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1288C - 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1288C
CN100521288C CNB2007101935514A CN200710193551A CN100521288C CN 100521288 C CN100521288 C CN 100521288C CN B2007101935514 A CNB2007101935514 A CN B2007101935514A CN 200710193551 A CN200710193551 A CN 200710193551A CN 100521288 C CN100521288 C CN 1005212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nanometer
nanometers
thickness
np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1935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9115A (zh
Inventor
马东阁
张智强
王�琦
刘一鹏
代岩峰
游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Applied Chem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eneral Corp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B2007101935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21288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79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9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12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128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红、绿、蓝发光层结构,把金属氧化物作为缓冲层,制备成结构为铟锡氧化物ITO/金属氧化物/空穴传输层/红光发光层/绿光发光层/蓝光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金属阴极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的器件用直流电压驱动,发射高效率的白光,最大电致发光的电流效率为20.8cd/A,最大电致发光的功率效率为16lm/w最大亮度为48000cd/m2,器件在工作时表现出红光、绿光和蓝光的同时发射,光谱稳定性较好。

Description

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白光电致发光器件按照发光的性质可以分为荧光器件和磷光器件两类。荧光器件是目前研究得较多的一类器件,其工艺研究也最成熟,并且已部分实现产业化。自从1995年由日本城户研二等人首次报道荧光白光电致发光器件(城户研二,小岛木村,永井长尺,科学,1995年267期1332页,Junji Kido,Masato Kimura,Katsutoshi Nagai,Science 1995,267,1332)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同器件结构和不同的发光材料被研究。2002年安德烈等人首次用磷光材料制备出了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安德烈,佛瑞斯特,汤普森,先进材料,2002年14卷2期147页,B.W.D’Andrade,S.R.Forrest,M.E.Thompson,Adv.Mater.2002,14(2),147)。随后,荧光/磷光混合型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也被制作出来(孙仪如,盖尔伯因克,卡恩诺,马毕武,汤普森,佛瑞斯特,自然,2006年440卷13期908页,Yiru Sun,N.C.Giebink,H.Kanno,Biwu Ma,M.E.Thompson,S.R.Forrest,Nature,2006,440(13),908)。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距离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存在许多问题有待去解决。合理的设计器件结构,有效的调控激子复合,开发新的高性能电致发光材料,从而得到高效率、高亮度、高稳定性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将是进一步研究重点。
对于全磷光型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虽然它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率,但由于材料本身的稳定性问题,特别是蓝光材料,这种全磷光型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仍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人们设计制备了荧光/磷光混合型器件,希望通过用相对稳定的荧光蓝光材料代替磷光蓝光材料来提高所制备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稳定性(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CN1665359A和CN101022157A)。然而,相对用更稳定荧光材料制备的全荧光型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来说,这种荧光/磷光混合型白光器件的稳定性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并且由于荧光蓝光材料发光效率与磷光材料的巨大差异,要制备高质量的这种荧光/磷光混合型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必须仔细地设计器件结构和精确地控制各层厚度,这无意给器件制备工艺带来了难度。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更高效率的全荧光型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但目前制备的全荧光型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普遍存在发光效率低的问题,如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CN100386903C中制备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最大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仅仅分别为12.4cd/A和6.8lm/W。这里,我们采用红、绿、蓝发光区构型,实现了高效率、高亮度和光谱稳定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同时在阳极电极上引入有效的金属氧化物空穴注入层,显著地降低了器件的工作电压,使器件能在较低的工作电压下实现较高的亮度和效率,大大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如附图1和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它是由: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衬底1、阳极层2、金属氧化物层3、空穴传输层4、红光发光层5、绿光发光层6、蓝光发光层7、电子传输层8和阴极层9构成的;其中,在阳极层2上蒸镀一层金属氧化物层3,之后依次蒸镀空穴传输层4、红光发光层5、绿光发光层6、蓝光发光层7,电子传输层8和阴极层9;
衬底层1是玻璃或聚碳酸酯柔性衬底;
阳极层2采用铟锡氧化物(ITO)、金属银(Ag)、镍(Ni)、钯(Pd)、铜(Cu)、金(Au)、铂(Pt)或钐(Sm);
金属氧化物层3采用五氧化二钒(V2O5)、三氧化钼(MoO3)和三氧化钨(WO3)中的任何一种;
空穴传输层4采用: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简称NPB)或4,4’,4”-三(N-咔唑)三苯胺(简称TCTA);
红光发光层5采用一种红光有机染料掺杂在有机分子NPB中的有机混合材料,其中掺杂的红光有机染料为5,6,11,12—四苯基—萘并萘(简称rubrene)、2-{2-叔丁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吡啶并[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内鎓盐烯}-丙二腈(简称DCJTB)、2-{2-异丙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吡啶并[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内鎓盐烯}-丙二腈(简称DCJTI)和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对—(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简称DCM)中的任意一种;
