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7362A - 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7362A
CN110267362A CN201910540788.8A CN201910540788A CN110267362A CN 110267362 A CN110267362 A CN 110267362A CN 201910540788 A CN201910540788 A CN 201910540788A CN 110267362 A CN110267362 A CN 110267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ximum
user equipment
carrying
session management
carrying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07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7362B (zh
Inventor
陈纪宪
庄柏颖
皇甫建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267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7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7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7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8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different RA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36/28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5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emergency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提出一种增强的会话管理/演进分组系统会话管理进程,在用户设备和网络之间同步,以确定精确的最大承载数目,从而保护网络资源和提高用户经验。用户设备基于会话管理拒绝消息中的原因代码确定最大承载数目,并在包括系统改变的多种网络场景下更新数目。

Description

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本案是PCT进入中国专利申请(国际申请日为2015年10月19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2016年05月04日,申请号为201580002493.5,发明名称为“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的分案申请。
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U.S.C.§119要求2014年10月17日递交的美国临时申请案62/065,145的优先权,以及2015年10月16日递交的美国临时申请案14/884,913的优先权,且将上述申请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无线通信,且尤其有关于达到承载(bearer)的最大数目时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这些年来无线通信网络呈指数级增长。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由于其简化的系统架构,可提供高峰值数据率(peak data rate)、低延迟、改进的系统容量以及低操作成本。LTE系统,也称4G系统,可提供对老的无线网络(如GSM、CDMA以及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的无缝集成。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3GPP)网络通常包括2G/3G/4G系统的混合。随着网络设计的优化,多种标准的演进中开发出很多改进方案。
用于2G/3G系统的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或用于4G系统的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SM(ESM)的主要功能是支持用户终端的分组数据协议(Packet Data Protocol,PDP)上下文(context)或EPS承载处理。SM进程包括PDP上下文激活(activation)进程,二次(secondary)PDP上下文激活进程,PDP上下文修改或解除激活(deactivation)进程,以及MBMS相应进程。ESM进程包括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Network,PDN)连接或断开进程,以及承载资源分配或修改进程。为了在4G系统中建立EPS承载,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将PDN连接请求发送给网络。一经接收到SM/ESM请求消息,网络可拒绝请求并给出原因代码(cause code)。举例来说,其中一个原因代码为#65-达到EPS最大承载数目,指示UE已经达到EPS最大承载数目。
有一些问题与最大EPS承载数目有关。首先,达到最大激活EPS承载数目后,UE可获得来自网络的另一请求,以激活新的EPS承载。在这种场景下,UE的行为并未被定义。第二,最大承载数目依赖于无线电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若系统/RAT改变时,最大激活承载数目超过最大数目,这种场景下的UE行为也未被定义。当最大承载数目在UE端和网络端不同步时,未被定义的UE行为会导致问题。若UE端的最大承载数目大于网络端的最大承载数目,网络将接收预料之外的空中消息(air message)并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若UE端的最大承载数目小于网络端的最大承载数目,UE将被过度限制以及不发出PDN连接请求,这会降低用户体验。
需要一种方案,当达到最大EPS承载数目时,可维护精确的最大承载数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达到最大承载数目时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提出一种增强的SM/ESM进程,在UE和网络之间同步,以确定精确的最大承载数目,从而保护网络资源和提高用户经验。UE基于SM拒绝消息中的原因代码确定最大承载数目,并在包括系统改变的多种网络场景下更新数目。
