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56102C - 图像显示设备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设备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56102C
CN100556102C CNB2005101096553A CN200510109655A CN100556102C CN 100556102 C CN100556102 C CN 100556102C CN B2005101096553 A CNB2005101096553 A CN B2005101096553A CN 200510109655 A CN200510109655 A CN 200510109655A CN 100556102 C CN100556102 C CN 10055610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dividing plate
unit
image
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096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0620A (zh
Inventor
近藤哲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50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0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61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610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08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vertical axis, e.g. panoramic he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43Allowing translations
    • F16M11/045Allowing translations adapted to left-right translation mov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43Allowing translations
    • F16M11/046Allowing translations adapted to upward-downward translation mov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007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pivoting adjustment
    • F16M11/201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pivoting adjustment around a vertical ax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48/00Supports
    • Y10S248/917Video display screen support

Abstract

一种用作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和隔板二者的图像显示设备包括:图像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图像;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以及驱动控制装置,用于驱动用于移动图像显示装置的致动器,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该驱动控制装置基于通过接收装置所接收的操作输入,通过移动图像显示装置,来改变用作隔板的图像显示设备的布置。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设备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图像显示设备、图像显示方法、以及信号处理设备,并具体地,涉及用于提供起到诸如用于显示图像的用具和隔板(partition)的多个用具的作用的方便设备的图像显示设备、图像显示方法、以及信号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公知的电视接收机仅充当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以及用于输出声音的设备)。起到仅显示图像的设备的作用的电视接收机例如被放在房间中的某个位置。
基本上不需要移动放在房间的某个位置的电视接收机。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用户想要移动电视屏幕的方向朝向用户的位置。为了改变电视屏幕的方向,已经开发了电视桌。
另外,已经提出了这样一种电视接收机,其围绕与电视接收机的屏幕垂直的轴而旋转它本身,以便用户在躺着的时候观看屏幕(例如参考日本未经审查的实用新型注册申请公开第6-73976号)。
如上所述,公知的电视接收机只充当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
发明内容
因此,提供了一种起到例如用于显示图像的用具和隔板的多个用具的作用的方便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用作隔板和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二者的图像显示设备包括:图像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图像;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以及驱动控制装置,用于驱动用于移动图像显示装置的致动器(actuator),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驱动控制装置基于接收装置所接收的操作输入,通过移动图像显示装置,来改变用作隔板的图像显示设备的布置。
图像显示设备还可包括用于检测关于在图像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运动的运动信息的运动检测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图像显示设备提供如下模式作为操作模式:显示模式,其中图像显示设备用作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以及隔板模式,其中图像显示设备用作隔板。当使能隔板模式时,驱动控制装置基于操作输入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当使能显示模式时,驱动控制装置基于运动检测装置所检测的运动信息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
当使能隔板模式的同时选择显示模式时,驱动控制装置可以利用使能显示模式时图像显示装置的位置作为参考位置,基于运动信息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
另外,当使能隔板模式的同时选择显示模式时,驱动控制装置可以将图像显示装置移动到缺省位置,并利用该缺省位置作为参考位置,基于运动信息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
当使能显示模式的同时选择隔板模式时,驱动控制装置可以基于操作输入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
该图像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转换装置,用于将图像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的图像信号转换为比该图像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的不同图像信号。该转换装置可包括:分类装置、抽头系数输出装置、以及计算装置。分类装置基于图像信号将不同图像信号的像素分类为多类中的一个,并输出用于代表像素的类的类代码。抽头系数输出装置为多个类中的每一个存储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抽头系数,并输出由分类装置输出的类代码所表示的类的抽头系数,而计算装置通过基于从抽头系数输出装置输出的抽头系数和图像信号执行计算,来确定不同图像信号的像素值。
抽头系数输出装置可以存储对应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每个位置和对应于多个类中的每一个的抽头系数,并可以输出对应于从分类装置输出的类代码所表示的类和对应于图像显示装置的位置的抽头系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控制图像显示设备的方法,其中该图像显示设备被配置为用作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和隔板二者,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以及(b)驱动配置为移动图像显示装置的致动器,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步骤(b)基于在步骤(a)接收的操作输入,通过移动图像显示装置,来改变用作隔板的图像显示设备的布置。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c),检测关于在图像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的运动的运动信息。该方法可以提供如下模式作为操作模式:显示模式,其中图像显示设备用作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以及隔板模式,其中图像显示设备用作隔板。当使能隔板模式时,步骤(b)可以基于操作输入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当使能显示模式时,步骤(b)可以基于在步骤(c)所检测的运动信息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用作用于处理信号的设备和家具二者的信号处理设备包括: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处理输入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以及驱动控制装置,用于基于通过信号处理装置的信号处理所获得的信号和接收装置所接收的操作输入之一,来控制用于驱动信号处理设备的驱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用作配置为处理信号的设备和家具二者的信号处理设备包括:信号处理单元,配置为处理输入信号;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以及驱动控制单元,配置为控制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通过信号处理单元的信号处理所获得的信号和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操作输入之一来驱动信号处理设备。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设备和方法中,用作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和隔板二者的图像显示设备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并基于接收装置所接收的操作输入、通过使用用于移动图像显示装置的致动器移动图像显示装置,来改变用作隔板的图像显示设备的布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号处理设备中,用作用于处理信号的设备和家具二者的信号处理设备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并基于通过信号处理装置的信号处理所获得的信号或者接收装置所接收的操作输入来控制用于驱动信号处理设备的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隔板TV的透视图;
图2图解当显示板3垂直向上移动时隔板TV的透视图;
图3图解隔板TV的安装布局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4图解隔板TV的安装布局的另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5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隔板TV的透视图;
图6图解当显示板3向右移动时隔板TV的透视图;
图7图解当显示板3向右上方移动时隔板TV的透视图;
图8是隔板TV的电气配置的方框图;
图9是DRC单元17的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
图10是用于学习抽头系数的学习设备的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
图11是图解学习设备的学习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系数产生单元55的例子的方框图;
图13是图解DRC单元17的图像转换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图解当使能隔板模式时的隔板TV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5是图解当使能显示模式时的隔板TV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6是图解当使能隔板模式且随后使能显示模式时的隔板TV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7是图解当使能显示模式且随后使能隔板模式时的隔板TV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8是隔板TV的另一个电气配置的方框图;
图19是DRC单元217的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
图20是图解DRC单元217的图像转换过程的流程图;
图21图解空气调节器TV的透视图;
图22图解空气调节器TV的透视图;
图23图解空气调节器TV的结构的右侧横截面视图;
图24图解空气调节器TV的结构的右侧横截面视图;
图25图解空气调节器TV的右侧横截面视图;
图26是电路板411的电气配置的方框图;
图27是图解空气调节器TV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8图解空气调节器TV的另一个结构的右侧横截面视图;以及
图29图解空气调节器TV的另一个结构的右侧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下面讨论权利要求的特征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具体元件之间的对应关系。该描述意欲确保在说明书中描述支持要求保护的发明的实施例。这样,即使没有将下面实施例中的元件描述为与本发明的某一特征相关,也并不一定意味着该元件不与权利要求的特征相关。相反地,即使在这里将元件描述为与权利要求的某一特征相关,也并不一定意味着该元件不与权利要求的其它特征相关。
此外,本描述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权利要求中描述在实施例中公开的本发明的所有方面。也就是说,本描述没有否定在实施例中描述但是没有在本申请的发明中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各方面的存在,即,可能在将来通过分案申请来要求保护或者可能通过修改来附加地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各方面的存在。
一种起到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和隔板二者的作用的图像显示设备(例如,如图1和5所示的隔板TV)。该图像显示设备包括:图像显示装置(例如,在图5中所示的显示板3),用于显示图像;接收装置(例如,在图8中所示的遥控I/F 34),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以及驱动控制装置(例如,在图8中所示的驱动控制单元42),用于驱动用于移动图像显示装置的致动器(actuator),以移动该图像显示装置。驱动控制装置基于接收装置所接收的操作输入,通过移动图像显示装置,来改变起到隔板作用的图像显示设备的布置。