或者,发光层5采用一种红光有机染料和一个绿光染料共掺杂在有机分子NPB中的有机混合材料,其中掺杂的红光有机染料为5,6,11,12—四苯基—萘并萘(简称rubrene)、2-{2-叔丁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吡啶并[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内鎓盐烯}-丙二腈(简称DCJTB)、2-{2-异丙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吡啶并[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内鎓盐烯}-丙二腈(简称DCJTI)和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对—(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简称DCM)中的任意一种;绿光染料为10-(2-苯并噻唑基)-2,3,6,7-四氢-1,1,7,7-四甲基-1H,5H,11H-(1)-苯并呲喃酮基-(6,7,8-ij)喹嗪-11-酮(简称C545T)和喹吖啶(简称DMQA)其中的任意一种;
或者,发光层5采用一种红光有机染料和rubrene共掺杂在有机分子NPB中的有机混合材料,其中掺杂的红光有机染料为2-{2-叔丁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吡啶并[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内鎓盐烯}-丙二腈(简称DCJTB)、2-{2-异丙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吡啶并[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内鎓盐烯}-丙二腈(简称DCJTI)和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对—(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简称DCM)中的任意一种;
绿光发光层6采用的是一种绿光有机染料掺杂在主体材料8-羟基喹啉铝(简称Alq3)中的有机混合材料,其中掺杂的绿光染料为C545T和DMQA其中的任意一种;
蓝光发光层7采用的是一种蓝光有机染料掺杂在蓝光主体材料中的有机混合材料,蓝光染料是对—双(对—氮,氮—二苯基—氨基苯乙烯)苯(简称DSA—Ph)、芘,四叔丁基芘(简称TPBe)和对—双(对—氮,氮—二苯基—氨基苯乙烯)二苯(简称DPVBi)中的任意一种;蓝光主体材料可以是9,10—二(2—萘基)蒽(简称ADN),2—甲基—9,10—二(2—萘基)蒽(简称MADN)和9,10—双—[(2’7’-二叔丁基)—9’,9’-螺二芴]蒽(简称TBSA)中的任意一种;
掺杂的有机染料与主体材料的重量比均为0.1%—5%;
电子传输层8采用8-羟基喹啉铝(简称Alq3)、3-苯基-4-(1’-萘基)-5-苯基-1,2,4-三唑(简称TAZ)和二(2-甲基-8-羟基喹啉)-(4-苯基苯酚)铝(简称BAlq3)中的任何一种;
阴极层9采用金属铝(Al)和界面层氟化锂(LiF)组成的复合电极;
所述的电极层2和电极层9相互交叉形成器件的发光区,面积为16平方毫米,金属氧化物层3的厚度为3—20纳米,空穴传输层4的厚度为70—150纳米,发光层5的厚度为15-25纳米,发光层6的厚度为2-4纳米,发光层7的厚度为35—45纳米,电子传输层8的厚度为8-12纳米,金属电极层9的厚度为100-500纳米。
当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就会发出白光。
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如下: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层2光刻成细条状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后把它转移到真空镀膜系统中,待真空度达到1至5×10-4帕时,在ITO层2上依次蒸镀金属氧化物层3、空穴传输层4、发光层5、发光层6、发光层7、电子传输层8和阴极层9;其中两个电极相互交叉形成器件的发光区,面积为16平方毫米,金属氧化物层3的厚度为3—20纳米,空穴传输层4的厚度为70—150纳米,发光层5的厚度为15-25纳米,发光层6的厚度为2-4纳米,发光层7的厚度为35—45纳米,和电子传输层8的厚度为8-12纳米,金属电极层9的厚度为100-500纳米;金属氧化物层3和空穴传输层4、发光层5、发光层6、发光层7和电子传输层8中的NPB、TCTA、MADN、ADN、TBSA、TAZ、BAlq3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0.3纳米每秒,染料DCJTB、DCJTI、Rubrene、DCM、C545T、DSA—Ph、DPVBi、芘、TPBe、DPVBi和DMQA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1-0.005纳米每秒,阴极层9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5-5纳米每秒;发光层5、发光层6和发光层7掺杂时,有机染料和主体材料在不同的蒸发源中同时蒸镀,掺杂的有机染料与主体材料的重量比为0.1%—5%。
本发明的优点是沿阳极到阴极方向发光层依次采用了红、绿、蓝构型,通过对掺杂浓度和各层厚度的控制来调控载流子的复合区域,实现高效率、高亮度和光谱稳定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把红光染料掺杂在宽带隙的空穴传输材料NPB中作为红光发光层,这种掺杂在保证红光发射的同时,也将有更多的空穴传输到绿光区和蓝光区,使器件能够发射更好的白光。
本发明的第三个优点是采用金属氧化物作为空穴注入层,金属氧化物空穴注入层的使用不但降低了器件的工作电压,使器件能在较低的工作电压下实现较高的亮度和效率,也使器件显示了较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玻璃或柔性衬底;2、阳极层ITO;3、金属氧化物层;4、空穴传输层;5、红光发光层;6、绿光发光层;7、蓝光发光层;8、电子传输层;9、复合阴极。图1也是摘要附图。
图2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实施例1的电压-电流密度—亮度特性曲线。器件亮度随着电流密度和电压的升高而升高,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伏,在电压为16.8伏,电流密度为364.4毫安每平方厘米(mA/cm2)时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8400.8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
图4是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实施例1的电流效率-电流密度特性曲线。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20.8坎德拉每安培(cd/A)。
图5是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实施例1的功率效率-电流密度特性曲线。器件的最高功率效率为16.0流明每瓦特(lm/W)。
图6是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实施例1中的电致发光光谱—电压特性曲线。器件表现出红、绿、蓝三色发光,光谱随电压变化不大。器件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色坐标为(0.411,0.42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DCJTB以重量比为0.5%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B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B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Alq3和B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Al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附图3给出了此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压—电流密度—亮度特性曲线,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8400.8cd/m2。附图4给出了器件的电流密度—电流效率特性曲线,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20.8cd/A,附图5给出了器件的电流密度—功率效率特性曲线,器件的最高功率效率为16lm/W。附图6给出了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驱动电压特性曲线,器件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411,0.420)。
实施例2:
先将聚碳酸酯基底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7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7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5800cd/m2,在6.9伏电压的亮度为104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8.7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1.9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6,0.43)。
实施例3
在处理好的空白玻璃上蒸镀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Ag,然后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Ag电极上依次蒸镀20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Ag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Ag/MoO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9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38800cd/m2,在6.9伏电压的亮度为104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9.1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4.2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6,0.42)。
