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1934C -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41934C
CN100541934C CNB2005101032320A CN200510103232A CN100541934C CN 100541934 C CN100541934 C CN 100541934C CN B2005101032320 A CNB2005101032320 A CN B2005101032320A CN 200510103232 A CN200510103232 A CN 200510103232A CN 100541934 C CN100541934 C CN 10054193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arm
lock arm
connector
un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032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0329A (zh
Inventor
中村英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750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0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19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193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简单地解除锁定,同时确保已经彼此正确连接的两个外壳具有足够的保持力。滑块50和压紧盘簧70装配到阳性外壳30中,该滑块可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移动,该压紧盘簧用于随着滑块50在连接过程中受到阴性外壳10的推动而向后移动积聚偏压力。该阳性外壳30也设置有悬臂形和可弹性变形的锁定臂31,该锁定臂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延伸,并且该阴性外壳10设置有接合部分16,该接合部分可与锁定臂的锁定部分39弹性接合。该滑块50包括解除锁定部分99,用于随着滑块50向后移动而与已经和接合部分16相接合的锁定部分39进行接合,从而在使锁定臂31与接合部分16脱离接合的方向上使锁定臂31弹性变形。

Description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和设置有部分连接防止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No.2004-134259中公开了设置有部分连接防止功能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由阳性外壳和阴性外壳组成,该阳性外壳形成有插座,该阴性外壳可安装到该插座中,其中可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沿着阴性外壳的上表面移动的滑块装配到阴性外壳中。在连接两个外壳的过程中,阳性外壳推动该滑块向后移动,并且偏压力积聚压紧盘簧的弹性压紧力使两个外壳分离的方向上,该压紧盘簧在容纳在滑块中。因此,如果连接操作在两个外壳部分连接的情况下停止,则积聚在压紧盘簧中的偏压力释放,使得两个外壳强行分离,从而避免两个外壳处于部分连接的情况。
阴性外壳设置有悬臂形锁定臂,并且锁定突起设置在锁定臂的自由端上,当两个外壳正确连接时,该锁定突起可与设置在阳性外壳上的锁定部分弹性接合。该滑块设置有解除锁定按压部分,该解除锁定按压部分可插入到锁定臂的变形空间中,以防止锁定臂弹性变形。当滑块在偏压构件的弹性压力作用下向后移动时,该解除锁定按压部分从锁定臂的变形空间中退出,从而允许锁定臂弹性移动。
为了避免正确连接的两个外壳意外分离,希望通过将锁定部分和锁定突起的两个锁定表面形成垂直于两个外壳分离方向的垂直面,以确保足够的保持力。
然而,由于在出于维护等目的将阳性外壳和阴性外壳分离之后,解除锁定受到强制弹性变形锁定臂的影响,所以如果两个锁定表面形成垂直面的话,则需要额外的操作力解除锁定,变为操作载荷的原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进行了改进,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简单地解除锁定,同时确保已经彼此正确连接的两个外壳的足够保持力。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外壳,该连接器外壳可与配合连接器外壳连接和分离,
锁定臂,该锁定臂设置在连接器外壳中,基本上沿着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和分离方向延伸,并且可沿着与连接和分离方向成不等于0°或180°角度的方向,最好基本上垂直于连接和分离方向弹性移动,其中,该锁定臂设置有锁定部分,当两个连接器外壳基本上正确连接时,该锁定部分可与设置在配合连接器外壳中的接合部分弹性接合,
可移动构件,该可移动构件装配到连接器外壳之中或之上,并且可基本上沿着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和分离方向移动,
至少一个偏压装置,该偏压装置至少部分支承在可移动构件之中或之上,用于在受到正在连接的配合连接器外壳推动而与配合连接器外壳分离的方向上积聚偏压力,以及用于在两个连接器外壳正确连接时释放偏压力,以允许可移动构件移动,及
解除锁定部分,该解除锁定部分装配到连接器外壳之中或之上,并且仅沿着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和分离方向移动,其中,解除锁定部分在移动之后,与已经和接合部分相接合的锁定部分进行接合,并在解除锁定部分与锁定部分接合时在与接合部分脱离接合的方向上弹性移动锁定臂。
为了出于维护或其他原因而将正确连接的两个连接器外壳分离,装配到连接器外壳中的解除锁定部分移动到与锁定部分接合。然后,锁定臂在使得与接合部分脱离接合的方向上弹性移动,该脱离接合作为上述接合的结果,因此,仅利用移动解除锁定部分的简单操作就能够使锁定部分解除接合。由于不需要额外的操作力将两个连接器外壳分离,所以可以减小操作载荷。而且,接合部分和锁定部分的锁定表面最好可以形成一表面,最好是垂直表面,该表面沿着角度不等于0°或180°,最好基本上与连接和分离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因此,两个连接器外壳可以用较大的力保持正确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
一对连接器外壳,它们可以彼此连接和分离,
