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1573A - 热敏印刷机和热敏头的驱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敏印刷机和热敏头的驱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1573A
CN101081573A CN 200710105260 CN200710105260A CN101081573A CN 101081573 A CN101081573 A CN 101081573A CN 200710105260 CN200710105260 CN 200710105260 CN 200710105260 A CN200710105260 A CN 200710105260A CN 101081573 A CN101081573 A CN 101081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head
printing
thermal
line
energi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10526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1573B (zh
Inventor
岩崎文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NCR Voyi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505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0326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81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1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81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1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Abstract

一种热敏印刷机包括:第一热敏头,被配置以与纸张的一个表面接触;第二热敏头,被配置成与该纸张的另一个表面接触;以及控制器。第一热敏头使多个加热器元件通电以在该纸张的一个表面上印刷点像数据。第二热敏头使多个加热器元件通电以在该纸张的另一个表面上印刷点像数据。控制器被配置用于在第一热敏头和第二热敏头之间错开通电时间。

Description

热敏印刷机和热敏头的驱动控制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06年5月30日提交的第2006-150501号和第2006-150502号日本在先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印刷介质的两个表面上同时印刷图像的热敏印刷机,以及热敏印刷机的热敏头的驱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第11-286147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能够在热敏纸的两个表面上同时印刷图像的热敏印刷机。该印刷机具有两个压纸辊和两个热敏头。
在该热敏印刷机中,第一和第二压纸辊彼此同步并且以相同的输纸速度进行旋转。热敏纸在第一压纸辊和第一热敏头之间通过,从而由第一热敏头将图像印刷在热敏纸的一个表面上。同一张热敏纸然后在第二压纸辊和第二热敏头之间通过,从而由第二热敏头将图像印刷在该热敏纸的另一个表面上。
作为用于该热敏印刷机的印刷头,存在已知的行式热敏头(其中,多个加热器元件沿与热敏纸输纸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当将电流施加给对应于记录像素的加热器元件(即提供电能)时,被通电的加热器元件产生热。因此,任意点图形被印刷在了热敏纸上。
发明内容
在具有两个热敏头的热敏印刷机的情况中,当将电流同时施加给两个热敏头时,能量(电流)消耗的峰值变大。这需要相应的电源,阻碍了价格降低和尺寸的减小。
在本发明的下列实施例中,热敏印刷机包括:第一热敏头,其被配置成与纸张的一个表面接触;第二热敏头,其被配置成与纸张的另一个表面接触;以及控制器。第一热敏头使多个加热器元件施通电以在纸张的一个表面上印刷点像(dot image)数据。第二热敏头使多个加热器元件通电以在纸张的另一表面上印刷点像数据。控制器被配置来在第一热敏头和第二热敏头之间错开通电时间。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通过描述其部分地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下文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包括在并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上述概括描述和下面将做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敏印刷机的印刷机构部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热敏印刷机主要部分的构造的框图;
图3是示出设置在热敏印刷机中的热敏头的主要部分的构造的框图;
图4是示出在设置在热敏印刷机内的RAM中分配的主要存储区域的视图;
图5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由热敏印刷机的CPU执行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将异步印刷模式设置为印刷模式的情况下得到的主要信号的时序的实例的视图;
图7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将同步印刷模式设置为印刷模式的情况下得到的主要信号的时序的实例的视图;
图8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将异步印刷模式设置为印刷模式的情况下得到的点印刷的实例的视图;
图9是在第一实施例中将异步印刷模式设置为印刷模式的情况下得到的主要信号的时序的另一个实例;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热敏印刷机的CPU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具体示出图10的印刷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热敏纸的正面和背面均印刷字符串数据的实例;