实施例4
在处理好的空白玻璃上蒸镀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Ni,然后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Ni电极上依次蒸镀3纳米厚的MoO3、10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15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2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5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2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Ni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Ni/MoO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4.0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34000cd/m2,在7.9伏电压的亮度为120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8.3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2.2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81,0.400)。
实施例5
在处理好的空白玻璃上蒸镀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Au,然后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Au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0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5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4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35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8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Au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Au/MoO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9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30000cd/m2,在6.5伏电压的亮度为110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9.1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3.0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401,0.420)。
实施例6: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V2O5、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V2O5/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V2O5、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9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38600cd/m2,在6.9伏电压的亮度为101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9.3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4.2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6,0.395)。
实施例7: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W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WO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W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9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38400cd/m2,在6.9伏电压的亮度为101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7.3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3.2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8,0.37)。
实施例8: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TCTA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DCJTI以重量比为0.5%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B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TCTA/DCJTI:NPB/C545T:Alq3/DSA—Ph:MADN/B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TCTA、NPB、MADN、Alq3和B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I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Al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2.8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200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6.2cd/A,器件的最高功率效率为11lm/W。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93,0.480)。
实施例9: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TCTA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DCM以重量比为0.5%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B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TCTA/DCM:NPB/C545T:Alq3/DSA—Ph:MADN/B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TCTA、NPB、MADN、Alq3和B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M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Al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2.8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3900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9.2cd/A,器件的最高功率效率为12lm/W。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90,0.410)。
实施例10: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DMQA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2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DMQA: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DMQA、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6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3000cd/m2,在7.5伏电压的亮度为101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8.0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1.3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42,0.45)。
