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6364C - 城市立体道路 - Google Patents

城市立体道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6364C
CN100516364C CNB2006100203001A CN200610020300A CN100516364C CN 100516364 C CN100516364 C CN 100516364C CN B2006100203001 A CNB2006100203001 A CN B2006100203001A CN 200610020300 A CN200610020300 A CN 200610020300A CN 100516364 C CN100516364 C CN 1005163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highway section
way
layers
d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203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44581A (zh
Inventor
陈清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6100203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16364C/zh
Publication of CN1844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4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63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636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为城市立体道路,解决路口交通相互干扰的问题。一层道,二层道有单行道(9)、(10)和天井(20),被天井(20)隔开的单行道有连通道(11),单行道有连通底层道与一层道、一层道与二层道的引道(13),在交叉路口沿能直通的主要路段(22)的轴线的天井(20)将主要路段(22)的一层道、二层道分隔成相互分离的单行道(9)、(10),次要路段的一层道(3)的被断开的单行道(9)、(10)通过跨越天井(20)的引桥相连接,在交叉口,次要路段的二层道(4)上的部分单行道(9)、(10)相连并覆盖一层道(3)上的部分天井(20),相连道中部向上凸起连接形成横跨主要路段(22)的二层道及其轴线上的天井(20)的拱桥(21),两侧平坦部分与主要路段(22)的二层道连接,其内侧有引道(13)与一层道连接。

Description

城市立体道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城市高架道路有关,尤其与交叉高架道路有关。
背景技术:
已有的高架道路如名称为“城市立体道路”,专利号为ZL99114942.4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九十年代末我国机动车快速增长,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却严重滞后所引起的城市交通严重堵塞和停车困难而作出的发明。该发明“城市立体道路”解决了以往城市高架道路难以上下的问题,使之在不破坏原有地面道路各种功能的前提下和原有地面道路之间形成了有机结合,因一层道可停车,并同时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城市立体道路”虽然有在道路自身体系内部解决车辆上下和停放的两大优点,但造成交通堵塞的节点,即路口的交通分流难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所以它基本上还是属于贯通型式的道路体系。比如,在交叉路口在主要路段相对的两个方向上的交通流量不论是大,还是小,它都同直行道路一样相安无事,因为这种“城市立体道路”保留了地面道路的原有功能不变,即地面道路原有的通行能力不变,但如果两条这样的“城市立体道路”相交,在四个方向的交通流量又都相当大时,情况就发生了改变。因为有两个方向上的直行车辆在直行时需要通过连通道11,需要并线两次才能完成直行通过;四个方向上的左转弯车辆也需要在通过连通道11之前或之后有一次并线行驶。这样一来在次要路段交通流量较小时,主要路段方向上的车辆受干扰的程度还不会很明显,如果四个方向车流量都相对很大已无主次之分时,显然就不能满足需要,因连续的车辆并线行驶会在连通道11附近形成滞留和堵塞,最终全线受到影响。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交叉路口四个方向的车流量都大的情况下,在各方向的通过性能好,通过量大的城市立体道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城市立体道路,包括底层道、一层道、二层道的高架路,一层道,二层道有单行道、和将单行道、隔开的天井,被天井隔开的单行道有连通道,单行道有连通底层道与一层道、一层道与二层道的层间引道,在交叉路口沿能直通的主要路段的轴线的天井将主要路段的一层道、二层道分隔成相互分离的单行道,并阻断不能直通的次要路段的一、二层道的单行道,次要路段的一层道的被断开的单行道、通过跨越天井的引桥相连接,在交叉口,次要路段的二层道上的部分单行道、相连并覆盖部分天井,相连道中部向上凸起连接形成横跨主要路段的二层道及其轴线上的天井的拱桥,两侧平坦部分与主要路段的二层道连接,其内侧有下行引道与一层道连接。
次要路段的二层道上的单行道、在交叉路口通过引道与一层道连接,一层道上有跨越主要路段轴线上天井的连引桥,主要路段一层道上有沿主要路段轴线的引道连接主要路段二层道,主要路段的二层道的单行道各有下行引桥跨越主要路段轴线上的天井与对面的一层道的单行道、连接,次要路段一层道沿其轴线的引道与二层道的单行道、连接。
下行引桥与主要路段轴线夹角为锐角或直角。
九十年代末,我国汽车年产量只有一百多万辆,而2005年汽车年产量已达到五百六十多万辆,今后数年还将快速增长这一趋势似不会改变,对现今已感到交通环境压力十分严峻的各地大中城市来说,面对不得“限小”,鼓励汽车产业政策和城市交通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国家为建立节约性社会,为节约土地而禁止各地城市建“宽马路、大广场”的政策都给城市的交通环境构成种种挑战。为此,本发明在已有的“城市立体道路”的双层,双向分离互通加内藏式上下引道的基础上,主要解决了这样的两条城市立体道路相交时,又各个方向上都有大流量的交通状态下,如何使车辆行之有序,互不干扰的通过路口的问题。本发明解决了路口交通流量在各个方向都相对大时,就必定要造成相互干扰这一至命弱点,将使城市立体道路这一体系更趋完善,也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不含拱桥的结构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的不含拱桥的结构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的不含拱桥的结构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分流直行车辆:本发明在“城市立体道路”交叉口的次要路段23(我们将路口直行车辆能直接直行的相对两个方向的路段称着主要路段22,将直行车辆直行时需要借助连通道11才能完成直行过程的相对两个方向的路段称着次要路段23)接近路口的适当距离时,立体道路二层道4上的两条相互分离的单行道9、10分别向内部空间延伸相连,然后向上跨过主要路段上的两条单行道9、10与对面次要路段上的两条单行道9、10相连。这实际上就形成1座连接次要路段被天井20分开的两段,跨越主要路段的拱桥24。这样就解决了原来主要路段在路口将次要路段一分为二的局面,这也就解决了各个方向上直行车的相互干扰问题。
分流导向左转弯车辆:次要路段在路口适当位置完成了对直行车辆的分流后,二层道上的两条单行道9、10的部分路幅直接向下形成一条引道13到达一层道3。这样次要路段两端的分别两条引道13,一条是次要路段左转由二层道4向下到达一层道3的引道13;一条是为迎接主要路段左转弯径由一层道3到达二层道4的引道13。
次要路段23和主要路段22上的左转弯车辆运行次序分别是:一、次要路段23向主要路段22左转:次要路段完成直行车辆分流后,二层道单行道9或10的部分路幅直接下沉形成一条引道13到达一层道,借道一层道3向主要路段另一边的一层道3建一斜对角的引桥25,再由主要路段的一层道3向上建一条到主要路段二层道4的引道13(这一上行引道可以向分离两条单行道9、10的内部空间延伸,也可不延伸而直接向上),这时就以完成了次要路段23向主要路段22的左转。二、主要路段向次要路段左转:主要路段上左转的车辆在路口的适当位置(有多个位置供选择,同样也可选择向内延伸后再左转或不延伸直接左转,这里图2-4表三种形态)由主要路段二层道的两条单行道9、10各建一向下的下行引桥21直接连接对面道路的一层道3,再借道次要路段的一层道3向上建一条到达次要路段二层道4的引道13。这样又完成了主要路段向次要路左转的行驶。

