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57889C - 中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中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57889C
CN100557889C CNB2008100740689A CN200810074068A CN100557889C CN 100557889 C CN100557889 C CN 100557889C CN B2008100740689 A CNB2008100740689 A CN B2008100740689A CN 200810074068 A CN200810074068 A CN 200810074068A CN 100557889 C CN100557889 C CN 10055788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nector
electrode pad
flexible
film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8100740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2045A (zh
Inventor
高桥拓也
高桥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42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2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788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788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11Roller frames
    • B65G13/12Roller frames adjust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07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elastomeric connect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7/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nfiguration and additional features of a handling device, e.g. Conveyors
    • B65G2207/08Adjustable and/or adaptable to the article siz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装置,包括插在第一连接对象板(200;200A)与第二连接对象板(300;300A)之间的电连接器(100A),和用于使第一连接对象板与第二连接对象板通过电连接器相电连接的连接工具(400)。连接工具(400)包括安装在第二连接对象板上的基底(410)、用于覆盖基底的盖子(420)、用于将盖子可转动地支撑在基底上的轴(430)、以及推动器(460),该推动器保持在盖子中,用于把第一连接对象板推向电连接器。连接工具还包括第一驱动构件(450)和第二驱动构件(470),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用于驱动盖子以使盖子在推动推动器的方向上绕轴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用于驱动推动器以使驱动器离开电连接器。

Description

中间连接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6年2月9日、申请号为200610007109.3、题目为“中间连接器”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插在两个连接对象之间以使这些连接对象相互连接的电连接器(下文中,电连接器将被称为“中间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电连接器在标题为“各向异性导电连接器”的日本待审专利公开Tokkai(JP-A)No.H06-76876中有所披露。该各向异性导电连接器包括绝缘膜、通过蚀刻形成在绝缘膜外表面上的多个精细导电图案、和类似橡胶的弹性构件。绝缘膜被折叠成大致呈U形,从而导电图案暴露在外且弹性构件插在绝缘膜的折叠部分之间。此外,绝缘膜和弹性构件相互固定。该各向异性导电连接器能够随意地设定宽度、对准间距、或者导电的精细平行线的图案,能够防止剪切时导线被去除或发生变形,作为接触件具有高的可靠性,并能够承受重复的插入和拔出。
在上述各向异性导电连接器中,多个精细导电图案仅形成在绝缘膜的外表面上。因此难以使精细导电图案的间距变窄。
在标题为“压触式连接器”的日本待审专利公开Tokkai(JP-A)中也披露了这种类型的另一种电连接器。该压触式连接器包括绝缘弹性体、覆盖该绝缘弹性体并通过粘合剂固定到其上的绝缘橡胶片、和沿着绝缘橡胶片的外表面以预定间距排列的多个薄导线。在具有这种结构的压触式连接器中,两个电路板通过压触式连接器相互电连接。
在压触式连接器中,多个薄导线仅以预定间距形成在绝缘橡胶板的外表面上。因此,也难以使薄导线的间距变窄。除此以外,具有近似U形横截面的导电橡胶片覆盖绝缘弹性体外围的一部分。因此难以使电连接器变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间距更窄的情况下防止产生短路的中间连接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连接器变薄的中间连接器。
随着描述的进行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将变得清晰。
对于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要点的描述,可以理解为,电连接器适于插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对象之间以使第一和第二连接对象互相连接。该电连接器包括类似板形的基础构件,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上下表面。基础构件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的前后边缘。柔性导电膜安装在基础构件上,其包括具有彼此相对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的柔性绝缘膜。柔性绝缘膜在基础构件的后边缘附近被折成基本呈U形,同时外表面保持在外侧。柔性导电膜包括用于使第一连接对象与第二连接对象电连接的薄膜导电图案。上下弹性构件分别固定到基础构件的上下表面上。上下弹性构件插在柔性导电膜与基础构件之间。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上述电连接器中,薄膜导电图案不仅形成在柔性绝缘膜的外表面上,还形成在柔性绝缘膜的内表面上。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要点的描述,可以理解为,一种连接工具用于使第一连接对象板与第二连接对象板通过插在第一连接对象板与第二连接对象板之间的电连接器相连接。该连接工具包括安装在第二连接对象板上的基底、用于覆盖基底的盖子、用于将盖子可转动地支撑在基底上的轴、以及推动器,该推动器保持在盖子中,用于把第一连接对象板推向电连接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连接工具还包括第一驱动构件和第二驱动构件,该第一驱动构件用于驱动盖子以使盖子在推动推动器的方向上绕轴转动,该第二驱动构件用于驱动推动器以使推动器离开电连接器。
对于本发明第三个方面的要点的描述,可以理解为,一种连接装置,包括插在第一连接对象板与第二连接对象板之间的电连接器,和用于使第一连接对象板与第二连接对象板通过电连接器相连接的连接工具。该连接工具包括安装在第二连接对象板上的基底、用于覆盖基底的盖子、用于将盖子可转动地支撑在基底上的轴、以及推动器,该推动器保持在盖子中,用于把第一连接对象板推向电连接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该连接装置中,连接工具还包括第一驱动构件和第二驱动构件,该第一驱动构件用于驱动盖子以使盖子在推动所述推动器的方向上绕轴转动,该第二驱动构件用于驱动推动器以使推动器离开电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电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相关电连接器的放大透视图;
图3是沿线III-III剖开图2所示相关电连接器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4A是用在图1所示相关电连接器中的柔性导电膜的外表面的局部展开图;
图4B是图4A所示柔性导电膜的内表面的局部展开图;
图5是表示连接状态的放大横截面图,在该状态下相关电连接器插在柔性印刷电路与印刷电路板之间;
