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8811A - 色粉容器及使用该色粉容器的色粉补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色粉容器及使用该色粉容器的色粉补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8811A
CN101008811A CNA2007100037773A CN200710003777A CN101008811A CN 101008811 A CN101008811 A CN 101008811A CN A2007100037773 A CNA2007100037773 A CN A2007100037773A CN 200710003777 A CN200710003777 A CN 200710003777A CN 101008811 A CN101008811 A CN 101008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mentioned
toner container
bottle
seal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37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68114C (zh
Inventor
小山和弥
出口正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08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8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81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811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2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a peelable sealing fil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15/0872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the developer cartridges being 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ed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63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2215/0665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ing of said toner cartridge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03G2215/0668Toner discharging opening at one axial en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色粉瓶,使色粉瓶向色粉瓶圆周方向旋转,从而将填充在主体部中的色粉向容器外部排出,上述色粉瓶具有填充色粉的主体部,和将填充在主体部中的色粉排出的瓶侧色粉排出口,该色粉瓶的特征在于,具有将瓶侧色粉排出口闭塞的密封部件,密封部件由具有挠性的部件形成,构成为:通过色粉瓶的旋转从色粉瓶的主体部剥离该密封部件,从而打开瓶侧色粉排出口。

Description

色粉容器及使用该色粉容器的色粉补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色粉容器及使用该色粉容器的色粉补给装置,特别是涉及应用在利用色粉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上的色粉容器及使用该色粉容器的色粉补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使用色粉的复印装置或传真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从使用色粉盒等的色粉补给装置向显影装置供给色粉,从而进行图像输出的连续运转。
一般而言,向显影装置供给色粉,公知的是从容纳色粉的色粉盒直接向显影装置供给色粉(参照专利文献1:特开2003-162143号公报),或利用螺杆将色粉盒内的色粉从预定的位置向显影装置供给(参照专利文献2:特开平10-142936号公报)。
进而提出了以下技术:不使用螺杆,通过使色粉盒自身旋转从而将色粉传送到所希望的位置(参照专利文献3:特开平7-20705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平8-339115号公报;专利文献5:特开平6-348127号公报)。
根据这种方式,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使色粉盒自身旋转从而传送色粉,因此不需要在色粉盒内部设置色粉传送用的螺杆,在传送色粉时不需要考虑螺杆的负荷,因此可以提高能容纳在色粉盒中的色粉的比例。
然而在上述现有方式中,在将色粉盒安装到色粉补给装置上的情况下,存在色粉从形成在色粉盒上的色粉排出口溢出的可能,产生操作者或装置被溢出的色粉弄脏等对操作性、维护性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了上述现有的问题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粉容器及使用该色粉容器的色粉补给装置,色粉不从填充有色粉的色粉容器溢出,可以容易地操作,而且在补给色粉时容易交换色粉容器,从而实现提高操作性及维护性。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涉及的色粉容器及使用该色粉容器的色粉补给装置的各结构如下所述。
本发明的第1要点所述的色粉容器,使色粉容器主体向色粉容器主体圆周方向旋转,从而将填充在色粉容纳部中的色粉向容器外部排出,上述色粉容器主体具有填充色粉的色粉容纳部,和将填充在该色粉容纳部中的色粉排出的色粉排出口,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上述色粉排出口闭塞的密封部件,上述密封部件由具有挠性的部件形成,构成为:通过色粉容器主体的旋转从该色粉容器主体剥离上述密封部件,从而打开上述色粉排出口。
本发明的第2要点所述的色粉容器的结构如要点1所述,其特征在于,上述色粉容器主体的形状为圆筒状,上述色粉排出口形成在沿着上述色粉容器主体的轴心的方向的一侧端部,上述密封部件形成为圆弧状,沿着上述一侧端部设置。
本发明的第3要点所述的色粉容器的结构如要点1或2所述,其特征在于,包括色粉容器保持部件,该色粉容器保持部件包围具有上述色粉排出口的上述色粉容器主体的一侧端部,并且可旋转地保持上述色粉容器主体,将上述密封部件的一端部固定在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上。
本发明的第4要点所述的色粉容器的结构如要点3所述,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密封部件折弯安装在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的内侧,设置成:该密封部件的折弯部在色粉容器主体旋转方向上位于固定在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上的一端部的下游侧。
本发明的第5要点所述的色粉容器的结构如要点3或4所述,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密封部件安装成:相对固定其一端部的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的固定部成锐角。
本发明的第6要点所述的色粉容器的结构如要点3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密封部件以热融着的方式与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粘结。
本发明的第7要点所述的色粉容器的结构如要点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件由具有透气性的材质构成。
本发明的第8要点所述的色粉容器的结构如要点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件由滑动性好的材质构成。
本发明的第9要点所述的色粉容器的结构如要点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件以沿着色粉容器主体的圆周方向的角度形成在180度范围上。
本发明的第10要点所述的色粉容器的结构如要点3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件固定在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上的粘结强度,大于将上述色粉容器主体的色粉排出口闭塞的部分的粘结强度。
本发明的第11要点所述的色粉容器的结构如要点3至6以及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件从上述容器主体被剥离后,以其一端部被固定在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上的状态残留在该色粉容器保持部件内。
本发明的第12要点所述的色粉补给装置,具有:填充色粉的色粉容器;和色粉供给装置,安装有上述色粉容器并将从该色粉容器中排出的色粉供给到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技术方案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色粉容器,来作为上述色粉容器。
根据第1要点所述的发明,是一种色粉容器,使色粉容器主体向色粉容器主体圆周方向旋转,从而将填充在色粉容纳部中的色粉向容器外部排出,上述色粉容器主体具有填充色粉的色粉容纳部,和将填充在该色粉容纳部中的色粉排出的色粉排出口,上述色粉容器具有将上述色粉排出口闭塞的密封部件,上述密封部件由具有挠性的部件形成,构成为:通过色粉容器主体的旋转从该色粉容器主体剥离上述密封部件,从而打开上述色粉排出口,对填充有色粉的色粉容器单独进行操作时色粉不溢出,可以容易地操作,对显影装置等进行色粉补给时色粉不溢出,可以容易地交换色粉容器,通过使色粉容器以安装在装置上的状态旋转,从而容易地剥离密封部件打开色粉排出口,因此不会由溢出的色粉弄脏操作者或装置,可以显著提高操作性及维护性。
此外,利用要点1~12所述的发明得到上述共同的效果之外,根据各要点所述的发明还可以得到以下效果。
具体而言,根据要点2所述的发明,除了利用要点1所述的发明得到的效果之外,上述色粉容器主体的形状为圆筒状,上述色粉排出口形成在沿着上述色粉容器主体的轴心的方向的一侧端部,上述密封部件形成为圆弧状,沿着上述一侧端部设置,从而可以形成容易操作色粉容器及密封部件的简单的结构。
根据要点3所述的发明,除了利用要点1或2所述的发明得到的效果之外,包括色粉容器保持部件,该色粉容器保持部件包围具有上述色粉排出口的上述色粉容器主体的一侧端部,并且可旋转地保持上述色粉容器主体,将上述密封部件的一端部固定在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上,从而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将密封部件从色粉容器主体剥离。
根据要点4所述的发明,除了利用要点3所述的发明得到的效果之外,将上述密封部件折弯安装在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的内侧,设置成:该密封部件的折弯部在色粉容器主体旋转方向上位于固定在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上的一端部的下游侧,从而在由色粉容器主体的旋转引起密封部件的剥离动作时,密封部件的粘结部的剥离角度大,因此不产生密封的裂开、固定部的剥离等故障,可以顺利地打开。
根据要点5所述的发明,除了利用要点3或4所述的发明得到的效果之外,将上述密封部件安装成:相对固定其一端部的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的固定部成锐角,从而在由色粉容器主体的旋转引起密封部件的剥离动作时,不产生密封部件的固定部的剥离等故障,可以顺利地打开。
根据要点6所述的发明,除了利用要点3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明得到的效果之外,将上述密封部件以热融着的方式与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粘结,从而可以实施操作性方便且切实的密闭,并且可以防止利用双面胶带等粘接剂粘结时产生的不良情况,例如粘附性的粘接剂残留在剥离面上造成色粉凝固,从而驱动转矩超负荷或闭锁等故障。
根据要点7所述的发明,除了利用要点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明得到的效果之外,上述密封部件由具有透气性的材质构成,从而即使由于气压的变化等在色粉容器内和外部产生压力变化,色粉容器也不会变形或漏出色粉,可以以稳定的状态容纳色粉。
