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0449A - 高频接收装置和使用该接收装置的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高频接收装置和使用该接收装置的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0449A
CN101040449A CNA2006800010242A CN200680001024A CN101040449A CN 101040449 A CN101040449 A CN 101040449A CN A2006800010242 A CNA2006800010242 A CN A2006800010242A CN 200680001024 A CN200680001024 A CN 200680001024A CN 101040449 A CN101040449 A CN 101040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blender
circuit portion
input
frequency div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10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93914C (zh
Inventor
冈田英治
尾关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40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0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39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391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67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one or more circuit blocks in common for different bands
    • H04B1/0082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one or more circuit blocks in common for different bands with a common local oscillator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2Frequency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multiple receivers and antenna path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高频接收装置(10)包括具有比数字广播信号的频率高的振荡频率的复数个振荡电路(24a、24b、24c、24d),从其中选择两个振荡电路分别输出的选择切换电路(25),将选择切换电路(25)的输出信号分别分频的第一分频电路部和第二分频电路部(22a和22b),在同时接受数字广播信号中的两个频道的情况下,通过来自PLL控制部(35)的控制,选择振荡信号,并通过第一分频电路部和第二分频电路部(22a和22b)分别分频而构成。

Description

高频接收装置和使用该接收装置的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用于接收数字广播信号的两个高频接收电路部的移动接收用的高频接收装置,以及使用该接收装置的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特开平5-191312号公报中,揭示了现有的高频接收装置。如图7所示,现有的高频接收装置201包括相同构成的高频接收电路部202a和202b。高频接收电路部202a和202b包括分别提供来自天线203a和203b的数字广播信号的输入端子204a和204b,分别提供输出信号的输出端子205a和205b,和分别提供PLL控制信号的PLL控制端子206a和206b,高频接收电路部202a和202b容纳于同一壳体内。
高频接收电路部202a和202b包括将来自输入端子204a和204b的信号分别提供给另一端的输入,并将输出信号分别提供给输出端子205a和205b的混合器207a和207b,通过选择开关208a和208b分别提供振荡信号给该混合器207a和207b的另一端的输入的振荡电路部209a和209b。
以上构成的高频接收装置201通常由电池驱动,例如由3V的低电压驱动。因此构成振荡电路部209a和209b的可变电容二极管需要提供高的调谐电压,因此难于降低电力消耗以及避免噪音的发生。
因此,包括例如振荡器和调谐电路的连接单元的振荡电路部209a和209b中,三个用于UHF(Ultra High Frequency)带的全频道(下面简称为频道)接收用,同时一个用于VHF(Very High Frequency)带的7频道接收专用。
但是,现有的高频接收装置201中,由两个高频接收电路部202a和202b构成,在该两个高频接收电路部202a和202b中设置的各振荡电路部209a和209b为振荡器和调谐电路各四个,因此高频接收装置201整体需要共八个振荡器和调谐电路。
调谐电路由电容器和感应器的并联电路形成,而感应器会占有较大的面积。因此,难于小型化集成电路,也难于实现高频接收装置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高频接收装置为包括用于接收数字广播信号的两个高频接收电路部的高频接收装置,两个高频接收电路部包括输入数字广播信号的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来自第一输入端子的信号被提供给一端的输入的第一混合器,来自第二输入端子的信号被提供给一端的输入的第二混合器,来自第一混合器的输出信号被提供给第一输出端子,来自第二混合器的输出信号被提供给第二输出端子,PLL控制部,由低电压驱动并与PLL控制部连接、由以比控制数字广播信号频率高的频率振荡的复数个振荡电路,与复数个振荡电路的输出连接、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并与PLL控制部连接并受其控制的第一选择切换电路,在第一端子和第一混合器的另一端的输入之间连接的第一分频电路部,和在第二端子和第二混合器的另一端的输入之间连接的第二分频电路部,由PLL控制部控制第一选择切换电路,使得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与复数个振荡电路的任一个振荡电路连接,同时第一分频电路部和第二分频电路部的分频比分别可变构成。
在上述结构中,高频接收装置中,形成无法小型化的主要原因的振荡电路的感应器,由第一高频接收电路部和第二高频接收电路部共用,从而可以小型化高频接收装置。
