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9962A - 清洁用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清洁用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9962A
CN101069962A CNA2007100040329A CN200710004032A CN101069962A CN 101069962 A CN101069962 A CN 101069962A CN A2007100040329 A CNA2007100040329 A CN A2007100040329A CN 200710004032 A CN200710004032 A CN 200710004032A CN 101069962 A CN101069962 A CN 1010699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ase material
abrasive particle
clean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40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谷宗久
细井雅弘
生田桂
高桥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yang Society
Nihon Micro Coa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yang Society
Nihon Micro Coa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yang Society, Nihon Micro Coa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yang Society
Publication of CN101069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99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3/00Physical features of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e.g. abrasive surfaces of special nature;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ituents
    • B24D3/02Physical features of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e.g. abrasive surfaces of special nature;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ituents the constituent being used as bonding agent
    • B24D3/20Physical features of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e.g. abrasive surfaces of special nature;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ituents the constituent being used as bonding agent and being essentially organic
    • B24D3/28Resins or natural or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1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flexible abrasive materials; Speci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such materials
    • B24D11/001Manufacture of flexible abrasive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在面板的表面形成划痕并能从面板的表面去除异物的清洁用片及方法。本发明的清洁用片(10)由片状的基材(11)、在基材(11)的表面形成的第一粘结剂膜(14)、及用第一粘结剂膜(14)以单层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的磨粒(20)构成。磨粒(20)的每一个都由多个的硬质颗粒(21)、及对这些硬质颗粒(21)进行粘结的粘合剂树脂(22)构成。硬质颗粒(21)的平均粒径在0.5μm~5μm的范围,磨粒的平均粒径在0.5mm~3mm的范围。硬质颗粒(21)是氧化铈颗粒。以单层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的磨粒(20)的高低差ΔH在1mm或以下的范围。在基材(11)的表面上的10mm×10mm范围内固定的磨粒(20)的个数在80~200个的范围。

Description