图6是部分柔性印刷电路的局部透视图;
图7是印刷电路板的透视图;
图8是表示相关电连接器与柔性印刷电路之间的连接状态的平面图;
图9是图8中椭圆9内的连接状态的放大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1是沿图10的线XI-XI剖开得到的横截面图;
图12是沿图10的线XII-XII剖开得到的横截面图;
图13是在图11中椭圆13内的电连接器的放大图;
图14是在图12中椭圆14内的电连接器的放大图;
图15A是用在图10所示电连接器中的柔性导电膜的外表面的局部展开图;
图15B是图15A所示柔性导电膜的内表面的局部展开图;
图16是表示电连接器与柔性印刷电路之间的连接状态的平面图;
图17是在图16中椭圆17内的连接状态的放大图;
图18A是用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中的柔性导电膜的外表面的局部展开图;
图18B是图18A所示柔性导电膜的内表面的局部展开图;
图19A是用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中的柔性导电膜的外表面的局部展开图;
图19B是图19A所示柔性导电膜的内表面的局部展开图;
图20A是用在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中的柔性导电膜的外表面的局部展开图;
图20B是图20A所示柔性导电膜的内表面的局部展开图;
图21A是用在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中的柔性导电膜的外表面的局部展开图;
图21B是图21A所示柔性导电膜的内表面的局部展开图;
图22是用在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中的上弹性构件的一部分的局部透视图;
图23A是用在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中的柔性导电膜的外表面的局部展开图;
图23B是图23A所示柔性导电膜的内表面的局部展开图;
图24是用在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中的部分柔性印刷电路的局部平面图;
图25是用在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中的部分印刷电路板的局部平面图;
图26是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工具的透视图,在该印刷电路板上安装了接口连接器;
图27是图26所示连接工具的分解透视图;
图28A是在柔性印刷电路还没有装配到电连接器的状态下沿图26的线XXVIII-XXVIII剖开得到的连接工具的横截面图;
图28B是在柔性印刷电路装配到电连接器的状态下沿图26的线XXVIII-XXVIII剖开得到的连接工具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29是在图28B中椭圆29内的连接状态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2和3,将首先针对相关电连接器100进行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发明。图1是相关电连接器100的透视图。图2是相关电连接器100的放大透视图。图3是沿线III-III剖开图2所示相关电连接器100得到的放大横截面图。
在所示的例子中,坐标系具有从一侧到另一侧或横向延伸的第一或X方向、前后延伸的第二或Y方向、上下延伸的第三或Z方向。第一至第三方向X、Y和Z互相垂直。第一或X方向也称为横向或宽度方向。第二或Y方向也称为前后方向。第三或Z方向也称为上下方向或厚度方向。
所示电连接器100用于针对液晶显示器(LCDs)、电荷耦合装置(CCDs)等等的光检验或者集成电路(IC)芯片的检验的检验装置中。如果是LCDs或CCDs,那么检验装置通过与连接到其上的柔性印刷电路(FPC)相接触而执行LCDs或CCDs的检验。如果是IC芯片,那么检验装置通过与球栅阵列(BGA)或槽脊栅阵列(land grid array,LGA)相接触而执行检验。
电连接器100适于插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对象板(未示出)之间以使这些板互相电连接。因此,电连接器100被称为中间连接器。电连接器100包括类似板状的基础构件120,其具有在厚度方向Z上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表面120u和120l。第一表面120u被称为上表面,而第二表面120l被称为下表面。板状基础构件120具有在前后方向Y上彼此相对的前后边缘120f和120r。
电连接器100包括柔性导电膜或片130、用于将柔性导电膜130固定到基础构件120上的第一和第二双面胶片140U和140L。第一双面胶片140U被称为上双面胶片,而第二双面胶片140L被称为下双面胶片。
确切地说,如图4A和4B所示,柔性导电膜或片130包括柔性绝缘膜或片131和薄膜导电图案132。柔性绝缘膜131有彼此相对的外表面131o和内表面131i。如图4A所示,薄膜导电图案132仅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柔性绝缘膜131在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后边缘120r附近沿折叠线FL折叠成基本呈U形,同时薄膜导电图案132(或外表面131o)保持在外侧,从而在厚度方向Z上薄膜导电图案132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延续。薄膜导电图案132由多个第一和第二导电细线132-1和132-2组成,它们沿横向X排列。换句话说,第一和第二导电细线132-1和132-2在前后方向Y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在横向X上以预定线间距PI彼此间隔开。第一导电细线132-1和第二导电细线132-2沿横向X交替排列。第一导电细线132-1和第二导电细线132-2中的每一条都从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前边缘120f附近向着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后边缘120r延伸,并且从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后边缘120r附近折回到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前边缘120f附近,如图3所示。
如图3所示,柔性绝缘膜131具有通过第一或上双面胶片140U固定到基础构件120的第一或上表面120u上的第一或上端部131U,通过第二或下双面胶片140L固定到基础构件120的第二或下表面1201上的第二或下端部131L,和在第一和第二端部131U和131L之间基本呈U形地延伸并且与基础构件120分隔开的弹性支撑部131S。
电连接器100还包括第一和第二弹性构件150U和150L。第一弹性构件150U被称为上弹性构件,而第二弹性构件150L被称为下弹性构件。第一和第二弹性构件150U和150L固定到基础构件120的第一和第二表面120u和120l上,并且面向弹性支撑部131S。因此,上弹性构件150U插在弹性支撑部131S和基础构件120的上表面120u之间,而下弹性构件150L插在弹性支撑部131S和基础构件120的下表面120l之间。
如图2所示,上弹性构件150U具有多个第一上突起151U和多个第二上突起152U,它们从上弹性构件150U向上突出。第一上突起151U在基础构件120的后边缘120r附近沿横向X排成第一上行。第二上突起152U远离基础构件120的后边缘120r沿横向X排成第二上行。第一上突起151U的第一上行和第二上突起152U的第二上行在前后方向Y上以预定距离彼此相分离。换句话说,第一上突起151U的形状彼此相同,并在横向X上以规则间隔排列。第二上突起152U的形状彼此相同,并在横向X上以规则间隔排列。该规则间隔是线间距PI的两倍。即,第一上突起151U和第二上突起151L这样排列:使得在横向X上相互错开线一间距PI。换句话说,第一上突起151U和第二上突起152U以交错方式沿横向X排列。
类似地,下弹性构件150L具有多个第一下突起151L和多个第二下突起152L,它们从下弹性构件150L向下突出。第一下突起151L在基础构件120的后边缘120r附近沿横向X排成第一下行。第二下突起152L远离基础构件120的后边缘120r沿横向X排成第二下行。第一下突起151L的第一下行和第二下突起152L的第二下行在前后方向Y上以预定距离相互分隔开。换句话说,第一下突起151L的形状彼此相同,并在横向X上以规则间隔排列。第二下突起152L的形状彼此相同,并在横向X上以规则间隔排列。该规则间隔是线间距PI的两倍。即,第一下突起151L和第二下突起151L这样排列:使得在横向X上相互错开一线间距PI。换句话说,第一下突起151L和第二下突起152L以交错方式沿横向X排列。
第一上突起151U和第一下突起151L彼此相对地排列,同时基础构件120被夹在两者之间,如图3所示。第二上突起152U和第二下突起152L彼此相对地排列,同时基础构件120被夹在两者之间,如图3所示。第一上突起151U和第一下突起151L形成在面向第一导电细线132-1的位置处,而第二上突起152L和第二下突起152L形成在面向第二导电细线132-2的位置处,如图1所示。
