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3705C -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3705C
CN100563705C CNB2006100106660A CN200610010666A CN100563705C CN 100563705 C CN100563705 C CN 100563705C CN B2006100106660 A CNB2006100106660 A CN B2006100106660A CN 200610010666 A CN200610010666 A CN 200610010666A CN 100563705 C CN100563705 C CN 10056370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grams
rhizoma
weight portions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106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7124A (zh
Inventor
杨晓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6100106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63705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07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7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370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370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中药,具有益气活血、通经行络、渗湿利水、降粘祛脂、镇静安神、息风止痉的功效。主治缺血性中风、冠心病、心绞痛、脑梗塞、脑血管后遗症、坐骨神经痛、癫痫等疾病。制成本中药的原料药中,包含的原料药有黄芪、血竭、三七、归尾、虎杖、黄芩、姜黄、淫羊藿、鸡血藤、红花、川芎、赤芍、石菖蒲、大黄、葛根、昆布、牛膝、栀子、葶苈子、泽泻、龟板、龙骨、牡蛎、珍珠。治疗效果好,无其他副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类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发病死亡人数高于其它各类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重要问题。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源是高血脂、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这些病变会造成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再加上血液粘稠度高,血小板聚集附着度增高。这样周而复始地加快了血栓的形成,加重了动脉粥样硬化。为解决这个问题,医学界进行了大量研究,发明了大量药物,它们各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中药,具有益气活血、祛瘀、通经行络、渗湿利水、降粘祛脂、镇静安神、息风止痉的功效。主治气虚血瘀、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疼痛、震颤、下肢痿废、胸痹心痛等病症,即西医所说的缺血性中风、冠心病、心绞痛、脑梗塞、脑血管后遗症、坐骨神经痛、癫痫等疾病。
本中药由包含黄芪、血竭、三七、归尾、虎杖的原料药制得;为增加疗效,在制成成品药的原料药中,还可以包含有黄芩、姜黄;包含有淫羊藿、鸡血藤、红花;包含有川芎、赤芍、石菖蒲;包含有大黄、葛根、昆布包含有牛膝、栀子、葶苈子、泽泻;包含有龟板、龙骨、牡蛎、珍珠。
该药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黄芪10~30重量份、血竭10~30重量份、三七10~30重量份、归尾12~20重量份、虎杖12~20重量份、黄芩12~20重量份、姜黄12~20重量份、淫羊藿12~20重量份、鸡血藤10~30重量份、红花6~10重量份、川芎12~20重量份、赤芍12~20重量份、石菖蒲12~20重量份、大黄2~6重量份、葛根12~20重量份、昆布6~10重量份、牛膝6~10重量份、栀子6~10重量份、葶苈子6~10重量份、泽泻12~20重量份、龟板1~4重量份、龙骨1~4重量份、牡蛎1~4重量份、珍珠1~4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的方解
组方原理:方中生黄芪、血竭、三七为君药,具有益气活血之功;归尾、虎杖、黄芩、姜黄、淫羊藿、鸡血藤、红花、川芎、赤芍、石菖蒲、大黄、葛根、昆布为臣药,具有活血祛瘀,通经行络之力;牛膝、栀子、葶苈子、泽泻为佐药,具有渗湿利水,降粘祛脂之效;龟板、龙骨、牡蛎、珍珠为使药,有镇静安神,息风止痉,增强药效之力。
本发明药物中单味药药理研究概况如下:
龟甲:别名为龟板,为龟科(Tesrudinidae)动物乌龟Chinemysreevesii(Gray)的干燥背甲及腹甲。龟甲性平,味甘、咸;有滋阴降火,益肾健骨,养血补心的功能;可减轻神经损伤症状和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
龙骨、牡蛎:具有镇静安神镇痛作用;龙骨含有锌、铜、锰、铁、钼、钴、铬、镍、硒等10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酶代谢,对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的代谢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珍珠:具有安神定惊,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等作用。
葶苈子:味辛、苦,性大寒,归肺、膀胱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有强心,利尿、止咳平喘作用,可增加心脏输出量,降低静脉压。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有持久性的降血压作用及促进血液循环作用。
