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2203B - 旋转门 - Google Patents

旋转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2203B
CN101122203B CN2007101198236A CN200710119823A CN101122203B CN 101122203 B CN101122203 B CN 101122203B CN 2007101198236 A CN2007101198236 A CN 2007101198236A CN 200710119823 A CN200710119823 A CN 200710119823A CN 101122203 B CN101122203 B CN 1011222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wing
revolving door
door w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198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2203A (zh
Inventor
费向红
林自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OON EDAM ENTR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ON EDAM ENTR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ON EDAM ENTR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ON EDAM ENTR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198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222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22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2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2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2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Extensible Doors And Revolving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门,包括具有两个相对的供出入用开口的圆筒壁、若干门翼和与所述门翼一起转动的顶板,所述门翼的第一侧边的上端设置第一转动轴,所述门翼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在靠近所述圆筒壁的位置与所述顶板枢接,所述门翼的第二侧边和所述顶板之间设置锁定装置,所述旋转门正常旋转时所述锁定装置锁定所述门翼。本发明提供的旋转门的门翼可以绕所述第一转动轴从旋转门的中心位置旋转打开,因而能够提供一个较为宽敞的通道,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人员流通得更为顺畅,并能使大件物品和小型车辆通过。

Description

旋转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门,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中心旋转立柱的旋转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旋转门通常包括具有两个开口的圆筒壁、安装在地面的中心位置的下转盘、安装在顶部中心位置的上转盘、以及作为旋转门旋转中心的中心立柱和固定在所述中心立柱上的若干门翼。所述门翼与所述中心立柱连接,与上、下转盘一起以中心立柱为中心旋转,使用者可以从圆筒壁上的开口推动所述门翼绕所述中心立柱旋转移动而进出所述旋转门。由于所述门翼通常固定在不能移动的中心立柱上,因此在紧急情况下,不能提供快速逃生通道。
授权公告号为CN2685510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门,图1是上述现有技术的旋转门结构的示意图。所述旋转门包括圆筒壁2,所述圆筒壁2上设有两个相对应的供出入用的开口10。上转盘11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门顶盖3的中心位置上。下转盘5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门底部地面的中心位置上。所述门翼6通过转动轴12(示于图2中)枢装在所述上转盘11和下转盘5之间。
图2是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旋转门门翼安装方式的示意图。所述旋转门的门翼6的一侧边的上下两端设有转动轴12,门翼6通过所述转动轴12枢接在上转盘11和下转盘5的中心位置。在上转盘11和下转盘5上设有锁定机构13,所述锁定机构13将门翼6在上转盘11和下转盘5之间的位置固定。当需要拆卸门翼6时,可以解锁锁定机构13。
