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4144C - 包括导线束及其保持架的导线束组和制造该导线束组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括导线束及其保持架的导线束组和制造该导线束组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44144C
CN100544144C CNB200310121520XA CN200310121520A CN100544144C CN 100544144 C CN100544144 C CN 100544144C CN B200310121520X A CNB200310121520X A CN B200310121520XA CN 200310121520 A CN200310121520 A CN 200310121520A CN 100544144 C CN100544144 C CN 10054414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ody
bundle
bundle conductor
heart yearn
re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215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10809A (zh
Inventor
集贝雅彦
池羽宏
丸山茂
上野雄一郎
小林重实
土田幸二
吉浦光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3677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5441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722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10245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10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0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414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414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保护性保持架(H1),用于将导线束(W)的导线束部(Wp)固定在如内燃机或车体的物体上,包括保持架体(H1a)和保持架盖(H1b),保持架体用于容置包括支导线束部的导线束部,保持架盖连接保持架体,以便覆盖导线束部(Wp)。保持架体具有出口部(E)和导向装置,出口部用于固定芯线组(2)上的延伸到保持架体外部的部分,导向装置用于引导非捆扎芯线组(2),并包括第一导向销(67a、67a1、67a2),用于使非捆扎芯线组分叉以形成支导线束部(Wc)。保持架盖连接保持架体从而覆盖形成支导线束部的非捆扎导线组。能以高生产率生产导线束组,该导线束组包括导线束(W)和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

Description

包括导线束及其保持架的导线束组和制造该导线束组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导线束和将导线束固定在物体上的保护性保持架的导线束组,并且涉及一种制造包括导线束和保护性保持架的导线束组的方法。保护性保持架将导线束固持在物体上,如汽车的内燃机或车体上。
背景技术
如日本专利JP3139331说明书第[0003]、[0022]至[0030]段所述,保护性保持架(保护器)用于将导线束固持在物体上,如车体上。保护性保持架包括T形下盖和固定在下盖上以便封闭下盖的开口侧的上盖。导线束中被固持在在保护性保持架中的部分用带子捆扎在一起以便构成分支导线。导线束的干导线束部分沿保护性保持架的纵向部分延伸,从干导线束部分分叉的支导线部沿保护性保持架的横向部分延伸。
通常采用下述普通方法制造固定在这种保护性保持架中的普通导线束。
通过卷边工艺在分别被切成预定长度的每根导线的相对端上附加卷曲接线端(crimp terminal)。接着,多根导线的相对端部连接于连接器,以形成子组件,这些导线具有连接于其相对端的卷曲接线端。接着,子组件的导线在设有各种夹具的导线成形夹具模上延伸,这些夹具包括导线支承夹具和连接器支承夹具,大体呈使导线得以在保护性保持架中延伸的形状,接着,用带子和缠绕件将由此延伸的导线捆扎以形成导线束。从导线成形夹具模上卸下导线束并将其放置在固定在保持架保持夹具模上的保护性保持架中。
在该普通导线束中,用带子将在保护性保持架中延伸的支导线束部捆扎。因此,普通方法需要对形成支导线束部进行包覆和捆扎的额外操作。这样的额外操作是降低导线束生产线的生产率的一个原因。该方法需要效率低的额外操作,该操作用于将导线束从导线成形夹具模转移到固定于保持架保持夹具模上的保护性保持架上,以便制造包括导线束和保护性保持架的导线束组。因此,很难降低制造成本。由于通过用带子捆扎导线而形成的导线束固定在保护性保持架中的操作降低了工作效率或劳动生产率。当导线束部分之间安置得彼此靠近时,难于进行带子的捆扎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性保持架,它能够提高制造导线束组的导线束生产线的生产率,该导线束组包括导线束和在其中固定导线束的保护性保持架。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防止导线束的非捆扎芯线堵塞在保护性保持架的保持架体和保持架盖之间的空间内,从而减小连接于物体之前的保持架体的重量,并且通过为保护性保持架设置导线保持件而方便了导线束在保护性保持架中的安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高制造包括导线束和保护性保持架的导线束组的工作效率。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便于进行以下操作:在保护性保持架中铺设导线束的芯线,用包覆件包覆导线束的芯线部分,并在保护性保持架中设置导线束的芯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线束组,包括:导线束,包括多个基本导线束,基本导线束包括由多根芯线制成的芯线组,芯线具有连接每根所述芯线的至少一端的连接器,所述导线束具有支导线束部;以及保护性保持架,其内部容置导线束的部分以便将导线束固定在物体上,所述保护性保持架包括保持架体和保持架盖,保持架体用于固定包括所述支导线束部的导线束的部分,保持架盖连接保持架体以便覆盖导线束部;其特征在于,每个保持架体具有多个出口部和导向装置,该出口部用于固定由每个保持架体得以延伸到外部的芯线组,导向装置用于引导形成导线束的非捆扎芯线组,该导向装置包括第一导向件,用于使非捆扎芯线组分叉而形成支导线束部,每个保持架盖与每个保持架体连接,从而覆盖形成支导线束部的非捆扎芯线组。
形成支导线束部的非捆扎芯线没有包覆任何包覆件,该支导线束部由干导线束部分出,保持架盖连接保持架体,从而覆盖未被任何包覆件包覆的非捆扎芯线。因此,不必采用用包覆件包覆这些芯线的任何操作。因此不必采用包覆在保护性保持架中延伸的支导线束部的任何操作,从而减少了制造固定在保护性保持架中的导线束的工作量。因此,使制造固定于保护性保持架中的导线束的生产线的生产率提高。
在本发明的保护性保持架中,导向装置可以包括靠近每个保持架体侧壁的端部或角部设置的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用于使非捆扎芯线组的弯曲部与侧壁的端部或角部隔开。
