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4142A - 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4142A
CN101064142A CN200710102212.0A CN200710102212A CN101064142A CN 101064142 A CN101064142 A CN 101064142A CN 200710102212 A CN200710102212 A CN 200710102212A CN 101064142 A CN101064142 A CN 101064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bsorbing
absorbing zone
recording media
information recording
optic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022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泷义幸
太田宽纪
川野敏史
久保秀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axel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axell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axel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64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41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识别记录在2层光吸收层中的条形码信息,并重现高品质信号的条形码信息。在该光信息记录介质(12)中,从光入射侧看到的最近侧的第1个光吸收层(I)的膜厚比从光入射侧看的远侧的第2个光吸收层(II)的膜厚薄,透明中间层(19)的膜厚为40μm以下,从第1个光吸收层(I)一侧透过第1透明基板(13)照射蓝色激光,在第1层和第2层的相同半径的位置上,形成记录了同一条形码信息的群刻区BCA,再现信号质量优良的条形码信息。

Description

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信息记录媒体等,尤其更详细地涉及除用户信息外、以条形码形式记录管理信息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等。
背景技术
过去,在DVD-ROM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最内周设置了记录条形码信息的群刻区(Burst Cutting Area,以下简称:BCA)。记录在BCA区的信息可以在不进行跟踪伺服控制的情况下进行读取。另外,在BCA中,序列号等的管理信息被作为光信息记录媒体各自的识别信息并被记录下来,这些被用于著作权保护等(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
另外,对管理记录在用户信息区域的用户信息及保护其著作权的方式进行了报告。作为用户信息,列举例如程序、数据、应用信息等,根据该方式将管理信息以和用户信息区域相同的调制方式记录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用户信息区域之外的系统导入区,另一方面,在BCA上以和用户信息区域不同的调制方式记录管理信息(参照专利文献4)。
在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阶段形成了这样的BCA,具体而言,如为DVD-ROM时,例如用YAG激光除去反射膜来形成(参照专利文献5)。另一方面,如果是追记型光信息记录媒体的DVD-R时,如果像DVD-ROM那样用YAG激光除去反射膜,则记录层和反射膜有可能剥离,因此,使用专用的BCA记录机,在控制区内的槽沟部分通过记录条形码来形成BCA。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1494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0-22278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1-04353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10-18836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平06-2034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近年来对应信息量的大容量化开发出了具有2个光吸收层(记录层)的2层型光信息记录媒体。其中,使用了用于吸收激光的色素材料的追记型光信息记录媒体,因为无法改写所以被利用于多种用途。在这些2层型光信息记录媒体中,在其中一层形成BCA,例如,在2层型DVD-R中,在从光入射侧看到的最近侧的第1层的光吸收层中形成BCA。
将这样的2层型光信息记录媒体安装在记录重放装置上,当读取记录在BCA中的管理信息时,记录重放装置在其中一层上聚焦后使光头移动到形成BCA的半径位置上,读取BCA的管理信息。
但是,当在最初聚焦的层上不存在BCA时,将在另一层聚焦并搜索BCA。此时存在着记录重放装置访问BCA需要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具有包含可记录重放的吸光材料的2个光吸收层,具有可缩短记录重放装置对其访问所需时间的BCA区域。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光信息记录媒体制造方法,所述光信号记录媒体具有包含吸光材料的2个光吸收层,在两个层中设置了可获得信号质量优良的BCA。
本发明人经过潜心研究的结果,即,对于具有2个光吸收层的光信息记录媒体,通过在两个光吸收层上设置记录了管理信息的BCA,从而解决了前述的技术问题。在这里,在光信息记录媒体中的含有吸光材料的2个光吸收层上,通过从单侧照射的蓝色激光,沿着同心圆或螺旋状的信道记录或重放用户信息。
即,第一、适用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具有2个光吸收层,从光入射侧看到的最近侧的第1层中含有BCA ,在和第1层的BCA相同半径的位置上形成和第1层的BCA记录了相同管理信息的第2层的BCA。
第二、在适用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第2个光吸收层上设置的BCA的记录开始位置(BCA2S)和第1个光吸收层上设置的BCA的记录开始位置(BCA1S)满足下式的关系。
ΔS=BCA2S-BCA1S≤15μm
