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3155B - 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 - Google Patents

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3155B
CN101123155B CN200710001287XA CN200710001287A CN101123155B CN 101123155 B CN101123155 B CN 101123155B CN 200710001287X A CN200710001287X A CN 200710001287XA CN 200710001287 A CN200710001287 A CN 200710001287A CN 101123155 B CN101123155 B CN 101123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tter
operation handle
state
outside operation
ja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12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3155A (zh
Inventor
庭本裕司
野村敏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23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3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3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31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一种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其在外部操作柄设定为ON、OFF的任何位置的情况下,都能够通过由荷包锁进行的上锁动作,防止开门。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具有:锁板,其以能够出入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的方式安装,同时拉出时阻止外部操作柄的转动,且在拉出的部分上具有用于安装操作锁的锁孔;门锁机构,其使得在开闭器关闭时,控制盘的门不会打开;以及解除单元,其用于解除该门锁机构,其还具有解除限制单元,其构成方式为,在开闭器的断开和闭合时都进行限制,使得在锁板被拉出时解除单元不起作用,而在锁板被拉入时解除单元起作用。

Description

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
技术领城
本发明涉及从控制盘的前面外侧,对组装在控制盘等中的配线用断路器或漏电短路器等开闭器进行操作的外部操作柄,具体来说,涉及该外部操作柄的门锁机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已知在由开闭器进行电路的开闭时,为了保持该电路的断开(OFF)或闭合(ON)状态,在该开闭器的开闭器用手柄上,安装例如手柄锁定装置等,以约束开闭器的操作。该约束机构例如约束为断开状态,以确保开闭器的负载侧的检查作业安全,或约束为闭合状态,以使得重要电路不被进行断开操作而在确保供电的状态下使用。另一方面,作为外部操作柄,已知存在以下结构,即,在将开闭器设置在例如控制盘等上的情况下,为了配线方便,开闭器收容于盘的里侧,开闭器用手柄不在盘的前面露出。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开闭器主体上增加外部操作柄而能够从盘的前面外侧进行操作。此外,在控制盘的前面成为门的控制盘的情况下,在该门上设置外部操作柄,在门关闭时,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可以与开闭器的开闭器用手柄卡合进行操作。
在如上所述安装了外部操作柄的情况下,当然也必须约束该开闭器的操作。通常外部操作柄具有可以手动操作的旋转式柄部。因此,在该旋转式柄部的部分上以能够出入的方式安装锁板,同时该锁板设有锁孔,其用于阻止拉出时上述旋转式柄部的旋转,以及用于在拉出的部分上安装操作锁(例如荷包锁)。也就是说,已知下述结构,即,将操作锁安装在该锁板的锁孔中,以约束开闭器的操作。(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在可以开闭的门上具有所谓门锁机构,其在设置前述外部操作柄和开闭器时,为了打开该门而暂时进行复位操作,但即使不进行该复位操作,例如通过使开门用螺旋销(也称为解锁销)转动,则无论外部操作柄的位置、即开闭器的OFF或者ON状态如何,都能够将门打开。但是,在这种构造中,充分考虑例如为了负载侧的检查作业,电力管理者能够轻易解除由荷包锁进行的断开状态的约束,而误使开闭器成为闭合状态,是极度危险的。