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4101A - 电泳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泳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4101A
CN101114101A CNA2007101391252A CN200710139125A CN101114101A CN 101114101 A CN101114101 A CN 101114101A CN A2007101391252 A CNA2007101391252 A CN A2007101391252A CN 200710139125 A CN200710139125 A CN 200710139125A CN 101114101 A CN101114101 A CN 101114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backlight mode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391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南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14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41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85Operation of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affecting the entire cel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reflectors or 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Filling or clos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Filling or closing of cells
    • G02F1/1681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Filling or closing of cells having two or more microcells partitioned by walls, e.g. of microcup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6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09Function characteristic transflectiv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于环境光以反射显示模式和透射显示模式工作的电泳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基底,具有第一电极;第二基底,面向第一基底并具有第二电极;一对分隔件,置于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用于限定室;绝缘液体,填充室;第一颜色的带电粒子和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分散在绝缘液体中;背光单元,安装在第二基底的外侧;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当背光单元打开时,将第一颜色的带电粒子和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分别沿相反方向吸引到分隔件。

Description

电泳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06年7月26日提交的第2006-70234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泳显示器,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适应于周围光环境以反射显示模式和透射显示模式工作的电泳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电泳显示装置是一种通过利用施加的电场重新排列带电的颜料粒子来形成可见图像的信息显示器。电泳是带电物质在电场的影响下的运动。
通常,电泳显示装置包括一对彼此面对的电极以及在该对电极之间的分散(dispersion)液。分散液包含绝缘液体,该绝缘液体具有分散在其中的带电的电泳粒子。为了显示图像,电泳粒子在施加的电场的作用下向所述一对电极中的具有与电泳粒子的电极性相反的电极性的一个电极移动。与电泳粒子形成对比的背景颜色由包含白色带电粒子的绝缘液体来表示。
电泳显示装置具有若干优点,如低功耗、高对比度和宽视角。出于这些原因,期望在未来将会广泛地利用电泳显示装置。
然而,由于电泳显示装置是一种完全的反射式显示装置,所以在周围光环境暗的情况下,显示性能会突然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当处于亮的周围光环境时以反射显示模式工作而当处于暗的周围光环境时以背光显示模式工作的电泳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底,具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一电极为透明的;第二基底,面向所述第一基底并具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基底和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的;一对分隔件,置于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之间,用于限定室;绝缘液体,填充所述室;第一颜色的带电粒子,分散在所述绝缘液体中,所述第一颜色的带电粒子具有预定的极性;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分散在所述绝缘液体中,所述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的极性与所述第一颜色的带电粒子的极性相反;背光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底的外侧,用于向所述第二基底发射光;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当所述背光单元打开时,将所述第一颜色的带电粒子和所述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分别沿相反方向吸引到分隔件。
优选的,所述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形成在所述分隔件中的一个的内壁上;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形成在另一个分隔件的内壁上,其中,当所述背光单元打开时,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当所述背光单元被去激活时,释放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
优选的,所述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第一分隔件的一端处;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第二分隔件的一端处,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
优选的,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附近,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另一端附近。
优选的,当所述背光单元被去激活时,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相同极性的电压。
优选的,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二电极水平地布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的两端叠置。