锁定臂,设置在其中一个连接器外壳中,沿着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和分离方向延伸,并可沿着与连接和分离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弹性移动,
接合部分,设置在另一连接器外壳中,并且当两个连接器正确连接时,可与设置在锁定臂上的锁定部分弹性接合,
滑块,装配到一个连接器外壳中,并可沿着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和分离方向移动,
偏压装置,支承在滑块中,用于在受到正在连接的另一连接器外壳推动而与该另一连接器外壳分离的方向上积聚偏压力,以及用于随着两个连接器外壳基本上正确连接而释放偏压力,以允许滑块移动,及
解除锁定部分,装配到一个连接器外壳中,并且可沿着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和分离方向移动,其中,解除锁定部分在移动之后,与已经和接合部分相接合的锁定部分进行接合,并在随着解除锁定部分与锁定部分接合而与接合部分脱离接合的方向上弹性移动锁定臂。
为了出于维护或其他原因而将正确连接的两个连接器外壳分离,移动已经装配到一个连接器外壳中的解除锁定部分,使之与锁定部分接合。然后,锁定臂在使得与接合部分脱离接合的方向上弹性移动,该脱离接合作为上述接合的结果,因此,仅利用移动解除锁定部分的简单操作就能够使锁定部分解除接合。由于不需要额外的操作力来分离两个连接器外壳,所以可以减小操作载荷。而且,接合部分和锁定部分的接合表面可以形成垂直表面,该垂直表面沿着垂直于两个连接器外壳的分离方向的方向延伸。因此,两个连接器外壳可以用较大的力保持正确连接。
优选的是,解除锁定部分与可移动构件或滑块是整体的或一体的,并且在沿着使偏压装置的偏压力积聚的方向移动可移动构件或滑块的过程中,基本上与锁定部分接合。
由于该解除锁定部分与可移动构件或滑块是整体的或一体的,所以它随着可移动构件或滑块移动而与锁定部分接合,从而锁定臂可以与接合部分脱离接合。换句话说,由于利用可移动构件或滑块的移动可以实现解除锁定,所以可以明显减小操作载荷,并且与解除锁定部分设置在不同于可移动构件或滑块的位置处的情况相比,连接器能够具有简单的结构。
更为优选的是,可移动构件或滑块包括臂按压部分,该臂按压部分在锁定臂的移动方向上位于基本上面对锁定臂的位置处,并且
该臂按压部分至少部分进入锁定臂的变形空间,以防止当可移动构件在释放偏压装置的偏压力的方向上移动时,锁定臂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而在解除锁定部分和锁定部分的接合之前或之后基本上从锁定臂的变形空间中缩回,以允许锁定臂在沿着积聚偏压装置的偏压力的方向上移动可移动构件的过程中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
当可移动构件或滑块在释放偏压装置的偏压力的方向上移动时,臂按压部分至少部分进入锁定臂的变形空间中,以防止锁定臂弹性移动。于是,可以避免当两个外壳正确连接时,锁定臂意外接触锁定的情况。另一方面,在积聚偏压装置的偏压力的方向上移动可移动构件或滑块的过程中,臂按压部分首先从锁定臂变形空间中基本上缩回,以允许锁定臂的弹性移动,然后解除锁定部分与锁定部分接合,使得锁定臂能够解除锁定。于是,随着移动可移动构件或滑块,可以相继顺利实现臂按压部分缩回的操作和解除锁定部分的解除锁定操作。
最为优选的是,锁定部分和解除锁定部分设置有解除锁定导向表面,用于将锁定部分的移动导引到解除锁定部分上,并且两个解除锁定导向表面的滑动接触对锁定臂的弹性移动进行导引。
当解除锁定部分沿着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或分离方向移动时,锁定部分的解除锁定导引表面移动到解除锁定部分的表面上,以导引锁定臂的弹性移动。因此,可以顺利实现解除锁定。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尤其是根据上述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包括:
连接器外壳,可与配合连接器外壳连接和分离,
锁定臂,设置在该连接器外壳中,基本上沿着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和分离方向延伸,并且可沿着角度不等于0°或180°,最好基本上与连接和分离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弹性移动,其中,锁定臂设置有锁定部分,当两个连接器外壳基本上正确连接时,通过移过经过锁定部分,可与设置在配合连接器外壳中的接合部分弹性接合,
可移动构件,装配到连接器外壳中或者装配到连接器外壳上,并且可基本上沿着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和分离方向移动,及
至少一个偏压装置,该偏压装置至少部分支承在可移动构件中,用于在受到正在连接的配合连接器外壳推动而与配合连接器外壳分离的方向上积聚偏压力,以及用于随着两个连接器外壳基本上正确连接而释放偏压力,以允许可移动构件移动,
其特征在于:
该可移动构件在锁定臂的移动方向上基本上面对锁定臂的位置处包括至少一个臂按压部分,当可移动构件在释放偏压装置的偏压力的方向上移动时,该臂按压部分靠近锁定部分移动,以防止锁定臂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而当可移动构件在积聚偏压装置的偏压力的方向上移动时,该臂按压部分远离锁定部分移动,以允许锁定臂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锁定臂和臂按压部分的至少其中一个包括退出部分,当锁定臂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时,锁定臂和臂按压部分中的另一个的一部分至少部分容纳到该退出部分中。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连接器(组件),包括:
一对连接器外壳,它们可以彼此连接和分离,
锁定臂,设置在其中一个连接器外壳中,沿着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和分离方向延伸,并可沿着与连接和分离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弹性移动,
接合部分,设置在另一连接器外壳中,并且当两个连接器正确连接时,通过移过锁定部分可与设置在锁定臂上的锁定部分弹性接合,
滑块,装配到一个连接器外壳中,并可沿着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和分离方向移动,及
偏压装置,支承在滑块中,用于在受到正在连接的另一连接器外壳推动而与该另一连接器外壳分离的方向上积聚偏压力,以及用于随着两个连接器外壳基本上正确连接而释放偏压力,以允许滑块移动,
其特征在于:
该滑块包括在锁定臂的移动方向上面对锁定臂的位置处的臂按压部分,当滑块在释放偏压装置的偏压力的方向上移动时,该臂按压部分靠近锁定部分移动,以防止锁定臂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而当可移动构件在积聚偏压装置的偏压力的方向上移动时,该臂按压部分远离锁定部分移动,以允许锁定臂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及
