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5016C - 一种杉木板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杉木板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5016C
CN100575016C CN200710009671A CN200710009671A CN100575016C CN 100575016 C CN100575016 C CN 100575016C CN 200710009671 A CN200710009671 A CN 200710009671A CN 200710009671 A CN200710009671 A CN 200710009671A CN 100575016 C CN100575016 C CN 10057501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wood powder
oil sealing
glue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9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0747A (zh
Inventor
黄中棣
陈毅
邓玉锋
陈新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LIN WOODEN PRODUCT CO Ltd FUJIAN PROVINCE YOUXI COUNTY
Original Assignee
SANLIN WOODEN PRODUCT CO Ltd FUJIAN PROVINCE YOUXI COUN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LIN WOODEN PRODUCT CO Ltd FUJIAN PROVINCE YOUXI COUNTY filed Critical SANLIN WOODEN PRODUCT CO Ltd FUJIAN PROVINCE YOUXI COUNTY
Priority to CN200710009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5016C/zh
Publication of CN101380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07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501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501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Chemical And Physical Treatments For Wood And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解决吐油问题,又能解决杉木涂层稳定性,而且加工工艺简单的杉木板材结构及其加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成型板材,在成型板材表面上包覆有一封油层,封油层是由包括木粉和胶的混合物或包括木粉、碳酸钙和胶的混合物构成。这样,在成型板材上全部包覆一层由木粉和胶的混合物或木粉、碳酸钙和胶的混合物形成的封油层,封油层将封油、涂装为一体,不仅解决了杉木吐油的问题,而且不用修补,工艺简单、成本低。另外,封油层的比重和收缩比与杉木近似,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尤其是温度发生变化时,封油层可以随板材而收缩、胀大,而不易剥落。

Description

一种杉木板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杉木板材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杉木加工作为板材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解决杉木的吐油问题,中国发明专利200410041418.3公开了一种杉木装饰装修材料的加工方法,其在白坯修补过程中增加了如下的步骤:1、先对白坯上的节疤用普通木屑进行粘合填补;2、将白坯上所有的节疤、树芯、较深色的木头涂封闭漆;3、之后再涂装处理,涂装材料由涂装胶和碳酸钙组成。
上述的专利虽然解决了杉木的吐油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点:
1、采用普通木屑粘合填补节疤和用封闭漆涂装节疤、树芯和较深色的木材,工艺复杂、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都较高。
2、涂装材料的比重和收缩比与杉木不同,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尤其是温度发生变化时,很容易导致上述涂层的剥落。
2000年9月,《福建林业科技》第27卷第三期,第52页的《杉木间伐木水泥模板表面处理》,公开了一种涂饰工艺,包括基材表面处理→涂底层涂料→涂面层涂料→陈放→成品;而表面处理主要包括:刨平、节子的处理、补腻、砂光等几个步骤;节子的处理是采用二甲苯或30%的丙酮水溶液,将其涂刷在节子处,先将节子周围的抽提物质和油脂溶解掉,然后用干布拭去。但是,杉木中抽提物质和油脂不仅仅存在于节子周围,也同时存在于较深色的材质之中,它会影响涂料对被涂表面的润湿性,使涂料不能形成均匀的涂膜而收缩,造成其周围涂层较薄,使涂饰好后的板材涂层斑驳、不平,影响板面的外观和涂层的防护性能。所以,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杉木饰面处理,成本高,且效果不理想,无法投入工业化规模生产。
所以,寻找一种适于工业化生产、而且即能解决吐油问题、又能解决涂层稳定性的杉木板材结构及加工方法是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能解决吐油问题,又能解决杉木涂层稳定性,而且适于工业化生产的杉木板材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杉木板材结构,包括成型板材,其中:在成型板材表面上包覆有一封油层,封油层是由包括木粉和胶的混合物构成,所述木粉和胶的质量比为1∶0.5-8;或是由包括木粉、碳酸钙和胶的混合物构成,所述木粉、碳酸钙和胶的质量比为1∶0.2-4∶0.5-8;所述封油层的厚度在0.2mm以上;所述木粉含水率小于等于15%,粒度为100目至600目;所述胶为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或聚氨酯胶粘剂,或者其中任意两种的组合,或者上述三种的组合。
在封油层表面上还包覆一层涂层。
在封油层表面上还包覆一层底色层,底色层是由包括白色木粉和胶的混合物构成,所述白色木粉和胶的质量比为1∶0.5-8;或由包括碳酸钙和胶的混合物构成,所述碳酸钙和胶的质量比为1∶0.2-1;或由包括白色木粉、碳酸钙和胶的混合物构成,所述白色木粉、碳酸钙和胶的质量比为1∶0.2-4∶0.5-8。
在底色层表面上还包覆一层涂层。
氨基树脂胶粘剂与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比例为:1∶0.01-5;烯类高聚物胶粘剂与聚氨酯胶粘剂的比例为:1∶0.01-5;氨基树脂胶粘剂与聚氨酯胶粘剂的比例为:1∶0.01-5;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的质量比为1∶0.01-5∶0.01-5。
这样,由于无需对节子进行处理,而直接在成型板材表面全部包覆一层由木粉和胶的混合物或木粉、碳酸钙和胶的混合物形成的封油层,封油层将封油、涂装为一体,不仅解决了杉木吐油的问题,而且不用修补,适于工业化生产、成本低。