清洁用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象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那样要求表面有高的洁净性的面板进行清洁的片及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是在设置了滤色器、透明电极的二片玻璃基板之间封入了液晶的面板,在封入液晶时使用的树脂的残留物和碎玻璃等在制造中附着在玻璃基板上的异物成为产生不良品的主要原因。为此,进行去除附着在玻璃基板上的异物的清洁。
以往,这样的清洁通过一边将刀具的刀尖以一定的角度按抵在玻璃基板等的面板表面一边使刀移动来进行(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
可是,在这样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刀具的刀尖磨损,因此必须适宜地更换。在更换时,必须设置刀具以使得刀具的刀尖相对于面板表面平行,该刀具的设置浪费劳力或时间。另外,由刀具削掉的异物也会再附着于面板上,或弄伤面板表面。
另一方面,当一边将在片状的基材的表面用粘合剂树脂固定了氧化铝颗粒、氧化铈颗粒等的硬质颗粒的清洁用带或垫按抵在面板表面一边使之移动,按固定磨粒研磨方式清洁面板的表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及4)时,虽然能够去除附着在面板表面的异物和污垢,但存在面板(特别是形成了ITO膜的面板)表面形成划痕的问题。
另外,当使用分散有氧化铝颗粒、氧化铈颗粒等的硬质颗粒的浆料按自由磨粒研磨方式清洁面板表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时,虽然能够减少面板表面形成的划痕,但浆料中所含的颗粒牢固地附着在面板表面,另外,在清洁中浆料飞散,因此存在对于面板的清洁环境的洗涤花费劳力或时间的问题。
[专利文献1]特开2002-458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2441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0-300507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8-85070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04-1620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会在面板表面形成划痕、并能够从面板表面去除异物的清洁用片。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不仅不会在面板表面形成划痕、并能够从面板表面去除异物,还能够容易地洗涤面板的清洁环境的清洁用片。
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清洁用片,包含片状的基材、在该基材的表面形成的第一粘结剂膜、及用该第一粘结剂膜固定在基材表面的磨粒。
第一粘结剂膜包含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脲树脂等的合成树脂。
作为基材,可以使用为了使基材表面(形成上述第一粘结剂膜的表面)平坦化且使基材的厚度均匀化而在形成第一粘结剂膜之前预先实施了表面处理的基材。即,作为基材,可以使用由基材本体、及在该基材本体的表面形成的表面处理膜构成的基材。在该表面处理膜的平坦的表面形成第一粘结剂膜。该表面处理膜包含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脲树脂等的合成树脂。
各个磨粒由多个硬质颗粒、及对这些硬质颗粒进行粘结的粘合剂树脂构成。磨粒由第一粘结剂膜以单层固定在基材表面。
硬质颗粒是从碳化硅颗粒、金刚砂颗粒、氧化铝颗粒、碳化硅颗粒、氧化锆颗粒、氧化铬颗粒、金刚石颗粒、氧化铈颗粒等中选择的一种或二种或以上的颗粒。优选硬质颗粒是氧化铈颗粒。
硬质颗粒的平均粒径在0.5μm~5μm的范围,优选在0.5μm~2μm的范围。另外,被固定在基材表面的磨粒的平均粒径在0.5mm~3mm的范围,优选在0.6mm~1.2mm的范围。
以单层固定在基材表面的磨粒的高低差在1.0mm或以下的范围,优选在0.6mm或以下的范围。
在基材表面上的10mm×10mm范围内固定的磨粒的个数在80个~200个的范围。
本发明的清洁用片可进一步包含第二粘结剂膜,该第二粘结剂膜是从采用第一粘结剂膜固定在基材表面的磨粒上接连至第一粘结剂膜上而形成的。该第二粘结剂膜包含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脲树脂等的合成树脂。
本发明的清洁用片可进一步包含固定在基材背面的具有弹性的片状的衬材。作为该衬材,可使用双面粘结片、平面扣件用的起绒布片、织造布片、无纺布片、或泡沫体片等。
面板的清洁,使用将上述本发明的清洁用片适宜地切成易进行清洁的形状(例如带状、垫状)而得到的清洁用具来进行。
即,向面板表面供给洗涤液,通过一边将切割本发明的清洁用片而制作的清洁用具(清洁用带或垫)按抵在该面板的表面,一边使面板和清洁用具相对地移动来进行。
在面板的清洁过程中,当磨粒按抵在面板表面时,硬质颗粒从磨粒脱落(磨粒发生变形)。该脱落的硬质颗粒作为游离磨粒作用在面板表面,同时基材表面上固定的磨粒也对面板表面产生作用,通过固定在基材表面上的磨粒和游离磨粒的作用,异物从面板表面削除。这样削除的异物进入固定在基材表面的磨粒和磨粒之间的间隙内,从面板表面去除。游离磨粒也与异物同样地进入固定在基材表面的磨粒和磨粒之间的间隙内,从而板表面除去。
发明效果
