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5603B - 混合动力汽车 - Google Patents

混合动力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5603B
CN101085603B CN2007101050667A CN200710105066A CN101085603B CN 101085603 B CN101085603 B CN 101085603B CN 2007101050667 A CN2007101050667 A CN 2007101050667A CN 200710105066 A CN200710105066 A CN 200710105066A CN 101085603 B CN101085603 B CN 1010856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tary machine
electric rotary
electric
matrix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050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5603A (zh
Inventor
濑尾宣英
天野龙一郎
米盛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85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5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85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56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1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ac to ac converter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to d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1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generators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s
    • B60L50/13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generators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s using AC generators and AC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B60L2210/20AC to AC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混合动力汽车。目的在于:在包括通过矩阵式变换器连接第一及第二旋转式电机的结构的混合动力汽车中,防止在驱动一个旋转式电机时使另一个旋转式电机的转矩输出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第一及第二旋转式电机(2、3);将第一及第二旋转式电机(2、3)相互连接在一起,进行两个旋转式电机之间的交流电力和交流电力的转换的矩阵式变换器(4);连接在矩阵式变换器(4)和第二旋转式电机(3)之间所分支出的电通路上的蓄电装置(5);设置在蓄电装置(5)、和矩阵式变换器(4)及第二旋转式电机(3)之间的、进行交流电力和直流电力的转换的逆变器(6);以及通过蓄电装置(5)提供的电力,起动第一旋转式电机(2)的起动装置(7)。在通过起动装置(7)起动第一旋转式电机(2)时,抑制第二旋转式电机(3)的转矩输出的变化。

Description

混合动力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vehicle)。
背景技术
至今为止,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力系统的结构,包括连接在发动机上的发电机、连接在驱动轮上的电动机、和分别设置在发电机与电动机之间来进行交流电力和直流电力的转换的第一及第二这两个逆变器(inverter)的结构被众所周知。在该结构中,由发电机发电的交流电力在第一逆变器中转换为直流电力,在第二逆变器中再次转换为交流电力之后,被提供给电动机。
但是,在该结构中,存在有这样的问题:由于在发电机与电动机之间存在有两个逆变器,因此电力损失变大。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改善方法,例如,在WO 2005/105511 A1中公开有让直接进行交流电力和交流电力的转换的矩阵式变换器(matrixconverter)存在于发电机与电动机之间的混合动力汽车。
不过,在这样结构的混合动力汽车中,存在有下述问题。也就是说,使该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力系统构成为在第一旋转式电机与第二旋转式电机之间设置矩阵式变换器,并且,在该矩阵式变换器和第二旋转式电机之间所分支出的电通路上经由逆变器连接有蓄电装置。这样一来,第一旋转式电机通过逆变器和矩阵式变换器连接在蓄电装置上,第二旋转式电机仅通过逆变器连接在蓄电装置上。
在此结构中,当想通过来自上述蓄电装置的电力驱动第一旋转式电机(起动)时,该电力也被提供给第二旋转式电机。因此,在第二旋转式电机处于驱动状态时,其转矩输出增大,在第二旋转式电机处于停止状态时,产生不需要的转矩。
这样的问题发生在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为连接在发动机上的发电机,将其用作发动机的起动机(starter)的时候。也就是说,如果想起动发动机,而从蓄电装置经由逆变器及矩阵式变换器向发电机(第一旋转式电机)提供驱动电力的话,则驱动电力也被提供给作为第二旋转式电机的电动机,造成对电动机产生了不需要的转矩输出或者增加了不需要的转矩输出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各点的发明,其目的在于:在包括通过矩阵式变换器连接第一及第二旋转式电机的结构的混合动力汽车中,防止在驱动一个旋转式电机时使另一个旋转式电机的转矩输出发生变化的现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混合动力汽车包括:第一及第二旋转式电机,各自根据汽车的工作模式发挥电动机或者发电机的作用;矩阵式变换器,将上述第一及第二旋转式电机相互连接在一起,进行两个旋转式电机之间的交流电力和交流电力的转换;蓄电装置,连接在上述矩阵式变换器与第二旋转式电机之间所分支出的电通路上;逆变器,设置在上述蓄电装置、和矩阵式变换器及第二旋转式电机之间,进行交流电力和直流电力的转换;起动装置,通过上述蓄电装置提供的电力来起动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以及转矩抑制装置,在通过上述起动装置起动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时,抑制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的转矩输出的变化。
