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31463C - 切换控制方法、无线控制站及无线基站 - Google Patents

切换控制方法、无线控制站及无线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31463C
CN100531463C CNB2005100051235A CN200510005123A CN100531463C CN 100531463 C CN100531463 C CN 100531463C CN B2005100051235 A CNB2005100051235 A CN B2005100051235A CN 200510005123 A CN200510005123 A CN 200510005123A CN 100531463 C CN100531463 C CN 10053146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terminal
throughput
switching
wireless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051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31889A (zh
Inventor
坂和幸藏
馆农正义
日隈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PA Frohwitt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731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1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146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146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Abstract

原来,由于按C/I等电波接收状况来进行切换,所以在切换向拥挤的基站后往往使吞吐量比切换前降下来。在无线终端进行切换时,从无线基站取得:根据来自各无线终端的数据速率请求信号的请求数据速率信息、切换前的各无线终端的平均吞吐量和切换请求数(901);根据各无线终端的数据速率信息与无线终端连接数的比、计算各无线终端切换后的推定吞吐量,并计算出表示该推定吞吐量和切换前的各无线终端的平均吞吐量的变化程度的推定吞吐量比(908)。推定吞吐量比在规定值以下的无线终端等待切换机会,比规定值大的无线终端,执行进行过切换请求的无线终端中、推定吞吐量为最大的无线终端的切换(909~914)。

Description

切换控制方法、无线控制站及无线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控制方法、无线控制站及无线基站。
背景技术
在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从无线基站的天线向无线终端发送的电波,随着远离无线基站而衰减,最后就到达不了无线终端。因此,把电波的送达范围(区域)作为服务区,目前的状况是,仅对包含在服务区内的多个无线终端进行通信服务。
在按上述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时,无线终端必须把本终端的所在信息传送到网络上,所以总是要对无线基站进行位置登录动作。无线基站,保持着多个在本区域内完成了位置登录的无线终端的位置信息,使其可以连接到网络上进行数据通信。一旦无线终端移动到与数据通信中相邻接的区域,从通信中的基站到达的电波就逐渐减弱,而且来自相邻基站的电波干扰也增大,使通信质量变坏。因此,把通信切换到电波环境良好的邻接区域(无线线路的切换)来进行稳定的通信的技术叫做切换控制方法。
典型的切换控制方法中有软切换方式,软切换方式,是无线终端在通信过程中进行移动的情况下,仍然照样连接与通信中使用的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线路,并连接与邻接的无线基站间的无线线路,再选择与电波环境好的无线基站的通信,来进行通信。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38248号公报)中公开了有关软切换方式,其概略,就是“无线终端(下称AT,即:Access Terminal)可以同时与多个无线基站(下称BTS,即:Base Transceiver Subsystem)连接无线线路,并始终测定来自各BTS的导频信号,当信号强度超过规定的阈值时,切换到该BTS”。
即,现有的切换控制,若导频信号强度高,则判断为电波环境良好。
另外,AT,对于BTS,测定导频信号强度C与来自邻接BTS的干扰信号I的比(以下称为C/I:Carrier to Interference Power Ratio)C/I,根据该C/I设定下行线路(从无线基站至无线终端)的传送速度(吞吐量),然后发送包含用来向无线基站要求按该设定的要求吞吐量的数据通信的数据速率信息的、数据速率请求信号(下称DRC:Data Rate Control)。而后,接收到该DRC的BTS设定可传送的最大传送速度并开始与AT通信。
上述无线线路中所使用的无线信号,由控制数据和业务数据构成,控制数据是上述导频信号等,业务数据是通话语音数据或动画数据等。以下把业务数据称为通信数据。
图1是现有的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图。
图1中,属于区域1(103)的AT(105-1)边接收BTS1(101)的导频信号边移动而到达接近BTS2(102)的AT(105-2)的位置。该位置是区域1(103)与区域2(104)的边界区域,也能从BTS2(102)接收导频信号。而且,代表电波的线,实线表示接收强度高,虚线表示接收强度低。
在AT(105-2)的位置上接收BTS2(102)的导频信号,在从AT(105-2)移动到AT(105-3)的途中,来自BTS2(102)的导频信号(Pilot CH2)的C/I一旦超过切换信道分配阈值(T_ADD),AT(105-2)就把BTS2(102)的导频信号(Pilot CH2)作为切换候补,并经由BTS1通知无线控制站(下称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106)。
接收到该通知的BSC(106),进行分配AT(105-2)和BTS2(102)的无线线路的动作。在这种状态下,AT在BTS1(101)和BTS2(102)之间连接两条无线线路(称为2Way状态)。其中,传递通信数据的线路是两条无线线路的某一条。
AT进一步继续移动,在到达AT(105-3)的位置时,BTS2(102)中的C/I大于BTS1(101)中的C/I,把通信对象切换到BTS2(102),最后,当到达AT(105-4)的位置时,BTS1(101)中的C/I就低于可通信阈值(T_DROP),将BTS1(101)的导频信号(Pilot CH1)从切换候补中删除,同时切断无线线路。此后,AT(105-4)就仅与BTS2(102)进行通信。
在现有的切换控制中,由于无线终端是以电波强度为优先,来进行切换以得到更高的瞬时传送速率,所以完全没有考虑切换目标无线基站的线路连接数和总吞吐量等负载状况。因此,在切换目标无线基站拥挤的情况下,即使在良好的电波环境下,由无线基站侧的发送调度处理,反而使用户吞吐量下降的情况也不少。
再者,由于与无线基站的拥挤状况无关地进行切换控制,所以在无线基站中切换的无线终端中可能出现不均衡。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无线终端要切换到某个无线基站的情况下,首先由无线基站侧求出切换目标中的被推定的用户吞吐量,并计算出有关该推定的吞吐量与当前的用户吞吐量的比值(作为有关由切换所推定的变化程度的值的推定吞吐量比),然后依据该推定吞吐量比进行切换,所以,在各基站管辖区域边界附近的用户中,仅在吞吐量提高时进行切换,故此,给用户提供选择了吞吐量好的环境的切换。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仅对推定吞吐量最大的无线终端按顺序进行切换,这样,即使在无线终端处于多个区域边界附近(距各无线基站大致等距离)的情况下,也能够确实地选择空闲的区域,而得到更高的用户吞吐量,从而来缓和区域内的无线终端数的不均衡。
