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8691B - 治疗病毒感染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 - Google Patents

治疗病毒感染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8691B
CN101098691B CN2005800462531A CN200580046253A CN101098691B CN 101098691 B CN101098691 B CN 101098691B CN 2005800462531 A CN2005800462531 A CN 2005800462531A CN 200580046253 A CN200580046253 A CN 200580046253A CN 101098691 B CN101098691 B CN 1010986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virus
group
alkyl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462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8691A (zh
Inventor
R·H·刘
J·R·雅各布
B·C·滕南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nell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ornell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nell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filed Critical Cornell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98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8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8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8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66Phosphorus compounds
    • A61K31/665Phosphorus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fosfomyc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 A61K31/365Lact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nc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Vir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Furan Compound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Oxygen Or Sulfu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治疗被病毒感染,尤其包括丙型肝炎感染在内的黄病毒科病毒感染的宿主的方法和组合物,该方法包括单独或联合或交替给予有效抗病毒量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和另一种抗病毒化合物。

Description

治疗病毒感染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04年11月8日提交的标题为“治疗黄病毒和瘟病毒属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美国专利临时申请号60/626,253;2004年11月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临时申请号60/626,172和2005年10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临时申请号60/728,978,标题均为“治疗丙型肝炎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以及2004年11月8日提交的标题为“作为蛋白酶抑制剂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美国专利临时申请号60/626,329的优先权。
发明领域
本发明包括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及其药用组合物;治疗黄病毒科病毒感染、其它病毒感染和抑制病毒蛋白酶的使用方法。
发明背景
丙肝病毒属(HCV)、瘟病毒属和黄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病毒(Rice,C.M.,Flaviviridae:The viruses and their replication(黄病毒科:病毒及其复制).摘自:Fields Virology,Editors:Fields,B.N.,Knipe,D.M.,andHowley,P.M.,Lippincott-Raven Publishers,Philadelphia,PA,第30章,931-959,1996)。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世界上慢性肝病的重要病因。已知HCV造成至少80%输血性肝炎和很大比例的偶发性急性肝炎。初步证据还提示,HCV存在于许多“自发性”慢性肝炎、“原因不明的”肝硬化和可能与其它肝炎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无关的肝细胞癌的病例中。小比例的健康人为慢性HCV携带者,该比例因地理和其它流行病学因素而异。HCV编码两种蛋白酶:通过NS2-NS3区域编码的锌依赖性金属蛋白酶和在NS3区域中编码的丝氨酸蛋白酶。需要这些蛋白酶将前体多蛋白的特异性区域分裂为成熟肽。
尽管有许多化合物进行其它抗HCV治疗的临床试验,但目前治疗HCV的标准是用干扰素或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
几个专利公开了治疗HCV的蛋白酶抑制剂。Spruce等的美国专利号6,004,933公开了一类抑制HCV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Zhang等的美国专利号5,990,276公开了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酶的合成抑制剂。该抑制剂是NS3蛋白酶的底物或NS4A辅因子的底物的子序列。
植物提取物也用于治疗HCV感染。例如,美国专利号6,056,961公开了用于治疗HCV感染的植物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提取物及其药用组合物。公开治疗HCV感染的植物提取物的其它美国专利包括:Tsai等的美国专利号5,837,257、Omer等的美国专利号5,725,859。
瘟病毒属包括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典型猪热病毒(CSFV,又称为猪瘟病毒属)和绵羊的边界病病毒(BDV)。Moennig V.等,Adv.Vir.Res.41:53-98(1992)。在全世界,生畜(牛、猪和绵羊)瘟病毒属感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Meyers,G.and Thiel,H.-J.,Advances in VirusResearch,47,53-118,1996;Moennig V.等,Adv.Vir.Res.41:53-98,1992)。
按照血清学亲缘性分类,黄病毒属包括多于68个不同种(Calisher等,J.Gen.Virol.70:3743,1993)。它们的临床症状不同,这些症状包括发烧、脑炎和出血热(Fields Virology,Editors:Fields,B.N.,Knipe,D.M.,and Howley,P.M.,Lippincott-Raven Publishers,Philadelphia,PA,第31章,931-959,1996)。全球关注的与人疾病有关的黄病毒包括登革出血热病毒(DHF)、黄热病病毒、休克综合征和日本脑炎病毒(Halstead,S.B.,Rev.Infect.Dis.6:251-264,1984;Halstead,S.B.,Science.239:476-481,1988;Monath,T.P.,New Eng.J.Med.,319:641-643,1988)。
目前治疗黄病毒科病毒感染的标准限于用干扰素或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
治疗病毒感染的一个策略是针对病毒蛋白酶,该病毒蛋白酶是某些病毒复制中的必需成分。蛋白酶是催化蛋白水解的酶,例如胃蛋白酶或胰蛋白酶。该水解可产生活性蛋白或完全加工蛋白。或者,蛋白酶可直接将蛋白完全降解。非限定性编码蛋白酶的病毒目录包括:逆转录病毒科病毒、小RNA病毒科病毒、疱疹病毒科病毒、黄病毒科病毒、冠型病毒科病毒和披膜病毒科病毒。由于显著有效治疗病毒感染,可能最显著的是治疗病毒感染和用它们成功治疗人免疫缺陷性病毒(HIV)感染,人们的关注点开始集中在病毒蛋白酶上。现优选,蛋白酶抑制剂和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治疗HIV感染。
蛋白酶抑制剂已在专利文献中描述。例如,美国专利号6,114,312公开并要求保护通过羟基脲、核苷类似物和蛋白酶抑制剂联合使用抑制HIV的方法。Medabalimi的美国专利号5,872,210公开并要求保护病毒蛋白酶的跨读框肽抑制剂。Tung等的美国专利号5,945,413公开并要求保护抑制天冬氨酰蛋白酶的化合物。Tucker等的美国专利号6,100,277公开并要求保护通过给予蛋白酶抑制剂的组合治疗逆转录病毒感染的方法。
小RNA病毒是医学意义重大的人病原体最大家族中的一员,是人疾病例如脊髓灰质炎、急性肝炎、心肌炎和普通感冒的主要原因(Wang,Q.M.(1999)Progress In Drug Research 52:199-219)。小RNA病毒是小非包膜RNA病毒,它在单个多顺反子mRNA上编码3C蛋白酶。肠道病毒和人鼻病毒是编码另一种蛋白酶2A蛋白酶的小RNA病毒。病毒2A和3C蛋白酶划为半胱氨酸蛋白酶类。3C蛋白酶已是抗病毒药物的靶,因为它存在于小RNA病毒家族的所有成员中,并在多蛋白前体上进行多次分裂。3C蛋白酶的催化部位由His-Glu-Cys构成。
3C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是肽或非肽类。肽类抑制剂包括肽醛和Michael受体衍生物。非肽类蛋白酶抑制剂包括含有活性羰基的小分子。非肽类蛋白酶抑制剂的实例包括β-内酰胺、靛红、高邻苯二甲酰亚胺、萘并醌-内半缩醛、醌样桔霉素水合物、根生素和硫酸三萜酯(Wang,Q.M.(1999)Progress In Drug Research 52:199-219)。除硫酸三萜酯外,所有此类抑制剂均使3C蛋白酶亲核活性部位失活。已有蛋白酶抑制剂治疗小RNA病毒的描述(参见Hammond等的美国专利号5,821,331,其中描述了有关化合物和使肽基-醛成为抗小RNA病毒的药物的方法)。
疱疹病毒科的病毒成员包括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疱疹病毒科成员编码丝氨酸蛋白酶,该蛋白酶在病毒壳体成熟中起主要作用,使该蛋白酶对复制至关重要。CMV壳体蛋白酶次晶蛋白在其活性部位含有Ser-His-His。据报道,氧氮杂萘酮化合物和单环β-内酰胺抑制次晶蛋白(Abood,N.A.等(1997)Bioorg Med Chem.Lett.7:2105-2108;Collier,A.C.等(1996)N.Engl.J.Med334:1011-1017)。也有肽类抑制剂的报道(Patick,A.K.and K.E.Potts(1998)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11:614-627)。Abdel-MegUid等的美国专利号6,008,033和6,083,711公开了新的疱疹蛋白酶结晶结构和鉴定这些蛋白酶抑制剂的方法。
冠形病毒科包括人呼吸冠形病毒和其它大的包膜正链RNA病毒。这些病毒造成人和动物的高度流行性疾病。病毒和宿主蛋白酶均加工多顺反子mRNA的初级翻译产物。冠形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在催化中心编码具有His和Cys残基的胰蛋白酶样蛋白酶(Ng,LF.等(2000)Virology272(1):27-39)。人冠形病毒229E(HCoV)的木瓜蛋白酶样蛋白酶(PLlpro)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它通过将Glyl11和Asnl12之间的连接点裂解,调节复制酶多蛋白ppla和ppalab的表达,Glyl11和Asnl12位于其本身的催化残基Cys1054的最上游(Herold,J.等(1999)J Biol Chem274(21):14918-25)。
披膜病毒包括α病毒和风疹病毒属(rubiviruses)。Sinbis和Semliki森林病毒是α病毒的实例,风疹病毒是风疹病毒属的唯一成员。这些病毒是包膜正型RNA病毒。其中许多可通过蚊子传播。在α病毒中,基因组RNA用作mRNA,它被翻译为多蛋白,多蛋白被共翻译和翻译后分裂,产生4种多肽:nsP1、nsP2、nsP3和nsP4。已鉴定出nsP2含有决定该裂解的蛋白酶活性。在Sinbis病毒中,nsPs翻译为两种多蛋白:P123和P1234。P1234在3/4部位裂解,产生P123和nsP4,据认为,nsP4是启动负链合成的复合物。P123裂解后产生nsP1、nsP2和nsP3,它们与nsP4一起形成进行正链RNA合成的复合物(Schlesinger,S.and MJ.Sclesinger,Togaviridae:The viruses andtheir replication(披膜病毒:病毒及其复制),摘自:Fields Virology,Editors:Fields,B.N.,Knipe,D.M.,and Howley,P.M.,Lippincott RavenPublishers,Philadelphia,PA,第27章,825-842,1996)。因此,蛋白酶活性在披膜病毒复制中至关重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治疗黄病毒科病毒感染的方法和组合物。
本发明的特殊目的是提供治疗HCV感染的方法和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治疗黄病毒和瘟病毒属感染的方法和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抑制病毒蛋白酶的方法和组合物。
发明概述
现发现,通过给予有效量的以下结构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或其顺式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前药,人们可治疗感染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病毒在内的黄病毒科病毒的宿主: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061
其中变量在以下发明详述中定义。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用本文中的任何化合物治疗其它病毒感染。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这些化合物可用作蛋白酶抑制剂。在主要的实施方案中,这些化合物作为至少两种本文中所述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混合物提供。
应理解,这些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可以基于或可以不基于蛋白酶活性或可由或可以不由蛋白酶活性衍生而来。这些抗病毒化合物可通过其它病毒酶或途径,例如通过聚合酶活性起作用。
已公认含有穿心莲内酯的某些酯的穿心莲(Andrographispaniculata)的注射用提取物对人安全,并已用于各种药物特性。但在本发明前,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可有效抗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是未知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测量病毒引起的细胞杀伤减少和病毒产量减少,测定化合物的效力。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化合物的EC50小于25、15、10、5或1微摩尔浓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病毒蛋白酶不是HIV蛋白酶。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联合或交替给予活性化合物、另一种抗病毒、抗瘟病毒属、抗黄病毒、抗HCV药物或抗蛋白酶药物。在联合疗法中,一起给予有效剂量的两种或多种药物,而在交替治疗期间,续贯给予有效剂量的各药物。这些剂量取决于药物的吸收、失活和排泄速率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因素。应注意,剂量值也要随欲缓解病症的严重程度而变化。还应理解,对于任何具体的患者,应根据个体的需要和给药或指导给予组合物的人的专业判断,随时调整具体的剂量方案和时间表。可与穿心莲内酯衍生物联合使用的化合物的非限定性实例是硫辛酸和n-乙酰基半胱氨酸。
附图简述
图1是一组线状图,表示牛细胞感染后,利巴韦林对BVDV细胞杀伤和对病毒产量的效果。按2×104个细胞/孔(0.38cm2)密度,接种NCL细胞,在培养板的一半接种cpBVDV(m.o.i.=0.01)。用100-0.049μM范围的利巴韦林处理感染和未感染细胞3日,然后进行亚甲蓝测定,测量细胞数目。细胞杀伤率(%)=在测定第3天时,[(在未感染、未处理的对照样品中的细胞数)(用药物处理或单独药物处理的BVDV感染后的细胞数)]÷(在未感染、未处理的对照样品中的细胞总数)。通过用在测定第3天收集的10倍系列稀释度的培养基感染新的培养基,测定用药物处理感染BVDV的细胞中的病毒产量。在感染后第5天,通过亚甲蓝测定,测量终点滴定度。所示为两个独立进行的实验结果。用峰、对数正态、4参数方程计算产生BVDV感染所致细胞杀伤减少最大作用的利巴韦林浓度。用S形曲线、对数、4参数方程计算杀灭50%未感染细胞的利巴韦林浓度,和减少病毒滴定度90%的药物浓度。这些值列于可在本说明书中找到的表1中。
图2是一组线状图,表示牛子宫细胞感染后,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对BVDV细胞杀伤和病毒产量的作用。按2×104个细胞/孔(0.38cm2)密度,接种NCL细胞,在培养板的一半接种cpBVDV(m.o.i.=0.01)。用2mg/ml-0.976μg/ml范围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处理感染和未感染细胞3日,然后进行亚甲蓝测定,测量细胞数。所示为两个独立进行的实验结果。细胞杀伤率(%)=在测定第3天时,[(在未感染、未处理的对照样品中的细胞数)(用药物处理或单独药物处理BVDV感染后的细胞数)]÷(在未感染、未处理的对照样品中的细胞总数)。通过用在测定第3天收集的10倍系列稀释度的培养基感染新的培养基,测定用药物处理BVDV感染的细胞中的病毒产量。在感染后第5天,通过亚甲蓝测定,测量终点滴定度。用峰、对数正态、4参数方程计算产生BVDV感染所致细胞杀伤减少最大作用的药物浓度。用S形曲线、对数、4参数方程计算杀伤50%未感染细胞的药物浓度,和减少病毒滴定度90%的药物浓度。
