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8797A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8797A
CN101098797A CNA2006800018579A CN200680001857A CN101098797A CN 101098797 A CN101098797 A CN 101098797A CN A2006800018579 A CNA2006800018579 A CN A2006800018579A CN 200680001857 A CN200680001857 A CN 200680001857A CN 101098797 A CN101098797 A CN 101098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extraneous gas
fuel tank
roofs
cov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18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8797B (zh
Inventor
长沼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0022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5877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6/30010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6073191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098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8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8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87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57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H1/00371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carrying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e.g. bu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2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osition of the HVAC devices with respect to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 B60H2001/00235Devices in the roof area of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Fuel Cell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储氢罐(30)设置在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的车厢顶(22)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位上,在储氢罐(30)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置有空调单元(60)和散热器(42)并被车顶盖(50)覆盖。在顶盖(50)的前方部位的上升倾斜面(50a)的中部,在空调单元(60)的前方上部设置用于向空调单元(60)的外部气体导入口(60a)引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引导部(52),在空调单元(60)的靠近储氢罐(30)一侧的周边部位设置用于将储氢罐(30)与空调单元(60)隔离的隔壁部(54)。这样一来,由于从储氢罐(30)泄漏的氢气随着行驶风流向后方,因此可以防止泄漏的氢气通过空调单元(60)的外部气体导入口(60a)进入乘员室内。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特别是涉及利用来自动力源的动力而行驶的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车辆公知的是搭载有使用CNG(压缩天然气)等气体燃料的发动机的车辆等。例如,当这种车辆用作干线公共汽车时,为了降低踏板,以符合老年人等的无障碍观点,提出了一种将气体燃料罐设置在车顶上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件1)。
而且,作为这种车辆的动力源的冷却方法,还提出了一种通过冷却管连接作为动力源的燃料电池和散热器并将散热器设置在暴露于外部空气中的位置上的燃料电池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件2)。例如,当这种装置搭载在公共汽车上时,散热器设置在扰流器的翼部的下方,这样由空气扰流器聚集的风被吹向散热器,从而能够提高冷却效率。
专利文件1:特开2001-239846号公报
专利文件2:特开2001-93556号公报
在上述车辆中,将乘员室内空调所使用的空调单元设置在车顶上,以降低踏板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气体燃料瓶设置在车顶上,则从气体燃料瓶泄漏出的气体燃料有可能会通过空调单元的外部气体导入口而进入乘员室内。
因此,考虑将这种燃料电池装置等搭载在公共汽车等车辆上的情况下,为了降低踏板而不影响上下车的性能,希望将存储有氢气等的气体罐设置在车顶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车顶上大部分的空间被气体罐所占据,因此可能很难将散热器设置在能够充分引入行驶风的位置,或者不能确保对气体罐进行维修作业等所需的必要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车辆的一个目的是防止从气体燃料罐泄漏的气体燃料进入乘员室内。本发明的车辆的一个目的是在车顶上适当地设置空调单元和气体燃料罐。而且,本发明的车辆的一个目的是在确保气体燃料罐的设置空间的同时,能够实现动力源用散热器的良好的冷却效率。或者,本发明的车辆的一个目的是将气体燃料罐和动力源用散热器更为适当地设置在车顶上。
本发明的车辆采用以下手段实现至少部分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第一车辆,是一种利用来自动力源的动力而行驶的车辆,包括:气体燃料罐,其贮存向所述动力源供给的气体燃料,配置在车体车厢顶上;和空调单元,其配置在车体车厢顶上的所述气体燃料罐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具有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口,并利用从该外部气体导入口导入的外部气体来调节乘员室内的空气。