根据要点8所述的发明,除了利用要点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明得到的效果之外,上述密封部件由滑动性好的材质构成,从而即使密封部件从色粉容器主体分离,也不会对色粉容器主体或周边部件的动作带来障碍。
根据要点9所述的发明,除了利用要点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明得到的效果之外,上述密封部件以沿着色粉容器主体的圆周方向的角度形成在180度范围上,从而即使密封部件从色粉容器主体分离,也不会在预定位置被该密封部件堵塞色粉排出口,可以排出色粉。
根据要点10所述的发明,除了利用要点3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明得到的效果之外,上述密封部件固定在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上的粘结强度,大于将上述色粉容器主体的色粉排出口闭塞的部分的粘结强度,从而可以使密封部件切实地从色粉容器主体分离打开色粉排出口。
根据要点11所述的发明,除了利用要点3至6以及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明得到的效果之外,上述密封部件从上述容器主体被剥离后,以其一端部被固定在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上的状态残留在该色粉容器保持部件内,从而不用对从色粉容器主体剥离的密封部件进行其他报废处理,可以简单地进行打开操作。
根据要点12所述的发明,是一种色粉补给装置,具有:填充色粉的色粉容器;和色粉供给装置,安装有上述色粉容器并将从该色粉容器中排出的色粉供给到显影装置,上述色粉补给装置具有要点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色粉容器,来作为上述色粉容器,从而可以实现如下色粉补给装置:在将色粉容器向装置上安装时色粉不溢出,可以容易地安装,通过使色粉容器在安装在装置上的状态下旋转,从而容易地剥离密封部件,打开色粉排出口,因此不会由溢出的色粉弄脏操作者或装置,可以显著提高操作性及维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涉及的色粉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构成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和色粉补给装置的结构的概略侧面截面图。
图3是从正面观察上述显影装置和色粉补给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上述显影装置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5是表示在构成上述色粉补给装置的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上安装有色粉补给部时的安装例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7A是表示构成上述色粉补给装置的色粉补给部的结构的侧视图,图7B是从上述色粉补给部的色粉补给侧端面侧观察的正视图。
图8是构成上述色粉补给部的色粉瓶的前端部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在上述色粉瓶的前端部安装有色粉传送用的刮板时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上述刮板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将上述刮板安装在色粉瓶上时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上述色粉瓶的结构的正视图。
图13是表示将上述色粉瓶的瓶侧色粉排出口闭塞的密封部件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4A是表示将上述密封部件安装在色粉瓶上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4B是表示将上述密封部件折弯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上述密封部件与刮板部件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将上述密封部件安装在瓶支撑部件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7A表示构成上述色粉补给装置的瓶支撑部件的结构的正视图,图17B是从上述瓶支撑部件的背面侧观察的透视图。
图18A是表示构成上述瓶支撑部件的第1框体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8B是表示构成上述瓶支撑部件的第2框体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9是表示上述瓶支撑部件的色粉排出室与色粉瓶的刮板的配设位置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上述色粉瓶的前端部的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图21是表示上述色粉瓶的卡环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22是在上述色粉瓶的前端部安装有瓶支撑部件的状态的概略截面图。
图23A是表示上述瓶支撑部件的色粉排出口为开放状态的说明图,图23B是表示上述色粉排出口被挡板机构闭塞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上述瓶支撑部件的背面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25A是表示从正面观察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补给装置的挡板机构的结构的透视图,图25B是从背面观察上述挡板机构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26A是表示上述挡板机构与瓶支撑部件的第1引导部件的关系的说明图,图26B是表示上述挡板机构与色粉瓶的旋转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上述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8是表示对上述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和显影装置进行连接的补给用通道体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9A是表示上述色粉补给装置在安装台上的安装完毕前限制部件与突起部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29B是表示上述色粉补给装置在安装台上的安装完毕时限制部件与突起部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29C是表示上述色粉补给装置从安装台上脱离时限制部件与突起部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印机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是表示使用本发明涉及的色粉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在如下图像形成装置1中:根据图像数据,利用显影辊231(231a、231b、231c、231d)所供给的显影剂(色粉)形成在感光鼓21(21a、21b、21c、21d)上的显影剂图像经过转印行程而转印在记录纸张上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色粉补给装置100(100a、100b、100c、100d),该色粉补给装置100具有容纳色粉的色粉瓶(色粉容器)200(200a、200b、200c、200d:图3),并向显影装置23供给色粉,向显影装置23(23a、23b、23c、23d)自动供给色粉,进行图像输出。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多个处理印刷单元(process print unit,图像形成单元)20(20a、20b、20c、20d),上述处理印刷单元(图像形成单元)20(20a、20b、20c、20d)具有:感光鼓21(21a、21b、21c、21d),形成根据色分解的图像信息利用与各色调一致的显影剂(以下称为色粉)形成的显影剂图像(以下称为色粉图像);和向该感光鼓21的表面供给上述色粉的显影装置23(23a、23b、23c、23d),并且,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曝光单元(光扫描单元)10,根据图像信息按照每种颜色在各个感光鼓21上照射激光(束),生成静电潜影;转印带单元30,具有传送色粉图像的环状的转印带31;以及定影单元27,通过加热辊27a和加压辊27b,对转印在记录纸张上的色粉图像进行热定影。
首先,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所谓数字彩色打印机,即对图像信息进行色分解,按照每种色调形成图像并输出彩色图像,大致由图像形成部108和供纸部109构成,根据来自外部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省略图示)的印刷任务,在记录纸张上形成多色图像或单色图像。
图像形成部108使用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BK)的各种颜色以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多色图像,主要由曝光单元10、处理印刷单元20、定影单元27、作为转印单元具有转印带31的转印带单元30、转印辊36、以及转印带清洁单元37构成。
图像形成部108的大致结构为,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框体1a的一端侧的上部配置定影单元27,在该定影单元27的下方,从框体1a的一端侧横跨至另一端侧配置有转印带单元30,并且在该转印带单元30的下方配置处理印刷单元20,进而在该处理印刷单元20的下方配置曝光单元10。
此外,在转印带单元30的另一端侧设置转印带清洁单元37。进而在图像形成部108的上部,与定影单元27相邻设置排纸盘43。且在该图像形成部108的下侧构成供纸部109。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处理印刷单元20,沿转印带31依次设置与黑色(BK)、黄色(Y)、品红色(M)、青色(C)的各种颜色对应的4个处理印刷单元20a、20b、20c、20d。
这些处理印刷单元20(20a、20b、20c、20d)在框体1a内在大致水平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平行并排设置,分别按照每种颜色具有: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鼓21(21a、21b、21c、21d)  使该感光鼓21带电的带电器(带电单元)22(22a、22b、22c、22d);显影装置(显影单元)23(23a、23b、23c、23d);以及清洁单元24(24a、24b、24c、24d)等。
在此,标在与每种颜色对应的构成要素上的标号a、b、c、d,分别按照黑色(BK)、黄色(Y)、品红色(M)、青色(C)的各种颜色对应地记录,但在以下说明中,除了指定说明与特定的颜色对应的构成要素的情况之外,统一将与各种颜色对应设置的构成要素记录为感光鼓21、带电器22、显影装置23、以及清洁单元24。
感光鼓21被配置成外周面的一部分与转印带31的表面接触,并且沿辊的外周面靠近配置作为电场产生部的带电器22、显影装置23、以及清洁单元24。
带电器22使用电晕电线充电器型(コロナワイヤ一チヤ一ジヤ一)带电器,隔着感光鼓21在与转印带单元30的配置位置大致相反侧沿感光鼓21的外周面靠近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带电器22使用电晕电线充电器型带电器,但除了电晕电线充电器型带电器之外,毛刷型带电器、磁刷型带电器、辊型带电器、锯齿型带电器、以及离子产生带电装置等只要是可以使感光鼓带上所希望的带电性,则可以不加特别限定地使用。
在显影装置23中,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BK)的各种颜色的色粉分别按照各种颜色容纳在每个显影装置23a、23b、23c、23d中,并在感光鼓的旋转方向(图中的箭头A方向)上配置在带电器22的下游侧。
为了可以应对高速、且大量印刷,在显影装置23a、23b、23c、23d中设有色粉补给装置100a、100b、100c、100d,上述色粉补给装置具有用于向各显影装置23a、23b、23c、23d补给色粉的5个色粉补给部500a、500b、500c、500d,各显影辊231a、231b、231c、231d与感光鼓21a、21b、21c、21d相对配置,构成为向形成在各感光鼓21a、21b、21c、21d的外周面上的静电潜影供给各种颜色的色粉进行显影化。
作为补给用的色粉,在色粉补给部500a中容纳有黑色(BK)色粉,色粉补给部500b中容纳有青色(C)色粉,在色粉补给部500c中容纳有品红色(M)色粉,在色粉补给部500d中容纳有黄色(Y)色粉。
