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5746A - 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05746A CN101005746A CNA2006100332229A CN200610033222A CN101005746A CN 101005746 A CN101005746 A CN 101005746A CN A2006100332229 A CNA2006100332229 A CN A2006100332229A CN 200610033222 A CN200610033222 A CN 200610033222A CN 101005746 A CN101005746 A CN 1010057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tuberance
- radiator
- gas channel
- radiating fin
- heat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散热器,包括若干相互堆叠的散热鳍片,各散热鳍片包括一平板状本体,该本体上设有向一侧凸伸的若干个第一凸部及向另一侧凸伸的若干个第二凸部,该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交错设置,在相邻散热鳍片间形成波浪形的气流通道,该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可增加该气流通道内气体的紊流,增加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散热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具较高散热效率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散热装置一般包括一散热器及一提供强制气流的散热风扇。该散热器设有若干平板状的散热鳍片,其中各相邻散热鳍片间形成使该强制气流经过的气流通道,该散热装置利用该气流通道内的强制气流与散热鳍片间的热交换实现对发热电子元件的散热。
在该散热装置的散热过程中,由于粘性作用的影响,该强制气流在气流通道内的流动为层流或紊流流动。通常紊流流动会增强散热鳍片与强制气流间的热交换。即使是紊流流动时,在散热鳍片表面与强制气流的接触部分有一层流底层,此层流底层厚度的增加会降低散热鳍片与强制气流间的热交换效率。因此,如何破坏此层流底层的形成与发展是提高散热鳍片与散热风扇产生的强制气流间的热交换效率,从而提升整个散热装置散热效率的关键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说明一种具较高散热效率的散热器。
一种散热器,包括若干相互堆叠的散热鳍片,各散热鳍片包括一平板状本体,该本体上设有向一侧凸伸的若干个第一凸部及向另一侧凸伸的若干个第二凸部,该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交错设置,在相邻散热鳍片间形成波浪形的气流通道。
该第一及第二凸部凸伸出散热鳍片的本体,可使流经该气流通道的气流产生紊流,以增加气流通道内气流的扰动,破坏散热鳍片本体附近层流底层的增长和发展,有助于提高散热鳍片表面的热交换系数,从而减小散热鳍片处的热交换热阻,提升散热鳍片表面的热交换效果,提高整个散热器的性能;该第一及第二凸部的设置还可增加整个散热器的散热面积,提高该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该散热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沿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3为该散热器的右视图;
图4为图1沿IV-IV线的剖视图;
图5为该散热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所述的散热器10可与一散热风扇配合使用,使该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沿一定方向吹向该散热器10。
如图1及图2所示,该散热器10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散热鳍片12及一穿设于这些散热鳍片12内并与一发热元件热连接的热管14。当该散热器10工作时,该热管14可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鳍片12,利用散热鳍片12与通过的气流间的热交换将热量散发出去。
该散热鳍片12包括一平板状的矩形本体120,该本体120上设有分别由本体120上、下两端垂直向前延伸的翼片121,各散热鳍片12的翼片121分别与前一散热鳍片12的本体120相抵靠,在各相邻的二散热鳍片12间形成一定的间隔,使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可经由这些间隔流过散热鳍片12,与散热鳍片12交换热量。该本体120上开设一收容热管14的收容孔122,该收容孔122边缘向本体120的一侧凸伸形成有与热管14相接触的接触部123,该接触部123可增大热管14与散热鳍片12间的接触面积,使热管14能更好地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鳍片12,提高散热器10的散热效率。
该散热鳍片12的本体120上还设有向本体120的一侧凸伸的四个第一凸部124、向本体120另一侧凸伸的两个第二凸部125及一个第三凸部126。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该第一、第二凸部124、125与散热鳍片12本体120的接合部位均为直角梯形,该第三凸部126与散热鳍片12本体120的接合部位为矩形,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凸部124、125、126凸出本体120的高度在本体120的长度方向上分别由该接合部位的两端向接合部位中部逐渐增加,使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凸部124、125、126沿本体120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均为弓形,该本体的120长度方向与气流的行进方向平行,使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凸部124、125、126在朝向气流的一侧形成流线型的导引面127,从而使气流沿所述导引面127前进时受到较小的阻力,更有利于气流的流动。
