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9870B -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9870B
CN101109870B CN2007101361492A CN200710136149A CN101109870B CN 101109870 B CN101109870 B CN 101109870B CN 2007101361492 A CN2007101361492 A CN 2007101361492A CN 200710136149 A CN200710136149 A CN 200710136149A CN 101109870 B CN101109870 B CN 1011098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d
side wall
sidewall
lcd
side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361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09870A (zh
Inventor
张雄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09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9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09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98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包括光源和用于容纳光源的第一模框,第一模框包括具有限定开口的内部的多个侧壁的框架。在至少一个侧部,第一模框的侧壁的外表面具有向着侧壁的内侧以一定的角度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反倾斜表面。

Description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增大的用于容纳印刷电路板的容纳空间的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最通用的平板显示器之一。液晶显示器包括具有多个电极布置在其上的两个面板和置于这两个面板之间的液晶层,且液晶显示器通过向电极施加电压以重新排列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来控制入射光的透射率。
背光组件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下面以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印刷电路板(PCB)附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以驱动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背光组件上方并被容纳在顶支架(top chassis)中。
顶支架覆盖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并环绕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的侧面。在背光组件和顶支架之间产生预定的间隙,PCB被容纳在与该间隙对应的空间中。这里,容纳PCB的空间的大小取决于安装在PCB上的驱动芯片的高度。因此,背光组件和顶支架之间的间隙应该大于PCB的厚度和驱动芯片的高度之和。然而,随着背光组件和顶支架之间的间隙增大,虽然显示区保持相同的大小,但是液晶显示器的体积会不必要地变大。具体地讲,在基于例如平铺显示器型(tiled monitor type)的液晶显示器形成一帧图像的情况下,由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器(display)之间的相对大的距离会造成整个液晶显示器的非显示区的宽度增大,导致所观看的图像品质会令人不满意,其中,在平铺显示器型液晶显示器中,多个液晶显示面板被布置成彼此相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减小非显示区的尺寸的背光组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显示区的尺寸减小的液晶显示器。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标将在优选实施例的下面的描述中描述,或者从优选实施例的下面的描述中清楚。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包括:光源;第一模框,容纳光源且具有开口的窗口框架,其中,在至少一个侧部中,第一模框的侧壁的外表面具有向着侧壁的内侧以一定的角度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反倾斜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包括:光源;第一模框,容纳光源且具有开口的窗口框架的形状,其中,在至少一个侧部中,第一模框的侧壁的外表面具有从其最外侧表面向内切割的底切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包括:光源;第一模框,容纳光源且具有开口的窗口框架的形状,其中,第一模框包括侧壁、上表面、斜坡表面和底表面,其中,上表面连接到侧壁,斜坡表面从上表面延伸且向着侧壁的内侧向下倾斜,底表面在至少一个侧部中开口;底支架,位于光源下面并容纳反射片,其中,反射片从第一模框的开口的底表面延伸并插入到第一模框的侧壁和第一模框的斜坡表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组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附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侧部的数据载带封装(TCP)以及附于数据TCP并且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驱动器芯片的印刷电路板(PCB);背光组件,包括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光源和用于容纳光源且具有开口的窗口框架的形状的第一模框,其中,在至少一个侧部中,第一模框的侧壁的外表面具有向着第一侧壁的内侧以一定的角度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反倾斜表面;顶支架,覆盖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并环绕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的侧面,其中,PCB被容纳在由至少一个侧部中的第一模框的反倾斜表面和顶支架限定的空间中。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组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附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侧部的数据载带封装(TCP)以及附于数据TCP并且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驱动器芯片的印刷电路板(PCB);背光组件,包括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光源和用于容纳光源且具有开口的窗口框架的形状的第一模框,其中,在至少一个侧部中,第一模框的侧壁的外表面具有从其最外侧表面向内切割的第一底切表面;顶支架,覆盖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并环绕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的侧面,其中,PCB被容纳在由至少一个侧部中的第一模框的第一底切表面和顶支架限定的空间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组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附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侧部的数据载带封装(TCP)以及附于数据TCP并且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驱动器芯片的印刷电路板(PCB);背光组件,包括:光源,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第一模框,包括侧壁、上表面、斜坡表面和底表面,其中,上表面连接到侧壁,斜坡表面从上表面延伸且向着侧壁的内侧向下倾斜,底表面在至少一个侧部中开口;底支架,位于光源下面并容纳反射片,其中,底支架插入到第一模框的侧壁和第一模框的斜坡表面之间;顶支架,覆盖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并环绕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的侧面。