实施例11: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TCTA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DCJTB以重量比为0.5%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B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TCTA/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B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TCTA、NPB、MADN、Alq3和B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Al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2.8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800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8.2cd/A,器件的最高功率效率为13lm/W。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59,0.486)。
实施例12: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Rubrene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C545T:Rubrene: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Rubrene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4.1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6000cd/m2,在9.1伏电压的亮度为100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3.6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7.6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6,0.43)。
实施例13: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1%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6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7600cd/m2,在8.9伏电压的亮度为105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6.8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9.2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8,0.45)。
实施例14: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1.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4.0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5000cd/m2,在9.1伏电压的亮度为100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5.9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0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7,0.46)。
实施例15: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Rubrene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TBSA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rubrene:DCJTB:NPB/C545T:Alq3/DSA—Ph: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rubrene、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7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35000cd/m2,在6.9伏电压的亮度为100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9.3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4.9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40,0.42)。
实施例16: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0.5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6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31000cd/m2,在7.9伏电压的亮度为108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5.6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0.4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9,0.45)。
实施例17: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DMQA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C545T:DCJTB:NPB/DMQA: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DMQA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4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8000cd/m2,在9.3伏电压的亮度为102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6.2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9.0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29,0.45)。
实施例18: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DMQA以重量比1%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C545T:DCJTB:NPB/DMQA: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DMQA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4.1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8000cd/m2,在9.5伏电压的亮度为102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5.6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9.0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4,0.42)。
实施例19: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DMQA以重量比1.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C545T:DCJTB:NPB/DMQA: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DMQA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8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5500cd/m2,在7.9伏电压的亮度为102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5.0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0.0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9,0.42)。
实施例20: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0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5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8000cd/m2,在6.9伏电压的亮度为107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6.1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0.5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7,0.38)。
实施例21: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6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0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5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6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6800cd/m2,在6.9伏电压的亮度为105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3.9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8.4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7,0.43)。
