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7443C - 多芯书写工具 - Google Patents
多芯书写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77443C CN100577443C CN200610067467A CN200610067467A CN100577443C CN 100577443 C CN100577443 C CN 100577443C CN 200610067467 A CN200610067467 A CN 200610067467A CN 200610067467 A CN200610067467 A CN 200610067467A CN 100577443 C CN100577443 C CN 10057744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forementioned
- writing instrument
- operating body
- beam barrel
- scrip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芯书写工具,其具有:轴筒;多个书写体,它们以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收容在轴筒内;弹性体,其将前述各个书写体向后方预紧;操作体,其连结在前述各个书写体的后端;以及多个窗孔,它们贯穿设置在径方向上,在前述轴筒的侧壁上向前后方向延伸。在这里,通过使一个操作体沿着窗孔向前方滑动,使连结在该一个操作体上的书写体笔尖从轴筒的前端孔凸出,同时使已经凸出的其他书写体笔尖没入轴筒内。另外,书写体以及操作体能够从轴筒内拆下且能够插入轴筒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芯书写工具。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在轴筒内收容了多个书写体的多芯书写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这种书写工具中,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结构:在各书写体的后部连接设置隆起部的滑动体,使隆起部向轴筒的外侧凸出,将隆起部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安装在滑动体上,由此,在更换成使用者喜欢的书写体时,不会错误地选择书写体,另外,还可以选择隆起部的形状和花纹。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15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前述现有的多芯书写工具,在用户更换成与更换前收容于轴筒内的书写体不同种类的书写体时,以使滑动体留在轴筒内的状态,从滑动体上拆下书写体和隆起部,之后,在滑动体上安装新的书写体和新的隆起部。因此,书写体的更换操作复杂,有时候用户无法进行迅速且可靠地进行更换,并且,在同时更换多个书写体的情况下,有时候会错误地将书写体和不与该书写体对应的隆起部安装在一个滑动体上。另外,因为前述隆起部是小部件,所以容易丢失。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前述现有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芯书写工具,其可以容易地将用户喜欢的书写体和与其对应的操作体更换到轴筒内,并且,可以迅速且可靠地更换书写体和操作体。另外,在本发明中,“前”是指笔尖侧,“后”是指相反侧。
[1]本发明的要点为(技术方案1):一种多芯书写工具,其在轴筒2内以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收容多个书写体6,利用弹性体8将前述各个书写体6向后方预紧,在前述各个书写体6的后端连结与各个书写体6相对应的操作体7,在轴筒2侧壁上沿径方向贯穿设置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窗孔41,使前述各个操作体7从前述各个窗孔41向径方向外侧凸出,通过使一个操作体7沿着窗孔41向前方滑动,使连结在该一个操作体7上的书写体6的笔尖61从轴筒2的前端孔31凸出,同时使先前处于凸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61没入轴筒2内,该多芯书写工具的构成方式为,可以将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从轴筒2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2内。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用户可以拆下轴筒2内的书写体6而更换成喜欢的书写体6,同时操作体7也可以从轴筒2内拆下,更换成适于该书写体6的,可以防止书写体6和操作体7之间错误的连结。如果是操作体7不能从轴筒2内拆下而更换的结构,则可以更换的书写体6的种类仅限于与收容在轴筒2内的操作体7对应的书写体6,不能自由更换用户喜欢的书写体6。另外,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不需要更换现有这种小部件,从而可以迅速且可靠地进行更换操作。
另外,在本发明中,与书写体6对应的操作体7,优选是具有与书写体6对应的识别显示的操作体7。前述识别显示例如可以举出墨水颜色显示、笔尖尺寸的显示、笔迹宽度的显示、笔尖种类的显示等。另外,在本发明中,书写体6例如可以举出圆珠笔、标记笔、自动铅笔等。另外,在本发明中,轴筒2也可以由以下部分构成:前轴3,其具有书写体6的笔尖61可以凸出的前端孔31;以及后轴4,其在侧壁上具有窗孔41且后端具有开口部42。另外,前述后轴4以相对于前述前轴3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构成,作为书写体6采用自动铅笔,利用前述后轴4的前进使铅芯可以进出。另外,在本发明中,收容于轴筒2内的书写体6的根数,只要是2根或2根以上即可,具体地说,可以举出2根、3根、4根、5根、6根等。此外,在本发明中,书写体和连结在该书写体的后端的操作体,也可以由两者形成一体的1个部件构成。
[2]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技术方案1)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2):其构成方式为,可以将各个书写体6从轴筒2内拆下来更换,同时在轴筒2的后端设置使窗孔41向后方开口的开闭自由的开口部42,可以通过前述开口部42,将操作体7从轴筒2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2内。
另外,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中,各个书写体6可以通过轴筒2的后端的开口部42进行更换,或者也可以设置向轴筒2的前方开口的开口部,通过该开口部进行更换。前述轴筒2的后端的开口部42,只要至少是在将操作体7从轴筒2内拆下时和将操作体7插入轴筒2内时开口即可。
[3]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3):其构成方式为,可以通过前述开口部42,将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从轴筒2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2内的。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3),因为可以将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这两个部件通过一个部位(即开口部42)进行更换,所以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的更换操作变得简单,能够迅速且可靠地进行该更换操作。另外,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3)中,前述轴筒2的后端的开口部42,只要至少是在将操作体7从轴筒2拆下时和将操作体7插入轴筒2内时开口即可。
[4]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3)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4):其构成方式为,可以通过前述开口部42,将书写体6和操作体7以连结状态从轴筒2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2内。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4),利用可以将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以连结状态从轴筒2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2内的结构,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的更换操作变得更简单,任何用户都能够迅速且可靠地进行该更换操作。另外,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4),如果将书写体6和操作体7以连结状态提供给用户,则不需要用户对书写体6和操作体7进行连结,当更换书写体6时,能够可靠地防止错误地连结书写体6和与该书写体6对应的操作体7。
[5]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5):其构成方式为,可以将书写体6和操作体7以连接状态从轴筒2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2内。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5),利用可以将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以连结状态从轴筒2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2内的结构,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的更换操作变得更简单,任何用户都能够迅速且可靠地进行该更换操作。另外,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5),如果将书写体6和操作体7以连结状态提供给用户,则不需要用户对书写体6和操作体7进行连结,当更换书写体6时,能够可靠地防止错误地连结书写体6和与该书写体6对应的操作体7。
[6]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6):在封闭前述开口部42时,在轴筒2的后端部形成没入状态的书写体6的操作体7可以抵接的抵接壁部51,在将前述开口部42打开时,前述抵接壁部51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从前述轴筒2后端去除。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6),因为在将开口部42打开时,抵接壁部51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从轴筒2的后端部被去除,所以在将开口部42打开时,在没入状态的书写体6的操作体7可以抵接的位置上不存在抵接壁部51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由此,在更换操作体7时,可以将前述轴筒2的后端的开口部42充分大地打开,从而可以容易地将操作体7从轴筒2内拆下。如果抵接壁部51全部被固定在轴筒2的后端从而无法移动,则即使轴筒2后端的开口部42使窗孔41向后方打开,在操作体7的更换时,向开口部42的后方的开口量也不充分,有时难以容易地从开口部42拆下操作体7。
[7]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7):在将前述开口部42打开时,利用弹性体8向后方的预紧,没入状态的操作体7从前述开口部42向外部凸出。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7),因为将开口部42打开时,各个操作体7处于从轴筒2后端的开口部42向后方凸出的状态,所以即使不使轴筒2后端的开口部42朝下,也能够容易地拆下操作体7。
[8]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8):在前述轴筒2内壁上设置弹性体8前端在轴方向上抵接的弹性体支撑部9,在前述弹性体支撑部9上形成将弹性体8的前端部在径方向上保持的保持部92。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8),因为在将操作体7从轴筒2内拆下时,弹性体8的前端部在径方向上由保持部92保持,所以能够防止弹性体8从轴筒2内向外部脱落。如果弹性体8从轴筒2内向外部脱落,则插入新的操作体7时需要再次插入弹性体8的麻烦,并且有可能丢失弹性体8。前述保持部92保持弹性体8的前端部的结构,例如,可以举出将弹性体8的前端部外表面保持在径方向内侧的结构,或者将弹性体8的前端部内表面保持在径方向外侧的结构。
[9]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9):在轴筒2后端部的开口部42的窗孔41内壁两侧上,具备限制操作体7的侧面插入时的方向的引导部421。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9),利用引导部421可以抑制将操作体7以不恰当的方向插入轴筒2内。并且,前述引导部421优选设定为仅在操作体7的操作部71朝向径方向外侧的状态下可以插入的形状。由此,在将操作体7以径方向的内和外的方向为反方向(即操作体7的操作部71朝向内侧的状态)插入的情况下,操作体7不能从开口部42插入轴筒2内,可以防止操作体7错误地组装。
[10]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10):在前述轴筒2后端部上设置可以自由开闭前述开口部42的盖部5。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0),通过设置盖部5可以可靠地封闭开口部42。如果不存在盖部5,则难以可靠地封闭开口部42。
[11]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0)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11):在前述盖部5的前表面上形成没入状态的书写体6的操作体7可以抵接的抵接壁部51。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1),在更换操作体7时,通过打开盖部5,使抵接壁部51从与操作体7抵接的位置移动,从而可以将前述轴筒2后端的开口部42充分地打开,能够容易地将操作体7从轴筒2内拆下。如果为抵接壁部51固定在轴筒2的后端而无法移动的结构,则即使轴筒2后端的开口部42使窗孔41向后方打开,在更换操作体7时,向开口部42后方的开口量也不充分,有时难以容易地从开口部42拆下操作体7。
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1)中,前述开闭自由的盖部5只要至少在开口部42封闭时使抵接壁部51配置在可以与操作部71抵接的适当位置上即可,没有必要完全封闭开口部42。另外,前述盖部5至少一个部位通过压入、越过卡合、或者螺合等以装卸自由的方式安装在轴筒2的后端部上。前述盖部5的安装方式为,在书写体6的操作体7抵接在抵接壁部51上时,至少不会因弹性体8产生的向后方预紧力而脱落。
[12]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1)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12):在前述盖部5对开口部42进行封闭的过程中,前述盖部5向前方推压操作体7。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2),因为利用由盖部5封闭开口部42的操作,将操作体7向前方推压,所以在由盖部5封闭开口部42之前,没有必要将处于凸出状态的操作体7用手指向前方推压。由此,由盖部42封闭开口部42的操作容易。
[13]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13):将前述各个操作体7着色成在所连结的书写体6内部收容的墨水颜色。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3),将各个操作体7着色成与收容在内部的墨水颜色相同的颜色或者大致相同的颜色,利用从轴筒2的窗孔41露出的操作部,可以容易地识别笔尖凸出操作的书写体6的墨水颜色。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3),特别是在将开口部42打开时操作体7处于从开口部42凸出状态的情况下(技术方案7的情况),对于与应拆下的墨水颜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通过识别从开口部42凸出的该书写体的操作体7的墨水颜色,可以从开口部42容易地进行识别。另外,处于与前述被着色的操作体7连结的状态的书写体6,在收容在轴筒2内之前的状态(即处于轴筒2的外部的状态)的情况下,通过识别操作体7,从较远处也能够容易地识别书写体6的墨水颜色。
[14]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0)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14):前述盖部5的一端部以可以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在轴筒2的后端部上。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4),前述盖部5在对开口部42进行开闭时安装在轴筒2的后端部上,无法从轴筒2脱离。因此,能够防止盖部5的丢失。如果盖部5丢失,则失去了与没入状态的书写体6的操作部71抵接的抵接壁部51,无法作为多芯书写工具来使用。另外,前述盖部5可以是以下任一种结构,即,将开口部42从封闭状态向后方转动而开口的结构,或者将开口部42从封闭状态向周方向转动而开口的结构。
[15]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4)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15):在前述盖部5的另一端部(即盖部5的一端部的相反侧端部)上设置卡合部53,在轴筒2的后端部上设置可以与前述盖部的卡合部自由卡合/脱离的被卡合部45。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5),盖部5能够容易地将开口部42打开,同时盖部5能够可靠地将开口部42保持为封闭状态。
[16]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0)中,要点(技术方案6)为:将封闭前述开口部42的盖部5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螺合在轴筒2的后端部上。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6),通过将盖部5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螺合在轴筒2的后端部上,能够可靠地封闭开口部42。如果不存在盖部5,则难以可靠地封闭开口部42。
[17]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6)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17):在前述盖部5的内周面上设置内螺纹部54,在前述轴筒2后端部的外周面上设置可以与前述内螺纹部54螺合的外螺纹部45。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7),轴筒2的后端部利用将前述窗孔41向后方开口的开口部42在径方向上被分割,容易向径方向外侧扩张变形,但通过在盖部5的内周面上设置内螺纹部54,在前述轴筒2的后端部外周面上设置可以与前述内螺纹部54螺合的外螺纹部45,能够防止前述轴筒2向后端部的径方向外侧的扩张变形。
[18]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0)中,要点(技术方案18)为:在前述盖部5上设置至少两个卡合部53A、53B,在径方向上被前述开口部42分割的轴筒2的各个后端部上,设置前述卡合部53A、53B可以卡合的被卡合部45A、45B。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8),通过在轴筒2的后端部上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设置盖部5,能够可靠地封闭开口部42。如果不存在盖部5,则难以可靠地封闭开口部42。特别是,盖部5至少具备两个卡合部53A、53B,在利用前述开口部42在径方向被分割的轴筒2的各个后端部上,具备可以卡合在前述卡合部53A、53B上的被卡合部45A、45B,因此,因为由卡合部53A、53B和被卡合部45A、45B构成的卡合部位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所以在将盖部5安装在轴筒2的后端部,利用前述两个部位或两个部位以上的卡合部位卡合时,能够充分地保持盖部5和轴筒2的后端部之间的稳定的安装状态。如果由卡合部53A、53B和被卡合部45A、45B构成的卡合部位只有一个,则在将盖部5安装在轴筒2的后端部上,使卡合部53A、53B和被卡合部45A、45B卡合时,盖部5会晃动,有时无法保持稳定的安装状态。
另外,因为前述盖部5通过两个部位或两个部位以上的卡合部位稳定地安装在轴筒2的后端部上,所以从笔尖凸出状态转换到笔尖没入状态的书写体6的后端部的操作体7,即使利用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力而强力地抵接在抵接壁部51上,也不会担心盖部5容易地脱落,如果前述卡合部位只有一个,则由于操作体和盖部5的抵接壁部之间的止动,有时候盖部5会脱落。
[19]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8)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19):在盖部5的内表面上设置前述各个卡合部53A、53B,在轴筒2后端部的外表面上设置前述各个被卡合部45A、45B。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9),轴筒2的后端部利用使前述窗孔41向后方开口的开口部42而在径方向上被分割,容易向径方向外侧扩张变形,但通过将各个卡合部53A、53B设置在盖部5的径方向内表面上,将前述各个被卡合部45A、45B设置在轴筒2的后端部的径方向外表面上,可以防止前述轴筒2的后端部向径方向外侧的扩张变形。
