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51152C - 交换节点的操作 - Google Patents

交换节点的操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51152C
CN100551152C CNB038128675A CN03812867A CN100551152C CN 100551152 C CN100551152 C CN 100551152C CN B038128675 A CNB038128675 A CN B038128675A CN 03812867 A CN03812867 A CN 03812867A CN 100551152 C CN100551152 C CN 10055115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ervice
switching node
determining
operator scheme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128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59907A (zh
Inventor
A·维策尔
J·安德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659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9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11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115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Use Of Switch Circuits For Exchang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Of Multiplex Excha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操作通信网络的交换节点的方法,其中通信网络包括分层体系结构环境和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交换节点为分层和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中的通信业务的处理都提供处理能力。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接收通信业务请求,根据作为一种操作模式的至少一个预定规则,确定交换节点是否将作为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或者作为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对请求的通信业务进行处理,并依照确定的交换节点的操作模式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网络节点、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程序。

Description

交换节点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致力于通信网络领域。它涉及用于操作在包括分层体系结构环境和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通信网络中的交换节点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此外它涉及对应的网络节点。
背景技术
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所谓的2G系统)的单片网络体系结构是众所周知的。例如,移动通信特别小组GSM电路交换核心网络的不分层体系结构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VLR,它通过所谓的A-接口与无线电访问网络相连,并通过所谓的Lg接口与通信系统更深一层的核心网络相连。MSC/VLR执行2G网络中的交换任务。为此,它处理用户数据和信令数据,用户数据和信令数据都是通过所谓的A-接口与无线电访问网络交换的。
已经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所谓的3G系统)开发出了分层网络体系结构,例如用于基于宽带码分多址WCDMA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分离式体系结构为信令数据的处理提供了一个控制面,并为用户数据的处理提供了一个单独的用户面。因此,分离式体系结构中MSC/VLR节点被控制面中的MSC-服务器和用户面中的媒体-网关MGW代替。MSC-服务器处理与交换任务有关的信令数据,而媒体-网关处理与交换任务有关的用户数据。
在由3GPP组织发布的下列规范中可以找到体系结构细节:3GPP23.002 version 5.6 Network Architecture,尤其是在4.1.2章;以及3GPP 23.205 version 5.1 Bearer-independentcircuit-switched core network,尤其是在5.1章的逻辑体系结构部分。
为了向用户提供UMTS的增强业务,网络运营商将把它们的网络在若干年的过渡期间向分离式体系结构转移。但是,很多运营商在它们的GSM网络中有一定的闲置容量,并意欲用它来处理WCDMA业务量而不是购买新的MSC-服务器节点。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运营商需要配置现有的MSC节点为MSC服务器,并接着把所有现有的GSM业务量移到远程的MGW。但是,这种剧烈的迁移将破坏现有的GSM业务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改进的通信系统的交换节点和改进的方法以控制通信系统交换节点的操作,这样能够顺利地从非分离式体系结构迁移到分离式,同时使物理设备的投资最少。
发明内容
这个目的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教导而解决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操作通信网络的交换节点的方法。通信网络包括一个分层体系结构环境,在该环境中为用户数据提供了一个用户面层,并为信令数据提供了一个控制面层。此外,有一个非分层体系结构环境,它不提供用户面和控制面之间的分离。交换节点为分层和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中的通信业务的处理都提供处理能力。该通信系统包括为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服务的访问网络。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接收通信业务请求,根据作为一种操作模式的至少一个预定的规则,确定操作节点是否将作为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或作为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对所请求的通信业务进行处理,并依照确定出的交换节点的操作模式处理所请求的业务。
应该注意本发明意义上的交换节点可以是用于交换功能的任意节点或服务器节点。