再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纠正作为工作量过度的缺点的过多的切换的反复动作,并实现无线基站的负荷的均衡。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解决手段,提供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其用于在具备无线控制站、无线基站和多个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将属于某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切换到属于别的无线基站的切换控制,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从通信中的第一区域向其他的第二区域移动时、且已成为可与上述第二区域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
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用来向无线基站通知请求数据速率信息的数据速率请求信号取得表示对应于各无线终端的请求数据速率信息的数据速率信息;
取得切换前的各无线终端的平均吞吐量、向切换请求目标的区域的切换请求数、和切换请求目标的区域内的无线终端连接数;
根据各无线终端的数据速率信息与无线终端连接数的比计算出各无线终端切换后被推定的推定吞吐量,并计算出表示切换后的该推定吞吐量与切换前的各无线终端的平均吞吐量的变化程度的各无线终端的切换后的推定吞吐量比;和
根据所求出的推定吞吐量比,对推定吞吐量低于规定阈值的无线终端等待切换机会,另一方面,对推定吞吐量高于规定阈值的无线终端,对进行了切换请求的无线终端中推定吞吐量最大的无线终端进行切换。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解决手段,提供一种无线控制站,其用于在具备无线控制站、无线基站和多个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将属于某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切换到属于别的无线基站的切换控制,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从通信中的第一区域向其他的第二区域移动时、且已成为可与上述第二区域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
无线控制站,具备:
存储有关各区域内的无线终端的信息和有关切换的信息的存储部;
进行推定吞吐量计算的推定吞吐量计算部;
根据上述推定吞吐量计算部的计算结果进行切换的执行或等待切换机会的判定的比较判定部;和
进行切换的执行和等待切换机会的控制的切换控制部;
上述推定吞吐量计算部,
对各无线终端从第一区域的无线基站接收切换前的平均数据速率,并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的无线基站接收用来向无线基站通知请求数据速率信息的数据速率请求信号;
根据接收到的数据速率请求信号,取得表示对应于各无线终端的请求数据速率的数据速率信息;
从上述存储部,取得切换请求目标的切换请求数和切换请求目标的区域内的无线终端连接数;
根据各无线终端的数据速率信息与无线终端连接数的比,计算出各无线终端的切换后被推定的推定吞吐量,并计算出表示切换后的该推定吞吐量与切换前的各无线终端的平均吞吐量的变化程度的各无线终端的切换后的推定吞吐量比;
上述比较判定部,将所求出的推定吞吐量比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上述切换控制部,根据所求出的推定吞吐量比,对推定吞吐量低于规定阈值的无线终端等待切换机会,另一方面,对推定吞吐量高于规定阈值的无线终端,对进行过切换请求的无线终端中推定吞吐量最大的无线终端执行切换。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解决手段,提供一种无线基站,其用于在具备无线控制站、无线基站和多个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将属于某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切换到属于别的无线基站的切换控制,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从通信中的第一区域向其他的第二区域移动时、且已成为可与上述第二区域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
无线基站,具备:
存储有关各区域内的无线终端的信息和有关切换的信息的存储部;
进行推定吞吐量计算的推定吞吐量计算部;
根据上述推定吞吐量计算部的计算结果进行切换的执行或等待切换机会的判定的比较判定部;
进行切换的执行和等待切换机会的控制的切换控制部;和
计算各无线终端的平均吞吐量的吞吐量计算部;
上述推定吞吐量计算部,
根据用来向无线基站通知请求数据速率信息的数据速率请求信号取得表示对应于各无线终端的请求数据速率信息的数据速率信息;
从上述吞吐量计算部取得切换前的各无线终端的平均吞吐量;
从上述存储部取得向切换请求目标的区域的切换请求数和切换请求目标的区域内的无线终端连接数;
根据各无线终端的数据速率信息与无线终端连接数的比计算出各无线终端的切换后被推定的推定吞吐量,并计算出表示切换后的该推定吞吐量与切换前的各无线终端的平均吞吐量的变化程度的各无线终端的切换后的推定吞吐量比;
上述比较判定部,将所求出的推定吞吐量比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上述切换控制部,根据所求出的推定吞吐量比,对推定吞吐量低于规定阈值的无线终端,等待切换机会,另一方面,对推定吞吐量高于规定阈值的无线终端,对进行过切换请求的无线终端中推定吞吐量最大的无线终端执行切换。
按照本发明,在无线终端要切换到某个无线基站的情况下,由无线基站侧求出切换目标中的被推定的用户吞吐量,并计算出有关该推定的吞吐量与当前的用户吞吐量的比值(作为有关由切换所推定的变化程度值的推定吞吐量比),然后依据该推定吞吐量比进行切换,所以,在各基站管辖区域边界附近的用户中,仅在吞吐量提高时进行切换,故此,可以为用户提供选择了吞吐量好的环境的切换。
另外,按照本发明,仅对推定吞吐量最大的无线终端按顺序进行切换,这样,即使在无线终端处于多个区域边界附近(距各无线基站大致等距离)的情况下,也能够确实地选择空闲的区域,而能够得到更高的用户吞吐量,从而能够缓和区域内的无线终端数的不均衡。
另外,按照本发明,能够纠正作为工作量过度的缺点的过多的切换的反复动作,并实现无线基站的负荷的均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CDMA无线通信系统构成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图4是由无线基站进行的下行线路发送程序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下行线路中的数据速率和C/I的数据表。
图6是依据AT1的切换的区域1和区域2内的发送调度处理的一例的示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切换控制顺序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切换控制顺序图。
图9是处理A的详细动作流程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基站和无线控制站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和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在区域1(303)内,无线终端AT1(305-1)和AT2(307)两台AT与BTS1(301)进行通信,在区域2(304)内,无线终端AT3(308)和AT4(309)两台AT与BTS2(302)进行通信。BTS1(301)和BTS2(302),经由有线连接起来的BSC(306)连接到IP网络等公共网络上。代表电波的线,实线表示接收强度高,虚线表示接收强度低。
在本例中,关注AT1(305-1),在图2中,表示AT1(305-1)移动到AT1(305-2)的状态,属于区域1(303)的AT1(305-1)一面与BTS1(301)的导频信号(Pilot CH1)进行通信,一面移动,接近BTS2(302)而到达AT1(305-2)的位置。该位置是区域1(303)与区域2(304)的边界区域,也可以从BTS2(302)接收导频信号(Pilot CH2)。图3中,表示AT进一步继续移动、到达了AT1(305-3)的位置时的状态。