在一实施例中,UE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接收SM拒绝消息,其中SM拒绝消息包括原因代码,指示已达到最大承载数目。UE基于SM拒绝消息决定最大承载数目。UE从网络接收后续SM请求,其中该后续SM请求与参数集合有关。UE基于SM请求和该参数集合更新最大承载数目。UE接受该后续会话管理请求,以建立新的承载。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移动通信网络中,UE决定第一RAT的承载的第一最大数目。UE决定第二RAT的承载的第二最大数目。UE在第二RAT建立多个激活承载。UE携带该多个激活承载从第二RAT改变为第一RAT。UE基于该多个激活承载和参数集合更新该承载的第一最大数目。
在另一实施例中,由网络控制器决定最大承载数目的改变条件,其中该最大承载数目是UE采用SM进程建立承载的限制。网络决定UE是否已达到该最大承载数目,其中该最大承载数目依赖于RAT或APN。当满足该改变条件时,网络将信息元素发送给UE,其中该信息元素包括MAX_BEARER_NUMBER,以明确指示该最大承载数目。在一示范例中,当UE达到该最大承载数目时,该改变条件得以满足,其中该信息元素由SM拒绝消息携带。在另一示范例中,当UE遇到RAT改变时,该改变条件得以满足,其中该信息元素由TAU或RAU携带。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由基站与UE建立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基站将IE发送给UE,其中该IE包括MAX_BEARER_NUMBER,以明确指示最大承载数目。当UE遇到RAT改变或当前RAT的MAX_BEARER_NUMBER改变时,基站将更新的MAX_BEARER_NUMBER发送给UE。
如下详述其它实施例以及优势。本部分内容并非对发明作限定,本发明范围由权利要求所限定。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元件。
图1是根据一新颖性方面的示范性3GPP无线网络以及增强会话管理进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UE和基站的简化方块示意图。
图3是与UE初始的失败SM/ESM进程有关的原因代码的示范性列表的示意图。
图4是已达到最大承载数目时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已达到最大承载数目时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当系统改变为不同RAT时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A是当系统改变为不同RAT时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B是当系统改变或最大数目改变时通过提供MAX_BEARER_NUMBER来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新颖性方面的从UE角度的达到最大承载数目时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当系统改变为不同RAT时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根据一新颖性方面的从网络角度的达到最大承载数目时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流程图。
图11是通过提供MAX_BEARER_NUMBER的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其中某些示范例通过附图描述。
图1是根据一新颖性方面的示范性3GPP系统100以及增强会话管理进程的示意图。3GPP系统100为公用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或等效公用陆地移动网络(Equivalent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EPLMN),可支持一种或多种RAT网络,如可为4G/LTE系统、3G系统,也可能是2G系统(图未示)。每个3GPP系统具有固定的基础设施单元,如无线通信站台102和103,形成分布在地理区域中的无线网络。基础单元也可指代接入点(access point)、接入终端、基站、节点B(NodeB)、演进节点B(evolved NodeB,eNodeB)或本领域中采用的其他术语。无线通信站台102和103中的每一个为一地理区域提供服务。4G/LTE系统具有eNodeB102,通过S1接口连接至系统架构演进(SystemArchitecture Evolution,SAE)网关(gateway,GW)105,其中SAE GW 105包括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和PDN网关(PDN gateway,P-GW)。3G系统具有NodeB 103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3G系统的RNC连接至服务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106,其中SGSN 106连接至SAE GW 105。
3GPP系统100中的无线通信装置/UE 101可由eNodeB 102或NodeB 103提供服务。UE 101与3GPP系统100建立承载,用于数据服务。UE 101通过S1接口在4G系统中建立EPS承载,或通过lu接口在3G系统中建立PDP上下文。用于3G/2G系统的SM进程或用于4G系统的ESM进程由UE 101应用,以支持用户终端的PDP上下文或EPS承载处理。举例来说,SM进程包括PDP上下文激活进程,二次PDP上下文激活进程,PDP上下文修改或解除激活进程,以及MBMS相应进程。类似地,ESM进程包括PDN连接或断开进程,以及承载资源分配或修改进程。需注意,在以下讨论中,“SM”用作通用术语,以代表用于2G/3G系统的SM,以及用于4G系统的ESM。类似地,SM请求或SM拒绝消息用来代表所有系统中的连接/承载请求或拒绝消息。
在图1所示的示范例中,为了在4G系统中建立EPS承载,UE 101将PDN连接请求发送给eNodeB 102。一经接收到PDN连接请求消息,网络可拒绝请求并给出原因代码。举例来说,其中一个原因代码为#65-达到EPS最大承载数目,指示UE已经达到EPS最大承载数目。然而,达到最大激活EPS承载数目后,UE可从网络取得另一请求,以激活新的EPS承载。在这种场景下,UE的行为并未被定义。最大承载数目依赖于RAT。若系统/RAT改变时最大激活承载数目达到最大数目,这种场景下的UE行为也未被定义。