根据此结构,将矩阵式变换器设置在第一及第二旋转式电机之间,来直接进行交流电力和交流电力的转换。因此,在使第一及第二旋转式电机的任意一个为发电机,使另一个为电动机时,能够将该发电机的发电电力直接转换成提供给电动机的电力,提高效率。
并且,在起动装置通过连接在矩阵式变换器和第二旋转式电机之间所分支出的电通路上的蓄电装置所提供的电力来起动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时,电力也被提供给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第二旋转式电机的转矩输出会发生变化,但是在上述结构中,通过转矩抑制装置抑制了该第二旋转式电机的转矩输出的变化。另外,这里所说的“转矩输出的变化”还包含转矩输出从“0”状态到产生转矩的情况。
也可以是,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为连接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被该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为连接在驱动轮上,向该驱动轮输出驱动力的电动机;上述起动装置通过起动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来让上述发动机起动;上述转矩抑制装置用以抑制在起动上述发动机时,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的转矩输出的变化。
也就是说,通过将第一旋转式电机连接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能够使该第一旋转式电机作为发电机发挥作用,同时还能够作为发动机的起动机发挥作用。并且,通过将第二旋转式电机连接在驱动轮上,能够使该第二旋转式电机作为电动机发挥作用,同时还能够再生电力(regenerateelectric power)。该再生电力经由逆变器而被存储在蓄电装置中,在本结构中,由于在第二旋转式电机与蓄电装置之间仅存在有逆变器,因此再生电力的蓄电效率较高。
上述转矩抑制装置抑制在通过起动第一旋转式电机让发动机起动时第二旋转式电机的转矩输出的变化。这样一来,能够防止混合动力汽车处于停车状态时产生不需要的转矩,混合动力汽车处于移动状态时产生不需要的转矩变化的现象。
最好是,上述转矩抑制装置根据起动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时的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的工作状态来改变其控制内容。
具体地说,也可以是,当使上述第一及第二旋转式电机分别为三相机时,上述转矩抑制装置在起动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时,在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处于停止状态期间,通过控制上述逆变器及上述矩阵式变换器,来让单相电力从上述逆变器输出,并且,让三相电力从上述矩阵式变换器向第一旋转式电机输出。
这样一来,虽然从逆变器输出的单相电力被提供给矩阵式变换器及第二旋转式电机的每一个,但是由于第二旋转式电机为三相机,因此即使被提供了单相电力,也不会产生旋转电场,不会产生转矩。
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矩阵式变换器将该单相电力转换成三相电力之后,再向第一旋转式电机输出,来驱动第一旋转式电机。
并且,也可以是,当使上述第一及第二旋转式电机分别为同步机时,上述转矩抑制装置在起动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时,在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处于停止状态期间,通过控制上述逆变器及矩阵式变换器,来让与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的驱动频率不同的频率的交流电力从上述逆变器输出,让与该第一旋转式电机的驱动频率大致相同的频率的交流电力从上述矩阵式变换器向第一旋转式电机输出。
这样一来,由于从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力与第二旋转式电机的驱动频率(同步速度)不同,因此第二旋转式电机不会产生转矩。
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矩阵式变换器将该交流电力转换成与第一旋转式电机的驱动频率大致相同的频率(同步机可进行旋转的范围的频率)的交流电力之后,再向第一旋转式电机输出,来驱动第一旋转式电机。
最好是,上述转矩抑制装置让频率高于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的驱动频率的交流电力从上述逆变器输出。
例如,当对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提供了频率低于该驱动频率的交流电力时,在规定周期内交流电力的频率会暂时与驱动频率一致,恐怕会在脉冲中偶发地产生转矩输出。而当提供了频率高于驱动频率的交流电力时,能够确实地防止产生这样的脉冲。并且,当提供了较高频率的交流电力时,由于该较高频率的交流电力成为第二旋转式电机的电感负荷(inductanceload),因此避免了白白消耗电力的现象。
可以是,上述转矩抑制装置在起动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时,在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处于驱动状态期间,通过控制上述逆变器及上述矩阵式变换器,来使施加在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上的驱动电压保持不变,同时,让驱动该第一旋转式电机所需的驱动电力从上述矩阵式变换器输出到第一旋转式电机。