图13是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施加至第一和第二热敏头的通电电流的峰值及其施加时间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图14是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在使一个热敏头通电的情况下的通电电流的峰值及其施加时间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图15是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在使两个热敏头同时通电的情况下的通电电流的峰值及其施加时间之间的关系的视图;以及
图16是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热敏纸的正面和背面均印刷字符串数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下面的实施例阐述了将本发明应用到热敏印刷机10的情况,其中,该热敏印刷机10在热敏纸1的正面和背面上印刷图像,其中,热敏纸1的两个表面上分别都具有热敏层。
(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中,控制印刷一点线(one-dot line)数据所需的通电时间。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热敏印刷机10的印刷机构部。缠绕成卷的热敏纸1容纳在未示出的印刷机主体的容纳部中。热敏纸1的前端被沿着输纸路径从纸容纳部抽出,并通过纸出口向外排出。
第一和第二热敏头2和4沿输纸路径设置。第二热敏头4相对于第一热敏头2位于纸容纳部一侧。
第一热敏头2被设置以使其与热敏纸1的一个表面(下文称为“正面1A”)接触。第一压纸辊3被设置以跨过热敏纸1与第一热敏头2相对。
第二热敏头4被设置以使其与热敏纸1的另一个表面(下文称为“背面1B”)接触。第二压纸辊5被设置以跨过热敏纸1与第二热敏头4相对。
用于切断热敏纸1的切割器机构6被直接设置在纸出口的上游侧。
热敏层分别形成在热敏纸1的正面和背面1A和1B上。热敏层由当被加热至预定的温度时会显现出所期望的颜色(诸如黑色或红色)的材料形成。热敏纸1缠绕成卷从而使正面1A面向内。
第一热敏头2和第二热敏头4每个都是行式热敏头,其中,在一行中布置多个加热器元件,且它们连接至印刷机的主体,从而这些加热器元件的排列方向与热敏纸1的输纸方向交叉成直角。
压纸辊3和压纸辊5每个都形成为圆柱体形状。当通过未示出的动力转换机构接收到输纸马达23(稍后描述)的旋转时,第一和第二压纸辊3和5分别沿图1的箭头所指方向旋转。压纸辊3和5的旋转沿图1箭头所示方向进给从纸容纳部抽取的热敏纸1,并将其通过纸出口向外排出。
图2是示出热敏印刷机10的主要部分的构造的框图。热敏印刷机10包括作为控制器主体的CPU(中央处理单元)11。ROM(只读存储器)13、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4、I/O(输入/输出)端口15、通信接口16、第一和第二马达驱动电路17和18、以及第一和第二热敏头驱动电路19和20通过总线12(如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等)连接至CPU 11。从电源电路21向CPU 11和上述部件提供驱动电流。
用于产生印刷数据的主机设备30连接至通信接口16。来自于设置在印刷机主体中的各个传感器22的信号被输入至I/O端口15。
第一马达驱动电路17控制用作输纸机构的驱动源的输纸马达23的开/关。第二马达驱动电路18控制用作切割器机构6的驱动源的切割器马达24的开/关。
第一热敏头驱动电路19驱动第一热敏头2。第二热敏头驱动电路20驱动第二热敏头4。
第一热敏头驱动电路19和第一热敏头2之间的通信将利用图3的框图来描述。应该注意,第二热敏头驱动电路20和第二热敏头4之间通信是相同的,在此将省略对其进行描述。
第一热敏头2由其中N个加热器元件排成一行的行式热敏头主体41、具有先入先出功能的锁存电路42、以及通电控制电路43组成。热敏头主体41被配置来每次都印刷由N个点组成的一线(one-line)数据。锁存电路42为每行都锁存该一线数据。通电控制电路43根据锁存电路42锁存的一线数据选择性地接通热敏头主体41的多个加热器元件。
每次通过总线12加载对应于N个点的一行数据时,第一热敏头驱动电路19都向锁存电路42输出串行数据信号DATA和锁存信号LAT,以及向通电控制电路43输出使能信号ENB。
在锁存信号LAT变为有效时,锁存电路42锁存从热敏头驱动电路19输出的一线数据。当使能信号ENB有效时,通电控制电路43选择性地使对应于由锁存电路42锁存的一线数据的印刷点的加热器元件通电。
如图4所示,热敏印刷机10包括接收缓冲器51、正面图像缓冲器52、和背面图像缓冲器53。接收缓冲器51从主机设备30接收印刷数据并暂存该印刷数据。在正面图像缓冲器52中产生并保存将被印刷在热敏纸1的正面1A上的点像数据。在背面图像缓冲器53中产生并保存将被印刷在热敏纸1的背面1B上的点像数据。上述缓冲器51,52和53配置在RAM 14内。
CPU 11根据图5中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T1至步骤ST13的过程,来控制在热敏纸1上进行双面印刷。
在步骤ST1中,CPU 11等待接收印刷数据。一旦从主机设备30接收到印刷数据,CPU 11就将该印刷数据保存到接收缓冲器51中。在步骤ST2中,CPU 11从印刷数据的头部开始顺序地将接收缓冲器51中的印刷数据变换为点数据。点数据然后被保存在正面图像缓冲器52中。
在步骤ST3中,CPU 11确定在正面图像缓冲器52中是否已经保存了一定数量的点数据。当已保存了一定数量的点数据时,CPU11前进到步骤ST4。
在步骤ST4中,CPU 11顺序的将接收缓冲器51中的余下的印刷数据变换为点数据。变换后的点数据保存在背面图像缓冲器53中。
在步骤ST5中,CPU 11确定在背面图像缓冲器53中是否已经保存了一定数量的点数据。当已保存了一定数量的点数据时,CPU11前进到步骤ST6。
同样在在一定数量的点数据已被保存到正面缓冲器52和背面缓冲器53之前,接收缓冲器51中的所有印刷数据都已被变换为点数据的情况下,CPU 11也前进到步骤ST6。
在步骤ST6中,CPU 11对保存在正面图像缓冲器52中的点数据的印刷点数进行计数。该点数然后作为正面记录像素数p1被保存。
在步骤ST7中,CPU 11对保存在背面图像缓冲器53中的点数据的印刷点数进行计数。该点数然后作为背面记录像素数p2被保存。
在步骤ST8中,CPU 11将正面记录像素数p1和背面记录像素数据p2相加,然后确定和(p1+p2)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Q。阈值Q是基于电源电路21的规格设置的任意值。
在将和(p1+p2)超过阈值Q作为比较结果的情况下,CPU 11前进到步骤ST9。在步骤ST9中,CPU 11将印刷模式设置为异步印刷模式。
在和(p1+p2)没有超过阈值Q的情况下,CPU 11前进到步骤ST10。在步骤ST10中,CPU 11将印刷模式设置为同步印刷模式。