锁定臂和臂按压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退出部分,并且当锁定臂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时,锁定臂和臂按压部分中的另一个的一部分至少部分容纳到该退出部分中。
在连接或分离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过程中,滑块起到积聚偏压装置的偏压力的作用,并且臂按压部分远离设置在锁定臂上的锁定部分移动,以允许锁定臂弹性移动,从而锁定部分能够移动到接合部分上。当锁定臂弹性移动时,锁定臂和臂按压部分中的另一个的一部分至少部分容纳到该退出部分中。于是,即使臂按压部分的防止位置设置在靠近锁定部分的位置处,锁定臂和臂按压部分也不会彼此干扰,因此可以确保锁定臂的弹性变形。通过以这种方法将臂按压部分的防止位置设置在靠近锁定部分的位置处,可以提高锁定臂的锁定可靠性。
优选的是,锁定臂处于悬臂形式,该悬臂在一端具有支承端,在另一端具有自由端,并且该锁定臂包括可按压部分,当两个连接器外壳正确连接时,该可按压部分可以基本上与臂按压部分的导引端接触。
优选的是,该退出部分设置在锁定臂的一位置处,该位置比可按压部分更加靠近锁定臂的底端。
将受到臂按压部分按压的可按压部分设置在悬臂形锁定臂的自由端处或其附近,并且退出部分设置在锁定臂的一位置处,该位置比可按压部分更加靠近锁定臂的底端。于是,臂按压部分的导引端容纳到锁定臂的退出部分中,以避免当锁定臂弹性移动时锁定臂和臂按压部分的干扰,而臂按压部分能够基本上与锁定部分接触,以安全地防止当锁定部分和接合部分彼此接合时,锁定部分与接合部分脱离接合。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连接器装置,包括上述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以及可与之连接的配合连接器。
在读过下面对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确。应当理解,尽管分开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其单个特征也可以组合到其它实施例中。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阴性外壳的正视图,
附图2是该阴性外壳的平面图,
附图3是阳性外壳的正视图,
附图4是该阳性外壳和滑块的正视图,
附图5是该阳性外壳和滑块的后视图,
附图6是一放大透视图,示出了锁定臂和滑块的主要部分,
附图7是该阳性外壳和滑块的平面图,
附图8是滑块装配在初始位置处的阳性外壳的平面图,
附图9是沿着附图4中X-X线的剖视图,示出了阳性外壳和滑块,
附图10是沿着附图3中X-X线的阳性外壳的剖视图,其中滑块装配在初始位置处,
附图11是沿着附图4中Z-Z线的剖视图,示出了阳性外壳和滑块,
附图12(A)和12(B)是沿着附图3中Y-Y线的剖视图和沿着附图3中Z-Z线的剖视图,示出了阴性外壳安装之前的状态,
附图13(A)和13(B)是沿着附图3中Y-Y线的剖视图和沿着附图3中Z-Z线的剖视图,示出了安装阴性外壳的中间状态,
附图14(A)和14(B)是沿着附图3中Y-Y线的剖视图和沿着附图3中Z-Z线的剖视图,示出了推动部分正在推动可推动部分的状态,
附图15(A)是沿着附图3中Y-Y线的剖视图,示出了可推动部分与解除锁定导引部分相接触的状态,附图15(B)是沿着附图3中Z-Z线的剖视图,示出了锁定臂弹性移动的状态,
附图16(A)是沿着附图3中Y-Y线的剖视图,示出了可推动部分弹性移动的状态,附图16(B)是沿着附图3中Z-Z线的剖视图,示出了锁定臂进一步弹性移动的状态,
附图17(A)是沿着附图3中Y-Y线的剖视图,示出了阴性外壳正确安装并且滑块已经到达初始位置的状态,附图17(B)是沿着附图3中Z-Z线的剖视图,示出了阴性外壳正确安装并且锁定臂与接合部分接合的状态,
附图18是沿着附图3中Z-Z线的剖视图,示出了在分离阴性外壳的过程中,解除锁定部分与锁定部分接合的状态,及
附图19是放大透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锁定臂和滑块的主要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附图1至18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滑块(作为优选的可移动构件)50和至少一个压紧盘簧(对应于优选的偏压装置)将至少部分装配到阳性连接器外壳(下文中,仅指“阳性外壳30”)中,该阳性外壳可与阴性连接器外壳(下文中,仅指“阴性外壳10”)连接。在下面的描述中,阳性外壳30和阴性外壳10将进行连接的侧面称之为向前和向后方向的前面。
阴性外壳10由例如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最好基本上处于整体块状的形式,并且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空腔11最好基本上并排设置在阴性外壳10中的一个或多个层上,一个或多个相对应的阴性端子配件80可至少部分从插入侧,最好基本上从后面插入到该空腔中。如附图12(A)中所示,每个阴性端子配件80都构造使得,(最好基本上为盒形的)主体部分81和将固定到线W的末端上的线连接部分(最好包括圆筒部分(barrel portion)82)首尾相接地联接。具有开放前端的锁定凹槽12形成在每个空腔11的顶表面(ceiling surface)中,并且(最好基本上为悬臂形的)锁定部分83可与该锁定凹槽12的后表面接合,该锁定部分最好通过在阴性端子配件80的主体部分81中进行切割和弯曲形成。横跨相应空腔11的保持器安装孔13形成最好在阴性外壳10的中间部分(最好基本上处于纵向中央)处从相对侧表面延伸到横向(上)表面,并且保持器85至少部分安装或可安装到该保持器安装孔13中,该保持器用于保持阴性端子配件80不会脱出。保持器85最好可基本上沿着宽度方向WD在部分锁定位置(作为优选的第一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作为优选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部分锁定位置处,允许阴性端子配件80插入和退出,在完全锁定位置处,保持器85在主体部分81的后端处与夹爪部分接合。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加强部分14形成在阴性外壳10的横向(上)表面上,从而最好基本上将保持器安装孔13的前后边缘跨接(bridge),从而加强阴性外壳10。
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推动部分15在阴性外壳10的横向(上)表面上加强部分14的前面或附近突出。该推动部分15能够推动阴性外壳30的滑块50的可推动部分51,并且其前端位置略微位于阴性外壳10的前端位置后面。在推动部分15和加强部分14之间限定有空间,可推动部分51可至少部分安装到该空间中。每个推动部分15的前表面15A都起到推动表面的作用,用于推动相对应的可推动部分51,并且都朝上或朝外向前倾斜,从而与推动部分15的横向(上)表面形成锐角,而其后表面15B都朝上或朝外向前倾斜,从而与推动部分15的横向(上)表面形成钝角(参见例如附图12)。