振荡电路由比数字广播信号高的频率进行振荡,使得感应器更加小型化,从而更加小型化高频接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高频接收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高频接收装置的UHF带的全频道的频道配置与提供给混合器的另一端的输入的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高频接收装置的另一构成的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高频接收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高频接收装置的UHF带的全频道和VHF带7频道的频道配置与提供给混合器的另一端的输入的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高频接收装置的另一构成的框图。
图7为表示现有的高频接收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a,12b  输入端子
13a,13b  输出端子
16a,16b  混合器
21,29  振荡电路部
22a,22b  分频电路部
24a,24b,24c,24d,24e    振荡电路
25,28  选择切换电路
35  PLL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高频接收装置10的构成的框图。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使用直接转换式的频率转换器接收UHF带的数字广播信号的结构。作为第一混合器的混合器16a和作为第二混合器的混合器16b为直接转换式频率转换器。构造混合器16a为提供给其一端输入的数字广播信号的频率,等于提供给混合器16a的另一端输入的频率变换用的频率,同样地构造混合器16b为提供给其一端输入的数字广播信号的频率等于提供给混合器16b的另一端输入的频率变换用的频率。
图1中,高频接收装置10包括高频接收电路部20a,高频接收电路部20b,提供PLL(锁相环)控制信号的PLL控制端子14和与PLL控制端子14连接的PLL控制部35,分别与高频接收电路部20a和高频接收电路部20b连接的作为第一分频电路部的分频电路部22a和作为第二分频电路部的分频电路部22b,以及与分频电路部22a、22b连接的振荡电路部21。
高频接收电路部20a包括提供来自天线11a的数字广播信号的作为第一输入端子的输入端子12a,提供输出信号的作为第一输出端子的输出端子13a。作为第二输入端子的输入端子12a和输出端子13a之间依次分别连接放大器15a、混合器16a、带通滤波器17a和放大器18a。即在混合器16a的一端的输入连接放大器15a的输出。
高频接收电路部20b包括提供来自天线11b的数字广播信号的作为第二输入端子的输入端子12b,提供输出信号的作为第二输出端子的输出端子13b。输入端子12b和输出端子13b之间依次分别连接放大器15b、混合器16b、带通滤波器17b和放大器18b。即混合器16b的一端的输入与放大器15b的输出连接。
混合器16a的另一端的输入通过分频电路部22a的输出23a与来自振荡电路部21的振荡信号连接。混合器16b的另一端的输入通过分频电路部22b的输出23b与来自振荡电路部21的振荡信号连接。
振荡电路部21由具有四个作为振荡电路的振荡电路24a、24b、24c、24d,和具有第一、第二端子的端子21a、21b的作为第一选择切换电路的选择切换电路25构成。选择切换电路25通过PLL控制部35的控制,选择输出四个振荡电路24a、24b、24c、24d中的两个到端子21a和21b。在振荡电路24a、24b、24c、24d之中,振荡电路24a为振荡器26a和调谐电路27a的串连单元。同样地,振荡电路24b为振荡器26b和调谐电路27b的串连单元,振荡电路24c为振荡器26c和调谐电路27c的串连单元。振荡电路24d为振荡器26d和调谐电路27d的串连单元。此处,在构成调谐电路的可变电容二极管的调谐电压的可变范围大的情况下,振荡频率的范围宽,因此可以减少振荡电路的数目。
来自选择切换电路25的端子21a的振荡信号输入到分频电路部22a的输入23c。该分频电路部22a的输入23c和输出23a之间依次串连连接分频器30a、30b、30c。这些分频器30a、30b和30c之中两个的分频比为1/2,另一个的分频比为1/3。本实施方式1中,分频器30a为1/3分频比的分频器,分频器30b和分频器30c为分频比1/2的分频器。
对应于各分频器30a、30b和30c,分别并联连接电子开关31a、31b、31c。
来自选择切换电路25的端子21b的振荡信号输入到分频电路部22b的输入23d。该分频电路部22b的输入23d和输出23b之间,依次串连连接分频器32a、32b和32c。这些分频器32a、32b和32c之中两个的分频比为1/2,另一个的分频比为1/3。本实施方式1中,分频器32a为分频比为1/3的分频器,分频器32b和分频器32c为分频比为1/2的分频器。
对应于各分频器32a、32b和32c,分别并联连接电子开关33a、33b和33c。
输入PLL控制用数据的PLL控制端子14与PLL控制部35连接。来自该PLL控制部35的控制信号输入到振荡电路部21的选择切换电路25,振荡器26a、26b、26c、26d和分频电路部22a、22b。
此处,通过将混合器16a和16b,分频电路部22a和22b,振荡电路部21以及PLL控制部35集成到同一个封装中,实现小型化的集成电路。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高频接收装置10使用的集成电路至少集成具有作为第一混合器的混合器16a,作为第二混合器的混合器16b,作为第一分频电路部的分频电路部22a,作为第二分频电路部的分频电路部22b,包括复数个振荡电路的振荡电路24a、24b、24c和24d和作为第一选择切换电路的选择切换电路25的振荡电路部21和PLL控制部35到同一个封装中。
下面说明上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1中的高频接收装置10的操作。
通过天线11a和11b接收的数字广播信号为例如从13ch到62ch的UHF带数字广播信号,分别输入到输入端子12a和12b。来自输入端子12a和12b的信号由可控制增益放大器15a和15b放大。
来自放大器15a和15b的输出信号分别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一端的输入。混合器16a和16b为直接转换式频率转换器,因此分频电路部22a、22b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各另一端的输入,为与提供给其一端的输入所希望的信号的数字广播信号频率相同的信号。
混合器16a和16b的输出信号输入可以抑制干扰信号的带通滤波器17a和17b。来自带通滤波器17a和17b的输出信号分别由放大器18a和18b放大,分别从输出端子13a和13b输出。
