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31177C - 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方法和估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方法和估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31177C
CN100531177C CNB200610138230XA CN200610138230A CN100531177C CN 100531177 C CN100531177 C CN 100531177C CN B200610138230X A CNB200610138230X A CN B200610138230XA CN 200610138230 A CN200610138230 A CN 200610138230A CN 100531177 C CN100531177 C CN 10053117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carrier
channel response
estimated value
plus noise
interference p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382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68244A (zh
Inventor
钱云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13823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31177C/zh
Publication of CN1968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8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11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117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方法和估计系统,根据在频域上靠近的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随时间变化的变化量的规律,消除在计算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起的频域信道响应变化量引入的误差,并得到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然后根据所述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所述子载波对应的载波干扰噪声比。通过本发明,能够减小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对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值的影响,从而能够精确估计出载波干扰噪声比。

Description

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方法和估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技术。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以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为代表的多载波传输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多载波传输技术的核心是将数据流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子数据流,使每个子数据流具有低得多的比特速率,然后利用所述多载波传输技术得到的低比特速率的符号去调制相应的子载波,并将多个低速率数据符号进行并行发送。
以OFDM技术为基础的OFDM系统,在传输数据符号时,OFDM符号内各个子载波上的总功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信号功率,另一部分是干扰加噪声的功率。载波干扰噪声比为子载波上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加噪声的功率的比值。载波干扰噪声比是反映信道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精确估计出载波干扰噪声比是OFDM系统进行AMC(Adaptive Modulation Coding,自适应编码调制)和功率控制所必需的。
与本发明有关的现有技术一提供了一种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方法,其以基于802.16e标准的通信系统的上行PUSC(Partial usage of subchannels,使用部分子信道)模式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标准802.16e上行PUSC模式下,一个上行用户分配到的时频资源由多个时频单元组成,时频单元中数据子载波和导频子载波的位置是确定的,图1为一个时频单元内的导频子载波和数据子载波的位置示意图。一个时频单元总共包含12个子载波,其中有4个导频子载波,8个数据子载波,导频子载波位于第一和第三个OFDM符号内,第二个OFDM符号不含导频子载波。图1中,Ri,j代表数据子载波,Pi,j代表导频子载波,i为一个时频单元内OFDM符号的编号,j为一个时频单元内的同一个OFDM符号内数据子载波或导频子载波的编号。
在实际的通信过程中,用户(即终端)在分配到的时频资源上进行通信。可以利用分配到的时频区域中的部分或者所有的导频子载波来进行载波干扰噪声比估算,利用的导频子载波越多,得到的载波干扰噪声比就越准确。
将一个上行用户分配到的时频资源划分为多个时频单元,选取其中的K个时频单元用于载波干扰噪声比的计算,Pi,j,k代表第k个时频单元中的第i个OFDM符号的第j个导频子载波(1≤k≤K,i=1或3,1≤j≤2)。
设各个导频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值为Si,j,k(i=1或3,1≤j≤2,1≤k≤K),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值为Hi,j,k(i=1或3,1≤j≤2,1≤k≤K),则导频子载波可表达为
Pi,j,k=Hi,j,kSi,j,k+Ni,j,k.........................[1]
其中Ni,j,k近似服从零均值的高斯分布,根据载波干扰噪声比的定义,导频子载波Pi,j,k(i=1或3,1≤j≤2,1≤l≤K)上的载波干扰噪声比为: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H i , j , k S i , j , k | 2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N i , j , k | 2 . . . [ 2 ]
在802.16e系统中,导频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即Si,j,k(i=1或3,1≤j ≤2,1≤k≤K),在接收端都是已知的,这样通过公式[3]就得到了导频子载波Pi,j,k(i=1或3,1≤j≤2,1≤k≤K)上的频域信道响应的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082
H ^ i , j , k = P i , j , k S i , j , k = H i , j , k + N i , j , k S i , j , k . . . [ 3 ]
将公式[3]中的Hi,j,k看作信号,
Figure C20061013823000084
看作干扰加噪声,则
Figure C20061013823000085
中的信号功率PC为|Hi,j,k|2,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
Figure C20061013823000086
总功率P为
Figure C20061013823000087
这样,(i=1或3,1≤j≤2,1≤k≤K)的载波干扰噪声比为:
CINR = P C P N =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H i , j , k | 2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N i , j , k / S i , j , k | 2 . . . [ 4 ]
导频子载波上传送的数据的调制方式为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此时Si,j,k(i=1或3,1≤j≤2,1=k≤K)的模值均为1。所以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H i , j , k | 2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N i , j , k / S i , j , k | 2 =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H i , j , k S i , j , k | 2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N i , j , k | 2 . . . [ 5 ]
公式[5]中表明,导频子载波Pi,j,k(i=1或3,1≤j≤2,1≤k≤K)上的载波干扰噪声比与
Figure C20061013823000094
(i=1或3,1≤j≤2,1≤k≤K)的载波干扰噪声比是相同的。
另外,由于Ni,j,k近似服从零均值的高斯分布,所以
Figure C20061013823000095
也近似服从零均值的高斯分布。记为: N i , j , k S i , j , k = W i , j , k , 则由公式[3]可以推导出:
H ^ i , j , k = P i , j , k S i , j , k = H i , j , k + W i , j , k . . . [ 6 ]