[20]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8)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20):将前述抵接壁部51插入配置在前述开口部42中,前述抵接壁部51限制前述开口部42内壁的向内变形。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0),在使盖部5的径方向内表面的卡合部53A、53B和轴筒2的后端部的外表面的被卡合部45A、45B卡合时,利用后端开口的窗孔41在径方向上被分割的后轴4的后端部容易向径方向向内变形,但通过将前述抵接壁部51插入配置在开口部42中,前述抵接壁部51限制开口部42内壁的向内变形,可以充分抑制在使盖部5的卡合部53A、53B卡合在后轴4的后端部的被卡合部45A、45B上时,轴筒2的后端部在径方向上向内变形。
[21]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8)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21):前述盖部5具备主体52和从该主体52向前方凸出的至少2根脚片,在前述各个脚片的径方向内表面上形成卡合部53A、53B,另一方面,在前述轴筒2后端部的各个侧壁的径方向外表面上,形成可以与前述卡合部53A、53B在轴方向上越过卡合的被卡合部45A、45B。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1),在至少2根脚片上分别设置卡合部53A、53B,将可以与前述卡合部53A、53B越过卡合的被卡合部45A、45B设置在窗孔41之间的轴筒2的后端部侧壁上,由此,没有必要使盖部5从轴筒2的后端向后方较大地凸出。
[22]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8)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22):前述盖部5具备主体52和从该主体52向前方凸出的至少2根脚片,在前述各个脚片的径方向内表面上形成卡合部53A、53B,另一方面,在前述轴筒2后端的开口部42的两侧,形成可以与前述卡合部53A、53B在径方向上滑动卡合的被卡合部45A、45B。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2),可以较大地设置卡合部53A、53B和被卡合部45A、45B的卡合量(例如凸出部的高度、槽部的深度),能够更进一步保持稳定的卡合状态。
[23]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8)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23):前述盖部5具备主体52和形成于前述主体52径方向的两侧的2个卡合部53,另一方面,在前述轴筒2的后端开口部42的两侧形成被卡合部45A、45B,前述卡合部53A、53B和前述被卡合部45A、45B,可以通过使盖部5相对于轴筒2的后端部在周方向上旋转来卡合。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3),可以较大地设置卡合部53A、53B和被卡合部45A、45B的卡合量(例如凸出部的高度、槽部的深度),能够更进一步保持稳定的卡合状态。
[24]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中,要点(技术方案24)为:其构成方式为,窗孔41周壁的至少一个部位在径方向上可以分离,在将前述窗孔41周壁的至少一个部位在径方向上分离时,可以通过前述窗孔41周壁的分离部位,将操作体7从轴筒2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2内。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4),将窗孔41周壁的至少一个部位在径方向上分离的结构可以是以下结构中的任一个,即,在窗孔41的周壁形成与窗孔41连通的开口部的结构,或者在窗孔41周壁形成不与窗孔41连通的开口部的结构。另外,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4)中,各个书写体6可以通过对轴筒2的窗孔41周壁进行分离来更换,或者也可以设置向轴筒2的前方开口的开口部(例如,利用装卸自由的前轴3和后轴4构成轴筒2,通过拆下前轴3在后轴4的前端设置开口部),通过该开口部进行更换。另外,前述窗孔41的周壁,是指位于窗孔41周围的轴筒2的侧壁。
[25]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4)中,要点(技术方案25)为:其构成方式为,可以通过前述窗孔41的周壁的分离部位,将操作体7以及书写体6从轴筒2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2内。
[26]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4)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26):其构成方式为,窗孔41周壁的至少前端或者后端可以在径方向上分离,通过使前述窗孔41的周壁的前端或者后端在径方向上分离,将窗孔41向前方或者后方开放。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6),更换操作体7时,可以将从窗孔41凸出的操作体7,通过向前方或者后方开放的窗孔41从轴筒2内拆下,所以,操作体7的更换操作变得更容易。
[27]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4)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27):其构成方式为,伴随前述窗孔41周壁后端在径方向上分离,轴筒2后端部的侧壁可以在径方向上分离,在前述轴筒2后端部的侧壁上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设置盖部5,利用安装在前述轴筒2后端部侧壁上的盖部5,使轴筒2后端部的侧壁保持合体状态。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7),书写使用时通过将盖部5安装在轴筒2的后端部的侧壁,以合体状态稳定地保持轴筒2的后端部侧壁,可以防止轴筒2的后端部侧壁在径方向上分离。如果书写使用时轴筒2的后端部侧壁在径方向上分离,则会担心向后方预紧状态的操作体7向外部飞出。
[28]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4)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28):其构成方式为,可以将书写体5和操作体6以连结状态从轴筒2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2内。
[29]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中,要点(技术方案29)为:其构成方式为,轴筒2由具备前端孔31的前轴3和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连结在该前轴3后端部上的后轴4构成,前述后轴4具备窗孔41和使该窗孔41向前方开口的切口部42,在将前述后轴4从前轴3分离时,可以通过前述切口部42将操作体6从轴筒2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2内。
[30]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9)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30):其构成方式为,可以将书写体5和操作体6以连结状态下轴筒2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2内。
[31]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9)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31):后轴4的前端部利用切口部42被分割为多份,在前轴3的内部设置前述后轴4的前端部可以插入的多个卡合孔32。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31),后轴4的前端部(即后轴4的前端部的被分割为多个的各个分割片)插入前轴3的卡合孔22中,由此,能够抑制后轴4的前端部向径方向内侧的变形以及向径方向外侧的变形。另外,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31)优选将卡合孔32的个数设定成与后轴4的前端部的被分割的分割根数相同。由此,在将被分割为多个的后轴4的前端部插入前轴3的各个卡合孔32中时,能够使前轴3和后轴4的周方向的方向可靠地吻合在适当的方向上。
[32]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31)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32):在前轴3的内壁上设置弹性体7的前端在轴方向上抵接的弹性体支撑部8,前述弹性体支撑部8外壁和前轴3内壁之间形成前述卡合孔32。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32),通过使用弹性体支撑部8而容易形成卡合孔32。另外,优选前述弹性体支撑部8由与前轴3不同的部件构成,固定在前轴3的内壁上,但也可以与前轴3内壁一体地形成。
[33]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29)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33):在前述前轴3的内壁上设置弹性体7的前端部在轴方向上抵接的弹性体支撑部8,在前述弹性体支撑部8上形成在径方向上保持弹性体7前端部的保持部82。
(可替换笔芯)
[34]本发明的要点(技术方案34)为,一种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1(技术方案1)中使用的的可替换笔芯,即,一种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使用时在轴筒6内收容多根,使连结在各自后端的操作体4从轴筒6的侧壁凸出,通过对前述操作体4向前方进行滑动操作,使笔尖从轴筒6前端进出,该可替换笔芯在收容于轴筒6内之前的状态下,由以下部分构成:圆珠笔头2(笔尖),在其前端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圆珠;墨水收容管3,其前端固定该圆珠笔头2且内部收容墨水;以及操作体4(墨水颜色显示部),其连结在该墨水收容管3的后端且着色成墨水收容管3内的墨水颜色。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4),通过从外部识别向轴方向后侧较大凸出的操作体4(即墨水颜色显示部),容易地进行墨水收容管3内的墨水颜色的识别,从较远的位置也可以识别。其结果,用户在商店中购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时,以及在将新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收容在轴筒6内时的任一情况下,都不会担心选择与期望的墨水颜色不同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此外,在本发明中,墨水收容管和连结在该墨水收容管的后端的操作体,也可以由两者形成一体的1个部件构成。
[35]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4)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35):前述操作体4具备小径部42和径方向尺寸大于该小径部的大径部41。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5),可以在前述大径部41上构成大面积的墨水颜色显示部,墨水颜色的识别更加容易。另外,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5),墨水收容管3和操作体4为连结状态,在用户从轴筒6内拆下时以及插入轴筒6内时,容易摘下操作体4的大径部41,比较方便。另外,前述大径部41只要至少设置在操作体4的1个部位上即可,但也可以设置在操作体4的多个部位。
[36]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5)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36):前述大径部41的径方向尺寸大于墨水收容管3的外径。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5),可以在前述大径部41上构成大面积的墨水颜色显示部,墨水颜色的识别更加容易。另外,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5),墨水收容管3和操作体4为连结状态,在用户从轴筒6内拆下时以及插入轴筒6内时,容易摘下操作体4的大径部41,比较方便。另外,前述大径部41只要至少设置在操作体4的1个部位上即可,但设置在操作体4的多个部位,从能够得到更大面积的墨水显示部这一点来说,是优选的。
[37]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5)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37):前述大径部41是两面具备平面部41a的板状。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7),前述平面部41a成为大面积的墨水颜色显示部,能够高效地形成大面积的墨水颜色显示部。另外,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7),在将多根捆起时,操作体4之间接触而后端部不会膨大,处理容易。另外,前述大径部41只要作为整体是板状即可,也可以在前述平面部41a上具备稍微的凸起和台阶部。
[38]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5)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38):前述大径部41设置在操作体4的后部。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8),可以使大径部41看起来如同安装在从墨水收容管3的后端向后方凸出的旗杆上的旗子,提高操作体4(墨水颜色显示部)的外观性。另外,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8),因为大径部41形成在操作体4的后部,所以墨水收容管3和操作体4为连结状态,在用户从轴筒6内拆下时以及插入轴筒6内时,更加容易摘下操作体4的大径部41,比较方便。
[39]在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4)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39):在前述操作体4的被识别面积最大的状态下,前述操作体4的识别面积设定为大于或等于墨水收容管3的识别面积的10%。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9),墨水颜色的识别更加可靠。如果操作体4的识别面积不足墨水收容管3的识别面积的10%,则根据操作体4进行墨水颜色的识别变得困难。另外,前述识别面积是指,从一定方向识别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时的面积。
[40]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4)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40):前述可替换笔芯1收容在由透明材料构成的包装袋5中。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40),可以容易地识别着色成墨水颜色的操作体4,同时可以防止用户购买前操作体4从墨水收容管3脱落的情况。
[41]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40)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41):在收容于前述包装袋5中的状态下,可以从包装袋5的外部正面识别前述操作体4的最大识别面积。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41),在收容于包装袋5的状态下,可以从包装袋5的外部正面识别操作体4的最大识别面积,由此,不会担心收容操作体4的部分的包装袋5厚度增加,可以在有限的保管空间中以将放入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的多个包装袋5重叠的状态进行保管。
[42]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40)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42):前述操作体4具备径方向尺寸大于墨水收容管3外径的大径部41,前述大径部41是两面具备平面部41a的板状,在收容于前述包装袋5中的状态下,可以从包装袋5的外部正面识别前述操作体4的大径部41的平面部41a(最大识别面积)。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42),在收容于包装袋5中的状态下,可以从包装袋5的外部正面识别前述操作体4的大径部41的平面部41a(最大识别面积),由此,不会担心收容操作体4的部分的包装袋5厚度增加,可以在有限的保管空间中以将放入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的多个包装袋5重叠的状态进行保管。
[43]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40)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43):前述包装袋5在一端具备吊孔51,在前述可替换笔芯1收容于前述包装袋5中的状态下,操作体4配置在前述吊孔51侧。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43),在包装袋5是吊起状态时,圆珠笔头2(笔尖)朝下,可以防止墨水收容管3内墨水的后退。另外,操作体4位于上方,因此,用户在购买时,容易一边识别操作体4的墨水颜色显示一边取下包装袋5。
[44]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40)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44):前述包装袋5在一端具备吊孔51,在前述可替换笔芯1收容于前述包装袋5中的状态下,圆珠笔头2配置在前述吊孔51侧。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44),在包装袋5是吊下状态时,圆珠笔头2(笔尖)朝上,不会担心从圆珠笔头2的前端漏出墨水。
[45]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40)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45):前述包装袋5在一端具备吊孔51,在前述吊孔51附近的包装袋5表面上,设置着色成墨水收容管3内墨水颜色的着色部52。另外,前述吊孔51也可以形成为切口状或者钩状。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45),能够同时识别前述吊孔51附近的包装袋5表面的着色部52和着色成墨水颜色的操作体4,因此,墨水颜色的识别变得更容易,从较远的位置也可以识别墨水颜色。
[46]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4)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46):前述墨水收容管3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构成,前述墨水收容管3内收容的墨水是染料墨水。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46),收容在墨水收容管3内的墨水是染料墨水(含有染料作为着色剂的墨水),因此,与颜料墨水的情况相比,即使识别了墨水收容管3也不能容易地识别墨水颜色,由此,反而着色成墨水颜色的操作体4作为颜色突出点而显眼,提高可替换笔芯整体的外观性。前述染料墨水可以是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中的任一个。
[47]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34)中,优选方式为(技术方案47):在前述圆珠笔头2的前端,固定着防止笔尖干燥用的覆盖树脂21。
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47),通过在圆珠笔头2的前端上固定防止笔尖干燥用的覆盖树脂21,防止在连接操作体4的状态下,在用户开始书写使用之前笔尖的干燥,可以适当地进行保管。特别是在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技术方案47)是容易产生蒸发的水性墨水的情况下更有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多芯书写工具,可以更换成用户喜欢的书写体,同时操作体也可以更换成与该书写体适当对应的,可以防止书写体和操作体的错误连结。另外,不需要现有这种小部件的更换,可以迅速且可靠地进行更换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2的多芯书写工具,可以更换成用户喜欢的书写体,同时操作体也可以更换成与该书写体适当对应的,可以防止书写体和操作体的错误连结。另外,不需要现有这种小部件的更换,可以迅速且可靠地进行更换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3的多芯书写工具,书写体以及操作体的更换操作简单,可以迅速且可靠地进行其更换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4的多芯书写工具,书写体以及操作体的更换操作更加简单,任意用户都可以迅速且可靠地进行其更换操作。另外,如果将书写体和操作体以连结状态提供给用户,则用户不需要连结书写体和操作体,能够可靠地防止在更换书写体更换时,错误地连结书写体和与其对应的操作体。
根据技术方案5的多芯书写工具,书写体以及操作体的更换操作简单,可以迅速且可靠地进行其更换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6的多芯书写工具,在更换操作体时,可以将轴筒后端的开口部打开得充分大,可以容易地将操作体从轴筒内拆下。