在进一步的方面,本发明提供通信网络的一种网络节点,尤其是组合MSC/VLR和MSC-服务器,其中通信网络包括分层体系结构环境和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在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中为用户数据提供了一个用户面层,并为信令数据提供了一个控制面层,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不提供用户面和控制面之间的分离,所述交换节点包括对用户面的访问网络接口、对控制面的访问网络接口、对用户面的核心网络接口、对控制面的核心网络接口、媒体网关接口、与用户面接口相连适合提供媒体网关功能的媒体网关操作部件、与控制面接口和媒体网关接口相连适合提供MSC-服务器功能的MSC-服务器操作部件、适合依照作为一种操作模式的至少一种预定规则为通过任意控制面接口接收到的通信业务请求确定交换节点是否将作为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或作为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对所请求的通信业务进行处理的选择部件、以及与交换节点的接口和部件相连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适用于依照确定的交换节点的操作模式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
当使网络从非分离式体系结构向分离式体系结构迁移时,交换节点在每个通信业务的基础上,例如在每个呼叫的基础上担当MSC/VLR或MSC-服务器的能力有利地带来了最佳的设备重用。此外,它允许运营商通过适当的规则配置节点控制在非分离式和分离式体系结构之间的平衡业务量分布,其中在所述适当的规则配置上确定交换节点的作用。另外,使交换节点内部的硬件投资达到最少。更进一步的优势是本发明去掉了特定迁移场景中在MSC和MGW之间用户面连接的需要。此外,本发明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来实现。它的低复杂度设计带来了高质量标准,同时测试和维护的工作量也很低。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强调了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信业务请求是一个呼叫建立请求。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预定规则是根据可用的网络能力而配置的。这有利地允许运营商以静态和动态方式,即在正常运行期间以及维护周期期间使交换网络适合对网络的个别需求。所提供的可伸缩性使得运营商能够以灵活有效的方式手工或自动地适应任意网络变化。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从访问网络到交换节点的多个呼入路线。至少一个预定规则包括专用呼入路线到交换节点的一种操作模式的分配。通信业务请求起自用户终端,并且确定操作模式的步骤包括确定该通信业务请求的呼入路线并将确定出的呼入路线和预定规则作比较。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两种不同的访问技术向用户提供通信系统访问,例如通过GSM和UMTS。至少一个预定规则包括专用访问技术到操作模式的分配。通信业务请求起自用户终端,并且确定操作模式的步骤包括确定用户终端所用的访问技术并将确定出的访问技术和预定规则作比较。
在另一实施例中,通信业务请求起自用户终端并包括通信业务终止方的标识符,如其电话号码。至少一个预定规则包括标识符到专用操作模式的分配,并且确定操作模式的步骤包括确定标识符并将确定出的标识符和预定规则作比较。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预定规则通过统计分布因子表明交换节点将为多少接收到的通信业务请求充当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或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的分布。这使得运营商通过适当选择统计分布因子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使用可用网络容量。
在另一实施例中,操作模式的确定包括对节点在至少一个操作模式下交换节点的当前负载级别的确定,并且确定出的操作模式取决于确定出的负载级别。这能使交换节点的操作模式适应当前可用的网络负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通信业务请求请求一个用户终端接收通信业务。至少一个预定规则包括该用户终端可用的访问技术到专用操作模式的分配,并且确定操作模式的步骤包括确定接收用户终端可用的访问技术。确定出的操作模式取决于确定出的访问技术。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确定了交换节点充当通信系统的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则交换节点以MSC/VLR的角色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果确定了交换节点充当通信系统的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则交换节点以MSC-服务器的角色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操作模式的确定包括确定一组通信业务请求的起点和通信业务请求的目标中的至少一个,并且确定出的操作模式取决于该组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成员。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通信业务请求的起点,尤其是发起的无线电网络节点位于交换节点本地,并且该通信业务请求所指示的目标也位于交换节点本地,则确定交换节点充当通信系统的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果通信业务请求的起点,尤其是发起的无线电网络节点位于交换节点远方,并且该通信业务请求所指示的目标位于交换节点远方,则确定交换节点充当通信系统的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果通信业务请求的起点,尤其是发起的无线电网络节点位于通信业务请求所指示的目标本地,则交换节点就应用本地交换。换句话说,交换节点支持本地交换,尤其是通过其它节点支持本地交换,以避免不必要的数据传输。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果通信业务请求的起点,尤其是发起的无线电网络节点位于交换节点远方,而通信业务请求所指示的目标位于交换节点本地,则确定交换节点充当通信系统的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通信业务请求的起点,尤其是发起的无线电网络节点位于交换节点本地,而通信业务请求所指示的目标位于交换节点远方,则确定交换节点充当通信系统的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适合依照所述方法操作的网络节点,尤其是组合MSC/VLR和MSC-服务器。