当最大承载数目在UE端和网络端不同步时,未被定义的UE行为会导致问题。若UE端的最大承载数目大于网络端的最大承载数目,网络将接收预料之外的空中消息并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若UE端的最大承载数目小于网络端的最大承载数目,UE将被过度限制以及不发出PDN连接请求,这会降低用户体验。在一新颖性方面,提出一种增强SM/ESM进程,以解决不同步问题,以及决定正好的最大承载数目,以保护网络资源和改进用户体验。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UE 201和基站202的简化方块示意图。基站202具有天线226,用来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RF收发机模块223耦接至天线226,从天线226接收RF信号,将RF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发送给处理器222。RF收发机模块223将从处理器222接收的基带信号转换为RF信号,并将RF信号发送给天线226。处理器222处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并调用不同的功能模块来执行基站202中的功能。存储器221用来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224,以控制基站202的操作。基站202也可包括一系列控制电路,如SM/ESM控制器225,用来执行功能任务,以用于3GPP网络中的增强会话管理功能。在另一实施例中,SM/ESM控制器位于演进分组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EPC)内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MME)中,用来执行3GPP网络中的增强会话管理功能。
类似地,UE 201具有天线235,用来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RF收发机模块234耦接至天线235,从天线235接收RF信号,将RF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发送给处理器232。RF收发机模块234将从处理器232接收的基带信号转换为RF信号,并将RF信号发送给天线235。处理器232处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并调用不同的功能模块来执行UE 201中的功能。存储器231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236,以控制UE 201的操作。
UE 201也可包括一系列控制电路,以执行功能任务。SM/ESM控制器290支持3GPP系统中的PDP上下文和EPS承载处理。举例来说,SM/ESM控制器290进一步包括用来激活3G系统中的PDP上下文的PDP上下文激活处理器291,用于3G系统的PDP上下文修改以及/或者解除激活处理器292,用来在4G系统中建立PDN连接的PDN连接处理器293,以及用于4G系统的EPS承载资源分配/修改处理器294。PDN连接处理器293可进一步包括错误原因代码处理器,以处理失败PDN连接进程中的不同原因代码。在一实施例中,错误原因代码处理器接收指示已经达到最大承载数目的原因代码。UE 201随后基于原因代码和参数集合决定最大承载数目。
图3是与UE初始的失败SM/ESM进程有关的原因代码的示范性列表的示意图。为了初始SM/ESM进程,UE将SM/ESM请求发送给网络。网络可拒绝请求并给出原因代码。如图3中的表300所示,原因代码列表包括:
#8:运营商决定阻拦(operator determined barring);
#26:资源不足;
#27:缺失或未知APN;
#28:未知PDN类型;
#29:用户认证失败;
#30:请求被服务GW或PDN GW拒绝;
#31:请求被拒绝,未指明(unspecified);
#32:服务选择不支持;
#33:所请求服务选择未订购;
#34:服务选择临时故障;
#35:PTI已在使用;
#38:网络失败;
#50:只允许PDN类型IPv4;
#51:只允许PDN类型IPv6;
#53:未接收到ESM信息;
#54:PDN连接不存在;
#55:给定APN的多个PDN连接未被允许;
#65:达到最大EPS承载数目;
#66:当前RAT和PLMN组合不支持所请求APN;
#95-111:协议错误;
#112:APN限制值与激活EPS承载上下文不相容。
在这些原因代码中,代码#65指示已经达到最大EPS承载数目。一经接收到此错误代码,UE不再被允许发送额外ESM请求来建立更多EPS承载。然而,UE可从网络获得另一请求以激活新的EPS承载。举例来说,UE已建立EPS承载用于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Subsystem,IMS)注册,且UE已达到最大EPS承载数目。随后,网络试图建立另一EPS承载用于IMS语音呼叫,因此发送另一激活指定EPS承载上下文请求给UE。在此场景中,UE可保持初始的最大承载数目,或者更新到新的最大承载数目,或基于包括RAT、接入点名称(AccessPoint Name,APN)以及PDN/PDP类型的参数集合重设最大承载数目。需注意,以下一些实施例用于4G场景,然而,2G或3G场景也可适用。
图4是已达到最大承载数目时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步骤411中,UE 401发送ESM请求给网络402,以建立EPS承载用于数据服务。在步骤412中,网络402将ESM拒绝消息发送给UE 401。ESM拒绝消息包括原因代码#65(达到最大EPS承载数目),以指示UE已达到其最大承载数目。在步骤413中,UE 401基于原因代码决定最大承载数目为n。举例来说,若接收到原因代码时,UE当前具有4个运行的(alive)EPS承载,则UE了解最大承载数目为n=4。根据这种决定,若UE已经具有4个运行的EPS承载,则UE被禁止发送额外SM请求给网络。在步骤414中,网络402将另一SM请求发送给UE 401,以激活另一指定EPS承载上下文。在步骤415中,UE 401基于与SM请求有关的参数集合,决定最大承载数目的更新值。最后在步骤416中,UE 401接受SM请求。
最大EPS承载数目的更新值可基于不同场景下的几种选择决定。在第一种选择中,UE将最大EPS承载数目保持与步骤413中决定的相同(n)。若步骤414中网络激活的连接是连接到现有APN/PDN类型,UE可作出这种决定。举例来说,最大承载数目维护为n=4。在第二种选择中,UE将最大EPS承载数目加1(n+1)。若网络在步骤414中激活的连接是连接到新的APN/PDN类型,则UE可作出这种决定。举例来说,更新后的最大承载数目为n+1=5。在第三种选择中,UE将最大EPS承载数目重设为n=0。若UE将值重设为0,则最大数目可随后与网络再同步。
