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4778C - 火花塞 - Google Patents

火花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4778C
CN100514778C CNB2005100978195A CN200510097819A CN100514778C CN 100514778 C CN100514778 C CN 100514778C CN B2005100978195 A CNB2005100978195 A CN B2005100978195A CN 200510097819 A CN200510097819 A CN 200510097819A CN 100514778 C CN100514778 C CN 10051477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rk plug
ceramic insulator
metal shell
insulation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978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44399A (zh
Inventor
阿部信男
川岛泰
后藤常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44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4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47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477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ark Plu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火花塞,其不以损失陶瓷绝缘子的机械强度为代价而被设计成紧凑的。所述火花塞包括具有基端和顶端的金属壳体。所述陶瓷绝缘子由包括本体和绝缘头的空心筒形体制成。所述本体被保持在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绝缘头沿所述陶瓷绝缘子的纵向从所述金属壳体的基端开始延伸,并且具有由主体和端部组成的长度;所述主体通向所述陶瓷绝缘子的本体并且所述端部远离所述陶瓷绝缘子的本体安置。所述主体在其最小外径部分处具有外径D1、内径D2和截面模量Z,它们满足关系:7.1mm≤D1≤8.8mm、D2≥2.8mm、并且Z≥33mm3

Description

火花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内燃机的且耐用性提高的火花塞,所述内燃机可使用在汽车、热电联产系统或供气泵内。
背景技术
使用在例如汽车内的内燃机利用火花塞点燃空气—燃料混合物。对于此种火花塞,正在被日益要求改进发动机内的燃烧以减少燃料消耗或其废气排放。对于所述燃烧的改进需要对发动机的热效率和压缩比的改进,然而,这可导致在发动机的燃烧室内所述混合物的自燃,因而导致发动机爆震。
所述发动机爆震可通过改进例如水套的冷却系统而被减小,所述冷却系统是绕所述活塞头而设置以增强发动机的冷却。
为了改进发动机的性能和发动机气缸头(engine head)的复杂性,现代发动机装备有直接喷射机构或可变气门正时机构。
发动机的冷却的改进因而需要火花塞的安装空间的减小。例如,日本实开平5-55489号公报公开了用来将形成在火花塞的金属壳体上的火花塞安装螺纹的直径减小的技术。然而,这导致了需要减小火花塞的陶瓷绝缘子的直径,因而造成了其机械强度的降低。这提高了所述陶瓷绝缘子由于发动机振动而损坏的可能性。
为了最小化来自分电器的电噪声或简化高电压线路的排布方式,使用公知的点火装置,其具有点火线圈,所述点火线圈以与之直接连接的方式仅被安装在火花塞上方。所述点火线圈被装配在火花塞的陶瓷绝缘子上并且被固定于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气缸头上的端盖上。火花塞被直接安装在发动机气缸头上。
然而,上述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即发动机振动可传递到点火线圈与火花塞之间的连接部,以使非期望的机械载荷或应力被施加到火花塞的陶瓷绝缘子的头部。特别地,当施加到火花塞所安装的发动机气缸头的发动机振动与施加到点火线圈所安装的顶盖的发动机振动在方向或相位上彼此各不相同时,将导致弯曲力或应力作用在所述陶瓷绝缘子上。所述陶瓷绝缘子的变薄因而提高了陶瓷绝缘子由于发动机振动而损坏的可能性。