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液晶显示器的透视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截取的示出图1中示出的液晶显示器的第一侧部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2中的线IV-IV’截取的示出图1中示出的液晶显示器的第二侧部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2中的线V-V’截取的示出图1中示出的液晶显示器的第三侧部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第一侧部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第一侧部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第一侧部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第一侧部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第一侧部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第一侧部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第二侧部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第三侧部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示出图14中示出的液晶显示器的第三侧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照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完成本发明的方法会被更容易地理解。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实施,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该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将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发明的构思,本发明将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
在下面的描述中,应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相同的标号在说明书中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项的每个和至少一个组合。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比如“在...下面”、“在...以下”、“下面的”、“在...以上”、“上面的”等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括除了附图中描述的方位之外的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将参照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剖视图和/或平面图来描述本发明。因此,示例性视图的轮廓会根据制造技术和/或容差而更改。即,本发明的实施例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而是覆盖会由于制造工艺的改变造成的所有变化和更改。例如,当被蚀刻的区域被示出为矩形形状时,它可以被倒圆或者具有预定的曲率。因此,图中示出的区域是以示意性的形式示出,区域的形状仅是以示例的方式示出,而不作为限制。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TFT)基底。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0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在组装条件下的图1中示出的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根据当前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基本上具有矩形块的形状,并总共具有四个侧部。在整个说明书中,为了说明的简便,附有数据载带封装(TCP)和PCB的侧部被定义为第一侧部;面对第一侧部的侧部被定义为第二侧部;与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相邻的侧部分别被定义为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
参照图1和图2,液晶显示器700包括液晶显示(LCD)面板组件100、背光组件500和顶支架600。
LCD面板组件100包括:LCD面板110,具有第一基底111、第二基底112和形成在第一基底111和第二基底112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数据TCP130,附于LCD面板110的第一侧部;PCB 140,附于数据TCP 130。数据驱动器集成电路(IC)135安装在数据TCP 130上,至少一个驱动器芯片(参见图3中的141)安装在PCB 140上。第一基底111可以比第二基底112大,以提供用于使数据TCP 130附着的附着表面。多条栅极线(未示出)和多条数据线(未示出)形成在第一基底111上,通过PCB 140上的驱动芯片(参见图3中的141)和数据驱动器IC 135来驱动数据线。
背光组件500包括:光源210;反射片220,反射从光源210发射的光;光学板230和光学片层240,调节发射出的光的光学特性。
只要光源210可以向LCD面板组件100提供光,光源210可以是线光源(比如冷阴极荧光灯(CCFL)、热阴极荧光灯(HCFL)或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点光源(比如发光二极管(LED))以及其它类型的光源,但不限于此。在下面的例子中,针对以线光源为例的光源210来描述本发明,示出了彼此平行布置的多个光源。
反射片220位于光源210的下面,并将光从光源210的下面向上反射。
光学板230和光学片层240位于光源210的上面。光学板230漫射从光源210入射的光。光学片层240传播、偏振或聚焦入射光。光学片层240可以由两个或更多个具有前述功能的光学片(例如漫射片、棱镜片等)的组合形成。如果有需要,光学片层240还可包括保护片。
背光组件500包括底支架250、第一模框(mold)300和第二模框400。底支架250容纳光源210、反射片220、光学板230和光学片层240。
反射片220被底支架250容纳,光源210位于底支架250的底表面上。反射片220具有基本上为矩形的形状。光学板230和光学片层240被容纳在由第一模框300和第二模框400限定的内部空间内。LCD面板组件100位于第二模框400的上方。
第一模框300包括用于容纳光源210的第三侧部330和第四侧部340以及与光源210的容纳无关的第一侧部310和第二侧部320。第一侧部310至第四侧部340一体地相互连接。换言之,第一模框300形成为在中心具有开口的窗口的单件框架。由于第一模框300形成为单件框架,所以它可以以简化的方式来组装,且背光组件500显示出增大的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第一模框300可以通过注射成型树脂等来形成。
第二模框400位于第一模框300的上方。与第一模框300相似,第二模框400包括第一侧部410至第四侧部440。第二模框400也形成为在中心具有开口的窗口的单件框架。
顶支架600覆盖LCD面板110的边缘,并环绕LCD面板110和背光组件500的侧面。顶支架600可以通过钩(hook)连接法或螺钉连接法与从底支架250、第一模框300和第二模框400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组合,但不限于钩连接法或螺钉连接法。
接着,将针对各侧部的连接和容纳关系来更详细地描述液晶显示器。
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截取的示出图1中示出的液晶显示器700的第一侧部的剖视图。参照图1至图3,底支架250形成液晶显示器700的最下面的表面。底支架250包括底面和侧壁。底支架250的侧壁的一端插在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一侧部310的斜坡部分3102和侧壁3103之间,使得该端与侧壁3103的内表面接触。PCB 140插入到侧壁3103的外表面旁边的空间中,这将在随后描述。由于底支架250的侧壁相对于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一侧部310的侧壁3103向内设置,与用于容纳PCB 140的容纳空间无关,所以不需要增大容纳空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与底支架250的侧壁在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一侧部310的侧壁3103的外部上的情况相比,顶支架600的顶表面的尺寸d1减小。
如图1所示,由于具有四个侧部的第一模框300形成为单件框架,所以背光组件500可以具有足够的抵抗外部冲击的抵抗力。因此,底支架250的侧壁可以形成为简单直接的布置(straight arrangement),而没有任何特别的冲击缓冲构件。
反射片220位于底支架250的底表面上。反射片220的一端在第一模框300的斜坡表面3102和底支架250之间延伸。
