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54636C - 隔帘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隔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54636C
CN100554636C CNB2004800186700A CN200480018670A CN100554636C CN 100554636 C CN100554636 C CN 100554636C CN B2004800186700 A CNB2004800186700 A CN B2004800186700A CN 200480018670 A CN200480018670 A CN 200480018670A CN 100554636 C CN100554636 C CN 10055463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mentioned
guiding device
frame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186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16677A (zh
Inventor
鸭泽洋志
户田宏次
茅野充彦
守谷将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i Hanb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ki Hanb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i Hanb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iki Hanb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16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6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46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463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帘装置,在该隔帘装置上装有隔帘导向装置,其结构简单、动作稳定,而且可在导出状态下形成直线导轨状,本发明的结构是这样形成的,即:位于该隔帘装置上的隔帘导向装置(12)包括多个大致呈U字状的导向件(14),这些导向件(14)是通过沿着隔帘(4)的端部方向的底部(14a)和沿着该隔帘的外侧面方向的直立壁部(14b)来形成的,沿着上述直立壁部的顶端部形成通孔(14c),而且在该通孔中插有连续的线部件(16),当该隔帘导向装置沿着隔帘的端部被导出时,相邻的导向件(14)的连接面可相互接触。

Description

隔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帘装置,该隔帘装置具有隔帘导向装置,该隔帘导向装置用来引导隔帘沿着开闭方向的端部,进一步具体来说,该隔帘装置具有如下的隔帘导向装置,在纱窗等建筑门窗、间壁、窗帘等隔帘中,随着该隔帘的开闭,该隔帘导向装置从安装在该隔帘开闭方向两端的框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弯曲而进出于其内部,并且该隔帘导向装置沿着处于张设状态的上述隔帘的端部被导出,从而对隔帘的端部进行导向。
背景技术
有一种隔帘装置,其具有隔帘导向装置,该隔帘导向装置用来引导隔帘的端部,随着该隔帘的开闭,该隔帘导向装置从安装在该隔帘开闭方向两端的框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弯曲进出于该框构件内部,并且该隔帘导向装置沿着处于张设状态的上述隔帘的端部被导出,从而对该端部进行导向。在这种隔帘装置中,人们知道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具有滑轨框部的隔帘装置。在这种已知的隔帘装置中,滑轨框部是由具有相对配置的侧壁部的刚性装置经由架桥部连接而成的。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隔帘装置中,构成作为隔帘导向装置的滑轨框部的刚性装置结构复杂,不仅需花费较高的制造成本,而且上述刚性装置的连接也比较麻烦,此外,由于其结构复杂,所以滑轨框部的维护也较麻烦。而且,由于刚性装置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相连接,所以当它们接触到地面或框构件时会发出噪音,无法安静而稳定地对隔帘进行开闭操作。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点的隔帘装置,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这样一种隔帘装置,即:该隔帘装置具有隔帘导向装置(隔网导向装置),随着该隔帘(隔网)的开闭,该隔帘导向装置从安装在该隔帘的两端的框构件的下端弯曲进出于该框材的内部,并且该隔帘导向装置沿着处于张设状态的该隔帘的下端被导出,从而对该下端进行导向。
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隔帘装置中,隔网导向装置的导向件的连接部分上的带状部件的弯曲反力是用来与可动框的操作力相对抗的缓冲作用力,通过赋予由适当的阻力产生的缓冲作用可抑制噪音,而不会损害到可动框的开闭操作性,而且这种隔帘装置在可提供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隔网导向装置方面非常有效。
