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0042C - 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0042C
CN100580042C CN 200710051852 CN200710051852A CN100580042C CN 100580042 C CN100580042 C CN 100580042C CN 200710051852 CN200710051852 CN 200710051852 CN 200710051852 A CN200710051852 A CN 200710051852A CN 100580042 C CN100580042 C CN 10058004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visible light
clear paint
infrared absorption
bind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518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3357A (zh
Inventor
钱俊
刘武辉
黎厚斌
马立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ZHONGXIN JINGHUA COLOR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ZHONGXIN JINGHUA COLOR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ZHONGXIN JINGHUA COLOR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ZHONGXIN JINGHUA COLOR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7100518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0042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33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3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00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0042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先将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磷酸三丁酯按1~2∶10~12∶1~1.5∶2~4的重量比混合,在水浴温度下进行预聚,至粘度100~500厘泊,以成为红外吸收涂料的粘接剂;然后取出40%~60%重量的粘结剂,向其中加入TiO2、Fe3O4、MnO2、CuO、CdTe、PbS和/或Cr2O3的纳米粒子以成为有机近红外吸收剂,使有机近红外吸收剂和剩余充分混合即成为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该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可用于制作隐身衣、防侦察探测材料、红外防伪油墨,不论是军事上还是民用方面,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潜在经济效益显著。