因为本发明如以上那样地构成,因此获得以下的效果。
当磨粒按抵在面板表面上时,硬质颗粒从磨粒脱落,磨粒发生变形,因此即使磨粒过度地按抵在面板表面,也不会由于固定在基材表面的磨粒的作用而在面板表面形成划痕。
硬质颗粒从磨粒脱落,该脱落的硬质颗粒作为游离磨粒作用在面板表面,与此同时,固定在基材表面上的磨粒也作用在面板表面,因此能够容易地去除牢固地附着在面板表面上的异物。
通过固定在基材表面上的磨粒和游离磨粒的作用而从面板表面削除的异物进入固定在基材表面的磨粒和磨粒之间的间隙内,从面板表面去除,因此不仅不会在面板表面形成划痕就能从面板表面去除异物,而且能够容易地洗涤面板的清洁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中,图1A是本发明的清洁用片的截面图,图1B是本发明的清洁用片的局部放大平面图,图1C是本发明的清洁用片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2中,图2A、图2B及图2C分别表示出本发明的清洁所使用的磨粒的形状,图2D是图2B中用符号(D)示出的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对ITO膜的表面进行了清洁之后的ITO膜表面的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计算机处理图象(实施例)。
图4是按照现有技术对ITO膜的表面进行了清洁之后的ITO膜表面的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计算机处理图象(比较例2)。
图5是按照现有技术对ITO膜的表面进行了清洁之后的ITO膜表面的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计算机处理图象(比较例3)。
图6中,图6A例示出实施本发明的面板清洁器,图6B例示出图6A的面板清洁器的移动方向。
符号说明
10…清洁用片
11…基材
12…基材本体
13…表面处理膜
14…第一粘结剂膜
15…第二粘结剂膜
20…磨粒
20a…最大高度的磨粒
20b…最小高度的磨粒
ΔH…高低差
21…硬质颗粒
22…粘合剂树脂
30…面板清洁器
31…清洁头
32…平台
33…框
10’…清洁用垫
R…旋转方向
T…移动方向
P…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清洁用片>
如图1A及图1B所示,本发明的清洁用片10由片状的基材11、在该基材11的表面形成的第一粘结剂膜14、及用该第一粘结剂膜14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的磨粒20构成。
作为基材11,使用表面平坦、且无液体透过性的塑料片。塑料片从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聚酯、丙烯酸树脂等的合成树脂的已知的片中选择。另外,作为基材11,也可以使用包含有弹力性能的织造布、无纺布、泡沫体(独立气泡类型及连续气泡类型)等的多孔片。
另外,作为基材11,也可以使用为了使基材表面(形成第一粘结剂膜14的表面)平坦化且使基材11的厚度均匀化而在形成第一粘结剂膜14之前预先实施了表面处理的基材。即,作为基材11,如图1A及图1C所示,也可以使用由基材本体12、及在该基材本体12的表面形成的表面处理膜13构成的基材(在该表面处理膜13的平坦的表面形成第一粘结剂膜14)。
表面处理膜13包含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脲树脂等的合成树脂,在基材本体12的表面利用辊涂法、刮涂法、浸涂法等已知的涂敷方法涂敷含有上述合成树脂的树脂溶液,通过使该树脂溶液干燥,从而在基材本体12的表面形成。
作为基材11,即使使用表面具有凹凸的上述的多孔片(基材本体12),通过该表面处理,也在多孔片的表面形成表面平坦的表面处理膜13,在该表面处理膜13的平坦的表面形成第一粘结剂膜14。另外,通过形成表面处理膜13,也能够在形成第一粘结剂膜14之前防止向多孔片(基材本体12)的内部渗透液体,因此能够在基材11的表面形成具有高的平坦性的第一粘结剂膜14。
第一粘结剂膜14包含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脲树脂等的合成树脂,磨粒20用该第一粘结剂膜14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
磨粒20的每个磨粒如图2D所示,由多个硬质颗粒21、及对这些硬质颗粒21进行粘结的粘合剂树脂22构成,呈大体球形(图2A)、有圆度的大体圆柱形(图2B)或大体椭圆形(图2C)之类的有圆度的形状。
磨粒20如图1A、图1B及图1C所示,采用第一粘结剂膜14以单层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使得在磨粒20的相互之间形成间隙,在清洁中从面板的表面削除的异物从该间隙通过、从面板表面去除。另外,从磨粒20脱落的硬质颗粒也进入该间隙内,适宜地作为游离磨粒作用于面板的表面。
粘合剂树脂22从聚乙烯醇、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等的合成树脂中选择。优选粘合剂树脂22是聚乙烯醇(PVA)树脂。硬质颗粒21和粘合剂树脂22的比例,相对于100重量份硬质颗粒21,粘合剂树脂22(固形分)在0.6重量份~1.0重量份的范围。
当硬质颗粒的量过多时,发生在清洁中硬质颗粒从磨粒20大量地脱落,不能进入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的磨粒20相互之间的间隙的硬质颗粒牢固地附着在面板的表面的问题,另外,不能进入该磨粒20相互之间的间隙的硬质颗粒在清洁中飞散,因此在面板的清洁环境的洗涤上花费劳力或时间。