每一条第一导电细线132-1具有形成在对应的第一上突起151U之上的第一上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1u,和形成在对应的第一下突起151L之上的第一下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1l。类似地,每一条第二导电细线132-2具有形成在对应的第二上突起152U之上的第二上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2u,和形成在对应的第二下突起152L之上的第二下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2l。
如图5所示,电连接器100适于插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对象板200和300之间以使这些板相互电连接。在所示的例子中,第一连接对象板200是柔性印刷电路(FPC),而第二连接对象板300是印刷电路板。除了图5以外还参考图6,柔性印刷电路200具有下表面200l,其上形成有第一导电图案210。第一导电图案210包括多个第一下焊盘或接触部211和多个第二下焊盘或接触部212。第一下焊盘211在柔性印刷电路200的前边缘200f附近沿横向X排成第一下行。第二下焊盘212远离前边缘200f沿横向X排成第二下行。第一下焊盘211和第二下焊盘212在前后方向Y上相互分隔预定距离。换句话说,第一下焊盘211在横向X上以规则间隔排列,同时第二下焊盘212在横向X上以规则间隔排列。该规则间隔是线间距PI的两倍。即,第一下焊盘211和第二下焊盘212这样排列:使得在前后方向Y上相互错开预定距离。换句话说,第一下焊盘211和第二下焊盘212沿横向X以交错方式排列。
除了图5以外再参考图7,印刷电路板300具有上表面300u,其上形成有第二导电图案310。第二导电图案310包括多个第一上焊盘或接触部311和多个第二上焊盘或接触部312。第一上焊盘311沿横向X排成第一上行。第二上焊盘312沿横向X排成第二下行。第一上焊盘311和第二上焊盘312在前后方向Y上相互分隔预定距离。换句话说,第一上焊盘311在横向X上以规则间隔排列,同时第二上焊盘312在横向X上以规则间隔排列。该规则间隔是线间距PI的两倍。即,第一上焊盘311和第二上焊盘312这样排列:使得在前后方向Y上相互错开预定距离。换句话说,第一上焊盘311和第二上焊盘312沿横向X以交错方式排列。
以后文将说明的通过使用连接工具400的方式,柔性导电膜130的第一和第二上电极焊盘132-1u和132-2u分别电连接到形成在柔性印刷电路200下表面200l上的第一和第二下焊盘211和212,而柔性导电膜130的第一和第二下电极焊盘132-1l和132-2l分别电连接到形成在印刷电路板300上表面300u上的第一和第二上焊盘311和312。因此,柔性印刷电路200和印刷电路板300通过电连接器100互相电连接。
图8是表示电连接器100和柔性印刷电路200之间的连接状态的平面图。图9是在图8中椭圆9内的连接状态的放大图。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导电细线132-1的第一上电极焊盘132-1u以上述方式电连接到柔性印刷电路200的第一下焊盘211,而电连接器100的第二导电细线132-2的第二上电极焊盘132-2u电连接到柔性印刷电路200的第二下焊盘212。由于柔性印刷电路200的第一和第二下焊盘211和212以交错方式沿横向X排列,因此当柔性导电膜130的导电图案132仅仅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时很有可能导致短路。这是因为柔性印刷电路200的第一导电图案210与电连接器100的薄膜导电图案132之间的距离d1变得更小,如图9所示。
参考图10至14,将要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A。图10是电连接器100A的透视图。图11是沿图10的线XI-XI剖开得到的横截面图。图12是沿图10的线XII-XII剖开得到的横截面图。图13是在图11中椭圆13内的电连接器100A的放大图。图14是在图12中椭圆14内的电连接器100A的放大图。
除了柔性导电膜以后述方式相对于图1-3中的柔性导电膜进行了修改以外,所示电连接器100A在结构上与图1-3所示的电连接器相似。因此该柔性导电膜以附图标记130A表示。相似的附图标记附属于与图1-3所示的电连接器100相似的结构,并且省略了有关描述以简化说明。
除了薄膜导电图案以后述方式相对于图4A和4B所示结构进行了修改以外,如图15A和15B所示,柔性导电膜130A在结构上类似于图4A和4B所示结构。因此薄膜导电图案以附图标记132A表示。
在相关电连接器100的柔性导电膜130中,薄膜导电图案132仅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如图4A和4B所示。另一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A的柔性导电膜130A中,薄膜导电图案132A不仅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还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内表面131i上,如图15A和15B所示。
更确切地说,薄膜导电图案132A由多个第一和第二导电细线132A-1和132A-2组成,它们沿横向X排列。换句话说,第一和第二导电细线132A-1和132A-2相互平行地在前后方向Y上延伸并在横向X上以预定的线间距PI分隔开。第一导电细线132A-1和第二导电细线132A-2沿横向X交替排列。第一导电细线132A-1和第二导电细线132A-2中的每一条都从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前边缘120f附近向着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后边缘120r延伸,并且从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后边缘120r附近折回到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前边缘120f附近,如图11和12所示。
每一条第一导电细线132A-1具有形成在对应的第一上突起151U之上的第一上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A-1u,和形成在对应的第一下突起151L之上的第一下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A-1l。第一上电极焊盘132A-1u和第一下电极焊盘132A-1l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
每一条第一导电细线132A-1包括第一外导线部132A-1o和一对第一内导线部132A-1i。第一外导线部132A-1o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并用于使第一上电极焊盘132A-1u与第一下电极焊盘132A-1l电连接。即,第一外导线部132A-1o作为第一连接构件以使第一上电极焊盘132A-1u与第一下电极焊盘132A-1l电连接。
成对第一内导线部132A-1i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内表面131i上。成对第一内导线部132A-1i中的一个通过通孔132A-1t电连接到第一上电极焊盘132A-1u,而成对第一内导线部132A-1i中的另一个电连接到第一下电极焊盘132A-1l。
类似地,每一条第二导电细线132A-2具有形成在对应的第二上突起152U之上的第二上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A-2u,和形成在对应的第二下突起152L之上的第二下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A-2l。第二上电极焊盘132A-2u和第二下电极焊盘132A-2l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
每一条第二导电细线132A-2包括第二内导线部132A-2i和一对第二外导线部132A-2o。第二内导线部132A-2i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内表面131i上并用于使第二上电极焊盘132A-2u通过通孔132A-2t与第二下电极焊盘132A-2l电连接。即,第二内导线部132A-2i与通孔132A-2t的组合作为第二连接构件以使第二上电极焊盘132A-2u与第二下电极焊盘132A-2i电连接。
成对第二外导线部132A-2o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成对第二外导线部132A-2o中的一个电连接到第二上电极焊盘132A-2u,而成对第二外导线部132A-2o中的另一个电连接到第二下电极焊盘132A-2l。
无论如何,薄膜导电图案132A不仅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还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内表面131i上。
