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6626B - 用于纱线喷气交缠的高效装置及相应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纱线喷气交缠的高效装置及相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6626B
CN101076626B CN200580034567XA CN200580034567A CN101076626B CN 101076626 B CN101076626 B CN 101076626B CN 200580034567X A CN200580034567X A CN 200580034567XA CN 200580034567 A CN200580034567 A CN 200580034567A CN 101076626 B CN101076626 B CN 1010766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entwining
chamber
wall
compresse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345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6626A (zh
Inventor
G·贝尔福特
A·伊万诺夫
S·毛罗
F·泰斯托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terama SpA
Original Assignee
Sinterama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terama SpA filed Critical Sinterama SpA
Publication of CN101076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66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76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66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00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a particular structure; Modifying, retaining, or restoring the physical form or cross-sectional shape, e.g. by use of dies or squeeze rollers
    • D02J1/08Interlacing constituent filaments without breakage thereof, e.g. by use of turbulent air strea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纱线(Y)的喷气交缠装置(10),包括交缠室(24)、用来在装置(10)入口处接收纱线(Y)并将其喂入交缠室(24)的第一入口通道(22)、以及用来接收来自交缠室(24)的纱线并在装置出口处排出的第二出口通道(23),其中交缠室(24)由第一喷射壁(24a)和第二偏转壁(24b)限定形成,该第一喷射壁(24a)支承用来喷射连续压缩空气气流(31)的喷嘴(26),第二偏转壁(24b)与第一壁(24a)相对并适于接收和偏转由喷嘴(26)喷出且与待交缠纱线相交叉的压缩空气气流(31),并且第二偏转壁(24b)在相对于纱线(Y)通过装置的喂入路径(11)的横向平面和纵向平面上都是凹形形状。

Description

用于纱线喷气交缠的高效装置及相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一种用于纱线交缠的装置,更准确地说是涉及一种喷气型交缠装置,该装置适合于在纱线穿过装置时,通过这根纱线与压缩空气的连续气流相交叉,来产生纱线交缠效果。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来喷气交缠纱线的相应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在纺织技术中,交缠操作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经常被称之为变形的更一般工艺中的基本部分,其目的是使一个基本是由大量长丝构成的合成纱线组成的初始织物要素获得所需的性能、外观和随后的机加工适用性,该要素通常是传统纱线或经纱。
因此,在变形工艺中,初始复丝合成纱以这样一种方式被适当处理和变形,以呈现可与传统纱线(例如由天然纤维制得的纱线)相媲美的稳定性、抵抗性、膨体性和柔软性等特性,因而,除了别的因素以外,使得可以在纺织周期内所设想的连续步骤(其中有仅作为示例的织造)中加工纱线。
在这种背景下,交缠操作具体包括对初生复合合成纱线进行处理,以使这种长丝状结构进行叠缩和混合,而在长丝间形成结点,并最终使由此形成的交缠纱线具有稳定性、紧密性和抵抗性,并由于这些特性而适于随后的纺织加工操作,其中初生复合合成纱线由多根按照相当简单、有序的结构排列而成的长丝组成,所以其基本上不稳定且缺少抱合力。
具体地,现有技术生产的交缠纱线通常沿着其长度或纵向延伸部分具有复合长丝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较细段的区与具有较粗段的区相互交替,其中较细段的区也叫做结点或者结合区,对应于由交缠工艺得到的长丝之间结点集中的纱线部分,而较粗段的区对应于没有这些结点或者具有很少结点并因此长丝间结合较少的纱线部分。
所生产的交缠纱线在每单位长度上的结点数常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参数,它为交缠操作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定量的定义。
广泛用于工业的一种重要的交缠技术利用了压缩空气气流,所述的压缩空气是在一个由多个壁面限定的基本上封闭的空间或体积内喷射的,该空间或体积与通道形导纱器相连,而通道形导纱器用于在纵向方向上接收将要交缠的由许多长丝组成的复丝纱。