该起到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和隔板二者的作用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运动检测装置(例如,在图8中所示的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用于检测关于在图像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的运动的运动信息。该图像显示设备提供如下模式作为操作模式:显示模式,其中图像显示设备用作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以及隔板模式,其中图像显示设备用作隔板。当使能隔板模式时,驱动控制装置基于操作输入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并且,当使能显示模式时,驱动控制装置基于运动检测装置所检测的运动信息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
该起到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和隔板二者的作用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转换装置(例如,如图8所示的DRC单元17),用于将在图像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的图像信号转换为具有比在图像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更高的图像质量的不同图像信号。该转换装置包括分类装置(例如,在图9中所示的分类单元52)、抽头系数输出装置(例如,在图9中所示的系数产生单元55)、以及计算装置(例如,在图9中所示的预测计算单元56)。分类装置基于图像信号将不同图像信号的像素分类为多类中的一类,并输出用于代表像素的类的类代码,抽头系数输出装置为多个类中的每一类存储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抽头系数,并输出由分类装置输出的类代码所表示的类的抽头系数,而计算装置通过基于抽头系数输出装置所输出的抽头系数和图像信号执行计算,来确定不同图像信号的像素值。
一种控制被配置为用作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和隔板二者的图像显示设备(例如,在图1和5中所示的隔板TV)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例如,在图14中所示的步骤S31);以及(b)驱动被配置为移动图像显示装置的致动器,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例如,在图14中所示的步骤S32)。步骤(b)基于在步骤(a)接收的操作输入,通过移动图像显示装置,来改变用作隔板的图像显示设备的布置。
该控制被配置为用作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和隔板二者的图像显示设备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步骤(c),检测关于在图像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的运动的运动信息(例如,在图15中所示的步骤S42或者如图16所示的步骤S57)。该方法提供:显示模式,其中图像显示设备用作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以及隔板模式,其中图像显示设备用作隔板。当使能隔板模式时,步骤(b)基于操作输入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当使能显示模式时,步骤(b)基于在步骤(c)所检测的运动信息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
一种用作用于处理信号的设备和家具(furniture)二者的信号处理设备(例如,如图1和5所示的隔板TV)。该信号处理设备包括: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处理输入信号(例如,在图8中所示的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例如,在图8中所示的遥控I/F 34);以及驱动控制装置(例如,在图8中所示的驱动控制单元42),用于基于通过信号处理装置的信号处理所获得的信号和接收装置所接收的操作输入之一,来控制用于驱动信号处理装置的驱动装置(例如,在图8中所示的致动器43)。
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隔板TV(隔板电视)的透视图。
隔板TV是用作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和隔板二者的电视接收机(图像显示设备)。
在隔板TV中,例如,将圆顶板(circular top panel)2安置在底座1上,使得圆顶板可以围绕它的中心轴旋转。另外,将显示板3和支撑板4安置在顶板2上。
显示板3具有矩形的平板形状。该矩形板的一个表面包括显示单元3A,该显示单元包括例如液晶板或者等离子显示屏幕板。
与显示板3相似,支撑板4具有矩形平板形状。将垂直延伸的杆4L和4R分别附着在矩形支撑板4的一个表面的左和右侧。沿着顶板2的直径将支撑板4安置在顶板2上,使得支撑板4垂直于顶板2。
将显示板3附着在支撑板4上,这样显示板3可以沿着支撑板4的杆4L和4R垂直移动,并且与显示单元3A相对的显示板3的另一表面面向支撑板4。
结果,当顶板2旋转时,显示板3可以围绕顶板2的中心轴沿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移动或者旋转。另外,显示板3可以沿着支撑板4的杆4L和4R垂直移动。
就是说,在图1中所示的隔板TV包括致动器(在图1中没有示出),该致动器沿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旋转顶板2以及显示板3,并垂直移动显示板3。操作遥控单元(遥控器)10的用户启动该致动器。操作中的致动器移动显示板3。
图2图解当显示板3沿着杆4L和4R垂直向上移动时在图1中所示的隔板TV。
即使当显示板3向上移动时,显示板3也可以与顶板2的旋转一起沿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旋转。
参考图3和4来描述作为隔板的隔板TV的功能。
图3图解隔板TV的安装布局的例子。
图3和图4是安装了隔板TV的空间R的俯视图。
例如,当将单个房间(room)R分割为两个间隔(空间)S1和S2时,安装隔板TV,使得顶板2的中心点位于在间隔S1和S2之间的边界线上。将底座1沉入到地板中,使得顶板2的高度水平与地板的高度水平相等。
如图3所示,通过将显示板3(和支撑板4)移动到间隔S1和S2之间的边界线上,可以将单个房间R分割两个间隔S1和S2。在图3所示的布局中,通过向下移动显示板3,在间隔S1和S2间的关系(连接关系)变得“更厚”。相反,通过向上移动显示板3,在间隔S1和S2间的关系变得“更薄”。就是说,通过向上移动显示板3,更清楚地分开了间隔S1和S2。
图4图解隔板TV的安装布局的另一个例子。
如图4所示,显示板3从图3所示的位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在房间R的左和右侧提供了步行间隔(walk spaces)WL和WR以便用户在间隔S1和S2之间通过。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隔板TV的透视图。在该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与关于图1中图解和描述的那些元件相同的元件,因此,这里不重复该描述。就是说,图5所示的隔板TV基本上与图1所示的隔板TV相同,除了图5所示的隔板TV还包括在显示板3和支撑板4之间的支撑板5之外。
在图1所示的隔板TV中,将显示板3安置到支撑板4上。然而,在图5所示的隔板TV中,将显示板3安置到支撑板5上,其中该支撑板5被安置在绑定到顶板2的支撑板4上。
就是说,像显示板3和支撑板4一样,支撑板5具有矩形平板形状。水平延伸杆5U和5D被分别附着到矩形支撑板5的一个表面的上和下侧。
显示板3被附着在支撑板5上,使得显示板3可以沿着支撑板5的杆5U和5D水平移动,并且与显示单元3A相对的显示板3的另一表面面对支撑板5。
另外,将支撑板5附着在绑定到顶板2的支撑板4上,使得支撑板5可以沿着支撑板4的杆4L和4R垂直移动,并且与显示板3相对的支撑板5的另一表面面对支撑板4。
结果,与图1所示的情况类似,显示板3可以与顶板2的旋转一起围绕顶板2的中心轴沿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旋转。另外,通过沿着支撑板4的杆4L和4R垂直移动支撑板5,附着到支撑板5的显示板3也可以垂直移动。此外,显示板3可以沿着支撑板5的杆5U和5D水平移动。
就是说,图5所示的隔板TV包括致动器(图5中没有示出),该致动器沿逆时针方向或者顺时针方向旋转显示板3,并水平地和垂直地移动显示板3。例如,由操作遥控单元10的用户来启动该致动器。该操作中的致动器移动显示板3。
图6图解当显示板3沿着杆5U和5D水平向右移动时的图5所示的隔板TV。
即使当显示板3水平移动时,显示板3也可以与顶板2的旋转一起沿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旋转。
图7图解当显示板3沿着杆5U和5D水平向右移动、支撑板5垂直向上移动、且安置在支撑板5上的显示板3也向上移动时的图5所示的隔板TV。
由于显示板3沿着杆5U和5D向右移动且支持显示板3的支撑板5沿着杆4L和4R向上移动,所以显示板3可以沿着朝向右上角的方向移动。
另外,图5所示的隔板TV可以在与顶板2正交的平面上沿任何方向移动显示板3。
此外,在图5所示的隔板TV中,如图7所示,例如,即使当显示板3沿着朝向右上角的方向移动时,通过旋转顶板2,显示板3也可以沿逆时针方向或者顺时针方向旋转。
图8是图1或5所示的隔板TV的电气配置的方框图。
向调谐器11供应天线(没有示出)所接收的数字广播的广播信号。例如,所述数字广播的广播信号是运动图象专家组(MPEG)2所定义的数字数据,且是包括多个TS分组的传输流(TS)的广播信号。在控制器31的控制下,调谐器11从天线供应的多个频道的广播信号中选择预定频道(频率)的广播信号。然后,调谐器11将选择的频道的广播信号传递到解调单元12。
在控制器31的控制下,解调单元12使用例如四相移键控(QPSK)技术,将从调谐器11传递的预定频道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流解调为传输流。然后,将解调的传输流传递到纠错处理单元13。
在控制器31的控制下,纠错处理单元13检测并纠正从解调单元12传递的传输流中的误差。然后,将纠错后的传输流传递到解多路复用器14。
在控制器31的控制下,解多路复用器14根据需要对从纠错处理单元13传递的传输流进行解扰。解多路复用器14在控制器31的控制下通过参考TS分组的分组标识符(PID),也从自纠错处理单元13传递的传输流中提取预定节目的TS分组。
此后,解多路复用器14将作为预定节目的TS分组之一的视频数据(包含视频数据的TS分组)传递到视频解码器15,并且将作为预定节目的TS分组之一的音频数据(包含音频数据的TS分组)传递到音频解码器16。
视频解码器15使用MPEG-2方法对从解多路复用器14传递的视频数据进行解码,并将所解码的视频数据传递到数字实体创建(DRC:digital realitycreation)单元17、组合单元18、以及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
音频解码器16使用MPEG-2方法对从解多路复用器14传递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并将解码的音频数据传递到扬声器20,以将其输出。
DRC单元17将作为第一图像信号从视频解码器15输出的图像信号(视频数据)转换为作为第二图像信号的高质量图像信号(视频数据)。然后,DRC单元17将高质量图像信号传递(输出)到组合单元18。如在这里使用的,高质量图像信号指的是例如提高了其分辨率的高质量图像信号。
当从DRC单元17传递图像信号时,组合单元18选择该图像信号。相反地,当没有从DRC单元17传递图像信号时,组合单元18选择从视频解码器15传递的图像信号。另外,组合单元18叠加从屏上显示(OSD:on screendisplay)单元19传递的图像信号和从视频解码器15或者DRC单元17传递的图像信号,并将叠加的图像信号供应到显示单元3A以显示该图像信号。如果没有从OSD单元19传递图像信号,则组合单元18直接将从视频解码器15和DRC单元17传递的图像信号中所选择的一个提供到显示单元3A以显示所传递的图像信号。
在控制器31的控制下,OSD单元19产生例如用于当前选择的频道号和音量的图像信号,并将其传递到组合单元18。
控制器31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31A、只读存储器(ROM)31B、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1C、以及电可擦除和可编程ROM(EEPROM)31D。CPU31A执行存储在ROM 31B和EEPROM 31D中的程序。CPU 31A也执行加载到RAM 31C中的程序。ROM 31B存储当将电力供应到控制器31时首先执行的程序和该程序所需要的数据。EEPROM 31D存储将由CPU 31A执行的各种应用程序和这些程序需要的数据。将CPU 31A所要执行的应用程序从EEPROM 31D加载到RAM 31C中。RAM 31C也存储用于CPU 31A的执行所需要的数据。
除应用程序之外,EEPROM 31D还存储标记,这些标记将在下面进行描述。此外,EEPROM 31D存储在隔板TV断电之后要保持的数据。就是说,EEPROM 31D存储在关断电源之前刚刚选择的频道和设置的音量。下次在接通电源时,CPU 31A通过参考存储在EEPROM 31D中的数据而将频道和音量确定为先前选择或设置的频道和音量。
在控制器31中,CPU 31A通过执行存储在ROM 31B和EEPROM 31D中的程序和加载到RAM 31C中的程序,来实现包括下述过程的各种过程。这样,控制器31控制例如调谐器11、解调单元12、纠错处理单元13、解多路复用器14、视频解码器15、音频解码器16、DRC单元17、OSD单元19、以及驱动控制单元42。另外,在控制器31中,CPU 31A基于与经由按键输入单元32和遥控I/F34输入的用户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操作输入),来实现各种过程。
可以把将由CPU 31A执行的程序预安装在ROM 31B和EEPROM 31D中。该程序可通过被暂时地或者永久地存储(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诸如软盘、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磁光(MO)盘、数字通用盘(DVD)、磁盘、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中而作为封装软件供应。
此外,该程序可以经由用于数字卫星广播的人造卫星而从下载站点无线传递到隔板TV,或者可以经由诸如局域网(LAN)或者因特网的网络而从下载站点有线传递到隔板TV。该隔板TV可以通过用通信接口(I/F)36接收传递的程序而将该程序安装到EEPROM 31D中,这将在下面描述。
按键输入单元32包括例如开关按钮,以输入如期望的频道选择的用户操作。然后,按键输入单元32将对应于用户操作的操作信号传递到控制器31。显示单元33基于从控制器31传递的控制信号来显示例如通过调谐器11所选择的频道和为隔板TV设置的信息。
遥控接口(I/F)34接收从光接收单元35供应的对应于用户操作的操作信号,并将这些信号传递给控制器31。光接收单元35接收从遥控单元10发送的对应于用户操作的红外或无线电操作信号,并将这些信号传递到遥控I/F34。
在控制器31的控制下,通信I/F 36控制与例如因特网和LAN的网络的通信,以把包括程序的数据发送到网络,并接收来自网络的数据。
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从自视频解码器15传递的图像信号中检测运动矢量,该运动矢量是关于在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上显示的图像的运动的信息。然后,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将运动矢量传递到驱动控制单元42。
就是说,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检测在每一帧(或场)中的“全屏”运动。例如,当水平摇动(panning)或垂直倾斜(tilting)的照相机捕获图像时,该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检测代表由摇动或倾斜动作引起的图像的全屏运动的运动矢量,并将该运动矢量传递到驱动控制单元42。
不仅可以从自视频解码器15传递的图像信号,而且可以从例如在视频解码器15将要解码的视频数据中包括的每个宏块中的运动矢量,检测代表全屏运动的运动矢量。即,对于在视频解码器15将解码的视频数据中的P(预测的:predictive)画面或者B(双向预测的)画面,当一帧中的所有宏块的运动矢量基本相同时,可以将所有宏块的运动矢量的平均值或者运动矢量中的一个检测为代表全屏运动的运动矢量。