该四个第一凸部124分别位于本体120的四角,均布于热管14两侧。该第二凸部125与第一凸部124沿本体120的长度方向交错设置,两相邻的第一凸部124与第二凸部125沿本体120的长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该第一凸部124及第二凸部125分别通过冲模在本体120上冲压形成,从而在本体120上形成分别对应于第一凸部124及第二凸部125的第一凹陷部124a及第二凹陷部125a,前一散热鳍片12的第一凹陷部124a及第二凸部125分别与后一散热鳍片12的第一凸部124及第二凹陷部125a相对应,在各相邻的散热鳍片12间形成沿本体120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第一气流通道128。当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流经第一气流通道128时,该第一及第二凸部124、125可改变前进气流的行进方向,增加第一气流通道128内气体的紊流,破坏散热鳍片12本体120附近层流底层的增长和发展,有助于提高散热鳍片12表面与气流间的热交换效率,减小散热鳍片12处的热阻,提升散热鳍片12表面的热交换效果,提高散热器10的散热效率。
该第一凸部124及第二凸部125靠近接触部123的边缘在本体120的宽度方向上分别与接触部123间隔一定距离,该距离沿气流的行进方向逐渐减小,从而在热管14两侧形成二狭长且宽度逐渐减小的第二气流通道129,使热管14两侧的风压逐渐增加。该第三凸部126位于第二气流通道129内,冲设于沿本体120的宽度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凸部124之间,靠近热管14背向气流的一侧。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进入第二气流通道129后,顺畅地经过热管14两侧到达第三凸部126处,在第三凸部126的影响下产生紊流,进一步提高散热器10的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所示散热器10中,凸伸出散热鳍片12本体120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凸部124、125、126可增加流经散热鳍片12间气流的紊流,提高散热器10的散热性能;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凸部124、125、126的设置还可增加整个散热器10的散热面积,提高该散热器10的散热效率;该第一及第二凸部124、125的设置可使进入第一气流通道128内的气流量减少,以增加第二气流通道129内的气流量及气压,另外,该第一及第二凸部124、125的形状设计可进一步增加第二气流通道129内气流的压力及流速,进而使热管处的热量在该气流的作用下快速散发,提高散热器10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及第三凸部124、125、126与散热鳍片12本体120的接合部位可为椭圆形等其它形状,使每个第一、第二及第三凸部124、125、126的凸出本体120的高度沿本体120的长度方向由该接合部位的两端向接合部位中部逐渐增加。可以理解地,这些第一、第二及第三凸部124、125、126与散热鳍片12本体120的接合部位可为相同或不同形状。
本实施例中,热管14与散热鳍片12的结合方式不限于穿设,该热管14也可沿散热鳍片12的排列方向搭设于这些散热鳍片12的壁部,使热管14与散热鳍片12热连接。
Claims (10)
1.一种散热器,包括若干相互堆叠的散热鳍片,各散热鳍片包括一平板状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上设有向一侧凸伸的若干个第一凸部及向另一侧凸伸的若干个第二凸部,该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交错设置,在相邻散热鳍片间形成波浪形的气流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沿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间隔一定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与散热鳍片本体的接合部位均为直角梯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凸出本体的高度在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上由该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与散热鳍片本体的接合部位的两端向接合部位中部逐渐增加。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沿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为弓形,在第一、第二凸部上形成流线型的导引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进一步包括与该散热鳍片热连接的至少一热管,该第一及第二凸部分布于热管两侧,且分别与热管间隔一定距离,在热管两侧形成狭长的气流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狭长气流通道的宽度沿气流的前进方向逐渐减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狭长气流通道上设有第三凸部,该第三凸部沿该狭长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为弓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凸部设于热管两侧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凸部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凸部靠近热管背向气流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6100332229A CN101005746A (zh) | 2006-01-21 | 2006-01-21 | 散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6100332229A CN101005746A (zh) | 2006-01-21 | 2006-01-21 | 散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05746A true CN101005746A (zh) | 2007-07-25 |
Family
ID=38704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0332229A Pending CN101005746A (zh) | 2006-01-21 | 2006-01-21 | 散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005746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23782A (zh) * | 2010-04-19 | 2011-10-19 |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散热器 |