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一侧部310包括上表面3101、斜坡表面3102和侧壁3103。第一模框300的上表面3101支撑光学板230和光学片层240。第一模框300的斜坡表面3102从上表面3101向下倾斜。第一模框300的斜坡表面3102的下端压在反射片220上,从而有助于防止反射片220的移动。第一模框300的斜坡表面3102可用于反射从光源210发射的光。为此,第一模框300可以由具有良好反射特性的树脂制成。可选择地,可将反射材料涂覆到第一模框300的斜坡表面3102。为了提供足够的反射效率,第一模框300的斜坡表面3102可以相对于底支架250的底表面倾斜30度至60度的角度(θ1)。
第一模框300的侧壁3103的内表面形成在垂直的位置。第一模框300的侧壁3103的外表面由水平基部平面3103a和反倾斜表面3103b组成,其中,水平基部平面3103a沿着水平方向从外表面突出,反倾斜表面3103b向着第一模框300的内侧以一定的角度从上表面3101向下延伸。水平基部平面3103a向外突出超过上表面3101的外表面。第一模框310的底侧是开口的,在由斜坡表面3102、上表面3101和侧壁3103限定的区域内形成空的空间。
第二模框400中的第一侧部410位于第一模框300的第一侧部310的水平基部平面3103a上。第二模框400中的第一侧部410包括支撑部分4101,该支撑部分4101向内突出,以覆盖光学板230和/或光学片层240并支撑LCD面板110。第一侧部410的最外侧表面突出超过第一模框300的侧壁3103的最外侧表面,例如超过水平基部平面3103a的一端。此外,第二模框400中的第一侧部410的外表面具有底切表面(undercut surface)4102,该底切表面4102相对于第二模框400的最外侧表面凹进。即,第一侧部410的外表面具有凹进的台阶。
顶支架600覆盖LCD面板110的边缘,并分别环绕第一模框300的第一侧部310和第二模框400的第一侧部410的侧表面。顶支架600的侧壁被设置成靠近第二模框400中的第一侧部410的最外侧表面,并通过数据TCP 130可以穿过的空间与第一侧部410的最外侧表面分隔开。因此,在顶支架600的侧壁和形成在第二模框400的第一侧部410上的底切表面4102之间产生空间。该空间对应于用于容纳数据驱动器IC 135的容纳空间。在顶支架600的侧壁和反倾斜表面3103b之间产生的空间对应于用于容纳PCB 140的容纳空间。
更详细地,附于LCD面板110的第一侧部的数据TCP 130和PCB 140分别弯曲至第一模框300的第一侧部310和第二模框400的第一侧部410,然后与顶支架600组合,从而在顶支架600的侧壁和形成在第二框架400的第一侧部410上的底切表面410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数据驱动器IC 135的容纳空间,且在顶支架600的侧壁和反倾斜表面3103b之间形成用于容纳PCB140的容纳空间。这里,顶支架600的侧壁和第一模框中的第一侧部310的侧壁3103的反倾斜表面3103b的垂直截面具有沿着向下的方向宽度增大的梯形形状。同时,连接线(connection wire)(未示出)主要布置在PCB 140和数据TCP 130之间的界面区域上,驱动器芯片141安装在远离PCB 140、数据TCP 130之间的界面区域的区域上。因此,PCB 140的驱动器芯片141将会位于梯形区域的相对宽的端部上,而连接线将会位于梯形区域的窄端部上。以这种方式,对容纳空间的利用可以被最大化。
也就是说,PCB 140的底表面位于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一侧部310的侧壁3103的反倾斜表面3103b上,驱动器芯片141位于相对宽的区域上。与PCB 140位于垂直位置的情况相比,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驱动器芯片141的上表面对顶支架600的侧壁的宽度影响较小。由此,可以使顶支架600的侧壁更窄。结果,减小了与显示图像无关的顶支架600的顶表面的尺寸d1。此外,由于从数据TCP 130突出的数据驱动器IC 135被容纳在顶支架600的侧壁和形成在第二模框400的第一侧部410上的底切表面4102之间的空间中,因此顶支架600的顶表面的尺寸d1进一步减小或者可以保持在相同的水平。
如果顶支架600的顶表面的尺寸d1减小,则显示区与液晶显示器700的整个屏幕显示区的比率增大,从而在相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器中实现相对大屏幕的显示图像。在多个LCD面板彼此相邻地布置以构建平铺显示器型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在各个LCD面板中的每个面板之间,非显示区的宽度减小,从而实现了进一步提高的图像品质。
图4是沿着图2中的线IV-IV’截取的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液晶显示器700的第二侧部的剖视图。参照图1、图2和图4,与图1中示出的液晶显示器700的附着有数据TCP 130和PCB 140的第一侧部310不同,图1中示出的液晶显示器700的第二侧部320既没有附着数据TCP又没有附着PCB。因此,与在第一侧部310中不同,不需要形成容纳空间。换言之,第二侧部320的斜坡部分3202和上表面3201与第一侧部310的斜坡部分3102和上表面3101基本上相同。然而,在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二侧部320的侧壁3203中不需要设置反倾斜表面。第二模框400中的第二侧部420包括在其侧壁内侧的支撑部分4201。然而,与第一侧部410不同,第二侧部420的外表面不具有剪切表面(cutout surface)。即,该外表面从其上放置有第二模框400的水平基部平面向下延伸。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二侧部320的侧壁3203的外表面和第二模框400中的第二侧部420的外表面彼此基本上对齐。在第二侧部420中,底支架250的侧壁从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二侧部320的开口的底表面插入到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二侧部320的侧壁3203和斜坡部分3202之间。在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二侧部320的侧壁3203的外侧不需要容纳空间。此外,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二侧部320的侧壁3203的外表面和第二模框400中的第二侧部420的外表面被设置成靠近顶支架600的侧壁。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顶支架600的顶表面的尺寸d2。作为本实施例的更改的实施例,从制造工艺简便的观点来考虑,第一模框300的第二侧部320和第二模框400的第二侧部420可以被构造为分别与第一模框300的第一侧部310和第二模框400的第一侧部410具有基本相同的宽度。
图5是沿着图2中的线V-V’截取的示出图1中示出的液晶显示器700的第三侧部的剖视图。参照图1、图2和图5,光源210被容纳在液晶显示器700的第三侧部中。也就是说,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三侧部330的内部构造与第一侧部310或第二侧部320的内部构造不同。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三侧部330与第二侧部320的相似之处在于既没有附着数据TCP也没有附着PCB。即,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三侧部330的外部构造与第二侧部320的外部构造基本相同。
更详细地讲,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三侧部330包括上表面3301、从上表面3301向下倾斜的斜坡表面3302以及侧壁3303。由于光源210被容纳在第三侧部330中,所以不需要在容纳光源210的区域中单独提供反射平面(reflection plane)。因此,在容纳光源210的区域中设置垂直平面3307。斜坡表面3302从垂直平面3307向上延伸。此外,斜坡表面3302与光源210的长轴垂直,这意味着从光源210直接入射的光的量少。因此,与在第一侧部310中不同,斜坡部分3302的向下的倾角(θ2)不需要是平缓的。同时,斜坡部分3302相对于底支架250的向下的倾角θ2越大,底支架250的侧壁和垂直平面3307之间的距离就越窄。这对获得光源210的暴露区域是有利的。因此,优选地,斜坡部分3302以相对大的向下的倾角θ2相对于底支架250倾斜,其中,这相对大的向下的倾角θ2在反射效率没有过度下降的范围内,例如在大约60度至大约80度的范围内。
此外,由于第二模框400中的包括支撑部分4301的第三侧部430的形状和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三侧部330的侧壁3303的外表面的形状与第二模框400中的第二侧部420的形状和第一模框300中的第二侧部320的侧壁3203的外表面的形状基本相同,因此将不给出对其的说明。同时,虽然在附图中没有示出,但是第四侧部还可以被形成为与第三侧部对称。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以下,将针对液晶显示器的特征侧部的截面来描述本发明。在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没有具体讨论的侧部与第一实施例中示出的侧部基本相同。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出的示例,将理解的是,示出的侧部的组合可以应用到本发明中。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在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各种情况下,将省略或简化重复的描述。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1的第一侧部的剖视图。
