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0984A - 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0984A
CN101030984A CNA2007100844236A CN200710084423A CN101030984A CN 101030984 A CN101030984 A CN 101030984A CN A2007100844236 A CNA2007100844236 A CN A2007100844236A CN 200710084423 A CN200710084423 A CN 200710084423A CN 101030984 A CN101030984 A CN 101030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hell
cover
frame portion
fix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44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0984B (zh
Inventor
小田博文
今井公昭
半田义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30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0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30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09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3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a decorative aspect, e.g. customization of casings, exchangeable facepl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防止机体受到损害,而且在使用时难以脱落,交换时容易交换,容易装上的既美观且商品性较高的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即,在将第一外壳(2)插入罩子(20)的第一平面部(21)及第一框部(23)的状态下,通过第一连接部件(13),以夹住第一框部(23)的方式,将该第一外壳(2)与具有让显示部(5)露出的固定部件侧第一窗口部(31)的板状第一固定部件(30)紧固在一起。在将第二外壳(3)插入罩子(20)的第二平面部(24)及第二框部(26)的状态下,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4),以夹住第二框部(26)的方式,将该第二外壳(3)与具有让操作部(11)露出的固定部件侧第二窗口部(36)的板状第二固定部件(35)紧固在一起。

Description

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有罩子(cover)的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携带电话机越来越普及,使用电子邮件和电话的人正在增加。并且,经常会发生因携带时电话掉在地上,而使携带电话机的外观受到损伤的现象。
因此,为了使携带电话机即使被掉在地上,也难以使外观受到损伤,而采用设置罩子的方法被众所周知。即使设置有这样的罩子,也要设法能够在立刻取下罩子时进行使用,且能够在装有罩子的状态下进行使用。
例如,在特开平11-285408号公报中,公开有收纳携带电话机的罩子,即能够将其快速地安装在皮带上等,又能够将其快速地取下,能够在收纳有携带电话机的状态下进行对话的罩子装置。
并且,在特开平11-299522号公报中,记载有通过罩子的上下折回,来构成用以安装在皮带上的环状部,使用时,让折回部紧密接触在罩子上,使该罩子不会妨碍使用的技术。
并且,在特开2005-136261号公报中,公开了在包括具有收纳了装置本体的外壳及固定该外壳的平面部的本体部、和附着在该本体部的罩子的小型电子装置领域中,上述本体部的上述平面部具有比上述外壳朝侧方突出的凸缘部,上述罩子接合在上述凸缘部,在外缘部具有附着在上述平面部的袋状周边部的小型电子装置。
但是,近年来,改变携带电话机外观的附属品正在普及。即,具有根据心情的不同在不同的日子使用不同的附属品,根据季节的不同改变附属品,根据工作和私事改变附属品,根据所见的人的不同改变附属品这样的需求。
可是,在至今为止的携带电话机等携带电子装置中,虽然即能够防止对携带电子装置造成损害,又能够防止因携带电子装置碰到使用者的身体而对使用者带来的不快,但是却难以根据TPO来改变外观。也就是说,虽然在上述特开2005-136261号公报中,公开了可装卸自由的罩子,但是实际上,如果凸缘部与袋状周边部不粘结在一起的话,则在打开或关闭机体时,罩子会相对于凸缘部移动,因此会造成罩子很容易脱落的现象。这样一来,就必须要将凸缘部和罩子粘结在一起,结果造成不能实现可自由装卸罩子的结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各点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防止机体受到损害,而且在使用时难以脱落,交换时容易交换,容易装上的既美观且商品性较高的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第一发明中是以这样的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为对象的,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铰接部,该第一外壳在正面一侧具有显示部,该第二外壳在正面一侧具有操作部,该铰接部折叠自由地将第一及第二外壳连接在一起,至少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的背面一侧被罩子覆盖。上述罩子,包括:第一平面部,覆盖上述第一外壳背面;第一框部,设置在该第一平面部,在中央具有让上述显示部露出的罩子侧第一窗口部,覆盖第一外壳的周缘;第二平面部,覆盖第二外壳的背面;第二框部,设置在该第二平面部,在中央具有让上述操作部露出的罩子侧第二窗口部,覆盖第二外壳的周缘;以及结合部,将该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连接在一起。