因此,非捆扎芯线的弯曲部由第二导向件引导,与保持架体的侧壁分隔开,从而与保持架体侧壁的端部或角部隔开。因此,当保持架盖连接保持架体时,可以防止非捆扎芯线的弯曲部塞入保持架体和保持架盖支架之间的空间。
在本发明的保护性保持架中,导向装置可包括第三导向件,第三导向件与侧壁相对设置,以便将非捆扎芯线组与侧壁隔开。
因此,与在导向装置不包括第三导向件时的非捆扎芯线待延伸的位置相比,该非捆扎导线束在更远离侧壁内表面的位置延伸。因此,当保持架盖连接保持架体时,可以防止非捆扎芯线的弯曲部塞入保持架体和保持架盖之间的空间。
在本发明的保护性保持架中,可在每个保持架盖连接每个保持架体的状态下,从每个保持架体上卸下所述导向装置。
通过导向装置的引导干导线束的非捆扎芯线能在保持架体中适当地延伸,并且在保持架盖连接保持架体之后,可以从保护性保持架上卸下该导向装置,从而减小了准备安装在物体上的保持架体的重量。
在本发明的保护性保持架中,导线束的芯线组的在每个保持架体的出口部中延伸的部分可被包覆有包覆件,以便形成包覆部,出口部设有用于固定包覆部的固定装置,每个固定装置可包括约束肋和保持凸起,约束肋与包覆部接合以防止包覆部沿芯线组延伸的方向发生位移,保持凸起与包覆部接合而防止包覆部移离约束肋。
因此,干导线束部的芯线在保持架体出口部中延伸的部分被捆扎并包覆有包覆件,以便形成包覆部,和通过固定装置的保持结构可靠地固定了包覆部。因此由保持架体出口部中的保持结构来固定包覆部,从而容易地将具有非捆扎芯线的干导线束部固定在保持架体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导线束组的导线束组制造方法,导线束组包括导线束和保护性保持架,导线束具有支导线束部,保护性保持架中分别固定支导线束部,保护性保持架能够连接到一物体上,并相应地具有保持架体和连接保持架体的保持架盖,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通过使连接器连接形成基本导线束的多根芯线中每根芯线的至少一端,形成多个基本导线束;将保持架体和导线保持夹具放置在夹具模上;在保持架体中延伸多个基本导线束,并通过保持夹具将其固定在夹具模上;采用包覆件对芯线组上通过保持架体的出口部延伸到外部的包覆部分进行包覆,从而形成包覆部;将包覆部固定在保持架体的出口部;以及使保持架盖连接固定在夹具模上的保持架体,从而覆盖支导线束部的非捆扎芯线组。
在上述方法中,可以在夹具模上实现下列步骤:在保持架体的内外部延伸导线束的芯线的步骤、用包覆件包覆芯线的包覆部分以形成包覆部的步骤、将包覆部固定在保持架体出口部中的步骤和使保持架盖连接保持架体的步骤,以便完成导线束的组装。因此,不需要将在导线成形夹具模上形成的导线束转移到保持架保持夹具模上的操作。
保持架盖连接保持架体以将导线束固定在其中,且使设置在保持架体中的芯线的形成支导线束部的部分不被捆扎和不被包覆件包覆。因此不需要包覆芯线的操作。
因此,在将导线束固定于保护性保持架的过程中,导线束不需要从导线成形夹具模上转移到保持架保持夹具模上,不需要对被包覆件固定的导线束在保护性保持架中延伸的支导线束部进行包覆操作。因此,制造导线束的工作效率和导线束制造系统的生产率提高,且从而降低了导线束组的成本。由于在通过保持件固定基本导线束中,基本导线束被放置在保持架体内,且不需要将导线束转移到另一位置,因此提高了形成导线束组的尺寸精度。
在上述方法中,在将包覆部固定于保持架体出口部内的步骤中,将包覆部固定在出口部中,出口部设有各自包括约束肋和保持凸起的固定装置,约束肋用于阻止包覆部沿着包覆部在出口部中延伸的方向发生移动,保持凸起用于防止包覆部移离约束肋,并且该步骤中,在每个包覆部穿过保持凸起之间的间隙后使其与约束肋接合。
因此,在包覆部固定在出口部的步骤中,在使每个包覆部穿过保持装置之间的间隙后与约束装置接合。
因此,包覆部的芯线适当地固持在设有约束装置和保持装置的出口部,使得包覆部的芯线不会离开阻止位移装置。
在上述方法中,在将保持架体和导线保持夹具放置在夹具模上的步骤中,暂时使导线保持夹具放置于未用空间中用于暂时延伸基本导线束,和在包覆部分芯线组以形成包覆部的步骤中,用包覆件包覆暂时铺设的芯线组的部分。
当包覆部设置成彼此相靠近且很难进行包覆芯线以形成包覆部的操作时,支导线束的芯线在未用空间内暂时延伸并包覆有包覆件,从而形成包覆部,接着将包覆部设置在保护性保持架的出口部中,这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好在将保持架体和导线保持夹具放置在夹具模上的步骤中,通过设置在夹具模上的保持件来固定保持架体,通过包含在保持件中并延伸穿过设置在保持架体中的孔的多个定位销,使保持架体定位,和使多个基本导线束在保持架体中延伸并通过导线保持夹具将其固定在夹具模上的步骤中,使用定位销作为导向销,用于引导保持架体中的基本导线束的芯线。
在此情况下,由于在形成导线束的支导线束部的过程中,由定位销引导芯线,因此即使保持架体未设有导线导向部或保持架体具有较浅的深度,也能容易地设置芯线,并且当保持架盖与保持架体连接时,防止芯线塞入保持架体与保持架盖之间的空间。
因此,包覆部(即成捆的芯线束组)能够可靠且正确地固定在保持架体的出口部内。由于包覆部放置在保持架体的出口部内,因此即使出口部设置成彼此靠近,包覆部也能够容易地放置和固定在出口部内,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尺寸精度,并增大了保护性保持架的出口部布置的自由度。
在保持架体中延伸芯线时,使保持架体在夹具模上定位的定位销作为导向件来引导芯线,这方便了在保持架体中延伸芯线的操作。由于保持架体不需要具有任何导向部件,因此当保持架盖连接保持架体时,可以防止非捆扎芯线的弯曲部塞入在保持架体和保持架盖之间形成的每个空间,这有助于形成具有简单且轻型结构的保持架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包括汽车导线束和保护性保持架的导线束组的平面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导线束组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保护性保持架的出口部的透视图;
图4是设置在保护性保持架的保持部中的弹性件和相关部件的横截面图;
图5是图1所示保护性保持架的其中之一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在导线束组制造方法的步骤中图5所示保护性保持架中导线束的芯线布置的平面图;
图7是图1所示导线束中所包括的芯线的平面图;
图8是图1所示导线束中包括的基本导线束的平面图;
图9示出了在制造图1所示导线束组中、图1所示保护性保持架的保持架体和设置在夹具模上的导线保持件的平面图;
图10是基本导线束设置在图9所示夹具模上的平面图;
图11是芯线设置在图5所示保护性保持架的保持架体上的平面图;
图12是基本导线束设置在图9所示夹具模中并具有包覆部分的平面图;
图13是基本导线束在图9所示夹具模上的设置的平面图、其具有包覆部分并被固定在保护性保持架的保持架体上;
图14是图5所示保护性保持架的保持架体的螺栓和安装部的部分前视剖面图;
图15是图14所示安装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以及
图16(A)、16(B)、16(C)、16(D)和16(E)是剖视图,用于说明采用螺栓将保护性保持架的保持架体固定于物体上的保持架体固定操作的连续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包括导线束W的导线束组是待设置在具有多缸内燃机的车辆中的汽车导线束组。导线束W包括多个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和夹子N。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和夹子N连接于物体,如内燃机和车体,从而将导线束组安装在车辆上。