参照图6,除了形成在第一模框311中的侧壁3113的形状之外,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1的第一侧部与图3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基本相同。详细地讲,上表面3101、斜坡表面3102和侧壁3113的内表面与第一模框300的基本相同。然而,当前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侧壁3113的外表面上形成突起3113a。更详细地讲,侧壁3113的外表面具有突起3113a和底切表面3113b,其中,突起3113a从由上表面3101垂直延伸的外部垂直平面突起,从突起3113a的下部切割以将底切表面3113b形成在垂直位置。外部垂直平面和底切表面3113b可以在相同的线上对齐。可选择地,如果有需要,外部垂直平面和底切表面3113b中的任意一个可以比另一个更靠外。外部垂直平面和底切表面3113b之间的位置关系由第一模框311的强度和安装在PCB 140上的驱动器芯片141的尺寸等来决定。第二模框410的下端可以覆在突起3113a的上表面的上面。第二模框410的形状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模框的形状基本相同。
在顶支架600的侧壁和形成在第二模框410上的底切表面4102之间产生的空间对应于用于容纳数据驱动器IC 135的容纳空间。在第一模框311的底切表面3113b和顶支架600的侧壁之间产生的空间对应于用于容纳PCB 140的容纳空间。PCB 140的下端位于第一模框311的底切表面3113b上。因此,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当前实施例为PCB 140提供了更大的容纳空间。具体地讲,即使当驱动器芯片141安装在PCB 140和数据TCP 130之间的界面区域上时,由于无论在容纳空间的上端还是下端,容纳空间的尺寸都是相同的而与位置无关,所以可以有利地应用本发明。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2的第一侧部的剖视图。
参照图7,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2的第一侧部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侧部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模框312的下部没有形成空的空间,第一模框312的内部被完全填满。详细地讲,上表面3121、斜坡表面3122和侧壁3123的外表面3123a和3123b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基本相同。然而,与第一模框的底侧被开口的第一实施例中不同,当前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空的空间被固态介质(例如形成第一模框312的树脂材料)填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使第一模框312的底表面整个地与反射片220和/或底支架250接触,因此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反射片220的移动。此外,由于第一模框312的内部被树脂填充,因此第一模框312的整体强度和抵抗外部冲击的抵抗力可以得到提高。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3的第一侧部的剖视图。
参照图8,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3的第一侧部与第三实施例的第一侧部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模框313的底表面上形成锁闭槽(locking slot)3136。此外,在底支架250的底表面上形成穿过锁闭槽3136的锁闭凹槽,从而有助于通过连接构件255(比如钉子、螺纹、螺钉等)进行底支架250和第一模框313之间的连接。在一些示出的实施例中,已关于在第一模框和底支架之间(具体在第一模框的侧壁和底支架的侧壁之间)的钩连接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像在当前实施例中一样,通过利用例如螺钉将第一模框313与底支架250的底表面连接的话,则可以更容易地将第一模框313从底支架250拆卸下来。例如,当需要更换或修理反射片220或光源210时,通过去除螺钉来去除第一模框313和底支架250之间的连接,可以简单地更换或修理反射片220和光源210。在将第一模框313从底支架250拆下的情况下,反射片220和光源210被暴露,从而被容易地更换或修理。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模框通过第一侧部至第四侧部形成为单件框,且第一模框与第二模框和/或顶支架组合,因此即使当第一模框和底支架彼此分离开时,其它组件(即位于液晶显示器上部的光学板和/或光学片)也被容纳在正常的位置(normal position)。
作为本实施例的更改的实施例,与其中均没有用树脂材料填充第一模框的下面的空间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不同,可以在侧壁的下端形成锁闭槽,从而通过例如螺钉的方式使得第一模框与底支架的底表面锁住。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4的第一侧部的剖视图。
参照图9,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4的第一侧部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侧部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模框314的开口的空的空间中形成支撑肋3146。详细地讲,至少一个支撑肋3146从斜坡表面3142和/或上表面3141的对侧延伸到反射片220和/或底支架250的底表面。支撑肋3146的下端与斜坡表面3142的下端一起对反射片220施压,从而更有效地防止反射片220的移动。此外,支撑肋3146还增大了第一模框314的强度,从而进一步增大了背光组件对外部冲击的的抵抗力。另外,虽然没有在附图中示出,但是作为本实施例的更改的实施例,可以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第一侧部至第四侧部之中的至少一个侧部中设置至少一个支撑肋。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5的第一侧部的剖视图,其示出了本发明的前面的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组合。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当前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5的第一模框315具有外部形状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模框(参见图6中的311)的侧壁的外部形状相同的侧壁。此外,当前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类似之处在于,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模框(参见图7中的312)一样,第一模框315的内部被树脂材料填充。通过这样做,通过当前实施例可以同时实现在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得到的对应的优点或效果。
虽然已经关于具有平坦表面而没有偏斜平面(refractive plane)的反射片描述和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反射片被插入到第一模框的斜坡表面的下部中,并被第一模框的斜坡表面施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出的实施例。反射片221可以沿着斜坡表面3102弯曲,且反射片221可以覆盖第一模框310的斜坡表面3102。在图11中示出了一个示例。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6的第一侧部的剖视图。