在上述第一外壳插入上述罩子的第一平面部及第一框部的状态下,通过第一连接部件,以夹着上述第一框部的方式,将该第一外壳与具有让上述显示部露出的固定部件侧第一窗口部的板状第一固定部件紧固在一起。在上述第二外壳插入上述罩子的第二平面部及第二框部中的状态下,通过第二连接部件,以夹着上述第二框部的方式,将该第二外壳与具有让上述操作部露出的固定部件侧第二窗口部的板状第二固定部件紧固在一起。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外壳在被罩子的第一平面部及第一框部夹着的状态下,通过第一连接部件将该第一外壳与第一固定部件紧固在一起。第二外壳在被罩子的第二平面部及第二框部夹着的状态下,通过第二连接部件将该第二外壳与第一固定部件紧固在一起。这样一来,由于罩子被牢固地安装在第一及第二外壳上,因此没有任意脱落的现象,并且,由于以用板状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压着第一及第二框部的方式,将该第一及第二框部紧固在第一及第二外壳上,因此没有罩子的端部碰到用户的耳朵等而带来的不快。并且,由于显示部从罩子侧及固定部件侧第一窗口部露出,操作部从罩子侧及固定部件侧第二窗口部露出,因此即使设置有罩子,也能够在不让操作性、目视性下降的情况下,使用折叠携带电子装置。并且,能够通过取下第一及第二连接部件,来很容易地取下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进行罩子的交换。
第二发明是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在上述第一外壳的显示部周缘,形成有用于对上述罩子的第一框部进行定位的第一嵌入用突起。在上述第二外壳的操作部周缘,形成有用于对上述罩子的第二框部进行定位的第二嵌入用突起。在上述第一框部,形成有上述第一嵌入用突起嵌入的第一嵌入孔。在上述第二框部,形成有上述第二嵌入用突起嵌入的第二嵌入孔。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第一外壳的第一嵌入用突起嵌入第一框部的第一嵌入孔,第二外壳的第二嵌入用突起嵌入第二框部的第二嵌入孔,因此能够在使罩子准确地定位在第一及第二外壳上的状态下,对罩子进行安装。从而,能够确实地防止罩子覆盖显示部及操作部的现象,能够在不让操作性、目视性下降的情况下,使用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
第三发明是在第二发明的基础上,在上述第一固定部件,形成有与设置在上述第一外壳的接收部相对应的接收部用贯穿孔。在上述第二固定部件,形成有与设置在上述第二外壳的送话部相对应的送话部用贯穿孔。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将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分别紧固在第一或第二外壳上,因此能够准确地进行定位,没有接收部及送话部被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覆盖的现象,没有声音混浊,难以听清的现象。
第四发明是在第一到第三发明的任意一项发明的基础上,在上述第一框部及第二框部的至少一个框部中,形成有用于将上述第一或第二外壳插入上述铰接部侧的狭缝。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罩子中设置有狭缝,因此在将罩子安装在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上时,可以不必硬拉长罩子,插入第一及第二外壳,能够很容易地进行安装及交换作业。也可以将狭缝设置在第一框部或第二框部的任意一个中,只要从没有设置狭缝的那一侧插入第一或第二外壳中的一个,然后,打开狭缝,插入另一个即可。在双方都设置狭缝时,可以从任意一方进行插入。由于不管在哪种情况下,狭缝都被第一或第二固定部件覆盖,因此没有影响外观的现象。
第五发明是在第一到第四发明的任意一个发明的基础上,上述罩子以真皮为材料。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真皮来享受动物所具有的自然的手感和气味。
第六发明是在第一到第四发明的任意一个发明的基础上,上述罩子由合成皮革构成。
根据上述结构,使用合成皮革,能够利用材质和加工方法对表面进行各种装饰的加工,并且,很容易维护。
第七发明是在第一到第四发明的任意一个发明的基础上,上述罩子由布构成。
根据上述结构,当罩子脏了时,还能够取下来进行清洗。
第八发明是在第一到第七发明的任意一个发明的基础上,上述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为树脂成形品。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加工容易,且能够选择适应罩子的材质的色调和质感,因此能够提高美感。并且,由于刚性较高,即使在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中设置接收部用及送话部用贯穿孔,也没有该贯穿孔偏移的现象,因此没有堵住接收部和送话部的现象。
第九发明是在第一到第七发明的任意一个发明的基础上,上述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由金属材料构成。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够体会到金属材料所特有的质感,并且,刚性较高,即使在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中设置接收部用及送话部用贯穿孔,该贯穿孔也不会偏移,因此没有堵住接收部和送话部的现象。
