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5514A - 旋转工具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工具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5514A
CN101085514A CNA200710110453XA CN200710110453A CN101085514A CN 101085514 A CN101085514 A CN 101085514A CN A200710110453X A CNA200710110453X A CN A200710110453XA CN 200710110453 A CN200710110453 A CN 200710110453A CN 101085514 A CN101085514 A CN 101085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ool body
state
working depth
depth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104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5514B (zh
Inventor
山田幸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85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5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85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55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25B23/0064Means for adjusting screwing dep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49/00Measuring or gauging equipment on boring machines for positioning or guiding the drill; Devices for indicating failure of drills during boring; Centering devices for holes to be bored
    • B23B49/003Stops attached to drilling tools, tool holders or drilling machines
    • B23B49/006Attached to drilling machines
    • B23B49/008Attached to the nose of the drill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3Stops for limiting depth in rotary hand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安装于螺钉拧紧机等的旋转工具的前端并用于调整螺钉的拧入深度等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的工具主体的安装构造中,可以实现拆装操作简单且可以无晃动地牢固地安装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其构成为:当将操作构件(23)向锁紧位置进行旋转操作时,设置于中间构件(22)的卡合部(24)与工具主体(3)的凹部(3d)卡合而被安装,且当将操作构件(23)向非锁紧位置进行旋转操作时,卡合部(24)从工具主体(3)的凹部(3d)中脱离而可以拆除。

Description

旋转工具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螺钉拧紧机或打孔工具等的旋转工具上,可以对螺钉拧紧深度或打孔等的加工深度进行调整的深度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螺钉拧紧工具中,为了调整对工件(螺钉拧紧对象)的螺钉的拧入深度,在该螺钉拧紧工具的前端部安装有螺钉拧紧深度调整装置。该螺钉拧紧深度调整装置是在工具前端部以将螺钉拧紧钻头收容在内部的状态下被安装的。因此,在交换钻头时等情况下,需要暂时拆除该螺钉拧紧深度调整装置。
以往,作为涉及可相对螺钉拧紧工具主体拆除的螺钉拧紧深度调整装置的技术,提供了例如在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2510156号公报或美国专利第6758116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技术。前一公报所公开的深度调整装置,是借助安装螺纹部将深度调整用的操作套筒安装在工具主体的前端部而构成的装置,其可以通过调整操作套筒相对工具主体的安装螺纹部的旋入量,来调整螺钉拧紧钻头从该操作套筒前端突出的突出量(螺钉拧紧深度)。对该前一深度调整装置而言,可以通过使操作套筒旋转而旋出螺纹部来从工具主体拆除。
另外,后一公报所公开的深度调整装置,是使具有弹力的卡钩部与工具主体卡合来安装的构成,在进行拆除时使该卡钩部克服弹力而产生变形的构成。根据该后一深度调整装置,可以通过边使卡钩部变形边拔出该装置而从工具主体拆除。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25101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6758116号公报
然而,对前一深度调整装置而言,由于其是通过多次旋转操作套筒而相对安装螺纹部旋出,得以初次将该调整装置从工具主体拆除的构成,所以在该拆除操作以及安装操作上花费时间,存在操作性不良的问题。
另外,由于以往的拆除作业比较繁琐,所以例如无法迅速地进行需要将该深度调整装置从工具主体拆除后进行的螺纹的旋松作业。
再者,对后者的深度调整装置而言,由于其是使卡钩部相对工具主体弹性卡合而相对工具主体安装该调整装置的构成,所以在卡钩部的弹性范围内,产生该调整装置的晃动,从而很难牢固地安装。