此外,考虑到通常使用量大的黑白打印,为了可以大量印刷,并列设有两个黑色(BK)色粉用色粉补给部500a。
而且,各色粉补给部500分别被配置在使用对应的色粉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23的大致正上方,通过色粉的补给用通道体612(612a、612b、612c、612d)与对应的各显影装置23连接。
此外,用于补给黑色(BK)色粉的补给用通道体612a的结构为:将来自2个色粉补给装置100a、100a的色粉整合到一起向显影装置23a补给。
清洁单元24在感光鼓旋转方向上被配设在带电器22的上游侧。此外,清洁单元24具有清洁刮板241,该清洁刮板241沿感光鼓21的外周面抵接配置,刮取并回收该感光鼓21上的残留色粉。图中的标号242是传送回收的色粉的传送螺杆。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清洁刮板241,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使用1个以上的清洁刮板,也可以单独使用毛刷或磁刷。此外也可以一起使用清洁刮板和毛刷、磁刷。只要是构成为能够刮取并回收该感光鼓21上的残留色粉的装置即可使用。
曝光单元10,主要由形成为箱状的框体;具有配置在该框体10a内部的激光照射部11a的激光扫描单元(LSU)11;多棱镜12;以及按照每种颜色反射激光的反射镜13a、13b、13c、13d、14a、14b、14c等构成。
发自激光扫描单元11的激光照射部的激光,被未图示的多棱镜及fθ透镜色分解之后,在反射镜13a~13c上反射,按照每种颜色分别照射到感光鼓21a、21b、21c、21d上。
此外,激光扫描单元11也可以是使用将EL(ElectroLuminescence)、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发光元件排列成阵列状的写入头来代替激光照射部的结构,也可以是使用光源和液晶快门的结构,只要是可以在该感光鼓21上形成静电潜影的单元即可以使用。
如图1所示,转印带单元30主要由转印带31、转印带驱动辊32、转印带从动辊33、以及中间转印辊35a、35b、35c、35d构成。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统一使用中间转印辊35a、35b、35c、35d时记为中间转印辊35。
转印带31使用厚度75μm~120μm左右的膜,形成为环状。转印带31的材质主要使用聚酰亚胺、聚碳酸酯、以及热塑弹性塑料等。
此外,转印带31以其表面与感光鼓21的外周面接触的方式被转印带驱动辊32、转印带从动辊33、以及中间转印辊35张架,构成为利用该转印带驱动辊32的驱动力向副扫描方向(图中的箭头B方向)移动。
转印带驱动辊32被配设在框体1a的一端侧,向转印带31实施驱动从而传送该转印带31,并且被设置成:与转印辊36对重叠状态的转印带31和记录纸张进行夹入和压接,同时传送记录纸张。
转印带从动辊33被配设在框体1a的另一端侧,与转印带驱动辊32一并将转印带31从定影单元27侧开始大致水平地架设至框体1a的另一端侧,但在将图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减小的情况下,节省所谓宽度方向的设置面积时,也可以与转印驱动辊32一并将转印带31从定影单元27至框体1a的另一端侧向任意一方保持倾斜,也可以与此对应地将感光体、显影、激光照射部、定影等按合适的配置、大小等适当设定。
中间转印辊35被配设在跨越卷绕于转印带驱动辊32至转印带从动辊33的转印带31的内侧空间,将轴心配置在相对感光鼓21在图中左右方向上向转印带31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偏离的位置,也可以设置为推压转印带31的内侧面、上述转印带31的外侧面卷绕感光鼓2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从而得到预定的夹持量。
此外,中间转印辊35具有直径8~10mm的金属类(例如不锈钢)轴,该金属轴的外周面覆盖有EPDM、聚氨酯泡沫等具有导电性的弹性材料,但也可以不限定于这些弹性材料。
为了将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转印带31上,上述结构的中间转印辊35被施加高压的转印偏压,即被施加与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压,并通过弹性材料对转印带31均匀地施加高压。
根据各色调在上述各感光鼓21上被显影化的色粉图像(静电潜影)被层叠在转印带31上,成为输入到装置中的图像信息。这样层叠的图像信息,利用配置在转印带31的接触位置上的转印辊36,转印到记录纸张上。
构成转印单元的转印辊36,构成将转印在转印带31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在记录纸张上的转印单元,配设成与转印带驱动辊32大致水平地平行相对,且与卷绕该转印带驱动辊32的转印带31以预定的夹持压接,构成为:被施加用于将形成在该转印带31上的多色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上的电压、即被施加与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压。
并且,为了稳定地得到转印带31和转印辊36之间的夹持,将转印带驱动辊32或转印辊36中的任一个辊用金属等硬质材料构成,将另一个辊由弹性橡胶、泡沫性树脂等软质材料构成。
在转印带驱动辊32和转印辊36的下方设置定位辊26。定位辊26构成为将由供纸部109供给的记录纸张的前端和转印带31上的色粉图像的前端对齐,并向转印辊36侧传送。
此外,如上所述,因与感光鼓21接触而附着在转印带31上的色粉、或没有被转印辊36转印到记录纸张上而残留在转印带31上的色粉,在下一工序中会成为色粉混色的原因,因此设定为利用转印带清洁单元37去除/回收。
转印带清洁单元37被设置在转印带从动辊33的附近,具有:配置成与转印带31抵接(或滑动接触)的清洁刮板37a,和暂时容纳利用该清洁刮板37a刮取转印带31上的残留色粉而得到的色粉(废色粉)的箱状的色粉回收部37b,从而刮取并回收转印带31上的残留色粉。
此外,转印带清洁单元37在转印带31的移动方向上比处理印刷单元20a靠上游侧靠近该处理印刷单元20a配置。并且,转印带31的清洁刮板37a所接触的外侧面部分,在其内侧面被转印带从动辊33支撑。
如图1所示,定影单元27具有由加热辊27a和加压辊27b构成的一对定影辊271、和在该定影辊271上方的传送辊27c,记录纸张由定影辊271的下方传入,从传送辊27c的上方传出。
进而,在定影单元27的上方设有排纸辊28,将由传送辊27c传送的记录纸张通过排纸辊28排出到排纸盘43上,进行记录纸张的排纸。
定影单元27如下进行色粉图像的定影:根据温度检测器(未图示)的检测值来控制设置在加热辊27a的内部或靠近设置的加热灯等加热单元(未图示),由此将加热辊27a保持在预定的温度(定影温度),并且由加热辊27a和加压辊27b夹着转印有色粉图像的记录纸张进行旋转传送,同时通过加热、加压将色粉图像热定影在记录纸张上。
此外,双面印刷用的双面原稿传送路径S3构成为与定影单元27相邻,从定影单元27的后方开始,向着下方,直到供纸部109附近,在通过在该双面原稿传送路径S3上以上下方向并设的传送辊29a、29b将记录纸张反转的状态下,再次向转印辊36传送。
具体而言,传送辊29a配置在定影单元27的后方,传送辊29b在上下方向位于传送辊29a的下方,并且在横向上配置在与定位辊26大致相同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利用加热灯等加热单元的加热辊27a和加压辊27b,但也可以使用电磁感应加热方式,也可以将其并用。并且在加压时也可以不使用辊状加压单元,只要是不会造成记录纸张上色粉图像的混乱,同样可以热定影的合适方法则无需特意选择方法。
供纸部109具有用于容纳图像形成所使用的记录纸张的手动盘41、供纸盒42,从手动盘41、供纸盒42向图像形成部108一张一张供给记录纸张。
如图1所示,手动盘41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框体1a的一侧端(图中的右侧),设置成使用时向外方展开、不使用时可以容纳在一侧端,仅放置少量(必要的张数)使用者希望的种类的记录纸张,并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框体1a内部一张一张取入。
在基于手动盘41的记录纸张的供纸方向(图中的箭头C方向)下游侧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框体1a内,在曝光单元10的侧方设置拾取辊41a,进而在供纸方向下游侧大致水平地设置传送辊41b。
拾取辊41a与从手动盘41供给的记录纸张的一端部的表面接触,利用辊的摩擦阻力切实地进行一张一张的传送。
由上述拾取辊41a及传送辊41b、41c、41d构成记录纸张传送路径S1。
另一方面,供纸盒42被设置在框体1a内的图像形成部108及曝光单元10的下侧,可以大量容纳由装置的规格规定的尺寸或使用者预先确定的尺寸的记录纸张。
在供纸盒42的一端部(图中的左侧端部)的上方设有拾取辊42a,在该拾取辊42a传送记录纸张方向的下游侧设置传送辊42b。
拾取辊42a与根据输出请求而放置在供纸盒42中的记录纸张的最上部的记录纸张的一端部的表面接触,利用辊的摩擦阻力一张一张切实地陆续放出并传送。
传送辊42b将由拾取辊42a陆续放出的记录纸张沿形成在框体1a内的一端侧的记录纸张传送路径S2,向着上方,传送到图像形成部108。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输出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所谓中间转印方式(胶版印刷方式),将感光鼓21上的色粉图像经由转印带31转印在由供纸部109供给的记录纸张上,从而转印到记录纸张上。
首先,通过带电器22使感光鼓21的外周面均匀带电为预定的电位。通过从曝光单元10向带电的感光鼓21照射激光,由此在每种颜色的感光鼓21上生成每种颜色的静电潜影。
接下来,由显影装置23(23a、23b、23c、23d)向感光鼓21(21a、21b、21c、21d)的各自外周面供给色粉,形成在感光鼓21的外周面上的静电潜影通过色粉变成色粉图像而被显影。
接下来,生成在感光鼓21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转印带31上。
色粉图像从感光鼓21至转印带31的转印是通过在与转印带31的内侧接触配置的中间转印辊35上施加高压来进行。
通过在中间转印辊35上施加与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压,由此转印带31因该中间转印辊35而被均匀地施加高压,变成逆极性(+)。由此,感光鼓21上的带电极性(-)的色粉图像,在感光鼓21与转印带31旋转接触时被转印到转印带31上。
随着转印带31移动着与各感光鼓21旋转接触,形成在各感光鼓21上的各种颜色的色粉图像以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BK)的顺序被重叠转印,在转印带31上形成彩色的色粉图像。
这样,按照每种颜色由色粉在感光鼓21上显影化的静电潜影被层叠到转印带31上,印刷用图像作为多色色粉图像被再现在转印带31上。
而且,被转印在转印带31上的多色色粉图像,在转印带31移动从而记录纸张与该转印带31重叠的位置上,由转印辊36从转印带31转印到记录纸张上。
因与感光鼓21接触而附着在转印带31上的色粉、或未由转印辊36转印到记录纸张上而残留在转印带31上的色粉在下一工序中会成为色粉混色的原因,因此利用转印带清洁单元37去除并回收。
接下来,对供纸部109的记录纸张的供给动作进行说明。
在使用放置在手动盘41中的记录纸张时,如图1所示,在通过操作面板(省略图示)指示控制的时刻,通过拾取辊41a从手动盘41内将记录纸张向装置内部一张一张地取入。
被取入装置内部的记录纸张由传送辊41b沿记录纸张传送路径S1向图像形成部108传送。
另一方面,在使用容纳在供纸盒42中的记录纸张时,根据输出请求,由拾取辊42a从供纸盒42内将记录纸张一张一张地分离传送,通过传送辊42b沿记录纸张传送路径S2向上方的图像形成部108传送。
从手动盘41、供纸盒42传送的记录纸张,以利用定位辊26将记录纸张的前端和转印带31上的色粉图像的前端对齐的时序被向转印辊36侧传送,转印带31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记录纸张上。
转印有色粉图像的记录纸张被大致垂直地传送,到达定影单元27,在定影单元27由加热辊27a和加压辊27b将色粉图像热定影在记录纸张上。
穿过定影单元27的记录纸张,在单面印刷请求时,由排纸辊28面朝下地排出至排纸盘43上。
另一方面,在双面印刷请求时,由排纸辊28将记录纸张夹紧后,使该排纸辊28反向旋转,将记录纸张引向双面原稿传送路径S 3,利用传送辊29a、29b再次向定位辊26传送。
此时,记录纸张的转印面反转,并且传送的前后方向改变。即最初转印时作为开始侧的端部在转印背面时变成结束侧,最初转印时作为结束侧的端部在转印背面时变成开始侧。
而且,对记录纸张的背面进行色粉图像的转印及热定影后,由排纸辊28向排纸盘43上排出。
这样,进行向记录纸张上的转印动作。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影装置23和色粉补给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和色粉补给装置的结构的概略侧面截面图,图3是从正面观察上述显影装置和色粉补给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图4是表示装载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装置的结构的透视图,图5是表示在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补给装置的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上安装有色粉补给部时的安装例的透视图,图6是表示上述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的结构的透视图。