驱动控制单元42基于来自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的运动矢量和控制器31的控制,来驱动用于移动显示板3的致动器43,以移动显示板3。
驱动控制单元42控制致动器43,以驱动顶板2、显示板3、以及支撑板5。从而,致动器43移动显示板3。致动器43可包括例如电动机。
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隔板TV中,调谐器11从天线所接收的数字广播的广播信号的传输流中选择特定频道(频率范围)的传输流,并经由解调单元12和纠错处理单元13将所选择的传输流传递到解多路复用器14。解多路复用器14从供应的传输流中选择用于特定节目的TS分组,并把视频数据的TS分组和音频数据的TS分组分别传递到视频解码器15和音频解码器16。
视频解码器15对从解多路复用器14传递的TS分组中的视频数据进行MPEG解码。得到的图像信号被传递到DRC单元17。DRC单元17将来自视频解码器15的图像信号转换为高质量图像信号,该高质量图像信号被传递到显示单元3A。这样,显示单元3A显示高质量图像。
音频解码器16对从解多路复用器14传递的TS分组中的音频数据进行MPEG解码。得到的音频信号被传递到输出音频信号的扬声器20。
从视频解码器15输出的图像信号不仅被传递到DRC单元17而且被传递到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以帧为基础来检测代表全屏运动的运动矢量,并将该运动矢量传递到驱动控制单元42。
驱动控制单元42基于来自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的运动矢量来驱动致动器43。这样,显示板3根据运动矢量而移动。
另外,驱动控制单元42接收来自控制器31的操作信号。
就是说,如果用户操作遥控单元10来移动显示板3,则光接收单元35接收对应于该操作的操作信号,并把该操作信号传递到遥控I/F 34。该遥控I/F 34接收来自光接收单元35的操作信号,并把该操作信号传递到控制器31。控制器31把来自遥控I/F 34的操作信号传递到驱动控制单元42。
驱动控制单元42基于来自控制器31的操作信号而驱动致动器43。这样,显示板3根据遥控单元10上的用户操作而移动。
图9是图8所示的DRC单元17的详细结构的方框图。
如上所述,DRC单元17将作为第一图像信号的从视频解码器15传递的图像信号转换为作为第二图像信号的高质量(高分辨率)图像信号(另一个图像信号)。
就是说,在DRC单元17中,将自视频解码器15传递的图像信号作为第一图像信号供应到预测抽头提取单元51和分类单元52的类抽头提取单元53。
预测抽头提取单元51随后确定形成第二图像信号的关心的像素(pixel ofinterest),并提取形成第一图像信号和用于估计关心的像素的像素值的一些像素(和像素值)。所提取的像素充当预测抽头。
更具体地,预测抽头提取单元51从第一图像信号中提取在空间上或者时间上位于对应于关心的像素的第一图像信号中的像素附近的多个像素(和像素值)。将提取的像素值传递到预测计算单元56,作为预测抽头。
分类单元52包括类抽头提取单元53和类代码产生单元54。该分类单元52根据来自视频解码器15的图像信号(第一图像信号)实现关心的像素的分类。
就是说,类抽头提取单元53提取用于分类的第一图像信号中的一些像素作为类抽头,在该分类中将关心的像素分类成多个类之一。
更具体地,类抽头提取单元53从第一图像信号中提取在空间上或者时间上位于对应于关心的像素的第一图像信号中的像素附近的多个像素(和像素值)。将提取的像素值传递到类代码产生单元54,作为类抽头。
预测抽头和类抽头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可替换地,预测抽头和类抽头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
类代码产生单元54实现分类,以便产生代表关心的像素的类的类代码,其中基于在来自类抽头提取单元53的类抽头中并沿空间或时间方向分布的像素的电平(即像素值)而将关心的像素分类为多个类之一。将类代码传递到系数产生单元55。
分类方法的例子包括使用自适应动态范围编码(ADRC)的方法。
在ADRC方法中,使用ADRC处理类抽头的像素的像素值来获得ADRC代码。根据获得的ADRC代码来确定关心的像素的类。
例如,在K位ADRC中,检测到类抽头的像素的像素值的最大值MAX和最小值MIN。将DR(=MAX-MIN)认为是集合(set)的局部动态范围。基于动态范围DR将类抽头的像素值重新量化为K位。就是说,从类抽头的每个像素的像素值中减去最小值MIN。用得到的值除以DR/2K(量化)。以预定的顺序排列通过上述计算获得的类抽头的像素的K位像素值,以产生位串。该位串被作为ADRC代码输出。
例如,类代码产生单元54执行1位ADRC,并将得到的ADRC代码输出到系数产生单元55作为关心的像素的类代码。
系数产生单元55接收来自控制器31的表示显示板3的位置的位置信息,也接收来自类代码产生单元54的类代码。就是说,如图8所示,控制器31接收来自驱动控制单元42的驱动致动器43的量,以确定显示板3的位置。然后,控制器31将表示显示板3的位置的位置信息传递到系数产生单元55。
这里,控制器31认为显示板3的这个位置是缺省位置。然后,控制器31使用驱动致动器43的量和缺省位置作为参考来确定显示板3的位置。例如,显示板3的缺省位置可以是这样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顶板2的旋转角度为零度并且显示板3和支撑板5位于与绑定到顶板2的支撑板4相同的位置。
系数产生单元55存储抽头系数,该抽头系数用于通过下述的学习获得的每一个类,并用于显示板3的多个位置中的每一个。系数产生单元55选择对应于与从控制器31所传递的位置信息所表示的位置最接近的位置的每一类的抽头系数。系数产生单元55还从所述类的抽头系数中选择用于与类代码产生单元54所供应的类代码对应的类的抽头系数,并将其传递(输出)到预测计算单元56。
如这里使用的,术语“抽头系数”指的是在数字滤波器的“抽头”中乘以输入数据的系数。
预测计算单元56获得从预测抽头提取单元51输出的预测抽头和从系数产生单元55输出的抽头系数。然后,预测计算单元56实现用于计算关心的像素的实际值的预测值的预定预测计算。这样,预测计算单元56计算关心的像素的像素值(预测值),即第二图像信号的像素的像素值。
在这个实施例中,系数产生单元55存储用于通过下述学习获得的每一类并用于显示板3的多个位置中的每一个的抽头系数。可替换地,系数产生单元55可以存储用于与显示板3的位置无关的每一类的一组抽头系数,并可以将对应于从类代码产生单元54传递的类代码的类的抽头系数传递到预测计算单元56。
可替换地,还可以在图8所示的隔板TV的音频解码器16和扬声器20之间提供具有与DRC单元17相同的配置的用于音频信号的DRC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新安装的用于音频信号的DRC单元将作为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解码器16的输出转换为第二高质量(高保真度)音频信号,以将其输出到扬声器20。
接下来描述如图9所示的预测计算单元56的预测计算和用于该预测计算的抽头系数的学习。
这里,将高质量(高分辨率)图像信号认为是第二图像信号。例如使用低通滤波器(LPF)的滤波使得高分辨率图像信号的质量(分辨率)降级。这样,产生具有低质量(分辨率)的第一图像信号。从低分辨率图像信号中提取预测抽头。用使用了预测抽头和抽头系数的预定预测计算来预测高分辨率像素的像素值。
例如,如果采用线性一阶预测计算作为预定预测计算,则通过下面的线性一阶方程获得高分辨率像素的像素值y:
y = Σ n = 1 N WnXn · · · ( 1 )
其中,xn是低分辨率图像信号的第n像素(此后,适当地称为“低分辨率像素),其是用于高分辨率像素值y的预测抽头的元件,且Wn是乘以第n低分辨率像素值的第n抽头系数。在方程(1)中,预测抽头包括N个低分辨率像素x1、x2、...、xN
可以通过使用高于二阶的高阶方程代替在方程(1)中所示的一阶方程来计算高分辨率像素的像素值y。
假设第k个采样中的高分辨率像素的实际像素值为yk,并假设通过方程(1)获得的实际值yk的预测值为yk′。则预测误差ek表达如下:
ek=yk-y′k    ...(2)
由于通过方程(1)获得在方程(2)中的预测值yk′,所以用方程(1)代替方程中的yk′如下:
e k = y k - ( Σ n = 1 N WnXn , k ) · · · ( 3 )
这里xn,k代表在用于第k采样的高分辨率像素的预测抽头中的第n低分辨率像素。
使方程(3)(或方程(2))中的预测误差ek为零的抽头系数wn是用于预测高分辨率像素的像素值的最佳抽头系数。然而,通常,难以获得这样的用于每个高分辨率像素的抽头系数wn
因此,为了确定抽头系数wn是否是最佳抽头系数,可以采用例如最小平方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使在下面方程中的均方误差的总和E最小而获得最佳抽头系数wn
E = Σ k = 1 K e k 2 · · · ( 4 )
这里,K代表一组高分辨率像素yk和该高分辨率像素yk的预测抽头的低分辨率像素x1,k、x2,k、...、xN,k的采样数目,即训练采样的数目。
如下面方程(5)所示,可以将方程(4)的均方误差的总和E的最小值表达为使总和E对于wn的偏微分为零的wn
∂ E ∂ w n = e 1 w e 1 ∂ w n + e 2 ∂ e 2 ∂ w n + · · · · + e k ∂ e k ∂ w n = 0 ( n = 1,2 , · · · · , N ) · · · ( 5 )
当将上述方程(3)对于抽头系数wn进行偏微分时,获得下面的方程。
∂ e k ∂ w 1 = - x 1 , k , ∂ e k ∂ w 2 = - x 2 , k , · · · , ∂ e k ∂ w N = - x N , k ( k = 1,2 , · · · · , K ) · · · ( 6 )
方程(5)和(6)给出下面的方程。
Σ k = 1 K e k x 1 , k = 0 , Σ k = 1 K e k x 2 , k = 0 , · · · Σ k = 1 K e k x N , k = 0 , · · · ( 7 )
通过用方程(3)代替方程(7)中的ek,可以将方程(7)重新写为标准方程(8)。
Figure C20051010965500195
通过使用关于抽头系数wn的扫描方法(高斯-约旦消除)来解方程(8)中的标准方程。
通过解每一类的标准方程,可以为每个类获得最佳抽头系数wn(使均方误差的总和E最小的抽头系数)。
图10是通过产生方程(8)所示的标准方程以得到每一类的抽头系数wn的用于学习的学习设备的配置的方框图。
该学习设备输入用于学习抽头系数wn的训练图像信号。例如,可以将高分辨率和高质量图像信号用作训练图像信号。
在该学习设备中,将训练图像信号传递到教师数据产生单元101和学生数据产生单元103。
教师数据产生单元101从供应的训练图像信号中产生教师数据,该教师数据是学习过程的教师或者应答,并将该教师数据传递到教师数据存储单元102。就是说,教师数据产生单元101直接将充当训练图像信号的高质量图像信号传递到教师数据存储单元102,作为教师数据。可替换地,教师数据产生单元101对高质量图像信号的对比度进行转换,并将对比度转换后的高质量图像信号传递到教师数据存储单元102,作为教师数据。
教师数据存储单元102存储从教师数据产生单元101传递的高质量图像信号,作为教师数据。
学生数据产生单元103从训练图像信号中产生学生数据,该学生数据是学习过程的学生,并将该学生数据传递到学生数据存储单元104。就是说,学生数据产生单元103过滤充当训练图像信号的高质量图像信号,以降低高质量图像信号的分辨率。将产生的低质量图像信号传递到学生数据存储单元104,作为学生数据。
学生数据存储单元104存储从学生数据产生单元103传递的学生数据。
预测抽头提取单元105随后将充当存储在教师数据存储单元102中的教师数据的高质量图像信号的像素确定为关心的像素,并然后从充当存储在学生数据存储单元104中的学生数据的低质量图像信号的低分辨率像素中提取预定像素。这样,预测抽头提取单元105产生具有与来自图9所示的预测抽头提取单元51的预测抽头相同的结构的预测抽头,并将该预测抽头传递到加法单元108。
类抽头提取单元106相对于关心的像素提取充当存储在学生数据存储单元104中的学生数据的低质量图像信号的预定低分辨率像素。这样,类抽头提取单元106产生具有与来自图9所示的类抽头提取单元53的类抽头相同结构的类抽头,并将该预测抽头传递到类代码产生单元107。
类代码产生单元107基于从类抽头提取单元106输出的类抽头,实现与图9所示的类代码产生单元54实现的分类相同的分类。然后,类代码产生单元107将对应于所获得的类的类代码输出到加法单元108。
该加法单元108从教师数据存储单元102读出关心的像素的像素值,并且对于从类代码产生单元107传递的每一个类代码,都相加关心的像素和为从预测抽头提取单元105供应的关心的像素产生的预测抽头的学生数据。
就是说,将存储在教师数据存储单元102中的教师数据yk、从预测抽头提取单元105输出的预测抽头xn,k、以及从类代码产生单元107输出的类代码供应到加法单元108。
此后,加法单元108执行方程(8)的左侧的矩阵计算,其中对于与从类代码产生单元107供应的类代码对应的每一类使用预测抽头(学生数据)xn,k而将学生数据相乘(xn,kxn′,k)并求和(∑)。
此外,对于与从类代码产生单元107供应的类代码对应的每一类,加法单元108执行在方程(8)的右侧的矢量计算,其中使用预测抽头(学生数据)xn,k和教师数据yk将学生数据xn,k和教师数据yk相乘(xn,kyk)并求和(∑)。
就是说,加法单元108在其内部存储器(没有示出)中,存储为先前被确定为关心的像素的教师数据而获得的方程(8)的左侧的矩阵的分量(∑xn,kxn′,k)和方程(8)的右侧的矢量的分量(∑xn,kyk)。
此后,加法单元108将通过使用新确定的关心的像素的预测抽头的学生数据xn,k+1而计算的对应分量xn,k+1xn′,k+1加到方程(8)的左侧的矩阵分量(∑xn,kxn′,k)。就是说,执行用方程(8)的左侧的求和代表的加法。
此外,加法单元108将通过使用教师数据yk+1和用于新确定的关心的像素的教师数据的预测抽头的学生数据xn,k+1而计算的对应分量xn,k+1xn′,k+1加到方程(8)的右侧的矢量分量(∑xn,kyk)。就是说,执行用方程(8)的右侧的求和代表的加法。
然后,加法单元108执行上述加法,同时将存储在教师数据存储单元102中的所有教师数据确定为关心的像素,以为每一类产生方程(8)所示的标准方程。加法单元108将标准方程传递到抽头系数计算单元109。
抽头系数计算单元109为每一类解该标准方程,并获得最佳抽头系数Wn,并将其输出。
系数产生单元55为每一类存储所获得的抽头系数Wn
在上述方法中,将训练图像信号或者具有转换对比度的训练图像信号用作对应于第二图像信号的教师数据。另外,将通过降低分辨率从训练图像信号中产生的低分辨率图像信号用作对应于第一图像信号的学生数据。然后,用这些数据来训练抽头系数。这样,可以获得可提供从第一信号到第二信号的图像转换同时提高分辨率的抽头系数。
这里,通过改变对应于第一图像信号的学生数据和对应于第二图像信号的教师数据的选择,可以获得用于各种图像转换过程的抽头系数。
就是说,例如,将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用作教师数据,并将通过添加噪声而从充当教师数据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中产生的图像数据用作学生数据。然后用这些数据来训练抽头系数。这样,可以获得可提供从第一信号到第二信号的图像转换同时从第一数据去除或减少噪声的抽头系数。
当对于在显示板3中的给定位置来训练每一类的抽头系数时,参考图11来描述图10所示的学习设备的过程(即,学习过程)。
在步骤S1,教师数据产生单元101和学生数据产生单元103分别从训练图像信号中产生并输出教师数据和学生数据。就是说,教师数据产生单元101直接输出训练图像信号作为教师数据。可替换地,教师数据产生单元101转换训练图像信号的对比度,并输出转换后的训练图像信号作为教师数据。另外,学生数据产生单元103用具有预定截止频率的LPF过滤训练图像信号,以为每帧(或场)中的教师数据(训练图像信号)产生学生数据,并将其输出。
从教师数据产生单元101输出的教师数据被传递到教师数据存储单元102以进行存储。来自学生数据产生单元103的学生数据被传递到学生数据存储单元104以进行存储。
随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2,在步骤S2,预测抽头提取单元105从存储在教师数据存储单元102中且没有被预先选择为关心的像素的教师数据中,选择关心的像素。此外,在步骤S2,预测抽头提取单元105从存储在学生数据存储单元104中的学生数据产生关心的像素的预测抽头,并将预测抽头传递到加法单元108。同时,类抽头提取单元106从存储在学生数据存储单元104中的学生数据产生关心的像素的预测抽头,并将预测抽头传递到类代码产生单元107。
此后,过程进行到步骤S3。类代码产生单元107基于关心的像素的类抽头来对关心的像素进行分类。然后,类代码产生单元107将通过分类获得的类代码输出到加法单元108。然后,过程进行到步骤S4。
在步骤S4,加法单元108从教师数据存储单元102中读出关心的像素。然后,加法单元108对为关心的像素产生并从预测抽头提取单元105传递的预测抽头的学生数据执行方程(8)所示的加法。对从类代码产生单元107供应的每个类代码执行加法。然后,过程进行到步骤S5。
在步骤S5,预测抽头提取单元105确定没有成为关心的像素的教师数据是否仍旧存储在教师数据存储单元102中。如果在步骤S5确定没有成为关心的像素的教师数据仍旧存储在教师数据存储单元102中,则预测抽头提取单元105将没有成为关心的像素的教师数据定义为新的关心的像素。然后,过程返回到步骤S2。此后,重复相同的随后的过程。
然而,如果在步骤S5确定没有成为关心的像素的教师数据没有存储在教师数据存储单元102中,则加法单元108将在方程(8)的左侧为每一类获得的矩阵和在方程(8)的右侧获得的矢量传递到抽头系数计算单元109。然后,过程进行到步骤S6。