第十发明是在第一到第九发明的任意一个发明的基础上,使上述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为折叠式携带电话机。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获得具有高级感、美感的折叠式携带电话机。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第一外壳在被罩子的第一平面部及第一框部夹着的状态下,通过第一连接部件,将该第一外壳与第一固定部件紧固在一起。第二外壳在被罩子的第二平面部及第二框部夹着的状态下,通过第二连接部件,将该第二外壳与第二固定部件紧固在一起。这样一来,能够提供一种不仅能够防止机体受到损害,而且在使用时难以脱落,交换时容易交换,容易装上的即美观且商品性较高的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从右边方向来看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携带电话机的关闭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为从右边方向来看携带电话机的打开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3为示出了携带电话机的打开状态时的正面图。
图4为将电话机本体、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罩子、和第一及第二连接部件分解开的分解图。
图5为图3的V-V线剖面图。
(符号的说明)
1携带电话机(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2-第一外壳;3-第二外壳;4-铰接部;5-显示部;8-接收部;9-送话部;11-操作部;13-第一连接部件;14-第二连接部件;15-显示部周缘;15a-第一嵌入用突起;16-操作部周缘;16a-第二嵌入用突起;20-罩子;21-第一平面部;22-罩子侧第一窗口部;23-第一框部;23a-第一嵌入孔;24-第二平面部;25-罩子侧第二窗口部;26-第二框部;26a-第二嵌入孔;26c-狭缝;27-结合部;30-第一固定部件;31-固定部件侧第一窗口部;32-接收部用贯穿孔;35-第二固定部件;36-固定部件侧第二窗口部;37-送话部用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的携带电话机1,具有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该第一外壳2和该第二外壳3通过铰接部4可旋转地结合在一起。电话机本体10由这些第一及第二外壳2、3构成,携带电话机1的装置内装在该电话机本体10的内部。
在上述第一外壳2的正面一侧(与第二外壳3合在一起的面)设置有显示部5、接收部8等。在上述第二外壳3的正面一侧(与第一外壳2合在一起的面)设置有具有功能按键6及信息输入按键7的操作部11、送话部9等。
又如图4所示,上述电话机本体10的背面被罩子20覆盖着。虽然罩子20由真皮构成,但也可以由合成皮革和布构成,也可以是它们的复合材料。当为真皮时,能够享受到动物所具有的自然的手感和气味。罩子20包括:覆盖第一外壳2的背面的第一平面部21、覆盖第一外壳2的侧面的第一框部23、覆盖第二外壳3的背面的第二平面部24、覆盖第二外壳3的侧面的第二框部26、以及连接该第一平面部21和第二平面部24的结合部27。第一框部23具有设置在第一平面部21且让上述显示部5在中央露出的罩子侧第一窗口部22。第二框部26设置在第二平面部24且让上述操作部11在中央露出的罩子侧第二窗口部25。在第一框部23及第二框部26贴在第一平面部21或第二平面部24的状态下,在铰接部4侧分别形成有开口40、41。
如图2所示,在结合部27与铰接部4之间形成有间隙,相互之间没有结合在一起。考虑到携带电话机1的打开和关闭,而使结合部27具有松弛性。不过,构成为在打开状态下结合部27松弛,在关闭状态下结合部27没有松弛,能够增加美观。另外,为了让罩子20不具有松弛性,也可以在第一外壳2与第二外壳3的结合部27的附近分割罩子20,将分割后的部分紧固在第一及第二外壳2、3上,不覆盖铰接部4。
如图4所示,将第一外壳2的显示部周缘15形成得比显示部5稍低一些,在其上形成有用于对第一框部23进行定位的第一嵌入用突起15a。例如,第一嵌入用突起15a在显示部5的上侧中央形成有一个,在显示部5的左右各形成有两个。在显示部周缘15的四个角上,形成有用以紧固第一连接部件13的螺丝孔15b。
同样,将第二外壳3的操作部周缘16形成得比操作部11稍低一些,在其上形成有用于对第二框部26进行定位的第二嵌入用突起16a。例如,第二嵌入用突起16a在操作部11的下侧中央形成有一个,在操作部11的左右各形成有两个。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及第二嵌入用突起15a、16a的形状为剖面为椭圆形的形状,但是并不对其形状加以限定,也可以是剖面为圆形等的形状。在操作部周缘16的四个角上,形成有用以紧固第二连接部件14的螺丝孔16b。
在上述第一框部23的对应于上述第一嵌入用突起15a的位置上形成有该第一嵌入用突起15a嵌入的第一嵌入孔23a。在上述第二框部26的对应于上述第二嵌入用突起16a的位置上形成有该第二嵌入用突起16a嵌入的第二嵌入孔26a。
在上述第一框部23的四个角上,形成有螺丝插通孔28。在上述第二框部26的四个角上,形成有螺丝插通孔29。在第二框部26的铰接部4侧的上边中央形成有狭缝26c。
上述第一固定部件30嵌入上述第一外壳2的显示部周缘15。该第一固定部件30由具有围绕显示部5的固定部件侧第一窗口部31的平面看大致为O字形的薄板树脂成形品构成,以对应于设置在第一外壳2的接收部8的方式,在上边部中央形成有接收部用贯穿孔32。在其四个角上形成有螺丝插通孔33。
上述第二固定部件35嵌入上述第二外壳3的操作部周缘16。该第二固定部件35由具有围绕操作部11的固定部件侧第二窗口部36的平面看大致为O字形的薄板树脂成形品构成,以对应于设置在第二外壳3的送话部9的方式,在下边部中央形成有送话部用贯穿孔37。在其四个角上形成有螺丝插通孔38。
-罩子的成形方法-
图5示出了图3的V-V线剖面图,以第二外壳3一侧的剖面为代表示出。对上述罩子20的成形方法加以说明。
首先,将真皮切得比电话机本体10的横向宽度及长度大,形成相当于上述第一平面部21、结合部27及第二平面部24的部分,来作为罩子20。
其次,将该第一平面部21及第二平面部24的周缘折叠起来,分别形成胶水部21a、24a。
以分别覆盖第一外壳2及第二外壳3的周缘的方式,形成框状第一框部23及第二框部26。在第一框部23及第二框部26的铰接部4侧分别设置开口40、41。
在第二框部26的铰接部4侧的上边中央刻入细缝,来形成狭缝26c。
在第一框部23及第二框部26的周缘分别形成插入上述胶水部21a、24a的凸缘部23c、26d。
其次,在将凸缘部23c、26d分别插入胶水部21a、24a的状态下,用缝纫机将它们缝起来。
-组装顺序-
其次,参照图4对罩子20的组装顺序加以说明。