图16是表示电连接器100A与柔性印刷电路200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平面图。图17是在图16中椭圆17内的连接状态的放大图。电连接器100A的第一导电细线132A-1的第一上电极焊盘132A-1u电连接到柔性印刷电路200的第一下焊盘211。电连接器100A的第二导电细线132A-2的第二上电极焊盘132A-2u电连接到柔性印刷电路200的第二下焊盘212。尽管存在柔性印刷电路200的第一和第二下焊盘211和212以交错方式沿横向X排列的事实,当柔性导电膜130A的薄膜导电图案132A不仅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而且通过通孔132A-1t和132A-2t等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内表面131i上时,也就可能防止电连接器100A导致短路。这是因为柔性印刷电路200的第一导电图案210与电连接器100A的薄膜导电图案132A之间的距离d2变得更大了,如图17所示。
参考图18A和18B,将要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除了柔性导电膜以后述方式相对于图15A和15B所示柔性导电膜进行了修改以外,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在结构上类似于图10-14所示的电连接器。因此柔性导电膜以附图标记130B表示。相似的附图标记附属于与图10-14所示电连接器100A相似的结构,并且省略了有关描述以简化说明。
如图18A和18B所示,除了薄膜导电图案以后述方式相对于图15A和15B所示结构进行了修改以外,柔性导电膜130B在结构上类似于图15A和15B所示结构。因此薄膜导电图案以附图标记132B表示。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柔性导电膜130B中,薄膜导电图案132B不仅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而且还形成在内表面131i上,如图18A和18B所示。
更确切地说,薄膜导电图案132B由多个第一和第二导电细线132B-1和132B-2组成,它们沿横向X排列。换句话说,第一和第二导电细线132B-1和132B-2相互平行地在前后方向Y上延伸并在横向X上以预定的线间距PI分隔开。第一导电细线132B-1和第二导电细线132B-2沿横向X交替排列。
每一条第一导电细线132B-1具有形成在对应的第一上突起151U之上的第一上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B-1u,和形成在对应的第一下突起151L之上的第一下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B-1l。第一上电极焊盘132B-1u和第一下电极焊盘132B-1l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
每一条第一导电细线132B-1包括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内表面131i上的第一内导线部132B-1i。第一内导线部132B-1i用于使第一上电极焊盘132B-1u通过第一通孔132B-1t与第一下电极焊盘132B-1l电连接。即,第一内导线部132B-1i与第一通孔132B-1t的组合作为第一连接构件以使第一上电极焊盘132B-1u与第一下电极焊盘132B-1l电连接。第一上电极焊盘132B-1u和第一下电极焊盘132B-1l中的每一个都具有比第一内导线部132B-1i的宽度B更宽的宽度A。
类似地,每一条第二导电细线132B-2具有形成在对应的第二上突起152U之上的第二上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B-2u,和形成在对应的第二下突起152L之上的第二下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B-2l。第二上电极焊盘132B-2u和第二下电极焊盘132B-2l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
每一条第二导电细线132B-2包括第二内导线部132B-2i。第二内导线部132B-2i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内表面131i上并用于使第二上电极焊盘132B-2u通过第二通孔132B-2t与第二下电极焊盘132B-2l电连接。即,第二内导线部132B-2i与第二通孔132B-2t的组合作为第二连接构件以使第二上电极焊盘132B-2u与第二下电极焊盘132B-2l电连接。第二上电极焊盘132B-2u和第二下电极焊盘132B-2l中的每一个都具有比第二内导线部132B-2i的宽度B更宽的宽度A。
无论如何,薄膜导电图案132B不仅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还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内表面131i上。
参考图19A和19B,将要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除了柔性导电膜以后述方式相对于图15A和15B所示柔性导电膜进行了修改以外,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在结构上类似于图10-14所示的电连接器。因此柔性导电膜以附图标记130C表示。相似的附图标记附属于与图10-14所示电连接器100A相似的结构,并且省略了有关描述以简化说明。
如图19A和19B所示,除了薄膜导电图案以后述方式相对于图15A和15B所示结构进行了修改以外,柔性导电膜130C在结构上类似于图15A和15B所示结构。因此薄膜导电图案以附图标记132C表示。
更确切地说,薄膜导电图案132C由多个第一和第二导电细线132C-1和132C-2组成,它们沿横向X排列。换句话说,第一和第二导电细线132C-1和132C-2相互平行地在前后方向Y上延伸并在横向X上以预定的线间距PI分隔开。第一导电细线132C-1和第二导电细线132C-2沿横向X交替排列。每一条第二导电细线132A-2都从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前边缘120f附近向着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后边缘120r延伸并且从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后边缘120r附近折回到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前边缘120f附近,如图11和12所示。
每一条第一导电细线132C-1具有形成在对应的第一上突起151U之上的第一上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C-1u,和形成在对应的第一下突起151L之上的第一下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C-1l。第一上电极焊盘132C-1u和第一下电极焊盘132C-1l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每一条第一导电细线132C-1包括第一外导线部132C-1o。第一外导线部132C-1o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并用于使第一上电极焊盘132C-1u与第一下电极焊盘132C-1l电连接。即,第一外导线部132C-1o作为第一连接构件以使第一上电极焊盘132C-1u与第一下电极焊盘132C-1l电连接。
类似地,每一条第二导电细线132C-2具有形成在对应的第二上突起152U之上的第二上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C-2u,和形成在对应的第二下突起152L之上的第二下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C-2l。第二上电极焊盘132C-2u和第二下电极焊盘132C-2l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
每一条第二导电细线132C-2包括内导线部132C-2i和一对第二外导线部132C-2o。该内导线部132C-2i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内表面131i上。成对第二外导线部132C-2o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内导线部132C-2i在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前边缘120f附近的柔性绝缘膜131两侧端处都电连接成对第二外导线部132C-2o。从而,内导线部132C-2i和成对第二外导线部132C-2o的组合作为第二连接构件以使第二上电极焊盘132C-2u与第二下电极焊盘132C-2l电连接。