因此,如果外部操作柄处于OFF位置,则通过开门用的螺旋销完全阻塞内视的通孔,电力管理者最后进行了上锁解除以及复位操作后门才打开,由此来提高安全性(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2002-254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实开昭63-911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现有的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中,能够防止处于OFF位置时的开门,但没有考虑防止处于ON位置时的开门,因此,还没有消除安全方面的问题。另外,因为开门用的螺旋销闭塞内视通孔,但与是否使用荷包锁上锁无关地进行,因此例如即使是不需要用荷包锁上锁的重要性低的电路,为了开门也必须暂时进行复位操作等,在方便性的方面存在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得到一种能够不管外部操作柄是ON以及OFF位置,都能够随着使用荷包锁的上锁动作,彻底防止开门的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
本发明涉及的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其构成为,与组装在控制盘等中的开闭器的开关用手柄卡合,从前述控制盘的前面通过手动操作外部操作柄来开闭前述开闭器,其具有:锁板,其以能够出入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的方式安装,同时在拉出时阻止外部操作柄的转动,且在拉出的部分上具有用于安装操作锁的锁孔;门锁机构,其使得在开闭器闭合时,前述控制盘的门不会打开;以及解除单元,其用于解除该门锁机构,还具有解除限制单元,其构成方式为,在前述开闭器的断开和闭合时都进行限制,使得在前述锁板拉出时前述解除单元不起作用,而在前述锁板被拉入时前述解除单元起作用。
发明的效果
对于本发明涉及的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因为其能够根据使用者的意图防止开门,所以能够实现安全性的提高、方便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外部操作柄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外部操作柄的开闭器的外观斜视图。
图3是拆下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外部操作柄的开闭器的外观侧面图。
图4是仅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锁板、其底盘、底盘等的保持部件、保持部件和开闭器的连接部件的外观斜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外部操作柄上的底盘的内表面的外观平面图。
图6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外部操作柄的开闭器上的外部操作柄在闭合时(ON)的位置未上锁(锁板未被拉出)的情况的外观上表面图。
图7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外部操作柄的开闭器上的外部操作柄在闭合时(ON)的位置已上锁(锁板被拉出)的情况的外观上表面图。
图8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外部操作柄的开闭器上的外部操作柄在断开时(OFF)的位置未上锁(锁板未被拉出)的情况的外观上表面图。
图9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外部操作柄的开闭器上的外部操作柄在为断开时(OFF)的位置已上锁(锁板被拉出)的情况的外观上表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锁板的构造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用于实施本发明涉及的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的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的要点如上所述,在于具有解除限制单元,其构成为,在开闭器断开及闭合时都进行限制,使得在锁板拉出时解除单元不起作用,而在锁板拉入时,解除单元起作用。对于其他结构及功能,与现有的开闭器以及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相同,是公知技术。因此,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该公知技术的说明将省略。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外部操作柄的分解斜视图,图2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外部操作柄的开闭器的外观斜视图,图3是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的外观侧面图,图4是仅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锁板、其底盘、底盘等的保持部件、保持部件和开闭器的连接部件的外观斜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外部操作柄上的底盘内表面的外观平面图。