Description

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涂料工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涂料工业是一个与石油化工、高新材料、能源交通、机械制造等众多行业交叉相关联的技术行业体系,也历来被视为所在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从日常用品到国防尖端产品,涂料的身影无处不在,不论是在人们平常娱乐的扑克牌上,还是在战时的伪装涂料及航天武器系统上都可用到。近年来,国外在研究并改进传统吸收涂料的同时,隐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的武器系统中,并已作为军事领域中首要的高技术被列为“竞争战略”的基本要素。美国是最早开展红外隐身涂料的的国家,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国地面装备红外隐身涂料研制工作已初见成效。1980年代中叶,西方各国纷纷介入红外隐身涂料研究,德、英、法、日、加、澳在这一时期均有反映这方面工作的信息出现。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始用具有红外吸收功能的纤维制成军服武装部队,这种具有红外吸收功能就是对人体释放的红外线有很好的屏蔽作用。因为隐身织物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工艺稳定、易于批量生产且可实现多频谱隐身功能,国际上正大力发展此种材料。随着先进红外探测器等先进探测设备的相继问世,隐身材料正朝着可见光、红外吸收和激光隐形涂料、红外和激光兼容伪装涂料等复合隐身技术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在多功能和宽频技术上的研究比较滞后,虽然有报道说研究的隐身材料其红外发射率达到0.5以下,但均没有进入实用阶段,需进一步显著降低涂层的物体的全发射率值。而对于新型隐身材料诸如纳米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及自适应智能材料用于红外隐身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有成果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把纳米材料运用于红外隐身技术中来显著降低涂层的物体的全发射率值。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该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先将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磷酸三丁酯按1~2∶10~12∶1~1.5∶2~4的重量比混合,在水浴温度下进行预聚,至粘度100~500厘泊,以成为从可见光到远红外都透明的粘结剂;然后取出40%~60%重量的粘结剂,向其中加入占涂料总重量0.5%~10%的TiO2和/或0.5%~10%的Fe3O4和/或0.5%~10%的CuO和/或0.5%~10%的CdTe和/或0.5%~10%的PbS和/或0.5%~10%的Cr2O3和/或0.5%~10%的MnO2的纳米粒子以成为有机近红外吸收剂,最后使有机近红外吸收剂和剩余粘结剂充分混合即成为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是将稀土金属和有机材料金属所形成的一种有机络合物作为一种吸收红外颜料,这种红外吸收涂料的整个涂层借助于细分散的颜料对于太阳光的吸收作用和基料的红外辐射特性,构成了光谱选择吸收作用,它在红外镜下是一黑白世界。即把纳米材料运用到红外隐身技术中,达到显著降低涂层的物体的全发射率值的效果。该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中的粘结剂为有机的聚丙烯酸酯树脂,有机近红外吸收剂由TiO2、Fe3O4、MnO2、CuO、CdTe、PbS和/或Cr2O3的纳米粒子与粘结剂混合而成,因此这种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为了不使自身成为辐射源,选用的粘结剂必须有较低的红外吸收率。因此,适宜的粘结剂应是对红外辐射高透明或高反射的材料。
本发明将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磷酸三丁酯按比例混合,在水浴温度下进行预聚,至粘度(100~500厘泊)适中,以成为红外吸收涂料的粘结剂。据实测,其在8~14m范围内,透明度可达0.8,既有较低的红外吸收率,又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的红外透明聚合物,是比较理想的红外隐身涂料粘结剂。
该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用有机的聚丙烯酸酯树脂作为粘结剂,对微米波透明,在工作温度下稳定性好,与颜料相容性好,附着力强,可以使整个涂层借助于细分散的颜料对于太阳光的吸收作用和基料的红外辐射特性,构成了光谱选择吸收作用。
2、由于一般涂料粘结剂的反射率较高,主要靠调节颜料来使涂料满足要求,因而颜料是影响涂料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发明用的颜料是稀土金属和有机材料金属所形成的一种有机络合物作为一种吸收红外颜料。着色颜料粒子大小对隐身性能影响很大,本发明用的是TiO2、Fe3O4、MnO2等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粒子,粒子尺寸小于红外波长,大于近红外波长。这样既具有良好的红外透明性,又具有一定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反射。
纳米材料对波的透射率及吸收率比微粉材料要大得多,除具有极好的吸收特性外,同时具备宽频带、兼容性好、质量小和厚度簿等特点。该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添加纳米材料,在制备工艺及所用着色颜料方面大胆创新。适用于传统的涂层技术,使传统涂层的功能得到飞跃性提高,其复合涂层可见光的透射比和近红外区的屏蔽率最高均可达80%以上,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为1(全反射)、在红外区的反射率为0(全吸收)。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由于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坚固耐用、成本低廉,是隐身材料中最重要的品种。可用于制备对人体释放的红外线有很好的屏蔽作用的隐身衣、用于透明材料上制成防侦察探测材料、用于制作红外防伪油墨。它还可以制备成各种颜色,除对可见光的反射与背景一致外(即是透明的),对红外光的是吸收(即是黑色的)的,与各种不同的背景均保持一致。将这种红外吸收材料涂在坦克、飞机和重要军事目标上,能使敌人的红外探测器收不到我们目标的红外辐射以致失效,可以降低红外探测系统的发现距离,规避红外制导弹的有效攻击,使红外探测器不能发现目标或不易发现目标,以达到隐身的目的,从而提高武器装备的战场生存力。用于卫星和科研上的红外探测器,可增加它的灵敏度,在民用的消防红外探测器上涂敷本产品同样也可以提高其探测灵敏度。
具体实施方式
这种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不论是军事上还是民用,其应用前景相当广泛,潜在的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突出特点和显著进步。
实施例1:
将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磷酸三丁酯按重量比2∶10∶1∶3混合,在水浴温度下进行预聚,至粘度为180厘泊,以成为红外吸收涂料的粘接剂;然后在60%的粘接剂中加入占涂料总重量6%的TiO2、2.3%的CuO、0.9%的CdTe、1%的MnO2的纳米粒子以成为有机近红外吸收剂,最后使有机近红外吸收剂和剩余粘结剂充分混合即成为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
利用制得的涂料印刷在布上制成的“隐身衣”,则“隐身衣”上的这种具有红外吸收功能的涂料可以对人体释放的红外线有很好的屏蔽作用,能有效的防止“走光”。即是将它应用在衣服上,做成一件吸收红外衣服,即成为视频隐身技术,针对红外照相、红外摄像等观测手段而采取的隐身技术。其目的是目标在可见光下是透明的,而在红外下是黑色的,可以隐身,以防止不法之徒,这将是模特和“星”防“走光”的上上策。
所制成的吸收红外衣服特性是:
1、吸收红外效果独特,红外吸收波谱宽,可吸收1-20um波段的红外。
2、稳定性强,吸光度大,吸收峰形尖锐,在可见光区基本无吸收。
3、吸收效率高,可大于95%;吸收性能稳定,一致性好。
4、溶解度好。
5、不含任何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无害、无污染。
6、具有微波吸收性能,吸收14dB,频宽8mm-L波段都具有吸收性能。
实施例2:
将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磷酸三丁酯按重量比1∶12∶1.5∶2.5混合,在水浴温度下进行预聚,至粘度为480厘泊,以成为红外吸收涂料的粘接剂;然后在50%粘接剂中加入占涂料总重量9.2%的TiO2、3%的Cr2O3、0.7%的Fe3O4、2.9%的MnO2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粒子以成为有机近红外吸收剂,最后使有机近红外吸收剂和剩余粘结剂充分混合即成为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
将制得的涂料涂刷于建筑物玻璃、汽车窗玻璃等场合,涂层可见光的透射比和近红外区的屏蔽率最高均可达80%以上,在保证充分透过可见光的同时即使是高度灵敏的红外探测器,也不能侦察到建筑物或汽车里面的情况。且该涂料还具有下列特点:
1、附着力优良,与任何表面都能附着牢固。
2、具有优良的耐候性,不粉化、不龟裂、抗变色。
3、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防霉菌。
4、透明、平光,无镜面反射。
实施例3:
将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磷酸三丁酯按重量比2∶10∶1.5∶4混合,在水浴温度下进行预聚,至粘度为300厘泊,以成为红外吸收涂料的粘接剂;然后在45%的粘接剂中加入占涂料总重量8.5%的TiO2、1.5%的Fe3O4、0.6%的PbS、0.9的%MnO2的纳米粒子以成为有机近红外吸收剂,最后使有机近红外吸收剂和剩余粘结剂充分混合即成为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
制得的这种涂料是一种红外防伪油墨,将它印刷在商品上,则印刷在承印物上的图案、文字等标记是无色透明的,在普通光下没有任何标记的地方,利用红外检测仪可发现设定的防伪图案。例如一付外表普通的扑克牌,用红外吸收油墨在反面印刷了正面的标记,如果用红外镜片就可以从反面看到黑色的暗记,从而知道它正面是什么。

