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0983A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0983A
CN101070983A CNA2007101122222A CN200710112222A CN101070983A CN 101070983 A CN101070983 A CN 101070983A CN A2007101122222 A CNA2007101122222 A CN A2007101122222A CN 200710112222 A CN200710112222 A CN 200710112222A CN 101070983 A CN101070983 A CN 101070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st
conditioner
collecting unit
flow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122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久保次雄
赤岭育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70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09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82Hou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017Combinations of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with other proces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有高性能电子集尘单元的空调器,用于创造舒适的居住空间。该电子集尘单元(10)中设有带电部分,其基本构成中还包括:用于向带电部分施加高电压的针状放电电极(12)、接地电极(13)、和起保护作用的外框(14)。通过将所述电子集尘单元(10)在空气流动路径内设置在位于吸气侧(2)的空气过滤器(11)的上游一侧,就可以实现一种安装有高性能电子集尘单元的空调器。

Description

空调器
本发明是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于2005年10月19日提出的申请号为200510114036.3的、发明名称为“空调器”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有能以很高的效率捕捉/收集空气中的灰尘等的电子集尘单元的空调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空调器,这种空调器能使电子集尘单元的构造在空调器的构造特征中达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使所装载的电子集尘单元达到很高的集尘性能。
背景技术
如图6中所示,现有空调器的室内单元机体1内装有热交换器4和鼓风机5,当鼓风机5工作时,室内空气即被吸入到单元机体1内,并穿过上述热交换器4,实现热交换。然后,再在鼓风机5的作用下从排气口吹到室内。
近年来,室内单元不但具有对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将室内空气中所含的灰尘等不纯物加以清除、使空气净化等的附加功能。
研究表明,当室内空气中充满极其微细的灰尘时,会引起花粉症、过敏症等症状。另外,当灰尘在室内发生堆积时,还容易产生壁虱等物。因此,设置上述附加功能的目的在于,通过清除掉空气中的灰尘等物,来提供洁净的空气。
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室内热交换器的吸气侧一般设有称作前置过滤器11的、用于除去棉絮状尘埃等较大灰尘的空气过滤器,电子集尘单元10被安装在位于上述前置过滤器11的下游侧和热交换器4的上游侧的部分空间中。
而且,在上述的电子集尘单元中,使灰尘等带电的带电电极、接地电极及集尘部件被制成一体。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的吸气口吸入的的室内空气先由前置过滤器将粗尘清除掉,再由电子集尘单元将花粉及香烟烟雾等微细灰尘(不纯物)清除掉,使空气得到净化;然后,变得洁净的空气穿过热交换器,最后由鼓风机由排气口送到室内(其中的一例可参考日本专利公报实开昭62-124421号)。
另外,最近还出现了装有负离子发生器的空调器,能够向居室内直接或者与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混在一起提供负离子。
众所周知,负离子被人体吸收后,可望使人体的细胞组织实现活性化,促进人体中的废物排出,提高新陈代谢(具体的实例可参照特开平11-72240号公报、特开2001-74265号公报)。
此外,在某些现有的电子式空气净化装置中,通过在加有高电压的针状电极和被接地的对置电极之间产生电晕放电,产生出强电场,使空气中的灰尘带电。为了降低电能消耗和减少臭氧发生量,也有的装置中采用不发生电晕放电而只放出负离子的集尘装置使灰尘带电,这样也能提供洁净的空气(具体的实例可参照国际公开第01/064349号说明书)。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装置中,由于使灰尘等带电的带电电极、接地电极及集尘部件被制成一体后来构成电子集尘单元,因此空气流动时的阻力将变得很高。为了确保空调器能够实现原来的基本性能,电子集尘单元只能设在空调器室内单元的一部分吸气口上,这样就会产生相对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的吸入风量而言不能达到充分的集尘性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高集尘性能的电子集尘单元的空调器,其中所述的电气集尘装置中设有带电部分,并且还包括:用于向带电部分施加高电压的针状放电电极、接地电极、和起保护作用的外框等基本构成部件;所述电子集尘单元在空气流动路径内被设置在位于吸气侧的空气过滤器的上游侧,用称作前置过滤器的空气过滤器来构成集尘部件,能对从室内单元的吸气口吸入的全部室内空气实现集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空调器中设有位于空气流动路径的吸气侧的空气过滤器、和设有带电部分的电子集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单元至少包括:向带电部分施加高电压的针状放电电极、接地电极、和起保护作用的外框;且所述电子集尘单元在空气流动路径内设置在位于吸气侧的所述空气过滤器的上游侧,所述集尘单元的放电区域形成在所述空气过滤器的上游侧。