然而,在上述隔帘导向装置中,当没有意料到的大风等外力作用于隔网上时,在隔网导向装置中的从框构件直线状导出的部分上,上述隔网导向装置会被上述隔网的下端推压而可能在水平方向横向弯曲。
此外,在上述隔网导向装置中,凭借将各导向件连接起来的带状部件来抑制该隔网导向装置反向弯曲(相对于地面发生上翘),但是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张设隔网时,即:在隔网导向装置被导出得较长的状态中,如果用较大力气通过可动框来进行隔网的收容操作,则会在朝向上述框构件的导入方向上对隔网导向装置产生较大的作用力,从而使该隔网导向装置横向弯曲,隔网导向装置可能会与通常情况相反,朝向上方弯曲成凸起状而局部上翘。考虑到以上情况,人们期望能够采取一定措施以防止隔网导向装置反向弯曲。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453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610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隔帘装置,该隔帘装置具有隔帘导向装置,该隔帘导向装置结构简单、动作稳定,而且在导出状态下能形成直线导轨状。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隔帘装置,该隔帘装置具有隔帘导向装置,该隔帘导向装置能够以简单的方式防止水平横向弯曲或反向弯曲(相对于设置面产生上翘),可以一直稳定地引导隔帘的端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的隔帘装置中,可张设的隔帘可自由开闭,而且该隔帘装置具有隔帘导向装置,随着上述隔帘的开闭,该隔帘导向装置从安装在该隔帘的开闭方向两端的框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弯曲进出于该框构件内部,并且该隔帘导向装置沿着处于张设状态的上述隔帘的端部被导出,从而对该端部进行导向,其中,上述隔帘导向装置包括合成树脂制的多个导向件,这些导向件通过沿着上述隔帘的端部设置的底部和沿着该隔帘的外侧面设置的直立壁部而形成为大致U字状,沿着上述导向件上的直立壁部的顶端部形成有通孔,并且在该通孔中插入连续的线部件,由此将该导向件的连接面处的直立壁部的顶端部以可转动的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当该隔帘导向装置被沿着上述隔帘的端部导出时,相邻的导向件的连接面的全部或其局部相互接触。
在本发明的隔帘装置中,在上述直立壁部的通孔中设有凹槽,该凹槽可供安装、拆卸连续的线部件,从而可容易进行安装、拆卸以组装、更换各导向件,此外,可在相邻接导向件的用于插入连续的线部件的通孔之间夹设中间旋转体,以谋求导向件间的弯曲的顺畅。
而且,可在上述导向件的全部或一部分中设置卡合部,该卡合部与设置在这些导向件的滑动面上的导轨结合、滑动。
在本发明的隔帘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隔帘通过交替地反向翻折,形成为可自如伸缩的折叠状,或者由卷绕在辊子上的挠性片状部件来形成。在这些情况中,若使用防虫网作为上述隔帘,则隔帘装置可构成为纱窗。
而且,若上述隔帘通过交替地反向翻折,形成为可自如伸缩的折叠状,则上述隔帘可从安装于上述隔帘的开闭方向两端的框构件的这两方进出于其内部。
在本发明的隔帘装置的其它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横拉来自由开闭上述隔帘,此时,可根据需要而沿着该隔帘的上、下两侧端设置隔帘导向装置。
此外,在通过横拉来自由开闭上述隔帘的情况中,在上述隔帘导向装置上连接拉线的一端,该拉线可用来平行移动供该隔帘的开闭操作的可动框构件,通过该隔帘导向装置和该拉线来构成上述框构件的平行移动机构。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隔帘装置,在构成上述隔帘导向装置的导向件上,沿直立壁部的顶端部形成有通孔,并且在该通孔中插有连续的线部件,由于上述隔帘导向装置具有如此简单的结构,所以上述本发明不仅可提供廉价的隔帘导向装置,而且隔帘导向装置的组装简单且其维修性得以提高。此外,由于在导向件的直立壁部的上部(弯曲的内侧)设置有弯曲部,所以在弯曲时,相邻的导向件的局部不会相互重叠,另外由于当隔帘导向装置成为直线状时形成连续的槽状,因此可稳定地进行隔帘开闭操作的引导。
另外上述隔帘导向装置沿着隔帘的端部被导出之后,相邻的导向件的连接面的全部或局部会相互接触。由于采用了这样的结构,所以可防止隔帘发生水平横向弯曲或反向发生弯曲(相对于设置面产生上翘),而且上述导向件的侧面形状可形成为正方形或矩形,所以在隔帘导向装置的导出状态下,在其上边缘不会产生凹凸,而是形成直线导轨状,不仅外观整洁,而且也不会与其它物体(隔帘等)相勾挂,从而可更加稳定地进行隔帘的开闭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该第1实施例将本发明应用于折叠状的横拉式纱窗。
图2是图1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横拉式纱窗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切断立体图。
图4是构成上述第1实施例的隔网导向装置的导向件的立体图。
图5是将图4中导向件连接在了一起的隔网导向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6是表示将图4中导向件连接在了一起的隔网导向装置的弯曲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中,(A)是隔网导向装置的导向件的另一结构例的主视图,(B)是其侧视图。
图8中,(A)是隔网导向装置的导向件的又一结构例的主视图,(B)是其侧视图。