在步骤S6,抽头系数计算单元109解从每个类的左侧的矩阵和右侧的矢量产生的每一类的标准方程,以获取每一类的抽头系数wn。然后,抽头系数计算单元109输出抽头系数wn。这样,完成了该过程。
对于某些类,由于例如训练图像信号数目的缺乏,可能难以产生获得抽头系数的足够的标准方程。对于这些类,抽头系数计算单元109输出例如预定抽头系数。
在图10所示学习设备中,教师数据产生单元101产生多个对比度(M类对比度)的教师数据。为M个类型对比度的每个教师数据获得每一类的抽头系数。即,在图10所示的学习设备中,为M个类型对比度的每一个获得每一类的抽头系数。
图12图解图9所示的系数产生单元55的方框图。
从控制器31传递表示显示板3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并将其输入到开关控制电路71。
开关控制电路71响应从控制器31传递的位置信息,来控制开关72和73。就是说,开关控制电路71控制开关72和73,以从系数产生电路811到81M中选择对应于由从控制器31传递的位置信息所表示的位置的系数产生电路。
系数产生电路81m(m=1,2,...,M)存储M个类型对比度的每一类的抽头系数之中的第m对比度的每一类的抽头系数。
当通过开关72和73选择系数产生电路81m时,系数产生电路81m经由开关72接收来自类代码产生单元54(见图9)的类代码。系数产生电路81m从每一类的存储的抽头系数之中选择对应于从类代码产生单元54传递的类代码的类的抽头系数。然后,系数产生电路81m经由开关73将选择的抽头系数传递(输出)到预测计算单元56。
在隔板TV中,例如,在用户购买隔板TV之后,用户就马上设置关于隔板TV被安装到的区域的区域信息。这样,执行初始设置,其中例如设置调谐器11所接收的每一频道的频带。另外,在这个初始设置中,例如,每一系数产生电路811到81M都与显示板3的位置相关联。
更具体地,在隔板TV中,例如,将显示板3顺序地移动到M个位置。在M个位置的每一个,DRC单元17在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上显示通过使用存储在系数产生电路811到81M中的抽头系数获得的图像。在显示板3的M个位置的每一个,用户观察在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上显示的图像,以便选择最期望的图像。此后,在显示板3的M个位置的每一个,用于产生由用户选择的图像的抽头系数(即,存储该抽头系数的系数产生电路81m)与显示图像的显示板3的位置相关联。
在上述的初始设置之后,开关控制电路71使开关72和73从M个系数产生电路811到81M中选择存储与控制器31传递的位置信息所表示的位置最接近的位置相关联的抽头系数的系数产生电路81m。然后,开关72和73所选择的系数产生电路81m从存储的类抽头系数中选择对应于从类代码产生单元54供应的类代码的抽头系数,并将选择的抽头系数传递到预测计算单元56。
接下来参考图13的流程图来描述图9所示的DRC单元17的图像转换过程,其中,将从视频解码器15输出的图像信号(第一图像信号)转换为高质量(高分辨率)的图像信号(第二图像信号)。
在步骤S11,预测抽头提取单元51从先前没有被选择为关心的像素的第二图像数据中选择关心的像素。此外,预测抽头提取单元51提取用于预测关心的像素的像素值的第一图像信号的一些像素(及其像素值)作为预测抽头。预测抽头提取单元51也将提取的预测抽头传递到预测计算单元56。然后,过程进行到步骤S12。这里,预测抽头提取单元51例如按照光栅扫描顺序选择第二图像信号的像素作为关心的像素。
在步骤S12,类抽头提取单元53提取用于将关心的像素分类成多类之一的第一图像信号的一些像素作为类抽头。然后,类抽头提取单元53将获得的类抽头传递到类代码产生单元54。然后,过程进行到步骤S13。
在步骤S13,类代码产生单元54基于来自类抽头提取单元53的类抽头的像素的像素值(电平),对关心的像素进行分类。类代码产生单元54产生从分类中获得的类的类代码。然后,类代码产生单元54将该类代码传递到系数产生单元55。此后,过程进行到步骤S14。
在步骤S14,系数产生单元55的开关控制电路71(见图12)识别显示板3的位置。即,开关控制电路71接收从控制器31(见图8)传递的位置信息,并识别该位置信息所表示的显示板3的位置。
过程从步骤S14进行到步骤S15。开关控制电路71从M个系数产生电路811到81M中选择对应于从控制器31所传递的位置信息中识别的显示板3的位置的系数产生电路81m。然后,过程进行到步骤S16。在步骤S16,开关控制电路71所选择的系数产生电路81m将对应于从类代码产生单元54传递的类代码的类的抽头系数传递(输出)到预测计算单元56。然后,过程进行到步骤S17。
在步骤S17,预测计算单元56接收从预测抽头提取单元51输出的预测抽头和从系数产生单元55输出的抽头系数,并执行方程(1)的预测计算,其中方程(1)使用预测抽头和抽头系数而得到关心的像素的实际值的预测值。这样,预测计算单元56输出关心的像素的像素值(像素值的预测值),即第二图像信号的像素的像素值。
在图13所示的图像转换过程中,顺序地选择第二图像信号的像素作为关心的像素。
随后,如上所述,由于隔板TV(见图8)用作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和隔板二者,所以隔板TV提供下述两种操作模式:显示模式,其中隔板TV用作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以及隔板模式,其中隔板TV用作隔板。
隔板TV的遥控单元10(见图8)至少包括:“TV”开关,用于将显示模式改变到有效或者失效;以及“家具”开关,用于将隔板模式改变到有效或者失效。
接下来,将参考图14至17的流程图来描述隔板TV的操作,其中使显示模式和隔板模式之一有效或者使显示模式和隔板模式二者都有效。
和“TV”开关和“家具”开关一样,遥控单元10至少包括“运动许可”开关和移动键。操作“运动许可”开关,以许可或者阻止显示板3的移动(旋转)。操作移动键,以表示显示板3的移动方向。例如,用于表示移动方向的移动键可以包括光标键或操纵杆。
参考图14的流程图来描述当导通遥控单元10的“家具”开关以使能隔板模式时的隔板TV的操作。
当用户想要将隔板TV用作作为一件家具的隔板时,用户操作遥控单元10以导通“家具”开关。
当用户操作遥控单元10以导通“家具”开关时,遥控I/F 34经由隔板TV的光接收单元35(见图8)接收对应于该操作的操作信号。遥控I/F 34将从遥控单元10接收的操作信号传递到控制器31。该控制器31响应来自遥控单元10的操作信号来使能隔板模式(例如,将使能信息设置为表示使能还是禁止隔板模式的标记,并将使能信息存储在EEPROM 31D中)。
当使能隔板模式时,在步骤S31,遥控I/F 34确定是否操作遥控单元10的移动键。如果在步骤S31确定没有操作遥控单元10的移动键,则跳过步骤S32,且过程进行到步骤S33。
如果在步骤S31确定操作了遥控单元10的移动键,就是说,如果确定对应于移动键的操作的操作信号由遥控单元10发送且经由光接收单元35由遥控I/F 34接收,则遥控I/F 34接受该操作信号并将其传递到控制器31。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32。
在步骤S32,控制器31基于来自遥控I/F 34的操作信号响应于移动键的操作,将指示显示板3的移动的控制信号传递到驱动控制单元42。驱动控制单元42响应来自控制器31的控制信号来驱动致动器43。这样,显示板3响应移动键的操作而移动。
就是说,由于显示板3响应移动键的操作而移动,所以可以改变作为隔板TV的功能之一的隔板的布置。
然后,过程从步骤S32进入到步骤S33,在步骤S33,遥控I/F 34确定是否将遥控单元10的“家具”开关操作为关断。如果在步骤S33确定没有将“家具”开关操作为关断,则过程返回到步骤S31,在步骤S31重复相同的随后处理。
如果在步骤S33确定“家具”开关被操作为关断,就是说,如果确定用户操作遥控单元10以关断“家具”开关,且遥控I/F34经由光接收单元35接收对应于该操作的操作信号,则遥控I/F 34接受操作信号,并将其传递到控制器31。
控制器31响应来自遥控单元10的操作信号而禁止隔板模式(例如,将禁止信息设置为表示使能还是禁止使隔板模式的标记)。然后,完成该过程。
这样,当用户导通遥控单元10的“家具”开关时,使能该隔板模式。隔板TV用作响应用户的移动键的操作而改变其布置的隔板。
参考图15的流程图描述当导通遥控单元10的“TV”开关以使能显示模式时的隔板TV的操作。
当用户期望将隔板TV用为例如电视接收机的显示单元时,用户操作遥控单元10以导通“TV”开关。
当用户操作遥控单元10以导通“TV”开关时,遥控I/F 34经由隔板TV的光接收单元35(见图8)接收对应于该操作的操作信号。遥控I/F 34将从遥控单元10接收的操作信号传递到控制器31。控制器31响应来自遥控单元10的操作信号而使能显示模式(例如,将使能信息设置为表示使能还是禁止隔板模式的标记,并将使能信息存储到EEPROM 31D中)。
当使能显示模式时,在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上显示图像,并从扬声器20输出对应的声音。
就是说,在隔板TV中,调谐器11从通过天线接收的数字广播的传输流中选择特定频道(频率范围)的传输流。经由解调单元12和纠错处理单元13将选择的传输流传递到解多路复用器14。解多路复用器14在控制器31的控制下从传递的传输流中选择特定节目的TS分组。解多路复用器14将视频数据的TS分组和音频数据的TS分组分别传递到视频解码器15和音频解码器16。
视频解码器15对从解多路复用器14传递的视频数据的TS分组进行MPEG解码。将得到的图像信号传递到DRC单元17和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DRC单元17将来自视频解码器15的图像信号转换成为高质量的图像信号,并将转换的信号传递到显示单元3A。这样,显示单元3A可以显示高分辨率图像。
音频解码器16对从解多路复用器14传递的音频数据的TS分组进行MPEG解码。并将得到的音频信号传递到输出对应声音的扬声器20。
如上所述,当导通“TV”开关以使能显示模式时,隔板TV输出节目的图像和声音。就是说,隔板TV用作例如显示图像并输出对应的声音的电视接收机的显示单元。这样,用户可以观看电视节目。因此,“TV”开关对应于电视接收机的电源开关。
当使能显示模式时,控制器31在步骤S41确定是否许可显示板3的移动。如果在步骤S41确定许可显示板3的移动,就是说,例如,如果将许可信息设置为存储在EEPROM 31D中且表示许可还是阻止显示板3的移动的标记,则过程进入到步骤S42。
在步骤S42,根据遥控单元10的“移动许可”开关的操作而将信息设置为表示许可还是阻止显示板3的移动的标记。
就是说,当用户操作遥控单元10的“移动许可”开关以许可显示板3的移动时,对应于该操作的操作信号从遥控单元10发送,并且经由光接收单元35由遥控I/F 34接收。遥控I/F 34接受该操作信号,并将其传递到控制器31。该控制器31根据来自遥控单元10的操作信号,将许可信息设置为表示许可还是阻止显示板3的移动的标记。
相反地,当用户操作遥控单元10的“移动许可”开关以阻止显示板3的移动时,对应于该操作的操作信号从遥控单元10发送,并且经由光接收单元35由遥控I/F 34接收。遥控I/F 34接受该操作信号,并将其传递到控制器31。该控制器31根据来自遥控单元10的操作信号,将阻止信息设置为表示许可还是阻止显示板3的移动的标记。
在步骤S42,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以帧为基础从视频解码器15所传递的图像信号中检测代表全屏运动的运动矢量。然后,该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将该运动矢量传递到驱动控制单元42。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43。
在步骤S43,驱动控制单元42根据来自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的运动矢量来驱动致动器43,使得显示板3根据从视频解码器15传递的图像信号(即在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上显示的图像的移动)而移动。
就是说,例如,当在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上显示通过水平地摇动照相机捕获的图像时,显示板3沿着与摇动方向相同的方向水平移动。在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上显示的图像响应显示板3的移动而改变。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有这样的感觉: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是“移动窗口”,且用户通过该窗口来观察真实场景。
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从视频解码器15所输出的图像信号中检测的运动矢量代表在摇动照相机的同时捕获图像的情况下获得的整个图像的矢量,即代表照相机的运动。因此,例如,当固定的照相机捕获经过不动的背景的机动车辆的图像时,整个图像的运动并不存在。因此,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检测到零运动矢量。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板3没有移动。然而,显示板3可以根据部分图像的运动而不是整个图像的运动来移动。
如果在步骤S41确定不许可显示板3的移动,就是说,例如,如果将阻止信息设置为表示许可或阻止显示板3的移动的EEPROM 31D的标记,则过程跳过步骤S42和S43,并进入到步骤S44。
因此,如果不许可显示板3的移动,则显示板3不会根据在显示单元3A上的显示的图像的运动而移动。
在步骤S44,遥控I/F 34确定是否将遥控单元10的“TV”开关操作到关断。如果在步骤S44确定没有将“TV”开关操作到关断,则过程返回到步骤S41,在步骤S41重复相同的随后过程。
如果在步骤S44确定将“TV”开关操作到关断,就是说,如果确定用户操作遥控单元10以关断“TV”开关并且遥控I/F 34经由光接收单元35接收对应于该操作的操作信号,则遥控I/F 34接受该操作信号并将其传递到控制器31。
控制器31响应来自遥控单元10的操作信号来禁止显示模式(例如,将禁止信息设置为表示使能或禁止显示模式的标记)。另外,控制器31停止在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上显示图像,并停止从扬声器20输出声音。然后,完成该处理。
这样,当用户导通遥控单元10的“TV”开关时,使能显示模式。隔板TV用作显示设备。此外,如果许可显示板3的移动,则显示板3根据在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上显示的图像的运动而移动。
如上所述,当使能隔板模式时,隔板TV用作隔板。因此,用户可以将隔板TV用作隔板。如上所述,当使能显示模式时,隔板TV用作显示设备。因此,用户可以将隔板TV用作显示设备。
然而,用户可能期望在他们将隔板TV用作隔板的同时将隔板TV用作显示设备。相反地,用户可能期望在他们将隔板TV用作显示设备的同时将隔板TV用作隔板。
下面描述当使能隔板模式和显示模式二者时的隔板TV的操作。
接下来参考图16的流程图来描述当导通遥控单元10的“家具”开关以使能隔板模式并随后导通遥控单元10的“TV”开关以使能显示模式时的隔板TV的操作。
如图14所示,当用户操作遥控单元10以导通“家具”开关时,控制器31使能隔板模式。
当使能隔板模式时,在步骤S51至步骤S53执行与步骤S31至步骤S33的过程相同的过程。
就是说,如图14所示的步骤S31,遥控I/F 34在步骤S51确定是否操作遥控单元10的移动键。如果在步骤S51确定没有操作遥控单元10的移动键,则跳过步骤S52,且过程进入到步骤S53。
如果在步骤S51确定操作了遥控单元10的移动键,则过程进入到步骤S52。如图14所示的步骤S32,控制器31基于操作信号根据移动键的操作,将指示显示板3的移动的控制信号传递到驱动控制单元42。驱动控制单元42响应来自控制器31的控制信号来驱动致动器43。这样,显示板3响应移动键的操作而移动。
过程从步骤S52进入到步骤S53。如图14所示的步骤S33,遥控I/F 34确定是否将遥控单元10的“家具”开关操作到关断。如果在步骤S53确定将“家具”开关操作到关断,则控制器31禁止隔板模式,并终止该过程。
如果在步骤S53确定没有将“家具”开关操作到关断,则过程进入到步骤S54,这里控制器31确定是否将“TV”开关操作到导通。
如果在步骤S54确定没有将“TV”开关操作到导通,则过程返回到步骤S51,在步骤S51重复相同的随后过程。
然而,如果在步骤S54确定将“TV”开关操作到导通,就是说,如果确定用户操作遥控单元10以导通“TV”开关并且对应于该操作的操作信号从遥控单元10发送而由遥控I/F 34经由光接收单元35接收,则遥控I/F 34接受该操作信号,并将其传递到控制器31。该控制器31响应来自遥控单元10的操作信号来使能显示模式。这样,如图15所示,在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上显示图像,并从扬声器20输出对应的声音。
如上所述,当在步骤S54使能隔板模式并随后使能显示模式时,过程进入到步骤S55。在步骤S55,控制器31存储表示显示板3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
就是说,如图9所示,控制器31接收来自驱动控制单元42的致动器43的驱动量,以确定显示板3的位置。然后,控制器31在步骤S55存储表示显示板3的当前位置的所确定的位置信息。
另外,在步骤S55,控制器31传递控制信号,以指示驱动控制单元42将显示板3移动到缺省位置。驱动控制单元42响应来自控制器31的控制信号来驱动致动器43。这样,显示板3移动到缺省位置。