图5是已达到最大承载数目时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在步骤511中,UE 501发送ESM请求给网络502,以建立EPS承载用于数据服务。在步骤512中,网络502将ESM拒绝消息发送给UE 501。ESM拒绝消息包括原因代码#65(达到最大EPS承载数目),以指示UE已达到其最大承载数目。在步骤513中,UE501基于原因代码决定最大承载数目为n。举例来说,若接收到原因代码时,UE当前具有4个运行的EPS承载,则UE了解最大承载数目为n=4。根据这种决定,若UE已经具有4个运行的EPS承载,则UE被禁止发送额外SM请求给网络。在步骤514中,网络502将另一SM请求发送给UE 501,以激活另一指定EPS承载上下文。在步骤515中,UE 501决定EPS最大承载数目仍为n。最后在步骤516中,UE 501拒绝SM请求。
对于具有异RAT(inter-RAT)的3GPP系统来说,最大承载数目依赖于RAT。当系统/RAT改变时,激活承载的数目可能超过最大承载数目。举例来说,在3G系统中,最大承载数目为n=4;而在4G系统中,最大承载数目为n=8。当系统从4G改变为3G时,UE可能具有多于4个的激活承载。此外,UE可能有挂起操作(pending action),以建立多于4个的承载。在这种场景下,UE可重新决定用于3G的最大承载数目。UE可维护原有的最大承载数目,或更新至新的最大承载数目,或重设最大承载数目。网络也可将最大承载数目明确提供给UE。
图6是当系统改变为不同RAT时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步骤611中,UE 601从3G网络接收SM拒绝消息。SM拒绝消息包括原因代码#65(达到最大EPS承载数目),以指示UE已达到其用于3G的最大承载数目。在步骤612中,UE 601基于原因代码决定用于3G的最大承载数目为n1。举例来说,若接收到原因代码时,UE当前具有4个运行的EPS承载,则UE了解最大承载数目为n1=4。根据这种决定,若UE已经具有4个运行的EPS承载,则UE被禁止发送额外SM请求给网络。在步骤613中,系统从3G改变为4G。改变到4G之后,UE 601继续建立额外承载,用于数据服务。在步骤614中,UE 601从4G网络接收ESM拒绝消息。ESM拒绝消息包括原因代码#65(达到最大EPS承载数目),以指示UE已达到其用于4G的最大承载数目。在步骤615中,UE 601基于原因代码决定用于4G的最大承载数目为n2。举例来说,若接收到原因代码时,UE当前具有8个运行的EPS承载,则UE了解最大承载数目为n2=8。根据这种决定,若UE已经具有8个运行的EPS承载,则UE被禁止发送额外ESM请求给网络。
在步骤616中,系统由4G改变为3G。在步骤617中,UE 601在不同场景中基于几种选择决定用于3G的更新的最大承载数目(n1)。在第一种选择中,UE保持用于3G的初始的最大承载数目(如步骤612中决定的n1=4)。在第二种选择中,UE将最大承载数目更新为新的数目。举例来说,若系统改变为4G时当前激活的承载的数目为5,则UE将用于3G的最大承载数目更新为n1=5。在第三种选择中,UE将最大承载数目重设为n1=0。若UE将值重设为0,则一经接收包括原因代码#65的SM拒绝消息,UE将与3G网络再同步。
在一特定示范例中,在步骤616的系统从4G改变为3G的过程中,UE 601发送额外挂起操作(如挂起SM请求),以建立额外负载。在这种场景下,UE 601可通过利用以下机制,精确更新先前3G系统的最大承载数目(被表示为MAX_Pre)。若系统改变时有n个挂起操作来激活新的承载,则MAX_Pre=MAX_Pre+n*α,其中α是有关于承载建立成功率的因子。在另一实施例中,UE 601可在系统改变时重设MAX_Pre。此外,UE可定义计时器以重设MAX_Pre,且计时器可依赖于RAT或不依赖于RAT。
图7A是当系统改变为不同RAT时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6中的实施例类似。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网络定义信息元素(InformationElement,IE)以指示最大承载数目,其可包括在合适NAS消息中,如SM/ESM/MM/EMM消息。在步骤711中,UE 701从3G网络接收SM拒绝消息。SM拒绝消息包括原因代码#65(达到最大EPS承载数目),以指示UE已达到其用于3G的最大承载数目。此外,SM拒绝消息也指示最大_承载_数目_3G(MAX_BEARER_NUMBER_3G)。在步骤712中,UE 701决定用于3G的最大承载数目为MAX_BEARER_NUMBER_3G。在步骤713中,系统从3G改变为4G。在步骤714中,UE 701从4G网络接收ESM拒绝消息。ESM拒绝消息包括原因代码#65(达到最大EPS承载数目),以指示UE已达到其用于4G的最大EPS承载数目。此外,ESM拒绝消息也指示最大_承载_数目_4G(MAX_BEARER_NUMBER_4G)。在步骤715中,UE 701决定用于4G的最大EPS承载数目为MAX_BEARER_NUMBER_4G。在步骤716中,系统由4G改变为3G。在一示范例中,系统一经改变,3G网络通过路由区域更新(Routing Area Update,RAU)消息将MAX_BERER_NUMBER_3G发送给UE 701。在步骤717中,UE 701决定用于3G的最大承载数目如网络明确指示的那样,为MAX_BERER_NUMBER_3G。在另一实施例中,最大承载数目可包含在合适的NAS消息中,其中合适的NAS消息包括MM/EMM RAU/跟踪区域更新(Tacking Area Update,TAU)服务请求,如可为PDP上下文状态(PDP context status)或EPS承载上下文状态(EPS bearer context status)。
图7B是当系统改变或最大数目改变时通过提供最大_承载_数目(MAX_BEARER_NUMBER)来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步骤731中,UE 721附着(attach)到4G系统。在步骤732中,UE 721通过附着接受(attach accept)从网络接收MAX_BEARER_NUMBER_4G。在步骤733中,UE 721根据MAX_BEARER_NUMBER_4G决定4G系统中的最大承载数目。在步骤734中,系统从4G改变为3G。在一示范例中,系统一经改变,3G网络通过RAU消息将MAX_BEARER_NUMBER_3G发送给UE 721。在步骤735中,UE 721根据MAX_BEARER_NUMBER_3G决定3G系统中的最大承载数目。在步骤736中,3G网络改变MAX_BEARER_NUMBER。在步骤737中,3G网络通过另一RAU消息发送新的MAX_BEARER_NUMBER_3G给UE 721。在步骤738中,UE 721根据新的MAX_BEARER_NUMBER_3G决定3G系统中的最大承载数目。