首先,组装上述第一外壳2、第一固定部件30、罩子20和第一连接部件13。
即,从第一框部23的开口40插入第一外壳2。此时,将显示部周缘15的第一嵌入用突起15a插入第一嵌入孔23a中来进行定位,使显示部5从罩子侧第一窗口部22露出。
其次,将第一固定部件30嵌入显示部周缘15,使螺丝插通孔33对准第一框部23的螺丝插通孔28,插通第一连接部件13,紧固在螺丝孔15b上。
到这里,就完成了罩子20对第一外壳2的部分的组装。
其次,组装上述第二外壳3、第二固定部件35、罩子20和第二连接部件14。
首先,打开第二框部26的狭缝26c,插入第二外壳3。能够利用该狭缝26c很容易地插入第二外壳3。
接着,将操作部周缘16的第二嵌入用突起16a插入第二嵌入孔26a,进行定位,使操作部11从罩子侧第二窗口部25露出。
其次,将第二固定部件35嵌入操作部周缘16,使螺丝插通孔38对准第二框部26的螺丝插通孔29,插通第二连接部件14,紧固在螺丝孔16b上。以上,就完成了罩子20的组装。
象这样,由于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30、35为树脂成形品,很容易加工,且能够选择适合罩子20的材质的色调和质感,因此提高了美感。并且,由于刚性较高,即使在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30、35中设置接收部用及送话部用贯穿孔32、37,该贯穿孔32、37也不会偏移,因此没有堵住接收部8和送话部9的现象。
另一方面,在交换罩子20时,只要取下第一连接部件13、第二连接部件14,再拆下罩子20,进行与上述动作相反的动作,然后,再与上述一样,装上其它罩子20即可。
-实施例的效果-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携带电话机1,在第一外壳2被罩子20的第一平面部21及第一框部23夹着的状态下,通过第一连接部件13,将该第一外壳2与第一固定部件30紧固在一起。在第二外壳3被罩子20的第二平面部24及第二框部26夹着的状态下,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4,将该第二外壳3与第二固定部件35紧固在一起。所以,不仅能够防止机体受到损害,而且能够获得在使用时难以脱落,交换时容易交换,容易装上的即美观且商品性较高的携带电话机1。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对于上述实施例,也可以为下述结构。
即,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二框部26的铰接部4侧的上边中央形成了狭缝26c,但是也可以在第一框部23的铰接部4侧的下边中央形成狭缝。此时,只要在从第二框部26侧插入第二外壳3之后,打开狭缝,插入第一外壳2即可。并且,也可以在第一及第二框部23、26都形成狭缝。在第一及第二框部23、26都设置狭缝时,从哪边开始插入都可以。由于不管是哪种情况,狭缝均被第一或第二固定部件30、35覆盖,因此不会影响美观。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用真皮来制作罩子20,但是并不限定于真皮。若用合成皮革来制作的话,则不仅能够通过材质和加工方法对表面进行各种装饰的加工,且很容易维护。并且,若用布来制作的话,还能够在弄脏时取下进行清洗。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由树脂成形品来构成上述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30、35),但是也可以由金属材料构成。这样一来,能够感受到金属材料特有的质感,并且,由于刚性较高,即使在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30、35)中设置接收部用及送话部用贯穿孔(32、37),该贯穿孔也不会偏移,因此没有堵住接收部(8)和送话部(9)的现象。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使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为折叠式携带电话机,但是也可以是PHS、PDA、PC、电子字典、计算器等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
另外,上述实施例为在本质上适于本发明的例子,本发明并不刻意对其适用物和用途范围加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和铰接部(4),该第一外壳(2)在正面一侧具有显示部(5),该第二外壳(3)在正面一侧具有操作部(11),该铰接部(4)折叠自由地将第一及第二外壳(2、3)连接在一起,至少第一外壳(2)及第二外壳(3)的背面一侧被罩子(20)覆盖着,其特征在于:
上述罩子(20),包括:
第一平面部(21),覆盖上述第一外壳(2)的背面,
第一框部(23),设置在该第一平面部(21),在中央具有让上述显示部(5)露出的罩子侧第一窗口部(22),覆盖第一外壳(2)的周缘,
第二平面部(24),覆盖第二外壳(3)的背面,
第二框部(26),设置在该第二平面部(24),在中央具有让上述操作部(11)露出的罩子侧第二窗口部(25),覆盖第二外壳(3)的周缘,以及
结合部(27),将该第一平面部(21)和第二平面部(24)连接在一起;
上述第一外壳(2),在插入上述罩子(20)的第一平面部(21)及第一框部(23)的状态下,通过第一连接部件(13),以夹着上述第一框部(23)的方式,将该第一外壳(2)与具有让上述显示部(5)露出的固定部件侧第一窗口部(31)的板状第一固定部件(30)紧固在一起;
上述第二外壳(3),在插入上述罩子(20)的第二平面部(24)及第二框部(26)的状态下,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4),以夹着上述第二框部(26)的方式,将该第二外壳(3)与具有让上述操作部(11)露出的固定部件侧第二窗口部(36)的板状第二固定部件(35)紧固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外壳(2)的显示部周缘(15),形成有用于对上述第一框部(23)进行定位的第一嵌入用突起(15a);
在上述第二外壳(3)的操作部周缘(16),形成有用于对上述第二框部(26)进行定位的第二嵌入用突起(16a);