这样,以往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是相对工具主体的安装、拆除操作较繁琐的装置,反之即便能简单地进行安装、拆除,也很难相对工具主体没有晃动地牢固地安装。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于工具主体的安装、拆除简单,且可以毫无晃动地牢固地安装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
因此,本发明设计了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在将操作构件向锁紧位置进行了旋转操作的状态下,中间构件的卡合部与工具主体凹凸卡合而将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被安装为相对工具主体不能拆除的状态。当将操作构件向非锁紧位置进行旋转操作时,中间构件的卡合部相对工具主体脱离,并由此成为可将上述凹凸形状状态解除的状态,从而可将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从工具主体中拆除。
由于是通过使中间构件的卡合部与工具主体的卡合脱离来形成相对工具主体可安装、可拆除的状态的构成,所以无需构成为如以往的利用螺纹结合的构成那样多次旋转操作构件,只要在锁紧位置与非锁紧位置之间对操作构件进行旋转操作,就可以将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从工具主体中拆除,反之可以安装在工具主体上,由此可以简单地进行安装、拆除操作。
由于可以迅速且简单地拆除加工深度调整装置,所以可以高效地进行例如螺钉的旋松作业。
另外,由于是使卡合构件相对工具主体凹凸卡合,并且利用操作构件锁紧该凹凸卡合状态从而将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安装在工具主体上的构成,而不是如以往那样使卡钩弹性地卡合而安装的构成,所以在安装状态下不会发生如以往那样的晃动,可以牢固地安装。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在使操作构件位于锁紧位置的状态下,成为第二卡合部相对操作构件脱离了的状态(在旋转方向上不卡合的状态),且成为第一卡合部与工具主体凹凸卡合而不能脱离的状态。由此成为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相对工具主体安装的状态。在该安装状态下,由于第一卡合部与工具主体凹凸卡合,所以不会发生以往的由弹性钩的卡合导致的晃动,而可以将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牢固地安装在工具主体上。
另一方面,当将操作构件向非锁紧位置旋转操作时,借助第二卡合部操作构件相对中间构件随旋转而被一体化。因此,通过在维持该状态下使操作构件旋转而可使中间构件旋转,并且通过使中间构件旋转可以使调整构件在加工深度方向上移动而调整前端工具相对工件的加工深度。另外,当将操作构件向非锁紧位置进行旋转操作时,第一卡合部相对工具主体的凹凸卡合状态被解除,而成为可以脱离的状态。因此,如果将操作构件从锁紧位置旋转操作至非锁紧位置,则可以将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从工具主体中拆除。因此,无需如以往那样为旋出螺纹部而多次旋转操作构件,可以以简单的操作将加工深度调整装置从工具主体中拆除。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利用作为第一卡合部的球体与工具主体的卡合凹部之间的凹凸卡合,来将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相对工具主体无晃动地牢固地安装。无需使操作构件如以往那样多次旋转,只要仅从锁紧位置旋转至非锁紧位置,则作为第一卡合部的球体就能从卡合凹部中脱离,而可以将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从工具主体中简单地拆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以及将其拆除了的状态的旋转工具的前部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的纵向剖视图。本图表示使操作构件位于锁紧位置的状态。
图4是沿图3中(4)-(4)线的剖面向视图,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的纵向剖视图。本图表示使操作构件位于非锁紧位置的状态。本图与图3相比,在本图中,避让凹部23c位于钢球24的外侧,且第二卡合臂22c移动至径向内周侧,在这点上与图3不同。
图6是沿图5中(6)-(6)线的剖面向视图,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的横向剖视图。本图与图4相比,不同点在于,在本图中,处于操作构件23相对中间构件22以及齿轮箱3的保持部3b向右仅以角度θ1旋转了的状态。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的纵向剖视图。本图表示使操作构件与中间构件一体旋转来使调整构件进退的状态。本图与图5相比,不同点在于,在本图中,处于钢球24移动至避让凹部23c内而从齿轮箱3的卡合凹部3d内脱离了的状态。
图8是沿图7中(8)-(8)线的剖面向视图,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的横向剖视图。本图与图6相比,不同点在于,本图中,处于操作构件23与中间构件22一体地相对齿轮箱3的保持部3b向右仅以角度θ2旋转了的状态。
符号说明如下:
1...螺钉拧紧机;2...工具主体;2a...主体箱;3...齿轮箱;
3a...导向部;3b...保持部;3c...导向槽;3d...卡合凹部;
5...驱动轴;6...驱动齿轮;6a...驱动侧离合齿;
8...主轴;8a...从动侧离合齿;8b...支承孔;8c...安装孔;
10...压缩弹簧;12...螺钉拧紧钻头;20...加工深度调整装置;
21...调整构件;21a...工件抵接部;21b...调整螺旋轴部;
22...中间构件;22b...第一卡合臂;22c...第二卡合臂;