图9是表示隔网导向装置的导向件的又一结构例的主视图。
图10是侧视剖视图,表示将图9的导向件连接在了一起的隔网导向装置的弯曲状态。
图11(A)~(C)是导向件的设置面的主视图,它们表示其中的表示图4的导向件的设置面的改型例。
图12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该第12实施例将本发明应用于横拉式纱窗。
图13是图12的俯视剖视图。
图14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该第14实施例将本发明应用于横拉式纱窗。
图15是表示该第4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16是表示该第5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17是表示该第6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18是表示该第7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19是表示该第8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0是表示第9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该第20实施例将本发明应用于辊式横拉式纱窗。
图21是图20的俯视剖面图。
图22是表示第10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该第22实施例将本发明应用于辊式横拉式纱窗。
图23是图22的俯视剖面图。
符号说明
2纱窗框
4、31防虫网
5、5M、5N可动框(框构件)
6、6M、6N纵框部件(框构件)
8纵框部件
10横框部件
12、12A、12B、12N隔网导向装置(隔帘导向装置)
14、14N、141、142、143导向件
14a、141a、142a、143a底部
14b、141b、142b、143b直立壁部
14c、141c、142c、143c通孔
14d连接面
14f卡合部
15导轨
16线部件
19a~19c、191a~191c、192a~192d、193a~193d、194a~194c、195a~195b、196a~196b、197a~197c拉线
21中间旋转体
141f、142f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其中,将本发明的隔帘装置构成为装设在建筑物开口部上的折叠状的横拉式纱窗。
简单来说,上述横拉式纱窗包括:纱窗框2;防虫网4,其用作隔帘,以可通过横向拉开而自由开闭的方式安装于该纱窗框2上;可动框5,其安装在该防虫隔网4的一端,用作开闭操作。上述纱窗框2具有左、右纵框部件6、8和上部横框部件10,在该纱窗框2的下部设置有引导上述隔网4的下端部的隔网导向装置(隔帘导向装置)12,该隔网导向装置12随着可动框5的移动而进出于纵框部件6。
另外,在上述图1及图3中,为了使附图易于理解,可动框5、纵框部件6、8的内部结构也采用实线表示。除一部分的附图之外,其它附图也采用同样的表示方法。
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的一端固定在可动框5的下端,上述隔网4伴随可动框5的移动进行伸缩,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对应于该隔网4的伸缩,而弯曲进出于纵框部件6的内部,在展开隔网4时,隔网导向装置12被沿着处于张设状态的上述隔网4的下端引导出,通过由隔网导向装置12保持其端部,即使隔网4的下端受到风等外力时,也不会产生晃动。
进一步具体来说,如图4至图6所示,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是用连续的具有挠性的线部件16连接采用合成树脂形成的多个导向件14来构成的。
如图4明确所示,构成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的导向件14形成为大致U字形,包括:沿着隔网4下端的底部14a、和沿着该隔网4两外表面立起的一对直立壁部14b,沿着该导向件14的直立壁部14b的顶端部(开口侧端部)设置有通孔14c,在通孔14c中插有连续的线部件16,通过将上述线部件16插到各导向件14的通孔14c中,能够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各导向件14,在该隔网导向装置12的两端的导向件14的外侧端,在线部件16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限制部件18(参考图1),由此可防止各导向件14从线部件16上脱落下来。
使该导向件14上的作为直立壁部14b的端面的连接面14d相互接触,从而可将这些导向件14连接在一起,因此,上述线部件16的长度大体与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导向件14的实际长度相同即可,但是最好保持相应的余量,以便上述隔网导体12进行弯曲动作和顺畅地动作,即上述线部件16的长度最好比连接起来的多个导向件14的实际长度长出若干。
在各导向件14的直立壁部14b上可设置微小的切口部14e,在该隔网12弯曲时,该切口部14e会贴靠在相邻接的导向件14的直立壁部14b的顶端部上,由此,即使不在上述线部件16上保持余量以使相邻的导向件14之间保留间隙,也可使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弯曲。
构成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的线部件16也可以采用极易弯曲的材质制成,也可以采用能够施加可对抗可动框5的操作力的作用力的、起到缓冲作用的材质。从这种观点来看,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的线部件16需要通过材质的选定或粗细的调整来选取具有适当弹性或挠性的线材。