其次,图4表示由无线基站进行的下行线路发送程序处理的流程图。
图2中,在区域1(303)内,AT1(305-1)和AT2(307)两台AT与BTS1(301)进行通信。各AT根据测定出来的C/I来设定DRC,并对BTS1(301)进行发送。
BTS1(301),在步骤501接收多个AT发送来的DRC,并在步骤502计算AT的平均吞吐量Tk与数据速率信息DRCk的比Rk。数据速率信息DRCk,是为了根据AT测定出来的C/I来设定下行线路的传送速度(吞吐量)而向无线基站请求的数据速率信息。这里,下标k是AT的管理号(识别号),本例中,对于AT1(305)取为1,对于AT2取为2。BTS1(301),在步骤503对Rk最大的AT分配通信时隙后发送,在步骤504,用DRCk按众所周知的或公知的规定计算来更新Tk。在区域2(304)内,AT3(308)和AT4(309)两台AT与BTS2(302)进行通信,BTS2(302)同样对两台无线终端进行调度处理。
图5是下行线路中的数据速率和C/I的数据表。
该表是用来决定前面上述的数据速率请求信号的表,存储有对应于C/I的数据速率。例如,在测定出来的C/I为-12.5dB≤C/I≤-9.5dB的情况下,可以用38.4kbit的数据速率进行通信,在-9.5dB≤C/I≤-6.5dB的情况下,可以用76.8kbit的数据速率进行通信。这样,就把对应于C/I的数据速率作为DRC发送到BTS。
图6,是依据AT1(305-1、305-3)的切换的、区域1(303)内的发送调度(601)、和区域2(304)内的发送调度(602)的一个示例。
AT1(305-1),在与区域1(303)内的BTS1(301)的通信中,通过上述的调度处理,分配9个时隙中的5个时隙,区域1内的AT1(305)的平均吞吐量是136.5kbit/s。
DRC(t),是某时刻t的用户的请求数据速率。T(t),是时刻t已经向用户发送的数据速率的平均值(平均吞吐量)。BTS,对DRC/T最大的用户分配通信时隙并进行发送(参照图中阴影部分)。
不久之后,AT1(305-1)移动到区域2(304)并切换到BTS2(302)之后、到达(305-3)的位置的情况下,BTS2(302)也进行前述的调度处理,把9个时隙中的3个时隙分配给AT1(305-3),区域2内的AT1(305-3)的平均吞吐量就成为102.4kbit/s。
这里,在进行切换处理并把AT1(305)切换到与BTS2(302)的通信的情况下,由于AT1(305)移动了,就从分配到9个时隙中的5个时隙的区域1、移动到只分配到9个时隙中的3个时隙的区域2内,实质上AT1(305)的吞吐量降了下来。在原来的进行重视电波强度的切换控制的情况下,有发生不进行切换反而吞吐量高的现象的情况,对使用AT的用户来说,这并非是使用方便性好。
本实施方式,做成了没有这样的情况,特别是在切换后的吞吐量降低的情况下,等待切换机会,而仅在切换后的吞吐量提高的情况下才执行切换,所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
用图2、图3、图7和图8、来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切换控制。
图7和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切换控制顺序图。
AT1(305-1)是正在与BTS1(301)的通信中,该状态是BSC(306)把信道(下称CH)分配给BTS1用,是把数据传送到该CH上进行通信的状态(步骤701、702)。
移动AT1(305-1)而到达(305-2)的位置,从BTS2(302)也接收导频信号,并计算出BTS双方的C/I阈值。这里,设BTS1(301)的C/I为C/I(1),BTS2(302)的C/I为C/I(2)。而后,在由从BTS2(302)接收到的导频信号计算出来的C/I(2)超过(T-ADD)的情况下(图7的A点),经由BTS1(301)把导频信号的测定信息(下称PSMM:Pilot Strength MeasurementMessage)通知给BSC(306)(步骤703、704)。
在BSC(306)接收该PSMM信息时,判断是否应执行AT1(305)与BTS2(302)之间的切换(步骤705)。如果决定执行切换,就向BTS2(302)指示对AT1(305)分配的通话信道(步骤708)。这样,BTS2(302)进行与AT1(305)的无线通信线路的传送处理(步骤709),并开始在下行传送信道(T-CH)上的传送。该状态是BSC(306)把CH分配给BTS2用,而未将数据传送到该CH上的状态(步骤710),如果把数据传送给上述CH,就成为始终可通信的状态(步骤711)。
把CH分配给BTS1(301)和BTS2(302)用的状态就是上述的2Way状态(图7的B点)。
AT1(305),在与BTS1(301)和BTS2(302)的CH连接过程中,定期测定BTS双方的C/I,并进行C/I的比较(步骤721)。而后,选择C/I大的一方的BTS,并把包含所选择出来的BTS的信息的DRC发送到BTS1和BTS2(步骤722)。AT1(305)移动,并到达AT1(305-3)的位置,而BTS2(302)的C/I变得大于BTS1(301)的C/I,所以发送选择了BTS2(302)的DRC。一接收上述DRC,正在与AT1(305)进行通信的BTS1(301),就把预先测定的AT1(305)的吞吐量信息附加到DRC上发送到BSC(306)(步骤724)。另外,一接收到上述DRC,正在与AT1(305)进行通信的BTS2(302),就仅把DRC发送到BSC(306)(步骤726)。
另外,这里的步骤724的DRC信息和步骤726的DRC信息是同样的信息,所以也可以不把步骤726的DRC发送到BSC(306)。另外,假定切换请求终端全部是从BTS1向BTS2的方向,但由于也有双方向的情况,所以即使在步骤726中,也可以附加上由BTS2(302)求出来的吞吐量信息之后、发送吞吐量信息和DRC信息。在本例中,在由AT接收到DRC的情况下,把BTS接收到的DRC和吞吐量信息发送给BSC(306),但是在BTS接收到DRC的情况下,也可以仅把该信息一次性通知给BSC(306),其后,BSC(306)要求吞吐量信息。
然后,BTS1(301)和BTS2(302),在能够接收到DRC的情况下,把DRC Lockbit置成“Lock”发送到AT1(305)(步骤725、727)。接收到由BTS1(301)附加了吞吐量信息的DRC和从BTS2(302)接收到DRC的BSC(306),进行处理A(步骤728:图9中说明其细节),并进行是否为吞吐量提高的切换的判断。处理A的概要,是“BSC(306),推定AT1(305)进行过切换的情况下的切换目标区域中的用户吞吐量,并推定有关与当前的用户吞吐量的比值(作为表示由切换所推定的变化程度的值的推定吞吐量比),并根据该推定吞吐量比决定切换的执行”。
在切换后吞吐量提高了的情况下,停止此前向通信中的BTS1用CH的数据传送(BTS进行对时隙的分配)(步骤729),并向BTS2用CH传送数据(步骤731),AT1(305)实现经由BTS2(302)的通信(步骤732)。
BTS1(301)的状态,是BSC(306)把CH分配给BTS1用,而未把数据传送到该CH上的状态,如果把数据传送到上述CH上,就变成为始终可通信的状态(步骤730)。
在切换后吞吐量降低了的情况下(图8),BSC(306)指示BTS2(302)把BTS2的DRC Lockbit置成“UNLock”(步骤801),接收到该指示的BTS2(302)把DRC Lockbit置成“UNLock”后发送到AT1(305)(步骤802)。
接收到DRC(BTS2)Lockbit“UNLock”信号的AT1(305),尽管BTS2(302)的C/I大于BTS1(301)的C/I,仍然把选择了BTS1(301)的DRC发送到BTS1(301)和BTS2(302)(步骤804)。然后,由于BTS1(301)能够接收到DRC,所以把Lockbit置成“Lock”发送到AT1(305)(步骤806)。BTS2(302),根据来自BSC(306)的“UNLock”指示,尽管未接收DRC,仍然把DRC Lockbit置成“UNLock”发送到AT1(305)(步骤807)。
该状态是与图7的B点相同的状态,是在CH与双方BTS连接着的状态下在BTS1用的CH上进行数据传送。即,即使在AT1(305)接近于电波强度强的BTS2(302)侧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依据切换后的推定吞吐量的判断,也可以叫做等待切换机会的状态。
此后,也通过随时进行C/I的比较、并重复进行步骤721以后的动作,可动态地对应于对各区域的AT的追加/删除,从而可使AT始终与吞吐量高的BTS进行通信。