(i=1或3,1≤j ≤2,1≤k≤K)的总功率记为:
P =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H ^ i , j , k | 2 . . . [ 7 ]
Figure C200610138230000910
(i=1或3,1≤j≤2,1≤k≤K)中的实际信号功率记为:
P C =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H i , j , k | 2 . . . [ 8 ]
由于频域信道响应值Hi,j,k(i=1或3,1≤j≤2,1≤k≤K)不是已知的,因此不能直接通过公式[8]求出实际信号功率PC,于是需要估算实际信号功率,记为频域信道响应值的估计值的实际信号功率的估算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0912
P ^ C = 2 * real ( Σ k = 1 K Σ j = 1 2 ( H ^ 1 , j , k H ^ 3 , j , k * ) ) . . . [ 9 ]
其中,real()表示取实部。
假设信道为时不变信道,则H1,j,k=H3,j,k,(1≤j≤2,1≤k≤K)。此时,由公式[6]和[9]可以导出:
P ^ C = 2 * Σ k = 1 K Σ j = 1 2 ( H ^ 1 , j , k H ^ 3 , j , k * ) = 2 * Σ k = 1 K Σ j = 1 2 [ ( H 1 , j , k + W 1 , j , k ) ( H 3 , j , k * + W 3 , j , k * ) ]
......[10]
= 2 * Σ k = 1 K Σ j = 1 2 ( H 1 , j , k H 3 , j , k * ) + U =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H i , j , k | 2 + U
其中,所述 U = 2 * Σ k = 1 K Σ j = 1 2 ( H 1 , j , k W 3 , j , k * + W 1 , j , k H 3 , j , k * + W 1 , j , k W 3 , j , k * ) , 可以看出所述U是许多个零均值的高斯变量累加的结果,可以认为U近似为零。结合公式[8]、公式[9]和公式[10]可以得到如公式[11]所示的关系:
P ^ C = 2 * real ( Σ k = 1 K Σ j = 1 2 ( H ^ 1 , j , k H ^ 3 , j , k * ) ) =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H i , j , k | 2 = P C . . . [ 11 ]
由公式[11]可以看出:
Figure C20061013823000105
等于
Figure C20061013823000106
(i=1或3,1≤j ≤2,1≤k≤K)中实际的信号功率PC。则
Figure C20061013823000107
(i=1或3,1≤j≤2,1≤k≤K)中的噪声加干扰的功率为:
P N = P - P C = P - P ^ C . . . [ 12 ]
Figure C20061013823000109
(i=1或3,1≤j ≤2,1≤k≤K)的载波干扰噪声比即导频子载波Pi,j,k(i=1或3,1≤j≤2,1≤k≤K)上的载波干扰噪声比为:
CINR = P ^ C P N = P ^ C P - P ^ C . . . [ 13 ]
由现有技术一可以看出,其存在如下的技术缺陷:
由于现有技术一是在假设信号经历的信道是时不变信道的条件下进行CINR估计的,这种条件下,得到的CINR估计值精度比较高。但是通常信号所经历的信道是时变信道,此时采用现有技术一,估计出的信号功率会偏小,导致最终的CINR估计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小。信道的变化越快,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值的误差就会越大。
与本发明有关的现有技术二提供了另一种进行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方法,其仍然以802.16e标准为基础的通信系统的上行PUSC模式为例。
将一个上行用户分配到的时频资源划分为多个时频单元,时频单元结构见图1,选取其中的K个时频单元用于载波干扰噪声比的计算,Pi,j,k代表第k个时频单元中的第i个OFDM符号的第j个导频子载波(1≤k≤K,i=1或3,1≤j≤2)。
由现有技术一中公式[1]至公式[5]获知导频子载波Pi,j,k(i=1或3,1≤j≤2,l ≤k≤K)上的载波干扰噪声比与
Figure C20061013823000111
(i=1或3,1≤j≤2,1≤k≤K)的载波干扰噪声比是相同的。
由现有技术一中公式[7]和公式[8]获知:
Figure C20061013823000112
(i=1或3,1≤j≤2,1≤k≤K)的总功率记为:
P =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H ^ i , j , k | 2 . . . [ 7 ]
(i=1或3,1≤j≤2,1≤k≤K)中的实际信号功率记为:
P C =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H i , j , k | 2 . . . [ 8 ]
由于频域信道响应值Hi,j,k(i=1或3,1≤j≤2,1≤k≤K)不是已知的,因此不能直接通过公式[8]求出实际信号功率PC,于是需要估算实际信号功率,记为频域信道响应值的估计值的实际信号功率的估算值
P ^ C = 2 * real ( Σ k = 1 K Σ i = 1,3 ( H ^ i , 1 , k H ^ i , 2 , k * ) ) . . . [ 14 ]
其中,real()表示取实部。
忽略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此时Hi,1,k=Hi,2,k,(i=1或3,1≤k≤K)。那么
P ^ C = 2 * Σ k = 1 K Σ i = 1,3 ( H ^ i , 1 , k H ^ i , 2 , k * ) = 2 * Σ k = 1 K Σ i = 1,3 [ ( H i , 1 , k + W i , 1 , k ) ( H i , 2 , k * + W i , 2 , k * ) ]
= 2 * Σ k = 1 K Σ i = 1,3 ( H i , 1 , k H i , 2 , k * ) + V . . . [ 15 ]
=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H i , j , k | 2 + V
公式[15]中, V = 2 * Σ k = 1 K Σ i = 1,3 ( H i , 1 , k W i , 2 , k * + W i , 1 , k H i , 2 , k * + W i , 1 , k W i , 2 , k * ) , 是许多个零均值的高斯变量累加的结果,可以认为V近似为零。结合公式[8]、公式[14]和公式[15]得到:
P ^ C =2*real ( Σ k = 1 K Σ i = 1,3 ( H ^ i , 1 , k H ^ i , 2 , k * ) ) =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H i , j , k | 2 = P C . . . [ 16 ]
由公式[16]可以看出,
Figure C20061013823000122
等于(i=1或3,1≤j≤2,1≤k≤K)中实际的信号功率PC。因此,
Figure C20061013823000124
(i=1或3,1≤j≤2,1≤k≤K)中噪声加干扰的功率为:
P N = P - P C = P - P ^ C . . . [ 17 ]
于是,(i=1或3,1≤j≤2,1≤k≤K)的载波干扰噪声比即导频子载波Pi,j,k(i=1或3,1≤j≤2,1≤k≤K)上的载波干扰噪声比为:
CINR = P ^ C P N = P ^ C P - P ^ C . . . [ 18 ]
由现有技术二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二是在忽略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的条件下进行CINR估计的,但是在实际通信中,多径效应会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而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存在会导致估计出信号功率偏小,因此会使最终的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小。频率选择性衰落越严重,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值的误差就会越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方法和估计系统,以减小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对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值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方法,其包括:
A、根据在频域上靠近的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随时间变化的变化量的规律,消除在计算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起的频域信道响应变化量而引入的误差,并得到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B、根据所述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所述子载波对应的载波干扰噪声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系统,其包括: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单元和载波干扰噪声比计算单元;