另一实施例涉及包括用于存储尤其是网络节点标识符和有关指示的查找表节点以指示识别出的网络节点是否位于该网络节点的本地或远方的装置的网络节点。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包括依照本发明的网络节点。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包括分层体系结构环境和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通信系统,在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中为用户数据提供了用户面层,以及为信令数据提供了控制面层,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不提供用户面和控制面之间的分离,其中交换节点,尤其是组合MSC/VLR-MSC服务器为分层和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中的通信业务的处理都提供了处理能力,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由所述交换节点服务的另一网络节点位于所述交换节点远方。
另一实施例涉及可装入数字处理部件内部存储器的计算机程序,并且该计算机程序包括当在数字处理部件上执行它时适合控制依照所发明的方法的步骤的软件代码部分。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如CD-ROM、软盘、光盘或硬盘。因此,提供了控制软件良好的物理可移植性,即可以容易地进行升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阐明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
图1支持用于交换功能的网络部件的分层和不分层两种操作模式的简化的网络体系结构。
图2用于支持分层和不分层两种操作模式的交换功能的网络部件的框图,
图3为移动发起通信业务请求确定网络部件操作模式,
图4为移动接收通信业务请求确定网络部件操作模式,以及
图5依照本发明的简化的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相同的参考符号用于不同图中的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支持用于交换功能网络部件的分层与不分层两种操作模式的通信网络的一个示例。这种网络体系结构适用于处在例如从2G系统到3G系统过渡期间的运营商。该图示出了基于GSM的无线电访问网络105,也称为基站系统BSS。根据该简化示例的一个BSS包括基收发器站BTS 115、基站控制器120和天线系统100。此外,图中还示出了基于WCDMA的无线电访问网络110,称为UTRAN。它包括BTS 115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 125。
核心网络的节点145、150、155、160通过干线140相连,优选地是通过网际协议IP干线。媒体网关MGW 150、160通过用户数据连接135与无线电访问网络105、110以及外部PSTN/I SDN网络160相连,并互相连接。用于交换功能的网络节点145、155通过用户数据连接135和信令数据连接130互连。是否向无线电访问网络105、110不但提供用户数据连接135而且提供信令数据连接130,以及通常网络中支持哪些数据连接,取决于运营商的选择。无论如何,与无线电访问网络相连的网络节点145都需要信令数据连接130.
如果用于交换功能的网络节点145、155具有对信令数据的连接130和到MGW的接口,它就能实现MSC-服务器的处理任务。如果网络节点145、155有附加的用户数据连接135,它就能在每个呼叫的基础上充当MSC-服务器或MSC/VLR。这个操作模式不依赖于与该网络节点相连的无线电网络105、110的类型。而只取决于可用的适当数据连接以及该节点自身的相应配置。
因此,可以两种模式操作依照本发明的网络节点145、155。它可以作为网络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即在分离的控制面和用户面的框架中,或者作为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网络节点,即通过不但处理用户数据也处理信令数据。
图2的框图中示出了这种所发明的网络节点的主要部件。该网络节点,尤其是通信网络的组合MSC/VLR和MSC-服务器,包括对用户面的访问网络接口200、对控制面的访问网络接口230、对用户面的核心网络接口220、对控制面的核心网络接口250以及媒体网关接口260。媒体网关操作部件210与用户面接口200、220相连。它提供了通常的媒体网关功能。MSC-服务器操作部件240与控制面接口230、250以及媒体网关接口260相连。MSC-服务器操作部件240提供众所周知的MSC-服务器功能。选择部件280为通过控制面接口230、250接收到的指示如呼叫建立请求消息的呼入通信业务请求确定网络部件的操作模式。换句话说,在每个呼叫的基础上确定网络节点是否充当MSC/VLR或MSC-服务器。将参考图3和图4更详细阐述操作模式的确定。
但是,操作模式的确定是根据优选地存储在选择部件280的存储器(图中未示出)中的预定规则执行的。该规则可由网络运营商根据它个人的需求并依照网络能力进行配置。这意味着,例如,网络节点在作为MSC/VNLR的特定条件下的配置仅当所需信令和数据连接对这些条件可用时有效。
优选地,选择部件280提供一个配置接口(图中未示出),以顾及根据其确定网络节点的操作模式的规则的配置或调整。
该网络节点包括处理器270,它优选地通过处理器总线(图中未示出)与该网络节点的接口和部件相连。处理器270负责在接收到通信业务请求时确定操作模式,并依照所确定的操作模式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
图3示出了移动发起的访问场景,该场景中呼叫建立消息390是通过信令接口从无线电网络接收到的。选择部件280根据来自请求消息的无线电访问网络的呼入路线、发起该请求的用户终端所用的访问技术、所拨目标号码即被叫方的B-号码以及统计分布因子确定该处理请求是由充当MSC/VLR或MSC-服务器的网络节点执行。
呼叫建立请求消息的呼入路线优选是通过7号信令系统SS7确定的,7号信令系统的协议栈通常用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例如用于传输呼叫建立请求消息。尤其是,可以从发起点代码OPC得出呼入路线信息,OPC是在SS7的第3级协议层消息传输部分的信令信息域SIF中给出的。在ITU-T推荐标准Q.701-Q.707和ITU-T Q.2210中可以找到与众所周知的SS7有关的细节。
OPC配置表300示出了对OPC的估算的作用,例如,如果OPC是“123”,就确定为MSC/VLR模式。如果OPC是“456”,就选择MSC-服务器模式。
访问类型可以从所用协议中获取,已经通过所用协议传输了建立消息。如果已经使用了BSS应用部分BSSAP,就选择了MSC/VLR模式。如果已经使用了无线电访问网络应用部分RANAP,就激活了MSC-服务器模式。图3的访问类型指示符表310中示出了相应的配置。
如可以通过完整或部分的B-号码分析对所拨的目标标准估算。该实例示出了一种配置,其中任意以“49241”开头的B-号码将导致选择MSC/VLR模式,而以“49228”开头的B-号码将导致MSC-服务器模式操作。“49211”仅仅引起对MSC-服务器模式的优先选择,根据B-号码表320中所示的配置,对字符串“492407”没有指示优先模式。
例如,出于负载平衡的目的,运营商可以配置选择部件280,以使所有通信业务请求中的一定比例以一种特定的模式进行处理。分配表330通过统计分布因子指示这样一种配置。对于给出的示例,所有通信业务请求的70%将以MSC/VLR模式处理,而30%将应用MSC-服务器模式。选择部件因此跟踪节点的处理历史,以便实现分布需求。
在模式表340中总结了该示例的不同网络节点操作模式。附加的优先级表指示给出的配置设置中哪些在出现矛盾的情况下有优先。例如,如果OPC表指示一种特定的操作模式,并且统计分布因子估算导致了另一种不同的模式,则OPC获得给定的示例的优先级。应该注意可以不同方式实现相应的估算和优先级规则,例如通过该示例中所示的所谓查找表,或者通过算法或其它。
