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5555C - 电冰箱 - Google Patents
电冰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45555C CN100545555C CNB2007100847696A CN200710084769A CN100545555C CN 100545555 C CN100545555 C CN 100545555C CN B2007100847696 A CNB2007100847696 A CN B2007100847696A CN 200710084769 A CN200710084769 A CN 200710084769A CN 100545555 C CN100545555 C CN 10054555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refrigerating chamber
- cold air
- gas exhausting
- exhausting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优良的节能性和使用方便性的电冰箱。本发明电冰箱在外箱(11)和内箱(10)之间填充隔热材料而使内部成为隔热空间,作为隔热空间在最上层配置了冷藏室(20);其具备:设置在冷藏室(20)背面的左右两侧并上下延伸的冷气通道(30L、30R),将冷藏室(20)内划分为多个容纳空间的搁板部件(21),跨越多个容纳空间且上下延伸的金属制部件(25),从冷气通道(30)向宽度方向内侧排出冷气的冷气排出口(30a),从冷气通道向上方排出冷气的上部冷气排出口(30b),由此,即使增大两个冷气通道间的间隔也能实现冷藏室(20)内的温度均匀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冰箱。
背景技术
在最上层配置冷藏室的电冰箱正在广泛普及。此类电冰箱多为三门以上的中~大容量级别的电冰箱,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21554号公报中公开了冷藏室与蔬菜室、冷冻室一同设置在最上层的电冰箱。该专利文献1的电冰箱,具备覆盖冷藏室的背面部分的冷气通道的导热性部件,导热性部件成为冷气通道的一部分而实现冷藏室内的保湿、温度均匀化。此外,作为导热性部件,使用了铝合金或不锈钢等。
冷藏室其前面由转动式隔热门覆盖,在打开门时箱内灯点亮而将冷藏室内照亮。箱内灯配置于冷藏室的背面一侧或顶棚部。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冷藏室的背面部分由导热性部件覆盖,所以箱内灯配置在顶棚部。
在将箱内灯配置在顶棚部的情况下,在冷藏室内在上下设有多个搁板的电冰箱中,如果在上方搁板上放置较多的食品,则箱内灯的光难以照射到冷藏室的下部。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顶棚部的箱内灯在前后具备多个(参照图1),所以可广范围地照亮冷藏室内。
但是,在箱内灯的数量增多时,不仅导致制造工序的增加和成本上升,由于箱内灯自身为发热体,所以将多消耗与其相应消耗量的电能。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导热性部件构成冷气通道的一部分,将导热性部件夹在冷气通道和冷藏室之间,通过冷气通道的冷气所产生的冷热的一部分经导热性部件散发到冷藏室内。该情况下,由于冷气通道内的冷气与冷藏室之间的温度差大,所以在导热性部件的冷藏室一侧的面上出现了凝结水。于是,专利文献1的电冰箱具备指向性的排出部,从指向性排出部的整个区域同时排出冷气。因此,从冷气通道出来后的冷气在冷藏室内沿导热性部件的冷藏室一侧的表面流动,实现了对凝结水的抑制。
通常,在冷藏室的背面一侧具备的冷气通道中具有冷气的排出口,经该冷气的排出口与冷藏室之间连通。该冷气的排出口通常散布在冷气通道的上下范围内,通过使冷气的排出口上下散布而实现冷藏室内温度的均匀化。
因此,产生的顾虑是,即使如专利文献1那样从指向性排出部的整个区域同时排出冷气,导热性部件的没有冷气排出口的部分不能完全消除凝结水。
此外,冷气通道内的冷气在通道内从下方向上方引导。因此,如果使从指向性排出部排出的冷气量过多,虽然导热性部件的抑制凝结作用提高,但冷气的流动方向的改变较大。此时,由于冷气流动的损失增大,所以冷气循环量变少。为确保一定的冷气循环量,则将增加送风机的设置数量,或者使用大型化的送风机,这将容易导致耗电的增加。
这些问题因冷藏室、冷冻室、蔬菜室的配置引起的冷气循环构造的不同而变得明显的不少,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结构,专利文献1中没有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发明任务是实现易于广阔地观看在最上层设置的冷藏室的内部,或者实现冷藏室内的食品保存环境的最优化。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冰箱,它通过解决上述任一问题而实现优良的节能性和使用的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外箱和内箱之间填充隔热材料而使内部成为隔热空间,作为隔热空间在最上层配置了冷藏室的电冰箱中,本发明的电冰箱具备:设置在上述冷藏室的背面的左右两侧并上下延伸的冷气通道,将上述冷藏室内划分为多个容纳空间的搁板部件,位于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上述冷气通道之间、跨越上述多个容纳空间而安装并覆盖照亮上述冷藏室内的箱内灯的透光性的盖部件,安装在上述盖部件上且跨越上述多个容纳空间并上下延伸的金属制部件;上述盖部件具有作为在左右端部不由上述金属制部件覆盖的部分,即向上述冷藏室的深处倾斜的同时跨越上述多个容纳空间而上下延伸的带状部;在上述冷气通道的上述带状部一侧的侧壁上具备冷气排出口。