该专利所述旋转门取消了传统旋转门的中心立柱,并可以将门翼6绕位于旋转门中心位置的转动轴12旋转,使门翼6处于与进出方向平行的位置,从而形成贯穿圆筒壁2的两个开口10的两个通道。但是上述每个通道都比较狭窄,在紧急情况下人员通过旋转门时仍然存在障碍。并且该旋转门在日常使用中无法使大件物品、小型车辆等通过,给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供比较宽敞通道的旋转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转门,包括具有两个相对的供出入用的开口的圆筒壁、若干门翼和与所述门翼一起转动的顶板,所述门翼的第一侧边的上端设置第一转动轴,所述门翼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在靠近所述圆筒壁的位置与所述顶板枢接,所述门翼的第二侧边和所述顶板之间设置锁定装置,所述旋转门正常旋转时所述锁定装置锁定所述门翼;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中心位置的连接柱体,所述连接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座,所述门翼的第二侧边的顶部固定安装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由所述支撑座锁定;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连接柱体之间形成环绕所述连接柱体的台阶,所述台阶上表面固定安装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定位部件具有向下的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弧形,所述定位部件为具有一中心旋转轴的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锁定装置进一步包括驱动所述连接柱体竖直移动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动机和由所述电动机驱动的丝杆,所述连接柱体的内部设有丝套,所述丝杆与所述丝套配合,所述连接柱体在所述电动机的带动下竖直运动。
优选地,所述门翼的第一侧边与所述圆筒壁之间设有副门翼,所述副门翼与所述顶板枢接,所述副门翼的延长线通过所述圆筒壁的圆心。
优选地,所述副门翼和所述门翼的数量相同,为3扇或4扇,所述副门翼的宽度小于所述门翼宽度。
本发明提供的旋转门,在正常旋转状态下,门翼通过第一转动轴和锁定装置安装在在顶板上,并能随顶板一起旋转。当遇到紧急情况或者需要搬运大件物品、出入小型车辆时,所述门翼与顶板的锁定装置解锁,此时门翼可绕靠近圆筒壁的第一转动轴旋转,门翼的第二侧边从所述旋转门的中心位置旋出,从而在所述旋转门的中部形成一个连通所述圆筒壁上两个开口的较为宽敞的通道。由于所述门翼绕着靠近所述圆筒壁的第一旋转轴旋转,使得上述通道中不存在障碍物,因而能够提供一个较为宽敞的通道,可以使大件物品和小型车辆得以顺利通过。当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快速疏散时,所述门翼也可旋转折叠出两个独立的通道,使外部救援人员和内部需疏散的人员可以从不同的通道穿过所述旋转门,避免了拥挤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旋转门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旋转门门翼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旋转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4为图3所示旋转门的门翼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旋转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旋转门锁定装置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7为图6所示定位部件和支撑座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所示定位部件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与图8所示定位部件相配合的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旋转门锁定装置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1为图10所示锁定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旋转门锁定装置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所述旋转门锁定装置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所述旋转门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旋转门处于正常旋转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4所示旋转门第一种门翼折叠方式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4所示旋转门第二种门翼折叠方式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4所示旋转门第三种门翼折叠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照图3和图4,图3为本发明所述旋转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图4为图3所示旋转门门翼安装方式的示意图。在本发明所述旋转门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门包括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开口201的圆筒壁20,圆筒壁20通常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两个开口201之间可以形成用于行人穿过的旋转门的通道。所述旋转门还包括顶板22和若干门翼21,门翼21通常也是由透明材料制成。本发明所述旋转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旋转门采用三扇门翼21。