根据技术方案7的多芯书写工具,在将开口部打开时,即使没使轴筒后端的开口部向下,也可以容易地拆下操作体。
根据技术方案8的多芯书写工具,可以防止在将操作体从轴筒内拆下时,弹性体从轴筒内向外部脱落。
根据技术方案9的多芯书写工具,利用引导部,可以抑制将操作体以不正确的方向插入轴筒内。
根据技术方案10的多芯书写工具,通过设置盖部,可以可靠地封闭开口部。
根据技术方案11的多芯书写工具,更换操作体时,使抵接壁部从与操作体抵接的位置移动,可以将轴筒后端的开口部打开得充分大,可以容易地将操作体从轴筒内拆下。
根据技术方案12的多芯书写工具,利用盖部将开口部封闭的操作变得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13的多芯书写工具,利用从轴筒的窗孔露出的操作部,可以容易地识别进行笔尖凸出操作的书写体的墨水颜色。
根据技术方案14的多芯书写工具,可以防止盖部的丢失。
根据技术方案15的多芯书写工具,盖部能够容易地将开口部打开,并且,盖部能够使开口部可靠地保持封闭状态。
根据技术方案16的多芯书写工具,可以可靠地封闭开口部。
根据技术方案17的多芯书写工具,可以防止轴筒的后端部向径方向外侧的扩张变形。
根据技术方案18的多芯书写工具,可以充分地保持盖部和轴筒后端部之间的稳定的安装状态。
根据技术方案19的多芯书写工具,可以防止前述轴筒的后端部向径方向外侧的扩张变形。
根据技术方案20的多芯书写工具,可以充分地抑制在将盖部的卡合部在后轴后端部上与被卡合部卡合时,轴筒后端部向径方向内侧的变形。
根据技术方案21的多芯书写工具,没有必要使盖部从轴筒后端向后方凸出得大。
根据技术方案22的多芯书写工具,可以将卡合部和被卡合部的卡合量设定得大,能够进一步保持稳定的卡合状态。
根据技术方案23的多芯书写工具,可以将卡合部和被卡合部的卡合量设定得大,能够进一步保持稳定的卡合状态。
根据技术方案24的多芯书写工具,可以更换成用户喜欢的书写体,同时,操作体也可以更换成与该书写体适当对应的操作体,能够防止书写体和操作体的错误连结。另外,不需要进行现有这种小部件的更换,可以迅速且可靠地进行更换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25的多芯书写工具,可以通过窗孔的周壁的分离部位更换操作体以及书写体,可以更换成用户喜欢的书写体,同时操作体也可以更换成与该书写体适当对应的,可以防止书写体和操作体的错误连结。另外,书写体以及操作体的更换操作简单,可以迅速且可靠地进行其更换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26的多芯书写工具,在操作体更换时,可以将从窗孔凸出的操作体,通过向前方或者后方开放的窗孔从轴筒内拆下,因此,操作体的更换操作更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27的多芯书写工具,通过书写使用时将盖部安装在轴筒后端部的侧壁上,可以防止轴筒的后端部的侧壁在径方向上分离。
根据技术方案28的多芯书写工具,书写体以及操作体的更换操作更加简单,任意用户都可以迅速且可靠地进行其更换操作。另外,如果将书写体和操作体以连结状态提供给用户,则用户不需要连结书写体和操作体,可以可靠防止在更换书写体时,错误连结书写体和与其对应的操作体。
根据技术方案29的多芯书写工具,可以更换成用户喜欢的书写体,同时,操作体也可以更换成与该书写体适当对应的操作体,能够防止书写体和操作体的错误连结。另外,不需要进行现有这种小部件的更换,可以迅速且可靠地进行更换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30的多芯书写工具,书写体以及操作体的更换操作更加简单,任意用户都可以迅速且可靠地进行其更换操作。另外,如果将书写体和操作体以连结状态提供给用户,则用户不需要连结书写体和操作体,可以可靠防止在更换书写体时,错误连结书写体和与其对应的操作体。
根据技术方案31的多芯书写工具,可以抑制后轴前端部向径方向内侧的变形以及向径方向外侧的变形。
根据技术方案32的多芯书写工具,形成卡合孔变得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33的多芯书写工具,可以防止在从轴筒内拆下操作体时,弹性体从轴筒内向外部脱落。
根据技术方案34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墨水颜色的识别变得容易,从较远的位置也可以识别。其结果,不会担心选择与期望墨水颜色不同的可替换笔芯。
根据技术方案35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可以在大径部上构成大面积的墨水颜色显示部,墨水颜色的识别更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36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可以在大径部上构成大面积的墨水颜色显示部,墨水颜色的识别更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37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可以更高效地形成大面积的墨水颜色显示部。
根据技术方案38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操作体的外观性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39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墨水颜色的识别变得更可靠。
根据技术方案40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可以容易地识别着色成墨水颜色的操作体,同时可以防止在用户购买之前操作体从墨水收容管脱落。
根据技术方案41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不会担心收容操作体的部分的包装袋的厚度增加,可以在有限的保管空间中,以将放入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的多个包装袋重叠的状态进行保管。
根据技术方案42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不会担心收容操作体的部分的包装袋的厚度增加,可以在有限的保管空间中,以将放入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的多个包装袋重叠的状态进行保管。
根据技术方案43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在包装袋是吊起状态时,笔尖朝下,防止墨水收容管内墨水的后退,并且,操作体位于上方,用户在购买时,容易一边识别操作体的墨水颜色显示,一边取下包装袋。
根据技术方案44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在包装袋是吊起状态时,笔尖朝上,可以防止墨水从圆珠笔头的前端漏出。
根据技术方案45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墨水颜色的识别更加容易,从较远的位置也可以识别墨水颜色。
根据技术方案46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着色成墨水颜色的操作体作为颜色突出点而显眼,提高可替换笔芯整体的外观性。
根据技术方案47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防止在连接操作体的状态下,在用户开始书写使用之前笔尖的干燥,可以适当地进行保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第1实施方式的全部笔尖没入状态(非书写时)的纵剖面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多芯书写工具的一个笔尖凸出的状态(书写时)的纵剖面图。
图3是表示将图1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开口部封闭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放大剖面图。
图5是表示将图1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开口部打开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将图1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开口部封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7是表示将图1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开口部打开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第2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第3实施方式的全部笔尖没入状态(非书写时)的纵剖面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多芯书写工具的一个笔尖凸出的状态(书写时)的纵剖面图。
图11是图9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省略了后端部的操作体的A-A线放大剖面图。
图12是图11的B-B线剖面图。
图13是图11的C-C线剖面图。
图14是图11的D-D线剖面图。
图15是表示将图9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开口部封闭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将图9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开口部打开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第4实施方式的全部笔尖没入状态(非书写时)的纵剖面图。
图18是表示图17的多芯书写工具的一个笔尖凸出的状态(书写时)的纵剖面图。
图19是图17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省略了后端部的操作体的A-A线放大剖面图。
图20是图19的B-B线剖面图。
图21是图19的C-C线剖面图。
图22是图19的D-D线剖面图。
图23是图19的E-E线剖面图。
图24是表示将图17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开口部封闭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5是表示将图17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开口部打开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第5实施方式的全部笔尖没入状态(非书写时)的纵剖面图。
图27是表示图26的多芯书写工具的一个笔尖凸出的状态(书写时)的纵剖面图。
图28是省略了图26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部的操作体的F-F线放大剖面图。
图29是图28的G-G线剖面图。
图30是图28的H-H线剖面图。
图31是图28的I-I线剖面图。
图32是表示将图26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开口部封闭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3是表示将图26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开口部打开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4是表示本发明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第6实施方式的全部笔尖没入状态(非书写时)的纵剖面图。
图35是表示图34的多芯书写工具的一个笔尖凸出的状态(书写时)的纵剖面图。
图36是省略了图34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部的操作体的J-J线放大剖面图。
图37是图36的K-K线剖面图。
图38是图36的L-L线剖面图。
图39是图36的M-M线剖面图。
图40是图36的N-N线剖面图。
图41是图36的O-O线剖面图。
图42是表示将图34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开口部封闭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3是表示将图34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开口部打开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4是表示本发明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第7实施方式的全部笔尖没入状态(非书写时)的纵剖面图。
图45是表示图44的多芯书写工具的一个笔尖凸出的状态(书写时)的纵剖面图。
图46是图44的多芯书写工具的A-A线剖面图。(但是,省略了书写体、操作体、弹性体、以及卡止壁部。)
图47是图46的B-B线剖面图。
图48是图46的C-C线剖面图。
图49是图46的D-D线剖面图。
图50是表示图46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将窗孔周壁分离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51是表示本发明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第8实施方式中的将窗孔周壁分离的状态的纵剖面图。(但是,省略了书写体、操作体、弹性体、以及卡止壁部。)
图52是表示本发明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第9实施方式的全部笔尖没入状态(非书写时)的纵剖面图。
图53是表示图52的多芯书写工具的一个笔尖凸出的状态(书写时)的纵剖面图。
图54是图52的多芯书写工具的A-A线剖面图。(但是,省略了书写体、操作体、弹性体、以及卡止壁部。)
图55是图54的B-B线剖面图。
图56是表示图54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将前轴和后轴分离的状态的纵剖面图。(但是,省略了书写体、操作体、弹性体、以及卡止壁部。)
图57是本发明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的正视图。
图58是图57的右侧视图。
图59是将图57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收容于包装袋中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60是将图57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收容于包装袋中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61是表示收容了多根图57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全部笔尖没入状态(非书写时)的纵剖面图。
图62是表示将图61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打开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3是本发明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第10实施方式的轴筒后端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64是表示将图63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开口部打开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斜视图。
图65是本发明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第11实施方式的轴筒后端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66是表示将图65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开口部打开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斜视图。
图67是本发明的多芯书写工具的第12实施方式的轴筒后端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68是表示将图67的多芯书写工具的后端开口部打开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至图7中表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1,在轴筒2内以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收容着多根(具体地说是2根)书写体6。前述各个书写体6利用弹性体8(具体地说是压缩螺旋弹簧)向后方预紧。
(轴筒)
前述轴筒2由以下部分构成:前轴3,其由细尖状的圆筒体构成;以及圆筒状的后轴4,其通过螺合或者压入安装在该前轴3的后端部上。在前述前轴3的前端上,向轴方向贯穿设置书写体6的笔尖61可以凸出的前端孔31。前述前轴3和后轴4由合成树脂(例如,聚碳酸酯等)的注塑成型得到。
在前述后轴4的后部侧壁上,向径方向贯穿设置多条(具体地说是2条)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状窗孔41。前述2条窗孔形成于彼此相对于轴线对称的位置上。另外,在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上,形成在轴方向上贯通且向径方向外侧开口的开口部42。前述开口部42在后轴4的后端(即轴筒2的后端)与窗孔41连通,由此,以窗孔41后端向后方切开的方式向后方开口。另一方面,前述窗孔41的前端保持封闭。
在前述开口部42两侧内壁上形成引导部421,其在操作体7插入时与操作体7的侧面滑动接触,限制操作体7侧面的方向。并且,在前述引导部421上形成操作体7的防脱凸起76可以插入的凹部421a。前述引导部421被设定为仅在操作体7的操作部71朝向径方向外侧的状态下才可以插入的形状。
另外,在前述后轴4的窗孔41之间的侧壁内表面上,形成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肋部构成的卡止壁部43,在前述卡止壁部43上卡止着笔尖61凸出时的书写体6的操作体7的后端。
在前述后轴4的窗孔41之间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笔夹44。
(盖部)
在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上,以可以自由转动的方式,设置使前述开口部42自由开闭的盖部5。前述盖部5的一端部利用铰链部52以可以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在笔夹44基部上。前述铰链部52在以笔尖朝下正视笔夹44时的笔夹44的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由此,前述盖部5在大致前后方向上自由转动。在前述盖部5的前表面形成抵接壁部51。前述抵接壁部51上,将连接在没入状态的书写体6后端上的各个操作体7的后端止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铰链部52具体地说,采用利用转动轴以可以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的结构,但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以下结构,即,利用可以弯曲变形的具有可挠性的连接部或者薄壁部一体地连接。
在前述盖部5的另一端部的前表面上设置卡合部53(具体地说,形成卡合凹部或者卡合孔部)。在后轴4的后端上,设置可以与前述卡合部53卡合的被卡合部45(具体地说,凸出设置卡合凸部)。在前述卡合部53(卡合凹部或者卡合孔部)的内表面上形成向内凸起,另一方面,在前述被卡合部45(卡合凸部)的外表面上,形成可以越过前述向内凸起而卡止的向外凸起。
前述卡合部53和前述被卡合部45之间,在盖部5将开口部42封闭时处于相互卡合状态(具体地说,处于外向凸出越过向内凸起而卡止的状态),在由弹性体8向后方预紧引起的操作体7和盖部5前表面的抵接壁部51之间的抵接时,该卡合状态不解除,盖部5就不会打开。
另外,除了前述卡合部53和被卡合部45的结构以外,也可以是以下结构,即,前述卡合部53由卡合凸部构成,前述被卡合部45由卡合凹部或者卡合孔部构成。
(书写体)
前述各个书写体6是可替换圆珠笔芯,由圆珠笔头(即笔尖61)和墨水收容管62构成,该圆珠笔头的前端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圆珠,该墨水收容管62在前端具备该圆珠笔头且后端开口。在前述墨水收容管62的内部,收容由具有剪切减粘性的水性凝胶墨水、低粘度的水性墨水、低粘度的油性墨水、或者高粘度的油性墨水构成的墨水。在前述墨水是具有剪切减粘性的水性凝胶墨水、低粘度水性墨水、低粘度油性墨水的情况下,在墨水收容管62内的墨水后端,充填随着墨水消耗而前进的由高粘度流体构成的追随体。
另外,前述圆珠笔头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利用弹性体等将前端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的圆珠向前方预紧,以使圆珠与前述缘部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另外,圆珠笔头也可以利用压入等直接安装在墨水收容管62的前端开口部上,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笔尖支架固定在墨水收容管的前端开口部上。
(操作体)
在前述各个书写体6的后端(即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上安装操作体7。前述各个操作体7具备:操作部71,其形成于后端部且从轴筒2的窗孔41向外部凸出;前侧凸出部72,其设置在该操作部71的相反侧;后侧凸出部73,其设置在该操作部71相反侧的前侧凸出部72的后方;嵌入部74,其形成于前端部且嵌入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中;以及凸缘部75,其形成于该嵌入部74的后方。前述嵌入部74在嵌入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时,并不完全堵塞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以使墨水收容管62的内部和外部可以通气。另外,在前述凸缘部75的前表面卡止着弹性体8的后端。另外,在前述操作体7的两个侧面上形成防脱凸起76。前述防脱凸起76可以卡合在窗孔41的两个侧壁内表面上。