另外,封油层的比重和收缩比与杉木近似,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尤其是温度发生变化时,封油层可以随板材而收缩、胀大,而不易剥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产品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产品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产品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产品的第二种实施例工艺流程图;
图5是本产品的第三种实施例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在成型板材1的表面上包覆一层封油层2,封油层由2包括木粉和胶的混合物或包括木粉、碳酸钙和胶的混合物构成;上述的胶为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或聚氨酯胶粘剂,或者其中任意两种的组合,或者上述三种的组合。
木粉和胶的混合物,可以吸收和封闭杉木的吐油,而且由于木粉和杉木的收缩比相近,当外界环境变化尤其是温度变化时,依然能保持较强的稳定性,而不易剥离、脱落。
上述的碳酸钙只是作为一种助料,目的是使加工所得杉木板材表面更加光洁美观;而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或聚氨酯胶粘剂共同起胶粘作用,又各不相同。氨基树脂胶粘剂,防水性能好;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固化温度低,常温固化时间短;聚氨酯胶粘剂能起促进作用,增强表面质量。
封油层厚度在0.2mm以上,这样,可以保证足够好的封油效果。
封油层2具有下列的实现方式:
实施例1
封油层由木粉和氨基树脂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15%,粒度为100目,木粉和氨基树脂胶粘剂的质量比为1∶0.5。
氨基树脂胶粘剂可以用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或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木粉较粗,涂层较厚,附着力二级,表面粗糙,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2
封油层由木粉和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8%,粒度为600目,木粉和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质量比为1∶8。
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可以用氨基树脂胶粘剂或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木粉较细,涂层较薄,附着力一级,表面较细腻,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3
封油层由木粉和聚氨酯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1%,粒度为300目,木粉和聚氨酯胶粘剂的质量比为1∶4。
聚氨酯胶粘剂可以用氨基树脂胶粘剂或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替换。
效果:木粉适中,涂层厚度适中,附着力一级,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4
封油层由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5%,粒度为600目,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0.5∶0.2。
氨基树脂胶粘剂可以用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或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木粉较细,涂层较薄,附着力二级,表面较细腻,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5
封油层由木粉、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0.5%,粒度为600目,木粉、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8∶4。
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可以用氨基树脂胶粘剂或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木粉较细,涂层较薄,附着力一级,表面较细腻,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6
封油层由木粉、聚氨酯胶粘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8%,粒度为600目,木粉、聚氨酯胶粘剂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4∶2。
聚氨酯胶粘剂可以用氨基树脂胶粘剂或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替换。
效果:木粉较细,涂层较薄,附着力一级,表面较细腻,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7
封油层由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和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8%,粒度为600目,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和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质量比为202∶100∶1。
氨基树脂胶粘剂可以用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替换,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可以用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木粉较细,涂层较薄,附着力二级,表面较细腻,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8
封油层由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和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8%,粒度为600目,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和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质量比为3∶4∶20。
氨基树脂胶粘剂可以用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替换,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可以用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木粉较细,涂层较薄,附着力一级,表面较细腻,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9