参照图11,第一模框310的形状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模框的形状基本相同。反射片221沿着斜坡表面3102偏斜,并向上延伸到第一模框310的上表面3101。优选地,反射片221通过粘合剂等附于第一模框310的上表面3101。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反射片221完全覆盖第一模框310的斜坡表面3102,所以可以提高反射效率。此外,只要第一模框310由具有通常可接受的强度的树脂材料制成,第一模框310就不需要由高反射材料制成。此外,由于反射片221附于第一模框310的上表面3101,因此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反射片221的移动。虽然没有在附图中示出,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的是,已经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反射片的形状和附着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其它实施例。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7的第二侧部的剖视图。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当前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7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图4中的700)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模框327相对于底支架250的侧壁设置在内侧。也就是说,第一模框327、底支架250和顶支架600被顺序地设置成彼此靠近。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在第一模框327的侧壁3273的外表面上设置水平基部平面。而是,侧壁3273的外表面可以形成为垂直平面。根据当前实施例,由于底支架250和顶支架600被设置成彼此靠近,所以可以加强作为液晶显示器707的外表面组件的底支架250和顶支架600之间的连接。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8的第三侧部的剖视图。参照图13,根据本发明当前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8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图5中的700)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模框338相对于底支架250的侧壁设置在内侧。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模框430的下端覆在底支架250的侧壁的上面,且第一模框338的侧壁3383的外表面可以形成为垂直平面。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9的分解透视图,图15是示出了图14中示出的液晶显示器的第三侧部的剖视图。
参照图14,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图5中的700)相比,根据本发明当前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9还包括在第三侧部中的栅极TCP 150和栅极驱动器IC 155。因此,在第三侧部中,LCD面板110′的第一基底111′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二基底112′的尺寸。此外,与形成栅极线驱动器的第一实施例不同,不需要在第一基底111′上单独地提供栅极驱动器。
参照图15,与根据前面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相比,根据本发明当前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709还包括栅极TCP 150和用于容纳栅极驱动器IC 155的容纳空间。详细地讲,栅极TCP 150和栅极驱动器IC 155被弯曲并随后容纳在顶支架600内。为此,在顶支架600和第二模框439之间设置用于容纳栅极驱动器IC 155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与图3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侧部设置的用于容纳数据驱动器IC 135的容纳空间类似。然而,与前面的实施例不同,由于不需要用于容纳PCB的空间,因此不需要在第一模框339的侧壁3393的外表面设置反倾斜表面。也就是说,第一模框339的侧壁3393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外表面,从上表面3301垂直延伸;水平基部平面3393a,沿着水平方向从第一外表面突出;第二外表面,从水平基部平面3393a垂直延伸。此外,第二模框439的外表面具有从第二模框439的外表面的最外的表面切割的底切表面4392。栅极驱动器IC 155被容纳在由底切表面4392、第一模框339的水平基部平面3393a和顶支架600限定的空间中。同时,在当前实施例中,第四侧部不具有栅极TCP和栅极驱动器IC,使得第四侧部可以形成为与图5中示出的第三侧部对称。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与显示图像无关的顶支架的顶表面的尺寸减小,因此可以将数据驱动器IC和PCB的容纳空间最大化。因此,显示区与液晶显示器的整体屏幕显示区的比率增大,非显示区的尺寸减小。因此,虽然显示区具有相同的尺寸,但是可以得到相对大屏幕的显示图像。此外,由于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多个LCD面板彼此相邻地布置以构建平铺显示器型液晶显示器的情况,所以每个LCD面板之间的对应的非显示区的宽度减小,从而实现令人满意的图像品质。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如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的变化。因此,期望的是,当前实施例在所有的方面被认为是示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参照权利要求而不是前面的描述来表示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5)

1.一种背光组件,包括:
光源;
第一模框,用于容纳光源,第一模框包括具有限定开口的内部的多个侧壁,其中,在多个侧壁中的第一侧壁中,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包括以向着第一侧壁的内侧的角度向下延伸的反倾斜表面和在低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上表面的水平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向外突出的水平基部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水平基部平面向外突出超过第一模框的上表面的外表面,反倾斜表面从水平基部平面向下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第一侧壁的内表面包括斜坡表面,斜坡表面从第一模框的上表面延伸并向着第一模框的内部向下倾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底支架和反射片,其中,底支架包括设置在光源下面的多个侧壁,反射片支撑在底支架上,其中,第一模框的第一侧壁的斜坡表面的下端覆在底支架上,其中,进一步地,底支架的一个侧壁的一端插入到斜坡表面和第一模框的第一侧壁之间,反射片从第一模框的斜坡表面的下端延伸到第一模框的侧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第一模框包括形成在底表面上的至少一个锁闭槽,第一模框通过连接构件与底支架接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
光学板和光学片层,位于第一模框的上表面上;
第二模框,部分覆盖光学板和光学片层,并且第二模框位于第一模框的至少一个侧壁的水平基部平面的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第二模框的侧壁的外表面具有从其最外侧表面向内切割的底切表面。
8.一种背光组件,包括:
光源;
第一模框,容纳光源,第一模框包括具有限定开口的内部的多个侧壁,其中,在多个侧壁的第一侧壁中,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包括从该侧壁的最外侧表面向内切割的底切表面和位于所述底切表面上方的突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突起向外延伸超过第一模框的上表面的外表面,其中,进一步地,第一模框包括在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上的斜坡表面,斜坡表面从上表面延伸并向着第一侧壁的内侧向下倾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
光学板和光学片层,位于第一模框的上表面上;
第二模框,部分覆盖光学板和光学片层,并且第二模框位于第一模框的至少一个侧壁的突起的上方。
11.一种背光组件,包括:
光源;
第一模框,容纳光源,第一模框具有限定开口的内部的多个侧壁,其中,多个侧壁中的第一侧壁包括从第一侧壁的上表面延伸的内斜坡表面和底表面,内斜坡表面向着第一侧壁的内侧向下倾斜,底表面在底表面的至少一个侧部中开口;
底支架,位于光源下面并容纳反射片,其中,反射片从第一模框的开口的底表面延伸并插入到第一模框的第一侧壁和第一模框的内斜坡表面之间,