优选的,所述分隔件包含透明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接触所述分隔件的区域处的挡光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包括:第一透明基底,具有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基底,具有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二透明基底面向所述第一透明基底;一对分隔件,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基底和所述第二透明基底之间,用于限定室;第一颜色的绝缘液体,填充在所述室中;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分散在所述绝缘液体中,所述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具有预定的极性;背光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底的外侧,用于向所述第二透明基底发射光;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当所述背光单元打开时,将所述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吸引到分隔件。
优选的,所述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形成在所述分隔件中的一个的内壁上;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形成在另一个分隔件的内壁上,其中,当所述背光单元打开时,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当所述背光单元被去激活时,释放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
优选的,所述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第一分隔件的一端处;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第二分隔件的一端处,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
优选的,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附近,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另一端附近。
优选的,当所述背光单元被去激活时,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相同极性的电压。
优选的,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二电极水平地布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的两端叠置。
优选的,所述分隔件包含透明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接触所述分隔件的区域处的挡光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包括:第一透明基底,具有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基底,具有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二透明基底面向所述第一透明基底;多个胶囊,布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底和所述第二透明基底之间;绝缘液体,填充所述胶囊;第一颜色的带电粒子,具有预定的极性并分散在所述绝缘液体中;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具有与所述第一颜色的带电粒子的极性相反的极性,并分散在所述绝缘液体中;背光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底的外侧,用于向所述第二基底发射光;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当所述背光单元打开时,将所述第一颜色的带电粒子和所述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分别沿相反方向吸引到胶囊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中的一个的外侧;第二背光模式电极,以规则的间隔与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形成在同一水平线上,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
优选的,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一端附近,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另一端附近。
优选的,当所述背光单元被去激活时,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释放具有彼此相反的极性的电压。
优选的,当所述背光单元被去激活时,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相同极性的电压。
优选的,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二电极水平地布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的两端叠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包括:第一透明基底,具有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基底,具有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二透明基底面向所述第一透明基底;多个胶囊,布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底和所述第二透明基底之间;第一颜色的绝缘液体,填充所述胶囊;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具有预定的极性并分散在所述绝缘液体中;背光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底的外侧,用于向所述第二基底发射光;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当所述背光单元打开时,将所述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吸引到胶囊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一透明基底和所述第二透明基底中的一个的外侧;第二背光模式电极,以规则的间隔与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形成在同一水平线上,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
优选的,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一端附近,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另一端附近。
优选的,当所述背光单元被去激活时,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释放具有彼此相反的极性的电压。
优选的,当所述背光单元被去激活时,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相同极性的电压。
优选的,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二电极水平地布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的两端叠置。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标、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图1中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反射显示模式操作的剖视图;
图2C是示出图1中的电泳显示装置的背光显示模式操作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3中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反射显示模式操作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图3中的电泳显示装置的背光显示模式操作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图6中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反射显示模式操作的剖视图;