姜黄:来源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的干燥根茎,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能。有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B-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并能使主动脉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降低,对动脉粥样硬化症有效。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Benth.)的干燥根,其性味甘、辛、凉,入脾、胃经 具发表解肌 升阳透疹 清热生津 止泻等功效。有改善脑循环,改善微循环,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抗心律失常作用。
昆布: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ja2ponicaAresch.或翅藻科植物黑昆布Ecklo2niakuromeOkam.的叶状体,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之功效,昆布中主要成分为多糖、天然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和核酸等。昆布多糖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减少,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浓度降低,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Schott.)的干燥根茎。味辛性温,具芳香之气,既能芳香化湿、醒脾健胃,又可化浊祛痰、开窍宁神,石菖蒲具有镇静抗惊,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作用。
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血竭(daemonorpsdracoblume)及同属他种植物果实中渗出的树脂或百合科植物柬埔寨龙血树(dracaenacambodianapierre)从含脂木质部中提取而得的树脂。血竭性甘、咸、平,入心包、肝经,有敛疮生肌、行瘀止痛之功效。可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抑制血栓形成。它可降低氧耗,增加血供,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及抗心律失常;血竭增加冠脉流量,并使缺氧心肌细胞的乳酸脱氢酶的释放减少。
黄芪: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Bge)和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Bgelvarlmongholicus(Bgel)Hsiao)的干燥根,黄芪成分复杂,含有黄苠多糖、皂苷、黄酮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参与机体的多种代谢,具有强心、降压、心肌保护、清除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缺氧、免疫调节等作用。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其根茎所含蒽醌衍生物有结合型和游离型,主要包括番泻甙,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及鞣质等,大黄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AS)、抗自由基及降压等功效。
鸡血藤:鸡血藤是一味沿用千年的活血化淤中药,有去淤血,生新血的功效,并称之为“血分之圣药”。中医认为其有补血活血舒筋活络的功能,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竣痪,风湿痹痛等症。
经上述药剂制得的本发明药物具有以下功效:
三七、黄芪与血竭联用,具有抗缺血缺氧的作用,三七、黄芪具有活血祛瘀,补肾益气、镇静安神、通络养脑的作用。当归、虎杖、黄芩、姜黄、淫羊藿、鸡血藤、红花、川芎、赤芍、石菖蒲、大黄、葛根、昆布均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活化细胞膜上的“钙泵”,使血小板细胞内Ca2+浓度降低,阻断Ca2+对血小板的激活,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全血粘度下降,抑制细胞膜Na+K+2ATP酶活性,使血液稀释,有利于解除微循环障碍,降低血粘度,可减少血管内血流阻力,减少缺血性中风的发生。
黄芪、黄芩、虎杖、葛根、血竭、三七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自由基防止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明改善心脑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形成。葶苈子、泽泻、牛膝、栀子、葛根均有渗湿利水,降压降脂;龟板、龙骨、牡蛎、珍珠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起促进心脑细胞新陈代谢的作用。
制备上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关系,进行以下加工:
(一)、将黄芪原料药进行水提,即将黄芪放入水中煮1到3小时,滤去药渣,取出药汤。黄芪与水的重量比在1∶1至1∶3之间;将药汤浓缩,制成干粉。
(二)、将归尾、虎杖、黄芩、姜黄、淫羊藿、红花、川芎、赤芍、石菖蒲、葛根、昆布、牛膝、栀子、葶苈子、泽泻、鸡血藤十六味原料药混在一起进行水提,制成干粉;
(三)、取三七、竭粉、大黄、龟板、龙骨、牡蛎、珍珠七味药分别超细粉碎,制得细粉;
(四)将上述几步制好的药粉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即得成品药。