在上述本发明的电冰箱中,优选的具体方式如下所述。
(1)上述盖部件使用比上述金属制部件导热性差的树脂材料,上述冷气排出口的侧面投影面纳入上述带状部的范围内。
(2)上述盖部件,做成除上述盖部件的上述带状部外的前壁与覆盖上述冷气通道的上述冷藏室侧壁面深度尺寸一致地进行安装。
(3)上述冷气排出口分别在设置于左右两侧的上述冷气通道中设置了多个,除上述冷气排出口外,在各上述冷气通道中具备从上述冷气通道的上方向上述冷藏室排出冷气的上部冷气排出口,该上部冷气排出口位于比安装于上述冷藏室的搁板部件中最上层的搁板部件更靠上方之处。
(4)使从上述上部冷气排出口排出的冷气量比从多个上述冷气排出口排出的冷气量的总和大。
此外,本发明的电冰箱的第二种结构是,在外箱和内箱之间填充隔热材料而使内部成为隔热空间,作为隔热空间在最上层配置了冷藏室的电冰箱中,具备:设置在上述冷藏室的背面的左右两侧并上下延伸、由冷却器生成的冷气通过的冷气通道,将上述冷藏室内划分为多个容纳空间的搁板部件,跨越上述多个容纳空间且上下延伸的金属制部件,从上述冷气通道向上述容纳空间排出冷气的冷气排出口,与上述冷气排出口不同另外设置的从上述冷气通道的上部排出冷气的上部冷气排出口,在上述冷藏室的背面配置于比上述冷气排出口及上述上部冷气排出口更靠下方的、用于使冷却了上述冷藏室后的冷气向上述冷却器返回的冷气返回口;倾斜地构成上述冷藏室的顶面,使其面前一侧较高,并使从上述上部冷气排出口排出的冷气量的总和比从上述冷气排出口排出的冷气量的总和大。
再有,本发明的电冰箱的第三种结构是,在外箱和内箱之间填充隔热材料而使内部成为隔热空间,作为隔热空间在最上层配置了冷藏室,以与该冷藏室夹住隔热分隔壁的方式配置了冷冻室的电冰箱中,具备:设置在上述冷冻室的后方、产生向上述冷藏室和上述冷冻室输送的冷气的冷却器,设置在上述冷藏室的背面的左右两侧并上下延伸、由上述冷却器生成的冷气通过的冷气通道,将上述冷藏室内划分为多个容纳空间的搁板部件,跨越上述多个容纳空间且上下延伸的金属制部件,从上述冷气通道向上述容纳空间排出冷气的冷气排出口,与上述冷气排出口不同而另外设置的、从上述冷气通道的上部排出冷气的上部冷气排出口,在上述冷藏室的背面配置于比上述冷气排出口及上述上部冷气排出口更靠下方之处且比上述隔热分隔壁更靠上方之处的、用于使冷却了上述冷藏室后的冷气向上述冷却器返回的冷气返回口;倾斜地构成上述冷藏室的顶面,使其面前一侧较高,并使从上述上部冷气排出口排出的冷气量的总和比从上述冷气排出口排出的冷气量的总和大。
在具备上述本发明的第二种结构或第三种结构的电冰箱中,使上述冷藏室的背面部的宽度尺寸为上述冷气通道的宽度尺寸的和的6倍以上;使来自上述上部冷气排出口的冷气的排出量的总和为来自上述冷气排出口的冷气的排出量总和的1.5倍以上。
此时,上述冷藏室的背面部的宽度尺寸在直到上述冷气通道的宽度尺寸的和的至少10倍以内的范围都可以确认冷藏室的冷却效果。
另外,在具备上述本发明的第二种结构或第三种结构的电冰箱中,使上述冷气通道间的宽度为300mm以上,使上述金属制部件的左右宽度为300mm或其以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冰箱,可提供节能性优良且使用方便的优良电冰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冰箱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冷藏室的内部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盖部件和金属制部件的安装构造的图。
图4是在盖部件上安装金属制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冷藏室的冷气循环构造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冰箱的冷却构造的剖视图。
图中:
1-电冰箱,10-内箱,11-外箱,20-冷藏室,21-搁板部件,
22-箱内灯,23-背面部件,24-盖部件,24M-凸形状部,
24L及24R-带状部,25-金属制部件,30L及30R-冷气通道,
30a-冷气排出口,30b-上部冷气排出口,31-空间,32-冷气吸入口,
33-隔热分隔壁,34-冷却器,35-送风机,36-冷却器室,
37-控制基板,38-冷藏室温度传感器,40-冷冻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冰箱的外观立体图。电冰箱1在最上层配置冷藏室,其前面开口部由转动式的冷藏室门2关闭。冷藏室门2,虽然在图1中为所谓的对开式的左右门,但也可成做成由一个门体覆盖的结构。