然后,参照图2说明分别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输入的来自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输出信号。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高频接收装置10的UHF带的全频道的频道配置(下面简称为频道配置)与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的信号的频率之间的关系图。图2中,上部表示UHF带的频道配置101,横轴为频道编号,向右侧依次增大。从小到大顺序的各频道,13ch、30ch、50ch、61ch和62ch分别表示为101a、101b、101c、101d和101e。
此处,由于高频接收装置10为移动接收用接收器,因此其通常由电池驱动,例如3V的低电压。除非使用DC-DC转换器,否则低电压不能为构成振荡电路部21的调谐电路的可变电容二极管提供高的调谐电压。
由于单个振荡器无法覆盖所有的频率,因此振荡电路部21需要复数个振荡器。在本实施方式1中包括,如图1所示,由例如三个振荡器26a、26b和26c和与其连接的三个调谐电路27a、27b和27c分别构成的振荡电路24a、24b和24c。
图2中,中部表示提供给混合器16a的另一端的输入的信号的频率102,横轴为频率。该频率102分割表示为频带103、104和105。来自振荡电路24a、24b和24c的振荡频率由一端的分频电路部22a分别进行分频为频带103、104和105的信号频率。
使用各分频比为1/2的两个分频器,分频电路部22a的分频比由PLL控制部35控制为1/4。即振荡电路24a、24b和24c的各振荡频率2411、2412和2413为从1892MHz到3068MHz,为UHF带的全频道的信号频率的四倍的频率。通过该高频率的振荡,可以减小调谐电路27a、27b和27c的感应器的尺寸。这对于后述的振荡电路24d的调谐电路27d也是同样的。
提供给混合器16a的另一端的输入的频率102之中,频带103具有最低为频率101a(13ch)和最高为频率101b(30ch)的频率。用于频带103的接收的振荡电路24a的振荡频率2411具有最低频率101a(13ch)473MHz的四倍的1892MHz到最高频率101b(30ch)575MHz的四倍的2300MHz的频率。此时,在分频电路部22a中,只有电子开关31a打开,而其他电子开关31b和31c均关闭,分频电路部22a作为将频率分为1/4的分频器。图2表示振荡频率2411表示为fa时,频带103表示为fa×1/4。
同样地,频带104具有最低频率为101b(30ch)到最高频率为101c(50ch)的频率。即振荡电路24b的振荡频率2412具有从最低频率101b(30ch)575MHz的四倍的2300MHz到最高频率101c(50ch)695MHz的四倍的2780MHz的频率。此时的分频电路部22a与频带103的接收相同,分频电路部22a将频率分为1/4。图2中,振荡频率2412表示为fb,则频带104表示为fb×1/4。
频带105具有从最低频率101c(50ch)到最高频率101e(62ch)的频率。即振荡电路24c的振荡频率2413具有从最低频率101c(50ch)695MHz的四倍的2780MHz到最高频率101e(62ch)767MHz的四倍的3068MHz的频率。此时的分频电路部22a与频带103的接收相同,分频电路部22a将频率分为1/4。图2中,振荡频率2413表示为fc,则频带105表示为fc×1/4。
振荡电路24a、24b和24c中的任何一个,接收PLL控制部35的控制信号而变为操作状态。在该操作状态下来自操作的振荡电路的振荡信号由选择切换电路25选择,并输入到一端的分频电路部22a。该分频电路部22a的分频比由PLL控制部35设定为1/4。从而,将从分频电路部22a的输出23a输出的从473MHz到767MHz的信号提供给混合器16a的另一端的输入。
通过上述结构,使用高频接收电路部20a,可以在从13ch到62ch的UHF带的全频道的广播信号中选择所希望的信号。
此处,振荡电路24a的振荡频率2411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比为1.5或以上,考虑到振荡频率的裕度,设定为1.2。其他的振荡电路24b、24c和24d也是同样的。
然后,如图1所示,说明加入振荡电路24d到上述结构,使用高频接收电路部20a和20b两者,接收UHF带的全频道的广播信号中不同的频道的情况。
如图2所示,下部表示提供给混合器16b的另一端的输入为信号频率107,横轴表示频率。频率107分割表示为频带108、106、109和110。振荡电路24c、24d、24a和24b的各振荡频率2413、2414、2411和2412分别由分频电路部22b分频为频带108、106、109和110。分频电路部22b的分频比,分别相对于振荡电路24c、24d、24a和24b,为1/6,1/4,1/3和1/3。
将频率107提供给混合器16b的另一端的输入。频带108具有从最低频率101a(13ch)到最高频率101b(30ch)的频率。即振荡电路24c的振荡频率2413具有从最低频率101a(13ch)473MHz的六倍的2838MHz到最高频率101b(30ch)575MHz的六倍的3450MHz的频率。此时的分频电路部22b中,只有电子开关33c打开,其他的电子开关33a和33b关闭,分频电路部22b作为将频率分为1/6的分频电路部。图2中,振荡频率2411表示为fc,则频带108表示为fc×1/6。
同样地,频带106具有从最低频率101b(30ch)到最高频率101c(50ch)的频率。即振荡电路24d的振荡频率2414具有从最低频率101b(30ch)575MHz的四倍的2300MHz到最高频率101c(50ch)695MHz的四倍的2780MHz的频率。该频带106与频带104相同。即此时分频电路部22b,只有电子开关33a打开,其他的电子开关33b和33c关闭,分频电路部22b作为将频率分频为1/4的分频电路部。图2中,振荡频率2414表示为fd,频带106表示为fd×1/4。
频带109具有从最低频率101c到最高频率101d(61ch)的频率。即振荡电路24a的振荡频率2411具有从最低频率101c(50ch)695MHz的三倍的2085MHz到最高频率101d(61ch)761MHz的三倍的2283MHz的频率。此时的分频电路部22b,只有电子开关33a打开,其他的电子开关33b和33c关闭,分频电路部22b作为将频率分为1/3的分频电路部。图2中,振荡频率2411表示为fa,则频带109表示为fa×1/3。
频带110具有从最低频率101d(61ch)到最高频率101e(62ch)的频率。即振荡电路24b的振荡频率2412具有从最低频率101d(61ch)761MHz的三倍的2283MHz到最高频率101e(62ch)767MHz的三倍的2301MHz的频率。此时的分频电路部22b同样地,只有电子开关33a打开,其他的电子开关33b和33c关闭,分频电路部22b作为将频率分频为1/3的分频电路部。图2中,振荡频率2412表示为fb,频带110表示为fb×1/3。
具体而言,当接收从13ch到30ch时,操作分别振荡频带103和频带108的振荡电路24a和24c,各1/4、1/6的分频比输入到分频电路部22a、22b。来自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输出信号分别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