无论如何,薄膜导电图案132C不仅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还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内表面131i上。
参考图20A和20B,将要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连接器。除了柔性导电膜以后述方式相对于图15A和15B所示柔性导电膜进行了修改以外,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在结构上类似于图10-14所示的电连接器。因此柔性导电膜以附图标记130D表示。相似的附图标记附属于与图10-14所示电连接器100D相似的结构,并且省略了有关描述以简化说明。
如图20A和20B所示,除了薄膜导电图案以后述方式相对于图15A和15B所示结构进行了修改以外,柔性导电膜130D在结构上类似于图15A和15B所示结构。因此薄膜导电图案以附图标记132D表示。
更确切地说,薄膜导电图案132D由多个第一和第二导电细线132D-1和132D-2组成,它们沿横向X排列。换句话说,第一和第二导电细线132D-1和132D-2相互平行地在前后方向Y上延伸并在横向X上以预定的线间距PI分隔开。第一导电细线132D-1和第二导电细线132D-2沿横向X交替排列。
每一条第一导电细线132D-1具有形成在对应的第一上突起151U之上的第一上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D-1u,和形成在对应的第一下突起151L之上的第一下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D-1l。第一上电极焊盘132D-1u和第一下电极焊盘132D-1l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每一条第一导电细线132D-1包括外导线部132D-1o。外导线部132D-1o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并用于使第一上电极焊盘132D-1u与第一下电极焊盘132D-1l电连接。即,第一外导线部132D-1o作为第一连接构件以使第一上电极焊盘132D-1u与第一下电极焊盘132D-1l电连接。
类似地,每一条第二导电细线132D-2具有形成在对应的第二上突起152U之上的第二上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D-2u,和形成在对应的第二下突起152L之上的第二下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D-2l。第二上电极焊盘132D-2u和第二下电极焊盘132D-2l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每一条第二导电细线132D-2包括内导线部132D-2i。内导线部132D-2i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内表面131i上并用于使第二上电极焊盘132D-2u通过通孔132D-2t与第二下电极焊盘132D-2l电连接。即,内导线部132D-2i与通孔132D-2t的组合作为第二连接构件以使第二上电极焊盘132D-2u与第二下电极焊盘132D-2l电连接。
无论如何,薄膜导电图案132D不仅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还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内表面131i上。
参考图21A和21B,将要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连接器。除了柔性导电膜以后述方式相对于图15A和15B所示柔性导电膜进行了修改以外,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在结构上类似于图10-14所示的电连接器。因此柔性导电膜以附图标记130E表示。相似的附图标记附属于与图10-14所示电连接器100A相似的结构,并且省略了有关描述以简化说明。
如图21A和21B所示,除了薄膜导电图案以后述方式相对于图15A和15B所示结构进行了修改以外,柔性导电膜130E在结构上类似于图15A和15B所示结构。因此薄膜导电图案以附图标记132E表示。
更确切地说,薄膜导电图案132E由多个第一和第二导电细线132E-1和132E-2组成,它们沿横向X排列。换句话说,第一和第二导电细线132E-1和132E-2相互平行地在前后方向Y上延伸并在横向X上以预定的线间距PI分隔开。第一导电细线132E-1和第二导电细线132E-2沿横向X交替排列。
每一条第一导电细线132E-1具有形成在对应的第一上突起151U之上的第一上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E-1u,和形成在对应的第一下突起151L之上的第一下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E-1l。第一上电极焊盘132E-1u和第一下电极焊盘132E-11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每一条第一导电细线132E-1包括外导线部132E-1o。外导线部132E-1o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并用于使第一上电极焊盘132E-1u与第一下电极焊盘132E-1l电连接。即,外导线部132E-1o作为第一连接构件以使第一上电极焊盘132E-1u与第一下电极焊盘132E-1l电连接。外导线部132E-1o的宽度比第一上电极焊盘132E-1u和第一下电极焊盘132E-1i中的每一个的宽度窄。
类似地,每一条第二导电细线132E-2具有形成在对应的第二上突起152U之上的第二上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E-2u,和形成在对应的第二下突起152L之上的第二下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E-2l。第二上电极焊盘132E-2u和第二下电极焊盘132E-2l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每一条第二导电细线132E-2包括内导线部132E-2i。内导线部132E-2i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内表面131i上并用于使第二上电极焊盘132E-2u通过通孔132E-2t与第二下电极焊盘132E-2l电连接。即,内导线部132E-2i与通孔132E-2t的组合作为第二连接构件以使第二上电极焊盘132E-2u与第二下电极焊盘132E-2l电连接。
无论如何,薄膜导电图案132E不仅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还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内表面131i上。
参考图22、23A和23B,将要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电连接器。除了柔性导电膜以及第一和第二弹性构件以后述方式相对于图15A、15B1、11和12所示的结构进行了修改以外,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在结构上类似于图10-14所示的电连接器。因此柔性导电膜以附图标记130F表示。此外,第一和第二弹性构件分别以附图标记170U和170L表示。相似的附图标记附属于与图10-14所示电连接器100A相似的结构,并且省略了有关描述以简化说明。
由于第二弹性构件170L在结构上类似于第一弹性构件170U,所以图22中仅示出第一弹性构件170U。
第一弹性构件170U被称为上弹性构件,而第二弹性构件170L被称为下弹性构件。第一和第二弹性构件170U和170L固定到基础构件120的第一和第二表面120u和120l上。
如图22所示,上弹性构件170U具有从上弹性构件170U向上伸出的多个上突起171U。上突起171U在基础构件120的后边缘120r附近沿横向X排成上行。每一个上突起171U在前后方向Y上延伸。上突起171U的形状彼此相同并在横向X上以规则间隔排列。该规则间隔是线间距PI的两倍。
类似地,下弹性构件170L具有从下弹性构件170L向下伸出的多个下突起171L。下突起171L在基础构件120的后边缘120r附近沿横向X排成第一下行。每一个下突起171L在前后方向Y上延伸。下突起171L的形状彼此相同并在横向X上以规则间隔排列。该规则间隔是线间距PI的两倍。
如图23A和23B所示,除了薄膜导电图案以后述方式相对于图15A和15B所示结构进行了修改以外,柔性导电膜130F在结构上类似于图15A和15B所示结构。因此薄膜导电图案以附图标记132F表示。
在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柔性导电膜130F中,薄膜导电图案132F不仅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还形成在内表面131i上,如图23A和23B所示。