在冷藏室的下部左右并排设置了由拉出式的门3、4关闭的制冰室和温度切换室。在制冰室内设置未图示的自动制冰装置,冰储存在配置于制冰皿下部的储冰容器中。而且,可以通过拉出制冰室门3而将储冰容器一同拉出而取出冰。与制冰室相邻设置的储藏室不必一定是温度切换室,也可以是冷冻室。
再有,在下部配置冷冻室,其前面开口部由拉出式的冷冻室门5覆盖。冷冻室内设置未图示的冷冻室容器,通过拉出冷冻室门5可拉出冷冻室容器。因此,电冰箱的使用者可容易地取出内部的食品。
而且,在最下层配置蔬菜室。蔬菜室为与冷藏室一样的冷藏温度区域的储藏室,前面开口部由拉出式的蔬菜室门6覆盖。蔬菜室内部设有未图示的蔬菜室容器,并与蔬菜室门6一同拉出。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室的内部结构的图,图2(a)是省略冷藏室门2表示的主视图,图2(b)是沿图2(a)的A-A线的剖视图,图2(c)是沿图2(a)的B-B线的剖视图。
冷藏室20为将隔热材料填充在构成冷藏室20内壁的内箱10(由图2(c)中标记10表示)和作为电冰箱1的外壳的外箱11(由图2(a)中标记11表示)之间的隔热空间。
在冷藏室20的内部,上下设置了多个食品放置用的搁板部件21。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状的搁板部件21a、21b上下设置,在其下部,设有可翻倒使用的搁板部件21c。该搁板部件21c左右配置多个(标记21c1、21c2),能够有效地利用食品容纳空间。再有,在下部设置的搁板部件21d的下侧空间中,设置了用于贮存向未图示的自动制冰装置内的制冰皿供给水的供水箱26、可整理容纳小件食品的拉出托盘27及成为所谓的冰温室的拉出托盘28。这样,冷藏室20的内部,通过由搁板部件21和拉出托盘27、28等的划分,而实现了食品容纳性的提高。
在冷藏室20里侧的内箱10面上,设置了箱内灯22。在本实施方式中,箱内灯22以发光部从插座部向下方垂下的方式安装。来自插座部的布线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连接,以在冷藏室门2打开时箱内灯22点亮的方式控制。
在冷藏室20的背面安装了至少将除去箱内灯22前面以外的部分覆盖的板状的背面部件23。在该背面部件23和内箱10面之间形成了冷气通道30。本实施方式的冷气通道做成在冷藏室20的左右两侧分叉为左侧冷气通道30L和右侧冷气通道30R的结构。
背面部件23可使用白色材料,即使在使用上色部件的情况下,也以淡色材料为宜。再有,对于内箱10也同样。其原因将于后述。
这些冷气通道30L、30R,将深处一侧的通道壁面作为内箱10的内壁面,将面前一侧的通道壁面作为背面部件23的里侧的后壁面,并通过将背面部件23安装在冷藏室20的背面而形成冷气通道30。在冷气通道30内,由未图示的冷却器产生的冷气被送风机送至延伸到冷藏室20背面位置的冷气通道30,并经冷气排出口30a、30b向冷藏室20排出。送到冷藏室20的冷气在将冷藏室20内的食品冷却后,再次返回到冷却器。
再有,冷却器与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一同构成冷冻循环,通过制冷剂在冷却器内部蒸发而吸取周围的热来产生冷气。因此,通过检测冷藏室20内或冷冻室内的温度并控制压缩机运转的ON/OFF控制或压缩机的转数,可将各储藏室保持在设定温度。
在冷藏室20背面的两个冷气通道30L、30R的中央侧,安装了箱内灯22。该箱内灯22由透光性的盖部件24覆盖。因此,食品不会碰到箱内灯22。此外,由于盖部件24为透光性部件,所以箱内灯22的光可照亮冷藏室20内。虽然盖部件24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但透明树脂材料较理想。
箱内灯22的安装高度为比安装于最上层的搁板部件21a更靠上方,并从背面一侧广阔地照亮冷藏室20内。盖部件24在覆盖箱内灯22的同时,超越搁板部件21a而向下方延伸,配置成跨越由搁板部件21a、21b所划分的食品容纳空间。
盖部件24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箱内灯22的安装部分的前面设置凸出在冷藏室20的容纳空间一侧的凸形状部24M。由于箱内灯22在冷藏室20背面安装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位,所以凸形状部24M也设置于盖部件24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部件24还由金属制部件25覆盖。但是,不是将盖部件24的整个面覆盖,而是除一部分外进行覆盖。具体地,至少凸形状部24M和盖部件24的左右两侧的带状端部露出到冷藏室20一侧。因此,在金属制部件25的左右两外侧,形成了跨越搁板部件21而上下延伸的带状部24L、24R。金属制部件25,从加工性和容易得到来看,铝材较合适。
如图2(c)所示,该带状部24L、24R接近左右冷气通道30L、30R。虽然盖部件24如上述那样具备凸形状部24M,但除此之外的部分不是完全的平面形状,带状部24L、24R的部分向背面一侧倾斜。因此,在安装盖部件24时,在该盖部件24的里侧形成了空间31。即,该空间31其前侧的壁面成为盖部件24的里面。空间31深处一侧的壁面,其安装有背面部件23的部分是背面部件23的冷藏室20一侧的面,其未安装有背面部件23的部分成为内箱10面。