Claims (3)

1、城市立体道路,包括底层道(2)、一层道(3)、二层道(4)的高架路(1),一层道,二层道有单行道(9、10)和将单行道(9、10)隔开的天井(20),被天井(20)隔开的单行道有连通道(11),单行道有连通底层道与一层道、一层道与二层道的引道(13),在交叉路口沿能直通的主要路段(22)的轴线的天井(20)将主要路段(22)的一层道、二层道分隔成相互分离的单行道(9、10),并阻断不能直通的次要路段(23)的一、二层道的单行道(9、10),次要路段的一层道(3)的被断开的单行道(9、10)通过跨越天井(20)的引桥(2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交叉口,次要路段的二层道(4)上的部分单行道(9、10)相连并覆盖部分天井(20),相连道中部向上凸起连接形成横跨主要路段(22)的二层道及其轴线上的天井(20)的拱桥(24),两侧平坦部分与主要路段(22)的二层道连接,内侧有引道(13)与一层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立体道路,其特征在于次要路段(23)的二层道(4)上的单行道(9、10)在交叉路口通过引道(13)与一层道(3)连接,一层道(3)上有跨越主要路段(22)轴线上天井(20)的引桥(25),主要路段一层道(3)上有沿主要路段轴线的引道(13)连接主要路段二层道(4),主要路段的二层道(4)的单行道(9、10)各有下行引桥(21)跨越主要路段轴线上的天井(20)与对面的一层道(3)的单行道(10,9)连接,次要路段一层道沿其轴线的引道(13)与二层道的单行道(10,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立体道路,其特征在于下行引桥(21)与主要路段(22)轴线夹角为锐角或直角。
CNB2006100203001A 2006-02-17 2006-02-17 城市立体道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636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203001A CN100516364C (zh) 2006-02-17 2006-02-17 城市立体道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203001A CN100516364C (zh) 2006-02-17 2006-02-17 城市立体道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4581A CN1844581A (zh) 2006-10-11
CN100516364C true CN100516364C (zh) 2009-07-22

Family

ID=37063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2030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6364C (zh) 2006-02-17 2006-02-17 城市立体道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1636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5090B (zh) * 2011-12-28 2014-12-03 陈清伟 可集约利用土地并能避免交通堵塞的城市立体道路
CN103306176A (zh) * 2013-05-25 2013-09-18 王建友 一种双层交叉路桥
CN104195910B (zh) * 2014-08-23 2016-03-23 王建友 一种十字路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4581A (zh) 2006-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97426Y (zh) 环形叠合式立体钢结构互通立交桥
CN102277806B (zh) 道路路口全时段全方向通行的移位型互通立交桥
CN1804219A (zh) 单层全互通立交桥
CN100516364C (zh) 城市立体道路
CN202671992U (zh) 一种市中心立交桥
CN100482889C (zh) 城市立体道路
CN1776094A (zh) 半潜式全互通人车分道立交桥
CN1141446C (zh) 平面交叉路口交通布局
CN1149318C (zh) 互通式立体交叉道路
CN1085976A (zh) 三分流互通式立体交叉道路
CN101126218A (zh) 一种廻转畅通式立交桥
CN2751060Y (zh) 带有停车场功能的立交桥
CN108867217A (zh) 十字路快速通行立交桥
CN101463583A (zh) 城乡道路无红灯简易立交通行方法
CN1395007A (zh) 二层全互通式人车分道立交桥
CN201459557U (zh) 一种全互通式立体通行桥
CN200974950Y (zh) 城市交通组合立交桥
CN101333796A (zh) 十字路口高架桥
CN1244611A (zh) 双嗽叭组合式立交
CN1587522A (zh) 直跨平匝城市互通交叉路口
CN201317903Y (zh) 十字路口分道隧道洞桥
CN2743407Y (zh) 两路化立体交叉桥
CN105002797B (zh) 一种人车分层的互通式立交桥
CN2883463Y (zh) 五合立交桥
CN201099827Y (zh) 一种廻转畅通式立交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