在这个技术中,当纱线沿着导纱通道连续前进时,压缩空气在纱线周围产生涡流,涡流与纱线相互作用并使得纱线中的长丝缠结,从而在长丝之间产生很多结合,这样就赋予交缠纱线以坚固性和稳定性,当纱线在导纱通道的出口处排出时,就可以获得交缠的纱线。
压缩空气气流是由一个喷嘴恒定地喷射,当纱线沿着导纱通道前进时,该喷嘴在纱线周围的封闭空间上开口,以产生并连续地供给在纱线长丝之间产生交缠所需要的涡流。
然后,空气沿着导纱通道从产生涡流的纱线周围的封闭空间离开,之后消散到外部环境。
所需要的压缩空气是由一个合适的压缩站连续地产生的,该压缩空气用来恒定地供给相应的气流。
实际上,用来生产变形纱和/或交缠纱的工业机器和系统包括大量的交缠单元,使得可以以一种有效的且经济上可持续的方式同时生产市场所需求的大量的交缠纱线。
因此,为了能够在稳定的条件下生产例如各种交缠单元全程需要的相当量的压缩空气,对于这些机器和系统,压缩站必须建造成与比大量的交缠单元相对应的适当尺寸。
从交缠纱线的生产成本来看,在稳定的电力条件下,这些压缩站用来生产交缠单元所需要的压缩空气的相应消耗整体上也是很高的并且是非常显著的。
从上述内容可知,如果要降低压缩站的安装和运转成本,同时降低生产交缠纱线的动力配额,那么显然关键和重要之处在于,要用压缩空气的最小消耗来获得交缠纱线,或者更好的是对于生产给定量的交缠纱线以及想要的交缠质量具有尽可能低的压缩空气的消耗量。
很明显,减少压缩空气消耗的直接影响是对交缠操作总体性能的改进,这在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都具有勿庸置疑的优势,其中压缩空气消耗的降低可以以任何方式获得。
现有技术包含许多关于喷气交缠纱线装置的解决办法及改进,相似地,市场提供了很多样式和类型的交缠装置,而这些装置是由某些主要的制造商生产的。
例如,美国专利US 6,438,812 B1所介绍的一种用于喷气交缠纱线的装置具有一个交缠管,该交缠管适于纵向地接收待交缠的合成纱线,该交缠管又包含第一入口部分、第二中心部分以及第三出口部分,其中位于第一和第三部分之间的第二中心部分的横截面大于第一和第三部分的横截面,并且第二部分的内部体积被第一凹壁和第二平壁封闭,其中第一凹壁支承一个用来喷射压缩空气气流的喷嘴,而第二平壁在第一凹壁的对面且适合于接收和偏转喷嘴发出并与要交缠的纱线相交的压缩空气气流。
美国专利US 4,644,620介绍了一种纱线喷气交缠装置中用于中心涡流室和相连通的纱线入口和出口通道的相似构造。
此外,已知技术已提出许多用于纱线喷气交缠装置的其它类型和解决方法。例如,在美国专利US 5,841,787、US 5,081,631、US4,011,640和欧洲专利EP1 207 226 A1的文献所提出的各个解决方案中,一种用于纱线的喷气交缠装置配有一根交缠管,该交缠管适于接收要交缠的纱线,在沿着穿过装置的纱线路径的纵向方向上,交缠管具有恒定的截面,该截面可以是三角形、圆形或者椭圆形等等,用于喷射压缩空气气流的喷嘴布置成与恒定截面通道的中心区相对应。
文献EP 0564 400 A1描述了一种交缠装置,该交缠装置具有一个可变截面的交缠管,这个交缠管由凸起且向着纱线入口区和出口区发散的表面所限定,用于喷射压缩空气气流的喷嘴布置在通道的较小截面处。
最后,文献US 6,564,438 B1、US 6,112,386和EP 1 207 226 A1提出使用不同喷嘴用于在纱线周围涡流区传送和喷射相应的压缩空气气流,并且还涉及这些喷嘴的特殊形状和截面。
发明内容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当前状况,尤其是上面所述的情况,申请人注意到在纱线的喷气交缠装置中一直有很大的改进余地,更具体地还提出了生产一种喷气交缠装置的问题,这种喷气交缠装置要能够进一步明显提高现有装置的性能,尤其是在生产的结点和/或压缩空气的消耗方面,同时保持不变或者甚至可能提高所生产的交缠纱线的质量。
具体地,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申请人注意到为了获得最佳的纱线交缠操作的质量和性能,现有技术例如上述引用的技术经常忽略或未充分研究的某些细节和特征,其实正相反,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包括深入的理论模拟和试验测试的支持,申请人认识到,当希望优化涡流的特性、限制压缩空气的消耗并总体上提高交缠装置的性能时,必须更加关注的基本要点和参数包括一般而言的交缠管构造,更确切地说,沿着该管限定形成接收压缩空气气流的室的多个壁的形状、尺寸和布置,在所述室内产生使纱线交缠的涡流和旋流。
在对应于主独立权利要求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纱线喷气交缠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交缠管,纱线沿着该交缠管行进并被引导通过装置,其中该交缠管具有由第一喷射壁和第二偏转壁限定形成的交缠室,该第一喷射壁支承用来在所述交缠室内喷射压缩空气气流的喷嘴,该第二偏转壁与第一壁相对并适于接收和偏转由喷嘴喷出且与待交缠的纱线相交叉的压缩空气气流,并且其中该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第二壁具有凹形形状。
另外,在补充第一方面的第二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纱线喷气交缠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沿着相应的喂入路径喂入纱线,
-当所述纱线前进时,使压缩空气气流与所述纱线相交,以及
-通过第一表面使与纱线相交的空气气流偏转,该第一表面相对于纱线布置在喷射压缩空气气流的相对端处,并在相对于纱线喂入路径的纵向平面和横向平面上都具有凹形形状,
其中,第一凹形表面与第二表面相连,该第二表面相对于纱线布置在喷射压缩空气气流这一侧,并且适合于接收由第一凹形表面偏转的空气,以在纱线前进时与第一凹形表面一起限定形成围绕纱线的交缠室。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接收和偏转压缩空气气流的交缠室的凹壁具体由半球形表面限定形成。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为了提高交缠室内空气旋流的效力,共振室与交缠室相连并且在相对的凹壁上开口。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中的各个图,从以下对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描述,将使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的特性、方面和目的更加清楚,