在本发明的第一车辆中,气体燃料罐设置在车体车厢顶上,空调单元设置在该气体燃料罐的前方。从而,从气体燃料罐泄漏的气体燃料随着行驶风流向后方,与将空调单元设置在气体燃料罐后方的情况相比,这样能够适当地防止气体燃料通过外部气体导入口进入乘员室内。这里,气体燃料罐既可以按其长度方向为车宽方向地横向设置在车体车厢顶上,也可以按其长度方向为车辆前后方向地横向设置在车体车厢顶上,也可以按其长度方向为车宽方向或车辆前后方向地纵向设置在车体车厢顶上。
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车辆中,所述气体燃料罐也可以设置在车体车厢顶上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上。这样,由于重量比较大的气体燃料罐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能够实现重量平衡。从而,能够提高车辆的运动性,如转向性能。在此情况下,气体燃料罐既可以按其长度方向为车宽方向地横向设置在车体车厢顶上,也可以按其长度方向为车辆前后方向地横向设置在车体车厢顶上,也可以按其长度方向为车宽方向或车辆前后方向地纵向设置在车体车厢顶上。而且,气体燃料罐的形状可以是大致圆筒形。
而且,本发明的第一车辆可以包括车顶盖,该车顶盖至少覆盖所述气体燃料罐和所述空调单元,并具有向所述空调单元的外部气体导入口引导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引导口。在此情况下,可以使所述空调单元的高度形成得比所述气体燃料罐的高度低,所述车顶盖,以所述空调单元上部比所述气体燃料罐上部低的方式形成因此,车顶盖前方的形状形成从空调单元上部向气体燃料罐上部上升的形状。这样可以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
具有这种顶盖形式的本发明的第一车辆内,所述车顶盖具有将所述空调单元的外部气体导入口和所述气体燃料罐隔离的隔离部。这样,就可以可靠防止从气体燃料罐泄漏的气体燃料进入乘员室内。在这种形式的本发明的车辆内,所述车顶盖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至后方的上部可以形成有换气孔。从而,由于换气孔与空调单元可以分离,就可以防止从车顶盖经由换气孔向外部放出的气体燃料经由空调单元的外部气体导入口进入乘员室内。
而且,本发明的第一车辆还可以具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配置在车体车厢顶上的所述气体燃料罐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用于所述动力源的冷却系统。这样,由于从气体燃料罐泄漏的气体燃料容易与向后方的散热器导入的行驶风混合,因此能够适当地防止气体燃料进入乘员室内。
具有这种散热器的本发明的第一车辆可以具有车顶盖,所述车顶盖覆盖车体车厢顶上方,并设有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所述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以将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上方的外部气体导入所述散热器的方式开口。这样,可以利用通过气体燃料罐上方的外部气体来冷却散热器。从而,能够在确保气体燃料罐设置空间的同时,实现动力源用散热器的良好冷却效率。而且,由于在气体燃料罐的后方设有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因此可以利用到入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的外部气体来稀释从气体燃料罐泄漏的气体燃料。在这里,之所以设置用于向散热器导入通过上方的外部气体的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是基于下述考虑:与设置向散热器导入通过侧方的外部气体的侧方外部气体导入口时的情况相比,为了充分地导入通过侧方的外部气体,必须尽量导入来自前方(气体燃料罐方向)的外部气体,由于气体燃料罐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附近的空间变小,因此导入通过上方的外部气体能够更加充分地导入外部气体,并确保气体燃料罐的维修空间。
在具有这种散热器和车顶盖的本发明的第一车辆内,该顶盖可以设有下降倾斜面,所述下降倾斜面从所述气体燃料罐中的位于车辆前后方向最后方的气体燃料罐的上方朝所述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的下端倾斜。这样就可以有效利用大致圆筒状的气体燃料罐的形状,将外部气体导入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而且,在此情况下,还可以在所述顶盖上,在所述下降倾斜面的车宽方向两侧设有壁部,从而可以更加适当地将外部气体引导进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
而且,在具有这种散热器和车顶盖的本发明的第一车辆内,沿车辆前后方向前后并设多个所述散热器,所述车顶盖的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将外部气体导入多个所述散热器中的配置在前侧的散热器,所述车顶盖的侧部设有侧方外部气体导入口,所述侧方外部气体导入口以将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侧方的外部气体导入多个所述散热器中的配置在后侧的散热器的方式开口。这样,通过紧凑地设置多个散热器,可以更加适当地发挥各个散热器的冷却效率。在此情况下,可以在前侧沿车宽方向并设两个散热器,在后侧沿车宽方向并设两个散热器。
本发明的第2车辆,是一种利用来自动力源的动力而行驶的车辆,包括:气体燃料罐,其贮存向所述动力源供给的气体燃料,配置在车体车厢顶上;散热器,其用于动力源的冷却系统,配置在车体车厢顶上的所述气体燃料罐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和车顶盖,其覆盖车体车厢顶上方,具有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所述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以将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上方的外部气体导入所述散热器的方式开口。