在图1中,1是外部操作柄,一体地或独立地固定在底盘1a上。1b是外部操作柄1的把手部,使其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而达到规定位置,由此能够使得开闭器ON以及OFF。2是联锁杆。3是装饰板,4是门、5是止动板,利用螺栓6与止动板5同时紧固连接。也就是说,装饰板3、门4以及止动板5一体地以铰链部(未图示)为旋转轴,通过旋转驱动进行开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下提及门时均表示装饰板3、门4以及止动板5的整体。在操作者进行开闭器内部的检查等情况下,将门打开。在门从打开状态关闭时,联锁杆2与在止动板5上形成的联锁卡合部5a处的C面切断部5b卡合,此时,利用C面切断部5b,联锁杆2转过规定的角度。后面使用图5详细说明该转动动作。
图2、图3、图4省略门的图示。在图2、图3、图4中,7是保持外部操作柄1的保持部件,9是将开闭器8和保持部件7用螺栓(未图示)连接固定的连接部件。10是由树脂成型的锁板,与垂直设置的拉出部10a形成为一体。此外,图2表示拉出部10a从把手部1b的内部拉出的状态,另一方面,图3表示拉出部10a未被拉出的状态。如图3所示,在拉出部10a未被拉出的状态下,拉出部10a的一部分收容于把手部1b的内部,一部分凸出。在图3所示的拉出部10a未被拉出的状态下,拉出部10a上的从把手部1b的内部凸出的部分,起到作为将拉出部10a拉出时的把手部的作用。
如图3所示,在拉出部10a未被拉出的状态、即拉出部10a的一部分收容在把手部1b的内部而一部分凸出的状态下,锁板10与外部操作柄1同时转动。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拉出部10a从把手部1b的内部拉出的状态下,外部操作柄1的旋转被阻止。
关于下述构造因为是公知技术所以省略说明,即,通过上述拉出部10a从把手部1b内部的拉出或者向内部的收容,切换外部操作柄1可以旋转或不可以旋转。
11是螺旋弹簧,施加将拉出部10a向把手部1b的内部拉回的预紧力。也就是说,为了从图3所示的拉出部10a未被拉出的状态,转换到图2所示的拉出部10a被拉出的状态,通过抓住拉出部10a,一边抵抗螺旋弹簧11的弹簧反作用力一边拉出来。此外,在图3的状态中,设置于拉出部10a上的凸起(未图示),与设置于底盘1a上的销钉(未图示)相碰,以阻止进一步被拉出(图中向右移动),但如果在将把手部1b从图2开始逆时针转动的状态下,将拉出部10a拉出(这即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复位操作”相当),前述凸起与销钉不会相碰,能够将拉出部10a拉出。如果在该状态下返回初始位置(即图2的状态),则此次凸起和销钉卡合而拉出部10a不会被拉回把手部1b内部,而是被固定。
对于上述拉出部10a从把手部1b的内部拉出时进行固定的构造,因为是公知技术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于是,拉出部10a从把手部lb的内部拉出规定长度,如上所述,在设置于拉出部10a上的凸起(未图示)与设置于底盘la上的销钉(未图示)卡合而被固定的状态下,通过在设置于拉出部10a上的锁孔10d上安装例如荷包锁等,能够完全地防止拉出部10a被拉回把手部1b的内部。此外,在该状态下,如上所述,操作柄的断开→闭合或者闭合→断开的转动被阻止。
13是用于解除将门锁住的门锁机构(是公知技术,省略说明)的解除单元(以下称为解锁销)。
在图5中,14是在底盘1a的内表面可以与外部操作柄1的转动轴保持同轴旋转的凸轮,与外部操作柄1共同转动。而且,图5所示的凸轮14表示外部操作柄1处于OFF位置的状态,且表示开门的状态。
另外,在图5中,如果使外部操作柄1转回到ON位置,则凸轮14向箭头A的方向转动。凸轮14在外周形成缺口槽14a、斜面14b,如果使开闭器从OFF转换为ON,则缺口槽14a与在联锁杆2上形成的卡止用凸起部2b卡合。由此,在该状态,凸轮14向箭头A方向的转动被阻止,所以不能使开闭器为ON。此外,联锁杆2具有旋转轴2a,利用弹簧(未图示),总是向推压凸轮14的方向施加预紧力。另外,联锁杆2可以利用解锁销13向箭头B方向转动(该构造是公知技术,省略说明)。
下面,使用图1~图5,对于本实施方式1中的开闭器,说明门的打开状态/关闭状态、ON状态/OFF状态间的相关关系。具体来说,分为下述情况进行说明:门为打开状态而开闭器为OFF状态(称为状态1)、门为打开状态而开闭器为ON状态(称为状态2)、门为关闭状态而开闭器为OFF状态(称为状态3)、门为关闭状态而开闭器为ON状态(称为状态4)。
图5如上所述表示状态1。在状态1中,如前所述,如果要转换为ON,则卡止用凸起部2b与凸轮14的缺口槽14a卡合,阻止凸轮14的转动,因此使外部操作柄1不能转动到ON位置。因此,在例如操作者进行检查的情况下,不会错误地使开闭器成为ON(导通状态),确保安全性。