所述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在频域上靠近的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随时间变化的变化量的规律,消除在计算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起的频域信道响应变化量而引入的误差,并得到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所述载波干扰噪声比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所述子载波对应的载波干扰噪声比。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根据在频域上靠近的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随时间变化的变化量的规律,消除在计算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起的频域信道响应变化量而引入的误差,因此本发明能够减小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对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值的影响,从而能够精确估计出载波干扰噪声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信道时变或频率选择性衰落造成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误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802.16e系统上行PUSC模式下的一个时频单元内导频子载波和数据子载波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方法,其主要思想是:根据在频域上靠近的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随时间变化的变化量的规律,消除在计算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起的频域信道响应变化量而引入的误差,并得到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然后根据所述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所述子载波对应的载波干扰噪声比。其具体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将用户分配到的时频资源划分为多个时频单元,然后以时频单元为单位从时频单元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子载波组,所述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属于两个符号,占据两个相邻或相近的频点;所述子载波组包含两个子载波对,所述子载波对由两个位于同一频点、不同符号的子载波组成,或,由两个位于同一符号、不同频点的子载波组成。
步骤S201中,所述子载波可以都是导频子载波,并且所述导频子载波上承载的数据的调制方式相同;也可以都是数据子载波,并且所述数据子载波上承载的数据的调制方式相同;也可以一部分是导频子载波,一部分是数据子载波,但此时所述导频子载波和数据子载波上承载的数据的调制方式必须相同。
下面以802.16e标准为基础的通信系统中的上行PUSC模式下,在用户分配到的时频资源选取的子载波组为例说明步骤S201的具体实施过程。
在以802.16e标准为基础的通信系统中的上行PUSC模式下,用户分配到的时频资源包含了多个slot,而一个slot又由6个时频单元组成。从其中一个时频单元中选取属于两个OFDM符号的四个导频子载波组成一个或多个子载波组,每一个子载波组包含两个子载波对,所述子载波对由两个位于同一频点、不同符号的导频子载波组成,所述两个导频子载波对占据的两个频点在频域上相邻或相近。或,由两个位于同一符号、不同频点的子载波组成,所述两个子载波对占据两个相同频点。从一个时频单元中选取的一个子载波组中的导频子载波和数据子载波的位置如图1所示:
图中Ri,j代表数据子载波,Pi,j(i=1,3;1≤j≤2)代表导频子载波,其中所述i为一个时频单元内OFDM符号的编号,j为一个时频单元的同一个OFDM符号内数据子载波或导频子载波的编号。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个时频单元在时间上占据了3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占据了4个频点。一个时频单元总共包含了12个子载波,其中有4个导频子载波P1,1、P1,2、P3,1、P3,2以及8个数据子载波。其中导频子载波P1,1和P1,2分别位于第一个OFDM符号内的第一频点和第四频点上,构成一个子载波对;导频子载波P3,1和P3,2分别位于第三个OFDM符号内第一频点和第四频点上,构成一个子载波对。或者是,导频子载波P1,1和P3,1位于不同的符号,但位于同一频点,其构成一个子载波对;同样导频子载波P1,2和P3,2构成一个子载波对。可以看出,所述两个导频子载波对占据的两个频点在频域上相邻或相近。
步骤S202,提取所选取的各个子载波组中的所有子载波上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
假设经过步骤S201后,选取有K个子载波组,则第k个子载波组中的导频子载波记为:Pi,j,k(i=1或3,1≤j≤2,1≤k≤K),所述导频子载波上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记为Hi,j,k
分析第k个子载波组内的4个导频子载波,即P1,1,k、P1,2,k、P3,1,k和P3,2,k,其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分别为H1,1,k、H1,2,k、H3,1,k和H3,2,k。由于信道的时变特性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特性的影响,所述H1,1,k、H1,2,k、H3,1,k和H3,2,k之间互不相同。其中1≤k≤K。
设H1,1,k与H1,2,k间的频域信道响应变化量为ε1,k;H1,1,k与H3,1,k间的频域信道变化量为ε2,k,则:
H 1,2 , k = H 1,1 , k + ϵ 1 , k H 3,1 , k = H 1,1 , k + ϵ 2 , k . . . [ 19 ]
在频域上靠近的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随时间变化的变化量近似相等,因此H1,2,k与H3,2,k间满足如下关系:
H3,2,k=H1,2,k2,k................................[20]
由现有技术一中的公式[1]、[3]、[6]可知,所述导频子载波上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161
可以表示为:
H ^ i , j , k = H i , j , k + W i , j , k . . . [ 21 ]
公式[21]描述了所述
Figure C20061013823000163
与所述Hi,j,k之间的关系,其中Wi,j,k表示干扰加噪声。
将公式[21]与公式[19]和公式[20]结合,则导频子载波P1,1,k、P1,2,k、P3,1,k和P3,2,k上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分别为
H ^ 1,1 , k = H 1,1 , k + W 1,1 , k H ^ 1,2 , k = H 1,1 , k + W 1,2 , k + ϵ 1 , k H ^ 3,1 , k = H 1,1 , k + W 3,1 , k + ϵ 2 , k H ^ 3,2 , k = H 1,1 , k + W 3,2 , k + ϵ 1 , k + ϵ 2 , k . . . [ 22 ]
步骤S203,以子载波组为单位,分别计算所选取的子载波组中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考虑到实际的频域信道响应无法获知,使用实际的信号功率的估计值进行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计算,然而这样会引入误差,之后需要将引入的误差消除掉。具体过程以如图1所示的第k个子载波组选取的导频子载波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计算第k个子载波组中位于第一个OFDM符号、不同频点(第一频点和第四频点)上的两个导频子载波P1,1,k和P1,2,k(1≤k≤K)组成的子载波组对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166
Figure C20061013823000167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Figure C20061013823000168
Figure C20061013823000169
(1≤k≤K)的总功率为:
P 1 = Σ j = 1 2 | H ^ 1 , j , k | 2 . . . [ 23 ]
Figure C200610138230001611
Figure C200610138230001612
(1≤k≤K)中信号功率的估计值为:
P ^ C 1 = 2 * real ( H ^ 1,1 , k H ^ 1,2 , k * ) . . . [ 24 ]
因此,
Figure C20061013823000172
Figure C20061013823000173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估计值为:
P ^ N 1 = P 1 - P ^ C 1 . . . [ 25 ]
Figure C20061013823000175
Figure C20061013823000176
(1≤k≤K)中实际的信号功率为:
P C 1 = Σ j = 1 2 | H 1 , j , k | 2 . . . [ 26 ]
实际的频域信道响应无法获知,因此无法直接使用[26]式求取PC1。使用信号功率的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178
进行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计算就引入了误差
进一步分析[24]式可得:
P ^ C 1 = 2 * real ( H ^ 1,1 , k H ^ 1,2 , k * ) = 2 * real ( H 1,1 , k + W 1,1 , k ) ( H 1,2 , k * + W 1,2 , k * )
= 2 * real ( H 1,1 , k H 1,2 , k * + U 1 ) . . . [ 27 ]
公式[27]中, U 1 = ( H 1,1 , k W 1,2 , k * + W 1,1 , k H 1,2 , k * + W 1,1 , k W 1,2 , k * ) , 是许多个零均值的高斯变量累加的结果,可以认为U1近似为零。因此
P ^ C 1 = 2 * real ( H 1,1 , k H 1,2 , k * ) . . . [ 28 ]
使用进行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计算引入的误差:
P C 1 - P ^ C 1 = Σ j = 1 2 | H 1 , j , k | 2 - 2 * real ( H 1,1 , k H 1,2 , k * )
= | H 1,1 , k - H 1,2 , k | 2 = | ϵ 1 , k | 2 . . . [ 29 ]
Figure C200610138230001717
Figure C200610138230001718
(1≤k≤K)中实际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1为:
P N 1 = P 1 - P C 1 = P 1 - P ^ C 1 - | ϵ 1 , k | 2 . . . [ 30 ]
接下来,计算第k个子载波组中,位于第三个OFDM符号上、不同频点(第一频点和第四频点)上的两个导频子载波P3,1,k和P3,2,k(1≤k≤K)组成的导频子载波组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1720
Figure C200610138230001721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具体过程如下:
Figure C200610138230001722
Figure C200610138230001723
(1≤k≤K)的总功率为:
P 2 = Σ j = 1 2 | H ^ 3 , j , k | 2 . . . [ 31 ]
(1≤k≤K)中信号功率的估计值记为
Figure C20061013823000184
满足入公式[32]所示的关系:
P ^ C 2 = 2 * real ( H ^ 3,1 , k H ^ 3,2 , k * ) . . . [ 32 ]
因此
Figure C20061013823000186
Figure C20061013823000187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估计值为:
P ^ N 2 = P 2 - P ^ C 2 . . . [ 33 ]
Figure C20061013823000189
Figure C200610138230001810
(1≤k≤K)中实际的信号功率为:
P C 2 = Σ j = 1 2 | H 3 , j , k | 2 . . . [ 34 ]
实际的频域信道响应无法获知,因此无法直接使用[34]式求取PC2。使用信号功率的估计值进行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计算就引入了误差
进一步分析[32]式可得:
P ^ C 2 = 2 * real ( H ^ 3,1 , k H ^ 3,2 , k * ) = 2 * real ( H 3,1 , k + W 3,1 , k ) ( H 3,2 , k * + W 3,2 , k * )
= 2 * real ( H 3,1 , k H 3,2 , k * + U 2 ) . . . [ 35 ]
公式[35]中, U 2 = ( H 3,1 , k W 3,2 , k * + W 3,1 , k H 3,2 , k * + W 3,1 , k W 3,2 , k * ) , 其是许多个零均值的高斯变量累加的结果,可以认为U2近似为零。因此:
P ^ C 2 = 2 * real ( H 3,1 , k H 3,2 , k * ) . . . [ 36 ]
将公式[34]与公式[36]进行相减运算得到使用
Figure C200610138230001818
进行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计算引入的误差:
P C 2 - P ^ C 2 = Σ j = 1 2 | H 3 , j , k | 2 - 2 * real ( H 3,1 , k H 3,2 , k * )
= | H 3,1 , k - H 3,2 , k | 2 = | ϵ 1 , k | 2 . . . [ 37 ]
(1≤k≤K)中实际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2为:
P N 2 = P 2 - P C 2 = P 2 - P ^ C 2 - | ϵ 1 , k | 2 . . . [ 38 ]
当选取一个子载波组时,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就可得到所选取的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如果选取了多个子载波组,还需要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所选取的其它子载波组中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步骤S204,以子载波组为单位,分别计算所选取的子载波组中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仍然以图1所示的第k个子载波组中选取的导频子载波为例说明具体实施过程。
首先,计算第k个子载波组中,位于第一个频点且位于不同OFDM符号(第一个OFDM符号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的两个导频子载波P1,1,k和P3,1,k(1≤k≤K)组成的导频子载波组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191
Figure C20061013823000192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Figure C20061013823000193
Figure C20061013823000194
(1≤k≤K)的总功率为:
P 3 = Σ i = 1,3 | H ^ i , 1 , k | 2 . . . [ 39 ]
Figure C20061013823000197
(1≤k≤K)中信号功率的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198
为:
P ^ C 3 = 2 * real ( H ^ 1,1 , k H ^ 3,1 , k * ) . . . [ 40 ]
因此
Figure C200610138230001911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估计值为:
P ^ N 3 = P 3 - P ^ C 3 . . . [ 41 ]
Figure C200610138230001913
Figure C200610138230001914
(1≤k≤K)中实际的信号功率为:
P C 3 = Σ i = 1,3 | H i , 1 , k | 2 . . . [ 42 ]
实际的频域信道响应无法获知,因此无法直接使用[42]式求取PC3。使用信号功率的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1916
进行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计算就引入了误差
Figure C200610138230001917
进一步分析[40]式可得:
P ^ C 3 = 2 * real ( H ^ 1,1 , k H ^ 3,1 , k * ) = 2 * real ( H 1,1 , k + W 1,1 , k ) ( H 3,1 , k * + W 3,1 , k * )
= 2 * real ( H 1,1 , k H 3,1 , k * + U 3 ) . . . [ 43 ]
公式[43]中, U 3 = ( H 1,1 , k W 3,1 , k * + W 1,1 , k H 3,1 , k * + W 1,1 , k W 3,1 , k * ) , 其是许多个零均值的高斯变量累加的结果,可以认为U3近似为零。因此:
P ^ C 3 = 2 * real ( H 1,1 , k H 3,1 , k * ) . . . [ 44 ]
将公式[42]与公式[44]进行相减运算得到使用进行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计算引入的误差:
P C 3 - P ^ C 3 = Σ i = 1,3 | H i , 1 , k | 2 - 2 * real ( H 1,1 , k H 3,1 , k * )
= | H 1,1 , k - H 3,1 , k | 2 = | ϵ 2 , k | 2 . . . [ 45 ]
Figure C20061013823000206
Figure C20061013823000207
(1≤k≤K)中实际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3为:
P N 3 = P 3 - P C 3 = P 3 - P ^ C 3 - | ϵ 2 , k | 2 . . . [ 46 ]
接下来,计算第k个子载波组中,位于第三个频点且位于不同OFDM符号(第一OFDM符号和第三OFDM符号)上的两个导频子载波P1,2,k和P3,2,k(1≤k≤K)组成的导频子载波组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209
Figure C200610138230002010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Figure C200610138230002011
Figure C200610138230002012
(1≤k≤K)的总功率为:
P 4 = Σ i = 1,3 | H ^ i , 2 , k | 2 . . . [ 47 ]
Figure C200610138230002014
Figure C200610138230002015
(1≤k≤K)中信号功率的估计值为:
P ^ C 4 = 2 * real ( H ^ 1,2 , k H ^ 3,2 , k * ) . . . [ 48 ]
因此
Figure C200610138230002018
Figure C200610138230002019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估计值为:
P ^ N 4 = P 4 - P ^ C 4 . . . [ 49 ]
Figure C200610138230002021
Figure C200610138230002022
(1≤k≤K)中实际的信号功率为:
P C 4 = Σ i = 1,3 | H i , 2 , k | 2 . . . [ 50 ]
实际的频域信道响应无法获知,因此无法直接使用[50]式求取PC4。使用信号功率的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2024
进行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计算就引入了误差
Figure C200610138230002025
进一步分析[48]式可得:
P ^ C 4 = 2 * real ( H ^ 1,2 , k H ^ 3,2 , k * ) = 2 * real ( H 1,2 , k + W 1,2 , k ) ( H 3,2 , k * + W 3,2 , k * )
= 2 * real ( H 1,2 , k H 3,2 , k * + U 4 ) . . . [ 51 ]
公式[51]中, U 4 = ( H 1,2 , k W 3,2 , k * + W 1,2 , k H 3,2 , k * + W 1,2 , k W 3,2 , k * ) , 其是许多个零均值的高斯变量累加的结果,可以认为U4近似为零。因此:
P ^ C 4 = 2 * real ( H 1,2 , k H 3,2 , k * ) . . . [ 52 ]
将公式[52]与公式[50]进行相减运算得到使用进行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计算引入的误差:
P C 4 - P ^ C 4 = Σ i = 1,3 | H i , 2 , k | 2 - 2 * real ( H 1,2 , k H 3,2 , k * )
= | H 1,2 , k - H 3,2 , k | 2 = | ϵ 2 , k | 2 . . . [ 53 ]
(1≤k≤K)中实际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4为:
P N 4 = P 4 - P C 4 = P 4 - P ^ C 4 - | ϵ 2 , k | 2 . . . [ 54 ]
当选取一个子载波组时,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就可得到所选取的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如果选取了多个子载波组,还需要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所选取的其它子载波组中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步骤S205,以子载波组为单位,分别计算所选取的子载波组中位于不同OFDM符号且位于不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仍然以如图1所示的第k个子载波组中选取的导频子载波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计算第k个子载波组中,位于第一OFDM符号且位于第一频点上的导频子载波P1,1,k,以及位于第三OFDM符号且第四频点上的导频子载波P3,2,k(1≤k≤K)组成的导频子载波组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2112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Figure C200610138230002113
Figure C200610138230002114
(1≤k≤K)的总功率为:
P 5 = | H ^ 1,1 , k | 2 + | H ^ 3,2 , k | 2 . . . [ 55 ]
Figure C20061013823000222
Figure C20061013823000223
(1≤k≤K)中信号功率的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224
为:
P ^ C 5 = 2 * real ( H ^ 1,1 , k H ^ 3,2 , k * ) . . . [ 56 ]
因此,
Figure C20061013823000226
Figure C20061013823000227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的估计值为:
P ^ N 5 = P 5 - P ^ C 5 . . . [ 57 ]
Figure C20061013823000229
(1≤k≤K)中实际信号的功率为:
P C 5 = | H 1,1 , k | 2 + | H 3,2 , k | 2 . . . [ 58 ]
实际的频域信道响应无法获知,因此无法直接使用[58]式求取PC5。使用信号功率的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2212
进行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计算就引入了误差
Figure C200610138230002213
进一步分析[56]式可得实际信号功率的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2214
为:
P ^ C 5 = 2 * real ( H ^ 1,1 , k H ^ 3,2 , k * ) = 2 * real ( H 1,1 , k + W 1,1 , k ) ( H 3,2 , k * + W 3,2 , k * )
= 2 * real ( H 1,1 , k H 3,2 , k * + U 5 ) . . . [ 59 ]
公式[59]中, U 5 = ( H 1,1 , k W 3,2 , k * + W 1,1 , k H 3,2 , k * + W 1,1 , k W 3,2 , k * ) , 其是许多个零均值的高斯变量累加的结果,可以认为U5近似为零。因此:
P ^ C 5 = 2 * real ( H 1,1 , k H 3,2 , k * ) . . . [ 60 ]
将公式[58]与公式[60]进行相减运算得到使用
Figure C200610138230002219
进行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计算引入的误差:
P C 5 - P ^ C 5 = | H 1,1 , k | 2 + | H 3,2 , k | 2 - 2 * real ( H 1,1 , k H 3,2 , k * )
= | H 1,1 , k - H 3,2 , k | 2 = | ϵ 1 , k + ϵ 2 , k | 2 . . . [ 61 ]
Figure C200610138230002222
Figure C200610138230002223
(1≤k≤K)中实际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5为:
P N 5 = P 5 - P C 5 = P 5 - P ^ C 5 - | ϵ 1 , k + ϵ 2 , k | 2 . . . [ 62 ]
接下来,计算第k个子载波组中,位于第一个OFDM符号且位于第四频点上的导频子载波P1,2,k(1≤k≤K),以及位于第三个OFDM符号且位于第一频点上的导频子载波P3,1,k(1≤k≤K)组成的导频子载波组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231
Figure C20061013823000232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Figure C20061013823000233
(1≤k≤K)的总功率为:
P 6 = | H ^ 1,2 , k | 2 + | H ^ 3,1 , k | 2 . . . [ 63 ]
Figure C20061013823000236
(1≤k≤K)中信号功率的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238
为:
P ^ C 6 = 2 * real ( H ^ 1,2 , k H ^ 3,1 , k * ) . . . [ 64 ]
因此,
Figure C200610138230002311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的估计值为:
P ^ N 6 = P 6 - P ^ C 6 . . . [ 65 ]
Figure C200610138230002313
Figure C200610138230002314
(1≤k≤K)中实际的信号功率为:
PC6=|H1,1,k|2+|H3,2,k|2.............................[66]
实际的频域信道响应无法获知,因此无法直接使用[58]式求取PC6。使用信号功率的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2315
进行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计算就引入了误差
Figure C200610138230002316
进一步分析[64]式可得实际信号功率的估计值为:
P ^ C 6 = 2 * real ( H ^ 1,2 , k H ^ 3,1 , k * ) = 2 * real ( ( H 1,2 , k + W 1,2 , k ) ( H 3,1 , k * + W 3,1 , k * ) )
= 2 * real ( H 1,2 , k H 3,1 , k * + U 6 ) . . . [ 67 ]
公式[67]中, U 6 = ( H 1,2 , k W 3,1 , k * + W 1,2 , k H 3,1 , k * + W 1,2 , k W 3,1 , k * ) , 其是许多个零均值的高斯变量累加的结果,可以认为U6近似为零。因此为:
P ^ C 6 = 2 * real ( H 1,2 , k H 3,1 , k * ) . . . [ 68 ]
将公式[66]与公式[68]进行相减运算得到使用