另外,作为上述线部件16来说,也可以利用拉线的一部分来构成,该拉线构成用于隔网4的开闭操作的后述可动框的平行移动机构。
如上所述,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随着隔网4的开闭,从构成纱窗框2的纵框部件6的下端弯曲而进出于其内部,并通过它的导出来引导隔网4的下端。即使在隔网4处于完全张设的状态下,向纵框部件6内插入的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的侧端也位于该纵框部件6内部,因此,不用特意设置使隔网导向装置12弯曲用的导件,就可以顺利地进出于纵框部件6中,但根据需要可在该隔网导向装置的弯曲部分处设置弯曲用的导向面17。
另一方面,作为上述隔帘的隔网4来说,通过交替地在相反方向上翻折,将多个褶部形成之字状,从而使隔网4呈折叠状自由伸缩,在其两端上安装有可动框5,用于进行纱窗框2的纵框部件6及隔网4的开闭操作,上述隔网4通过该可动框5的操作来进行开闭。上述隔网4表示隔帘的一例,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种隔网。
在上述隔网4的一端上安装有用来进行开闭操作的可动框5,当利用该可动框5的操作来进行隔网4的开闭操作时,由于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在导向件14上的直立壁部14b的顶端部弯曲,所以在隔网导向装置12弯曲时,不会有与相邻接的导向件14的直立壁部14b相重叠的部分,即:不必如现有的隔网导向装置那样,在导向件14的直立壁部14b上设置退避部,用来容纳与导向件14的直立壁部14b相邻接的导向件14的直立壁部14b,由此可顺畅地进行隔网导向装置12的弯曲动作,即顺畅地进行隔网4的开闭操作。
为了使安装在上述隔网4的一端的可动框5稳定地平行移动,在该可动框5上设置有平行移动机构。这里,该平行移动机构的结构如下:在纱窗框2和可动框5之间、及隔网导向装置12和可动框5之间张设3根拉线19a~19c。
在可动框5的上部安装上述第1拉线19a的一端,从可动框5的上端附近起,使拉线19a水平贯穿隔网4,并将其引导到纵框部件6的内部,在纵框部件6内,通过转向体20a将其导向下方,然后将其卷绕在设置于该纵框部件6的下部的转向体20b上,再在该纵框部体6内将其导向上方,并与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的选出于纵框部件6内的那一侧的顶端的导向件14相连接。
另一方面,在上述可动框5的中央及下部分别安装第2、第3拉线19b、19c的一端,使拉线水平贯穿隔网4,并将其导向纵框部件6内,分别通过转向体20c、20d使它们转向,在该纵框部件6内将它们导向上方的横框部件10内,通过转向体20e来转换拉线的方向,在该横框部件10内将它们朝向纵框部件8的上端引导,然后卷绕在该纵框部件8上端的转向体20f上,再在上述横框部件10内折向相反方向,将它们与上述可动框5相连接。
拉设上述的拉线19a~19c后,可通过它们来限制可动框5的姿势,即使在该可动框5的任意位置上施加有开闭操作用的力,也可在一直保持该姿势的状态下被驱动开闭。此外,上述拉线19a~19c在隔网4的拉设部分中沿水平方向贯穿的这一部分可防止隔网4产生松驰,从而使隔网4保持稳定的张设状态。
作为上述各转向体20a~20f,可使用与拉线19a~19c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的合成树脂制的滑动部件、或者是使用滑轮等。在后述的各实施例中也与此相同。
还可采用将图7~10中示出的导向件连接在了一起的隔网导向装置,来替换上述隔网导向装置(隔帘导向装置)12。
在图7中所示的导向件141上,在立设在其底部141a两侧的直立壁部141b顶端部的外侧形成有凹槽141f,该凹槽141f沿着该顶端部内的通孔141c设置,可使线部件16嵌入或抽出。另一方面,在图8中所示的导向件142上,在立设在其底部142a两侧的直立壁部142b顶端部的内侧形成有凹槽142f,该凹槽142f沿着该顶端部内的通孔142c设置,可使线部件16嵌入或抽出。上述凹槽141f、142f所具有的宽度满足以下条件,即,通过在线部件16上施加一定程度的力,可使该线部件16嵌入或抽出。导向件141、142都与图4~6中说明的导向件14相同,都是在通孔141c、142c之中穿过连续的线部件16来构成隔网导向装置的构件。通过上述凹槽141f、142f,很容易进行导向件的组装、更换等目的的安装、拆卸。
此外,图9中所示的导向件143用来构成图10中所示的隔网导向装置,在邻接的导向件143的底部143a两侧的直立壁部143b的顶端部设有通孔143c,该通孔143c用来插入连续的线部件16,为了在该通孔143c间夹持由大致球状的珠子构成的中间旋转体21,而在该通孔143c的入口处设有用于保持该中间旋转体21的凹坑143g,从而按照图10的方式连接多个导向件143。使用该导向件143构成的隔网导向装置,可实现导向件143间的弯曲的顺畅化。
上述各隔网导向装置上的导向件与建筑物开口部的地面等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图11的(A)~(C)中所示的设置结构。
图11中(A)的导向件14的底部14a的下表面是平面状,可在平的设置面上滑动,图11中(B)的导向件14是图4~6中表示的导向件,为了能使其跨跃在铺设于设置面上的高度约为2~3mm这样较低的导轨15(参考图1、3)上移动,将一对短腿14j突出设置在两直立壁部14b的下方,在导轨15上通过该短腿14j来引导。并且图11中(C)的导向件14的底部14a的背面上设置有呈相对状的钩形的卡合部14f,将这些卡合部14f卡合在导轨15两侧的凹槽15a中,可更稳定地引导隔网导向装置,可防止该隔网导向装置发生上翘。另外,该卡合部14f可设置在导向件的全部或局部上。