图4示出了手机接收的访问场景。选择部件在收到指示移动接收通信的“提供漫游号码”移动应用部分MAP消息400时决定选择哪种操作方式。该判断是基于接收用户终端所用的访问技术,以及统计分布因子,统计分布因子可以和图3中所示的移动发起情况给定的因子相同或不同。
图4的方式表410中示出了对应的规则。在这个例子中,所有可用参数都被总结在了一张表中。
关于操作方式的决策可以在向网络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提供移动站漫游号码时就已经做出。如果网络节点作为MSC/VLR操作,就使用来自导致MSC/VLR的呼入路线的一组号码中的一个漫游号码。如果选择了MSC-服务器模式,就使用来自导致媒体网关上的远程路线的一组号码中的一个漫游号码。
应该注意到所描述的参数和选择标准只是示例。操作模式的选择通常可以根据运营商的需要只取决于一个参数或以任意组合的多个参数。
所发明的网络节点允许对转接呼叫的处理。因此,选择部件280以与参考图3所阐明的相似方式根据呼入路线信息选择操作模式。如果呼叫进入一个远程MGW,还将从一个远程MGW选择呼出路线。如果该呼叫到达到MSC/VLR的路线,还要选择向着MSC/VLR的呼出路线。
在交接请求或SRNS再定位的情况下,选择部件280确保呼叫停留在已经选择的MGW或MSC/VLR上,假定必要的数据连接都可用。否则,优选地拒绝交接或SRNS再定位请求。
进一步的实施例涉及良好的可靠性。如果MGW出现故障,就放弃操作模式选择机制并总是选择非分离式操作为MSC/VLR。换句话说,回退到单片MSC/VLR模式。
一个替代实施例避免了所有无线电访问节点到MSC/VLR和MGW的连接。换句话说,不需要由交换节点控制的所有无线电访问节点向MGW和交换节点提供传输连接。否则,完全的传输连接代价很高,在无线电访问节点和/或MGW距交换节点很远的情况下甚至难以实现。通常在大的国家或者人口分布不均衡的国家会出现这种情况。
图5示出了该场景。带有操作模式选择机制的MSC节点位于所谓的首都城市。同样位于首都城市的还有无线电访问网络节点(不限于图5的示例所示的BSC)和MGW。远处的城市仅有一个MGW和一个无线电访问节点。选择交换节点操作模式的机制考虑作为附加参数的呼叫发起方,例如发起的无线电访问网络节点,以及/或者呼叫的目标,例如目标无线电访问网络节点。
选择机制执行下列情况中的至少一个:如果呼叫发起并终止于首都城市的BSC节点中,选择MSC/VLR(不分层体系结构)。如果呼叫发起于一个远处城市中的BSC节点并终止于任意其它一个远处城市中的BSC节点,就选择MSC服务器(分层体系结构)。如果呼叫发起并终止于同一远处城市中的BSC节点,就选择MSC服务器(分层体系结构)并应用本地交换。如果呼叫发起自任意远处城市中的BSC节点并终止于首都城市中的BSC节点,就选择MSC服务器(分层体系结构)。如果呼叫发起于首都城市中的BSC节点并终止于任一远处城市中的BSC节点,就选择MSC服务器(分层体系结构)。
一个特定的BSC节点是否位于MSC节点远处或本地优选地是从预定义的查找表中得到的。

Claims (27)

1.用于操作通信网络的交换节点(145,155)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接收通信业务请求;
-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其特征在于
-确定交换节点的操作模式,其中确定出的操作模式表明交换节点是操作为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一部分还是操作为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一部分而用于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为用户数据提供了用户面层,并为信令数据提供了控制面层,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不提供用户面和控制面之间的分离,并且其中对所请求的通信业务的处理包括在确定出的操作模式下的交换节点的操作。
2.依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通信业务请求是呼叫建立请求。
3.依照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操作模式是根据至少一个预定规则确定的,而至少一个预定规则是根据可用的网络能力建立的。
4.依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提供了从访问网络到交换节点的多个呼入路线,至少一个第一预定规则包括专用呼入路线到交换节点的操作模式的分配,并且其中确定操作模式的步骤包括确定通信业务请求的呼入路线并将确定出的呼入路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预定规则作比较。
5.依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第二预定规则包括专用访问技术到操作模式的分配,所述专用访问技术由用于为包括交换节点的通信系统用户终端服务的访问网络提供,并且其中确定操作模式的步骤包括对用户终端所用访问技术的确定并将确定出的访问技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预定规则作比较。
6.依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通信业务请求包括通信业务终接方的标识符,至少一个第三预定规则包括标识符到专用操作模式的分配,并且其中确定操作模式的步骤包括对该标识符的确定并将确定出的标识符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预定规则作比较。
7.依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第四预定规则通过统计分布因子表明这样一个分布,即交换节点将为多少接收到的通信业务请求用作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或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交换节点,并且其中确定出的操作模式取决于该统计分布因子。
8.依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操作模式的确定包括对交换节点在至少一种操作模式中的当前负载级的确定,并且其中用于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的确定出的操作模式取决于确定出的负载级。
9.依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通信业务请求请求用户终端终接通信业务,其中至少一个第五预定规则包括用户终端可用的访问技术到所述操作模式的分配,并且其中确定所述操作模式的步骤包括对终接方用户终端可用的访问技术的确定,并且确定出的操作模式取决于确定出的访问技术。
10.依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如果确定出的操作模式表明交换节点是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一部分,则交换节点作为MSC/VLR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
11.依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如果确定出的操作模式表明交换节点是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一部分,则交换节点作为MSC-服务器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