Figure C200610138230002323
进行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计算引入的误差:
P C 6 - P ^ C 6 = | H 1,2 , k | 2 + | H 3,1 , k | 2 - 2 * real ( H 1,2 , k H 3,1 , k * )
= | H 1,2 , k - H 3,1 , k | 2 = | ϵ 1 , k - ϵ 2 , k | 2 . . . [ 69 ]
Figure C200610138230002326
Figure C200610138230002327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6为:
P N 6 = P 6 - P C 6 = P 6 - P ^ C 6 - | ϵ 1 , k - ϵ 2 , k | 2 . . . [ 70 ]
当选取一个子载波组时,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就可得到所选取的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如果选取了多个子载波组,还需要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所选取的其它子载波组中位于不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步骤S206,按照计算一个子载波组中所有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与所有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误差之和,同计算所有位于不同OFDM符号且位于不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引入的误差相等的规律,消除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误差,并得到所述子载波对应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具体实施过程仍然以如图1所示的第k个子载波组为例进行说明,即按照步骤S203中计算PN1和PN2的过程中,以及步骤S204中计算PN3和PN4的过程中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误差之和,与步骤S205中计算PN5和PN6的过程中引入的误差相等的规律,消除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误差,并得到所述子载波对应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根据公式[62]得到的PN5以及公式[70]得到的PN6可得:
P N 5 + P N 6 = P 5 - P ^ C 5 + P 6 - P ^ C 6 - | ϵ 1 , k + ϵ 2 , k | 2 - | ϵ 1 , k - ϵ 2 , k | 2
= P 5 - P ^ C 5 + P 6 - P ^ C 6 - 2 * | ϵ 1 , k | 2 - 2 * | ϵ 2 , k | 2 . . . [ 71 ]
根据公式[30]得到的PN1、公式[38]得到的PN2、公式[46]得到的PN3以及公式[54]得到的PN4可得:
P N 1 + P N 2 + P N 3 + P N 4
= P 1 - P ^ C 1 + P 2 - P ^ C 2 + P 3 - P ^ C 3 + P 4 - P ^ C 4 - 2 * | ϵ 1 , k | 2 - 2 * | ϵ 2 , k | 2 . . . [ 72 ]
因为PN5
Figure C20061013823000245
Figure C20061013823000246
(1≤k≤K)中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6
Figure C20061013823000247
Figure C20061013823000248
(1≤k≤K)中干扰加噪声的功率,可以看出,PN5+PN6
Figure C20061013823000249
Figure C200610138230002410
(1≤k≤K)中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PN1
Figure C200610138230002411
Figure C200610138230002412
(1≤k≤K)中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2
Figure C20061013823000251
(1≤k≤K)中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3
Figure C20061013823000253
(1≤k≤K)中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4
Figure C20061013823000256
(1≤k≤K)中干扰加噪声的功率;可以看出,PN1+PN2+PN3+PN4
Figure C20061013823000257
(1≤k≤K)中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的2倍。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PN1+PN2+PN3+PN4-PN5-PN6就等于
Figure C20061013823000259
(1≤k≤K)中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于是将公式[72]与公式[71]相减得到PN
P N = P N 1 + P N 2 + P N 3 + P N 4 - P N 5 - P N 6
.........[73]
= P 1 - P ^ C 1 + P 2 - P ^ C 2 + P 3 - P ^ C 3 + P 4 - P ^ C 4 - P 5 + P ^ C 5 - P 6 + P ^ C 6
可以看出公式[72]与公式[71]相减后,第k个子载波组中所有导频子载波间的信道响应变化量正好消除掉,因此通过此方法得到的PN不受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
当选取一个子载波组时,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就可得到所选取的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如果选取了多个子载波组,还需要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所选取的其它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
步骤S207,利用得到的所选取的各个子载波组中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对应的总功率,以及所选取的各个子载波组中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所述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的载波干扰噪声比。
步骤S207分两种情况进行说明,如下:
第一种,当选取多个子载波组时:
首先,将计算得到的各个子载波组中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相加,得到所选取的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的总功率PN*。以及,
计算并得到所选取的所有子载波组中所有子载波Pi,j,k(i=1或3,1≤j≤2,1≤k≤K)上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261
(i=1或3,1≤j≤2,1≤k≤K)的总功率为:
P = Σ k = 1 K Σ j = 1 2 Σ i = 1,3 | H ^ i , j , k | 2 . . . [ 74 ]
然后,根据得到的PN*以及公式[74]得到的总功率P计算
Figure C20061013823000263
(i=1或3,1≤j≤2,1≤k≤K)上的载波干扰噪声比为:
CINR = P - P N * P N * . . . [ 75 ]
第二种情况,当选取一个子载波组时:
不需要将计算得到的所有子载波组中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相加,而是仅仅计算并得到所选取的子载波组中所有子载波上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的总功率,然后根据得到的所选取的子载波组中所有子载波上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的总功率以及步骤S206中得到的所选取的子载波组中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计算并得到所选取的子载波组中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载波干扰噪声比。具体计算方法与上述相关描述类似,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S208,根据子载波上承载数据的调制方式,由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的载波干扰噪声比得出子载波上的载波干扰噪声比。
下面仍然以上述选取的导频子载波为例说明步骤S208的具体实施过程:
当导频子载波上承载数据的调制方式采用BPSK调制时,导频子载波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的载波干扰噪声比CINR与导频子载波的载波干扰噪声比CINRBPSK相等,即两者间的系数为1,此时CINRBPSK=CINR。
如果导频子载波上承载的数据采用QPSK(四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导频子载波的载波干扰噪声比CINRQPSK=CINR。
如果导频子载波上承载的数据采用16QAM(正交幅度)调制,导频子载波的载波干扰噪声比 CINR 16 QAM = CINR * 17 9 .