此外,各导向件14、141、142、143上的与相邻导向件之间的连接面均做成平面状,并使各面完全相互接触。但是,该连接面也可不必完全相互接触,也可以在各两导向件14、141、142、143的接触姿势稳定的范围内,使它们局部相互接触。
上述隔网导向装置不仅可用于图1至图3中所示的横拉式纱窗中,还可用下述说明的各种纱窗之中,以及此外的一般的隔帘装置。
图12及图13表示横拉式纱窗的第2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将隔网导向装置12的一端固定在纵框部件6的下端上,其中该纵框部件6上固定有隔网4的一端,随着可动框5的移动,该隔网导向装置12从该可动框5的下端进出于其内部。作为隔网导向装置12本身来说,可以使用上述任何一种结构。
在该第2实施例的横拉式纱窗中具有平行移动机构,该机构使用了与第1实施例的平行移动机构相同的3根拉线191a~191c。
在固定了隔网4的纵框部件6的上部安装上述第1拉线191a的一端,使拉线贯穿隔网4并被导向上述可动框5内,然后在可动框5内,通过转向体201a将其向下方引导,再卷绕在设置于该可动框5下部的转向体201b上,在该可动框5内再向上方引导,从而与在可动框5内导出导入的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的顶端的导向件14相连接。
另一方面,第2、第3拉线191b、191c,其一端分别安装在上述纵框部件6的中央及下部处,贯穿隔网4后被导向上述可动框5内,然后它们的方向分别通过转向体201c及转向体201d而被转变,在该可动框5内被引向上方,导入上部的横框部件10内,通过转向体201e,经过横框部件10内而被导向纵框部件8的上端,然后卷绕在设置于该纵框部件8的上部上的转向体201f上,又在横框部件10内被导向相反方向,并被引导向上述纵框部件6内的上端,从而连接在那里。
若拉设上述拉线191a~191c,则可以通过这些拉线来限制可动框5的姿势,即使在该可动框5的任意位置处施加开闭操作用的作用力,也可一直保持上述状态以被驱动开闭。
图14表示横拉式纱窗的第3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使隔网导向装置12从安装有隔网4的两端的纵框部件6及可动框5这两者的下端进出于它们内部,隔网导向装置12并不固定在纵框部件6及可动框5中的任何一个上,在隔网导向装置12的两端上连接下述拉线。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隔网导向装置12的总长可以加长,而隔网4的开闭长度也可随之增大。
此外,在该横拉式纱窗中,在上述纱窗框2及可动框5等之间拉设4根拉线192a~192d,由此构成可动框的平行移动机构。
在隔网导向装置12的进出于纵框部件6的那一侧顶端的导向件14上,安装上述第1拉线192a的一端,在纵框部件6内将拉线向其上方引导,然后通过转向体202a转向,在上述纱窗框2的横框部件10中贯穿隔网4及可动框5,并向纵框部件8的上端引导,然后卷绕在设置于该纵框部件8上端的转向体202b上,在上述横框部件10内将拉线引向相反方向,引导至上述可动框5内,并通过其上端的转向体202c来转向而向下方引导,并连接在隔网导向装置12的进出于可动框5内的那一侧的端部上。
另一方面,第2~第4的拉线192b~192d,其一端固定在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的、进出于纵框部件6内的那一侧的端部上,在纵框部件6内将拉线向下方引导,并卷绕在其下端的转向体202d上,在该纵框部件6内将拉线朝向上方引导,然后通过转向体202e、202f、202g,分别在隔网4的上部、中央部及下部使它们转向,在各自的部位处贯穿隔网4并引导至可动框5内,进而分别通过转向体202h、202i、202j将它们引导到该可动框5的下方,然后通过转向体202k在该可动框5内将它们向上方引导,并连接在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的进出于可动框5内那一侧的端部上。
图15表示横拉式纱窗的第4实施例,该实施例在上述第3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包括两个引导隔网4的上、下端的隔网导向装置12A、12B,这些隔网导向装置与上述第3实施例的情况是一致的,但是平行移动机构如下述说明的那样,稍有不同。
即:在第4实施例的横拉式纱窗中,通过拉设第1~第4的4根拉线193a~193d,来构成可动框的平行移动机构。
上述第1及第2拉线193a、193b,其一端安装在引导隔网4下端的隔网导向装置12B的、进出于纵框部件6内的那一侧的端部上,在该纵框部件6内将这些拉线朝向下方引导并卷绕在其下端的转向体203a上,在该纵框部件6内朝向上方引导,然后通过转向体203b、203c分别使它们转向,在隔网4的上部及中央上部转向,而在它们各自的部位贯穿隔网4并引导到可动框5内,进而分别通过转向体203d、203e,在该可动框5内将它们导向下方,然后通过转向体203f,在该可动框5内将它们导向上方,并连接在位于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B的进出于可动框5内的那一侧的端部上。
上述第3拉线及第4拉线193c、193d,其一端安装在引导隔网4的上端的隔网导向装置12A的、进出于纵框部件6内的那一侧的端部上,在该纵框部件6内将它们导向上方并卷绕在其上端的转向体203g上,在该纵框部件6内朝向下方引导,然后通过转向体203h、203i分别转变它们的方向,在隔网4的中央下部及下部处转变方向,在各自的部位上贯穿隔网4并引导到可动框5内,进而分别通过转向体203j、203k,在可动框5内被导向上方,然后通过转向体203m,在该可动框5内将它们向下方引导,并连接在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A的进出于可动框5内的那一侧的端部上。
另外,如上述第3及第4实施例那样,从纵框部件6及可动框5这两者的端部设置进出于它们内部的隔网导向装置时,最好根据需要,设置限制部件等,该限制部件可用来防止隔网导向装置的端部从纵框部件6及可动框5中脱出。