图7C是示出图6中的电泳显示装置的背光显示模式操作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9A和图9B是示出图8中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反射显示模式操作的剖视图;
图9C是示出图8中的电泳显示装置的背光显示模式操作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图10中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反射显示模式操作的剖视图;
图11C是示出图10中的电泳显示装置的背光显示模式操作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将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可以省略对包含在此的公知功能和结构的详细描述,从而避免使本发明的主题模糊。
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具有两种模式,即,利用来自外部的入射光的反射显示模式和利用从背光发射的光的透射显示模式。
在反射显示模式下,电泳显示装置通过在周围光环境亮的情况下反射来自外部的光,以非白色和白色来呈现图像。反射显示模式是正常显示模式。
在透射显示模式下,电泳显示装置通过透射从背光发射的光,以黑色和白色来呈现图像。即,电泳显示装置可以通过透射从背光发射的所有的光来呈现白色,并通过利用载有预定颜料的粒子阻挡从背光发射的光来呈现黑色。
<实施例1>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电泳显示装置1包括第一基底10、第二基底20、分隔件30、绝缘材料40、白色带电粒子50、非白色带电粒子60、背光单元70和背光模式驱动单元80。
第一基底10包含薄膜形式的透明材料,并设置有第一透明电极12。第一透明电极12形成在第一基底10的整个表面上,并用作电泳显示装置1的共电极。
第一基底10和第一透明电极12用透明材料来实现,以能够透射来自外部的光或从背光单元70发射的光。
第二基底20被布置成面向第一基底10,并包含薄膜形式的透明材料。第二基底20设置有第二透明电极22。与第一透明电极12不同,第二透明电极22被图案化,使其位于与分隔件30限定的区域对应的位置。
分隔件30划分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之间的空间。如图1所示,分隔件30置于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之间,以将它们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室。独立地驱动电泳显示装置1中的每个室。即,每个室都形成有第二透明电极22,并在反射显示模式或透射显示模式下独立地工作。
绝缘材料40是填充在由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以及分隔件30形成的室内的材料。绝缘材料40可为液体或气体,并应该为透明的以允许光透射。绝缘材料40还具有介电性能,从而不受电场的影响。
白色带电粒子50分布在绝缘材料40中,每个粒子50具有预定的极性。白色带电粒子50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根据分别通过第一透明电极12和第二透明电极22施加在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上的直流(DC)电压形成的电场,白色带电粒子50在预定的方向上移动。例如,如果带正电,则白色带电粒子50向施加了相反极性的电压,即负电荷的第一电极12移动。粒子50反射所有来自外部的入射光。在这种情况下,电泳显示装置1显示白色。
非白色带电粒子60分散在绝缘材料40中,并具有与白色带电粒子50的极性相反的极性。因此,当通过第一透明电极12和第二透明电极22向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施加电压时,非白色带电粒子60在另一方向上移动。非白色带电粒子60被预定颜色的颜料染色。通常,非白色带电粒子60用黑色或蓝色的颜料染色。为了显示出彩色图像,可以用不同颜色的颜料给粒子上色。
背光单元70布置在第二基底20的背面,并向第二基底20发光。当环境光足够亮时,背光单元70关闭,当处于暗的周围环境下时,背光单元70打开,以向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的方向发射光。
当背光打开时,背光模式驱动单元80使白色带电粒子50和非白色带电粒子60向分隔件30移动。如果由于环境光不足而要使用背光单元70时,白色带电粒子50和非白色带电粒子60处于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之间,则粒子50和60阻挡从背光单元70发射的光。因此,背光模式驱动单元80使白色带电粒子50和非白色带电粒子60向分隔件30移动,从而允许光穿过。
可以以两种结构来实现背光模式驱动单元80。第一种,背光模式驱动单元80包括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如图1所示。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形成在彼此相对的分隔件30的内表面上。如果分别向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施加极性相反的DC电压,则在与通过第一透明电极12和第二透明电极22形成的电场垂直的方向上形成电场。通过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形成的电场使得白色带电粒子50和非白色带电粒子60向分隔件30移动,从而使得从背光单元70发射的光穿过。
现在,将参照图2A至图2C来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背光模式驱动单元80的电泳显示装置1的反射显示模式操作和透射显示模式操作。
如图2A所示,为了在反射显示模式下呈现非白色,将具有与非白色带电粒子60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DC电压施加到第一基底10,从而非白色带电粒子60向第一基底10的内表面移动。因此,来自外部的入射光被非白色带电粒子60反射,从而显示非白色带电粒子60的颜色。这时,具有与非白色带电粒子60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白色带电粒子50排列在第二基底20的内表面上方。
如图2B所示,为了在反射显示模式下呈现白色,在第一透明电极12和第二透明电极22上施加DC电压,使得第一透明电极12带负电,第二透明电极22带正电,与图2A不同。当然,在反射显示模式下,不打开背光单元70。
白色带电粒子50和非白色带电粒子60分别排列在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的内表面之上。因此,入射光被白色带电粒子50反射,从而显示白色。
如图2C所示,在透射显示模式下,通过第一透明电极12和第二透明电极22施加在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上的电压被释放,并且背光单元70被打开,在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上施加DC电压。因此,白色带电粒子50和非白色带电粒子60分别向施加有具有与粒子50和60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DC电压的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移动。
结果,非白色带电粒子60沿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排列,白色带电粒子50沿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排列。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白色带电粒子50和非白色带电粒子60向分隔件30移动,所以从背光单元70发射的光按顺序穿过第二基底20、绝缘材料40和第一基底10,从而显示白色。