22e...卡合突部;23...操作构件;23a...凸轮槽部;
23b...位置保持凹部;23c...避让凹部;
24...钢球(卡合部、第一卡合部);
S...螺钉;W...工件(螺钉拧紧件);J...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图8,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进行说明。如图1~图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被安装在作为旋转工具的一个例子的螺钉拧紧机1的前端部。
在该螺钉拧紧机1的工具主体2的前端处,安装有齿轮箱3。在该齿轮箱3中收容有用以使内装于工具主体2中的电动马达(图示省略)的旋转输出减速的齿轮组。由于工具主体2的构成与以往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地改变,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3所示,在将齿轮箱3安装在前端部的主体箱2a中,借助轴承4驱动轴5绕其轴自由旋转地被支承。在该驱动轴5上固定有驱动齿轮6(直齿圆柱齿轮)。借助该驱动齿轮6以及图示省略的齿轮组,将电动马达的旋转输出传递到驱动轴5。
在驱动齿轮6的前端面(在图3中右侧面)上设置有驱动侧离合齿6a~6a。在驱动齿轮6的后端面侧(在图3中左侧面侧)配置有推力轴承7。利用该推力轴承7承受在进行螺钉拧紧作业时等情况下附加于驱动齿轮6上的左方向的载荷。
驱动轴5的前端部,被插入到设置于主轴8的后端面上的支承孔8b内。由此,主轴8被支承为可相对驱动轴5同轴地相对旋转且可在轴方向上相对移动。而且,该主轴8借助轴承9被支承为相对齿轮箱3绕其轴自由旋转且可沿轴向移动。在主轴8的后端面上设置有离合齿8a~8a。若主轴8相对驱动齿轮6在图3中向左侧后退的话,则该主轴8的从动侧离合齿8a~8a,与上述驱动齿轮6的驱动侧离合齿6a~6a啮合。在两离合齿6a~6a、8a~8a啮合的状态下,驱动齿轮6的旋转动力向主轴8侧传递。
在驱动轴5的前端与主轴8的支承孔8b的底部之间夹设有压缩弹簧10。利用该压缩弹簧10将主轴8向图2以及图3中右方向的前进侧推动。在利用压缩弹簧10使主轴8位于前进位置的状态下,从动侧离合齿8a~8a与驱动侧离合齿6a~6a不会啮合,而无法形成动力的传递,驱动轴5发生空转。如图3所示,在螺钉拧紧钻头12的前端处组装有螺钉S,通过沿着螺钉拧紧方向(图3中右方向)推压旋转工具1使主轴8相对退后,而使从动侧离合齿8a~8a与驱动侧离合齿6a~6a啮合,旋转动力传递到主轴8。
随着螺钉拧紧的进行旋转工具1发生移动,由此本例中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的工件抵接面21a与工件W发生抵接。在该抵接状态下,进一步使主轴8以及螺钉拧紧钻头12旋转,由此进行螺钉拧紧。随着螺钉拧紧的进行主轴8利用压缩弹簧10而前进,如果从动侧离合齿8a~8a相对驱动侧离合齿6a~6a的啮合被解除的话,则螺钉拧紧结束。
主轴8延伸至齿轮箱3的大致前端部(图3中右端部)。在主轴8的前端上同轴地形成有安装钻头用的安装孔8c。在该安装孔8c内插入安装轴部12a,并将作为前端工具的螺钉拧紧钻头12同轴地安装在主轴8的前端。螺钉拧紧钻头12和主轴8和驱动轴5,被同轴(轴线J)地配置。
在安装孔8c的内周侧,支承有用片簧13向突出方向推动的钢球14。通过将该钢球14弹性地嵌入到设置于安装轴部12a上的防脱槽12b中,而可以保持该螺钉拧紧钻头12不会因振动等而脱落的状态。通过克服该钢球14的推动力,将安装轴部12a从安装孔8c中拔出,可以将该螺钉拧紧钻头12从主轴8中容易地拆除,由此,能够较容易地与其它的前端工具进行交换。
以包围该螺钉拧紧钻头12的周围的状态安装本实施方式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
齿轮箱3是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结构,将分别具有圆筒形状的导向部3a与保持部3b相互同轴且与轴线J同轴地设置在其前端部。导向部3a被设置在保持部3b的前端侧。导向部3a具有比保持部3b还小的直径的圆筒形状。在导向部3a的外周面平分位置上,设置有具有一定宽度的导向槽3c、3c。两导向槽3c、3c被沿轴线J设定。
在保持部3b的外周面上,隔着一定的间隔设有多个截面半圆形状的卡合凹部3d~3d。如图所示,各卡合凹部3d被形成为可以将后述的钢球24不产生晃动地嵌入的宽度(该保持部3b的轴方向的宽度),且略大于各钢球24的直径的长度(该保持部3b的轴线J方向的长度)。
借助该导向部3a以及保持部3b,本例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被安装在齿轮箱3中。
本例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具备:可在轴线J方向上移动地被支承的调整构件21;与该调整构件21可相对旋转地结合的中间构件22;相对该中间构件22在锁紧位置与非锁紧位置之间可旋转操作地被支承的操作构件23。
调整构件21和中间构件22和操作构件23为分别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任意一个均可以使用树脂成型品。调整构件21在其前端侧具有上述的工件抵接部21a,并在后端外周侧具有调整螺旋轴部21b,在后端内周侧具有两个导向突部21c、21c。
如上所述地,若在螺钉拧紧钻头12的前端组装有螺钉S,并将该螺钉拧紧机1相对工件W向螺钉拧紧方向推压的话,则螺钉拧紧钻头12以及主轴8克服压缩弹簧10而后退,使主轴8的从动侧离合齿8a~8a与驱动齿轮6的驱动侧离合齿6a~6a啮合。此刻,螺钉拧紧钻头12的前端处于拉进到比工件抵接部21a还后退的位置的状态。因此,随着螺钉拧紧的进行工件抵接部21a与工件W发生抵接,在该抵接状态下,若螺钉拧紧进一步进行的话,则主轴8利用压缩弹簧10而逐渐地前进,从动侧离合齿8a~8a相对驱动侧离合齿6a~6a的啮合逐渐变浅。当两离合齿6a、8a的啮合脱离时,驱动轴5发生空转而完成螺钉拧紧。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调整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的工件抵接部21a相对工具主体2侧的相对位置,就可以调整螺钉S相对工件W的拧入深度(加工深度)。若相对工具主体2将调整构件21向图示右侧移动的话,则螺钉S的拧入深度变浅,若向图示左侧移动则变深。通过螺钉拧紧的进行,螺钉拧紧钻头12向螺钉拧入方向(图3中右方向)移动而使驱动侧离合齿6a~6a与从动侧离合齿8a~8a脱离,此刻,通过调整该调整构件21在轴线J方向上的位置以使螺钉拧紧钻头12的前端刚好与调整构件21的工件抵接部21a一致,就可以使螺钉S拧入到其头部与工件W的上表面略一致的状态。