另一方面,当硬质颗粒21的量过少时,因为作用在面板上的硬质颗粒21的个数减少,又,从磨粒20脱落的硬质颗粒的量也减少(即,作为游离颗粒而作用在面板表面的硬质颗粒变少),因此不能充分去除附着在面板表面的异物。
硬质颗粒21是从碳化硅颗粒、金刚砂颗粒、氧化铝颗粒、碳化硅颗粒、氧化锆颗粒、氧化铬颗粒、金刚石颗粒、氧化铈颗粒等选择的一种或二种或以上的颗粒。优选硬质颗粒21是氧化铈颗粒。
硬质颗粒21的平均粒径在0.5μm~5μm的范围,优选在0.5μm~2μm的范围。当硬质颗粒21的平均粒径小于0.5μm时,不能发挥足够的磨削力。而当硬质颗粒21的平均粒径超过5μm时,从磨粒20脱落的硬质颗粒21作用在面板的表面,在面板表面形成不希望的划痕。
磨粒20的平均粒径在0.5mm~3mm的范围,优选在0.6mm~1.2mm的范围。
当磨粒20的平均粒径小于0.5mm时,固定在磨粒20上的硬质颗粒21未对面板的表面产生弹力作用,在面板的表面形成不希望的划痕。
另一方面,当磨粒20的平均粒径超过3mm时,在磨粒20和磨粒20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个数减少,不能从面板的表面充分去除异物,在面板的表面形成不希望的划痕。
在基材11的表面上的10mm×10mm范围内固定的磨粒20的个数在80个~200个的范围。
当磨粒20的个数小于80个时,在磨粒20和磨粒20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尺寸过大,清洁中产生的异物不能进入该间隙内。
另一方面,当磨粒20的个数超过200个时,在磨粒20相互之间形成的间隙过小,清洁中产生的异物不能进入该间隙内。
参照图1C,以单层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的磨粒20的(最大高度的磨粒20a和最小高度的磨粒20b之间的)高低差ΔH在1mm或以下的范围。
当该高低差ΔH超过1mm时,该突出的磨粒对面板的表面发生作用,在硬质颗粒从该磨粒脱落的(磨粒发生变形的)期间,在面板的表面形成划痕。
在本发明的清洁用片10中,也可以从用第一粘结剂膜14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的磨粒20上接连至第一粘结剂膜14上而形成第二粘结剂膜15,将这些磨粒20更切实地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该第二粘结剂膜15包含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脲树脂等的合成树脂,在固定了磨粒20的基材11的表面,利用辊涂法、喷涂法等已知的涂敷方法涂敷含有该合成树脂的树脂溶液,通过使该树脂溶液干燥来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清洁用片10可进一步包含固定在基材11的背面的具有弹性的片状的衬材(未图示出)。作为该衬材,可使用双面粘结片、平面扣件用的起绒布片、织造布片、无纺布片、泡沫体片等。这些起绒布、织造布、无纺布及泡沫体片使用双面粘结片或粘结剂粘贴在基材11的背面。
<磨粒制造方法>
磨粒20采用下述方法制造:将硬质颗粒21和含有粘合剂树脂22的树脂溶液的混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硬质颗粒21,粘合剂树脂22(固形分)为0.6重量份~1.0重量份的范围)挤出成型为圆柱形的粒料,使用已知的旋转造粒机将该粒料造粒成为大体球形或有固度的大体圆柱形的颗粒,使之干燥之后,使用已知的分级机(孔眼为0.6mm~1.2mm)分级。
这样制造的磨粒20的形状如图2A及图2B所示,为大体球形或有圆度的大体圆柱形。
<清洁用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清洁用片10,首先制造磨粒20(磨粒20的制造按照上述进行,在此省略。)
接着,在基材11的表面利用辊涂法、刮涂法等已知的涂敷方法涂敷粘结剂,该粘结剂包含树脂溶液,所述的树脂溶液含有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脲树脂等的合成树脂(该粘结剂是在干燥后将变成固定磨粒20的第一粘结剂膜14的粘结剂)。
该粘结剂按涂敷在基材11的表面的粘结剂的涂膜表面变得平坦的方式涂敷。
在此,在使用表面具有凹凸的上述的多孔片作为基材11的情况下,将粘结剂部分地浸透至多孔片的表面部分,涂敷至涂敷在该多孔片的表面的粘结剂的涂膜表面变得平坦。此外,如后述,为了在基材11的表面固定磨粒20,使该粘结剂干燥,在基材11的表面形成第一粘结剂膜14,利用该第一粘结剂膜14防止向多孔片的内部渗透液体。
另外,作为基材11,也可以使用如上述那样预先实施了表面处理的基材(即由基材本体12、及在该基材本体12的表面形成的表面处理膜13构成的基材)。
接着,在涂敷于基材11的表面上的上述粘结剂的涂膜上以重力落下方式散布磨粒20,使得在基材11的表面上的10mm×10mm范围内固定的磨粒20的个数达到80个~200个的范围,使该粘结剂的涂膜干燥,用第一粘结剂膜14以单层固定磨粒20。
接着,从散布了磨粒20的基材11的表面上用辊加压将磨粒20压入第一粘结剂膜14内,使得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上的磨粒20的高低差ΔH达到1mm或以下的范围,将磨粒20用第一粘结剂膜14切实地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上。