12.依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操作模式的确定包括确定通信业务请求起点和通信业务请求目标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其中确定出的操作模式取决于该组中至少一个确定出的成员。
13.依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如果通信业务请求的起点位于交换节点本地,并且该通信业务请求所指示的目标也位于交换节点本地,就确定交换节点作为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一部分用来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
14.依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如果通信业务请求的起点位于交换节点远方,并且该通信业务请求所指示的目标也位于交换节点远方,就确定交换节点作为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一部分用来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
15.依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如果通信业务请求的起点位于该通信业务请求所指示的目标的本地,则交换节点就应用本地交换。
16.依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如果通信业务请求的起点位于交换节点远方,并且该通信业务请求所指示的目标位于交换节点本地,就确定交换节点作为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一部分用来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
17.依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如果通信业务请求的起点位于交换节点本地,并且该通信业务请求所指示的目标位于交换节点远方,就确定交换节点作为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一部分用来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
18.依照权利要求13-17的其中之一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业务请求的起点是发起的无线电网络节点。
19.一种网络节点,包括:
-用于接收通信业务请求的模块;
-用于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的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节点还包括用于确定交换节点的操作模式的模块,其中确定出的操作模式表明交换节点是操作为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一部分还是操作为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一部分而用于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为用户数据提供了用户面层,并为信令数据提供了控制面层,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不提供用户面和控制面之间的分离,并且其中对所请求的通信业务的处理包括在确定出的操作模式下的交换节点的操作。
20.依照权利要求19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网络节点是组合的MSC/VLR和MSC服务器。
21.网络节点,包括:
-对用户面的访问网络接口(200),
-对控制面的访问网络接口(230),
-对用户面的核心网络接口(220),
-对控制面的核心网络接口(250),
-媒体网关接口(260),
-与用户面接口(200,220)相连适合提供媒体网关功能的媒体网关操作部件(210),
-与控制面接口(230,250)和媒体网关接口(260)相连的MSC-服务器操作部件(240),该MSC-服务器操作部件(240)适合提供MSC-服务器功能,
-适合根据至少一个预定规则为通过任意控制面接口(230,250)接收到的通信业务请求确定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的操作模式的选择部件(280),其中确定出的操作模式表明交换节点是作为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一部分还是作为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一部分用来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为用户数据提供了用户面层,并为信令数据提供了控制面层,而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不提供用户面和控制面之间的分离,
以及与交换节点的接口和部件相连的处理器(270),所述处理器(270)适合依照确定的网络节点的操作模式处理所请求的通信业务。
22.依照权利要求21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网络节点是组合的MSC/VLR和MSC-服务器。
23.依照权利要求21或22的网络节点,包括用于存储网络节点标识符和表示所述网络节点标识符标识的网络节点是否位于该网络节点本地或远方的有关指示的装置。
24.依照权利要求23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装置是查找表。
25.包括依照权利要求21-24中任一项的网络节点的通信系统。
26.包括分层体系结构环境和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的通信系统,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中为用户数据提供了用户面层,并为信令数据提供了控制面层,而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中不提供用户面和控制面之间的分离,其中交换节点为分层和不分层体系结构环境中的通信业务的处理都提供处理能力,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由所述交换节点服务的其它网络节点位于所述交换节点远方。
27.依照权利要求26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交换节点是组合的MSC/VLR和MSC服务器。
CNB038128675A 2002-06-04 2003-06-04 交换节点的操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115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2012262A EP1372346B8 (en) 2002-06-04 2002-06-04 Operation of a switching nod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mprising both a layered and a non-layered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EP02012262.8 2002-06-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9907A CN1659907A (zh) 2005-08-24