如图3所示,在将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向工具主体2安装的状态下,使齿轮箱3的导向部3a进入到调整构件21的后部内周侧。在调整构件21的后端内周面上,以从内周面平分位置向内周侧突出的状态相互对置地设置有两个导向突部21c、21c。两导向突部21c、21c沿轴线J方向较长地形成。两导向突部21c、21c分别以在齿轮箱3的导向部3a的导向槽3c、3c内不发生晃动地可移动的状态被插入。因此,调整构件21以不能相对齿轮箱3旋转且可以沿轴线J方向移动的状态被支承在齿轮箱3上。
另一方面,调整构件21的后部侧进入到中间构件22的前端内周侧。设置于调整构件21的后部的调整螺旋轴部21b,旋入到设置于中间构件22的前端内周侧的调整螺纹孔部22a中。因此,若相对齿轮箱3旋转中间构件22的话,则利用调整螺旋轴部21b与调整螺纹孔部22a的啮合作用,以及如上所述调整构件21相对齿轮箱3不能旋转的事实,该调整构件21可相对齿轮箱3沿主轴8的轴线J方向(螺钉拧紧方向)移动。
在中间构件22的后部,以分别向后方伸出的状态设置有在圆周方向两种共计6个的卡合臂22b~22b、22c~22c。如图4所示,将3个第一卡合臂22b~22b,与3个第二卡合臂22c~22c相同地在圆周方向等分位置上交替地配置。在第一卡合臂22b~22b的前端侧分别保持有一个钢球24。在第一卡合臂22b的保持孔22d内可沿径向(该第一卡合臂22b的板厚方向)移动地保持各钢球24。另外,将各保持孔22d的开口侧的直径(特别是中间构件22的内周侧的开口直径)设定为钢球24不会脱落的尺寸。该钢球24~24相当于技术方案1所述的卡合部或与技术方案2所述的第一卡合部,另外还相当于技术方案3所述的球体。
如图3以及图4所示,第一以及第二卡合臂22b~22b、22c~22c进入到齿轮箱3的保持部3b与操作构件23之间的间隙。在图3以及图4所示的状态下,保持在第一卡合臂22b的前端的各钢球24,处于嵌入到在齿轮箱3的保持部3b上设置的卡合凹部3d内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部3b上,将合计12处的卡合凹部3d~3d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处于在该合计12处中的3处的卡合凹部3d~3d内同时嵌入3个钢球24~24的状态。
另外,在图3以及图4所示的状态下,3处的钢球24~24通过操作构件23的内周面限制向径向外侧的移动。该情况相当于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相对齿轮箱3的安装锁紧状态。在该安装锁紧状态下,操作构件23位于锁紧位置。
而且,3个第二卡合臂22c~22c在其板厚方向(向该中间构件22的径向外侧)上具有弹性。各第二卡合臂22c的板厚被设定为比第一卡合臂22b稍薄。由此各第二卡合臂22c,可以在保持部3b与操作构件23之间沿其板厚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弹性位移。
在各第二卡合臂22c的前端部设置有半球形状的卡合突部22。使各卡合突部22e向径向外侧突出。各卡合突部22e进入到在操作构件23的内周面上设置的凸轮槽部23a内。该凸轮槽部23a与第二卡合臂22c相对应地,被设置在该操作构件23的内周3等分位置的合计3处。该3处的凸轮槽部23a~23a被设置为各自径向的深度可在圆周方向上连续地变化的状态。因此,在各卡合突部22e位于相对凸轮槽部23a最深的中央处的状态下,各第二卡合臂22c利用其弹力而向径向外侧移动了的状态。该状态表示在图3以及图4中。在图4中,若将操作构件23向右侧(以空心箭头表示的方向)或左侧旋转操作的话,则各第二卡合臂22c的卡合突部22e相对向各凸轮槽部23a的较浅位置移动。此时,各第二卡合臂22c克服其弹性而向径向内侧移动。在各凸轮槽部23a的最浅的位置(两端部)上,分别设置有位置保持凹部23b、23b。
如图6所示,若将操作构件23相对中间构件22相对向右侧旋转操作的话,则如上所述地第二卡合臂22c克服其弹性而向径向内侧移动,同时卡合突部22e向凸轮槽部23a的较浅位置相对地移动。当将操作构件23仅旋转操作角度θ1时,最后处于各卡合突部22e嵌入到位置保持凹部23b内的状态,由此变成操作构件23与中间构件22随旋转而被一体化的状态。各第二卡合臂22c的卡合突部22e,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卡合部。
另外,在操作构件23的内周面上,与上述的3处的凸轮槽部23a~23a分开独立地,设置有合计6处的避让凹部23c~23c。该合计6处的避让凹部23c~23c,在与中间构件22的第一卡合臂22b~22b对应的圆周方向3等分位置上两个一组地被配置。
如图4所示,在第二卡合臂22c的卡合突部22e位于凸轮槽部23a的中央(最深位置)的状态下,各钢球24位于相互邻接的两处避让凹部23c、23c之间。在该状态下,成为各钢球24向径向外侧的移动受限制的状态,其结果,各钢球24被保持为嵌入到齿轮箱3的卡合凹部3d内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成为各钢球24无法从卡合凹部3d内脱离的状态,并且还被固定为无晃动地嵌入的状态,因此成为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相对齿轮箱3不会晃动且牢固地被固定的状态。
相对于此,如果如上所述地将操作构件23仅旋转操作角度θ1,而成为各第二卡合臂22c的卡合突部22e嵌入到位置保持凹部23b内的状态的话,则各个避让凹部23c位于各钢球24的径向外侧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成为各钢球24向各避让凹部23c内进入而可向径向外侧移动的状态。当各钢球24向径向外侧移动而进入到操作构件23的避让凹部23c内时,则成为从齿轮箱3的各卡合凹部3d内脱离了的状态。通过各钢球24从卡合凹部3d内脱离,成为中间构件22甚至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可以从齿轮箱3的保持部3b中拆除的状态。图2是表示将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从齿轮箱3中拆除了的状态。