在执行了步骤S55的过程之后,在步骤S56至S59分别执行与图15中的步骤S41至S44的过程相同的过程。
就是说,如图15所示的步骤S41,控制器31在步骤S56确定是否许可显示板3的移动。如果在步骤S56确定许可显示板3的移动,则过程进入到步骤S57,在步骤S57中,如图15所示的步骤S42,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以帧为基础从视频解码器15所传递的图像信号中检测代表全屏幕运动的运动矢量。然后,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将该运动矢量传递到驱动控制单元42。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58。
在步骤S58,如图15所示的步骤S43,驱动控制单元42响应来自控制器31的控制信号来驱动致动器43。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59。这样,显示板3根据从视频解码器15传递的图像信号,即在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上显示的图像的运动,而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板3在步骤S55移动到缺省位置。因此,在步骤S58,显示板3利用缺省位置作为参考并根据(基于)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上显示的图像的运动而移动。
相反地,如果在步骤S56确定不许可显示板3的移动,则过程跳过步骤S57和S58,并进入到步骤S59。如图15所示的步骤S44,遥控I/F 34确定是否将遥控单元10的“TV”开关操作到关断。如果在步骤S59确定没有将“TV”开关操作到关断,则过程返回到步骤S56,在步骤S56重复相同的随后过程。
如果在步骤S59确定将“TV”开关操作到关断,则控制器31禁止显示模式。就是说,将使能隔板模式和显示模式二者的状态改变到仅使能隔板模式的状态。另外,停止在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上的图像显示和来自扬声器20的声音输出。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60。
在步骤S60,控制器31将控制信号传递到驱动控制单元42,以指示驱动控制单元42将显示板3移动到步骤S55中所存储的位置信息表示的位置,即当使能显示模式时的位置。驱动控制单元42响应来自控制器31的控制信号来驱动致动器43。这样,显示板3移动到当使能显示模式时的位置(即,原始位置)。
在执行步骤S60的过程之后,过程返回到步骤S51,在步骤S51重复相同的随后过程。
如图16所示,当在步骤S54使能隔板模式且随后使能显示模式时,重复从步骤S56至步骤S59的过程,直到禁止显示模式为止。如果禁止显示模式,则执行步骤S60的过程。然后,过程返回到步骤S51。
相反地,当在步骤S54使能隔板模式且随后使能显示模式时,以及当在从步骤S56至步骤S59的重复过程期间没有禁止显示模式却禁止隔板模式时,就是说,当仅使能显示模式时,则重复从步骤S56至步骤S59的过程,如图16所示,隔板TV终止图16所示的流程图的过程,并开始图15所示的流程图的过程。
另外,在图16中,当在步骤S54使能隔板模式并随后使能显示模式时,以及当在步骤S55中将显示板3移动到缺省位置并然后在步骤S59禁止显示模式时,显示板3移动(返回)到使能显示模式的位置。然而,可以跳过步骤S55和S60的过程,就是说,不需要执行步骤S55和S60的过程。
如果跳过步骤S55和S60的过程,则使能隔板模式。随后,当在步骤S54使能显示模式时,如果许可显示板3的移动,则显示板3在步骤S58根据在显示单元3A上显示的图像的运动而开始移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板3将使能显示模式的位置用作参考而不是将缺省位置作为参考、根据在显示单元3A上显示的图像的运动而移动。
随后,当在步骤S59禁止显示模式时,跳过步骤S60的过程,且过程返回到步骤S51。如果用户操作遥控单元10的移动键,则显示板3在步骤S52响应移动键的操作而移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板3利用禁止显示模式的位置作为参考并根据移动键的操作而移动。
接下来参考图17的流程图来描述当导通遥控单元10的“TV”开关以使能显示模式并随后导通遥控单元10的“家具”开关以使能隔板模式时的隔板TV的操作。
如图15所示,当用户操作遥控单元10以导通“TV”开关时,控制器31使能显示模式。这样,如图15所示,在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上显示图像,并从扬声器20输出对应的声音。
在使能显示模式之后,在步骤S81至S84分别执行与图15中的步骤S41至S44的过程相同的过程。
就是说,如图15所示的步骤S41,控制器31在步骤S81确定是否许可显示板3的移动。如果在步骤S81确定许可显示板3的移动,则过程进入到步骤S82,这里如同图15所示的步骤S42,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以帧为基础从视频解码器15传递的图像信号中检测代表全屏运动的运动矢量。然后,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将运动矢量传递到驱动控制单元42。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83。
在步骤S83,如同图15所示的步骤S43,驱动控制单元42响应来自控制器31的控制信号而驱动致动器43。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84。这样,显示板3根据从视频解码器15传递的图像信号,即在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上显示的图像的运动,而移动。
相反地,如果在步骤S81确定不许可显示板3的移动,则过程跳过步骤S82和S83,并进入到步骤S84。如同图15所示的步骤S44,遥控I/F 34确定是否将遥控单元10的“TV”开关操作到关断。如果在步骤S84确定将“TV”开关操作到关断,则控制器31禁止显示模式,并停止在显示板3的显示单元3A上的图像显示和来自扬声器20的声音输出。然后,完成该过程。
如果在步骤S84确定没有将“TV”开关操作到关断,则过程进入到步骤S85,在步骤S85,遥控I/F 34确定是否将“家具”开关操作到导通。
如果在步骤S85确定没有将“家具”开关操作到导通,则过程返回到步骤S81,在步骤S81,重复相同的随后过程。
如果在步骤S85确定将“家具”开关操作到导通,就是说,如果确定用户操作遥控单元10以导通“家具”开关,并且对应于该操作的操作信号从遥控单元10发送且由遥控I/F 34经由光接收单元35接收,则遥控I/F 34接收该操作信号,并将其传递到控制器31。该控制器31响应来自遥控单元10的操作信号来使能隔板模式。
这样,当在步骤S85使能显示模式并随后使能隔板模式时,过程进入到步骤S86,在步骤S86,控制器31传递控制信号以指示该驱动控制单元42将显示板3移动到缺省位置。驱动控制单元42响应来自控制器31的控制信号来驱动致动器43。这样,显示板3移动到缺省位置。
在上述例子中,在步骤S86将显示板3移动到缺省位置。然而,在步骤S86,可将显示板3移动到在刚刚使能显示模式之前显示板3所处的位置。可替换地,可以跳过在步骤S86的过程。
在执行了步骤S86的过程之后,在步骤S87至S89分别执行与图14中的步骤S31至S33的过程相同的过程。
就是说,如同图14所示的步骤S31,遥控I/F 34在步骤S87确定是否操作遥控单元10的移动键。如果在步骤S87确定没有操作遥控单元10的移动键,则过程跳过步骤S88并进入到步骤S89。
如果在步骤S87确定操作了遥控单元10的移动键,则过程进入到步骤S88,在步骤S88,如同图14所示的步骤S32,控制器31根据该操作将控制信号传递到驱动控制单元42,以指示该驱动控制单元42将显示板3移动到一个位置。驱动控制单元42响应来自控制器31的控制信号来驱动致动器43。这样,显示板3根据移动键的操作来移动。
然后,过程从步骤S88进入到步骤S89。在步骤S89,如同图14所示的步骤S33,遥控I/F 34确定是否将遥控单元10的“家具”开关操作到关断。如果在步骤S89确定没有将“家具”开关操作到关断,则过程返回到步骤S87,在步骤S87重复相同的随后过程。
如果在步骤S89确定将“家具”开关操作到关断,则控制器31禁止隔板模式。过程返回到步骤S81,在这里重复相同的随后过程。
如图17所示,当在步骤S85使能显示模式且随后使能隔板模式时,重复步骤S87至步骤S89的过程,直到禁止隔板模式为止。如果禁止隔板模式,则过程返回到步骤S81。
相反地,当在步骤S85使能显示模式且随后使能隔板模式时,以及当在从步骤S87至步骤S89的重复过程期间没有禁止隔板模式却禁止显示模式时,就是说,当仅使能隔板模式时,隔板TV终止图17所示的流程图的过程,并开始图14所示的流程图的过程。
图18图解在图1和5中所示的隔板TV的另一个电气配置的方框图。在该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指定与关于图8所图解和描述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因此这里不重复该描述。就是说,图18所示的隔板TV基本上与图8所示的隔板TV一样,除了图18所示的隔板TV不包括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并包括替代DRC单元17的DRC单元217之外。
在将第一图像信号转换为第二图像信号的图像转换过程中,在图8和9中所示的DRC单元17实现类分类,以便产生代表关心的像素的类的类代码,其中基于在来自类抽头提取单元53的类抽头中并沿空间或时间方向分布的像素的电平(即像素值)将关心的像素分类为多个类之一。在图像转换过程中,图18所示的DRC单元217还从作为图像转换过程的目标的第一图像信号中检测图像的运动。DRC单元217也使用检测的结果来实现分类。
就是说,图19图解图18所示的DRC单元217的示范配置。在该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指定与关于图9中示出的DRC单元17所图解和描述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因此这里不重复该描述。就是说,DRC单元217还包括运动矢量检测单元301。分类单元52包括除类抽头提取单元53和类代码产生单元54之外的类代码产生单元302和303。DRC单元217的其它组件与DRC单元17的相同。
运动矢量检测单元301接收来自视频解码器15的图像信号(见图18),即第一信号,它是DRC单元217的图像转换过程的目标。与图8所示的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类似,运动矢量检测单元301以帧为基础从视频解码器15传递的图像信号中检测代表全屏运动的运动矢量,并将所检测的运动矢量传递到分类单元52的类代码产生单元302。
另外,运动矢量检测单元301将该运动矢量传递到图18所示的驱动控制单元42和类代码产生单元302。当使能显示模式时,图18所示的驱动控制单元42基于从运动矢量检测单元301传递的运动矢量来驱动致动器43,以便移动显示板3。
类代码产生单元302实现类分类,其中例如基于从运动矢量检测单元301传递的运动矢量中的从与关心的像素的帧相同的帧获得的运动矢量,将关心的像素分类成多个类之一。这样,类代码产生单元302产生代表关心的像素的类的类代码,并将其传递到类代码产生单元303。例如,用于实现类分类的方法包括下面的方法:运动矢量是已量化的矢量。将矢量量化的结果(即,分配到在用于矢量量化的码本中的代码矢量(质心矢量(centroid vector))的代码)定义为类代码。
如在这里使用的,将基于沿类抽头的空间或时间方向分布的像素的电平(即,像素值)对关心的像素执行类分类的类代码产生单元54所获得的类代码称为“空间或者时间类代码”。另外,将基于来自运动矢量检测单元301的运动矢量对关心的像素执行类分类的类代码产生单元302所获得的类代码称为“运动类代码”。
类代码产生单元303除接收来自类代码产生单元302的关心的像素的运动类代码之外,还接收来自类代码产生单元54的关心的像素的空间或时间类代码。类代码产生单元303基于来自类代码产生单元302的关心的像素的运动类代码和来自类代码产生单元54的关心的像素的空间或时间类代码,而产生代表关心的像素的最终类的类代码。然后,类代码产生单元303将该类代码传递到系数产生单元55。
就是说,例如,类代码产生单元303产生位串作为代表关心的像素的最终类的类代码,其中代表空间或时间类代码的位串跟随代表运动类代码的位串。
另外,图19所示的DRC单元217的系数产生单元55存储通过执行与图19所示的分类单元52执行的类分类相同的类分类而获得的每个类的抽头系数,即在显示板3的多个位置之中的每一个位置的抽头系数。
接下来参考图20的流程图来描述图19所示的DRC单元217的图像转换过程,其中,将从视频解码器15输出的图像信号(第一图像信号)转换为高质量(高分辨率)的图像信号(第二图像信号)。
在DRC单元217中,在步骤S101至S103分别执行与图13的步骤S11至S13的过程相同的过程。
就是说,如同图13所示的步骤S11,预测抽头提取单元51在步骤S101从先前没有被选择为关心的像素的第二图像数据的像素之中选择关心的像素。此外,预测抽头提取单元51提取用于预测关心的像素的像素值的第一图像信号的部分像素(及其像素值),作为预测抽头。然后,预测抽头提取单元51将关心的像素的预测抽头传递到预测计算单元56。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102。
在步骤S102,如同图13所示的步骤S12,类抽头提取单元53提取用于执行关心的像素的类分类的第一图像信号的部分像素,作为类抽头。然后,类抽头提取单元53将获得的类抽头传递到类代码产生单元54。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103。
在步骤S103,如同图13所示的步骤S13,类代码产生单元54基于来自类抽头提取单元53的类抽头的像素的像素值(电平),对关心的像素进行分类。类代码产生单元54产生对应于从分类中获得的类的空间或时间类代码。然后,类代码产生单元54将空间或时间类代码传递到类代码产生单元303。此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104。
在步骤S104,运动矢量检测单元301检测在与关心的像素的帧相同的帧内的第一信号的运动矢量,并把检测到的运动矢量传递到类代码产生单元302。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105。
在步骤S105,类代码产生单元302基于从运动矢量检测单元301传递的运动矢量,对关心的像素进行分类,并产生对应于所获得的类的运动类代码。然后,类代码产生单元302将运动类代码传递到类代码产生单元303。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106。
这里,运动矢量检测单元301可以检测代表类抽头提取单元53所获得的类抽头的运动的矢量,且类代码产生单元302可基于类抽头的运动矢量执行关心的像素的分类。
在步骤S106,类代码产生单元303基于来自类代码产生单元54的关心的像素的空间或时间类代码和来自类代码产生单元302的关心的像素的运动类代码,而产生代表关心的像素的最终类的类代码。类代码产生单元303将产生的类代码传递到系数产生单元55。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107。
在步骤S107,如同图13所示的步骤S14,系数产生单元55的开关控制电路71(见图12)识别显示板3的位置。就是说,开关控制电路71接收从控制器31(见图8)传递的位置信息,并识别该位置信息所表示的显示板3的位置。
然后,过程从步骤S 107进入到步骤S108。如同图13所示的步骤S15,开关控制电路71从图12所示的M个系数产生电路811至81M中,选择对应于从控制器31传递的位置信息所识别的显示板3的位置的系数产生电路81m。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109。在步骤S109,开关控制电路71所选择的系数产生电路81m将对应于从类代码产生单元303传递的类代码的类的抽头系数传递到预测计算单元56。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110。
在步骤S110,如同图13所示的步骤S17,预测计算单元56接收从预测抽头提取单元51输出的预测抽头和从系数产生单元55输出的抽头系数,并执行方程(1)的预测计算,其中使用预测抽头和抽头系数而得到关心的像素的实际值的预测值。这样,预测计算单元56输出关心的像素的像素值(该像素值的预测值),即第二图像信号的像素的像素值。
在图20所示的图像转换过程中,顺序选择第二图像信号的像素作为关心的像素。
如上所述,隔板TV包括:显示板3,用于显示图像;遥控I/F 34,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即,来自遥控单元10的操作信号);以及驱动控制单元42,能够通过驱动致动器43来移动显示板3。由于驱动控制单元42基于遥控I/F 34所接收的操作输入来移动显示板3,并改变用作隔板的显示板3的布置,所以隔板TV可以提供用作电视接收机(显示设备)和隔板二者的方便设备。
