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9051B - 电动机的定子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的定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9051B
CN101039051B CN2007100876701A CN200710087670A CN101039051B CN 101039051 B CN101039051 B CN 101039051B CN 2007100876701 A CN2007100876701 A CN 2007100876701A CN 200710087670 A CN200710087670 A CN 200710087670A CN 101039051 B CN101039051 B CN 1010390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bobbin
stator core
pair
opposit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876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9051A (zh
Inventor
原哲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39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9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39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90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7/00Motors with rotor rotating step by step and without interrupter or commutator driven by the rotor, e.g. stepping motors
    • H02K37/10Motors with rotor rotating step by step and without interrupter or commutator driven by the rotor, e.g. stepping motors of permanent magnet type
    • H02K37/12Motors with rotor rotating step by step and without interrupter or commutator driven by the rotor, e.g. stepping motors of permanent magnet type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37/14Motors with rotor rotating step by step and without interrupter or commutator driven by the rotor, e.g. stepping motors of permanent magnet type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02K1/185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to outer st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1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bbins for supporting the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收容在定子铁芯内侧的构件与利用灌封填充到盖体内的树脂不会产生干涉的电动机的定子结构。由于壁部(411、421)各自的端面相互对置,且在整周上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间隙(D),因此通过从外定子铁芯(42)和盖体(3)的两侧进行推压,相互形成为平面状的绕线管(21)的凸缘部(214、211)与外定子铁芯(41)的相对面(412)、以及内定子铁芯(81)的相对面(816)分别在整周上抵接。同样地,相互形成为平面状的绕线管(22)的凸缘部(224、221)与外定子铁芯(42)的相对面(422)、以及内定子铁芯(82)的相对面(826)分别在整周上抵接。另外,定子铁芯(81、82)的相互的相对面(817、827)也相互形成为平面状,并在整周上抵接。

Description

电动机的定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的定子结构。
背景技术