更确切地说,薄膜导电图案132F由多个第一和第二导电细线132F-1和132F-2组成,它们沿横向X排列。换句话说,第一和第二导电细线132F-1和132F-2相互平行地在前后方向Y上延伸并在横向X上以预定的线间距PI分隔开。第一导电细线132F-1和第二导电细线132F-2沿横向X交替排列。第一导电细线132F-1和第二导电细线132F-2中的每一条都从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前边缘120f附近向着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后边缘120r延伸,并且从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后边缘120r附近折回到板状基础构件120的前边缘120f附近。
每一条第一导电细线132F-1具有形成在对应的上突起171U之上的第一上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F-1u,和形成在对应的下突起171L之上的第一下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F-1l。第一上电极焊盘132F-1u和第一下电极焊盘132F-1l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
每一条第一导电细线132F-1包括第一外导线部132F-1o和一对第一内导线部132F-1i。第一外导线部132F-1o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并用于使第一上电极焊盘132F-1u与第一下电极焊盘132F-1l电连接。即,第一外导线部132F-1o作为第一连接构件以使第一上电极焊盘132F-1u与第一下电极焊盘132F-1l电连接。
成对第一内导线部132F-1i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内表面131i上。成对第一内导线部132F-1i中的一个通过通孔132F-1t电连接到第一上电极焊盘132F-1u,而成对第一内导线部132F-1i中的另一个通过另一个通孔132F-1t电连接到第一下电极焊盘132F-1l。
类似地,每一条第二导电细线132F-2具有形成在对应的第二上突起171U之上的第二上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F-2u,和形成在对应的第二下突起171L之上的第二下电极焊盘或接触部132F-2l。第二上电极焊盘132F-2u和第二下电极焊盘132F-2l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
每一条第二导电细线132F-2包括第二内导线部132F-2i和一对第二外导线部132F-2o。第二内导线部132F-2i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内表面131i上并用于使第二上电极焊盘132F-2u通过通孔132F-2t与第二下电极焊盘132F-2l电连接。即,第二内导线部132F-2i与通孔132F-2t的组合作为第二连接构件以使第二上电极焊盘132F-2u与第二下电极焊盘132F-2l电连接。
成对第二外导线部132F-2o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成对第二外导线部132F-2o中的一个电连接到第二上电极焊盘132F-2u,而成对第二外导线部132F-2o中的另一个电连接到第二下电极焊盘132F-2l。
如图23A所示,第一上电极焊盘132F-1u、第一下电机焊盘或接触部132F-1l、第二上电极焊盘132F-2u、以及第二下电极焊盘132F-2l沿前后方向Y相互对准。换句话说,第一外导线部132F-1o和成对第二外导线部132F-2o沿前后方向Y相互对准。
无论如何,薄膜导电图案132F不仅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外表面131o上而且还形成在柔性绝缘膜131的内表面131i上。
参考图24,将要说明柔性印刷电路(FPC)200A,其作为第一连接对象板以用于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中。该柔性印刷电路200A具有下表面200l,该下表面上形成了第一导电图案210A。
第一导电图案210A包括多个第一下焊盘或接触部211A和多个第二下焊盘或接触部212A。第一下焊盘211A在柔性印刷电路200A的前边缘200f附近沿横向X排成第一下行。第二下焊盘212A远离前边缘200f沿横向X排成第二下行。第一下焊盘211A和第二下焊盘212A在前后方向Y上相互分隔预定距离。换句话说,第一下焊盘211A在横向X上以规则间隔排列,同时第二下焊盘212A在横向X上以规则间隔排列。该规则间隔是线间距PI的两倍。即,第一下焊盘211A和第二下焊盘212A这样排列:使得在前后方向Y上相互对准。换句话说,第一下焊盘211A和第二下焊盘212A沿横向X互相平行地排列。
参考图25,将要说明印刷电路板300A,其作为第二连接对象板以用于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中。该印刷电路板300A具有上表面300l,其上形成了第二导电图案310A。
第二导电图案310A包括多个第一上焊盘或接触部311A和多个第二上焊盘或接触部312A。第一上焊盘311A沿横向X排成第一上行,而第二上焊盘312A沿横向X排成第二下行。第一上焊盘311A和第二上焊盘312A在前后方向Y上相互分隔预定距离。换句话说,第一上焊盘311A在横向X上以规则间隔排列,同时第二上焊盘312A在横向X上以规则间隔排列。该规则间隔是线间距PI的两倍。即,第一上焊盘311A和第二上焊盘312A这样排列:使得在前后方向Y上相互对准。换句话说,第一上焊盘311A和第二上焊盘312A沿横向X互相平行地排列。
以后文将说明的通过使用连接工具400的方式,柔性导电膜130的第一和第二上电极焊盘132F-1u和132F-2u分别电连接到形成在柔性印刷电路200A下表面200l上的第一和第二下焊盘211A和212A,而柔性导电膜130F的第一和第二下电极焊盘132F-1l和132F-2l分别电连接到形成在印刷电路板300A上表面300u上的第一和第二上焊盘311A和312A。因此,柔性印刷电路200A和印刷电路板300A通过电连接器互相电连接。
参考图26、27、28A和28B,将要说明用来使第一和第二连接对象板200和300通过电连接器100A电连接的连接工具400。在所示的例子中,第一连接对象板200包括柔性印刷电路(FPC),而第二连接对象板300包括印刷电路板。
如图26所示,接口连接器320安装在第二连接对象板或印刷电路板300的上表面300u上。如图28B所示,电连接器100A插在柔性印刷电路200和印刷电路板300之间以使柔性印刷电路200和印刷电路板300相互连接。
连接工具400包括安装在印刷电路板300的上表面300u上的基底410、用于覆盖基底410的盖子420、用于将盖子420可转动地支撑在基底410上的轴430、用于防止轴430分离的轴紧固件440、用于提升盖子420的一对第一卷簧450、保持在盖子420中用于把柔性印刷电路200推向电连接器100A的推动器460、用于提升推动器460的一对第二卷簧470、以及安装在基底410内部基底410前侧处的内框架480。
基底410具有四个凹部411,其中每一个都具有通孔411a。内框架480具有两个通孔481a。通过旋拧四个螺丝钉(未示出)使其穿过四个通孔411a和两个通孔481a,基底410和内框架480固定到印刷电路板300的上表面300u上。
基底410包括具有一对圆柱形孔412a的背板412。成对第一卷簧450插过成对圆柱形孔以使它们置于基底410的背板412上。盖子420包括在其背面的推动板421。成对第一卷簧450置于基底410的背板412和盖子420的推动板421之间,如图28A和28B所示。因此,成对第一卷簧450用作第一驱动构件以促使盖子420的推动板421向上。换句话说,第一驱动构件450驱动盖子420以便驱动盖子420围绕轴430在推动推动器460的方向上转动。
基底410在其中心部两侧有一对U形沟413a,还有与成对U形沟413a连通的一对倒U形沟413b。另一方面,盖子420在其中心部有在横向X上延伸的U形沟423a和与U形沟423a连通的一对倒U形沟423b。轴430在横向X上延伸。轴430插在成对U形沟413a、成对倒U形沟413b、成对倒U形沟423b以及U形沟423a中。轴紧固件440在其端部紧固轴430。因此,盖子420以可绕轴430转动的方式支撑在基底410上。
基底410包括前板414,该前板具有一对矩形孔414a和一对凹部414b,成对凹部形成在前板414下表面上且在成对矩形孔414a的两侧处。内框架480包括从内框架480向上突出的一对钩部482和从内框架480向上伸出的一对突起483。成对钩部482插在成对矩形孔414a中以将内框架480锁在基底410内,且成对突起483插在成对凹部414b中以使内框架480相对于基底410定位。
基底410包括在其前面两侧处的一对矩形凹部415。每一个矩形凹部415都有突起(未示出)。推动器460包括在横向X上延伸的推动器主体461和在横向X上延伸的位于推动器主体461上端两侧处的一对臂462。内框架480在其前面两侧处有一对矩形槽425。盖子420包括具有在横向X上延伸的凹部425a的前板425。推动器460的推动器主体461插在内框架480的成对矩形槽485之间。推动器460的成对臂462插在成对矩形凹部415中,同时成对第二卷簧470被夹在成对臂462与成对矩形凹部415的底部之间。这样,成对矩形凹部415中的上述突起插在成对卷簧450中。推动器460的上表面与盖子420的前板425的凹部425a相接合。