其中,第一模框的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具有在低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上表面的水平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向外突出的水平基部平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第一模框的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具有反倾斜表面或底切表面,其中,反倾斜表面以向着第一侧壁的内表面的角度向下延伸,底切表面被从第一侧壁的最外侧表面向内切割。
13.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液晶显示面板组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附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侧部的数据载带封装以及附于数据载带封装并且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驱动器芯片的印刷电路板;
背光组件,包括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光源和用于容纳光源的第一模框,第一模框包括具有限定开口的内部的多个侧壁的框架,其中,在多个侧壁的第一侧壁中,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包括以向着第一侧壁的内侧的角度向下延伸的反倾斜表面和在低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上表面的水平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向外突出的水平基部平面;
顶支架,覆盖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并环绕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的侧面,其中,印刷电路板被容纳在由第一模框的至少一个侧壁中的反倾斜表面和顶支架限定的空间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由反倾斜表面和顶支架限定的空间的垂直截面的形状是,其下部的长度比其上部的长度宽。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水平基部平面向外突出超过第一模框的上表面的外侧,第一模框的反倾斜表面从水平基部平面向下延伸。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一侧壁的内表面包括斜坡表面,斜坡表面从第一模框的上表面延伸,并向着第一模框的内部向下倾斜。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底支架和反射片,其中,底支架包括位于光源下面的多个侧壁,反射片支撑在底支架上,其中,在第一模框的第一侧壁中,第一模框的侧壁的斜坡表面的下端覆在底支架上,其中,进一步地,底支架的一个侧壁的一端插入到第一模框的第一侧壁和斜坡表面之间,反射片从第一模框的斜坡表面的下端延伸到第一模框的侧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一模框包括形成在底表面上的至少一个锁闭槽,第一模框通过连接构件与底支架接合。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光学板和光学片层,位于第一模框的上表面上;
第二模框,部分覆盖光学板和光学片层,并且第二模框位于第一模框的至少一个侧壁中的水平基部平面的上方。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二模框的侧壁的外表面具有从其最外侧表面向内切割的底切表面,数据驱动器集成电路被容纳在由底切表面和顶支架限定的空间中。
21.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液晶显示面板组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附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侧部的数据载带封装以及附于数据载带封装并且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驱动器芯片的印刷电路板;
背光组件,包括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光源和用于容纳光源的第一模框,第一模框包括具有限定开口的内部的多个侧壁的框架,其中,在多个侧壁的第一侧壁中,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包括从第一侧壁的最外侧表面向内切割的第一底切表面和位于第一底切表面上方的突起;
顶支架,覆盖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并环绕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的侧面,其中,印刷电路板被容纳在由第一模框的至少一个侧壁中的第一底切表面和顶支架限定的空间中。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突起向外突出超过第一模框的上表面的外侧,其中,进一步地,第一模框包括在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上的斜坡表面,斜坡表面从上表面延伸并向着侧壁的内侧向下倾斜。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光学板和光学片层,位于第一模框的上表面上;
第二模框,部分覆盖光学板和光学片层,支撑液晶显示面板,并且第二模框位于第一模框的至少一个侧部中的水平基部平面的上方,其中,第二模框的侧壁的外表面具有从其最外侧表面向内切割的第二底切表面,数据驱动器集成电路被容纳在由第二底切表面和顶支架限定的空间中。
24.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液晶显示面板组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附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侧部的数据载带封装以及附于数据载带封装并且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驱动器芯片的印刷电路板;
背光组件,包括光源、第一模框、底表面和底支架,光源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第一模框包括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包括从第一侧壁的上表面延伸并向着第一侧壁的内侧向下倾斜的斜坡表面,底表面在底表面的至少一个侧部中开口,底支架位于光源下面并容纳反射片,其中,底支架插入到第一模框的侧壁和第一模框的斜坡表面之间;
顶支架,覆盖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并环绕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的侧面,
其中,第一模框的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具有在低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上表面的水平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向外突出的水平基部平面。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一模框的侧壁的外表面具有反倾斜表面或底切表面,反倾斜表面以向着侧壁的内侧的角度向下延伸,底切表面被从侧壁的最外侧表面向内切割,其中,印刷电路板被容纳在由第一模框的至少一个侧部中的侧壁的外表面和顶支架限定的空间中。
CN2007101361492A 2006-07-19 2007-07-19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98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67490 2006-07-19
KR1020060067490A KR101363587B1 (ko) 2006-07-19 2006-07-19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006-0067490 2006-07-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9870A CN101109870A (zh) 2008-01-23
CN101109870B true CN101109870B (zh) 2011-04-27

Family

ID=38626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614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9870B (zh) 2006-07-19 2007-07-19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20221B2 (zh)
EP (1) EP1895354A3 (zh)
JP (1) JP5030556B2 (zh)