在空调机的室外机内对制冷剂的流量调整阀进行驱动的步进电机等中,相对于卷绕有线圈绕组的末端的端子脚的前端侧连接阴连接构件,从而对线圈绕组进行供电。由于这种步进电机要求具有耐水性,因此采用利用密封用树脂对端子脚上卷绕有线圈绕组的部分进行密封等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224798号公报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中的线圈绕组的密封是通过在支撑线圈绕组、端子脚、以及定子等的状态下利用树脂使它们全部一体化的所谓的镶嵌成形来进行的,由于需要用于镶嵌成形的注射成形机,因此存在需要极大的设备投资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使用注射成形机的电动机的定子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定子结构中,包括:卷绕有线圈绕组的绕线管、安装该绕线管的定子铁芯、以及具有收容由所述绕线管及所述定子铁芯构成的定子组的绕线管收容部的盖体,该盖体具有在收容了所述绕线管及所述定子铁芯的状态下填充有密封用树脂的树脂填充部,所述绕线管及所述定子铁芯利用填充到该树脂填充部中的所述密封用树脂进行密封,所述绕线管包括:在外壁上卷绕所述线圈绕组的圆筒状的卷绕部、以及从该卷绕部的两端起在整周上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凸缘部,所述定子铁芯包括:整周与所述凸缘部相对的相对面、以及从该相对面的径向内侧的端面起与所述卷绕部的内壁相对的极齿,所述绕线管的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相对面在整周上抵接。
在此,作为无需使用注射成形机的电动机的定子结构,为了对端子脚的卷绕有线圈绕组的部分进行密封,本发明人使用在将线圈绕组及端子脚收容到盖体中后填充树脂的所谓的灌封(浇注密封)对线圈绕组及端子脚的防水性进行了尝试。其结果是,填充在定子组外侧的密封用树脂从定子铁芯与绕线管的微小间隙侵入而一直到达在定子铁芯的内侧形成的极齿,从而产生与收容于内侧的壳体或转子等发生干涉的新问题。
采用本发明,绕线管具有从在外壁上卷绕线圈绕组的圆筒状的卷绕部的两端起在整周上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凸缘部,在整周上与该凸缘部相对的定子铁芯的相对面与凸缘部在整周上抵接,抵接部的外侧与内侧被隔绝,因此利用灌封(浇注密封)填充到定子组外侧的密封用树脂被抵接部隔断,密封用树脂从任何方向都无法侵入抵接部的内侧,从而不会到达在定子铁芯的内侧形成的极齿处。由此,壳体的插入或转子的旋转不会受到填充到盖体内的树脂的妨碍。
另外,在本发明中,最好所述定子组包括:一对所述定子铁芯、以及被该一对定子铁芯从上下方向夹着的所述绕线管,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一对所述定子组时配设在内侧的、相互对置的所述一对定子组的定子铁芯在整周上抵接。采用这种结构,即使是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一对定子组的结构,也可使一对定子铁芯在整周上抵接,因此利用灌封填充到定子组外侧的密封用树脂被抵接部隔断,从而不会到达在定子铁芯的内侧形成的极齿处。
另外,在本发明中,配设在所述一对定子组的外侧的所述定子铁芯最好从所述相对面的径向内侧的端面起分别弯曲形成有极齿,并从径向外侧的端面起分别弯曲形成有覆盖卷绕有所述线圈绕组的所述绕线管的壁部,该壁部的端面在整周上相互在上下方向具有间隙。采用这种结构,可利用壁部来提高定子的励磁效率,另外,壁部的端面在整周上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间隙,因此能可靠地从上下方向推压配设在一对定子组外侧的定子铁芯。因此,能使绕线管的凸缘部与定子铁芯的相对面及一对定子组的相互相对的定子铁芯在整周上可靠地抵接。由此,利用灌封填充到定子组外侧的密封用树脂被抵接部隔断,从而不会到达在定子铁芯内侧形成的极齿处。另外,配设在所述一对定子组外侧的所述定子铁芯最好由同一构件形成。采用这种结构,通过定子铁芯的共用化,可减少零件数,并防止零件管理的复杂化。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下方向重叠一对所述定子组时配设在内侧的该一对定子组的所述定子铁芯或所述绕线管最好具有可相互临时固定的卡合构件。采用这种结构,通过使一对定子组的定子铁芯或绕线管作为一个部件进行预先临时固定,对于在整周上需要抵接的部位可通过目测确认临时固定后的构件之间的情况。由此,可在灌封前事先把握并去除在整周上需要抵接的部位因偏斜或损伤等而在整周上无法抵接的情况。另外,在装配工序中,也可容易地对其操作。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上下方向重叠所述一对定子组时配设在内侧的、所述一对定子组的相互对置的所述定子铁芯最好被所述一对定子组各自的所述绕线管的所述凸缘部夹持,并利用在该凸缘部形成的所述卡合构件进行临时固定。采用这种结构,通过使一对定子组的相互对置的定子铁芯作为一个部件预先进行临时固定,可通过目测来确认相互对置的定子铁芯之间的情况。例如,可在灌封前事先把握并去除因相互对置的定子铁芯之间偏斜或损伤等而导致在整周上无法抵接的情况。由此,可提高利用灌封形成的成形品的成品率。