将点火线圈的线罩(coil boot)与陶瓷绝缘子紧固配合通常获得火花塞与工作时产生高电压的点火线圈之间的电绝缘。特别地,由点火线圈所产生的高电压经过火花塞的端子和安置在陶瓷绝缘子内的导体被传递到火花塞的中心电极以在中心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的火花放电间隙内产生火花放电,从而点燃发动机内的混合物。当线罩从陶瓷绝缘子的头部松开时,以致更大的间隙出现在它们之间,则可导致所谓的闪络(flashover),即在该现象中电流泄漏到陶瓷绝缘子的头部,其造成火花放电间隙内的放电不足,因而降低了发动机内混合物的可点燃性。
特别地,由于火花塞的电极的磨损所造成的点火间隙的提高将导致放电电压的提高。此外,线罩由于火花塞长期使用所造成的变质或硬化导致了其电绝缘能力的降低,这可导致陶瓷绝缘子的表面的放电(即闪络),因而导致发动机的熄火。
相反地,如果线罩被太紧地装配在陶瓷绝缘子的头部上,则需要费很大的力将线罩拉出火花塞。特别地,当线罩装配在火花塞上时,线罩内的空气在发动机运转时将膨胀并且在发动机停止时将收缩。通常在发动机停止并冷却时完成火花塞的移去。负压或真空因而在线罩内产生,所以导致需要费更大的力将线罩从火花塞拉出。如果线罩受力被拉,则可导致毁坏线罩或其破损或陶瓷绝缘子上的裂缝。特别地,线罩与陶瓷绝缘子的头部的紧固配合有利于确保它们之间的电绝缘,否则可成为下面因素之一,即毁坏线罩或其破损或陶瓷绝缘子上的裂缝。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主要目的的避免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改进结构的火花塞,其被设计成在尺寸上紧凑但不以损失其机械强度或耐用性为代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火花塞,其包括:(a)金属壳体,其具有基端和顶端,所述顶端沿火花塞的纵向与所述基端相对(即相反);(b)空心筒形陶瓷绝缘子,其具有包括本体和绝缘头在内的长度,所述本体被保持在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绝缘头沿所述陶瓷绝缘子的纵向从所述金属壳体的基端开始延伸,所述陶瓷绝缘子具有在所述本体和所述绝缘头内延伸的内室;(c)中心电极,其以沿所述陶瓷绝缘子的长度对正的方式保持在所述陶瓷绝缘子的内室内;以及(d)接地电极,其从所述金属壳体的顶侧开始延伸,并限定了自身与所述陶瓷绝缘子之间的火花放电间隙。所述陶瓷绝缘子的绝缘头具有由主体和端部组成的长度,所述主体通向所述陶瓷绝缘子的本体并且所述端部远离所述陶瓷绝缘子的本体安置。所述主体在其最小外径部分处具有外径D1、内径D2和截面模量Z,它们满足关系:7.1mm≤D1≤8.8mm、D2≥2.8mm、Z≥33mm3,其中Z=(π/32)×(D14—D24)/D1。。
在所述主体的最小外径部分处大于或等于33mm3的截面模量Z确保了所陶瓷绝缘子的期望强度,尤其是在抵抗垂直于陶瓷绝缘子的长度方向被指向而导致其弯曲的外力方面的强度。
在所述主体的最小外径部分处的外径D1其是在7.1mm至8.8mm的范围内而允许所述火花塞在尺寸上不以损失所述陶瓷绝缘子的机械强度为代价被减小。特别地,8.8mm或以下的外径D1允许所述金属壳体的螺纹直径被减小,这导致所述火花塞的尺寸被减小。7.1mm或更大的外径D1保证了所述截面模量Z处于上述范围内以确保所述陶瓷绝缘子所需的机械强度。
在所述主体的最小外径部分处的内径D2其是在2.8mm或更大的范围内而确保例如中心电极、端电极和保持在所述陶瓷绝缘子内侧的电阻器连接至所述陶瓷绝缘子的机械强度。特别地,2.8mm或更大的内径D2确保例如玻璃密封件将被焊接至所述陶瓷绝缘子的面积,因而提供将所述中心电极固定在所述陶瓷绝缘子内的期望强度。
在本发明优选的模式中,金属壳体配备有火花塞安装工具配合部,其具有垂直于所述金属壳体的轴线而延伸的正六角形横截面。所述正六角形横截面的相对两侧边之间的距离H1被选择成满足关系:11.7mm≤H1≤14mm。这允许所述火花塞在尺寸上被减小。
所述火花塞安装工具配合部的轮廓可选地被以下述方式限定形状,即两个尺寸相同的正六角部相互叠加,并且沿所述金属壳体的周向绕其轴线以30°交错。每个所述正六角形横截面的相对两侧边之间的距离H2被选择成满足关系:11.7mm≤H2≤14mm。
所述金属壳体具有用来将所述火花塞安装在内燃机内的螺纹,所述螺纹具有满足8mm≤M≤12mm关系的螺纹直径M。
所述陶瓷绝缘子的绝缘头具有满足22mm≤L≤28mm关系的长度L。这确保所述绝缘头抵抗垂直于所述陶瓷绝缘子的长度而被指向的机械载荷。
