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8618A - 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8618A
CN101048618A CN 200580036383 CN200580036383A CN101048618A CN 101048618 A CN101048618 A CN 101048618A CN 200580036383 CN200580036383 CN 200580036383 CN 200580036383 A CN200580036383 A CN 200580036383A CN 101048618 A CN101048618 A CN 101048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reading part
door
blocking portion
heat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800363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田俊久
金泽靖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48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86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加热装置具有设置有开口部的主体,发生加热用的电磁波的发生部,用于取出放入被加热物的门,读取部,和遮断部。发生部在主体内照射电磁波。门覆盖主体的开口部。读取部读取在贴付于被加热物的无线IC标签中所包含的信息。遮断部在关闭了门时,从由发生部发生的电磁波遮断读取部,并在打开了门时解除读取部的遮断。

Description

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加热烹调的微波炉(电子灶)等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IC标签(以下,IC标签)中写入信息,通过读入此信息而以非接触方式对信息进行通信的技术的应用正在进展。作为其中一环,正在研讨将包括内装物、烹调方法等的信息的IC标签贴付于食品容器、包装等。而且例如在特开2001-317741号公报中公开了读取IC标签的信息以最佳的条件烹调食品的加热装置。在该加热装置中设置从IC标签读入信息的读取部。
但是,该读取部若被照射强烈的加热用电磁波则遭到破坏的可能性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加热装置具有设置有开口部的主体,发生加热用的电磁波的发生部,用于取出放入被加热物的门,读取部,和遮断部。发生部在主体内照射电磁波。门覆盖主体的开口部。读取部读取在贴付于被加热物的无线IC标签中所包含的信息。遮断部在关闭了门时,从由发生部发生的电磁波遮断读取部,并在打开了门时解除读取部的遮断。在该构成中,能够避免由于强力的加热用电磁波而读取部遭破坏的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的功能构成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微波炉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示于图2的微波炉的门的构成的平面图。
图4是在图3中以虚线示出的读取部周边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微波炉的其他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示于图5的微波炉的门和主体开口部周边的构成的透视平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微波炉的另外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示于图7的微波炉的门和主体开口部周边的构成的透视平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微波炉的另外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示于图9的微波炉的门和主体开口部周边的构成的透视平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微波炉的其他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示于图11的微波炉主体开口部周边的构成的平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微波炉的另外其他的构成中的主体开口部周边的平面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微波炉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示于图14的微波炉的门打开了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6是表示示于图14的微波炉的门关闭了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微波炉的功能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微波炉的遮断部的其他的构成