在本发明的第2车辆中,气体燃料罐设置在车体车厢顶上,并且在气体燃料罐的后方设置有动力源用散热器,并且在覆盖车体车厢顶的车顶盖上设有使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上方的外部气体(行驶风)导入散热器的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因此,可以利用通过气体燃料罐的上方的外部气体(行驶风)来冷却散热器。从而,能够在确保气体燃料罐的设置空间的同时,实现动力源用散热器的良好的冷却效率。而且,由于在气体燃料罐的后方设有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因此,能够利用导入到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的外部气体来稀释从气体燃料罐泄漏的气体燃料。在这里,之所以设置用于向散热器导入通过上方的外部气体的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是基于下述考虑:与设置向散热器导入通过侧方的外部气体的侧方外部气体导入口时的情况相比,为了充分地导入通过侧方的外部气体,必须尽量导入来自前方(气体燃料罐方向)的外部气体,由于气体燃料罐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附近的空间变小,因此导入通过上方的外部气体能够更加充分地导入外部气体,并确保气体燃料罐的维修空间。这里,气体燃料罐既可以按其长度方向为车宽方向地横向设置在车体车厢顶上,也可以按其长度方向为车辆前后方向地横向设置在车体车厢顶上,也可以按其长度方向为车宽方向或车辆前后方向地纵向设置在车体车厢顶上。并且,气体燃料罐可以是大致圆筒形。
并且,在本发明的第2车辆内,所述车顶盖可以设有下降倾斜面,所述下降倾斜面从所述气体燃料罐中的位于车辆前后方向最后方的气体燃料罐的上方朝所述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的下端倾斜。这样就可以有效利用大致圆筒状的气体燃料罐的形状,将外部气体导入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在此情况下,还可以在所述车顶盖的所述下降倾斜面的车宽方向两侧设有壁部,从而可以更加适当地将外部气体导入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
而且,在本发明的第2车辆内,沿车辆前后方向前后并设多个所述散热器,所述车顶盖的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将外部气体导入多个所述散热器中的配置在前侧的散热器,所述车顶盖的侧部设有侧方外部气体导入口,所述侧方外部气体导入口以将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侧方的外部气体导入多个所述散热器中的配置在后侧的散热器的方式开口。这样,通过多紧凑地设置个散热器,可以更加适当地发挥各个散热器的冷却效率。在此情况下,所述散热器可以在前侧沿车宽方向并设两个,在后侧沿车宽方向并设两个。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搭载有燃料电池的公共汽车20的简略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在搭载有燃料电池的公共汽车20的后部和车厢顶22上分别搭载燃料电池40a、40b以及储氢罐30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3是从搭载有燃料电池的公共汽车20的车厢顶22的上方的中央部位至后方部位的说明图。
图4是用于说明搭载有燃料电池的公共汽车20的车厢顶22上的储氢罐30等的设置方式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多个散热器42的设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比较例的朝向散热器42的外部气体导入口的说明图。
图7时表示比较例的朝向散热器42的外部气体导入口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利用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式。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的简略结构的结构图;图2是在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的后部和车厢顶22上分别搭载燃料电池40a、40b以及储氢罐30的情况的说明图;图3是从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的车厢顶22的上方的中央部位至后方部位的说明图;图4是用于说明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的车厢顶22上的储氢罐30等的设置方式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构成以燃料电池40a、40b作为动力源来行驶的大型公共汽车,其最后部位的下部搭载有燃料电池40a和40b,在车厢顶22上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搭载有7个储氢罐30,其储存作为向燃料电池40a和40b提供的燃料的氢气,大致形成圆筒状。而且,在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的车厢顶22上,除了7个储氢罐30,还在储氢罐30的前方搭载有调节乘员室内的空气的空调单元60,在储氢罐30的后方搭载有多个用于冷却燃料电池40a和40b的散热器42,顶棚部被设有多个换气口51的车车顶盖50覆盖。
如图2所示,储氢罐3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安装有阀单元32,该阀单元32包括调压阀和作为安全阀的易熔阀等,该调压阀用于调整供给燃料电池40a和40b的氢气的压力,该安全阀在高温(例如110℃以上)时熔化,将罐内的氢气释放到外部;使该阀单元32处于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的右侧且储氢罐30的长度方向为车宽方向地横向设置在车厢顶22上,并通过带39搭载在车上。
如图1所示,在车顶盖50的前部形成有从车的最前部经由空调单元60向储氢罐30的上部上升的上升倾斜面50a,并包括外部气体引导部52(见图4)和隔壁部54,该外部气体引导部52设置在该上升倾斜面50a的中部的、空调单元60的前方上部,将外部气体引入空调单元60的外部气体导入口60a,该隔壁部54设置在空调单元60的储氢罐30一侧的周边部位,将储氢罐30和空调单元60隔开。这样,通过上升倾斜面50a降低了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的空气阻力。而且,隔壁部54防止从储氢罐30泄漏的氢气经由车顶盖50内流入空调单元60的外部气体导入口60a。
在车顶盖50内,除了换气孔51,还设置有上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6和侧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8等,其中,上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6分别设置在储氢罐30后方的左右两角,将顶棚部上方的行驶风导入散热器42,侧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8分别设置在比上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6稍微靠后的左右两侧面部上,将侧方的行驶风导入散热器42。上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6由向前开口的外部气体导入口56a、从位于最后方的储氢罐30的上方沿着储氢罐30的外周面而向外部气体导入口56a下降的下降倾斜面56b以及设置在该下降倾斜面56b的左右两侧的壁部56c构成,将由下降倾斜面56b和壁部56c引导的行驶风导入到外部气体导入口56a。