封油层由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和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8%,粒度为600目,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和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质量比为3∶4∶8。
氨基树脂胶粘剂可以用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替换,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可以用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木粉较细,涂层较薄,附着力一级,表面较细腻,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10
封油层由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8%,粒度为600目,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010∶500∶5∶202。
氨基树脂胶粘剂可以用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替换,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可以用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木粉较细,涂层较薄,附着力二级,表面较细腻,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11
封油层由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8%,粒度为600目,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3∶4∶20∶6。
氨基树脂胶粘剂可以用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替换,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可以用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木粉较细,涂层较薄,附着力一级,表面较细腻,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12
封油层由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8%,粒度为600目,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3∶4∶8∶12。
氨基树脂胶粘剂可以用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替换,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可以用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木粉较细,涂层较薄,附着力一级,表面较细腻,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13
封油层由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8%,粒度为600目,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的质量比为204∶100∶1∶1。
效果:木粉较细,涂层较薄,附着力二级,表面较细腻,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14
封油层由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8%,粒度为600目,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的质量比为11∶8∶40∶40。
效果:木粉较细,涂层较薄,附着力一级,表面较细腻,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15
封油层由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8%,粒度为600目,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的质量比为5∶4∶8∶8。
效果:木粉较细,涂层较薄,附着力一级,表面较细腻,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16
封油层由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8%,粒度为600目,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020∶500∶5∶5∶204。
效果:木粉较细,涂层较薄,附着力二级,表面较细腻,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17
封油层由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8%,粒度为600目,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1∶8∶40∶40∶44。
效果:木粉较细,涂层较薄,附着力一级,表面较细腻,封油性质好。
实施例18
封油层由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构成;木粉含水率等于8%,粒度为600目,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5∶4∶8∶8∶10。
效果:木粉较细,涂层较薄,附着力一级,表面较细腻,封油性质好。
如图2所示,在封油层2上还可包覆一层底色层,根据产品用途不同,为了使产品表面有一定的强度、硬度、弹性、防水性、表面光洁、易于着色,底色层3分别由:白色木粉和胶的混合物、碳酸钙和胶的混合物或白色木粉、碳酸钙和胶的混合物组成。
上述的底色层3的胶为:聚氨酯胶粘剂胶粘剂、氨基树脂胶粘剂或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底色层3具有下列实现方式:
实施例19:
底色层由白色木粉和氨基树脂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二者的质量比为1∶0.5。
氨基树脂胶粘剂可以用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或聚氨酯胶粘剂替换。效果:弹性好,着色易,附着力二级。
实施例20:
底色层由白色木粉和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二者的质量比为1∶8。
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可以用氨基树脂胶粘剂或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弹性好,着色易,附着力一级。
实施例21:
底色层由白色木粉和聚氨酯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二者的质量比为1∶4。
聚氨酯胶粘剂可以用氨基树脂胶粘剂或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替换。
效果:弹性好,着色易,附着力一级。
实施例22:
底色层由白色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和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三者的质量比为202∶100∶1。