KR (1) KR101363587B1 (zh)
CN (1) CN1011098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17551A (ko) * 2006-08-21 2008-0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KR101293551B1 (ko) * 2008-02-20 2013-08-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모듈
BRPI0913959A2 (pt) 2008-07-04 2015-10-20 Sharp Kk dispositivo de visor de cristal líquido e unidade de visor de cristal líquido
KR101535926B1 (ko) 2008-08-12 2015-07-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엘이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1165405A (ja) * 2010-02-05 2011-08-25 Canon Inc 電子機器
TWI410706B (zh) * 2010-03-19 2013-10-0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CN101813848B (zh) * 2010-03-30 2011-08-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JP4785979B1 (ja) * 2010-04-05 2011-10-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中継コネクタ、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KR101325913B1 (ko) * 2010-04-27 2013-11-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327743B1 (ko) * 2010-04-27 2013-11-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763936B1 (ko) * 2010-08-04 2017-08-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US10585310B2 (en) * 2010-10-28 2020-03-10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light guide plate having at least one groove corresponding to at least one protrusion of a frame
JP5678715B2 (ja) * 2011-02-23 2015-03-04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TWI448779B (zh) * 2011-05-04 2014-08-11 Au Optronics Corp 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WO2013065539A1 (ja) * 2011-11-02 2013-05-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1941031B1 (ko) * 2011-11-16 2019-04-1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장치
TWI509324B (zh) * 2012-06-27 2015-11-21 Au Optronics Corp 背光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WO2014017389A1 (ja) * 2012-07-26 2014-01-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2066077B1 (ko) * 2012-12-18 2020-02-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049856B1 (ko) * 2013-02-21 2019-11-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5363B1 (ko) 2013-07-24 2019-08-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1710188B1 (ko) * 2013-11-26 2017-0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256232B1 (ko) * 2014-07-08 2021-05-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4197241B (zh) * 2014-08-19 2016-08-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2334862B1 (ko) 2015-07-21 2021-12-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17017819A1 (ja) * 2015-07-29 2017-02-02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2423634B1 (ko) * 2015-10-28 2022-07-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복수의 표시 장치들을 포함하는 did 장치
CN105278160B (zh) * 2015-10-29 2019-01-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395088B1 (ko) 2015-11-26 2022-05-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460231B1 (ko) * 2015-12-24 2022-10-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490166B1 (ko) * 2016-05-26 2023-01-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568933B1 (ko) * 2016-05-31 2023-08-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46766B1 (ko) * 2017-11-09 2019-11-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9091564A (ja) * 2017-11-13 2019-06-13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2463819B1 (ko) * 2017-11-30 2022-11-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019412B2 (en) 2018-05-04 2021-05-25 Red E Innovations, Llc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 injection mold or stamping die
KR102613460B1 (ko) * 2019-01-03 2023-1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0333628A (zh) * 2019-07-09 2019-10-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413825A (zh) * 2020-03-31 2020-07-14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292618B (zh) * 2020-03-26 2022-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以及拼接屏
CN115145070A (zh) * 2021-03-30 2022-10-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WO2022270696A1 (ko) * 2021-06-21 2022-12-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EP4361713A1 (en) 2021-06-21 2024-05-01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TWI825976B (zh) * 2022-08-09 2023-12-1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825920B (zh) 2022-08-15 2023-12-11 瑞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顯示裝置及背光模組的組裝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3021A (zh) * 1999-11-30 2001-07-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2006758A (ja) * 2000-06-20 2002-01-11 Casio Comput Co Ltd 表示モジュール