这样一来,由于施加在第二旋转式电机上的驱动电压不变,因此该转矩输出不变。另一方面,由于通过矩阵式变换器将驱动该第一旋转式电机所需的驱动电力提供给第一旋转式电机,因此能够驱动第一旋转式电机。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表示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力系统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3为矩阵式变换器的开关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图4为逆变器的开关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图5A为表示电动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且在起动发动机之前的控制状态的说明图,图5B为表示电动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且在起动发动机时的控制状态的说明图。
图6为表示电动机在停止状态的情况下起动发动机时的控制的说明图。
图7为表示电动机在停止状态的情况下起动发动机时的其它控制的说明图。
(符号的说明)
1-发动机;2-发电机(第一旋转式电机);3-电动机(第二旋转式电机);4-矩阵式变换器;5-蓄电装置;6-逆变器;7-控制部(起动装置、转矩抑制装置);13-驱动轮;HEV-混合动力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混合动力汽车HEV的结构示意图。在同图中,符号1为作为内燃机关的发动机,符号2为发电机(第一旋转式电机),符号3为电动机(第二旋转式电机),符号4为矩阵式变换器,符号5为蓄电装置,符号6为逆变器。
在该混合动力汽车HEV中,将发动机1的输出通过变速器(transmission)11及差动齿轮(differential gear)12传达到驱动轮13、13。并且,电动机3连接在变速器11的输出侧,电动机3的输出也传达到驱动轮13。因此,上述驱动轮13或者仅被电动机3驱动,或者仅被发动机1驱动,或者被电动机3及发动机1驱动。另外,并不对上述变速器11的形式加以限定,能够适当地进行选择。并且,也可以代替变速器11,例如,将由行星轮(planetary gear)构成的动力分割机构配置在发动机1与驱动轮13之间,将电动机3连接在该动力分割机构上。而且,如果具有后述的电力系统的结构的话,则混合动力汽车HEV的驱动系统的结构并不限定为上述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使上述发电机2为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将发电机2连接在发动机1的输出轴上,通过发动机1驱动来进行发电。并且,如后面所要说明的,发电机2接受蓄电装置5所提供的电力,作为电动机发挥作用,担负发动机1的起动机的任务。
在本实施例中,使上述电动机3为三相交流同步电动机。电动机3经由矩阵式变换器4连接在发电机2上,接受由发电机2发电的电力的提供以及/或者来自蓄电装置5的电力提供,而被驱动。并且,在混合动力汽车HEV减速时和制动时,电动机3接受来自驱动轮13的动力,作为发电机发挥作用(再生电力),该再生电力被存储在蓄电装置5中。
上述蓄电装置5为例如由镍氢和锂离子等二次电池构成的直流电源,或者由电容器构成的直流电源,经由逆变器6连接在上述矩阵式变换器4与电动机3之间所分支出的电通路上。
图2表示上述混合动力汽车HEV的电力系统的结构。另外,在本电路中适当地装有电压传感器及电流传感器等检测传感器,在图2中省略了对它们的图示。
上述矩阵式变换器4为将交流电力直接转换为任意频率和任意电压的交流电力的电力转换装置。如图2所示,矩阵式变换器4包括共9个双方向开关SWAa~SWAc、SWBa~SWBc、SWCa~SWCc和线(line)LA~LC、La~Lc。
线LA~LC分别连接在发电机2的U相、V相、W相上,线La~Lc分别连接在电动机3的U相、V相、W相上。
9个双方向开关SWAa~SWAc、SWBa~SWBc、SWCa~SWCc被配置为3行3列的矩阵状。双方向开关SWAa连接在线LA和线La之间,双方向开关SWBa连接在线LB和线La之间,双方向开关SWCa连接在线LC和线La之间。
双方向开关SWAb连接在线LA和线Lb之间,双方向开关SWBb连接在线LB和线Lb之间,双方向开关SWCb连接在线LC和线Lb之间。
双方向开关SWAc连接在线LA和线Lc之间,双方向开关SWBc连接在线LB和线Lc之间,双方向开关SWCc连接在线LC和线Lc之间。
这样一来,3×3个开关SWAa~SWAc、SWBa~SWBc、SWCa~SWCc就被配置在为发电机2的3相输出的线LA~LC的每一个、与为电动机3的3相输入的线La~Lc的每一个之间。
图3表示上述各双方向开关SW的结构的一个例子。该开关SW构成为包含发射极连接在端子X上且集电极连接在端子Y上的具有反向截止功能(reverse blocking function)的第一IGBT元件31、和发射极连接在端子Y上且集电极连接在端子X上的具有反向截止功能的第二IGBT元件32,这两个IGBT元件31、32并列连接在一起。
第一及第二IGBT元件31、32,通过控制部7使其栅极活性化而成为导通状态。此时,当端子Y的电压高于端子X时,电流流入第一IGBT元件31。另外,虽然反方向电压被施加在第二IGBT元件32上,但是由于是反向截止型IGBT,因此在第二IGBT元件32中没有电流流通。而当端子X的电压高于端子Y时,电流流入第二IGBT元件32。从而使开关SW作为双方向开关工作。
另外,开关SW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将IGBT元件和二极管串联在一起的结构来代替具有反向截止功能的IGBT元件,这里将其图示加以省略。
上述结构的矩阵式变换器4如上所述,为进行交流电力和交流电力的转换的装置,通过控制部7控制各开关SWAa~SWAc、SWBa~SWBc、SWCa~SWCc来输出任意频率的正弦波交流电力。因此,矩阵式变换器4在将由发电机2发电的三相交流电力直接转换为用以驱动电动机3的三相交流电力之后,再将其输出。结果是与现有那样的通过两个逆变器进行交流电力和直流电力的转换的情况相比,减少了电力损失。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逆变器6由包括U相上臂(arm)6U、V相上臂6V、W相上臂6W的三相电桥电路构成,进行交流电力和直流电力的转换。
U相上臂6U、V相上臂6V及W相上臂6W分别包含串联连接的两个开关S11、S12、S21、S22、S31、S32。如图4所示,各开关S包含IGBT元件33、和对于IGBT元件33以从发射极朝着集电极的方向为正方向的串联连接的二极管34。