导线束W与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相互连接,这些设备包括电池、电子控制单元(简称“ECU”)、具有曲柄角度传感器和空气/燃料比率传感器的多个传感器以及包括速度计的指示器,所述的空气/燃料比率传感器检测表示内燃机、气缸点火线圈、气缸喷油阀的操作状态的物理量。导线束W包括干导线束部Wa、从干导线束部Wa分叉的支导线束部Wb,支导线束部的相对端设有连接器C,连接器C将要与连接有导线的连接器连接,所述的导线与电气和电子设备导线相连。设置在导线束W上的防水索环R连接于分隔件P,如虚线所示的平面(dashpanel)。导线束W从发动机舱延伸穿过防水索环R而进入客舱。
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分别具有由合成树脂构成的保持架体H1a至H7a和由合成树脂构成的保持架盖H1b至H7b。图2特别示出了保护性保持架H3的保持架体H3a和保持架盖H3b,而图5特别示出了保护性保持架H1的保持架体H1a和保持架盖H1b。为了方便起见,在图1中仅示出了保护性保持架H6和H7的保持架盖H6b和H7b的外形,均用带有圆括号的H6b和H7b表示。
所有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的保持架体H1a至H7a或保持架盖H1b至H7b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或者保持架体H1a至H7a与保持架盖H1b至H7b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共同的基本结构包括用于容置芯线组2的壳体部B(参照分别表示保护性保持架H3和H1的图2和6)、供芯线组2穿过该壳体部延伸到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外部的多个出口部E、固定结构F、定位结构K(参照表示保护性保持架H1的图5)、安装结构S(见图2和6)、连接结构T(见图2和6)和导向件,其中固定结构F用于将芯线组2固定住和阻止穿过出口部E延伸到外部的芯线部分的移动,定位机构K用于使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在夹具模63(见图9)上定位,安装结构S用于将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连接于物体,连接结构T用于将保持架体H1a至H7a与保持架盖H1b至H7b连接在一起,以及导向件用于引导设置在保持架体H1至H7中的非捆扎芯线组2。
保持架体H1a至H7a各自具有平底壁J1(见图4和5)、平侧壁J2(见图2和5),平侧壁J2从底壁J1向上延伸以便构成壳体部B和出口部E。当保持架盖H1b至H7b分别连接保持架体H1a至H7a时,侧壁J2上边缘的大部分与保持架盖H1b至H7b接触。在将保持架盖H1b至H7b分别连接于保持架体H1a至H7a后,从保持架体H1a至H7a上移去导向件。
参照图2至6说明保护性保持架H1和H3的主要结构。
参照图2,保护性保持架H3具有单个壳体部B、七个出口部E、固定结构F、保持架体H3a和保持架盖H3b,保持架体H3a的形状呈带有底部的盒形并具有定位结构K(见图5)和安装结构S,保持架盖H3b具有使保持架盖H3b连接保持架体H3a的连接结构T。
保持架体H3a具有限定壳体部B和出口部E的底壁J1和侧壁J2。待包含在保持架体H3a中的导线束W的导线束部Wp被容纳在壳体部B和出口部E中。保持架体H3a的壳体部B由底壁J1和侧壁J2的部分构成。壳体部B是基本笔直的槽,具有底壁11(见图4)和一对侧壁12,并形成基本笔直凹槽。导线束Wp的5个支部Wc被容纳在壳体部B中。包括各自由多根芯线1构成的不包括包覆部3的支部Wc的芯线组2在壳体部B中延伸而不被包覆件包覆和不被带子捆扎。
参照图2和3,连接壳体部B的出口部E由部分底壁J1和侧壁J2构成。每个出口部E的形状呈由底壁部13和一对侧壁部14形成的槽状。干导线束部Wa中包含的芯线组2或形成导线束W的支导线束部Wb的芯线组2在导线束部Wp的支导线束部Wc处分叉,并将它们安置在出口部E中。干导线束部Wa和支导线束部Wb穿过出口部E中形成的出口Ea而延伸到保持架体H3a或保护性保持架H3的外部。连接器C连接支导线束部Wb的端部。波纹管20(即包覆件)设置于干导线束部Wa和支导线束部Wb的在出口部E中延伸的部分上,以便形成干导线束部Wa和支导线束部Wb的包覆部3。因此,包覆部3(即对应出口部E的导线束部Wp的芯线组2部分)被捆扎住。将干导线束部Wa的芯线组延伸超过波纹管20的部分用管4(即包覆件)捆扎起来。
波纹管20和芯线组2通过围绕波纹管20、管4和芯线组2的缠绕带5而固定在一起,从而延伸穿过芯线组2与波纹管20和管4的末端之间的边界。波纹管20和管4由挠性合成树脂构成。波纹管20捆扎和覆盖芯线组2,以防止芯线1接触出口部E和防止芯线1由于内燃机或车体的振动而受到磨损。
每个出口部E具有固定结构F。固定结构F将包覆部3固持在出口部E。固定结构F具有约束结构30和保持结构40,该约束结构用于抑制芯线组2在出口部E中向外的移动或防止其沿A1方向(见图3)的移动,A1方向平行于在出口部E中的芯线组2的芯线1,保持结构40用于防止芯线组2移离出口部E或壳体部B。当保持架盖H3b连接于保持架体H3a时,保持结构40防止设置在出口部E或壳体部B中的芯线组2移离出口部E或包括壳体部B的保持架体H3a。
约束结构30具有一对约束肋31,这对约束肋31从底壁部13和侧壁部14伸入到出口部E并关于方向A1彼此分离。在每个约束肋31中形成凹槽32,凹槽32由安装在波纹管20的环形沟内的U形边缘31a构成。当波纹管20通过出口部E中的开口侧De插入出口部E时,约束肋31的U形边缘31a安装在波纹管20的环形沟内,且因此使波纹管20与约束肋31接合。
保持结构40具有一对大体平展的保持凸起41,保持凸起41从侧壁14的约束肋31之间的部分彼此相向伸出。保持凸起41(即伸入由出口部E形成的空间内的凸起)这样形成,即,使其位于接合约束肋31的波纹管20的上方而与约束肋31接合,且该凸起形成为具有这样的高度,该高度使该对保持凸起41的相对边缘之间的间隙g小于波纹管20的外径,并迫使波纹管20穿过间隙g而进入出口部E。保持凸起41的长度(即沿A1方向的尺寸)和保持凸起41相对边缘之间的间隙g的宽度由波纹管20在出口部E内的长度和直径决定,适当确定该长度和宽度使得保持凸起41能够将芯线1和波纹管20固定在出口部E和壳体部B的底部。
当将包覆部3设置在出口部E内时,约束结构30的这对约束肋31与波纹管20接合以便抑制波纹管20和芯线组2沿A1方向的位移,且同时,保持结构40的这对保持凸起41与波纹管20(或包覆部3)接合,以便固定与约束肋31接合的波纹管20(或包覆部3)。因此,抑制与约束肋31接合的波纹管20(或包覆部3)上移而防止其超过由保持凸起41确定的位置。最好约束波纹管20(或包覆部3)的保持凸起41从约束肋31的U形边缘31a上移,从而防止了波纹管20(或包覆部3)离开约束肋31。
定位结构K包括设置在保持架体H3a的底壁11中的多个定位孔15。当将保持架体H3a放置在夹具模63上(见图9)上时,直径等于定位孔15的多个定位销67(图9)分别插入定位孔15中,以便将保持架体H3a正确地定位在夹具模63上。定位孔15与如图5所示在保持架体H1a的底壁J1中形成的通孔15相似。图9中所示的定位销67与如图11所示的连接于保持架H1的定位销67相似。当保持架体H3a设置在夹具模63上时,定位销67延伸穿过定位孔15而到达一高度,该高度高于与保持架体H3a的壳体部B和出口部E的高度相对应的高度,即侧壁12和14(侧壁J2)的高度,并且这些定位销67能分别插入保持架盖H3b中的通孔16中。
在该实施例中,定位销67形成了能够从保持架体H3a卸下的导向装置或结构。该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侧壁J2的近端J2a(见图2)处的导向销67b和67b1(见图9),即第二导向件,以便使非捆扎芯线组2的弯曲部2a与侧壁J2的端部J2a隔开。导向销67b1还作为第一导向件,用于使分支部Wc的芯线组2从干导线束Wa分叉出来。