在本发明中,只需将密封用树脂填充到盖体的树脂填充部内,无需使用注射成形机,便能可靠地密封绕线管及定子铁芯。另外,所述绕线管具有从在外壁上卷绕有线圈绕组的圆筒状的卷绕部的两端起在整周上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凸缘部,在整周上与该凸缘部相对的定子铁芯的相对面与凸缘部在整周上抵接,抵接部的外侧与内侧被隔绝,因此利用灌封(浇注密封)填充到定子组外侧的密封用树脂被抵接部隔断,密封用树脂从任何方向都无法侵入抵接部的内侧,从而不会到达在定子铁芯内侧形成的极齿处。因此,可预防与配设在定子铁芯内侧的构件产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及图1(C)分别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定子在填充密封用树脂前的俯视图、右侧视图、以及在填充了密封用树脂后的I-I’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定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定子在盖体内进行树脂密封前的除去了绕线管的状态下的J-J’剖视图。
(元件符号说明)
1定子
2绕线管
3盖体
5线圈绕组
10定子组件
21、22绕线管
31绕线管配置部(绕线管收容部)
32树脂填充部
40密封用树脂
41、42外定子铁芯(定子铁芯)
81、82内定子铁芯(定子铁芯)
210、220卷绕部
211、214、221、224凸缘部
212、213、222、223、810、820卡合构件
411、421壁部
412、422、816、826相对面
413、423、815、825极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定子结构进行说明。
图1(A)、图1(B)及图1(C)分别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定子在填充密封用树脂前的俯视图、右侧视图、以及在填充了密封用树脂后的I-I’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定子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定子在盖体内进行树脂密封前的除去了绕线管的状态下的J-J’剖视图。
在图1中,本实施形态的定子是在中央形成有通过壳体(未图示)来配置转子(未图示)的孔的用于步进电机的定子1,定子1具有作为盖体的树脂制的盖体3,盖体3包括:以围绕通过壳体来配置转子的中央孔的形态在上下配置有一对合成树脂制的绕线管21、22的作为绕线管收容部的绕线管配置部31;在与该绕线管配置部31相邻的位置上顶面较大地开口的树脂填充部32;以及从树脂填充部32起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平面コ字形状的作为连接构件收容部的连接构件保护部33。
一对绕线管21、22在中间夹着内定子铁芯81、82、从外周侧的两侧用一对外定子铁芯41、42覆盖的状态下收容在盖体3的绕线管配置部31中。即,绕线管21被作为定子铁芯的内定子铁芯81及外定子铁芯41从轴向的两侧夹持,绕线管22被作为定子铁芯的内定子铁芯82及外定子铁芯42从轴向的两侧夹持,并在使内定子铁芯81、82之间相互在轴向上抵接的状态下收容在盖体3的绕线管配置部31中。此时,一对绕线管21、22与内定子铁芯81、82构成为:可在卡合后作为一个部件的定子组件10使用(参照图2)。
即,在绕线管21上具有:在外壁上卷绕线圈绕组5的圆筒状的卷绕部210;以及从该卷绕部210的两侧起在整周上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的一对凸缘部211、214。在其中的凸缘部211上以通过壳体来配置转子的中央孔为中心形成有一对卡合凸部212、以及与该卡合凸部212并排设置的一对卡合凹部213。另一方面,在绕线管22上具有:在外壁上卷绕线圈绕组5的圆筒状的卷绕部220;以及从该卷绕部220的两侧起在整周上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的一对凸缘部221、224。在其中的凸缘部221上以通过壳体来配置转子的中央孔为中心形成有一对卡合凸部222、以及与该卡合凸部222并排设置的一对卡合凹部223。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绕线管21、22并未使用同一构件,但根据需要,也可使用同一构件。
另外,在内定子铁芯81、82上分别形成有在由一对绕线管21、22夹持时可与一对卡合凸部212及一对卡合凹部223卡合、且可与一对卡合凹部213及一对卡合凸部222卡合的贯穿孔811、812、821、822。因此,通过以夹着内定子铁芯81、82的形态从定子铁芯81、82的两侧配置一对绕线管21、22,一对卡合凸部212与一对卡合凹部223卡合,且一对卡合凹部213与一对卡合凸部222卡合,从而可将一对绕线管21、22与内定子铁芯81、82作为一个部件的定子组件10使用。
此时,内定子铁芯81、82的分别与凸缘部211、221相对的相对面816、826的背面817、827之间相互抵接,通过使在背面817上形成的两个卡合凸部810与在背面827上形成的卡合凹部820卡合,使内定子铁芯81、82在平面方向上定位。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在背面827上也形成有未图示的卡合凸部,与该未图示的卡合凸部卡合的卡合凹部813形成在背面817上。另外,内定子铁芯81、82使用同一构件,通过使相互的极齿815、825反向地背靠背,使背面817、827之间相互抵接。因此,通过内定子铁芯81、82的共用化,可实现零件数的减少。在本实施形态中,卡合凹部813、820作为从背面817、827贯穿相对面816、826的贯穿孔形成。