接收从30ch到50ch时,操作分别振荡频带104和频带106的振荡电路24b和24d,将1/4的分频比输入到分频电路部22a和22b。来自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输出信号分别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
接收从50ch到61ch时,操作分别振荡频带105和频带109的振荡电路24c和24a,分别将1/4、1/3的分频比输入到分频电路部22a和22b。来自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
接收从61ch到62ch时,操作分别振荡频带105和频带110的振荡电路24c和24d,分别将1/4、1/3的分频比输入到分频电路部22a和22b。来自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
通过以上构成,根据接收频道,PLL控制部35的控制信号,使得四个振荡电路中的两个不同的振荡电路进入操作状态。该操作状态的来自两个振荡电路的振荡信号由选择切换电路25选择,并分别输入到分频电路部22a和22b。该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分频比由PLL控制部35设定为1/3、1/4和1/6的任一个,以变为具有需要频率的信号。具有该频率的信号分别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
通过以上结构,通过高频接收电路部20a和20b,在接收UHF带的数字广播信号时,可以分别接收两个不同的频道或相同的频道。
如上所述,虽然振荡电路部21具有两个高频接收电路部20a和20b,与现有的结构相比振荡电路24a、24b、24c和24d的数目仅为现有的结构的一半。即形成振荡电路24a、24b、24c和24d的调谐电路27a、27b、27c和27d的感应器的数目与现有的结构相比为一半,即四个。
感应器,由于需要占有大的面积,因此因此在集成化的情况下,该集成电路尺寸变大,而由于感应器的个数与现有的相比减半,因此可以实现小型化的集成电路。通过安装小尺寸的集成电路,可以减小高频接收装置10的尺寸。
振荡电路24a、24b、24c和24d以数字广播信号的四倍的高频率进行振荡,因此可以使得感应器小型化。因此,可以更加减小集成电路的尺寸,从而小型化高频接收装置10。
此处,如图3所示,分集接收时,通过来自PLL控制部35的控制信号,操作四个振荡电路的一个,来自该一个振荡电路的振荡信号分别输入到分频电路部22a和22b,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各输出分别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即在振荡该一个振荡电路的同时,通过选择切换电路25,将来自该一个振荡电路的信号提供给分频电路部22a和22b,从而获得分集接收。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高频接收装置10的另一构成的框图。图3中,在图1的构成之外还在分频电路部22a和22b与混合器16a和16b之间配置选择切换电路28。如图3所示,选择切换电路28包括与混合器16a的另一端的输入连接的输出28a,与混合器16b的另一端的输入连接的输出28b,与分频电路部22a连接的输入28c和与分频电路部22b连接的输入28d,以及与PLL控制部35连接的输入28e。通过该构成,高频接收装置10通过PLL控制部35,操作复数个振荡电路的振荡电路26a、26b、26c和26d中的任意一个振荡电路。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任意一者的分频比为1/4,通过选择切换电路25和选择切换电路28将将分频电路部22a或分频电路部22b的任意一者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各另一端的输入,从而可能获得UHF带的全频道的分集接收。
在上述接收中,只需为振荡电路26a、26b、26c和26d中的任意一个振荡电路,和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任意一个分频器进行电源供给,因此可以节省电力。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使用直接转换式的频率转换器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本发明同样适用于下转换式(down-conversion type)的频率转换器。即作为第一和第二混合器的混合器16a和16b为下转换式频率转换器。在此情况下,提供给混合器16a的另一端的输入的频率变换用的频率,比提供给混合器16a的一端的输入的数字广播信号的频率高于或低于中间频率,同样地提供给混合器16b的另一端的输入的频率变换用的频率,比提供给混合器16b的一端的输入的数字广播信号的频率高于或低于中间频率。作为复数个振荡电路的振荡电路24a、24b、24c和24d,由四个振荡电路形成的同时,四个振荡电路中的三个,对应于数字广播信号的频率的四倍的频率的频带进行三分割,以产生适于各段(range)的振荡信号,另外的一个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包含振荡第二频带的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同时第一、第二分频电路部22a、22b分别由两个1/2分频器和一个1/3分频器而构成。在此情况下,适用于数字和模拟广播系统的任一种。
高频接收电路部20a和20b在接收不同的频道的情况下,操作两个振荡电路部。若该两个振荡电路部的振荡频率彼此接近会劣化C/N(载噪)比,或者一个电路的振荡频率错误地被用于接收另一个振荡电路的频率的混合器接收,并产生干扰。因此四个振荡电路部需要分别独立地被高频屏蔽(shielding)。
分频振荡信号的分频电路部22a和22b中也会发生谐波信号,因此同样地需要被高频屏蔽。因此作为第一分频电路部的分频电路部22a和作为第二分频电路部的分频电路部22b,以及包含作为复数个振荡电路的振荡电路24a、24b、24c和24d以及作为第一选择切换电路的选择切换电路25的振荡电路部21,应该分别独立构成为被高频屏蔽。
由于从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输出而发生的谐波信号容易发生辐射,因此分别接近配置作为第一分频电路部的分频电路部22a和作为第一混合器的混合器16a,并且分别接近配置作为第二分频电路部的分频电路部22b和作为第二混合器的混合器16b,从而可以降低谐波信号的辐射。
(实施方式2)
图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2中高频接收装置10a的构成的框图。相对于如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中的由高频接收装置10接收UHF带的全频道,而实施方式2的不同在于可以接收UHF带的全频道和VHF带的7频道。此处,图4中与图1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器说明。
图4中,振荡电路部29由四个振荡电路24a、24b、24c和24e构成。即实施方式1的振荡电路24d作为实施方式2的振荡电路24e,但是振荡电路24e的最高和最低的频率不同。振荡电路24e由振荡器26e和调谐电路27e的连接单元构成。