空调单元60,通过车顶盖50的外部气体引导部52向外部气体导入口60a引导的外部气体与从乘员室引导的内部气体进行热交换,向乘员室内送冷风或热风来调节乘员室内的空气。散热器42通过冷却管44与燃料电池40a和40b连接,冷却管44用来循环作为冷却介质的冷却水,散热器42与由车顶盖50的上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6和侧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8导入的行驶风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在冷却管中循环的冷却水。
散热器42,通过冷却管44与燃料电池40a和40b连接,其中冷却管44用来循环作为冷却介质的冷却水,散热器42与由上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6和侧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8导入的行驶风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在冷却管中循环的冷却水。图5说明多个散热器42的设置关系。如图所示,散热器42由四个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心线按一定角度(例如15°~60°之间的任一角度)直列配置且相对于中心线成镜像设置的散热器42a和42b构成,前侧的两个散热器42a由从上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6导入的行驶风来冷却,后侧的两个散热器42b由从侧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8导入的行驶风来冷却。而且,从上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6和侧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8导入的行驶风从排气口59排出。
这里,当形成向前侧散热器42a导入行驶风的上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6时,与形成侧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8那样的用于导入侧方行驶风的结构相比,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导入充分的行驶风,必须设置尽可能从前方导入行驶风的导入部,因此导致储氢罐30的阀单元32附近的空间变得狭窄,对阀单元32的维修作业产生影响(见图6)。而且,为了确保阀单元32附近的空间,不能将行驶风的导入部设置在前方,因为这样不能充分导入行驶风,导致散热器42a的冷却效率下降(见图7)。另一方面,若采用实施例的上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6,不仅可以导入更充分的行驶风,还可以确保储氢罐30的阀单元32附近的空间。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由于车厢顶22上设置有储氢罐30,并且在该储氢罐30的前方设置空调单元60,从储氢罐30泄漏的氢气随着行驶风流向后方,所以与将空调单元60设置在储氢罐30后方的情况相比,可以更为适当地防止从储氢罐30泄漏的氢气通过空调单元60的外部气体导入口60a进入乘员室内。而且,由于储氢罐30设置在车厢顶22上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位,所以可以使车体重量平衡,提高车辆的运动性,如转向性能。此外,由于散热器42设置在储氢罐30的后方,所以从储氢罐30泄漏的氢气通过上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6和侧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8导入散热器42,因此能够更加适当地防止氢气进入乘员室内。
而且,根据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由于在车顶盖50的前方部位形成有上升倾斜面50a,因此可以降低空气阻力。此外,由于车顶盖50具有用于将储氢罐30和空调单元60隔离的隔壁部54,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从储氢罐30泄漏的氢气进入乘员室内。
此外,根据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由于散热器42设置在车厢顶22上的储氢罐30的后方,并且在车顶盖50上设置用于将上方的行驶风导入散热器42的外部气体导入部56,因此可以利用上方的行驶风冷却散热器42。从而,在确保储氢罐30的设置空间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散热器42的良好的冷却效率。而且,还可以利用导入上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6的外部气体来稀释从储氢罐30泄漏的氢气。
虽然在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中,储氢罐30设置在车厢顶22上方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位,但也可以设置在前方或后方。
虽然在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中,散热器42设置在储氢罐30的后方,但并不局限于此,散热器42也不一定设置在车厢顶22的上方。
虽然在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中,上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6由外部气体导入口56a、下降倾斜面56b以及壁部56c构成,但是只要可以将行驶风导入散热器42即可,也可以不设置下降倾斜面56b和壁部56c。