按照一有利方面,与原因代码(如#65或新的原因代码)有关的最大承载数目可考虑以下因素。首先,与应急(emergency)或附着或其他特别需求有关的用途可被考虑。举例来说,在最大承载数目检查时,不应计算应急用途的承载。在最大承载数目检查时,可不计算附着到LTE网络和其他服务网络进行IMS或多媒体消息服务(Multimedia MessagingService,MMS)的默认承载。在一实施例中,即使已达到最大承载数目,UE仍可发送SM请求建立承载,以用于应急用途或附着到服务网络。第二,最大承载数目应依赖于APN。举例来说,#65或新的原因值可被定义为每APN指示最大承载数目。这可以解决由于具有较低优先级的PDN达到最大承载数目,具有更高优先级的PDN连接被阻止(block)的问题。当#65被用来指示依赖于APN的最大承载数目时,可需要另外的指示。
图8是根据一新颖性方面的从UE角度的达到最大承载数目时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流程图。在步骤801中,在移动通信网络中,UE接收SM拒绝消息。SM拒绝消息包括原因代码,指示已达到最大承载数目。在步骤802中,UE基于SM拒绝消息决定最大承载数目。在步骤803中,UE从网络接收后续SM请求。后续SM请求与参数集合有关。在步骤804中,UE基于SM请求和参数集合更新最大承载数目。在步骤805中,UE接受后续SM请求以建立新的承载。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当系统改变为不同RAT时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流程图。在步骤901中,在移动通信网络中,UE决定第一RAT的第一最大承载数目。在步骤902中,UE决定第二RAT的第二最大承载数目。在步骤903中,UE在第二RAT建立多个激活承载。在步骤904中,UE携带多个激活承载从第二RAT改变为第一RAT。在步骤905中,UE基于多个激活承载和参数集合更新第一最大承载数目。
图10是根据一新颖性方面的从网络角度的达到最大承载数目时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流程图。在步骤1001中,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网络(如由网络控制器)决定最大承载数目的改变情况。最大承载数目是UE采用SM进程建立承载的限制。在步骤1002中,网络决定UE是否已达到最大承载数目。最大承载数目依赖于RAT或APN。在步骤1003中,当满足改变条件时,网络将IE发送给UE。IE包括MAX_BEARER_NUMBER,以明确指示最大承载数目。在一示范例中,当UE达到最大承载数目时,改变条件满足,且IE由SM拒绝消息携带。在另一示范例中,当UE遇到RAT改变时,改变条件满足,且IE由TAU消息或RAU消息携带。
图11是通过提供MAX_BEARER_NUMBER的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流程图。在步骤1101中,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与UE建立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在步骤1102中,基站将IE发送给UE。IE包括MAX_BEARER_NUMBER,以明确指示最大承载数目。在步骤1103中,当UE遇到RAT改变或当前RAT的MAX_BEARER_NUMBER配置已经改变时,基站将更新的MAX_BEARER_NUMBER发送给UE。
本发明虽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以用于指导目的,但是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相应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对上述实施例的各种特征进行变更、润饰和组合。本发明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7)

1.一种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由用户设备接收会话管理拒绝消息,其中该会话管理拒绝消息包括原因代码,指示在现有数目的已建立承载下已达到最大承载数目;
基于该会话管理拒绝消息决定该最大承载数目;
接收该会话管理拒绝消息以及该原因代码后,从该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后续会话管理请求,其中该后续会话管理请求与参数集合有关;
响应于该原因代码,基于该后续会话管理请求和该参数集合更新该最大承载数目,其中该用户设备自行更新依赖于无线电接入技术的该最大承载数目;以及
接受该后续会话管理请求以建立新的承载,并维持该现有数目的已建立承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参数集合包括无线电接入技术、接入点名称以及分组数据网络/分组数据协议类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基于该无线电接入技术更新该最大承载数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接入点名称和该分组数据网络/分组数据协议类型维护不变,用户设备保持该最大承载数目不变。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接入点名称和该分组数据网络/分组数据协议类型改变,该用户设备通过将该最大承载数目加一,来修改该最大承载数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重设该最大承载数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已达到该最大承载数目时,该用户设备发送会话管理请求建立承载,以用于应急用途或附着到服务网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应用与每个接入点名称有关的该最大承载数目。
9.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射频收发机,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接收会话管理拒绝消息,其中该会话管理拒绝消息包括原因代码,指示在现有数目的已建立承载下已达到最大承载数目,其中该用户设备另在接收该会话管理拒绝消息以及该原因代码后,从该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后续会话管理请求,且该后续会话管理请求与参数集合有关;
分组数据网络连接处理电路,用于基于该会话管理拒绝消息决定该最大承载数目,其中该用户设备响应于该原因代码,基于该后续会话管理请求和该参数集合更新该最大承载数目,其中该用户设备自行更新依赖于无线电接入技术的该最大承载数目;以及