可以以第二种结构来实现背光模式驱动单元80a。如图3所示,背光模式驱动单元80a包括形成在分隔件30下方的第二基底20上的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a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a。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a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a被分别提供有极性相反的DC电压。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a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a形成在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之一的外侧上,而不是形成在分隔件30上。因此,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a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a沿同一水平线布置,即,布置在基底的同一面上。
在图3中,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a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a布置在第二透明电极22的两侧。如果电泳显示装置1在反射显示模式下工作,则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a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a被提供有具有与施加到第二透明电极22的DC电压的极性相同极性的DC电压。即,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a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a具有与第二电极22一样的功能,即,使白色带电粒子50和非白色带电粒子60向第一基底10或第二基底20移动,从而显示白色或非白色(例如,黑色)。
如图4所示,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a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a可以形成在水平方向上不同的深度,并且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a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a的两端与第二基底20上的第二透明电极22的端部叠置。
在背光显示模式下,施加在第一透明电极12和第二透明电极22上的电压被释放,背光单元70被打开,极性相反的DC电压被分别施加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a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a。
如图5所示,如果将电压施加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82a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84a的上,则白色带电粒子50和非白色带电粒子60沿着电力线86a向带有相反电荷的背光模式电极82a和84a附近的分隔件30移动。因此,在室的中间没有粒子50和60,从而从背光单元70发射的光穿过该室,导致显示白色。
在反射显示模式下,该电泳显示装置如图2A和图2B所示工作。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第一基底10与分隔件30之间以及第二基底20与分隔件30之间形成挡光层90。当电泳显示装置1在背光显示模式下呈现非白色时,从背光单元70发射的光被分散在绝缘材料40中的白色带电粒子50或非白色带电粒子60阻挡。当分隔件30由透明材料制成时,光可以通过分隔件30泄漏出去。为了防止光通过分隔件30泄漏出去,可以在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与分隔件30接触的区域形成挡光层90。当然,挡光层90优选地由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另外,可用不透明的材料来形成分隔件30,用于防止从背光单元70发射的光泄漏,而不是用不透明材料来形成挡光层90。
<实施例2>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6所示,电泳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基底110、第二基底120、分隔件130、绝缘材料140、非白色带电粒子150、背光单元160和背光模式驱动单元170。
与白色带电粒子50和非白色带电粒子60分散在绝缘材料40中的第一实施例不同,只有非白色带电粒子150分散在绝缘材料140中。与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透明材料40不同,绝缘材料140被白色颜料染色。
在第一实施例中,当白色带电粒子50被吸引到第一透明电极12时显示白色,当非白色带电粒子60被吸引到第一透明电极12时显示非白色。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当非白色带电粒子150被吸引到第一电极112时,即,当非白色带电粒子150被排列在第一基底110之上时(如图7A所示),显示非白色。在上面的描述中,当非白色带电粒子的颜色是黑色时,显示非白色。
另一方面,如果非白色带电粒子150被吸引到第二透明电极120(如图7B所示),则在观看侧显示白色。在反射显示模式期间,背光单元160没有被驱动,没有电压被施加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17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174上。
在背光显示模式下,如果将电压施加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17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174上,则非白色带电粒子150被吸引到分别具有相反极性的第一背光模式电极17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174中的一个。在图7C中,在通过第一背光模式电极17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174形成的电场的作用下,非白色带电粒子150被吸引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172。因此,从背光单元160发射的光穿过空的绝缘材料140,从而显示白色。
由于第一基底110、第二基底120、分隔件130、背光单元160和背光模式驱动单元17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基底、第二基底、分隔件、背光单元和背光单元驱动单元的结构相同,所以将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3>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8所示,电泳显示装置200包括第一基底210、第二基底220、胶囊230、绝缘材料240、白色带电粒子250、非白色带电粒子260、背光单元270和背光模式驱动单元280。在第一基底210和第二基底220的外表面上,分别形成第一透明电极212和第二透明电极222。
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基底210和第二基底220的结构和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泳显示装置200包括多个胶囊230。每个胶囊230填充有包含白色带电粒子250和非白色带电粒子260的绝缘材料240。根据通过第一透明电极212和第二透明电极222形成的电场,在每一胶囊230中,白色带电粒子250和非白色带电粒子260向第一基底210和第二基底220移动,从而显示白色或非白色。可不用对各个胶囊230形成第二透明电极222。第二透明电极222可实现为大于胶囊230,如图8所示。
与室中直接填充有包含带电粒子的绝缘材料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不同,在这个实施例中,利用胶囊来防止粒子250和260下沉。
在利用胶囊的情况下,由于胶囊230起用于保护室的分隔件的作用,所以在第一基底210和第二基底220之间不需要分隔件。
绝缘材料240、白色带电粒子250、非白色带电粒子260和背光单元270的结构和功能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绝缘材料、白色带电粒子、非白色带电粒子和背光单元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因此,省略对这些元件的详细描述。