第三,在适用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从第1个光吸收层上设置的BCA获得的信号振幅比从第2个光吸收层的BCA获得的信号振幅小。
第四、在适用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在从光入射侧看到的最近侧的第1个光吸收层所记录的标识的反射率比记录前的反射率高即由低到高(Low to High)的记录。
第五,在适用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BCA是通过从记录用户信息的方向照射激光,在第1个光吸收层和第2个光吸收层上同时记录条形码信息而形成的。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以下(1)~(13)。
(1)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2层光吸收层,所述光吸收层具有能够通过从单侧照射的光,沿着同心圆或螺旋状信道进行记录或重放用户信息的信息区域;从所述光的入射侧看到的最近侧的第1个光吸收层,在所述信息区内侧,具有以条形码信息方式记录规定的管理信息的第1层的群刻区(BCA);从所述光的入射侧看到的远侧的第2个光吸收层,在与所述第1层群刻区(BCA)相同半径的位置上,具有记录了和该第1层群刻区(BCA)所记录的所述管理信息为同一管理信息的第2层群刻区(BCA)。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层群刻区(BCA)的径向宽度中间的开始记录的位置(BCA2S),与在所述第1层群刻区(BCA)的径向宽度中间的开始记录的位置(BCA1S),满足下式(1)所示的关系:
ΔS=(BCA2S)-(BCA1S)≤15μm  式(1)
其中、式(1)中ΔS是(BCA2S)与(BCA1S)之差(单位:μm)。
(3)根据上述(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1层群刻区(BCA)获得的信号振幅比从所述第2层群刻区(BCA)获得的信号振幅小。
(4)根据上述(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个光吸收层和所述第2个光吸收层包含有机色素,且所述第2个光吸收层的膜厚度比所述第1个光吸收层的膜厚度厚。
(5)根据上述(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了所述管理信息的所述第1层群刻区(BCA)的反射率比所述管理信息被记录以前形成的该第1层群刻区(BCA)的区域的反射率高,即由低到高(Low to High)的记录;且,记录了所述管理信息的所述第2层群刻区(BCA)的反射率比所述管理信息被记录以前形成的该第2层群刻区(BCA)的区域的反射率高,即由低到高(Low to High)的记录。
(6)根据上述(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个光吸收层和所述第2个光吸收层之间具有膜厚小于等于40μm的透明中间层。
(7)根据上述(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是蓝色激光。
(8)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是具有包含有机色素的2层光吸收层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从单侧照射的光的入射侧看,设置在最近侧的第1个光吸收层、和从所述光的入射侧看,设置在远侧,具有比所述第1个光吸收层的膜厚(D1)厚的膜厚(D2)的第2个光吸收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1个光吸收层和第2个光吸收层之间的膜厚小于等于40μm的透明中间层;至少在所述第2个光吸收层具有记录了规定的管理信息的群刻区(BCA)。
(9)根据上述(8)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个光吸收层的膜厚(D2)比所述第1个光吸收层的膜厚(D1)厚10%以上。
(10)根据上述(8)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群刻区(BCA)的反射率比所述规定的管理信息在被记录以前形成的该群刻区(BCA)的区域的反射率高,即由低到高(Low to High)的记录。
(11)根据上述(8)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个光吸收层的、与所述第2个光吸收层上形成的群刻区(BCA)相同的半径位置上,还具有记录了和该群刻区(BCA)所记录的所述管理信息为同一管理信息的其他群刻区(BCA)。
(12)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是具有包含通过光记录可重放的有机色素的2层光吸收层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透明基板上依次形成从所述光入射侧看到的最近侧的第1个光吸收层、膜厚小于等于40μm的透明中间层、以及从所述光入射侧看到的远侧的第2个光吸收层;从所述光的入射侧透过所述透明基板照射蓝色激光;在所述的第1个光吸收层和所述的第2个光吸收层同时形成以条形码信息形式记录了规定的管理信息的群刻区(BCA)
(13)根据上述(12)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个光吸收层的膜厚(D2)与所述第1个光吸收层的膜厚(D1)之比(D2/D1)为大于等于1.1(D2/D1≥1.1)。根据本发明,可以在短时间识别在具有2个光吸收层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的条形码信息,还可以重现高质量信号的条形码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适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适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截面结构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形成本实施方式适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BCA的区域的截面结构图。
图4是说明BCA信号的示例和BCA开始位置及振幅的图。
符号说明
1,12,26...光信息记录媒体
2,4,6,14,16,18...第1层的镜面区
7,9,11,20,22,24...第2层的镜面区
5,17...第1层的信息区域
10,23...第2层的信息区域
3,15...第1层的BCA
8,21...第2层的BCA
13,27...第1透明基板
19,30...透明中间层
25,34...第2透明基板
28...第1个光吸收层
29...半透明反射层
31...界面层
32...第2个光吸收层