所述陶瓷绝缘子的绝缘头的主体可具有光滑无波纹的表面,其具有在400mm2至600mm2范围内的面积。这实现了所述绝缘头与例如点火线圈的线罩的期望配合。
所述陶瓷绝缘子的绝缘头的主体可选地具有形成在其外周表面上的波纹。所述外周表面从每个波纹的顶部占据0mm至0.1mm深度范围的面积在400mm2至600mm2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出可在内燃机内用来点燃燃料的点火装置,其包括:(a)被安装在内燃机汽缸头内的火花塞,以及(b)点火线圈,其以与所述火花塞的绝缘头对正的方式安装在覆盖所述发动机汽缸头的端盖内。所述火花塞具有任何一种前述结构。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给出的详细说明和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将更加全面理解本发明,然而,不应该将它们认为是本发明仅限与这些特定的实施例,而应该认为它们仅是出于解释和说明的目的。
在各附图中:
图1是纵向剖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火花塞;
图2是俯视图,其是从图1所示的火花塞的基端侧看过来的;
图3是纵向剖视图,其示出了装有图1所示的火花塞的点火装置;
图4是俯视图,其是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火花塞的基端侧看过来的;
图5是局部纵向剖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火花塞;
图6是图5的放大视图;
图7是侧视图,其示出了用来评估火花塞对机械振动的抵抗的振动检测装置;
图8是曲线图,其示出了在图7的振动检测装置内加到的火花塞的振动频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看附图,特别是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用于汽车内燃机的火花塞。
火花塞1大致包括空心筒形金属壳体2、陶瓷绝缘子3、中心电极4和接地电极5。所述陶瓷绝缘子3被保持在所述金属壳体2内,以具有朝向火花塞1的基端侧(即从附图中看过去的上部)在所述金属壳体2外侧延伸的绝缘头31。中心电极4被保持在形成在陶瓷绝缘子3内的中心孔32内。接地电极5从所述金属壳体2延伸并经过一火花放电间隙14面对所述中心电极4。
金属壳体2具有螺纹21和六角头22;所述螺纹21是用来实现安装在内燃机内,一扳手将被适配在所述六角头22上以将火花塞1装进发动机或从发动机取出。
绝缘头31具有在金属壳体2的端部的外侧延伸的长度L。长度L由主体366和锥形端311构成。主体366在其最小外径部分处具有外径D1、内径D2和截面模量(section modulus)Z,它们满足以下关系:
7.1mm≤D1≤8.8mm
D2≥2.8mm
Z≥33mm3
锥形端311具有从绝缘头31的基端(即从附图中看过去的上端)算起的4mm长度。
主体366可直向延伸并且具有不变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下,主体366沿其整个长度具有外径D1。
绝缘头31具有外径D1、内径D2和截面模量Z的最小外径部分不包括锥形端311,其原因在于,施加在绝缘头31上的弯曲载荷或应力通常并不在其端部集中,这就是说,绝缘头31的端部最不容易受弯曲应力影响。
在绝缘头31的最小外径部分处,内径D2等于中心孔32的直径。
如图2所示的六角头22具有垂直于金属壳体2(即活塞头1)的纵向中心线而延伸的正六角形横截面。所述六角形横截面的相对的侧边之间的距离H1被选择成满足关系:11.7mm≤H1≤14mm。
螺纹21具有螺纹直径M,其满足关系:8mm≤M≤12mm。
如在此所提到,绝缘头31的长度L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是陶瓷绝缘子31从金属壳体2的基端(即从附图中看过去的上端)延伸到锥形端311的末端的一部分。长度L被选择成满足关系:22mm≤L≤28mm。
在陶瓷绝缘子3的中心孔32内,中心电极4、电阻器12和端电极11被彼此相互对正布置。电阻器12经过玻璃密封件13密封地夹置在中心电极4与端电极11之间。玻璃密封件13在中心孔32内被粘结或焊接到陶瓷绝缘子3的内壁和电阻器12的端部以将电阻器12保持就位。
电阻器12由碳基材料制成,并且通过以一定压力用碳粉填充中心孔32而形成。每个玻璃密封件13是由铜玻璃形成,所述铜玻璃是由玻璃和铜(Cu)粉的混合物组成。
绝缘头31具有光滑、无波纹的外周表面。绝缘头31的主体366具有400mm2至600mm2的外周面积。
