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1484C - 一种输入位置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入位置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41484C
CN100541484C CNB2007101210882A CN200710121088A CN100541484C CN 100541484 C CN100541484 C CN 100541484C CN B2007101210882 A CNB2007101210882 A CN B2007101210882A CN 200710121088 A CN200710121088 A CN 200710121088A CN 100541484 C CN100541484 C CN 10054148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position
current input
line number
instruction type
variable charac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1210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05789A (zh
Inventor
阎国龙
周萍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Founder Holdings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7101210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41484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05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5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148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148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对含可变文字项的排版处理中输入位置的调整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可变文字项的文字内容参与排版;获取所述文字内容在排版后的边界位置;根据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使用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可变文字项在排版中正确折行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可变文字项的整体独立性。

Description

一种输入位置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前计算机排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对含可变文字项的排版处理中输入位置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印刷技术的发展,一张起印、张张不同的可变数据印刷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可变数据印刷前端的制作环节对于大数据量的排版则主要采取了交互式设计模版、由自动排版模块完成模版与数据的结合,批量的生成排版结果的工作模式。
文字内容的可变是可变数据印刷的内容可变性的主要呈现方式,通常交互式模版设计工具对于模版样式都具备两种展现方式:一种是模版设计状态,用于设计模版的样式,构建可变数据版面元素,并完成可变数据版面元素与源数据项的关联;另一种是预览状态,以指定的源数据记录内容取代相对应的可变数据版面元素,展示出最终的排版效果。
可变文字项作为文字类的可变数据版面元素,一方面需要在文字流里面直观的表示出该可变文字项的数据关联属性、文字修饰属性,因此该可变文字项需要参与到文字排版之中;另一方面又需要能够在操作可变文字项的过程中体现出其作为独立版面元素的整体性。能否在实现其展现内容无差异的参与到上下文排版的同时,又能做好很好的保持其作为可变数据版面元素的整体独立性,对于模版设计的易用性和专业性起着重要的影响。
发明人在发明过程中注意到,目前现有的可变数据排版技术中,可变文字项的实现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可变文字项以盒子的方式呈现在文字流中,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可变文字项的整体独立性,但其不足在于:由于盒子里面的内容无法在排版过程中被折行,从而可能影响到文字排版的换行效果。图1-a是以盒子形式实现可变文字项的排版效果示意图,图1-b是以盒子形式实现可变文字项的输入位置步进调整示意图,图中黑体加框的文字“生产厂家”是可变文字项,例中以其来展开描述,则如图所示,由于在盒子的方式中,是将可变文字项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所以在图1-a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车辆由”的文字后是三个字符的空白位,因为“生产厂家”作为一个整体需要四个字符位,所以并不能在该行排版,只能放入下行中,由图可见,这样显然是不美观的。图1-b是在盒子方式下的一次步进调整的实施例,由图可见,当调整时,输入位置由A调整到B,这是因为可变文字项作为一个整体,并不能对其中内容进行调整插入。
另一种方法是可变文字项的数据关联属性值作为字符串参与上下文的排版,同时在该字符串的前后添加特殊标记符号来标记该可变文字项的范围。图2-a是以特殊符号%间隔形式实现可变文字项的排版效果示意图,图2-b是以特殊符号%间隔形式实现可变文字项的输入位置步进调整示意图,图中黑体加框的文字“生产厂家”是可变文字项,例中以其来展开描述,则如图所示,对于可变文字项来说,由于是采用了特殊标记来标示范围,因此,其能够正确的折行,如图2-a所示,对比图1-a可以看见,这时没有留下空白的字符位。图2-b是在特殊字符标记方式下的一次步进调整的实施例,由图可见,当调整时,输入位置由A调整到B,即,输入位置可以调整到可变文字项中,可见,其在调整时是将可变文字项作为文字内容进行处理的。所以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排版结果对可变文字项的正确折行,但其不足在于:容易导致对可变文字项的局部化操作,如不小心删除了特殊标记符号而导致可变文字项的失效等,也影响了操作的易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入位置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用于在对含可变文字项进行排版处理的过程中,在将可变文字项作为独立的整体处理时,在保证能够对可变文字项进行正确的折行处理下,调整当前的输入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入位置的调整方法,用于含可变文字项的排版处理中,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可变文字项的文字内容参与排版;
获取所述文字内容在排版后的边界位置,所述文字内容的边界位置是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在所属文字流中的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
根据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与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包括:第一指令类型、或第二指令类型,所述第一指令类型是依赖上一次输入位置进行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所述第二指令类型是不依赖上一次输入位置进行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当所述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是第一指令类型时,根据当前输入位置调整方向与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当所述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是第二指令类型时,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的位置、及边界位置、以及所述文字流的行数调整输入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入位置的调整系统,应用于含可变文字项的排版处理中,包括第一获取装置、第二获取装置、调整装置,其中:
第一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可变文字项的文字内容参与排版;
第二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文字内容在排版后的边界位置,所述文字内容的边界位置是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在所属文字流中的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