附图中:
图1是放大形式表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纱线交缠的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沿着对应于线II-II的平面,以组装形式显示的图1中发明的交缠装置的第一截面图;
图3是沿着对应于线III-III的平面的图1中的交缠装置的第二截面图;
图4是沿着对应于线IV-IV的平面的图1中的交缠装置的前视图;
图5a-5f是本发明的交缠装置的另外的实施例的截面和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4,总体用标号10表示根据本发明制造的用于喷气交缠纱线Y的装置,该装置例如集成在一个更复杂的变形单元中,该变形单元是已知类型的并因此在这里仅仅是粗略地提及,而不在附图中表示出来。
在图1中,交缠装置10是以拆开和分解的形式显示的,并限定纵向轴线11,当纱线Y在箭头18所指示的方向上以一个给定的喂入速度V前进时,纱线Y沿着纵向轴线11加入并且完全穿过装置10,在装置10内纱线进行交缠。
纱线Y优选是合成类型的并由许多长丝构成,其中纱线Y是以一种已知方式由在装置10之前工作的生产单元生产的。
来自于变形单元中前一个位置并进入装置10而进行交缠操作的一部分纱线Y用Y’表示,且具有非交缠的结构,也就是说,这部分纱线基本上没有抱合力,其中的长丝以一种简单的、相当规则的方式排列和取向。
已经进行了交缠操作并从装置10排向变形单元的其它位置的一部分纱线Y用Y”表示,且其长丝相反地具有复杂并交缠的结构。
具体地,从装置10出来的部分纱线Y”的特征在于,沿着Y”的长度具有一连串的细密区或结点以及粗区,其中,在用Y1表示的细密区或结点中由装置10形成的长丝之间的结合集中;而在用Y2表示的粗区中,还没有形成结合,因此实际上缺少结合,或者已经在较小的程度上形成了结合。
结点Y1沿着纱线Y按照一定节距相互隔开,该节距由于装置10所产生的交缠操作而基本上是恒定的。
按照已知的概念,装置10的结构是开口型的,并且基本上是由两个体部或模块或主部件形成,分别是第一体部12和第二体部13,它们适合于相对彼此打开和关闭,特别是允许引入纱线Y通过装置10,并且还可以进入装置10内,例如为了维护和清洗的目的。
通过已知类型的紧固和基准装置,可以与共用的平接触表面15相应地沿着该表面将两个体部12和13严密地安装和固定成一个在另一个的顶部。
为了清楚,在图1中用两个插塞14表示这些已知的紧固装置,这两个插塞14是用点划线表示的,并适合与在体部12和13上形成的相应的孔14a配合。
这两个体部12和13一旦如图2-4所示的装配好,就沿着共用的平接触表面15限定形成用于纱线Y的交缠管21,该交缠管21沿着轴线11延伸并由第一入口通道22、第二出口通道23和中间交缠室24构成,该中间交缠室也称为涡流室并布置在入口通道22和出口通道23之间。
第一入口通道22用来在装置10的入口处接收纱线Y中待交缠的部分Y’,而第二出口通道23则用来在装置10的出口处排出纱线Y中交缠后的部分Y”。
另外,如附图所示特别是图3清楚示出的,第一入口通道22和第二出口通道23优选在与轴线11垂直即与纱线沿着管21的喂入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具有各自的横截面,而这两个横截面小于中间交缠室24也在此平面上的横截面。
沿着交缠管21,交缠室24被两个相对的壁24a和24b所限定,而这两个壁也叫做喷射壁和偏转壁,前者在第一体部12上,而后者在第二体部13上。
喷嘴26用于在交缠室24所界定的体积内喷射连续的压缩空气气流,且位于第一体部12上,并且沿着相对壁24a开口到交缠室24。
压缩空气在额定压力Pn下进入喷嘴26以产生压缩空气的相应气流,所述压缩空气通过一个已知类型的压缩空气设备(附图中未示出)连续地生产并如箭头27所示地提供,该压缩空气设备适于被恰当控制以保持在额定压力Pn下送入喷嘴26的压缩空气。
对于此问题,应当补充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空气应理解为也可以指其它液态或气态的流体,这些流体无论如何都能在纱线周围产生适合于交缠纱线的涡流现象。
喷嘴26被一个直径为
Figure 05834567X_3
1的圆柱形孔所界定,该孔基本上沿着相应的轴线26a在与装置10的轴线11相垂直的方向上取向,并且该喷嘴26还布置在相对于交缠室24内部体积的中心且对称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关键的和本质的特征,壁24b具有由在相对于轴线11(即相对于纱线Y通过装置10的喂入通道)的横向平面和纵向平面上都是凹形的表面所限定形成的特殊凹面形状,该壁24b界定交缠室24并布置在喷嘴26前方来接收和偏转相应的压缩空气气流,以在同一室24内产生涡流效应。
另外,涡流室24的与凹壁24b相对且支承喷嘴26的壁24a具有平坦形状,该平坦形状由与两个体部12和13之间的接触平面15相应的平坦表面所限定形成,而且壁24a适合于封住壁24b的凹面。
因此,在此构造中,交缠室24完全地嵌入第二体部13中。
入口通道22和出口通道23完全在第二体部13中切出,以在相反两端沿着接触平面15连接壁24b的凹面,从而保留第一体部12的平表面不变。
此外,体部12沿着限定形成交缠室24平壁24a的同一接触平面15,在轴线11的方向上在相对于入口通道22和出口通道23的外部延伸,从而限定形成平坦的导向壁12a,该导向壁用于在纱线Y经过装置10时导向和支承纱线Y,这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优选地,壁24b的凹面形状是按照半径R的半球形表面制造的,其中此半球形表面沿着周边被壁24a的平坦表面封住以形成交缠室24,而且喷嘴26与限定此半球形表面的半径为R的球的中心相对应地在所述交缠室24上开口。
体部13上的入口通道22和出口通道23具有沿着轴线11恒定的横截面,具体是由宽度A和高度B定义的矩形形状,其中A和B分别沿着位于两个体部12和13之间的接触平面15并从该接触平面开始而测得。
交缠装置10还包括一个也称为共振室的隔间32,它与交缠室相连并在凹壁24b的底部开口,以对应于所述凹壁24b的最大深度区,也就是距平壁24a最大距离处。
详细地,共振室32穿过体部13并沿与喷嘴26的轴线26a基本上直接共线的方向在开口32a与共振室32的相对封闭底部32b之间延伸,其中,开口32a设置在凹壁24b中位于喷嘴26前方的区域并由此将共振室32的体积与交缠室24的体积相连通,而封闭底部32b例如由附装到体部13上的封闭体部形成。
