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4136C -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4136C
CN100514136C CNB2006100030765A CN200610003076A CN100514136C CN 100514136 C CN100514136 C CN 100514136C CN B2006100030765 A CNB2006100030765 A CN B2006100030765A CN 200610003076 A CN200610003076 A CN 200610003076A CN 100514136 C CN100514136 C CN 10051413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liquid crystal
manufacture method
described display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030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17267A (zh
Inventor
丁兆民
辛隆宾
廖奇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to CNB2006100030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14136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17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7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41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413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首先提供基板。接着于基板上形成隔墙结构以定义出多个微杯结构。再于微杯结构内填入显示介质。之后涂布保护层于已填充显示介质的微杯结构上,其中保护层包括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第一材料具有与显示介质不互溶的性质,且第二材料具有与显示介质互溶的性质。接着进行处理步骤,以使第一材料固化以形成固化层,并使溶于显示介质中的第二材料产生聚合诱导相分离反应而析出。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微杯型(micro-cup)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平面显示器在朝大面积化发展的同时,具有更轻、薄及可挠曲的特性将成为未来显示器主要追求的目标。而微杯型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可达到柔性特性的显示器。传统微杯型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是先在基板上形成隔墙结构以定义出多个微杯结构,再将液晶填入微杯结构内而形成多个液晶单位胞。然后于微杯结构的顶端依次形成保护层与黏着层,之后再于黏着层上设置另一片基板,以使两个基板贴合。特别是,由于一般在微杯结构内与液晶接触的每个界面都会作表面处理以达到配向的目的。但是,目前大多也仅能针对微杯结构底部表面作配向处理,而无法对位于微杯结构顶端的保护层进行配向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04/0219306A1提出了一种保护层(sealing layer)的材料,但是其主要是应用于电泳显示器,目的是解决电泳显示器的驱动特性。而此方法是使用高介电常数的光聚合型高分子来作为保护层材料。
另外,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050099575A1所提出的用于微杯型液晶显示面板的保护层材料,此保护层是采用光可配向材料制造。如此,当后续以线性偏极化紫外线照射之后,可使保护层材料产生配向效果。但是,此种方法必须采用光可配向材料作为保护层材料,因而限制了保护层材料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解决传统微杯型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无法对位于微杯结构顶端的保护层进行配向处理的问题。
为达上述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首先提供基板,接着于基板上形成隔墙结构以定义出多个微杯结构。再于微杯结构内填入液晶材料。将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混合以制备成保护层材料。于已填有液晶材料的微杯结构上涂布所述保护层材料,其中所述保护层材料的第二材料溶于液晶材料之中,且第一材料不溶于液晶材料而浮在液晶材料的表面。之后进行处理步骤,以使浮在液晶材料的表面的第一材料固化以形成固化层,并使溶于液晶材料中的该第二材料产生聚合诱导相分离反应而形成可对所述液晶材料进行配向的析出物。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之第一材料的密度低于该液晶材料的密度。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之第一材料以及第二材料之材质分别选自聚合物、聚合物单体、预聚物及其组合。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之第一材料的比例为10~99.99wt%,且第二材料的比例为90~0.01wt%。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之处理步骤包括照光、加热或是湿度改变。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之液晶材料包括主客型液晶、扭转向列型液晶或是胆固醇型液晶。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之保护层中的第二材料具有光配向性质,且在施以照光处理之后,第二材料会对液晶材料产生配向效果。