33...反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优选实施方式(以下称发明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另外,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在其要点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化加以实施,还有所使用的附图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并不表示实际大小。
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结构是,从单侧照射的光的入射侧看,设置在最近侧的第1层和设在最远侧的第2层。
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适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说明图,图1(a)是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第1层各分区的说明图,图1(b)是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第2层各分区的说明图。
如图1(a)所示,光信息记录媒体1的第1层,在圆盘状的中央部设置有中心孔C。在中心孔C的周围形成没有槽沟和凹坑(pit)的平坦的第1层的镜面区2,在第1层的镜面区2的外周侧,设置有以条形码形式记录管理信息的第1层的BCA3,以及沿同心圆或螺旋状信道、记录规定的用户信息的第1层的信息区域5。
此外,根据需要,在第1层的BCA3和第1层的信息区域5之间,以及在第1层的信息区域5的外侧,分别设置第1层的镜面区4、第1层的镜面区6。
另外,在第1层的信息区域5的内侧也可以形成表示管理信息等的信息凹坑(pit)。此外,以条形码记录管理信息的第1层的BCA3的形状也可以是镜面的,也可以形成槽沟或凹坑。
下面如图1(b)所示,光信息记录媒体1的第2层和第1层同样,在中心孔C的周围形成没有槽沟和凹坑的平坦的第2层镜面区7,在第2层镜面区7的外周侧设置有以条形码形式记录管理信息的第2层BCA8和沿同心圆或螺旋状信道记录规定的用户信息的第2层信息区域10。
另外,根据需要,第2层BCA3和第2层的信息区域10之间,以及在第2层信息区域10的外侧,分别设置第2层镜面区9、第2层镜面区11。
在第2层信息区域10的内侧也可以形成表示管理信息等的信息凹坑。此外,以条形码记录管理信息的第2层BCA8的形状也可以是镜面,也可以形成槽沟或凹坑。
下面图2是用于说明适用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截面结构图,如图2所示,光信息记录媒体12中的靠近光(L)入射侧最近侧的第1层(L0)由具有透光性的第1透明基板13和在第1透明基板13上形成的第1个光吸收层(I)构成。
第1个光吸收层(I)包括:用于记录规定的用户信息的第1层信息区17(用户信息区)和设置在第1层信息区17的内周一侧、记录有条形码管理信息等的第1层BCA15和比第1层BCA15更趋远侧的第1层的镜面区14。
另外根据需要,在第1层的BCA15和第1层的信息区域17之间,以及在第1层信息区域17的外周侧,分别设置了第1层的镜面区16和第1层的镜面区18。
下面,从光入射一侧看去稍远侧的第2层(L1),与第1层(L0)同样,由第2透明基板25和在第2透明基板25上形成的、比上述第1层(L0)的第1个光吸收层(I)的膜厚更厚的第2个光吸收层(II)构成。
第2个光吸收层(II)包括:记录规定的用户信息的第2层的信息区域23(用户信息区)、设置在第2层信息区23的内周侧、半径位置和第1层的BCA15几乎在同一位置上,以条形码记录了管理信息等的第2层的BCA21以及在比第2层的BCA21更内周侧的第2层的镜面区20。
另外根据需要,在第2层的BCA21和第2层的信息区23之间,以及在第2层的信息区域23的外周侧,分别设置了第2层的镜面区22和第2层镜面区24。
而且,第1层(L0)和第2层(L1)借助膜厚在40μm以下的使用透明粘接剂形成的透明中间层19粘合而形成一体。
在本实施方式适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2中,第2层的BCA21优选在和第1个光吸收层(I)中的第1层BCA15几乎相同的半径位置上形成。
这里所谓的“第2层的BCA21和第1层的BCA15形成在几乎同一半径的位置上”,是指第2层的BCA21的开始记录的位置(BCA2S)和第1层BCA15的开始记录的位置(BCA1S)满足下式(1)所示关系。
ΔS=(BCA2S)-(BCA1S)≤15μm    式(1)
在式(1)中,ΔS是在第2个光吸收层(II)上设置成同心圆状的第2层的BCA21的径向宽度中间的记录开始位置(BCA2S)与在第1个光吸收层(I)上设置成同心圆状的第1层BCA15的径向宽度中间的记录开始位置(BCA1S)之差(单位:μm)。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适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2中,在第2个光吸收层(II)上设置的第2层群刻区(BCA)中,记录着与在第1层群刻区(BCA)中记录的管理信息相同的管理信息。
由于在第1层的群刻区(BCA)和第2层的群刻区(BCA)记录着同一管理信息,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识别光信息记录媒体12所记录的条形码信息,从而使高信号品质的条形码信息的再现成为可能。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适用的在光信息记录媒体上设置的BCA的剖面构造。
最初,作为具有2层光吸收层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有各种各样的方案。例如所谓的逆积层法,即分别在透明基板上形成第1个光吸收层(I)和第2个光吸收层(II),其次用透明粘接剂粘合这些透明基板。
还可列举2P法,即在透明基板上制作第1个光吸收层(I),在其上涂布透明树脂,压上压模后使透明树脂固化,制作第2层透明基板,再在其上叠加第2个光吸收层(II)。
图3是说明形成本实施方式适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BCA的区域(BCA区域)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这里作为一个例子列举了通过逆积层法制造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6。
如图3所示,光信息记录媒体26的BCA区域,作为从光入射侧看到的最近侧的第1层(L0),具有由透光性材料构成的第1透明基板27、在第1透明基板27上形成的含光吸收材料的第1个光吸收层28以及在第1个光吸收层28上形成的半透明反射层29。
另外,作为从光入射侧看到的里侧的第2层(L1,)具有第2透明基板34、在第2透明基板34上朝着光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反射层33、含光吸收材料的第2个光吸收层32和界面层31。