门翼21具有第一侧边211和第二侧边212。门翼21的第一侧边211的上端设置第一转动轴23,门翼21通过第一转动轴23与顶板22枢接,具体是在靠近圆筒壁20的位置与顶板22枢接。门翼21的第二侧边212的上端与顶板22之间设置锁定装置24。所述旋转门正常旋转时锁定装置24锁定门翼21,锁定装置24也可以在需要时解锁门翼21,使门翼21的第二侧边212与顶板22相分离。锁定装置24的具体结构在下文将会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当所述旋转门正常旋转时,门翼21的第一侧边211和第二侧边212分别通过第一转动轴23和锁定装置24与顶板22安装在一起,门翼21可以和顶板22一起无相对运动地旋转。当所述旋转门处于非正常旋转状态,比如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快速疏散或者需要出入大件物品、小型车辆时,可以解锁锁定装置24。锁定装置24解锁后,门翼21的第二侧边212可以与顶板22相分离,门翼21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绕第一转动轴23旋转,使其第二侧边212远离所述旋转门的中心位置,这样在旋转门中心位置即可形成连通圆筒壁20的两个开口201的通道。
上述本发明所述旋转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旋转门在正常旋转状态下,门翼21通过第一转动轴23和锁定装置24安装于顶板22下侧,并能够与顶板22一起旋转。在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快速疏散,或者需要搬运大件物品、出入小型车辆时,门翼21可在外力作用下绕靠近圆筒壁20的第一转动轴23旋转。当门翼21的第二侧边212从所述旋转门的中心位置旋出后,在所述旋转门的中部可以形成一个连通圆筒壁20上的两个开口201的通道。由于门翼21绕着靠近圆筒壁20的第一转动轴23旋转,所以在上述通道中不存在障碍物,因而能够提供一个较为宽敞的通道。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人员流通得更为顺畅,并能使大件物品和小型车辆得以顺利通过。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所述旋转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本发明所述旋转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相对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旋转门采用四扇门翼21。其他结构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所述旋转门锁定装置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本发明所述旋转门锁定装置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锁定装置包括连接柱体241,连接柱体24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旋转门的旋转中心轴重合。连接柱体241上部呈柱体,具体可以是圆柱体或者长方体。连接柱体241下部水平地设有环绕连接柱体241的支撑座242。支撑座242与连接柱体241共轴,支撑座242与连接柱体241形成台阶,经过连接柱体241中心轴线的纵切面为倒置的T字形。门翼21的第二侧边212的上端安装定位部件243,定位部件243的位置通过支撑座242限定。所述旋转门的门翼21绕其第一侧边211上端部的第一转动轴23旋转,使其第二侧边212处于所述旋转门的中心位置。此时定位部件243由支撑座242锁定,因此门翼21与顶板22无相对运动地安装在一起,两者即可实现一起旋转。
当定位部件243与支撑座242分离,即解除锁定后,门翼21即可绕第一转动轴23旋转,使其第二侧边212远离所述旋转门的中心位置,从而提供连通圆筒壁20的两个开口201的宽敞的通道。
请参考图7,图7为图6所示定位部件和支撑座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图。
定位部件243可以进一步包括向下的凸起部244,当门翼21闭合时,凸起部244位于支撑座242的正上方。支撑座242上表面固定安装支撑台245,支撑台245的上表面开设凹槽246。凹槽246内表面的形状与定位部件243的凸起部244的形状相适应。当门翼21需要锁定时,推动门翼21,使凸起部244沿着支撑台245的上表面进入凹槽246中,从而定位部件243由支撑座242定位。当门翼21需要打开时,继续推动或者向相反的方向推动门翼21,使定位部件243的凸起部244离开凹槽246即可。定位部件243与支撑座242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连接。比如,可以将凸起部244安装在支撑座242上,而在定位部件243的下部开设凹槽246。也可以将支撑台243省略,而将所述凹槽246直接开设在支撑座243上。
本发明所述旋转门锁定装置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锁定装置,在固定于所述旋转门顶部的支撑台245上开设凹槽246,在门翼21的第二侧边212的上端安装定位部件243,通过凹槽246来限定定位部件243的位置,进而将门翼21定位。门翼21需要打开时,推动门翼21使其绕第一转动轴23转动,定位部件24即与凹槽246相分离,门翼21即被打开。门翼21打开后在所述旋转门的通道上不存在障碍物,因而较为宽敞,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人员流通得更为顺畅,并能使大件物品和小型车辆顺利通过。
请参考图8,图8为图6所示定位部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所述旋转门的定位部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定位部件243具体可以呈圆柱体,且具有一中心旋转轴,定位部件243通过所述中心旋转轴枢接于门翼21第二侧边212的上端部。所述中心旋转轴处于水平方向,当所述旋转门正常旋转时,所述中心旋转轴通过所述旋转门的旋转中心。凸起部244即为呈圆柱体的定位部件243侧面的弧形突出部。
请参考图9,图9为与图8所示定位部件相配合的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支撑台245固定安装在支撑座242上,支撑台245上的凹槽246的内表面为圆弧形,以和图8所示的呈圆柱体的定位部件243的圆弧形凸起部244相适应。