氨基树脂胶粘剂可以用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替换,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可以用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弹性好,着色易,附着力二级。
实施例23:
底色层由白色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和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三者的质量比为3∶4∶20。
氨基树脂胶粘剂可以用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替换,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可以用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弹性好,着色易,附着力一级。
实施例24:
底色层由白色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和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三者的质量比为3∶4∶8。
氨基树脂胶粘剂可以用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替换,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可以用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弹性好,着色易,附着力一级。
实施例25:
底色层由白色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四者的质量比为204∶100∶1∶1。
效果:弹性好,着色易,附着力二级。
实施例26:
底色层由白色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四者的质量比为11∶8∶40∶40。
效果:弹性好,着色易,附着力一级。
实施例27:
底色层由白色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四者的质量比为5∶4∶8∶8。
效果:弹性好,着色易,附着力一级。
实施例28:
底色层由碳酸钙和氨基树脂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二者的质量比为5∶1。
氨基树脂胶粘剂可以用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或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硬度好,着色易,附着力二级。
实施例29:
底色层由碳酸钙和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二者的质量比为2∶1。
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可以用氨基树脂胶粘剂或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硬度好,着色易,附着力一级。
实施例30:
底色层由碳酸钙和聚氨酯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二者的质量比为1∶1。
聚氨酯胶粘剂可以用氨基树脂胶粘剂或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替换。
效果:硬度好,着色易,附着力一级。
实施例31:
底色层由碳酸钙、氨基树脂胶粘剂和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三者的质量比为505∶100∶1。
氨基树脂胶粘剂可以用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替换,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可以用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硬度好,着色易,附着力二级。
实施例32:
底色层由碳酸钙、氨基树脂胶粘剂和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三者的质量比为6∶1∶5。
氨基树脂胶粘剂可以用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替换,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可以用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硬度好,着色易,附着力一级。
实施例33:
底色层由碳酸钙、氨基树脂胶粘剂和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三者的质量比为6∶1∶2。
氨基树脂胶粘剂可以用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替换,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可以用聚氨酯胶粘剂替换。
效果:硬度好,着色易,附着力一级。
实施例34:
底色层由碳酸钙、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四者的质量比为510∶100∶1∶1。
效果:硬度好,着色易,附着力二级。
实施例35:
底色层由碳酸钙、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四者的质量比为11∶1∶5∶5。
效果:硬度好,着色易,附着力一级。
实施例36:
底色层由碳酸钙、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的混合物构成,四者的质量比为10∶1∶2∶2。
效果:硬度好,着色易,附着力一级。
实施例37:
底色层由白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构成,五者的质量比为1020∶500∶5∶5∶204。
效果:弹性、硬度适中,着色易,附着力一级。
实施例38:
底色层由白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构成,五者的质量比为11∶8∶40∶40∶44。
效果:弹性、硬度适中,着色易,附着力一级。
实施例39:
底色层由白木粉、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构成,五者的质量比为5∶4∶8∶8∶10。
效果:弹性、硬度适中,着色易,附着力一级。
如图2、3所示,在封油层2或底色层3上可包覆一层涂层4;上述的涂层4为高固定份涂料、UV固化型树脂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粘贴涂料等;涂层4主要起到美化、保护作用。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工艺如下;
由原木制成的成型板材1,在成型板材1上包覆一层封油层2,封油层2可以经过100℃以下加温烘干快速固化,也可以在常温下放置自然缓慢固化,在封油层2上包覆一层涂层4。
如图5所示,本专利另一种实施例工艺如下:
原木制成成型板材1,在成型板材1上包覆一层封油层2,封油层2经过100℃以下加温烘干快速固化,也可以在常温下放置自然缓慢固化,在封油层2上包覆一层底色层3,底色层3经过100℃以下加温烘干快速固化,也可以在常温下放置自然缓慢固化,,在底色层3上包覆一层涂层4。

Claims (5)