线LU将U相上臂6U的两个开关S11、S12的连接点和电动机3的U相相互连接在一起,线LV将V相上臂6V的两个开关S21、S22的连接点和电动机3的V相相互连接在一起,线LW将W相上臂6W的两个开关S31、S32的连接点和电动机3的W相相互连接在一起。
逆变器6通过控制部7控制其各开关S,来将蓄电装置5输出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然后将该交流电力从U、V、W各相的线LU、LV、LW输出,并且,将从线LU、LV、LW输出的被输入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输出到蓄电装置5。
另外,电容器C1用来减少因电压变动而对逆变器6造成的影响。
根据上述结构,在上述混合动力汽车HEV中,在出发时和低速移动时,接受从蓄电装置5提供的电力,仅用电动机3进行移动,而在一般情况下移动时,让发动机1驱动,使该动力传达到驱动轮13,并且,由发电机2进行发电。使该发电电力经由矩阵式变换器4提供给上述电动机3,用发动机1和电动机3进行移动。
在减速时和制动时,在电动机3(发电机)中将来自驱动轮13的动力转换为电能量,将再生电力存储在蓄电装置5中。另外,在上述电力系统的结构中,由于在电动机3和蓄电装置5之间仅设置有一个逆变器6,因此再生电力的蓄电效率较高。
并且,根据蓄电装置5的蓄电量,通过在蓄电量变少时让发动机1起动,驱动发电机2,来进行蓄电装置5的蓄电。
因此,在混合动力汽车HEV中,在其移动时和停车时,根据需要来起动发动机1,如上所述,该发动机1的起动是通过将来自蓄电装置5的电力提供给发电机2,让该发电机2作为起动机发挥作用来进行的。
那时,如图2所示,由于电动机3仅经由逆变器6连接在蓄电装置5上,因此来自逆变器6的输出电力被提供给矩阵式变换器4和电动机3。从而使电动机3在处于工作状态时(例如,从出发时的状态变为一般移动状态时等),输出电力叠加(superposed)在电动机3的施加电压上,造成电动机3的转矩输出增加。并且,在电动机3处于停止状态时(例如,在停车时进行蓄电装置5的蓄电时等),产生电动机3的驱动电压,产生电动机3的转矩输出。
所以,在本混合动力汽车HEV中,通过上述控制部7控制矩阵式变换器4以及/或者逆变器6,来抑制起动发动机1时的电动机3的转矩输出的变化。
具体地说,控制部7在为发动机1的起动时刻时,通过电压传感器或电流传感器来确认电动机3的工作状况。在电动机3处于工作状态时(参照图5A),如图5B所示,追加对矩阵式变换器4所提供的电力,控制部7控制逆变器6,让为电动机3的驱动电力和发电机2的驱动电力的合计电力从该逆变器6输出。并且,控制矩阵式变换器4,让发电机2的驱动电力吸入矩阵式变换器4中,以使施加在电动机3上的驱动电压保持不变。这样一来,能够在不使提供给电动机3上的电力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参照图5A及图5B的阴影箭头(shaded arrow)),将驱动电力提供给发电机2(参照图5B的空心箭头(unfilled arrow))。从而能够在不让电动机3的转矩输出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让发电机2驱动,让发动机1起动。
而如图6所示,在电动机3处于停止状态时,控制部7控制逆变器6,不让三相内的一相开关S导通,从而使单相电力从逆变器6输出(在图示的例子中,使V相开关S21、S22为非驱动状态)。因此,在为三相机的电动机3中没有形成旋转电场,电动机3没有驱动。
控制部7控制矩阵式变换器4,在将所输入的单相电力(参照空心箭头)转换为三相电力之后输出。这样一来,能够让为三相机的发电机2驱动,能够起动发动机1。
这样一来,在本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HEV中,由于在起动发动机1时,抑制了电动机3的转矩输出的变化,因此防止了例如在停车时产生不需要的转矩,在移动时产生不需要的转矩变动的现象。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还能够采用诱导机(induction machine)作为发电机2及电动机3。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电动机3处于停止状态时的控制。具体地说,在电动机3处于停止状态时,上述控制部7控制逆变器6,让频率高于电动机3的驱动频率(同步速度)的交流电力从逆变器6输出,如图7所示。使为同步机的电动机3不会因不同步(step-out)而被驱动。
另一方面,控制部7控制矩阵式变换器4,将被输入的交流电力的频率降低到发电机2的驱动频率之后,再让其输出。从而能够让为同步机的发电机2驱动,能够起动发动机1。
由于在该控制中,也抑制了在起动发动机1时,电动机3的转矩输出的变化,因此防止了例如在停车时产生不需要的转矩,在移动时产生不必要的转矩变动的现象。
并且,在该控制中,较高频率的交流电力被从逆变器6提供到电动机3,由于这成为电动机3的电感负荷,因此抑制了电力的消耗。
另外,控制部7也可以让频率低于电动机3的驱动频率的交流电力从逆变器6输出。但是,当将频率低于其驱动频率的交流电力提供给电动机3时,在规定周期内交流电力的频率会暂时与驱动频率一致,恐怕会在脉冲中偶发地产生转矩输出。并且,当提供给电动机3的交流电力的频率较低时,会产生短路,对电力消耗方面带来不利。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为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控制的组合。控制部7在电动机3处于停止状态时,控制逆变器6,不让三相内的一相开关S导通,使单相电力从逆变器6输出,并且,使该单相电力的频率为高于电动机3的驱动频率的频率。因此,电动机3没有驱动。
另一方面,控制部7控制矩阵式变换器4,让被输入的单相且高频率的交流电力转换为与发电机2的驱动频率几乎相等的频率的三相交流电力之后,再将其输出。从而,能够让为三相交流同步机的发电机2驱动,能够起动发动机1。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使第一旋转式电机为发电机,第二旋转式电机为电动机那样的结构。本发明能够广泛地适用于在第一旋转式电机与第二旋转式电机之间设置矩阵式变换器,并且,在该矩阵式变换器与第二旋转式电机之间所分支出的电通路上经由逆变器连接有蓄电装置的结构。