图3示出了装有火花塞1和点火线圈63的点火装置6。火花塞1被安装在内燃机的气缸头61内。点火线圈63被安装在端盖62内并与火花塞1电连接,所述端盖62被安置成覆盖在发动机的气缸头61上。
点火线圈63就是所谓的棒状线圈并且具有由硬橡胶制成的线罩631。线罩631被装配在火花塞1的绝缘头31上。如上所述,线罩631与绝缘头31的接触面积与主体366的外周面积相同。换句话说,线罩631被布置成大致与绝缘头31的整个外周相接触。
气缸头61和端盖62具有形成在其内的插孔611和621,火花塞1和点火线圈63将被安装在这些插孔内。气缸头61还具有形成在其内的与插孔611对正的塞装孔612,火花塞1的头部21被螺合进塞装孔612内。
发动机的水套613和气门614围绕插孔611而安置。
如上所述,火花塞1在绝缘头31的主体366的最小外径部分处具有截面模量Z,其大于或等于33mm3,因而确保了陶瓷绝缘子3的期望强度,尤其是在抵抗垂直于陶瓷绝缘子3的长度方向被指向而导致其弯曲的外力方面的强度。
绝缘头31在主体366的最小外径部分处具有外径D1,其被选择成在7.1mm至8.8mm的范围内,因而允许火花塞1的尺寸不必以损失陶瓷绝缘子3的强度为代价而被减小。特别地,8.8mm或以下的外径D1允许金属壳体2的螺纹直径被减小,因而减小火花塞1的尺寸。7.1mm或更大的外径D1保证所述截面模量Z处在前述的范围内以确保陶瓷绝缘子3所需的机械强度。
绝缘头31在主体366的最小外径处还具有内径D2,其被选择成在2.8mm或更大的范围内,因而确保中心电极4、端电极11和电阻器12连接至陶瓷绝缘子3的机械强度。特别地,2.8mm或更大的内径D2保证玻璃密封件13将被焊接到陶瓷绝缘子3上的面积,因而提供了将中心电极4固定在陶瓷绝缘子3内的预期强度。
六角头22的相对侧边之间的距离H1如图2所述被设定在11.7mm至14mm的范围内,因而如上所述允许火花塞1在尺寸上被制造得紧凑而无需以损失截面模量Z为代价。
金属壳体2的螺纹直径M如已所述是在8mm至12mm的范围内,因而也允许火花塞1在尺寸上被制造得紧凑而无需以损失截面模量Z为代价。
绝缘头31的长度L如上所述是在22mm至28mm的范围内,因而确保其抵抗压力的机械强度,所述压力是被指向与陶瓷绝缘子3和在金属壳体2与中心电极4之间的绝缘电阻的长度相垂直的方向。
绝缘头31的主体366如上所述具有400mm2至600mm2的外周面积,因而确保与点火线圈63的线罩631配合的期望量。特别地,在绝缘头31与线罩631之间获得紧密的配合并且有利于将线罩631从绝缘头31容易移去。这确保陶瓷绝缘子3的绝缘性能并且也最小化了陶瓷绝缘子3或线罩631的机械损伤。
如可从图3中看出,点火装置6被设计成具有将被装配在火花塞1的绝缘头31上的点火线圈63。通常,发动机的机械振动传递到气缸头61和端盖62。在某些情况下,作用在气缸头61上的振动与端盖62上的振动相比在方向和相位方面可改变,这造成了安装在气缸头61内的火花塞1和安装在端盖62上的点火线圈63以彼此相互不同的方向和相位振动,因而导致了作用在绝缘头31上的机械应力;所述绝缘头31用作为火花塞1与点火线圈63之间的连接。为了抵抗此应力,火花塞1被设计成具有上述的参数。
火花塞1如上所述被允许减小其尺寸,因而使得围绕火花塞1的被诸如水套613或气门614的部分所占据的安装空间将被提高,因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图4是俯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火花塞1的金属壳体2。金属壳体2具有火花塞安装工具配合部22,其与如图1和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火花塞1的六角头22具有相同的功能。
火花塞安装工具配合部22的轮廓被以下述方式限定形状,即两个尺寸相同的正六角部相互叠加,并且沿金属壳体2的周向绕其纵向中线以30°交错。
相互叠加的六角部中的每个的相对侧边之间的距离H2被选择成满足11.7mm≤H2≤14mm的关系。
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火花塞1的相同,并且对其详细说明在此将省略。
图5和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火花塞1,其具有带有肋或波纹(corrugation)的绝缘头31。各波纹沿绝缘头31的周向延伸并且每个分别被底部或波谷312和顶部或波峰313限定。