B.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及结果
目的:评估本发明药物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口服本发明药物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进行临床观察以及治疗效果观察
1.临床资料
1.1 对象:81例患者,男性50例,女性31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82岁;
1.2 疾病构成:冠心病21例,高血压心脏病13例,肺心病15例,脑梗死21例,脑动脉硬化13例;
1.3 诊断标准:参照贝政平主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第一版
1.4服用方法:750毫克/次,日服三次,服用本药治疗期间停止使用其它治疗心血管病药物。
2.临床结果
表1:81例心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
Figure C20061001066600081
注:**,p>0.01,*P>0.05
表2:81例心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变情况
Figure C20061001066600082
Figure C20061001066600091
注:±较轻  +轻;++中;+++重;++++较重
3.结论:81例病人经口服本发明药物三周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自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临床试验中未发现在药物有其他副作用产生。本发明药物具有改善脑循环、改善心肌供血、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对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安全有效。
c.本发明药物急性毒性试验
1.目的:观察本发明药物大剂量一次性给予试验动物后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
2.本发明药物规格及临床用量:0.25g/粒(折合原药材3.0g),口服4粒/粒,3次/日。按成人60kg体重计为0.05g/kg体重(折合原药材0.6g/kg)。
3.溶媒:高压灭菌水。
4.实验动物:SPF级ICR小鼠,体重18-22g,数量20只,雌、雄各10只,周龄5-6岁。
5.方法
5.1剂量设计:根据预试验结果,采用最大耐受量(MTD)16g/40ml/kg体重进行正式试验。
5.2本发明药物配制:称取药粉12.0g于刻度烧杯中,加入少量的高压灭菌水调匀,再缓慢加入高压灭菌水至30ml,充分搅拌使之混匀,配制成40%的姜黄色稀糊。
5.3给药容量:40ml/kg体重。
5.4给药途径及次数:等容量灌胃给药1次。
5.5观察时间: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
6.结果
6.1一般观察:20只小鼠灌胃给予本发明药物后活动自如,进食、饮水正常、皮毛光泽、精神状态良好,14天时全部动物存活。
6.2体重:试验结束时,存活动物体重均有增长,雌鼠由试验前的19.20±0.83g增长至27.82±1.93g,雄鼠由试验前的19.性8±0.93g增长至29.99±2.14g,试验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6.3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所有试验动物进行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主要脏器,质地、色泽正常,无肿大、粘连、充血,未见异常病理组织学改变。
7结论:小鼠对本发明药物的最大耐受量(MTD)为16g/40ml/kg体重,折合原药材192.0g/40ml/kg体重,为成人临床用药量的320倍。证明服用本发明药物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100克、血竭100克、三七100克、归尾80克、虎杖80克制成。
实施例二,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50克、血竭150克、三七50克、归尾100克、虎杖60克制成。
实施例三,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150克、血竭50克、三七150克、归尾60克、虎杖100克制成。
实施例四,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100克、血竭100克、三七100克、归尾80克、虎杖80克、黄芩80克、姜黄80克制成。
实施例五,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50克、血竭150克、三七50克、归尾100克、虎杖60克、黄芩100克、姜黄60克制成。
实施例六,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150克、血竭50克、三七150克、归尾60克、虎杖100克、黄芩60克、姜黄100克制成。
实施例七,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100克、血竭100克、三七100克、归尾80克、虎杖80克、黄芩80克、姜黄80克、淫羊藿80克、鸡血藤100克、红花40克制成。
实施例八,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50克、血竭150克、三七50克、归尾100克、虎杖60克、黄芩100克、姜黄60克、淫羊藿100克、鸡血藤50克、红花50克制成。
实施例九,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150克、血竭50克、三七150克、归尾60克、虎杖100克、黄芩60克、姜黄100克、淫羊藿60克、鸡血藤150克、红花30克制成。
实施例十,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100克、血竭100克、三七100克、归尾80克、虎杖80克、黄芩80克、姜黄80克、淫羊藿80克、鸡血藤100克、红花40克、川芎80克、赤芍80克、石菖蒲80克制成。