背光模式驱动单元280包括第一背光模式电极28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284。第一背光模式电极28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284在同一水平线上以规则的间隔形成在第一基底210或第二基底220的外部。在图8中,作为示例,第一背光模式电极28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284形成在第二基底220中。
将极性相反的DC电压分别施加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28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284,从而使白色带电粒子250和非白色带电粒子260向胶囊230的侧壁移动。
即使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背光模式电极28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284与第二透明电极222在水平方向上以不同的深度布置,第一背光模式电极28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284也形成在如图3所示的水平深度上。
以下,描述电泳显示装置200在反射显示模式下的操作。
如图9A所示,为了在反射显示模式下呈现黑色显示,在第一透明电极212和第二透明电极222上施加DC电压,同时背光单元270没有被激活。
如果在第一透明电极212和第二透明电极222上施加电压,在胶囊230中,则非白色带电粒子260和白色带电粒子250分别被吸引向被提供有相反极性的电压的第一透明电极212和第二透明电极222。结果,非白色带电粒子260排列在胶囊230的顶壁上,白色带电粒子250排列在胶囊230的底壁上。即,非白色带电粒子260紧挨着排列在第一基底210的下方,从而入射光被非白色带电粒子260反射,导致显示非白色。
如图9B所示,为了在反射显示模式下呈现白色,在第一透明电极212和第二透明电极222上施加DC电压,使得第一透明电极212和第二透明电极222被提供有极性与为显示非白色施加的电压的极性相反的电压。在这种情况下,白色带电粒子250被吸引向第一透明电极212以排列在胶囊230的顶壁上,非白色带电粒子260被吸引向第二透明电极222以排列在胶囊230的底壁上。入射光紧挨着排列在第一基底210下方的白色带电粒子250反射,从而显示白色。
在背光显示模式下,将电压施加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28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284上,同时释放施加在第一透明电极212和第二透明电极222上的电压。如果将电压施加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28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284上,则白色带电粒子250和非白色带电粒子260被吸引向第一背光模式电极28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284,从而白色带电粒子250和非白色带电粒子260向每个胶囊230的相对的侧壁移动。因此,从背光单元270发射的光可以穿过包含在胶囊230中的空的绝缘材料240,从而显示白色。
<实施例4>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10所示,电泳显示装置300包括第一基底310、第二基底320、胶囊330、绝缘材料340、非白色带电粒子350、背光单元360和背光模式驱动单元370。由于第一基底310、第二基底320、胶囊330、背光单元360和背光模式驱动单元370的结构和功能与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一基底、第二基底、胶囊、背光单元和背光模式驱动单元的结构和功能一样,所以省略对这些元件的详细描述。
在这个实施例中,与白色带电粒子和非白色带电粒子分别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显示白色和非白色的第三实施例不同,只有非白色带电粒子350分散在包含在胶囊330中的绝缘材料340中。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绝缘材料340被染成白色,使得能够通过使非白色带电粒子350移动来显示白色和非白色。
在反射显示模式下,如果非白色带电粒子350被吸引向第一电极312,则非白色带电粒子350紧挨着排列在第一基底310的下方,如图11A所示。因此,入射光被非白色带电粒子350反射,从而显示非白色。
为了呈现白色,通过将具有与非白色带电粒子350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电压施加到第二透明电极322,使非白色带电粒子350向第二基底320移动,如图11B所示。
在背光显示模式下,可以通过允许从背光单元370发射的光穿过第一基底310和第二基底320来显示白色。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11C所示,在通过第一背光模式电极382和第二背光模式电极384形成的电场的作用下,使非白色带电粒子350向胶囊330的侧壁移动,从而使得从背光单元370发射的光能够呈现白色。
背光模式驱动单元370在结构和功能上与第三实施例中的背光模式驱动单元相同,因此,省略对背光模式驱动单元370的详细描述。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优点在于由于能够利用背光装置来提供光,因此即使在周围环境光暗的情况下,也能够显示图像。
另外,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优点在于改装置可以适应于周围光环境在双模式下工作。
另外,由于可利用装置结构的最小变化来实现背光显示模式,所以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是有利的。
尽管以上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清楚的,在此教导的本发明的基本概念的多种变形和/或修改将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28)

1.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底,具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一电极为透明的;
第二基底,面向所述第一基底并具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基底和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的;
一对分隔件,置于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之间,用于限定室;
绝缘液体,填充所述室;
第一颜色的带电粒子,分散在所述绝缘液体中,所述第一颜色的带电粒子具有预定的极性;
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分散在所述绝缘液体中,所述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的极性与所述第一颜色的带电粒子的极性相反;
背光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底的外侧,用于向所述第二基底发射光;
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当所述背光单元打开时,将所述第一颜色的带电粒子和所述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沿相反方向分别吸引到分隔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形成在所述分隔件中的一个的内壁处;
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形成在另一个分隔件的内壁处,
其中,当所述背光单元打开时,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当所述背光单元被去激活时,释放所述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第一分隔件的一端上;