虽然在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中,散热器42由四个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心线按一定角度(例如15°~60°之间的任一角度)直线排列且与中心线成镜像设置的散热器42a和42b构成,但并不限于这种设置,也可以这样设置:使由上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6导入的行驶风被导入设置在前侧的散热器42,由侧方外部气体导入部58导入的行驶风被导入设置在后侧的散热器42。而且,散热器42并不限于四个,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虽然在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中,七个大致形成圆筒状的储氢罐30按其长度方向为车宽方向的方式横向设置在车厢顶22上并由带子39固定,但储氢罐30的形状并不限于大致圆筒形,可以为任意形状,并且储氢罐30也可以按照其长度方向为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等任意方向设置到车厢顶22上。而且,并不必将储氢罐30横向设置在车厢顶22上,也可以纵向设置。
虽然在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中,在车顶盖50的前部形成上升倾斜面50a,但也可以不形成上升倾斜面50a。而且,尽管设有将储氢罐30和空调单元60隔离的隔壁部54,但也可以不设置隔壁部54。而且,空调单元60和储氢罐30也可以不用车顶盖50覆盖。
虽然在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中,车顶盖50的顶棚部设有多个换气口51,但也可以将所以换气口51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设置到后侧。这样,由于空调单元60的外部气体导入口60a与换气口51进一步分离,因此可以防止从车顶盖50内经由换气口51向外排放的氢气经由空调单元60的外部气体导入口60a进入乘员室内。而且,也可以不设置这样的换气口51。
虽然在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搭载公共汽车20中,气体燃料为氢气,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为其他燃料,如天然气等。而且,尽管搭载有作为动力源的燃料电池40a和40b,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搭载使用氢气或天然气等气体燃料的发动机作为动力源。
以上说明了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形式的实施例。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用于车辆制造业等。

Claims (18)

1.一种利用来自动力源的动力而行驶的车辆,包括:
气体燃料罐,其贮存向所述动力源供给的气体燃料,配置在车体车厢顶上;和
空调单元,其配置在车体车厢顶上的所述气体燃料罐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具有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口,并利用从该外部气体导入口导入的外部气体来调节乘员室内的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气体燃料罐配置在车体车厢顶上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气体燃料罐大致形成圆筒形,并以长度方向为车宽方向的方式横向配置在车体车厢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包括车顶盖,该车顶盖至少覆盖所述气体燃料罐和所述空调单元,并具有向所述空调单元的外部气体导入口引导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引导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空调单元的高度形成得比所述气体燃料罐的高度低,
所述车顶盖,以所述空调单元上部比所述气体燃料罐上部低的方式形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顶盖具有将所述空调单元的外部气体导入口和所述气体燃料罐隔离的隔离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顶盖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至后方的上部形成有换气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配置在车体车厢顶上的所述气体燃料罐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用于所述动力源的冷却系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中,包括车顶盖,所述车顶盖覆盖车体车厢顶上方,并设有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所述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以将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上方的外部气体导入所述散热器的方式开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顶盖设有下降倾斜面,所述下降倾斜面从所述气体燃料罐中的位于车辆前后方向最后方的气体燃料罐的上方朝所述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的下端倾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顶盖,在所述下降倾斜面的车宽方向两侧设有壁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中,沿车辆前后方向前后并设多个所述散热器,
所述车顶盖的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将外部气体导入多个所述散热器中的配置在前侧的散热器,
所述车顶盖的侧部设有侧方外部气体导入口,所述侧方外部气体导入口以将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侧方的外部气体导入多个所述散热器中的配置在后侧的散热器的方式开口。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顶盖至少覆盖所述气体燃料罐和所述空调单元,并具有向该空调单元的外部气体导入口引导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引导口。
14.一种利用来自动力源的动力而行驶的车辆,包括:
气体燃料罐,其贮存向所述动力源供给的气体燃料,配置在车体车厢顶上;
散热器,其用于动力源的冷却系统,配置在车体车厢顶上的所述气体燃料罐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和