调整装置,用于根据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与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所述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包括:第一指令类型、或第二指令类型,所述第一指令类型是依赖上一次输入位置进行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所述第二指令类型是不依赖上一次输入位置进行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
所述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指令类型调整模块、和/或第二指令类型调整模块,其中:
第一指令类型调整模块,用于所述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是第一指令类型,根据当前输入位置调整方向与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第二指令类型调整模块,用于所述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是第二指令类型,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的位置、及边界位置、以及所述文字流的行数调整输入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含可变文字项的排版处理中,首先通过获取可变文字项的文字内容参与排版,使得可变文字项能够正确的折行;然后获取所述文字内容在排版后的边界位置,并根据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由于输入位置的调整是依据参与排版的可变文字项的文字内容在文字流中的边界位置确定的,因此,在根据输入位置进行后续的操作过程中,就能够将参与排版的文字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处理。通过以上方案,在调整了输入位置后进行的后续操作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可变文字项在排版中正确折行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可变文字项的整体独立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背景技术中所述以盒子形式实现可变文字项的排版效果示意图;
图1-b是背景技术中所述以盒子形式实现可变文字项的输入位置步进调整示意图;
图2-a是背景技术中所述以特殊符号%间隔形式实现可变文字项的排版效果示意图;
图2-b是背景技术中所述以特殊符号%间隔形式实现可变文字项的输入位置步进调整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输入位置调整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采用输入位置调整方法实现可变文字项的排版效果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采用输入位置调整方法实现可变文字项的输入位置步进调整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当前输入位置到边界位置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输入位置的调整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为输入位置调整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对含可变文字项的排版处理中,对输入位置的调整可以按如下方式实施:
步骤301、获取可变文字项的文字内容参与排版;
步骤302、获取所述文字内容在排版后的边界位置;
步骤303、根据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图4-a是采用输入位置调整方法实现可变文字项的排版效果示意图;图4-b是采用输入位置调整方法实现可变文字项的输入位置步进调整示意图,本图是配合输入位置调整方法的效果示意图,用以说明本方案的实施,其中,“车辆名称”、“生产厂家”、“销售价格”和“简介信息”等以粗体效果呈现的内容为可变文字项。以下将结合两图对如何具体实施本发明进行充分说明。
实施中,对于步骤301,是取得可变文字项的内容参与排版,同时可以记录可变文字项与排版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可以为:在模版设计状态下,取可变文字项中记录关联数据项的参数值作为内容参与排版,在结果预览状态下,则从当前所预览的数据记录中取与该可变文字项对应的内容参与排版;即:获取可变文字项的文字内容可以是模版设计状态下所述可变文字项中记录关联数据项的参数值;和/或,是结果预览状态下当前所预览的数据记录中所述可变文字项对应的内容。由于在获取到可变文字项的文字内容后,是在何种方式下获取的已经不影响下一步骤的实施,因此,在以下实施例中将以模版设计状态的可变文字项的实现过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法,而预览状态下的原理相同,按模版状态下的实施例实施即可。
步骤302中,文字内容的边界位置是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在所属文字流中的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
可以通过上一步骤中所记录的可变文字项与排版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获得边界位置,具体所记录的可变文字项与排版结果的对应关系是:可变文字项所对应的文字内容参与排版后所产生的局部排版结果,在可变文字项所属的文字流的整体排版结果内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具体的,以“生产厂家”为例,可以以(段索引、文字索引)的方式表示表示可变文字项在排版结果里面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以便用来记录可变文字项与排版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段索引是指可变文字项所在的段在所属文章内的段序列号,文字索引则是指参与排版的文字在其所在段中的序列号。其中,段索引可以是一个数字,就是可变文字项所在的那一段在整篇文章里面是第几段,由于计算机里面一般都是习惯于从0计数来算起,平时所说的第1段,在计算机里面通常说成是第0段,然后依次是第1、2、3段等等;文字索引则是指可变文字项在它所在的行里面的位置,就是它是第几个字。则可变文字项“生产厂家”与排版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为:起始位置参数值(0,14),终止位置参数(0,17),也就是第一段第十四个字与第一段第十七个字。实施中,可以用段索引以及文字索引来实施,这是因为在排版的结果里面,段数和字数无论怎么排,都是不会变化,但行数却不固定,如果一个文字框很宽,那么,每段排出来的行就少,如果文字框很窄,那么排出来的行就多了,正因为行的不固定,所以,在表示位置参数的时候,就用第几段和在该段内的第几个字来表示,这样的表示使得在什么样的框里面排版,位置参数值都是稳定的。
步骤303的在根据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步骤,即,调整位于可变文字项所对应局部排版结果范围内的当前输入位置到该局部排版结果的边界位置上;其中该边界位置即为可变文字项与排版结果对应关系中所描述的起始位置或者终止位置。
调整当前输入位置到边界位置具体实施的方法可以按以下方式实现:
一、根据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与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包括:第一指令类型、或第二指令类型,所述第一指令类型是依赖上一次输入位置进行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所述第二指令类型是不依赖上一次输入位置进行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
第一指令类型是依赖上次输入位置的调整的情况,例如按键盘的上下左右键调整当前输入位置;而第二指令类型是不依赖上一次输入位置的调整的情况,如通过在版面上点击鼠标左键所引起的当前输入位置的变化,它跟点击鼠标左键前当前输入位置的位置没有关系。即,依赖与不依赖的判断在于,两次输入位置的变化有无内在联系。
实施中,当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是第一指令类型时,根据当前输入位置调整方向与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当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是第二指令类型时,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的位置、及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1、当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是第一指令类型时,根据当前输入位置调整方向与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具体可以为:
当前输入位置调整方向是向前调整,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或,当前输入位置调整方向是向后调整,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终止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2、当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是第二指令类型时,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的位置、及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进一步按如下步骤实施:
二、当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是第二指令类型时,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的位置、及边界位置、以及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的行数调整输入位置。
即:当文字流的行数为单行,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行首与行尾的位置、及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或,当文字流的行数为多行,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起始位置行与终止位置行的位置、及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具体实施可以为:
1、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单行
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不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时,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时,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终止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或者,
2、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多行
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大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终止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小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小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等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属行中距离行首与行尾的位置、及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当文字流的行数为多行,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等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时,具体实施可以为:
当前输入位置在所属行中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不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时,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当前输入位置在所属行中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时,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终止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下面再举一例来进行说明。
图5为调整当前输入位置到边界位置的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按如下步骤实施:
步骤501、判断当前输入位置是否在可变文字项所对应的局部排版结果范围内,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02,否则执行步骤509;
如图4-b所示,初始的输入位置位于A处,当执行向前调整一个字单元的指令时,当前的输入位置按现有技术将会被调整到“厂”和“家”字之间,此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则可判断出当前输入位置已经位于可变文字项“生产厂家”的局部排版结果范围之内,因此,继续执行步骤502。
实施例中,初始的输入位置就是执行向前调整一个字单元指令前的当前输入位置,如在微软字处理软件Word里面把光标停在一个字后面,然后按一下向左的方向键,那么,光标就会跳到那个字的前面,即当前的输入位置发生了改变,初始输入位置就是指改变前的当前输入位置,为了区分改变前和改变后的当前输入位置,才引入了初始输入位置的说法。向后调整也是一样的,当前输入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实施例中,调整当前输入位置不仅指调整本例中的一个字单元,比如Word里面按上健或下键就是会把光标调整到上一行或者下一行,实施例选择调整一个字单元的实施来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易知其他的情况原理是相同的。
步骤502、判断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是否依赖上一次输入位置调整,如果是依赖于上一次输入位置的调整,则执行步骤503,否则执行步骤506;
其中依赖于上一次输入位置的调整包括在上一次输入位置的基础上向前进行步进调整或者向后进行步进调整,而不依赖于上一次输入位置的调整包括直接设置位置参数来调整当前的输入位置;
步骤503、判断当前输入位置的调整方向,如果是向前调整,执行步骤504,如果是向后调整,执行步骤505;
步骤504、调整当前输入位置至边界位置中的起始位置;执行步骤509;
如图4-b所示,在向前进行步进调整时,依据本步骤所描述的处理方法,将输入位置调整至可变文字项“生产厂家”的边界位置中的起始位置B。
步骤505、调整当前输入位置至边界位置中的终止位置;执行步骤509;
步骤506、判断当前输入位置所对应的可变文字项的局部排版结果是否为多行,如果为多行,则执行步骤507,否则执行步骤508;
步骤507、判断当前输入位置所在的行分别距离起始位置行和终止位置行的行数差值,如果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差值小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差值,执行步骤504,如果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差值大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差值,执行步骤505,如果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差值等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差值,执行步骤508;
步骤508、判断当前输入位置分别距离当前输入位置所在行的行首、行尾的间隔字符数,如果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小于或等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执行步骤504,如果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执行步骤505;
步骤509、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目标位置,处理结束。
调整完成,依据调整后的当前输入位置对可变文字项进行后继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入位置的调整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对调整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6为输入位置的调整系统结构示意图,应用于含可变文字项的排版处理中,如图所示,系统中包括第一获取装置601、第二获取装置602、调整装置603,其中:
第一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可变文字项的文字内容参与排版;
第二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文字内容在排版后的边界位置;
调整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第一获取装置601中可以包括模版设计状态获取模块6011、和/或结果预览状态获取模块6012,其中:
模版设计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模版设计状态下所述可变文字项中记录关联数据项的参数值作为可变文字项的文字内容;
结果预览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结果预览状态下当前所预览的数据记录中所述可变文字项对应的内容作为可变文字项的文字内容。
实施例中,文字内容的边界位置是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在所属文字流中的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