1.一种杉木板材结构,包括成型板材,其特征在于:在成型板材表面上包覆有一封油层,封油层是由包括木粉和胶的混合物构成,所述木粉和胶的质量比为1∶0.5-8;或是由包括木粉、碳酸钙和胶的混合物构成,所述木粉、碳酸钙和胶的质量比为1∶0.2-4∶0.5-8;所述封油层的厚度在0.2mm以上;所述木粉含水率小于等于15%,粒度为100目至600目;所述胶为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或聚氨酯胶粘剂,或者其中任意两种的组合,或者上述三种的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杉木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封油层表面上还包覆一层涂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杉木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封油层表面上还包覆一层底色层,底色层是由包括白色木粉和胶的混合物构成,所述白色木粉和胶的质量比为1∶0.5-8;或由包括碳酸钙和胶的混合物构成,所述碳酸钙和胶的质量比为1∶0.2-1;或由包括白色木粉、碳酸钙和胶的混合物构成,所述白色木粉、碳酸钙和胶的质量比为1∶0.2-4∶0.5-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杉木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底色层表面上还包覆一层涂层。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杉木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氨基树脂胶粘剂与烯类高聚物胶粘剂的比例为:1∶0.01-5;烯类高聚物胶粘剂与聚氨酯胶粘剂的比例为:1∶0.01-5;氨基树脂胶粘剂与聚氨酯胶粘剂的比例为:1∶0.01-5;氨基树脂胶粘剂、烯类高聚物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的质量比为1∶0.01-5∶0.01-5。
CN200710009671A 2007-10-16 2007-10-16 一种杉木板材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501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09671A CN100575016C (zh) 2007-10-16 2007-10-16 一种杉木板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09671A CN100575016C (zh) 2007-10-16 2007-10-16 一种杉木板材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0747A CN101380747A (zh) 2009-03-11
CN100575016C true CN100575016C (zh) 2009-12-30

Family

ID=40460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96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5016C (zh) 2007-10-16 2007-10-16 一种杉木板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501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2204B (zh) * 2012-08-29 2015-03-11 浙江农林大学 杉木指接板节材型生产的改进方法
CN103273551B (zh) * 2013-06-26 2015-11-04 重庆家和琴森木业有限公司 中密度纤维板涂装木料
CN103273550B (zh) * 2013-06-26 2015-11-04 重庆家和琴森木业有限公司 以柳杉木材为原材料的涂装木料
CN111871740A (zh) * 2020-07-23 2020-11-03 福建省尤溪县红树林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型的涂装料以及其应用于木板材上涂装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杉木间伐材水泥模板表面处理. 刘晓辉等.福建林业科技,第27卷第3期. 2000
杉木间伐材水泥模板表面处理. 刘晓辉等.福建林业科技,第27卷第3期. 2000 *
速生材制造高档装饰材料生产工艺的研究. 孙德林.. 2005
速生材制造高档装饰材料生产工艺的研究. 孙德林.. 2005 *
酚醛浸渍纸贴面杉间材水泥模板制造工艺. 宋孝金等.林业科技开发,第17卷第1期. 2003
酚醛浸渍纸贴面杉间材水泥模板制造工艺. 宋孝金等.林业科技开发,第17卷第1期. 20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0747A (zh) 2009-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009325A8 (fr) Resine soluble dans l'alcool et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CN100575016C (zh) 一种杉木板材结构
CN109057233A (zh) 一种防潮地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33051A (zh) 一种表皮防裂的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及其生产工艺
CN107471361B (zh) 一种科技木贴面实木复合地板的生产工艺
CN104971868A (zh) 一种新型uv涂装工艺代替家具纤维三胺板涂装工艺
CN102069673A (zh) 一种uv涂层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2416B (zh) 高光亮耐磨建材装饰膜及其生产方法
KR101223099B1 (ko) 시트에 엠보싱을 형성하는 방법
US20150298493A1 (en) Method for decorating wood surfaces
CN102529290A (zh) 一种装饰板材的制备方法
CN101544005A (zh) 新型的木制品表面处理技术
CN203611633U (zh) 一种紫外线光固化涂料装饰板
CN202344960U (zh) 一种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
CN102501480B (zh) 一种薄木饰面模压树脂漆门面板及其生产工艺
RU2672484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го декоративного покрытия на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плоских пробковых панелей
CN103372527A (zh) 合成板材及其表面装饰方法
CN201304746Y (zh) 带有uv光固化表面涂层的铝塑复合板
JP4964532B2 (ja) 光沢塗装方法
CN204221928U (zh) 一种涂饰定向刨花板
CN109465172A (zh) 一种仿古木质地板
CN204725968U (zh) 一种免漆无三聚氰胺胶的环保包覆板
CN102003133A (zh) 一种压漆模压门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5036800A (zh) 一种玉石增强染色工艺
CN202348038U (zh) 一种薄木饰面模压树脂漆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410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