这样,将操作构件23沿图4中向空心箭头方向仅以角度θ1进行旋转操作,而成为将各第二卡合臂22c的卡合突部22e嵌入到位置保持凹部23b中的状态时,如图6所示地操作构件23相对中间构件22随旋转而被一体化,同时各钢球24向径向外侧移动而从卡合凹部3d内脱离,由此成为中间构件22相对齿轮箱3的保持部3b可绕轴线J旋转的状态。
因此,维持其状态地将操作构件23向图中空心箭头方向(右侧)仅以例如角度θ2进一步地进行旋转操作,由此可以使中间构件22一体地向右侧仅旋转角度θ2。将通过操作构件23的旋转操作而使中间构件22相对齿轮箱3仅旋转了角度θ2的状态表示在图7以及图8中。若将图4与图8进行比较的话,则成为如下状态:操作构件23仅以角度(θ1+θ2)向图示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操作,由此中间构件22相同地向顺时针方向仅以角度θ2进行旋转。
若如上所述地将中间构件22相对齿轮箱3绕轴线J进行旋转的话,则利用其调整螺纹孔部22a与调整构件21的调整螺旋轴部21b的啮合作用以及调整构件21的导向突部21c相对导向部3a的导向槽3c的引导作用,该调整构件21相对齿轮箱3在轴线J方向上移动。
通过将调整构件21相对齿轮箱3在轴线J方向上进退,可以使螺钉拧紧钻头12的前端部相对动力切断时的工件抵接部21a的相对位置产生变化,由此可以使螺钉拧紧深度(加工深度)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调整螺旋轴部21b以及调整螺纹孔部22a是以右旋螺纹形成的。因此,当将操作构件23向顺时针方向(图4中空心箭头的方向)进行旋转操作时,调整构件21在图3中向左侧后退。此时,螺钉拧紧深度变深。
反之,当将操作构件23从图4中所示的锁紧位置向逆时针(与图4中空心的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方向仅以角度θ1进行旋转操作而旋转至非锁紧位置时,中间构件22的各第二卡合臂22c的卡合突起22e会嵌入到与图6中所示的情况相反侧的位置保持凹部23b中,而使操作构件23与中间构件22随旋转而被一体化。这样地,通过在1处的凸轮槽部23a的两端部上设置位置保持凹部23b、23b,即便使第二卡合臂22c的卡合突部22e从位于凸轮槽部23a的中央的该操作构件23的锁紧位置向左右的任意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卡合突部22e均嵌入到位置保持凹部23b中,由此操作构件23与中间构件22随旋转而被一体化。
另外,当将操作构件23旋转操作至非锁紧位置时,该情况下避让凹部23c也位于各钢球24的径向外侧,而成为该钢球24可从齿轮箱3的各卡合凹部3d中脱离的状态。
因此,该阶段中,可以在把持操作构件23的状态下将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沿轴线J方向拔出而从齿轮箱3中拆除,或可以通过将操作构件23原样进行旋转操作而使中间构件22一体地旋转并使调整构件21相对齿轮箱3移动。当将操作构件23向逆时针旋转操作时,调整构件21向图3中右侧前进,从而可以使螺钉拧紧深度变浅。
根据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当将操作构件23从锁紧位置到非锁紧位置仅以微小的角度θ1进行旋转操作时,成为钢球24~24可从卡合凹部3d~3d中脱离的状态,而可以将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从齿轮箱3中拆除。
另外,即便在进行安装时,也使操作构件23相对中间构件22位于非锁紧位置,并维持各卡合突部22e嵌入到位置保持凹部23b内的状态下,将齿轮箱3的导向部3a与保持部3b插入到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的内周侧,而将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安置在齿轮箱3上,并且将操作构件23向锁紧位置侧进行旋转操作。旋转起初,通过使第二卡合臂22c~22c的各卡合突部22e卡合在位置保持凹部23b中而使操作构件23与中间构件22一体地进行旋转。通过使操作构件23与中间构件22一体地进行旋转,各钢球24到达齿轮箱3侧的卡合凹部3d处而嵌入,由此各钢球24从避让凹部23c中脱离,操作构件23随旋转从中间构件22中分离。因此,若维持该状态下将操作构件23向锁紧侧进行旋转操作的话,中间构件22的各卡合突部22e相对从位置保持凹部23b远离而向凸轮槽部23a的中央移动。该状态下,各钢球24嵌入到齿轮箱3侧的卡合凹部3d内,而成为中间构件22甚至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相对齿轮箱3安装了的状态。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如果将操作构件23仅以微小的角度θ1进行旋转,则由于可以将该加工设定调整装置20从齿轮箱3中拆除,反之则可以安装,所以与以往的将操作套筒进行数次旋转操作而将安装螺纹部拆除的情况相比,可以以简单的操作迅速地将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相对齿轮箱3甚至相对旋转工具1进行拆装。
另外,在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的安装状态下,在圆周方向的3处的钢球24~24分别无晃动地嵌入到齿轮箱3侧的卡合凹部3d内,该嵌合状态是由操作构件23锁紧的。因此,与以往的利用卡钩部的弹力而安装的构成的情况相比,可以将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相对工具主体2无晃动地牢固地进行安装。
再者,通过将操作构件23从如图4所示的锁紧位置仅以角度θ1向非锁紧位置侧进行旋转操作而形成图6中所示的非锁紧状态,使操作构件23与中间构件22随旋转而被一体化。从而,通过维持该状态下将操作构件23进一步向相同方向进行旋转操作,可以使中间构件22相对调整构件21旋转,由此可以将该调整构件21沿轴线J方向移动而调整加工深度。