首先,对显影装置23进行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显影装置23在形成外装部的框体234的上部开口形成用于导入色粉的色粉导入口234a,在框体234内部配置有显影辊231、第1色粉传送辊232、以及第2色粉传送辊233,并以使该显影辊231与感光鼓21相对抵接或靠近的状态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显影装置23的色粉导入口234a,在与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的色粉供给口611相同一侧形成在比转印带宽度W更靠外侧的位置。
第1色粉传送辊232及第2色粉传送辊233,在框体234的底部侧沿着显影辊231的轴心方向相互平行配置,将供给到框体234内的色粉与显影剂共同搅拌,同时向显影辊231传送。显影辊231被配置成在第1色粉传送辊232的上侧从开口部235露出的状态。
框体234在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状态下,在与转印的方向(转印带传送方向)成直角的方向(转印带宽度方向)上呈长箱状,且以将显影装置23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状态下使得其中的显影辊231和感光鼓21相对的方式开口形成开口部235。
开口部235沿显影辊231的轴心方向在框体234的宽度方向形成长开口,以使至少显影辊231可以与感光鼓21相对抵接。在开口部235的图中下侧端缘,沿显影辊231的轴心方向设有刮板236。刮板236设置为该刮板236的端缘和显影辊231的表面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利用该间隙可以在显影辊231的表面供给预定量的色粉。
在上述结构的显影装置23的上侧设有色粉补给装置100(图2、3)。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瓶200和色粉补给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7A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补给装置的色粉补给部的结构的侧视图,图7B是从上述色粉补给部的色粉补给侧端面侧观察的正视图,图8是构成上述色粉补给部的色粉瓶的前端部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在上述色粉瓶的前端部安装有色粉传送用的刮板时的结构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上述刮板的一例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将图10所示的刮板安装在色粉瓶上时的略要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上述色粉瓶的结构的正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被装载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的色粉补给装置100(100a、100b、100c、100d)的色粉补给部500a、500b、500c、500d都是相同的结构。
如图2、图7A所示,色粉补给装置100主要由以下两部分构成:色粉补给部500,具有填充有作为显影剂的色粉的色粉瓶(色粉容器)200,和用一端部侧可旋转地支撑该色粉瓶200的瓶支撑部件(色粉容器支撑部件)300;和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色粉供给装置)600,安装上述色粉补给都500向显影装置23供给色粉。
如图7B所示,瓶支撑部件300的底面(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安装有色粉补给装置100时的下面)设有挡板机构400,对用于使从色粉瓶200补给的色粉向瓶支撑部件300的外部排出的色粉排出口(在后文叙述)进行开闭。
即在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通过挡板机构400处于开放状态时,该色粉排出口和构成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的补给用通道体612变成连通状态,经由被连接到显影装置23的补给用通道体612,从色粉瓶200供给的色粉补给到显影装置23。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的色粉瓶200进行说明。
如图7A所示,色粉瓶200由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主体部201构成。在主体部201的被瓶支撑部件300所支撑的一侧的端部设为前端部201a时,该前端部201a上形成有用于排出色粉的开口部(在后文叙述)。此外,与主体部201的前端部201a相反侧的端部即后端部201b是闭塞的。
在主体部201的表面上形成有向旋转轴X洼下的多个槽部201c。此外,在主体部201的内部,相当于槽部201c的部分变成向旋转轴X侧突出的形状的突出部。
在突出部之间形成的槽作为如下引导槽而发挥其功能,即用于将容纳在主体部201的色粉从后端部201b向前端部201a引导的引导槽。
在这里,槽部201c以如下方式倾斜形成:如图7A所示,主体部201以旋转轴X为中心向顺时针Y方向旋转时,作为重力方向的下侧向前端部201a方向倾斜、作为重力方向的相反侧方向的上侧向后端部201b方向倾斜。由此,通过色粉瓶200向Y方向旋转,容纳在该色粉瓶200的色粉从主体部201的后端部201b向前端部201a传送。
此外,只要能使容纳在主体部201的色粉从后端部201b向前端部201a传送,则槽部201c可以是任意形状。
如图8所示,前端部201a形成为直径比主体部201的中央部分小的圆筒形状。该前端部201a的前端面201d上形成有向外部突出的肋202、202。
在色粉补给装置100被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上时,肋202、202与未图示的驱动装置的驱动部嵌合。由此,来自驱动部的驱动力通过肋202、202传递给色粉补给装置100的色粉瓶200并使其旋转。
此外,如图9、10所示,在前端部201a的圆周面201e上设有色粉传送单元206,该色粉传送单元206由以下两部分构成:多个传送色粉的刮板(色粉传送体)203,和将刮板203一体地固定的固定部件(色粉传送体安装部)204。
刮板203由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板状的树脂构成,如图10~12所示,在固定部件204的表面的圆周面方向上从8等分的位置大致放射状设置,并且自由端侧沿着色粉瓶200的旋转方向(图12中的箭头D方向)向上游侧(后方)屈曲形成为“ヘ”字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刮板203的固定部件204侧的放射状结构的部分为色粉传送部203a,将向色粉瓶200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后方)屈曲的部分为盖部203b。
色粉传送部203a构成为比瓶支撑部件300内的色粉传送空间长,将色粉传送单元206在安装在色粉瓶200上的状态下,组装到瓶支撑部件300中,在使色粉瓶200旋转时,自由端侧向色粉瓶旋转方向上游侧(后方)倾斜(参照图17A、图17B)。
该措施用于将存放在色粉排出室300d(图19)中的色粉不浪费地刮出。然而,当刮板203的色粉传送部203a在长度方向的长度过长时,与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的摩擦力加大,旋转负荷增大,因此优选不使该旋转的负荷过大的程度的长度。
盖部203b形成为:与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部分的长度W2比色粉排出口300b的开口长度W1长,在盖部203b与色粉排出口300b相对的状态下,覆盖色粉排出口300b的开口部使其闭塞(参照图17A、图17B)。
色粉传送部203a与盖部203b的夹角被设定为:在图10所示刮板203处于开放状态时设为θ1,在刮板203被组装到瓶支撑部件300内部的状态下设为θ2(图17A)时,θ1>θ2。利用该夹角的差分,可以通过刮板203的弹性力使盖部203b与色粉排出口300b贴紧。
固定部件204呈由具有伸缩性的材料(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普通树脂等)构成的环状,如图10所示,形成为其内径稍微小于前端部201a(图9)的外径,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突起部204a(图10)。
如图11所示,该突起部204a与预先形成在该前端部201a上的凹口部201f嵌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这种固定部件204,仅将环部分稍微扩大安装在前端部201a的圆周面201e(图8)上,就可以简单地将刮板203设于主体部201上。而且在固定部件204安装到前端部201a上时,通过使固定部件204的突起部204a与被设在前端部201a的圆周面201e上的凹口部201f嵌合,从而可以切实地将固定部件204固定在前端部201a上。即固定部件204不会在前端部201a的圆周面201e上空转,可以与前端部201a一体驱动。
此外,刮板203也可以直接设在前端部201a的圆周面201e上。
如图12所示,在主体部201上的、与前端部201a形成段差的端面201g上,形成有用于排出被容纳在主体部201中的色粉的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展示了该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不对排出色粉造成障碍,也可以是例如大致正方形、多边形、圆形等开口形状。
并且,如图12所示,将刮板203安装在固定部件204上时,调整成被配置在其中心位置与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的中心成角度α的位置。
在此,优选刮板203的配设位置为对色粉从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排出不造成障碍的位置,在这种位置上时,角度α可以是任意角度,但对于切实地防止色粉从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的排出不良,角度α优选90°。
从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排出的色粉,被容纳在以覆盖前端部201a的方式设置的瓶支撑部件300的内部。在瓶支撑部件300上形成有用于排出所容纳的色粉的色粉排出口(在后文叙述)。
如图12所示,在色粉瓶200旋转向显影装置23供给色粉的动作临进行之前为止,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一时地被密封部件220闭塞。
密封部件220由具有挠性的部件形成,构成为:通过色粉瓶200的旋转从该色粉瓶200剥离,打开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
在此,参照附图对密封部件220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瓶的瓶侧色粉排出口闭塞的密封部件的结构的说明图,图14A是表示将上述密封部件安装在色粉瓶上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4B是表示将上述密封部件折弯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上述密封部件与刮板部件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16是表示将上述密封部件安装在瓶支撑部件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密封部件220由如下由具有透气性并且滑动接触性好的材质即极细聚乙烯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形成,上述无纺布是杜邦(Dupont)株式会社制造的“蒂维克(Tyvek)”,如图13、14A所示,沿着形成有色粉瓶200的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的端面201g,在色粉瓶圆周方向大致180度范围上以预定的宽度形成为大致圆弧状。
而且,如图14A所示,密封部件220的一端部220a以覆盖并密闭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的方式与色粉瓶200的端面201g粘结,另一端部220b与形成在后述的瓶支撑部件300的内侧的壁部301c(图16、18A)粘结。
此外,如图14B所示,密封部件220从圆弧的大致中央位置沿着色粉瓶200的端面201g以重叠的方式折弯,被配置成:其折弯部220c在色粉瓶旋转方向上位于折返的另一端部220b的下游侧(前侧),如图15所示,被设置于端面201g与刮板203之间。