如图4清楚示出的,从喷嘴26的侧面即沿与平面15正交的方向在前方看到,共振室32沿着壁24b的开口32的面积或截面比交缠室24的面积或截面小得多。
为了产生交缠作用,共振室32的功能就是加强在纱线Y周围形成的空气流和相对旋流的涡流和效力,正如下面将详细介绍的。
优选地,正如附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的,与半球形的交缠室24相连,按照由直径
Figure 05834567X_4
2和深度P定义的圆柱形而在与接触平面15垂直的方向上沿着通过限定壁24b的半径为R的球的中心的轴线形成共振室32。
作为示例并利用下述定义的符号,下表给出了用于构成交缠装置10并限定其将具有的形状的基本零件的尺寸的优选范围,该范围是由最小值Min、最大值Max以及优选的标称值Nom定义的。
具体地,正如稍后将深入讨论的,这些数字涉及本发明的交缠装置的某些样机的有效尺寸,而这些样机是申请者已制造并经过彻底检测的。
R   限定交缠室凹壁的半球形表面的半径;
A   交缠管的入口和出口通道的宽度;
B   入口和出口通道的高度;
Figure 05834567X_5
1 用来喷射压缩空气气流的喷嘴的直径;
Figure 05834567X_6
2 与交缠室相连的共振室的直径;
P   共振室的深度。
R[mm]   A[mm]  B[mm]
Figure 05834567X_7
1[mm]
 P[mm]  
Figure 05834567X_8
2[mm]
  Min   1.4   1.5   0.5   1.0   3   0.9
  Max   2.5   3.5   1.5   1.4   6   1.2
  Nom   2   2   1.25   1.1   4.5   1.0
零件12和13由适合于交缠装置10的操作条件的材料制成,特别是适合于能够经受纱线摩擦作用的硬性材料,例如特种树脂和陶瓷型材料或者甚至金属型材料。
本发明的交缠装置的操作
操作期间,按照已知的布置将纱线Y沿着相对轴线11以恒定速度V喂入交缠装置10,使得纱线Y连续地穿过装置10,其中纱线由入口通道22和出口通道23以及第一体部12的壁12a对其穿过运动进行导向。
同时,通过相应的设备将压缩空气以额定压力Pn喂入喷嘴26,使其在与纱线Y穿过装置1 0的路径大体垂直的方向上,连续地向凹壁24b喷射连续的空气气流31。
因此,当纱线Y以速度V穿过交缠室24前进时,空气气流31与纱线Y相交,而且还在壁24b的区域内通过壁24b的特殊凹形的引导和控制而受到偏转,该凹壁24b用于将来自喷嘴26的主空气流向后转向而再次指向纱线Y,如流线31a所示。
这样,在交缠室24内前进纱线Y的周围,压缩空气气流31激活了高度空气涡流,涡流的旋流与纱线Y相互作用并确定其长丝之间的缠结,使纱线Y的结构从简单的丝状结构变成更复杂且交缠的结构,其中交缠结构是用结点Y2表征的,与该结点对应,纱线Y的长丝之间的结合是集中的。
为了使长丝之间产生缠结和交缠效果,共振室32接收由喷嘴喷射的至少一部分压缩空气气流31,并通过这样与交缠室24配合而建立与后者的连续且快速的空气交换,以加强在纱线Y周围激活的连续空气气流的涡流。
具体地,共振室32与交缠室24相连而作为一种流体动力共振器,该共振器建立了放大室24内的空气旋流的强度和效力的共振条件。
因此,从上述将很清楚,为了在纱线的长丝之间产生交缠,通过交缠室24的形状,特别是通过相对第二壁24b的凹形形状,而决定性地(可能在其它因素的帮助下)调节和控制涡流的特性以及因此在纱线Y周围激发的空气流的效力。
还很清楚,共振室32的存在有助于显著提高作用在纱线Y上使之交缠的空气流和旋流的效力。
通过恒定地输入室24内的空气气流可以实时地维持纱线Y周围的涡流,从而当纱线Y穿过装置10时,使纱线Y连续地交缠。
实验检验
申请人没有只限于确定本发明的基本概念,还将其有效地实行并进行了充分的实验。
具体地,申请人通过生产一系列的样机证明了本发明的发展和改进,这些样机已经经过全面广泛的实验,并在与使用目前已知的交缠装置所获得的结果相比时,已经证明本发明的交缠装置能够获得很好的结果,在某些方面是优异的。
在本文中,所进行的试验已经清楚地显示出由于特征在于凹壁24b的交缠室24的特殊构造,并且还由于与交缠室24相连的共振室32的存在,对生产同样质量的交缠纱(具体是在单位长度上具有同样结点数的交缠纱),交缠装置10能够显著地节约压缩空气的消耗量,该凹壁24b适合于接收和偏转由喷嘴26喷射的压缩空气气流31。
为了完整性并作为示例,在下面列出了与按照上面所示的尺寸值所制造的一系列样机装置10获得的一些结果相关的数据,以与当前在售的已知装置的数据进行比较。
装置类型 压力Pn[bar] 纱线速度V[m/mm] 喷嘴直径
Figure 05834567X_9
1[mm]
空气消耗量[m3/小时]   每米的结点 R1(拉伸3%后结点的最小数量) R2(拉伸6%后结点的最小数量)
在售的已知型号   4.5     750     1.6     6.5  97-100     97     43
本发明的装置   4.5     750     1.2     3.1  102-104     98     45
尽管是概略和部分的,但是这些数字清楚地显示了,对于同样压力的压缩空气流以及表示交缠纱线生产质量的其它重要参数(例如单位长度纱线上的结点数以及将交缠纱线拉伸3~6%后的结点数),本发明的交缠装置在压缩空气的消耗量方面,相对于工业上现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显著有效地节约大概50%的压缩空气。
因此,简而言之,本发明的交缠装置能够生产完全满足所有必需的结构和质量要求的交缠纱线,并且还能够提供与工业所需相当的生产能力,但是在压缩空气消耗量方面,其成本远低于现在使用的喷气交缠装置。
交缠装置的其它实施例
当然,只要保持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交缠装置的其它实施例也是可以的,这些实施例是作为上述由交缠装置10构成的优选实施例的替代方案。
具体地,正如前述介绍中已经展示的,接收压缩空气气流31的壁24b的凹度可以由除半球形表面之外的任何表面限定形成,例如由一个椭圆形的表面或者相似表面限定形成。
作为示例,将在下面简要地介绍某些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为了清楚的原因,这些实施例中对应于交缠装置10中零件的各个零件都将用累加上100的倍数的标号标明,也就是在第一其它实施例中用100表示,在第二其它实施例中用200表示,在第三其它实施例中用300,依此类推。