这样一来,如上所述,在作为定子组件10的一对绕线管21、22及内定子铁芯81、82的外周侧从两侧配置一对外定子铁芯41、42。该外定子铁芯41从与绕线管21的凸缘部214相对的相对面412的径向内侧的端面起弯曲形成有极齿413,并从径向外侧的端面起弯曲形成有分别覆盖卷绕有线圈绕组5的绕线管21的壁部411。另外,利用外定子铁芯41、卷绕有线圈绕组5的绕线管21、以及内定子铁芯81来构成图3中在纸面的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一对定子组中的配设在下侧的定子组。另一方面,外定子铁芯42从与绕线管22的凸缘部224相对的相对面422的径向内侧的端面起弯曲形成有极齿423,并从径向外侧的端面起弯曲形成有分别覆盖卷绕有线圈绕组5的绕线管22的壁部421。另外,利用外定子铁芯42、卷绕有线圈绕组5的绕线管22、以及内定子铁芯82来构成图3中在纸面的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一对定子组中的配设在上侧的定子组。
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3所示,壁部411、421各自的端面相互对置,且在整周上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间隙D。因此,通过从一对绕线管21、22及内定子铁芯81、82的两侧将一对外定子铁芯41、42相互推压,相互形成为平面状的绕线管21的凸缘部214、211与外定子铁芯41的相对面412及内定子铁芯81的相对面816分别在整周上抵接。同样地,相互形成为平面状的绕线管22的凸缘部224、221与外定子铁芯42的相对面422及内定子铁芯82的相对面826也分别在整周上抵接。另外,作为内定子铁芯81、82的相互的相对面的背面817、827也相互形成为平面状,并在整周上抵接。换言之,通过从一对绕线管21、22及内定子铁芯81、82的两侧将一对外定子铁芯41、42相互推压,凸缘部214、211与外定子铁芯41的相对面412、内定子铁芯81的相对面816分别在整周上抵接,绕线管22的凸缘部224、221与外定子铁芯42的相对面422、内定子铁芯82的相对面826分别在整周上抵接,另外,作为内定子铁芯81、82的相互的相对面的背面817、827也相互地在整周上抵接,如图3所示,壁部411、412各自的端面相互对置,且在整周上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间隙D。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一对外定子铁芯41、42使用同一构件。因此,通过外定子铁芯41、42的共用化,可减少零件数,并防止零件管理的复杂化。
如图1所示,在一对绕线管21、22上相对于其筒部分别卷绕有线圈绕组5、5。另外,在绕线管21、22的厚壁部分上分别固接有三个端子脚6的根部,各线圈绕组5的末端卷绕在端子脚6上并进行钎焊。
另外,在端子脚6的长度方向的规定位置上固接有作为通电构件的柔性基板60。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了柔性基板60,但并非一定得局限于柔性基板60,也可使用酚醛基板、或玻璃、环氧基板等这类刚性基板。
在此,柔性基板60及端子脚6用相对于树脂填充部32利用灌封来填充的密封用树脂40进行密封而处于固接状态。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密封用树脂40使用的是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但并非一定得局限于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
在本实施形态中,在柔性基板60上形成有六个供六个端子脚6穿过的孔62(参照图1(C)),并形成有五个供下述的五个连接脚70穿过的孔61。
再参见图1,在盖体3中,在树脂填充部32及连接构件保护部33的内侧配置有阴连接构件7,该阴连接构件7的下半部也用相对于树脂填充部32利用灌封来填充的密封用树脂40进行密封而处于固接状态。
在此,如图1及图2所示,阴连接构件7在供未图示的阳连接构件插入的凹部76的内侧具有五个连接脚70。另外,在连接脚70的下端部钎焊有柔性基板60,并通过在该柔性基板60上形成的配线图案与规定端子脚6电气性地连接。因此,连接脚70的下端侧也与柔性基板60和端子脚6一起,处于被密封用树脂40完全密封的状态。
另外,如图1(C)及图2所示,阴连接构件7在下半部分上具有从连接脚70的下端侧的一侧起L字状地延伸的板状的埋设部71,密封用树脂40的界面位于形成有埋设部71的一侧与形成有凹部76的一侧之间。因此,阴连接构件7的下半部较大,且处于该较大的下半部埋入在密封用树脂40内的状态。另外,在埋设部71上形成有较大的贯穿孔710,在图1(C)所示的状态下,夹着第一埋设部71的两侧的密封用树脂40之间相互相连。
另外,在埋设部71与凹部76侧之间,阴连接构件7在连接脚70的下端侧的另一侧具有防止密封用树脂40流入凹部内的板状的堰部73。