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第二分隔件的一端上,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附近,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另一端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背光单元被去激活时,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相同极性的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二电极水平地布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的两端叠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分隔件包含透明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接触所述分隔件的区域处的挡光元件。
9.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透明基底,具有第一透明电极;
第二透明基底,具有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二透明基底面向所述第一透明基底;
一对分隔件,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基底和所述第二透明基底之间,用于限定室;
第一颜色的绝缘液体,填充在所述室中;
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分散在所述绝缘液体中,所述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具有预定的极性;
背光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底的外侧,用于向所述第二透明基底发射光;
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当所述背光单元打开时,将所述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吸引到分隔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形成在所述分隔件中的一个的内壁上;
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形成在另一个分隔件的内壁上,
其中,当所述背光单元打开时,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当所述背光单元被去激活时,释放所述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第一分隔件的一端处;
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第二分隔件的一端处,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附近,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另一端附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背光单元被去激活时,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相同极性的电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二电极水平地布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的两端叠置。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分隔件包含透明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接触所述分隔件的区域处的挡光元件。
17.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透明基底,具有第一透明电极;
第二透明基底,具有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二透明基底面向所述第一透明基底;
多个胶囊,布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底和所述第二透明基底之间;
绝缘液体,填充所述胶囊;
第一颜色的带电粒子,具有预定的极性并分散在所述绝缘液体中;
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具有与所述第一颜色的带电粒子的极性相反的极性,并分散在所述绝缘液体中;
背光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底的外侧,用于向所述第二基底发射光;
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当所述背光单元打开时,将所述第一颜色的带电粒子和所述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分别沿相反方向吸引到胶囊的两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中的一个的外侧;
第二背光模式电极,以规则的间隔与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形成在同一水平线上,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一端附近,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另一端附近。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背光单元被去激活时,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释放所述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背光单元被去激活时,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相同极性的电压。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二电极水平地布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的两端叠置。
23.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透明基底,具有第一透明电极;
第二透明基底,具有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二透明基底面向所述第一透明基底;
多个胶囊,布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底和所述第二透明基底之间;
第一颜色的绝缘液体,填充所述胶囊;
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具有预定的极性并分散在所述绝缘液体中;
背光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底的外侧,用于向所述第二基底发射光;
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当所述背光单元打开时,将所述第二颜色的带电粒子吸引到胶囊的两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模式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一透明基底和所述第二透明基底中的一个的外侧;
第二背光模式电极,以规则的间隔与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形成在同一水平线上,
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一端附近,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另一端附近。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背光单元被去激活时,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释放所述极性彼此相反的电压。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背光单元被去激活时,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被提供有相同极性的电压。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电极和所述第二背光模式电极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二电极水平地布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的两端叠置。
CNA2007101391252A 2006-07-26 2007-07-26 电泳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1141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70234 2006-07-26