图9表示处理A的详细动作流程。
该图也可以是多台AT同时期进行切换请求的,另外,也可以是某个AT进行切换请求、在进行处理A的过程中、别的AT追加进行切换请求的动作流程。
在多台AT同时期进行切换请求的情况下,做成为:仅对其中推定吞吐量比最大的、大于规定的阈值(下称TH值)的AT进行切换,对于其余的正在进行切换请求的AT,按照考虑了被追加进行切换的AT的切换目标的电波环境,重新求出推定吞吐量比并进行可否进行切换的判断。
AT(i)从区域1(303)向区域2(304)移动,并进行了切换请求(图7的步骤722)的情况下,BSC(306),对各AT(i),从BTS1(301)接收DRC和吞吐量信息,从BTS2(302)接收DRC,并取得对应于其各自的AT(i)的DRC信息(DRC(i))、切换请求数(j)和吞吐量信息(T(i))。这里,DRC信息(DRC(i))是终端向基站要求或期待的数据速率信息。另一方面,所谓吞吐量是基站实际发送的吞吐量的实际值(平均值),即,平均吞吐量。前述的所谓i是AT的管理号,本例的情况下,设AT1(305)的i=1,AT2的i=2……。而且,BSC(306),从后述的存储器,取得切换目标区域中的AT连接数(k)(步骤901)。
然后,BSC(306),把切换请求数、重复进行本动作流程的变量(h)初始化(步骤902),比较切换请求数(j)和变量(h),如果(h)未达到(j),转移到步骤905,而作为对请求了切换的全部AT的处理结束了的情况,结束本处理(步骤904)。
在步骤905,BSC(306),进行各变量的初始化处理(i=0、imax=0、TIR(i)=0、TIRmax(i)=TH的值)(步骤905)。以下定义变量。imax是推定吞吐量比最高的AT的管理号,TIR(i)是进行了切换请求的各AT的推定吞吐量比,TIRmax是进行了切换请求的全部AT的推定吞吐量比的最大值。
然后,BSC(306)经(i)的加1处理(步骤911),比较(i)和(j)(步骤906)。因为本处理的开始时(i)=1,所以(i)是在(j)以下,故转移到步骤907,(i)进行是否切换执行完毕的判断。
在(i)是切换实施完毕的AT的管理号的情况下,BSC(306)将(i)加1(步骤911)。另一方面,在步骤907AT(i)还不是切换完毕的情况下,BSC(306)就计算出AT(i)的推定吞吐量比(步骤908)。
为了算出AT(i)的推定吞吐量比,首先根据所取得的信息等用下式(1)求出进行过切换的情况下的推定吞吐量Te(i)。
Te(i)=DRC(i)/k……(1)
将式(1)做成把通信运营商作为统计数据所持有的无线区域内的运行率α乘以(k)的下式(1a)后,也可以做为考虑到实际运用的切换控制。
Te(i)=DRC(i)/(k*α)……(1a)
然后,BSC(306),对各AT用下式(2)由当前的平均吞吐量T(i)和据式(1)求出来的推定吞吐量Te(i)、求出作为各AT的推定吞吐量比的TIR(i)。
TIR(i)=(Te(i)-T(i))/T(i)……(2)
BSC(306),将所求得的TIR(i)与TIRmax(初始值为TH值)进行比较(步骤909),在TIR(i)小于TIRmax的情况下,等待该AT的切换请求,并转移到步骤911,另一方面,在求得的TIR(i)大于TIRmax的情况下,就把该(i)作为imax,并将该TIR(i)作为TIRmax(步骤910),为了求出作为下一个管理号的切换请求AT(i)的推定吞吐量比的TIR(i),转移到步骤911。
BSC(306),计算出多个正在进行切换请求的AT的TIR(i)之后,在步骤906中,(i)为大于(j)的情况下,由于在步骤910imax和TIRmax已经确定了,所以,比较TH值与TIRmax(步骤912),在TIRmax与TH值不一致的情况下,就切换该AT(i)(步骤914:图7之(C))。这时,如果TIRmax与TH值一致,为了进行等待切换机会的动作,就转移到图8之(D)。
BSC(306),在执行步骤914的切换之后,判断是否接收到了新的切换请求的DRC信号(步骤915),在接收到新的DRC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901,将条件全部复位之并返回到本处理的开始,开始处理。另一方面,BSC(306),在步骤915未接收到新的DRC的情况下,由于切换目标区域的连接数(k)因执行切换而增加了一台,所以,进行(k)的加1处理(步骤916),将从步骤914执行过切换的作为AT(i)的(i)的imax的值存储到存储器内。此后,将切换请求数和用来重复本动作的变量(h)进行加1(步骤918),并转移到步骤903,重复判断是否是进行正在进行切换请求的AT的、其次是推定吞吐量比大的AT的切换。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是从该推定吞吐量与当前的吞吐量来判断切换的有效性,对切换后的吞吐量降低的AT,等待切换机会,对切换后改善了吞吐量的AT求出TIR(i)取最大值的AT,并对所算出来的TIR(i)取最大值的AT执行切换(BTS的切换)。另外,通过对该TIR(i)为最大的AT进行切换,来进行切换目标BTS的连接用户数增加一台的处理,并对正在请求切换的其余的AT再次进行同样的切换控制。
按照本实施方式的切换控制,若对正在请求切换的AT中的、几个AT进行切换时,因为切换目标区域拥挤、当前所属的区域空闲,对其余的AT来说推定吞吐量比就降低,故此切换控制收敛。另外,若在单纯地改善了推定吞吐量比的情况下执行了切换时,如果请求了切换的全部AT的上述推定吞吐量比变好,就一齐进行切换,此前空闲的区域拥挤,反之会引起再次切换到空闲的区域(以前的区域)这样的反复切换的现象。由于本发明仅按推定吞吐量比最大的AT的顺序进行切换控制,所以能够防止出现这种反复切换的现象。
图10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基站和无线控制站的框图。
本图中,根据图3来说明有2台无线基站BTS1(301)和BTS2(302)、1台无线控制站BSC(306)的情况。BTS1(301)实现发送调度处理或接收信号的同步捕获,BSC(306),实现连接控制或切换控制等功能。
这里,基站BTS1(301)和BTS2(302)具有相同的构成,所以,仅说明BTS1(301)。
BTS1(301),由发送/接收来自区域1(303)内的AT的数据的IF部(3014)、调制解调部(3012)、用来暂时存储发送/接收的数据的缓冲存储器(3013)、用作与BSC(306)的接口的IF部(3014)、控制BTS整体的CPU(3015)和作为各种动作程序和程序工作区的存储器(3016)构成,由与AT间的无线通信线路进行数据通信。
IF部(3011)包含未图示的天线部,调制解调部(3012)进行为在与AT之间进行通信的PSK(Phase Shift Keying)方式等的适宜的调制解调处理。
作为数据流向,在从AT至BSC(306)的情况下,接收来自AT的无线信号,由调制解调部(3012)进行解调,经缓冲存储器(3013)、IF部(3014)用电信号传送到BSC(306)。来自BSC的数据按与上述相反的流向传送到AT。
CPU(3015),具备:进行发送调度处理的时隙分配部(3015a)、计算自己管理的区域内的各AT的吞吐量和区域内的平均吞吐量的吞吐量计算部(3015b)和控制图7及图8中说明过的DRC Lockbit锁定位控制部(3015c)。
BTS1(301),在从AT接收到DRC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其附加上由吞吐量计算部(3015b)计算出来的吞吐量信息之后,发送到BSC(306)。
其次,BSC(306),具备:用作与公共网络(107)的接口的网络IF部(3066)、用于暂时存储发送/接收的数据的缓冲存储器(3065)、进行BSC(306)与多个BTS间的CH选择的选择器(3064)、管理区域内的无线终端信息的呼叫信息表(3062)、控制BSC(306)整体的CPU(3061)、作为各种动作程序和程序工作区的存储器(3067)和发送/接收来自各BTS的数据的发送/接收部(3063-n:n是BTS数,是大于1的自然数)。
CPU(3061),具备:选择器·缓冲存储器控制部(3061b)、推定吞吐量计算部(3061a)、比较判定部(3061d)和切换控制部(3061c)。
推定吞吐量计算部(3061a),进行图9内的推定吞吐量的运算,图9中,主要执行步骤912·914以外的处理。选择器·缓冲存储器控制部(3061b),依据切换控制部(3061c)的判定结果控制选择器(3064)或缓冲存储器(3065),并进行数据传送的控制,所以,图9中,主要进行步骤914的处理。切换控制部(3061c),在执行切换和等待切换机会时进行Lockbit的UNLock指示等执行切换或等待切换机会所必要的控制,图9中,主要进行步骤914的处理。比较判定部(3061d),比较图9的处理内的推定吞吐量计算部的计算结果(推定吞吐量比)与阈值,并判定是执行切换还是等待切换机会,图9中,主要定吞吐量比)与阈值,并判定是执行切换还是等待切换机会,图9中,主要进行步骤912的处理。另外,切换请求数(j)、吞吐量信息(T(i))、AT连接数(k)等的处理所必要的数据都保存在呼叫信息表(3062)或存储器(3067)内,CPU(3061)进行必要的数据的读取或写入。