承载资源分配电路,用于接受该后续会话管理请求以建立新的承载,并维持该现有数目的已建立承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参数集合包括无线电接入技术、接入点名称以及分组数据网络/分组数据协议类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基于该无线电接入技术更新该最大承载数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若该接入点名称和该分组数据网络/分组数据协议类型维护不变,用户设备保持该最大承载数目不变。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若该接入点名称和该分组数据网络/分组数据协议类型改变,该用户设备通过将该最大承载数目加一,来修改该最大承载数目。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重设该最大承载数目。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已达到该最大承载数目时,该用户设备发送会话管理请求建立承载,以用于应急用途或附着到服务网络。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应用与每个接入点名称有关的该最大承载数目。
17.一种存储器,储存有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在被执行时使得用户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540788.8A 2014-10-17 2015-10-19 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Active CN1102673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65145P 2014-10-17 2014-10-17
US62/065,145 2014-10-17
US14/884,913 2015-10-16
US14/884,913 US10117279B2 (en) 2014-10-17 2015-10-16 Method for maintenance of maximum number of bearers when maximum number of bearers reached
CN201580002493.5A CN105723797B (zh) 2014-10-17 2015-10-19 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
PCT/CN2015/092179 WO2016058558A1 (en) 2014-10-17 2015-10-19 Method for maintenance of maximum number of bearers when maximum number of bearers reached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2493.5A Division CN105723797B (zh) 2014-10-17 2015-10-19 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7362A true CN110267362A (zh) 2019-09-20
CN110267362B CN110267362B (zh) 2022-11-04

Family

ID=557461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0788.8A Active CN110267362B (zh) 2014-10-17 2015-10-19 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201580002493.5A Active CN105723797B (zh) 2014-10-17 2015-10-19 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2493.5A Active CN105723797B (zh) 2014-10-17 2015-10-19 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7279B2 (zh)
CN (2) CN110267362B (zh)
WO (1) WO201605855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52648A1 (zh) * 2020-09-09 2022-03-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会话管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31250A (ja) * 2016-12-20 2020-02-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11642030B (zh) 2017-03-16 2022-05-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信息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WO2018170747A1 (zh) * 2017-03-21 2018-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229085B2 (en) * 2017-10-13 2022-01-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771903B (zh) * 2019-01-31 202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会话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1035497A1 (en) * 2019-08-26 2021-03-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User equipment,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the same against maximum number of allowable radio bearers