KR1020060070234A KR20080010144A (ko) 2006-07-26 2006-07-26 전기영동 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4101A true CN101114101A (zh) 2008-01-30

Family

ID=38690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391252A Pending CN101114101A (zh) 2006-07-26 2007-07-26 电泳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24430A1 (zh)
EP (1) EP1882980A1 (zh)
JP (1) JP2008033319A (zh)
KR (1) KR20080010144A (zh)
CN (1) CN101114101A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6525A (zh) * 2008-03-24 2009-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压选择电路、电泳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2338961A (zh) * 2010-07-15 2012-02-0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纸显示器
CN102854691A (zh) * 2011-06-28 2013-01-02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反射型显示器
CN103576402A (zh) * 2012-08-01 2014-02-12 余志刚 可透明的电子墨水纸
CN103576403A (zh) * 2012-08-03 2014-02-12 余志刚 可显示三种颜色的电子墨水纸
CN103576404A (zh) * 2012-08-09 2014-02-12 余志刚 可显示黑白和彩色图案的电子墨水纸
CN103576405A (zh) * 2012-08-09 2014-02-12 余志刚 电子墨水纸与液晶显示器混合使用的显示装置
CN103969906A (zh) * 2013-02-04 2014-08-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墨水屏、切换显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8810507B2 (en) 2010-05-27 2014-08-19 E Ink Holdings Inc.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device
CN104122732A (zh) * 2013-04-27 2014-10-2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4808384A (zh) * 2015-05-22 2015-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5182653A (zh) * 2015-09-14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泳显示面板和电泳显示装置
CN106814515A (zh) * 2015-09-18 2017-06-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基板、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7942597A (zh) * 2018-01-02 2018-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纸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CN108333744A (zh) * 2018-03-01 2018-07-27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调光显示系统及室内调光控制方法
CN111240103A (zh) * 2020-02-19 2020-06-0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调光玻璃及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9468B2 (ja) * 2007-09-20 2011-01-1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表示駆動方法
JP2009251048A (ja) * 2008-04-01 2009-10-29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US8284118B2 (en) * 2009-04-03 2012-10-09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Power saving mode in persistently active multi-layer display screen
KR101681643B1 (ko) * 2010-03-25 2016-12-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기 영동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20120011786A (ko) * 2010-07-19 2012-02-08 주식회사 나노브릭 표시 장치, 표시 방법 및 머신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KR101725487B1 (ko) * 2010-07-21 2017-04-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기영동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2148018A1 (ko) * 2011-04-27 2012-11-01 청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3 전극형 전자종이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2252091A (ja) * 2011-06-01 2012-12-20 Sony Corp 表示装置
KR101861825B1 (ko) 2011-09-07 2018-05-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평판 표시 장치
WO2013159093A1 (en) * 2012-04-20 2013-10-24 E Ink Corporation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reflective displays
WO2014147731A1 (ja) * 2013-03-19 2014-09-25 株式会社 東芝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3488020A (zh) * 2013-08-09 2014-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TWI625579B (zh) * 2013-12-27 2018-06-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模組
US10331004B2 (en) * 2016-03-22 2019-06-25 Marketing Displays, Inc. Graphic mirror
CN106200199B (zh) * 2016-09-29 2018-03-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9744B2 (en) * 1995-07-20 2007-08-21 E Ink Corporation Di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US7038670B2 (en) * 2002-08-16 2006-05-02 Sipix Imaging, Inc.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with dual mode switching