这样,来自带电部分的电荷就能加到即将被吸入到空调器的吸气口中的空气中所含的微细灰尘上,通过原来出于清除掉绵埃等粗尘的目的而设置成将整个吸气口覆盖住的、称作前置过滤器的空气过滤器,就可以将花粉及香烟烟雾等微细灰尘捕捉/收集起来,使空调器中增设上电子集尘单元这一附加功能部件。通过这一附加功能部件所具有的高集尘性能,可以创造出舒适的居住空间。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种空调器中设有位于空气流动路径的吸气侧的空气过滤器、和设有带电部分的电子集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单元至少包括:向带电部分施加高电压的针状放电电极、接地电极、和起保护作用的外框。所述电子集尘单元设置在空气流动路径内的排气口部分上,所述集尘单元的放电区域基本上形成在所述空调器的前方。
这样,就可以对在整个室内漂浮的微细灰尘加上电荷,不但可以提高位于吸气口部分中的空气过滤器的集尘性能,而且,在负离子的作用下还可以达到使人体细胞组织活化、促进身体中的废物排放、增进新陈代谢等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空调器中,设在空气流动路径内的吸气侧的空气过滤器中的至少一部分带有导电性。
这样,可以增大空气过滤器与带有电荷的微细灰尘之间的电位差,进一步提高集尘性能。
另外,在本发明的空调器中,还可以使设在空气流动路径内的吸气侧上的空气过滤器中的至少一部分带有导电性,且所述的带有导电性的部位与机体的接地线互相连接。
这样,由于具有导电性的空气过滤器被接地,因此总是可以确保与带有电荷的微细灰尘之间的电位差,从而进一步提高集尘性能。
本发明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安装有高集尘性能的电子集尘单元、能够对从室内单元的吸气口吸入的全部室内空气实现集尘的空调器。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概述如下。本发明的第1方案中的空调器设有位于空气流动路径的吸气侧的空气过滤器、和设有带电部分的电子集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单元至少包括:向带电部分施加高电压的针状放电电极、接地电极、和起保护作用的外框。所述电子集尘单元在空气流动路径内设置在位于吸气侧的所述空气过滤器的上游侧,所述集尘单元的放电区域形成在所述空气过滤器的上游侧。这样,通过对空气中所含的灰尘上加上电荷,利用前置过滤器可以形成将棉絮状尘埃等粗尘及花粉、香烟烟雾等微细灰尘加以捕捉/收集的构造,从而可以提供一种安装有高集尘性能电子集尘单元的空调器。
第2方案的空调器中设有位于空气流动路径的吸气侧的空气过滤器、和设有带电部分的电子集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单元至少包括:向带电部分施加高电压的针状放电电极、接地电极、和起保护作用的外框。所述电子集尘单元设置在空气流动路径内的吹出部处,所述集尘单元的放电区域大致形成在所述空调器的前方。这样,就可以形成通过对空气中的全部排出空气加上电荷、将带有电荷的灰尘从室内单元的吸入部吸入、再通过前置过滤器来进行捕捉/收集的构造,集尘性能可以得到提高。
第3方案具体为,在第1~第2方案中,设在空气流动路径内的吸气侧上的空气过滤器中的至少一部分带有导电性。这样,可以在空气过滤器和由电子集尘单元加上电荷后的空气中的灰尘之间形成电位差,可望在库仑力及诱电力的作用下提高前置过滤器捕捉/收集带电灰尘的能力,从而提高集尘性能。
第4方案具体为,在第1~第2方案中,设在空气流动路径内的吸气侧上的空气过滤器中的至少一部分带有导电性,且所述的带有导电性的部位与机体设置接地线互相连接。这样,与被电子集尘单元带上电之后的空气中的灰尘之间总时能够保持很大的电位差,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前置过滤器对带电灰尘的捕捉/收集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中的安装有电子集尘单元10的空调器室内单元1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电子集尘单元10的示意图,
图3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中的安装有电子集尘单元20的空调器室内单元1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3实施例中的前置过滤器11的外观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4实施例中的前置过滤器11的外观示意图,
图6为现有的安装有电子集尘单元的空调器室内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为空调器室内单元,2为吸气口,3为吸气口挡板,4为热交换器,5为鼓风风扇,6为排气口,7为空气流动路径,10为电子集尘单元,11为前置过滤器,12为针状放电电极,13为接地电极,14为外框,15为电场,20为电子集尘单元,30为导电性树脂纤维,31为与机体接地线进行连接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并不起限定本发明的作用。
(实施例1)
首先通过图1和图2对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中的安装有电子集尘单元10的空调器室内单元1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中,1为空调器的室内单元,2为吸气口,3为吸气口挡板,4为热交换器,5为鼓风风扇,6为排气口,7为空气流动路径,10为电子集尘单元,11为前置过滤器。
图2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电子集尘单元10的概略图。
图2中,12为针状放电电极,13为接地电极,14为外框,15为放电区域产生的电场。
在空调器的室内单元1中,由吸气口2吸入的室内空气先穿过前置过滤器11,然后与热交换器4进行热交换,最后在鼓风风扇5的作用下从排气口6吹到室内。
从图1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空调器室内单元1中设有电子集尘单元10,该电子集尘单元10被设置在空调器室内单元1中的空气流动路径7上,并且设在位于热交换器4及前置过滤器11上游的吸气口2上。电子集尘单元10对从吸气口2吸入的室内空气中所含的灰尘加上电荷,带电后的灰尘由前置过滤器11加以捕捉/收集。