在设置了印刷模式之后,CPU 11前进到步骤ST11。在步骤ST11中,CPU 11根据所设置的印刷模式来控制双面印刷。即,CPU 11以行为单位将保存在正面图像缓冲器52中的点数据提供给第一热敏头2,以使其在热敏纸1的正面1A上印刷点数据。同时,CPU 11以行为单位将保存在背面图像缓冲器53中的点数据提供给第二热敏头4,以使其在热敏纸1的背面1B上印刷点数据。
在完成了保存在正面图像缓冲器52和背面图像缓冲器53中的点数据的印刷之后,CPU 11前进到步骤ST12。在步骤ST12中,CPU 11确定在接收缓冲器51中是否还剩余任何印刷数据。
在剩余任何印刷数据的情况下,CPU 11再次执行从步骤ST2到ST12的处理。在没有剩余印刷数据的情况下,CPU 11前进到步骤ST13。
在步骤ST13中,CPU 11执行热敏纸1的长输纸,然后向切割器马达24输出驱动信号。驱动信号的输出使切割器马达24起动切割器机构6,从而切断热敏纸。于是,完成了对接收到的印刷数据的控制。
图6是在设置了异步印刷模式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主要信号的时序图。图6中从上部开始示出了印刷一个点-线数据所需的一个周期(光栅周期)、输纸马达23的脉冲驱动脉冲、第一热敏头2的锁存信号LAT1、第二热敏头4的锁存信号LAT2、第一热敏头2的使能信号ENB1、和第二热敏头4的使能信号ENB2。
如图6所示,在设置了异步印刷模式的情况下,在一个光栅周期的1/2周期处输出驱动脉冲信号。在一个光栅周期的相同周期处输出锁存信号LAT1和LAT2。使能信号ENB1与驱动脉冲信号的第一个半脉冲信号同步输出。使能信号ENB2与驱动脉冲信号的第二个半脉冲信号同步输出。
使能信号ENB1和ENB2的脉冲宽度,即,印刷一个点-线数据所需的通电时间被设置为小于一个光栅周期的持续时间的1/2。换言之,一个光栅周期被设置为超过印刷一个点-线数据所需的通电时间的两倍。
图8示出了在设置了异步印刷模式的情况下所得到的点印刷的实例。在图8中,左侧示出了由第一热敏印刷头2印刷在正面1A上的印刷实例61,右侧示出了由第二热敏印刷头4印刷在背面1B上的印刷实例62。黑点63表示印刷点,白点64表示非印刷点。热敏纸1的输纸方向由箭头65表示。间距d表示印刷点63在输纸方向65上的点长度。
在锁存信号LAT1接通、同时使能信号ENB 1接通时,第一热敏头2使对应于由锁存电路42锁存的一线(one-line)数据(N个点数据)的印刷点63的加热器元件通电。因此,沿正交于热敏纸1的输纸方向65的方向将对应于一线的印刷点63(每个点长度=d)印刷到热敏纸1的正面1A上。
在锁存信号LAT2接通、同时使能信号ENB2接通时,第二热敏头4使对应于由锁存电路42锁存的一线数据(N个点数据)的印刷点63的加热器元件通电。因此,沿正交于热敏纸1的输纸方向65的方向将对应于一线的印刷点63(每个点长度=d)印刷到热敏纸1的背面1B上。
输纸马达23分别与使能信号ENB1的输出定时和使能信号ENB2的输出时刻同步被开启。每次输纸马达23被开启时,热敏纸1都按一个方向进行输纸。由于在一个光栅周期的1/2周期处输出输纸马达23的驱动脉冲信号,因而输纸量是印刷点63在输纸方向65上的点长度d的一半(d/2)。
因此,如图8所示,印刷在热敏纸1的正面1A上的一线数据和印刷在其背面1B上的一线数据的位置错开点长度的一半(d/2)。
如上所述,在设置了异步印刷模式的情况下,使能信号ENB1有效的时间和使能信号ENB2有效的时间不会相互交叠。具体地,第一热敏头2和第二热敏头4的通电周期分别被设置为印刷一个点-线数据所需的通电时间的两倍以上,在第一和第二热敏头2和4之间通电周期基本上错开1/2个周期。
因此,两个热敏头2和4不会同时被通电,结果在热敏头通电时间所需的电流的峰值变成低值,该低值基本上对应于在仅有一个热敏头的单面热敏印刷机的情况下所得到的值。
图7是在设置了同步印刷模式的情况下得到的主要信号的时序图。图7从上部开始示出了印刷由N个点组成的一线数据所需的周期(光栅周期)、输纸马达23的驱动脉冲信号、第一热敏头2的锁存信号LAT1、第二热敏头4的锁存信号LAT2、第一热敏头2的使能信号ENB1、和第二热敏头4的使能信号ENB2。
此外,如图7所示,在设置了同步印刷模式的情况中,和设置了异步印刷模式的情况中一样,驱动脉冲的信号也是在一个光栅周期的1/2周期处被输出。锁存信号LAT1和LAT2在一个光栅周期的相同的周期处被输出。然而,一个光栅周期被设置为异步印刷模式中的一个光栅周期的持续时间的一半。
使能信号ENB1和ENB2与驱动脉冲信号的第一个半脉冲信号同步被输出。使能信号ENB1和ENB2的脉冲宽度被设置为小于一个光栅周期的持续时间。
如上所述,在设置了同步印刷模式的情况下,使能信号ENB1有效的时间和使能信号ENB2有效的时间相互一致。
因此,两个热敏头2和4同时被通电。然而,在通电时所消耗的电流不会超过电源电路21的规格。
在设置了同步印刷模式的情况下,一个光栅周期被设置为异步印刷模式中的一个光栅周期的持续时间的一半。因此,热敏纸1以两倍于异步印刷模式中的速度进行输纸,从而能够进行高速印刷。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一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热敏头2和第二热敏头4的通电周期彼此基本上错开1/2周期,因此第一热敏头2和第二热敏头4的通电时间不相互重叠。然而,阻止通电时间相互重叠的方法不限于此。
图9是在设置了异步印刷模式的情况下得到的主要信号的另一个时序图。图9从上部开始示出了光栅周期、输纸马达23的驱动脉冲信号、锁存信号LAT1、锁存信号LAT2、使能信号ENB1、和使能信号ENB2。
还是在该实例中,使能信号ENB1与驱动脉冲信号的第一个半脉冲信号同步被输出。另一方面,使能信号ENB2与使能信号ENB1的下降沿同步被输出。即,在第一热敏头2通电结束时,第二热敏头4的通电启动。
通过以上控制方法,第一热敏头2的通电时间和第二热敏头4的通电时间不相互重叠。因而,可以在热敏头通电时将所需电流的峰值降低到一个较低值。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设置了同步印刷模式时,第一和第二热敏头2和4的通电时间彼此完全一致。然而,即使允许第一和第二热敏头2和4的通电时间相互部分重叠,也可以实现高速印刷。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正面图像缓冲器52中产生的所有点数据的印刷点的数量和在背面图像缓冲器53中产生的所有点数据的印刷点的数量之和、与阈值Q进行比较,来据此确定印刷模式。然而,印刷模式的确定方法不限于此。
例如,正面图像缓冲器52和背面图像缓冲器53的区域被分别分割成第一半和第二半。然后,计算两个第一半的正面记录像素数p1和背面记录像素数p2的和,然后确定该和是否超过阈值Q。类似地,计算两个第二半的正面记录像素数p1和背面记录像素数p2的和,然后确定该和是否超过阈值Q。
从而,可以在第一半和第二半之间选择不同的印刷模式。在此情况下,正面图像缓冲器52和背面图像缓冲器53的区域被分割成的尺寸不限于1/2。