即,阴连接构件7以倾斜的姿态相对于盖体3的树脂填充部32及连接构件保护部33的内侧配置,在这种状态下,在形成有堰部73的一侧,树脂填充部32的顶面处于开放状态。因此,从处于该开放状态的顶面开口320利用灌封将密封用树脂40填充到树脂填充部32内,此时,监视密封用树脂40覆盖堰部73的情况,填充密封用树脂40的量是最终堰部73的上端部分从界面突出这样的程度的量。因此,对于利用灌封来填充的密封用树脂40以堰部73为基准进行监视,并且密封用树脂40被堰部73挡住,从而不会流入凹部76侧。因此,即使使用容易利用灌封进行填充的密封用树脂40,密封用树脂40也不会流入凹部76的内部,因此凹部76内不会被密封用树脂40污染。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在阴连接构件7相对于盖体3的连接构件保护部33的内侧配置的状态下,如图1(A)、图1(B)所示,由凹部76的外侧的侧面与连接构件保护部33的内壁的相对面形成的间隙78、78形成为在利用灌封将密封用树脂40从顶面开口320填充到树脂填充部32内时该密封用树脂40无法由毛细管力来保持的大小。另外,与间隙78、78一样,由凹部76的外侧的背面侧、即延伸设置有埋设部71的一侧的凹部76的外侧的背面侧与连接构件保护部33的内壁的相对面所形成的间隙77也形成为在利用灌封将密封用树脂从顶面开口320填充到树脂填充部32内时该密封用树脂40无法由毛细管力来保持的大小。因此,阴连接构件7的凹部76将与连接构件保护部33的内壁相对的所有外壁形成为在利用灌封将密封用树脂40从顶面开口320填充到树脂填充部32内时该密封用树脂40无法由毛细管力来保持的大小。因此,利用灌封填充到树脂填充部32内的密封用树脂40无法靠近凹部76的开口,从而即使使用容易利用灌封进行填充的密封用树脂40,密封用树脂40也不会流入凹部76的内部,因此凹部76内不会被密封用树脂40污染。
这样一来,阴连接构件7被固定在盖体3内,定子1完成,在将其装设到电动机设备上时,未图示的阳连接构件相对于凹部76进行安装,阳连接构件的端子与阴连接构件7的连接脚70接触。即,在阴连接构件7上形成有与阳连接构件的卡合凸起嵌合的槽79。
在制造定子1时,预先装配定子组件10。即如上所述,该定子组件10以夹着内定子铁芯81、82的形态从内定子铁芯81、82的两侧配设一对绕线管21、22,通过使一对卡合凸部212与一对卡合凹部223卡合、并使一对卡合凹部213与一对卡合凸部222卡合进行装配。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使一对绕线管21、22与内定子铁芯81、82作为一个部件的定子组件10预先临时固定,利用目测来确认绕线管21的凸缘部211与内定子铁芯81的相对面816、绕线管22的凸缘部221与内定子铁芯82的相对面826、以及内定子铁芯81的背面817与内定子铁芯82的背面827在整周上抵接。其结果是,可在预先去除了因抵接部位的偏斜或损伤等而导致在整周上无法抵接的情况后进行灌封。
这样进行装配的定子组件10在对端子脚6与柔性基板60进行了钎焊后,使预先安装了连接脚70的阴连接构件7的连接脚70穿过柔性基板60的孔进行钎焊。
接着,如图3所示,将所述定子组件10与外定子铁芯41、42一起配置到盖体3内。然后,用工具从外定子铁芯42和盖体3的外侧进行夹持。此时,如图3所示,壁部411、421各自的端面相互对置,且在整周上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间隙D。接着,利用工具从两侧推压外定子铁芯42和盖体3,从而使相互形成为平面状的绕线管21的凸缘部214、211、外定子铁芯41的相对面412、以及内定子铁芯81的相对面816分别在整周上可靠地抵接。同样地,相互形成为平面状的绕线管22的凸缘部224、221、外定子铁芯42的相对面422、以及内定子铁芯82的相对面826分别在整周上可靠地抵接。另外,作为内定子铁芯81、82的相互的相对面的背面817、827也形成为平面状,并在整周上可靠地抵接。换言之,利用工具从两侧推压外定子铁芯42和盖体3,以使凸缘部214、211、外定子铁芯41的相对面412、以及内定子铁芯81的相对面816分别在整周上可靠地抵接,以使绕线管22的凸缘部224、221、外定子铁芯42的相对面422、及内定子铁芯82的相对面826分别在整周上可靠地抵接,并使作为内定子铁芯81、82的相互的相对面的背面817、827也相互地在整周上可靠地抵接。此时,绕线管配置部31与作为外定子铁芯41的相对面的相对面412的背面也在整周上可靠地抵接。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在利用工具从外定子铁芯42和盖体3的外侧进行夹持前,通过目测确认作为定子组件10的抵接部位,去除因抵接部位的偏斜或损伤等而导致在整周上无法抵接的情况,因此使用工具从外定子铁芯42和盖体3的外侧进行夹持的定子组件10可将抵接部位在整周上可靠地抵接。
接着,将树脂填充用喷嘴配置到盖体3的树脂填充部32的顶面开口320处,在一边监视液面一边利用灌封将密封用树脂40填充到树脂填充部32内后,使密封用树脂40固化。
在本实施形态的电动机中,形成定子1,它包括:卷绕有线圈绕组5并具有端子脚6的绕线管21、22;固接在端子脚6上的柔性基板60;以及具有连接脚70的阴连接构件7,并利用密封用树脂40对柔性基板60与端子脚6的连接部分、柔性基板60与连接脚70的连接部分、以及阴连接构件7的一部分进行密封。
另外,由于具有与端子脚6分开的连接脚70,因此端子脚6可较短。因此,端子脚6不会产生弯曲或碰撞损伤,且在收容到树脂成形用的金属模具内、填充树脂、或压入绕线管21、22时,端子脚6不会成为妨碍。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只需将密封用树脂40从顶面开口320填充到树脂填充部32内,便能可靠地对柔性基板60与端子脚6的连接部分以及柔性基板60与连接脚70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另外,由于在盖体3上形成有收容阴连接构件7的连接构件保护部33,因此即使阴连接构件7对外部露出,也可防止水分从阴连接构件与阳连接构件的间隙侵入。另外,还可防止物体碰到阴连接构件与阳连接构件的连接部而使它们脱开。