实施例22: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3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1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7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5800cd/m2,在6.7伏电压的亮度为105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4.9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9.2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7,0.43)。
实施例23: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20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7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8800cd/m2,在6.7伏电压的亮度为100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4.5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9.0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5,0.42)。
实施例24: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20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15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9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38800cd/m2,在6.9伏电压的亮度为104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7.3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0.2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5,0.45)。
实施例25: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ITO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AND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ITO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ITO/MoO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7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36400cd/m2,在6.9伏电压的亮度为105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4.3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8.9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7,0.42)。
实施例26:
在处理好的空白玻璃上蒸镀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Sm,然后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Sm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PVBi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Sm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Sm/MoO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PVBi: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PVBi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7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34400cd/m2,在6.9伏电压的亮度为115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3.7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8.9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8,0.42)。
实施例27:
在处理好的空白玻璃上蒸镀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Pt,然后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Pt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C545T和DCJTB分别以重量比为0.5%和1%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TBSA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Pt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Pt/MoO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TBSA/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7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36800cd/m2,在6.9伏电压的亮度为105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5.3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9.9lm/W。器件的光谱表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43,0.42)。
实施例28:
在处理好的空白玻璃上蒸镀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Cu,然后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Cu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DCJTB以重量比0.5%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Alq3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Cu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Cu/MoO3/NPB/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8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800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20.4cd/A,器件的最高功率效率为13.2lm/W。在10伏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92,0.417)。
实施例29:
在处理好的空白玻璃上蒸镀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Pd,然后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在真空度为1至5×10-4帕的镀膜系统中,在处理好的Pd电极上依次蒸镀8纳米厚的MoO3、150纳米厚的NPB空穴传输层、20纳米的DCJTB以重量比0.5%的浓度掺杂NPB的红光发光层、3纳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掺杂Alq3的绿光发光层、40纳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掺杂MADN的蓝光发光层、10纳米的TAZ电子传输层和1纳米的LiF界面层,最后在LiF上蒸镀与Pd交叉的宽4毫米、长30毫米、厚度200纳米的金属Al电极,制备成结构为Pd/MoO3/NPB/DCJTB:NPB/C545T:Alq3/DSA—Ph:MADN/TAZ/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效面积为16平方毫米。MoO3、NPB、MADN、TAZ和Alq3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纳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2纳米每秒,LiF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5纳米每秒,电极的蒸发速率控制在1纳米每秒。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3伏,器件的最大亮度为36000cd/m2。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6cd/A,器件的最高功率效率为11.2lm/W。在10V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色坐标为(0.38,0.42)。