图3A是线状图,表示牛子宫细胞感染后,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对BVDV细胞杀伤、病毒产量和细胞毒性的作用。用感染BVDV的牛子宫细胞系测定实施例2中所述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抗病毒潜力。图3B和图3C是线状图,表示分别用相同测定方法,测定利巴韦林和α-干扰素的细胞杀伤、病毒产量和细胞毒性。
图4A是线状图,表示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在WCH-8细胞中对细胞杀伤、病毒产量和细胞毒性的作用。给WCH-8细胞接种致细胞病变的BVDV分离物。感染第5日后,在旱獭肝细胞系中明显产生致细胞病变作用(CPE)。感染第3日后,在上清液中检测到子代病毒,经过3周,在培养基中产生1.5×105和2×106TCID/ml病毒滴定度。图4B和4C是线状图,表示分别用相同测定方法,证实利巴韦林和α-干扰素的相似作用。
图5A是线状图,表示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在旱獭初级肝细胞中对细胞毒性和病毒产量的作用。给旱獭初级肝细胞接种致细胞病变的孤立BVDV。在旱獭初级肝细胞感染BVDV后,未观察到明显CPE。感染第3日后,在上清液中检测到子代病毒,经过3周,在培养基中产生1.5×105和2×106TCID/ml病毒滴定度。图5B和5C是线状图,表示用相同测定方法,利巴韦林和α-干扰素对细胞毒性和病毒产量的作用。
图6A是线状图,表示在作为阳性对照的BVDV测定中,利巴韦林的累积活性。图6B是线状图,表示在也作为阳性对照的BVDV测定中,α-干扰素的累积活性。
图7A是线状图,是关于在单一BVDV测定中,本发明穿心莲内酯类似物的活性。图7B是线状图,表示本发明穿心莲内酯类似物的累积活性,将9次独立测定的结果进行平均。
图8A是在软琼脂中进行的人骨髓毒性的线状图,将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穿心莲内酯的琥珀酸酯混合物(MTI-3;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提取物中所含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注射形式,来自Chuan-Hu-Ning;Yi-Bin Pharmaceuticals,Wuliangye Co.Ltd.,Yibin,Sichaun,PR China)和作为对照的AZT作对比。图8B是在甲基纤维素基质中进行的人骨髓毒性的线状图,其中用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eoetin)与MTI-3和作为对照的AZT作对比。
图9A是显示不同药物对HepG2细胞中乳酸产量和线粒体DNA产量的作用的图。图9B是用不同药物处理的HepG2细胞中线粒体DNA和核糖体DNA比例的柱状图。用DDC、扎西他滨;3TC、拉米夫定;(+)-BCH-189和DDI、去羟肌苷作对照。ΔΔCt为COXII Ct-核糖体RNA Ct-无药物对照ΔCt。用实时-PCR测定这些比例。
图10是MTI-3、C-021(穿心莲内酯的琥珀酸酯,称为DASM(脱氢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单酯))化合物的EC50、EC90和CC50的图,2′-MeC为B-D-2′-甲基-胞苷。
发明详述
本发明是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其它病毒感染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该方法包括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衍生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091
或其顺式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以下进一步定义的前药。在备选实施方案中,该化合物可用于抑制蛋白酶例如病毒蛋白酶。某些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是已知的,但其他的是新的。
I.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提取物的背景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是爵床(acanthus)科中的一年生草药,它是广泛使用的苦补药剂、解热药并用于肠道疾病(Glossary ofIndian Medicinal Plants.,Ed.R.N.Chopra,S.L.Nayar,I.C.Chopra,p18,1996.The useful plants of India,Ed.By S.B.Ambasta,p39,1992)。还证实该植物可以抗血栓形成(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91,104(9),p770-775)和抑制大鼠狭窄和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Chinese MedicalJournal,1994,107(6),p464-470)。初步结果还表明,它可明显缓解兔中由去内皮化(deendothelialization)和高胆固醇食物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性髂动脉狭窄和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Wang,D.W.等Chin.Med.J.(Engl)107:464-470,1994)。
近年来,由于它的细胞毒性、抗肿瘤发生、细胞分化诱导活性和抗HIV活性,穿心莲(A.paniculata)引起了数个研究小组的明显关注。WO96/17605公开了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的甲醇提取物下调p34cdc2,并起激酶抑制剂的作用。据报道,甲醇提取物通过抑制c-Mos,在体外抑制HIV-1复制。WO96/17605公开并要求保护抑制细胞周期蛋白、c-Mos和细胞激酶的方法。
据报道,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的醇提取物在小鼠中具有免疫刺激作用(Pun,A.等J.Nat.Prod.56:995-999,1993)。据报道,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提取物已成功治疗肿瘤。此类提取物已用于治疗绒毛膜上皮癌和绒毛膜腺瘤(Yin,J.,and Guo,L.(1993)Contempora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e Yuan,Beijing)。穿心莲(A.paniculata Nees)的气生部分的甲醇提取物证实对小鼠骨髓性白血病(M1)细胞具有有效的细胞分化诱导活性(Chem.Pharm.Bull.1994,42(6)1216-1225)。
还证实,该植物可用于治疗某些细菌感染(Int.J.Crude Drug Res.1990,28(4),p273-283;Drugs of the Future.1990,15(8)p809-816)。
还已知,该植物提取物及其成分具有有希望的肝保护活性(PlantaMedica,1987,53(2),p135-140)。据报道,穿心莲(Andrographispaniculata)的醇提取物可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害(Rana,A.C.等Arch.Pharm.Res.14:93-95,1991)。
穿心莲(A.paniculata)提取物可有效治疗某些病毒感染。据报道,在中国,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提取物有效治疗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肺炎,并有市售(Manufacturers Product Description Guide,Yi-Bin Pharmaceuticals,Wuliangye Co.,LTD,Yibin,Sichuan,P.R.China)。还有报道称,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提取物有效减少与普通感冒有关症状的流行性和强度(Caceres,D.D.等Phytomedicine 6:217-23,1999),并有报道称,它具有抗疟疾作用(Rahman,N.N.A.等J Ethnopharmacol.64:249-54,1999;Kapil,A.等Biochem.Pharmacol.46:182-185,1993,Int.J.Pharmacognosy.1992,30(4),p263-274)。
在国际专利申请WO91/01742中,公开了含有一种或多种得自植物(Valeariana officinalis)和/或穿心莲(A.paniculata)中成分的组合物具有抗病毒、抗瘤、抗菌和免疫调节活性。
还有报道称,可能通过抑制HIV的包膜糖蛋白gp160的蛋白水解性裂解,该植物抑制前蛋白转化酶-1、-7和弗林蛋白酶(Biochem.J.,1999,338,107-113)。但据报道,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的水性提取物对HIV-1活性作用很小或无抗病毒作用(Yao,X.J.等Virology187:56-62,1992)。Yao等测试了牛蒡子(Arctium lappa)、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eaceus)、穿心莲(AndrographispaniCulata)和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的粗提取物对HIV-1的抑制作用。只有夏枯草(P.vulgaris)的提取物证实具有抗HIV活性,且Yao等提示,通过阻止gp120与CD4结合,完成该抑制。
另外,据报道,穿心莲(Andrographis pamculata)的提取物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达作用很小或无作用(Mehrotra,R.等IndianJ.Med.Res.92:133-138,1990)。
Gorter首次从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中分离到穿心莲内酯活性成分(Rec.trav.chim.,1911,30,p1S1-160)。穿心莲内酯是双萜内酯,且已知其具有以下自然存在的类似物:14-表穿心莲内酯异穿心莲内酯;14-脱氧-12-甲氧基穿心莲内酯;12-表-14-12-甲氧基穿心莲内酯;14-脱氧-12-羟基anthrographolide和14-脱氧-11-羟基穿心莲内酯。以下说明穿心莲内酯的化学结构。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121
穿心莲内酯
发现穿心莲内酯对KB和P388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但证实,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alide)类似物14-脱氧-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式IV和V)对肿瘤细胞系无细胞毒活性(J.Sci.Soc.Thailand,1992,18,187-194)。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122
类似地,日本专利申请JP 63-88124公开了至少两种式VIa、VIb化合物的混合物,并描述了它们作为抗肿瘤发生药物的活性: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131
(R1、R2、R3、R4和R5为H或低级烷酰基)。
也有报道称,在离体制备的分离大鼠肝细胞中,穿心莲内酯对扑热息痛引起的毒性有保护活性(Visen,P.K.等,J.Ethnopharmacol.40:131-136,1993)。
WO01/85709公开了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其立体异构体、其多晶型、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药学上可接受的溶剂合物,它们可用于治疗癌症、HSV、HIV、银屑病、再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和其它心血管病症、抗病毒、抗疟疾、抗菌、肝保护、免疫调节剂和用于治疗代谢病。
美国专利5,833,994公开了芳烃受体配体和穿心莲内酯联合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用途。
发现,由式II穿心莲内酯制备的DASM(脱氢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单酯)抑制HIV病毒,并在50-200ug/ml浓度下,对H9细胞无毒,在1.6-3.1pg/ml最小浓度下,抑制HIV-1(IIIB)(Chang,R.S.等Proc.Sco.Exp.Biol.Med.197:59-66,1991)。Chang等报道,DASM通过干扰病毒体与细胞结合和在病毒复制周期随后至病毒-细胞结合阶段干扰,抑制HIV生长。Chang等未进行DASM抑制HIV蛋白酶测定。Basak,A.等在Biochem.J.338:107-13,1999中报道,虽然穿心莲内酯的琥珀酰基酯衍生物抑制前蛋白转化酶-1、-7和弗林蛋白酶,但证实,穿心莲内酯本身具有相对小的酶抑制活性。
II.活性化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或其顺式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来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141
其中:
B1、B2和B3独立为CR1R2、C(Y1)、O、NR4、PR5、P(=Y2)R6、P(=Y3)2、S(=Y4)k、间隔基或共价键;且k可以为0、1或2;且
W1、W2和W3独立为CR7R8、CR9、C、C(Y5)、O、NR10、PR11、P(=Y6)R12、P(=Y7)2、S(=Y8)f或共价键;且f可以为0、1或2;或
B1-W1、B2-W2和/或B3-W3独立为CR3=CR9或C≡C;且
X1、X2和X3独立为氢、CR18R19R20、C=R21R22、C≡R23、C≡N、C(=Y9)R24、OR25、NR26R27、N=NR28、P(=Y10)d(R29)V、S(=Y11)d(R30)i或NO2;且d可以为0、1或2;且v可以为0、1或2;且i可独立为0或1;且
Y1、Y2、Y3、Y4、Y5、Y6、Y7、Y8、Y9、Y10和Y11独立为O、S或NZ;且Z可独立为氢、R13、OR14、SR15或NR16R17;且
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和R32独立为以下基团:氢、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环炔基、芳基、烷芳基、芳基烷基、杂环基、杂芳基、酰基、醛基、脲基、烷氧基、氨基、卤素、甲硅烷基、巯基、磺基氧基(sulfoxy)、亚磺酰基、氨磺酰基、羟基、酯基、羧酸、酰胺、硝基、氰基、膦酰基、氧膦基、磷酰基、酰亚胺、硫代酸酯、醚、酰卤、肟、氨基甲酸酯、硫醚、天然或合成氨基酸或碳水化合物的残基,其中任何基团可任选通过间隔基连接至目标部分或氧基;或者,
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和R32可分别结合在一起,形成包含以下基团的桥连化合物: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环炔基、芳基、烷芳基、芳基烷基、杂环基、杂芳基、酰基、脲基、烷氧基、氨基、卤素、甲硅烷基、巯基、亚磺酰基、氨磺酰基、酯基、酰胺、膦酰基、氧膦基、磷酰基、酰亚胺、硫代酸酯、醚、肟、氨基甲酸酯、硫醚、天然或合成氨基酸或碳水化合物的残基,其中任何基团可任选通过间隔基连接至目标部分或氧基;且
各碳原子不能与两个以上的杂原子共价结合;且其中各B、W和X不能都是杂原子部分,除非B、W和X都是氮基部分,或B和X独立为O或N,且W为PR11、POR12、PO2、S(Y4)m,且m为1或2;且
其中各B和W,或W和X不能两者均具有通式C(Y)、POR12、PO2、S(=Y4)t,和t为1或2。
在一个式I的子实施方案中,B1、B2和B3独立为CR1R2、C(Y1)、O或共价键;W1、W2和W3独立为CR7R8、CR9、C、C(Y5)、O或共价键;且X1、X2和X3独立为氢、CR18R19R20、C=R21R22、C≡R23
在一个式I的子实施方案中,B1、B2和B3中的至少一个和W1、W2和W3中的至少一个是共价键,且X1、X2和X3中的至少一个是氢。
在另一个式I的实施方案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和R32中的至少一个选自脂族饱和或不饱和的烷基、烯基或炔基。在一个子实施方案中,烷基、烯基或炔基被取代,且可被卤素取代。
在一个式I的实施方案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和R32中的至少一个选自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基团的羰基:醛、酮、羧酸、酯基、酰胺、烯酮、酰氯或酸酐。
在一个式I的实施方案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和R32中的至少一个选自烷基、芳基、杂芳基或杂芳环。
在一个式I的实施方案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和R32中的至少一个独立选自烷基或硝基。
在一个式I的实施方案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和R32中的至少一个独立选自磷酸酯基。
在一个式I的实施方案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和R32中的至少一个独立选自硫酸酯基和巯基。
在一个式I的实施方案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和R32中的至少一个独立选自胺基。
穿心莲内酯具有许多手性碳原子(即与4个不同取代基连接的碳原子),因此可存在许多不同的立体化学构型。如果化合物不能与其镜像叠加,则称其为“手性”。不可叠加镜像的立体异构体称为对映体或旋光异构体。旋光异构体使极化光平面按相反方向旋转。手性作用是对映体具有相反空间取向。因此,称外消旋体的对映体具有“偏手性”,因为它们象人的一双手。外消旋化合物是镜像分子(对映体)的50:50的混合物。互不为镜像的立体异构体称为非对映体。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具有自然中发现的立体化学。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穿心莲内酯具有非天然存在的立体化学,或以外消旋体给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通过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或其顺式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来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171
其中R31和R32定义同上。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通过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来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