可与阳性外壳30的锁定臂31相接合的接合部分16在阴性外壳10的横向(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最好基本上处于宽度中央)处突出,并位于加强部分14和推动部分15之间。如附图12(B)中所示,接合部分16的前表面16A朝上或朝外向后倾斜,从而将锁定臂31的移动导引到接合部分16上。而且,接合部分16的后表面16B起到与锁定臂31相接合的锁定表面的作用,该表面最好是沿着垂直方向(基本上与两个外壳(10,30)的连接方向CD相垂直的方向)基本上平直的垂直表面。脱离接合凹槽17形成在空腔11下面或附近,使得在阴性外壳10的前表面和底表面上具有开口,并且该凹槽17的表面可以将弹性接触片41向下或向外按压,阳性外壳30的短接端子(shortingterminal)40的弹性接触片41可至少部分插入到该脱离接合凹槽中。
阳性外壳30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设置有端子容纳部分32和位于端子容纳部分32前面的(最好基本上为管状的)插座33,该端子容纳部分用于至少部分容纳位于一个或多个层上的一个或多个阳性端子配件90,和短接端子40。部分连接单元装配部分34设置在端子容纳部分32和插座33的横向(上)表面上,滑块50和压紧盘簧70可以装配到该部分连接防止单元装配部分中。支架安装部分设置在阳性外壳30的横向(右)表面处,如附图5所示,该支架安装部分用于安装未作说明的支架。
如附图3和12(A)所示,三个空腔36在基本上与阴性外壳10的空腔11相对应的位置处基本上并排形成在端子容纳部分32中,阳性端子配件90可从插入侧,最好基本上从后面至少部分插入到该空腔中。每个阳性端子配件90都构造使得舌片91、盒子部分93和线连接部分(最好包括筒状部分94)首尾联接,该舌片通过至少部分插入到主体部分81中可与阴性端子配件80电连接,该盒子部分最好通过切割和弯曲形成有(最好基本上悬臂形的)锁定部分92,该线连接部分将固定到线W的末端上。用于至少部分容纳短接端子40的短接端子腔37形成在端子容纳部分32中的腔36下面或附近,从而最好在侧表面上形成开口。短接端子40包括两个或以上,最好是一对弹性接触片41,该弹性接触片朝插座33突出并能够与舌片91的下表面弹性接触,从而短接相应的两个或以上阳性端子配件90。而且,每个腔36都形成有锁定凹槽38,该锁定凹槽可与盒子部分93的锁定部分92相接合,而端子容纳部分32形成有保持器安装孔44,保持器85可至少部分安装到该保持器安装孔中。
插座33形成使得,阴性外壳10可基本上沿着连接方向C D或从前面至少部分安装,并且使其横向(上)部在特定(预设的或可预设的)范围内进行切割,以形成悬臂形锁定臂31。该锁定臂31设置成基本上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或者基本上沿着连接方向C D)在插座33的中间位置(最好基本上在宽度中央)处延伸,并可向上和向下或朝着和远离连接器外壳30弹性移动,最好使其位于朝着端子容纳部分32的一侧的底端作为支撑点。
具有开放后端的凹槽42形成在锁定臂31的内(下)表面中,同时使锁定部分39在其前端,或在其前端附近,如附图12(B)所示。锁定部分39使其后表面39A与接合部分16的后表面16B接合,或可与之接合,从而将两个外壳10、30彼此保持连接。锁定部分39的后表面39A为沿着垂直方向(基本上与两个外壳10,30的连接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基本上平直的垂直表面,最好可基本上与接合部分16的后表面紧密接合,并且以较大的保持力防止两个外壳分离。另一方面,锁定部分39的前表面39B朝上或朝外向前倾斜(参见例如附图12(B)),从而锁定部分39能够很容易地移动到接合部分16上。
锁定臂31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凹陷或穿透锁定臂31的退出部分(escaping portion)43,以在锁定臂31弹性移动时,至少部分容纳主按压部分53,该主按压部分设置在将在后面进行描述的臂按压部分52的导引端处或附近(参见附图6)。退出部分43基本上在锁定臂31的宽度中间部分(最好基本上在宽度中央)形成,从而位于锁定部分39后面并与之相邻,并且基本上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或基本上沿着连接方向C D)延伸。该锁定臂31具有一对臂主体45,该臂主体基本上平行地设置在退出部分43的相对侧。两个臂主体45的导引端整体或单一联接到锁定部分39的相对横向端上,并且锁定臂31通过具有两个臂主体45和锁定部分39而整体上基本上为门形或U形。当两个外壳10、30正确连接时,通过与主按压部分53接触,锁定部分39的上表面39E能够防止锁定部分39向上移动,与接合部分16脱离接合。
锁定臂31形成有在厚度方向穿透锁定臂31的退出部分43,以在锁定臂31弹性移动或可弹性移动时,允许将在后面描述的滑块50的臂按压部分52的主按压部分53进入(参见附图6)。该退出部分43在除了锁定部分39之外的整个锁定臂31的宽度中间位置(最好基本上位于宽度中央)处形成,从而基本上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延伸。一对臂主体45基本上平行设置在退出部分43的相对侧处。当两个外壳10、30正确连接时,通过与主按压部分53接触,锁定部分39的上表面或外表面39E能够防止锁定部分39向上或向外移动,与接合部分16脱离接合。
滑块50的可按压臂54能够至少部分进入在锁定臂31的基本上相对横向侧处所留下的空间。一对解除锁定导向部分46设置在端子容纳部分32处(最好在其上端)的锁定臂31的相对侧处,该解除锁定导向部分可与相应可按压臂54接合。解除锁定导向部分46向上或向外朝后面倾斜,从而能够如后面所描述的那样,随着滑块50向后移动,在弹性变形方向上导引可按压臂54。退出凹槽(escaping recess)47形成在插座33的内底表面中,该退出凹槽用于在弹性接触片41弹性变形时使弹性接触片41的导引端退出。
部分连接防止单元装配部分34包括竖直的或从端子容纳部分32和插座33的横向(上)表面突出的一对侧壁48,和联接两个侧壁48的后端的后壁49。该至少一个压紧盘簧70和滑块50可以至少部分安装在由侧壁48和后壁49所围成的空间中。如附图9所示,该压紧盘簧70能够使其后端支承在后壁49上,或支承在后壁49处,并且弹簧保持部分61和弹簧保护部分62从该后壁49的前表面突出,该弹簧保持部分将至少部分插入到压紧盘簧70的后端中,该弹簧保护部分最好基本上处于圆管的形式,该圆管覆盖压紧盘簧70的后部(最好基本上是后半部)的外圆周表面。如附图4所示,一个或多个滑块按压部分63形成从两个侧壁48的相应部分(最好是后部的上端)向内凸出,该滑块按压部分用于按压滑块50的横向表面或上表面。