如果导频子载波上承载的数据采用64QAM调制,导频子载波的载波干扰噪声比CINR64Q4M=CINR*2.685。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载波干扰噪声比的测量方法,在该第二实施例中主要考虑了在同一个子载波组中,计算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每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引入的误差相等,计算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每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引入的误差相等,以及干扰加噪声在时频平面上近似服从零均值的高斯分布。因此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只需要如下计算就可以完成:
计算第k个子载波组中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一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以及,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一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以及,位于不同OFDM符号且位于不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可以认为第二实施例是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简化了计算量。第二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k个子载波组中的两个导频子载波P1,1,k和P1,2,k(1≤k≤K)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272
Figure C20061013823000273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PN1、导频子载波P3,1,k和P3,2,k(1≤k≤K)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274
Figure C20061013823000275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PN2、导频子载波P1,1,k和P3,1,k(1≤k≤K)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276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PN3、导频子载波P1,2,k和P3,2,k(1≤k≤K)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278
Figure C20061013823000279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PN4满足如下关系:
P N 1 = | W 1,1 , k | 2 + | W 1,2 , k | 2 P N 2 = | W 3,1 , k | 2 + | W 3,2 , k | 2 P N 3 = | W 1,1 , k | 2 + | W 3,1 , k | 2 P N 4 = | W 1,2 , k | 2 + | W 3,2 , k | 2 . . . [ 76 ]
由于(1≤k≤K)中的干扰加噪声W1,1,k、W3,2,k、W1,2,k和W3,1,k(1≤k≤K)近似服从零均值的高斯分布,因此通过图1可以看出PN1、PN2、PN3、PN4和PN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PN1=PN2=PN3=PN4=PN/2................................[77]
将公式[77]与公式[30]、公式[38]、公式[46]和公式[54]结合可以得到:
P 1 - P ^ C 1 = P 2 - P ^ C 2 P 3 - P ^ C 3 = P 4 - P ^ C 4 . . . [ 78 ]
将公式[78]代入公式[73]可得:
P N = P N 1 + P N 2 + P N 3 + P N 4 - P N 5 - P N 6
= P 1 - P ^ C 1 + P 2 - P ^ C 2 + P 3 - P ^ C 3 + P 4 - P ^ C 4 + P 5 - P ^ C 5 + P 6 - P ^ C 6 . . . [ 79 ]
= 2 ( P 2 - P ^ C 2 ) + 2 ( P 4 - P ^ C 4 ) - P 5 + P ^ C 5 - P 6 + P ^ C 6
或,
P N = P N 1 + P N 2 + P N 3 + P N 4 - P N 5 - P N 6
= P 1 - P ^ C 1 + P 2 - P ^ C 2 + P 3 - P ^ C 3 + P 4 - P ^ C 4 + P 5 - P ^ C 5 + P 6 - P ^ C 6 . . . [ 80 ]
= 2 ( P 1 - P ^ C 1 ) + 2 ( P 3 - P ^ C 3 ) - P 5 + P ^ C 5 - P 6 + P ^ C 6
由公式[79]或公式[80]可以看出,要得到第k个子载波组中的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
Figure C200610138230002811
Figure C200610138230002812
(1≤k≤K)中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只需要分别计算第k个子载波组中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一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例如PN1或PN2;或者是,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一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例如PN3或PN4;以及,位于不同OFDM符号且位于不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组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例如PN5和PN6
当选取一个子载波组时,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就可得到所选取的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如果选取了多个子载波组,还需要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所选取的其它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
之后的处理过程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雷同,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对比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公式[79]或公式[80]以及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公式[73]可以看出,利用公式[74]仅仅需要计算P2
Figure C20061013823000291
P4P5P6
Figure C20061013823000294
八个变量就可以求得
Figure C20061013823000295
Figure C20061013823000296
(1≤k≤K)中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而利用公式[73]则必须要计算P1
Figure C20061013823000297
P2
Figure C20061013823000298
P3
Figure C20061013823000299
P4
Figure C200610138230002910
P5
Figure C200610138230002911
P6
Figure C200610138230002912
十二个变量才可以求得
Figure C200610138230002913
Figure C200610138230002914
Figure C200610138230002915
(1≤k≤K)中干扰加噪声的功率PN,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较第一实施例减少了计算量,但是同样保证了测量出的载波干扰噪声比CINR不受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是以导频子载波(所述导频子载波上承载的数据的调制方式相同)为例测量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也可以利用数据子载波测量载波干扰噪声比,并且所述数据子载波上承载的数据的调制方式相同;也可以一部分利用导频子载波,一部分利用数据子载波,但此时所述导频子载波和所述数据子载波上承载的数据的调制方式必须相同。测量载波干扰噪声比的具体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是以基于802.16协议的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的PUSC模式下为用户分配的时频资源为例进行描述的,当然本发明还可以适用基于802.16协议的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AMC模式,下行链路的PUSC、FUSC(Fullusage of subchannels,使用全部子信道)或AMC模式下为用户分配的时频资源。本发明还适用于基于OFDM技术的其它通信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是一种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系统,其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子载波选取单元、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提取单元、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单元和载波干扰噪声比计算单元。
所述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系统首先通过子载波选取单元在用户分配到的时频资源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子载波组,所述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属于两个符号,所述子载波组包含两个子载波对,所述子载波对由两个位于同一频点、不同符号的子载波组成,所述两个子载波对占据的两个频点在频域上相邻或相近;或,由两个位于同一符号、不同频点的子载波组成,所述两个子载波对占据两个相同频点。具体选取办法雷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然后通过所述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提取单元提取所选取的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具体实施过程雷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接着通过所述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单元中的第一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以子载波组为单位,分别计算子载波组中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以及,分别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以及,分别位于不同OFDM符号且位于不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然后通过所述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单元中的第二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按照计算一个子载波组中所有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与所有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误差之和,同计算所有位于不同OFDM符号且位于不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引入的误差相等的规律,消除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误差,并得到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也就是说,将第一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计算出的前两项结果求和,并减去第三项计算结果,从而消除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起的频域信道响应变化量在计算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引入的误差,并得到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具体计算方法雷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最后,所述载波干扰噪声比计算单元利用所述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每一个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结合所提取的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对应的总功率,计算所述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载波干扰噪声比;并根据导频子载波上承载数据的调制方式,由导频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的载波干扰噪声比得出导频子载波上的载波干扰噪声比。具体分两种情况进行说明:
第一种情况,当选取仅仅一个子载波组时,所述载波干扰噪声比计算单元的处理过程如下:
计算所述子载波组中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对应的总功率;利用得到的所述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以及所述子载波组中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对应的总功率,计算所述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载波干扰噪声比;根据导频子载波上承载数据的调制方式,由导频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的载波干扰噪声比得出导频子载波上的载波干扰噪声比。具体计算方法雷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第二种情况,当选取多个子载波组时,所述载波干扰噪声比计算单元的处理过程如下:
将得到的所有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进行求和,得到所有子载波组中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和;以及,分别计算并得到每个子载波组中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对应的总功率;根据导频子载波上承载数据的调制方式,利用所得到的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对应的总功率,以及所有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和,计算所述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载波干扰噪声比;根据导频子载波上承载数据的调制方式,由导频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的载波干扰噪声比得出导频子载波上的载波干扰噪声比。具体计算方法雷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第四实施例对应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方法,其包括子载波选取单元、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提取单元、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单元和载波干扰噪声比计算单元。其中子载波组选取单元、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提取单元、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提取单元和载波干扰噪声比计算单元,与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中的相关描述雷同,而所述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单元中包括的内容与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不同,在本发明提供的第四实施例中,所述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单元包括第三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和第四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下面仅仅对所述第三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和第四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的处理过程进行描述:
所述第三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仅仅计算同一个子载波组中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一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以及,计算所述子载波组中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一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以及,计算所述子载波组中位于不同OFDM符号且位于不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然后将计算结果传送给所述第四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