CN113795019B (zh) * 2021-08-09 2022-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6567780A (zh) * 2022-01-30 2023-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管理方法和核心网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637A (zh) * 2009-07-28 201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管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JP2011182443A (ja) * 2011-04-21 2011-09-15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2984815A (zh) * 2012-12-07 2013-03-2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连接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侧设备及系统
US20140105125A1 (en) * 2012-10-16 2014-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iteria for ue-initiated bearer deactivation when maximum number of active bearers has been reached
WO2014098492A1 (en) * 2012-12-19 2014-06-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earer management
WO2014111510A1 (en) * 2013-01-18 2014-07-24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orting that a maximum number of data contexts is reache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7248B (zh) * 2006-06-23 201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会话业务的网络侧发起承载建立的方法
GB0800767D0 (en) 2008-01-16 2008-02-27 Nec Corp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924633B (zh) 2009-06-15 2012-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点名称约束值的处理方法及认证服务器
US8982838B2 (en) 2011-02-11 2015-03-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handov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2131270A (zh) * 2011-04-28 2011-07-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重建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2595556B (zh) * 2012-02-29 2015-0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会话管理请求消息的传输控制方法和设备
US9451641B2 (en) 2012-03-30 2016-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data service availability
US9084268B2 (en) 2012-04-27 2015-07-14 Apple Inc.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specific termination cause codes in termination requests
US9294213B2 (en) 2012-05-11 2016-03-22 Intel Corporation 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ons for multi priority wireless devices
GB2509975A (en) 2013-01-21 2014-07-23 Nec Corp PDN service rejection
US9660919B2 (en) 2013-01-28 2017-05-23 Apple Inc. Adaptive data connection retry by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091831B2 (en) 2014-06-18 2018-10-02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information for a rejected network connection
US9717044B2 (en) 2013-03-28 2017-07-25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setting attach attempt counter value,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and network control entity using the same
US9661676B2 (en) 2013-12-23 2017-05-23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tricting UE session management procedure retry after network rejection
US10284487B2 (en) * 2014-04-25 2019-05-07 Paypal, Inc. Software load balancer to maximize utilization
KR102198764B1 (ko) 2014-06-30 2021-01-06 애플 인크. 모바일 디바이스가 모바일 네트워크에 대한 요청을 반복하는 것을 방지하는 기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637A (zh) * 2009-07-28 201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管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JP2011182443A (ja) * 2011-04-21 2011-09-15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40105125A1 (en) * 2012-10-16 2014-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iteria for ue-initiated bearer deactivation when maximum number of active bearers has been reached