电子集尘单元10中设有:施加有高电压的针状放电电极12、接地电极13、起保护作用的外框14、和向针状电极输送高电压的高压变压器(图中未示出)。
经高压变亚器升压后达到数千伏的高电压被加到针状放电电极12上,与接地电极13之间产生电晕放电。这样,在正对着针状放电电极12的前端的方向上将有电场15产生。
通过将电子集尘单元10设置成使产生的上述电场15朝着空调器室内单元1的吸气口2的方向,就可以使从吸气口2吸入的室内空气中所含的灰尘上带上电荷。通过这一方法而带上电荷的灰尘在库仑力及感应力的作用下被吸引到前置过滤器11上,由前置过滤器11捕捉/收集起来。
另外,电压加到针状放电电极12上时,不管是负电压还是正电压,都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1的吸气口2吸入的全部空气首先穿过电子集尘单元10发生的电场,然后被吸入到空气流动路径7中,再由前置过滤器11将带电的灰尘加以捕捉/收集。这样,可以使空调器中增加上集尘性能很高的空气净化功能,从而可以形成舒适的居住空间和对人体非常适宜的空气环境。
(实施例2)
下面通过图3来对第2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3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装有电子集尘单元20的空调器室内单元1的横截面示意图。
其中,与上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被标上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
图3中,电子集尘单元20被设置在空调器的室内单元1的排气口6上,从排气口6吹到室内的空气在经过设在排气口6上的电子集尘单元10产生的电场区域15时,空气中所含的氧气及水分被加上电荷后再送到室内空间中。释放到室内空间中的、带有电荷的氧气及水分将与室内空气中的浮游灰尘发生接触、结合,这样,灰尘将成为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在空气循环效果的引导下到达空调器室内单元1的吸气口2时,将由前置过滤器11捕捉/收集起来。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构成是在室内空间中使灰尘上带上电荷,再由空调器室内单元1中的前置过滤器11将灰尘加以捕捉/收集。因此,不但可以在很宽的颗粒直径范围内实现得高的集尘性能,而且对于在空气中浮游的真菌、细菌、病菌等也很达到很高的捕捉/收集效果。
(实施例3)
下面通过图4来描述第3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第3实施例中的前置过滤器11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中,30为导电性树脂纤维。另外,与前面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被标上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现有前置过滤器的主流结构为将200微米左右的PP树脂及PET树脂纤维进行编织,四周再由树脂制成的框架加以固定。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本发明的前置过滤器11中通过将PET纤维的纤维直径细化到70~80微米左右,并提高编织密度,使过滤器在开口率保持不变、且空气流动阻力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网眼的精细化。并且,过滤器用导电性树脂纤维30以比方说5mm的规定间隔来进行编织。这样,就可以形成整个过滤器具有导电性的前置过滤器11。
然后,通过将具有上述结构的前置过滤器11设置在电子集尘单元10内的空气流动路径7上的下游侧,就可以使前置过滤器11与由电子集尘单元10带上电的灰尘粒子之间产生电位差。这样,由库仑力及感应力产生的吸引力将会增强,集尘性能也可以得到提高。
另外,本实施例中虽然是将导电性树脂纤维30象现有的过滤器中那样以规定的间隔编织而成的,但是,也可以使整个过滤器采用导电性树脂纤维30来构成,或者以随机的间隔进行编织。很显然,这样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4)
下面通过图5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图5为本发明第4实施例中的前置过滤器11的外观示意图。
图5中,31为与机体接地线相连接的部分。
机体接地线连接部分31与导电性树脂纤维30相联接,并且呈能够与比方说空调器室内单元1中的热交换器4相连接的构造。
热交换器4由铝片及铜管等金属材料构成,而且一般来说与机体的接地线相连接。因此,通过将机体接地线连接部分31连接到热交换器4上,就可以使前置过滤器11与机体接地线实现连接。
通过象上面所述的那样将前置过滤器11制成可以与热交换器4进行连接的构造,就可以使前置过滤器11与空调器机体的接地线之间实现连接,使在电子集尘单元10的作用下带上电的灰尘等粒子与前置过滤器11之间形成很大的电位差,进一步提高库仑力及感应力产生的吸引力,实现很高的集尘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空调器能够发挥出很高的集尘性能,其中的电子集尘单元还可以用在空气净化器及吸尘器等对灰尘进行清除/分离的设备中。

Claims (3)

1.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中设有位于空气流动路径的吸气侧的空气过滤器、和设有带电部分的电子集尘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单元至少包括:向带电部分施加高电压的针状放电电极、接地电极、和起保护作用的外框,
所述电子集尘单元设置在空气流动路径内的排风部分处,所述集尘单元的放电区域基本上形成在所述空调器的前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设在空气流动路径内的吸气侧的空气过滤器中的至少一部分带有导电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设在空气流动路径内的吸气侧的空气过滤器中的至少一部分带有导电性,且所述的带有导电性的部位与机体的接地线互相连接。