根据第一实施例,在热敏印刷机可以只使用异步印刷模式来执行印刷操作。在此情况中,可以省略图5所示的步骤ST6至步骤ST9的处理。
第一实施例不限于使用正面和背面分别形成有热敏层的热敏纸1的热敏印刷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也可以用于采用在热敏头2和4以及纸之间进给墨带的机构以使印刷机接收平整的纸张等的热敏印刷机。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此,同样大小和同样行距的字符串以点像数据被印刷至热敏纸1的两个表面上。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热敏印刷机10具有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热敏印刷机10同样的硬件配置。因此,图1到图4对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是公共的,在此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图10是示出CPU 11的主要控制步骤的流程图。在第二实施例中,CPU 11根据步骤ST21到步骤ST28控制在热敏纸1上进行双面印刷。
步骤ST21至步骤ST25的过程和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T1至步骤ST5的过程是一样的。在此将省略对其进行描述。
在正面图像缓冲器52和背面图像缓冲器53中分别保存了一定量的点数据之后,或者在接收缓冲器51中的所有印刷数据都已被变换成点数据之后,CPU 11前进至步骤ST26。在步骤ST26中,CPU 11执行如图11具体所示的印刷处理。
在步骤ST31中,CPU 11将正面行计数器A和背面行计数器B重置为“0”。正面行计数器A和背面行计数器B被配置在例如RAM14中。
然后,在步骤ST32中,CPU 11驱动输纸马达23一步使热敏纸1进给一行。同时,如步骤ST33,CPU 11使正面行计数器A增加“1”。
接下来,在步骤ST34中,CPU 11从正面图像缓冲器52中读取第A行的一个点-线数据。第A行的“A”是正面行计数器A的值。CPU 11然后将读取的一个点-线数据传送至第一热敏头驱动电路19。
接下来,通过第一热敏头驱动电路19的动作,第一热敏头2的锁存电路42与锁存信号LAT同步地将第A行的一个点-线数据锁存。然后,当使能信号ENB有效时,使对应于由锁存电路42锁存的一个点-线数据的印刷点的加热器元件通电。因此,第A行的一个点-线数据被印刷到了热敏纸1的正面1A上。
在步骤ST35中,CPU 11确定正面行计数器A是否已经超过第一设定值P。第一设定值P将在后面进行描述。在正面行计数器A还没有超过第一设定值P的情况下,CPU 11返回到步骤ST32。
即,CPU 11重复步骤ST32到步骤ST35的处理,直到正面计数器A已经超过第一设定值P。更具体地,每次CPU 11使热敏纸1进给一行时,它都重复顺序地从正面图像缓冲器52读取一个点-线数据以及将该一个点-线数据传送至第一热敏头驱动电路19的处理。
当正面行计数器A已经超过第一设定值P时,如步骤ST36,CPU 11将背面行计数器B增加“1”。
然后,在步骤ST37中,CPU 11从背面图像缓冲器53读取第B行的一个点-线数据。第B行的“B”是背面行计数器B的值。CPU11然后将读取的一个点-线数据传送至第二热敏头驱动电路20。
然后,通过第二热敏头驱动电路20的动作,第二热敏头4的锁存电路42与锁存信号LAT同步地将第B行的一个点-线数据进行锁存。然后,当使能信号ENB有效时,使对应于由锁存电路42锁存的一个点-线数据的印刷点的加热器元件通电。因此,第B行的一个点-线数据被印刷到了热敏纸1的背面1B上。
在步骤ST38中,CPU 11确定正面行计数器A是否已经达到了超过第一设定值P的第二设定值Q。第二设定值Q也将在后面进行描述。在正面行计数器A没有达到第二设定值Q的情况下,CPU 11返回步骤ST32。
即,CPU 11重复步骤ST32到步骤ST38的处理,直到正面行计数器A已经超过第二设定值Q。更具体地,每次CPU 11使热敏纸1进给一行时,它都重复顺序从正面图像缓冲器52读取一个点-线数据并将该一个点-线数据传送至第一热敏头驱动电路19的处理,以及从背面图像缓冲器53读取一个点-线数据并将该一个点-线数据传送至第二热敏头驱动电路20的处理。
当正面行计数器A已经达到了第二设定值Q时,如步骤ST39,CPU 11确定背面行计数器B是否已经达到了第二设定值Q。在背面行计数器还没达到第二设定值Q的情况下,如步骤ST40,CPU 11使热敏纸1进给一行并返回步骤ST35。
即,CPU 11重复步骤ST36到步骤ST40的处理,直到背面行计数器B已经超过第二设定值Q。更具体地,每次CPU 11使热敏纸1进给一行,它都重复顺序地从背面图像缓冲器53读取一个点-线数据并将该一个点-线数据传送至第二热敏头驱动电路20的处理。
当背面行计数器B已经达到第二设定值Q时,如步骤ST41,CPU 11清除正面图像缓冲器52和背面图像缓冲器53。于是,完成了当前印刷操作。
如步骤ST27,在完成印刷操作后,CPU确定在接收缓冲器51中是否剩有任何印刷数据。在剩有任何印刷数据的情况下,CPU 11再次执行步骤ST22至步骤ST27的处理。在没有剩下任何印刷数据的情况下,如步骤ST28,CPU 11执行热敏纸1的长进给并向切割器马达24输出驱动信号。该驱动信号使切割器马达24起动切割器机构6,从而切割热敏纸1。然后,结束对所接收的印刷数据的控制。
图12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印刷实例。该实例示出了相同尺寸相同行距的多行字符串(在正面和背面将被印刷的数据的内容不必相同)被印刷的情况。在图12中,左侧示出了热敏纸1的正面1A上的印刷实例71,并且右侧示出了该纸的背面1B上的印刷实例72。箭头73表示热敏纸1的输纸方向。
间距d表示形成字符串的点-线数据在平行于输纸方向73的方向上的行数。对应于d行的一个点-线数据形成一行字符串。
间距h表示在上和下字符串之间形成间隔所需的行数。对应于h行的一个点-线数据(所有数据都为非印刷点)形成一个行距。
间距g表示由对应于行数d和行数h之和(d+h)的1/2的行数形成的间隙。
第一设定值P被设置为等于构成间距g的行数{(d+h)/2}的值。第二设定值Q被设置为可以在正面图像缓冲器52和背面图像缓冲器53中进行变换的点像数据的行数。通过如上所述设定第一和第二设定值P和Q,根据下述的步骤来执行双面印刷。
首先,从第1行到第g行,使第一热敏头2通电以在热敏纸1的正面1A上印刷第一行的字符串的点数据。同时,没有使第二热敏头4通电。
当由第一热敏头2进行第g行的印刷时,正面行计数器A超过第一设定值P,从而启动了由第二热敏头4在背面1B上进行印刷操作。第一热敏头2和第二热敏头4分别被通电,从而在热敏纸1的正面1A和背面1B上印刷字符串的点数据。
应该注意,在正面1A上,在具有行数d的一行字符串和下一行字符串之间具有行数h的行进给区域中,第一热敏头2没有被通电。类似地,在背面1B上,在具有行数d的一行字符串和下一行字符串之间具有行数h的行进给区域中,第一热敏头4没有被通电。