由于在同一个子载波组中,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每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等于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每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因此所述第四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利用上述相等关系,以及按照计算一个子载波组中所有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与所有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误差之和,同计算所有位于不同OFDM符号且位于不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引入的误差相等的规律,消除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误差,并得到所述子载波对应的干扰加噪声功率。具体计算方法雷同于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的子载波可以全部是导频子载波,并且所述导频子载波上承载的数据的调制方式相同;也可以全部是数据子载波,并且所述数据子载波上承载的数据的调制方式相同;也可以一部分是导频子载波,一部分是数据子载波,此时所述导频子载波和数据子载波上承载的数据使用相同的调制方式,如PSK调制方式,或8QAM、16QAM、32QAM、64QAM等QAM调制方式。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的为用户分配的时频资源可以是基于802.16协议的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的PUSC模式下为用户分配的时频资源,也可以是基于802.16协议的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AMC模式,基于802.16协议的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的PUSC、FUSC或AMC模式下为用户分配的时频资源。本发明还适用于基于OFDM技术的其它通信系统。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根据在频域上靠近的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随时间变化的变化量的规律,消除在计算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起的频域信道响应变化量而引入的误差,并得到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然后根据所述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所述子载波对应的载波干扰噪声比,因此本发明能够减小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对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值的影响,从而能够精确估计出载波干扰噪声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信道时变或频率选择性衰落造成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误差的技术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根据在频域上靠近的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随时间变化的变化量的规律,消除在计算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起的频域信道响应变化量而引入的误差,并得到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B、根据所述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所述子载波对应的载波干扰噪声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1、在用户分配到的时频资源中选取子载波组,所述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属于两个符号,占据两个相邻或相近的频点;
A2、按照计算一个子载波组中所有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与所有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误差之和,同计算所有位于不同OFDM符号且位于不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引入的误差相等的规律,消除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误差,并得到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具体包括:
将用户分配到的时频资源划分为多个时频单元,以时频单元为单位从时频单元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子载波组,所述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属于两个符号,占据两个相邻或相近的频点;所述子载波组包含两个子载波对,所述子载波对由两个位于同一频点、不同符号的子载波组成,或,由两个位于同一符号、不同频点的子载波组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
提取所选取的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
以子载波组为单位,分别计算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以及,计算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以及,计算位于不同OFDM符号且位于不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
以子载波组为单位,分别计算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一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以及,计算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一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以及,计算位于不同OFDM符号且位于不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
在一个子载波组中,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每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等于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每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计算所述子载波组中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对应的总功率;
根据子载波上承载数据的调制方式,利用得到的所述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以及所述子载波组中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对应的总功率,计算所述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载波干扰噪声比;
根据子载波上承载数据的调制方式,由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的载波干扰噪声比得出子载波上的载波干扰噪声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将得到的所有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进行求和,得到所有子载波组中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和;以及,计算并得到所有子载波组中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对应的总功率;
根据子载波上承载数据的调制方式,利用所得到的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对应的总功率,以及所有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和,计算所述所有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载波干扰噪声比;
根据子载波上承载数据的调制方式,由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的载波干扰噪声比得出子载波上的载波干扰噪声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包括:
导频子载波或/和数据子载波,所述子载波承载数据的调制方式相同。
11、一种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单元和载波干扰噪声比计算单元;
所述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在频域上靠近的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随时间变化的变化量的规律,消除在计算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起的频域信道响应变化量而引入的误差,并得到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所述载波干扰噪声比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所述子载波对应的载波干扰噪声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估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子载波选取单元,用于在用户分配到的时频资源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子载波组,所述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属于两个符号,所述子载波组包含两个子载波对,所述子载波对由两个位于同一频点、不同符号的子载波组成,所述两个子载波对占据的两个频点在频域上相邻或相近;或,由两个位于同一符号、不同频点的子载波组成,所述两个子载波对占据两个相同频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估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所选取的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
14、如权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估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单元包括:
第一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和第二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
所述第一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用于以子载波组为单位,分别计算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以及,分别计算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以及,分别计算位于不同OFDM符号且位于不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所述第二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计算一个子载波组中所有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与所有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误差之和,同计算所有位于不同OFDM符号且位于不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引入的误差相等的规律,消除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误差,并得到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15、如权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估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单元包括:
第三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和第四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
所述第三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用于以子载波组为单位,分别计算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一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以及,分别计算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一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以及,分别计算位于不同OFDM符号且位于不同频点上的两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所述第四干扰加噪声功率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在一个子载波组中,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每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等于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每对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规律,以及,按照计算一个子载波组中所有位于相同OFDM符号、不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与所有位于不同OFDM符号、相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由于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误差之和,同计算所有位于不同OFDM符号且位于不同频点上的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的过程中引入的误差相等的规律,消除信道时变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误差,并得到所述子载波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中的干扰加噪声功率。
CNB200610138230XA 2006-11-06 2006-11-06 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方法和估计系统 Active CN10053117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38230XA CN100531177C (zh) 2006-11-06 2006-11-06 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方法和估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38230XA CN100531177C (zh) 2006-11-06 2006-11-06 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方法和估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8244A CN1968244A (zh) 2007-05-23
CN100531177C true CN100531177C (zh) 2009-08-19

Family

ID=38076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38230XA Active CN100531177C (zh) 2006-11-06 2006-11-06 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方法和估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3117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5980B (zh) * 2007-06-28 201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干扰噪声比测量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1227445B (zh) * 2008-01-23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正交频分复用下计算载波干扰噪声比的方法
CN101938315B (zh) * 2009-07-01 2013-08-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干扰噪声比值估计方法和系统
CN101958852B (zh) * 2009-07-17 2013-08-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imo系统中mld接收机的cinr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2025426B (zh) * 2009-09-17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估计载波干扰噪声比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04257B (zh) * 2010-09-17 2014-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Mimo-ofdm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8244A (zh) 2007-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2158C (zh) 在通信系统中估计干扰和噪声的装置和方法
Lele et al. 2 dB better than CP-OFDM with OFDM/OQAM for preamble-based channel estimation
Zhao et al. A novel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for OFDM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based on pilot signals and transform-domain processing
CN101227445B (zh) 一种在正交频分复用下计算载波干扰噪声比的方法
Seyedi et al. General ICI self-cancellation scheme for OFDM systems
CN101938444B (zh)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偏估计与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CN100385847C (zh) 用于mimo-ofdm系统的分散导频图案和信道估计方法
CN100596130C (zh) 一种载波干扰噪声比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917501B (zh) 一种载波干扰噪声比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0531177C (zh) 载波干扰噪声比的估计方法和估计系统
CN101945066B (zh) 一种ofdm/oqam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07257324B (zh) 一种ofdm系统中的时频联合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1729456B (zh)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642051A (zh) 一种获取最优导引符号功率的方法
CN107181706B (zh) 一种恒包络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基于前导符号的频偏估计及补偿方法
JP2008124964A (ja) チャネル推定装置
CN102404268A (zh) 高速移动环境下莱斯信道中多普勒频偏估计与补偿方法
CN102113253B (zh) 用于多载波系统中的ici消除的无线电信道模型
CN102025426A (zh)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估计载波干扰噪声比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83373A (zh) 一种抗多径迭代加权的lmmse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3384226A (zh) 一种频域均衡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61340A (zh) 用于动态地选择正交传输系统的正交函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0493056C (zh) 带时域包络加权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域信道估计方法
CN100477651C (zh) 一种基于组合导频的高性能ofdm信道估计方法
CN101364846B (zh) 一种基于导频的子载波上噪声功率估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