另外,壁部411、421各自的端面相互对置,且在整周上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间隙D。因此,通过利用工具从外定子铁芯42和盖体3的两侧进行推压,相互形成为平面状的绕线管21的凸缘部214、211、外定子铁芯41的相对面412、以及内定子铁芯81的相对面816分别在整周上抵接。同样地,相互形成为平面状的绕线管22的凸缘部224、221、外定子铁芯42的相对面422、以及内定子铁芯82的相对面826分别在整周上抵接。另外,作为内定子铁芯81、82的相互的相对面的背面817、827也相互形成为平面状,并在整周上抵接。在各个抵接部,由于抵接部的外侧与内侧完全被隔绝,因此利用灌封填充到定子组外侧的密封用树脂40被抵接部隔断,密封用树脂40从任何方向都无法侵入抵接部的内侧,因而不会到达在一对外定子铁芯41、42及内定子铁芯81、82的内侧形成的极齿413、423及极齿815、825。因此,可预防配设在定子组内侧的构件与利用灌封填充到盖体3内的树脂的干涉。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一对绕线管21、22与内定子铁芯81、82构成为可通过卡合而作为一个部件的定子组件10使用,因此在装配工序中,可容易地处理。另外,通过使一对绕线管21、22与内定子铁芯81、82作为一个部件预先进行临时固定,并在利用目测来确认绕线管21的凸缘部211与内定子铁芯81的相对面816、绕线管22的凸缘部221与内定子铁芯82的相对面826、以及内定子铁芯81的背面817与内定子铁芯82的背面827在整周上抵接后进行灌封,其结果是,可提高利用灌封形成的成形品的成品率。

Claims (6)

1.一种电动机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卷绕有线圈绕组的绕线管、安装所述绕线管的定子铁芯、以及具有收容由所述绕线管及所述定子铁芯构成的定子组的绕线管收容部的盖体,
所述盖体具有在收容了所述绕线管及所述定子铁芯的状态下填充有密封用树脂的树脂填充部,利用填充到所述树脂填充部中的所述密封用树脂对所述绕线管及所述定子铁芯进行密封,
所述绕线管包括:在外壁上卷绕所述线圈绕组的圆筒状的卷绕部、以及从所述卷绕部的两端起在整周上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凸缘部,
所述定子铁芯包括:整周与所述凸缘部相对的相对面、以及从所述相对面的径向内侧的端面起与所述卷绕部的内壁相对的极齿,
所述绕线管的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相对面在整周上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包括:一对所述定子铁芯、以及被所述一对定子铁芯从轴向的两侧夹着的所述绕线管,在轴向方向重叠一对所述定子组时配设在内侧的、相互对置的所述一对定子组的定子铁芯的相对面在整周上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配设在所述一对定子组的外侧的所述定子铁芯从所述相对面的径向内侧的端面起分别弯曲形成有极齿,并从所述相对面的径向外侧的端面起分别弯曲形成有覆盖卷绕有所述线圈绕组的所述绕线管的壁部,所述壁部的端面在整周上相互在轴向方向具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配设在所述一对定子组的外侧的所述定子铁芯由同一构件形成。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轴向方向重叠一对所述定子组时配设在内侧的所述一对定子组的所述定子铁芯或所述绕线管具有可相互临时固定的卡合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机的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轴向方向重叠所述一对定子组时配设在内侧的、所述一对定子组的相互对置的所述定子铁芯被所述一对定子组各自的所述绕线管的所述凸缘部夹持,利用在所述凸缘部上形成的所述卡合构件临时固定。
CN2007100876701A 2006-03-14 2007-03-13 电动机的定子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90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69618 2006-03-14
JP2006069618 2006-03-14
JP2006069618 2006-03-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9051A CN101039051A (zh) 2007-09-19
CN101039051B true CN101039051B (zh) 2010-12-22

Family

ID=38687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767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9051B (zh) 2006-03-14 2007-03-13 电动机的定子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70093904A (zh)