左右冷气通道30L、30R的进深尺寸,在安装金属制部件25的高度范围内,比含有带状部24L、24R的盖部件24的进深尺寸(但是,除去凸形状部24M以外)大。此外,除凸形状部24M外的部分中,在安装金属制部件25的高度范围内,使盖部件24的前壁与覆盖冷气通道30的背面部件23表侧的壁面在进深方向的位置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冷气通道30向盖部件24一侧而设有冷气排出口30a(参照图2(c))。因此,从冷气通道30(30L、30R)向冷藏室20排出的冷气向盖部件24的带状部24(24L、24R)吹出,而后,由于带状部24L、24R的形状,而向冷藏室20的前方引导。
盖部件24使用(透光性的)树脂材料,由于是导热性比铝材等金属制部件25差的材料,所以即使是排出的冷气直接吹到的部分也难以产生凝结。其结果,由于不将冷气直接吹送到金属制部件25上,所以可抑制金属制部件25的凝结。
再有,冷气通道30L、30R的冷气排出口不只是与带状部24L、24R相对的冷气排出口30a。即,还具有超过安装金属制部件25的高度范围,从冷气通道30L、30R的上方向冷藏室20内排出的上部冷气排出口30b。
冷气排出口30a,在冷气通道30L、30R的每个中,与由搁板部件21划分的容纳空间相应地设置了多个。在该实施方式中,将从上部冷气排出口30b排出的冷气的排出量设定为比从在各冷气通道30L、30R上设置的多个冷气排出口30a排出的冷气的全部排出量多,在抑制金属制部件25的凝结的同时,还减少了冷气在循环路径中流动的损失。因此,可做成不会导致送风机的大功率化或送风机设置数量的增加,且节能优良的电冰箱。对于该冷气循环的构造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此外,由于金属制部件25跨越由多个搁板部件21划分的各容纳空间而上下延伸,所以可减小各容纳空间的温度偏差且实现冷藏室20内的温度均匀化。即使是容纳食品特别多,产生了从冷气排出口吹出的冷气难以到达的部分,由于左右冷气排出口30a设置在倾斜的带状部24L、24R和冷气通道30的侧壁之间的空间中,所以冷气排出口30a自身几乎不会被封闭,从而可期望经金属制部件25的冷热传导。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带状部24L、24R跨越搁板部件21而上下延伸,所以即使食品容纳于带状部24L、24R的前侧,由冷气通道30的侧壁所包围的截面大体三角形的管道状空间也上下连通。该空间成为冷气的排出空间。因此,从冷气排出口30a排出的冷气必定被导向冷藏室20内的空间。此外,由于金属制部件25位于该管道状空间的附近,所以可有效地进行冷热的传导。
图3是表示盖部件24和金属制部件25向冷藏室20的安装结构图。如图所示,在背面部件23安装在冷藏室20的背面之后,在将金属制部件25安装在盖部件24上的状态下,安装在冷藏室20的背面(参照图中箭头)。此时,凸形状部24M位于箱内灯22的前面一侧,通过背面部件23来安装盖部件24,使盖部件24位于处于冷藏室20左右两侧的冷气通道30之间。
如上所述,盖部件24的两侧向里侧一边倾斜,且在金属制部件25的两肋上形成了上下延伸的带状部24L、24R。因此,在安装盖部件24时,在与背面部件23的前方表面或内箱10面之间形成空间31(参照图2)。
如图2(b)所示,在冷藏室20的背面部中,在被两侧冷气通道30L、30R夹住的部分设置了空间31。该空间31由冷藏室20的容纳空间和盖部件24包围而成。在空间31的上部,具体地,在比安装于冷藏室20内的最上层的搁板部件21a高的位置处,将箱内灯22设置为发光部向下。凸形状部24M位于箱内灯22的前方,在该部分,确保空间31的进深尺寸较大。
虽然在至少除去盖部件24的凸形状部24M及左右带状部24L、24R的部分处安装了金属制部件25,但由于位于箱内灯22前方地凸形状部24M没有被金属制部件25覆盖,所以箱内灯22的光透过透光性的盖部件24而照射到冷藏室20内。因此,使用者易于观察冷藏室20内。凸形状部24M的凸尺寸与搁板部件21的后端相比还到达前方,且可广阔地向冷藏室20内照射。
如图4所示,盖部件24的空间31侧的面形成了左右延伸的槽。而且,该槽上下排列多个。因此,在用箱内灯22照射盖部件24时,槽部分出现左右的线状光纹,该光纹自身成为一种光源,并照射箱内。再有,在该实施方式中,虽将槽做成左右延伸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上下延伸的槽。如图4所示,盖部件24的里面由多个平面或多个曲面构成,只要做成将角部设在各面的边界的结构即可。
另一方面,由于金属制部件25是遮光性部件,所以不会从被金属制部件25覆盖的部分照射光,但由于凸形状部24M从金属制部件25突出到前方,所以由盖部件24上出现的光源来照射金属制部件25,以确保冷藏室20内的亮度。
在箱内灯22发光时,不仅是冷藏室20内,光也辐射状地照射到空间31内。空间31是由盖部件24的里侧面和内箱10面或背面部件23面所包围的空间。如上所述,由于内箱10面及背面部件23使用白色或淡色树脂材料,所以可抑制空间31内的光的吸收,并可使光在空间31内反射而传播到远离作为光源的箱内灯22的位置。
盖部件24中,虽然光不会从被金属制部件25覆盖的部分照射到冷藏室20一侧,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制部件25使用铝材,透过了盖部件24的光由金属制部件25的里面反射,使光传播到空间31内。