Claims (2)

1.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衬底(1)、阳极层(2)、金属氧化物层(3)、空穴传输层(4)、红光发光层(5)、绿光发光层(6)、蓝光发光层(7)、电子传输层(8)和阴极层(9)构成的;其中,在阳极层(2)上蒸镀一层金属氧化物层(3),之后依次蒸镀空穴传输层(4)、红光发光层(5)、绿光发光层(6)、蓝光发光层(7),电子传输层(8)和阴极层(9);
衬底层(1)是玻璃或聚碳酸酯柔性衬底;
阳极层(2)采用铟锡氧化物、金属银、镍、钯、铜、金、铂或钐;
金属氧化物层(3)采用五氧化二钒、三氧化钼和三氧化钨中的任何一种;
空穴传输层(4)采用: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或采用4,4’,4”-三(N-咔唑)三苯胺;
红光发光层(5)采用一种红光有机染料掺杂在有机分子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中的有机混合材料,其中掺杂的红光有机染料为5,6,11,12—四苯基—萘并萘、2-{2-叔丁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吡啶并[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内鎓盐烯}-丙二腈、2-{2-异丙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吡啶并[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内鎓盐烯}-丙二腈和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对—(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中的任意一种;
或者,红光发光层(5)采用一种红光有机染料和一个绿光染料共掺杂在有机分子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中的有机混合材料,其中掺杂的红光有机染料为5,6,11,12—四苯基—萘并萘、2-{2-叔丁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吡啶并[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内鎓盐烯}-丙二腈、2-{2-异丙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吡啶并[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内鎓盐烯}-丙二腈和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对—(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中的任意一种;绿光染料为10-(2-苯并噻唑基)-2,3,6,7-四氢-1,1,7,7-四甲基-1H,5H,11H-(1)-苯并呲喃酮基-(6,7,8-ij)喹嗪-11-酮和喹吖啶其中的任意一种;
或者,红光发光层(5)采用一种红光有机染料和5,6,11,12一四苯基—萘并萘共掺杂在有机分子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中的有机混合材料,其中掺杂的红光有机染料为2-{2-叔丁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吡啶并[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内鎓盐烯}-丙二腈、2-{2-异丙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吡啶并[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内鎓盐烯}-丙二腈和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对—(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中的任意一种;
绿光发光层(6)采用的是一种绿光有机染料掺杂在主体材料8-羟基喹啉铝中的有机混合材料,其中掺杂的绿光染料为10-(2-苯并噻唑基)-2,3,6,7-四氢-1,1,7,7-四甲基-1H,5H,11H-(1)-苯并呲喃酮基-(6,7,8-ij)喹嗪-11-酮和喹吖啶其中的任意一种;
蓝光发光层(7)采用的是一种蓝光有机染料掺杂在蓝光主体材料中的有机混合材料,蓝光染料是对—双(对—氮,氮—二苯基—氨基苯乙烯)苯、芘,四叔丁基芘和对—双(对—氮,氮—二苯基—氨基苯乙烯)二苯中的任意一种;蓝光主体材料可以是9,10—二(2—萘基)蒽,2—甲基—9,10—二(2—萘基)蒽和9,10—双—[(2’7’-二叔丁基)—9’,9’-螺二芴]蒽中的任意一种;
掺杂的有机染料与主体材料的重量比均为0.1%—5%;
电子传输层(8)采用8-羟基喹啉铝(简称Alq3)、3-苯基-4-(1’-萘基)-5-苯基-1,2,4-三唑和二(2-甲基-8-羟基喹啉)-(4-苯基苯酚)铝中的任何一种;
阴极层(9)采用金属铝和界面层氟化锂组成的复合电极;
所述的电极层(2)和电极层(9)相互交叉形成器件的发光区,面积为16平方毫米,金属氧化物层(3)的厚度为3—2纳米,空穴传输层(4)的厚度为70—150纳米,红光发光层(5)的厚度为15-25纳米,绿光发光层(6)的厚度为2-4纳米,蓝光发光层(7)的厚度为35—45纳米,电子传输层(8)的厚度为8-12纳米,金属电极层(9)的厚度为100-500纳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和条件如下:
按给出的材料,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层(2)光刻成细条状的电极,然后清洗,氮气吹干,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分钟后把它转移到真空镀膜系统中,待真空度达到1至5×10-4帕时,在ITO层(2)上依次蒸镀金属氧化物层(3)、空穴传输层(4)、红光发光层(5)、绿光发光层(6)、蓝光发光层(7)、电子传输层(8)和阴极层(9);其中两个电极相互交叉形成器件的发光区,面积为16平方毫米,金属氧化物层(3)的厚度为3—20纳米,空穴传输层(4)的厚度为70—150纳米,红光发光层(5)的厚度为15-25纳米,绿光发光层(6)的厚度为2-4纳米,蓝光发光层(7)的厚度为35—45纳米,和电子传输层(8)的厚度为8-12纳米,金属电极层(9)的厚度为100-500纳米;金属氧化物层(3)和空穴传输层(4)、红光发光层(5)、绿光发光层(6)、蓝光发光层(7)和电子传输层(8)中的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4,4’,4”-三(N-咔唑)三苯胺、2—甲基—9,10—二(2—萘基)蒽、9,10—二(2—萘基)蒽、9,10—双—[(2’7’-二叔丁基)—9’,9’-螺二芴]蒽、3-苯基-4-(1’-萘基)-5-苯基-1,2,4-三唑、二(2-甲基-8-羟基喹啉)-(4-苯基苯酚)铝和8采用8-羟基喹啉铝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2-0.3纳米每秒,染料2-{2-叔丁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吡啶并[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内鎓盐烯}-丙二腈、2-{2-异丙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吡啶并[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内鎓盐烯}-丙二腈、5,6,11,12—四苯基—萘并萘、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对—(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10-(2-苯并噻唑基)-2,3,6,7-四氢-1,1,7,7-四甲基-1H,5H,11H-(1)-苯并呲喃酮基-(6,7,8-ij)喹嗪-11-酮、对—双(对—氮,氮—二苯基—氨基苯乙烯)苯(简称DSA—Ph)、对—双(对—氮,氮—二苯基—氨基苯乙烯)二苯、芘、四叔丁基芘、和喹吖啶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001-0.005纳米每秒,阴极层(9)的蒸发速率控制在0.5-5纳米每秒;红光发光层(5)、绿光发光层(6)和蓝光发光层(7)掺杂时,有机染料和主体材料在不同的蒸发源中同时蒸镀,掺杂的有机染料与主体材料的重量比为0.1%—5%。
CNB2007101935514A 2007-12-17 2007-12-17 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128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935514A CN100521288C (zh) 2007-12-17 2007-12-17 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935514A CN100521288C (zh) 2007-12-17 2007-12-17 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9115A CN101179115A (zh) 2008-05-14
CN100521288C true CN100521288C (zh) 2009-07-29

Family

ID=39405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9355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1288C (zh) 2007-12-17 2007-12-17 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2128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5121B (zh) * 2009-08-17 2013-05-01 深圳丹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倒置结构有机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01841001A (zh) * 2010-04-19 2010-09-22 苏璇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