CN102984815A (zh) * 2012-12-07 2013-03-2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连接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侧设备及系统
WO2014098492A1 (en) * 2012-12-19 2014-06-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earer management
WO2014111510A1 (en) * 2013-01-18 2014-07-24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orting that a maximum number of data contexts is reached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TT DOCOMO: ""S2-120469_23401CR2175REV2_R11_SM-Backoff timer for NW initiated bearer deactivation"", 《3GPP TSG_SA\WG2_ARCH》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52648A1 (zh) * 2020-09-09 2022-03-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会话管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3797A (zh) 2016-06-29
CN105723797B (zh) 2019-07-05
US10117279B2 (en) 2018-10-30
CN110267362B (zh) 2022-11-04
US20160113054A1 (en) 2016-04-21
WO2016058558A1 (en) 2016-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23797B (zh) 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
JP6308279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と方法と装置
CN113767672B (zh) 用于在插入中间会话管理功能之后管理无线通信的移动通信核心网络装置及方法
CN110636475B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0870347B (zh) 网络切换之后返回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US10517121B2 (en)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1742576B (zh) 恢复保留态gbr承载的方法及装置
US10015697B2 (en) Gateway weight factor and load information
CN105723798A (zh) 处理失败分组数据网络建立请求进程的方法
CN102111748B (zh) 本地ip连接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10719613B (zh) 一种建立语音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82017A (zh) 终端、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接入方法
CN103338487B (zh) 一种异系统间重选或切换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4618976A (zh) 一种保持ip地址连续性的方法和设备
JP2018524845A (ja) アクセス方法及び、対応するアクセスノード、端末と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CN103348732B (zh) 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1038154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EP220501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a core network node
CN108307454B (zh) 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7995635B (zh) 网络接入结果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379479A (zh) 一种确定用户标识和通知参数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JP5953171B2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3796156B (zh) 用于处理服务请求的通信网络组件和方法
US2018024220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cessing service network, and base station
CN102065503A (zh) 一种服务网关的选择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0

Address after: Taiwan Hsinchu County Chinese jhubei City, Taiwan five yuan a Street No. 3 Building 7

Patentee after: MEDIATEK Inc.

Address before: Hsinchu Science Industrial Park,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MEDIATEK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