接着,为使第1层的半透明反射层29与第2层的界面层31成为面对面,将第1层(L0)与第2层(L1)通过透明中间层30粘接成一体。至此,分别在第1个光吸收层28上形成第1层的BCA、在第2个光吸收层32上形成第2层的BCA。
另外本例中形成记录了条形码信息的BCA的部分的透明基板为镜面状,但并不限定于镜面状,例如,也可以是包括槽沟或凹坑的形状。
以下对构成光信息记录媒体26的各层加以说明。
第1透明基板、第2透明基板
第1透明基板27及第2透明基板34的材料优选为,例如对激光的折射率在1.4~1.7范围内的高透明度的材料,且是耐冲击性优良的树脂。具体而言,有聚碳酸脂,非晶聚烯烃、丙烯酸树脂(acrylic resin)等,但并不局限于这些。
另外,可根据需要在第1透明基板27和第1个光吸收层28之间设置SiO2、ZnS-SiO2等的增强层或耐溶剂层。
第1透明基板27及第2透明基板34优选制作母盘及印模,通过射出成型进行制造。这里,例如通过以下方法制作母盘。即,准备直径200mm、厚6mm的玻璃母盘,使用旋涂法将光阻剂均匀涂在玻璃母盘的一侧外表面上,光阻剂的厚度根据凹坑或槽沟的深度进行调整。然后,将涂有光阻剂的玻璃母盘装到刻录装置上。
另外,用于制作母盘的刻录(cutting)装置的记录光头由相对于母盘沿径向移动的伺服系统进行驱动。记录半径位置由线性标尺监视,通过闭合伺服回路控制。由格式化控制器生成信息数据、管理信息、槽沟信号等,驱动光头。系统全体用控制器管理,还进行信道间距的伺服控制。在该伺服控制中,进行信道间距控制。母盘由主轴旋转驱动,形成独自的伺服回路。轴由轴驱动器驱动。
通过刻录装置,按照格式化控制器传送的信息对光阻剂照射来自光头的激光并曝光,形成同心圆或螺旋状的凹坑或槽沟,调节激光的光量控制凹坑的大小、槽沟的宽度。对刻录后的玻璃母盘的形成图案的面施行作为电镀前处理的化学镀。然后将该镀层作为导电膜,由电铸法形成Ni层。接下来,对玻璃母盘上形成的Ni层表面进行研磨,再从玻璃母盘上剥离上述Ni层而获得印模。此外,形成上述电镀的前处理过程中的导电膜也可以使用溅射法和蒸镀法形成。
第1个光吸收层、第2个光吸收层
作为第1个光吸收层28和第2个光吸收层32的材料优选具有吸光性的有机色素。具体有,如菁色素、聚甲炔色素、三芳基甲烷色素、吡喃色素、菲色素、偶氮色素、四脱氢胆碱色素、三苯胺色素、方酸菁色素、克酮次甲基(Croconic methine)色素等,但并不局限于这些。
这些有机色素可以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另外也可含有光安定剂及其他色素、添加剂、高分子(如硝化纤维等的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金属微粒子等。
本实施方式适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6中,第1层(L0)的第1个光吸收层28及第2层(L1)的第2个光吸收32,优选记录信息后的反射率比记录信息前的反射率高,即由低到高(Low to High)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前述的有机色素中也优选对记录重放光的波长吸收大的有机色素,即光学常数中的消光系数k大的有机色素。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形成第1个光吸收层28和第2个光吸收层32。即,首先使用公知的有机溶剂,对上述的有机色素和任意的添加剂进行溶解、溶剂化调制其溶液。接着,形成第1个光吸收层28时,将该溶液直接涂布于第1透明基板27上。形成第2个光吸收层32时,将该溶液涂布于形成在第2透明基板34上的反射层33上。作为有机溶剂,例如有四氟丙醇、酮醇、乙酰丙酮、甲基溶纤剂、甲苯等。
作为涂布方法,通常采用旋涂法。旋涂的条件为,从内周到外周,旋转数在300rpm~5000rpm之间的多种组合条件下进行。可通过调节这些旋涂的条件、有机色素溶液浓度、粘度、溶剂的干燥速度而控制第1个光吸收层28和第2个光吸收层32的膜厚。
在本实施方式适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6中,第1个光吸收层28及第2个光吸收层32的膜厚通常分别在20nm~100nm,优选调制在30nm~60nm范围内。
另外,本实施方式适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6,如前所述,第2个光吸收层32的膜厚(D2)比第1个光吸收层28的膜厚(D1)厚(D2>D1)。具体地调制成第2个光吸收层32的膜厚(D2)比第1个光吸收层28的膜厚(D1)厚10%以上。
即,第2个光吸收层32的膜厚(D2)与第1个光吸收层28的膜厚(D1)之比(D2/D1)是1.1以上(D2/D1≥1.1)。
但是,(D2/D1)通常是2.0以下。
半透明反射层
优选半透明反射层29为光吸收小、光的透过率在30%以上且具有适度的光反射率。例如:通过将使反射率高的金属膜变薄可将透过率和反射率设定在恰当的平衡的范围内。另外,由于半透明反射层29较薄,因此,优选采用耐腐蚀材料。还有,为防止有机色素浸出至透明中间层30,优选具有屏蔽性的材料。
作为形成半透明反射层29的金属,可选择如金、银、铝或者含有这些的合金。半透明反射层29可通过使用这些金属通过溅射法等方法来形成。从成本低、反射率高来考虑,特别优选采用Ag为主要成分的金属。
如果金属膜的结晶粒大,将成为重放噪音的原因,因此,半透明反射层29优选采用结晶粒小的材料。采用Ag时,纯银有结晶粒大的倾向,优选使用Ag合金。
作为Ag合金,以Ag为主成分,优选从由Ga、Bi、Ti、Zn、Cu、Pd、Au、Ca、In及稀土类金属构成的群中,选择含有0.1原子%~5原子%原子的至少一种元素。
在Ag合金中,含有Ga、Bi、Ti、Zn、Cu、Pd、Au、Ca、In及稀土类金属中的2种以上金属时,可以分别是0.1原子%~5原子%、但是它们的合计原子量优选为0.1原子%~5原子%。在稀土类金属中最好选择钕。
作为Ag合金的具体例,可列举:Ag Pd Cu、Ag Cu Au、Ag CuAu Nd、Ag Cu Nd、Ag Ca Cu、Ag In、Ag Bi、Ag Bi Nd等。
另外,Au的结晶粒小、耐腐蚀性好,但与Ag合金相比价格昂贵。半透明反射层29也可以用SiO2等的金属以外的材料,交互层叠低折射率薄膜和高折射率薄膜,形成多层膜作为半透明反射层。
作为形成半透明反射层29的方法,如有溅射法、离子镀法、化学蒸镀法、真空蒸镀法等。其中,从生产性角度考虑优选的溅射法。
另外,在第1个光吸收层28和半透明反射层29之间也可以设置SiO2、ZnS-SiO2、Al2O3等的增强层或耐氧化层等的其他层。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半透明反射层29上形成保护层。作为保护层,只要是能够保护光吸收层、反射层的层即可。例如,可由紫外线固化树脂、有机硅树脂等形成。
反射层
反射层33优选为反射率高、耐腐蚀性好的。为了提高反射率,反射层33的厚度通常优选为50nm以上,最好为80nm以上。但是,为了提高记录灵敏度最好薄一些,通常优选300nm以下,最好为200nm以下。如果反射层33的厚度太厚,则第2透明基板34有翘曲的可能。