绝缘头31如图5所示在各波谷312处具有外径D1,其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像第一实施例那样,绝缘头31的主体366具有400mm2至600mm2的外周面积,此即绝缘头31的外表面将与图3的点火装置6的线罩631相接触的面积,并且在图6中用黑实线示出。特别地,外周面积是主体366在离每个波纹的波峰313为0mm至0.1mm的深度范围内的外侧面积。换句话说,它等于陶瓷绝缘子3在金属壳体2外侧延伸的那一部分的外侧面积减去了锥形部311的外侧面积和每个波谷312离相应的波峰313为0.1mm或以上深度范围内的外侧面积。
所述火花塞1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的相同,并且对其详细说明在此将省略。
在火花塞1的上述结构中,绝缘头31在其内形成波谷312的部分具有相对低的机械强度。为了确保所需的机械强度,绝缘头31被设计成在波谷312处具有外径D1、内径D2和截面模量Z,它们分别满足下列关系。
7.1mm≤D1≤8.8mm
D2≥2.8mm
Z≥33mm3
绝缘头31如上所述被设计成具有400mm2至600mm2的外周面积,其将与点火线圈63的线罩631配合,因而确保与点火线圈63的线罩631接触的期望量。特别地,在绝缘头31与线罩631之间获得紧密的配合并且有利于将线罩631从绝缘头31容易移去。这确保陶瓷绝缘子3的绝缘性能并且也最小化了陶瓷绝缘子3或线罩631的机械损伤。
波纹用来提高了陶瓷绝缘子31每单位长度的外侧面积,因而提高了其绝缘性能。
我们已经完成了测试以评估火花塞1对于机械振动的抵抗。我们制备并使用如图3所示的点火装置6和除了参数D1、D2、Z以外与如图5和6所示的实施例3的火花塞1相同结构的火花塞试样。
特别地,我们制备火花塞试样具有如下的不同值,即在7.0至7.6mm范围内的外径D1,在2.5至4.5mm范围内的内径D2,以及在27.9至42.6mm3范围内的截面模量Z;并且如图7所示,我们通过以下步骤在不变的条件下来完成测试,即将每个火花塞试样和点火线圈63安装在发动机气缸头61的插孔611和621内,将发动机气缸头61装在激振器7的平台71上,并且如图7的箭头A所示,沿水平方向振动所述平台71。
加在火花塞试样与气缸头61之间的连接部上的最大振动加速度被选择为50G,它是直接安装在典型高性能2000火花四缸并运行在8400rpm下的发动机内的火花塞部分所经受的最大加速度25G的两倍。
如图8所示,加在火花塞试样上的振动频率是在0Hz至300Hz的范围内变化。特别地,振动频率在十分钟的第一时间段内从0Hz提高到300Hz,并且接着在下一个十分钟的时间段内从300Hz减小到0Hz。这样重复了一个小时。
振动测试之后,我们将每个火花塞试样从激振器7移去,检查陶瓷绝缘子3内的裂缝并且评估端电极11连接至陶瓷绝缘子3的机械强度。如下所示,表1说明了各火花塞试样的陶瓷绝缘子3的裂缝的存在。表2说明了各火花塞试样的端电极11的连接强度。在表1中,“○”表示在陶瓷绝缘子3内不存在裂缝,“×”表示在陶瓷绝缘子3内存在裂缝。截面模量Z由Z=(π/32)×(D14—D24)/D1的关系得到。在表2中,“○”表示端电极11与陶瓷绝缘子3之间的连接强度还剩测试前的70%或以上的情况,“×”表示端电极11与陶瓷绝缘子3之间的连接强度下降到小于测试前的70%的情况。
表1
Figure C200510097819D00171
表2
Figure C200510097819D00172
Figure C200510097819D00181
表1说明,当截面模量Z大于33mm3时,没有裂缝出现在陶瓷绝缘子3内,并且当内径D2为4.0mm或以下且外径D1为7.2mm或更大时,没有裂缝出现在陶瓷绝缘子3内。
表2说明,当内径D2为2.5mm时,端电极11的连接强度由于加在其上的振动而下降,并且当内径D2为3.0mm或更大时,端电极11的连接强度具有预期的程度。
我们也完成了耐用性测试以评估使用各火花塞试样的端电极11的连接强度的降低;所用火花塞试样具有各种不同的绝缘头31的内径D2值,其被选在2.5mm至3.0mm的范围内。
特别地,我们制备具有相同7.6mm的外径D1、但内径D2为不同值2.6mm、2.7mm、2.8mm和2.9mm的火花塞试样。各火花塞试样的结构和测试状态与上述测试相同。
测试结果说明,当内径D2为2.6mm和2.7mm时,连接强度降低到测试前的70%以下,并且当内径D2为2.8mm和2.9mm时,连接强度还剩到测试前的70%或以上。因而发现,绝缘头31的内径D2优选地是2.8mm或更大。
尽管这里为了有利于更好理解本发明而公开了优选的实施例,但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原理条件下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实施。因而,本发明应该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以及所述实施例的改型,它们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所提出的本发明原理条件下实施。