如附图9所示,用于允许滑块50的保持突起55进入的退出凹槽64形成使得,在彼此面对的两个侧壁48的每个表面(内表面)中都具有开放后端,并且可与保持突起55相接合的容纳部分65形成在退出凹槽64的前端位置处突出。如将在后面描述的那样,容纳部分65的前表面倾斜使得,能够将保持突起55的入口导入到退出凹槽64中。
滑块50由例如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包括滑块主体56,该滑块主体最好基本上处于基本上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延伸的平板的形式,如附图7所示。在安装到部分连接防止单元装配部分34中的状态下,该滑块50可基本上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基本上是两个外壳10,30的连接和分离方向CD)移动,同时基本上保持与侧壁48的内表面及端子容纳部分33和插座33的横向(上)表面滑动接触。
该滑块主体56具有设置成基本上等于或略微小于侧壁48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隔的宽度,并且向下突出并具有台阶形的臂按压部分52基本上形成在滑块主体56的下表面的宽度中央。在滑块50装配的状态下,臂按压部分52的下表面可以与锁定臂31和端子容纳部分32的上表面滑动接触。
具有开放前端和底端的一对臂退出部分57通过切割臂按压部分52的相对端表面形成,如附图6所示。当锁定臂31弹性移动时,锁定臂31的臂主体45能够至少部分进入臂退出部分57中,从而允许锁定臂31退出。两个臂退出部分57最好处于基本上横向对称的形状,并且在它们之间形成较窄的主按压部分53。通过设置这种臂退出部分57,即使臂按压部分52的导引端位置设置在靠近锁定臂31的导引端的位置处,即锁定部分39,也能确保锁定臂31的弹性移动。该主按压部分53设置在基本上与锁定臂31的退出部分43相对应的位置处。
另一方面,可操作部分58形成在滑块主体56的横向(上)表面的后部(最好基本上是后半部)中,该可操作部分操作用于拉动滑块50并与滑块50装配的状态下的侧壁48的上端基本上处于相同位置。一个或多个凹口59最好形成在可操作部分58的横向(上)表面的相对横向边缘处,并且阳性外壳30的滑块按压部分63可至少部分插入到其中。保护臂退出部分95形成在滑块主体56、臂按压部分52和可操作部分58的内表面中,用于允许阳性外壳30的弹簧保护部分62退入。压紧盘簧70的前端可以支承在保护臂退出部分95的背面(后面)上,将至少部分插入到压紧盘簧70的前端中的弹簧保持部分96在此处突出。
一对可按压臂54形成从滑块主体56的下表面的前端部的基本上相对侧突出。该可按压臂54最好基本上处于向后延伸并以其底端(前端)作为支撑点可向上和向下(或者朝向和远离阴性外壳10)弹性移动的悬臂形式。可按压臂54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隔设置成基本上等于或大于锁定臂31的宽度。基本上钩形的可推动部分51在每个可按压臂54的自由端(后端)处或其附近形成向下或向内突出(参见例如附图12(A))。每个可推动部分51的前表面51B倾斜使得最好与推动部分15的前表面15A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倾斜度,如附图12(A)所示,该可推动部分可以由阴性外壳10的推动部分15推动,从而该可推动部分51可以由推动部分15安全地推动。另一方面,可以与阳性外壳30的解除锁定导向部分46接合的每个可推动部分51的后表面51A倾斜使得,最好与解除锁定导向部分46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倾斜度,从而当可推动部分51移动到解除锁定部分46上时,可按压臂54可以顺利弹性移动。
滑块50还设置有解除锁定部分99,用于使得锁定臂31在基本上向上的方向(与接合部分16脱离接合的方向)上弹性变形,以通过在将两个外壳10、30分离之后与锁定部分39接合来解除锁定。该解除锁定部分99横跨或跨越可按压臂54的底端部分的前端,更特别的是跨越在可按压臂54的前底端的内表面之间,如附图6所示。在滑块50装配的状态下,该解除锁定部分99基本上在前面与锁定部分39相对,而当滑块50向后移动时,可以从前面基本上与锁定部分39接触。解除锁定部分99的后表面99A向上朝前倾斜,从而具有与锁定部分39的前表面39B具有相同的倾斜度。在使解除锁定部分99与锁定部分39接触之后,锁定部分39的前表面39B移动到后表面99A上,以使锁定臂31顺利地弹性变形。由于解除锁定部分99设置在可按压臂54的底端处,所以即使当可按压臂54的自由端弹性变形时,它也不会弹性变形。
在初始位置IP处,滑块50的前端位置基本上与阳性外壳30的前端位置对齐,如附图12(A)所示,滑块50在该初始位置处与部分连接防止单元装配部分34装配到一起,并且臂按压部分52的主按压部分53定位使得至少部分封闭锁定臂31在锁定部分39上方的变形空间的位置处,以防止锁定臂31的弹性变形。当滑块50处于初始位置IP时,滑块按压部分63的前端至少部分进入滑块50的两个凹口59,以按压滑块50的后端。而且,弹簧保护部分62的前端至少部分进入保护臂退出部分95,以最好在基本上整个长度上至少部分盖住压紧盘簧70,并且滑块50的保持突起55与阳性外壳30的容纳部分65接合,以将滑块50保持住,使其不会朝前退出。在该初始位置IP处,最好通过略微弹性压紧该压紧盘簧70,来防止滑块50从该初始位置IP处向后摇动(shaking)。
接下来,将描述本实施例的功能。在装配阳性连接器之后,压紧盘簧70首先至少部分装配到部分连接防止单元装配部分34中,同时相应阳性端子配件90和短接端子40至少部分安装到阳性外壳30中。压紧盘簧70的后端至少部分插入到弹簧保护部分62中。
随后,当滑块50在附图11中所示的状态下装配时,可按压臂54至少部分进入锁定臂31的相对侧处的空间中,并且臂按压部分52滑动到基本上与锁定臂31的上表面接触。另外,保持突起55的前表面抵靠在容纳部分65的后表面上,如附图10所示,从而滑块50保持在初始位置IP处,不会作出任何向前的移动。在这种状态下,臂按压部分52的主按压部分53的内(下)表面与锁定臂31的锁定部分39的外(上)表面接触,如附图12(B)所示,从而安全地防止锁定臂31弹性变形。应当注意,在压紧弹簧70装配到滑块50中之后,压紧盘簧70和滑块50可以同时装配到阳性外壳30中。
接下来,描述连接两个外壳10,30的操作。当阴性外壳10从附图12(A)中所示状态在阳性外壳30的插座33中安装到特定(预设的或可预设的)深度时,推动部分15的前表面15A基本上与可推动部分51的前表面51B相接触,如附图13(A)所示。在此阶段,两个端子配件80、90最好尚未开始接触。随着连接的进一步进行,可推动部分51受到推动部分15推动,从而滑块50从初始位置IP向后移动,并且压紧盘簧70受到压紧,同时积聚偏压力,如附图14(A)所示。在此过程中,端子配件80、90最好开始接触,并且臂按压部分52从锁定臂31的空间向后退出,以使得锁定臂31能够弹性变形。
此时,如果操作人员误判断两个外壳10、30已经正确连接并停止连接操作的话,积聚在压紧盘簧70中的偏压力就会释放,并且同时滑块50的可推动部分51将推动部分15推回,从而将两个外壳10、30强制分离。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两个外壳10、30保持部分连接的情况。