作为反射层33的材料,例如有在重放光的波长下反射率十分高的材料。具体的例如有Au、Al、Ag、Cu、Ti、Cr、Ni等可以单独或以合金的方式使用的金属。其中,优选Au、A1、Ag或者它们的合金。作为形成合金的成分有:Mg、Se、Hf、V、Nb、Ru、W、Mn、Re、Fe、Co、Rh、Ir、Cu、Zn、Cd、Ga、In、Si、Ge、Te、Pb、Po、Sn、Bi及稀土类等金属的金属及半金属。其中,优选Ag合金,因为其成本低、反射率高、耐腐蚀性能优良。
作为Ag合金,以Ag为主成分,优选从由Ga、Bi、Ti、Zn、Cu、Pd、Au、Ca、In及稀土类金属构成的群中,选择含有0.1原子%~5原子%原子的至少一种元素。
在Ag合金中,含有Ga、Bi、Ti、Zn、Cu、Pd、Au、Ca、In及稀土类金属中的2种以上金属时,可以分别是0.1原子%~5原子%、但是它们的合计原子量优选为0.1原子%~5原子%。在稀土类金属中最好选择钕。
作为Ag合金的具体例,可列举:Ag Pd Cu、Ag Cu Au、Ag Cu Au Nd、Ag Cu Nd、Ag Ca Cu、Ag In、Ag Bi、Ag BiNd等。
作为形成反射层33的方法,有溅射法、离子镀法、化学蒸镀法、真空蒸镀法等,其中,优选生产率好的溅射法。
界面层
界面层31形成在第2层的第2个光吸收层32上。界面层31屏蔽第2个光吸收层32和透明中间层30,其设置目的是防止两层的混合。透明中间层30最好使用不会损坏第2个光吸收层32的材料来形成。当使用液状的紫外线固化树脂形成透明中间层30时,为防止紫外线固化树脂直接接触第2个光吸收层32而相溶,最好在透明中间层30和第2个光吸收层32之间设置界面层31。
对于界面层31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不与第2个光吸收层32混和,也不与透明中间层30混和的材料即可。可以兼有其他功能,必要时还可以夹有其他层。作为这样的材料,优选金属或半导体、金属或半导体的氧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等无机物,最好是电介体等透明的无机物。具体适用的有:氧化硅(尤其是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铈、氧化钇等氧化物;硫化锌、硫化钇等的硫化物;氮化硅等的氮化物;碳化硅;氧化物和硫磺的混合物;以及后述的合金等。
另外,氧化硅和硫化锌的(30∶70)~(90∶10)程度(重量比)的混合物也是适合的。使用将硫和二氧化钇的混合物与氧化锌混合的混合物(Y2O2S-ZnO)也很适用。
界面层31的厚度优选3nm以上,最好是5nm以上。界面层31的厚度如果过薄则屏蔽效果变得不充分。另外,厚度上限则优选100nm以下、最好为50nm以下。界面层31如果过厚则有可能使光的透过率低下。此外,当由无机物形成界面层31时,成膜需要时间,会有生产率低下、膜应力增大等倾向。
作为形成界面层31的方法,有例如溅射法、离子镀法、化学蒸镀法、真空蒸镀法等,优选其中生产率好的溅射法。
透明中间层
对于透明中间层30,优选在记录重放光的波长下是透明、粘合力高、固化粘结时收缩率小、环境保存稳定性高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分别对2个光吸收层(第1个光吸收层28、第2个光吸收层32)进行聚焦伺服,因此最好能正确控制透明中间层30的膜厚。透明中间层30的膜厚依赖于聚焦伺服机构,具有物镜的数值孔径数越高,其距离越小的向好趋势。
本实施方式适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6,是将厚度为0.6mm的2张基板(第1透明基板27、第2透明基板34)粘合后制成的,使用蓝色激光(例如波长(λ)405nm)进行信息的记录或重放。在这样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6中,如前所述,透明中间层30的膜厚最好在40μm以下。但是,透明中间层30的膜厚通常为约20μm以上。
通过将透明中间层30的膜厚设定为40μm以下,如果越过第1透明基板27照射蓝色激光,可以同时向比第2个光吸收层32的膜厚调制得更薄的第1个光吸收层28和第2个光吸收层32记录条形码信息。
透明中间层30优选由不会损坏半透明反射层29的材料来形成。而且,在2层之间还可以形成公知的无机系或有机系的保护层。
作为透明中间层30的材料,可以例举例如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电子束固化树脂、紫外线固化树脂(含延迟固化型)、感压式两面胶带等。其中,无溶剂型紫外线固化树脂由于其环保性好,生产率优良,应为优选。紫外线固化树脂有多种,只要透明任何一种都可以使用。
透明中间层30能够通过涂布紫外线固化树脂,照射紫外线光使其固化而形成。涂布方法与第1个光吸收层28等的情况相同,可使用旋涂法、丝网印刷、浇铸法等涂布方法,但其中优选旋涂法。紫外线固化树脂如果使用在10℃~40℃范围内、粘度为20mPa·s~1000mPa·s的树脂,可不使用溶媒进行涂布,应为优选。
作为紫外线固化树脂,有自由基型紫外线固化树脂和阳离子型紫外线固化树脂,可使用任意一种。作为自由基型紫外线固化树脂,可使用公知的任一组合物。作为必须成分,使用含有紫外线固化性化合物和光聚合引发剂的组合物。作为紫外线固化性化合物,可以将单官能丙烯酸酯、单官能甲基丙烯酸甲酯、多官能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聚合性单体组分、可分别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并用。
其他层
另外,本实施方式使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6,根据需要也可以在与光入射侧相对的第2透明基板34上,设置印刷层或者印刷受容层。
将信息记录到光信息记录媒体26上时,通过对光信息记录媒体26上设置的第1个光吸收层28及第2个光吸收层32照射激光来进行。在被激光照射的部分,吸收了激光能的色素发生分解、发热、炭化。然后,作为基板的热变化,引起溶融、形等。在重放被记录的信息时,通过读取因激光引起热变化的部分和未引起热变化的部分的反射率之差来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重放所使用的装置的蓝色激光的波长优选390nm~430nm、最好为400nm~420nm。另外,对记录BCA的BCA记录机所使用的激光的波长无特别限定,只要是表现在第1层(L0)中的第1个光吸收层28和第2层(L1)中的第2个光吸收层32上分别吸收的波长即可。这样的激光波长有波长390nm~430nm、620nm~720nm、780~830nm,但是,BCA写入机(BCA记录机)的波长不受此范围限制。
实施例
下面将跟据实施例更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将具有顺时针方向槽沟的印模A装载在喷射成型机上,喷射成型光信息记录媒体等级的聚碳酸酯树脂,获得第1透明基板。第1透明基板是直径为120mm、厚度为0.59mm的聚碳酸酯制基板,在用户信息区域形成有已被调制的抖动沟槽沟,该槽沟的信道间距为400nm,半宽度为0.22μm、深度为45nm。