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于基板上形成隔墙结构之后,还包括在基板以及隔墙结构的表面进行配向处理工艺或是等离子表面改质步骤。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于形成固化层之后,还包括将另一基板设置于固化层上并使其与基板结合在一起。在一实施例中,此另一基板之表面还包括形成有元件层(例如是驱动元件或电极)、彩色滤光层或是其组合。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在形成隔墙结构之前,还包括在基板上形成元件层(例如是驱动元件或电极)、彩色滤光层或是其组合。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在形成固化层之后,还包括于固化层上形成电极层,再于电极层上形成覆盖层。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于基板上形成隔墙结构的方法包括以光刻工艺形成或是以模制方式形成。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于微杯结构内填入液晶材料的方法包括喷墨法或涂布法。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将保护层涂布于微杯结构上的方法包括喷墨法或涂布法。
本发明之显示面板之保护层中的第一材料在经特殊处理步骤之后会固化以形成固化层,而第二材料在经特殊处理步骤之后会产生聚合诱导相分离反应而由显示介质中析出。固化层可以发挥保护显示介质的功能,而自显示介质析出的析出物依其所形成的结构可以达到不同的配向的效果,以应用于不同的显示模式中。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F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之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流程剖面示意图。
图2A至图2D是依照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之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3A至图3D分别为于单一微杯结构中所形成的析出物与显示介质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C分别为胆固醇液晶与不同浓度的DPHA互溶,经照光之后自液晶层析出的析出物的结构图片。
图5A至图5B分别为胆固醇液晶与不同浓度的NOA74互溶,经照光之后自液晶层析出的析出物的结构图片。
主要元件标记说明
100、114:基板
102:元件层
104:隔墙结构
105:微杯结构
106:显示介质
107:显示单位胞
108:保护层
108a:固化层
109、111:刮刀涂布法
110:处理步骤
112:黏着层
120:元件层
122:覆盖层
202:元件层
204:彩色滤光层
300a、300b、300c、300d:析出物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图1F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之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流程剖面示意图。首先,请参照图1A,提供基板100。在一实施例中,基板100是柔性(flexible)基板,例如是聚合物塑料基板。本发明并不限制基板100必须是柔性基板,其亦可以是一般硬式基板,如玻璃基板。在另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基板100上已形成有元件层102。而形成在基板100上的元件层102例如是电极层或是驱动元件阵列层。较详细的说明是,若本发明之显示面板是被动式显示面板,则元件层102主要包括了电极层。若本发明之显示面板是主动式显示面板,则元件层102主要包括了开关元件以及像素电极。而上述之电极层以及像素电极之材质例如是无机透明导电材质,譬如是铟锡氧化物(ITO)或是铟锌氧化物(IZO);或是有机导电材料,譬如是聚(3,4-乙烯二羟基噻吩)/聚(磺化苯乙烯)(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 sulfonate),PEDOT/PSS)。
接着,在基板100上形成隔墙结构104,以定义出多个微杯结构105。若所提供的基板100已形成有元件层102,则形成隔墙结构104的方法例如是利用光刻方法形成。也就是先在元件层102上形成感光层(图中未表示),其材质例如是高分子聚合物,再进行光刻工艺以图案化感光层,而形成隔墙结构104。倘若所提供的基板100为空白基板,则形成隔墙结构104的方法可以利用模制方法使隔墙结构104与基板100一同模制出。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形成隔墙结构104之后,还包括在基板100上以及微杯结构105的表面进行配向处理工艺或是等离子表面改质步骤。
接着,请参照图1B,在微杯结构105内填入显示介质106,以构成多个填充显示介质106的显示单位胞107。在一实施例中,显示介质106例如是液晶分子,其例如是包括主客型液晶、扭转向列型液晶或是胆固醇型液晶。在一实例中,显示介质106例如是添加有染料(dye)的主客型液晶。在另一实例中,显示介质106例如是添加了手性掺杂物(chiral dopant)的扭转向列型液晶。另外,将显示介质106填入微杯结构105内之方法例如是喷墨法或是涂布法。