CN102440085B (zh) * | 2009-05-22 | 2013-05-2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140120A (zh) * | 2011-12-05 | 2013-06-05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模块及其组构方法 |
CN106255396A (zh) * | 2016-10-18 | 2016-12-21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管片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 |
CN106304805A (zh) * | 2016-10-18 | 2017-01-04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板翅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 |
CN106332529A (zh) * | 2016-10-18 | 2017-01-11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管带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 |
CN112333974A (zh) * | 2020-05-06 | 2021-02-05 | 宁波佰士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紊流效果好的鳍片散热器 |
-
2006
- 2006-01-21 CN CNA2006100332229A patent/CN101005746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40085B (zh) * | 2009-05-22 | 2013-05-2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223782A (zh) * | 2010-04-19 | 2011-10-19 |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散热器 |
CN102223782B (zh) * | 2010-04-19 | 2015-03-25 |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散热器 |
CN103140120A (zh) * | 2011-12-05 | 2013-06-05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模块及其组构方法 |
CN103140120B (zh) * | 2011-12-05 | 2017-06-30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模块及其组构方法 |
CN106255396A (zh) * | 2016-10-18 | 2016-12-21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管片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 |
CN106304805A (zh) * | 2016-10-18 | 2017-01-04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板翅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 |
CN106332529A (zh) * | 2016-10-18 | 2017-01-11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管带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 |
CN106332529B (zh) * | 2016-10-18 | 2019-06-11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管带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 |
CN106255396B (zh) * | 2016-10-18 | 2019-06-11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管片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 |
CN106304805B (zh) * | 2016-10-18 | 2019-06-11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板翅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 |
CN112333974A (zh) * | 2020-05-06 | 2021-02-05 | 宁波佰士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紊流效果好的鳍片散热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05746A (zh) | 散热器 | |
CN101115372B (zh) | 热交换器 | |
CN100444714C (zh) | 散热器 | |
CN101351109A (zh) | 散热装置 | |
TWI667445B (zh) | 雙面吹脹板、雙面吹脹板的嵌鉚結構以及其嵌鉚方法 | |
JP3167994U (ja) | 渦流発生器を具えるヒートシンク装置 | |
CN100343985C (zh) | 散热装置 | |
CN100493317C (zh) | 散热器 | |
CN100499977C (zh) | 散热装置 | |
CN101641001B (zh) | 散热装置 | |
CN100530616C (zh) | 散热模组 | |
CN216288405U (zh) | 一种基于扰流强化换热的高效散热器 | |
CN100533716C (zh) | 散热装置 | |
CN201476667U (zh) | 可增加散热面积的热管式散热鳍片 | |
CN2691054Y (zh) | 热管散热装置 | |
CN201589566U (zh) | 散热鳍片组及具有该散热鳍片组的散热装置 | |
CN101208000A (zh) | 散热结构 | |
CN100574593C (zh) | 散热器 | |
CN100510603C (zh) | 一种散热装置 | |
CN102036536A (zh) | 散热装置 | |
JP3146030U (ja) | 放熱フィンの構造およびその放熱フィンを使用した放熱モジュール | |
CN101621906B (zh) | 散热装置 | |
CN2762345Y (zh) | 散热器 | |
TWI285084B (en) | Heat sink | |
CN101098608B (zh) | 散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