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6353B - 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 - Google Patents
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86353B CN101086353B CN200610014147A CN200610014147A CN101086353B CN 101086353 B CN101086353 B CN 101086353B CN 200610014147 A CN200610014147 A CN 200610014147A CN 200610014147 A CN200610014147 A CN 200610014147A CN 101086353 B CN101086353 B CN 1010863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elastomeric element
- front grid
- conditioner
- ri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为了维持前面格栅结合在空调器前面的状态,而具备为防止有一定弹力的弹性部件从空调器脱离出来的脱离防止结构的空调器前面格栅装配结构。它包括固定结合在前面格栅120的内部一侧,以结合在前面格栅120的状态对空调器100的一侧产生弹力的弹性部件200;结合在为分隔空调器100的内部空间的空气导流板160一侧,并抵触弹性部件200的一侧,使前面格栅120维持固定在空调器100上的角件162。在弹性部件200和前面格栅120的一侧配备通过相互形态结合防止弹性部件200从前面格栅120脱离出来的脱离防止结构300。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本发明具有可防止前面格栅从安装处脱离出来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式空调器,更详细地说,涉及具有防止有一定弹力的弹性部件从空调器脱离出来的脱离防止结构的空调器前面格栅装配结构{Mounting structure of front grill for window type air conditioner}。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空调器是安装在车辆、办公室以及家庭的室内某一空间里或者墙壁上的制冷或者制热的机器,具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毛细管)-室内热交换器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
空调器一般分为安装在室外的室外侧(或者室外机)和安装在室内的室内侧(或者室内机),在制冷装置中把上述室外侧叫做放热侧,把室内侧叫做吸热侧。而且,在室外侧安装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在室内侧安装室内热交换器。
如上所述空调器大致分为室外侧和室内侧分开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侧和室内侧一体形成的整体式空调器。
还有,分体式空调器根据安装形态又分为立柜式、壁挂式和吸顶式等。另外,整体式空调器包括有以窗户为中心在室内形成室内侧、在室外侧位于室外的窗式空调器,整体式空调器除了安装在窗户上之外还可以安装在墙体里面。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上述窗式空调器(以下简称“空调器”)的结构。
图1是现有技术的窗式空调器结构分解斜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窗式空调器前面格栅的后向斜视图。
如图1所示,空调器1的构成包括:大致为直角六面体外形的前方开口的箱体(Box)状的外壳10;形成下面的底盘20;向后方开口并在前面以及上面有空气流动的吸入口32和排出口34的前面格栅30。
在前面格栅30的前面有向空调器1内部引导室内空气的吸入口32,在倾斜的上面有为了向室内排出室内机1内部空气的排出口34。因此,室内空气通过前面格栅30进出室内机1内/外部。
而且,在吸入口32的后侧安装过滤网(未图示),过滤通过吸入口32流入室内机1内部的空气。
在排出口34的右侧配备以上端部为基准旋转而选择性开放的操作部盖36。在操作部盖36的后侧配备为安装多个操作旋钮42的操作部40,根据转动操作部盖36来开放操作部40的前方,由此可以操作操作旋钮42。
在前面格栅30的后方配备室内热交换器50。室内热交换器50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内部流动冷媒。因此,流入吸入口32的室内空气在室内热交换器50进行热交换。
而且,在室内热交换器50的后侧配备加热器H。加热器H配备在制冷/制热兼用空调器上,当电源导通时发热,加热空气,由此调节室内空间。
在加热器H的后方安装室内风扇52.室内风扇52结合在电机(未图示)上,当电机里导通电流时产生旋转动力,由此产生吸入力.