Claims (5)

1、一种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先将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磷酸三丁酯按1~2∶10~12∶1~1.5∶2~4的重量比混合,在水浴温度下进行预聚,至粘度100~500厘泊,以成为从可见光到远红外都透明的粘结剂;然后取出40%~60%重量的粘结剂,向其中加入占涂料总重量0.5%~10%的TiO2和/或0.5%~10%的Fe3O4和/或0.5%~10%的CuO和/或0.5%~10%的CdTe和/或0.5%~10%的PbS和/或0.5%~10%的Cr2O3和/或0.5%~10%的MnO2的纳米粒子以成为有机近红外吸收剂,最后使有机近红外吸收剂和剩余粘结剂充分混合即成为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步骤如下:先将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磷酸三丁酯按1~2∶10~12∶1~1.5∶2~4的重量比混合,在水浴温度下进行预聚,至粘度100~500厘泊,以成为从可见光到远红外都透明的粘结剂;然后取出40%~60%重量的粘结剂,向其中加入占涂料总重量0.5%~10%的TiO2和/或0.5%~10%的Fe3O4和/或0.5%~10%的CuO和/或0.5%~10%的CdTe和/或0.5%~10%的PbS和/或0.5%~10%的Cr2O3和/或0.5%~10%的MnO2的纳米粒子以成为有机近红外吸收剂,最后使有机近红外吸收剂和剩余粘结剂充分混合即成为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的用途,是将其用于制备对人体释放的红外线有很好的屏蔽作用的隐身衣。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的用途,是将其用于透明材料上制成防侦察探测材料。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的用途,是将其用于制作红外防伪油墨。
CN 200710051852 2007-04-12 2007-04-12 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ctive CN10058004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51852 CN100580042C (zh) 2007-04-12 2007-04-12 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51852 CN100580042C (zh) 2007-04-12 2007-04-12 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3357A CN101033357A (zh) 2007-09-12
CN100580042C true CN100580042C (zh) 2010-01-13