与色粉瓶200侧粘结的密封部件220的一端部220a,通过热封以热融着的方式与色粉瓶200的端面201g粘结,与瓶支撑部件300侧粘结的另一端侧220b,利用双面胶带等粘接剂与瓶支撑部件300的壁部301c粘结,设定为:与瓶支撑部件300侧粘结的另一端部220b的粘结强度大于与色粉瓶200侧粘结的一端部220a的粘结强度。
此外,如图16所示,密封部件220的另一端部220b被安装成相对被粘结固定的瓶支撑部件300的壁部301c成锐角。
在形成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在通过色粉瓶200的旋转进行密封部件200的剥离操作时,由于色粉瓶200向箭头D方向旋转,密封部件220的另一端部220b被沿着壁部301c的方向牵引,因此另一端部220b很难从壁部301c剥离。
另一方面,密封部件220的一端部220a被向相对色粉瓶200的端面201g反转大致180度的方向牵引,因此一端部220a容易从端面201g上剥离。
通过上述作用,密封部件220在与瓶支撑部件300的壁部301c粘结固定的另一端部220b不被剥离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将一端部220a从色粉瓶200的端部201g剥离,因此通过使色粉瓶200旋转,可以容易地打开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
此外,密封部件220从色粉瓶200剥离后,其另一端部220b与瓶支撑部件300的壁部301c粘结固定,因此以此状态残留在被瓶支撑部件300包围的内部空间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密封部件220的一端部220a以热融着的方式与色粉瓶200的端面201g粘结,可以操作性方便且切实地利用密封部件220对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进行密闭,并且在剥离时不残留粘接剂。
由此,可以防止产生以下故障:在密封部件220的剥离面上残留粘附性的粘接剂,色粉在此凝固,成为阻碍色粉瓶200旋转的因素,使色粉瓶200旋转的驱动转矩超负荷或闭锁等。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瓶支撑部件300进行说明。
图17A表示构成本发明涉及的色粉补给装置的瓶支撑部件的结构的正视图,图17B是从上述瓶支撑部件的背面侧观察的透视图,图18A是表示构成上述瓶支撑部件的第1框体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8B是表示构成上述瓶支撑部件的第2框体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9是表示上述瓶支撑部件的色粉排出室与色粉瓶的刮板的配设位置的关系的说明图,图20是表示上述色粉瓶的前端部的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如上述图7A、图7B所示,瓶支撑部件300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由以覆盖主体部201的前端部201a的方式接合的第1框体301和第2框体302构成,在该瓶支撑部件300的端部形成有开口部300a,以至少露出设在前端部201a的前端面201d上的肋202。
在第1框体301的表面上相互平行地形成有固定用的板状的第1固定部件(引导部)303和第2固定部件(引导部)304,用于将色粉补给装置100安装并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在该第1固定部件303和第2固定部件304之间设有挡板机构400,控制从色粉补给装置100补给的色粉向外部排出。
从而,第1固定部件303和第2固定部件304,被调整到能够确保瓶支撑部件300和图像形成装置1的间隙的高度,以使挡板机构400发挥功能。
此外,在第1固定部件303及第2固定部件304上形成有引导部303c、304c,分别由一对肋体303a、303b以及304a、304b相隔预定的间隔且沿着色粉瓶200的轴线方向形成。
如图17A、图17B所示,瓶支撑部件300在第1框体301的底面、即第1固定部件303和第2固定部件304之间形成有色粉排出口300b。此外,该色粉排出口300b由挡板机构400进行开闭。
如图18A所示,第1框体301在上述色粉排出口300b附近的内周面301a上,形成有用于阻挡色粉的第1堰部301b,并且从该第1堰部301b向色粉排出口300b的相反侧延伸设有壁部301c。该壁部301c被设置成与第1框体301内部的一侧端面的抵接面301d隔着预定的距离。该距离被设定为比上述刮板203的宽度稍宽的程度。
如图18B所示,与第1框体相同,第2框体302在内周面302a上形成有用于阻挡色粉的第2堰部302b,并且从该第2堰部302b延伸设有壁部302c。该壁部302c被设置成与第2框体302内部的一侧端面的抵接面302d隔着预定的距离。该距离被设定为比上述刮板203的宽度稍宽的程度。
通过接合第1框体301和第2框体302,形成如图17B所示的瓶支撑部件300。
并且,如图19所示,在第1框体301和第2框体302接合时,由第1框体301的第1堰部301b及第2框体302的第2堰部302b,和壁部301c及壁部302c形成被围的第1空间300c。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空间300c被称为用于限制色粉排出的色粉排出限制室。另一方面,除第1空间以外的、第1堰部301b和第2堰部302b之间的其他空间(第2空间)300d,被称为用于临时储存来自色粉瓶200的色粉后排出的色粉排出室。
色粉排出限制室300c,实际上并不是用于排出色粉的空间,而是作为越过第1堰部301b的刮板203可以穿过的空间而发挥其功能。此外,色粉排出限制室300c中存在一些与刮板203一起越过第1堰部301b的色粉,但该色粉由于刮板203的旋转移动从第2堰部302b侧被刮出。
另一方面,色粉排出室300d作为临时储存从色粉瓶200的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排出的色粉的空间而发挥其功能。
在这里,如图19所示,第1堰部301b与刮板203的抵接面301d向刮板203的旋转方向(图中的箭头方向)倾斜,以使刮板203可以顺利卡住。即抵接面301d以如下方式倾斜:从源自色粉瓶200的旋转中心O的法线L向刮板203的旋转方向偏离。
换言之,在由刮板203传送色粉的方向的上游侧设有第1堰部301b,该第1堰部301b与刮板203的抵接面301 d以从源自旋转中心O的法线L倾斜预定的角度β的状态,隔开色粉排出室300d。该角度β根据刮板203的原材料、长度等因素进行适当设定。
并且,第1堰部301b设置在从色粉排出口300b向刮板203的旋转方向稍微离开的位置。这是为了在色粉排出室300d内容易储存色粉。这样,容易在色粉排出室300d中储存色粉,由此从色粉排出口300b排出的色粉供给量可以保持一定。可以实现色粉的稳定供给。
并且,与第1堰部301b相同地,第2堰部302b与刮板203的抵接面302d(色粉排出限制室300c侧的面)以从源自旋转中心O的法线L倾斜预定角度β的状态,隔开色粉排出室300d。该角度β根据刮板203的原材料、长度等因素进行适当设定。
此外,第1堰部301b和第2堰部302b在色粉排出室300d侧的间隔为不堵塞色粉排出口300b的程度的距离即可,但为了色粉的稳定供给,有必要在色粉排出室300d中存放一定程度的色粉,因此可以根据期望的色粉存放量进行适当设定。
并且,上述刮板203的形状是板状,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截面呈大致V字状。这样,通过使刮板203变成截面呈大致V字状,可以具有密封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与色粉瓶200之间的密封功能,因此没有必要另外设置密封部件。
在上述结构的色粉补给部500中,色粉瓶200被瓶支撑部件300可旋转地支撑,因此在色粉瓶200和瓶支撑部件300之间产生一些间隙。因此若不在色粉瓶200和瓶支撑部件300之间实施适当的密封,则会从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以外漏出色粉。
因此,如图2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的前端部201a上安装有2个V形环501、502发挥密封功能。
V形环501安装在比刮板203的安装位置更靠外侧的前端部201a的圆周面201i上,V形环502安装在比刮板203的安装位置更靠内侧的前端部201a的端面201g上。
V形环501的安装位置的更靠外侧安装有由板状的环状部件构成的滑动环503,确保色粉瓶200和瓶支撑部件300之间的空隙、并且用于使色粉瓶200顺利旋转。
通过使V形环501的密封片501a压接到滑动环503上,使V形环502的密封片502a压接到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在后文叙述),将V形环501、502分别安装在主体部201。由此,使2个V形环501、502发挥密封功能。
滑动环503可旋转地嵌合在主体部201的前端部201a的圆周面201i上,且在瓶支撑部件300安装到色粉瓶200上时,被固定在该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
由此,滑动环503固定在瓶支撑部件300侧,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在该滑动环503的内周面上旋转。
在此,参照附图对滑动环503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21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补给装置的色粉瓶的卡环的结构的平面图,图22是在上述色粉瓶的前端部安装有瓶支撑部件的状态的概略截面图。
如图21所示,滑动环503在内周侧形成有:多个突起部503a,在主体部201的前端部201a上的安装面即圆周面201i上以点抵接;和支撑部503c,与圆周面201e以线抵接并且呈与该圆周面201i相同曲率的大致圆弧状,在外周面顶端形成突起部503b。该突起部503b与形成在未图示的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上的凹口嵌合。
通常,滑动环503和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滑动接触,因此尽量减小摩擦力,可以不施加负荷地使色粉瓶200顺利旋转。
因此,如图21所示,通过在滑动环503的内周面上设置在圆周面201i(图20)上以点抵接的多个突起部503a,减少色粉瓶200和滑动环503的接触部分,其结果,可以减小滑动环503和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之间的摩擦力。由此,可以减小由摩擦力的增加引起的旋转负荷,因此可以在滑动环503内使色粉瓶200顺利旋转。
此外,滑动环503的形状并不限于如图21所示的形状,也可以是能点支撑(ピンポイント)色粉瓶200的形状、例如形成为多边形。
即在板状滑动环503的内周侧形成有:下侧的预定角度的区域突出部503c和在预定的大曲率部的一部分上形成突起形状的突起部503a,上述突出部503c是具有加上了与色粉瓶200的圆周面201i之间产生的预定空隙后的外径的圆弧形状,上述突起部503a由该区域突出部503c的其他部分以更大的曲率形成。
由此,承受自重的下方可以通过以圆弧形状接受来减小磨损,并且其他部分则可以通过由预定间隔的突起、或多边形状进行接近点支撑的支撑来减小滑动接触负荷。
而且,V形环501的密封片501a与该滑动环503抵接(图20),因此可以切实地防止色粉从瓶支撑部件300下方(自重方向)漏出。
如图22所示,在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的前端部201a由瓶支撑部件300支撑时,V形环502以密封片502a压接在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300e上的方式安装在前端部201a上。由此,可以防止色粉从瓶支撑部件300的后端部300f侧漏出。
此外,在第1框体301和第2框体302的接合部分也实施了充分的密封。
如上所述,对瓶支撑部件300上存在发生色粉漏出的可能性的部分,都实施了密封。
并且,如图22所示,在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的前端部201a圆周面上,向倾斜方向平行设有由具有弹性的树脂等制作的板状的肋210,由瓶支撑部件300支撑色粉瓶200时,上述肋210以压接在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e上的方式设置。由此,进入色粉瓶200和瓶支撑部件300之间的间隙的色粉可以通过上述肋210的旋转吐出。
上述结构的瓶支撑部件300是通过接合第1框体301、第2框体302这2个被分割的框体而构成,但通过以可以取下该第1框体301和第2框体302的方式接合,在维护色粉补给装置100时,仅解除第1框体301和第2框体302的接合,就可以方便地进行消耗品即密封部件(V形环501、502、滑动环503、肋202)的替换。即可以提高色粉补给装置100的维护性。
此外,一般而言,在瓶支撑部件300支撑的色粉瓶200的支撑部分,瓶支撑部件300以及色粉瓶200的尺寸必须精确,以防止产生色粉漏出等。