无论如何,成对第二卷簧470用作第二驱动构件以促使推动器470向上。换句话说,第二驱动构件470驱动推动器470以使推动器离开电连接器100A。由于成对第一卷簧450具有大于成对第二卷簧470的第二驱动力的第一驱动力,所以如果没有任何推动力施加在盖子420的推动板421上,那么盖子430绕轴430在如图28A和28B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转动.
内框架480有开口486,用于以后述方式容纳柔性印刷电路200和电连接器100A。
此外,电连接器100A与连接工具400的组合用作连接装置以使柔性印刷电路200与印刷电路板300以后述方式电连接。
除了图29以外再参考图28A和28B,将要说明通过使用连接工具400使柔性印刷电路200与印刷电路板300经由电连接器100A电连接的方式。图28A是在柔性印刷电路200还没有装配到电连接器100A中的状态下沿图26的线XXVIII-XXVIII剖开得到的连接工具400的横截面图。图28B是在柔性印刷电路200装配到电连接器100A中的状态下沿图26的线XXVIII-XXVIII剖开得到的连接工具400的横截面图。图29是在图28B中椭圆29内的连接状态的放大图。
在图28A中,盖子420中的推动板421的上表面由手指(未示出)向下推动。从而,盖子420绕轴430顺时针转动。这样,成对第一卷簧450被压缩,而成对第二卷簧470延伸以提升推动器460。因此,推动器460的上端与盖子420的前板425的内表面相接触。
在图28A的状态下,柔性印刷电路200被插入连接工具400中的内框架480的开口486内,以把柔性印刷电路200布置在电连接器100A上。此后,手指释放盖子420中的推动板421的上表面。这样,通过成对第一卷簧450施加驱动力,盖子420绕轴430逆时针转动。从而,推动器460由盖子420的前板425向下推动以将柔性印刷电路200压靠着电连接器100A,如图28B所示。
如图29所示,电连接器100A安装在内框架480内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300的上表面300u上。柔性印刷电路200安装在电连接器100A上,且柔性印刷电路200以上述方式由推动器460压靠着电连接器100A。
在图29中,当推动器460向下推动柔性印刷电路100A的上表面时,形成在柔性印刷电路200的下表面2001上的第一和第二下焊盘211和212与电连接器100A的上表面的第一和第二上电极焊盘132A-1u和132A-2u相接触,而形成在印刷电路板300的上表面300u上的第一和第二上焊盘311和312与电连接器100A的下表面的第一和第二下电极焊盘132A-1l和132A-2l相接触。从而,柔性印刷电路200通过电连接器100A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300上。
虽然到目前为止结合几个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很容易将本发明付诸于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双面胶片作为粘合构件将柔性绝缘膜固定到基底构件上,但粘合构件不限于双面胶片。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一对卷簧作为驱动构件,但驱动构件不限于成对卷簧。

Claims (4)

1.一种连接装置,包括插在第一连接对象板(200;200A)与第二连接对象板(300;300A)之间的电连接器(100A),和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对象板与所述第二连接对象板通过所述电连接器相电连接的连接工具(400),其中所述连接工具(400)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对象板上的基底(410)、用于覆盖所述基底的盖子(420)、用于将所述盖子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基底上的轴(430)、以及推动器(460),该推动器保持在所述盖子中,用于把所述第一连接对象板推向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工具还包括第一驱动构件(450)和第二驱动构件(470),该第一驱动构件用于驱动所述盖子以使所述盖子在推动所述推动器的方向上绕所述轴转动,该第二驱动构件用于驱动所述推动器以使所述驱动器离开所述电连接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工具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底内部的内框架(480),所述内框架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接对象板和所述电连接器的开口(48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构件包括置于所述基底与所述盖子之间的一对第一卷簧(45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构件包括置于所述基底与所述推动器之间的一对第二卷簧(470)。
CNB2008100740689A 2005-02-15 2006-02-09 中间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788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37641A JP2006228453A (ja) 2005-02-15 2005-02-15 コネクタ
JP2005037641 2005-02-15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71093A Division CN100399643C (zh) 2005-02-15 2006-02-09 中间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2045A CN101242045A (zh) 2008-08-13
CN100557889C true CN100557889C (zh) 2009-11-04

Family

ID=36814575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81007406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7888C (zh) 2005-02-15 2006-02-09 中间连接器
CN20081007406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6612B (zh) 2005-02-15 2006-02-09 中间连接器
CNB20061000710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9643C (zh) 2005-02-15 2006-02-09 中间连接器
CNB20081007406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7889C (zh) 2005-02-15 2006-02-09 中间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81007406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7888C (zh) 2005-02-15 2006-02-09 中间连接器
CN20081007406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6612B (zh) 2005-02-15 2006-02-09 中间连接器
CNB20061000710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9643C (zh) 2005-02-15 2006-02-09 中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367838B2 (zh)
JP (1) JP2006228453A (zh)
KR (1) KR100729197B1 (zh)
CN (4) CN100557888C (zh)
TW (1) TWI3054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10500U (en) * 2006-08-08 2007-04-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9087827A (ja) * 2007-10-01 2009-04-2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JP4750811B2 (ja) * 2008-02-27 2011-08-17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CN101533971B (zh) * 2008-03-11 2011-12-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柔性扁平线缆模组