通过包括如下装置也可以将隔板TV当作用作电视接收机和隔板的信号处理设备: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处理输入信号(例如,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或者运动矢量检测单元301);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例如,遥控I/F 34);驱动控制装置(例如,驱动控制单元42),用于基于作为从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的处理(信号处理)获得的信号的运动矢量或者由遥控I/F 34接收的操作输入来控制致动器43以驱动隔板TV(即,顶板2、显示板3、以及支撑板5)。
然而,在这样的信号处理设备中,信号处理装置不限于运动矢量检测单元41,且接收装置不限于遥控I/F 34。此外,该信号处理设备可以是这样的设备:用作执行除电视接收机的功能之外的信号处理的设备以及除隔板之外的家具的设备。此外,该信号处理设备可以是用作不同于电视接收机和隔板的多个设备的设备。
图21和22图解空气调节器TV的透视图,其是用作电视接收机和空气调节器的信号处理设备。
图21图解从空气调节器TV前面看的空气调节器TV的透视图,而图22图解从空气调节器TV后面看的空气调节器TV的透视图。
通过在某种程度上减小空气调节器TV的厚度(沿深度方向的长度),该空气调节器TV可以用作家具的隔板,就象隔板TV一样。
然而,当空气调节器TV也用作隔板时,可发生热量问题。
就是说,在包括电视接收机的具有电子电路(电路)的设备中,在电子电路中流动的电流产生热量,从而升高了温度。为了防止温度上升,将其设计为散发热量。例如,普通电视接收机被设计为从其后表面散发热量。
与普通电视接收机类似,用作隔板的空气调节器TV可以仅从其后表面散发热量。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坐在用作隔板的空气调节器TV的后表面上的用户可能由于热量的散发而感到不舒服,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
例如,在寒冷的冬季,空气调节器供应热量。然而,一般地,将空气调节器安装在房间的高处,且空气调节器加热的暖空气趋向于停留在房间的高处。这样,难以使房间的地板附近变暖。
因此,图21和22所示的空气调节器TV可以自适应地改变方向来散发热量(热量散发方向)。
就是说,如图21所示,将包括例如液晶显示板或者使用等离子显示方法的显示器的显示单元401安置在空气调节器TV的前表面。
另外,如图21和22所示,例如,在空气调节器TV的顶部提供了矩形气孔402来散发热量。如图22所示,例如,还在空气调节器TV的后表面的下部提供矩形气孔403来散发热量。
图23图解图21和22所示的空气调节器TV的右侧横截面视图。
在空气调节器TV的前侧,即在与显示单元401相邻的一侧,安排了电路板411,该电路板411是用于处理信号的电子电路(电路)。该电路板411执行信号处理,以允许空气调节器TV用作电视接收机,并还执行信号处理以控制将在下面描述的热量处理单元412,从而允许空气调节器TV用作空气调节器。
热量处理单元412处理电路板411产生的热量。
就是说,当电路板411处理信号时,电流在电路板411的电子电路内流动。电流的流动产生热量。热量处理单元412处理电路板411所产生的热量。由于电路板411产生热量,所以将电路板411当作是热量源。
将热量处理单元412安排在空气调节器TV的后表面上。在与空气调节器TV的前面相邻的表面上形成进气口421,以吸引充当热量源的电路板411所加热的空气。
在热量处理单元412中,将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引导到热量排气导管422。该热量排气导管422是圆柱导管,以散发从进气口421转移的热量。应该注意热量排气导管422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任何形状。热量排气导管422与安排在空气调节器TV的顶部的气孔402(见图21和22)和安排在空气调节器TV的后表面的下部的气孔403(见图22)连通。结果,经由热量排气导管422从气孔402或403散发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
将热绝缘体423安排在空气调节器TV的后表面,以防止经过热量排气导管422的热量通过空气调节器TV的后表面散发。结果,坐在空气调节器TV后面的用户不会由于从空气调节器TV的后表面散发的不需要的热量而感到不舒服。
另外,在热量处理单元412中,将冷却管424安排在气孔402附近。
就是说,将冷却管424安排在气孔402附近和热量排气导管422外面,使得冷却管424围绕圆柱形热量排气导管422。冷却管424充满冷却液。冷却液在冷却管424内的循环(流动)使经由气孔402从热量排气导管422散发的加热的空气变冷。
此外,将温度传感器425U和425D分别安排在面向进气口421的热绝缘体423的上部和下部。温度传感器425U感测通过热量排气导管422并从上部气孔402散发的加热的空气的温度。另一方面,温度传感器425D感测通过热量排气导管422并从下部气孔403散发的加热的空气的温度。
在热量处理单元412中,将平板盖子426U安排在位于进气口421上面的位置的热量排气导管422中,以阻挡加热的空气流动到上部气孔402。将盖子426U的周边部分附着到轴427U上,该轴427U安置在位于进气口421上面的位置的热量排气导管422中。如箭头a1所示,盖子426U围绕轴427U是可旋转的,使得盖子426U是可打开的和可关闭的。在图23中,盖子426U是关闭状态。
将风扇428U安置在关闭状态下的盖子426U的下表面。就是说,将轴429U附着到关闭状态下的盖子426U的下表面。风扇428U围绕轴429U旋转,使得气流向下传播。
此外,在热量处理单元412中,将平板盖子426D安排在位于进气口421下面的位置的热量排气导管422中,以阻挡加热的空气流动到下部气孔403。将盖子426D的周边部分附着到轴427D上,该轴427D安置在位于进气口421下面的位置上的热量排气导管422中。如箭头a2所示,盖子426D围绕轴427D是可旋转的,使得盖子426D是可打开的和可关闭的。在图23中,盖子426D是关闭状态。
将风扇428D安置在关闭状态下的盖子426D的上表面上。就是说,将轴429D附着到关闭状态下的盖子426D的上表面。风扇428D围绕轴429D旋转,使得气流向上传播。
例如,可以将附着到盖子426D的轴429D和盖子426D之间的角度改变几度到几十度,使得可以改变风扇428D的旋转所产生的气流的方向。
在热量处理单元412中,与风扇428U和428D一样,风扇428C被安置到在与进气口421相对的位置上的热量排气导管422中。就是说,将轴429C附着到在与进气口421相对的位置上的热量排气导管422的内墙。该风扇428C围绕轴429C旋转,使得气流朝进气口421传播。
与轴429D类似,例如,可以将轴429C和热量排气导管422的内墙之间的角度改变几度到几十度,使得可以改变风扇428C的旋转所产生的气流的方向。
例如,具有该结构的空气调节器TV根据季节(在日本)来自适应地改变方向,以便散发电路板411所产生的热量。
就是说,如果季节是春季、夏季、秋季、以及冬季,则空气调节器TV提供四种操作模式,即对应于季节的春季模式、夏季模式、秋季模式、以及冬季模式。
图24图解当操作模式是春季或夏季模式时与图23的空气调节器TV一样的空气调节器TV的横截面视图。
在春季或夏季模式,上部盖子426U是打开的,且下部盖子426D是关闭的。这样,创建了经由热量排气导管422从上部气孔402散发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的路线,并阻挡了从下部气孔403散发加热的空气的路线。
另外,在春季或夏季模式,倾斜风扇428C的轴429C,使得将风扇428C产生的气流指向斜上方。
此后,风扇428C开始旋转,且气流斜向上传播。这样,从上部气孔402散发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
此外,根据需要使冷却管424中的冷却液循环并旋转风扇428D。
通过循环在冷却管424中的冷却液,使从上部气孔402散发的加热的空气冷却。另外,在图24中,通过旋转风扇428D,气流向上传播。结果,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更迅速地从上部气孔402散发。
如上所述,在春季或者夏季模式,由于从上部气孔402向上散发加热的空气,所以,例如在炎热的夏季,就防止坐在空气调节器器TV后面的用户由于空气调节器TV所散发的热量而感到不舒服。
图25图解当操作模式是秋季或冬季模式时与图23的空气调节器TV一样的空气调节器TV的横截面视图。
在秋季或冬季模式,上部的盖子426U是关闭的,且下部的盖子426D是打开的。这样,阻挡了经由热量排气导管422从上部气孔402散发从进气口421所转移的加热的空气的路线,并创建了从下部气孔403散发加热的空气的路线。
另外,在秋季或冬季模式,倾斜风扇428C的轴429C,使得风扇428C所产生的气流指向斜下方。
此后,风扇428C和428U开始旋转,且气流斜向下传播。这样,从下部气孔403散发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
此外,倾斜附着到打开的盖子426D的风扇428D的轴429D,使得根据需要将风扇428D的空气流动方向确定为斜向下,并且风扇428D开始旋转。
在这种情况中,气流更强地向下传播。结果,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更迅速地从下部气孔403散发。
如上所述,在秋季或冬季模式,由于从下部气孔403散发加热的空气,所以,例如在寒冷的冬季,就可以有效地加热地板附近。就是说,有效地利用了电路板411所产生的热量来加热。
尽管在图23至25中没有示出,但是可根据需要将致动器(例如,电动机)附着到热量处理单元412上。附着到热量处理单元412的致动器旋转风扇428C、428D、以及428U,倾斜轴429C和429D,打开和关闭盖子426D和426U,并循环在冷却管424中的冷却液。
图26图解图23所示的电路板411的电气配置。
电路板411包括TV单元440和空气调节器单元441。
TV单元440对空气调节器TV执行信号处理,以用作电视接收机。
空气调节器单元441包括:温度信息接收单元442、信号接收单元443、以及控制热量处理单元412的控制单元444(见图23)。
就是说,温度信息接收单元442接收温度信息,该温度信息表示在热量排气导管422中的温度,并从温度传感器425U和425D输出。然后,温度信息接收单元442将温度信息传递到控制单元444。
例如,信号接收单元443接收来自用户所操作的遥控单元445的用于远程控制空气调节器TV的操作信号,即对应于当用户操作遥控单元445时的用户操作的信号。然后,信号接收单元443将该操作信号传递到控制单元444。
控制单元444包括CPU 444A、ROM 444B、RAM 444C、以及EEPROM444D。该CPU 444A执行存储在ROM 444B和EEPROM 444D中的程序。该CPU 444A也执行加载到RAM 444C中的程序。ROM 444B存储当控制单元444通电时将首先执行的程序和该程序所需要的数据。EEPROM 444D存储CPU 444A将要执行的各种应用程序和这些程序所需要的数据。将CPU444A所要执行的应用程序从EEPROM 444D中加载到RAM 444C中。RAM444C也存储用于CPU 444A的执行所需要的数据。
在控制单元444中,CPU 444A执行存储在ROM 444B和EEPROM 444D中的程序和加载到RAM 444C中的程序,以执行包括下述过程的各种过程。这样,控制单元444例如控制:冷却致动器451、风扇致动器452U、452C、和452D、以及盖子致动器453U和453D。
CPU 444A所要执行的程序可以被预安装到ROM 444B或者EEPROM444D中。可替换地,通过将程序暂时地或永久地存储(记录)在诸如软盘、CD-ROM、MO盘、DVD、磁盘、以及半导体存储器的可移动记录介质中,可以将程序作为封装软件供应。
此外,可以经由用于数字卫星广播的人造卫星将程序从下载地点无线转移到空气调节器TV,或者可以经由如局域网(LAN)或因特网的网络通过导线将程序转移到空气调节器TV。空气调节器TV可以接收转移的程序,并将转移的程序安装到EEPROM 444D中。
将冷却致动器451、风扇致动器452U、452C、和452D、以及盖子致动器453U和453D安置在热量处理单元412中(一个也没有在图23至25中示出)。
冷却致动器451在控制单元444的控制下循环冷却管424(见图23)中的冷却液。
风扇致动器452U、452C、和452D在控制单元444的控制下分别驱动风扇428U、428C和428D旋转。另外,风扇致动器452C和452D在控制单元444的控制下分别使轴429C和429D倾斜(改变轴429C和429D的倾斜角度)。
盖子致动器453U和453D在控制单元444的控制下分别将盖子426U和426D驱动为打开或关闭。
下面参考图27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空气调节器TV的操作。
例如,当用户操作遥控单元445以便使空气调节器TV通电时,遥控单元445发送对应于该操作的操作信号。信号接收单元443接收该操作信号,并将其传递到控制单元444。当从信号接收单元443接收到指示空气调节器TV通电的操作信号时,控制单元444在步骤S201开始从电源(没有示出)向空气调节器TV的每一块供电。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02。
在步骤S202,控制单元444确定操作模式。
就是说,例如,遥控单元445包括用于输入操作模式的键。当用户操作该键、且信号接收单元443接收对应于该操作的操作信号、并将该操作信号传递到控制单元444时,控制单元444在步骤S202设置对应于来自信号接收单元443的该操作信号的操作模式。更具体地,如果操作信号表示春季、夏季、秋季、以及冬季模式之一,则控制单元444设置用于表示EEPROM444D中的操作模式的标记,来表示对应于该操作信号的操作模式。
当操作空气调节器(没有示出)的遥控单元时,信号接收单元443可以接收对应于空气调节器的操作的操作信号,并将该操作信号传递到控制单元444。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来自空气调节器的遥控单元的操作信号指示打开或关闭冷却模式,则控制单元444在步骤S202将操作模式确定为夏季模式。相反,如果来自空气调节器的遥控单元的操作信号表示打开或关闭加热模式,则控制单元444在步骤S202将操作模式确定为冬季模式。
在步骤S202设置操作模式之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03,在步骤S203,控制单元444确定春季、夏季、秋季、以及冬季模式中的哪一个对应于当前操作模式。
如果在步骤S203确定当前操作模式是春季和夏季模式中的一种,就是说,如果确定将表示春季或夏季模式的信息设置为EEPROM 444D中的操作模式标记,则过程进入到步骤S204。热量处理单元412(见图23)包括:附着到其上部的风扇428U(在下文中也称作上部风扇)、附着到其下部的风扇428D(在下文中也称作下部风扇)、以及附着到其中部的风扇428C(在下文中也称作中部风扇)。在步骤S204,控制单元444驱动风扇致动器452C,以倾斜中部风扇428C的轴429C,使得中部风扇428C所产生的气流斜向上传播。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05。
这样,如图24所示,倾斜中部风扇428C的轴429C,使得中部风扇428C所产生的气流的方向是斜向上。
另外,在步骤S204,控制单元444驱动旋转中部风扇428C的风扇致动器452C,以旋转中部风扇428C。
这样,气流在热量排气导管422中向上传播。
在步骤S205,控制单元444驱动打开和关闭热量处理单元412的上部盖子426U(见图23)的盖子致动器453U以打开上部盖子426U;并驱动打开和关闭下部盖子426D的盖子致动器453D以关闭下部盖子426D。
这样,如图24所示,创建了经由热量排气导管422从上部气孔402散发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的路线,并阻挡了从下部气孔403散发加热的空气的路线。
如上所述,在春季或夏季模式,气流在热量排气导管422中向上传播,此外,创建了经由热量排气导管422从上部气孔402散发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的路线,并阻挡了从下部气孔403散发加热的空气的路线。
结果,仅从上部气孔402向上散发从进气口421转移的热空气,没有从下部气孔403散发该热空气。结果,坐在空气调节器TV后面的用户不会由于从电路板411散发的热量而感到不舒服。
在执行步骤S205的处理之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06,在步骤S206,控制单元444确定春季和夏季模式中的哪一个对应于当前的操作模式。
如果在步骤S206确定当前操作模式是夏季模式,则过程进入到步骤S207,在步骤S207,控制单元444驱动冷却致动器451,以循环冷却管424中的冷却液。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09。
这样,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在从上部气孔402散发之前刚被冷却管424中的冷却液冷却。然后,从上部气孔402散发加热的空气。就是说,在适合于夏季模式的炎热夏季,尽管用户不会由于直接加热的空气而感到不舒服,但是从上部气孔402散发的加热的空气可以升高房间的温度。结果,用户可能会由于间接加热的空气而感到不舒服。因此,在夏季模式中,在用冷却管424中的冷却液冷却加热的空气之后,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从上部气孔402散发。