参照图2和4,保护性保持架H3的安装结构S包括一对凸起50和弹性突耳51,凸起50从设置在壳体部B一端的出口部E1的侧壁14向外伸出,弹性突耳51具有钩51a并与端壁17(即侧壁J2的一部分)成一体,端壁17与设置在壳体部B的另一端的出口部E2和E3的侧壁14连接。如图4所示,弹性突耳51由端壁17延伸,并能进行弹性弯曲而使其自由端51b接近端壁17。保持件54设有一对保持部53和孔54a,保持部53具有槽53a,孔54a紧固在包括在内燃机中的汽缸罩盖(即,一物体)52上。保持部53固定接合于槽53a中的凸起50。弹性突耳51的钩51a接合于保持件54的孔中。因此,通过弹性突耳51的弹性使凸起50压靠于保持部53,将保持架体H3a固定在汽缸罩盖52上。在图4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弹性突耳51处于自由状态。
参照图2,连接结构T包括多个钩57和固定部58,钩57与保持架盖H3b成一体,固定部58设置在保持架体H3a的侧壁J2上并分别对应钩57。固定部58从侧壁J2向外伸出,并设有接纳钩57的孔58a。当保持架盖H3b连接保持架体H3a时,钩57接合于保持部58的孔58a中,且保持架盖H3b覆盖保持架体H3a的开口侧D,开口侧D包括壳体部B的开口侧Db和出口部E的开口侧De。在将保持架盖H3b连接于保持架体H3a后,从保持架体H3a上移去定位销67b和67b1。
参照图5和6,与保护性保持架H3类似,保护性保持架H1包括出口部E、固定结构F、定位结构K、保持架体H1a和保持架盖H1b,保持架体H1a的形状呈带有底部的盒形并具有安装结构S,保持架盖H1b通过连接结构T连接保持架体H1a。
保持架体H1a具有构成壳体部B和出口部E的底壁J1和侧壁J2。待设置在保持架体H1a中的导线束组W的导线束Wp安置在壳体部B和出口部E内。保持架体H1a的壳体部B由底壁J1的部分11和侧壁J2的部分12构成。每个出口部E由底壁13和一对侧壁14构成。
壳体部B包含非捆扎芯线组2和连接器C1,芯线组2包括导线束部Wp的多个分支部Wc。保护性保持架H1包括设有固定结构F的出口部E和未设有固定结构F的出口部EO。出口部E中的出口部E4相邻设置,并具有共同的侧壁14。基本导线束在出口部E4中沿方向A1延伸。当覆盖有波纹管20的包覆部3通过出口部E4中的开口侧De插入时,波纹管20分别与包括在约束结构30中的成对约束肋31和包括在保持结构40中的成对保持凸起41接合。
定位结构K包括设置在保持架体H1a的底壁11中的多个定位孔15。当保持架体H1a被放置在夹具模63(见图9)上时,多个定位销67分别接合于定位孔15内,以便使保持架体H1a在夹具模63上正确定位。当保持架体H1a设置在夹具模63上时,定位销67延伸穿过定位孔15而到达一高度,该高度高于保持架体H1a的壳体部B和出口部E的高度,即侧壁12和14(侧壁J2)的高度,且定位销67能分别接合于保持架盖H1b中形成的通孔16内。与保护性保持架H3的连接结构类似,连接结构T包括与保持架盖H1b成一体的多个钩57和设置在保持架体H1a的侧壁J2上并分别对应钩57的固定部58。固定部58设有接纳钩57的孔58a。与侧壁J2分开并作为导向装置的定位销67能够从保持架体H1a上卸下。
参照图6和11,在保持架体H1a中,作为导向装置的销67包括销67a、67a1和67a2,即第一导向件,靠近分支部Wc以便在分支部Wc处分出芯线组2;销67b和67b1,即第二导向件,销67a2,即第二导向件,位于侧壁J2中的角部J2b附近,也作为第一导向件以使芯线组2的弯曲部2a与角部J2b分离;以及销67c,即第三导向件,其与侧壁J2的内表面相邻设置,以便使非捆扎芯线组2与侧壁J2分离。
销67a、67a1和67a2设置在形成分支部Wc的位置处,它们在壳体部B的中部与侧壁J2分开相当长的距离,从而引导构成分支部Wc的芯线组2。销67c设置在沿着较长侧壁J2内表面的直线上。销67a2还作为第二导向件,销67b1还作为第一导向件。
至少销67中的一些对应保持架体H1a至H7a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导向件。
波纹管20设置在干导线束部Wa上或每个支导线束部Wb,以便在干导线束部Wa或支导线束部Wb中形成包覆部3。用管4或带子6(即包覆件)捆扎从波纹管20延伸的干导线束部Wa的一部分芯线组2和支导线束部Wb的一部分芯线组2。
保护性保持架H1设有两个安装结构S,每个安装结构S包括设有通孔121的突耳,螺栓101(见图14)穿过通孔121。
参照6至13说明制造包括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的其中之一的导线束组和导线束W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预备步骤、基本导线束制造步骤、保持架体安装步骤、基本导线束铺设步骤、包覆步骤、包覆部保持步骤、连接步骤、装配步骤和检查步骤。在图6、10、12和13中,为了方便起见,省略了支承件64。
参照图7,在预备步骤中,将切成预定长度的包覆线60的包覆物的相对端部去掉,接线端61连接在线的相对端以获得芯线1。
在基本制造步骤中,通过将芯线的接线端61与连接器C连接而形成芯线组2,如图8所示。一些芯线的一个接线端连接于连接器C,另一个接线端不与任何连接器连接,如图8所示。制造基本导线束62,每个基本导线束62由具有预定长度的芯线1构成并设有连接器C。
参照图9,在保持架体安装步骤中,通过夹具模63上的保持架体保持夹具64将保持架体H1a至H7a分别固定在预定位置,导线保持夹具65(图11)和连接器保持夹具66(图11)分别设置在夹具模63上的预定位置处。
保持架体保持夹具64设有多个定位销67(图1)。定位销穿过保持架体H1a至H7a的定位孔15向上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保持架体H2a设有呈封闭结构的出口部E,因此,保持架体H2a需要用带子包覆件对支导线束部Wb上连接器C附近的包覆部分进行费力的包覆加工。在这种情况下,待延伸到这些出口部E中的基本导线束62通过临时导线保持夹具和临时连接器保持夹具被固定在未用空间63s中并在该空间中延伸,,在该未用空间63s中设有较少数量的导线保持夹具65和连接器保持夹具66,因此可以较容易地完成包覆支导线束Wb部分的操作。
参照图10,在基本导线束铺设步骤中,多个基本导线束62被铺设在保持架体H1a至H7a的内外部的夹具模63上,并由保持架体H1a至H7a、导线保持夹具65、连接器保持夹具66和暂时连接器保持夹具来固持。更具体地说,芯线组2由保持架体H1a至H7a和导线保持夹具65固持,且连接器C由连接器保持夹具66固持。在保持架体H2a中,暂时铺设基本导线束62,由暂时连接器保持夹具66a固持连接器C。当芯线1设置在保持架体H1a至H7a中时,定位销67作为引导芯线1并构成分支部Wc的导向件,如图11所示。当保持架体H1a至H7a定位并适当地设置在夹具模63上时,定位销67的高度高于侧壁J2。因此,定位销67的延伸到高于侧壁J2上边缘的部分可以用于将芯线1设置在侧壁J2上边缘高度以上的空间内,这有利于提高导线设置操作的效率。
如图11所示,销67a、67a1和67a2用于通过使非捆扎芯线组2分叉而形成分支部Wc,销67b、67b1和67a2用于使弯曲部2a与端部J2a和角部J2b隔开。
参照图11至13,在包覆步骤中,波纹管20或管4被放置于芯线组2的在保持架体H1a至H7a外部延伸的部分上,或者带6卷绕芯线组2的相同部分以进行包覆或捆扎。波纹管20或管4分别包覆芯线组2上的至少在出口部E中或保持架体H1a至H7a外部延伸的部分。波纹管20和管4以及芯线组2通过围绕波纹管20的缠绕带5而固定在一起,管4和芯线组2从而延伸穿过芯线组2与波纹管20和管4的末端之间的边界,如图6所示。波纹管20还放置在暂时铺设的芯线组2上以便进行包覆。
参照图6和13,在包覆部保持步骤中,被波纹管20包覆的包覆部3穿过开口部E中的开口侧De插入,开口部E具有固定结构F,以便通过固定结构F将包覆部3固定在出口部E内。因此,由固定结构F固定的芯线组2沿A1方向的移动受到抑制,且可以防止其上移而超过距离出口部E底部的预定高度。连接器C连接于由暂时导线保持夹具暂时延伸和固定的基本导线束62,将其从暂时连接器保持夹具66a传递到要求的出口部E,如图13所示。