因此,根据电机(未图示)的旋转,室内风扇52以较快速度转动,则室内风扇52产生从前方到后方的吸入力,由此空调器1吸入室内空气。
另外,在加热器H的后方安装空气导流板54。上述空气导流板54向上方引导室内风扇52吸入的空气流动方向,横向安装在上述底盘20的中央部。
而且,上述空气导流板54把空调器1内部空间分隔为前后两侧,并且通过吸入口32流入的室内空气被空气导流板54阻挡,由此不会向后方流动。因此,空气导流板54引导空气向上方向流动,而且还起到把空调器1内部分隔为室内侧和室外侧的作用。
被空气导流板54引导向上方流动的空气被排出引导构件60引导向前方,即向排出口34流动。排出引导构件60设置在上面,在上下方向具有排出口34和吸入口32,在后端部有向下方弯曲的稳定面62。
稳定面62的后端部接近室内风扇52的外周面。因此,贯通室内风扇52后向上方流动的空气被稳定面62和排出引导构件60的上面阻挡,不会向下方流动,而是向排出口34移动。
另外,在空气导流板54的后侧,即室外侧的中央部位安装环形罩70。环形罩70从后方向前方引导空气流动,环形罩70中央部位穿孔,在穿孔的地方安装产生风力的送风扇72。
送风扇72像室内风扇52一样从电机(未图示)接收旋转动力旋转而产生风力,另外,室外空气在送风扇72风力的作用下向外壳10的中部吸入后向左右两侧排出。
在送风扇72的后侧安装室外热交换器74。室外热交换器74用于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与从后方流入空调器1内部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
即,室外热交换器74与在送风扇72的风力作用下从空调器1后面外侧流入内部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且由室外热交换器74来热交换的室外空气被送风扇72强制送风,通过外壳10后面左右两侧的通风口12排出。
在环形罩70和空气导流板54之间安装压缩机80。压缩机80是把工作流体冷媒压缩为高压状态的,大致为圆筒形状。
而且,在压缩机80的上侧连接室外侧冷媒导管82。室外侧冷媒导管82的一端与压缩机80连通,另一端与室外热交换器74连通。因此,在压缩机80压缩的高温高压冷媒可以向室外热交换器74流动。
在室外侧冷媒导管82的一侧配备室内侧冷媒导管84。室内侧冷媒导管84具有引导在室内热交换器50内部跟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媒向压缩机80流动的功能。
另外,在室外热交换器74和室内热交换器50之间还配备毛细管86。毛细管86对经过室外热交换器74的高压冷媒进行减压后,向室内热交换器50引导,并且使室外热交换器74和室内热交换器50相互联通。
另外,前面格栅30在内部弹性部件90的弹力作用下结合在空调器1的前方。更详细地说,在前面格栅30内的左右两侧里面(参照图2)具备前后方向较长的向内侧突出来的一对肋38,在肋38的前端结合弹性部件90。
而且,弹性部件90由多次弯曲后具有一定弹力的金属板形成,包括分别在上下端下半部形成并把肋38收容在内部的固定部92和在固定部92的前端Z字形弯曲的挂起部94.