在状态1中,将门关闭,转换为状态3的情况下,止动板5上的C面切断部5b,使联锁杆2的端部(从底盘1a的外周延伸的部分)向图5所示的箭头C方向转动。即,联锁杆2以转动轴2a为中心向箭头B方向转动,放开卡止用凸起部2b和缺口槽14a的卡合。通过这些动作,开闭器成为状态3。因此,在状态3时,能够使外部操作柄1转动到ON位置。换言之,在门被关闭的状态下,外部操作柄1能够自由地转动,因此ON/OFF的切换操作未被限制。此外,在门被关闭的状态下,如上所述,联锁杆2的端部保持在从图5所示的状态向箭头C方向转动规定角度后的位置(卡止用凸起部2b压接在凸轮14的外周端面14c上的状态)。另外,在该状态下,联锁杆2的端部和联锁卡合部5a,在图1所示的轴P方向上以重合的方式卡合,因此,不能将门打开。此外,这种构造是公知技术,省略详细说明。
在状态4下,与状态3同样地,不能将门打开,并且,也能够使外部操作柄1转动到OFF位置。
另外,在状态3及状态4、即门被关闭的状态下,如上所述,联锁杆2的端部和联锁卡合部5a,在图1所示的轴P方向以重合的方式卡合,由此,不能将门打开,但通过进行以下动作,可以将门打开。
首先,在状态3下,为了打开门,使得外部操作柄1从OFF位置进一步转动到与ON位置相反的方向(称为复位),即,使凸轮14向与图5所示的箭头A相反的方向转动。此时,利用凸轮14的转动,联锁杆2一边相对凸轮14的外周端面14c滑动,一边向箭头B方向转动,其结果,与联锁卡合部5a的卡合被放开,以可以将门打开。另外,该构造也是公知技术,所以省略详细说明。此外,即使不进行复位操作,通过将规定的工具插入解锁销13使之旋转,使联锁杆2向图5所示的箭头B方向转动,从而能够将与联锁卡合部5a的卡合放开,以可以将门打开。
下面,在状态4下,为了将门打开,通过将规定的工具插入解锁销13使之旋转,使联锁杆2向图5所示的箭头B方向转动,从而将与联锁卡合部5a的卡合放开,以可以将门打开。此外,该构造也是公知技术,省略详细的说明。
状态2是为了确保安全而通常不能发生的状态。但是,根据检查等的内容,有时希望在开闭器为ON状态下进行检查。由此,为了转换到状态2,在状态4下,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使解锁销13转动,通过放开联锁杆2的端部和联锁卡合部5a的卡合,能够将门打开(即,转换为状态2)。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具有外部操作柄的开闭器上的外部操作柄在闭合时(ON)的位置未上锁(锁板未被拉出)的情况的外观上表面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具有外部操作柄的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在闭合时(ON)的位置已上锁(锁板被拉出)的情况的外观上表面图,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具有外部操作柄的开闭器上的外部操作柄在断开时(OFF)的位置未上锁(锁板未被拉出)的情况的外观上表面图,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具有外部操作柄的开闭器上的外部操作柄在断开时(OFF)的位置已上锁(锁板被拉出)的情况的外观上表面图。
下面,使用图6~图9,对锁板10被拉出的状态、即拉出部10a从把手部1b的内部被拉出的状态,以及锁板10未被拉出的状态、即拉出部10a的一部分收容在把手部1b的内部而一部分凸出的状态进行说明。
10b、10c分别是由形成为锁板10的一部分的凸出部构成的解除限制单元。该凸出部处于锁板10的2个位置,分别形成为覆盖解锁销13的大小。
如图6所示,在开闭器为ON的状态,拉出部10a的一部分收容在把手部1b的内部的情况下,解除限制单元10c不覆盖解锁销13的位置,解锁销13露出。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开闭器为ON的状态,拉出部10a从把手部1b拉出的情况下,解除限制单元10c位于覆盖解锁销13的位置。即,形成为锁板10的一部分的解除限制单元10c,在锁板10(拉出部10a)未被拉出的情况下,形成不覆盖解锁销13的位置关系,且在锁板10(拉出部10a)被拉出的情况下,形成覆盖解锁销13的位置关系。由此,在开闭器为ON状态时,锁板10(拉出部10a)被拉出的情况下,不能将工具插入解锁销13中使联锁杆2向图5所示的箭头B方向转动,因此,能够防止门被打开。
由此,通过将拉出部10a拉出,在锁孔10d内安装例如荷包锁(未图示),能够完全地防止拉出部10a被拉回把手部1b的内部。由此,使用者在该状态下,为了将门打开,必须拆卸荷包锁的锁定,将锁板10拉回把手部1b的内部,使解锁销13露出,利用工具使联锁杆2向图5所示的箭头B方向旋转,即成为所谓2重锁构造,极大地提高安全性。
如图8所示,在开闭器为OFF状态时,拉出部10a的一部分被收容于把手部lb的内部的情况下,解除限制单元10b不覆盖解锁销13的位置,解锁销13露出。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开闭器为OFF状态,拉出部10a从把手部1b被拉出的情况下,解除限制单元10c位于覆盖解锁销13的位置。即,形成为锁板10的一部分的解除限制单元10b,在锁板10(拉出部10a)未被拉出的情况下,形成不覆盖解锁销13的位置关系,且在锁板10(拉出部10a)被拉出的情况下,形成覆盖解锁销13的位置关系。由此,在开闭器为OFF状态,锁板10(拉出部10a)被拉出的情况下,不能将工具插入解锁销13使联锁杆2向图5所示的箭头B方向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开门。(但是,在该状态下,如果如前所述进行复位操作,则能够开门。)