AT正在通话的BTS,由发送调度处理计算AT当前的平均吞吐量,并将该平均吞吐量信息通知BSC(306),接收到该信息的BSC(306),把预先掌握的连接用户数等呼叫信息组合起来计算出推定吞吐量,并执行本实施方式的切换控制。
另外,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用BSC与多个BTS物理上分离的连接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采用一个BSC与多个BTS为一体的结构,而所取得的效果一样。届时,变为其一体的结构,要根据需要适当设置图10的BSC(306)的特别是CPU(3061)的构成,来执行图9所示的处理A的流程。另外切换请求数(j)、吞吐量信息(T(i))、AT连接数(k)等的处理所必要的数据,既可以事先保存在内部存储器内将其读出后使用,也可以采用从其他装置接收的结构。

Claims (10)

1.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其用于在具备无线控制站、无线基站和多个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将属于某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切换到属于别的无线基站的切换控制,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从通信中的第一区域向其他的第二区域移动时、并已变成为可与上述第二区域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
包含下述步骤:
根据用来将请求数据速率信息通知无线基站的数据速率请求信号,取得表示对应于各无线终端的请求数据速率的数据速率信息的步骤;
取得切换前的各无线终端的平均吞吐量、向切换请求目标的区域的切换请求数、切换请求目标的区域内的无线终端连接数的步骤;
根据各无线终端的数据速率信息与无线终端连接数的比计算出各无线终端切换后被推定的推定吞吐量,并通过用切换后的推定吞吐量与切换前的无线终端的平均吞吐量之间的差与切换前的无线终端的平均吞吐量之比作为各无线终端的切换后的推定吞吐量比来计算出表示切换后的该推定吞吐量与切换前的各无线终端的平均吞吐量的变化程度的、各无线终端的切换后的推定吞吐量比的步骤;
根据所求出的推定吞吐量比,对推定吞吐量比在规定阈值以下的无线终端等待切换机会,另一方面,对推定吞吐量比大于规定阈值的无线终端,对进行了切换请求的无线终端内推定吞吐量比最大的无线终端进行切换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无线终端请求切换的情况下,根据推定吞吐量比切换一个无线终端后,对于其余的正在进行切换请求的无线终端,按考虑了切换后被追加的上述无线终端的切换目标的电波环境、重新求出推定吞吐量比,并根据该推定吞吐量比判断可否重复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下式求出各无线终端的推定吞吐量比。
Te(i)=DRC(i)/k
TIR(i)=(Te(i)-T(i))/T(i)
(其中:
i:无线终端的识别号
k:第二区域的无线终端连接数
DRC(i):无线终端(i)的数据速率信息
Te(i):推定吞吐量
T(i):当前的平均吞吐量
TIR(i):推定吞吐量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推定吞吐量,还根据无线区域内的运行率来进行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在切换后吞吐量降低了的情况下,无线控制站或切换请求目标的第二区域的无线基站把Lockbit置成“UNLock”发送到无线终端的步骤;
接收到“UNLock”信号的无线终端,尽管切换请求目标的第二区域的无线基站的C/I大于通信中的第一区域的无线基站的C/I,仍然把选择了第一无线基站的数据速率请求信号发送到第一和第二区域的无线基站的步骤;
无线控制站或第一区域的无线基站,把Lockbit置成“Lock”发送到无线终端的步骤;
无线控制站或第二区域的无线基站,把Lockbit置成“UNLock”发送到无线终端的步骤。
6.一种无线控制站,其用于在具备无线控制站、无线基站和多个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将属于某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切换到属于别的无线基站的切换控制,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从通信中的第一区域向其他的第二区域移动时、并已变成为可与上述第二区域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
无线控制站,
具备:
存储有关各区域内的无线终端的信息和有关切换的信息的存储器(3067)以及CPU(3061);
该CPU(3061)具有:
进行推定吞吐量计算的推定吞吐量计算部(3061a);
根据上述推定吞吐量计算部(3061a)的计算结果,进行切换的执行或等待切换机会的判定的比较判定部(3061d);和
进行切换的执行和等待切换机会的控制的切换控制部(3061c);
上述推定吞吐量计算部(3061a),
对各无线终端,从第一区域的无线基站接收切换前的平均数据速率,并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的无线基站接收用来向无线基站通知请求数据速率信息的数据速率请求信号;
根据接收到的数据速率请求信号,取得表示对应于各无线终端的请求数据速率的数据速率信息;
从上述存储器(3067),取得向切换请求目标的区域的切换请求数和切换请求目标的区域内的无线终端连接数;
根据各无线终端的数据速率信息与无线终端连接数的比计算出各无线终端的切换后被推定的推定吞吐量,并计算出表示切换后的该推定吞吐量与切换前的各无线终端的平均吞吐量的变化程度的各无线终端的切换后的推定吞吐量比;
上述比较判定部(3061d),将所求出的推定吞吐量比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上述切换控制部(3061c),根据所求出的推定吞吐量比,对推定吞吐量比在规定阈值以下的无线终端,等待切换机会,另一方面,对推定吞吐量比大于规定阈值的无线终端,对进行过切换请求的无线终端内推定吞吐量比最大的无线终端执行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控制站,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无线终端请求切换的情况下,根据推定吞吐量比切换一个无线终端后,对于其余的正在进行切换请求的无线终端,按考虑了切换后被追加的上述无线终端的切换目标的电波环境,重新求出推定吞吐量比,并根据该推定吞吐量比判断可否重复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控制站,其特征在于:
用下式求出各无线终端的推定吞吐量比。
Te(i)=DRC(i)/k
TIR(i)=(Te(i)-T(i))/T(i)
(其中:
i:无线终端的识别号
k:第二区域的无线终端连接数
DRC(i):无线终端(i)的数据速率信息
Te(i):推定吞吐量
T(i):当前的平均吞吐量
TIR(i):推定吞吐量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控制站,其特征在于:
推定吞吐量,还根据无线区域内的运行率来进行计算。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控制站,其特征在于:
在切换后吞吐量降低了的情况下,无线控制站或切换请求目标的第二区域的无线基站把Lockbit置成“UNLock”发送到无线终端;
接收到“UNLock”信号的无线终端,尽管切换请求目标的第二区域的无线基站的C/I大于通信中的第一区域的无线基站的C/I,仍然把选择了第一区域的无线基站的数据速率请求信号发送到第一和第二区域的无线基站;
无线控制站或第一区域的无线基站,把Lockbit置成“Lock”发送到无线终端;
无线控制站或第二区域的无线基站,把Lockbit置成“UNLock”发送到无线终端。