在书写体6的笔尖61是没入状态时,安装在该书写体6上的操作体7的后端部被形成于盖部5的前表面上的抵接壁部51止动。另一方面,在书写体6的笔尖61是凸出状态时,安装在该书写体6上的操作体7的后端部与形成于轴筒2内壁上的卡止壁部43卡止。
与处于笔尖没入状态的书写体6的后端连结的操作体7的前侧凸出部72,在将该操作体7的操作部71向前方滑动操作时,与连结在先前处于笔尖凸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6后端上的操作体7的后侧凸出部73抵接,以解除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凸出状态。
(识别显示)
前述各个操作体7被着色为与收容在所连结的书写体6内部(即墨水收容管62内部)的墨水颜色大致相同的颜色。具体地说,前述操作体7分别由被着色成与所连结的书写体6的墨水颜色大致相同颜色的合成树脂的成型体构成。由此,前述操作体7具有由墨水颜色显示构成的识别显示。例如,与墨水颜色是黑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黑色,与墨水颜色是蓝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蓝色,与墨水颜色是红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红色,与墨水颜色是绿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绿色。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墨水颜色互不相同的2根书写体6收容于轴筒2内。
特别是,在墨水收容管62由不透明材料构成的结构的情况下,或者墨水收容管62由透明材料构成,同时内部墨水是染料墨水的结构的情况下,难以从外部识别内部的墨水颜色,但将操作体7着色成与墨水颜色大致相同颜色则有效发挥作用,在存在于轴筒2外部的更换前的书写体6中,能够容易地从外部识别内部墨水颜色。
另外,在各个书写体6是笔尖61的圆珠尺寸互不相同的圆珠笔的情况下,优选将由表示笔尖61的圆珠的外径尺寸的数字构成的识别显示设置在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另外,在各个书写体6是笔尖61的形状互不相同的书写工具的情况下,优选将与笔尖61的形状相对应的识别显示设置在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另外,由表示前述笔尖61的圆珠的外径尺寸的数字构成的识别显示、以及与笔尖61形状相对应的识别显示,也可以设置在着色成前述墨水颜色的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前述识别显示利用印刷、粘贴标签、凸出设置、凹入设置等方法设置在操作体7上。
(弹性体支撑部)
在轴筒2的内壁(即后轴4的内壁)上,设置圆筒状的弹性体支撑部9。前述弹性体支撑部9在轴方向上贯穿设置插入书写体6的多个(具体地说是2个)内孔91。在前述弹性体支撑部9的后表面和各个操作体7的凸缘部75的前表面之间配置弹性体8。在前述各个弹性体8的内部插入书写体6,并且,各个弹性体8的前端利用弹性体支撑部9的后表面卡止,各个弹性体8的后端卡止在操作体7的凸缘部75的前表面上。
另外,在弹性体支撑部9后表面的各个内孔91的周围,形成由向后方凸出的筒状凸出部构成的保持部92。各个弹性体8的前端部外表面压入并保持在前述各个保持部92的内表面上。由此,能够防止在更换各个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时,各个弹性体8从轴筒2内通过开口部42而脱落。
前述各个弹性体8将各个操作体7(即各个书写体6)一直向后方预紧。前述各个弹性体8在笔尖凸出状态以及笔尖没入状态中的任一个都处于压缩状态(即书写体6被向后方预紧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各个操作体7的前后窜动。
(笔尖的出没)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笔尖61的出没动作进行说明。
在对一个操作体7的操作部71进行抵抗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而沿着窗孔41向前方滑动操作时,该被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的前侧凸出部72,将先前处于凸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6的操作部71的后侧凸出部73向径方向外侧推开。由此,轴筒2内壁的卡止壁部43和操作体7之间的卡止状态被解除,其他书写体6利用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而向后方移动,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61没入轴筒2内,其他书写体6的操作部71的后端与盖部5前表面的抵接壁部51抵接并被止动。与前述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61没入同时,与前述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连结的书写体6的笔尖61由轴筒2的前端孔31向外部凸出,并且,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的后端,卡止在轴筒2内壁的卡止壁部43上,保持该笔尖凸出状态。
(书写体以及操作体的更换)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的更换进行说明。
更换书写体6时,从盖部5将轴筒2后端的开口部42封闭的状态(参照图3以及图6),将盖部5的与铰链部52相反一侧的操作端部向后方推压,解除卡合部53和被卡合部45之间的卡合,使盖部5向后方转动,将轴筒2的后端的开口部42打开。如果将前述开口部42打开,则各个操作体7利用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从前述开口部42向后方外部凸出。在将前述轴筒2的后端的开口部42打开的状态(参照图5以及图7)下,通过取出操作体7,将处于与该操作体7相互连结状态的书写体6通过前述开口部42从轴筒2内取出,之后,将处于相互连结状态的新书写体6和新操作体7通过前述开口部42插入轴筒2内。然后,使各个操作体7的后端抵接在盖部5的抵接壁部51上,一边将各个操作体7向前方推压一边使盖部向前方转动,然后,使卡合部53和被卡合部45卡合,将开口部42封闭。由此,完成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的更换操作。
[第2实施方式]
图8中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1的结构为,如图8所示,在与铰链部52相反一侧的盖部5的端部(操作端部)上一体地形成笔夹,在盖部5的封闭状态时,前述笔夹成为向前方延伸设置的状态,由此,可以通过对笔夹进行转动操作而对盖部5进行开闭操作。此外,因为其它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第3实施方式]
图9至图16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1,在其轴筒2内以可以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收容多根(具体地说是2根)书写体6。前述各个书写体6利用弹性体8(具体地说,是压缩螺旋弹簧)向后方预紧。
(轴筒)
前述轴筒2由以下部分构成:前轴3,其由细尖状的圆筒体构成;以及圆筒状的后轴4,其通过螺合或者压入安装在该前轴3的后端部上。在前述前轴3的前端上,向轴方向贯穿设置书写体6的笔尖61可以凸出的前端孔31。前述前轴3和后轴4由合成树脂(例如,聚碳酸酯等)的注塑成型得到。
在前述后轴4的后部侧壁上,向径方向贯穿设置多条(具体地说是2条)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状窗孔41。前述2条窗孔形成于彼此相对于轴线对称的位置上。另外,在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上,形成在轴方向上贯通且向径方向外侧开口的开口部42。前述开口部42在后轴4的后端(即轴筒2的后端)与窗孔41连通,由此,以窗孔41后端向后方切开的方式向后方开口。另一方面,前述窗孔41的前端保持封闭。
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轴筒2的后端部)的侧壁,利用前述后端向后方开口的窗孔41,在径方向上被分割。另外,在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侧壁的外周面上形成外螺纹部45。
在前述开口部42的前端的两侧内壁上形成引导部421,其在操作体7插入时与操作体的侧面滑动接触,限制操作体7侧面的方向。并且,在前述引导部421上形成操作体7的防脱凸起76可以插入的凹部421a。
另外,在前述后轴4的窗孔41之间的侧壁内表面上,形成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肋部构成的卡止壁部43,在前述卡止壁部43上卡止着笔尖61凸出时的书写体6的操作体7的后端。
在前述后轴4的窗孔41之间的侧壁外面上设置笔夹44。
(盖部)
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上,以可以自由装卸的方式螺合可以封闭前述开口部42的盖部5。前述盖部5由前端被开口的筒部53和与该筒部53内表面(详细地说,是该筒部53的后端部的内周面)一体地连结的芯部52构成。在前述筒部53的内周面上形成内螺纹部54。前述筒部53的内螺纹部54,与后轴4后端部的外螺纹部45相螺合。
前述芯部52的前端部具有圆柱形状,在前述盖部5螺合到后轴4的后端部上时(即,筒部53的内螺纹部54和后轴4后端部的外螺纹部45相螺合时),插入引导部421内,同时成为将连结在没入状态的书写体6后端上的各个操作体7的后端止动的抵接壁部51。此外,在将盖部5的筒部53螺合到后轴4的后端部上时,前述芯部52的后部外周面与外周面具有外螺纹部45的后轴4的后端部的内周面抵接。由此,可以抑制后端由开口的窗孔41在径方向被分割的后轴4的后端部,在将盖部5的筒部53螺合到后轴4的后端部上时,向径方向内侧的变形。
(书写体)
前述各个书写体6是可替换圆珠笔芯,由圆珠笔头(即笔尖61)和墨水收容管62构成,该圆珠笔头的前端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圆珠,该墨水收容管62在前端具备该圆珠笔头且后端开口。在前述墨水收容管62的内部,收容由具有剪切减粘性的水性凝胶墨水、低粘度的水性墨水、低粘度的油性墨水、或者高粘度的油性墨水构成的墨水。在前述墨水是具有剪切减粘性的水性凝胶墨水、低粘度水性墨水、或者低粘度油性墨水的情况下,在墨水收容管62内的墨水后端,充填随着墨水消耗而前进的由高粘度流体构成的追随体。
另外,前述圆珠笔头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利用弹性体等将前端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的圆珠向前方预紧,以使圆珠与前述缘部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另外,圆珠笔头也可以利用压入等直接安装在墨水收容管62的前端开口部上,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笔尖支架固定在墨水收容管的前端开口部上。
(操作体)
在前述各个书写体6的后端(即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上安装操作体7。前述各个操作体7具备:操作部71,其形成于后端部且从轴筒2的窗孔41向外部凸出;前侧凸出部72,其设置在该操作部71的相反侧;后侧凸出部73,其设置在该操作部71相反侧的前侧凸出部72的后方;嵌入部74,其形成于前端部且嵌入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中;以及凸缘部75,其形成于该嵌入部74的后方。前述嵌入部74在嵌入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时,并不完全堵塞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以使墨水收容管62的内部和外部可以通气。另外,在前述凸缘部75的前表面卡止着弹性体8的后端。另外,在前述操作体7的两个侧面上形成防脱凸起76。前述防脱凸起76能够卡合在窗孔41的两个侧壁内表面上。
在书写体6的笔尖61是没入状态时,安装在该书写体6上的操作体7的后端部被形成于盖部5的前表面上的抵接壁部51止动。另一方面,在书写体6的笔尖61是凸出状态时,安装在该书写体6上的操作体7的后端部与形成于轴筒2内壁上的卡止壁部43卡止。
与处于笔尖没入状态的书写体6的后端连结的操作体7的前侧凸出部72,在将该操作体7的操作部71向前方滑动操作时,与连结在先前处于笔尖凸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6后端上的操作体7的后侧凸出部73抵接,以解除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凸出状态。
(识别显示)
前述各个操作体7被着色为与收容在所连结的书写体6内部(即墨水收容管62内部)的墨水颜色大致相同的颜色。具体地说,前述操作体7分别由被着色成与所连结的书写体6的墨水颜色大致相同颜色的合成树脂的成型体构成。由此,前述操作体7具有由墨水颜色显示构成的识别显示。例如,与墨水颜色是黑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黑色,与墨水颜色是蓝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蓝色,与墨水颜色是红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红色,与墨水颜色是绿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绿色。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墨水颜色互不相同的2根书写体6收容于轴筒2内。
另外,在各个书写体6是笔尖61的圆珠尺寸互不相同的圆珠笔的情况下,优选将由表示笔尖61的圆珠的外径尺寸的数字构成的识别显示设置在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另外,在各个书写体6是笔尖61的形状互不相同的书写工具的情况下,优选将与笔尖61的形状相对应的识别显示设置在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另外,由表示前述笔尖61的圆珠的外径尺寸的数字构成的识别显示、以及与笔尖61形状相对应的识别显示,也可以设置在着色成前述墨水颜色的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前述识别显示利用印刷、粘贴标签、凸出设置、凹入设置等方法设置在操作体7上。
特别是,在墨水收容管62由不透明材料构成的结构的情况下,或者墨水收容管62由透明材料构成,同时内部墨水是染料墨水的结构的情况下,难以从外部识别内部的墨水颜色,但将操作体7着色成与墨水颜色大致相同颜色则有效发挥作用,在存在于轴筒2外部的更换前的书写体6中,可以容易地从外部识别内部墨水颜色。
(弹性体支撑部)
在轴筒2的内壁(即后轴4的内壁)上,设置圆筒状的弹性体支撑部9。前述弹性体支撑部9在轴方向上贯穿设置插入书写体6的多个(具体地说是2个)内孔91。在前述弹性体支撑部9的后表面和各个操作体7的凸缘部75的前表面之间配置弹性体8。在前述各个弹性体8的内部插入书写体6,并且,各个弹性体8的前端利用弹性体支撑部9的后表面卡止,各个弹性体8的后端卡止在操作体7的凸缘部75的前表面上。
另外,在弹性体支撑部9后表面的各个内孔91的周围,形成由向后方凸出的筒状凸出部构成的保持部92。各个弹性体8的前端部外表面压入并保持在前述各个保持部92的内表面上。由此,可以防止在更换各个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时,各个弹性体8从轴筒2内通过开口部42而脱落。
前述各个弹性体8将各个操作体7(即各个书写体6)一直向后方预紧。前述各个弹性体8在笔尖凸出状态以及笔尖没入状态中的任一个都处于压缩状态(即书写体6被向后方预紧的状态),由此,可以防止各个操作体7的前后窜动。
(笔尖的出没)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笔尖61的出没动作进行说明。
在对一个操作体7的操作部71进行抵抗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而沿着窗孔41向前方滑动的操作时,该被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的前侧凸出部72,将先前处于笔尖凸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6的操作体7的后侧凸出部73向径方向外侧推开。由此,轴筒2内壁的卡止壁部43和操作体7之间的卡止状态被解除,其他书写体6利用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而向后方移动,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61没入轴筒2内,其他书写体6的操作体7的后端与盖部5前表面的抵接壁部51抵接并被止动。与前述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61没入同时,与前述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连结的书写体6的笔尖61由轴筒2的前端孔31向外部凸出,并且,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的后端,卡止在轴筒2内壁的卡止壁部43上,保持该笔尖凸出状态。
(书写体以及操作体的更换)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的更换进行说明。
更换书写体6时,从盖部5将轴筒2后端的开口部42封闭的状态(参照图15),解除盖部5的内螺纹部54和轴筒2的后端部的外螺纹部45之间的螺合状态,通过将盖部5从轴筒2的后端部拆下,将轴筒2的后端的开口部42打开。如果将前述开口部42打开,则各个操作体7利用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从前述开口部42向后方外部凸出。在将前述轴筒2的后端的开口部42打开的状态(参照图16)下,通过取出操作体7,将处于与该操作体7相互连结状态的书写体6通过前述开口部42从轴筒2内取出,之后,将处于相互连结状态的新书写体6和新操作体7通过前述开口部42插入轴筒2内。然后,使各个操作体7的后端抵接在盖部5的抵接壁部51上,一边将各个操作体7向前方推压,一边将前述盖部5螺合在轴筒2的后端部上,将开口部42封闭。由此,完成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的更换操作。
[第4实施方式]
图17至图25中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1,在其轴筒2内以可以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收容多根(具体地说是2根)书写体6。前述各个书写体6,利用弹性体8(具体地说,是压缩螺旋弹簧)向后方预紧。
(轴筒)
前述轴筒2由以下部分构成:前轴3,其由细尖状的圆筒体构成;以及圆筒状的后轴4,其通过螺合或者压入安装在该前轴3的后端部上。在前述前轴3的前端上,向轴方向贯穿设置书写体6的笔尖61可以凸出的前端孔31。前述前轴3和后轴4由合成树脂(例如,聚碳酸酯等)的注塑成型得到。
在前述后轴4的后部侧壁上,向径方向贯穿设置多条(具体地说是2条)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状窗孔41。前述2条窗孔41形成于彼此相对于轴线对称的位置上。另外,在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上,形成在轴方向上贯通且向径方向外侧开口的开口部42。前述开口部42在后轴4的后端(即轴筒2的后端)与窗孔41连通,由此,窗孔41后端向后方开口。另一方面,前述窗孔41的前端保持封闭。
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轴筒2的后端部)的侧壁,利用前述后端向后方开口的两条窗孔41,在径方向上被分成2部分。另外,在前述在径方向上被分成2部分的后轴4后端部侧壁的各个外周面上,一体地形成由向外凸起构成的被卡合部45A、45B。前述2个被卡合部45A、45B,设置在彼此相对于轴线对称的位置上。
在前述开口部42的两侧内壁上形成引导部421,其限制操作体7的侧面插入时的径向的方向。并且,在前述引导部421上形成操作体7的防脱凸起76可以插入的凹部421a。
另外,在前述后轴4的窗孔41之间的侧壁内表面上,形成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肋部构成的卡止壁部43,在前述卡止壁部43上卡止着笔尖61凸出时的书写体6的操作体7后端。
在前述后轴4的窗孔41之间侧壁外表面上设置笔夹44。前述一个被卡合部45A设置在后轴4的侧面外表面的笔夹44的基部正后方,前述另一个被卡合部45B设置在与前述被卡合部45A相对于轴线的对称位置(即笔夹44的径方向上的相反侧)的后轴4的侧面外表面上。
(盖部)
可以封闭前述开口部42的盖部5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在轴方向上越过并卡合在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上。前述盖部5由以下部分构成:圆板状的主体52;2根脚片,它们从前述主体52向前方凸出;抵接壁部51,其由形成于前述主体52中央且向前方凸出的凸部构成。前述盖部5利用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等)的注塑成型而一体地形成。
此外,在前述各个脚片上,形成径方向上贯穿的卡合孔(即卡合部53A、53B)。前述2个卡合部53A、53B可以越过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侧壁外表面的2个被卡合部45A、45B而卡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2根脚片轴方向的长度彼此不同,笔夹相反一侧的脚片的轴方向的长度设定为比笔夹侧的脚片长,但轴方向长度也可以相同。另外,卡合孔也可以不在径方向上贯穿,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是形成于脚片的径方向内表面上的凹陷部。