在以上说明了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添加多种变更。例如,虽然构成为:在齿轮箱3的卡合凹部3d~3d内嵌入钢球24,并通过限制钢球24向径向外侧的移动来保持该嵌入状态,并保持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的安装状态,但也可以构成为:代替钢球24在第一卡合臂22b的前端以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状态设置卡合突部,并使该卡合突部嵌入到齿轮箱3的卡合凹部中,且通过由操作构件23限制该卡合突部向径向外侧的移动来保持该嵌入状态。即便在该情况下,也并非利用第一卡合臂22b的弹力,而是利用操作构件来限制其卡合突部的向径向外侧(脱离方向)的移动的构成,因此可以实现无晃动的牢固的安装状态。
另外,作为旋转工具虽然举例表示了螺钉拧紧机1,但也可以将举例表示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20适用于使作为前端工具的钻头尖旋转而对工件W进行打孔作业的电动旋具中。
另外,虽然举例表示了在各凸轮槽部23a的两端设置有位置保持凹部23b、23b的构成,但也可以省略它们。即便在不具备位置保持凹部23b、23b的情况下,仍可通过使第二卡合臂22c的卡合突部22e夹持在操作构件与齿轮箱3的保持部3b之间而使该操作构件与中间构件随旋转而被一体化。
另外,虽然举例表示了将第一以及第二卡合臂22b~22b、22c~22c交替地配置在圆周方向6等分位置上的构成,但也可以对它们各自的数目进行变更,并可以对应地将钢球(卡合部)的个数、凸轮槽部的个数进行任意地变更而实施。

Claims (3)

1.一种加工深度调整装置,其可拆装地安装在旋转工具的工具主体的前端部,该旋转工具在绕轴旋转的主轴上安装有前端工具,并且边使该前端工具旋转边向工件推压而进行加工,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工具主体的前端部具备:调整构件,其被可移动地支承在上述主轴的轴线方向上并且可调整相对上述前端工具的加工深度方向的位置;中间构件,其被可相对该调整构件旋转地支承,当进行旋转时使该调整构件在上述加工深度方向上移动;操作构件,其被相对该中间构件可在锁紧与非锁紧位置之间旋转操作地支承,
并构成为:当将该操作构件向上述锁紧位置进行旋转操作时,设置于上述中间构件上的卡合部与上述工具主体凹凸卡合,并且通过该操作构件保持该凹凸卡合状态而不能从该工具主体中拆除,另一方面,当将上述操作构件向上述非锁紧位置进行旋转操作时,通过使上述卡合部从上述工具主体中脱离,形成可将上述凹凸卡合状态解除的状态,而可从该工具主体中拆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构件具备:相对上述工具主体而在径向上凹凸卡合的第一卡合部;相对上述操作构件而在旋转方向上卡合脱离的第二卡合部,
并构成为:当将上述操作构件向上述锁紧位置进行旋转操作时,上述第二卡合部相对该操作构件脱离,而成为容许该操作构件相对上述中间构件的相对旋转的状态,且上述第一卡合部与上述工具主体凹凸卡合,并通过利用该操作构件锁紧该凹凸卡合状态而使该加工深度调整装置不能从该工具主体中拆除,
另一方面,当将上述操作构件向上述非锁紧位置进行旋转操作时,借助上述第二卡合部使上述操作构件与上述中间构件随旋转而被一体化,而且上述第一卡合部可从上述工具主体中脱离而容许该中间构件相对上述工具主体的相对旋转以及拆除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构件具备作为上述第一卡合部的球体,当将上述操作构件向上述锁紧位置进行旋转操作时,以该球体嵌入到在上述工具主体上设置的卡合凹部的状态被固定并不能从上述工具主体中拆除地被安装,另一方面,当将上述操作构件向上述非锁紧位置进行旋转操作时,成为该球体可从上述卡合凹部中脱离的状态,而成为可以从上述工具主体中拆除的状态。
CN200710110453XA 2006-06-07 2007-06-05 旋转工具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55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58289 2006-06-07
JP2006-158289 2006-06-07
JP2006158289A JP4672604B2 (ja) 2006-06-07 2006-06-07 回転工具の加工深さ調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5514A true CN101085514A (zh) 2007-12-12
CN101085514B CN101085514B (zh) 2010-08-04

Family

ID=38537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1045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5514B (zh) 2006-06-07 2007-06-05 旋转工具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823483B2 (zh)
EP (1) EP1864758B9 (zh)
JP (1) JP4672604B2 (zh)
CN (1) CN101085514B (zh)
DE (1) DE602007007847D1 (zh)
RU (1) RU2426637C2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7127A (zh) * 2011-07-28 2011-12-07 杨明军 掌中锤打钉深度调节机构
CN102950565A (zh) * 2011-08-20 2013-03-0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螺钉扶持装置及装配该螺钉扶持装置的螺钉工具
CN105082082A (zh) * 2014-05-07 2015-11-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工具附件以及工具系统