盖部件24上设置了上下延伸的带状部24L、24R。由于该带状部24L、24R向后方一侧倾斜地形成,所以易于将空间31内的光导向冷藏室20内。因此,在箱内灯22点亮时,在比左右的冷气通道30L、30R更靠内侧的位置,出现上下延伸的光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光易于传播,由于由白色材料或淡色材料或者以金属制部件(通过透光性部件)覆盖而形成空间31,所以可使光传播到例如箱内灯22死角的位置,并可跨越由搁板部件21划分的多个容纳空间而使光带出现。
即,该光带,从比最上层的搁板部件21a更靠上方的位置的箱内灯22到由下方的搁板部件21b、21c或21d所划分的容纳空间附近都由光带照亮冷藏室20内。
设置在盖部件24的空间31一侧的面上左右延伸的槽,也设置在带状部24L、24R上。因此,带状部24L、24R,不单透过来自箱内灯22的光,而且通过槽而使出现光纹,通过该光纹自身起的光源的作用而能广阔地照射冷藏室20内。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箱内灯22做成发光部从插座部向正下方垂下的构造,在空间31内,尽可能排除从发光部在下侧遮光的物品。
因此,即使在做成背面具有金属制部件25的结构的情况下,也不必设置多个箱内灯,且通过单个箱内灯,就能明亮地照亮冷藏室内。
再有,该光带是通过空间31及构成该空间的各部件而出现的,即使冷藏室20内储存很多食品,也不会被食品遮挡,从而可使冷藏室20内总是保持明亮。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设置凸形状部24M,由于可确保箱内灯22的设置空间较大,所以可安装多个箱内灯。通过与上述结构相吻合地实施,可进一步将冷藏室20内照得更明亮。
其次,使用图5说明有关冷藏室20的冷却。图5是表示冷藏室20的冷气循环构造的图。如图2所示,由冷却器生成的冷气通过冷气通道30L、30R而吹向冷藏室20。即,具备对由搁板部件21划分的各空间排出冷气的冷气排出口30a以及在作为冷气通道30L、30R的冷气行进方向的上方开口的上部冷气排出口30b,通过从这些排出口供给冷气,而使冷藏室20冷却。
冷气排出口30a和上部冷气排出口30b的冷气排出量,已如上所述,以使来自上部冷气排出口30b的冷气供给量较大的方式来确定开口面积。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冰箱中,具备六个冷气排出口30a和两个上部冷气排出口30b。因此,若将从一个冷气排出口30a在每单位时间排出的冷气的风量设为q,并将从一个上部冷气排出口30b在每单位时间排出的冷气的风量设为Q时(参照图5(b)),则以满足“2Q>6q”的关系的方式确定各排出口的开口面积。
采用该结构的作用效果如下。近年来,存在实现电冰箱的容纳容积的增大,同时冷藏室20的容纳容积也增大的倾向。在冷却具有大容纳容积的储藏室的情况下,要求由冷却器产生的冷气的低温化或供给的冷气量的增大化。因此,在冷冻循环的高效率化的同时,也需要送风机的大型化。但是,由于送风机的大型化成为节能性下降的原因,所以期望使用尽可能小型的送风机。
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冷藏室的大容量化,要求使冷却构造小型化,且减小不成为容纳空间的部分。但是,在作为冷藏室背面的冷气供给部分的冷气通道也小型化时,将产生通风阻力增大之类的相反问题。例如,为实现冷藏室20的大容量化,需要加大图5(a)所示的冷藏室20的背面部的宽度尺寸W1,而减小冷气通道30L、30R的宽度尺寸W2。即,当设宽度尺寸比为W时,所谓实现冷藏室20的大容量化就是指W(=W1/2W2)的值增大(系数“2”是由于在冷藏室20的背面具备两个冷气通道)。
这里,设冷气排出口30a及上部冷气排出口30b两者为相同尺寸的开口,将W1尺寸固定为580mm,将测定了W2尺寸为70mm时的冷藏室20内的冷却状况的情况(尺寸系数W=4.1)和测定了W2尺寸为30mm时的冷藏室20内的冷却状况的情况(尺寸系数W=9.7)进行比较。其结果,可知后者的情况冷却能力差。此外,从该研究可知,尺寸系数W越大,则冷藏室20内的温度不均匀越大。
使用图6说明其原因。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冰箱1的冷却结构的剖视图。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冰箱1的构造为,在上部具备冷藏室20,其前面开口部由冷藏室门2封闭。此外,做成在冷藏室20的下部配置冷冻室40的所谓中间制冷器构造的电冰箱。因此,冷藏室20和冷冻室40之间由隔热分隔壁33a分隔,而实现了两室的隔热。此外,蔬菜室位于最下层,并将前面由蔬菜室门6覆盖。通过蔬菜室和冷冻室40之间也由隔热分隔壁33b分隔,而将两室隔热。
位于冷藏室20和蔬菜室之间的冷冻室40由上层和下层的冷冻室构成,且分别由门覆盖。冷却器室36位于冷冻室40的背面,在该冷却器室36内,配置了产生冷气的冷却器34和将冷却器34所产生的冷气送往各储藏室的送风机35。这些冷却器34及送风机35配置成容纳于隔热分隔壁33a、33b之间。即,冷却器34及送风机35容纳于冷冻室40的背面投影面内,从送风机35送往冷藏室20的冷气经未图示的气门送往冷气通道30。