随着连接进一步进行,锁定臂31的锁定部分39的前表面39B基本上与接合部分16的前表面16A接触,如附图14(B)所示,臂按压部分52的主按压部分53从锁定部分39上方的位置退出,随后锁定臂31向上弹性移动或者变形,而锁定部分39移动到接合部分16上面。此时,锁定臂31的臂主体45至少部分进入臂按压部分52的臂退出部分57,如附图15(B)所示,从而允许锁定臂31在不干扰臂按压部分52的情况下退出。而且,此时,臂按压部分52的主按压部分53至少部分容纳到锁定臂31的退出部分43中,并且锁定臂31的臂柱体45至少部分容纳到臂按压部分52的臂退出部分57中,如附图15(B)所示,从而避免了弹性变形的锁定臂31与臂按压部分52彼此干扰的情况。在锁定部分39移过接合部分16之前,解除锁定部分99滑动到锁定部分39下面,以使锁定臂31弹性升起,同时使锁定臂31与接合部分16脱离接合。随着连接进一步进行,可推动部分51的后表面51A滑过解除锁定导向部分46并移动到它上面,如附图16(A)所示,从而使可按压臂54向上弹性变形。进而,短接端子40的弹性接触片41进入阴性外壳10的脱离接合凹槽17,受到该凹槽表面的按压,弹性接触片41从舌片91上脱离接合,并且取消两个阳性端子配件90的短接状态。
当两个外壳10、30连接到正确深度时,滑块50到达可推动部分51与解除锁定导向部分46脱离接合的位置,从而摆脱受推动状态。然后,压紧盘簧70的偏压力至少部分释放,以向前移动滑块50。当滑块50到达初始位置IP时,保持突起55基本上与容纳部分65接触,以停止在此处。在向前移动滑块50的过程中,解除锁定部分99与锁定部分39脱离接合。由于锁定部分39处于能够移过此状态下的接合部分16的位置处,所以解除锁定部分99的脱离接合使锁定臂31至少部分弹性恢复,并且锁定部分39的后表面39A与接合部分16的后表面16B接合,如附图17(B)所示。当滑块50到达初始位置IP时,臂按压部分52至少部分进入锁定臂31的变形空间,并且其前端位置(主按压部分53的前端位置)到达基本上与锁定臂31的前端位置相对齐的位置处,臂按压部分52在此处安全地防止锁定臂31的弹性移动。通过可按压部分51至少部分进入到推动部分15和加强部分14之间,可按压臂54朝自然状态返回或基本上返回到自然状态,如附图17(A)所示。
在出于维护或其他原因而分离两个外壳10、30的情况下,首先向后拉动滑块50的可操作部分58,从而朝后移动滑块50,或使其远离初始位置IP,同时压紧该压紧盘簧70。然后,可推动部分51的后表面51A基本上与推动部分15的后表面15B滑动接触,因而可推动部分51移动到推动部分15上,并且可按压臂54向上或向外弹性变形。在此过程期间,主按压部分53从锁定部分39上方的位置处缩回,从而使锁定臂31能够弹性移动。当进一步进行拉动滑块50的操作时,滑块50的解除锁定部分99的后表面99A与锁定臂31的锁定部分39的前表面39B钩连接触,并且两个表面39B、99A(对应于优选的解除锁定表面)沿着彼此滑动,因而锁定部分39移动到解除锁定部分99上面,以向上或向外或在脱离接合方向上弹性移动锁定臂31。在取消两个外壳10、30的锁定状态之后,通过进一步拉动滑块50,两个外壳10、30彼此完全分离,如附图18所示。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将已经彼此正确连接的两个外壳10、30分离之后,滑块50向后移动,因而解除锁定部分99与锁定臂31的锁定部分39接合,因此,锁定臂31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于是,仅通过移动滑块50的简单操作就可以取消锁定臂31的锁定状态。由于不需要多余的操作力将两个外壳10、30分离,所以可以减小操作载荷。而且,通过设置解除锁定部分39,容纳部分16和锁定部分39的锁定表面16B、39A可以形成垂直表面,该垂直表面沿着与两个外壳10、30的分离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因此,可以以较大的力将两个外壳10、30保持正确连接。
由于解除锁定部分99与滑块50是整体的或一体的,所以与解除锁定部分99设置在不同于和/或独立于滑块50的位置上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加简化阳性外壳30的结构。
而且,当滑块50处于初始位置IP时,臂按压部分52的主按压部分53至少部分进入锁定臂31位于锁定部分39上方的变形空间中,从而安全地防止锁定臂31弹性移动。于是,可以避免当两个外壳10、30正确连接时,锁定臂31意外接触锁定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将滑块50向后移动的过程中,臂按压部分52首先从锁定臂31的变形空间中缩回,以允许锁定臂31的弹性移动,然后解除锁定部分99与锁定部分39接合,使得锁定臂31能够解除锁定。于是,随着移动滑块50,可以相继顺利实现臂按压部分52缩回的操作和解除锁定部分99的解除锁定操作。
因此,为了能够简单地解除锁定,同时对已经彼此正确连接的两个外壳确保有足够的保持力,将滑块50和压紧盘簧70装配到阳性外壳30中,该滑块可基本上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或基本上沿着连接方向CD移动,该压紧盘簧用于随着滑块50在连接过程中受到阴性外壳10的推动而向后移动积聚偏压力。阳性外壳30也设置有最好基本上悬臂形和可弹性变形的锁定臂31,该锁定臂基本上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或基本上沿着连接方向CD延伸,并且阴性外壳10设置有接合部分16,该接合部分可与锁定臂31的锁定部分39弹性接合。滑块50包括用于随着滑块50向后移动而与锁定部分39接合的解除锁定部分99,该锁定部分已经与接合部分16相接合,因而使得锁定臂31在与接合部分16脱离接合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当在连接两个外壳10、30的过程中,锁定部分39移动到接合部分16上使得锁定臂31弹性变形时,臂按压部分52的主按压部分53至少部分容纳到锁定臂31的退出部分43中,并且锁定臂31的臂主体45至少部分容纳到臂按压部分52的臂退出部分57中,因而确保锁定臂31的顺利弹性变形。于是,臂按压部分52的主按压部分53的前端位置可以设置成靠近锁定部分39。结果,可以提高锁定臂31的锁定可靠性。尤其是在本实施例中,当两个外壳10、30正确连接时,主按压部分53基本上与锁定部分39的外(上)表面39E接触。于是,可以安全地抑制锁定部分39在解除锁定方向上的意外移动。
因此,为了提高锁定可靠性,将滑块50(作为优选的可移动构件)和至少一个压紧盘簧70(作为优选的偏压装置)装配到阳性外壳30中,该滑块可基本上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移动,该压紧盘簧用于随着滑块50在连接过程中受到阴性外壳10的推动而向后移动积聚偏压力。滑块50设置有臂按压部分52,用于防止锁定臂31在两个外壳10、30正确连接时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同时允许锁定臂31在连接或分离两个外壳10、30的过程中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该臂按压部分52包括臂退出部分57,弹性移动的锁定臂31的一部分容纳在该臂退出部分中。