CNB2005100051235A 2004-08-05 2005-01-28 切换控制方法、无线控制站及无线基站 Active CN10053146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28863A JP4427415B2 (ja) 2004-08-05 2004-08-05 ハンドオフ制御方法、無線制御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JP2004228863 2004-08-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1889A CN1731889A (zh) 2006-02-08
CN100531463C true CN100531463C (zh) 2009-08-19

Family

ID=35757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51235A Active CN100531463C (zh) 2004-08-05 2005-01-28 切换控制方法、无线控制站及无线基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94789B2 (zh)
JP (1) JP4427415B2 (zh)
CN (1) CN10053146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29030B2 (en) 2003-10-14 2017-04-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rate control in soft handoff and during cell-switching
JP4600079B2 (ja) * 2005-02-18 2010-12-15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7551586B1 (en) * 2005-03-28 2009-06-23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rate based vertical handoff
US8838115B2 (en) * 2005-07-20 2014-09-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panded data rate control ind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363037B2 (en) * 2005-10-26 2008-04-22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Vertical handover control algorithm for WLAN and UMTS
EP1987695B1 (en) * 2006-02-06 2017-03-29 LG Electronics Inc. Joint ofdm and mc-cdma transmission and fast cell switching for circuit switching traffic
ATE517529T1 (de) * 2006-03-28 2011-08-15 Alcatel Lucent Entscheidungsmechanismus für das weiterreichen in einem zellularen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KR100823263B1 (ko) * 2006-04-19 2008-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QoS 보장 방법 및 장치
US8520558B2 (en) 2006-04-19 2013-08-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Quality of service sec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4835499B2 (ja) * 2007-04-18 2011-12-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異システム間ハンドオフ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端末
US20090005102A1 (en) * 2007-06-30 2009-01-01 Suman Da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Base Station Transmit Power
US8112646B2 (en) * 2007-09-17 2012-02-07 Intel Corporation Buffering techniques for power management
US8442529B2 (en) 2007-12-13 2013-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handoff decisions in access terminals capable of operating at different times in best effort and QoS modes of traffic operation
US8285283B2 (en) * 2007-12-13 2012-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handoff determination as a function of service level indicating metrics
KR100960116B1 (ko) * 2007-12-13 2010-05-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그를 이용한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무선 네트워크 시스템
US20110007651A1 (en) * 2008-03-04 2011-01-13 Mikio Kataoka Network system and monitoring node
JP5178284B2 (ja) * 2008-04-07 2013-04-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基地局制御装置及びアクセス規制方法
WO2010035636A1 (ja) * 2008-09-29 2010-04-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通信方式切替方法、プログラム
US8254930B1 (en) 2009-02-18 2012-08-28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nging a media session codec before handoff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374306B1 (en) * 2009-03-04 2016-06-21 Sprint Spectrum L.P. Using packet-transport metrics for setting DRCLocks
US9467938B1 (en) * 2009-04-29 2016-10-11 Sprint Spectrum L.P. Using DRCLocks for conducting call admission control
US8310929B1 (en) * 2009-06-04 2012-11-13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data rates based on backhaul capacity
US8363564B1 (en) 2010-03-25 2013-01-29 Sprint Spectrum L.P. EVDO coverage modification based on backhaul capacity