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9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微波炉的遮断部的另外的构成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19B是表示示于图19A的遮断部的其他的构成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主体;2门;3读取部;4开合传感器;5、5A、5B、5C遮断部;6控制部;7发生部;8开口部;9被加热物;10无线IC标签;11安装部;12连接部;13弹簧;14隔板;15烹调空间;16窗;17滑动部;18移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微波炉的构成的功能构成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微波炉的构成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门的构成的平面图。
在主体1上设置有开口部8,通过连接部12安装覆盖开口部8的门2。连接部12沿门2的一边设置,以相对于主体1可以开合的方式连接门2。发生加热用的电磁波的发生部7组入于主体1,向主体1内的烹调空间15照射电磁波。用户打开门2从开口部8向烹调空间15放入要加热烹调的食品等被加热物9。在被加热物9上贴付着无线IC标签(以下,IC标签)10。
在门2的外周部分设置有读取包含于IC标签10中的信息的读取部3。即,门2的外周部分为读取部3的配设部。遮断部5设置于门2的外周部分的、成为读取部3的内侧的位置。控制部6基于读取部3读取的信息而控制发生部7的开/关,输出的大小、运转时间等。并且,控制部6接收设置于开口部8近旁的开合传感器(以下,传感器)4的检测结果。
主体1、门2等由不锈钢、涂装了的钢板等的金属构成,连接部12由合叶等的机构部件构成。发生部7具有例如发生2.45GHz的频率的电磁波的磁控管。
IC标签10由IC芯片和连接于其的天线所构成。IC标签10因为若进入读取部3发生的电波区域内则通过该电波被供电所以不具有电池等电源。天线例如具有在丙烯基等的树脂薄板上贴付了铜箔等的结构。作为IC芯片可用ROM、非易失性的RAM等。因为在来自读取部3的电波中包含着指令,所以根据该指令IC标签10将包括个别ID的数据从天线返送给读取部3。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用于微波炉的情况下,在IC芯片中预先写入加热时间、加热电磁波输出等的烹调方法的信息,IC标签10将这些信息与个别ID一起发送。
读取部3由作为用于与IC标签10之间发送接收电波的发送接收电路的RF部,RF控制部,主机接口等处理电路构成。由于在一般的无线IC标签用读取装置中根据发送输出、天线的大小而决定的通讯联络距离的大小等,而有各种类型。其中在如本实施方式的用途中,适合采用从几cm到几十cm左右的通讯联络距离的类型。
再者还可以仅由天线构成读取部3而另外独立存在处理电路。并且,虽然在图2、图3中将读取部3的天线描述为一列状,但是也可以沿门2的外周而为“C”字,“L”字,四边形等形状。IC标签10、读取部3等的一例在例如特开2001-317741号公报中已公开。
遮断部5为例如使不锈钢等的金属板弯曲,在门2和主体1的间隙中形成了扼流圈空洞的扼流圈结构部分。在此之外,遮断部5也可以作为金属制的凸部而设置,通过在关闭了门2时将嵌合于该凸部的槽设置于主体1的开口部8周围而进行构成。或者,也可以如海绵金属、金属纤维等那样采用空隙小的材料。在来自发生部7的电磁波的频率为2.45GHz的情况下,空隙小于等于1.44mm即可。该任何一种的构成的遮断部5从来自发生部7的加热用电磁波中遮断读取部3。还有,用于遮断部5的金属的种类并不特别限定。
传感器4例如由按钮开关、灯和红外线传感器的组合等所构成。控制部6既可以由专用的硬件进行构成,或者也可以在一般的微计算机读入控制软件而构成。
在该构成中,对加热烹调被加热物9时的微波炉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用户打开门2,从开口部8将被加热物9放入于烹调空间15。此时读取部3读取包含于IC标签10中的信息,送给控制部6。遮断部5因为设置于门2的外周部分的、成为读取部3的内侧的位置,所以在打开了门2时解除读取部3的遮断。因此,遮断部5不妨碍读取部3读取包含于IC标签10中的信息。控制部6基于该信息设定发生部7的加热条件。然后若通过来自传感器4的输出而检测到门2处于关闭了的状态,则按控制部6设定了的加热条件而加热被加热物9。
此时遮断部5设置于门2的外周部分的、成为读取部3的内侧的位置。即,在关闭了门2的状态下,遮断部5从由发生部7产生的电磁波遮断读取部3。这样在关闭了门2时用于加热烹调的强烈的电磁波不会到达遮断部5的外侧。如此一来遮断部5防止读取部3受到破坏。
在一般的微波炉中,为了确保设置于门2的窗的观看性并防止向外部的电磁波泄漏而埋入冲孔金属。并且在其周围为了防止向外部的电磁波泄漏而形成扼流圈结构。这样的构成例如已公开于特开2001-267060号公报中。从而在示于图2、图3的构成只要在一般的微波炉的构成中将读取部3设置于该扼流圈结构的外侧即可。并且在与这样的扼流圈结构不同的方式设置遮断部5的情况下不必如图3那样设置于门2的整个周边。只要在关闭了门2的状态下至少在开口部8和读取部3之间设置有遮断部5即可。