图1 3示出了在第二实施例中施加给第一与第二热敏头2和4的通电电流的峰值(纵轴)与其施加时间(横轴)之间的关系。另外,作为参考,图14示出了在一个热敏头被通电的情况下,通电电流峰值与其施加时间之间的关系。并且图15示出了在两个热敏头被同时通电的情况下,电流峰值与其施加时间之间的关系。
图13到图15中,参考标号81表示由第一热敏头2印刷在正面1A上的点像数据。阴影部分表示字符串数据,非阴影部分表示行间间隔。参考标号82表示由第二热敏头4印刷在背面1B上的点像数据。阴影部分表示字符串数据,非阴影部分表示行间间隔。
如由图13清楚看到的,在第二实施例中,电流峰值上升到I2的时间周期比印刷一行字符串所需的通电时间缩短了形成行间间隔所需的时间。因此,通电电流的峰值可以降低至I1,该值与在大部分时间周期中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中的水平相同。
在两个热敏头2和4被用于在纸张的两个表面上进行印刷的情况中,如图15所示,通电电流的峰值上升到I2的时间周期等于印刷一行字符串所需的通电时间,这需要大容量电源。因此,实现降低价格和减小设备尺寸变得很难。根据第二实施例,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由第一热敏头2开始印刷字符串后,当印刷点-线数已经达到了行数g时,第二热敏头4开始印刷字符串。然而,调整印刷开始时刻的方法不限于此。
例如,控制可以如此实现,即,首先由第二热敏头4开始印刷字符串,当印刷点-线数已经达到了g行时,由第一热敏头2开始印刷字符串。
此外,控制可以如此实现,即,在由热敏头中的一个开始印刷字符串后对印刷点-线数进行计数,当印刷点-线数已经达到了形成行间间隔所需的点-线数h时,由另一热敏头开始印刷字符串。即,第一设定值P可以设置为等于形成行间间隔所需的点-线数h。
图16示出了这种情况中的印刷实例。该实例还示出了印刷多行同样大小和同样行距的字符串的情况。在图16中,左侧示出了热敏纸1的正面1A上的印刷实例91,右侧示出了在其背面1B上的印刷实例92。箭头93表示热敏纸1的输纸方向。
首先,从第1行到第h行,第一热敏头2被通电以在热敏纸1的正面1A上印刷第1行的字符串数据的点数据。同时,第二热敏头4没有被通电。
当由第一热敏头2执行第h行的印刷时,正面计数器A超过第一设定值P,从而造成由第二热敏头4开始在背面1B上进行印刷操作。第一热敏头2和第二热敏头4分别被通电,从而在热敏纸1的正面1A和背面1B上印刷字符串的点数据。
应该注意,在正面1A上,在具有行数d的一行字符串和下一行的字符串之间具有行数h的行进给区域中,第一热敏头2没有被通电。类似地,在背面1B上,在具有行数d的一行字符串和下一行字符串之间具有行数h的行进给区域中,第二热敏头4没有被通电。因此,该情况可以获得和第二实施例同样的优点。
第二实施例也不局限于使用分别形成有热敏层的正面和背面的热敏纸1的热敏印刷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也可运用到接收平整纸张等的热敏印刷机。
在第二实施例中,当一个点-线数据被分别传送至第一热敏头驱动电路19和第二热敏头驱动电路20时,第一热敏头2和第二热敏头4同时被通电。因此,能量(电流)消耗的峰值变大。
因此,优选地,和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中一样,控制热敏头2和4的通电周期,以使在第一和第二热敏头2和4之间不会使印刷一个点-线数据所需的通电时间重叠。
这避免了两个热敏头2和4同时被通电,从而将所需电流的峰值减少到和单面热敏印刷机的情况中相同的水平。
很显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还具有其他的优点和修改。因而,本发明在其更宽的方面不局限于本文中所示及所描述的具体细节和典型实施例。因此,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总的发明构思的精神与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Claims (19)

1.一种热敏印刷机,包括:
第一热敏头,被配置成与纸张的一个表面接触,并使多个加热器元件通电以在所述纸张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印刷点像数据,
第二热敏头,被配置成与所述纸张的另一个表面接触,并使多个加热器元件通电以在所述纸张的所述另一个表面上印刷点像数据;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之间错开通电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印刷机,其中,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通电周期以使所述第一热敏头印刷一个点-线数据所需的通电时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印刷一个点-线数据所需的通电时间不会彼此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敏印刷机,其中,
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一热敏头的通电周期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通电周期设置为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印刷一个点-线数据所需的通电时间的两倍以上,以及使所述第一热敏头的通电周期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通电周期基本上彼此错开1/2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敏印刷机,其中,
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一热敏头的通电周期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通电周期设置为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印刷一个点-线数据所需的通电时间的两倍以上,使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中的一个热敏头通电,以及在所述一个热敏头通电结束时,开始使另一个热敏头通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敏印刷机,进一步包括:
确定部,被配置成用于确定将由所述第一热敏头印刷的印刷数据的记录像素数与将由所述第二热敏头印刷的印刷数据的记录像素数之和是否超过阈值;以及
模式设置部,被配置成用于在所述确定部已经确定了所述和已经超过阈值时设置为异步模式,而在所述确定部已经确定了所述和未超过所述阈值时设置为同步模式,其中,