<第二实施例>
附图19示出了本法民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在锁定臂31和臂按压部分52的结构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其他结构方面与其类似或基本上相同。
第二实施例的锁定臂31包括处于窄长棒形式的臂主体45,并且基本上块形的锁定部分39与该臂主体45的导引端连续。锁定部分39的宽度最好大于臂主体45的宽度,并且锁定部分39的后表面39A为台阶表面,该台阶表面处于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最好基本上与臂主体45的相对侧表面呈直角。另一方面,用于至少部分容纳锁定臂31的臂退出部分57在臂按压部分52的导向侧处形成使得在前表面和下表面上具有开口。一对主按压部分53基本上平行设置在臂按压部分52的臂退出部分57处。
当两个外壳10、30正确连接时,两个主按压部分53与锁定部分39的上表面39E基本上接触,从而安全地防止了锁定臂31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另一方面,当滑块50在积聚压紧盘簧70的偏压力的方向上移动时,两个主按压部分53都与锁定部分39脱离接合,以安装在臂主体45的相对侧处,并且臂主体45至少部分容纳到臂退出部分57中,从而可以确保锁定臂31的弹性变形。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面所描述和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述实施例也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除了下述实施例之外,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也可以作出各种改变。
(1)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解除锁定部分与滑块是整体的或一体的,但是由于部件不同于本发明所述的滑块,解除锁定部分也可以装配到阳性外壳中。
(2)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解除锁定部分设置成跨接可按压臂的底端,但是如果当滑块处于初始位置同时定位在滑块向后移动时可以与锁定部分接合的位置处时,解除锁定部分与锁定部分基本上相对的话,根据本发明,并未对其位置进行特别限定。
(3)板簧或拉伸圆弹簧、弹性块(如由橡胶制成的)等也可以用作本发明所述的偏压装置。
(4)与前述实施例相反,阴性外壳可以设置有锁定臂、滑块和解除锁定部分,并且阳性外壳可以设置有本发明所述的接合部分。
(5)在第一实施例中,当锁定臂弹性在解除锁定方向上移动时,锁定臂的臂主体至少部分容纳到臂按压部分的臂退出部分中,并且臂按压部分的主按压部分至少部分容纳到锁定臂的退出部分中。然而,根据本发明,不需要对锁定臂和臂按压部分都设置退出部分。例如,通过省略臂退出部分,臂按压部分可以只包括主按压部分。简而言之,将退出部分设置在彼此面对的锁定臂和臂按压部分的至少其中一个表面上就足够了。
(6)尽管在第一实施例中,退出部分形成在厚度方向上穿透锁定臂,但是它也可以是形成在本发明所述锁定臂的上表面中的底部凹口(bottomed recess)。

Claims (11)

1.一种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外壳(30),该连接器外壳(30)可与配合连接器外壳(10)连接和分离,
锁定臂(31),该锁定臂(31)设置在连接器外壳(30)中,沿着两个连接器外壳(10,30)的连接和分离方向(CD)延伸,并且可沿着与连接和分离方向(CD)成不等于0°或180°角度的方向弹性移动,其中,该锁定臂(31)设置有锁定部分(39),当两个连接器外壳(10,30)正确连接时,该锁定部分(39)与设置在配合连接器外壳(10)中的接合部分(16)弹性接合,
可移动构件(50),该可移动构件(50)装配到连接器外壳(30)之中或之上,并且沿着两个连接器外壳(10,30)的连接和分离方向移动,
至少一个偏压装置(70),该偏压装置(70)至少部分支承在可移动构件(50)之中或之上,用于在受到正在连接的配合连接器外壳(10)推动而与配合连接器外壳(10)分离的方向上积聚偏压力,以及用于在两个连接器外壳(10,30)正确连接时释放偏压力,以允许可移动构件(50)移动,及
解除锁定部分(99),该解除锁定部分(99)装配到连接器外壳(30)之中或之上,并且仅沿着两个连接器外壳(10,30)的连接和分离方向移动,其中,解除锁定部分(99)在移动之后,与已经和接合部分(16)相接合的锁定部分(39)进行接合,并在解除锁定部分(99)与锁定部分(39)接合时在与接合部分(16)脱离接合的方向上弹性移动锁定臂(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解除锁定部分(99)与可移动构件(50)是整体的或一体的,并在积聚偏压装置(70)的偏压力的方向上移动可移动构件(50)的过程中与锁定部分(39)接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构件(50)在锁定臂(31)的移动方向上面对锁定臂(31)的位置处包括至少一个臂按压部分(5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臂按压部分(52)至少部分进入锁定臂(31)的变形空间,以防止当可移动构件(50)在释放偏压装置的偏压力的方向上移动时,锁定臂(31)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而在解除锁定部分(99)和锁定部分(39)的接合之前或之后从锁定臂(31)的变形空间中缩回,以允许锁定臂(31)在沿着积聚偏压装置(70)的偏压力的方向上移动可移动构件(50)的过程中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锁定部分(39)和解除锁定部分(99)设置有解除锁定导向表面(39B,99A),用于对锁定部分(39)到解除锁定部分(99)上的移动进行导向,并且锁定臂(31)的弹性移动通过解除锁定导向表面(39B,99A)的滑动接触进行导向。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可移动构件(50)在释放偏压装置(70)的偏压力的方向上移动时,该臂按压部分(52)移动靠近锁定部分(39),以防止锁定臂(31)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而当可移动构件(50)在积聚偏压装置(70)的偏压力的方向上移动时,该臂按压部分(52)远离锁定部分(39)移动,以允许锁定臂(31)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锁定臂(31)和臂按压部分(5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退出部分(57),并且当锁定臂(31)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弹性移动时,锁定臂(31)和臂按压部分(52)中的另一个的一部分至少部分容纳到该退出部分(57)中。