而且,在固定部92的上面左右两侧配备沿对角线方向切割后向下方弯曲的插入销92’,插入销92’防止弹性部件90从肋脱离出去。
即,固定部92的后端部在内部插入肋38时跟肋38相互作用而胀开,在弹性部件90完全与肋38结合后,使插入销92’的前端部挂在肋38的外面。
为了防止前面格栅30从空调器1分离出去,挂起部94产生约束力,而且挂起固定在空气导流板54左右两侧面的横向较长的贴着的角件44上。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空调器存在以下缺点:
前面格栅30在挂起部94和挂起片46之间产生的弹力作用下被固定,所以它的结合力明显降低,存在前面格栅30很容易脱离出来的问题。
还有,为把前面格栅30从空调器1分离出来而向前方拉前面格栅30的时候,插入销92’不能维持戳在肋38外面的状态,向肋38前方滑动而脱离出来。
不仅如此,若弹性部件90从肋38脱离出来,前面格栅30的安装便利性明显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在弹性部件和肋的一侧配备脱离防止结构,挂联并约束弹性部件,防止弹性部件从肋脱离出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包括:形成空调器的前面外观并具有前后贯通而形成吸入口和排出口的引导空气流动的前面格栅;固定在前面格栅内部一侧、结合在前面格栅上对空调器的一侧产生弹力的弹性部件;结合在分隔空调器内部空间的空气导流板一侧并作用于弹性部件的使前面格栅固定在空调器上的角件。在弹性部件和前面格栅的内部一侧配备通过相互结合来防止弹性部件从前面格栅脱离出来的脱离防止结构。
脱离防止结构包括:在前面格栅的内侧面形成、在安装弹性部件的肋一侧上凸出成型并插入在弹性部件的一侧约束弹性部件流动的脱离防止凸起;在弹性部件的一侧穿孔形成的内部插入脱离防止凸起时挂联结合脱离防止凸起的凸起收容孔。
脱离防止凸起在安装弹性部件的肋上向上方倾斜形成。
脱离防止凸起跟肋一体形成。
弹性部件由把肋的一侧收容在内部、使弹性部件固定在肋上的固定部和在固定部的一端弯曲形成挂在角件一侧的挂起部构成。
在角件的一侧具备弯曲形成而与挂起部结合的挂起片。
本发明的的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在弹性部件和肋的一侧还配备脱离防止结构,所以弹性部件和肋的结合力进一步提高,可防止弹性部件脱离出去。
2、由于把脱离防止凸起与肋一体形成,在结合弹性部件和肋的过程中使脱离防止结构完成结合,具有提高组装方便性的优点。
3、在空调器维修时,即使分离前面格栅,也能防止弹性部件脱离出去,所以不仅改进售后服务,还提高顾客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窗式空调器结构分解斜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窗式空调器前面格栅的后向斜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外观结构斜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内部结构分解斜视图。
图5是本发明窗式空调器前面格栅装配结构中的重要部位前面格栅的后向斜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窗式空调器前面格栅装配结构中的弹性部件从肋分离出来状态纵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窗式空调器前面格栅装配结构中的肋插入到弹性部件里的过程纵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窗式空调器前面格栅装配结构中的弹性部件完全插入到肋里的状态纵剖面图。
附图主要部分标记说明
100:空调器 110:外壳
112:通风口 120:前面格栅
122:吸入口 124:排出口
125:叶片[vane] 126:百叶[Louver]
128:操作部盖 129:挂起板
130:底盘 140:过滤网
142:室内热交换器 144:排出引导构件
144’:稳定面 146:积水盘[Drain pan]
148:加热器 150:室内风扇