但是,一般而言,由于色粉瓶200是通过吹塑成型形成,因此成型时的尺寸很容易产生偏差。同样,瓶支撑部件300也是由吹塑成型形成,因此成型时的尺寸很容易产生偏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V形环502通过将密封片502a压接在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300e上,发挥密封功能,因此对于色粉瓶200和瓶支撑部件300的间隙、即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的表面和瓶支撑部件300之间形成的空间,可以吸收瓶支撑部件300或色粉瓶200的成型误差。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挡板机构400进行说明。
图23A是表示上述瓶支撑部件的色粉排出口处于开放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3B是表示上述色粉排出口被挡板机构闭塞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4是表示上述瓶支撑部件的背面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如图23A、图23B所示,挡板机构400具有挡板部件401,在瓶支撑部件300的底面上可向箭头F方向以及箭头R方向滑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瓶支撑部件300的前端部的开口部300a或色粉瓶200的肋202、202突出的一侧为前面(F)侧、其相反侧为背面(R)侧。
如图23A所示,挡板机构400在挡板部件401向箭头R方向滑动时,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被开放。另一方面,如图23B所示,在挡板部件401向箭头F方向滑动时,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被闭塞。
如图24所示,瓶支撑部件300上设有用于引导挡板部件401的第1引导部件306和第2引导部件307。
第1引导部件306由大致与瓶支撑部件300的底面平行的大致平板状部件制作,形成有连通到该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的开口部306a。而且,第1引导部件306的在箭头F、R方向平行的方向的侧端部306b、306b,在瓶支撑部件300的安装侧和相反侧呈薄片形状。该侧端部306b、306b作为挡板部件401的引导轨而发挥功能。
并且,第2引导部件307由2张引导板307a、307b构成,上述2张引导板307a、307b从第1引导部件306的安装位置向箭头R方向的下游侧,向着箭头R方向延伸设置,且板面互相相对配置。该引导板307a、307b作为挡板部件401的引导轨发挥功能。
在此,参照附图对挡板部件401进行说明。
图25A是表示从正面观察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补给装置的挡板机构的结构的透视图,图25B是从背面观察上述挡板机构的结构的透视图,图26A是表示上述挡板机构与瓶支撑部件的第1引导部件的关系的说明图,图26B是表示上述挡板机构与色粉瓶的旋转的关系的说明图。
挡板部件401由板状树脂制作,由实际上覆盖开口部的挡板部401a,和在该挡板部401a上延伸设置的引导部401b构成。
如图25A所示,挡板部401a上形成有用于限制在挡板部件401上的移动的限制部件402。该限制部件402由主体部402a和第1卡定部402b以及第2卡定部402c构成,上述主体部402a的一端与挡板部401a连接并呈大致L字状,上述第1卡定部402b以及第2卡定部402c形成在主体部402a与挡板部401a的连接侧的相反侧端部上。
在第1卡定部402b和第2卡定部402c之间形成有预定间隔的间隙。该间隙设定为:第2卡定部402c向第1卡定部402b侧倾倒时前端部可以接触的程度的距离。
此外,如图25B所示,在上述挡板部401a的里面,向着挡板部件40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1滑动部件403,可滑动地支撑形成上述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的第1引导部件306(图24)。即如图26A所示,第1滑动部件403通过设置在两旁的卡定部403a、403a可滑动地支撑第1引导部件306。
并且,如图25B所示,在上述引导部401b的里面,向着挡板部件401的长度方向设有第2滑动部件404,可滑动地支撑第2引导部件307的引导板307a以及307b。第2滑动部件404上形成有由第2引导部件307的引导板307a、307b引导的滑动板404a、404a。
此外,在挡板部401a的里面上(图25B)形成有由海绵制作的聚酯薄膜(Mylar)405,用于密闭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该聚酯薄膜405的大小只要是在挡板部件401的挡板部401a覆盖色粉排出口300b时能密闭该色粉排出口300b的大小,则并无特别的限定。
并且,第2滑动部件404的滑动板404a、404a(图25B),在挡板部件401向箭头F方向侧(图24)移动时,即在闭塞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a时,如图26B所示,形成在色粉瓶200表面的突起状卡定部205(图23A、图23B)进入滑动板404a、404a之间,限制该色粉瓶200的旋转。并且,在挡板部件401向箭头R方向移动时,滑动板404a、404a也向箭头R方向移动,解除与卡定部205的卡定状态(图23A)。
由此,解除色粉瓶200的旋转限制。即开放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在色粉补给装置100进行色粉补给动作时,不妨碍色粉瓶200的旋转。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进行说明。
图27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补给装置的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的结构的说明图,图28是表示对上述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和显影装置进行连接的补给用通道体的结构的说明图。
如图1、2、5、6所示,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构成为:隔着转印带单元30将色粉补给部500与显影装置23大致平行地相对配置。在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中,可以一起安装2个容纳黑色色粉的色粉补给部500a。
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在上部安装有色粉补给部500的安装台602(602a-602d,图5、图6)在与转印带传送方向成大致直角的方向上延伸设置。
如图5所示,色粉补给部500在瓶支撑部件300侧被固定在驱动机构701(701a-701d)上,并且在相反侧色粉瓶200通过保持带702被固定。
在驱动机构701上设置有驱动部(未图示),在色粉补给部500被安装在安装台602上时,嵌合从上述瓶支撑部件300的开口部300a突出的色粉瓶200的肋202(图7)传递驱动力(旋转力)。驱动部通常由电动机构成,根据供给色粉的状态被控制运转。
另一方面,保持带702(图5)在色粉补给部500被安装在安装台602上时保持该色粉补给部500的色粉瓶200,被设置成安装台602上可以装卸。此外,保持带702在保持色粉瓶200时,在安装台602上被安装成:该色粉瓶200隔开可旋转程度的间隙,或以可旋转的程度的摩擦力与该色粉瓶200接触。
如图6所示,在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中,装载有色粉补给部500的安装台602,在安装有上面的色粉补给部500的瓶支撑部件300的一端侧,与设在该瓶支撑部件300上的挡板机构400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色粉供给口611(611a、611b、611c、611d),在下面侧设有色粉传送用的补给用通道体612(612a、612b、612c、612d),从该色粉供给口611连通至设在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下方的显影装置23。
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在图6中省略了与黑色色粉的色粉补给部500a对应的安装台602a的一部分。
被设在该黑色色粉用的色粉补给部500a的安装台602a上的补给用通道体612a构成为:将从分别与2个色粉补给部500a对应的色粉供给口611a、611a供给的色粉整合到一起,从被设在一个黑色用显影装置23a上的色粉导入口234a(图2、3)送入。
如图3、图27所示,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利用比与转印带传送方向成直角方向的转印带宽度W更靠外侧设置的色粉供给口611,导入从色粉补给部500供给的色粉。
另一方面,青色、品红色、黄色色粉补给部500b-500d的安装台602b-602d,分别具有在转印带宽度方向上形成为长箱状的框体610a(图27),在该框体610a的内部并列设有与显影辊231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的第1色粉搅拌轴(色粉传送单元)610b和第2色粉搅拌轴(色粉传送单元)610c。
框体610a内部由隔壁体610d被分割为配有第1色粉搅拌轴610b的第1色粉室(色粉储存部)610e,和配有第2色粉搅拌轴610c的第2色粉室(色粉储存部)610f。
第1及第2色粉搅拌轴610b、610c分别设有用于搅拌、传送色粉的螺杆610b1、610c1,并且经由设在框体610a的另一端侧610a2上的驱动齿轮610b2、610c2,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旋转。
此外,第1及第2色粉搅拌轴610b、610c分别在色粉传送方向下游侧端部设有色粉接受板610b3、610c3,接收被传送的色粉。
此外,作为色粉搅拌用单元并不被限定于螺杆610b1、610c1上,例如也可以在第1及第2色粉搅拌轴610b、610c上设置多个与色粉传送方向倾斜的搅拌板,如果起到相同作用则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隔壁体610d在框体610a中沿着第1色粉搅拌轴610b和第2色粉搅拌轴610c,在框体长度方向上横跨形成,在框体610a的两侧壁附近开口形成色粉室连通口610d1、610d2,以便可以连通第1色粉室610e和第2色粉室610f。穿过该色粉室连通口610d1、610d2,色粉从第1色粉室610e向第2色粉室610f、以及从第2色粉室610f向第1色粉室610e循环。
在框体610a的一端侧610a1上设有:色粉供给口611,导入从配置在上方的色粉瓶200供给的色粉;和色粉供给口610a4,向被配置在下方的显影装置23导入色粉的补给用通道体612(图2、3)供给框体610a内部的色粉。
色粉供给口611开口形成在与从框体610a的一端侧610a1向另一端侧610a2搅拌、传送色粉的第1色粉搅拌轴610b的一部分相对的位置。
另一方面,色粉供给口610a4形成在与从框体610a的另一端侧610a2向一端侧610a1搅拌、传送色粉从而使之循环的第2色粉搅拌轴610c的一部分相对的位置。
如图28所示,补给用通道体612的图中上部与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一体地设置,另一方面,在下部设有与显影装置23可装卸地构成的显影装置安装部612a。
在补给用通道体612的上部,开口形成用于导入色粉的色粉导入口612b1,从该色粉导入口612b1横跨至显影装置安装部612a,在上下方向上大致直线状地设有使色粉穿过的色粉通道612c1。
此外,如图6所示,在安装台602的框体610a的上面的一端侧,突出形成有瓶支撑部件引导部620、620,在安装有色粉补给部500的状态下,在与瓶支撑部件300的第1固定部件303及第2固定部件304(图7B)相对的位置,与第1固定部件303及第2固定部件304的引导部303c、304c(图7B)扣合进行引导。瓶支撑部件引导部620、620隔着色粉供给口611大致平行地沿着安装台602的长度方向被延伸设置。
安装台602的色粉供给口611形成在:在安装有色粉补给部500时与被设在瓶支撑部件300上的挡板机构400的挡板部件401(图23A)对应的位置。即在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由挡板机构400被开放时,在可以接收从该色粉排出口300b排出的色粉的位置形成有色粉供给口611。
在色粉供给口611的附近形成有突起部613(613a-613d、图6),通过被设在挡板机构400的挡板部件401上的限制部件402(图23A、图25A)的卡定部(在后文叙述)进行卡定,限制该挡板部件401的移动。
另一方面,在安装台602的色粉供给口611的长度方向的相反侧形成有支撑部件614(614a-614d),在安装有色粉补给装置100时用于支撑色粉瓶200的后端部(瓶支撑部件300的安装部和相反侧的端部)。
该支撑部件614用于在色粉瓶200与安装台602之间得到预定的间隙,使色粉瓶200顺利旋转。该支撑部件614的形状等并无特别限定,只要是能使色粉瓶200的旋转顺利地旋转的形状及原材料,则可以是任意的。
被设在色粉供给口611的附近的突起部613的形成位置,由限制部件402的限制动作决定。
在此,参照附图对决定突起部613的形成位置进行说明。