实施例十一,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50克、血竭150克、三七50克、归尾100克、虎杖60克、黄芩100克、姜黄60克、淫羊藿100克、鸡血藤50克、红花50克、川芎60克、赤芍100克、石菖蒲60克制成。
实施例十二,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150克、血竭50克、三七150克、归尾60克、虎杖100克、黄芩60克、姜黄100克、淫羊藿60克、鸡血藤150克、红花30克、川芎100克、赤芍60克、石菖蒲100克制成。
实施例十三,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100克、血竭100克、三七100克、归尾80克、虎杖80克、黄芩80克、姜黄80克、淫羊藿80克、鸡血藤100克、红花40克、川芎80克、赤芍80克、石菖蒲80克、大黄20克、葛根80克、昆布40克制成。
实施例十四,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50克、血竭150克、三七50克、归尾100克、虎杖60克、黄芩100克、姜黄60克、淫羊藿100克、鸡血藤50克、红花50克、川芎60克、赤芍100克、石菖蒲60克、大黄30克、葛根60克、昆布50克制成。
实施例十五,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150克、血竭50克、三七150克、归尾60克、虎杖100克、黄芩60克、姜黄100克、淫羊藿60克、鸡血藤150克、红花30克、川芎100克、赤芍60克、石菖蒲100克、大黄10克、葛根100克、昆布30克制成。
实施例十六,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100克、血竭100克、三七100克、归尾80克、虎杖80克、黄芩80克、姜黄80克、淫羊藿80克、鸡血藤100克、红花40克、川芎80克、赤芍80克、石菖蒲80克、大黄20克、葛根80克、昆布40克、牛膝40克、栀子40克、葶苈子40克、泽泻80克制成。
实施例十七,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50克、血竭150克、三七50克、归尾100克、虎杖60克、黄芩100克、姜黄60克、淫羊藿100克、鸡血藤50克、红花50克、川芎60克、赤芍100克、石菖蒲60克、大黄30克、葛根60克、昆布50克、牛膝30克、栀子50克、葶苈子30克、泽泻100克制成。
实施例十八,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1 50克、血竭50克、三七150克、归尾60克、虎杖100克、黄芩60克、姜黄100克、淫羊藿60克、鸡血藤1 50克、红花30克、川芎100克、赤芍60克、石菖蒲100克、大黄10克、葛根100克、昆布30克、牛膝50克、栀子30克、葶苈子50克、泽泻60克制成。
实施例十九,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100克、血竭100克、三七100克、归尾80克、虎杖80克、黄芩80克、姜黄80克、淫羊藿80克、鸡血藤100克、红花40克、川芎80克、赤芍80克、石菖蒲80克、大黄20克、葛根80克、昆布40克、牛膝40克、栀子40克、葶苈子40克、泽泻80克、龟板15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珍珠15克制成。
实施例二十,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50克、血竭150克、三七50克、归尾100克、虎杖60克、黄芩100克、姜黄60克、淫羊藿100克、鸡血藤50克、红花50克、川芎60克、赤芍100克、石菖蒲60克、大黄30克、葛根60克、昆布50克、牛膝30克、栀子50克、葶苈子30克、泽泻100克、龟板5克、龙骨20克、牡蛎5克、珍珠克20制成。
实施例二十一,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关系,取原料药:黄芪150克、血竭50克、三七150克、归尾60克、虎杖100克、黄芩60克、姜黄100克、淫羊藿60克、鸡血藤150克、红花30克、川芎100克、赤芍60克、石菖蒲100克、大黄10克、葛根100克、昆布30克、牛膝50克、栀子30克、葶苈子50克、泽泻60克、龟20克、龙骨5克、牡蛎20克、珍珠5克制成。
上述实施例七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的加工方法如下所述:
(一)、将黄芪原料药进行水提,即将黄芪放入水中煮l到3小时,滤去药渣,取出药汤。黄芪与水的重量比在1∶1至1∶3之间;将药汤浓缩,制成干粉。
(二)、将归尾、虎杖、黄芩、姜黄、淫羊藿、红花、川芎、赤芍、石菖蒲、葛根、昆布、牛膝、栀子、葶苈子、泽泻、鸡血藤十六味原料药混在一起进行水提,制成干粉;
(三)、取三七、竭粉、大黄、龟板、龙骨、牡蛎、珍珠七味药分别超细粉碎,制得细粉;
(四)将上述几步制好的药粉混合均匀后即得成品药。

Claims (2)

1、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照其重量配比关系,制成成品药的各原料药为黄芪10~30重量份、血竭10~30重量份、三七10~30重量份、归尾12~20重量份、虎杖12~20重量份、黄芩12~20重量份、姜黄12~20重量份、淫羊藿12~20重量份、鸡血藤10~30重量份、红花6~10重量份、川芎12~20重量份、赤芍12~20重量份、石菖蒲12~20重量份、大黄2~6重量份、葛根12~20重量份、昆布6~10重量份、牛膝6~10重量份、栀子6~10重量份、葶苈子6~10重量份、泽泻12~20重量份、龟板1~4重量份、龙骨1~4重量份、牡蛎1~4重量份、珍珠1~4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关系,进行以下加工:
(一)、将黄芪原料药进行水提,即将黄芪放入水中煮1到3小时,滤去药渣,取出药汤,黄芪与水的重量比在1∶1至1∶3之间;将药汤浓缩,制成干粉;
(二)、将归尾、虎杖、黄芩、姜黄、淫羊藿、红花、川芎、赤芍、石菖蒲、葛根、昆布、牛膝、栀子、葶苈子、泽泻、鸡血藤十六味原料药混在一起进行水提,制成干粉;
(三)、取三七、血竭、大黄、龟板、龙骨、牡蛎、珍珠七味药分别超细粉碎,制得细粉;
(四)将上述几步制好的药粉混合均匀即得成品药。