在该状态下,销67b和67a2将非捆扎芯线组2的弯曲部2a与侧壁J2的端部J2a和角部J2b隔开。销67c将非捆扎芯线组2与侧壁J2隔开。
在连接步骤中,保持架盖H1b至H7b连接于保持架体H1a至H7a,保持架体H1a至H7a分别由保持夹具64固定并由定位销67定位在夹具模上63上。在该状态下,定位销67延伸穿过覆盖保持架体H1a至H7a的开口侧D的保持架盖H1b至H7b的通孔,钩57结合于固定部58的孔58a中。因此,设置在保持架体H1a至H7a中的芯线组2被封装在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内。
在装配步骤中,索环R和夹子N连接在夹具模63上的干导线束部Wa和支导线束部Wb的预定部分上,如图1所示。
在图13所示的状态下,在将保持架盖H2b连接于保持架体H2a后,从保持夹具64上卸下保持架体H2a。在以下步骤之后,即将由干导线束Wa分叉并被波纹管20a包覆的包覆部3a放置在保持架体H1a的出口部E5中和将包覆有带6的包覆干导线束Wa1和包覆支导线束Wb1放置在出口部EO中,通过连接结构T使保持架盖H1b连接保持架体H1a,如图6所示。在此阶段,从保持架体H3a上卸下包括销67a、67a1、67a2、67b、67b1和67c的定位销67。采用带或夹箍将包覆有带6的并放置在出口部EO的包覆干导线束Wa1和包覆支导线束Wb1固定于保持架体H1a。
从夹具模63上卸下导线束W,导线束W包括在上述步骤中制成的固定于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中的导线束部。从保持夹具74-上卸下覆盖有保持架盖H1b至H7b的保持架体H1a至H7a,同时,从保持架体H1a至H7a上卸下定位销67。接着,将连接器C连接到通断测试仪的连接器进行通断测试,以便发现断线和错误连接于导线的接线端。对导线束W进行外观检查,以便检查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和连接器C的故障。
下面说明保护性保持架H1的安装结构S。
参照图14,保护性保持架H1的保护架体H1a设有两个安装结构S。安装结构S通过带肩螺栓101固定于物体M,以便将保持架体H1a安装在物体M上。安装结构S具有通孔121,带肩螺栓101穿过通孔121,且物体M具有螺纹孔140,带肩螺栓101旋入其中。
带肩螺栓101包括:头部102,其具有与固定工具接合的角部102a;具有接合螺纹孔140螺纹104a的螺纹部103a的杆部103、与头部102相连的第一凸缘104和从第一凸缘104延伸的第二凸缘105。圆柱形第一凸缘104与角部102a成一体,第一凸缘104的直径大于头部102的外接圆直径,角部102a的形状大致为六边形棱柱。圆柱形第二凸缘105与第一凸缘104和杆部103成一体,它的直径大于杆部103的直径。
当用带肩螺栓101将安装结构S可靠地固定在物体M上时,第一凸缘104的直径d1大于第二凸缘105的直径d2,第一凸缘104具有接触面104a,接触面104a坐靠在安装结构S的支承面124a(一部分内表面124)上。当将安装结构S可靠地固定在物体M上时,根据形成安装结构S的支承面124a的部分的厚度确定第二凸缘105的厚度,第二凸缘105具有接触面105a,接触面105a坐靠在物体M的安装面141上,并且该厚度确定接触面104a和安装面141之间沿旋转螺栓101以便进行紧固的紧固方向A2的距离。当安装结构S可靠地固定于物体M时,在将安装结构S可靠地固定于物体M上时坐靠在支承面124a上的第一凸缘104与安装面141之间相隔的间距为A2,间距A2取决于大于第一凸缘104的厚度的第二凸缘105的厚度。这里使用的术语厚度表示沿紧固方向A2的长度。
安装结构S具有底座122和环形凸起123,环形凸起123沿与紧固方向A2相反的方向从底座122延伸。通孔121的中心轴线L2与螺纹孔140的中心轴线对准。通孔121具有沿紧固方向A2顺序形成的开口端125、第一圆柱形孔126和第二圆柱形孔127。
带肩螺栓101穿过开口端125插入通孔121。开口端125的直径d3大于第一圆柱形孔126的直径d4,且第一圆柱形孔126的直径d4大于第二圆柱形孔127的直径d5。第一圆柱形孔126的直径d4大于第一凸缘104的直径d1。第二圆柱形孔127的直径d5小于第一凸缘104的直径d1并大于第二凸缘105的直径d2。因此,第一圆柱形孔126中能够接纳第一凸缘104,而第二圆柱形孔127中能够接纳第二凸缘105。具有开口端125和第一圆柱形孔126的环形凸起123的高度是这样确定的,即,使得可靠地将安装结构S固定于物体M的带肩螺栓101的头部102上端基本与环形凸起的上端平齐,或如图16(E)所示微微沉入环形凸起123中。
第一圆柱形孔126的上部沿紧固方向A2呈锥形面从而形成导向部126a,即第一导向部。
第一圆柱形孔126具有沿紧固方向A2呈锥形的导向部126a和与导向部126a相连的定位部126b。当带肩螺栓101可靠固定安装结构S时,带肩螺栓101的第一凸缘104坐靠在定位部126b的底部上。锥形导向部126a的小端直径大于对应第一圆柱形孔126的直径d4的定位部126b的直径。由开口端125呈锥形并呈截锥形的导向部126a具有锥形面124b,即第一导向面。圆柱形定位部126b具有圆柱形侧面124c,它是侧面124的一部分。定位部126b的直径d4微微大于第一凸缘104的直径d1,以便抑制第一凸缘104在定位部126b中沿直径方向移动。这里使用的术语“直径方向”表示垂直于带肩螺栓101中心轴线L1的方向。
第二圆柱形孔127具有导向部127a(即第二导向部)和与导向部127a相连的定位部127b。与第一圆柱形孔126相连的导向部127a由弯曲导向面124d(即第二导向面)限定,弯曲导向面124d通过使底座122中的第二圆柱形孔127的上边缘成圆形而成。导向面124d朝第一圆柱形孔126膨胀,即导向面124d的直径沿与紧固方向A2相反的方向连续增大。圆柱形定位部127b由圆柱形侧面124e限定。定位部127b的直径d5微微大于第二凸缘105的直径d2。确定定位部127b的直径d5以将第二凸缘105的直径d2与定位部127b的直径d5之间的差值减小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限制在定位部127b中沿第二凸缘105的直径方向的移动。
确定导向部127a的大端的直径,使得当带肩螺栓101通过旋转进行固定以使第一凸缘104与圆柱形侧面124c接触时,第二凸缘105关于紧固方向A2处于导向部127a的范围内,并接触导向面124d。导向部127a的小端的直径等于定位部127b的直径。
确定带肩螺栓101的头部102、杆部103、螺纹部103a、第一凸缘104和第二凸缘105各自关于紧固方向A2的长度(即尺寸),和确定通孔121的第一圆柱形孔126和第二圆柱形孔127各自关于紧固方向A2的长度即尺寸,从而满足下述条件。
参照图16(A),在最初状态下,其中带肩螺栓101的螺纹部103a部分旋入物体M的螺纹孔140中,第二凸缘105根本没有容置在第二圆柱形孔127内,以及在第二凸缘105和第二圆柱形孔127之间形成间隙G2。同时,在第一凸缘104和导向部126a的开口端125之间形成间隙G1,或者第一凸缘104可以部分容置在第一圆柱形孔126内,并可以处于对应导向部126a的位置处。当带肩螺栓101旋入螺纹孔140中时,第二凸缘105和第二圆柱形孔127之间的间隙G2大于第一凸缘104和导向部126a的开口端125之间的间隙G1。杆部103沿圆柱形定位部127b的圆柱形侧面124e滑动,如图16(B)所示,从而限制安装结构S相对于带肩螺栓101沿直径方向的移动。在该阶段,第一凸缘104关于紧固方向A2所处的位置在对应导向部126a的范围内。
下面参照图14和16说明固定步骤。