上述图8、图9中描述的凸起部244和凹槽246的形状相配合,在门翼21处于正常旋转状态时,凸起部244不易从凹槽246中滑出。定位部件243可以绕其中心旋转轴旋转,这样在门翼21锁定或者打开的过程中,由于定位部件243能够以滚动代替滑动,定位部件243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只需很小的力即可推动门翼21。
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所述旋转门锁定装置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在本发明所述旋转门锁定装置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锁定装置24进一步包括驱动部件247,用以驱动所述连接柱体241竖直移动。驱动部件247具体可以选用直流电机。作为驱动部件247的直流电机固定在顶板22上。直流电机的转轴与旋转门旋转中心线重合。连接柱体241的中心轴线也与旋转门的旋转中心轴重合。将门翼21推动至锁定位置后,启动直流电机,使连接柱体241上升,支撑台245上的凹槽246随之上升,并抱紧定位部件243的凸起部244。然后关闭直流电机,连接柱体241停止上升。当门翼21需要打开时,首先开动直流电机使连接柱体241下降,支撑台245上的凹槽246随之下降,从而松开定位部件243的凸起部244。然后关闭直流电机,连接柱体241停止下降,此时即可将门翼21从所述旋转门中心位置旋出。这样的设置可以更加牢固地将门翼21锁定,即使有较大的外力门翼21也不会意外打开。同时打开门翼21时凹槽246也不会再阻碍凸起部244的移动,门翼21打开时更为轻易。
请参考图11,图11为图10所示锁定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作为对图10所示具体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图11所示的锁定装置24中的连接柱体241与作为驱动部件247的直流电机的转轴27形成丝杆连接。在一种具体的连接方式中,连接柱体241的上端设有具有内螺纹的中心孔,其内螺纹与直流电机的转轴27上的外螺纹配合,形成丝杆。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锁定装置24还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板22上的固定座248。固定座248通过键249与连接柱体241连接。键249具体可以通过螺栓与连接柱体241固定连接。当直流电动机转动时,固定座248通过键249限制连接柱体241的旋转,使直流电动机转轴27外部的螺纹与连接柱体241的中心孔的内螺纹相对旋转,进而带动连接柱体241上升或下降。由于连接柱体241的上下运动采用的是丝杆原理,使得锁定装置24体积较小,运行平稳且无噪声,生产成本也得到降低。
请参考图12,图12为本发明所述旋转门锁定装置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在本发明所述旋转门锁定装置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电磁铁271与顶板22固定连接,同时在门翼21的顶部固定安装铁条272。电磁铁271和铁条272均可以通过螺栓等方式分别与顶板22和门翼21固定连接。门翼21的第二侧边212绕第一转动轴23旋转至所述旋转门中心位置时,电磁铁271位于铁条272正上方。电磁铁271的形状具体可以是条形。当电磁铁271为条形时,门翼21的第二侧边212绕第一转动轴23旋转至所述旋转门中心位置时,其最好与铁条272相平行。此时电磁铁271通电,电磁铁271在顶板22上的位置使其恰好吸引门翼21顶部的铁条272,进而将门翼21的位置固定。相应地,当需要将门翼21从所述旋转门中心位置旋出时,电磁铁271断电,门翼21即可被推离所述旋转门中心位置。各扇门翼所对应的电磁铁271可以进一步设置为能够独立地通电或者断电。采用这种锁定方式的锁定装置结构比较简单,便于控制。
请参考图13,图13为本发明所述旋转门锁定装置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本发明所述旋转门锁定装置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各扇门翼21的第二侧边212的顶部固定安装销轴28,相应地在顶板22上开设销孔221。第二侧边212绕第一转动轴23旋转至所述旋转门中心位置时,销轴28可以插入销孔221,从而实现对门翼21位置的锁定。销轴28插入销孔221中后,可以通过常规的方法保持其位于销孔221中的位置。比如在销轴28上可以安装与其垂直的挡杆(图中未示出),在门翼21的第二侧边212的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支撑面竖直向上的支撑体,向上推动销轴28使其插入销孔221中。转动销轴28使所述挡杆位于所述支撑体的支撑面上。采用这种锁定方式的锁定装置结构比较简单,便于实现。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常规的方式保持销轴28的位置,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4,图14为本发明所述旋转门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所述旋转门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旋转门进一步包括数目与门翼21相同的副门翼26。门翼21的第一侧边211与所述旋转门的圆筒壁20间隔一段距离地设置。所述副门翼26设置在第一侧边211和圆筒壁20之间,且副门翼26沿着圆筒壁20的截面圆的半径方向设置,其延长线通过所述旋转门的旋转中心。
门翼连接柱2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门的顶板22,门翼连接柱29位于顶板22下方。门翼连接柱29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台291和第二固定台292。门翼21可以通过第一转动轴23与第一固定台291枢接。在门翼21的第一侧边211的下端可以进一步设置第二转动轴231,门翼21可以通过第二转动轴231与第二固定台292枢接。副门翼26靠近门翼连接柱29的侧边的上端和下端可以分别设置第三转动轴261和第四转动轴262,副门翼26分别通过第三转动轴261和第四转动轴262与第一固定台291和第二固定台292枢接。