在将前述盖部5安装在后轴4的后端部上时(即,卡合部53A、53B和被卡合部45A、45B互相越过而卡合时),前述抵接壁部51被插入引导部421内,并且将连结在没入状态的书写体6后端的各个操作体7止动。另外,在将前述盖部5安装在后轴4的后端部上时,前述抵接壁部51的外周面压接在开口部42的内壁(引导部421)上。由此,能够抑制在盖部5的卡合部53A、53B和后轴4的后端部的外表面的被卡合部45A、45B互相越过而卡合时,由后端开口的窗孔41而在径方向上被分割的后轴4的后端部,在径方向上向内变形。
(书写体)
前述各个书写体6是可替换圆珠笔芯,由圆珠笔头(即笔尖61)和墨水收容管62构成,该圆珠笔头的前端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圆珠,该墨水收容管62在前端具备该圆珠笔头且后端开口。在前述墨水收容管62的内部,收容由具有剪切减粘性的水性凝胶墨水、低粘度的水性墨水、低粘度的油性墨水、或者高粘度的油性墨水构成的墨水。在前述墨水是具有剪切减粘性的水性凝胶墨水、低粘度水性墨水、或者低粘度油性墨水的情况下,在墨水收容管62内的墨水后端,充填随着墨水消耗而前进的由高粘度流体构成的追随体。
另外,前述圆珠笔头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利用弹性体等将前端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的圆珠向前方预紧,以使圆珠与前述缘部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另外,圆珠笔头也可以利用压入等直接安装在墨水收容管62的前端开口部上,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笔尖支架固定在墨水收容管62的前端开口部上。
(操作体)
在前述各个书写体6的后端(即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上安装操作体7。前述各个操作体7具备:操作部71,其形成于后端部且从轴筒2的窗孔41向外部凸出;前侧凸出部72,其设置在该操作部71的相反侧;后侧凸出部73,其设置在该操作部71相反侧的前侧凸出部72的后方;嵌入部74,其形成于前端部且嵌入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中;以及凸缘部75,其形成于该嵌入部74的后方。前述嵌入部74在嵌入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时,并不完全堵塞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以使墨水收容管62的内部和外部能够通气。另外,在前述凸缘部75的前表面卡止着弹性体8的后端。另外,在前述操作体7的两个侧面上形成防脱凸起76。前述防脱凸起76能够卡合在窗孔41的两个侧壁内表面上。
在书写体6的笔尖61是没入状态时,安装在该书写体6上的操作体7的后端部被形成于盖部5的前表面上的抵接壁部51止动。另一方面,在书写体6的笔尖61是凸出状态时,安装在该书写体6上的操作体7的后端部与形成于轴筒2内壁上的卡止壁部43卡止。
与处于笔尖没入状态的书写体6的后端连结的操作体7的前侧凸出部72,在将该操作体7的操作部71向前方滑动操作时,与连结在先前处于笔尖凸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6后端上的操作体7的后侧凸出部73抵接,以解除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凸出状态。
(识别显示)
前述各个操作体7被着色为与收容在所连结的书写体6内部(即墨水收容管62内部)的墨水颜色大致相同的颜色。具体地说,前述操作体7分别由被着色成与所连结的书写体6的墨水颜色大致相同颜色的合成树脂的成型体构成。由此,前述操作体7具有由墨水颜色显示构成的识别显示。例如,与墨水颜色是黑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黑色,与墨水颜色是蓝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蓝色,与墨水颜色是红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红色,与墨水颜色是绿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绿色。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墨水颜色互不相同的2根书写体6收容于轴筒2内。
特别是,在墨水收容管62由不透明材料构成的结构的情况下,或者墨水收容管62由透明材料构成,同时内部墨水是染料墨水的结构的情况下,难以从外部识别内部的墨水颜色,但将操作体7着色成与墨水颜色大致相同颜色则有效发挥作用,在存在于轴筒2外部的更换前的书写体6中,能够容易地从外部识别内部墨水颜色。
另外,在各个书写体6是笔尖61的圆珠尺寸互不相同的圆珠笔的情况下,优选将由表示笔尖61的圆珠的外径尺寸的数字构成的识别显示设置在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另外,在各个书写体6是笔尖61的形状互不相同的书写工具的情况下,优选将与笔尖61的形状相对应的识别显示设置在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另外,由表示前述笔尖61的圆珠的外径尺寸的数字构成的识别显示、以及与笔尖61形状相对应的识别显示,也可以设置在着色成前述墨水颜色的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前述识别显示利用印刷、粘贴标签、凸出设置、凹入设置等方法设置在操作体7上。
(弹性体支撑部)
在轴筒2的内壁(即后轴4的内壁)上,设置圆筒状的弹性体支撑部9。前述弹性体支撑部9在轴方向上贯穿设置插入书写体6的多个(具体地说是2个)内孔91。在前述弹性体支撑部9的后表面和各个操作体7的凸缘部75的前表面之间配置弹性体8。在前述各个弹性体8的内部插入书写体6,并且,各个弹性体8的前端利用弹性体支撑部9的后表面卡止,各个弹性体8的后端卡止在操作体7的凸缘部75的前表面上。
另外,在弹性体支撑部9后表面的各个内孔91的周围,形成由向后方凸出的筒状凸出部构成的保持部92。各个弹性体8的前端部外表面压入并保持在前述各个保持部92的内表面上。由此,能够防止在更换各个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时,各个弹性体8从轴筒2内通过开口部42而脱落。
前述各个弹性体8将各个操作体7(即各个书写体6)一直向后方预紧。前述各个弹性体8在笔尖凸出状态以及笔尖没入状态中的任一个都处于压缩状态(即书写体6被向后方预紧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各个操作体7的前后窜动。
(笔尖的出没)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笔尖61的出没动作进行说明。
在对一个操作体7的操作部71进行抵抗弹性体8的后方预紧而沿着窗孔41向前方滑动操作时,该被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的前侧凸出部72,将先前处于笔尖凸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6的操作体7的后侧凸出部73向径方向外侧推开。由此,轴筒2内壁的卡止壁部43和操作体7之间的卡止状态被解除,其他书写体6利用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而向后方移动,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61没入轴筒2内,其他书写体6的操作体7的后端与盖部5前表面的抵接壁部51抵接并被止动。与前述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61没入同时,与前述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连结的书写体6的笔尖61由轴筒2的前端孔31向外部凸出,并且,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的后端,卡止在轴筒2内壁的卡止壁部43上,保持该笔尖凸出状态。
(书写体以及操作体的更换)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的更换进行说明。
更换书写体6时,从盖部5将轴筒2后端的开口部42封闭的状态(参照图24),解除盖部5的卡合部53A、53B和轴筒2的后端部的被卡合部45A、45B之间的卡合状态,通过将盖部5从轴筒2的后端部向后方拆下,将轴筒2后端的开口部42打开。如果将前述开口部42打开,则各个操作体7利用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从前述开口部42向后方外部凸出。在将前述轴筒2的后端的开口部42打开的状态(参照图25)下,通过取出操作体7,将处于与该操作体7相互连结状态的书写体6通过前述开口部42从轴筒2内取出,之后,将处于相互连结状态的新书写体6和新操作体7通过前述开口部42插入轴筒2内。然后,使各个操作体7抵接在盖部5的抵接壁部51上,一边将各个操作体7向前方推压,一边使前述盖部5的2个卡合部53A、53B和轴筒2后端部的2个被卡合部45A、45B,在轴方向上互相越过而卡合,由此,将盖部5安装在轴筒2的后端部上,将开口部42封闭。由此,完成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的更换操作。
[第5实施方式]
图26至图33中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1,在其轴筒2内以可以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收容多根(具体地说是2根)书写体6。前述各个书写体6,利用弹性体8(具体地说,是压缩螺旋弹簧)向后方预紧。
(轴筒)
前述轴筒2由以下部分构成:前轴3,其由细尖状的圆筒体构成;以及圆筒状的后轴4,其通过螺合或者压入安装在该前轴3的后端部上。在前述前轴3的前端上,向轴方向贯穿设置书写体6的笔尖61能够凸出的前端孔31。前述前轴3和后轴4由合成树脂(例如,聚碳酸酯等)的注塑成型得到。
在前述后轴4的后部侧壁上,向径方向贯穿设置多条(具体地说是2条)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状窗孔41。前述2条窗孔41形成于彼此相对于轴线对称的位置上。另外,在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上,形成在轴方向上贯通且向径方向外侧开口的开口部42。前述开口部42在后轴4的后端(即轴筒2的后端)与窗孔41连通,由此,以窗孔41后端向后方切开的方式向后方开口。另一方面,前述窗孔41的前端保持封闭。
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轴筒2的后端部)的侧壁,由前述后端向后方开口的窗孔41在径方向上分割。另外,在前述径方向被分割的后轴4的后端部的各个侧壁的各个后端面上,在开口部42两侧一体地形成相互平行且向径方向延伸的2根凸条。在前述2根凸条的各自的外表面上,与凸条的延伸设置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形成卡合槽(即被卡合部45A、45B)。
在前述开口部42的两侧内壁上形成引导部421,其限制操作体7的侧面插入时的径向的方向。并且,在前述引导部421上形成操作体7的防脱凸起76可以插入的凹部421a。
另外,在前述后轴4的窗孔41之间的侧壁内表面上,形成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肋部构成的卡止壁部43,在前述卡止壁部43上卡止着笔尖61凸出时的书写体6的操作体7后端。
在前述后轴4的窗孔41之间侧壁外表面上设置笔夹44。前述一个被卡合部45A设置在后轴4的侧面外表面的笔夹44的基部正后方,前述另一个被卡合部45B设置在与前述被卡合部45A相对于轴线的对称位置(即笔夹44的径方向上的相反侧)的后轴4的侧面外表面上。
(盖部)
能够封闭前述开口部42的盖部5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在垂直方向上滑动卡合在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上。前述盖部5由以下部分构成:圆板状的主体52;2根脚片,它们从前述主体52向前方凸出;抵接壁部51,其由形成于前述主体52中央且向前方凸出的凸部构成。前述盖部5利用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等)的注塑成型而一体地形成。
此外,在前述脚片的各个内表面上,形成向径方向延伸的凸条(即卡合部53A、53B)。由前述2根凸条构成的前述两个卡合部53A、53B能够与由前述后轴4的后端面的2个卡合槽构成的被卡合部45A、45B,在垂直于轴线的方向(即径方向)上滑动卡合。
在将前述盖部5安装在后轴4的后端部上时(即,卡合部53A、53B和被卡合部45A、45B滑动卡合时),前述抵接壁部51被插入引导部421内,并且将连结在没入状态的书写体6后端的各个操作体7的后端止动。另外,在将前述盖部5安装在后轴4的后端部上时,前述抵接壁部51的外周面压接在开口部42的内壁(引导部421)上。由此,能够抑制在盖部5的卡合部53A、53B和后轴4的后端部的外表面的被卡合部45A、45B滑动卡合时,由后端开口的窗孔41而在径方向上分割的后轴4的后端部,在径方向上向内变形。
(书写体)
前述各个书写体6是可替换圆珠笔芯,由圆珠笔头(即笔尖61)和墨水收容管62构成,该圆珠笔头的前端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圆珠,该墨水收容管62在前端具备该圆珠笔头且后端开口。在前述墨水收容管62的内部,收容由具有剪切减粘性的水性凝胶墨水、低粘度的水性墨水、低粘度的油性墨水、或者高粘度的油性墨水构成的墨水。在前述墨水是具有剪切减粘性的水性凝胶墨水、低粘度水性墨水、或者低粘度油性墨水的情况下,在墨水收容管62内的墨水后端,充填随着墨水消耗而前进的由高粘度流体构成的追随体。
另外,前述圆珠笔头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利用弹性体等将前端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的圆珠向前方预紧,以使圆珠与前述缘部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另外,圆珠笔头也可以利用压入等直接安装在墨水收容管62的前端开口部上,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笔尖支架固定在墨水收容管的前端开口部上。
(操作体)
在前述各个书写体6的后端(即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上安装操作体7。前述各个操作体7具备:操作部71,其形成于后端部且从轴筒2的窗孔41向外部凸出;前侧凸出部72,其设置在该操作部71的相反侧;后侧凸出部73,其设置在该操作部71相反侧的前侧凸出部72的后方;嵌入部74,其形成于前端部且嵌入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中;以及凸缘部75,其形成于该嵌入部74的后方。前述嵌入部74在嵌入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时,并不完全堵塞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以使墨水收容管62的内部和外部能够通气。另外,在前述凸缘部75的前表面卡止着弹性体8的后端。另外,在前述操作体7的两个侧面上形成防脱凸起76。前述防脱凸起76能够卡合在窗孔41的两个侧壁内表面上。
在书写体6的笔尖61是没入状态时,安装在该书写体6上的操作体7的后端部被形成于盖部5的前表面上的抵接壁部51止动。另一方面,在书写体6的笔尖61是凸出状态时,安装在该书写体6上的操作体7的后端部与形成于轴筒2内壁上的卡止壁部43卡止。
与处于笔尖没入状态的书写体6的后端连结的操作体7的前侧凸出部72,在将该操作体7的操作部71向前方滑动操作时,与连结在先前处于笔尖凸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6后端上的操作体7的后侧凸出部73抵接,以解除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凸出状态。
(识别显示)
前述各个操作体7被着色为与收容在所连结的书写体6内部(即墨水收容管62内部)的墨水颜色大致相同的颜色。具体地说,前述操作体7分别由被着色成与所连结的书写体6的墨水颜色大致相同颜色的合成树脂的成型体构成。由此,前述操作体7具有由墨水颜色显示构成的识别显示。例如,与墨水颜色是黑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黑色,与墨水颜色是蓝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蓝色,与墨水颜色是红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红色,与墨水颜色是绿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绿色。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墨水颜色互不相同的2根书写体6收容于轴筒2内。
另外,在各个书写体6是笔尖61的圆珠尺寸互不相同的圆珠笔的情况下,优选将由表示笔尖61的圆珠的外径尺寸的数字构成的识别显示设置在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另外,在各个书写体6是笔尖61的形状互不相同的书写工具的情况下,优选将与笔尖61的形状相对应的识别显示设置在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另外,由表示前述笔尖61的圆珠的外径尺寸的数字构成的识别显示、以及与笔尖61形状相对应的识别显示,也可以设置在着色成前述墨水颜色的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前述识别显示利用印刷、粘贴标签、凸出设置、凹入设置等方法设置在操作体7上。
(弹性体支撑部)
在轴筒2的内壁(即后轴4的内壁)上,设置圆筒状的弹性体支撑部9。前述弹性体支撑部9在轴方向上贯穿设置插入书写体6的多个(具体地说是2个)内孔91。在前述弹性体支撑部9的后表面和各个操作体7的凸缘部75的前表面之间配置弹性体8。在前述各个弹性体8的内部插入书写体6,并且,各个弹性体8的前端利用弹性体支撑部9的后表面卡止,各个弹性体8的后端卡止在操作体7的凸缘部75的前表面上。
另外,在弹性体支撑部9后表面的各个内孔91的周围,形成由向后方凸出的筒状凸出部构成的保持部92。各个弹性体8的前端部外表面压入并保持在前述各个保持部92的内表面上。由此,能够防止在更换各个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时,各个弹性体8从轴筒2内通过开口部42而脱落。
前述各个弹性体8将各个操作体7(即各个书写体6)一直向后方预紧。前述各个弹性体8在笔尖凸出状态以及笔尖没入状态中的任一个都处于压缩状态(即书写体6被向后方预紧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各个操作体7的前后窜动。
(笔尖的出没)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笔尖61的出没动作进行说明。
在对一个操作体7的操作部71进行抵抗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而沿着窗孔41向前方滑动的操作时,该被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的前侧凸出部72,将先前处于笔尖凸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6的操作体7的后侧凸出部73向径方向外侧推开。由此,轴筒2内壁的卡止壁部43和操作体7之间的卡止状态被解除,其他书写体6利用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而向后方移动,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61没入轴筒2内,其他书写体6的操作体7的后端与盖部5前表面的抵接壁部51抵接并被止动。与前述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61没入同时,与前述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连结的书写体6的笔尖61由轴筒2的前端孔31向外部凸出,并且,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的后端,卡止在轴筒2内壁的卡止壁部43上,保持该笔尖凸出状态。
(书写体以及操作体的更换)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的更换进行说明。
更换书写体6时,从盖部5将轴筒2后端的开口部42封闭的状态(参照图32),解除盖部5的卡合部53A、53B和轴筒2的后端部的被卡合部45A、45B之间的卡合状态,通过将盖部5从轴筒2的后端部向径方向滑动而拆下,将轴筒2后端的开口部42打开。如果将前述开口部42打开,则各个操作体7利用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从前述开口部42向后方外部凸出。在将前述轴筒2的后端的开口部42打开的状态(参照图33)下,通过取出操作体7,将处于与该操作体7相互连结状态的书写体6通过前述开口部42从轴筒2内取出,之后,将处于相互连结状态的新书写体6和新操作体7通过前述开口部42插入轴筒2内。然后,使前述盖部5的2个卡合部53A、53B和轴筒2的后端部的2个被卡合部45A、45B在径方向上滑动卡合,由此,将盖部5安装在轴筒2的后端部上,将开口部42封闭。由此,完成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的更换操作。
[第6实施方式]
图34至图43中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1,在其轴筒2内以可以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收容多根(具体地说是2根)书写体6。前述各个书写体6,利用弹性体8(具体地说,是压缩螺旋弹簧)向后方预紧。
(轴筒)
前述轴筒2由以下部分构成:前轴3,其由细尖状的圆筒体构成;以及圆筒状的后轴4,其通过螺合或者压入安装在该前轴3的后端部上。在前述前轴3的前端上,向轴方向贯穿设置书写体6的笔尖61能够凸出的前端孔31。前述前轴3和后轴4由合成树脂(例如,聚碳酸酯等)的注塑成型得到。
在前述后轴4的后部侧壁上,向径方向贯穿设置多条(具体地说是2条)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状窗孔41。前述2条窗孔41形成于彼此相对于轴线对称的位置上。另外,在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上,形成在轴方向上贯通且向径方向外侧开口的开口部42。前述开口部42在后轴4的后端(即轴筒2的后端)与窗孔41连通,由此,以窗孔41后端向后方切开的方式向后方开口。另一方面,前述窗孔41的前端保持封闭。