当已设置成所述异步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所述通电周期,以使所述第一热敏头的通电时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通电时间不会彼此重叠,同时当设置成所述同步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所述通电周期,以使所述第一热敏头的所述通电时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所述通电时间的至少部分相互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敏印刷机,进一步包括输纸速度控制器,其控制所述纸张的输纸速度,以使所述同步模式中的所述输纸速度高于所述异步模式中的所述输纸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印刷机,其中,
在使用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以点像数据将相同大小相同行距的字符串印刷在所述热敏纸的两个表面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第一热敏头印刷字符串的印刷开始时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印刷字符串的印刷开始时间至少相互错开形成行间间隔所需的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敏印刷机,其中,
所述控制器从由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中的一个热敏头开始印刷所述字符串开始对印刷点-线数进行计数,且当行数已基本上达到了形成所述字符串和所述行间间隔所需的点-线数的和的1/2时,由所述另外一个热敏头开始印刷字符串。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敏印刷机,其中,
所述控制器从由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中的一个热敏头开始印刷所述字符串开始对印刷点-线数进行计数,且当行数已基本上达到了形成所述行间间隔所需的点-线数时,由另外一个热敏头开始印刷字符串。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敏印刷机,其中,
所述控制器进一步控制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通电周期,以使由所述第一热敏头印刷一个点-线数据所需的通电时间和由所述第二热敏头印刷一个点-线数据所需的通电时间不相互重叠。
11.一种热敏印刷机的热敏头驱动控制方法,所述热敏印刷机包括:
第一热敏头,被配置成与纸张的一个表面接触,并使多个加热器元件通电以在所述纸张的所述一个表面上进行印刷;以及
第二热敏头,被配置成与所述纸张的另一个表面接触,并使多个加热器元件通电以在所述纸张的所述另一个表面上进行印刷,
所述方法包括:
执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热敏头的通电时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通电时间相互错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敏头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通电周期,以使所述第一热敏头印刷一个点-线数据所需的通电时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印刷一个点-线数据所需的通电时间不相互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敏头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热敏头的通电周期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通电周期设置为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印刷一个点-线数据所需的通电时间的两倍以上的时间周期,且使所述第一热敏头的通电周期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通电周期基本上相互错开1/2周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敏头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热敏头的通电周期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通电周期设置为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印刷一个点-线数据所需的通电时间的两倍以上的时间周期,使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中的一个热敏头通电,并且当所述一个热敏头通电结束时,开始使另一个热敏头通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敏头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将由所述第一热敏头印刷的印刷数据的记录像素数与将由所述第二热敏头印刷的印刷数据的记录像素数的和是否超过阈值;以及
在所述和已经超过所述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热敏头的通电周期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通电周期,以使所述第一热敏头的通电时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通电时间不相互重叠,同时在所述和未超过所述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热敏头的通电周期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通电周期,以使所述第一热敏头的通电时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的通电时间的至少一部分相互重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敏头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纸张的输纸速度以使在所述和未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的所述输纸速度变为高于所述和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的所述输纸速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敏头驱动控制方法,其中