根据用标号110标明并在图5a的截面图中示出的交缠装置的第一其它实施例,入口通道122和出口通道123在与穿过装置110的纱线喂入路径Y垂直的平面上具有梯形或相似的横截面,而不是矩形的,其中入口通道122和出口通道123布置在交缠室124的两侧并位于第二体部113内。
在图5b中使用标号210标明的第二其它实施例中,分别用于喂入纱线Y和从中间交缠室224接收纱线Y的第一入口通道222和出口通道223具有不同的半圆形截面。
根据用标号310标明并在图5c、5d的截面图中示出的第三其它实施例,两个通道即入口通道322和出口通道323都完全位于了第一体部212内,而不是如同装置10中那样位于第二体部313内,这样,两个通道322和323就加入中间交缠室324,而不会与位于第二体部313内的相对的凹面324b干涉,并且第一壁324a具有一个凹槽309,该凹槽309构成了两个通道322和323在交缠室324的区域内的连续部分。
或者,纱线的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可以在其整个纵向延伸上构造成部分位于交缠装置的第一体部内且部分位于第二体部内。
此外,根据使用标号410标明并在图5e和5f中示出的第四其它实施例,交缠室424从第一体部412的侧面向前沿着对称轴线呈现为细长形状,其中所述对称轴线是从与纱线喂入路径Y相对应的轴线411、或者与该路径垂直的轴线408中选择的,因此由于此细长形状,交缠室424在包含纱线路径的纵向平面上具有第一凹度,并在与纱线路径横交的平面上具有第二凹度,如图5f所示,这两个凹度在几何形状上彼此不同,例如,其中至少一个的截面由半椭圆形或相似轮廓407所限定。

Claims (23)

1.一种用于纱线(Y)的喷气交缠装置(10),包括:
交缠管(21,22,23,24),用于引导所述纱线通过所述装置(10),
所述交缠管(21)具有交缠室(24)、第一入口通道(22)和第二出口通道(23),所述第一入口通道(22)用来在所述装置的入口处接收纱线(Y)并将所述纱线喂入所述交缠室(24),所述第二出口通道(23)用来接收来自所述交缠室(24)的纱线并在所述装置的出口处排出所述纱线,
所述交缠室由第一喷射壁(24a)和第二偏转壁(24b)限定形成,所述第一喷射壁(24a)支承用来在所述交缠室(24)内喷射压缩空气气流(31)的喷嘴(26),所述第二偏转壁(24b)与所述第一喷射壁(24a)相对并具有凹形形状,所述第二偏转壁(24b)适于接收和偏转由喷嘴(26)喷出且与待交缠的纱线相交叉的压缩空气气流(31),
所述装置(10)的特征在于,所述交缠室(24)具有相对于纱线(Y)通过装置(10)的喂入路径(11)而由所述第二偏转壁(24b)的凹形形状限定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一入口通道(22)和所述第二出口通道(23)中每一个的横截面,
其中,所述第一入口通道(22)和所述第二出口通道(23)通过与所述第二偏转壁(24b)的凹形表面相交而进入所述交缠室(24),
因而,所述第一入口通道(22)和所述第二出口通道(23)在进入所述交缠室(24)的入口区域处的部分被所述凹形表面(24b)包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缠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转壁(24b)在相对于纱线(Y)通过所述装置的喂入方向(11)的横向平面和纵向平面上都是凹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壁(24a)由平坦表面限定形成。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转壁(24b)的凹形形状由球形表面限定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表面由半球形表面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表面的半径(R)在1.4~2.5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表面的半径大约为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26)由直径在1~1.4mm之间的圆柱形孔限定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径大约为1.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通道和所述第二出口通道中的至少一个通道(22,23)具有矩形截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截面的宽度(A)在1.5~3.5mm之间,所述矩形截面的高度(B)在0.5~1.5mm之间,由半球形表面限定形成的所述第二偏转壁(24b)的半径(R)在1.4~2.5mm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共振室(32),所述共振室(32)与所述交缠室(24)连通且具有便于在所述交缠室内产生造成交缠效果的空气旋流的功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室(32)与所述交缠室(24)通过在所述第二偏转壁(24b)中形成的孔(32a)连通,并且所述共振室(32)在与所述喷嘴(26)的轴线(26a)大体一致的方向上从所述孔(32a)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室(32)由圆柱形盲孔限定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盲孔的直径
Figure FSB00000612754800023
在0.9~1.2mm之间,深度在3~6mm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由第一体部(12)和第二体部(13)形成,每个体部都适合于相对于另一个开口,
其中,用于喷射压缩空气气流的所述喷嘴(26)位于所述第一体部(12)内;
其中,所述交缠管(21)完全位于所述第二体部(13)内并且还包括:
第一入口通道(22),用来在所述装置的入口处接收纱线(Y)并将所述纱线喂入所述交缠室(24),和