CNB2006100106660A 2006-01-27 2006-01-27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370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06660A CN100563705C (zh) 2006-01-27 2006-01-27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06660A CN100563705C (zh) 2006-01-27 2006-01-27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7124A CN101007124A (zh) 2007-08-01
CN100563705C true CN100563705C (zh) 2009-12-02

Family

ID=38695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1066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3705C (zh) 2006-01-27 2006-01-27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6370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5952B (zh) * 2007-08-29 2012-02-15 北京星昊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2824608B (zh) * 2012-09-12 2014-01-22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一种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
CN104383190A (zh) * 2013-11-28 2015-03-04 秦佑胜 一种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药剂
CN103893496A (zh) * 2014-04-24 2014-07-02 赵迎春 一种治疗心绞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5497379A (zh) * 2015-12-28 2016-04-20 张国显 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21649A (zh) * 2016-11-03 2017-02-22 时维刚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7124A (zh) 200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2805C (zh) 一种防治脑中风的中成药
CN102078520B (zh)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6900B (zh) 一种足浴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95845A (zh) 百年养生神酒
CN103784820A (zh) 用于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的中药配方及中药胶囊
CN100563705C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4888A (zh) 治疗气虚血瘀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
CN103599496B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
CN103007226A (zh)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95768B (zh) 一种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胶囊
CN102274252B (zh) 治疗类风湿病的野木瓜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1538B (zh) 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中药
CN101496892B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成药
CN102274463A (zh) 治疗乳腺癌的中药胶囊
CN102204978B (zh) 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2631607B (zh)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253196C (zh)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药物
CN105664053A (zh) 一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处皮肤硬结的中药组合物
CN101721518A (zh) 一种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中药
CN104840891A (zh) 一种用于酒精性心肌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3414A (zh) 一种治疗营养性肥胖的中药组合物
CN1245197C (zh) 治疗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
CN102274358B (zh) 一种治疗月经提前量多乳房胀痛血块多的中药
CN102406753B (zh)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2366594A (zh) 一种用于调节月经的中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Yang Xiaoso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