如图14所示,安装结构S平放在物体M的安装面141上,使得沿紧固方向A2观察时,螺纹孔140完全包括在通孔121内。接着将带肩螺栓101部分旋入螺纹孔140内,如图16(A)所示。在图16(A)所示的初始状态下,第一凸缘104位于导向部126a的外部,且既不容置于导向部126a内也不容置于第一圆柱形孔126内,第二凸缘105位于第二圆柱形孔127外部,且既不容置于导向部127a内也不容置于第二圆柱形孔127内,在第一凸缘104和导向部126a的开口端125之间形成间隙G1,和在第二凸缘105和第二圆柱形孔127之间形成间隙G2。在图16(A)中的中心轴线L1和L2对准,沿紧固方向A2观察时,第一凸缘104处于对应导向部126a的范围内,且杆部103与侧面124e隔开。
图16(B)表示安装结构S和物体M彼此沿直径方向从图16(A)所示的位置相对移动的状态,中心轴线L1和L2不对准,且带肩螺栓101旋入螺纹孔140。在图16(B)所示的状态下,带肩螺栓101部分旋入物体M的螺纹孔140,且第二凸缘105没有容置在第二圆柱形孔127内。因此,图16(B)所示的状态还是最初状态,但不同于图16(A)所示的状态。
尽管安装结构S相对于带肩螺栓101产生位移,且因此在图16(B)所示的最初状态下中心轴线L1和L2不对准,杆部103接触侧面124e,从而限制了安装结构S和带肩螺栓101彼此之间沿增大中心轴线L1和L2的偏离量的方向的进一步位移。在图16(B)所示的状态下,沿紧固方向A2观察时,第一凸缘104包括在导向部126a内,并且第一凸缘104与锥形面124b(即第一导向面)接触。当带肩螺栓101进一步旋入螺纹孔140内时,第一凸缘104沿锥形面124b滑动,因此安装结构S相对于旋入物体M的螺纹孔140内的带肩螺栓101产生位移,使得通孔121的中心轴线L2接近带肩螺栓101的中心轴线L1。
当带肩螺栓101进一步旋入螺纹孔140内时,第一凸缘104从锥形面124b移向圆柱形侧面124c,且第二凸缘105与弯曲导向面124d接触,如图16(C)所示。当带肩螺栓101进一步旋入螺纹孔140内时,第二凸缘105沿弯曲导向面124d滑动,因此安装结构S在物体M上相对于带肩螺栓101移动,使得中心轴线L1和L2对准或基本对准。
当带肩螺栓101进一步旋入螺纹孔140内时,第二凸缘105从导向部127a移向定位部127b。在此阶段,中心轴线L1和L2对准或基本对准,且第二凸缘105开始移入第二圆柱形孔127的定位部127b内,如图16(D)所示。带肩螺栓101进一步旋入螺纹孔140,第二凸缘105坐靠在安装面141上,第一凸缘104坐靠在支承面124a(即通孔121的肩部)上,如图16(E)所示,以便将安装结构S可靠地固定在物体M上。由此所有安装结构S固定在物体M上,从而将保持架体H1a可靠地固定在物体M上。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功能和效果。
定位销67作为引导导线束部Wp的非捆扎芯线组2的导向装置,从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的保持架体H1a至H7a底壁伸出。定位销如销67a、67a1和67a2引导构成分支部Wc的非捆扎芯线组2。保持架盖H1b至H7b连接保持架体H1a至H7a,从而覆盖非捆扎芯线组2。由于构成导线束Wp的芯线组2中的分支部Wc的非捆扎芯线组2在非覆盖状态下在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中延伸,通过使保持架盖H1b至H7b连接保持架体H1a至H7a而形成保持架H1至H7,因此减少了包覆芯线组2的工作量,由此能以低成本、高生产率制造包括导线束部Wp的导线束W和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
定位销67如销67a2、67b和67b1设置在保持架体H1a至H7a的侧壁J2的端部J2a和角部J2b附近,以便将非捆扎芯线组2的弯曲部2a与端部J2a和角部J2b隔开。定位销67如销67c邻接保持架体H1a至H7a的侧壁J2设置,以便将芯线组2与侧壁J2隔开。因此,除非定位销67邻接侧壁J2设置,否则芯线组2与侧壁J2隔开的距离大于芯线组2与侧壁J2隔开的距离。因此,防止了在连接保持架盖H1b至H7b与保持架体H1a至H7a的过程中,形成弯曲部2a的非捆扎芯线组1塞入在保持架体H1a至H7a与保持架盖H1b至H7b之间的空间。
在保持架盖H1b至H7b连接于保持架体H1a至H7a之后,可以从保持架体H1a至H7a上卸下定位销67。因此,在由定位销67引导非捆扎芯线组2并使其正确设置在保持架体H1a至H7a中和将保持架盖H1b至H7b已经连接于保持架体H1a至H7a之后,可以从保持架体H1a至H7a上卸下定位销,由此减轻保持架体H1a至H7a的重量。
在从保持架体H1a至H7a上卸下定位销67(如67a2、67b和67b1)后,在弯曲部2a与侧壁J2的端部J2a和角部J2b之间形成对应定位销67的空间。因此,防止或阻止弯曲部2a接触侧壁J2,柄防止由于侧壁J2的磨损作用而造成磨损。
在具有侧壁的普通保护性保持架中,侧壁呈与待设置于其中的导线束分支部一致的形状,侧壁的数量和全长随待设置于保护性保持架中的导线束的分支部的数量增大而增大。因此,保护性保持架具有复杂的形状,导线不能有效地铺设在保护性保持架内,导线束生产线的生产率降低,且保护性保持架不可避免地显得很笨重。由于,定位销67和保持架体H1a至H7a的侧壁J2是独立部件,这些侧壁J2不需要被形成为分别与设置在保持架体H1a至H7a中的导线束部Wp的多个分支部Wc相对应的形状。因此,即使分支部Wc的数量增大了,也不需要增大侧壁J2的数量和全长。因此,保持架体H1a至H7a的结构简单,可以容易地铺设芯线组2,并且形成轻型结构的保持架体H1a至H7a,因此形成轻型结构的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
基本导线束62铺设在夹具模63上的保持架体H1a至H7a中且铺设在导线保持夹具65和连接器保持夹具66上,在夹具模63上设置保持架体H1a至H7a以及保持夹具65和66,芯线组2中穿过出口部E延伸到保持架体H1a至H7a外部的部分中形成包覆部3,包覆部3被固定于出口部E,且保持架盖H1b至H7b连接于保持架体H1a至H7a,从而覆盖铺设在保持架体H1a至H7a中的芯线组2,以便完成包括导线束部Wp和保护性盖H1至H7的导线束W。因此,不需要在形成夹具模的特别导线束上形成导线束部Wp,不需要将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设置在特别的保持夹定位夹具上,并且不需要将导线束Wp从形成夹具的导线束转移到保持架定位夹具上。由于非捆扎芯线组2形成保持架体H1a至H7a中的分支部Wc,且保持架盖H1b至H7b连接于包含非捆扎芯线组2的保持架体H1a至H7a,因此覆盖芯线组2的操作量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因此可以以低成本和高生产率制造包括导线束Wp和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的导线束组W。由于通过利用保持夹具65和66在保持架体H1a至H7a中形成基本导线束62,且不将导线束W转移到另一夹具模上,因此提高了导线束组W的尺寸精度。
由于通过迫使包覆部3穿过保持结构40进入约束结构30而将包覆部3设置在出口部E(每个出口部E设有约束结构30和保持结构40),且将包覆部3固定在约束结构30中,因此将包覆部分3和芯线组2固定在约束结构30中且通过通过保持结构防止它们移离约束结构30。因此,即使出口部E在保持架体H1a至H7a上被设置成彼此靠近,包覆部3也能够容易地固定在出口部E中。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尺寸精度,并且增大了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的出口部E布置的自由度。
约束结构30使得可能利用简单的保持机构获得高精度的支导线束部Wb的长度,保持结构40可防止芯线组2在出口部E和壳体部B中浮动和移离出口部E和壳体部B。在保持架盖H1b至H7b连接保持架体H1a至H7a的过程中,保持结构40还防止了芯线1塞入保持架体H1a至H7a与保持架盖H1b至H7b之间的空间。