接着,使用具有逆时针方向槽沟的印模B,进行与上述同样的操作,获得第2透明基板。第2透明基板是直径为120mm、厚度为0.59mm的聚碳酸酯制基板,在用户信息区域形成有已被调制的抖动沟槽沟,该槽沟的信道间距为0.40μm,半宽度为0.22μm、深度为35nm。
接着,调制混合了下列化学式(1)所表示的偶氮色素和化学式(2)所表示的添加剂混合的色素(混合比率75∶25)的四氟丙醇溶液。该溶液的浓度为0.7重量%(色素溶液1)。然后,在第1透明基板的槽沟形成面上以旋涂法涂布色素溶液1。第1透明基板槽沟部分的色素膜厚为36nm。并且,在涂布上述色素溶液1时,使用过滤器过滤色素溶液1,去除其杂质。
接着,将上述涂布了色素溶液1的第1透明基板,在90℃下干燥1小时,再在室温下冷却1小时。如此,在第1透明基板上形成第1个光吸收层。然后,使用溅射法在第1个光吸收层上形成由Ag Bi合金构成的、厚度为11nm的半透明反射层。
化1
Figure A20071010221200191
化学式(1)
化2
Figure A20071010221200192
化学式(2)
接着,在第2透明基板的槽沟形成面上,作为反射层使用溅射法形成厚度为120nm的AgCuNd合金。然后,调制化学式(1)所表示的偶氮色素和化学式(2)所表示的添加剂混合的色素(混合比率75∶25)的四氟丙醇溶液。该溶液的浓度为1.1重量%(色素溶液2)。
接着,在反射层上,使用旋涂法涂布色素溶液2。第2透明基板的槽沟部分的色素膜厚为45nm。并且,在涂布上述色素溶液2时,使用过滤器过滤色素溶液2,去除其杂质。
接着,将上述涂布了色素溶液2的第2透明基板,在90℃下干燥1小时,再在室温下冷却1小时。如此,在第2透明基板的反射层上形成第2个光吸收层。然后,使用溅射法在第2个光吸收层上形成由ZnS-SiO2构成的、厚度为10nm的界面层。
接下来,用旋涂法在第1透明基板的半透明反射层上涂布自由基聚合型紫外线固化树脂,并放置到粘合装置上。然后,让第1透明基板涂布了自由基聚合型紫外线固化树脂的面和第2透明基板的界面层相对,放置到粘合装置内。接下来,将粘合装置内抽成真空,使自由基聚合型紫外线固化树脂不起泡,将2张树脂透明基板粘合。
将粘合的2张透明基板从装置中取出,从第1透明基板侧照射紫外线,使自由基聚合型紫外线固化树脂固化,形成厚度为25μm的半透明中间层,从而得到光信息记录媒体A。
光信息记录媒体A,如果以波长405nm的激光将信息记录在第1个光吸收层及第2个光吸收层的信息区域,则是以记录的标记的反射率比记录前的反射率高的由低到高(Low to High)的记录。
对如此获得的光信息记录媒体A,同时在第1个光吸收层和第2个光吸收层形成BCA,即在BCA记录机中,使用波长407nm的激光对第1个光吸收层聚焦,从第1个光吸收层侧开始,越过第1透明基板,在半径22.20mm~23.20mm的范围内记录条形码信号。从BCA得到的信号评价结果在表1中给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使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A中,将透明中间层的膜厚更改成35μm,除此之外,通过和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获得光信息记录媒体B。
然后,对光信息记录媒体B,实施和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对第1个光吸收层聚焦,从第1个光吸收层侧,越过第1透明基板在半径22.20mm~23.20mm的范围内记录条形码信号,在第1个光吸收层和第2个光吸收层上同时形成BCA。从BCA得到的信号评价结果在表1中给出。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使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A中,将用于形成第1个光吸收层的色素涂布浓度变更为0.85重量%,将用于形成第2个光吸收层的色素涂布浓度变更成0.88重量%,除此之外,通过和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获得光信息记录媒体C。
然后,对光信息记录媒体C,实施和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对第1个光吸收层聚焦,从第1个光吸收层侧,越过第1透明基板在半径22.20mm~23.20mm的范围内记录条形码信号,在第1个光吸收层和第2个光吸收层上同时形成BCA。从BCA得到的信号评价结果在表1中给出。
比较例2
在实施例1使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A中,将透明中间层的厚度变更为60μm,除此之外,通过和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获得光信息记录媒体D。
然后,对光信息记录媒体D,实施和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对第1个光吸收层聚焦,从第1个光吸收层侧,越过第1透明基板在半径22.20mm~23.20mm的范围内记录条形码信号,在第1个光吸收层和第2个光吸收层上同时形成BCA。从BCA得到的信号评价结果在表1中给出。
比较例3
与实施例1使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A一样,得到在第1透明基板的槽沟形成面上形成了第1个光吸收层、半透明反射层的第1透明基板。其后,对这样获得的第1透明基板,用波长407nm的BCA记录机,在190mW的记录功率下,从第1个光吸收层侧,越过第1透明基板,在半径为22.20mm~23.20mm的范围内记录条形码信号。
接下来,与实施例1使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A一样,得到在第2透明基板的槽沟形成面上形成了反射层、第2个光吸收层、界面层的第2透明基板。其后,对这样获得的第2透明基板,用波长407nm的BCA记录机,在190mW的记录功率下,从界面层侧的半径为22.20mm~23.20mm范围内记录条形码信号。
接下来,与实施例1使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A一样,在第1透明基板的半透明反射层上,用旋涂法涂布自由基聚合型UV树脂,放置到粘合装置上。然后,将第1透明基板的涂布了自由基聚合型紫外线固化树脂的面,与第2透明基板的界面层相对,放置在粘合装置内。将粘合装置内抽成真空,使自由基聚合型紫外线固化树脂不起泡,将2张透明基板粘合。将粘合后的2张透明基板从粘合装置中取出来,从第1透明基板侧照射紫外线,使自由基聚合型紫外线固化树脂固化,形成厚度为25μm的半透明中间层,得到光信息记录媒体E。从BCA得到的信号评价结果在表1中给出。
BCA信号评价
关于在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比较例1~比较例3中分别制造的各光信息记录媒体,使用具有波长405nm的激光及数值孔径数0.65的透镜的光学拾波器的测试器,对第1层及第2层聚焦,并在脱离跟踪的状态下重放BCA信号,测定第1层及第2层的BCA信号开始位置及结束位置、重放信号的振幅。