所述调整装置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与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所述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包括:第一指令类型、或第二指令类型,所述第一指令类型是依赖上一次输入位置进行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所述第二指令类型是不依赖上一次输入位置进行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
所述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指令类型调整模块6031、和/或第二指令类型调整模块6032,其中:
第一指令类型调整模块,用于所述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是第一指令类型,根据当前输入位置调整方向与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第二指令类型调整模块,用于所述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是第二指令类型,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的位置、及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实施中,第一指令类型调整模块可以包括向前调整单元、和/或向后调整单元,其中:
向前调整单元,用于所述当前输入位置调整方向是向前调整,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向后调整单元,用于所述当前输入位置调整方向是向后调整,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终止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第二指令类型调整模块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的位置、及边界位置、以及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的行数调整输入位置。
第二指令类型调整模块可以包括单行调整单元、和/或多行调整单元,其中:
单行调整单元,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单行,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行首与行尾的位置、及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多行调整单元,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多行,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起始位置行与终止位置行的位置、及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在单行调整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子单元,第二子单元,其中:
第一子单元,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单行,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不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时,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第二子单元,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单行,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时,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终止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在多行调整单元可以包括第三子单元、第四子单元、第五子单元,其中:
第三子单元,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多行,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大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终止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第四子单元,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多行,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小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第五子单元,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多行,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等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属行中距离行首与行尾的位置、及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所述第五子单元可以进一步用于在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多行,当前输入位置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等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且当前输入位置在所属行中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不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时,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属行中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时,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终止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调整后,就可以依据调整后的当前输入位置对可变文字项进行后继操作了。后继操作中可以包括设置字体字号、删除文字等等操作,实施例中通过根据边界位置来调整当前输入位置,并将两个位置重合,从而达到的效果是,当前输入位置永远不会进入到可变文字项的内部,要么在它前面,要么就在它后面,这样,可变文字项就会一直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操作,例如选中操作、更改字体字号等等,都会作为整体被操作了。在后续操作中可变文字项就会始终被作为一个整体来操作,字体、字号就会同时被改变,始终是相同的。
由上述实施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可变文字项的实现方法是以盒子的方式整体参与排版或者在可变文字项的内容前后加上标记符后再参与排版,两种方式都难以做到排版效果合理性与操作便利性的同时兼顾。而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是在排版过程中提取可变文字项的内容作为普通文字参与排版,从而解决了盒子带来了排版效果不合理的问题;在交互式操作的处理过程中,将可变文字项所对应的排版结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定位,从而实现了可变文字项作为交互式操作基本操作单元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不仅既支持对可变文字项的内容的折行,同时通过对含有可变文字项内容进行排版时的输入位置调整,从而使可变文字项始终作为一个整体被操作,还可以做到可变文字项对排版效果合理性与操作便利性的同时兼顾,增强了可变文字项的易用性。
同时,如实施例中图4-a所示,在文字块模版内的文字排版过程中,取得每个可变文字项的文字内容参与排版,排版后的效果如图4-a所示,对比以盒子方式表示可变文字项的排版效果图1-a,可以明显看出图4-a的排版效果更加美观合理。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输入位置的调整方法,用于含可变文字项的排版处理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可变文字项的文字内容参与排版;
获取所述文字内容在排版后的边界位置,所述文字内容的边界位置是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在所属文字流中的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