CN100551152C true CN100551152C (zh) 2009-10-14

Family

ID=29558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1286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1152C (zh) 2002-06-04 2003-06-04 交换节点的操作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787905B2 (zh)
EP (2) EP1372346B8 (zh)
CN (1) CN100551152C (zh)
AT (1) ATE303046T1 (zh)
AU (1) AU2003242622A1 (zh)
DE (1) DE60205729T8 (zh)
RU (1) RU2313194C2 (zh)
WO (1) WO2003103310A1 (zh)
ZA (1) ZA2004092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40464B2 (en) * 2002-08-29 2008-10-21 Nokia Corporation Server control plane connections recovery in a server-gateway architecture bas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60262851A1 (en) * 2005-05-19 2006-11-23 Celtr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communication traffic
CN101185299A (zh) * 2005-05-27 2008-05-2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电接入网中的本地交换
KR100880406B1 (ko) * 2006-03-24 2009-0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간 핸드오버에 있어서의 위치추적방법
FR2902952B1 (fr) * 2006-06-21 2008-11-14 Alcatel Sa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pour la gestion centralisee, par un operateur virtuel, d'appels de terminaux d'abonnes connectes a des reseaux de communication d'accueil
CN101123549B (zh) * 2006-08-11 201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接入网系统及其实现通信的方法
US8194699B2 (en) * 2007-09-21 2012-06-05 Intel Corporation Radio scheduler and data plane interface
US8195215B2 (en) * 2008-12-18 2012-06-05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ming a communication group for content distribution related to an event
CN102123040A (zh) * 2010-01-08 2011-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DE102010029301B4 (de) 2010-05-26 2014-05-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Netzwerk und Erweiterungseinheit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Netzwerks
WO2015070892A1 (en) * 2013-11-12 2015-05-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provisioning control plane in multi-technology network
RU2676423C2 (ru) * 2014-06-25 2018-12-28 Сименс Акциенгезелльшафт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концепции транзакций в opc ua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механизма таймаута
US11063988B2 (en) 2018-02-04 2021-07-13 Portly, Inc. Scalable layered two-dimensional (2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rchite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7747B1 (en) * 1999-08-16 2005-09-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plementation of basic call setup transporting layer address and logical point in forward direc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with separation of call control and bearer control
GB9919850D0 (en) * 1999-08-20 1999-10-2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ombined location areas for gsm/umts
DE69923673T2 (de) * 1999-08-23 2006-04-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AU optimierung für UMTS im URA zustand
US6763233B2 (en) * 2000-01-05 2004-07-1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Terminal roaming operations between intergenerational wireless networks
US7254392B2 (en) * 2000-02-28 2007-08-07 Nokia Corporation Intersystem handover with modified parameters