副门翼26设置在门翼21的第一侧边211和旋转门的圆筒壁20之间,当有障碍物处于副门翼21与圆筒壁20之间时,副门翼26可以绕第三转动轴261及第四转动轴262旋转,增大门翼21的第一侧边211与旋转门的圆筒壁20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显著提高所述旋转门的安全性能。
请参考图15、图16、图17及图18。图15为图14所示旋转门处于正常旋转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6为图14所示旋转门第一种门翼折叠方式的示意图;图17为图14所示旋转门第二种门翼折叠方式的示意图;图18为图14所示旋转门第三种门翼折叠方式的示意图。
当本发明所述旋转门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旋转门处于正常旋转状态时,如图15所示,门翼21和副门翼26在门翼连接柱29的带动下绕所述旋转门的旋转中心旋转。此时门翼21与相对应的副门翼26在同一直线上。
当本发明所述旋转门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旋转门处于正常停门状态,即供大件物品、小型车辆出入的状态时,相邻的两个门翼21的第二侧边212分别绕与其对应的第一转动轴23旋转至圆筒壁20附近,且上述两个第二侧边212相互靠近。另外两个门翼21以相同的方式布置。这样,在四扇门翼21之间形成一连通圆筒壁20的两个开口201的较为宽敞的通道,以供出入小型车辆、大件物品之用。此时门翼21与副门翼26所处的状态如图16所示。
当本发明所述旋转门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旋转门处于紧急状态,比如遇到火警时,相对的两扇门翼21通过锁定装置24与所述旋转门固定,该两扇门翼21处于同一直线上,且该两扇门翼21处于与人员或者物品流向平行的位置。另外两扇相对的门翼21则分别绕相应的第一转动轴23旋转至圆筒壁20附近。这样,上述共线的两扇门翼21将流通通道分隔成左、右两个互不干涉的部分,以便救援人员或者物品进入,同时保证疏散人员有秩序地走出建筑物,避免拥挤事故的发生。此时门翼21与副门翼26所处的状态如图17所示。
当本发明所述旋转门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旋转门处于关闭状态,即夜间锁门状态时,相邻的两个门翼21的两个第二侧边212分别绕与其对应的第一转动轴23旋转至圆筒壁20所在的圆柱面附近,上述两个第二侧边212相互靠近且将旋转门通向外部的开口201封闭。可以通过常规的手段将上述相互靠近的两个门翼21锁定在一起,即可将所述旋转门彻底关闭。在夜间或者节假日旋转门不需要通行时可将其封闭并锁定,以增加建筑物的安全。此时门翼21与副门翼26所处状态如图18所示。
本发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旋转门门翼21较宽,门翼21从锁定位置打开后,相邻的两扇门翼21之间会存在相互重叠的部分,相互重叠的门翼21无法同时方便地靠在圆筒壁20上。因此,本发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旋转门所提供的流通通道不够畅通。本发明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旋转门通过在门翼21的第一侧边211与旋转门的圆筒壁20之间设置副门翼26,相应地减小了门翼21的宽度,避免了上述不利情况的发生,其所提供的流通通道比较畅通。此外,本发明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旋转门能够通过对门翼21折叠方式的改变,满足不同的需求。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旋转门具有四扇门翼21和副门翼26,显然,只需相应地调整上述门翼21和副门翼26的分布位置即可使调整其数目。比如,可设置三扇门翼21和三扇副门翼26,门翼21处于锁定位置时每两扇相邻门翼21之间均呈120度夹角。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旋转门,包括具有两个相对的供出入用的开口的圆筒壁、若干门翼和与所述门翼一起转动的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翼的第一侧边的上端设置第一转动轴,所述门翼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在靠近所述圆筒壁的位置与所述顶板枢接,所述门翼的第二侧边和所述顶板之间设置锁定装置,所述旋转门正常旋转时所述锁定装置锁定所述门翼;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中心位置的连接柱体,所述连接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座,所述门翼的第二侧边的顶部固定安装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由所述支撑座锁定;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连接柱体之间形成环绕所述连接柱体的台阶,所述台阶上表面固定安装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定位部件具有向下的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弧形,所述定位部件为具有一中心旋转轴的圆柱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进一步包括驱动所述连接柱体竖直移动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动机和由所述电动机驱动的丝杆,所述连接柱体的内部设有丝套,所述丝杆与所述丝套配合,所述连接柱体在所述电动机的带动下竖直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翼的第一侧边与所述圆筒壁之间设有副门翼,所述顶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连接柱体,所述副门翼与所述连接柱体枢接,所述副门翼的延长线通过所述圆筒壁的圆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门翼和所述门翼的数量相同,为3扇或4扇,所述副门翼的宽度小于所述门翼宽度。