其中取代基的定义同前。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通过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来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
其中取代基的定义同上。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该方法包括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182
或其顺式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
其中:
B1、B2和B3独立为CR1R2、C(Y1)、O、NR4、PR5、P(=Y2)R6、P(=Y3)2、S(=Y4)k、间隔基或共价键;且k可以为0、1或2;且
W1、W2和W3独立为CR7R8、CR9、C、C(Y5)、O、NR10、PR11、P(=Y6)R12、P(=Y7)2、S(=Y8)f或共价键;且f可以为0、1或2;或
B1-W1、B2-W2和/或B3-W3独立为CR3=CR9或C≡C;且
X1、X2和X3独立为氢、CR18R19R20、C=R21R22、C≡R23、C≡N、C(=Y9)R24、OR25、NR26R27、N=NR28、P(=Y10)d(R29)V、S(=Y11)d(R30)i或NO2;且d可以为0、1或2;且v可以为0、1或2;且i可独立为0或1;且
Y1、Y2、Y3、Y4、Y5、Y6、Y7、Y8、Y9、Y10和Y11独立为O、S或NZ;且Z可独立为氢、R13、OR14、SR15或NR16R17;且
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和R32独立为以下基团:氢、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环炔基、芳基、烷芳基、芳基烷基、杂环基、杂芳基、酰基、醛基、脲基、烷氧基、氨基、卤素、甲硅烷基、巯基、磺基氧基、亚磺酰基、氨磺酰基、羟基、酯基、羧酸、酰胺、硝基、氰基、膦酰基、氧膦基、磷酰基、酰亚胺、硫代酸酯、醚、酰卤、肟、氨基甲酸酯、硫醚、天然或合成氨基酸或碳水化合物的残基,其中任何基团可任选通过间隔基连接至目标部分或氧基;或者,
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和R32可分别结合在一起,形成包含以下基团的桥连化合物: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环炔基、芳基、烷芳基、芳基烷基、杂环基、杂芳基、酰基、脲基、烷氧基、氨基、卤素、甲硅烷基、巯基、亚磺酰基、氨磺酰基、酯基、酰胺、膦酰基、氧膦基、磷酰基、酰亚胺、硫代酸酯、醚、肟、氨基甲酸酯、硫醚、天然或合成氨基酸或碳水化合物的残基,其中任何基团可任选通过间隔基连接至目标部分或氧基;且
各碳原子不能与两个以上的杂原子共价结合;且其中B、W和X不能都为杂原子部分,除非B、W和X都是氮基部分,或B和X独立为O或N,且W为PR11、POR12、PO2、S(Y4)m,且m为1或2;且
其中B和W,或W和X不能两者均具有通式C(Y)、POR12、PO2、S(=Y4)t,和t为1或2。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通过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来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201
其中取代基的定义同上。
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该方法包括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202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其中取代基的定义同前。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该方法包括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211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其中取代基的定义同前。
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该方法包括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
或其顺式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其中取代基的定义同前。
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该方法包括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213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其中取代基的定义同前。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该方法包括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221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该方法包括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该方法包括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231
或其顺式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该方法包括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232
或其顺式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该方法包括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233
或其顺式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该方法包括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241
或其顺式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该方法包括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242
或其顺式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通过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或其顺式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来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243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通过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来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251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通过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来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252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通过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来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253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通过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来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261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通过给予有效量的下式穿心莲内酯或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前药,来治疗感染黄病毒科病毒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属或丙型肝炎的宿主的方法、化合物和组合物: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262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穿心莲内酯含至少一个含官能部分的酯基,该官能部分使化合物相对于母体穿心莲内酯的水溶性增加,并具有抗黄病毒科病毒或抗蛋白酶活性,包括但不限于饱和和不饱和的二羧酸及其盐、氨基羧酸及其盐、含醛的羧酸及其盐、胺基、胺基的盐、酰胺基、醛基及其盐。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酯具有官能部分,该官能部分选自磺酸、磺酸酯、磷酸、磷酸酯、环状磷酸酯、多羟基烷基、碳水化合物基团、C(O)-间隔基-SO3H,其中间隔基为-(CH2)n-、-(CH2)n-CO-、-(CH2)n-N-、-(CH2)n-O-、-(CH2)n-S-、-(CH2O)-、-(OCH2)-、-(SCH2)-、-(CH2S-)、-(芳基-O)-、-(O-芳基)-、-(烷基-O)-、-(O-烷基)-;n为0、1、2、3、4、5、6、7、8、9或10;C(O)-间隔基-SO3M,其中M是用于形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金属,例如钠或钾;C(O)-间隔基-PO3H2、C(O)-间隔基-PO3M2、C(O)-间隔基-PO3HM、C(O)-间隔基-PO4H、C(O)-间隔基-PO4M、SO3M、-PO3H2、-PO3M2、-PO3HM、环状磷酸酯、多羟基烷基、碳水化合物基团;C(O)-间隔基-[O(C1-3烷基)p]n,其中n定义同上,且p为1、2或3;-[O(C1-3烷基)p]n、羧基低级烷基、低级烷基羰基低级烷基、N,N-二烷基氨基低级烷基、吡啶基低级烷基、咪唑基低级烷基、吗啉基低级烷基、吡咯烷基低级烷基、噻唑啉基低级烷基、哌啶基低级烷基、吗啉基低级羟基烷基、N-吡咯基、哌嗪基低级烷基、N-烷基哌嗪基低级烷基、三唑基低级烷基、四唑基低级烷基、四唑基氨基低级烷基或噻唑基低级烷基。
在一个主要的实施方案中,方法包括将至少两种本文中所述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组合给予宿主,治疗或预防包括黄病毒科病毒感染在内的病毒感染。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给予至少3种、至少4种或至少5种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混合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穿心莲内酯衍生物为盐形式。在这些实施方案中,这些衍生物可以为多种不同盐的形式,或混合物中的某些化合物可以为某些盐形式,而其它化合物为不同盐形式,或不为盐形式。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一起给予单酯和二酯。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一起给予单酯、二酯和三酯。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联合给予单酯、二酯或三酯和任何其它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酯是二羧酸酯。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酯是琥珀酸。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可用于抑制病毒蛋白酶。因此,提供包括给予本文中所述化合物,来抑制病毒蛋白酶的方法。可在体内或体外抑制病毒蛋白酶,但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体内给予感染的宿主,例如感染了可通过减少病毒蛋白酶活性来抑制的病毒的宿主。
在独立的本发明实施方案中,上述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可用于治疗非黄病毒科病毒的病毒感染。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包括给予感染病毒或有感染病毒风险的宿主本文中所述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方法,所述病毒选自逆转录病毒科、小RNA病毒科、疱疹病毒科、黄病毒科、冠形病毒科和披膜病毒科病毒。可用本文中所述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治疗的具体病毒是微小RNA病毒(piconavirus)、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人呼吸性冠形病毒、α-病毒或风疹病毒属。如发明背景所述,sinbis和semliki森林病毒是α-病毒的实例,风疹病毒是风疹病毒属的成员。
公认包含某些穿心莲内酯的酯的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注射用提取物对人安全,已用于各种药物性质;但在本发明前,有效抗包括丙型肝炎病毒在内的黄病毒科病毒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是未知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测量病毒引起的细胞杀伤减少和病毒产量减少,测定化合物的效力。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化合物的EC50小于25、15、10、5或1微摩尔浓度。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组合或交替给予活性化合物和另一种抗黄病毒科病毒药物,另一种抗黄病毒科病毒药物包括抗黄病毒、抗瘟病毒属或抗HCV药物。在联合疗法中,一起给予有效剂量的两种或多种药物,而在交替治疗期间,续贯给予有效剂量的各种药物。这些剂量取决于药物的吸收、失活和排泄速率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因素。
应注意,剂量值也随待缓解的病症严重程度而变化。还应理解,对于任何具体的患者,应根据个体的需要和给药或指导给予组合物的人的专业判断,随时间调整具体的剂量方案和时间表。可与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组合使用的化合物的非限定性实例是硫辛酸和n-乙酰基半胱氨酸。
定义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独立”是指独立应用的变量在应用与应用之间独立变化。因此,在化合物例如R″XYR″中,其中R″“独立为碳或氮”,两个R″可为碳;两个R″可为氮,或一个R″可以为碳,另一个R″可为氮。
当在本文提及范围例如C1-C6烷基时,表示独立指该范围中的各成员。例如C1-C6烷基(或C1-6烷基)独立表示C1、C2、C3、C4、C5或C6烷基。
单独或组合的术语“烷基”表示无环饱和直链、支链的或环状伯、仲或叔烃,包括含1-10个碳原子或1-6个碳原子的那些。所述烷基可任选被以下定义的基团取代。术语烷基尤其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环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仲丁基、戊基、环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己基、异己基、环己基、环己基甲基、3-甲基戊基、2,2-二甲基丁基和2,3-二甲基丁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三氟甲基和二氟甲基。该术语包括取代的和未取代的烷基。可取代烷基的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例如羟基、卤基、硝基、氰基、烯基、炔基、杂芳基、杂环基、碳环基、烷氧基、氧代基、芳氧基、芳基烷氧基、环烷基、四唑基、杂芳氧基;杂芳基烷氧基、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氨基酸酯、氨基酸酰胺、糖醇、卤代烷硫基(haloalkylthi)、卤代烷氧基、卤代烷基、羟基、羧基、酰基、酰氧基、氨基、氨基烷基、氨基酰基、酰氨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硝基、氰基、巯基、酰亚胺、磺酸、硫酸酯、磺酸酯、磺酰基、烷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烷基磺酰基氨基、卤代烷基磺酰基、硫烷基、亚磺酰基、氨磺酰基、羧酸酯、羧酸、酰胺、膦酰基、氧膦基、磷酰基、硫代酸酯、硫醚、肟、肼、氨基甲酸酯、膦酸、磷酸酯、膦酸酯、次膦酸酯、磺酰氨基、羧酰胺基、异羟肟酸、磺酰亚胺或任何其它需要的官能团,所述任何其它需要的官能团不抑制未被保护或必要时保护的该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例如在Greene等,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Synthesis,John Wiley and Sons,第3版,1999中有教授,该文献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单独或组合的术语“环烷基”表示饱和的或部分不饱和的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环状烷基,包括但不限于单环或双环环系统,例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烯基和环己基。除另外说明外,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低级烷基是指C1-C5饱和的直链、支链或在必要时指环烷基(例如环丙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碳水化合物包括由碳、氢和氧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的任何基团,所述有机化合物包括糖、淀粉和纤维素。
单独或组合的术语“烯基”表示无环直链、支链或环状伯、仲或叔烃,包括含2-10个碳原子或2-6个碳原子的那些,其中该取代基含至少一个碳-碳双键。所述烯基可任选被取代。此类基团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亚乙基(ethylene)、甲基亚乙基和异丙叉基。
术语“炔基”是指不饱和的无环直链或支链烃基,它可含一个或多个三键,包括含约2-10个碳原子或具有2-6个碳原子的此类基团。炔基可任选被本文中定义的基团取代。合适的炔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炔基、丙炔基、羟基丙炔基、丁炔-1-基、丁炔-2-基、戊炔-1-基、戊炔-2-基、4-甲氧基戊炔-2-基、3-甲基丁炔-1-基、己炔-1-基、己炔-2-基、己炔-3-基、3,3-二甲基丁炔-1-基等。