US8515434B1 (en) 2010-04-08 2013-08-20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imiting access to femtocell radio access networks
JP2013538495A (ja) * 2010-08-06 2013-10-10 エヌイーシー ヨーロッパ リミテッド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エネルギー消費を管理する方法および対応する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GB2490311B (en) * 2011-04-18 2015-08-26 Intel Corp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a base station
JP2013214838A (ja) * 2012-03-30 2013-10-17 Fujitsu Ltd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装置、移動局、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KR101961740B1 (ko) * 2012-07-12 2019-03-25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핸드오버관련장치 및 핸드오버관련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N103686907A (zh) * 2012-09-12 2014-03-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Cdma软切换比例动态调整方法和系统
JP6204693B2 (ja) * 2013-05-09 2017-09-2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398972B2 (ja) * 2013-06-05 2018-10-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端末装置
GB2530357B (en) * 2014-09-18 2019-02-06 Airties Kablosuz Iletism Sanayi Ve Disticaret As Floating links
CN104581832B (zh) * 2013-10-21 2018-03-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业务分流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JP6467790B2 (ja) * 2014-06-12 2019-02-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網切替制御装置、無線端末装置、サーバ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網切替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ES2664755T3 (es) 2014-11-05 2018-04-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o de un modelo de predicción de la calidad de servicio en una celda objetivo para desencadenar una transferencia
JP5940131B2 (ja) * 2014-11-13 2016-06-2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バンド分散制御方法
IL260171B (en) * 2018-06-20 2021-10-31 Omnistream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iggering a handover between relay base st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6027A (en) * 1986-08-01 1987-09-22 Motorola, Inc. Handoff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interference reduction for a radio system
US5282222A (en) * 1992-03-31 1994-01-25 Michel Fattouch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access between transceiv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OFDM spread spectrum
US5371734A (en) * 1993-01-29 1994-12-06 Digital Ocean, Inc.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for wireless network
US6088590A (en) * 1993-11-01 2000-07-11 Omnipoi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controlled handoff and link maintenance i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US5734646A (en) * 1995-10-05 1998-03-3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providing load and interference based demand assignment service to users
US5884163A (en) * 1996-12-23 1999-03-1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learning of wireless coverage
US5966655A (en) * 1997-04-30 1999-10-1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audio or vibration alerting for an incoming call in a wireless handset
JPH11163947A (ja) * 1997-09-22 1999-06-18 Toshiba Corp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無線端末装置、ルータ装置および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ゲートウェイ制御方法
KR100338662B1 (ko) * 1998-03-31 2002-07-18 윤종용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통신시스템의채널통신장치및방법
SE9801172D0 (sv) * 1998-04-01 1998-04-0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ell selection in a system with different cell capabilities
US6381458B1 (en) * 1998-05-15 2002-04-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soft handoff control based on access network capacity
US6205125B1 (en) * 1998-07-31 2001-03-2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n estimate of a transmission time of a packet