如图16所示的第5实施例的横拉式纱窗结构如下:在可动框5的上、下端部分别固定隔网导向装置12A、12B的一端,伴随着可动框5的移动,该隔网导向装置12A、12B从纵框部件6的上、下端进出于其内部。隔网导向装置自身与上述实施例的情况没有改变。
在图16所示的横拉式纱窗中,通过在上述纱窗框2及可动框5等之间拉设3根拉线194a~194c,构成可动框的平行移动机构。
上述第1拉线194a的一端安装在上述可动框5的上部,使其贯穿隔网4并被导向纵框部件6内,通过转向体204a转向而在纵框部件6内被导向下方,然后卷绕在设置于该纵框部件6下部的转向体204b上,在纵框部件6内被导向上方,并连接在引导隔网4的下端的隔网导向装置12B的、进出于纵框部件6中的那一侧的顶端的导向件14上。
另一方面,第2、第3拉线194b、194c,其一端分别安装在上述可动框5的中央及下部,使它们贯穿隔网4并被引导到纵框部件6内,然后分别通过转向体204c、204d,在该纵框部件6内被导向上方,进而卷绕在设置于纵框部件6上部的转向体204e上,在该纵框部件6内被导向下方,并连接在用于引导隔网4上端的隔网导向装置12A的、进出于纵框部件6内的那一侧的顶端的导向件14上。
如图17所示的第6实施例的横拉式纱窗结构如下:在固定隔网4一端的纵框部件6的上、下端部分别固定隔网导向装置12A、12B的一端,从可动框5的上、下端将隔网导向装置12A、12B的顶端导入可动框5中,随着可动框5的移动而进出于该可动框5的内部。
此外,在该第6实施例的横拉式纱窗中,通过在上述纱窗框2及可动框5等之间拉设两根拉线195a、195b,构成可动框5的平行移动机构。
上述第1拉线195a的一端安装在从上述可动框5的上端进出于其内部的隔网导向装置12A的、导入、导出该可动框5内的那一侧的顶端的导向件14上,将其向下方引导后,卷绕在转向体205a上,向可动框5的上方引导,然后通过转向体205b,经过上部的横框部件10内而引导到纵框部件8内,在这里卷绕在转向体205c上,在上述横框部件10内被朝向相反方向引导,然后再引导到上述可动框5内,通过转向体205d来转向并在可动框5内被导向下方,卷绕在设置于该可动框5的下端上的转向体205e上,在该可动框5内被导向上方,并连接在从可动框5的下端进出于其内部的隔肉导件12B的顶端的导向件14上。
另一方面,第2拉线195b的一端安装在上述可动框5的中央,使拉线贯穿隔网4并被引导到纵框部件6内,然后通过转向体205f来转向,在该纵框部件6内被引导到安装在其上部上的横框部件10内,通过设置在这里的转向体205g来转向,经过该纵框部件10内并被引导到上述纵框部件8内,在此处被卷绕在上述转向体205c上,在上述横框部件10内与上述第1拉线195a一起被导向相反方向,然后被引导到上述可动框5内,进而通过转向体205d来转向并在可动框5内被导向下方,然后卷绕在设置在该可动框5下端的转向体205e上,在该可动框5内被导向上方,并连接在从可动框5的下端造出于其内部的隔网导向装置12B顶端的导向件14上。
图18表示第7实施例的横拉式纱窗,其结构如下:在固定在建筑物开口部的一侧上且固定有隔网4的一端的纵框部件6的上端,固定隔网导向装置12A的一端,从该上端将隔网导向装置12A的顶端引导到可动框5中,此外将一端固定在可动框5的下端的隔网导向装置12B的顶端,从上述纵框部件6的下端引导到其内部,随着可动框5的移动隔网导向装置12A从上述可动框5的上端进出于该可动框5的内部,并且隔网导向装置12B从纵框部件6的下端进出于该纵框部件6的内部。另外,该横向纱窗不具有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纵框部件8那样的部件。
在第7实施例的横拉式纱窗中,通过在上述纱窗框2及可动框5等之间拉设两根拉线196a、196b构成可动框的平行移动机构。
上述第1拉线196a的一端安装在从上述可动框5的上端进出于其内部的隔网导向装置12A的顶端的导向件14上,将其向可动框5的上方引导,然后卷绕在设置于上部的转向体206a上并在该可动框5内被导向下方,通过其下端的转向体206b来转向,使拉线贯穿隔网4的下部并引导到纵框部件6内,将其固定在该纵框部件6内的下部。
另一方面,上述第2拉线196b的一端安装在从纵框部件6的下端进出于其内部的隔网导向装置12B的顶端的导向件14上,在纵框部件6内向下方引导并卷绕在设置于其下部的转向体206c上,再被导向上方,通过设置在其上部的转向体206d来转向,使拉线贯穿隔网4的上部并引导到可动框5内,将其固定在其上部。
在上述第1~第7实施例中所示出的横拉式纱窗中,构成其可动框的平行移动机构的拉线的反复走线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情况。另外,对于使隔网导向装置从纱窗框的框构件中的哪一个导进、导出,也可以根据横拉式纱窗的结构来进行适当的变更。
例如图19表示的第8实施例的横拉式纱窗与图1中表示的第1实施例的横拉式纱窗相比,隔网导向装置12的配置是相同的,但是构成平行移动机构的拉线的走线方式不相同。
在第8实施例的横拉式纱窗中,拉设3根拉线197a~197c采构成可动框5的平行移动机构。
第1拉线197a的一端安装在上述可动框5的上部,使拉线贯穿隔网4并引导到纵框部件6内,通过转向体207a来转向,在纵框部件6内向下方引导,然后在该纵框部件6的下部卷绕在转向体207b上,在该纵框部件6内向上方引导,并连接在上述隔网导向装置12的、导出、导入于纵框部件6内的那一侧的顶端的导向件14上。该第1拉线197a的走线方式与第1实施例的第1拉线19a的情况相同。
此外,第2、第3拉线197b、197c这两根拉线的一端安装在纵框部件8的上部,并将它们向可动框5的上端引导,在该上端通过转向体207c来转向并在可动框5内向下方引导,而且一方的第2拉线197b在可动框5的中央处通过转向体207d来转向,而另一方的第3拉线197c,在可动框5的下部通过转向体207e来转向,这两根拉线分别贯穿隔网4,引导到纵框部件6内,并固定在该纵框部件6上。
这样,只要构成平行移动机构的拉线可保持可动框5的姿势,或者可使该可动框5稳定地平行移动,就可按任意的走线方式来拉设拉线。