CN106956019A (zh) * 2017-04-07 2017-07-18 南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式数控钻的旋转前推式高精度柔性定位系统
CN108633687A (zh) * 2018-05-08 2018-10-12 韦强 冲击钻及其使用方法
CN108915597A (zh) * 2018-06-30 2018-11-30 苏家乐 一种便于安装的扩径用钻头
CN111185870A (zh) * 2020-01-14 2020-05-22 深圳市迅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便捷的可靠性高的电动扳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7203350B2 (en) * 2007-07-19 2010-09-23 Ching-Cheng Chuang Structure of a power tool
KR101412130B1 (ko) * 2008-03-14 2014-06-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컴플라이언트 조인트
US20100183387A1 (en) * 2009-01-19 2010-07-22 Ho-Tien Chen Adjustable drilling edge-widening and screw driving tool set
US8365419B2 (en) 2009-09-29 2013-02-05 Robert Bosch Gmbh Accessory attachment system for an oscillating power tool
RU2536559C2 (ru) * 2012-01-30 2014-12-27 Юр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Потапов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ассивной защиты ядерного реактора
US9616557B2 (en) 2013-03-14 2017-04-11 Black & Decker Inc. Nosepiece and magazine for power screwdriver
JP6085225B2 (ja) 2013-06-27 2017-02-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ネジ締め電動工具
USD725981S1 (en) 2013-10-29 2015-04-07 Black & Decker Inc. Screwdriver with nosepiece
US20150151424A1 (en) 2013-10-29 2015-06-04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with ergonomic handgrip
US10583514B2 (en) * 2015-09-18 2020-03-1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Contact tip rotary lock of a welding torch
USD861453S1 (en) * 2016-02-22 2019-10-01 Malco Products, Inc. 4-in-1 multiple socket driver
US10821579B2 (en) 2016-11-07 2020-11-03 Jacques Rajotte Screw driving device for use with an impact driver
TWI622465B (zh) * 2017-06-13 2018-05-01 Wu Kun Lin Screw drive for use with impact drives
USD889925S1 (en) * 2018-07-30 2020-07-14 Holley Performance Products, Inc. Adapter
US10974374B2 (en) 2018-12-19 2021-04-13 Jacques Rajotte Impact driver screw driving device with depth adjustment
TWI746290B (zh) * 2020-11-27 2021-11-11 吳昆霖 衝擊式電鑽之可調式旋入與旋出兩用停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40488A (en) * 1959-08-17 1960-06-14 Black & Decker Mfg Co Depth gauge for power-operated screwdriver, nut-runner, and the like
US3454059A (en) * 1967-10-02 1969-07-08 Black & Decker Mfg Co Attaching and adjusting construction for depth locating accessory
US4647260A (en) * 1984-03-15 1987-03-03 Black & Decker Inc. Depth-adjusting system for a power tool
JP2510156B2 (ja) 1986-02-06 1996-06-2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反転現像方法
US5601387A (en) * 1995-06-07 1997-02-11 Black & Decker Inc. Depth adjusting system for a power tool
US6499381B2 (en) * 2000-08-11 2002-12-31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Nosepiece assembly for a power tool
US6758116B2 (en) 2001-06-28 2004-07-06 Porter-Cable/Delta Depth adjusting system for a screw gun