形成于出口部E的每个固定结构F具有一对约束肋31和保持凸起41,这对约束肋31与包覆部3接合,以阻止包覆部3沿方向A1发生位移,该方向A1是芯线组2延伸的方向,保持凸起41用于固定与约束肋31接合的包覆部3。由于芯线组2在出口部E中延伸的部分被包覆件包覆和捆扎,由此而形成的包覆部3通过固定结构F被固定在出口部E中。因此,具有非捆扎芯线组2的导线束部Wp可以容易地固定在保持架体H1a至H7a中。
通过在位移空间63s中的暂时导线保持夹具和暂时连接器保持夹具66a暂时延伸和固定基本导线束62,芯线组2的部分覆盖有包覆件,从而在空间63s形成包覆部3。因此,即使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的出口部被设置成彼此靠近,并且形成包覆部3而使其得以放置在出口部E的包覆操作很难,也能在未用空间63s中容易地完成包覆操作。通过在未用空间63s内进行包覆操作,而暂时性铺设和包覆芯线,接着在未用空间63s内形成的包覆部3被放置在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的出口部E内,因此,有效地完成包覆操作。
通过使用将保持架体H1a至H7a定位在夹具模63上的定位销67,使芯线1定位于和铺设在保持架体H1a至H7a中,以及通过由定位销67引导芯线1形成导线束W的分支部Wc。定位销67的高度大于保持架体H1a至H7a侧壁J2的高度,即使保持架体H1a至H7a具有较小深度,也能通过使用该定位销67容易地铺设芯线1。由于保持架体H1a至H7a不需要设有导向部,因此保持架体H1a至H7a结构简单而且重量轻。
保持架盖H1b至H7b通过定位销67被放置在位于夹具模63上的保持架体H1a至H7a上,该定位销67延伸穿过保持架盖H1b至H7b的通孔16,通过使钩57与固定部58接合而将保持架盖H1b至H7b连接于保持架体H1a至H7a。因此,保持架盖H1b至H7b能够正确地放置在保持架体H1a至H7a上,且能够容易地与保持架体H1a至H7a连接,并且当保持架盖H1b至H7b连接保持架体H1a至H7a时,可以防止由定位销67引导的芯线1塞入保持架盖H1b至H7b与保持架体H1a至H7a之间的空间。
下面说明对上述实施例的修改。
保持结构40可以包括在出口部E的相对侧壁14的其中之一上形成的单个保持凸起41。当这样形成保持结构40时,在保持凸起41和另一侧壁14之间形成允许包覆部3滑过的间隙g。可以使用包括多个夹具模组件的合成夹具模来代替夹具模63。
尽管上述实施例的导向装置包括也用作定位装置的保持夹具,导向装置也不必具有定位作用,且可以是保持架体的不可拆的部件。定位销不必是圆销,可以是除圆销以外的销。
尽管上述说明中假定内燃机是汽车内燃机,但是该内燃机可以是直立式内燃机,该直立式内燃机设有待设置在船用推进系统如舷外发动机中的垂直曲轴。

Claims (9)

1.一种导线束组,包括:
导线束(W),该导线束(W)包括多个基本导线束(62),所述基本导线束(62)包括由多根芯线(1)构成的芯线组(2),每根芯线(1)的至少一端与连接器(C)相连,所述导线束(W)具有支导线束部(Wc);以及
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其内部容置导线束(W)的部分(Wp),以便将该导线束(W)固定在物体(M)上,所述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包括保持架体(H1a至H7a)和保持架盖(H1b至H7b),所述保持架体(H1a至H7a)用于固定所述导线束(W)的包括所述支导线束部(Wc)在内的所述部分(Wp),所述保持架盖(H1b至H7b)连接保持架体(H1a至H7a)以便覆盖所述导线束(W)的所述部分(Wp);
其特征在于,每个保持架体(H1a至H7a)具有多个出口部(E),所述出口部(E)用于固定从每个保持架体(H1a至H7a)待延伸到外部的所述芯线组(2),每个保持架体(H1a至H7a)还具有导向装置(67),所述导向装置(67)用于引导形成导线束(W)的非捆扎的所述芯线组(2),所述导向装置(67)包括第一导向件(67a、67a1、67a2),用于使非捆扎的所述芯线组(2)分叉而形成支导线束部(Wc),且每个保持架盖(H1b至H7b)与每个保持架体(H1a至H7a)连接,从而覆盖形成支导线束部(Wc)的非捆扎的所述芯线组(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67)包括第二导向件(67b、67b1),所述第二导向件(67b、67b1)靠近每个保持架体(H1a至H7a)的侧壁(J2)的端部(J2a)或角部(J2b)设置,所述第二导向件(67b、67b1)用于使所述非捆扎的所述芯线组(2)的弯曲部(2a)与侧壁(J2)的端部(J2a)或角部(J2b)隔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线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第三导向件(67c),该第三导向件(67c)设置成与所述保持架体的侧壁(J2)相对,以便将非捆扎的所述芯线组(2)与所述保持架体的侧壁(J2)隔开。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线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67)可在每个保持架盖(H1b至H7b)连接每个保持架体(H1a至H7a)的状态下从每个保持架体上卸下。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线束组(W),其特征在于,导线束(W)的芯线组(2)的在每个保持架体(H1a至H7a)出口部(E)中延伸的部分包覆有包覆件,以便形成包覆部(3),出口部(E)设有固定装置(F)用于固定包覆部(3),且每个固定装置(F)包括约束肋(31)和保持凸起(41),所述约束肋(31)与包覆部(3)接合以防止包覆部(3)沿芯线组(2)延伸的方向发生位移,所述保持凸起(41)与包覆部(3)接合以防止包覆部(3)离开约束肋(31)。
6.一种制造导线束组的方法,导线束组包括导线束(W)和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所述导线束(W)具有支导线束部(Wc),所述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分别将所述支导线束部(Wc)固定在该保护性保持架中,该保护性保持架能够连接到物体上,且分别具有保持架体(H1a至H7a)和连接保持架体(H1a至H7a)的保持架盖(H1b至H7b),所述方法包括按顺序执行的以下步骤:
通过将连接器(C)与形成基本导线束(62)的多根芯线(1)中每根芯线的至少一端连接,形成多个基本导线束(62);
将保持架体(H1a至H7a)和导线保持夹具(65)放置在夹具模(63)上;
在保持架体(H1a至H7a)中延伸多个基本导线束(62),并将它们通过保持夹具(65)固定在夹具模(63)上;
采用包覆件对芯线组(2)上的通过保持架体(H1a至H7a)的出口部(E)延伸到外部的部分进行包覆,从而形成包覆部(3);
将包覆部(3)固定在保持架体(H1a至H7a)的出口部(E);以及