相反地,如果在步骤S206确定当前的模式是春季模式,则过程进入到步骤S208,在步骤S208,控制单元444控制冷却致动器451,以停止冷却管424中的冷却液的循环。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09。如果已经停止了冷却液的循环,则跳过步骤S208的过程。
在步骤S209,温度信息接收单元442接收来自作为上部的温度传感器425U和下部的温度传感器425D之一的上部温度传感器425U的温度信息,就是说,温度信息接收单元442接收表示从进气口421转移并从上部气孔402散发的加热的空气的温度的温度信息。温度信息接收单元442将该温度信息传递到控制单元444。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10。
在步骤S210,控制单元444确定由来自上部的温度传感器425U的温度信息所代表的温度是否高于或等于预定的阈值。
如果在步骤S210确定由来自上部的温度传感器425U的温度信息所代表的温度高于或等于预定的阈值,则过程然后进入到步骤S211。在步骤S211,如图24所示,控制单元444驱动风扇致动器452D以旋转下部的风扇428D,其中风扇致动器452D旋转附着到关闭的下部盖子426D的下部风扇428D。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14。
结果,当从进气口421转移并从上部气孔402散发的加热的空气的温度为高时,中部风扇428C和下部风扇428D旋转,使得向上传播更强的气流。这样,更迅速地从上部气孔402散发从进气口421所转移的加热的空气。
这里,从进气口421转移的热量,即该热量所加热的空气,无需风扇产生的向上气流的帮助就向上移动。因此,在步骤S204,仅旋转中部风扇428C,其中中部风扇428C是中部风扇428C和下部风扇428D之一,而没有旋转下部风扇428D。然而,在步骤S204,可以旋转中部风扇428C和下部风扇428D二者。
如果在步骤S211下部风扇428D已经旋转,则跳过在步骤S211的过程。
相反,如果在步骤S210确定由来自上部的温度传感器425U的温度信息所代表的温度低于预定的阈值,则过程然后进入到步骤S212。在步骤S212,然后,控制单元444确定下部风扇428D是否正在旋转。如果在步骤S212中确定下部风扇428D不在旋转,则跳过步骤S213的过程。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14。
如果在步骤S212中确定下部风扇428D正在旋转,就是说,如果确定尽管来自上部温度传感器425U的温度信息所代表的温度(即从进气口421转移并从上部气孔402散发的加热的空气的温度)为低,但是下部风扇428D在不必要地旋转,且不必要迅速散发加热的空气,则过程然后进入到步骤S213。在步骤S213,控制单元444控制风扇致动器452D,以停止风扇428D的旋转。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14。
在步骤S214,控制单元444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将空气调节器TV断电的指示。如果在步骤S214确定已经接收到将空气调节器TV断电的指示,就是说,例如,如果用户操作遥控单元445以将空气调节器TV断电,且从遥控单元445发送对应于该操作的操作信号,并且如果该操作信号由信号接收单元443接收并被传递到控制单元444,则过程然后进入到步骤S226。在步骤S226,控制单元444停止从电源(没有示出)向空气调节器TV的每一块供电。然后,完成该过程。
如果在步骤S214确定控制单元444没有接收到将空气调节器TV断电的指示,则过程然后进入到步骤S215。在步骤S215,控制单元444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改变空气调节器TV的操作模式的指示。
如果在步骤S215确定控制单元444没有接收到改变空气调节器TV的操作模式的指令,则操作返回到步骤S209,在步骤S209重复相同的随后操作。
如果在步骤S215确定控制单元444已经接收到改变空气调节器TV的操作模式的指令,就是说,例如,如果用户操作遥控单元445以输入操作模式,且从操作遥控单元445发送对应于该操作的操作信号,并且如果该操作信号由信号接收单元443接收并被传递到控制单元444,则过程然后返回到步骤S202。在步骤S202,响应改变操作模式的指令来设置(改变)操作模式。此后,重复相同的随后过程。
相反,如果在步骤S203确定当前操作模式是秋季和冬季模式中的一种,就是说,如果确定将表示秋季或冬季模式的信息设置为EEPROM 444D中的操作模式标记,则过程进入到步骤S216。在步骤S216,控制单元444驱动风扇致动器452C,以倾斜中部风扇428C的轴429C,其中中部风扇428C是热量处理单元412的上部风扇428U、下部风扇428D和中部风扇428C(见图23)之一,使得中部风扇428C所产生的气流斜向下传播。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17。
这样,如图25所示,倾斜中部风扇428C的轴429C,使得中部风扇428C所产生的气流斜向下传播。
另外,在步骤S216,控制单元444驱动旋转中部风扇428C的风扇致动器452C,以旋转中部风扇428C。
这样,气流在热量排气导管422中向下传播。
在步骤S217,控制单元444驱动盖子致动器453U以关闭上部盖子426U,其中盖子致动器453U打开和关闭热量处理单元412的上部盖子426U(见图23);并驱动盖子致动器453D以打开下部盖子426D,其中盖子致动器453D打开和关闭下部盖子426D。
这样,如图25所示,阻挡了经由热量排气导管422从上部气孔402散发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的路线,并创建了从下部气孔403散发加热的空气的路线。
如上所述,在秋季或冬季模式,在热量排气导管422中向下传播气流。此外,阻挡了经由热量排气导管422从上部气孔402散发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的路线,并创建了从下部气孔403散发加热的空气的路线。
结果,仅从沿着地板的下部气孔403散发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而没有从上部气孔403散发。结果,在适合于秋季和冬季模式的低温的秋季和冬季季节,可以有效地利用从电路板411散发的热量,来温暖地板附近。
在执行了步骤S217的过程之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18,如图25所示,在步骤S218中控制单元444驱动风扇致动器452U以旋转上部风扇428U,其中风扇致动器452U旋转附着到关闭的上部盖子426U上的上部风扇428U。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19。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部风扇428C和上部风扇428U旋转,使得更强的空气流向下传播。这样,从下部气孔403更迅速地散发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
这里,从进气口421转移的热量,即该热量所加热的空气,具有向上移动的特性。因此,为了从下部气孔403散发热量,通过旋转中部风扇428C和上部风扇428U来产生更强的向下的气流。
在步骤S219,温度信息接收单元442接收来自温度传感器425D的温度信息,其中温度传感器425D是上部温度传感器425U和下部温度传感器425D之一,就是说,温度信息接收单元442接收表示从进气口421转移并从下部的气孔403散发的加热的空气的温度的温度信息。该温度信息接收单元442将该温度信息传递到控制单元444。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20。
在步骤S220,控制单元444确定由来自下部温度传感器425D的温度信息所代表的温度是否高于或等于预定的阈值。
如果在步骤S220确定由来自下部温度传感器425D的温度信息所代表的温度高于或等于预定的阈值,则过程然后进入到步骤S221。在步骤S221,如图25所示,控制单元444倾斜下部风扇428D的轴429D,使得由附着到打开的下部盖子426D的下部风扇428D所产生的气流斜向下传播,并驱动旋转风扇428D的风扇致动器452D。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24。这样,在热量排气导管422中传播更强的气流。
结果,当从进气口421转移并从下部气孔403散发的加热的空气的温度为高时,中部风扇428C、上部风扇428U以及下部风扇428D旋转,使得空气流向下传播。这样,与仅中部风扇428C和上部风扇428U旋转的情况相比,更迅速地从下部气孔403散发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
如果在步骤S221下部风扇428D已经旋转,则跳过在步骤S221的过程。
相反,如果在步骤S220确定由来自下部的温度传感器425D的温度信息所代表的温度低于预定的阈值,则过程然后进入到步骤S222。在步骤S222,然后,控制单元444确定下部风扇428D是否正在旋转。如果在步骤S222中确定下部风扇428D不在旋转,则跳过步骤S223的过程。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24。
如果在步骤S222中确定下部风扇428D正在旋转,就是说,如果确定尽管来自下部温度传感器425D的温度信息所代表的温度(即从进气口421转移并从下部气孔403散发的加热的空气的温度)为低并且加热的空气的迅速散发是不必要的,但是下部风扇428D在不必要地旋转,则过程然后进入到步骤S223。在步骤S223,控制单元444驱动风扇致动器452D,以停止风扇428D的旋转。然后,过程进入到步骤S224。
在步骤S224,如在步骤S214一样,控制单元444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将空气调节器TV断电的指令。
如果在步骤S224确定控制单元444还没有接收到将空气调节器TV断电的指令,则过程然后进入到步骤S225。在步骤S225,如在步骤S215一样,控制单元444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改变空气调节器TV的操作模式的指令。
如果在步骤S225确定控制单元444还没有接收到改变空气调节器TV的操作模式的指令,则过程返回到步骤S219,在步骤S219重复相同的随后操作。
如果在步骤S225确定控制单元444已经接收到改变空气调节器TV的操作模式的指令,则过程然后返回到步骤S202。在步骤S202,响应改变操作模式的指令而设置(改变)操作模式。此后,重复相同的随后过程。
相反,如果在步骤S224确定控制单元444已经接收到将空气调节器TV断电的指令,则过程然后进入到步骤S226。在步骤S226,如上所述,控制单元444停止从电源(没有示出)向空气调节器TV的每一块供电。然后,完成该过程。
空气调节器TV的热量处理单元412具有图23所示的结构。然而,例如,热量处理单元412可能具有图28和29所示的结构。
就是说,图28和29图解图21所示的空气调节器TV的又一个例子的右侧横截面视图。在该图中,用同样的参考符号来指定与关于图23图解和描述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因此,这里不重复该描述。就是说,图28和29所示的空气调节器TV基本上与图23所示的空气调节器TV一样,除了热量处理单元412还包括冷却管430之外。
如图28和29所示,冷却管430被提供在热量排气导管422的气孔403附近。
就是说,将冷却管430安排在下部气孔403附近并在热量排气导管422外面,使得冷却管430包围圆柱形热量排气导管422。冷却管430充满冷却液。冷却液在冷却管430内的循环(流动)使经由气孔403从热量排气导管422散发的加热的空气变冷。
在具有图28和29所示的结构的空气调节器TV中,例如,如果操作模式是秋季模式,则如图28的阴影所示,冷却液在冷却管430内循环。这样,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在从下部气孔403散发之前刚刚被冷却管430内的冷却液冷却。然后,从下部气孔403散发加热的空气。
就是说,在适合于秋季模式的象秋季一样的不太冷的季节,由于有时不需要房间的加热,所以在秋季模式中,从进气口421转移的热量可由冷却管430中的冷却液冷却且可以从下部气孔403散发。
相反,如果操作模式是冬季模式,则如图29所示,冷却液不在冷却管430中循环。这样,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从下部的气孔403散发,而无需冷却该加热的空气。
就是说,在适合于冬季模式的象冬季一样的寒冷季节,由于需要房间的加热,所以,像图23所示的空气调节器TV一样,从进气口421转移的加热的空气可以从下部气孔403直接散发,而无需冷却该加热的空气。
在图21至29中,充当热量源的电路板411包括执行电视接收机的信号处理的TV单元440。然而,包括在充当热量源的电路板411中的块不限于执行电视接收机的信号处理的块。可替换地,该块可以是执行另一信号处理的块。在这种情况下,包括电路板411的整个设备具有对应于由包括在电路板411中的块所执行的信号处理的功能。
在本说明书中,不必要按照上述的次序执行参考上述流程图描述的步骤,而可能并行地或独立地执行这些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用作多个设备的设备(例如,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和隔板)。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设计需求和其它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变化、组合、子组合以及替换,只要这些变化、组合、子组合以及替换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物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放置在房屋中的起到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和隔板两种作用的图像显示设备,包括:
图像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图像;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
驱动控制装置,用于驱动用于移动图像显示装置的致动器,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以及
运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关于在图像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的运动的运动信息;
其中,该图像显示设备提供显示模式以及隔板模式作为操作模式,其中,在显示模式中,该图像显示设备用作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以及在隔板模式中,该图像显示设备用作隔板,并且当使能隔板模式时,驱动控制装置基于接收装置所接收的操作输入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以便改变用作隔板的图像显示设备的布置,当使能显示模式时,驱动控制装置基于运动检测装置所检测的运动信息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当使能隔板模式的同时选择显示模式时,驱动控制装置利用当使能显示模式时图像显示装置的位置作为参考位置,并基于运动检测装置所检测的运动信息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当使能隔板模式的同时选择显示模式时,驱动控制装置将图像显示装置移动到缺省位置,并利用该缺省位置作为参考位置,基于运动检测装置所检测的运动信息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当使能显示模式的同时选择隔板模式时,驱动控制装置基于操作输入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
转换装置,用于将图像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的第一图像信号转换为具有比该图像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更高的图像质量的第二图像信号,该转换装置包括分类装置、抽头系数输出装置、以及计算装置;
其中,该分类装置基于该第一图像信号将该第二图像信号的像素分类为多类中的一个,并输出用于代表像素的类的类代码,该抽头系数输出装置为所述多个类中的每一个类存储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抽头系数,并输出由从分类装置输出的类代码所表示的类的抽头系数,而该计算装置通过基于从抽头系数输出装置输出的抽头系数和在空间上或者时间上位于与关心的像素相对应的第一图像信号中的像素附近的多个像素的像素值执行计算,来确定该第二图像信号的像素值。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该抽头系数输出装置存储对应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每个位置和对应于多个类中的每一个类的抽头系数,并输出对应于由从分类装置输出的类代码所表示的类和对应于图像显示装置的位置的抽头系数。