DE102004053250A1 (de) 2004-11-04 2006-05-11 Hilti Ag Tiefenanschlag-Anordnung
GB0522413D0 (en) 2005-11-03 2005-12-14 Gmca Pty Ltd Depth adjustment apparatus for power tool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7127A (zh) * 2011-07-28 2011-12-07 杨明军 掌中锤打钉深度调节机构
CN102267127B (zh) * 2011-07-28 2016-08-03 杨明军 掌中锤打钉深度调节机构
CN102950565A (zh) * 2011-08-20 2013-03-0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螺钉扶持装置及装配该螺钉扶持装置的螺钉工具
CN102950565B (zh) * 2011-08-20 2015-07-01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螺钉扶持装置及装配该螺钉扶持装置的螺钉工具
CN105082082A (zh) * 2014-05-07 2015-11-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工具附件以及工具系统
CN105082082B (zh) * 2014-05-07 2020-01-1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工具附件以及工具系统
CN106956019A (zh) * 2017-04-07 2017-07-18 南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式数控钻的旋转前推式高精度柔性定位系统
CN106956019B (zh) * 2017-04-07 2019-06-07 南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式数控钻的旋转前推式高精度柔性定位系统
CN108633687A (zh) * 2018-05-08 2018-10-12 韦强 冲击钻及其使用方法
CN108633687B (zh) * 2018-05-08 2020-08-18 浙江中星制针股份有限公司 冲击钻及其使用方法
CN108915597A (zh) * 2018-06-30 2018-11-30 苏家乐 一种便于安装的扩径用钻头
CN111185870A (zh) * 2020-01-14 2020-05-22 深圳市迅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便捷的可靠性高的电动扳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64758B1 (en) 2010-07-21
JP4672604B2 (ja) 2011-04-20
US20070283792A1 (en) 2007-12-13
CN101085514B (zh) 2010-08-04
EP1864758A2 (en) 2007-12-12
US7823483B2 (en) 2010-11-02
RU2426637C2 (ru) 2011-08-20
DE602007007847D1 (de) 2010-09-02
RU2007121260A (ru) 2008-12-20
EP1864758A3 (en) 2009-05-27
JP2007326166A (ja) 2007-12-20
EP1864758B9 (en) 201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5514B (zh) 旋转工具的加工深度调整装置
CN1094082C (zh) 轴柄装卸构造
CN100491079C (zh) 螺钉拧紧机的主轴锁定机构
CN101553344B (zh) 用于手持式工具机的端头附件
US7594455B2 (en) Fastener removing tool
EP2693957B1 (en) Surgical drill instrument with motor and locking mechanism to receive an attachment and a cutting burr
CN101578165A (zh) 一孔锯组件,包括由一可旋转环形套管支撑的传动轴
WO2011155339A1 (ja) メインポールを有する作業機
AU2012308394B2 (en) Hole opener bearing arrangement
CN100406173C (zh) 柄类工具夹持结构
CN104919131B (zh) 井下旋转锁定机构
JP2013517142A5 (zh)
CN1683734B (zh) 圆筒锁
CN212529919U (zh) 锁紧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2470517A (zh) 冲击工具
RU2654904C2 (ru) Инструментальная оправка для режущих головок
CA2774379A1 (en) Self-locking threaded fasteners and release tools for same
CN100420531C (zh) 锤钻
CN2698035Y (zh) 耕耘机
JP4908444B2 (ja) 減速装置
JP4815137B2 (ja) 水道配管の穿孔カッター
WO2019218047A1 (en) Cycloidal speed reducer and method for retrofitting the same
JP5782277B2 (ja) 動力伝達ユニット及び動力伝達機構の取付方法
JP4150830B2 (ja) 鋼管杭の切断機及び切断方法
CN103140703B (zh) 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04

Termination date: 201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