如上所述,通过将锁板10拉出,在锁孔10d内安装例如荷包锁(未图示),能够完全地防止锁板10被拉回把手部1b的内部。由此,使用者为了在该状态下将门打开,必须拆卸荷包锁的锁定,将锁板10拉回把手部1b的内部,使解锁销13露出,利用工具,使联锁杆2向图5所示的箭头B方向转动,成为所谓2重锁构造,极大地提高安全性。
如上所述,具有本实施方式1中的外部操作柄的开闭器,如果锁板10被拉出,则因为解除限制单元10b或10c覆盖解锁销13,所以门锁不能解除。即,无论开闭器处在ON状态/OFF状态中的哪种状态,都能够防止开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锁板10与拉出部10a一起利用树脂形成为一体,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为了得到坚固的解除限制单元10b、10c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锁板10可以通过切削金属材料构成。另外,不必由金属材料使整个前述锁板10形成为一体,而是可以由金属板的冲压加工形成构成解除限制单元10b、10c的部分、即拉出部10a以外的部分,与拉出部10a为嵌合连接的结构。根据该结构,可以得到坚固的解除限制单10b、10c,同时与该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成本升高。
实施方式2.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锁板构造的平面图。在图10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元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110是锁板,15是由金属板形成的く字状的联杆部件,其一端利用销钉16以可转动的方式与锁板110结合,。联杆部件15按照以旋转轴18为中心旋转的方式,保持在外部操作柄1的内部。在联杆部件15的另一端,一体地形成放大部。该放大部是解除限制单元15b的一个例子,与实施方式1的解除限制单元10c具有同样的功能。而且,由矩形状的板构成的解除限制单元15a设置在外部操作柄1的内部。该解除限制单元15a与本实施方式1中的解除限制单元10b具有相同的功能。该解除限制单元15a与锁板110的运动联动,向同方向移动。
图10表示与实施方式1的图6相当的状态。即表示开闭器为ON,锁板110未被拉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将锁板110向箭头Q方向拉出,联杆部件15以旋转轴18为支点向箭头R方向转动,形成为联杆部件15的一部分的解除限制单元15b覆盖解锁销(未图示)。即,成为与实施方式1的图7相当的状态。
同样地,如果从图10所示的状态,使得外部操作柄1的把手部1b在图10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则成为与实施方式1的图8相当的状态。即为开闭器为OFF、锁板110未被拉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将锁板110向箭头Q方向拉出,使得形成为联杆部件15的一部分的解除限制单元15a覆盖解锁销(未图示)。即,成为与实施方式1的图9相当的状态。
如上所述,利用经由联杆部件15将直线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的结构,由于可以由简单形状的金属部件(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进行连接,所以能够达到实施方式1的效果,解除限制单元得到加强,价格低廉且安全性提高。特别地,为了用于外部操作柄1的外形大、电流容量大的开闭器(例如1000A等级),要求坚固的锁,因此本实施方式2所示的结构优选。

Claims (2)

1.一种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其构成为,与组装在控制盘中的开闭器的开闭器用手柄卡合,从前述控制盘的前面通过手动操作外部操作柄来开闭前述开闭器,其具有:锁板,其以能够从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中拉出/退回的方式安装,同时在拉出时阻止外部操作柄的转动,且在拉出的部分上具有用于安装操作锁的锁孔;门锁机构,其使得在开闭器闭合时,前述控制盘的门不会打开;以及解除单元,其用于解除该门锁机构,该外部操作柄的特征在于,
还具有解除限制单元,其构成方式为,在前述开闭器的断开和闭合时都进行限制,使得在前述锁板拉出时前述解除单元不起作用,而在前述锁板退回时前述解除单元起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其特征在于,
解除限制单元,由随着锁板的拉出/退回而转动的联杆部件构成。
CN200710001287XA 2006-08-09 2007-01-16 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31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16818 2006-08-09
JP2006-216818 2006-08-09