CN101834275B (zh) * 2010-05-27 2012-01-11 天津大学 用于倒置叠层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中间电极层及制备方法
CN102130301B (zh) * 2011-01-04 2012-08-29 上海大学 基于色转换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67648A (zh) * 2012-04-11 2013-10-23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EP3016160B1 (en) 2014-10-28 2020-01-08 LG Display Co., Ltd. Whi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9004096A (zh) * 2018-07-27 2018-12-1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率的蓝色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0590A (zh) * 2000-08-29 2002-03-20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白色电致发光材料
CN1342190A (zh) * 1999-12-28 2002-03-27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发出白光的有机电致发光设备
CN1571601A (zh) * 2004-04-23 2005-01-26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665359A (zh) * 2004-01-13 2005-09-07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CN101022155A (zh) * 2007-03-16 2007-08-2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22157A (zh) * 2007-03-21 2007-08-22 吉林大学 一种具有多发光层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
JP2007265859A (ja) * 2006-03-29 2007-10-11 Hitachi Displays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2190A (zh) * 1999-12-28 2002-03-27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发出白光的有机电致发光设备
CN1340590A (zh) * 2000-08-29 2002-03-20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白色电致发光材料
CN1665359A (zh) * 2004-01-13 2005-09-07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CN1571601A (zh) * 2004-04-23 2005-01-26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JP2007265859A (ja) * 2006-03-29 2007-10-11 Hitachi Displays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
CN101022155A (zh) * 2007-03-16 2007-08-2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22157A (zh) * 2007-03-21 2007-08-22 吉林大学 一种具有多发光层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9115A (zh) 2008-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1288C (zh) 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47555B (zh) 基于有机半导体异质结电荷产生层作为连接层的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制法
US7279237B2 (en) OLEDs doped with phosphorescent compounds
KR101031402B1 (ko) 백색계 유기 전기발광 소자
CN106972111B (zh) 有机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CN100490209C (zh) 双磷光染料共掺杂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44426C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JP2006528421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3086380A (ja) 有機発光ダイオードデバイス
CN104377309A (zh) 一种低压有机电致蓝光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18951A (zh)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
CN102738414A (zh) 一种蓝光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22157A (zh) 一种具有多发光层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
CN102751449B (zh)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
CN101384112A (zh) 一种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50020A (zh) 一种基于新型激基复合物主体的高效白光oled器件结构
CN106328828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7195793A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相应的显示面板
Qiao et al. Pure red electroluminescence from a host material of binuclear gallium complex
Meng et al. Whi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a yellow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t emitter and blue fluorescent emitter
CN108807701B (zh) 一种包括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40020A (zh) 一种高效长寿命的蓝光器件
Yang et al. An efficient and bright organic white-light-emitting device
Matsushima et al. High-current injection and transport on order of kA/cm2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having mixed organic/organic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s
EP3570341B1 (en) Whit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ANGCHUN APPLIED CHEMICAL TECHNOLOGY HEAD OFFIC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CA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ffective date: 201208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30022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TO: 130000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808

Address after: 130000 Jilin City, Changchun province people's street, No. 5625

Patentee after: Changchun applied chem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eneral Corpor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130022 Changchun people's street, Jilin, No. 5625

Patentee before: Changchun Institue of Applied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