CN2007101198236A 2007-07-31 2007-07-31 旋转门 Active CN101122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198236A CN101122203B (zh) 2007-07-31 2007-07-31 旋转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198236A CN101122203B (zh) 2007-07-31 2007-07-31 旋转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2203A CN101122203A (zh) 2008-02-13
CN101122203B true CN101122203B (zh) 2010-11-10

Family

ID=39084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198236A Active CN101122203B (zh) 2007-07-31 2007-07-31 旋转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222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3055B (zh) * 2011-04-29 2013-09-18 北京宝盾门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自动门控制系统
CN103362413B (zh) * 2012-04-01 2016-07-06 千藏工业株式会社 一种自动旋转门及其检测到危险时的运行方法
CN106437445B (zh) * 2016-08-31 2018-08-28 广东金大田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宽通道的双体旋转门
CN107558911A (zh) * 2017-08-30 2018-01-09 天津市森奥门窗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安全防火门
CN108179894A (zh) * 2018-01-16 2018-06-19 北京氧与芳香医药研究院 养生舱用舱体及养生舱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15049A1 (de) * 1994-11-28 1996-06-05 Kaba Gallenschütz GmbH Drehtüranlage
EP0692060B1 (de) * 1993-03-30 1996-08-14 RECORD TÜRAUTOMATION GmbH Karusselltür
CN2280147Y (zh) * 1997-03-03 1998-04-29 北京吉利自动门有限公司 风车型两翼旋转门
CN2283118Y (zh) * 1997-04-07 1998-06-03 刘乃适 悬吊式转开两用自动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92060B1 (de) * 1993-03-30 1996-08-14 RECORD TÜRAUTOMATION GmbH Karusselltür
EP0715049A1 (de) * 1994-11-28 1996-06-05 Kaba Gallenschütz GmbH Drehtüranlage
CN2280147Y (zh) * 1997-03-03 1998-04-29 北京吉利自动门有限公司 风车型两翼旋转门
CN2283118Y (zh) * 1997-04-07 1998-06-03 刘乃适 悬吊式转开两用自动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2203A (zh) 2008-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2203B (zh) 旋转门
US4970826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a gate
CN211623178U (zh) 一种多方位电控锁定的防盗安全门
CN2771072Y (zh) 电动自行车的轮毂锁
CN115140106B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吊码安装架
CN205669356U (zh) 机柜锁和户外机柜
CN207165945U (zh) 配电柜门及配电柜
CN1308565C (zh) 改进的机动门装置
CN102041944A (zh) 移门保险箱
CN101122205A (zh) 旋转门的中心锁定装置
CN213774869U (zh) 矿用隔爆柜的安全联锁机构
CN210264360U (zh) 一种气动自动门
WO2020173796A1 (en) Sectional door with two dynamic sections
CN205666488U (zh) 一种散热配电柜
JP4317464B2 (ja) 防水板装置
CN211468597U (zh) 一种半挂车自带挡销式防涨厢机构
CN220848526U (zh) 通用小型隐蔽检修口
CN205666467U (zh) 一种具有柜门锁紧机构的户外配电柜
CN213303116U (zh) 一种立式可视化电子请假放行机
CN209202444U (zh) 一种储物柜
CN216553611U (zh) 一种四翼自动旋转门
CN212689244U (zh) 一种速成房屋
CN213175216U (zh)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门可调节的自锁装置
CN218320358U (zh) 车门吊具安全保障装置
CN220507218U (zh) 空调用底板组件、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