车顶盖,其覆盖车体车厢顶上方,具有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所述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以将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上方的外部气体导入所述散热器的方式开口。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气体燃料罐大致形成圆筒形,并以长度方向为车宽方向的方式横向配置在车身车厢顶上。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顶盖设有下降倾斜面,所述下降倾斜面从所述气体燃料罐中的位于车辆前后方向最后方的气体燃料罐的上方朝所述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的下端倾斜。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顶盖,在所述下降倾斜面的车宽方向两侧设有壁部。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中,沿车辆前后方向前后并设多个所述散热器,
所述车顶盖的上方外部气体导入口将外部气体导入多个所述散热器中的配置在前侧的散热器,
所述车顶盖的侧部设有侧方外部气体导入口,所述侧方外部气体导入口以将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侧方的外部气体导入多个所述散热器中的配置在后侧的散热器的方式开口。
CN2006800018579A 2005-01-07 2006-01-06 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87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2271/2005 2005-01-07
JP2005002274A JP4594107B2 (ja) 2005-01-07 2005-01-07 バス型の車両
JP2005002271A JP4158770B2 (ja) 2005-01-07 2005-01-07 車両
JP002274/2005 2005-01-07
PCT/JP2006/300106 WO2006073191A1 (ja) 2005-01-07 2006-01-06 車両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1380365A Division CN101564988A (zh) 2005-01-07 2006-01-06 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8797A true CN101098797A (zh) 2008-01-02
CN101098797B CN101098797B (zh) 2010-09-01

Family

ID=367957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1380365A Pending CN101564988A (zh) 2005-01-07 2006-01-06 车辆
CN20068000185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8797B (zh) 2005-01-07 2006-01-06 车辆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1380365A Pending CN101564988A (zh) 2005-01-07 2006-01-06 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94107B2 (zh)
CN (2) CN101564988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2689A (zh) * 2012-02-24 2012-07-18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公交客车全承载式车身结构
CN103112332A (zh) * 2013-01-21 2013-05-22 清华大学 用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的可插拔式燃气动力空调系统
CN103269891A (zh) * 2011-03-04 2013-08-28 铃木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车辆的进气装置
CN103318018A (zh) * 2013-07-05 2013-09-25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交客车用气瓶顶置结构
CN103660922A (zh) * 2012-09-19 2014-03-26 杨荣 燃油动力车辆燃油箱与安全装置
CN103770632A (zh) * 2013-12-31 2014-05-07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空调的双层公交车燃气仓结构
CN104044431A (zh) * 2014-07-02 2014-09-17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空调
CN104075382A (zh) * 2014-07-02 2014-10-01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外置空调
CN109177693A (zh) * 2018-11-01 2019-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客车
CN109515113A (zh) * 2018-11-27 2019-03-26 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主被动散热模式的车顶空调系统
CN109818009A (zh) * 2017-11-20 2019-05-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97601A (zh) * 2019-01-28 2020-08-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高压储罐搭载车辆
CN113246717A (zh) * 2020-02-12 2021-08-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存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94954A (ja) 2010-03-18 2011-10-06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車両
JP6177223B2 (ja) 2014-12-09 2017-08-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搭載車両
JP6144303B2 (ja) 2015-08-27 2017-06-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車両
CN108725184A (zh) * 2018-06-08 2018-11-02 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客车顶置储氢舱