CN1467551A (zh) * 2002-06-22 2004-0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组件和直接照明式液晶显示装置
KR20040046873A (ko) * 2002-11-28 2004-06-05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게이트 피씨비가 없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746734A (zh) * 2004-09-06 2006-03-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器装置接收容器,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46113A (ja) * 1995-11-27 1997-06-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表示モジュール
JPH09265104A (ja) * 1996-03-29 1997-10-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H1026939A (ja) * 1996-07-12 1998-01-27 Toshiba Electron Eng Corp 平面表示装置
KR19980036431A (ko) 1996-11-18 1998-08-05 김광호 광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캐비넷 결합구조
JP4344113B2 (ja) * 2002-03-28 2009-10-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器用照明装置
KR100873067B1 (ko) * 2002-07-11 2008-1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4115867B2 (ja) * 2003-03-28 2008-07-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面状光源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0965183B1 (ko) * 2003-12-30 2010-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평판표시장치
KR20060015868A (ko) * 2004-08-16 2006-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채용한액정표시장치
JP4481218B2 (ja) * 2005-06-29 2010-06-16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JP5026690B2 (ja) * 2005-11-21 2012-09-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3021A (zh) * 1999-11-30 2001-07-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2006758A (ja) * 2000-06-20 2002-01-11 Casio Comput Co Ltd 表示モジュール
CN1467551A (zh) * 2002-06-22 2004-0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组件和直接照明式液晶显示装置
KR20040046873A (ko) * 2002-11-28 2004-06-05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게이트 피씨비가 없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746734A (zh) * 2004-09-06 2006-03-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器装置接收容器,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920221B2 (en) 2011-04-05
EP1895354A3 (en) 2008-07-30
JP5030556B2 (ja) 2012-09-19
EP1895354A2 (en) 2008-03-05
KR101363587B1 (ko) 2014-02-13
KR20080008063A (ko) 2008-01-23
CN101109870A (zh) 2008-01-23
JP2008027884A (ja) 2008-02-07
US20080252808A1 (en) 200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9870B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US7637641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1430845B (zh) 显示装置和具有该显示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
EP2476950B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7118265B2 (en) Optical member,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2667310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823301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80143918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EP2840420B1 (en) Lighting system
KR10193791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CN1959500B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制造灯固定构件的方法
US8698974B2 (en) Receiving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the same
CN101354496A (zh) 背光组件、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58408A (zh) 具有夹持上部容器部分的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JP2007165320A (ja) ランプ固定部材、それを有する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671466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CN102840510A (zh) 背光单元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CN101201475A (zh) 显示装置及其方法
KR20140076290A (ko) 액정표시장치
EP3279720B1 (en) Backlight unit provided with supporter of light source unit,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upport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backlight unit
US20100073915A1 (en) Lamp case, and backlight device and flat display device using it
KR102032753B1 (ko) 베젤이 최소화된 액정표시소자
EP2549308B1 (en) Lighting system including a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466003A (zh) 液晶显示器件
KR10212080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2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226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Gyeonggi Do Yongin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Lingtong Suwon Qu Mei Tan Dong 416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