另一方面,将冷藏室20冷却后的冷气从在冷藏室20的背面设置的冷气吸入口32经过未图示的冷气返回通道而返回冷却器室36,采用这种结构形成了冷气循环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电冰箱1,由于在冷藏室20的下部配置冷冻室40,且两室由隔热分隔壁33a隔热,所以做成从冷藏室20背面排出的冷气在将冷藏室20内冷却后到达在冷藏室20的背面具备的冷气吸入口32的结构。
为使冷却了冷藏室20内之后的冷气返回冷却器室36,冷气吸入口32位于比冷气排出口30a及上部冷气排出口30b中任一个排出口靠下方的位置。但是,由于冷气吸入口32与冷气排出口30a、30b同样地位于冷藏室20的背面,所以如图6的虚线箭头所示,排出冷气不会到达冷藏室20的前方,存在产生短路的顾虑。特别地,随着冷藏室20的大容量化,存在短路现象变显著的情况。
再有,冷气通道30L、30R的尺寸,若相对于冷藏室20的尺寸较小时,存在确保风量变困难之类的问题。此时,冷藏室20内产生供给冷气的部分和冷气没有到达的部分,冷藏室20内产生温度不均。
为减少这种温度不均而实现冷藏室20内的温度均匀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所谓中间制冷器结构的电冰箱,采用以下的结构。
首先,为实现图6的实线箭头所示的冷气的流动,且可以冷却整个冷藏室20,如上所述,将从上部冷气排出口30b排出的冷气的排出量设定为比从在各冷气通道30L、30R上设置的多个冷气排出口30a排出的冷气的全部排出量多。由于在冷气通道30L、30R内行进的冷气的方向与从上部冷气排出口30b向冷藏室20排出冷气的方向接近,所以这种结构起到了减小循环路径的流动损失的效果。因此,可实现冷却效率的提高。
此外,从对冷气排出口30a和上部冷气排出口30b的冷气排出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的结果可知,即使在尺寸系数W超过6.0的情况下,在一定情况下也可发挥抑制温度不均的效果。
即,评价来自冷气排出口30a的冷气量和来自上部冷气排出口30b的冷气量的关系,从冷气量和风速的关系可知,通过使从上部冷气排出量30b排出的冷气的量为从冷气排出口30a排出的冷气量的1.5倍以上,即成为2Q>9q,可减小冷藏室20内的温度不均。
例如,在使冷气排出口30a的开口为50mm×5mm,而使上部冷气排出口30b的开口为30mm×10mm的情况下,当由送风机35从位于冷冻室40背面的冷却器室36供给冷气时,发挥了温度均匀化的效果。
具体地,在使送风机35以预定转数旋转的情况下,相对于从冷气排出口30a排出的冷气的风速为0.5m/s,从上部冷气排出口30b排出的冷气的风速为2.0m/s。这是因为,相对于冷气排出口30a向冷藏室20的宽度方向内侧排出冷气,由于上部冷气排出口30b向与冷气通道内的冷气行进方向接近的方向吹送冷气,所以通风阻力变小。因此,从两个上部冷气排出口30b排出的冷气量的合计2Q为1200mm2·m/s,而从六个冷气排出口30a排出的冷气量的合计6q为750mm2·m/s。
此时,由于从上部冷气排出口30b排出的冷气获得了足够的风速,所以可以到达安装于冷藏室门2上的口袋容纳容器,可将冷藏室整体冷却。即,不是像图6所示的虚线箭头那样而是像实线箭头那样向冷藏室20内供给从上部冷气排出口30b排出的冷气,也可以充分地冷却容纳于口袋容纳容器中的食品。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冰箱中,将控制电冰箱各部分的控制基板37配置在主体框架的顶面后方,将冷藏室20的顶棚面做成其开口前侧一方增高的结构。因此,来自上部冷气排出口30b的冷气易于流向前方,而实现冷藏室20整体的冷却。
虽然向由搁板部件划分的各容纳空间供给从冷气排出口30a排出的冷气,但如上所述,通过冷气通道30内的冷气的一半以上从上部冷气排出口30b排往冷藏室20,由于该冷气的大部分向冷藏室20的前侧供给,所以向冷藏室20背面一侧供给的冷气量将变少。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侧的冷气通道30L和右侧的冷气通道30R之间的背面具备金属制部件25,冷气排出口30a做成向冷藏室的宽度方向内侧排出冷气的结构。此外,采用了将从冷气排出口30a排出的冷气向冷藏室20的前方导引之类的盖部件24的形状。
通过具备金属制部件25,从其导热率的高度确保了冷藏室20背面一侧的冷却能力,而且,还可以使由搁板部件划分的各容纳空间的温度均匀化。即,通过具备金属制部件25,即使增大左侧冷气通道30L和右侧冷气通道30R之间的距离,也可实现各容纳空间的温度均匀化。
具体地,可使两冷气通道间的距离为300mm以上,至少到达400mm,作为冷藏室可以充分地冷却得到了验证。即,在冷藏室20的宽度尺寸增大的情况下,两冷气通道间的距离变大。此时,可产生的问题是,与冷气通道30L、30R的宽度尺寸无关,冷气不能到达宽度大的冷藏室内的中央部分。于是,在对两冷气通道间的距离进行研究时,明确了使用上述实施方式的冷气排出口30a及30b以及金属制部件25的结果,即使令冷气通道间的距离为300mm以上也能充分地进行冷藏室的冷却。
换言之,即使在左侧冷气通道30L和右侧冷气通道30R之间设置了300mm以上的间隔,通过在两冷气通道之间配置金属制部件25,也可实现冷藏室的温度均匀化和冷却。金属制部件25,关于上下,以跨越由搁板部件21划分的上下容纳空间的方式配置,关于左右,可使用具有300mm或其以上宽度的部件。