第二出口通道(23),用来接收来自所述交缠室(24)的纱线并将在所述装置的出口处排出所述纱线;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体部(12)具有设置成与所述第二体部(13)接触配合的平坦表面(15),所述平坦表面(15)限定形成所述交缠室(24)的所述第一喷射壁(24a)。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体部(12)还限定形成用于在所述纱线(Y)穿过所述装置以进行交缠时引导所述纱线的导向壁(12a),所述导向壁(12a)在与所述交缠室(24)的所述第一喷射壁(24a)相对应的平坦表面相同的平面(15)上向外延伸到所述第一入口通道(22)和所述第二出口通道(23)的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310),所述装置是由第一体部(312)和第二体部(313)构成,每个体部都可以相对于另一个开口,
其中,用于喷射压缩空气气流的所述喷嘴(326)位于所述第一体部(312)内,并且所述交缠室(324)位于所述第二体部(313)内;
其中,所述交缠管(321)还包括:
第一入口通道(322),用来在所述装置的入口处接收纱线(Y)并将所述纱线喂入所述交缠室(324),和
第二出口通道(323),用来接收来自所述交缠室(24)的纱线并在所述装置的出口处排出所述纱线;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入口通道(322)和所述第二出口通道(323)在所述第一体部(312)内切出,而且这两个通道在所述交缠室(324)的位于相对的第一喷射壁(324a)内的区域中限定形成凹槽(308)。
19.用于加工一根或多根纱线的纺织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交缠装置。
20.一种用于纱线(Y)的喷气交缠的方法,包括:
-沿着相应的喂入路径(11)喂入纱线(Y),
-当所述纱线前进时,使压缩空气气流(31)与所述纱线相交,以及
-通过第一表面(24b)使与所述纱线(Y)相交的所述压缩空气气流(31)偏转,所述第一表面(24b)相对于所述纱线布置在喷射所述压缩空气气流的相对端处,并在相对于所述纱线(Y)喂入路径的纵向平面和横向平面上都具有凹形形状(24b),所述第一表面(24b)与第二表面(24a)相连,所述第二表面(24a)相对于所述纱线(Y)布置在喷射所述压缩空气气流这一侧,并且适合于接收由所述第一表面(24b)偏转的空气,以在所述纱线(Y)前进时与所述第一表面(24b)一起限定形成围绕所述纱线(Y)的交缠室(24),
其中,确定所述交缠室(24)的尺寸使其具有相对于纱线(Y)的喂入路径(11)而由所述第一表面(24b)的凹形形状限定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大于沿着分别用于将纱线喂入所述交缠室(24)和从所述交缠室(24)排出的纱线路径布置的两个通道(22,23)中每一个的横截面,以及
其中,所述两个通道(22,23)通过与所述第一表面(24b)的凹形表面相交而进入所述交缠室(24),
因而,所述两个通道(22,23)在进入所述交缠室(24)的入口区域处的部分被所述第一表面(24b)包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24b)相对的所述第二表面(24a)是平坦的。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24b)限定了对称中心轴线,所述凹形形状绕所述对称中心轴线形成,并且所述凹形表面适合于在相应的对称轴线上在中心接收所述压缩空气气流(31)。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24b)的对称中心轴线和所述压缩空气气流(31)的喷射轴线(26a)大体一致,并定向在与所述喂入路径大体垂直的方向上。
CN200580034567XA 2004-10-12 2005-10-10 用于纱线喷气交缠的高效装置及相应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66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000004A ITBI20040004A1 (it) 2004-10-12 2004-10-12 Dispositivo ad elevato rendimento per l'interlacciatura ad aria di un filo, e relativo metodo
ITBI04A000004 2004-10-12
PCT/IT2005/000590 WO2006040789A1 (en) 2004-10-12 2005-10-10 High-performance device for air interlacing of a yarn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6626A CN101076626A (zh) 2007-11-21
CN101076626B true CN101076626B (zh) 2011-12-07

Family

ID=35521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3456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6626B (zh) 2004-10-12 2005-10-10 用于纱线喷气交缠的高效装置及相应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707699B2 (zh)
EP (1) EP1799892B1 (zh)
JP (1) JP2008516099A (zh)
KR (1) KR20070064623A (zh)
CN (1) CN101076626B (zh)
AT (1) ATE430823T1 (zh)
DE (1) DE602005014373D1 (zh)
IT (1) ITBI20040004A1 (zh)
WO (1) WO20060407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13310B (en) * 2005-03-20 2009-08-11 Oerlikon Heberlein Temco Wattwil A Process and entangling nozz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knotted yarn