在上述第一框部(23),形成有上述第一嵌入用突起(15a)嵌入的第一嵌入孔(23a);
在上述第二框部(26),形成有上述第二嵌入用突起(16a)嵌入的第二嵌入孔(26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固定部件(30),形成有与设置在上述第一外壳(2)的接收部(8)相对应的接收部用贯穿孔(32);
在上述第二固定部件(35),形成有与设置在上述第二外壳(3)的送话部(9)相对应的送话部用贯穿孔(37)。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框部(23)及第二框部(26)的至少一个中,形成有用于将上述第一或第二外壳(2、3)插入上述铰接部(4)一侧的狭缝(26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罩子(20),以真皮为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罩子(20),由合成皮革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罩子(20),由布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30、35),由树脂成形品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30、35),由金属材料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折叠式电子装置为折叠式携带电话机。
CN2007100844236A 2006-03-02 2007-03-02 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09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56775 2006-03-02
JP2006056775A JP4257921B2 (ja) 2006-03-02 2006-03-02 折畳み式携帯電子機器
JP2006056775 2006-03-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0984A true CN101030984A (zh) 2007-09-05
CN101030984B CN101030984B (zh) 2010-05-26

Family

ID=38055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442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0984B (zh) 2006-03-02 2007-03-02 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444176B2 (zh)
EP (1) EP1830541A3 (zh)
JP (1) JP4257921B2 (zh)
KR (1) KR100852080B1 (zh)
CN (1) CN101030984B (zh)
HK (1) HK110788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0693A (zh) * 2014-12-12 2016-06-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的按钮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14189A1 (en) * 2004-08-17 2015-01-15 Alexx, Inc. Case assemblies and locators
EP1839519A4 (en) * 2005-01-18 2008-02-27 Vodafone Plc COVE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US20080214252A1 (en) * 2006-10-13 2008-09-04 Remzi Oten Handheld electronic keypad access case
US8831698B1 (en) * 2007-07-02 2014-09-09 At&T Mobility Ii Llc Device and module interface
JP5137527B2 (ja) 2007-10-26 2013-02-0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携帯電話
US8567578B2 (en) 2008-03-13 2013-10-29 Targus Group International, Inc. Portable computer case
US20090321291A1 (en) * 2008-05-08 2009-12-31 Terryl Mitchell Asla Fashion covers for medical/emergency alert devices
US7886903B1 (en) * 2008-09-19 2011-02-15 Aileron Designs, LLC Articulated notebook computer cover and mounting device
WO2010078321A1 (en) 2008-12-29 2010-07-08 Otter Products, Llc Protective cushion cove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687062B2 (en) 2009-05-06 2017-06-27 Tumi, Inc. Checkpoint-friendly backpack
US20110198251A1 (en) * 2010-02-17 2011-08-18 Arthur Alamo Single Panel Portable Storage Component
US9117739B2 (en) 2010-03-08 2015-08-25 Cree, Inc.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heterojunction barrier region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same