单独或组合的术语“酰基”表示含键合至原子团的羰基的基团。这些原子团可包括但不限于选自以下的那些基团:氢(hydrido)、烷基、烯基、炔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卤代烷氧基、芳基、杂环基、杂芳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烷基磺酰基烷基、芳烷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烯基、烷硫基、芳硫基、氨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芳烷氧基、芳硫基和烷硫基烷基。“酰基”的非限定性实例是甲酰基、乙酰基、苯甲酰基、三氟乙酰基、邻苯二甲酰基、丙二酰基、烟酰基等。
术语“烷氧基羰基”和“烷氧羰基”交替使用。单独或组合使用的该术语是指-C(O)OR基团,其中R为可任选如本文中定义取代的烷基。
单独或组合的术语“羟基”表示-OH基团。
单独或组合的术语“磺酰基”表示-S(O)2-基团。
术语“氧代基”是指双键连接的氧(=O)。
单独或组合的术语“碳环”和“碳环基”表示任何稳定的3元-7元单环或双环或7元-14元双环或三环,或最高达26元的多环碳环,其中任何环可为饱和、部分不饱和或芳族环。此类碳环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苯基、联苯基、萘基、茚满基、金刚烷基或四氢萘基(1,2,3,4-四氢化萘基)。
单独或组合的术语“芳基”表示含1、2或3个环的碳环芳族系统,其中此类环可以侧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或可稠合在一起。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苄基和联苯基。当有可能时,“芳基”可任选被例如一个或多个部分取代,这些部分包括但不限于选自以下的那些基团:烷基、羟基、卤基、硝基、氰基、烯基、炔基、杂芳基、杂环基、碳环基、烷氧基、氧代基、芳氧基、芳基烷氧基、环烷基、四唑基、杂芳氧基;杂芳基烷氧基、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氨基酸酯、氨基酸酰胺、糖醇、卤代烷硫基、卤代烷氧基、卤代烷基、羟基、羧基、酰基、酰氧基、氨基、氨基烷基、氨基酰基、酰氨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硝基、氰基、巯基、酰亚胺、磺酸、硫酸酯、磺酸酯、磺酰基、烷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烷基磺酰基氨基、卤代烷基磺酰基、硫烷基、亚磺酰基、氨磺酰基、羧酸酯、羧酸、酰胺、膦酰基、氧膦基、磷酰基、硫代酸酯、硫醚、肟、肼、氨基甲酸酯、膦酸、磷酸酯、膦酸酯、次膦酸酯、磺酰氨基、羧酰胺基、异羟肟酸、磺酰亚胺或任何其它需要的官能团,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所述任何其它需要的官能团不抑制未被保护或必要时保护的该化合物的药理活性。此外,“芳基”环上的相邻基团可结合形成5元-7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碳环、芳环、杂芳环或杂环,它们又可如上述被取代。尤其包括在术语芳基范围内的是苯基;萘基;苯甲基;苯乙基;3,4,5-三羟基苯基;3,4,5-三甲氧基苯基;3,4,5-三乙氧基苯基;4-氯苯基;4-甲基苯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4-氟苯基;4-氯-1-萘基;2-甲基-1-萘基甲基;2-萘基甲基;4-氯苯基-甲基;4-叔丁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甲基等。
术语芳烷基和芳基烷基是指含烷基取代基的芳基,除另外说明外,是指通过以上定义的烷基与分子连接的以上定义的芳基。术语烷芳基或烷基芳基是指含芳基取代基的烷基,除另外说明外,是指通过以上定义的芳基与分子连接的以上定义的烷基。在这些基团的各基团中,烷基可按上述任选被取代,芳基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在芳基定义中所述部分取代,未被保护或必要时保护,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例如在Greene等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John Wiley and Sons,第二版,1991中教授。
“间隔基”可以为任何不消除分子生物活性的二价部分,包括但不限于聚合物、低聚物、烷基;烯基;炔基;烷芳基;芳烷基;芳基;杂芳基;或杂环二价部分或选自以下的二价部分:-(CH2)n-、-(CH2)n-CO-;-CO-(CH2)n-;-N-(CH2)n-;-CO-(CH2)n-;-S-(CH2)n-;-(O-烷基)-;-(S-烷基)-、-(O-烷基)-、-P(O)2R4;-(O-烷基)-;-(CHOH)x(CH2)y-x(即聚氧化烯);-(CH(烷基))x(CH2)y-x或-(CHOH)x(CH2)y-x-z(CH(烷基))z,其中x+y=n,且其中x、y和z可以为0、1、2、3、4、5、6、7、8、9、10、11或12中的任何整数;x、y和z可在该部分中随机分布,且其中n为0、1、2、3、4、5、6、7、8、9、10、11或12。间隔基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部分取代,所述部分包括但不限于选自以下的那些:烷基、卤基、卤代烷基、羟基、羧基、酰基、酰氧基、氨基、酰氨基、羧基衍生物、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硝基、氰基、磺酸、巯基、亚胺、磺酰基、硫烷基、亚磺酰基、氨磺酰基(sulfamonyl)、酯基、羧酸、酰胺、膦酰基、氧膦基、磷酰基、膦、硫代酸酯、硫醚、酰卤、酸酐、肟、肼(hydrozine)、氨基甲酸酯、膦酸、膦酸酯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不抑制化合物药理活性的活泼(viable)官能团,它们未被保护或必要时保护,例如在Greene等,Protective Groupsin Organic Synthesis,John Wiley and Sons,第2版,1991中教授的。
除另外定义外,本文使用的术语“保护”是指与杂原子连接的阻止其进一步反应或用于其它目的的基团。有机合成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很多种氧和氮保护基团。
本文使用的术语卤基或卤素包括氯、溴、碘和氟。
术语“烷氧基”和“烷氧基烷基”包括直链或支链含氧基团,它们各自含有1-约10个碳原子的烷基部分,例如甲氧基。术语“烷氧基”是-OR,其中R为包括环烷基在内的烷基。术语“烷氧基烷基”也包括含有一个或多个与烷基连接的烷氧基的烷基,即形成单烷氧基烷基和二烷氧基烷基。术语“烷氧基烷基”定义同烷基,其中氢被烷氧基置换。术语“(烷硫基)烷基”的定义与烷氧基烷基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存在硫原子而非氧原子。其它烷氧基是含有1-6个碳原子的“低级烷氧基”基团。此类基团的非限定性实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和叔丁氧基烷基。“烷氧基”可进一步被例如一个或多个卤原子例如氟、氯或溴取代,得到“卤代烷氧基”基团。此类基团的非限定性实例包括氟甲氧基、氯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三氟乙氧基、氟乙氧基、四氟乙氧基、五氟乙氧基和氟丙氧基。
术语“烷基氨基”表示分别含一个或两个与氨基连接的烷基的“单烷基氨基”和“二烷基氨基”。术语芳基氨基表示分别含一个或两个与氨基连接的芳基的“单芳基氨基”和“二芳基氨基”。术语“芳烷基氨基”包括与氨基连接的芳烷基。术语芳烷基氨基表示分别含一个或两个与氨基连接的芳烷基的“单芳烷基氨基”和“二芳烷基氨基”。术语芳烷基氨基还表示含一个芳烷基和一个与氨基连接的烷基的“单芳烷基单烷基氨基”。
术语“烷硫基”和“芳硫基”为-SR,其中R分别为烷基或芳基。类似地,术语“烷基亚磺酰基”为R-SO2,其中R为烷基,术语“烷基磺酰基”定义为R-SO3,其中R为烷基。
本文使用的术语杂芳基或杂芳是指在芳环中包含至少一个硫、氧、氮或磷的芳族基团。与上述芳基那样,杂芳基可任选被取代。杂芳基可按需要部分或完全氢化。杂芳基上的氧和氮官能团必要或期望时可保护。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合适的保护基团,它们包括但不限于三甲基甲硅烷基、二甲基己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和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三苯甲基或取代的三苯甲基;烷基;酰基例如乙酰基和丙酰基、甲磺酰基和对甲苯磺酰基。
术语“杂环基”是指可部分(含至少一个双键)或完全饱和的非芳族环状基团,其中环中有至少一个杂原子例如氧、硫、氮或磷。杂环基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部分取代,所述部分包括但不限于选自以下的那些:烷基、卤基、卤代烷基、羟基、羧基、酰基、酰氧基、氨基、酰氨基、羧基衍生物、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硝基、氰基、磺酸、巯基、亚胺、磺酰基、硫烷基、亚磺酰基、氨磺酰基、酯基、羧酸、酰胺、膦酰基、氧膦基、磷酰基、膦、硫代酸酯、硫醚、酰卤、酸酐、肟、肼、氨基甲酸酯、膦酸、膦酸酯,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不抑制该化合物药理活性的活泼官能团,它们未被保护或必要时保护,例如在Greene等,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John Wiley and Sons,第2版,1991中教授的。
杂环基和杂芳基的非限定性实例是吡咯烷基、四氢呋喃基、哌嗪基、哌啶基、吗啉代、硫代吗啉代、四氢吡喃基、咪唑基、吡咯啉基、吡唑啉基、二氢吲哚基、二氧戊环基或1,4-二噁烷基、氮丙啶基、呋喃基(furyl)、呋喃基(furanyl)、吡啶基、嘧啶基、苯并噁唑基、1,2,4-噁二唑基、1,3,4-噁二唑基、1,3,4-噻二唑基、吲唑基、1,3,5-三嗪基、噻吩基、异噻唑基、咪唑基、四唑基、吡嗪基、苯并呋喃基、喹啉基、异喹啉基、苯并噻吩基、异苯并呋喃基、吡唑基、吲哚基、异吲哚基、苯并咪唑基、嘌呤基、咔唑基、噁唑基、噻唑基、苯并噻唑基、异噻唑基、1,2,4-噻二唑基、异噁唑基、吡咯基、喹唑啉基、肉啉基、2,3-二氮杂萘基、黄嘌呤基、次黄嘌呤基、吡唑、咪唑、1,2,3-三唑、1,2,4-三唑、1,2,3-噁二唑、噻嗪、哒嗪或蝶啶基,其中所述杂芳基或杂环基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选自与上述芳基所提出的相同的取代基。必要或期望时可保护杂芳基上的氧和氮官能团。
术语氨基酸是指自然存在和合成的氨基酸,包括但不限于丙氨酰、缬氨酰、亮氨酰、异亮氨酰、脯氨酰、苯丙氨酰、色氨酰、甲硫氨酰、甘氨酰、丝氨酰、苏氨酰、半胱氨酰、酪氨酰、门冬酰、谷氨酰、天冬酰、戊二酰、赖氨酰、精氨酰和组氨酰。
本文使用的术语“醚”是指被独立的烷基或一起形成环或桥的两个烷基二取代的氧。非限定性实例包括3-(咪唑-1-基)丙氧基、4-(咪唑-1-基)丁氧基、5-(咪唑-1-基)戊氧基、2-(苯并咪唑-1-基)乙氧基、3-(苯并咪唑-1-基)-丙氧基、4-(苯并咪唑-1-基)丁氧基、5-(苯并咪唑-1-基)戊氧基、2-(四氢苯并咪唑-1-基)乙氧基、3-(四氢苯并咪唑-1-基)丙氧基、4-(四氢苯并咪唑-1-基)丁氧基、5-(四氢苯并咪唑-1-基)戊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或异丙氧基。醚也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部分取代,这些部分包括但不限于选自以下的那些:烷基、卤基、卤代烷基、羟基、羧基、酰基、酰氧基、氨基、酰氨基、羧基衍生物、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硝基、氰基、磺酸、巯基、亚胺、磺酰基、硫烷基、亚磺酰基、氨磺酰基、酯基、羧酸、酰胺、膦酰基、氧膦基、磷酰基、膦、硫代酸酯、硫醚、酰卤、酸酐、肟、肼(hydrozine)、氨基甲酸酯、膦酸、膦酸酯,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不抑制该化合物药理活性的活泼官能团,它们未被保护或必要时保护,例如在Greene等,Protective Groups inOrganic Synthesis,John Wiley and Sons,第2版,1991中教授的。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磺基氧基”是指五价硫部分。非限定性实例包括甲磺酰基氧基、乙磺酰基氧基、正丙磺酰基氧基、异丙磺酰基氧基、正丁磺酰基氧基、苯磺酰基氧基、4-氟苯磺酰基氧基、4-溴苯磺酰基氧基、4-甲基苯磺酰基氧基、4-甲氧基苯磺酰基氧基、3,4-二氯苯磺酰基氧基、苯基-甲磺酰基氧基、2-苯基乙磺酰基氧基或3-苯基丙磺酰基氧基。磺基氧基也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部分取代,这些部分包括但不限于选自以下的那些:烷基、卤基、卤代烷基、羟基、羧基、酰基、酰氧基、氨基、酰氨基、羧基衍生物、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硝基、氰基、磺酸、巯基、亚胺、磺酰基、硫烷基、亚磺酰基、氨磺酰基、酯基、羧酸、酰胺、膦酰基、氧膦基、磷酰基、膦、硫代酸酯、硫醚、酰卤、酸酐、肟、肼、氨基甲酸酯、膦酸、膦酸酯,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不抑制该化合物药理活性的活泼官能团,它们未被保护或必要时保护,例如在Greene等,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Synthesis,John Wiley and Sons,第2版,1991中教授的。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酰胺”是指其中由胺形成非烷基部分的羰基部分。酰胺基也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部分取代,这些部分包括但不限于选自以下的那些:烷基、卤基、卤代烷基、羟基、羧基、酰基、酰氧基、氨基、酰氨基、羧基衍生物、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硝基、氰基、磺酸、巯基、亚胺、磺酰基、硫烷基、亚磺酰基、氨磺酰基、酯基、羧酸、酰胺、膦酰基、氧膦基、磷酰基、膦、硫代酸酯、硫醚、酰卤、酸酐、肟、肼、氨基甲酸酯、膦酸、膦酸酯,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不抑制该化合物药理活性的活泼官能团,它们未被保护或必要时保护,例如在Greene等,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John Wileyand Sons,第2版,1991中教授的。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酰亚胺”是指其中羰基碳与氮而非氧双键键合的羰基衍生物。酰亚胺也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部分取代,这些部分包括但不限于选自以下的那些:烷基、卤基、卤代烷基、羟基、羧基、酰基、酰氧基、氨基、酰氨基、羧基衍生物、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硝基、氰基、磺酸、巯基、亚胺、磺酰基、硫烷基、亚磺酰基、氨磺酰基、酯基、羧酸、酰胺、膦酰基、氧膦基、磷酰基、膦、硫代酸酯、硫醚、酰卤、酸酐、肟、肼、氨基甲酸酯、膦酸、膦酸酯,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不抑制该化合物药理活性的活泼官能团,它们未被保护或必要时保护,例如在Greene等,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JohnWiley and Sons,第2版,1991中教授的。
术语“氨磺酰基”是与至少两个氧和氮共价结合的六价硫。氨磺酰基也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部分取代,这些部分包括但不限于选自以下的那些:烷基、卤基、卤代烷基、羟基、羧基、酰基、酰氧基、氨基、酰氨基、羧基衍生物、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硝基、氰基、磺酸、巯基、亚胺、磺酰基、硫烷基、亚磺酰基、氨磺酰基、酯基、羧酸、酰胺、膦酰基、氧膦基、磷酰基、膦、硫代酸酯、硫醚、酰卤、酸酐、肟、肼、氨基甲酸酯、膦酸、膦酸酯,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不抑制该化合物药理活性的活泼官能团,它们未被保护或必要时保护,例如在Greene等,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John Wiley andSons,第2版,1991中教授的。
术语“脲”是指两侧与氮连接的羰基。脲基也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部分取代,这些部分包括但不限于选自以下的那些:烷基、卤基、卤代烷基、羟基、羧基、酰基、酰氧基、氨基、酰氨基、羧基衍生物、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硝基、氰基、磺酸、巯基、亚胺、磺酰基、硫烷基、亚磺酰基、氨磺酰基、酯基、羧酸、酰胺、膦酰基、氧膦基、磷酰基、膦、硫代酸酯、硫醚、酰卤、酸酐、肟、肼、氨基甲酸酯、膦酸、膦酸酯,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不抑制该化合物药理活性的活泼官能团,它们未被保护或必要时保护,例如在Greene等,Protective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John Wiley and Sons,第2版,1991中教授的。
术语“硫基(代)”是指与氢或基于碳的基团共价结合的硫。单独或组合的术语“巯基”表示-SH基团。非限定性实例包括甲基巯基、乙基巯基、正丙基巯基、异丙基巯基或正丁基巯基、乙硫基、正丙硫基或异丙硫基。硫基也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部分取代,这些部分包括但不限于选自以下的那些:烷基、卤基、卤代烷基、羟基、羧基、酰基、酰氧基、氨基、酰氨基、羧基衍生物、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硝基、氰基、磺酸、巯基、亚胺、磺酰基、硫烷基、亚磺酰基、氨磺酰基、酯基、羧酸、酰胺、膦酰基、氧膦基、磷酰基、膦、硫代酸酯、硫醚、酰卤、酸酐、肟、肼、氨基甲酸酯、膦酸、膦酸酯,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不抑制该化合物药理活性的活泼官能团,它们未被保护或必要时保护,例如在Greene等,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JohnWiley and Sons,第2版,1991中教授的。
