,以净化再循环到所述反应器的夹带在所述固体颗粒物中的不期望有的流体的所述固体颗粒物。
34.一种对悬浮在旋转流化床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催化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从至少两组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相继的圆柱形腔室中分开排出的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再循环到所述组中,这些流体或流体混合物从一组到另一组含有不同组分的活性流体,用于产生双峰或多峰聚合物。
35.一种对悬浮在旋转流化床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催化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射器将共聚用单体的细小微滴喷射在至少一个所述圆柱形腔室的所述旋转流化床的所述表面上。
36.一种对悬浮在旋转流化床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催化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射器将用于冷却所述固体颗粒物的液体喷射在至少一个所述圆柱形腔室的所述旋转流化床的所述表面上。
37.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的用途,用于使悬浮在旋转流化床中的固体颗粒物聚合的方法中。
38.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的用途,如权利要求37所述,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种所述流体含有α-烯烃。
39.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的用途,在用于对流过该装置的旋转流化床的流体或流体混合物进行催化转化的方法中所述固体颗粒物是催化剂。
40.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的用途,如权利要求39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含有轻烯烃;所述催化转化指的是所述轻烯烃的分子量分布的变化。
41.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的用途,如权利要求39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含有乙苯;所述催化转化指的是使其脱氢以将其转化成苯乙烯。
42.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的用途,如权利要求4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物含有能够与通过所述脱氢作用产生出的氢反应的组分,以便降低其在所述流体或流体混合物中的浓度,这些组分可以在所述反应器外侧再生。
43.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的用途,用于干燥或提取来自所述固体颗粒物的挥发性组分的方法中。
44.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装置的用途,如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用所述辅助流体浸透所述固体颗粒物的方法中。
45.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的用途,如权利要求43和44中任一项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物为谷物、农业原料的其它碎屑或粉末。
CNA2005800483788A 2004-12-15 2005-12-09 用于相继的圆柱形腔室中的旋转流化床的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011240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E2004/0612A BE1016381A3 (fr) 2004-12-15 2004-12-15 Dispositif et procede a lit fluidifie rotatif dans une succesion de chambres cylindriques.
BE2004/0612 2004-12-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4036A true CN101124036A (zh) 2008-02-13

Family

ID=34974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483788A Pending CN101124036A (zh) 2004-12-15 2005-12-09 用于相继的圆柱形腔室中的旋转流化床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98263A1 (zh)
EP (1) EP1819431A1 (zh)
JP (1) JP2008523972A (zh)
KR (1) KR20070087076A (zh)
CN (1) CN101124036A (zh)
BE (1) BE1016381A3 (zh)
WO (1) WO200606396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5781A (zh) * 2010-04-06 2013-01-30 阿什莫里斯有限公司 改进的管式反应器和工艺
CN106268535A (zh) * 2015-06-26 2017-01-04 Eurecat公司 用于完全排空催化反应器的方法
CN107952401A (zh) * 2016-10-17 2018-04-24 北京华石联合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床加氢冷壁反应器
CN111655364A (zh) * 2016-12-16 2020-09-11 埃姆皮瑞欧有限公司 具有环形喷动流化床的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15337870A (zh) * 2022-08-30 2022-11-15 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有机液态储氢的锥形旋转填充床脱氢反应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38426A2 (fr) 2004-12-15 2007-10-03 Axel De Broqueville Dispositif a lit fluidifie rotatif et procedes utilisant ce dispositif
BE1016382A3 (fr) * 2004-12-15 2006-10-03 Broqueville Axel De Dispositif d'injection de fluides a l'interieur d'un lit fluidifie rotatif.
EP1847314A1 (fr) * 2006-04-21 2007-10-24 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Lit fluidisé rotatif
EP2012914B1 (fr) * 2006-04-21 2013-12-18 Axel De Broqueville Dispositif et procede d'injection de fluide dans un lit fluidifie rotatif
EP1967261A1 (fr) * 2007-03-02 2008-09-10 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injection de fluide dans un lit fluidifié rotatif.
EP2050493A1 (fr) * 2007-10-19 2009-04-22 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Dispositif d'évacuation de fluide d'un réacteur à lit fluidifié rotatif avec refoulement des particules solides
WO2008107404A1 (fr) * 2007-03-02 2008-09-12 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Dispositif et procede d'injection de fluide dans un lit fluidite rotatif
JP4752816B2 (ja) * 2007-06-27 2011-08-17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機能性気体の製造装置
JP2009125604A (ja) * 2007-11-19 2009-06-11 Daikin Ind Ltd 粉粒体処理装置、粉体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粉体処理方法
US8157899B2 (en) 2007-11-19 2012-04-17 Daikin Industries, Ltd. Particulate materi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articulate material processing system
EP2127738A1 (fr) * 2008-05-23 2009-12-02 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Procédé de transformation thermique et/ou catalytique de fluides réactifs traversant différents volumes longitudinaux de réaction d'un lit fluidifié rotatif.