JP7095485B2 (ja) * 2018-08-21 2022-07-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車の車両構造
KR20210041711A (ko) * 2019-10-08 2021-04-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가스연료 저장장치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9891A (zh) * 2011-03-04 2013-08-28 铃木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车辆的进气装置
CN103269891B (zh) * 2011-03-04 2015-09-02 铃木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车辆的进气装置
CN102582689B (zh) * 2012-02-24 2014-02-12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新能源公交客车全承载式车身结构
CN102582689A (zh) * 2012-02-24 2012-07-18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公交客车全承载式车身结构
CN103660922A (zh) * 2012-09-19 2014-03-26 杨荣 燃油动力车辆燃油箱与安全装置
CN103112332A (zh) * 2013-01-21 2013-05-22 清华大学 用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的可插拔式燃气动力空调系统
CN103318018A (zh) * 2013-07-05 2013-09-25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交客车用气瓶顶置结构
CN103318018B (zh) * 2013-07-05 2016-12-28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交客车用气瓶顶置结构
CN103770632B (zh) * 2013-12-31 2016-01-20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空调的双层公交车燃气仓结构
CN103770632A (zh) * 2013-12-31 2014-05-07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空调的双层公交车燃气仓结构
CN104075382A (zh) * 2014-07-02 2014-10-01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外置空调
CN104044431A (zh) * 2014-07-02 2014-09-17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空调
CN104075382B (zh) * 2014-07-02 2017-02-15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外置空调
CN109818009A (zh) * 2017-11-20 2019-05-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77693A (zh) * 2018-11-01 2019-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客车
CN109515113A (zh) * 2018-11-27 2019-03-26 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主被动散热模式的车顶空调系统
CN111497601A (zh) * 2019-01-28 2020-08-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高压储罐搭载车辆
CN111497601B (zh) * 2019-01-28 2023-08-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高压储罐搭载车辆
CN113246717A (zh) * 2020-02-12 2021-08-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存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4988A (zh) 2009-10-28
JP4594107B2 (ja) 2010-12-08
JP2006188170A (ja) 2006-07-20
CN101098797B (zh) 201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8797B (zh) 车辆
CN106458053B (zh) 电动车辆
US20080006461A1 (en) Vehicle
JP4631440B2 (ja) 車両およびガス燃料タンクの搭載方法
CN101014476B (zh) 搭载燃料电池系统的移动体
US6445080B1 (en) Electric vehicle
US7434611B2 (en) Roof module
US7108091B2 (en) Small vehicle with fuel cell that has elements cooled by ventilation system
CN102815203A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冷却结构
CN101263030B (zh) 用于安装电气部件的结构
CN102844214A (zh) 车辆用电池的冷却装置
CN102781692B (zh) 车辆用空调单元
CN102555780A (zh) 用于车辆的高压电池冷却系统
JP2009018803A (ja) 車両
WO2012153409A1 (ja) 車両用熱交換構造
JP2009248920A (ja) 車両用冷却装置
CN104701586B (zh) 一种车载电池包风道冷却系统
JP2016199105A (ja) 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KR101758176B1 (ko) 자동차
EP4026723A1 (en) Fuel cell vehicle
CN101102915B (zh) 气体燃料罐搭载车辆
JP4691999B2 (ja) 車両
WO2006073191A1 (ja) 車両
CN101879852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燃油加热器
JP4306615B2 (ja) ガス燃料タンク搭載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

Termination date: 201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