CNA2007101122222A 2004-11-01 2005-10-19 空调器 Pending CN1010709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17869A JP2006125802A (ja) 2004-11-01 2004-11-01 空気調和機
JP2004317869 2004-11-01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114036 Division CN1769797A (zh) 2004-11-01 2005-10-19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0983A true CN101070983A (zh) 2007-11-14

Family

ID=356456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114036 Pending CN1769797A (zh) 2004-11-01 2005-10-19 空调器
CNA2007101122222A Pending CN101070983A (zh) 2004-11-01 2005-10-19 空调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114036 Pending CN1769797A (zh) 2004-11-01 2005-10-19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652587A2 (zh)
JP (1) JP2006125802A (zh)
CN (2) CN17697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3458A (zh) * 2011-10-21 2013-11-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08564A (ja) * 2006-06-30 2008-01-1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5018190B2 (ja) * 2007-04-04 2012-09-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多室型空気調和装置
JP4722210B2 (ja) * 2009-09-10 2011-07-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3604176B (zh) * 2013-10-29 2015-12-30 北京工业大学 碳纤维集尘极板式空调静电空气净化装置
JP2015188832A (ja) * 2014-03-28 2015-11-02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電気集塵装置およびフィルタ並びに空気調和機
CN106580188B (zh) * 2017-01-25 2022-12-27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防护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手持式吸尘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3458A (zh) * 2011-10-21 2013-11-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403458B (zh) * 2011-10-21 2016-02-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52587A2 (en) 2006-05-03
CN1769797A (zh) 2006-05-10
JP2006125802A (ja) 200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0983A (zh) 空调器
CN106660055B (zh) 电集尘装置和包括其的空气调节器
US8268058B2 (en) High-performance labyrinth type air treatment apparatus
CN102039222A (zh) 高效率迷宫式空气处理装置
CN107694755A (zh)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05269253U (zh) 多级空气净化换气机
JP3818101B2 (ja) 電気集塵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送風装置
CN106642377A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JP2006132928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0448547C (zh) 分室停风振打电除尘方法
CN2229049Y (zh) 空气清新机
CN206996842U (zh)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气调节装置
JP2012081423A (ja) 電気集塵構造、電気集塵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清浄機
JP2007107805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7170006U (zh) 空气过滤器的高压静电除尘结构
KR102271131B1 (ko) 씨엔티 스폰지 필터를 이용하여 포집 효율증대 및 배기 시스템의 차압을 줄여주는 대형 공기 청정기
KR101549600B1 (ko) 유해나노입자 제거장치
CN106765579A (zh) 空调器的净化装置及柜机
CN206531177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07094772U (zh) 空调器的净化装置及柜机
CN208552590U (zh) 一种离子综合处理装置
CN205655398U (zh) 空气净化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空气净化系统
CN207196797U (zh) 具有静电处理箱的新风机
CN211667939U (zh) 手持便携式净化器
CN207839191U (zh) 一种新型静电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