US9751064B2 (en) * 2012-10-26 2017-09-05 Friesland Brands B.V. Vortex chamb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powder particles or a powder particles precursor
CN109433119A (zh) * 2018-12-10 2019-03-08 储晞 用于制备颗粒的反应装置及制备颗粒的方法
US11732232B2 (en) 2020-08-14 2023-08-22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Biomimetic cell culture apparatus and cell culture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95263A (en) * 1942-05-05 1946-02-19 Phillips Petroleum Co Isomerization process
FR1253239A (fr) * 1959-11-02 1961-02-10 Cie Metaux Doverpelt Lommel Procédé et appareillage pour la combustion en semi-suspension de matière en grains de calibrage hétérogène
DE2138165A1 (de) * 1971-07-30 1973-02-08 Siemens Ag Drehstroemungswirbler zur behandlung von feinkoernigem oder granulatfoermigem gut
DE2432627C3 (de) * 1974-07-06 1979-03-22 Hoechst Ag, 6000 Frankfur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Temperaturbehandlung eines Gemisches von !einteiligen festen Stoffen und Gasen
DE3108875A1 (de) * 1981-03-09 1982-09-16 Kraftwerk Union AG, 4330 Mülheim Drehstroemungswirbler zur thermischen behandlung von feinkoernigem oder granulatfoermigem gut
US4548138A (en) * 1981-12-17 1985-10-22 York-Shipley, Inc. Fast fluidized bed reacto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reactor
US6475462B1 (en) * 1997-09-30 2002-11-05 Mortimer Technology Holdings Limited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particulate matter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5781A (zh) * 2010-04-06 2013-01-30 阿什莫里斯有限公司 改进的管式反应器和工艺
CN106268535A (zh) * 2015-06-26 2017-01-04 Eurecat公司 用于完全排空催化反应器的方法
CN106268535B (zh) * 2015-06-26 2020-12-11 Eurecat公司 用于完全排空催化反应器的方法
CN107952401A (zh) * 2016-10-17 2018-04-24 北京华石联合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床加氢冷壁反应器
CN111655364A (zh) * 2016-12-16 2020-09-11 埃姆皮瑞欧有限公司 具有环形喷动流化床的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15337870A (zh) * 2022-08-30 2022-11-15 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有机液态储氢的锥形旋转填充床脱氢反应器
CN115337870B (zh) * 2022-08-30 2024-03-01 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有机液态储氢的锥形旋转填充床脱氢反应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19431A1 (fr) 2007-08-22
BE1016381A3 (fr) 2006-10-03
US20090098263A1 (en) 2009-04-16
JP2008523972A (ja) 2008-07-10
WO2006063964A1 (fr) 2006-06-22
KR20070087076A (ko) 2007-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4036A (zh) 用于相继的圆柱形腔室中的旋转流化床的装置和方法
US8071034B2 (en) Rotary fluidized b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ing said device
CN101309745A (zh) 用于以连续层将流体注入旋转流化床的装置及用其的方法
CN101124039A (zh) 旋转式流化床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JP2007532722A (ja) 垂直回転流動床を用いた触媒重合方法
US6797239B1 (en) Spent catalyst distributor
JPH0763609B2 (ja) 粒状物のペレツト化又はそれに類似した処理をする装置及び前記処理を実施する方法
HU203683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ng polymerization reactions influidized bed
EP1748841B1 (en) An angular flow distribution bottom head
US6090351A (en) Moving bed chamber with a regularized flow
CN1217366A (zh) 多产烯烃的催化裂化方法及其提升管反应系统
US9670012B2 (en) Gas-particle processor
CN110818822A (zh) 防止烯烃聚合气相流化床反应器膨胀段结片的系统及方法
WO2020186937A1 (zh) 烷烃催化脱氢反应装置以及催化剂再生装置
EP3941616B1 (en) Gas-solid contacting device
US3115370A (en) Disengagement and elutriation of pneumatically elevated solids
SU1554958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сушки и гранулировани жидк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KR101832304B1 (ko) 기상 중합 반응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알파-올레핀의 중합 방법
OA20385A (en) Gas-solid contacting device.
CN115672178A (zh) 一种药用螺旋流化床制粒装置
JPS6026439B2 (ja) 炭化水素供給液分配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GB2090769A (en) Rotary gas scrubb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213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