152:室内电机 160:空气导流板
162:角件[angle] 162’:挂起片
170:室外热交换器 180:送风扇
182:室外电机 184:电机架
186:环形罩 188.送风扇安装部
190:压缩机 192:室外侧冷媒导管
194:室内侧冷媒导管 200:弹性部件
220:固定部 222:插入销
240:挂起部 260:连接部
300:脱离防止结构 310:肋
320:脱离防止凸起 340:凸起收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窗式空调器(以下简称‘空调器’)的较佳实施例。
图3是采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外观结构斜视图。图4是采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内部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如图所示,空调器100具有直角六面体外形,安装在窗台上以调节室内空气。
空调器100的外观由前方开口的箱子状外壳110、位于外壳110前方引导空气前后方向流动的前面格栅120、结合在外壳110和前面格栅120的下端封闭空调器100的开口下部的底盘130形成。
空调器100的前半部向室内露出来,后半部向室外窗台外侧凸出来。即,空调器100的前半部起到室内机功能,后半部起到室外机功能。
外壳110的内部有一定的空间,外壳110起到保护安装在内部的多个部件的作用,防止部件露出外部。
而且,在外壳110的后面有通风口(图4标记112)。通风口112引导室外空气流入空调器100的后半部。
即,通风口112引导空调器100从后面流入的室外空气在下面要说明的室外热交换器170热交换后重新向空调器100外部排出。因此,为了使空气快速流动,通风口112具备有多个口。
前面格栅120的后方向前凹陷进去而形成空间,并在前面有使室内与空调器100内部连通的吸入口122。因此,室内空气通过吸入口122流入到空调器100内部。
在吸入口122的上侧有排出口124。排出口124是引导空调器100内部的热交换空气重新向室内排出的,大约以四边形的通孔形成。
在排出口124的内部具备为调整排出口124排出空气流动方向的叶片125和百叶126。叶片125和百叶126向上下或者左右方向往复转动,使排出空气向室内均匀排出。
在排出口124的右侧配备四边形的操作部盖128。操作部盖128上设置多个操作旋钮(未图示),安装在操作部(未图示)的前方,供空调器100运作的选择性使用。
因此,以上端部为基准向上方转动操作部盖128,则操作部(未图示)的前方打开,由此通过操作旋钮(未图示)可以调整空调器100的运转。
而且,在吸入口122的后侧安装过滤网140。过滤网140是过滤室内空气中异物的,在整个面上有细小的孔(未图示),所以从通过吸入口122流入空调器100内部的空气中选择性过滤异物。
在过滤网140的后方配备室内热交换器142。室内热交换器142与空调器100内部的流入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内热交换器142内部中空的管多次弯曲,有冷媒流动,同时还具有较宽的表面积。
流入吸入口122的室内空气跟较宽面积的室内热交换器142的外面接触而进行热交换。
在室内热交换器142的上侧具备排出引导构件144.排出引导构件144位于排出口124和吸入口122之间,防止上下部的空气相互流通,其前端部接触在前面格栅120的后面,并后端部接近下面要说明的室内风扇150.
即,在排出引导构件144的后端部有向下方弯曲的稳定面144’[Stabilizer],且稳定面144’的后端部接近室内风扇150的外周面。因此,通过室内风扇150后向上方流动的空气被稳定面144’和排出引导构件144的上面阻挡,不会向下方流动,而是向排出口124移动。
更详细地说,在空调器100内部安装排出引导构件144,则室内风扇150前方的空间被排出引导构件144分隔为上下两部分,通过吸入口122流入空调器100内部的室内空气经过室内风扇150后被排出引导构件144引导,向排出口124移动。
在室内热交换器142的下侧安装积水盘146。积水盘146是为聚集室内空气热交换时在室内热交换器142外表面产生的冷凝水的,所以其上面向下方凹陷形成。