Claims (7)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包括:第一及第二旋转式电机,各自根据汽车的工作模式发挥电动机或者发电机的作用;矩阵式变换器,将上述第一及第二旋转式电机相互连接在一起,进行两个旋转式电机之间的交流电力和交流电力的转换;蓄电装置,连接在上述矩阵式变换器与第二旋转式电机之间所分支出的电通路上;逆变器,设置在上述蓄电装置、与矩阵式变换器及第二旋转式电机之间,进行交流电力和直流电力的转换;以及起动装置,通过上述蓄电装置所提供的电力起动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转矩抑制装置,用以在通过上述起动装置起动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时抑制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的转矩输出的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为连接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且被该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
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为连接在驱动轮上且向该驱动轮输出驱动力的电动机;
上述起动装置通过起动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来让上述发动机起动;
上述转矩抑制装置用以在起动上述发动机时抑制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的转矩输出的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矩抑制装置根据起动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时的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的工作状态来改变控制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及第二旋转式电机分别为三相机;
上述转矩抑制装置在起动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时,在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处于停止状态期间,通过控制上述逆变器及上述矩阵式变换器,来让单相电力从上述逆变器输出,让三相电力从上述矩阵式变换器向第一旋转式电机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及第二旋转式电机分别为同步机;
上述转矩抑制装置在起动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时,在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处于停止状态期间,通过控制上述逆变器及上述矩阵式变换器,来让与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的驱动频率不同的频率的交流电力从上述逆变器输出,让与第一旋转式电机的驱动频率大致相同的频率的交流电力从上述矩阵式变换器向该第一旋转式电机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矩抑制装置让频率高于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的驱动频率的交流电力从上述逆变器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矩抑制装置在起动上述第一旋转式电机时,在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处于驱动状态期间,通过控制上述逆变器及上述矩阵式变换器,来使施加在上述第二旋转式电机上的驱动电压保持不变,同时,让驱动第一旋转式电机所需的驱动电力从上述矩阵式变换器输出到该第一旋转式电机。
CN2007101050667A 2006-06-07 2007-05-22 混合动力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56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58499A JP2007326449A (ja) 2006-06-07 2006-06-07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
JP2006-158499 2006-06-07
JP2006158499 2006-06-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5603A CN101085603A (zh) 2007-12-12
CN101085603B true CN101085603B (zh) 2011-06-22

Family

ID=38237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506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5603B (zh) 2006-06-07 2007-05-22 混合动力汽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026679B2 (zh)
EP (1) EP1864847B1 (zh)
JP (1) JP2007326449A (zh)
CN (1) CN101085603B (zh)
DE (1) DE602007012384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96644B2 (ja) * 2006-01-31 2010-01-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始動制御装置
JP2007326449A (ja) * 2006-06-07 2007-12-20 Mazda Motor Corp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
EP2008860B1 (en) * 2007-06-25 2015-06-17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Control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JP4978429B2 (ja) * 2007-11-01 2012-07-18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電動機制御装置,電気自動車およびハイブリッド電気自動車