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锁定臂(31)处于悬臂形式,该悬臂在一端具有支承端,在另一端具有自由端,并且该锁定臂包括可按压部分(39),当两个连接器外壳(30,10)正确连接时,该可按压部分(39)可以与臂按压部分(52)的导引端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退出部分(57)设置在锁定臂(31)上比可按压部分(39)更加靠近锁定臂(31)的底端的位置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臂(31)垂直于连接和分离方向(CD)弹性移动。
11.一种连接器装置,包括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和可与之连接的配合连接器。
CNB2005101032320A 2004-09-17 2005-09-19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193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72108A JP4306573B2 (ja) 2004-09-17 2004-09-17 コネクタ
JP2004272108 2004-09-17
JP2004275754 2004-09-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0329A CN1750329A (zh) 2006-03-22
CN100541934C true CN100541934C (zh) 2009-09-16

Family

ID=36164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0323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1934C (zh) 2004-09-17 2005-09-19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306573B2 (zh)
CN (1) CN10054193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1009B (zh) * 2013-05-08 2017-12-1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KR101795200B1 (ko) * 2013-05-08 2017-11-07 스미토모 덴소 가부시키가이샤 커넥터
JP6560273B2 (ja) * 2017-02-06 2019-08-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嵌合コネクタ
JP7289450B2 (ja) * 2019-08-06 2023-06-12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JP7230739B2 (ja) * 2019-08-09 2023-03-0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232407B2 (ja) * 2019-08-09 2023-03-0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06573B2 (ja) 2009-08-05
JP2006086087A (ja) 2006-03-30
CN1750329A (zh) 2006-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1934C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JP5527764B2 (ja) 雄型コネクタ及び雌型コネクタ並びにこれらのコネクタからなる電気コネクタ
CN203242841U (zh) 插头连接器
US6942510B2 (en)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system
CN105191010B (zh) 连接器
CN100499276C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KR101590735B1 (ko) 전기 커넥터
US7059902B2 (en) Connector, a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a connector assembly
CN105191009A (zh) 连接器
US20020115338A1 (en) Connect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a connector
EP1133021B1 (en) Connector
US6971906B2 (en)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US6250945B1 (en) Half-fitting prevention connector
JP3864724B2 (ja) コネクタ
US6551146B2 (en) Connector and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connector
EP1780839B1 (en) Connector
US6595795B2 (en) Connect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a connector
CN112350110B (zh) 连接器
US6530800B2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connector
CN109193266B (zh) 具有解锁功能的插头连接器
JP2001068220A (ja)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CN100593265C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JP4081992B2 (ja) コネクタ
JP4431166B2 (ja) コネクタ
US6666710B2 (en)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409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