Family

ID=38730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51852 Active CN100580042C (zh) 2007-04-12 2007-04-12 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004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5215B (zh) * 2009-07-28 2012-10-17 李博航 实现隐形的军事伪装设施
CN102002365B (zh) * 2009-08-31 2013-08-21 南京希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纳米荧光材料组合物及其在隐形防伪产品中的应用
CN102086311B (zh) * 2009-12-08 2012-10-03 沈阳临德陶瓷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红外隐身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1862058B (zh) * 2009-12-30 2013-03-20 无锡百和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远红外线锦纶粘扣带的制造方法
CN103880383B (zh) * 2012-12-19 2016-08-03 辽宁省轻工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民用灶具的红外涂料及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3113782B (zh) * 2013-02-05 2014-10-0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含二氧化钛的双波长吸光水性防伪油墨添加剂的制备工艺
CN106382854B (zh) * 2016-09-08 2018-04-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可见光与红外兼容伪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6734384B2 (ja) * 2016-09-21 2020-08-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組成物、形成体、積層体、遠赤外線透過フィルタ、固体撮像素子、赤外線カメラおよび赤外線センサ
CN107502085B (zh) * 2017-07-13 2020-07-17 北京华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近红外吸收颜料的透明隔热涂层及制备方法
CN109772664A (zh) * 2017-11-14 2019-05-21 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 可见光与热红外双迷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25160A (zh) * 2018-04-01 2018-08-21 于美花 一种隐身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68060B (zh) * 2018-10-19 2021-02-09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光谱选择性高温太阳能吸收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39621A (zh) * 2019-12-12 2021-01-19 济宁长缨野营装备有限公司 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复合多频谱隐身的一体化材料
CN111363399A (zh) * 2020-03-11 2020-07-0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红外吸收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3756089B (zh) * 2021-10-26 2023-05-23 成都海蓉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低透气量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红外隐身涂料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沐磊,王丽熙,黄芸,张其土.材料导报,第21卷第1期. 2007
红外隐身涂料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沐磊,王丽熙,黄芸,张其土.材料导报,第21卷第1期. 2007 *
防红外丙烯酸伪装涂料的研制. 李劲松,王海荣,张海信,韩建昭.中国涂料,第2期. 2002
防红外丙烯酸伪装涂料的研制. 李劲松,王海荣,张海信,韩建昭.中国涂料,第2期. 20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3357A (zh) 2007-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0042C (zh) 可见光红外吸收透明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614058B (zh) 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56675A (zh) 一种水性防腐蚀隔热迷彩伪装复合涂层
CN104629641B (zh) 一种双层聚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68812B (zh) 热线屏蔽氯乙烯膜制造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热线屏蔽氯乙烯膜
KR102036669B1 (ko) 코팅 시스템
CN101870842B (zh) 水性冷颜料双涂层多功能隔热外墙涂料及制备方法
CN102925050B (zh) 水性红外-激光复合隐身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8610725A (zh) 多波段、多层电磁匹配伪装涂料体系及其应用
CN101899249A (zh) 一种透明隔热防紫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12277A (zh) 彩色太阳热反射降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5800B (zh) 一种热反射涂层布
CN101650977B (zh) 纳米铁氧化物/石墨复合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10991B (zh) 一种兼容雷达和红外隐身织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189594A (zh) 一种新型水性防水隔热装饰性涂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2662254B (zh)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伪装涂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634349A (zh) 彩色反射隔热降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76046A (zh) 一种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毫米波-厘米波多频谱隐身一体化的复合涂层
CN106700880A (zh) 一种飞机隐身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80043A (zh) 水性光谱仿生伪装涂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054540A (zh) 一种红外线吸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可用于红外隐身的涂料
CN104861762B (zh) 一种透明玻璃隔热材料及其应用
CN106634503A (zh) 高耐润滑油性能近红外低反射与8~14μm低发射率兼容涂料与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3509379B (zh) 一种片状磁性红外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73202A (zh) 热反射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UBEI ZHONGXIN JINGHUA COLOR PRINTI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WUHAN UNIVERSITY

Effective date: 200909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911

Address after: Hubei province Dawu County Industrial Park Post encoding: 432800

Applicant after: Hubei Zhongxin Jinghua Color Print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Wuchang Luojiashan post encoding: 430072

Applicant before: Wuhan University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UBEI JINGHUA COLOR PRINTI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UBEI ZHONGXIN JINGHUA COLOR PRINTI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2800 Hubei province Dawu County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HUBEI ZHONGXIN JINGHUA COLOR PRINT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2800 Hubei province Dawu County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Hubei Zhongxin Jinghua Color Print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