TW539928B (en) * 2001-08-20 2003-07-01 Sipix Imaging Inc An improved transflectiv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JP4027178B2 (ja) * 2001-09-12 2007-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WO2003044596A1 (fr) * 2001-11-21 2003-05-30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Feuille d'affichage d'image reversible et dispositif d'affichage d'image
JP2004341508A (ja) * 2003-04-21 2004-12-02 Canon Inc 反射型表示装置
TWI263105B (en) * 2004-10-22 2006-10-01 Ind Tech Res Inst Transflectiv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er device
KR101236237B1 (ko) * 2005-12-14 2013-02-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기 영동 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6525A (zh) * 2008-03-24 2009-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压选择电路、电泳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8810507B2 (en) 2010-05-27 2014-08-19 E Ink Holdings Inc.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device
CN102338961A (zh) * 2010-07-15 2012-02-0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纸显示器
CN102854691A (zh) * 2011-06-28 2013-01-02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反射型显示器
CN103576402A (zh) * 2012-08-01 2014-02-12 余志刚 可透明的电子墨水纸
CN103576403A (zh) * 2012-08-03 2014-02-12 余志刚 可显示三种颜色的电子墨水纸
CN103576405A (zh) * 2012-08-09 2014-02-12 余志刚 电子墨水纸与液晶显示器混合使用的显示装置
CN103576404A (zh) * 2012-08-09 2014-02-12 余志刚 可显示黑白和彩色图案的电子墨水纸
CN103969906A (zh) * 2013-02-04 2014-08-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墨水屏、切换显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969906B (zh) * 2013-02-04 2017-09-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墨水屏、切换显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122732A (zh) * 2013-04-27 2014-10-2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4808384A (zh) * 2015-05-22 2015-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5182653A (zh) * 2015-09-14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泳显示面板和电泳显示装置
CN106814515A (zh) * 2015-09-18 2017-06-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基板、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6814515B (zh) * 2015-09-18 2021-11-05 伊英克公司 显示装置用基板、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7942597A (zh) * 2018-01-02 2018-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纸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CN108333744A (zh) * 2018-03-01 2018-07-27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调光显示系统及室内调光控制方法
CN111240103A (zh) * 2020-02-19 2020-06-0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调光玻璃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33319A (ja) 2008-02-14
EP1882980A1 (en) 2008-01-30
US20080024430A1 (en) 2008-01-31
KR20080010144A (ko) 200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4101A (zh) 电泳显示装置
US8976444B2 (en) Color display devices
US7248394B2 (en) Transflectiv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3256904B1 (en) Multi-electrode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image display
CN110520791B (zh)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100060974A1 (en) Color Display Device
US1166264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apparatus
KR20040091641A (ko) 서브트랙티브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0298292A (ja) 表示装置
CN104020560A (zh) 一种电湿润显示面板
CN106125293A (zh) 电湿润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JP2021529990A (ja) 全内部反射型画像ディスプレイ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アレイ
US11175527B2 (en) Reflective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914868A (zh) 双面可显示的显示器
WO2011111263A1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JP4253521B2 (ja) 表示装置
US8976162B2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50012707A1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a method of driving said display
WO2012026161A1 (ja)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US7161731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KR20130027259A (ko) 평판 표시 장치
KR20050086555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8897180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US20190361293A1 (en) Display device
US8730561B2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