Claims (8)

1.用于内燃机的火花塞,包括:
金属壳体,其具有基端和顶端,所述顶端沿火花塞的纵向与所述基端相对;
空心筒形陶瓷绝缘子,其具有包括本体和绝缘头在内的长度,所述本体被保持在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绝缘头沿所述陶瓷绝缘子的纵向从所述金属壳体的基端开始延伸,所述陶瓷绝缘子具有在所述本体和所述绝缘头内延伸的内室;
中心电极,其以沿着所述陶瓷绝缘子的长度对正的方式保持在所述陶瓷绝缘子的内室内;以及
接地电极,其从所述金属壳体的顶侧开始延伸,并限定了自身与所述中心电极之间的火花放电间隙;
其中,所述陶瓷绝缘子的绝缘头具有由主体和端部组成的长度,所述主体通向所述陶瓷绝缘子的本体并且所述端部远离所述陶瓷绝缘子的本体安置,所述主体在其最小外径部分处具有外径D1、内径D2和截面模量Z,它们满足下列关系:
7.1mm≤D1≤8.8mm
D2≥2.8mm
Z≥33mm3
其中Z=(π/32)×(D14—D24)/D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配备有火花塞安装工具配合部,所述火花塞安装工具配合部具有垂直于所述金属壳体的轴线而延伸的正六角形横截面,所述六角形横截面的相对两侧边之间的距离H1被选择成满足关系:11.7mm≤H1≤14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配备有火花塞安装工具配合部,所述火花塞安装工具配合部的轮廓被以下述方式限定形状,即两个尺寸相同的正六角部相互叠加并且沿所述金属壳体的周向绕其轴线以30°交错,每个所述六角形横截面的相对两侧边之间的距离H2被选择成满足关系:11.7mm≤H2≤14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具有用来将所述火花塞安装在内燃机内的螺纹,所述螺纹具有满足8mm≤M≤12mm关系的螺纹直径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绝缘子的绝缘头具有满足22mm≤L≤28mm关系的长度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绝缘子的绝缘头的主体具有光滑无波纹的外周表面,其面积是在400mm2至600mm2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绝缘子的绝缘头的主体具有形成在其外周表面上的波纹,所述外周表面从每个波纹的顶部开始至0mm至0.1mm深度范围内的面积在400mm2至600mm2的范围内。
8.一种点火装置,包括:
被安装在内燃机汽缸头内的火花塞,所述火花塞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限定的结构,以及
点火线圈,其以与所述火花塞的绝缘头对正的方式安装在覆盖所述发动机汽缸头的端盖内。
CNB2005100978195A 2004-08-31 2005-08-30 火花塞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477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52885 2004-08-31
JP252885/2004 2004-08-31
JP170684/2005 2005-06-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4399A CN1744399A (zh) 2006-03-08
CN100514778C true CN100514778C (zh) 2009-07-15

Family

ID=36139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781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4778C (zh) 2004-08-31 2005-08-30 火花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14778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4664A (zh) * 2014-01-24 2016-08-17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5416B2 (ja) * 2006-03-21 2011-02-02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