在室内热交换器142的后侧配备加热器148。加热器148在空调器100制热运转时选择性运作,在电源导通时发热,加热冷空气,使室内空间变暖。
在加热器148的后方配备室内风扇150。室内风扇150为把室内空气向空调器100内部吸入而产生吸入力,一般采用横向较长的圆筒形的贯流风扇。
室内风扇150与产生旋转力的室内电机152结合而旋转。因此,室内风扇150随室内电机152转动而快速旋转,则产生从室内风扇150的前方到后方的吸入力,由此室内空气通过吸入口122流入空调器100内部。
另外,在室内风扇150的后方安装空气导流板160。空气导流板160向上方引导室内风扇150吸入的空气,横向安装在底盘130的中央,而且它的面积与空调器100的纵剖面大小对应。
因此,如果把空气导流板160安装在空调器100内部,则空调器100的内部空间被分隔为前后两部。以空气导流板160为基准,前方起到室内机作用,后方起到室外机作用。
而且,空气导流板160的前面上部弯曲,室内风扇150间隔一定距离安装在空气导流板160的前面上部,而且空气导流板160的外形与室内风扇150的外周面相似而弯曲形成。
因此,根据室内风扇150旋转向上方流动的空气沿着弯曲的曲面向前方移动。
在空气导流板160的左右两侧面固定结合角件162。角件162是外壳110的前端部利用螺栓连接固定的部位,在上方看空气导流板160右侧面的角件162大约具有形状,而且,其长度与空气导流板160的高度对应。
因此,在空气导流板160上一般有为插入螺栓的多个孔(未图示)。
而且,角件162跟下面要说明的弹性部件(图5标记200)的一侧挂起结合,使前面格栅120保持固定在空调器100前方的状态。即,在角件162的下部一侧配备有从上方看大致为形弯曲的挂起片162’,挂起片162’挂住弹性部件200的一侧,由此使前面格栅120安装到空调器100的前方。
另外,在空调器100的内部后半部安装室外热交换器170。为了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外热交换器170具有与室内热交换器142用样的结构,起到与室外空气热交换的作用。
即,室外热交换器170近靠通风口112安装,与通过通风口112流入空调器100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在室外热交换器170的前方配备强制流动空气导流板160后方内部空间空气的送风扇180。送风扇180结合在室外电机182上旋转,强制空气从后方向前方流动。
室外电机182安装在底盘130上面的电机架184上,电机架184约束和支撑送风扇180。
送风扇180位于环形罩186的内部。环形罩186的前面向前方突出,而且它的外壳外围大小跟外壳110和底盘130形成的内部空间纵剖面大小对应。
而且,在环形罩186的中部有圆形穿孔形成的送风扇安装部188。在送风扇安装部188内部安装送风扇180,而且,送风扇180在送风扇安装部188内旋转时向后方引导空气流动方向。
因此,经过室外热交换器170时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空气向送风扇180的后方移动后经过送风扇安装部188。
在环形罩186和空气导流板160之间的空间里安装压缩机190。压缩机190大致为圆桶状,把工作流体的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状态。
而且,在压缩机190的上面一侧连接室外侧冷媒导管192。室外侧冷媒导管192的一端与压缩机190连通,另一端与室外热交换器170连通。因此,压缩机190压缩的高温高压冷媒可以在室外热交换器170内部流动。
在室外侧冷媒导管192的相隔的室内侧配备室内侧冷媒导管194。室内侧冷媒导管194起到使室内热交换器142内部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媒向压缩机190流动的引导作用。
因此,室内侧冷媒导管194一端部与压缩机190连通,另一端部与室内热交换器142连通。
在室外热交换器170和室内热交换器142之间还配备毛细管(未图示)。毛细管对经过室外热交换器170的高压冷媒起到减压作用后向室内热交换器142引导,其内部与室外热交换器170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42连通。