之后,请参照图1C,在已填充显示介质106的微杯结构105(也就是显示单位胞107)上形成保护层108。将保护层108形成于已填充显示介质106的微杯结构105上的方法包括喷墨法或涂布法。图1C中所示的是以刮刀涂布法109以将保护层108涂布于显示单位胞107上,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特别是,保护层108包括了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其中第一材料具有与显示介质106不互溶的性质,且第二材料具有与显示介质106互溶的性质。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材料的密度会低于显示介质106的密度,如此保护层108中的第一材料将会因与显示介质106不互溶而会浮在显示介质106的表面上。另外,保护层108中的第一材料以及第二材料之材质可以分别选自聚合物、聚合物单体、预聚物及其组合。第一材料以及第二材料之材质选择除了必须是其中之一不与显示介质106互溶且另一会与显示介质106互溶之外,第一材料在通过特殊的处理步骤之后可以固化,而第二材料在经此特殊处理步骤之后可以产生聚合诱导相分离反应。而在保护层108中,第一材料的比例例如是介于10~99.99%之间,第二材料的比例例如为介于90~0.01%之间。较佳的是,第一材料的比例例如是介于20~99%之间,第二材料的比例例如为介于80~1%之间。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制保护层108仅包含第一与第二材料两种成份,其亦可以包含其它的副成份。
值得一提的是,保护层108中的第二材料若是选择具有光配向性质的材料,则后续可以另外施以照光处理,如此可以使得第二材料另外对显示介质106产生配向效果。在一实施例中,保护层108中的第二材料可以采用光致二聚化(photo-dimerization)材料,其例如是含有苯丙烯酰基(cinnamoyl)或香豆素基(coumarin)的聚合物材料。这些材料在经过偏极化紫外线照射之后,会产生异向性交联结构产物,其可以对显示介质106产生配向效果。
接着,请参照图1D,进行处理步骤110,以使第一材料固化而形成固化层108a,并使溶于显示介质106中的第二材料产生聚合诱导相分离反应而析出。上述之处理步骤110例如是照光、加热或是湿度改变。处理步骤110是依据保护层108中的第一与第二材料的性质而决定其采用的方式。所形成的固化层108a可发挥保护显示介质106之作用。而自显示介质106析出的析出物所呈现的结构将会因为第二材料比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且依据其所形成的结构具有不同的配向效果,因而可以应用在不同的显示模式中,其详细说明将于之后详述。
在显示介质106表面形成固化层108a且于显示介质106中形成析出物之后,在固化层108a上设置另一基板114,并使基板110与已形成有微杯结构的基板100结合在一起,如图1F所示。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将基板110与基板100结合的方法是,如图1E所示,首先在固化层108a上涂布一层黏着层112,其例如是使用刮刀涂布法111。之后,如图1F所示,再将基板114贴附于黏着层112上。后续,再进行照光或烘烤步骤,以使黏着层112硬化,以构成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上述于图1D所示的步骤之后,也就是形成固化层108a之后,亦可以直接在固化层108a上形成元件层120(例如是电极或是驱动元件),再于元件层120上形成覆盖层122,如图2A所示,而构成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之其它实施例中,此显示面板内还包括了其它膜层,例如,如图2B所示之显示面板,其在将基板114与基板100组装之前,先在基板114上形成彩色滤光层204,且在彩色滤光层204上形成元件层202(例如是电极或是驱动元件)。因此图2B所示之显示面板为全彩显示面板。
另外,上述之彩色滤光层204亦可以形成在基板100上,如图2C所示,彩色滤光层204是形成在元件层102上。因此,在图2C所示的实施例中,是先于基板100或元件层102上形成彩色滤光层204之后,才于彩色滤光层204上形成隔墙结构104。
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之显示面板一定需要有彩色滤光层,例如,在图2A所示之显示面板中并未形成有彩色滤光层。另外,在图2D所示的显示面板中,在基板114上包括形成了元件层202,但并未形成有彩色滤光层。
总而言之,本发明之显示面板主要是由基板、形成在基板上的微杯结构、显示介质以及保护层所构成,而其它元件层、彩色滤光层及其它膜层之设置皆可视实际显示面板的设计所需而加入在适当的位置。
而在先前所述之形成保护层的步骤中,保护层中的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的比例会使得经处理步骤之后,自显示介质析出的析出物结构会有所不同。而且依据析出物的结构的不同将可以达到不同的配向效果,因而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显示模式中,在此将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3A、图3B、图3C以及图3D,其分别是仅表示出单一微杯结构的剖面示意图。特别是,形成在基板100上的每一微杯结构中的显示介质106之表面上已形成了固化层108a,而在显示介质106中的析出物结构是不相同的。
在图3A之实施例中,在进行处理步骤(例如是照光、加热或湿度改变)之前,形成于微杯结构上的保护层中的第二材料溶入显示介质的比例是介于20~70%之间。保护层原液中第二材料的浓度,可由涂布于微杯上方的液体体积和微杯中所填充之显示介质的体积加以推算。在此,由于溶在显示介质中的第二材料浓度会较高且反应较快,因此当进行处理步骤时,溶于显示介质中的第二材料会快速的进行聚合诱导相分离反应。此时,所析出的析出物300a会形成连续相,而显示介质106会形成悬浮液滴且分散在连续相中。而此种结构又称为聚合物分布型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crystal,PDLC)。PDLC结构有利于应用在以光散射原理产生黑白对比的显示器中。
在图3B之实施例中,在进行处理步骤(例如是照光、加热或湿度改变)之前,形成于微杯结构上的保护层中的第二材料溶入显示介质的比例是介于10~20%之间。保护层原液中第二材料的浓度,可由涂布于微杯上方的液体体积和微杯中所填充之显示介质的体积加以推算。在此,由于溶在显示介质中的第二材料浓度会较低但反应仍快速。因此当进行处理步骤时,溶于显示介质中的第二材料仍可快速的进行聚合诱导相分离反应,但是所析出的析出物300b会以链状交联状分散在显示介质106中。而此种结构又称为聚合物网状结构液晶(polymer network liquid crystal,PNLC)。PNLC结构有利于应用在对液晶产生垂直配向效果的显示器。