再有,本实施方式的情况,由于盖部件24的带状部24L、24R位于冷气通道30L、30R的宽度方向内侧,所以金属制部件25的左右宽度比两冷气通道间的距离小。
这里,对在上述的尺寸系数W=4.1的构造中没有设置金属制部件25的情况和在尺寸系数9.7的构造中配置了金属制部件25的情况进行比较。图1表示了在同一条件下测定图5(b)所示的各容纳空间20a~20c的温度的结果在。再有,将W=9.7时的两冷气通道间的距离设为380mm。
这样,冷藏室20的容纳容积增大,即使在超过W=6.0的情况下,通过具备金属制部件25,可实现冷藏室20内的温度均匀化。而且,根据表1的研究可知,直到W=10左右都可充分地冷却。此外,采用这些结构,还可降低冷藏室20的平均温度,可提高节能性。
表1
W=4.1没有金属制部件 | W=9.7有金属制部件 | |
容纳空间20a | 1.8℃ | 2.3℃ |
容纳空间20b | 2.2℃ | 2.8℃ |
容纳空间20c | 3.8℃ | 2.6℃ |
冷藏室平均 | 3.1℃ | 2.7℃ |
传感器检测值 | 3.6℃ | 3.3℃ |
另外,随着冷藏室20的温度均匀化,可抑制安装于冷藏室20内的冷藏室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和冷藏室20的实际平均温度的误差,可制成节能性优良的结构。实际上,如图5(b)所示,在将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8安装于位于容纳空间20c下的容纳空间中的情况下,虽然微小,但却可减小平均温度和检测值的差异。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冰箱,可提供节能性优良且使用方便的优良电冰箱。
Claims (5)
1.一种电冰箱,在外箱和内箱之间填充隔热材料而使内部成为隔热空间,作为隔热空间在最上层配置了冷藏室,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置在上述冷藏室的背面的左右两侧并上下延伸的冷气通道,将上述冷藏室内划分为多个容纳空间的搁板部件,位于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上述冷气通道之间、跨越上述多个容纳空间而安装并覆盖照亮上述冷藏室内的箱内灯的透光性的盖部件,安装在上述盖部件上且跨越上述多个容纳空间并上下延伸的金属制部件;
上述盖部件具有作为在左右端部不由上述金属制部件覆盖的部分,即向上述冷藏室的深处倾斜的同时跨越上述多个容纳空间而上下延伸的带状部;
在上述冷气通道的上述带状部一侧的侧壁上具备冷气排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部件使用比上述金属制部件导热性差的树脂材料,上述冷气排出口的侧面投影面纳入上述带状部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部件的除上述带状部外的前壁与覆盖上述冷气通道的上述冷藏室侧壁面深度尺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气排出口分别在设置于左右两侧的上述冷气通道中设置了多个,除上述冷气排出口外,在各上述冷气通道中具备从上述冷气通道的上方向上述冷藏室排出冷气的上部冷气排出口,该上部冷气排出口位于比安装于上述冷藏室的搁板部件中最上层的搁板部件更靠上方之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使从上述上部冷气排出口排出的冷气量的总和比从除了上述上部冷气排出口外的多个上述冷气排出口排出的冷气量的总和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37143 | 2006-09-01 | ||
JP2006237143A JP4654169B2 (ja) | 2006-09-01 | 2006-09-01 | 冷蔵庫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1699982A Division CN101382373A (zh) | 2006-09-01 | 2007-02-28 | 电冰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35523A CN101135523A (zh) | 2008-03-05 |
CN100545555C true CN100545555C (zh) | 2009-09-30 |
Family
ID=3915974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8476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5555C (zh) | 2006-09-01 | 2007-02-28 | 电冰箱 |
CNA2008101699982A Pending CN101382373A (zh) | 2006-09-01 | 2007-02-28 | 电冰箱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1699982A Pending CN101382373A (zh) | 2006-09-01 | 2007-02-28 | 电冰箱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654169B2 (zh) |