在这里,因为磨粒20散布在基材11的表面上之后用辊加压,因此在该加压时,磨粒20可变形成如图2B及图2C所示的有圆度的大体圆柱形或大体椭圆形。
接着,也可以从采用第一粘结剂膜14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的磨粒20上接连至第一粘结剂膜14上,利用辊涂法、喷涂法等已知的涂敷方法涂敷树脂溶液,该树脂溶液含有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脲树脂等的合成树脂,通过使该树脂溶液干燥,形成第二粘结剂膜15,据此将用第一粘结剂膜14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的磨粒20更切实地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上(参照图1C)。
另外,也可以在基材11的背面固定具有弹性的片状的衬材(未图示)。
这样就制造了本发明的清洁用片10。
<清洁方法>
面板,可使用将上述本发明的清洁用片10适宜地切成易进行清洁的形状(例如带状、垫状)而得到的清洁用具,使用已知的面板清洁器逐个单面或两面同时地进行清洁。
即,面板通过下述过程来进行清洁:向面板的表面或两面供给洗涤液,通过一边将切割上述本发明的清洁用片10而制作的清洁用具按抵在该面板的表面或两面,一边使面板和清洁用具相对地移动。洗涤液为水、或添加了可去除附着在面板上的油分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
图6A例示出对面板P的单面进行清洁的垫式的面板清洁器30。如图示,在面板清洁器30的清洁头31的下端可沿箭头R的方向旋转的平台32上粘贴有(切割本发明的清洁用片10而制作的)清洁用垫10’。面板P的清洁通过下述过程来进行:一边沿箭头R的方向旋转该平台32,一边如图6B所示,向保持在框33中的面板P的表面供给洗涤液,按抵清洁用垫10’,使清洁头31沿箭头T的方向蛇行移动。
在面板P的清洁过程中,硬质颗粒21从按抵在面板P的表面的磨粒20脱落,该脱落的硬质颗粒21作为游离磨粒作用在面板P的表面。通过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上的磨粒20和游离磨粒(从磨粒20脱落的硬质颗粒21)的作用而从面板P的表面削除的异物进入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的磨粒20和磨粒20之间的间隙内,从面板P的表面去除。游离磨粒(从磨粒20脱落的硬质颗粒21)也与异物同样,进入固定在基材11的表面的磨粒20和磨粒20之间的间隙内,从面板P的表面去除。
<实施例>
制造了实施例的清洁用垫。
向亨舍尔混合器投入氧化铈颗粒(粒径为1μm~2μm,制品名:セロックス1650,昭和电工(株))(100重量份)、合成树脂(聚乙烯醇(PVA),制品名:NH-26,日本合成化学(株))的固形分浓度为7%的树脂溶液(14重量份)(树脂固形分:0.9重量份)并进行混合,将该混合物从内径为0.8mm的模孔挤出,进行圆柱形的粒料成型,将该粒料投入旋转式的造粒机,造粒成为大体球形之后,使该造粒得到的颗粒干燥,使用分级机(孔眼为0.6mm~1.2mm)分级,制造了粒径为0.6mm~1.2mm的磨粒。
接着,在基材(棉织布)的表面利用辊涂法涂敷醋酸乙烯酯乳液(100重量%)(涂布量:300g/m2)之后,以重力落下方式散布上述的磨粒(散布量:1500g/m2),在90℃下使之干燥2分钟,从而将磨粒用第一粘结剂膜(醋酸乙烯酯乳液干燥而形成的膜)固定在基材的表面。
接着,使用辊将固定在基材的表面上的磨粒压入第一粘结剂膜内,其后在固定于基材的表面上的磨粒上利用喷涂法涂敷丙烯酸系的树脂溶液(丙烯酸乳液50重量%、消泡剂1重量%、水49重量%),在100℃下干燥30分钟,形成第二粘结剂膜(丙烯酸系的树脂溶液干燥而形成的膜)。
接着,在基材的背面粘贴作为衬材的平面扣件用的起绒布,从而制造了本发明的清洁用片。
将该清洁用片冲裁成圆形,制造了实施例的清洁用垫。
<比较例1>
制造了比较例1的清洁用垫。
首先,使用表面具有多个圆柱形小突起的凹版辊(突起的直径:约1.0mm,突起之间的中心距离:约3.0mm),在基材(连续气泡类型的泡沫聚氨酯)的表面涂敷涂料,该涂料是在包含水溶性聚氨酯树脂的树脂溶液中分散了平均粒径为40μm的氧化铝颗粒而形成的涂料,使该涂料干燥,从而在基材的表面形成具有孔径约为1.0mm的大量粉屑袋囊(使在清洁中产生的异物进入的孔)的厚度为10μm的多孔研磨层。
接着,在基材的背面粘贴作为衬材的平面扣件用的起绒布,制造现有的清洁用片,将该清洁用片冲裁成圆形,制造了比较例1的清洁用垫。
<比较例2>
制造了比较例2的清洁用垫。
在制造比较例2的清洁用垫时,除了与在制造上述比较例1的清洁用垫时使用的氧化铝颗粒的平均粒径不同以外,其他与上述比较例1的清洁用垫相同。在比较例2中,使用了平均粒径为30μm的氧化铝颗粒。
<比较试验>
分别使用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1、2的清洁用垫,对在表面形成了ITO膜的玻璃基板进行清洁,对于表面有无残留的异物、及有无划痕进行了比较。
在比较试验中使用了图6A和图6B所示的面板清洁器(制品名:NMF-6,日本ミクロコ-ティング(株)),在下述表1所示的条件下对玻璃基板的表面(ITO膜的表面)进行清洁。作为洗涤液使用纯水。
表1清洁条件
清洁头转速(rpm) 400
清洁头移动速度(mm/秒) 125
清洁头加压(kg) 2
平台表面硬度(肖氏D硬度) 40
<比较试验结果>