根据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与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包括:第一指令类型、或第二指令类型,所述第一指令类型是依赖上一次输入位置进行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所述第二指令类型是不依赖上一次输入位置进行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当所述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是第一指令类型时,根据当前输入位置调整方向与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当所述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是第二指令类型时,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的位置、及边界位置、以及所述文字流的行数调整输入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字内容是模版设计状态下所述可变文字项中记录关联数据项的参数值;
和/或,是结果预览状态下当前所预览的数据记录中所述可变文字项对应的内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输入位置调整方向与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当前输入位置调整方向是向前调整,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或,所述当前输入位置调整方向是向后调整,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终止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单行,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行首与行尾的位置、及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或,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多行,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起始位置行与终止位置行的位置、及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单行,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不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时,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时,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终止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或,
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多行,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大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终止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小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等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属行中距离行首与行尾的位置、及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多行,当前输入位置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等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且当前输入位置在所属行中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不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时,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当前输入位置在所属行中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时,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终止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7、一种输入位置的调整系统,应用于含可变文字项的排版处理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获取装置、第二获取装置、调整装置,其中:
第一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可变文字项的文字内容参与排版;
第二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文字内容在排版后的边界位置,所述文字内容的边界位置是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在所属文字流中的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
调整装置,用于根据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与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所述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包括:第一指令类型、或第二指令类型,所述第一指令类型是依赖上一次输入位置进行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所述第二指令类型是不依赖上一次输入位置进行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
所述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指令类型调整模块、和/或第二指令类型调整模块,其中:
第一指令类型调整模块,用于所述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是第一指令类型,根据当前输入位置调整方向与所述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第二指令类型调整模块,用于所述触发设置当前输入位置的指令类型是第二指令类型,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的位置、及边界位置、以及所述文字流的行数调整输入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获取装置包括模版设计状态获取模块、和/或结果预览状态获取模块,其中:
模版设计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模版设计状态下所述可变文字项中记录关联数据项的参数值作为可变文字项的文字内容;
结果预览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结果预览状态下当前所预览的数据记录中所述可变文字项对应的内容作为可变文字项的文字内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指令类型调整模块包括向前调整单元、和/或向后调整单元,其中:
向前调整单元,用于所述当前输入位置调整方向是向前调整,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向后调整单元,用于所述当前输入位置调整方向是向后调整,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终止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指令类型调整模块包括单行调整单元、和/或多行调整单元,其中:
单行调整单元,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单行,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行首与行尾的位置、及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多行调整单元,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多行,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起始位置行与终止位置行的位置、及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行调整单元包括第一子单元,第二子单元,其中:
第一子单元,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单行,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不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时,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第二子单元,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单行,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时,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终止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行调整单元包括第三子单元、第四子单元、第五子单元,其中:
第三子单元,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多行,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大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终止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第四子单元,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多行,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小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第五子单元,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多行,当前输入位置在所述可变文字项参与排版时所属文字流中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等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根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属行中距离行首与行尾的位置、及边界位置调整输入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子单元进一步用于所述文字流的行数为多行,当前输入位置距离起始位置行的行数等于距离终止位置行的行数,且当前输入位置在所属行中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不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时,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起始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当前输入位置在所属行中距离行首的间隔字符数大于距离行尾的间隔字符数时,将当前输入位置调整至所述边界位置的终止位置并作为输入位置。
CNB2007101210882A 2007-08-29 2007-08-29 一种输入位置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148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210882A CN100541484C (zh) 2007-08-29 2007-08-29 一种输入位置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210882A CN100541484C (zh) 2007-08-29 2007-08-29 一种输入位置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5789A CN101105789A (zh) 2008-01-16
CN100541484C true CN100541484C (zh) 2009-09-16

Family

ID=38999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2108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1484C (zh) 2007-08-29 2007-08-29 一种输入位置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4148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9125B (zh) * 2011-11-30 2015-11-25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2521217B (zh) * 2011-12-14 2014-09-03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藏文排版方法及其系统
CN103150302B (zh) * 2013-03-19 2016-04-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排版方法和装置
CN103744636A (zh) * 2013-12-30 2014-04-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适应窗口大小的文字排版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用WPS进行复杂版面的编辑. 蔡长安.电脑,第1994卷第2期. 1994
用WPS进行复杂版面的编辑. 蔡长安.电脑,第1994卷第2期. 199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5789A (zh) 200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1756C (zh) 电子设备,及用于电子设备和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控制方法
CN100541484C (zh) 一种输入位置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1581994B (zh) 用于在终端的触摸屏上输入汉字的装置和方法
DE2159848A1 (de) System zur abschnittweisen Unter teilung von Sprach und Digitalsignalen und zur Herstellung gedruckter Texte
CN108932097B (zh) 笔记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527753A (zh) 一种智能电视的字符输入方法
US20120014619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DE1524512C3 (de)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Darstellung einer Lauffigur gemeinsam mit einem alphanumerischen Zeichen in einer wählbaren Strahlposition auf dem Schirm einer Kathodenstrahlröhre
CN101819471A (zh) 一种拼音文字单词与短语的输入和显示方法
CN109408506A (zh) 表格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JP2022027646A (ja) 印刷データ処理装置、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データ処理方法
CN105824795A (zh) 文本中的错误信息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DE2517555A1 (de) Bueromaschine
JP5994224B2 (ja) 端末装置、電子ペン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488426A (zh) 一种基于触摸屏的虚拟键盘及输入法
DE2616604A1 (de) Automatisches maschinenschreibsystem
DE102019107103B4 (de)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objektsegmentierung in einer mixed-reality- umgebung
JP5760887B2 (ja) 端末装置、電子ペン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66874B2 (ja) 電子ペンシステム
CN102369526B (zh) 信息配置过程中的辅助方法及装置
Sigler Archival Errors: Ulysses in the Little Review
CN100437440C (zh) 中文谐音键盘
DE1574591B2 (de) Buchungsautomat
CN101206638A (zh) 一种段落装饰方法及装置
CN101587382A (zh) 适用于维哈柯文的文字输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0

Address after: 3007, Hengq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building, No. 58, Huajin street, Hengqin new area, Zhuhai, Guangdong 519031

Patentee after: New founder holdings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871, Haidian District Fangzheng Road, Beijing, Zhongguancun Fangzheng building, 298, 513

Patentee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