KR20090033231A (ko) * 2006-06-19 2009-04-01 페더럴-모걸 코오포레이숀 테두리를 가진 반구형 스파크 팁을 갖춘 소직경/롱리치 스파크 플러그
JP4913765B2 (ja) * 2008-03-18 2012-04-11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
CN102208758B (zh) * 2010-03-11 2012-11-28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
CN103733450B (zh) * 2011-08-04 2016-01-20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
JP5789276B2 (ja) * 2013-02-14 2015-10-07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点火システム
JP6157519B2 (ja) * 2015-01-27 2017-07-05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4664A (zh) * 2014-01-24 2016-08-17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
CN105874664B (zh) * 2014-01-24 2017-09-05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4399A (zh) 2006-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4778C (zh) 火花塞
US7234429B2 (en) Spark plug with increased durability
US9490609B2 (en) Metallic insulator coating for high capacity spark plug
US20150114332A1 (en) Ignition device for igniting fuel/air mixtures in a combustion chamber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by corona discharge
EP0302474B1 (en) Spark plug
CN103250311B (zh) Rf火花塞中的短路防护
CN103061950A (zh) 电晕点火装置
TW201742343A (zh) 用於高頻點火系統的火星塞
EP2139082A1 (en) Spark plug
KR101932796B1 (ko) 수축 끼워맞춤 세라믹 중앙 전극
JP2003187944A (ja) 電流ピーキング点火プラグ
US4123688A (en) Spark plug cap
AU2002367687B2 (en) Engine spark plug grounding structure, grounding wiring apparatus, and grounding wiring method
US7140359B2 (en) Spark plug capable of removing remaining electric charges
CN106438159B (zh) 具有中空线圈体的电晕点火装置
JPH02109286A (ja) 内燃機関用スパークプラグ
GB2094883A (en) Sparking plug
CN209993871U (zh) 一种汽油发动机火花塞
LT5904B (lt) Uždegimo kibirkštinė žvakė
CN207409800U (zh) 火花塞
CA2061287C (en) Ignition apparatus with a pre-gap
KR200160038Y1 (ko) 차량용 점화플러그의 이물질 제거장치
RU2059334C1 (ru) Свеча зажигания дл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US5847492A (en) Spark Plug
CN2893200Y (zh) 汽车强火高压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