下面参照图5说明分别将来自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高频接收装置的UHF带的全频道和VHF带的7频道的频道配置与提供给混合器的另一端的输入的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图。此处,图5中与图2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将省略其说明。
图5中,上部表示VHF带的7频道和UHF带的全频道的频道配置131,横轴表示频道编号,向右侧为依次增大番号的频道。以从小到大的顺序的各频道,7ch、13ch、29ch、30ch、49ch、50ch、61ch和62ch分别由151、101a、101f、101b、101g、101c、101d和101e表示。
图5中,中部表示提供给混合器16a的另一端的输入的信号频率132,横轴表示频率。频率132由频带152、103、104和105构成。这些频带中的103,104和105的频率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构成,接收UHF带的全频道。
为了接收VHF带的7频道,即频带152,以2292MHz的频率操作具有从1892MHz到2300MHz的振荡频率的振荡电路24a。对于振荡频率进行1/4分频,进一步进行1/3分频,可以从一端的分频电路部22a输出191MHz(7频道)的信号。将191MHz的信号提供给混合器16a的另一端的输入。从而,使用高频接收电路部20a可以选择7频道作为所希望的信号。
然后,说明加入新的振荡电路24e,使用高频接收电路部20a和20b两者,分别接收UHF信号中不同频道或相同频道的情况。
此处,振荡电路24e的振荡频率2415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比为1.5或以上,考虑到振荡频率的裕度设定为1.2。
图5中,下部表示提供给混合器16b的另一端的输入的信号频率140,横轴表示频率。频率140由频带153、121、122、123和110构成。通过分频电路部22b,将振荡电路24c、24e、24a和24b的各振荡频率2413、2415、2411和2412分别分频为频带121、122、123和110。分频电路部22b的分频比对应于振荡电路24c、24e、24a和24b,分别使用1/6、1/4、1/3和1/3。
从而,频带121具有从最低频率101a(13ch)到最高频率101f(29ch)的频率。即振荡电路24c的振荡频率2413具有从最低频率101a(13ch)473MHz的六倍的2838MHz到最高频率101f(29ch)569MHz的六倍的3414MHz的频率。图5中,振荡频率2413表示为fc,则频带121表示为fc×1/6。
频带122具有从最低频率101f(29ch)到最高频率101g(49ch)的频率。即振荡电路24e的振荡频率2415具有从最低频率101f(29ch)569MHz的四倍的2276MHz到最高频率101g(49ch)689MHz的四倍的2756MHz的频率。图5中,振荡频率2415表示为fe,则频带122表示为fe×1/4。
频带123具有从最低频率101g(49ch)到最高频率110d(61ch)的频率。即振荡电路24a的振荡频率2411具有从最低频率101g(49ch)689MHz的三倍的2067MHz到最高频率110d(61ch)761MHz的三倍的2283MHz的频率。图5中,振荡频率2411表示为fa,则频带123表示为fa×1/4。
频带110具有从最低频率101d(61ch)到最高频率101e(62ch)的频率。即振荡电路24b的振荡频率2412具有从最低频率101d(61ch)761MHz的三倍的2283MHz到最高频率101e(62ch)767MHz的三倍的2301MHz的频率。图5中,振荡频率2412表示为fb,则频带110表示为fb×1/4。
具体而言,接收从13ch到29ch时,对应于频带103和频带121操作振荡电路24a和24c。来自振荡电路24a和24c的振荡信号分别输入到作为1/4和1/6的分频器的分频电路部22a和22b。将来自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输出信号分别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
接收从29ch到30ch时,对应于频带103和频带122操作振荡电路24a和24e。将来自振荡电路24a和24e的振荡信号输入到分别为1/4和1/4分频比的分频电路部22a和22b。将来自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输出信号分别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
接收从30ch到49ch时,对应于频带104和频带122操作振荡电路24b和24e。将振荡电路24b和24e的振荡信号分别输入到1/4分频比的分频电路部22a和22b。将来自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
接收从49ch到50ch时,对应于频带104和频带123操作振荡电路24b和24a。将来自振荡电路24b和24a的振荡信号分别输入到1/4和1/3的分频比的分频电路部22a和22b。将来自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
接收从50ch到61ch时,对应于频带105和频带123操作振荡电路24c和24a。将来自振荡电路24c和24a的振荡信号分别输入到1/4和1/3的分频比的分频电路部22a和22b。将来自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输出信号分别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
接收从61ch到62ch时,对应于频带105和频带110操作振荡电路24c和24b。将来自振荡电路24c和24b的振荡信号分别输入到1/4和1/3的分频比的分频电路部22a和22b。将来自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
通过以上构成,根据接收频道,通过PLL控制部35的控制信号操作四个振荡电路中的不同的两个振荡电路。该操作状态下来自两个振荡电路的振荡信号,由选择切换电路25选择,并分别输入到分频电路部22a和22b。该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分频比通过PLL控制部35设定为1/3、1/4和1/6的任一个,变为具有需要频率的信号。将具有需要频率的信号分别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
因此,通过高频接收电路部20a和20b,在进行UHF接收时,可以接收两个不同的频道或两个相同的频道。
然后说明通过高频接收电路部20a和20b,同时接收VHF7频道的情况。
在通过高频接收电路部20a接收7频道的情况下,通过1/12分频振荡电路24a的振荡频率2411接收7频道。即振荡电路24a的振荡频率2411的2292MHz经历1/4分频,然后1/3分频,获得191MHz。振荡频率2411的2292MHz的1/4分频为573MHz,用频率103a表示。