因此,在室外热交换器170内部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媒被上述毛细管引导,重新向室内热交换器142流动。
下面结合图5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窗式空调器前面格栅装配结构。
图5是本发明窗式空调器前面格栅装配结构中重要部位前面格栅外观的后向斜视图。
把前面格栅120连接固定在空调器100前方的装配结构包括:前面格栅120;角件162;结合在前面格栅120内部左右两侧面、前端部对角件162产生弹力的弹性部件200;分别在弹性部件200和前面格栅120的一侧形成并结合的、防止弹性部件200从前面格栅120脱离出来的脱离防止结构300。
在前面格栅120的后面左右两侧配备相互平行的从内侧突出来的肋310。肋310用于把弹性部件200安装在前面格栅120上,其前半部的上下面向弹性部件200的后方插入,由此支撑弹性部件200。
在肋310的前端部安装弹性部件200。弹性部件200的后半部结合在肋310上并被固定,前半部以产生弹力的状态结合在挂起片162’上,防止前面格栅120从空调器100前方分离出来。
弹性部件200的构成包括:后端上下部大致以形弯曲、使弹性部件200固定安装在肋310上的固定部220;以产生弹力的状态挂在挂起片162’上而被约束的挂起部240;在一对固定部220和挂起部240之间形成四边形板状的、使固定部220和挂起部240形成整体的连接部260。
固定部220为了向后方开口而弯曲形成,并由肋310从开口的后方向前方插入,则固定部220的内部上下面对肋310的上下面施加压力,由此防止弹性部件200从肋310脱离出去。
在一对固定部220之间连接前述的连接部260。连接部260具有与一对肋310间隔距离的对应高度,并连接在固定部220的左侧端,大致形成四边形状。在连接部260的前端有向前方延伸形成有前端部Z字形弯曲的挂起部240。挂起部240被连接部260和固定部220支撑,产生弹力。
即,根据固定部220和肋310的结合,弹性部件200固定在前面格栅120上,挂起部240与前面格栅120的内壁面相隔一定距离,如果上述间隔里插入挂起片162’,挂起片162’的弯曲左侧端(在图4中看时)和挂起部240的左侧端相互作用而产生弹力。
在挂起部240和挂起片162’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弹力作用下,前面格栅120保持固定在空调器100前方的状态。
而且,在固定部220的上/下面左右两侧配备向对角线方向切割后向内侧弯曲的插入销222。插入销222把弹性部件200稳固固定在肋310上,防止弹性部件200从肋310脱离出去。
即,如果固定部220内插入肋310,插入销222向下方产生弹性恢复力,在这样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插入销222尖尖的前端部固定在肋310的外面,与肋310的外面相互作用。
因此,即使弹性部件200在外部力的作用下向前方移动,由于插入销222和肋310相互钩着,所以不会很容易脱离出去。
另外,为了提高弹性部件200和肋310的结合力,还配备脱离防止结构300。
脱离防止结构300的构成包括在肋310的上面突出形成的脱离防止凸起320和在弹性部件200穿孔形成的凸起收容孔340。
脱离防止凸起320插入到凸起收容孔340中并抵住凸起收容孔340的后端部,约束弹性部件200向前方移动,所以形成向后方并向上逐渐倾斜的结构。
因此,固定部220内部插入肋310时,则脱离防止凸起320的上端部跟固定部220的下面相互干涉,而且根据上述脱离防止凸起320跟固定部220相互干涉,固定部220向外侧胀开而产生弹性恢复力,使脱离防止凸起320插入到凸起收容孔340里被固定。
即,上述脱离防止凸起320的后面和凸起收容孔340的内部后面相互接触并钩住,由此防止弹性部件200从肋310脱离出去。
而且,脱离防止凸起320跟肋310一体形成,这使脱离防止凸起320和凸起收容孔340之间约束力较把前面格栅120从空调器100分离出来时在挂起部240和挂起片162’之间产生的约束力强一些。
因此,弹性部件200根据脱离防止凸起320和凸起收容孔340之间作用不会从肋310脱离出去,而且,先解除挂起部240和挂起片162’之间的约束后,可以把前面格栅120从空调器100分离出来.