US9025317B2 (en) * 2010-03-17 2015-05-05 Otter Products, Llc Multi-material protective case for sliding/articulating/rotating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20138494A1 (en) * 2010-12-06 2012-06-07 Targus Group International, Inc. Stand-in cas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WO2013019010A2 (ko) * 2011-07-29 2013-02-07 Kim Yong Sun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손잡이 구조
US8680587B2 (en) 2011-09-11 2014-03-25 Cree, Inc. Schottky diode
TWI453640B (zh) * 2012-08-24 2014-09-21 Pegatron Corp 蓋體結構及其電子裝置
US9883015B2 (en) * 2012-10-18 2018-01-30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8763795B1 (en) 2013-01-23 2014-07-01 Targus Group International, Inc. Dual support flap case
AU2016201721B2 (en) 2015-03-18 2017-05-18 Targus International Llc Extendable, universal cas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JP5996062B1 (ja) * 2015-09-04 2016-09-21 株式会社アスタリスク カバーセット、カバー、及び一体型端末
US10064298B2 (en) 2016-11-14 2018-08-28 Otter Products, Llc Protective enclosure for encas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JP6714773B2 (ja) * 2017-04-17 2020-06-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90258301A1 (en) * 2018-02-17 2019-08-22 Motorola Mobility Ll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Linking Housing Pivotally Coupled Between Device Housings
US10973296B2 (en) * 2018-07-06 2021-04-13 Zgonic Pty Ltd. Carrying bag capable of prolonging power supply
US10561212B2 (en) * 2018-07-06 2020-02-18 Zgonic Pty Ltd. Carrying bag with placement rack
US10306961B1 (en) * 2018-07-06 2019-06-04 Zgonic Pty. Ltd. Carrying bag with rotatable screen
KR102006300B1 (ko) * 2018-12-02 2019-08-01 주식회사 가난한동지들 폴더블 영상표시장치의 보호케이스
US10928865B1 (en) * 2019-11-14 2021-02-23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D936969S1 (en) 2020-01-31 2021-11-30 Targus International Llc Pocket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1402877B2 (en) 2020-05-19 2022-08-02 Otter Products, Llc Protective case for folding electronic device
US11689239B2 (en) 2020-11-23 2023-06-27 Speculative Product Design, Llc Outer case for a foldable mobile device
USD1021882S1 (en) * 2022-06-08 2024-04-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ase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D1016052S1 (en) * 2022-11-11 2024-02-27 ArmadilloTek Inc. Mobile phone case
USD1011333S1 (en) * 2023-08-11 2024-01-16 Shenzhen Guangyipeng Technology Co., Ltd. Cas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90796A (ja) * 1996-12-25 1998-07-21 Bireda Hanbai Kk 移動電話器の収納ケース
JPH11285408A (ja) 1998-04-02 1999-10-19 Hidakaya:Kk 携帯電話機のカバー装置
JPH11299522A (ja) 1998-04-24 1999-11-02 Media Factory:Kk 携帯機器のカバー
EP1307805A4 (en) * 2000-08-09 2009-03-11 Si Han Kim BO TIER FOR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US6896134B2 (en) * 2002-05-24 2005-05-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rmored peripheral case