术语“氨酯”或“氨基甲酸酯”是指-OC(O)NR4R5,其中R4和独立选自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低级烷基;包括甲氧基甲基在内的烷氧基烷基;包括苄基在内的芳烷基;芳氧基烷基例如苯氧基甲基;包括任选被卤素取代的苯基在内的芳基;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磺酸酯例如包括甲磺酰基在内的烷基或芳烷基磺酰基;一、二或三磷酸酯;三苯甲基或一甲氧基三苯甲基;取代的苄基;三烷基甲硅烷基(例如二甲基-叔丁基甲硅烷基)或二苯基甲基甲硅烷基。脲中的芳基通常含苯基。术语“低级脲”是指其中非羰基部分是低级烷基的脲基。脲基也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部分取代,这些部分包括但不限于选自以下的那些:烷基、卤基、卤代烷基、羟基、羧基、酰基、酰氧基、氨基、酰氨基、羧基衍生物、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硝基、氰基、磺酸、巯基、亚胺、磺酰基、硫烷基、亚磺酰基、氨磺酰基、酯基、羧酸、酰胺、膦酰基、氧膦基、磷酰基、膦、硫代酸酯、硫醚、酰卤、酸酐、肟、肼、氨基甲酸酯、膦酸、膦酸酯,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不抑制该化合物药理活性的活泼官能团,它们未被保护或必要时保护,例如在Greene等,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John Wileyand Sons,第2版,1991中教授的。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宿主”是指其中病毒可复制的单细胞或多细胞有机体,包括细胞系和动物,优选人。或者,宿主可携带HCV、黄病毒或瘟病毒属基因组的一部分,其复制或功能可被本发明化合物改变。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术语宿主尤其指感染的细胞、被所有或部分病毒基因组例如黄病毒、瘟病毒属或HCV的基因组转染的细胞,和动物尤其灵长类动物(包括黑猩猩)和人。在本发明的大多数动物应用中,宿主为人类患者。但本发明预计某些适应征治疗适用于兽医应用。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和前药
在化合物有足够碱性或酸性形成稳定的无毒酸或碱盐的情况下,可能适合给予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络合物是指所述化合物的盐或络合物,此类盐或络合物保留母体化合物的所期望生物活性,既便有毒性,其有害毒性作用也是最小。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但不限于由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机或有机碱和酸衍生的那些,由碱金属例如钾和钠和碱土金属例如钙和镁衍生的那些。可通过例如使有足够碱性的化合物例如胺与合适的酸反应,得到生理上可接受的阴离子,得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合适的盐的非限定性实例是由无机酸(例如盐酸、氢溴酸、硫酸、磷酸、硝酸、碳酸、重碳酸等)形成的酸加成盐,和由例如以下有机酸形成的盐:乙酸、柠檬酸、丙二酸、草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抗坏血酸、苯甲酸、丹宁酸、双羟萘酸、藻酸、聚谷氨酸、萘磺酸、萘二磺酸、甲苯磺酸、甲磺酸、α-酮戊二酸、α-甘油磷酸、聚半乳糖醛酸等;(b)由例如以下的多价金属阳离子形成的碱加成盐:钠、钾、锂、锌、钙、铋、钡、镁、铝、铜、钴、镍、镉等,或由N,N-二苄基乙二胺、铵或乙二胺形成的有机阳离子形成的盐;或(c)(a)和(b)的组合;例如鞣酸锌盐等。
活性化合物可以是穿心莲内酯的二酯或单酯。术语“酯”是指侧面与烷氧基和基于碳的基团连接的羰基。穿心莲内酯的酯由一种或多种二羧酸形成,包括但不限于油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已二酸、辛二酸、癸二酸、壬二酸、马来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庚二酸、乙炔二羧酸、戊烯二酸、二氢粘康酸、十二烷二酸、2,5-吡啶二羧酸、3,4-吡啶二羧酸、戊炔二酸(glutidinic acid)、烟碱二酸、吡啶二羧酸、2,3-吡啶二羧酸、5-乙基-2,3-吡啶二羧酸、吡嗪-2,3-二羧酸、吡嗪-2,5-二羧酸、吡嗪-2,6-二羧酸、呋喃-2,5-二羧酸、2-氧代四氢呋喃-4,5-二羧酸、6-氧代-1,4,5,6-四氢哒嗪-3-羧酸、反式-环己烷-1,3-二羧酸二甲酯、4,4′-均二苯乙烯二羧酸、偶氮二羧酸、吡唑-3,4-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环己烷-1,1-二羧酸、萘-2,6-二羧酸、2,4,6-三甲基-3,5-吡啶二羧酸、氯菌酸、3-叔丁基己二酸、2-叔丁基己二酸、乙酰基-丁二酸、(二甲氧基硫膦基)硫代丁二酸、3,4-(二甲氧基苯基)亚甲基-丙二酸、(二甲氧基氧膦基)硫代丁二酸、(2z,4z)-2,5-二甲基-2,4-己二烯二酸、三甲基丁二酸、三乙基丁二酸、苯基丙二酸、2,2,6,6-四甲基庚二酸、(四丙烯基)-丁二酸、1,4-二异癸基磺基丁二酸、3-甲基己二酸、2-甲基己二酸、(2s,4r)-4-甲基谷氨酸、二乙基丁二酸、二丁基丁二酸、二戊基丁二酸、二己基丁二酸、二庚基丁二酸、二辛基丁二酸、3,3-二甲基戊二酸、1,3-二硫代戊环-2-亚基丙二酸、4-羟基亚苄基丙二酸、二-1,4-邻苯甲酰基-酒石酸、二-1,4-邻甲苯甲酰基-酒石酸、二乙酰基-酒石酸、iminoeliacteic酸、苏糖酸、4,5-咪唑二羧酸、吡唑-3,4-二羧酸、3,5-吡唑二羧酸、2-溴-丙二酸、2-碘-丙二酸、2-氟-丙二酸、2-氯-丙二酸、环丙烷-1,1-二羧酸、环丁烷-1,1-二羧酸、环戊烷-1,1-二羧酸、环己烷-1,1-二羧酸、环庚烷-1,1-二羧酸、环辛烷-1,1-二羧酸、柠苹酸酯、衣康酸、中康酸、草酸、二溴马来酸、二氯马来酸、二碘马来酸、二氟马来酸、二叠氮基马来酸、二氰基马来酸(dicyanoaleic acid)、二氨基马来酸、四氟琥珀酸、四碘琥珀酸、四氯琥珀酸、四溴琥珀酸、二氯二溴琥珀酸、二氯二碘琥珀酸、二氯二氟琥珀酸、二溴二碘琥珀酸、二氯二氟琥珀酸、二氟二碘琥珀酸、二溴二氟琥珀酸、甲基丙二酸、乙基丙二酸、丁基丙二酸、戊基丙二酸、己基丙二酸、庚基丙二酸、辛基丙二酸、三唑二羧酸、硫羟苹果酸、二硫羟苹果酸、三苹果酸(trimalic acid)、二甘酸、丙酮二羧酸、酮戊二酸、二甲基nitomalonic acid、柠檬醛丙二酸(citramalonic acid)、n-(膦酰基甲基)-亚氨基二乙酸、八氟己二酸、八碘己二酸、八溴己二酸、八氯己二酸、4,5-异噁唑二羧酸、二乙基偶氮二羧酸、噻二西酸(tidiacic)、4,5-咪唑二羧酸、氧化偶氮苯-4,4′-二羧酸、重氮基二羧酸、柠檬酸、(三氟乙酰氨基)琥珀酸、3,4-二甲基噻吩并(2,3-b)噻酚-2,5-二羧酸、乙酰氧基琥珀酸、acetinic酸、异柠檬酸、氢化粘康酸(hydromuconic acid)、氧代己二酸、丙三羧酸、氮三乙酸、n-乙酰基天冬氨酸或对苯二甲酸酯或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钠或钾盐。在一个备选实施方案中,二羧酸酯之一与穿心莲内酯的两个羟基连接,形成内环结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给予穿心莲内酯的单-或二-琥珀酸酯,尤其是其中酯之一内部环合至穿心莲内酯环的二琥珀酸酯。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穿心莲内酯是药学上可接受的酯形式,以例如使该化合物相对于其穿心莲内酯母核水溶性增加,并具有HCV活性。此类药学上可接受的酯包括但不限于饱和和不饱和的二羧酸及其盐、氨基羧酸及其盐、含醛的羧酸及其盐、胺基、胺基的盐、酰胺基、醛基及其盐。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酯具有选自以下的官能部分:磺酸、磺酸酯、磷酸、磷酸酯、环状磷酸酯、多羟基烷基、碳水化合物基团、C(O)-间隔基-SO3H,其中间隔基是-(CH2)n-、-(CH2)n-CO-、-(CH2)n-N-、-(CH2)n-O-、-(CH2)n-S-、-(CH2O)-、-(OCH2)-、-(SCH2)-、-(CH2S)-、-(芳基-O)-、-(O-芳基)-、-(烷基-O)-、-(O-烷基)-;n为0、1、2、3、4、5、6、7、8、9或10;C(O)-间隔基-SO3M,其中M为用于形成药学上可接受盐的金属例如钠或钾;C(O)-间隔基-PO3H2、C(O)-间隔基-PO3M2、C(O)-间隔基-PO3HM、C(O)-间隔基-PO4H、C(O)-间隔基-PO4M、SO3M、-PO3H2-PO3M2、-PO3HM、环状磷酸酯、多羟基烷基、碳水化合物基团;C(O)-间隔基-[O(C1-3烷基)p]n,其中n定义同上,p为1、2或3;-[O(C1-3烷基)p]n、羧基低级烷基、低级烷基羰基低级烷基、N,N-二烷基氨基低级烷基、吡啶基低级烷基、咪唑基低级烷基、吗啉基低级烷基、吡咯烷基低级烷基、噻唑啉基低级烷基、哌啶基低级烷基、吗啉基低级羟基烷基、N-吡咯基、哌嗪基低级烷基、N-烷基哌嗪基低级烷基、三唑基低级烷基、四唑基低级烷基、四唑基氨基低级烷基或噻唑基低级烷基。
药学上可接受的前药是指在宿主中代谢例如水解(在药学上可接受的酯情况下)或氧化,形成本发明化合物的化合物。Hardma等(Eds.)在Goodman and G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第9版,第11-16页(1996)中对前药设计进行了一般性论述。Higuchi等在Prodrugs as Novel Delivery Systems,第14卷,ASCD SymposiumSeries和在Roche(ed.),Bioreversible Carriers in Drug Design,American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and Pergamon Press(1987)中还提供详细的论述。通常,给药后,药物在身体中消除或进行某种生物转化,由此药物的生物活性降低或消除。或者,生物转化过程可产生代谢副产物,它的活性大于或等于初始给予药物的活性。因此,前药包括通过某些方式转化为药理活性代谢物的化合物。可设计与内源性化合物反应,形成水溶性轭合物的前药,该轭合物进一步提高化合物的药理性质,例如循环半衰期增加。或者,可设计经过在官能团上用例如葡糖醛酸、硫酸酯、谷胱甘肽、氨基酸或乙酸酯共价修饰的前药。得到的轭合物可失活和在尿中排泄,或被赋予比母体化合物更强的活性。高分子量的轭合物还可排泄到胆汁中,经过酶裂解,释放,返回循环,由此有效增加最初给药化合物的生物半衰期。
前药的典型实例包括在活性化合物的官能部分上具有生物不稳定保护基团的化合物。前药包括可经氧化、还原、胺化、去胺化、羟基化,脱羟基化、水解、脱水、烷基化、脱烷基化、酰化、脱酰基化、磷酰化、脱磷酰基化后得到活性化合物的化合物。本发明化合物具有抗黄病毒、瘟病毒属或HCV的抗病毒活性,或代谢为具有这种活性的化合物。
联合和/或交替疗法
人们已认识到,用抗病毒药物长时间治疗后,可出现包括HCV在内的耐药性病毒变种。编码用于病毒复制的酶的基因突变,最典型地引起耐药产生。另外,某些HCV基因型具有赋予干扰素抗性的干扰素-敏感性决定区域。可通过联合或交替给予化合物、第二种和可能第三种抗病毒化合物,延长、增加或恢复抗病毒感染药物的效力,包括抑制病毒蛋白酶,所述抗病毒化合物引起与主药产生的突变不同的突变。因为耐药基因可能已经存在,联合疗法可允许一种药物靶向复制所必需的不同组的病毒基因。或者,可通过这种联合或交替疗法,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生物分布或其它参数。一般而言,在联合疗法和交替疗法中,通常优选联合疗法,因为它引起对病毒多种同时发生的压力。
发明背景中所述的任何病毒治疗可用于与本说明书中所述化合物的联合或交替疗法。
例如,可联合或交替给予化合物和干扰素基疗法(参见例如Battaglia,A.M.等,Ann.Pharmacother.34:487-494,2000);Berenguer,M.等,Antivir.Ther.3(Suppl.3):125-136,1998)。此外,许多专利公开了用干扰素基疗法的治疗。例如,Blatt等的美国专利号5,980,884公开了用共有序列干扰素再治疗HCV感染患者的方法。Bazer等的美国专利号5,942,223公开了用绵羊或牛干扰素-τ的抗HCV疗法。Alber等的美国专利号5,928,636公开了用白介素-12和干扰素-α联合疗法治疗包括HCV在内的传染病。Glue等的美国专利号5,908,621公开了聚乙二醇修饰的干扰素治疗HCV的用途。Chretien等的美国专利号5,849,696公开了单独的胸腺素或胸腺素与干扰素的组合治疗HCV的用途。Valtuena等的美国专利号5,830,455公开了用干扰素和自由基清除剂的联合HCV疗法。Imakawa的美国专利号5,738,845公开了人干扰素τ蛋白治疗HCV的用途。在Testa等的美国专利号5,676,942、Blatt等的美国专利号5,372,808和美国专利号5,849,696中公开了治疗HCV的其它干扰素基疗法。
Idenix Pharmaceuticals,Ltd在美国专利号6,812,219、6,914,054、美国专利公布号2003/0050229A1和美国专利公布号2003/0060400A1中公开了支链核苷及其在治疗HCV、黄病毒和瘟病毒属中的用途;美国专利公布号2003/0050229A1和美国专利公布号2003/0060400A1对应于国际公布号WO 01/90121和WO 01/92282。治疗人和其它宿主动物丙型肝炎(和黄病毒及瘟病毒属)感染的方法在Idenix公报中公开,该方法包括单独或联合给予有效量的生物活性成分1′,2′,3′或4′-支链β-D或β-L核苷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药,任选用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也参见美国专利公布号2004/0006002和2004/0006007、WO 03/026589和WO 03/026675。IdenixPharmaceuticals,Ltd.还在美国专利公布号2004/0077587中公开了药学上可接受的支链核苷前药及其在治疗HCV、黄病毒和瘟病毒属中的用途。还参见PCT公布号WO 04/002422、WO 04/002999和WO04/003000。
Biota Inc.在国际专利公布号WO 03/072757和美国专利公布号2004/0059104中公开了包括1′,2′,3′或4′-支链β-D或β-L核苷在内的各种核苷的磷酸酯衍生物,用于治疗丙型肝炎感染。
Emory大学和University of Georgia Research Foundation,Inc.(UGARF)在美国专利号6,348,587中公开了2′-氟核苷治疗HCV的用途。还参见美国专利号6,911,424和国际专利公布WO99/43691。
BioChem Pharma Inc.(现为Shire Biochem,Inc.)在美国专利号6,566,365中公开了各种1,3-二氧戊环核苷治疗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病毒感染的用途。也参见美国专利号6,340,690和6,605,614;美国专利公布号2002/0099072和2003/0225037;以及国际专利公布号WO01/32153和WO00/50424。
BioChem Pharma Inc.(现为Shire Biochem,Inc.)还在美国专利公布号2002/0019363和国际专利公布号WO01/60315(PCT/CA01/00197;2001年2月19日提交)中,公开了治疗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病毒感染的各种其它2′-卤素、2′-羟基和2′-烷氧基核苷。
由F.Hoffmann-La Roche AG提交的美国专利号6,660,721;美国专利公布号2003/083307A1、2003/008841A1和2004/0110718;以及国际专利公布号WO02/18404;WO02/100415、WO02/094289和WO04/043159公开了治疗HCV RNA复制的各种核苷类似物。
ICN Pharmaceuticals,Inc.在美国专利号6,495,677和6,573,248中公开了可用于调节免疫反应的各种核苷类似物。还参见WO98/16184、WO01/68663和WO02/03997,以及美国专利公布号2002-0095033。
Pharmasset Limited在美国专利公布号2003/0087873、2004/0067877、2004/0082574、2004/0067877、2004/002479、2003/0225029、2004/0002476和2002/00555483;以及国际专利公布号WO02/32920、WO01/79246、WO02/48165、WO03/068162、WO03/068164、WO04/009020和WO04/013298中,公开了治疗包括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病毒,尤其HCV在内的各种病毒的各种核苷和抗代谢物。
Merck & Co.,Inc.和Isis Pharmaceuticals在美国专利号6,777,395、美国专利公布号2002/0147160、2004/0072788、2004/0067901和2004/0110717;以及相应的国际专利公布号WO02/057425(PCT/US02/01531)和WO02/057287(PCT/US02/03086)中,公开了治疗其复制取决于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病毒包括黄病毒科病毒,尤其HCV的各种核苷,尤其几个吡咯并嘧啶核苷。也参见WO2004/000858、WO2004/003138、WO2004/007512和WO2004/009020。
由Ribapharm提交的美国专利公布号2003/028013和2004/0023921以及国际专利公布号WO03/051899、WO03/061576、WO03/062255、WO03/062256、WO03/062257和WO03/061385也涉及某些核苷类似物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的用途。
Genelabs Technologies在美国专利公布号2004/0063658和国际专利公布号WO03/093290、WO04/028481、美国专利公布号2004/0147464和2005/0119200中,公开了治疗丙型肝炎感染的各种碱修饰的核苷衍生物,包括1′、2′、3′或4′-支链β-D或β-L核苷。
开发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的其它化合物目前在临床的包括例如:Schering-Plough的白介素-10、Interneuron的IP-501、Vertex的MerimebodibVX-497、Endo Labs Solvay的AMANTADINE(Symmetrel)、RPI的HEPTAZYME、Idun Pharma.的IDN-6556、XTL.的XTL-002、Chiron的HCV/MF59、NABI的CIVACIR、ICN的LEVOVIRIN、ICN的VIRAMIDINE、Sci Clone的ZADAXIN(胸腺素α-1)、Maxim的CEPLENE(二盐酸组胺)、Vertex/Eli Lilly的VX950/LY570310、Isis Pharmaceutical/Elan的ISIS14803、IdunPharmaceuticals,Inc.的IDN-6556和AKROS Pharma的JTK003。
一些专利公开了治疗HCV的蛋白酶抑制剂。例如,Spruce等的美国专利号6,004,933公开了一类抑制HCV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Zhang等的美国专利号5,990,276公开了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酶的合成抑制剂。该抑制剂是NS3蛋白酶底物或NS4A辅因子底物的结果。其它基于底物的NS3蛋白酶抑制剂见前述(参见例如Attwood等,Antiviral peptide derivatives(抗病毒肽衍生物),PCT WO 98/22496,1998;Attwood等,Antiviral Chemistry and Chemotherapy1999,10,259-273;Attwood等,Preparation and use of amino acid derivatives as anti-viral agents(作为抗病毒药物的氨基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其用途),德国专利公布DE19914474;Tung等,Inhibitors of serine proteases,particularly hepatitis C virus NS3 proteases(丝氨酸蛋白酶,尤其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酶抑制剂),PCT WO98/17679),包括α-酮酰胺和肼基脲,和用亲电体例如硼酸或膦酸酯终止的抑制剂(参见,例如Llinas-Brunet等,Hepatitis C inhibitor peptide analogues(丙型肝炎抑制剂肽类似物),PCT WO99/07734)。还包括选择性NS3抑制剂,例如基于从水蛭中分离的大分子elgin c的那些(参见,例如Qasim M.A.等,Biochemistry,1997,36,1598-1607);