通过高频接收电路部20b接收7频道的情况下,通过1/12分频振荡电路24e的振荡频率2415从而接收7频道。即振荡电路24e的振荡频率2415的2292MHz经历1/4分频,然后1/3分频,获得191MHz。该振荡频率2415的2292MHz的1/4分频为573MHz,用频率122a表示。
如上所述,对应于高频接收电路部20a和20b分别操作振荡电路24a和24e,使得可以同时接收7频道。
根据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将利用UHF带的数字广播信号三分割为低域频带103、中域频带104和高域频带105,对应于各频带设置振荡电路24a、24b和24c。振荡电路24a的振荡频率的1/4分频作为低域频带103,同时该频带103之中包括高频的频率103a,将频率103a进行1/3分频而获得的频率设定为不低于VHF7频道的信号频率191MHz。即,振荡电路24a的振荡频率有必要不低于191MHz的12倍,即2292MHz。
振荡电路24e的振荡频率的1/4分频为频带122,是比中域频带104低的频率,同时频带122之中包括低频率的频率122a。将频率112a的1/3分频的频率,设定为不高于VHF带的7频道的信号频率191MHz。即,振荡电路24e的振荡频率有必要不高于191MHz的12倍,即2292MHz。
因此,高频接收电路部20a通过振荡电路24a和分频比为1/12的分频电路部22a可以接收VHF带的7频道。同时,高频接收电路部20b通过振荡电路24e和分频比为1/12的分频电路部22b可以接收VHF带的7频道。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高频接收装置10a,对应于作为三分割数字广播信号的频带的低频带103的振荡器的上限振荡频率,等于其余的一个振荡器的下限振荡频率。作为第一分频电路部的分频电路部22a的分频比为1/4,同时作为第二分频电路部的分频电路部22b的分频比为1/3、1/4、1/6和1/12中的任一个,从而可以接收UHF带的全频道和VHF带的7频道。
此处,在接收7频道之中同一段(segment)时,操作振荡电路24a和24e中的一个,将该操作的振荡电路的振荡信号通过选择切换电路25输入到1/12分频的分频电路部22a和22b。将来自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
在接收7频道之中同一段时,分频电路部22a和22b与混合器16a和16b之间插入第二选择切换电路,通过来自PLL控制部35的控制信号,操作振荡电路24a和24e的任一个。将来自该操作的振荡电路部的振荡信号通过一个分频器提供到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高频接收装置10a的其他构成的框图。图6中,除了图3的构成以外,在分频电路部22a和22b与混合器16a和16b之间配置选择切换电路28。如图6所示的选择切换电路28包括与混合器16a的另一端的输入连接的输出28a,与混合器16b的另一端的输入连接的输出28b,与分频电路部22a连接的输入28c以及与分频电路部22b连接的输入28d以及与PLL控制部35连接的输入28e。通过该构成,高频接收装置10,通过PLL控制部35,操作作为复数个振荡电路的振荡电路26a、26b、26c和26d中的任意一个振荡电路,同时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任一者的分频比为1/4或1/12的任一个。通过选择切换电路25和选择切换电路28,将分频电路部22a或分频电路部22b的任一者的输出信号提供到混合器16a和16b的各自另一端的输入,从而可能获得UHF带的全频道以及VHF带的7频道的分集接收。
通过选择切换电路25,选择操作的振荡电路,并将来自该选择的振荡电路的信号提供给其1/12分频的分频器,来自该分频器的输出信号,通过选择切换电路28选择地提供给混合器16a和16b的另一端的输入,从而获得分集接收。在此情况下,对于分频电路部22a和22b的任一方的分频器进行电源供应,并有助于节省电力。
在两个高频接收电路部接收同一个段的情况下,优选地使用操作一个振荡电路部的振荡信号。在振荡电路24a和24e具有同一个振荡频率的情况下,两者之间会发生干扰。
虽然振荡电路部29对应于高频接收电路部20a和20b,但是只由现在结构的半数的振荡电路24a、24b、24c和24e构成。即形成振荡电路24a、24b、24c和24e的调谐电路27a、27b、27c和27e的感应器的个数为现有结构的一半,即四个。
由于现有结构的感应器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因此在集成电路化的情况下,集成电路的尺寸较大,由于将感应器的个数降为现有结构的一半,因此可以实现小尺寸的集成电路。从而安装小尺寸的集成电路可以减小高频接收装置10a的尺寸。
振荡电路24a、24b、24c和24e由数字广播信号的四倍高的频率进行振荡,因此可以小型化感应器。因此,可以实现更加小尺寸的集成电路,并实现小型化的高频接收装置10a。
如上所述,构成振荡电路部的振荡电路由半数的调谐电路形成。因此,在集成振荡电路部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小型的集成电路。通过使用该集成电路,可以实现小尺寸的高频接收装置。
此处,实施方式2的结构是建立在实施方式1的基本构思的基础上。实施方式1和2中说明的数字广播信号的频率基于日本的频道配置进行说明的,而其他国家的频道配置也可以同样适用。即可以使用通过共用振荡电路部和小型化感应器的结构。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的高频接收装置,可以共用两个高频接收电路部的振荡电路部,因  此可以实现小型化,从而实现高频接收装置的小型化。

Claims (10)

1.一种高频接收装置,包括:
两个高频接收电路部,用于接收数字广播信号,
所述两个高频接收电路部具有:
输入数字广播信号的第一输入端子和第二输入端子,
来自所述第一输入端子的信号被提供给其一端的输入的第一混合器,
来自所述第二输入端子的信号被提供给其一端的输入的第二混合器,
被提供了来自所述第一混合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一输出端子,
被提供了来自所述第二混合器的输出信号的第二输出端子,
PLL控制部,
由低电压驱动、与所述PLL控制部连接并受其控制,并以比所述数字广播信号高的频率进行振荡的复数个振荡电路,
与所述复数个振荡电路的输出连接,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并与所述PLL控制部连接并受其控制的第一选择切换电路,
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一混合器的另一端的输入之间的第一分频电路部,
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二混合器的另一端的输入之间的第二分频电路部,