在前述后轴4的窗孔41之间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笔夹44。在前述笔夹44的基部的后方一体地形成后方凸出部。前述后方凸出部向后轴4的后端面的后方凸出。在前述后方凸出部的径方向内表面上,形成由向内凸起构成的一个被卡合部45A。
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轴筒2的后端部)的侧壁,由前述后端向后方开口的窗孔41在径方向上分成2部分。在前述在径方向上被分成2部分的后轴4的后端部的笔夹44相反一侧的后端面上,一体地形成向后方凸出的棒状部(被卡合部45B)。在前述棒状部(被卡合部45B)的径方向内表面上形成卡合槽。
在前述开口部42的两侧内壁上形成引导部421,其限制操作体7的侧面插入时的径向的方向。并且,在前述引导部421上形成操作体7的防脱凸起76可以插入的凹部421a。
另外,在前述后轴4的窗孔41之间的侧壁内表面上,形成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肋部构成的卡止壁部43,在前述卡止壁部43上卡止着笔尖61凸出时的书写体6的操作体7后端。
(盖部)
能够封闭前述开口部42的盖部5通过在周方向上进行旋转操作而卡合在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上。前述盖部5由以下部分构成:圆板状的主体52;向外凸起(卡合部53A),其从前述主体52向径方向外侧凸出;内孔(卡合部53B),其形成于前述向外凸起(卡合部53A)的径方向相反侧的主体52上;以及抵接壁部51,其形成于主体52的前表面中央。前述内孔(卡合部53B)贯穿设置在轴方向上且以圆弧状延伸设置。前述抵接壁部51由向前方凸出的圆柱状凸部构成。前述盖部5利用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等)的注塑成型而一体地形成。
此外,在前述向外凸起(卡合部53A)的后表面上,形成可以与前述向内凸起(被卡合部45A)卡合的卡合凹部。另一方面,在前述内孔(卡合部53B)的内表面的周方向一端上形成向内凸起。前述内孔(卡合部53B)内表面的向内凸起可以与轴筒2后端面的棒状部(被卡合部45B)的卡合槽卡合。前述棒状部(被卡合部45B)以从前述内孔(卡合部53B)的周方向的另一端插入,如果将盖部5的主体52在周方向上稍微进行旋转操作(即扭转操作),则棒状部(被卡合部45B)的卡合槽与内孔(卡合部53B)内表面的周方向一端的向内凸起卡合。
在将前述盖部5安装在后轴4的后端部上时(即两个部位的卡合部53A、53B和被卡合部45A、45B相互卡合时),前述抵接壁部51配置在塞住开口部42的中央的位置上,与轴筒2的后端面抵接。
(书写体)
前述各个书写体6是可替换圆珠笔芯,由圆珠笔头(即笔尖61)和墨水收容管62构成,该圆珠笔头的前端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圆珠,该墨水收容管62在前端具备该圆珠笔头且后端开口。在前述墨水收容管62的内部,收容由具有剪切减粘性的水性凝胶墨水、低粘度的水性墨水、低粘度的油性墨水、或者高粘度的油性墨水构成的墨水。在前述墨水是具有剪切减粘性的水性凝胶墨水、低粘度水性墨水、或者低粘度油性墨水的情况下,在墨水收容管62内的墨水后端,充填随着墨水消耗而前进的由高粘度流体构成的追随体。
另外,前述圆珠笔头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利用弹性体等将前端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的圆珠向前方预紧,以使圆珠与前述缘部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另外,圆珠笔头也可以利用压入等直接安装在墨水收容管62的前端开口部上,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笔尖支架固定在墨水收容管的前端开口部上。
(操作体)
在前述各个书写体6的后端(即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上安装操作体7。前述各个操作体7具备:操作部71,其形成于后端部且从轴筒2的窗孔41向外部凸出;前侧凸出部72,其设置在该操作部71的相反侧;后侧凸出部73,其设置在该操作部71相反侧的前侧凸出部72的后方;嵌入部74,其形成于前端部且嵌入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中;以及凸缘部75,其形成于该嵌入部74的后方。前述嵌入部74在嵌入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时,并不完全堵塞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以使墨水收容管62的内部和外部能够通气。另外,在前述凸缘部75的前表面卡止着弹性体8的后端。另外,在前述操作体7的两个侧面上形成防脱凸起76。前述防脱凸起76能够卡合在窗孔41的两个侧壁内表面上。
在书写体6的笔尖61是没入状态时,安装在该书写体6上的操作体7的后端部被形成于盖部5的前表面上的抵接壁部51止动。另一方面,在书写体6的笔尖61是凸出状态时,安装在该书写体6上的操作体7的后端部与形成于轴筒2内壁上的卡止壁部43卡止。
与处于笔尖没入状态的书写体6的后端连结的操作体7的前侧凸出部72,在将该操作体7的操作部71向前方滑动操作时,与连结在先前处于笔尖凸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6后端上的操作体7的后侧凸出部73抵接,以解除其他书写体6的凸出状态。
(识别显示)
前述各个操作体7被着色为与收容在所连结的书写体6内部(即墨水收容管62内部)的墨水颜色大致相同的颜色。具体地说,前述操作体7分别由被着色成与所连结的书写体6的墨水颜色大致相同颜色的合成树脂的成型体构成。由此,前述操作体7具有由墨水颜色显示构成的识别显示。例如,与墨水颜色是黑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黑色,与墨水颜色是蓝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蓝色,与墨水颜色是红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红色,与墨水颜色是绿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绿色。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墨水颜色互不相同的2根书写体6收容于轴筒2内。
另外,在各个书写体6是笔尖61的圆珠尺寸互不相同的圆珠笔的情况下,优选将由表示笔尖61的圆珠的外径尺寸的数字构成的识别显示设置在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另外,在各个书写体6是笔尖61的形状互不相同的书写工具的情况下,优选将与笔尖61的形状相对应的识别显示设置在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另外,由表示前述笔尖61的圆珠的外径尺寸的数字构成的识别显示、以及与笔尖61形状相对应的识别显示,也可以设置在着色成前述墨水颜色的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前述识别显示利用印刷、粘贴标签、凸出设置、凹入设置等方法设置在操作体7上。
(弹性体支撑部)
在轴筒2的内壁(即后轴4的内壁)上,设置圆筒状的弹性体支撑部9。前述弹性体支撑部9在轴方向上贯穿设置插入书写体6的多个(具体地说是2个)内孔91。在前述弹性体支撑部9的后表面和各个操作体7的凸缘部75的前表面之间配置弹性体8。在前述各个弹性体8的内部插入书写体6,并且,各个弹性体8的前端利用弹性体支撑部9的后表面卡止,各个弹性体8的后端卡止在操作体7的凸缘部75的前表面上。
另外,在弹性体支撑部9后表面的各个内孔91的周围,形成由向后方凸出的筒状凸出部构成的保持部92。各个弹性体8的前端部外表面压入并保持在前述各个保持部92的内表面上。由此,能够防止在更换各个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时,各个弹性体8从轴筒2内通过开口部42而脱落。
前述各个弹性体8将各个操作体7(即各个书写体6)一直向后方预紧。前述各个弹性体8在笔尖凸出状态以及笔尖没入状态中的任一个都处于压缩状态(即书写体6被向后方预紧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各个操作体7的前后窜动。
(笔尖的出没)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笔尖61的出没动作进行说明。
在对一个操作体7的操作部71进行抵抗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而沿着窗孔41向前方滑动的操作时,该被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的前侧凸出部72,将先前处于笔尖凸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6的操作体7的后侧凸出部73向径方向外侧推开。由此,轴筒2内壁的卡止壁部43和操作体7之间的卡止状态被解除,其他书写体6利用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而向后方移动,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61没入轴筒2内,其他书写体6的操作体7的后端与盖部5前表面的抵接壁部51抵接并被止动。与前述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61没入同时,与前述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连结的书写体6的笔尖61由轴筒2的前端孔31向外部凸出,并且,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的后端,卡止在轴筒2内壁的卡止壁部43上,保持该笔尖凸出状态。
(书写体以及操作体的更换)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的更换进行说明。
更换书写体6时,从盖部5将轴筒2后端的开口部42封闭的状态(参照图42),解除盖部5的卡合部53A、53B和轴筒2的后端部的被卡合部45A、45B之间的卡合状态,通过使盖部5从轴筒2的后端部向周方向旋转而拆下,将轴筒2后端的开口部42打开。如果将前述开口部42打开,则各个操作体7利用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从前述开口部42向后方外部凸出。在将前述轴筒2的后端的开口部42打开的状态(参照图43)下,通过取出操作体7,将处于与该操作体7相互连结状态的书写体6通过前述开口部42从轴筒2内取出,之后,将处于相互连结状态的新书写体6和新操作体7通过前述开口部42插入轴筒2内。然后,通过使盖部5抵接在轴筒2的后端而在周方向上旋转,使前述盖部5的2个卡合部53A、53B和轴筒2的后端部的2个被卡合部45A、45B卡合,由此,将盖部5安装在轴筒2的后端部上,将开口部42封闭。由此,完成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的更换操作。
[第7实施方式]
图44至图50中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1,在其轴筒2内以可以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收容多根(具体地说是2根)书写体6。前述各个书写体6利用弹性体8(具体地说,是压缩螺旋弹簧)向后方预紧。
(轴筒)
前述轴筒2由以下部分构成:前轴3,其由细尖状的圆筒体构成;以及圆筒状的后轴4,其通过螺合或者压入安装在该前轴3的后端部上。在前述前轴3的前端上,向轴方向贯穿设置书写体6的笔尖61能够凸出的前端孔31。前述前轴3和后轴4由合成树脂(例如,聚碳酸酯等)的注塑成型得到。
在前述后轴4的后部侧壁上,向径方向贯穿设置多条(具体地说是2条)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状窗孔41。前述2条窗孔41形成于彼此相对于轴线对称位置上。前述窗孔41的内壁的后端,成为连结在没入状态的书写体6的后端部上的操作体7能够抵接的抵接壁部41a。
具有前述窗孔41的后轴4的侧壁,具备在径方向上可以分离的分离壁部43。即,后轴4由后轴主体42和能够与该后轴主体42分离/合体的分离壁部43构成。前述分离壁部43由半圆筒状部件构成。前述后轴主体42和前述分离壁部43以各个窗孔41的周壁的前端以及后端能够在径方向上分离的方式构成。在将前述分离壁部43在径方向上完全分离时(即,将窗孔41周壁的前端在径方向上分离且将窗孔41的后端在径方向上分离时),各个窗孔41周壁的一半被去除,因此,各个窗孔41被较大地开口。能够容易地从前述较大地开口的窗孔41将操作体7拆下进行更换。
前述分离壁部43的前端部的外周面直径被缩小,在这里设置可以与后轴主体42的内表面卡合的卡合部43a。
另外,在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上形成向后方开口的开口部。在前述开口部的外周面上,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例如,通过螺合、压入、或者越过卡合等)安装盖部5。前述分离壁部43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以及后轴主体42的后端部外周面的直径被缩小,在这里形成卡合部46,在该卡合部46上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安装盖部5。
另外,前述后轴4的窗孔41之间的侧壁内表面上,形成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肋部构成的卡止壁部44,在前述卡止壁部44上卡止笔尖61凸出时的书写体6的操作体7后端。另外,图46至图51省略了前述卡止壁部44。
在前述后轴4(后轴主体42)的窗孔41之间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笔夹45。除此之外,前述笔夹45还可以设置在分离壁部43上。
(书写体)
前述各个书写体6是可替换圆珠笔芯,由圆珠笔头(即笔尖61)和墨水收容管62构成,该圆珠笔头的前端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圆珠,该墨水收容管62在前端具备该圆珠笔头且后端开口。在前述墨水收容管62的内部,收容由具有剪切减粘性的水性凝胶墨水、低粘度的水性墨水、低粘度的油性墨水、或者高粘度的油性墨水构成的墨水。在前述墨水是具有剪切减粘性的水性凝胶墨水、低粘度水性墨水、或者低粘度油性墨水的情况下,在墨水收容管62内的墨水后端,充填随着墨水消耗而前进的由高粘度流体构成的追随体。
另外,前述圆珠笔头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利用弹性体等将前端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的圆珠向前方预紧,以使圆珠与前述缘部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另外,圆珠笔头也可以利用压入等直接安装在墨水收容管62的前端开口部上,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笔尖支架固定在墨水收容管的前端开口部上。
(操作体)
在前述各个书写体6的后端(即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上安装操作体7。前述各个操作体7具备:操作部71,其形成于后端部且从轴筒2的窗孔41向外部凸出;前侧凸出部72,其设置在该操作部71的相反侧;后侧凸出部73,其设置在该操作部71相反侧的前侧凸出部72的后方;嵌入部74,其形成于前端部且嵌入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中;以及凸缘部75,其形成于该嵌入部74的后方。前述嵌入部74在嵌入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时,并不完全堵塞墨水收容管62的后端开口部,以使墨水收容管62的内部和外部能够通气。另外,在前述凸缘部75的前表面卡止着弹性体8的后端。另外,在前述操作体7的两个侧面上形成防脱凸起。前述防脱凸起能够卡合在窗孔41的两个侧壁内表面上。
在书写体6的笔尖61是没入状态时,安装在该书写体6上的操作体7的后端部被形成于窗孔41的内壁后端的抵接壁部41a止动。另一方面,在书写体6的笔尖61是凸出状态时,安装在该书写体6上的操作体7的后端部与形成于轴筒2内壁上的卡止壁部44卡止。
与处于笔尖没入状态的书写体6的后端连结的操作体7的前侧凸出部72,在将该操作体7的操作部71向前方滑动操作时,与连结在先前处于笔尖凸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6后端上的操作体7的后侧凸出部73抵接,以解除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凸出状态。
(识别显示)
前述各个操作体7被着色为与收容在所连结的书写体6内部(即墨水收容管62内部)的墨水颜色大致相同的颜色。具体地说,前述操作体7分别由被着色成与所连结的书写体6的墨水颜色大致相同颜色的合成树脂的成型体构成。由此,前述操作体7具有由墨水颜色显示构成的识别显示。例如,与墨水颜色是黑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黑色,与墨水颜色是蓝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蓝色,与墨水颜色是红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红色,与墨水颜色是绿色的书写体6连结的操作体7被着色成绿色。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墨水颜色互不相同的2根书写体6收容于轴筒2内。
特别是,在墨水收容管62由不透明材料构成的结构的情况下,或者墨水收容管62由透明材料构成,同时内部墨水是染料墨水的结构的情况下,难以从外部识别内部的墨水颜色,但该情况下,将操作体7着色成与墨水颜色大致相同颜色则有效发挥作用,在存在于轴筒2外部的更换前的书写体6中,能够容易地从外部识别内部墨水颜色。
另外,在各个书写体6是笔尖61的圆珠尺寸互不相同的圆珠笔的情况下,优选将由表示笔尖61的圆珠的外径尺寸的数字构成的识别显示设置在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另外,在各个书写体6是笔尖61的形状互不相同的书写工具的情况下,优选将与笔尖61的形状相对应的识别显示设置在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另外,由表示前述笔尖61的圆珠的外径尺寸的数字构成的识别显示、以及与笔尖61形状相对应的识别显示,也可以设置在着色成前述墨水颜色的操作体7的操作部71上。前述识别显示利用印刷、粘贴标签、凸出设置、凹入设置等方法设置在操作体7上。
(弹性体支撑部)
在轴筒2的内壁(即后轴主体42的内壁)上,设置圆筒状的弹性体支撑部9。前述弹性体支撑部9在轴方向上贯穿设置插入书写体6的多个(具体地说是2个)内孔91。在前述弹性体支撑部9的后表面和各个操作体7的凸缘部75的前表面之间配置弹性体8。在前述各个弹性体8的内部插入书写体6,并且,各个弹性体8的前端利用弹性体支撑部9的后表面卡止,各个弹性体8的后端卡止在操作体7的凸缘部75的前表面上。
另外,在弹性体支撑部9的后表面的各个内孔91的后方,形成与前述内孔92连通且具有比内孔91稍大的内径的保持部92。前述各个保持部92的内表面,压入保持各个弹性体8的前端部外表面。由此,对后轴主体42和分离壁部43进行,在更换各个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时,能够防止各个弹性体8从轴筒2内脱落。在前述内孔91和前述保持部92之间形成弹性体8前端能够抵接卡止的台阶部。
前述各个弹性体8将各个操作体7(即各个书写体6)一直向后方预紧。前述各个弹性体8在笔尖凸出状态以及笔尖没入状态中的任一个都处于压缩状态(即书写体6被向后方预紧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各个操作体7的前后窜动。
(笔尖的出没)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笔尖61的出没动作进行说明。
在对一个操作体7的操作部71进行抵抗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而沿着窗孔41向前方滑动操作时,该被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的前侧凸出部72,将先前处于笔尖凸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6的操作体7的后侧凸出部73向径方向外侧推开。由此,轴筒2内壁的卡止壁部44和操作体7之间的卡止状态被解除,其他书写体6利用弹性体8的向后方预紧向后方移动,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61没入轴筒2内,其他书写体6的操作体7的后端与窗孔41的内壁的后端的抵接壁部41a抵接并被止动。与前述其他书写体6的笔尖61没入同时,与前述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连结的书写体6的笔尖61由轴筒2的前端孔31向外部凸出,并且,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操作体7的后端,卡止在轴筒2内壁的卡止壁部44上,保持该笔尖61的凸出状态。
(书写体以及操作体的更换)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的更换进行说明。
更换书写体6时,从后轴主体42和分离壁部43为合体的状态(参照图46),将盖部5从后轴4后端拆下后,通过将分离壁部43从后轴主体42在径方向上分离,而将各个窗孔41较大地开口(参照图50)。然后,通过从前述窗孔41拆下操作体7,将处于与该操作体7相互连结状态的书写体6通过前述分离的窗孔41从轴筒2内取出,之后,将处于相互连结状态的新书写体6和新操作体7通过前述分离的窗孔41插入轴筒2内。然后,使前述分离壁部43和后轴主体42成为合体状态,之后,将盖部5安装在轴筒2的后端部上,完成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的更换操作。
[第8实施方式]
图51中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以分离壁部43周壁的后端在径方向上可以分离的方式构成,另一方面,分离壁部43周壁前端利用铰链部47与后轴主体42连接。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第7实施方式相同,省略其说明。
[第9实施方式]
图52至图56中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1,在其轴筒2内以可以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收容多根(具体地说是2根)书写体5。前述各个书写体5利用弹性体7(具体地说,是压缩螺旋弹簧)向后方预紧。