在使用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以点像数据在热敏纸的两个表面上印刷相同大小相同行距的字符串的情况中,所述第一热敏头印刷字符串的印刷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热敏头印刷字符串的印刷开始时刻至少相互错开形成行间间隔所需的时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热敏头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从由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中的一个热敏头开始印刷所述字符串开始,对印刷点-线数进行计数,当行数已达到形成所述字符串和行间间隔所需的点-线数的和的1/2时,开始由另一热敏头印刷字符串。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热敏头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从由所述第一热敏头和所述第二热敏头中的一个热敏头开始印刷所述字符串开始,对印刷点-线数进行计数,当行数已达到形成行间间隔所需的点-线数时,开始由另一热敏头印刷字符串。
CN2007101052605A 2006-05-30 2007-05-28 热敏印刷机和热敏头的驱动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0815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50502 2006-05-30
JP2006-150502 2006-05-30
JP2006150502A JP4303261B2 (ja) 2006-05-30 2006-05-30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印刷方法
JP2006-150501 2006-05-30
JP2006150501A JP4537977B2 (ja) 2006-05-30 2006-05-30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印刷方法
JP2006150501 2006-05-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1573A true CN101081573A (zh) 2007-12-05
CN101081573B CN101081573B (zh) 2010-04-14

Family

ID=38853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52605A Active CN101081573B (zh) 2006-05-30 2007-05-28 热敏印刷机和热敏头的驱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37977B2 (zh)
CN (1) CN10108157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1463A (zh) * 2010-03-31 2011-10-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热敏打印机
CN102935764A (zh) * 2012-11-15 2013-02-20 无锡中亚工具厂 实时热敏打印装置
CN102956148A (zh) * 2011-08-23 2013-03-06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粘附力显现单元、粘附标签发行装置以及打印机
CN103112254A (zh) * 2013-02-01 2013-05-22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敏头加热调节装置、方法及热敏打印机
CN107264062A (zh) * 2016-03-31 2017-10-2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CN107776217A (zh) * 2016-08-24 2018-03-09 湖南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pos机的打印驱动方法和打印驱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31086B2 (ja) * 2009-09-17 2014-03-05 エヌ・シー・アール・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0198A (en) * 1997-05-29 2000-09-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rinting head driv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printing head
JPH11286147A (ja) * 1998-04-02 1999-10-19 Nec Yonezawa Ltd 両面印刷機構
DE60229573D1 (de) * 2001-01-26 2008-12-11 Seiko Epson Corp Drucksystem, Thermodrucker, Drucksteuerungsverfahren und Datenspeichermedium
US6784906B2 (en) * 2001-12-18 2004-08-31 Ncr Corporation Direct thermal printer
CN100448681C (zh) * 2003-07-10 2009-01-07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热敏粘合纸的向前传送和裁切方法及其印刷机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1463A (zh) * 2010-03-31 2011-10-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热敏打印机
CN102211463B (zh) * 2010-03-31 2015-06-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热敏打印机
CN102956148A (zh) * 2011-08-23 2013-03-06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粘附力显现单元、粘附标签发行装置以及打印机