IT1393810B1 (it) * 2009-04-29 2012-05-11 Technores S R L C O Studio Minicucci Pidatella & A Dispositivo per il trattamento di un filato, sistema di trattamento di un filato e metodo per il trattamento di un filato
KR101962601B1 (ko) * 2012-02-20 2019-03-28 데이진 아라미드 비.브이. 얀을 얽히게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S2750149T3 (es) * 2013-12-19 2020-03-25 Heberlein Ag Boquilla y procedimiento para producir hilado flameado
MX2017013316A (es) * 2015-05-06 2018-01-25 Schukra Geraetebau Gmbh Sistema y metodo para controlar fibras en un molde.
ITUA20164462A1 (it) * 2016-06-17 2017-12-17 Sergio Zaglio Dispositivo interlacciatore e relativo metodo
US11280030B2 (en) * 2018-05-29 2022-03-22 Nicolas Charles Sear Textile interlacing jet with smooth yarn channel
CN116976127A (zh) * 2023-08-02 2023-10-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3d机织复合材料参数化建模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5988A (en) * 1975-07-18 1978-09-26 Toray Industries, Inc. Interlaced multifilament yarns
EP0121010A1 (en) * 1983-03-30 1984-10-10 Toray Industries, Inc. Apparatus for interlacing multifilament yarn
US4644620A (en) * 1982-12-03 1987-02-24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Draw texturing and entanglement apparatus for yarn
EP0371914A2 (de) * 1988-11-29 1990-06-06 Heberlein Maschinenfabrik AG Verwirbelungsdüse zum Texturieren von Garnen
US5157819A (en) * 1991-03-29 1992-10-27 Basf Corporation Modular yarn interlacer
CN1079264A (zh) * 1992-04-03 1993-12-08 希伯莱因机械股份公司 交缠复丝纱的装置
CN1231352A (zh) * 1998-03-27 1999-10-13 东丽株式会社 流体处理纱线的装置和交缠的复丝复合纱
US6438812B1 (en) * 1999-10-06 2002-08-27 Heberlein Fiber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for intermingling multifilament yar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26597A (en) 1960-06-13 1962-03-27 Burlington Industries Inc Texturing jet
US3262179A (en) * 1964-12-01 1966-07-26 Du Pont Apparatus for interlacing multifilament yarn
DE1685664A1 (de) * 1967-06-19 1971-08-19 Glanzstoff Ag Vorrichtung zum gleichzeitigen Zwirnen und Verwirbeln
US3730413A (en) * 1971-05-10 1973-05-01 Ici Ltd Interlacing jet
GB1535037A (en) 1974-11-28 1978-12-06 Toray Industries Interlaced multifilament yarn
CH676559A5 (zh) * 1989-02-15 1991-02-15 Heberlein & Co Ag
EP0588155B1 (en) * 1992-09-04 1998-01-21 Toray Industries, Inc. Apparatus for treating yarn with fluid
DE69811853T2 (de) * 1998-03-30 2003-11-13 Toray Industries Vorrichtung zur Behandlung eines Garnes mit einer Flüssigkeit und verwirbeltes Multifilamentgarn
TW584680B (en) * 1999-05-28 2004-04-21 Inventa Fischer Ag Device for intermingling, relaxing, and/or thermosetting of filament yarn in a melt spinning process, as well as associated processes and the filament yarn manufactured therewith