US6810256B2 (en) * 2000-01-03 2004-10-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the transcoding of connections handed off between mobile switching centers
JP2001238248A (ja) 2000-02-21 2001-08-31 Hitachi Ltd ハンドオフ方法
US6760587B2 (en) * 2001-02-23 2004-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rward-link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uring soft and softer handoff
US6807426B2 (en) * 2001-04-12 2004-10-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842619B2 (en) * 2001-07-19 2005-01-11 Ericsson Inc.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 sharing within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 network
US7221653B2 (en) * 2001-07-30 2007-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ast flow control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030069043A1 (en) * 2001-10-10 2003-04-10 Pallav Chhaochharia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wirelessly transmitting data in dependence on location
US20030081538A1 (en) * 2001-10-18 2003-05-01 Walton Jay R. Multiple-access hybrid OFDM-CDMA system
US7050809B2 (en) * 2001-12-27 2006-05-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current data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3945257B2 (ja) 2002-01-24 2007-07-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および移動局
US20030223396A1 (en) * 2002-05-31 2003-12-04 Tsai Shiau-He Shawn Method of indicating the forward link serving sector in high data rate CDMA systems
US6791968B2 (en) * 2002-10-24 2004-09-1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different information streams
US7839882B2 (en) * 2002-10-31 2010-1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4064434A2 (en) * 2003-01-08 2004-07-2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locations of dormant mobile stations
US7633927B2 (en) * 2003-01-31 2009-12-15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tending neighboring cell search window
US7013143B2 (en) * 2003-04-30 2006-03-14 Motorola, Inc. HARQ ACK/NAK coding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during soft handoff
US7414989B2 (en) * 2003-05-07 2008-08-19 Motorola, Inc. ACK/NACK determination reliability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27415B2 (ja) 2010-03-10
CN1731889A (zh) 2006-02-08
US20060029021A1 (en) 2006-02-09
US7394789B2 (en) 2008-07-01
JP2006050281A (ja) 2006-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1463C (zh) 切换控制方法、无线控制站及无线基站
EP1519610B1 (en)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6606497B2 (en) Soft hand-off in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84945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station-assisted load balancing in wireless packet data networks
US7310526B2 (en) Load-aware handoff and site selection scheme
EP113813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base station resources in a cdm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88960B2 (en) Wireless channel setting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US2006008443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hard handoff in mobile network
CN100586216C (zh) 移动通信系统、用户设备、其使用的切换控制方法及程序
JP2004511988A (ja) 無線リソースの管理
US20070072563A1 (en) Server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3990016B2 (ja) Cdmaのソフトハンドオフ制御方法
Luo et al. Optimal Timer Settings for the Soft Handover Algorithm in WCDMA
KR2003005868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링크 동기 전송 방식으로의변환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3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31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EIPA FULUO WEI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LTD.

Effective date: 201412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15

Address after: German Grinvald

Patentee after: Fipa Frohwitter IP A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