JP2010035260A (ja) * 2008-07-25 2010-02-12 Honda Motor Co Ltd インバータ発電機
CN101807877B (zh) * 2009-02-12 2012-05-02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矩阵变频器在直流电源供电时的控制方法
DE112010003165T5 (de) * 2009-06-25 2012-11-08 Fisker Automotive, Inc. Direkte elektrische verbindung für ein mehrmotorigeshybridantriebssystem
JP5531238B2 (ja) * 2010-03-29 2014-06-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用電源装置
PT2696464E (pt) * 2012-08-07 2015-04-29 Aeg Power Solutions Gmbh Central elétrica fotovoltaíca
US20150280595A1 (en) * 2014-04-01 2015-10-01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Switch configuration for a matrix convertor
US10778123B2 (en) * 2015-10-16 2020-09-15 Kohler Co. Synchronous inverter
FR3052307B1 (fr) * 2016-06-07 2019-07-12 Thales Demarreur generateur sans balais
EP3613136A4 (en) * 2017-04-18 2020-11-11 Pascal Chretien ELECTRIC MOTORPROPELLER AND ITS FEEDING PROCESS
RU184846U1 (ru) * 2017-08-08 2018-11-12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оминвест-АКМТ" Самоходная машин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3583A (en) * 1991-10-04 1996-07-09 Mannesmann Aktiengesellschaft Non-trackbound vehicle with an electrodynamic converter and a throttle
FR2806979A1 (fr) * 2000-03-30 2001-10-05 Renault Groupe motopropulseur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d'accumulation d'energie a haute puissance specifique
CN1555990A (zh) * 2003-12-30 2004-12-22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716052Y (zh) * 2003-05-26 2005-08-10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1475A (ja) 1983-08-30 1985-04-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巻胴式エレベ−タの制御装置
JP3284602B2 (ja) * 1992-09-16 2002-05-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交流電動機の定数測定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EP0588213B1 (en) * 1992-09-16 1996-12-18 Hitachi, Ltd. Method for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 constants of alternating current motor and controller thereof based on said method
US5568023A (en) * 1994-05-18 1996-10-22 Grayer; William Electric power train control
US6330925B1 (en) * 1997-01-31 2001-12-18 Ovonic Battery Company, Inc.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incorporating an integrated propulsion system
JPH11103585A (ja) * 1997-09-29 1999-04-13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インバータ保護装置
DE60007917T2 (de) * 1999-05-26 2004-10-28 Toyota Jidosha K.K., Toyota Hybrid Kraftfahrzeug mit eingebauten Brennstoffzellen und Steuerverfahren dafür
JP3529673B2 (ja) * 1999-08-25 2004-05-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US6242873B1 (en) * 2000-01-31 2001-06-05 Azure Dynam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hybrid vehicle control
JP3757745B2 (ja) * 2000-03-30 2006-03-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予熱電力の制御方法及び予熱発生機構
DE10063084B4 (de) * 2000-12-18 2009-12-03 Siemens Ag Leistungselektronische Schaltung
JP4062666B2 (ja) * 2002-03-25 2008-03-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トルク変動制御装置及びトルク変動制御プログラム