US20050022924A1 (en) * 2002-12-27 2005-02-03 Blackburn James B. Adhesive article for and method of applying a decorative finish to a phone
TW570438U (en) * 2003-03-14 2004-01-01 Benq Corp Replaceable decorative plate structure for a mobile phone
KR100677298B1 (ko) * 2003-05-12 2007-02-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커버 교체장치
TWI271085B (en) * 2003-06-19 2007-01-11 Benq Corp Housing fabricating movement
JP2005136261A (ja) 2003-10-31 2005-05-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小型電子機器及びこれに装着するカバー
GB2439849B (en) * 2005-01-03 2008-07-30 Fellowes Inc Removable mounting post assembly for a carrying case
TWM270706U (en) * 2005-01-14 2005-07-21 Quanta Comp Inc Changeable mobile phone leather cover
EP1839519A4 (en) * 2005-01-18 2008-02-27 Vodafone Plc COVE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0693A (zh) * 2014-12-12 2016-06-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的按钮设备
CN105700693B (zh) * 2014-12-12 2018-11-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的按钮设备
US10212833B2 (en) 2014-12-12 2019-0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utton device for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30541A3 (en) 2011-09-14
KR100852080B1 (ko) 2008-08-13
US20070205122A1 (en) 2007-09-06
KR20070090762A (ko) 2007-09-06
JP4257921B2 (ja) 2009-04-30
HK1107885A1 (en) 2008-04-18
CN101030984B (zh) 2010-05-26
JP2007235745A (ja) 2007-09-13
EP1830541A2 (en) 2007-09-05
US7444176B2 (en) 2008-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0984A (zh) 折叠式携带电子装置
USD573600S1 (en) Digital camera
USD544876S1 (en) Image for a portable phone
USD574392S1 (en) Video image display for portable phone
USD568898S1 (en) Video image display for portable phone
USD569387S1 (en) Video image display for portable phone
USD568900S1 (en) Video image display for portable phone
USD507798S1 (en) Address book window for a portion of a touch-based user interface for an image processing machine
USD550302S1 (en) Universal button module
USD516556S1 (en) ABNH hidden image reader
USD559261S1 (en) Generated image for display on a portable telephone
USD527868S1 (en) Jacket
USD554658S1 (en) Generated image for display on a portable telephone
USD622348S1 (en) Faucet mount housing
USD516605S1 (en) Hinge connector assembly
TW200624916A (en) Twin image screen
CN1661926A (zh) 用于游戏的便携式回转型通信设备以及其铰链设备
USD552119S1 (en) Generated image for display on a portable telephone
USD593988S1 (en) Dual-mode Internet phone kit
USD545725S1 (en) Motorcycle air intake unit
JP2007235825A (ja) 携帯電子機器
USD561224S1 (en) Electronic camera
USD507683S1 (en) Animal grooming glove
USD597549S1 (en) Video image display for portable phone
USD574007S1 (en) Video image display for mobile pho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078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078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