另外,固定部220的外侧面的凸起收容孔340具有与脱离防止凸起320相应的长度,且其宽度与脱离防止凸起320下端部的宽度相对应。
因此,如图8所示,凸起收容孔340内部收容脱离防止凸起320,脱离防止凸起320的右侧里面以接触凸起收容孔340内部右侧面的状态挂住而被约束。
而且,为了在凸起收容孔340和脱离防止凸起320挂住约束时防止脱离防止凸起从凸起收容孔340脱离出来,具有凸起收容孔340的固定部220材料厚度较脱离防止凸起320的高度大一些为最好。
图5的未说明符号129是安装前面格栅120时挂在空气导流板160上端部的挂起板,是防止前面格栅120从空气导流板160落下来的构件,挂起板129挂在空气导流板160上端部左右两侧的角落上。
下面结合图3以及图4详细说明空调器100的制冷运转。
首先,如图3所示,向上方转动操作部盖128后操作操作旋钮,则空调器100里电源导通而运作。
即,压缩机190把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状态,被压缩的冷媒经过室外侧冷媒导管192流入到起冷凝器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170。
与此同时,室外电机182产生旋转动力旋转送风扇180,而且由于送风扇180的旋转,从后方流动来的室外空气流入到空调器100内部。
这时,流入空调器100内部的室外空气与室外热交换器170的外面接触而进行热交换,而且热交换的室外空气通过外壳110后面的通风口112重新向室外排出。
在上述过程中,室外热交换器170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媒经毛细管减压后向室内热交换器142流动。
另外,随着室外电机182旋转,在送风扇180旋转的同时室内风扇150也旋转。因此,室内风扇150产生吸入力,通过吸入口122吸入室内空气,而且上述室内空气在过滤网140过滤后与室内热交换器142进行热交换。
之后,热交换的空气经过室内风扇150后沿着空气导流板160向上方移动,然后被排出引导构件144和稳定面144’引导,向排出口124移动。
向排出口124移动的空气经叶片125和百叶126的导向,改变流动方向,向室内空间的较宽范围排出。
这时,在室内热交换器142跟室内空气热交换的冷媒通过室内侧冷媒导管194重新流入压缩机190里被压缩为高温高压状态,由此通过上述过程完成冷媒循环。
下面结合图4至图8详细说明把前面格栅120安装在空调器100前方的过程。
图6是本发明的窗式空调器前面格栅装配结构中的弹性部件从肋分离出来状态纵剖面图。图7是本发明的窗式空调器前面格栅装配结构中的肋插入到弹性部件里的过程纵剖面图。图8是本发明的窗式空调器前面格栅装配结构中的弹性部件完全插入到肋里的状态纵剖面图。
如图5所示,在肋310上安装弹性部件200。而在空调器100的很多部件中,假设除了上述弹性部件200和前面格栅120以外其他全部部件完成组装,
下面结合图6至图8说明在肋310安装弹性部件200的过程.在与图6相同的方向看时,位置固定后,固定部220位于右侧,挂起部240位于左侧,然后一对固定部220内部插入肋310.
在固定部220内部插入肋310的过程中,防止凸起的上面沿着固定部220的内部的下面滑动,如图7所示,向外侧方向胀开固定部220,而产生弹性恢复力。
然后,把弹性部件200进一步向右侧方向移动,则脱离防止凸起320插入到凸起收容孔340内部。这时,在脱离防止凸起320和固定部220之间产生的抵触被解除,而且固定部220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状态。
而且,脱离防止凸起320的右侧里面跟凸起收容孔340的内部右侧面相互抵触,约束弹性部件200向左侧方向流动。
如上所述,插入销222如图5所示支撑在肋310的外面,所以弹性部件200和肋310之间的约束力进一步增加。
通过上述过程在前面格栅120后面安装弹性部件200,则前面格栅120如图4所示转动后被固定在空调器100的前面。
更详细地说,把挂起板129挂在空气导流板160的上端部上安装后,以挂起板129为基准向逆时针方向(在图4中看时)转动前面格栅120,所以挂起部240和挂起片162’钩住而相互接触。
通过上述过程把前面格栅120安装在空调器100的前方。
另外,在空调器100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需要取下前面格栅120的时候,可抓住前面格栅120的下部左右两侧端后向前方拉动。
这时,弹性部件200被脱离防止结构300约束,维持安装在肋310上的状态,而且只解除挂起部240和挂起片162’之间的联系,让前面格栅120以挂起板为基准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然后,向上抬起前面格栅120,解除挂起板和空气导流板之间的约束力,则前面格栅120从空调器100上完全分离出来,由此可以修理以及检查空调器100。
本发明的范围不能限定在上述实施例当中,而且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在上述技术范围内以本发明为基础可以提出多种变形例。
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弹性部件形成凸起收容孔,在肋形成脱离防止凸起,使他们相互结合,但是根据需要还可以把凸起收容孔设置在肋上,把脱离防止凸起设置在弹性部件上。
Claims (6)
1.一种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它包括:形成空调器前面外观并具有前后贯通而形成吸入口和排出口的引导空气流动的前面格栅,固定结合在前面格栅的内部一侧、以结合在前面格栅上的状态对空调器的一侧产生弹力的弹性部件,结合在为分隔空调器内部空间的空气导流板一侧并抵触弹性部件的一侧、使前面格栅维持固定在空调器上状态的角件,其特征在于,在弹性部件和前面格栅的内部一侧配备通过相互结合来防止弹性部件从前面格栅脱离出来的脱离防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脱离防止结构包括:在前面格栅的内面形成、在安装弹性部件的肋一侧凸出成型并插入在弹性部件的一侧约束弹性部件流动的脱离防止凸起;在弹性部件的一侧穿孔形成,内部插入脱离防止凸起时挂着脱离防止凸起的凸起收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脱离防止凸起在安装弹性部件的肋上向上方倾斜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脱离防止凸起跟肋一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部件构成包括:把肋的一侧收容在内部使弹性部件固定在肋上的固定部,在固定部的一端弯曲形成挂在角件一侧的挂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角件的一侧具备弯曲形成于挂起部结合的挂起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014147A CN101086353B (zh) | 2006-06-07 | 2006-06-07 | 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014147A CN101086353B (zh) | 2006-06-07 | 2006-06-07 | 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86353A CN101086353A (zh) | 2007-12-12 |
CN101086353B true CN101086353B (zh) | 2010-05-12 |