US6731236B1 (en) 2003-06-11 2004-05-0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interferometric radar altimeter cross track accuracy
JP4140552B2 (ja) * 2004-04-28 2008-08-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電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自動車
EP1615325B1 (en) * 2004-07-07 2015-04-22 Nissan Motor Co., Ltd. Power conversion and vehicle
JP4518852B2 (ja) * 2004-07-09 2010-08-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およびハイブリッド用駆動装置
GB2416600B (en) * 2004-07-23 2008-06-04 Ford Global Tech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arting a vehicle
EP2874297B1 (en) * 2006-06-06 2023-09-27 Ideal Power Inc. Buck-Boost power converter
JP2007326449A (ja) * 2006-06-07 2007-12-20 Mazda Motor Corp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
JP4407679B2 (ja) * 2006-08-25 2010-02-03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3583A (en) * 1991-10-04 1996-07-09 Mannesmann Aktiengesellschaft Non-trackbound vehicle with an electrodynamic converter and a throttle
FR2806979A1 (fr) * 2000-03-30 2001-10-05 Renault Groupe motopropulseur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d'accumulation d'energie a haute puissance specifique
CN2716052Y (zh) * 2003-05-26 2005-08-10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装置
CN1555990A (zh) * 2003-12-30 2004-12-22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7012384D1 (de) 2011-03-24
CN101085603A (zh) 2007-12-12
US8026679B2 (en) 2011-09-27
EP1864847B1 (en) 2011-02-09
US20070296359A1 (en) 2007-12-27
JP2007326449A (ja) 2007-12-20
EP1864847A1 (en) 200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5603B (zh) 混合动力汽车
Gan et al. New integrated multilevel converter for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drives in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with flexible energy conversion
CN103684196B (zh) 一种可切换绕组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
RU2395410C1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м приводом
CN101958674B (zh) 绕组开路型永磁电机车载起动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061678B (zh) 一种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驱动充电一体化系统
US20150258946A1 (en) Split-rail vehicle power architecture
CN104242521A (zh) 一种双模电动发电机
RU2376158C2 (ru)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ая трансмиссия
CN103427742A (zh) 一种绕组开路式混合励磁电机发电系统及其能量分配方法
CN108400742B (zh) 一种双绕组三相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99302A (zh) 一种起动发电机改进结构
CN104767463A (zh) 一种具有容错功能的电机驱动装置
JP5218835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3463791B2 (ja) 電気自動車の駆動システム
JP2004364352A (ja) 電動機とその駆動方法及び自動車
US20200162005A1 (en) Partial-load phase deactivation of polyphase electric machine
CN20208511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大功率无刷直流电机控制装置
JP3290542B2 (ja) 電動車両のハイブリッド電源装置
CN104935143B (zh) 一种起动发电装置
CN209767424U (zh) 一种两档电机绕组切换装置
CN201659899U (zh) 一种叉车动力与电控系统的结构与组合
CN106655968A (zh) 一种基于交流电动机的自动换挡系统及交流电动机
JP3606760B2 (ja) ハイブリッド電気自動車の電源システム
CN102358208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