(轴筒)
前述轴筒2由以下部分构成:前轴3,其由细尖状的圆筒体构成;以及圆筒状的后轴4,其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与该前轴的后端部连结。
(前轴)
前述前轴3,由细尖圆筒状的前侧筒部33和连结在该前侧筒部33的后端部上的直圆筒状的后侧筒部34构成。在前述前侧筒部33的前端上,在轴方向上贯穿设置书写体5的笔尖51能够凸出的前端孔31。前述前轴3(即前述筒部33和后侧筒部34)以及后轴4,由合成树脂(例如,聚碳酸酯等)的注塑成型得到。
(卡合孔)
在前轴3的内壁(具体地说,是后侧筒部3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圆板状的弹性体支撑部8。利用前述弹性体支撑部8外壁和前轴3内壁之间的间隙,2个卡合孔32形成在相对于轴线对称的位置上。前述卡合孔32插入由切口部42分成2部分的后轴4的前端部。前述2个卡合孔32在后轴4的前端部插入前轴3内时,对前轴3和后轴4间的周方向进行定位。由此,在连结前轴3和后轴4时,能够恰当地配置前轴3内的弹性体支撑部8的内孔81和后轴4侧壁的窗孔41之间的周方向的相互位置。前述卡合孔32的各个内表面和前述后轴4的前端部的各个外表面之间,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压入嵌合或者凹凸嵌合。
(后轴)
在前述后轴4后部的侧壁上,在径方向上贯穿设置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多根(具体地说是2根)细长状的窗孔41、以及使该窗孔41向前方开口的切口部42。前述2条窗孔41以及切口部42形成于相对于轴线相互对称的位置上。前述窗孔41的内壁后端成为与没入状态的书写体5的后端部连结的操作体6可以抵接的抵接壁部41a。另外,前述后轴4的前端部由前述切口部42被分成2部分。
在将前述后轴4从前轴3的后端部拆下时,各个窗孔41通过切口部42向前方打开。从前述向前方开放的窗孔41中能够容易地将操作体6拆下进行更换。
具备切口部42的后轴4的前端部插入前轴3的后端开口部中,前述被分割成2部分的后轴4的各个前端部,插入/卡合在前轴3内的各个卡合孔32中。
在前述后轴4的窗孔41之间的侧壁内表面上,形成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肋部构成的卡止壁部43,在前述卡止壁部43上卡止着笔尖51凸出时的书写体5的操作体6后端。另外,图54至图56省略了前述卡止壁部43。
在前述后轴4的窗孔41之间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笔夹44。
(书写体)
前述各个书写体5是可替换圆珠笔芯,由圆珠笔头(即笔尖51)和墨水收容管52构成,在该圆珠笔头的前端,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圆珠,该墨水收容管52在前端具备该圆珠笔头且后端开口。在前述墨水收容管52的内部,收容由具有剪切减粘性的水性凝胶墨水、低粘度的水性墨水、低粘度的油性墨水、或者高粘度的油性墨水构成的墨水。在前述墨水是具有剪切减粘性的水性凝胶墨水、低粘度水性墨水、或者低粘度油性墨水的情况下,在墨水收容管52内的墨水后端,充填随着墨水消耗而前进的由高粘度流体构成的追随体。
另外,前述圆珠笔头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利用弹性体等将前端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的圆珠向前方预紧,以使圆珠与前述缘部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另外,圆珠笔头也可以利用压入等直接安装在墨水收容管52的前端开口部上,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笔尖支架固定在墨水收容管的前端开口部上。
(操作体)
在前述各个书写体5的后端(即墨水收容管52的后端开口部)上安装操作体6。前述各个操作体6具备:操作部61,其形成于后端部且从轴筒2的窗孔41向外部凸出;前侧凸出部62,其设置在该操作部61的相反侧;后侧凸出部63,其设置在该操作部61相反侧的前侧凸出部62的后方;嵌入部64,其形成于前端部且嵌入墨水收容管52的后端开口部中;以及凸缘部65,其形成于该嵌入部64的后方。前述嵌入部64在嵌入墨水收容管52的后端开口部时,并不完全堵塞墨水收容管52的后端开口部,以使墨水收容管52的内部和外部能够通气。另外,在前述凸缘部65的前表面卡止着弹性体7的后端。另外,在前述操作体6的两个侧面上形成防脱凸起。前述防脱凸起能够卡合在窗孔41的两个侧壁内表面上。
在书写体5的笔尖51是没入状态时,安装在该书写体5上的操作体6的后端部被形成于窗孔41的内壁后端的抵接壁部41a止动。另一方面,在书写体5的笔尖51是凸出状态时,安装在该书写体5上的操作体6的后端部与形成于轴筒2内壁上的卡止壁部43卡止。
与处于笔尖没入状态的书写体5的后端连结的操作体6的前侧凸出部62,在将该操作体6的操作部61向前方滑动操作时,与连结在先前处于笔尖凸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5后端上的操作体6的后侧凸出部63抵接,以解除其他书写体5的笔尖凸出状态。
(识别显示)
前述各个操作体6被着色为与收容在所连结的书写体5内部(即墨水收容管52内部)的墨水颜色大致相同的颜色。具体地说,前述操作体6分别由被着色成与所连结的书写体5的墨水颜色大致相同颜色的合成树脂的成型体构成。由此,前述操作体6具有由墨水颜色显示构成的识别显示。例如,与墨水颜色是黑色的书写体5连结的操作体6被着色成黑色,与墨水颜色是蓝色的书写体5连结的操作体6被着色成蓝色,与墨水颜色是红色的书写体5连结的操作体6被着色成红色,与墨水颜色是绿色的书写体5连结的操作体6被着色成绿色。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墨水颜色互不相同的2根书写体5收容于轴筒2内。
特别是,在墨水收容管52由不透明材料构成的结构的情况下,或者墨水收容管52由透明材料构成,同时内部墨水是染料墨水的结构的情况下,难以从外部识别内部的墨水颜色,但该情况下,将操作体6着色成与墨水颜色大致相同颜色则有效发挥作用,在存在于轴筒2外部的更换前的书写体5中,能够容易地从外部识别内部墨水颜色。
另外,在各个书写体5是笔尖51的圆珠尺寸互不相同的圆珠笔的情况下,优选将由表示笔尖51的圆珠的外径尺寸的数字构成的识别显示设置在操作体6的操作部61上。另外,在各个书写体5是笔尖51的形状互不相同的书写工具的情况下,优选将与笔尖51的形状相对应的识别显示设置在操作体6的操作部61上。另外,由表示前述笔尖51的圆珠的外径尺寸的数字构成的识别显示、以及与笔尖51形状相对应的识别显示,也可以设置在着色成前述墨水颜色的操作体6的操作部61上。前述识别显示利用印刷、粘贴标签、凸出设置、凹入设置等方法设置在操作体6上。
(弹性体支撑部)
前述弹性体支撑部8在轴方向上贯穿设置插入书写体5的多个(具体地说是2个)内孔81。在前述弹性体支撑部8的后表面和各个操作体6的凸缘部65的前表面之间配置弹性体7。在前述各个弹性体7的内部插入书写体5,同时各个弹性体7的前端利用弹性体支撑部8的后表面被卡止,各个弹性体7的后端卡止在操作体6的凸缘部65的前表面上。
另外,在弹性体支撑部8后表面的各个内孔81后方上,形成与前述内孔81连通且具有比内孔81稍大的直径的保持部82。前述各个保持部82的内表面压入保持各个弹性体7的前端部外表面。由此,在使前轴3和后轴4分离来更换各个书写体5以及操作体6时,能够防止各个弹性体7从轴筒2内脱落。在前述内孔81和前述保持部82之间,形成弹性体7的前端能够抵接卡止的台阶部。
前述各个弹性体7将各个操作体6(即各个书写体5)一直向后方预紧。前述各个弹性体7在笔尖凸出状态以及笔尖没入状态中的任一个都处于压缩状态(即书写体5向后方预紧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各个操作体6的前后窜动。
(笔尖的出没)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笔尖51的出没动作进行说明。
在对一个操作体6的操作部61进行抵抗弹性体7的向后方预紧而沿着窗孔41向前方滑动的操作时,该被滑动操作的操作体6的前侧凸出部62,将先前处于笔尖凸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5的操作体6的后侧凸出部63向径方向外侧推开。由此,轴筒2内壁的卡止壁部43和操作体6之间的卡止状态被解除,其他书写体5利用弹性体7的向后方预紧而向后方移动,其他书写体5的笔尖51没入轴筒2内,其他书写体5的操作体6的后端与窗孔41的内壁的后端的抵接壁部41a抵接并被止动。与前述其他书写体5的笔尖51没入同时,与前述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操作体6连结的书写体5的笔尖51由轴筒2的前端孔31向外部凸出,并且,被向前方滑动操作的操作体6的后端,卡止在轴筒2内壁的卡止壁部43,保持该笔尖51的凸出状态。
(书写体以及操作体的更换)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书写体5以及操作体6的更换进行说明。
更换书写体5时,从前轴3和后轴4的连结状态(参照图54),将前轴3和后轴4分离(参照图56)。然后,从前述窗孔41的前方的切口部42取出操作体6,将处于与该操作体6相互连结的状态的书写体5从前轴3的后端开口部取出。之后,将处于与新的书写体5连结状态的新操作体6从后轴4的切口部42插入窗孔41内,将处于与前述新操作体6连结状态的新书写体5从前轴3的后端开口部插入前轴3内的弹性体支撑部8的内孔81中,同时将具有切口部42的后轴4的前端部插入/卡合到前轴3的卡合孔32中,再次使前轴3和后轴4成为连结状态(参照图54)。由此,完成书写体6以及操作体7的更换操作。
[第10实施方式]
图63和图64中表示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1,在由前轴3和后轴4构成的轴筒2的内部,以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收容3根书写体6。在前述各个书写体6的后端安装操作体7。在前述后轴4的后部侧壁上,以等间隔(即在圆周方向上相隔120度的位置上)配置3条窗孔41。从前述各个窗孔41向径方向外侧凸出操作体7的操作部71。
在前述后轴4的后端壁上,形成与前述各个窗孔41连通的开口部42。利用前述开口部42,前述各个窗孔41向后方开口。通过前述开口部42,可以将处于与前述操作体7连接的状态的书写体6从轴筒2内拆下且能够插入轴筒2内。
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利用前述向后方开口的各个窗孔41在径方向上被分成3份。在前述被分成3份的后轴4的后端部的一个分割片上设置笔夹44。在前述笔夹44的基部上,利用铰链部52以可以自由转动的方式安装盖部5。在前述盖部5的前表面设置2个卡合部53(具体地说是卡合凹部或者卡合孔部)。并且,分别在前述被分成3份的后轴4的后端部的另2个分割片上,设置可以与前述2个卡合部53卡合的被卡合部45(具体地说是卡合凸部)。在前述各个卡合部53的内表面上形成向内凸起,另一方面,在前述各个被卡合部45的外表面上,形成可以越过前述向内凸起而卡合的向外凸起。此外,因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其它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第11实施方式]
图65和图66中表示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1,是前述第10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与前述第10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后轴4后部的侧壁上,等间隔(即在圆周方向上相隔90度的位置上)地配置3个后轴4和一个笔夹,以及各个操作体7的前侧凸出部72和后侧凸出部73的横剖面形状,具有越往径方向内侧越细的形状,以防止各个操作体7互相干涉。此外,因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其它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10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第12实施方式]
图67和图68中表示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1,在由前轴3和后轴4构成的轴筒2的内部,以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收容4根书写体6。在前述各个书写体6的后端安装操作体7。在前述后轴4的后部侧壁上,以等间隔(即在圆周方向上相隔90度的位置上)配置4条窗孔41。从前述各个窗孔41向径方向外侧凸出操作体7的操作部71。
在前述后轴4的后端壁上,形成与前述各个窗孔41连通的开口部42。利用前述开口部42,前述各个窗孔41向后方开口。通过前述开口部42,可以将处于与前述操作体7连接的状态的书写体6从轴筒2内拆下且能够插入轴筒2内。
前述后轴4的后端部利用前述向后方开口的各个窗孔41在径方向上被分成4份。在前述被分成4份的后轴4的后端部的一个分割片上设置笔夹44。在前述笔夹44的基部上利用铰链部52,以可以自由转动的方式安装盖部5。在前述盖部5的前表面设置3个卡合部53(具体地说是卡合凹部或者卡合孔部)。并且,分别在前述被分成4份的后轴4的后端部的另3个分割片上,设置可以与前述3个卡合部53卡合的被卡合部45(具体地说是卡合凸部)。在前述各个卡合部53的内表面上形成向内凸起,另一方面,在前述各个被卡合部45的外表面上,形成可以越过前述向内凸起而卡合的向外凸起。
此外,本实施方式与第11实施方式同样地,各个操作体7的前侧凸出部72和后侧凸出部73的横剖面形状,具有越往径方向内侧越细的形状,以防止各个操作体7互相干涉。此外,因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其它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
图57至图62中表示本发明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的实施方式。
如图57以及图5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主要由圆珠笔头2、墨水收容管3、以及操作体4构成。
(圆珠笔头)
前述圆珠笔头2,其圆珠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在前端上。前述圆珠笔头2可以是以下类型中的任一个,即在金属制细管的前端上利用向内侧的挤压变形而形成圆珠支承座的类型,或者在金属制主体的前端内表面上利用切削加工形成圆珠支承座的类型。
在前述圆珠笔头2的前端上固定着防止笔尖干燥用的覆盖树脂。前述覆盖树脂在书写使用开始时会被用户去除。
另外,前述圆珠笔头2也可以是利用弹性体等将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在前端的圆珠向前方预紧,使圆珠与前述缘部的内表面紧密接触的结构。另外,前述圆珠笔头2可以通过压入墨水收容管3的前端开口部等来直接安装,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合成树脂制的笔尖保持部件22固定在墨水收容管3的前端开口部中。前述笔尖保持部件22利用被着色成墨水颜色的合成树脂的成型体得到。
(操作体)
在前述墨水收容管3的后端开口部上安装有操作体4。前述操作体4具备操作部43、前侧凸出部44、后侧凸出部45、嵌入部46、以及凸缘部47。前述操作部43形成于后端部且从轴筒6的窗孔81向外部凸出。前述后侧凸出部45设置在前述操作部43的相反侧。前述前侧凸出部44设置在前述操作部43的相反侧的后侧凸出部45的前方。前述嵌入部46形成于操作体4的前端部且嵌入到墨水收容管3的后端开口部中。前述凸缘部47形成于前述嵌入部46的后方。
前述嵌入部46在嵌入到墨水收容管3的后端开口部中时,不完全堵塞墨水收容管3的后端开口部,使墨水收容管3的内部和外部可以通气。另外,在前述凸缘部47的前表面上卡止弹性体10的后端。
(大径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前述操作部43、前侧凸出部44和后侧凸出部45构成一个大径部41。前述大径部41的径方向尺寸A设定得比墨水收容管3的外径B大。具体地说,前述大径部41的径方向尺寸A优选设定为大于或等于墨水收容管3的外径B的2倍。前述大径部41形成为在两面(即表面和背面)上具备平面部41a的板状。前述板状的大径部41具有与墨水收容管3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厚度尺寸。并且,在前述操作体4两方的侧壁(大径部41的平面部41a)上形成防脱凸起(未图示)。前述防脱凸起可以卡合在窗孔81的两个侧壁内表面上。
另外,在凸缘部47和大径部41之间(即在凸缘部47的后方且在大径部41的前方),形成径方向尺寸比大径部41小的小径部42。另外,前述小径部42具有比墨水收容管3的外径B小的径方向尺寸。由此,在识别操作体4时,能够使大径部41更突出,大径部41和小径部42看起来像旗和旗杆,提高作为墨水颜色显示部的操作体4的外观性。
前述操作体4被着色成与所连结的墨水收容管3内部收容的墨水颜色大致相同的颜色。具体地说,前述操作体4由着色成与被连结的墨水收容管3的墨水颜色大致相同的颜色的合成树脂的成型体构成。由此,前述操作体4成为墨水颜色显示部。例如,前述操作体4,与内部收容黑色墨水的墨水收容管3连结的操作体4被着色成黑色,与内部收容蓝色墨水的墨水收容管3连结的操作体4被着色成蓝色,与内部收容红色墨水的墨水收容管3连结的操作体4被着色成红色,与内部收容绿色墨水的墨水收容管3连结的操作体4被着色成绿色。
(墨水收容管)
墨水收容管3利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合成树脂的挤压成形得到,由两端开口的直圆筒体构成。在前述墨水收容管3的内部收容具有剪切减粘性的水性染料墨水,在前述墨水的后端,充填伴随墨水的消耗而前进的由高粘度流体构成的追随体。
(识别面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体4的被识别面积最大的状态,是识别前述大径部41的平面部41a的情况(图57的状态)。在前述图57的状态中,操作体4的识别面积设定为墨水收容管3的识别面积的38%。
(包装袋)
图59以及图60中表示将图57以及图58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收容于包装袋5的状态。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收容于由透明材料(透明塑料薄片)构成的长方形形状的包装袋5的内部。前述一个包装袋5收容1根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由此,能够自由组合用户喜欢的墨水颜色的可替换笔芯,来作为多芯书写工具使用。
前述包装袋5在一端上形成吊孔51。在前述吊孔51周围的包装袋5表面(即具备吊孔的头部)上通过印刷设置着色部52,其着色成内部收容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的墨水颜色。
如图59所示,在将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收容于包装袋5内的状态中,操作体4位于吊孔51侧,另一方面,圆珠笔头2位于该吊孔51侧的相反侧。因此,如果使包装袋5为吊起状态,则圆珠笔头2侧朝下,操作体4位于上侧。
如图60所示,在将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收容于包装袋5内的状态中,圆珠笔头2位于吊孔51侧,另一方面,操作体4位于该吊孔51侧的相反侧。因此,如果使包装袋5成为吊起状态,则圆珠笔头2侧朝上,操作体4位于下侧。其结果,不会担心从圆珠笔头2的前端漏出墨水。另外,在图60的情况下,不会担心包装袋5的吊孔51的相反一侧的端部被圆珠笔头2的前端损伤。另外,在图60的情况下,通过在包装袋5的吊孔51的相反一侧的端部上设置开闭口,在通过开闭口在包装袋5中存取可替换笔芯时,可以容易地从操作体4存取,能够防止圆珠笔头2前端的损伤。
在将前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收容于包装袋5内的状态中,操作体4的板状的大径部41的平面部41a(最大识别面积),配置在从包装袋5的外部正面能够识别的方向上。由此,不会担心收容操作体4的部分的包装袋5的厚度增加,能够在有限的保管空间内,以将放入了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的多个包装袋5重叠的状态进行保管。
另外,在用户购买处于前述吊起陈列状态的放入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的包装袋5时,能够同时识别着色成墨水颜色的操作体4以及着色部52,从较远位置也能够识别墨水颜色。
图61中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收容在多芯书写工具的轴筒6内的状态。
多芯书写工具以在前后方向上可以移动的方式,在轴筒6内收容多根(具体地说是2根)墨水颜色彼此不同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前述各个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利用弹性体10(具体地说,是压缩螺旋弹簧)向后方预紧。
前述轴筒6由以下部分构成:前轴7,其由细尖状的圆筒体构成;以及圆筒状的后轴8,其通过螺合或者压入安装在该前轴7的后端部上。在前述前轴7的前端上,向轴方向贯穿设置可替换笔芯1的圆珠笔头2能够凸出的前端孔71。前述前轴7和后轴8由合成树脂(例如,聚碳酸酯等)的注塑成型得到。
在前述后轴8的后部侧壁上,向径方向贯穿设置多条(具体地说是两条)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状窗孔81。前述2条窗孔81形成于彼此相对于轴线对称的位置上。另外,在前述后轴8的后端部上,形成在轴方向上贯通且向径方向外侧开口的开口部82。前述开口部82在后轴8的后端(即轴筒6的后端)与窗孔81连通,由此,以窗孔81的后端被切开的方式向后方开口。另一方面,前述窗孔81的前端保持封闭。从前述各个窗孔81向径方向外侧凸出各个操作体4的操作部43。
另外,在前述后轴8的窗孔81之间侧壁内表面上,形成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肋部构成的卡止壁部,前述卡止壁部上卡止着笔尖凸出时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的操作体4的后端。
在前述后轴8的窗孔81之间侧壁外表面上设置笔夹83。