CN (1) CN1010390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23174B1 (ko) 2011-05-11 2018-11-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정전 척, 상기 정전 척을 포함하는 박막 증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1857992B1 (ko) 2011-05-25 2018-05-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패터닝 슬릿 시트 어셈블리, 유기막 증착 장치,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2913661B (zh) * 2011-08-04 2016-05-18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插针包覆体及具有该插针包覆体的线圈注塑件
JP7072427B2 (ja) * 2018-03-30 2022-05-2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CN109450140B (zh) * 2018-11-20 2024-03-01 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真空树脂灌封线定子振动电机及其装配制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4346A (zh) * 2004-04-14 2005-10-19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无芯马达及其制作和组装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4346A (zh) * 2004-04-14 2005-10-19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无芯马达及其制作和组装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24798A 2000.08.11
JP特开2006-20480A 2006.01.1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93904A (ko) 2007-09-19
CN101039051A (zh) 200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9051B (zh) 电动机的定子结构
CN101589237B (zh) 泵组件
CN100429482C (zh) 旋转变压器外部导线固定构造
US8736129B2 (en) End caps for stator segments of segmented stator assemblies
US8562313B2 (en) Pump assembly
US8492948B2 (en) End caps for stator segments of segmented stator assemblies
US20130336817A1 (en) Stator member
CN102549881B (zh) 旋转电机的模制定子的制造方法
US20070216241A1 (en) Electric Motor
JP4687180B2 (ja) モータジェネレータの冷却構造
KR20180108784A (ko) 유체 펌프용 전기 모터, 상기 유형의 전기 모터를 복수개 갖는 상이한 유체 펌프들의 형성을 위한 모듈형 모터 패밀리 및 전기 모터의 제조 방법
US5043613A (en) Built-up stepping motor
US5845390A (en) Structure of PM step motor and its fabrication
CN104205584A (zh) 电动机
CN208571864U (zh) 马达
US20200271121A1 (en) Water pump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water pump
CN1871759B (zh) 短路部件、整流子及短路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10268604A (zh) 电动机及泵装置
US20180351273A1 (en) Electric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383644A (zh) 电动机及泵装置
EP1424762A1 (en) End cap assembly
JP5998871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14150686A (ja) ステータ及び電動ポンプ
JP2007282479A (ja) モータのステータ構造
JP5840157B2 (ja) バスリン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