US6721565B1 (en) * 2000-08-07 2004-04-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Handover of wireless calls between systems supporting circuit and packet call models
US7433929B2 (en) * 2000-12-29 2008-10-07 At&T Mobility Ii Llc Intelligent network selection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and applications over different wireless networks
US6795708B1 (en) * 2001-02-26 2004-09-21 Jayesh Patel Converg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871070B2 (en) * 2001-07-31 2005-03-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roviding roaming between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ystem and a circuit-switched domain
US20030114158A1 (en) * 2001-12-18 2003-06-19 Lauri Soderbacka Intersystem handover of a mobile terminal
WO2004014001A1 (en) * 2002-08-02 2004-02-12 Nms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signal aggregation and bandwidth reduction
US20040102199A1 (en) * 2002-11-22 2004-05-27 Serge Haumont Paging area having multiple radio technolog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72346B1 (en) 2005-08-24
WO2003103310A1 (en) 2003-12-11
ATE303046T1 (de) 2005-09-15
DE60205729T2 (de) 2006-06-29
ZA200409280B (en) 2006-01-26
CN1659907A (zh) 2005-08-24
RU2004139106A (ru) 2005-09-10
EP1510088B1 (en) 2013-01-23
RU2313194C2 (ru) 2007-12-20
EP1372346A1 (en) 2003-12-17
EP1510088A1 (en) 2005-03-02
EP1372346B8 (en) 2006-06-14
DE60205729D1 (de) 2005-09-29
US7787905B2 (en) 2010-08-31
DE60205729T8 (de) 2007-04-12
AU2003242622A1 (en) 2003-12-19
US20050192004A1 (en) 2005-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0969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ルーティング手順
US7542447B2 (en) Pool of functional server nodes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a mobile terminal between the server nodes in the pool
EP1419666B1 (en) Methods involving a core network node that is handling a mobile subscriber and initiates a request to a second core network node to handle said mobile subscriber
KR101324235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 및 무선통신방법
CN102187709B (zh) 经通用接入的lte上话音切换(ho)设备和方法
CN109041136A (zh) 一种插入smf的方法及amf实体
CN100551152C (zh) 交换节点的操作
CN109819481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会话管理网元
RU2418386C2 (ru) Способ, система и медиа-шлюз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объединения центров коммутации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US20060142003A1 (en) Service management
CN103582020B (zh) 一种3gpp接入间切换时的ip流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01114927A (zh)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系统及方法
EP1926334A1 (en) A inter-system handover method
CN110267362A (zh) 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348732B (zh) 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10167094B (zh) 一种路由选择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JP4015604B2 (ja) 移動通信端末機の公衆ネットワーク通話中状態情報を提供することができる私設用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CN101453752B (zh) 通信网中实现业务优先级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5284154A (zh)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7517455A (zh) SGwU地址的传输方法及装置、MME、SGSN
CN103843406B (zh) 移动网络共享方法及装置
KR100971592B1 (ko) 라우팅 영역 및 위치등록 영역 업데이트 제어 방법 및시스템
US10057826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communication control entity
CN101577674B (zh) 用户终端接入归属网pdn和拜访网pdn的方法
RU2328833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объектом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вязь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