在图3C之实施例中,在进行处理步骤(例如是照光、加热或湿度改变)之前,形成于微杯结构上的保护层中其第二材料溶入显示介质的比例是介于1~10%之间。保护层原液中第二材料的浓度,可由涂布于微杯上方的液体体积和微杯中所填充之显示介质的体积加以推算。在此,由于第二材料溶在显示介质中的浓度更低。因此当进行处理步骤时,溶于显示介质中的第二材料进行聚合诱导相分离反应后所析出的析出物300c不足以形成网状结构,但析出物300c对显示介质106仍有稳定化的效果。而此种结构又称为聚合物稳定型液晶(polymer stabilized liquid crystal,PSLC)。
在图3D之实施例中,在进行处理步骤(例如是照光、加热或湿度改变)之前,形成于微杯结构上的保护层中第二材料的比例是介于10~70%之间。在此,由于第二材料在显示介质中的质量传送速率大于聚合反应速率。因此当进行处理步骤时,溶于显示介质中的第二材料进行聚合诱导相分离反应时,所析出的析出物300d与显示介质106分离的程度较高,因此分离的析出物300d会形成较单纯的薄膜形式。而此种结构又称为相分离复合结构(Phase Seoarated Composite Structures,PSCOS)。PSCOS结构有利于应用在对显示介质产生水平配向效果的显示器。
由以上可知,调整保护层中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的比例,和材料在整体保护层溶液中的浓度,可以对微杯结构内的显示介质产生不同形式的配向效果,而因而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显示模式中。以下将举多个实例来说明各种显示模式的应用。
胆固醇液晶显示面板
例如,对于胆固醇液晶显示面板而言,可以将上述PNLC以及PSCOS的条件应用在胆固醇液晶显示面板中。也就是说,微杯结构内的液晶层是采用胆固醇型液晶,较佳的是,在填入胆固醇型液晶之前,先对隔墙结构之表面进行适当的配向处理。而形成在微杯结构上的保护层中的第二材料会溶于胆固醇液晶中。而当经处理步骤(例如是照光、加热或湿度改变)之后,以PNLC之条件可形成聚合物稳定型胆固醇液晶(polymer stabilized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PSCC)结构;而若以PSCOS之条件在经处理步骤(例如是照光、加热或湿度改变)之后,可形成表面稳定型胆固醇液晶(surface stabilized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SSCC)结构。
在一实例中,是以环氧树脂作为保护层中的第一材料(不与胆固醇液晶互溶),并且以二异戊四醇五六丙烯酸化合物(dipentaerythritol penta hexaacrylate,DPHA)作为保护层中的第二材料(与胆固醇液晶互溶)。当保护层溶液中DPHA的比例分别为1%、5%、10%时,其所形成的结构如图4A、图4B以及图4C所示,图4A中的液晶是呈现PSLC结构;图4B中的液晶是呈现PNLC结构;而图4C中的液晶是呈现PDLC结构。
在另一实例中,是以环氧树脂作为保护层中的第一材料(不与胆固醇液晶互溶),并且以NOA74(Norland Products INC.所生产的产品)作为保护层中的第二材料(与胆固醇液晶互溶)。当保护层溶液中NOA74的比例分别为1%、5%时,其所形成的结构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图5A中的液晶是呈现PSLC结构;而图5B中的液晶是呈现PNLC结构。
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
对于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而言,可以将上述PNLC的条件应用在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中。较详细的说明是,微杯结构内的液晶层是采用负型向列型液晶。较佳的是,在填入负型向列型液晶之前,先对隔墙结构之表面进行垂直配向处理。而形成在微杯结构上的保护层中的第二材料会溶于负型向列型液晶中。而当经处理步骤(例如是照光、加热或湿度改变)之后,溶在负型向列型液晶中的第二材料会进行聚合诱导相分离反应,所析出的析出物会形成网状结构,以提供垂直配向特性。
水平配向液晶显示面板
对于水平配向液晶显示面板而言,可以将上述PSCOS的条件应用在水平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中。较详细的说明是,微杯结构内的液晶层是采用正型向列型液晶。较佳的是,在填入正型向列型液晶之前,先对隔墙结构之表面进行水平配向处理。而形成在微杯结构上的保护层中的第二材料会溶于正型向列型液晶中。而当经处理步骤(例如是照光、加热或湿度改变)之后,溶在正型向列型液晶中的第二材料会进行聚合诱导相分离反应,所析出的析出物会形成相分离复合结构,以提供水平配向特性。
扭转向列液晶显示面板
对于扭转向列液晶显示面板而言,可以将上述PSCOS的条件应用在扭转向列液晶显示面板中。较详细的说明是,微杯结构内的液晶层是采用扭转向列液晶,其例如是混有手性掺杂物(chiral dopant)在其中的正型向列液晶。较佳的是,在填入扭转向列液晶之前,先对隔墙结构之表面进行水平配向处理。而形成在微杯结构上的保护层中的第二材料会溶于扭转向列液晶中。而当经处理步骤(例如是照光、加热或湿度改变)之后,溶在扭转向列液晶中的第二材料会进行聚合诱导相分离反应,所析出的析出物会形成相分离复合结构,以提供水平配向特性。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正型向列液晶中手性掺杂物(chiral dopant)的量的增加,扭转向列液晶的扭转角度也会随之增加。
保护层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应用于微杯型显示面板的保护层材料,其包括10~99.99wt%的第一材料以及90~0.01wt%的第二材料。较佳的是,第一材料的比例例如是介于20~99wt%之间,第二材料的比例例如为介于80~1wt%之间。特别是,第一材料具有与显示介质不互溶的性质,且第一材料在进行照光、加热或湿度改变时会固化。第二材料具有与显示介质互溶的性质,且第二材料在进行照光、加热或湿度改变时会产生聚合诱导相分离反应而由显示介质中析出。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之第一材料的密度低于显示介质的密度。而第一材料以及第二材料之材质分别是选自聚合物、聚合物单体、预聚物及其组合。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制保护层仅包含第一与第二材料两种成份,其亦可以包含其它的副成份。