还有,在将读取部3设置于门2的情况下,设置部分为金属制的情况多,一般金属会使读取部3的性能显著地恶化。因此,如图4所示,在读取部3和安装了读取部3的门2之间,优选设置由不影响读取部3和IC标签10的通信的材料构成的安装部11。安装部11例如由环氧、聚亚氨脂等的树脂、陶瓷等所构成。通过将安装部夹入于金属部件3和读取部3之间,能够对电磁波通信施加好的影响。由此,因为变得很难受到来自一般使用的金属制的门的影响,所以读取部3更稳定地进行工作。即,安装部11在作为读取部3的配设部的门2由金属构成的情况下,设置于读取部3和配设部之间,防止配设部阻碍读取部3和IC标签10的通信。而且,如后述那样像将读取部3配置于主体1的情况下那样在主体1的开口部8周边成为读取部3的配设部的情况下也同样地优选在金属制的主体1和读取部3之间设置安装部11。
虽然在图2、图3中在门2配置读取部3,遮断部5,但是并不限定于该位置,只要读取部3配置得通过遮断部5不接受用于烹调加热的电磁波即可。以下,关于读取部3和遮断部5的其他的配置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的其他的构成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关闭了示于图5中的微波炉的门的状态下的门和开口部周边的构成的透视平面图。
示于图5,图6中的结构与示于图2、图3中的结构不同之点为遮断部5的配置。即,读取部3设置于门2的外周部分,遮断部5在关闭了门2时位于成为读取部3的内侧的位置,其设置于主体1的开口部8周边。在这样的构成中遮断部5也在门2关闭了时,从由发生部产生的电磁波遮断读取部3,并在门2打开时解除读取部3的遮断。而且,遮断部5优选如示于图5,图6中那样地设置为包围开口部8。通过如此进行可防止来自发生部7的电磁波向读取部3返回。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的再另外的构成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关闭了示于图7中的微波炉的门的状态下的门和开口部周边的构成的透视平面图。
示于图7、图8中的结构与示于图2、图3中的结构不同之点,为读取部3的配置。即,读取部3设置于主体1的开口部8周边,遮断部5在关闭了门2时位于成为读取部3的内侧的位置,其设置于门2的外周部分。即在该构成中,开口部8的周边部分为读取部3的配设部。在这样的构成中遮断部5也在门2关闭了时,从由发生部产生的电磁波遮断读取部3,并在门2打开时解除读取部3的遮断。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的再另外的构成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关闭了示于图9的微波炉的门的状态下的门和开口部周边的构成的透视平面图。
示于图9、图10中的结构与示于图7、图8中的结构不同之点,为读取部3的形状。即,读取部3设置为包围主体1的开口部8。遮断部5在关闭了门2时位于成为读取部3的内侧的位置,其设置于门2外周部分。在这样的构成中遮断部5也在门2关闭了时,从由发生部产生的电磁波遮断读取部3,并在门2打开时解除读取部3的遮断。进而,因为读取部3设置为包围开口部8,所以不管被加热物9从哪个位置放入于主体1内,读取部3都能够更可靠地读取IC标签10的信息。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的其他的构成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示于图11的微波炉主体开口部的构成的平面图。
示于图11、图12中的结构与示于图2、图3中的结构不同之点,为读取部3、遮断部5的配置。即读取部3设置于主体1的开口部8周边,遮断部5设置于开口部8的读取部3的内侧。在这样的构成中遮断部5也在门2关闭了时,从由发生部产生的电磁波遮断读取部3,并在门2打开时解除读取部3的遮断。而且,与示于图9、图10中的结构同样地,也可以以包围主体1的开口部8的方式设置读取部3。
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的另外其他的构成中的主体开口部周边的平面图。示于图13中的结构与示于图12中的结构不同之点,为遮断部5的形状和配置。即,读取部3设置于主体1的开口部8周边,遮断部5包括开口部8中的读取部3的内侧,设置为包围读取部。在这样的构成中遮断部5,也在门2关闭了时,从由发生部产生的电磁波遮断读取部3,并在门2打开时解除读取部3的遮断。
还有,读取部3优选如图2、图5、图7、图11所示设置于连接部12的近旁。连接部12的近旁为被加热物9的取出放入不得不必定通过附近的部位。通过在这样的部位设置读取部3,读取部3能够更可靠地读取IC标签10的信息。另外虽然在这些图中连接部12设置于开口部8的下侧,门2开合于上下方向,但是并非限定于此。连接部12也可以设置于开口部8的上侧,或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的边的任何一侧。
另一方面,在门2为横开的情况下,被加热物9从与门2相反侧放入于主体1内。例如,在沿开口部8的左侧的边设置连接部12的情况下,用户以左手打开门2而以右手将被加热物9放入于主体1内。这样的情况下,优选将读取部3设置于与设置了连接部12的边相对的一边侧的开口部8周边。由此附带了IC标签10的被加热物9变得容易通过读取部3的附近,读取部3能够可靠地读取IC标签10的信息。
另外,读取部3优选如图2、图5、图7、图11所示地在门2的中央附近设置读取部3。即,在通过连接部12连接主体1和门2的情况下,优选在最接近于门2的连接部12的边的中央附近设置读取部3。由此读取部3位于从贴付于被加热物9的IC标签10以外的无线IC标签最远离的位置。因此,可防止错误地读取无关的周围的无线IC标签。
实施方式2