BCA信号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是将测试盘安装在测试器上,对第1层聚焦,从基准位置向数字示波器导入BCA信号,相对基准位置测定第1层BCA的开始位置。
不要从测试器取下测试盘,将聚焦转换到第2层,同样,从基准位置向数字示波器导入BCA信号,相对基准位置测定第2层的BCA的开始位置。从各自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用式(1)求出ΔS。
BCA信号抖动值是将测试器的信号输入时间间隔分析仪,作为对时钟的标准偏差σ而求出的。
图4是BCA信号的例子及说明BCA开始位置、BCA终了位置及BCA振幅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36是BCA开始位置,37是BCA结束位置,38是BCA振幅、39是反射率。
BCA振幅(%)可使用BCA振幅38及反射率39,由下式求出。
BCA振幅(%)=(BCA振幅38/反射率39)×100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光信息记录媒体   BCA的记录方法   透明中间层的膜厚(μm)   第1个光吸收层的膜厚(nm)   第2个光吸收层的膜厚(nm)  ΔS(μm)   第1层的BCA振幅(%)   第2层的BCA振幅(%)   第2层的BCA抖动(%)
实施例 1   A   同时    25     36     45  0    25   36   3.5
2 B 同时 35 36 45 0 24 35 3.3
比较例 1   C   同时    25     45     36  0    38   22   4.1
2   D   同时    60     36     45  0    25   3   >10
3   E   分离    25     36     45  315    20   29   4.5
说明表1所示结果。首先,在设置了2层含有有机色素的光吸收层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使从记录重放光的入射侧看到的最近侧的第1个光吸收层的膜厚比从光入射侧看的最里侧的第2个光吸收层薄,通过将透明中间层的膜厚设定为40μm以下,从而能够分别在第1层和第2层形成在相同半径位置(ΔS=0)记录了同一管理信息的条形码信息BCA(实施例1和实施例2)。
其次,可判明,从如此形成的BCA获得的信号,从第1层的BCA获得的信号振幅比从第2层的BCA获得的信号振幅小,从而,第2层的BCA的抖动进一步减少,其结果,能够从第2层的BCA再现高信号质量的条形码信息。
另一方面,也判明,在设置了2层含有机色素的光吸收层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如果从记录重放光的入射侧看到的最近侧的第1个光吸收层的膜厚(45μm)比从光入射侧看到的最里侧的第2个光吸收层的膜厚(36μm)厚(比较例1),则在第2个光吸收层的BCA形成区域记录的条形码信息的BCA振幅减少,抖动也变为不良。
另外,还判明,如果透明中间层的膜厚在40μm以上(60μm:比较例2)时,当从第1个光吸收层侧越过第1透明基板照射蓝色激光时,由于透明中间层的膜厚过厚,第1个光吸收层和第2个光吸收层同时记录条形码信息就会变得困难。其结果,无法在第2个光吸收层上充分记录条形码信息,因此,第2层的BCA振幅变小(3%)、抖动变为10%以上。
还判明,在第1层光吸收层和第2层光吸收层分别记录条形码信息,然后使其粘合时(比较例3),第1个光吸收层的条形码信息和第2个光吸收层的条形码信息不一致(ΔS=315μm)。为此,在重放各层的条形码信息时,各条形码信息相互干扰,其结果,BCA振幅减小,抖动变得不良(4.5%)。
如上详述,对于包含2层可记录重放的光吸收材料的光吸收层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其中的光吸收层是通过从单侧照射蓝色激光来记录重放,通过使从记录重放光的入射侧看的最近侧的第1个光吸收层的膜厚比从光的入射侧看的最里侧的第2个光吸收层的膜厚薄,透明中间层的膜厚设定在40μm以下,从而能够分别在第1层和第2层形成在相同半径位置记录了同一条形码信息的BCA。
像这样,通过形成在相同半径位置记录了同一条形码信息的BCA,在重放各层的条形码信息时,各个条形码信息的信号变为强势干扰,BCA振幅增加,抖动也得以改善,因此能够以高信号质量再现条形码信息。

Claims (13)

1.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2层光吸收层,所述光吸收层具有能够通过从单侧照射的光,沿着同心圆或螺旋状信道进行记录或重放用户信息的信息区域;
从所述光的入射侧看到的最近侧的第1个光吸收层,在所述信息区内侧,具有以条形码信息方式记录规定的管理信息的第1层的群刻区;
从所述光的入射侧看到的远侧的第2个光吸收层,在与所述第1层群刻区相同半径的位置上,具有记录了和该第1层群刻区所记录的所述管理信息为同一管理信息的第2层群刻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层群刻区的径向宽度中间的开始记录的位置BCA2S,与在所述第1层群刻区的径向宽度中间的开始记录的位置BCA1S,满足下式(1)所示的关系:
ΔS=(BCA2S)-(BCA1S)≤15μm  式(1)
式(1)中,ΔS是BCA2S与BCA1S之差,单位为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1层群刻区获得的信号振幅比从所述第2层群刻区获得的信号振幅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个光吸收层和所述第2个光吸收层包含有机色素,且所述第2个光吸收层的膜厚度比所述第1个光吸收层的膜厚度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了所述管理信息的所述第1层群刻区的反射率比所述管理信息被记录以前形成的该第1层群刻区的区域的反射率高,即由低到高的记录;且,
记录了所述管理信息的所述第2层群刻区的反射率比所述管理信息被记录以前形成的该第2层群刻区的区域的反射率高,即由低到高的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个光吸收层和所述第2个光吸收层之间具有膜厚小于等于40μm的透明中间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是蓝色激光。
8.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是具有包含有机色素的2层光吸收层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从单侧照射的光的入射侧看,设置在最近侧的第1个光吸收层;
从所述光的入射侧看,设置在远侧,具有比所述第1个光吸收层的膜厚D1厚的膜厚D2的第2个光吸收层;
以及,设置在所述第1个光吸收层和第2个光吸收层之间的膜厚为40μm以下的透明中间层;并且,