7.一种控制图像显示设备的方法,其中该图像显示设备放置在房屋中并被配置为起到显示图像的设备和隔板两种作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
(b)控制被配置为移动图像显示装置的致动器,以便移动图像显示装置;以及
(c)检测关于在图像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的运动的运动信息;
其中,该方法提供显示模式以及隔板模式作为操作模式,其中,在显示模式中,该图像显示设备用作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以及在隔板模式中,该图像显示设备用作隔板,并且当使能隔板模式时,步骤(b)基于在步骤(a)接收的操作输入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以便改变用作隔板的图像显示设备的布置,以及当使能显示模式时,步骤(b)基于在步骤(c)所检测的运动信息来移动图像显示装置。
CNB2005101096553A 2004-09-17 2005-09-19 图像显示设备以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61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0718/04 2004-09-17
JP2004270718A JP4604622B2 (ja) 2004-09-17 2004-09-17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0620A CN1750620A (zh) 2006-03-22
CN100556102C true CN100556102C (zh) 2009-10-28

Family

ID=36074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0965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6102C (zh) 2004-09-17 2005-09-19 图像显示设备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03100B2 (zh)
JP (1) JP4604622B2 (zh)
KR (1) KR101093824B1 (zh)
CN (1) CN10055610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11670A1 (en) * 2003-05-29 2009-04-30 Julian D Williams Walk simulation apparatus for exercise and virtual reality
US20050035246A1 (en) * 2003-07-28 2005-02-17 Coleman Ludlow Peter Remotely controllable revolving support for speaker
WO2005125233A1 (en) * 2004-06-09 2005-12-29 Vanu, Inc. Reducing cost of cellular backhaul
JP4951881B2 (ja) * 2005-06-20 2012-06-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用スタンド
JP2008040288A (ja) * 2006-08-09 2008-02-21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平面ディスプレイの駆動装置
WO2009048512A1 (en) * 2007-10-09 2009-04-16 Wms Gaming Inc. Gaming system having movable display dividers
US20090264195A1 (en) * 2008-04-21 2009-10-22 Bally Gaming, Inc. Adjustable gaming display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090264194A1 (en) * 2008-04-21 2009-10-22 Bally Gaming, Inc. Adjustable gaming display
US9035742B2 (en) * 2011-12-06 2015-05-1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lectronic compensated pivot control
EP2624542B1 (en) * 2012-01-31 2017-03-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levision
CN102547209B (zh) * 2012-02-06 2015-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讯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视讯系统
CN102679116A (zh) * 2012-05-21 2012-09-19 湖州师范学院 一种带有书架的多功能全视角液晶电视墙
JP6396066B2 (ja) * 2014-04-10 2018-09-26 株式会社東芝 画質改善システム、画質改善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300895B2 (en) 2014-08-05 2016-03-29 Echostar Uk Holdings Limi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expansion of media device interface capabilities
KR20160050879A (ko) * 2014-10-31 2016-05-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원격 제어 장치, 원격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60143203A (ko) * 2015-06-04 2016-1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스탠드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US10154829B2 (en) * 2016-02-23 2018-12-18 Edan Instruments, Inc. Modular ultrasound system
KR102537543B1 (ko) * 2016-03-24 2023-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능형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6764302A (zh) * 2017-03-14 2017-05-31 杨仲辉 一种使用方便的ar显示屏及方法
CN107575711A (zh) * 2017-11-14 2018-01-12 南京宝丽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显示屏调节架
CN108113680B (zh) * 2017-12-20 2020-06-16 武汉智普天创科技有限公司 遥测眼动追踪系统
US10593152B1 (en) 2018-08-22 2020-03-17 Aristocrat Technologies Australia Pty Limited Gam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player reactions
US11189130B2 (en) 2019-01-23 2021-11-30 Aristocrat Technologies Australia Pty Limited Gaming machine security devices and methods
TWI698776B (zh) * 2019-02-01 2020-07-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升降式顯示器的電子裝置
US11308761B2 (en) 2019-05-31 2022-04-19 Aristocrat Technologies, Inc. Ticketing systems on a distributed ledger
US11263866B2 (en) 2019-05-31 2022-03-01 Aristocrat Technologies, Inc. Securely storing machine data on a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US11195371B2 (en) 2019-12-04 2021-12-07 Aristocrat Technologies, Inc. Prepara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gaming devices using blockchain
US11636726B2 (en) * 2020-05-08 2023-04-25 Aristocra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aming machine diagnostic analysis
CN111970550B (zh) * 2020-08-25 2022-02-2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
CN214510485U (zh) * 2020-10-28 2021-10-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展示柜
CN112926030B (zh) * 2021-02-25 2024-01-2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0m分辨率插值的气象要素确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9645A (en) * 1988-12-23 1990-09-25 Balz Richard C Remotely activated television swivel base
JPH10237989A (ja) * 1997-02-21 1998-09-08 Taimu World:Kk パーテーション
JPH11177975A (ja) * 1997-12-12 1999-07-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映像装置
KR100283670B1 (ko) * 1997-12-27 2001-03-02 전주범 모니터의 틸트 및 스위블 장치
US6095476A (en) * 1998-02-12 2000-08-01 Mathis; Virgil Adjustable television stand
JP4337186B2 (ja) * 1998-10-29 2009-09-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情報変換装置および画像情報変換方法、学習装置および学習方法
JP2000225047A (ja) * 1999-02-05 2000-08-15 Canon Inc 自立型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
JP2000000349A (ja) 1999-06-14 2000-01-07 Sanyo Bussan Kk パチンコ機の役物
JP2001069431A (ja) * 1999-08-27 2001-03-16 Akiji Matoba テレビ台装置
US6466278B1 (en) * 2000-01-06 2002-10-15 Icebox, Llc Appliances
EP1182084B1 (en) * 2000-03-29 2006-05-3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udiovisual player system
JP4389138B2 (ja) * 2000-07-21 2009-1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US6778226B1 (en) * 2000-10-11 2004-08-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vice cabinet with dynamically controlled appearance
JP2003122339A (ja) * 2001-10-11 2003-04-25 Toshiba Corp 移動通信端末
JP3895145B2 (ja) * 2001-10-15 2007-03-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復号装置並びにその方法及び画像符号化プログラム、画像復号プログラム
JP2003150067A (ja) * 2001-11-09 2003-05-21 Canon Inc 平面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4150515A (ja) * 2002-10-30 2004-05-27 M & C:Kk 回転機構を備えた重量物支持装置
JP2004150196A (ja) * 2002-10-31 2004-05-27 Hitachi Ltd パーテーション、及び当該パーテーションを用いた会議室並びに会議室予約管理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51315A (ko) 2006-05-19
JP4604622B2 (ja) 2011-01-05
US7903100B2 (en) 2011-03-08
JP2006084894A (ja) 2006-03-30
KR101093824B1 (ko) 2011-12-13
CN1750620A (zh) 2006-03-22
US20060063595A1 (en) 200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6102C (zh) 图像显示设备以及方法
KR100913861B1 (ko) 데이터 처리 장치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 기록 매체
JP4238678B2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1627271A (zh) 一种同步课堂系统及其管理平台
CN106603945A (zh) 一种可移动播放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20060117761A (ko) 방송데이터를 이용한 공기조화기의 운전제어장치 및 그방법
EP1538829A4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MAGES
CN101969537B (zh) 数据处理设备、数据处理方法
CN105376122B (zh) 服务器、终端以及包括其的家庭装置遥控系统
CN101594498B (zh) 生成系数类型数据或系数数据的装置、方法
KR20010113047A (ko) 데이터 처리장치 및 방법과 기록매체 및 프로그램
US2006025138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277416A (zh) 记录设备
CN103222260A (zh) 对多频道广播节目进行智慧型的推荐/选取的方法及装置
KR100955853B1 (ko) 어린이용 버스차량의 교육영상 재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527807B (zh) 数据处理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和程序
JP451297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7060297A (ja) 放送受信装置及び受信可能な受信放送方式表示方法
KR100617125B1 (ko) 교육방송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제공방법
KR100287858B1 (ko) 멀티학습티브이및그멀티학습기능제어방법
Ajibola Signal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for digital broadcast. Case study: Nigeria and Kenya
CN101472098A (zh) 可根据节目类别改变输出效果的电视及其方法
JP2003219297A (ja) 電子番組表表示装置
Crouse Distance education and accreditation
JP2007228452A (ja) 表示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