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制品名:Dimension 3100,デジタル·インスツルメント公司制)将清洁后的ITO膜的表面状态(任意的10μm×10μm的范围)进行计算机处理,将所得到的图象示于图3(实施例)、图4(比较例1)及图5(比较例2)。
如图3所示,当使用实施例的清洁用垫时不形成划痕。可是,如图4和图5所示知道,当使用比较例1、2的清洁用垫时形成了划痕(划痕的深度(Rv),实施例为5.521nm,比较例1为27.442nm,比较例2为19.361nm)。
另外,在实施例和比较例1中,异物被完全去除了,但在比较例2中,残留有异物。
这样来看,在比较例1、2(现有技术)中,在面板的表面形成了划痕,但在实施例(本发明)中,得到了未在面板的表面形成划痕并能够清洁面板的表面这一效果。

Claims (16)

1.一种清洁用片,其特征在于,包含片状的基材、在上述基材的表面形成的第一粘结剂膜、及用上述第一粘结剂膜固定在上述基材的表面的磨粒,上述磨粒的每一个都包含多个的硬质颗粒、及对这些硬质颗粒进行粘结的粘合剂树脂,上述磨粒用上述第一粘结剂膜以单层固定在上述基材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用片,其中,上述硬质颗粒是氧化铈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用片,其中,上述硬质颗粒的平均粒径在0.5μm~5μm的范围,上述磨粒的平均粒径在0.5mm~3mm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用片,其中,以单层固定在上述基材的表面的上述磨粒的高低差在1mm或以下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用片,其中,在上述基材的表面上的10mm×10mm范围内固定的上述磨粒的个数在80个~200个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用片,其中,上述基材包含基材本体、及在上述基材本体的表面形成的表面处理膜,上述表面处理膜的表面平坦,上述第一粘结剂膜在上述表面处理膜的表面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用片,其中,进一步包含第二粘结剂膜,该第二粘结剂膜是从采用上述第一粘结剂膜固定在上述基材的表面的上述磨粒上接连至上述第一粘结剂膜上而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用片,其中,上述表面处理膜包含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或脲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用片,其中,上述第一粘结剂膜包含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或脲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用片,其中,上述第二粘结剂膜包含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或脲树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用片,其中,进一步包含固定在上述基材的背面的具有弹性的片状的衬材。
12.一种对面板的表面进行清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上述面板的表面供给洗涤液的工序、及一边将清洁用具按抵在上述面板的表面,一边使上述面板和上述清洁用具相对地移动的工序,上述清洁用具是切割清洁用片而制作的,上述清洁用片包含片状的基材、在上述基材的表面形成的第一粘结剂膜、及用上述第一粘结剂膜固定在上述基材的表面的磨粒,上述磨粒的每一个都包含多个的硬质颗粒、及对这些硬质颗粒进行粘结的粘合剂树脂,上述磨粒采用上述第一粘结剂膜以单层固定在上述基材的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硬质颗粒是氧化铈颗粒。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硬质颗粒的平均粒径在0.5μm~5μm的范围,上述磨粒的平均粒径在0.5mm~3mm的范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单层固定在上述基材的表面的上述磨粒的高低差在1mm或以下的范围.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基材的表面上的10mm×10mm范围内固定的上述磨粒的个数在80个~200个的范围。
CNA2007100040329A 2006-01-19 2007-01-19 清洁用片及方法 Pending CN1010699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11129 2006-01-19
JP2006011129A JP2007190643A (ja) 2006-01-19 2006-01-19 クリーニングシート及び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9962A true CN101069962A (zh) 2007-11-14

Family

ID=38446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040329A Pending CN101069962A (zh) 2006-01-19 2007-01-19 清洁用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190643A (zh)