在前述后轴8的后端部上,以可以自由转动的方式,设置使前述开口部82自由开闭的盖部9。前述盖部9的一端部同铰链部92而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笔尖基部。前述铰链部92在以笔尖朝下正视笔夹83时的笔夹83的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由此,前述盖部9在大致前后方向上自由转动。在前述盖部9的前表面上形成抵接壁部91。前述抵接壁部91上,将连接在没入状态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后端上的各个操作体4的后端止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铰链部92具体地说,采用利用转动轴以可以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的结构,但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以下结构,即,利用能够弯曲变形的具有可挠性的连接部或者薄壁部而一体地连接。
在前述盖部9的另一端部的前表面上设置卡合部93(具体地说,形成卡合凹部或者卡合孔部)。在后轴8的后端上,设置可以与前述卡合部93卡合的被卡合部84(具体地说,凸出设置卡合凸部)。在前述卡合部93(卡合凹部或者卡合孔部)的内表面上形成向内凸起,另一方面,在前述被卡合部84(卡合凸部)的外表面上,形成能够越过前述向内凸起而卡止的向外凸起。
前述卡合部93和前述被卡合部84之间,在盖部9将开口部82密封时处于相互卡合状态(具体地说,处于向内凸起越过向外凸起而卡止的状态),在由弹性体10向后方预紧引起的操作体4和盖部9前表面的抵接壁部91之间的抵接时,该卡合状态不解除,盖部9就不会打开。
另外,除了前述卡合部93和被卡合部84的结构之外,也可以是以下结构,即,前述卡合部93由卡合凸部构成,前述被卡合部84由卡合凹部或者卡合孔部构成。
在可替换笔芯1的笔尖是没入状态时,该可替换笔芯1后端所具有的操作体4的后端部被形成于盖部9的前表面的抵接壁部91止动。另一方面,在可替换笔芯1的笔尖是凸出状态时,该可替换笔芯1后端所具有的操作体4的后端部与形成于轴筒6内壁上的卡止壁部卡止。
处于笔尖没入状态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的后端所具有的操作体4的前侧凸出部44,在将该操作体4的操作部43向前方滑动操作时,与连结在先前处于凸出状态的其他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后端的操作体4的后侧凸出部45抵接,以解除其他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的笔尖凸出状态。
(弹性体支撑部)
在轴筒6的内壁(即后轴8的内壁)上,设置圆筒状的弹性体支撑部11。前述弹性体支撑部11在轴方向上贯穿设置插入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的墨水收容管3的多个(具体地说是2个)内孔111。在前述弹性体支撑部11的后表面和各个操作体4的凸缘部47的前表面之间配置弹性体10。在前述各个弹性体10的内部上插入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的墨水收容管3,并且,各个弹性体10的前端利用弹性体支撑部11的后表面卡止,各个弹性体10的后端卡止在操作体4的凸缘部47的前表面上。
另外,在弹性体支撑部11后表面的各个内孔111的周围,形成由周状壁部构成的保持部112。各个弹性体10的前端部外表面压入并保持在前述各个保持部112的内表面上。由此,能够防止在更换各个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时,各个弹性体10从轴筒6内通过开口部82而脱落。
前述各个弹性体10将各个操作体4(即各个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一直向后方预紧。前述各个弹性体10在笔尖凸出状态以及笔尖没入状态中的任一个都处于压缩状态(即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被向后方预紧的状态),由此,防止各个操作体4的前后窜动。
(可替换笔芯的更换)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参照图57以及图58)的更换进行说明。在更换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时,从盖部9将轴筒6后端的开口部82封闭的状态,将盖部9的与铰链部92相反一侧的操作端部向后方推压,解除卡合部93和被卡合部84之间的卡合,使盖部9向后方转动,将轴筒6的后端的开口部82打开(参照图62)。如果将前述开口部82打开,则各个操作体4利用弹性体10的向后方预紧从前述开口部82向后方外部凸出。在将前述轴筒6的后端的开口部82打开的状态(图62的状态)下,通过取出操作体4,将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通过前述开口部82从轴筒6内取出,之后,将处于操作体和书写体相互连结状态的新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通过前述开口部82插入轴筒6内。然后,使各个操作体4抵接在盖部9的抵接壁部91上,一边将各个操作体4向前方推压一边使盖部9向前方转动,之后,使卡合部93和被卡合部84卡合,将开口部82封闭。由此,完成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1的更换操作。
Claims (47)
1.一种多芯书写工具,其在轴筒内以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收容多个书写体,利用弹性体将前述各个书写体向后方预紧,在前述各个书写体的后端连结与各个书写体相对应的操作体,在轴筒侧壁上沿径方向贯穿设置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窗孔,使前述各个操作体从前述各个窗孔向径方向外侧凸出,通过使一个操作体沿着窗孔向前方滑动,使连结在该一个操作体上的书写体的笔尖从轴筒的前端孔凸出,同时使先前处于凸出状态的其他书写体的笔尖没入轴筒内,其特征在于,
该多芯书写工具的构成方式为,可以将书写体以及操作体从轴筒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其构成方式为,可以将各个书写体从轴筒内拆下来更换,同时在轴筒的后端设置使窗孔向后方开口的开闭自由的开口部,可以通过前述开口部,将操作体从轴筒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其构成方式为,可以通过前述开口部,将书写体以及操作体从轴筒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其构成方式为,可以通过前述开口部,将书写体和操作体以连结状态从轴筒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其构成方式为,可以将书写体和操作体以连接状态从轴筒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在封闭前述开口部时,在轴筒的后端部形成没入状态的书写体的操作体可以抵接的抵接壁部,在将前述开口部打开时,前述抵接壁部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从前述轴筒后端去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在将前述开口部打开时,利用弹性体向后方的预紧,没入状态的操作体从前述开口部向外部凸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在前述轴筒内壁上设置弹性体前端在轴方向上抵接的弹性体支撑部,在前述弹性体支撑部上形成在径方向上保持弹性体前端部的保持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在轴筒后端部的开口部的内壁两侧上,具备限制操作体的侧面插入时的方向的引导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在前述轴筒后端部上设置可以自由开闭前述开口部的盖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在前述盖部的前表面上形成没入状态的书写体的操作体可以抵接的抵接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在前述盖部对开口部进行封闭的过程中,前述盖部向前方推压操作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将前述各个操作体着色成在所连结的书写体内部收容的墨水颜色。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前述盖部的一端部以可以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在轴筒的后端部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在前述盖部的另一端部上设置卡合部,在轴筒的后端部上设置可以与前述盖部的卡合部自由卡合/脱离的被卡合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将封闭前述开口部的盖部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螺合在轴筒的后端部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在前述盖部的内周面上设置内螺纹部,在前述轴筒后端部的外周面上设置可以与前述内螺纹部螺合的外螺纹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在前述盖部上设置至少两个卡合部,在径方向上被前述开口部分割的轴筒的各个后端部上,设置前述卡合部可以卡合的被卡合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在盖部的内表面上设置前述各个卡合部,在轴筒后端部的外表面上设置前述各个被卡合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将前述抵接壁部插入配置在前述开口部中,前述抵接壁部限制前述开口部内壁的向内变形。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前述盖部具备主体和从该主体向前方凸出的至少2根脚片,在前述各个脚片的径方向内表面上形成卡合部,另一方面,在前述轴筒后端部的各个侧壁的径方向外表面上,形成可以与前述卡合部在轴方向上越过卡合的被卡合部。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前述盖部具备主体和从该主体向前方凸出的至少2根脚片,在前述各个脚片的径方向内表面上形成卡合部,另一方面,在前述轴筒后端的开口部的两侧,形成可以与前述卡合部在径方向上滑动卡合的被卡合部。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前述盖部具备主体和形成于前述主体径方向的两侧的2个卡合部,另一方面,在前述轴筒的后端开口部的两侧形成被卡合部,前述卡合部和前述被卡合部,可以通过使盖部相对于轴筒的后端部在周方向上旋转来卡合。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其构成方式为,窗孔周壁的至少一个部位在径方向上可以分离,在将前述窗孔周壁的至少一个部位在径方向上分离时,可以通过前述窗孔周壁的分离部位,将操作体从轴筒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内。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其构成方式为,可以通过前述窗孔的周壁的分离部位,将操作体以及书写体从轴筒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内。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其构成方式为,窗孔周壁的至少前端或者后端可以在径方向上分离,通过使前述窗孔的周壁的前端或者后端在径方向上分离,将窗孔向前方或者后方开放。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其构成方式为,伴随前述窗孔周壁后端在径方向上分离,轴筒后端部的侧壁可以在径方向上分离,在前述轴筒后端部的侧壁上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设置盖部,利用安装在前述轴筒后端部侧壁上的盖部,使轴筒后端部的侧壁保持合体状态。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其构成方式为,可以将书写体和操作体以连结状态,从轴筒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内。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其构成方式为,轴筒由具备前端孔的前轴和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连结在该前轴后端部上的后轴构成,前述后轴具备窗孔和使该窗孔向前方开口的切口部,在将前述后轴从前轴分离时,可以通过前述切口部将操作体从轴筒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内。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其构成方式为,可以将书写体和操作体以连结状态从轴筒内拆下且可以插入轴筒内。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后轴的前端部利用切口部被分割为多份,在前轴的内部设置前述后轴的前端部可以插入的多个卡合孔。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在前轴的内壁上设置弹性体的前端在轴方向上抵接的弹性体支撑部,前述弹性体支撑部外壁和前轴内壁之间形成前述卡合孔。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
在前述前轴的内壁上设置弹性体的前端在轴方向上抵接的弹性体支撑部,在前述弹性体支撑部上形成在径方向上保持弹性体前端部的保持部。
34.一种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其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中使用,使用时在轴筒内收容多根,使连结在各自后端的操作体从轴筒的侧壁凸出,通过对前述操作体向前方进行滑动操作,使笔尖从轴筒前端进出,
该可替换笔芯在收容于轴筒内之前的状态下,由以下部分构成:圆珠笔头,在其前端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保持圆珠;墨水收容管,其前端固定该圆珠笔头且内部收容墨水;以及操作体,其连结在该墨水收容管的后端且着色成墨水收容管内的墨水颜色。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
前述操作体具备小径部和径方向尺寸大于该小径部的大径部。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
前述大径部的径方向尺寸大于墨水收容管的外径。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
前述大径部是两面具备平面部的板状。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
前述大径部设置在操作体的后部。
39.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
在前述操作体的被识别面积最大的状态下,前述操作体的识别面积设定为大于或等于墨水收容管的识别面积的38%。
40.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
前述可替换笔芯收容在由透明材料构成的包装袋中。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
在收容于前述包装袋中的状态下,可以从包装袋的外部正面识别前述操作体的最大识别面积。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
前述操作体具备径方向尺寸大于墨水收容管外径的大径部,前述大径部是两面具备平面部的板状,在收容于前述包装袋中的状态下,可以从包装袋的外部正面识别前述操作体的大径部的平面部。
43.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
前述包装袋在一端具备吊孔,在前述可替换笔芯收容于前述包装袋中的状态下,操作体配置在前述吊孔侧。
44.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
前述包装袋在一端具备吊孔,在前述可替换笔芯收容于前述包装袋中的状态下,圆珠笔头配置在前述吊孔侧。
45.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
前述包装袋在一端具备吊孔,在前述吊孔附近的包装袋表面上,设置着色成墨水收容管内墨水颜色的着色部。
4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
前述墨水收容管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构成,前述墨水收容管内收容的墨水是染料墨水。
4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多芯书写工具用可替换笔芯,在前述圆珠笔头的前端,固定着防止笔尖干燥用的覆盖树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94157 | 2005-03-29 | ||
JP2005094157 | 2005-03-29 | ||
JP2005200229 | 2005-07-08 | ||
JP2005200217 | 2005-07-08 | ||
JP2005200218 | 2005-07-08 | ||
JP2005200246 | 2005-07-08 | ||
JP2005200245 | 2005-07-08 | ||
JP2005204953 | 2005-07-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40361A CN1840361A (zh) | 2006-10-04 |
CN100577443C true CN100577443C (zh) | 2010-01-06 |
Family
ID=37029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67467A Active CN100577443C (zh) | 2005-03-29 | 2006-03-29 | 多芯书写工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77443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22937B2 (en) * | 2007-02-26 | 2012-12-04 | The Pilot Ink Co., Ltd. | Thermochromic writing instrument |
TWI474937B (zh) * | 2008-08-29 | 2015-03-01 | Kotobuki & Co Ltd | 複合式筆具 |
JP5406116B2 (ja) * | 2010-05-17 | 2014-02-05 | 株式会社壽 | 多芯筆記具 |
CN102267315A (zh) * | 2011-06-22 | 2011-12-07 | 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换芯多色揿动笔 |
CN103879188B (zh) * | 2014-04-10 | 2016-06-08 | 上海理工大学 | 多芯铅笔 |
CN106965594A (zh) * | 2017-04-20 | 2017-07-21 | 安徽玉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笔芯保护智能笔 |
CN106965597A (zh) * | 2017-04-20 | 2017-07-21 | 安徽玉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感光智能笔 |
JP6620343B1 (ja) * | 2019-03-18 | 2019-12-18 | 广州克力労保用品有限公司 | 自動的に芯を交換できるペン |
CN114555381A (zh) * | 2019-09-25 | 2022-05-27 | 柯尔贝克控股有限公司 | 带有书写用具和刀的多功能工具 |
CN111391543A (zh) * | 2020-03-27 | 2020-07-10 | 华东师范大学 | 一种音乐画笔 |
JP7509673B2 (ja) * | 2020-12-11 | 2024-07-02 | ゼブラ株式会社 | 出没式筆記具 |
-
2006
- 2006-03-29 CN CN200610067467A patent/CN100577443C/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40361A (zh) | 2006-10-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77443C (zh) | 多芯书写工具 | |
CN101622138B (zh) | 热变色书写工具 | |
US7946777B2 (en) | Multi-refill writing instrument | |
JP2007038635A (ja) | 多芯筆記具 | |
JP5681859B2 (ja) | 熱変色性筆記具 | |
US5895160A (en) | Universal marking instrument apparatus | |
JP4689378B2 (ja) | 多芯筆記具 | |
CN104023992B (zh) | 用于书写工具的擦除器帽组合件 | |
JP5006159B2 (ja) | 多芯筆記具 | |
JP2008073934A (ja) | 多芯筆記具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筆記体 | |
JP6915962B2 (ja) | 筆記具 | |
JP5006160B2 (ja) | 多芯筆記具 | |
JP5367486B2 (ja) | 多芯筆記具 | |
JP2007055164A (ja) | 組立式筆記具 | |
JP2016203454A (ja) | ノック式筆記具 | |
JP4343265B2 (ja) | 多芯筆記具 | |
JP2010089363A (ja) | 多芯筆記具 | |
CN2592393Y (zh) | 子母型多用笔 | |
JP3143311U (ja) | 多芯筆記具 | |
JP3153695U (ja) | 多芯筆記具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筆記体 | |
JP2013223972A (ja) | 筆記具レフィル及びそれを収容した筆記具 | |
JP2012179715A (ja) | 多芯筆記具 | |
JP2010264660A (ja) | 多芯筆記具 | |
JP2011093323A (ja) | 多芯筆記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