JP4678886B2 (ja) * 2008-12-12 2011-04-2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部材
JP4372224B1 (ja) * 2009-06-01 2009-11-25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2151126A (ja) * 2012-04-03 2012-08-09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JP5435827B2 (ja) * 2012-04-03 2014-03-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66875B2 (ja) * 2012-11-16 2016-08-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
JP5941446B2 (ja) * 2013-09-05 2016-06-2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該配線板を接続するコネクタ
CN109313216A (zh) * 2016-06-10 2019-02-05 金亨益 橡胶插座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975428B (it) * 1972-10-31 1974-07-20 Fiat Spa Connettore stagno fra cavi e cir cuiti stampati
US4911643A (en) 1988-10-11 1990-03-27 Beta Phase, Inc. High density and high signal integrity connector
US5316486A (en) * 1990-05-29 1994-05-31 Kel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film circuitry
JPH0676876A (ja) 1992-08-28 1994-03-18 Bridgestone Corp 異方導電性コネクタ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634017B2 (ja) * 1993-04-28 1997-07-23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ールコネクターの製造方法
US5462441A (en) * 1994-05-27 1995-10-31 Renn; Robert M. 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H0888062A (ja) 1994-09-16 1996-04-02 Toshiba Corp コネクタおよび基板実装方法
JP3083982B2 (ja) * 1995-08-18 2000-09-04 トーマス アンド ベッツ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
JPH09266038A (ja) 1996-03-29 1997-10-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コネクタ
US5733151A (en) * 1996-08-23 1998-03-31 Edsall; David Electrical clamping connection device
JP3961635B2 (ja) 1997-01-09 2007-08-22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電気部品用ソケット
US6595796B1 (en) * 1997-03-31 2003-07-22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Flexible film circuit connector
JP2001319714A (ja) 2000-05-09 2001-11-16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平型電線の端末処理方法
JP3630116B2 (ja) * 2000-08-10 2005-03-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024029B2 (ja) 2001-10-17 2007-12-19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圧接型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US6837740B2 (en) * 2002-02-19 2005-01-04 Molex Incorporated Flat circuit connector
JP2004039404A (ja) 2002-07-02 2004-02-05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コネクタ
JP3840180B2 (ja) * 2002-12-26 2006-11-01 住友電工プリントサーキット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6612A (zh) 2008-10-15
TW200642182A (en) 2006-12-01
US7367838B2 (en) 2008-05-06
US20060180475A1 (en) 2006-08-17
CN101242045A (zh) 2008-08-13
KR20060092119A (ko) 2006-08-22
CN101242044A (zh) 2008-08-13
CN100399643C (zh) 2008-07-02
CN100557888C (zh) 2009-11-04
US20080182450A1 (en) 2008-07-31
US7540763B2 (en) 2009-06-02
CN1822447A (zh) 2006-08-23
CN101286612B (zh) 2010-07-21
JP2006228453A (ja) 2006-08-31
KR100729197B1 (ko) 2007-06-19
TWI305436B (en) 2009-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7889C (zh) 中间连接器
US7238032B2 (en) Connector arrangement between a flat flex cable and a component
EP2876737B1 (en) Connector
CN2571026Y (zh) 背板连接器
CN1111316C (zh) 平面格栅封装连接器
US816764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n electronic module
CN107863655A (zh) 在与电路板的接口处具有屏蔽的电连接器
US7108567B1 (en) Electrical device for interconnecting two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t a large distance
EP2571106A1 (en) water-proof audio jack connector
KR20080007625A (ko) 커넥터 조립체
CN105375146B (zh) 具有接合配合触头的电触头的电连接器
CN101490907B (zh) 电缆连接器
JP2001266980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17261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n electronic module
US8905788B2 (en) Connector and semiconductor tes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connector
US8961231B2 (en) Retention mechanisms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7153144B2 (en) Module connector
US6971885B2 (en) Interconnect device with opposingly oriented contacts
TWI536675B (zh) 電子模組之電氣連接器
TWI591913B (zh) 互連裝置
JP4823354B2 (ja) 接続モジュール
KR20180106187A (ko) 플러그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어셈블리
JPS5829581Y2 (ja) 表示用パネル等のコネクタ
CN1169210A (zh) 电连接器组件
JPH09180835A (ja) 電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04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