KR (1) KR20070077012A (zh)
CN (1) CN101069962A (zh)
TW (1) TW2007280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7083A (zh) * 2017-03-20 2017-06-13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异物收集结构、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9844B2 (ja) * 2007-10-04 2014-02-26 Mipox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76073B (zh) * 2008-12-31 2015-03-11 Metal Ind Res & Developmentct Abrasive grain making device
JP5600400B2 (ja) * 2009-05-26 2014-10-01 株式会社クラレ 研磨装置及び研磨パッドの固定方法
JP2012179704A (ja) * 2011-03-03 2012-09-20 Ebara Corp 研磨テープ、並びに該研磨テープを用いた研磨方法及び研磨装置
JP6016301B2 (ja) * 2013-02-13 2016-10-26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単結晶SiC基板の表面加工方法、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単結晶SiC基板の表面加工用研削プレート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7083A (zh) * 2017-03-20 2017-06-13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异物收集结构、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10293385B2 (en) 2017-03-20 2019-05-2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oreign substance collection structure,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6847083B (zh) * 2017-03-20 2019-08-09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异物收集结构、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77012A (ko) 2007-07-25
TW200728022A (en) 2007-08-01
JP2007190643A (ja) 2007-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9962A (zh) 清洁用片及方法
EP2045038B1 (en) Polishing Pad
JP5501561B2 (ja) 保持パッド
KR20160027084A (ko) 연마 패드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01047357A (ja) 研磨剤粒子を含むスラリーにより基板を化学機械研磨するために使用される研磨パッド
CN102802873A (zh) 保持垫
TWI490085B (zh) Keep the pad
US6726541B2 (en) Cleaning sheet
JPH10249709A (ja) 研磨布
JPH02220838A (ja) 積層体、並びに該積層体を用いた被研磨部材の保持材及び研磨布
JP2007196336A (ja) 不織布研磨シート
JP2001009697A (ja) ガラス基板の鏡面仕上げ方法
WO2002100595A1 (fr) Feuille de polissage et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e la feuille de polissage
CN101314216B (zh) 研磨垫及其应用与制造方法
JP5355165B2 (ja) 保持シート
JP5567280B2 (ja) 研磨パッド
CN1692995A (zh) 精密研磨用清洁带
CN104552034B (zh) 研磨垫、研磨装置及制造研磨垫的方法
JP7493315B2 (ja) クリーニング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5503049B2 (ja) 保持パッド
JPH11188617A (ja) 被研磨体の保持部材及びこの保持部材を用いた被研磨体の研磨方法
JP5608398B2 (ja) 研磨パッド
KR102673922B1 (ko) 연마 가공용 패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H106211A (ja) 研磨パッドおよび板状材の研磨方法
JP7471064B2 (ja) クリーニング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