使保持架盖(H1b至H7b)与固定在夹具模(63)上的保持架体(H1a至H7a)连接,从而覆盖支导线束部(Wc)的非捆扎的所述芯线组(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导线束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包覆部(3)固定在保持架体(H1a至H7a)的出口部(E)中的步骤中,将包覆部(3)固定在出口部(E)中,出口部(E)设有各自包括约束肋(31)和保持凸起(41)的固定装置(F),所述约束肋(31)用于阻止包覆部(3)沿着包覆部(3)在出口部(E)中延伸的方向发生位移,所述保持凸起(41)用于防止包覆部(3)移离约束肋(31),并且在该步骤中,使每个包覆部(3)在穿过保持凸起(41)之间的间隙后与约束肋(31)接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导线束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保持架体(H1a至H7a)和导线保持夹具(65)放置在夹具模(63)上的步骤中,将暂时导线保持夹具(65、66a)放置在所述夹具模的未用空间(63s)中,用于暂时延伸基本导线束(62),以及在包覆部分芯线组(2)以形成包覆部(3)的步骤中,用包覆件包覆暂时铺设的芯线组(2)的部分。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导线束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保持架体(H1a至H7a)和导线保持夹具(65)放置在夹具模(63)上的步骤中,通过设置在夹具模(63)上的保持件(64)固定保持架体(H1a至H7a),通过包含在保持件(64)中并延伸穿过设置在保持架体(H1a至H7a)中的孔(15)的多个定位销(67),使保持架体(H1a至H7a)定位,以及在使多个基本导线束(62)在保持架体(H1a至H7a)中延伸并通过导线保持夹具(65)将其固定在夹具模(63)上的步骤中,利用所述定位销(67)作为导向销,以便在保持架体(H1a至H7a)中引导基本导线束(62)的芯线(1)。
CNB200310121520XA 2002-12-19 2003-12-19 包括导线束及其保持架的导线束组和制造该导线束组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414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67757A JP3754414B2 (ja) 2002-12-19 2002-12-19 エンジンのワイヤハーネス保持装置
JP367757/2002 2002-12-19
JP312023/2003 2003-09-03
JP2003312023 2003-09-03
JP2003372288A JP2005102456A (ja) 2003-09-03 2003-10-31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装着用ホルダおよび該装着用ホルダに保持された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372288/2003 2003-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0809A CN1510809A (zh) 2004-07-07
CN100544144C true CN100544144C (zh) 2009-09-23

Family

ID=34279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2152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4144C (zh) 2002-12-19 2003-12-19 包括导线束及其保持架的导线束组和制造该导线束组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4414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46138C (zh) * 2007-02-07 2009-09-30 株洲湘火炬汽车灯具有限责任公司 密封式线束
JP5353539B2 (ja) * 2009-08-05 2013-11-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布線用ヘッド装置及び電線布線装置
JP5393548B2 (ja) * 2010-03-16 2014-01-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2236384A (zh) * 2010-04-23 2011-11-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组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0809A (zh) 2004-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1149C (zh) 小轮廓的电缆扎带及其制造方法
FI82976B (fi) Roerkoppling tillverkad av elastiskt material.
RU2552840C2 (ru) Электропровод, прикрепленный к внешней детали, жгут проводов, включающий в себя такой электропровод, прикрепленный к внешней детали,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00544144C (zh) 包括导线束及其保持架的导线束组和制造该导线束组的方法
US20120217355A1 (en) Oval fir tree mount
CN1068142C (zh) 带有锥形突出物的电气接线盒组件
JPS60108561A (ja) 燃料分配管
CN103201798A (zh) 线束分支部的保持装置
CN105846365A (zh) 电线一体夹持标记及线束
US6684840B1 (en) Intake module, wiring module and control modul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6615631B2 (ja) ハーネスホルダ
US20140069691A1 (en) Moun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20110197841A1 (en) Securing device for installing a rocker arm
US2016033985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a vehicle wiring harness
JP7343309B2 (ja) 自動車用内燃機関の燃料デリバリ装置
KR100527981B1 (ko) 다기통내연기관에있어서의관성과급식흡기매니폴드의구조
US6435518B1 (en) Oil sealing assembly for injector wire
JP2670428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防水ブロックの形成方法
JPH0675364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形状固定方法
JP3685025B2 (ja) エンジンルームの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CN212626957U (zh) 一种发动机线束用约束骨架
JPH0677116U (ja) 平角導体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平角導体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クランプ
KR200428595Y1 (ko) 밴드 케이블
KR200489805Y1 (ko) 호스 고정 클립
JP3002927U (ja) フライホイールマグネト固定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