以上,对具有自由伸展为折叠状的隔网4的横拉式纱窗在实施例中的隔网导向装置的各种使用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隔帘装置并不限定于使用上述采用可自由伸展为折叠状的隔网4的情况,也并非限定于横拉式纱窗,其适用对象可为使用以下所述各种面部件的隔帘装置,即,可通过折叠、卷绕、叠置等方式将展开成面状的部件聚拢后容纳的面部件。
例如,本发明的隔帘装置可应用于如图20及图21中所示的隔帘装置、或图22及图23中所示的隔帘装置那样,使用了在卷轴30上卷绕的挠性遮光隔帘、其它各种罩布、防虫网等的隔帘31。
在图20及图21中表示的第9实施例中,卷轴30通过设置在内部的弹簧的作用力来卷绕隔帘31,将该卷轴30以可旋转的方式容纳在可动框5M内,将该隔帘31的另一端固定在纵框部件6M上,该可动框5M通过设置在其上端的辊轮5a吊挂在上部的横框部件10上,一端固定在可动框5M的下端上的隔帘导向装置12M,从纵框部件6M的下端导出、导入。另外,隔帘导向装置12M可以与图4~图11中所表示的隔帘导向装置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但是本实施例的情况如图所示,导向件14M的宽度较窄。
此外,在图22及图23中所示的第10实施例中,将与上述第9实施例相同的卷轴30容纳在纵框部件6N中,并将隔帘31的另一端固定在可动框5N上,同样用辊轮5a将该可动框5N吊挂在横框部件10上。于是其形成这样的构成,即:一端固定在纵框部件6N下端的隔帘导向装置12N从该可动框5N的下端导出、导入中。导向件14N基本上与上述第9实施例的导向件14M没有什么区别。
另外,本发明的隔帘装置、特别是上述第9及第10实施例的隔帘装置也可适用于纵拉式隔帘装置,而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所表示的横拉式隔帘装置。

Claims (11)

1.一种隔帘装置,其中,能张设的隔帘可自由开闭,而且该隔帘装置具有隔帘导向装置,对应于上述隔帘的开闭,该隔帘导向装置从安装在该隔帘开闭方向两端的框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弯曲进出于该框构件内部,并且该隔帘导向装置沿着处于张设状态的上述隔帘的端部被导出,从而对该端部进行导向,其特征在于,
上述隔帘导向装置包括合成树脂制的多个导向件,这些导向件由沿着上述隔帘的端部设置的底部和沿着该隔帘的外侧面设置的直立壁部形成为大致U字状,沿着上述导向件上的直立壁部的顶端部形成有通孔,并且在该通孔中插入有连续的线部件,由此将该导向件的连接面处的直立壁部的顶端部以可转动的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当该隔帘导向装置被沿着上述隔帘的端部导出时,相邻的导向件的连接面的全部或其局部相互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上述直立壁部的通孔设有凹槽,在该凹槽中安装、拆卸线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邻接的上述导向件的供线部件插入的通孔之间夹设中间旋转体。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导向件的全部或一部分上设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与设置在这些导向件的滑动面上的导轨卡合、滑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隔帘通过交替地反向翻折,形成为可自如伸缩的折叠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隔帘导向装置构成为从安装在上述隔帘的开闭方向两端的两个框构件进出于它们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隔帘是卷绕在辊子上的挠性片状部件。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隔帘通过横拉来自由开闭。
9.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通过横向拉动而可自如开闭的上述隔帘的同时,还在该隔帘的上、下两侧端设置有隔帘导向装置。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隔帘通过横拉而自由开闭,在上述隔帘导向装置上连接拉线的一端,该拉线用来平行移动供该隔帘的开闭操作的可动的框构件,通过该隔帘导向装置和该拉线来构成上述框构件的平行移动机构。
11.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隔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隔帘是防虫网。
CNB2004800186700A 2003-06-30 2004-06-29 隔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463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8212/2003 2003-06-30
JP2003188212A JP4179936B2 (ja) 2003-06-30 2003-06-30 可収納張設面部材の端部ガイド
JP274927/2003 2003-07-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6677A CN1816677A (zh) 2006-08-09
CN100554636C true CN100554636C (zh) 2009-10-28

Family