以下例举两个实例以说明本发明之保护层的材料制备方法,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实例1
首先制备不与液晶互溶的第一材料,其是将聚乙烯醇(poly vinylalcohol,PVA)固体加入去离子水中,以配制成10wt%的PVA水溶液,其中PVA固体在加入水中之后再将其加热至摄氏80度并搅拌12小时。另外,以NOA63(Norland Products INC.所生产的产品)作为第二材料,并以乙醇作为溶剂,将PVA水溶液、乙醇、NOA63以1:0.98:0.02的重量比例混合。之后,再搅拌12小时之后,即可作为保护层材料。
实例2
首先制备不与液晶互溶的第一材料,其是将sp7533(3M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固体加入异丙醇中,以配制成15wt%的溶液,其中sp7533在加入异丙醇之后再搅拌了6小时。另外,以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sobornylmethacrylate)以及Irgacure 907(Ciba special chemicals,Switzerland所生产的产品)作为第二材料,并以异丙醇作为溶剂,将sp7533溶液、异丙醇、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以及Irgacure 907以1:0.9798:0.02:0.0002的重量比例混合。之后,再搅拌6小时之后,即可作为保护层材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之显示面板之保护层中因第一材料在经特殊处理步骤之后会固化以形成固化层,而第二材料在经特殊处理步骤之后会产生聚合诱导相分离反应而由显示介质中析出。固化层可以发挥保护显示介质的功能,而自显示介质析出的析出物依其所形成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配向效果因而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显示模式中。因此,本发明可以解决传统微杯型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无法对位于隔墙结构顶端的保护层进行配向处理问题。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9)

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提供基板;
于该基板上形成隔墙结构,以定义出多个微杯结构;
于上述微杯结构内填入液晶材料;
将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混合以制备成保护层材料;
于已填有该液晶材料的上述微杯结构上涂布所述保护层材料,其中所述保护层材料的该第二材料溶于该液晶材料之中,且该第一材料不溶于该液晶材料而浮在液晶材料的表面;以及
进行处理步骤,以使浮在液晶材料的表面的该第一材料固化以形成固化层,并使溶于该液晶材料中的该第二材料产生聚合诱导相分离反应而形成可对所述液晶材料进行配向的析出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第一材料的密度低于该液晶材料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第一材料以及该第二材料之材质分别选自聚合物、聚合物单体、预聚物及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第一材料的比例为10~99.99wt%,且该第二材料的比例为90~0.01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处理步骤包括照光、加热或是湿度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液晶材料包括主客型液晶、扭转向列型液晶或是胆固醇型液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保护层中的该第二材料具有光配向性质,且在施以照光处理之后,该第二材料会对该液晶材料产生配向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于该基板上形成该隔墙结构之后,还包括在该基板以及该隔墙结构的表面进行配向处理工艺或是等离子表面改质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形成该固化层之后,还包括将另一基板设置于该固化层上并使其与该基板结合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另一基板之表面还包括形成有元件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在该元件层上形成彩色滤光层。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另一基板之表面还包括形成有彩色滤光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形成在该隔墙结构之前,还包括在该基板上形成元件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在该元件层上形成彩色滤光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形成该隔墙结构之前,还包括在该基板上形成彩色滤光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形成该固化层之后,还包括于该固化层上形成元件层,再于该元件层上形成覆盖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于该基板上形成该隔墙结构的方法包括以光刻工艺形成或是以模制方式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于上述微杯结构内填入该液晶材料的方法包括喷墨法或涂布法。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该保护层形成于上述微杯结构上的方法包括喷墨法或涂布法。