至少在所述第2个光吸收层具有记录了规定的管理信息的群刻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个光吸收层的膜厚D2比所述第1个光吸收层的膜厚D1厚10%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群刻区的反射率比所述规定的管理信息在被记录以前形成的该群刻区的区域的反射率高,即由低到高的记录。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个光吸收层的、与所述第2个光吸收层上形成的群刻区相同的半径位置上,还具有记录了和该群刻区所记录的所述管理信息为同一管理信息的其他群刻区。
12.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是具有包含通过光记录可重放的有机色素的2层光吸收层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透明基板上依次形成从所述光入射侧看到的最近侧的第1个光吸收层、膜厚小于等于40μm的透明中间层以及从所述光入射侧看到的远侧的第2个光吸收层;
从所述光的入射侧透过所述透明基板照射蓝色激光;
在所述的第1个光吸收层和所述的第2个光吸收层同时形成以条形码信息形式记录了规定的管理信息的群刻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个光吸收层的膜厚D2与所述第1个光吸收层的膜厚D1之比(D2/D1)为大于等于1.1(D2/D1≥1.1)。
CN200710102212.0A 2006-04-27 2007-04-27 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0641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23107A JP2007294055A (ja) 2006-04-27 2006-04-27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2006123107 2006-04-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4142A true CN101064142A (zh) 2007-10-31

Family

ID=38764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2212.0A Pending CN101064142A (zh) 2006-04-27 2007-04-27 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294055A (zh)
CN (1) CN101064142A (zh)
TW (1) TW20081405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81614A (ja) * 2008-01-29 2009-08-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EP2306252A4 (en) * 2008-07-18 2011-10-12 Nippon Steel Chemical Co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METHOD FOR A WRITE-PROOF HOL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AND WRITE-PROOF HOL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JP2012022734A (ja) * 2010-07-13 2012-02-02 Fujifilm Corp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光情報記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4051A (en) 2008-03-16
JP2007294055A (ja) 2007-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2437C (zh) 具有改善的储存寿命和播放性能的有限播放光学介质
CN1225733C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和光信息记录介质
CN1185644C (zh) 光信息介质及其制造、检查方法
CN1639775A (zh) 具有中间反应层的有限次播放光学设备以及制造该设备的方法
CN1299285C (zh) 光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用于溅射工艺的靶
CN1655264A (zh) 光记录介质及图像记录方法
CN1132167C (zh) 光学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
CN1926615A (zh)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801345A (zh)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CN1236439C (zh) 光记录介质和在这种光记录介质上用光学方法记录数据的方法
CN1545698A (zh) 光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光记录方法、光再现方法、光记录设备、光再现设备、以及光记录与再现设备
CN1405765A (zh) 光信息记录媒体及使用该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方法
CN1906681A (zh) 光记录介质
CN1649009A (zh) 光记录介质
CN101064142A (zh) 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
CN1294582C (zh) 相变型光记录媒体
CN101057279A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755815A (zh) 光记录媒体
CN1365101A (zh) 光记录方法及光记录媒体
CN1448921A (zh) 光学式信息记录再生装置、方法和记录媒体、其制造方法
CN1647177A (zh) 光信息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892851A (zh) 信息记录媒体,信息再生方法和信息记录方法
CN1408114A (zh) 一次性光学存储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790514A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
CN1291402C (zh) 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