ID=34186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1867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4636C (zh) 2003-06-30 2004-06-29 隔帘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179936B2 (zh)
CN (1) CN10055463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16404A (ja) * 2005-07-05 2007-01-25 Metaco Inc スクリーン装置
JP4732906B2 (ja) * 2006-01-24 2011-07-27 セイキ販売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装置
JP2007291689A (ja) * 2006-04-24 2007-11-08 Seiki Hanbai Co Ltd 通気・防水性を有する扉
JP4954676B2 (ja) * 2006-11-10 2012-06-20 株式会社メタコ スクリーン装置
JP4956236B2 (ja) * 2007-03-09 2012-06-20 セイキ販売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装置
NL2007194C2 (en) * 2011-07-28 2013-01-29 Unilux Nederland B V Retractable and extendable covering device.
JP5792145B2 (ja) * 2012-10-31 2015-10-07 セイキ販売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装置
JP6469530B2 (ja) * 2015-06-04 2019-02-13 セイキ住工株式会社 バリアフリー型横引きロールスクリーン装置
JP6612162B2 (ja) 2016-03-24 2019-11-27 セイキ販売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装置
ITUA20163337A1 (it) * 2016-05-11 2017-11-11 Mv Line S P A Dispositivo di guida e di tensionamento a scomparsa per schermature a scorrimento
CN107170371B (zh) * 2017-06-20 2020-08-07 柳州博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展柔性显示器
JP7055374B2 (ja) * 2018-09-25 2022-04-18 セイキ販売株式会社 横引きスクリー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023578A (ja) 2005-01-27
JP4179936B2 (ja) 2008-11-12
CN1816677A (zh) 2006-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4636C (zh) 隔帘装置
CN1977087B (zh) 帘装置
EP1653038B1 (en) Screen device
US6186212B1 (en) Screen device
CA2524941C (en) Winding-up screen device
JP6263119B2 (ja) 取り出しおよび延長可能な被覆装置
US8196638B2 (en) Pleated screen apparatus
EP2900894B1 (en) Control and movement device for mosquito screens, curtains and the like
MX2011001873A (es) Sistema de cortina enrollable que tiene una tela plegada.
US3231007A (en) Support for mesh type curtain screen
EP0756062A1 (en) Foldaway security shutter which can be folded and packed
JP4956236B2 (ja) スクリーン装置
US20080060770A1 (en) Panel track curtain system
ES2346970T3 (es) Elemento perfilado para formar persianas enrollables.
IT201900002879A1 (it) Dispositivo di tensionamento per zanzariere e tende avvolgibili
IT201600107049A1 (it) Tenda ad avvolgimento
ITGE940041A1 (it) Inferriata apribile predisposta per ricevere la zanzariera per vani di serramenti esterni.
KR101817571B1 (ko) 양방향 폴딩도어
JPS6329773Y2 (zh)
JP3718795B2 (ja) シャッターカーテンおよび吊元側スラット
ITUB20156296A1 (it) Tenda ad avvolgimento
CN1217083C (zh) 门板状可收叠纱窗
KR20240019451A (ko) 도어폭 1대2의 단측 및 장측 도어의 공간활용 양방향 폴딩도어 조인트
US572014A (en) Fireproof blind
KR20220055820A (ko) 여닫이 주름 방충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