JP2006216818A JP4678346B2 (ja) 2006-08-09 2006-08-09 開閉器の外部操作ハンド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3155A CN101123155A (zh) 2008-02-13
CN101123155B true CN101123155B (zh) 2010-12-15

Family

ID=39085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128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3155B (zh) 2006-08-09 2007-01-16 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78346B2 (zh)
CN (1) CN1011231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48813B1 (fr) * 2009-07-31 2011-08-05 Hager Electro Sas Systeme de commande rotatif pour appareil electrique de type disjoncteur.
CN103000407B (zh) * 2011-09-15 2016-01-13 西门子公司 一种锁定装置及电气开关设备
CN104377058A (zh) * 2013-08-14 2015-02-25 西门子公司 一种锁定装置及电气开关设备
CN114050062B (zh) * 2021-11-03 2023-08-18 嘉兴信保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闭器用操作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3391Y2 (zh) * 1971-03-15 1978-01-27
JPS599458U (ja) * 1982-07-09 1984-01-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ハンドル鎖錠装置
JPS6126410A (ja) * 1984-07-12 1986-0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操作ハンドル装置の鎖錠装置
JP4018005B2 (ja) * 2003-03-04 2007-1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の外部操作ハンド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3155A (zh) 2008-02-13
JP4678346B2 (ja) 2011-04-27
JP2008041532A (ja) 2008-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73428B1 (en) A lock mechanism
US8567830B2 (en) Auto cam lock
US8438888B2 (en) Door lock device for vehicle
CN104169509B (zh) 用于舱盖或门的锁
GB2496911A (en) Door latch mechanism
GB2458567A (en) Door latch in a motor vehicle
CN101123155B (zh) 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柄
JP2010084464A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CN114126906A (zh) 锁组件
GB2270343A (en) Multi point door lock
US6588810B1 (en) Closing device with selective locking
EP0535497A1 (en) Improved lock with an emergency opening device
JPH08135279A (ja) 左右兼用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CN211287065U (zh) 门锁
US11859418B2 (en) Automobile door latch device
JP4872756B2 (ja) 開閉器の外部操作ハンドル装置
US20080209815A1 (en) Locking latch handle
KR101382281B1 (ko) 차량의 연료도어 장치
EP1212501B1 (en) A powered vehicle door latch and actuator therefor
CN101939499B (zh) 用于机动车的门板的锁
EP3770363A1 (en) Motor-driven door latch for vehicle
JP4440025B2 (ja) 開閉装置
KR100535766B1 (ko) 글로브 박스의 록킹 장치
CN220382025U (zh) 用于电气开关的合闸保持机构及电气开关
KR102552096B1 (ko) 차량용 도어 래치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