Eder等的美国专利号5,972,347和Bona等的5,969,109公开了治疗HCV的疫苗。Morris-Natschke等的美国专利号6,030,960公开了某些烷基脂质抑制肝炎-诱导的抗原产生的用途,包括由HCV病毒产生的那些抗原。
Elsherbi等的美国专利号5,858,389公开了角鲨烯治疗丙型肝炎的用途。
Smith等的美国专利号5,849,800公开了金刚烷胺治疗丙型肝炎的用途。
Blough等的美国专利号5,491,135公开了N-(膦酰基乙酰基)-L-天冬氨酸治疗黄病毒例如HCV的用途。
美国专利号6,027,729公开并要求保护HCV基因组编码的多肽。Han等的美国专利号5,922,857公开了对应于控制HCV翻译的瘟病毒属同源箱IV区域序列的核酸。在Barber等的美国专利号6,043,077、Draper等的美国专利号5,869,253和5,610,054中公开了核酶治疗HCV的用途。PCT申请WO99/29350公开了治疗丙型肝炎感染的组合物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予可与HCV-RNA杂交和互补的反义寡核苷酸。类似地,美国专利号6,001,990公开了反义寡核苷酸和用这些反义寡核苷酸抑制HCV-RNA翻译的方法。
美国专利号5,128,458公开了作为抗病毒药物的β-D-2′,3′-二脱氧-4′-硫代核苷。美国专利号5,446,029公开了2′,3′-二脱氧-3′-氟代核苷具有抗肝炎活性。
其它治疗黄病毒科病毒感染的化合物也有描述。例如,美国专利号5,891,874公开了一系列苯并咪唑化合物和用此类化合物抑制包括丙型肝炎病毒在内的黄病毒科病毒的方法。美国专利号6,001,799公开了治疗对干扰素无应答的丙型肝炎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予至少一种胸腺素。
其它化合物包括基于非底物的抑制剂,例如2,4,6-三羟基-3-硝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参见例如Sudo K.等,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Research Communications,1997,238,643-647;Sudo K.等AntiviralChemistry and Chemotherapy,1998,9,186),包括RD3-4082和RD3-4078,前者在酰胺上被14碳链取代,后者处理对苯氧基苯基;
用NS3/4A融合蛋白和NS5A/5B底物,在反相HPLC测定中已鉴定出例如具有相关抑制活性的噻唑烷衍生物(参见例如Sudo K.等,Antiviral Research,1996,32,9-18),尤其具有被长烷基链取代的稠合肉桂酰基部分的化合物RD-1-6250;RD4 6205和RD4 6193。
例如在Kakiuchi N.等J.EBS Letters421,217-220;在Takeshita N.等Analytical Biochemistry,1997,247,242-246中鉴别了其它噻唑烷和N-苯甲酰苯胺。
据描述,在SDS-PAGE和放射自显影测定中,菲醌具有抗蛋白酶活性,例如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发酵肉汤培养基分离的Sch68631(参见例如Chu M.等,Tetrahedron Letters,1996,37,7229-7232);从真菌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分离的Sch351633在闪烁亲近测定中证实有活性(参见例如Chu M.等,Bioorganic and MedicinalChemistry Letters9,1949-1952);
已有解旋酶抑制剂的描述(参见例如Diana G.D.等,Compounds,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治疗丙型肝炎的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美国专利号5,633,358;Diana G.D.等,Piperidine derivatives,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thereof and their usein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哌啶衍生物、其药用组合物和它们治疗丙型肝炎的用途),PCT WO97/36554)。还有依赖于IRES翻译的抑制剂的描述(参见例如Ikeda N等,Agen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hepatitis C(预防和治疗丙型肝炎的药物),日本专利公报JP-08268890;Kai Y.等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iral diseases(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日本专利公报JP-10101591)。
已描述可潜在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聚合酶抑制剂包括:核苷酸类似物例如胶霉毒素(参见例如Ferrari R.等Journal of Virology,1999,73,1649-1654);天然产物浅蓝菌素(参见例如Lohmann V.等,Virology,1998,249,108-118);和非核苷聚合酶抑制剂,包括例如化合物R803(参见例如均为Rigel Pharmaceuticals,Inc.的WO 04/018463A2和WO03/040112A1);取代的二胺嘧啶(参见例如Rigel Pharmaceuticals,Inc.的WO03/063794A2);苯并咪唑衍生物(参见例如Bioorg.Med.Chem.Lett,2004,14:119-124和Bioorg.Med.Chem.Lett.,2004,14:967-971,均属Boehringer Ingelheim Corporation);N,N-二取代的苯基丙氨酸(参见例如J.Biol.Chem.,2003,278:9495-98和J.Med.Chem.,2003,13:1283-85,均属Shire Biochem,Inc.);取代的噻吩-2-羧酸(参见例如Bioorg.Med Chem.Lett.,2004,14:793-796和Bioorg.Med.Chem.Lett,2004,14:797-800,均属Shire Biochem,Inc.);α,γ-二酮酸(参见例如J.Med.Chem.,2004,14-17和WO00/006529A1,均属Merck & Co.,Inc.);和袂康酸衍生物(参见例如Bioorg.Med.Chem.Lett,2004,3257-3261、WO02/006246A1和WO03/062211A1,均属IRBM Merck &Co.,Inc.)。
已有与例如在病毒的5′非编码域(NCR)中延伸序列互补的反义硫代磷酸酯寡脱氧核苷酸(S-ODN)的描述(参见例如Alt M.等,Hepatology,1995,22,707-717),或与含NCR的3′端的核苷酸326-348和位于HCV RNA核心编码区域的核苷酸371-388互补的反义硫代磷酸酯寡脱氧核苷酸(S-ODN)的描述(参见例如Alt M.等Archives ofVirology,1997,142,589-599;Galderisi U.等,Journal of CellularPhysiology,1999,181,251-257)。
其它化合物包括核酸酶抗性核酶(参见例如Maccjak,D.J.等,Hepatology1999,30,摘要995)。
已开发出治疗黄病毒科病毒感染的核苷类似物的其它实例包括硫辛酸或n-乙酰基半胱氨酸或其前药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它各种化合物包括1-氨基-烷基环己烷(例如Gold等的美国专利号6,034,134)、烷基脂质(例如Chojkier等的美国专利号5,922,757)、维生素E和其它抗氧剂(例如Chojkier等的美国专利号5,922,757)、角鲨烯、金刚烷胺、胆汁酸(例如Ozeki等的美国专利号5,846,964)、N-(膦酰基乙酰基)-L-天冬氨酸(例如Diana等的美国专利号5,830,905)、苯二甲酰胺(例如Diana等的美国专利号5,633,388)、多腺苷酸衍生物(例如Wang等的美国专利号5,496,546)、2′,3′-二脱氧肌苷(例如Yarchoan等的美国专利号5,026,687)和苯并咪唑(例如Colacino等的美国专利号5,891,874)。
药用组合物
可将所述穿心莲内酯衍生物配制为药用组合物,按多种适合选择的给予途径的形式给予感染包括HCV在内的黄病毒科病毒的宿主,包括人,这些途径包括全身例如口服或肠胃外,通过静脉内、肌内、局部、透皮或皮下途径。
以足以释放给患者治疗有效量的化合物,以减少其体内黄病毒科病毒感染或症状而不对所治疗的患者造成严重毒性作用的量,将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或其前药)包括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中。
用于所有上述病症的优选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剂量范围为每日约1-75mg/kg,优选1-20mg/kg体重,更通常为每日0.1-约100mg/千克接受者体重。可基于待释放的母体衍生物的重量,计算前药的有效剂量范围。
按任何合适的单位剂型给予穿心莲内酯衍生物,较为方便,包括但不限于含7-3000mg的单位剂型,优选每单位剂型70-1400mg活性成分。通常50-1000mg口服剂量较为适宜,更典型的为50-500mg。
理想的是,给予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应达到约0.2-70μM,优选约1.0-10μM活性化合物的峰血浆浓度。可通过例如静脉内注射任选为盐水溶液的合适浓度的活性成分,或给予一次性大剂量浓度(bolus)活性成分来达到该峰血浆浓度。
在药物组合物中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浓度取决于提取物的吸收、灭活和排泄速率和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因素。应注意,剂量值也因欲缓解的病症的严重性而变化。还应理解,对于任何具体的患者,应根据个体需要和给药或负责给予组合物的人的专业判断,随时间调整具体的剂量方案,本文中列举的浓度范围仅为示例性的,无意限制要求保护组合物的范围或实施。可一次性给予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或可分成多个更小剂量,在不同的时间间隔给药。
优选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给药方式是口服。口服组合物通常包括惰性稀释剂或可食用部分。可将它们装入明胶胶囊或压制成片剂。为了口服治疗给药的目的,可使活性化合物与赋形剂混合,按片剂、锭剂或胶囊的形式使用。可作为组合物一部分包含可与药物配伍的粘合剂和/或助剂物质。
片剂、丸剂、胶囊剂、锭剂等可含有任何以下成分或相似性质的化合物:粘合剂例如微晶纤维素、黄芪胶或明胶;赋形剂例如淀粉或乳糖;崩解剂例如藻酸、羧甲基淀粉钠或玉米淀粉;润滑剂例如硬脂酸镁或Sterotes;助流剂例如胶体二氧化硅;甜味剂例如蔗糖或糖精;或矫味剂例如欧薄荷、水杨酸甲酯或橙调味剂。当剂量单位形式是胶囊时,除以上种类的物质外,它还可含有液体载体例如脂肪油。另外,剂量单位形式可含有使剂量单位物理形式变性的各种其它物质,例如糖、虫胶的包衣剂或其它肠溶衣剂。
可作为酏剂、混悬剂、糖浆、糯米纸囊剂、口香糖等的成分,给予穿心莲内酯衍生物。除活性化合物外,糖浆还可含有蔗糖甜味剂和某些防腐剂、染料、着色剂和调味剂。穿心莲内酯衍生物也可与其它不损害需要的作用的活性物质混合,或与增加需要的作用的物质例如抗生素、抗真菌剂、抗炎药或包括抗HIV核苷化合物在内的其它抗病毒药物混合。用于肠胃外、皮内、皮下或局部施用的溶液或混悬液可包括以下组分:无菌稀释剂例如注射用水、盐水溶液、不挥发油、聚乙二醇、甘油、丙二醇或其它合成溶剂;抗菌剂例如苯甲醇或尼泊金甲酯;抗氧剂例如抗坏血酸或亚硫酸氢钠;鳌合剂例如乙二胺四乙酸;缓冲剂例如乙酸盐、柠檬酸盐或磷酸盐;和等渗调节剂例如氯化钠或葡萄糖。可将肠胃外制剂封入安瓿、一次性注射器或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多剂量瓶。
如果静脉内给药,优选的载体是生理盐水或磷酸缓冲盐水溶液(PBS)。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穿心莲内酯衍生物与防止衍生物在体内快速消除的载体一起制备,例如包括植入剂和微囊化递药系统的控释制剂。可使用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的聚合物,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聚酐、聚羟基乙酸、胶原、聚原酸酯和聚乳酸。此类制剂的制备方法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还优选脂质体混悬液(包含靶向感染细胞的含病毒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脂质体)作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这些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例如美国专利号4,522,811中所述方法(通过引用整体结合到本文中)制备。例如,可通过将适当的脂质(例如硬脂酰基磷脂酰基乙醇胺、硬脂酰基磷脂酰胆碱、二十烷酰基(arachadoyl)磷脂酰胆碱和胆固醇)溶于无机溶剂,然后蒸发,在容器表面上留下干燥脂质薄膜后,制备脂质体制剂;然后将活性化合物或其单磷酸酯、二磷酸酯和/或三磷酸酯衍生物的水溶液引入容器;然后用手旋转该容器,使脂质物质与容器壁分离和使脂质聚集体分散,从而形成脂质体混悬液。
活性化合物的修饰可影响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速度,从而提供对活性成分释放的控制。另外,修饰可影响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在某些情况下,比母体化合物增加了活性。这可按照本文中所述方法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方法,通过制备衍生物和测试其抗病毒活性,容易地评价。
实施例
生物活性
可在体外,按照公开的筛选方法,筛选具有抑制黄病毒、瘟病毒属或HCV活性或抑制病毒蛋白酶的能力的化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测量病毒引起的细胞杀伤减少和病毒产量减少,测定抗病毒化合物的效力。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有效浓度为约5μM-105μM。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化合物的EC50小于15或10微摩尔浓度。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通过测量病毒蛋白酶抑制和病毒产量减少,测定蛋白酶抑制剂的效力。或者,可用公开的动物模型测试这些化合物。
在全部实施例中,化合物1、1a或MTI-1是干扰素;化合物2、2b或MTI-2是利巴韦林;化合物3、3c或MTI-3是包含在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提取物中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注射形式(来自Chuan-Hu-Ning;Yi-Bin Pharmaceuticals,Wuliangye Co.Ltd.,Yibin,Sichaun,PR China),为穿心莲内酯的琥珀酸酯包括其钾盐的混合物,按20mg/ml溶液提供;化合物4、4d或MTI-4是水性溶媒对照。
实施例1:人骨髓细胞毒性测定:
骨髓毒性是与多种抗病毒药物有关的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Sommadossi JP and Carlisle R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31:452-454,1987;Sommadossi等Biochem.Pharmacol.44:1921-1925,1992)。用骨髓祖代的集落形成测定作为体外模型系统的钥匙,评价体内对化疗药物反应的潜力(Sommadossi JP and Carlisle R.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 31:452-454,1987;Sommadossi等Biochem.Pharmacol.44:1921-1925,1992)。因此,通常在体外评价候选抗病毒化合物的造血系统毒性的潜力。
初始人骨髓单核细胞得自Cambrex Bioscience(Walkersville,MD)。在50单位/mL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存在下,用双层软琼脂进行CFU-GM测定,而BFU-E测定使用含1单位/mL红细胞生成素的甲基纤维素基质(Sommadossi JP and Carlisle R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31:452-454,1987)。在37℃下,在5%CO2中,在化合物存在下,将细胞温育14-18日,用倒置显微镜计数50个细胞以上的集落,测定IC50(Sommadossi等Biochem.Pharmacol.44:1921-1925,1992)。各实验用3个不同供体的细胞,一式两份平行进行。用3′-叠氮基-3′-脱氧胸苷(AZT)作阳性对照。
实施例2:BVDV测定
分离活性化合物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凝胶渗透HPLC纯化穿心莲内酯衍生物。使此类衍生物通过C18Sep-Pak柱预过滤,用甲醇洗脱。将产物通过反相HPLC进一步纯化。通过UV254nm监测样品,收集几个峰组分,分析其生物活性。将具有生物活性的提取物的峰组分通过凝胶渗透HPLC进一步纯化,其分子量约为532-570。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对BVDV致细胞病变分离物的抗病毒活性
用体外测定法,在任意牛子宫细胞系中测量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对BVDV致细胞病变分离物的抗病毒潜力。
通过观察细胞病变作用、测定非结构蛋白表达和通过测量接种后病毒滴定度的增加,证实产生无限增殖化牛子宫细胞系,它们允许BVDV感染和复制。在BVDV组织培养模型中评价了抗病毒化合物,包括目前用于治疗人慢性黄病毒或瘟病毒属感染的利巴韦林和干扰素-α(Houghton,M.,Hepatitis viruses,In:Fields Virology,编辑Fields,B.N.,Knipe,D.M.,and Howley,P.M.,Lippincott-RavenPublishers,Philadelphia,PA,第32章,1035-1058,1996)。体外测量减少BVDV复制的化合物有效性的能力,为临床前评价治疗病毒感染的潜在药物和分析可能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系统。