CNB2006100030765A 2006-02-08 2006-02-08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413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030765A CN100514136C (zh) 2006-02-08 2006-02-08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030765A CN100514136C (zh) 2006-02-08 2006-02-08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7267A CN101017267A (zh) 2007-08-15
CN100514136C true CN100514136C (zh) 2009-07-15

Family

ID=38726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307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4136C (zh) 2006-02-08 2006-02-08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1413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9461B (zh) * 2016-10-10 2019-05-14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聚合物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液晶含量对聚合物/液晶复合膜电光特性的影响-从正型向反型显示模式的转变. 任洪文,黄锡珉,凌志华.液晶与显示,第14卷第1期. 1999
液晶含量对聚合物/液晶复合膜电光特性的影响-从正型向反型显示模式的转变. 任洪文,黄锡珉,凌志华.液晶与显示,第14卷第1期. 1999 *
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膜的制备与研究. 马骥,刘永刚,宋静,彭增辉,阮圣平,宣丽.光散射学报,第16卷第4期. 2005
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膜的制备与研究. 马骥,刘永刚,宋静,彭增辉,阮圣平,宣丽.光散射学报,第16卷第4期. 20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7267A (zh) 200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1506B2 (en) Polymerization-encapsulated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for bistable reflective displays
US7567332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display panel
CN104345498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KR101111940B1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용 조성물 및 조립 방법
US875501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995218A (zh) 可聚合组合物
CN102096244B (zh) 取向层、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60079A (zh) 柔性液晶面板制作方法及柔性液晶面板
EP3064990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7488230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and sealing layer material thereof
CN107703681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26037B (zh) 液晶显示器
JP5315995B2 (ja) 液晶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285967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0031364B2 (en) Polymer-dispersed blue-phase liquid crystal films
CN102220141A (zh) 高分子液晶配向添加物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8027538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0093858B2 (en)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995396B (zh) 一种具有多畴显示的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14136C (zh)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2701983B (zh) 单体及应用其制造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
Lan et al. 36‐2: Invited Paper: Self‐Alignment of Liquid Crystal for Multi‐Domain Liquid‐Crystal Display
KR20150026427A (ko) 액정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227082B1 (ko) 고분자겔이분산된액정물질
KR20050109177A (ko) 고분자 분산형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