图29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补给装置在安装台上的安装完毕前限制部件与突起部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29B是表示上述色粉补给装置在安装台上的安装完毕时限制部件与突起部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29C是表示上述色粉补给装置从安装台上脱离时限制部件与突起部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突起部613形成在如下位置:在该位置可以通过与限制部件402的扣合,在色粉补给装置100在安装台602上的安装完毕时,挡板部件401使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处于开放状态;在色粉补给装置100从安装台602上脱离时,使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处于闭塞状态。
如上所述,限制部件402在主体部402a的前端部(与突起部613的扣合侧端部)形成有第1卡定部402b、第2卡定部402c。
第1卡定部402b设置在第2卡定部402c侧的前端侧,并且接触面402d以使与突起部613抵接时容易越过该突起部613的方式倾斜地形成。此外,接触面402d以使与突起部613的顶部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小的方式倾斜即可。
这样,如果第1卡定部402b的接触面402d倾斜,则从图29A所示状态,将限制部件402向箭头F方向移动,第1卡定部402b越过形成在第1框体301上的突起部613,进一步向箭头F方向移动,由此第2卡定部402c也越过突起部613。由此,在限制部件402向箭头F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时,通过突起部613与第2卡定部402c限制限制部件402的移动(图29B所示状态)。
接下来,对色粉补给装置100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安装进行说明。
色粉补给装置100使色粉补给部500的瓶支撑部件300侧在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的安装台602上滑动,从而安装到该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上。
如图29A、图29B、以及图29C所示,通过该色粉补给部500的滑动动作,设在瓶支撑部件300上的挡板机构400的挡板部件401对该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进行开闭。
挡板部件401的移动被一体地形成在挡板部件401上的限制部件402限制。
在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由挡板机构400开放时,随着挡板部件401向箭头R方向移动,限制部件402从图29B所示状态进一步向箭头R方向移动时,如图29C所示,由于第2卡定部402c与突起部613抵接,向第1卡定部402b侧倾倒,通过进一步向箭头R方向移动,第1卡定部402b与第2卡定部402c一同越过突起部613。由此,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处于开放状态。
从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取下色粉补给部500时,随着将色粉补给部500从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拔出的动作,通过与上述操作相反的操作,挡板部件401向箭头F方向(图29A)移动,从而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被闭塞。
接下来,对使用色粉瓶200的色粉补给装置100向显影装置23供给色粉的动作进行说明。
色粉瓶200以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被密封部件220闭塞的状态被安装在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上。
在向显影装置23供给色粉时,通过被设在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上的驱动机构701的驱动,色粉瓶200进行旋转,从而,首先将密封部件220从色粉瓶200上剥离,打开色粉瓶200的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此后可以从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供给色粉。
具体而言,在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中,瓶侧支撑部件300被不可旋转地支撑,只有色粉瓶200被保持为可旋转。随着该色粉瓶200的旋转,与该色粉瓶200粘结的密封部件220一同旋转。
密封部件220的一端部220a与色粉瓶200粘结,而另一端部220b与瓶支撑部件300的壁部301c粘结,因此在色粉瓶200旋转预定量时,达到被该色粉瓶200牵引的状态。
与色粉瓶200侧粘结的密封部件220的一端部220a,被向与色粉瓶200的端面201g成钝角的方向(反转大致180度的方向)牵引,因此可以容易地剥离。
另一方面,与瓶支撑部件300侧粘结的密封部件220的另一端侧220b,被向与瓶支撑部件300的壁部301c成锐角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牵引,因此很难剥离。
进而,密封部件220的另一端部220b的粘结力被设定为大于一端部220a的粘结力,因此随着色粉瓶200的旋转,密封部件220被牵引时,在色粉瓶200上的粘结部上的密封部件220的一端部220a被剥离,色粉瓶200的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被打开。
这样,通过色粉瓶200的旋转,密封部件自动地从色粉瓶200上剥离,色粉瓶200的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被打开,达到可以补给色粉的状态。
从色粉瓶200剥离的密封部件220,在另一端部220b张贴在瓶支撑部件300的壁部301c上的状态下,残留在瓶支撑部件300内部。
而且,如图3、13所示,色粉瓶200进一步旋转,从色粉瓶200排出的色粉通过与色粉瓶200一体设置的刮板203从瓶支撑部件300内部被供给到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中,由该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搅拌色粉后被供给到显影装置23中。
在停止供给色粉时,停止色粉瓶200的旋转,停止从色粉瓶200传送色粉。此时,色粉瓶200进行如下控制动作:通过未图示的色粉瓶200的旋转位置检测传感器,使多个刮板203中的任何一个刮板203的盖部203b到达与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相对的位置。
由此,在色粉瓶200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被刮板203的盖部203b闭塞,因此可以完全停止供给色粉。从而即使移动图像形成装置1或进行振动,色粉也不会不经意间从色粉补给装置100供给到显影装置23中。
由于形成上述结构,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对色粉瓶200的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进行密闭的密封部件220粘结固定在色粉瓶200和瓶支撑部件300这两侧,从而在利用色粉补给装置100向显影装置23补给色粉时,密封部件220仅靠使安装的色粉瓶200旋转就自动剥离,打开色粉瓶200的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从而可以补给色粉。
由此,在搬运色粉瓶200时色粉不溢出,可以容易地操作,而且在补给色粉时,容易进行色粉瓶200的交换,并且不存在由溢出的色粉弄脏操作者或装置的情况,因此可以显著提高操作性及维护性。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密封部件220由具有挠性的部件形成,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解除密封的动作,并且即使在被剥离后残留在瓶支撑部件300的内部,也不会在瓶支撑部件300内部卡住或裂开从而堵塞色粉的排出口。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密封部件220由具有透气性并且滑动接触性好的材质形成,因此除了上述效果之外,在移动或保管色粉瓶200时,即使由于气压的变化等在色粉瓶200内和外部产生压力变化,色粉瓶200也不会变形或漏出色粉,可以以稳定的状态容纳色粉。
此外,只要密封部件220具有上述功能,则并不限定所使用的材质。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密封部件220以沿着色粉瓶的圆周方向的角度在180度范围上形成为圆弧状,因此即使密封部件220从色粉瓶200分离,也不会在预定位置被该密封部件220堵塞色粉排出口,可以排出色粉。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密封部件220的形状或长度并不被限定于此,也可以根据色粉容器的形状或色粉排出口的大小适当决定。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的端面201g的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利用密封部件220对该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进行密封,但本发明并不限定排出色粉的部分,例如即使在色粉瓶200的圆周侧的外周部设置色粉排出口,也可以构成配置出具有与本实施方式的密封部件220相同的作用效果的部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使用本发明涉及的色粉瓶200的色粉补给装置100适用在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上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装载有色粉补给装置及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则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适用于如图30所示的复印机101上。
如图30所示,复印机101在与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大致相同的结构的、具有色粉瓶200的图像形成部108的上方配设图像读取装置(扫描)110,在该图像形成部108的下侧配置与多种纸张对应的第1供纸盒142a、第2供纸盒142b、第3供纸盒142c、以及第4供纸盒142d,从而自动进行多种、大量印刷。
附图中的标号120是回收废色粉的废色粉箱。
此外,在复印机101中,在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的结构的部件上标上相同的标号,从而省略说明。
进而,只要是需要补给显影剂(色粉)的图像形成装置,则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上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复印机,可以拓展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等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即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组合适当变更的技术方法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色粉容器,使色粉容器主体向色粉容器主体圆周方向旋转,从而将填充在色粉容纳部中的色粉向容器外部排出,上述色粉容器主体具有填充色粉的色粉容纳部,和将填充在该色粉容纳部中的色粉排出的色粉排出口,上述色粉容器的特征在于,
具有将上述色粉排出口闭塞的密封部件,
上述密封部件由具有挠性的部件形成,其构成为:通过色粉容器主体的旋转从该色粉容器主体剥离上述密封部件,从而打开上述色粉排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色粉容器主体呈圆筒状,
上述色粉排出口形成在沿着上述色粉容器主体的轴心的方向的一侧端部,
上述密封部件形成为圆弧状,沿着上述一侧端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色粉容器包括色粉容器保持部件,该色粉容器保持部件包围具有上述色粉排出口的上述色粉容器主体的一侧端部,并且可旋转地保持上述色粉容器主体,