图1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加热装置的微波炉的构成的立体图。图15、图16分别为在示于图14的微波炉的门打开了的状态、门关闭了的状态的剖面图。功能块构成与实施方式1的图1相同。即,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为读取部的配置和遮断部的构成。其以外的构成因为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读取部3设置于主体1的内部。具体地设置于与烹调空间15通过设置了窗16的隔板14所分隔开的位置。隔板14将加热用电磁波进行遮断。
遮断部5A在门2打开的状态下如图14、图15所示,遮断部5A由于弹簧13的作用力从主体1弹出。在该状态下读取部3从窗16露出于烹调空间15,可以与放入于主体1之中的烹调空间15中的无线IC标签(以下,IC标签)10进行通信,从而读取信息。另一方面,如图16所示,若关闭门2则遮断部5A受门2挤压而弹簧13伸展,移动到遮断读取部3和烹调空间15的位置,并完全堵塞窗16。即,若关闭门2则遮断部5A就移动到主体1内的、对发生部2和读取部3进行遮断的位置。该结果,因为读取部3从烹调空间15被电磁隔离,所以加热用电磁波不会照射到读取部3,不破坏读取部3。这样门2和弹簧13使遮断部5A进行移动。即,门2自身构成使遮断部5A移动到电磁波遮断位置的移动机构。
遮断部5A由使以金属为代表的导电性好的物质,或导电性碳、导电性树脂等层形成于表面的树脂等的绝缘性材料所构成。也可以是与用于门2的材料相同的冲孔金属。通过以这样的材料进行构成,遮断部5A从来自发生部7的电磁波中遮断读取部3。还有,如果在隔板14中也采用与遮断部5A同样的材料,则因为可更可靠地保护读取部3所以优先选择。
还有,虽然在图14~图16中在主体1的内顶部分配置读取部3,但是并非一定为该位置,也可以为侧面的任一面,或者底部。为了读取部3可靠地读取IC标签10的信息,优选:窗16设置于从开口部8侧到主体1的进深方向的中央附近之间。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门2和弹簧13使遮断部5A进行移动。即,门2自身构成使遮断部5A进行移动的移动机构。也可以由此以外的移动机构使遮断部5A进行移动。将该情况下的功能块构成示于图17中。在该构成中,除了示于图1中的构成,还增加了使遮断部5A进行移动的移动机构18。
移动机构18例如由主体1所具备,为对遮断部5A进行操作的马达等的促动器。控制部6根据开合传感器(以下,传感器)4的输出对移动机构进行控制而使遮断部5A动作。并且,也可以用联动于门2的开合而运动的齿轮来构成移动机构18。
并且在图15中虽然示出滑动式的遮断部5A,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8的剖面图所示为折叠式的遮断部5B。或者如图19A的平面图所示,也可以为旋转滑动式的如闸口(hatch)那样的构成的遮断部5C。图19B表示采用了遮断部5C的情况下的读取部3的周边的剖面图。遮断部5B,5C通过移动机构18所驱动。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优选:控制部6通过开合传感器4来检测门2是打开还是关闭,并仅当门2打开时对读取部3进行通电。由此因为仅在必要时读取部3才进行动作所以平时不必使读取部3动作从而使能耗减少。
还有,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加热装置以微波炉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通过电磁波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不必将被加热物限定为食品,也可以是化学实验用的加热装置。另外,并不通过这些实施方式而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加热装置中,在门打开的状态下读取部可以读取无线IC标签的信息。另一方面,在门关闭的状态下读取部,通过遮断部而受保护。因此,读取部能够读取无线IC标签的信息,同时不会因为用于加热烹调的电磁波而遭破坏。即得到了便利性好而可靠性高的加热装置。

Claims (12)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其设置有开口部;
发生部,其发生加热用的电磁波,并在前述主体内照射前述电磁波;
门,其覆盖前述开口部,用于取出放入被加热物;
读取部,其读取贴付于前述被加热物的无线IC标签中包含的信息;和
遮断部,其在前述门被关闭时,从由前述发生部发生的前述电磁波遮断前述读取部,并在打开了前述门时解除前述读取部的遮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读取部设置于作为前述门的外周部分和前述主体的前述开口部的周边部分的任何一处的配设部;
前述遮断部设置在至少前述门的外周部分和前述主体的前述开口部周边部分的任何一处,并在前述门被关闭时处于前述读取部的内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读取部和前述遮断部设置在前述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读取部设置在前述门上,前述遮断部设置在前述主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读取部设置在前述主体上,前述遮断部设置在前述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读取部设置为包围前述开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读取部和前述遮断部设置在前述主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读取部设置为包围前述开口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有安装部,该安装部在前述配设部由金属构成的情况下,设置于前述读取部和前述配设部之间,防止前述配设部阻碍前述读取部和前述无线IC标签的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接前述门和前述主体的连接部,前述读取部设置于前述连接部近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若关闭前述门就向前述主体内的、遮断前述发生部和前述读取部的位置移动前述遮断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有:
开合传感器,其检测前述门的开合;和
控制部,其仅在打开了前述门时对前述读取部进行通电。
CN 200580036383 2004-11-02 2005-07-27 加热装置 Pending CN1010486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8979/2004 2004-11-02
JP2004318978 2004-11-02
JP318978/2004 2004-11-02
JP359427/2004 2004-12-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8618A true CN101048618A (zh) 2007-10-03

Family

ID=38772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80036383 Pending CN101048618A (zh) 2004-11-02 2005-07-27 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4861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4043A (zh) * 2017-12-27 2019-07-05 统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
CN111023177A (zh) * 2015-01-28 2020-04-17 夏普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3177A (zh) * 2015-01-28 2020-04-17 夏普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9974043A (zh) * 2017-12-27 2019-07-05 统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
CN109974043B (zh) * 2017-12-27 2021-06-11 统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05673A1 (en) Heating Device
JP5418694B2 (ja) 携帯機器及び給電システム
US20140361086A1 (en) Smartcard with coupling frame and method of increasing activation distance of a transponder chip module
CA2426548C (en)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through conductive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materials
WO2008071971A3 (en) Switchable radiation enhancement and decoupling
EP3069303B1 (en) Smartcard with coupling frame and method of increasing activation distance of a transponder chip module
CN101069323A (zh) 天线装置
CN115176521A (zh) 烹饪设备
CN1842938A (zh) 磁芯构件、天线模块和配备该天线模块的便携信息终端
CN1172270C (zh) 用于电子钥匙的阅读器
WO2013182104A1 (zh) 吸波装置及无线终端
CN101048618A (zh) 加热装置
CN206846816U (zh) 旋钮开关及电磁炉
CN103889197A (zh) 屏蔽复合膜片
CN1888562A (zh) 利用电波识别系统的电子微波炉及其自动烹饪方法
CN106413368B (zh) 一种屏蔽罩、基板及电路板
US20230236668A1 (en) Capacitance Module with an Antenna and Haptics
JP2007155156A (ja) 加熱装置
KR100468121B1 (ko) 전자렌지
CN202050640U (zh) 电磁屏蔽室不间断屏蔽系统
CN208128765U (zh) 一种用于屏蔽低频磁场及高频电磁场的装置
EP2455888B1 (en) Interface between a security module and a host device
US7928326B2 (en) Thermoformed EMI shield
DE102018212615A1 (de) Radarsensor
CN211397000U (zh) 一种抗干扰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