细胞系
用前述方法(Jacob,J.R.等,Experimental Cell Research,212,42-48(1994);Dobrinski,L等,Theriogenology.52(5),875-885(1999),通过用SV40大T抗原癌基因(pSV3neo;ATCC分类#37150)使初级牛子宫细胞无限增殖,产生称为NCL的牛子宫细胞系。通过观察致细胞病变作用、检测非结构蛋白表达和通过测量接种后病毒滴定度增加,证实NCL细胞系允许BVDV感染和复制。将细胞系维持在补充10mMHEPES、gentimicin(50μg/ml)、链霉素和青霉素(Life Technologies)的含10%牛血清(Atlantic Biologies,Norcross,GA)的MEM-E培养基(LifeTechnologies,Grand Island,NY)中,该培养基经γ射线辐照,无BVDV污染,测试对BVDV抗体呈阴性反应。将细胞系在潮湿的5%CO2气氛中,在37℃下温育。通过用胰蛋白酶-EDTA溶液(LifeTechnologies)将单层离解,使细胞传代,用培养基稀释,按1:5分开,加入新的培养瓶中。
BVDV病毒分离物
Diagnostic Laboratory,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Cornell大学已表征了几种BVDV分离物(Ridpath,J.R.等,Virology,205,66-74(1994)。该分离物致使允许性细胞细胞病变(cp)或非细胞病变(ncp)感染(Meyers,G.and Thiel,H.-J.,Advances in Virus Research,47,53-118(1996)。在该测定中使用称为NADL的cpBVDV分离物(ATCC#VR-534)。通过接种cpBVDV后,使含NCL细胞的75cm2瓶冷冻-解冻3日,制备病毒储备液。
亚甲蓝测定
测量可见细胞数目的方法涉及用亚甲蓝(Sigma,St.Louis,MO)染色,从细胞洗脱后,读取溶液中染料的吸光度。简而言之,将细胞感染BVDV3天后,用磷酸缓冲盐水溶液(PBS;Life Technologies)冲洗培养基,然后在37℃,在含1.25%戊二醛(Fisher Scientific,Fair Lawn,NJ)和0.06%亚甲蓝(Sigma)的Hanks平衡盐溶液(HBSS;LifeTechnologies)中固定化1小时。将培养基中的亚甲蓝染色液除去,用数体积的H2O冲洗培养板。将培养板凉干;然后通过在控制的室温下,搅拌下,在PBS/50%乙醇和1%乙酸溶液中温育1小时,将固定化细胞中的亚甲蓝染料洗脱。在630nm处,通过ELISA板读出器(EL311型;Bio-Tek Instruments,Inc.,Winooski,VT)测量亚甲蓝染料溶液的吸光度。在所有所述实验中,各实验数据点的细胞数计算按每次实验处理3孔(稀释度、滴定度或抗病毒浓度)的平均值表示。
抗病毒
在该测定中,用利巴韦林和干扰素-α(IFN-α)作为建立抗病毒潜力参数的原型化合物。将利巴韦林(VirazoleR,Viratek,Inc.,Covina,CA)溶于H2O,得到100mM浓度的储备液,试验前,用培养基在0.049-100μM范围连续稀释,在NCL细胞系中,评价细胞毒性和抗病毒作用。在以前的实验中,EC90为5.83μM,CC50为5.13μM,SI为0.88。
MTI-3是包含在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提取物中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注射形式(Chuan-Hu-Ning;Yi-Bin Pharmaceuticals,Wuliangye Co.Ltd.,Yibin,Sichaun,PR China),认为是穿心莲内酯的琥珀酸酯包括其钾盐的混合物,按20mg/ml溶液提供,试验前,将该溶液在0.001-2mg/ml范围用培养基连续稀释2倍,在NCL细胞系中评价细胞毒性和抗病毒作用。
抗病毒测定
使NCL细胞系生长至融合,按2×104细胞/孔密度(0.34cm2),接种到96孔微量滴定板(MicrotestTM96;Becton Dickinson Labware,Franklin Lakes,NJ)中,温育1小时,让细胞贴壁。贴壁后,将各微量滴定板中的一半细胞接种稀释至得到0.01TCID50感染复数(m.o.i.)的cpBVDV储备液,温育3-6小时,让病毒贴壁和渗透。该温育期后,除去接种物,用新鲜生长培养基替换。
在抗病毒化合物存在下,使3/4的cpBVDV感染和未感染的细胞生长。微量测定板的剩余1/4用作阳性(cpVDV感染的)和阴性(未感染的)对照孔。每日更换培养基,感染BVDV3日后,通过亚甲蓝测定试验测量细胞杀伤率。
在感染后第3日,收集培养基,抗病毒处理后,测定病毒产量减少。将从实验孔中收集的上清液连续稀释10倍,用于感染新制备的NCL细胞,按相似的96孔模式,用亚甲蓝测定实验,通过测定感染5日后的细胞杀伤率,测定终点滴定度,即显示细胞杀伤完全时的最终稀释浓度。
该测定允许测定:1)化合物抑制50%的cpBVDV引起的细胞杀伤的有效浓度(ckEC50),2)使子代病毒产量释放减少90%的有效浓度(tEC90),3)化合物对正常未感染细胞的50%细胞毒性浓度(CC50)。
统计
计算各实验数据点因病毒感染或药物细胞毒性导致的细胞杀伤,并制图。采用最佳拟合收集数据的Regression Wizard library方程,用SigmaPlot4.0(Jandel Sci,San Rafael,CA)进行回归分析(曲线拟合)。
实施例2A
利巴韦林
在该细胞培养测定中,利巴韦林是用于测试的原型化合物,用作阳性对照化合物。
实验数据得自两个独立的测定试验。将细胞杀伤率归一化至100%对照孔,以便在各实验之间进行对比。图1中曲线所示为利巴韦林在各测定中的抗病毒作用、细胞毒性和病毒产量减少。在该测定中,利巴韦林未显示抑制50%以上的病毒引起的细胞杀伤的有效浓度(EC50)。在回归分析中,用峰、对数正态、4参数方程计算抗细胞杀伤的最大有效抗病毒浓度(EC利巴韦林)。用S形、对数、4参数方程计算细胞毒性浓度(CC50;即杀伤50%未感染NCL细胞的药物浓度)和减少病毒产量的有效浓度(EC90;即减少病毒滴定度90%的药物浓度)。这些值列于表1。按CC50/EC90比率计算的选择性指数(SI)0.69与利巴韦林的先前实验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表1
利巴韦林
 
Y=Yo+ae[-0.5(in(X-Xo)/b)#2] 实验1 实验1 平均值
EC利巴韦林 6.9μM 6.5μM 6.7μM
减少% 35.5% 35.3% 35.4%
Y-Yo+a/[1+(X/Xo)b] 实验1 实验1 平均值
EC90 5.96μM 5.64μM 5.8μM
CC50 3.6μM 4.4μM 4.0μM
SI 0.6 0.78 0.69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
半纯化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注射液称为Chung-Hu-Ning,由Yi-Bin Pharmaceuticals(Yibin,Sichuan,PRC)提供。在体外测定系统中,测试Chuan-Hu-Ning溶液在BVDV中的抗病毒潜力。
由两个独立的用利巴韦林作对照的测定试验得到实验数据。将细胞杀伤率归一化至100%对照孔,以便在测定之间进行对比。图2中曲线所示为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在两种测定中的抗病毒作用、细胞毒性和病毒产量减少。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显示抑制50%病毒引起的细胞杀伤的有效浓度(EC50)为0.031mg/ml,在3日处理期结束时,在上清液中回收的病毒减少90%的有效浓度(EC90)和杀伤50%细胞的细胞毒性浓度(CC50)为0.27mg/ml。按CC50/EC90比率计算,选择性指数(SI)为4.8(表2)。
表2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化合物3)
 
Y=Yo+ae[-0.5(in(X-Xo)/b)#2] 实验1 实验1 平均值
EC50 0.031mg/ml 0.030mg/ml 0.031mg/ml
减少% 35.5% 35.3% 35.4%
Y-Yo+a/[1+(X/Xo)o]
EC90 5.96μM 5.64μM 5.8μM
CC50 0.20mg/ml 0.33mg/ml 0.27mg/ml
SI 3.3 6.5 4.8
在该测定中,利巴韦林的选择性指数(SI)为0.69。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具有以下抗病毒曲线;CC500.27mg/ml、EC500.031mg/ml和EC900.056mg/ml,得到的SI为4.8。其它用BVDV的体外测定表明可用于检验核苷类似物、天然或重组蛋白和合成聚合物的抗病毒作用(Zitzmann,N.等,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96(12),11878-11882,1999)。一般BVDV测定的性质允许进一步描述成各化合物产生抗病毒作用的特定模式。
实施例2B
用病毒测定分析几种草药制剂、纯化学品和在Schuppan等Hepatology 30:1099-1104,1999中所述多种推定的纯抗病毒化合物。按照已知方法所述制备草药提取物。几种草药提取物和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显示可减少子代病毒产量,病毒产量与提取物的细胞毒性有关,该细胞毒性致使细胞完全杀伤且不是剂量依赖性的。(表3)
表3
Figure S05846253120070711D000601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显示对BVDV具有有效的抗病毒活性(图3A)。在32-250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确定的剂量依赖性子代病毒产量减少,经计算,tEC90=59μg/ml。另外,在8-125μg/ml范围内,病毒引起的细胞杀伤减少,经计算,ckEC50=33μg/ml,在125μg/ml下,接近减少90%。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减少7个数量级(logs)的病毒产量,无明显细胞毒性。在150μg/ml以上的浓度,发现与衍生物有关的细胞毒性,经计算,CC50=226μg/ml。
在对比中,利巴韦林在0.76-12μg/ml范围内减少病毒产量,经计算,tEC50=0.76μg/ml(图3B)。但是,病毒引起的细胞杀伤最大减少仅为40%,外推法得到ckEC50=1.3μg/ml。该值接近药物细胞毒性的中点,经计算,CC50=1.1μg/ml。IFN-α对病毒产量减少仅显示极小有效性,经计算,tEC90=0.15μg/ml(图3C)。在0.1-1000ng/ml范围内,显著减少病毒引起的细胞杀伤,经计算,ckEC50=0.0074mg/ml,在测试浓度范围内,未出现细胞毒性。在这些测试化合物中,证实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选择性指数(CC50/EC90=3.8)比利巴韦林(.0.85)高,尽管比IFN-α(6667)小(表4)。
表4
 
抗病毒 ckEC50 tEC90 CC50 S.I.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化合物3) 33μg/ml 59μg/ml 226μg/ml 3.8
利巴韦林 1.3μg/ml 0.76μg/ml 1.1μg/ml 0.895
干扰素-α 0.0074ng/ml 0.15ng/ml ≥1000ng/ml 6667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显示对病毒引起的细胞杀伤最大减少为90%(ckEC50=33μg/ml),它大于利巴韦林的40%减少(ckEC650=0.76μg/ml)。尽管在更宽范围内,IFN-α显示对病毒引起的细胞杀伤减少为80%(ckEC50=0.0074ng/ml),但证明它仅减少2个数量级(log)的病毒产量。从药物细胞毒性中减去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减少7个数量级(log)的子代病毒产量的有效浓度(S.I.=3.8)。利巴韦林减少病毒产量的有效浓度几乎与药物细胞毒性重叠(S.I.=0.85)。IFN-α对病毒产量显示很弱的减少,但显示对病毒引起的细胞杀伤有宽的作用(S.I.=6667)。这些结果提示,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可对持续的BVDV感染的小牛发挥抗病毒作用。
实施例3:旱獭肝细胞模型
在旱獭肝细胞中研究穿心莲内酯衍生物(认为包括琥珀酸酯的混合物)抑制BVDV复制的机制。给旱獭初级肝细胞培养物和肝细胞系接种BVDV的致细胞病变分离物。旱獭肝细胞系感染5天后,致细胞病变作用(CPE)很明显。但是,旱獭初级肝细胞感染BVDV后,未发现明显的CPE。在感染3天后,在上清液中检测到子代病毒,3星期后,在旱獭初级肝细胞培养物和肝细胞系中分别产生1.5×105病毒滴定度和2×106TCID/ml。在有或无CPE的感染BVDV的旱獭细胞培养物匀浆中,检测到与BVDV致细胞病变株复制有关的非结构蛋白p80(NS3)的表达,但在对照培养物中未检测到。在感染的旱獭肝细胞的RNA提取物中检测到全长病毒基因组。
对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化合物3)、利巴韦林和IFN-α对感染BVDV的旱獭初级肝细胞和肝细胞系的抗病毒活性进行测试。通过类似于实施例1和2中所述方法,评价有效浓度和细胞毒性浓度。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化合物3)和利巴韦林及IFN-α在旱獭肝细胞(WCH-8)和初级肝细胞培养物中,证实对BVDV具有抗病毒活性。在WCH-8细胞中,在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减少病毒产量的有效抗病毒浓度(tEC90=3.8μg/ml)和减少病毒引起的细胞杀伤的有效抗病毒浓度(ckEC50=6μg/ml)与细胞毒性(CC50=878μg/ml)之间具有显著的距离(图4A)。用利巴韦林对WCH-8细胞进行相同的处理,表明病毒产量减少(tEC90=0.38μg/ml)、病毒引起的细胞杀伤减少(ckEC50=0.27μg/ml)及其细胞毒性(CC50=0.35μg/ml)之间出现重叠(图4B)。在用IFN-α处理的WCH-8细胞中,在测试药物浓度的高端,发现对病毒产量(tEC90=64ng/ml)和病毒引起的细胞杀伤(ckEC50=288ng/ml)的抗病毒作用。在高达1000ng/ml剂量下,未发现细胞毒性(图4C)。这些实验的结果列于表5,经计算,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利巴韦林和INF-α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232、9.2和15.6。
表5
 
抗病毒 ckEC50 tEC90 CC50 S.I.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 6.0μg/ml 3.8μg/ml 878μg/ml 232
利巴韦林 .27μg/ml 0.038μg/ml 0.35μg/ml 9.2
干扰素-α 288ng/ml 64ng/ml ≥1000ng/ml 15.6
在用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处理的旱獭初级肝细胞中,发现减少病毒产量的浓度(tEC90=35μg/ml)小于药物细胞毒性的浓度(CC50=1000)(图5A)。在旱獭初级肝细胞中,BVDV引起的细胞杀伤不明显。在约等于药物细胞毒性的浓度(CC50=4μg/ml)下,用利巴韦林处理的相同初级肝细胞培养物中出现病毒产量减少(tEC90=2.9μg/ml)(图5B)。尽管在测试浓度范围内未发现细胞毒性,但用IFN-α处理感染BVDV的肝细胞具有最小的减少病毒产量的作用(tEC90=825ng/ml)(图5C)。这些实验的结果列于表6,在该测定中,经计算,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利巴韦林和IFN-α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29、1.4和1.1。
表6
 
抗病毒 ckEC50 tEC90 CC50 S.L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 *ND 35μg/ml 1000μg/ml 29
利巴韦林 ND 2.9μg/ml 4μg/ml 1.4
干扰素-α ND 825ng/ml ≥1000ng/ml 1.1
*ND-未检测到。在初级肝细胞中,BVDV引起的细胞杀伤不明显。
与利巴韦林(S.I.1.4)和IFN-α(S.I.1.1)的抗病毒潜力相比,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在感染BVDV的旱獭初级肝细胞和肝细胞系中显示具有抗病毒潜力(S.I.29)。病毒复制减少与因药物杀伤细胞导致活细胞损失近似。
实施例4:牛子宫内膜细胞测定
按照BVDV测定方法,在96孔板中,用通过用SV40大T抗原使初级牛子宫内膜细胞无限增殖化产生的牛细胞系,评价测试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这些细胞系允许致细胞病变BVDV分离物(Singer和NADL)感染。将该测定优化,以便在感染3天内(moi<1),测量>90%的BVDV引起的细胞杀伤。每天用新鲜的药物处理,连续3天,测定化合物抑制50%的BVDV引起的细胞杀伤的有效浓度(EC50)和测定因药物细胞毒性作用而杀伤50%的正常未感染细胞的浓度(CC50)。在药物处理第3天,在新鲜子宫内膜细胞培养物上滴定收集的培养基中的BVDV,测定子代病毒产量减少90%的浓度(EC90)。用线性回归方程确定有效浓度(SigmaPlot8.0;SPSS Scientific,Chicago,IL)。用利巴韦林(Virazole;Viratek,Inc.,Covina,CA)和IFN-α(rHuB/DIFN;Novartis,Basel,Switzerland)作为阳性抗病毒对照。
图6A和6B是利巴韦林和IFN-α的BVDV测定结果总结,它们分别用作阳性对照。图7A和7B是MTI-3的BVDV测定结果总结。EC90为约2.5μg/mL,在50μg/mL浓度下,毒性可忽略不计,50μg/mL是检测穿心莲内酯的琥珀酸酯混合物的最高浓度。
实施例5:线粒体DNA水平
用线粒体DNA与核糖体DNA的相对比例测量线粒体毒性。这些用通过实时PCR测量的COXII核糖体RNA的比例测量。将Hep G2细胞暴露在10、1和0.1ug/ml的MTI-3或10或1000uM浓度的对照药物(DDC、3TC、(+)-BCH-189或ddI)下,保持14天。结果见图9B所示。还在这些细胞中测量了作为毒性副产物的乳酸的产量。结果见图9A所示。
实施例6:SEAP测定
以前描述了HCV复制子-SEAP(分泌型碱性磷酸酯酶)细胞系。冷冻(-160℃)保存的细胞系的低传代细胞储备液用于该测定。由初始储备液制备系列稀释度的测试化合物,将各个浓度的化合物加入96孔板。然后用胰蛋白酶消化含有低传代HCV复制子的细胞,计数并接种到孔中。在37℃下,将这些板在CO2培养箱中温育4天。然后除去各孔中培养物上清液,在65℃下加热灭活30min。通过对比存在于药物处理和未处理孔中的SEAP,测量SEAP活性,计算EC50值。在温育期结束时,通过MTT测定,评价筛选期间化合物产生的细胞毒性。
从HCV复制子细胞培养物中分离总RNA,量基于在RT-PCR中测得的GAPDH水平。从各孔中吸取生长培养基,然后加入溶胞液,然后剧烈吸取、放回。用DNA酶I处理各溶胞产物。将总RNA洗脱到不含有机碳的水中,经酶作用,转化为cDNA。用HCV引物进行实时PCR反应,HCV的引物设计用于识别所有HCV基因型共有的5′-非翻译区域的保留区域。设计人GAPDH的引物,使两个靶按多种方式进行共扩增(Bourne N,Pyles RB,Yi M,Veselenak RL,DavisMM,Lemon SM Screening for hepatitis C virus antiviral activity with acell-based secreted alkaline phosphatase reporter replicon system(用细胞-基分泌型碱性磷酸酯酶报道基因复制子系统筛选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抗病毒活性).Antiviral Res.2005;67:76-82。这些测定结果见表5所示。