其中由所述PLL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选择切换电路,并将各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复数个振荡电路的任一个的振荡电路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分频电路部和所述第二分频电路部的分频比分别为可变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混合器和第二混合器为直接转换式的频率转换器,并且提供给所述第一混合器的一端的输入的所述数字广播信号的频率与提供给所述第一混合器的另一端的输入的频率变换用频率相等,提供给所述第二混合器的所述一端的输入的所述数字广播信号的频率与提供给所述第二混合器的另一端的输入的所述频率变换用的频率相等,
所述复数个振荡电路由四个振荡电路形成,并且所述四个中的三个振荡电路三分割数字广播信号的频率的四倍的频率的频带,并振荡,并且
其余的一个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包括振荡所述第二的频带的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并且所述第一分频电路部和所述第二分频电路部分别包含两个1/2分频器和一个1/3分频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混合器和第二混合器为下转换式的频率转换器,提供给所述第一混合器的一端的输入的所述数字广播信号的频率比提供给所述第一混合器的另一端的输入的频率变换用频率,高于或低于中间频率,并且提供给所述第二混合器的所述一端的输入的所述数字广播信号的频率比提供给所述第二混合器的另一端的输入的所述频率变换用频率,高于或低于所述中间频率,
所述复数个振荡电路由四个振荡电路形成,并且所述四个中的三个振荡电路三分割数字广播信号的频率的四倍的频率的频带并振荡,并且
其余的一个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包括振荡所述第二的频带的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并且所述第一分频电路部和所述第二分频电路部分别包含两个1/2分频器和一个1/3分频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分频电路部的分频比为1/4,并且所述第二分频电路部的分频比为1/3、1/4、1/6中的任一个,从而可接收UHF带的全频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
其中三分割所述数字广播信号的频带的低频带所对应的振荡电路的上限振荡频率,与所述其余一个振荡电路的下限振荡频率相等,并且所述第一分频电路部的分频比为1/4,同时所述第二分频电路部的分频比为1/3、1/4、1/6和1/12中的任一个,从而可接收UHF带的全频道以及VHF带的7频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分频电路部和所述第二分频电路部,和包含所述复数个振荡电路和所述第一选择切换电路的振荡电路部,分别独立地被高频屏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
其中彼此接近配置第一分频电路部和第一混合器,并且彼此接近配置第二分频电路部和第二混合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
在所述第一分频电路部和第二分频电路部的各输出和所述第一混合器和第二混合器的各另一端的输入之间,设置具有与所述PLL控制部连接的控制输入端子的第二选择切换电路,
其中通过所述PLL控制部,使所述复数个振荡电路中的任一个振荡电路动作,同时所述第一分频电路部和所述第二分频电路部的任一者的分频比为1/4,通过所述第一选择切换电路和所述第二选择切换电路,将所述第一分频电路部和所述第二分频电路部的任一者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混合器和第二混合器的各另一端的输入,从而获得所述UHF带的全频道的分集接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
在所述第一分频电路部和第二分频电路部的各输出和所述第一混合器和第二混合器的各另一端的输入之间,设置具有与所述PLL控制部连接的控制输入端子的第二选择切换电路,
其中通过所述PLL控制部,使所述复数个振荡电路中的任一个振荡电路动作,同时所述第一分频电路部和所述第二分频电路部的任一者的分频比为1/4或1/12的任一个,通过所述第一选择切换电路和所述第二选择切换电路,将设定所述分频比的所述第一分频电路部和所述第二分频电路部的任一者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混合器和第二混合器的各另端的输入,从而获得所述UHF带的全频道和VHF带的7频道的分集接收。
10.一种集成电路,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在同一个封装中至少集成所述第一混合器,所述第二混合器,所述第一分频电路部,所述第二分频电路部,具有所述复数个振荡电路和所述第一选择切换电路的振荡电路部,以及PLL控制部。
CN200680001024A 2005-08-05 2006-08-04 高频接收装置和使用该接收装置的集成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39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8166/2005 2005-08-05
JP2005228166 2005-08-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0449A true CN101040449A (zh) 2007-09-19
CN100593914C CN100593914C (zh) 2010-03-10

Family

ID=37727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10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3914C (zh) 2005-08-05 2006-08-04 高频接收装置和使用该接收装置的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02052B2 (zh)
EP (1) EP1775844A1 (zh)
JP (1) JPWO2007018134A1 (zh)
CN (1) CN100593914C (zh)
WO (1) WO200701813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066A (zh) * 2011-04-15 2011-12-14 上海迦美信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双通道多模射频接收机的频率综合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14486B2 (en) * 2008-03-27 2011-09-06 NDSSI Holdings, LLC Generating a frequency switching local oscillator signal