上述密封部件的一端部被固定在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部件在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的内侧被折弯安装,被设置成:该密封部件的折弯部在色粉容器主体旋转方向上位于固定在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上的一端部的下游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部件被安装成:相对固定其一端部的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的固定部成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部件以热融着的方式与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粘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部件由具有透气性的材质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部件由滑动性好的材质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部件以沿着色粉容器主体的圆周方向的角度形成在180度范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部件固定在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上的粘结强度,大于将上述色粉容器主体的色粉排出口闭塞的部分的粘结强度。
11.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部件从上述容器主体被剥离后,以其一端部被固定在上述色粉容器保持部件上的状态残留在该色粉容器保持部件内。
12.一种色粉补给装置,具有:填充色粉的色粉容器;和色粉供给装置,安装有上述色粉容器并将从该色粉容器中排出的色粉供给到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色粉容器,来作为上述色粉容器。
CNB2007100037773A 2006-01-24 2007-01-24 色粉容器及使用该色粉容器的色粉补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81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15439 2006-01-24
JP2006015439A JP4376232B2 (ja) 2006-01-24 2006-01-24 トナー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トナー補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8811A true CN101008811A (zh) 2007-08-01
CN100568114C CN100568114C (zh) 2009-12-09

Family

ID=38285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0377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8114C (zh) 2006-01-24 2007-01-24 色粉容器及使用该色粉容器的色粉补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72609B2 (zh)
JP (1) JP4376232B2 (zh)
CN (1) CN10056811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6373B2 (en) * 2007-09-28 2012-02-28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prevents toner from being scattered from the device
US8532542B2 (en) * 2009-07-23 2013-09-10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contain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oner container
CN102597887B (zh) * 2009-09-04 2014-06-18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容器和成像设备
JP4951685B2 (ja) * 2010-03-12 2012-06-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KR101784850B1 (ko) 2010-06-11 2017-11-06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화상 형성 장치에서 탈착 가능하게 설치되는 정보 저장 시스템, 탈착 장치 및 토너 용기
US8261426B2 (en) 2010-08-20 2012-09-11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toner dispensing unit
US8422910B2 (en) * 2011-01-31 2013-04-16 General Plastics Industrial Co., Ltd. Sealing member for use with a toner or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US8918032B2 (en) 2012-09-14 2014-12-2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Volumetri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toner agitators
US8923734B2 (en) 2012-09-14 2014-12-3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Volumetri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removable exit paddle
US9063460B2 (en) * 2012-09-14 2015-06-2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Volumetri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driven toner platform
JP1537177S (zh) * 2015-03-17 2015-11-09
JP1537179S (zh) * 2015-03-17 2015-11-09
EP3430477B1 (en) * 2016-03-16 2021-05-05 Katun Corporation Spindle dispensing toner cartridge
WO2019008763A1 (ja) * 2017-07-07 2019-01-1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7307A (en) * 1984-12-18 1989-05-02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artridge for use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machine
JP3347201B2 (ja) 1992-12-30 2002-1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455662A (en) * 1992-12-30 1995-10-03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er replenishing device and developer container for use therewith
JP3141370B2 (ja) 1993-05-25 2001-03-05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現像剤パック構造
JPH06337586A (ja) 1993-05-31 1994-12-06 Ricoh Co Ltd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6348127A (ja) 1993-06-11 1994-12-22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トナ−供給装置
US5528349A (en) * 1994-09-28 1996-06-18 Minolta Co., Ltd. Developer container for stably replenishing developer to developing device
JPH08339115A (ja) 1995-06-12 1996-12-24 Minolta Co Ltd 現像剤供給容器
JP3250094B2 (ja) 1996-11-15 2002-01-28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シール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容器
JP2002351202A (ja) 2001-05-28 2002-12-06 Konica Corp トナー容器
JP3643338B2 (ja) 2001-11-27 2005-04-27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275518B2 (ja) * 2003-12-09 2009-06-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72252A1 (en) 2007-07-26
JP2007199194A (ja) 2007-08-09
JP4376232B2 (ja) 2009-12-02
US7672609B2 (en) 2010-03-02
CN100568114C (zh) 2009-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8114C (zh) 色粉容器及使用该色粉容器的色粉补给装置
CN101046657B (zh) 色粉补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色粉不足检测方法
CN101105670B (zh) 色粉容器的驱动控制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JP4437476B2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補給方法
CN100517112C (zh) 色粉容器及色粉填充方法
KR100282827B1 (ko) 토너 병, 토너 공급 시스템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1038466B (zh) 调色剂容器和使用调色剂容器的调色剂供应装置
CN100485546C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US7856198B2 (en) To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103895B2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並びに現像剤収容容器の組立て方法及び再生方法
CN101067734B (zh) 供料容器和图像形成单元
CN104133356A (zh) 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及成像设备
JP2007271884A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41348C (zh) 色粉补给装置以及使用该色粉补给装置的显影装置
CN1991621B (zh) 色粉补给装置及使用该色粉补给装置的显影装置
US6671476B1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015056A (ja) トナー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トナー補給装置
CN100589040C (zh) 色粉补给装置及使用该色粉补给装置的显影装置
JP4260173B2 (ja) トナー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25072A (ja) トナー容器
JPH11309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897292B2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現像装置
JPH112190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09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79337A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