表5:用SEAP报道基因法测定化合物的抗HCV作用
       SEAP/MTT初级筛选
         亚基因组1b株N
          SEAP,EC 50         MTT,IC 50           SI
2’-MeC   25.1μM            >100.0μM           >3.9
MTI-3     8.5μg/ml          >100.0μg/ml        >11.7
提取物  >100.0μg/ml       >100.0μg/ml        —
Intron    6.3I.U.           >500.0I.U.         >79.2
          SEAP/MTT初级筛选
          亚基因组1a
          SEAP,EC 50          MTT,IC 50          SI
2’-MeC   61.6μM             >100.0μM          >1.6
MTI-3     17.4μg/ml          >100.0μg/ml       >5.7
提取物  >100.0μg/ml        >100.0μg/ml       —
Intron    14.4I.U.           >500.0I.U.        >34.6
实施例7:在复制子转染的Huh-7细胞系中,化合物的抗HCV活性
使含HCV-复制子RNA的Huh-7细胞(Apath,LLC,St.Louis,Mo.)维持指数生长。将细胞接种在96孔板中,接种后,加入测试化合物。温育96h后,分离总细胞RNA,用一步多次逆转录-PCR方案,扩增HCV复制子RNA和内部控制器。在温育结束时,测量对Huh-7和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测定导致细胞生长减少50%的浓度(CC50)。S(Stuyver LJ,McBrayer TR,Whitaker T,Tharnish PM,RameshM,Lostia S,Cartee L L,Shi J,Hobbs A,Schinazi RF,Watanabe KA,Otto M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4;48:651-4。这些测定的结果见图10所示。
结合其优选的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根据前述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变化和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2)

1.下式的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二酯在制备用于治疗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宿主的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二酯以有效量给予所述宿主。
2.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与所述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二酯联合或交替给予第二种抗病毒药物。
CN2005800462531A 2004-11-08 2005-11-08 治疗病毒感染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 Active CN1010986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2625304P 2004-11-08 2004-11-08
US62632904P 2004-11-08 2004-11-08
US62617204P 2004-11-08 2004-11-08
US60/626,253 2004-11-08
US60/626,329 2004-11-08
US60/626,172 2004-11-08
US72897805P 2005-10-21 2005-10-21
US60/728,978 2005-10-21
PCT/US2005/040716 WO2006101538A2 (en) 2004-11-08 2005-11-08 Andrographolide derivatives to treat viral infec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8691A CN101098691A (zh) 2008-01-02
CN101098691B true CN101098691B (zh) 2012-09-05

Family

ID=37024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62531A Active CN101098691B (zh) 2004-11-08 2005-11-08 治疗病毒感染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445533B2 (zh)
EP (1) EP1817024A4 (zh)
JP (1) JP5049788B2 (zh)
CN (1) CN101098691B (zh)
CA (1) CA2587183C (zh)
IL (1) IL183032A0 (zh)
TW (1) TWI444184B (zh)
WO (1) WO200610153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84715A1 (en) * 2007-05-31 2012-10-30 Suntory Holdings Ltd Anti-fatigue agents and or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ndrographolide as active ingredient
CN100584841C (zh) 2007-08-08 2010-01-27 暨南大学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SG174892A1 (en) * 2009-03-24 2011-11-28 Univ Singapore Use of andrographolide compounds for treating inflammation and airway disorders
CN101590037B (zh) * 2009-06-29 2011-09-07 暨南大学 一种穿心莲内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219683B (zh) * 2010-04-16 2014-11-05 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炎琥宁降解产物
WO2013117149A1 (zh) 2012-02-10 2013-08-15 郑州大学 15-苄亚基-14-脱氧-11,12-脱氢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在制备保肝及抗丙肝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CN102600129B (zh) * 2012-02-10 2014-05-28 郑州大学 穿心莲内酯c15位取代衍生物在制备抗丙型肝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3420961A (zh) * 2012-05-17 2013-12-04 上海源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水溶性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CN103739575B (zh) * 2014-01-09 2015-09-16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14-脱氧-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CN103739576B (zh) * 2014-01-24 2016-08-24 北京普瑞博思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抗病毒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16708A (zh) * 2014-08-13 2014-10-29 四川合泰新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炎琥宁滴眼液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US10064841B1 (en) 2018-01-08 2018-09-04 King Saud University Isoandrographolide-19-propionate for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BR112020014172A2 (pt) * 2018-01-19 2020-12-0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Nanopartículas ácidas para restauração de autofagia
CN111568896A (zh) * 2019-05-14 2020-08-25 南京工业大学 14-取代穿心莲内酯在制备治疗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110496117B (zh) * 2019-09-30 2022-09-06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抗非洲猪瘟病毒感染中的新应用
KR20220120299A (ko) 2021-02-23 2022-08-30 주식회사 바이오파마 신규 트리아졸릴 콤브레타스타틴 유도체, 및 이를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코로나 바이러스 (SARS-CoV-2) 감염 질환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WO2023220567A1 (en) * 2022-05-13 2023-11-16 Compound Solutions, Inc. Hepatoprotectiv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955A (zh) * 2000-10-27 2001-05-09 王建蓉 具有抗感染和解热镇痛作用及可用于眼疾的药物
CN1554337A (zh) * 2003-12-22 2004-12-15 成都厚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4376396A (en) * 1994-12-06 1996-06-26 Paracelsian, Inc. Use of andrographolide compounds to treat or prevent pathogenicity of diseases
US5833994A (en) * 1997-01-08 1998-11-10 Paracelsian, Inc. Use of the AH receptor and AH receptor ligands to treat or prevent cytopathicity of viral infection
US6410590B1 (en) * 2000-02-03 2002-06-25 Dr. Reddy's Research Foundation Compounds having antitumor activity: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AU2001256570A1 (en) * 2000-05-05 2001-11-20 Dr. Reddy's Research Foundation Novel anticancer compounds: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US6486196B2 (en) * 2000-05-05 2002-11-26 Dr. Reddy's Research Foundation Anticancer compounds: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CN1202101C (zh) * 2002-04-08 2005-05-18 成都三康药物研究所 具有抗感染和抗炎解热及提高免疫功能作用的药用化合物
CN1293872C (zh) * 2003-02-21 2007-01-10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咽炎的口腔局部给药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433756A (zh) * 2003-02-21 2003-08-06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穿琥宁在制备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中的用途
CN1433758A (zh) * 2003-02-21 2003-08-06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穿琥宁在制备外用药物中的应用
CN1478774A (zh) * 2003-02-25 2004-03-03 北京医工生物技术研究所 穿心莲内酯三马来酸酯单钾盐和穿心莲内酯三马来酸酯三钾盐以及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CN1437939A (zh) * 2003-03-05 2003-08-27 侯文阁 环糊精包合穿心莲内酯的方法及药用制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955A (zh) * 2000-10-27 2001-05-09 王建蓉 具有抗感染和解热镇痛作用及可用于眼疾的药物
CN1554337A (zh) * 2003-12-22 2004-12-15 成都厚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8691A (zh) 2008-01-02
TWI444184B (zh) 2014-07-11
WO2006101538A2 (en) 2006-09-28
JP2008519066A (ja) 2008-06-05
US8445533B2 (en) 2013-05-21
IL183032A0 (en) 2007-10-31
JP5049788B2 (ja) 2012-10-17
TW200633995A (en) 2006-10-01
EP1817024A2 (en) 2007-08-15
WO2006101538A3 (en) 2007-05-24
US20060223785A1 (en) 2006-10-05
EP1817024A4 (en) 2010-01-27
CA2587183C (en) 2014-06-03
CA2587183A1 (en) 200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8691B (zh) 治疗病毒感染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
CA2856722C (en) Antiviral jak inhibitors useful in treating or preventing retroviral and other viral infections
CN114191552B (zh) 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药物及其应用
CN115215914B (zh) 核苷类似物及其用途
CN101405294B (zh) 用于酶抑制的化合物
ES2272732T3 (es) Uso de derivados de nucleosidos antivirales para la preparacion de un medicamento para el tratamiento de infecciones de hepatitis c.
US20140212382A1 (en) Purine monophosphate prodrugs for treatment of viral infections
US20100273740A1 (en) Phospholipid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n by Togaviruses, Herpes Viruses and Coronaviruses
CN101072570A (zh) 用于治疗黄病毒、瘟病毒和肝炎病毒的方法和组合物
EP2912050A1 (en) Pyrimidine nucleotides and their monophosphate prodrugs for treatment of viral infections and cancer
JP2013079257A (ja) フラビウイルスおよびペスチウイルス治療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組成物
WO2010021681A2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viral diseases
KR102145197B1 (ko) 코로나바이러스를 치료하기 위한 l-뉴클레오사이드의 용도
CN103694375A (zh) 一种新的三萜-环糊精共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2011052007A (ja) C型肝炎及びウシウイルス性下痢のウイルスのようなフラビウイルス科に分類される種によって引き起こされる感染の治療に有用な二環式炭水化物化合物
CN109925317A (zh) 螺内酯在制备治疗人类疱疹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CN102603836A (zh) 五味子丙素简化物、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080167353A1 (en) Novel Antiviral Helioxanthin Analogs
Steffenhagen et al. Evaluation of 6-Azauridine and S-Iododeoxyur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Viral Infections
CN100569237C (zh) 一种抗腺病毒的药物及用途
JPH06500319A (ja) 藍藻類からの生物活性化合物
Mankad et al. Inhibition of oral shedding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by cytosine arabinoside
EP3050871A1 (en) Novel bis-amide derivative and use thereof
RU2105565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вирусных аэрогенных инфекций
CN114805458A (zh) 类核苷广谱抗病毒药物的脂肪酸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