JP2011061698A (ja) * 2009-09-14 2011-03-24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用半導体集積回路
US8503964B2 (en) * 2010-09-30 2013-08-06 St-Ericsson Sa Mixer divider layout
JP2013115636A (ja) * 2011-11-29 2013-06-10 Toshiba Corp 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受信装置
WO2015019524A1 (ja) * 2013-08-06 2015-02-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回路
US9531571B2 (en) * 2013-12-31 2016-12-27 Hrl Laboratories, Llc Agile radio archite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1312A (ja) 1992-01-13 1993-07-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受信機
JP3254377B2 (ja) * 1996-06-27 2002-02-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
KR100290670B1 (ko) * 1997-05-16 2001-07-12 윤종용 위상동기루프를사용한주파수합성기의락-업고속화회로
JPH11112462A (ja) * 1997-08-08 1999-04-23 Sony Corp デジタル放送の受信機
US6566786B2 (en) * 1999-01-14 2003-05-2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t least one desired channel utilizing a bank of vibrating micromechanical apparatus
JP2003249866A (ja) * 2002-02-26 2003-09-05 Sharp Corp 受信装置
US7346136B1 (en) * 2002-06-20 2008-03-18 Staccato Communications, Inc. Rake receiver
TW595174B (en) 2002-08-28 2004-06-2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Signal frequency splitter and frequency shift key deco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4297320A (ja) * 2003-03-26 2004-10-21 Alps Electric Co Ltd 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装置
JP3891148B2 (ja) 2003-06-24 2007-03-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高周波受信装置とそれに用いる集積回路
KR100546388B1 (ko) * 2003-10-17 2006-0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다중-대역 송수신기
JP2005136687A (ja) * 2003-10-30 2005-05-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復調装置
US7529533B2 (en) * 2005-11-15 2009-05-05 Triquint Semiconductor, Inc. Configurable homodyne/heterodyne radio receiver and RFID reader employing sam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066A (zh) * 2011-04-15 2011-12-14 上海迦美信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双通道多模射频接收机的频率综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18134A1 (ja) 2007-02-15
US20090274249A1 (en) 2009-11-05
US7702052B2 (en) 2010-04-20
EP1775844A1 (en) 2007-04-18
JPWO2007018134A1 (ja) 2009-02-19
CN100593914C (zh) 201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0449A (zh) 高频接收装置和使用该接收装置的集成电路
CN1088286C (zh) 振荡器和频率合成器以及采用该振荡器的通信设备
CN1941610A (zh) 压控振荡器和压控振荡器单元
CN1115739C (zh) 压控可变通带滤波器及采用该滤波器的高频电路模块
CN1977425A (zh) 多频带天线、电路板和通信设备
CN1527476A (zh) 振荡电路和l负载差动电路
CN1689194A (zh) 天线设备
CN1308386A (zh) 表面装贴天线和包含这种天线的通信装置
CN1625845A (zh) 开关电路以及复合高频器件
CN1787390A (zh) 收发根据移动通信业务的频段信号的无线发送/接收设备
CN1607737A (zh) 高频接收装置和它所使用的集成电路
CN1929198A (zh) 天线装置和无线电通信终端
CN1441552A (zh) 弹性表面波滤波器
CN1257607C (zh) 叠层滤波器、集成器件和通信设备
CN1494771A (zh) 高频复合开关模块和用它的通信终端
CN1808917A (zh) 接收电路与使用该接收电路的接收装置及接收系统
CN1714509A (zh) Pll电路
CN1905372A (zh) 自动频率控制环路
CN1242558C (zh) 信号接收电路及装备该电路的通信机
CN1305232C (zh) 接收多卫星发送极化信号的下变频器和卫星广播接收装置
CN1167184C (zh) 高频振荡电路
CN101039100A (zh) 生成本地振荡器信号的电路装置和方法及具有其的锁相环
CN1151582C (zh) 横磁模介质谐振器和运用它的横磁模介质滤波器和双工器
CN1204696C (zh) 宽带调谐器
CN1228924C (zh) 复合高频开关和高频模块以及通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