Family
ID=38937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141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6353B (zh) | 2006-06-07 | 2006-06-07 | 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08635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852358B2 (en) | 2018-03-07 | 2023-12-26 | Lg Electronics Inc. | Indoor unit of an air conditioner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86450B (zh) * | 2018-03-07 | 2022-04-1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的室内机 |
CN109222776B (zh) * | 2018-10-09 | 2024-02-09 | 中山市景驰清洁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洗地机的吸水扒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47296A (zh) * | 1998-08-26 | 2000-03-15 | 开利公司 | 空调机壳的快速装配格栅 |
CN1502935A (zh) * | 2002-11-26 | 2004-06-09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器装饰板安装结构 |
CN1502942A (zh) * | 2002-11-26 | 2004-06-09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调机吸入格窗的安装结构 |
CN1626930A (zh) * | 2003-12-12 | 2005-06-15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窗式空调器 |
-
2006
- 2006-06-07 CN CN200610014147A patent/CN10108635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47296A (zh) * | 1998-08-26 | 2000-03-15 | 开利公司 | 空调机壳的快速装配格栅 |
CN1502935A (zh) * | 2002-11-26 | 2004-06-09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器装饰板安装结构 |
CN1502942A (zh) * | 2002-11-26 | 2004-06-09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调机吸入格窗的安装结构 |
CN1626930A (zh) * | 2003-12-12 | 2005-06-15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窗式空调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852358B2 (en) | 2018-03-07 | 2023-12-26 | Lg Electronics Inc. | Indoor unit of an air condition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86353A (zh) | 2007-1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68459B (zh)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
CN101178224B (zh) | 空调器 | |
CN207702616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1086353B (zh) | 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 | |
KR100947549B1 (ko) | 공기조화기 실내기의 드레인팬 | |
KR100575312B1 (ko) |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KR101342217B1 (ko) |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실내기의 환기 유로구조 | |
KR20100007303A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100474049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207422398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KR20070073164A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20070053834A (ko) |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CN21815447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1055118U (zh) | 管道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876367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868150U (zh) | 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652200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628170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KR100794830B1 (ko) | 창문형 공기조화기의 프론트그릴 체결구조 | |
CN219868149U (zh) | 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9868151U (zh) | 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240884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00166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KR20070077642A (ko) |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실내기 | |
CN219841592U (zh) | 挂式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1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