CN (2) | CN100545555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95663B2 (ja) * | 2008-03-19 | 2011-06-08 |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CN101793453A (zh) * | 2010-03-10 | 2010-08-04 | 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 | 冰箱的风道装置及冰箱 |
CN107062764B (zh) * | 2017-01-09 | 2020-09-04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及其风道组件 |
JP6936651B2 (ja) * | 2017-08-03 | 2021-09-22 |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CN107726695A (zh) * | 2017-09-16 | 2018-02-23 | 成都米士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内置门的防串味冰箱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89832A (ja) * | 1996-09-13 | 1998-04-10 | Toshiba Corp | 冷蔵庫 |
JP3707963B2 (ja) * | 1999-08-31 | 2005-10-1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JP2001289552A (ja) * | 2000-04-10 | 2001-10-1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冷蔵庫 |
JP2006189179A (ja) * | 2005-01-04 | 2006-07-20 |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 冷蔵庫 |
-
2006
- 2006-09-01 JP JP2006237143A patent/JP465416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2-28 CN CNB2007100847696A patent/CN10054555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2-28 CN CNA2008101699982A patent/CN101382373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057901A (ja) | 2008-03-13 |
CN101382373A (zh) | 2009-03-11 |
JP4654169B2 (ja) | 2011-03-16 |
CN101135523A (zh) | 2008-03-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49991B (zh) | 冷藏库 | |
CN109764598A (zh) | 一种冰箱 | |
CN100545555C (zh) | 电冰箱 | |
CN101487653B (zh) | 冰箱 | |
CN101131276A (zh) | 一种冰箱储藏室冷气的供给装置 | |
JP4562763B2 (ja) | 冷蔵庫 | |
CN104930784B (zh) | 冰箱 | |
CN209893753U (zh) | 加热丝置于蒸发器中部的冰箱 | |
CN219199638U (zh) | 冷藏冷冻装置 | |
CN218884380U (zh) | 冰箱 | |
CN101821569B (zh) | 冰箱 | |
JP4033888B2 (ja) | 冷蔵庫 | |
EP2593734B1 (en) | No-frost refrigerator | |
JP6145643B2 (ja) | 冷蔵庫 | |
CN106766582B (zh) | 一种冰箱 | |
JP4654168B2 (ja) | 冷蔵庫 | |
JP2005090924A (ja) | 冷蔵庫 | |
JP3657184B2 (ja) | 冷蔵庫 | |
CN201047692Y (zh) | 冰箱 | |
JP4111942B2 (ja) | 冷蔵庫 | |
JP2001194047A (ja) | 冷蔵庫 | |
WO2012007807A2 (en) | Lighting system for refrigerators | |
JP2021009019A (ja) | 冷蔵庫 | |
JP6955348B2 (ja) | 冷蔵庫 | |
CN211012089U (zh) | 一种恒温冷藏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602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