TWI313310B (en) * 2005-03-20 2009-08-11 Oerlikon Heberlein Temco Wattwil A Process and entangling nozz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knotted yar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5988A (en) * 1975-07-18 1978-09-26 Toray Industries, Inc. Interlaced multifilament yarns
US4644620A (en) * 1982-12-03 1987-02-24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Draw texturing and entanglement apparatus for yarn
EP0121010A1 (en) * 1983-03-30 1984-10-10 Toray Industries, Inc. Apparatus for interlacing multifilament yarn
EP0371914A2 (de) * 1988-11-29 1990-06-06 Heberlein Maschinenfabrik AG Verwirbelungsdüse zum Texturieren von Garnen
US5157819A (en) * 1991-03-29 1992-10-27 Basf Corporation Modular yarn interlacer
CN1079264A (zh) * 1992-04-03 1993-12-08 希伯莱因机械股份公司 交缠复丝纱的装置
CN1231352A (zh) * 1998-03-27 1999-10-13 东丽株式会社 流体处理纱线的装置和交缠的复丝复合纱
US6438812B1 (en) * 1999-10-06 2002-08-27 Heberlein Fiber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for intermingling multifilament yarns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文志.巴马格FK6UF-900型变形机"交络喷嘴"的结构与工艺试验.合成纤维 4.1983,(4),31.
周文志.巴马格FK6UF-900型变形机"交络喷嘴"的结构与工艺试验.合成纤维 4.1983,(4),31. *
廖添益,张文赓.新型网络丝喷嘴的研制.纺织学报12 11.1991,12(11),28.
廖添益,张文赓.新型网络丝喷嘴的研制.纺织学报12 11.1991,12(11),2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516099A (ja) 2008-05-15
CN101076626A (zh) 2007-11-21
DE602005014373D1 (de) 2009-06-18
US20090007403A1 (en) 2009-01-08
KR20070064623A (ko) 2007-06-21
EP1799892A1 (en) 2007-06-27
US7707699B2 (en) 2010-05-04
WO2006040789A1 (en) 2006-04-20
ATE430823T1 (de) 2009-05-15
ITBI20040004A1 (it) 2005-01-12
EP1799892B1 (en) 2009-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6626B (zh) 用于纱线喷气交缠的高效装置及相应方法
US4251904A (en) Yarn treating apparatus
CN100489170C (zh) 生产结子线的方法和装置
JP5603592B2 (ja) エアジェット織機の緯入れ装置
JP2008516099A5 (zh)
EP2610378B1 (en) Auxiliary nozzle of air jet loom
US20160002830A1 (en) Device for pneumatically conveying and guiding a multifilament thread
US7350542B2 (en) Blowing nozzle for supporting a weft thread in a weaving machine
JP6186759B2 (ja) 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糸の交絡処理装置、交絡処理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KR101904984B1 (ko) 합성원사 방사용 교락노즐
WO2009005340A1 (en) Injector device for inserting yarns into the shed of a weaving machine by means of a flowing medium, as well as such a weaving machine
CN100352986C (zh) 织造用筘
CN111197195B (zh) 喷气式织机
CN100366806C (zh) 用于多纤维长丝涡流变形的装置
US6112387A (en) Yarn treatment jet
KR101904978B1 (ko) 합성원사 방사용 교락노즐
KR102178774B1 (ko) 매듭실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노즐 및 방법
KR101884399B1 (ko) 합성원사 방사용 교락노즐 및 이를 이용한 합성원사 방사장치
US20210370325A1 (en) Blowing nozzle
CN219907994U (zh) 一种节能型加弹机网络喷嘴
KR102144058B1 (ko) 소음기 노즐을 사용하는 필터 에어 펄싱 시스템 및 소음기 노즐
JP2018135914A (ja) 弁装置
GB2097828A (en) Weft inserting channel in jet weaving machines
JPH07138833A (ja) 特殊糸の製造方法
KR200209750Y1 (ko) 섬유 제조용 노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410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