CN102935764A (zh) * 2012-11-15 2013-02-20 无锡中亚工具厂 实时热敏打印装置
CN102935764B (zh) * 2012-11-15 2015-08-19 无锡中亚工具厂 实时热敏打印装置
CN103112254A (zh) * 2013-02-01 2013-05-22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敏头加热调节装置、方法及热敏打印机
CN103112254B (zh) * 2013-02-01 2015-09-09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敏头加热调节装置、方法及热敏打印机
CN107264062A (zh) * 2016-03-31 2017-10-2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CN107264062B (zh) * 2016-03-31 2019-09-27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CN107776217A (zh) * 2016-08-24 2018-03-09 湖南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pos机的打印驱动方法和打印驱动装置
CN107776217B (zh) * 2016-08-24 2019-12-13 湖南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pos机的打印驱动方法和打印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1573B (zh) 2010-04-14
JP4537977B2 (ja) 2010-09-08
JP2007320086A (ja) 2007-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1573B (zh) 热敏印刷机和热敏头的驱动控制方法
EP1862319B1 (en) Thermal printer and drive control method of thermal head
US5451988A (en)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led preheating of a thermally activated printing head
JPH063193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1862317B1 (en) Thermal print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476388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964225B2 (en)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printing control device and printing device with printing data printed according to height of another blank space
JP2007320123A (ja) 両面印刷装置
US7401914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inting apparatus
EP1972448A1 (en)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JP200409829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EP2279874A1 (en) Printer
JP4303261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印刷方法
JP4018433B2 (ja) 記録装置
JP2009269354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3535846B2 (ja) プリント装置
JP4182549B2 (ja) 長尺印刷装置
JP2003154711A (ja)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866961B2 (ja) ライ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05186510A (ja) ライン型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分割駆動方法
JPS5968273A (ja) 両面サ−マル印刷装置
JP2004351676A (ja) 画像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JP2004017609A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2003205639A (ja) ライ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の印字記録方法
JPS5968268A (ja) 両面サ−マル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403

Address after: Tokyo

Applicant after: Toshiba tiger Co., Ltd.

Co-applicant after: NCR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tec K. 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Xiu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Assignor: NCR Corp.

Contract record no.: 201099000081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hermal printer and drive control method of thermal hea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14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Open date: 20071205

Record date: 201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