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9419C - 送纸机构 - Google Patents

送纸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9419C
CN100509419C CNB200610105657XA CN200610105657A CN100509419C CN 100509419 C CN100509419 C CN 100509419C CN B200610105657X A CNB200610105657X A CN B200610105657XA CN 200610105657 A CN200610105657 A CN 200610105657A CN 100509419 C CN100509419 C CN 10050941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roller
paper feed
paper
projection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056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99836A (zh
Inventor
丸山贵史
稻田裕二
齐藤正树
阿部荣文
大坂威史
本木善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99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9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941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941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在压纸滚筒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两个位置配置具有形成了突起的送纸滚筒的一对送纸机构,提供能够从记录用纸的前端部到后端部进行整面印刷且能够避免记录用纸的浪费,并且能够通过一对送纸机构防止印刷中的记录用纸的滑动的送纸机构。在印刷时的记录用纸(11)的输送方向的印刷机构(8)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配置有送纸滚筒(2)、(5)和压接于该送纸滚筒(2)、(5)的压接滚筒(4)、(7),利用印刷机构(8)进行的印刷中的记录用纸(11),通过一对送纸滚筒(2)、(5)的突起(2a)、(5a)以规定尺寸深入其背面(11b)而被输送。

Description

送纸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所使用的送纸机构,涉及可以适当地向印刷机构输送记录用纸来印刷期望的图像,且能够适当地排出印刷后的记录用纸的送纸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的送纸机构40,如图11所示,配置有金属制且圆柱状的送纸滚筒41,在该送纸滚筒41的外周面的长度方向上,以规定的高度和间距(pitch)尺寸形成有前端突出形成为锐角的多个突起42,以规定的宽度尺寸形成有突起形成部43。
另外,在与突起形成部43相对的一侧,配置有能够以规定的压接压力向送纸滚筒41压接记录用纸44的压接滚筒45。
通过所述压接滚筒45压接记录用纸44,突起形成部43的突起42深入记录用纸44的背面侧。在该状态下通过旋转驱动送纸滚筒41,可输送图像印刷中的由厚纸形成的记录用纸44。
另外,采用了这种送纸机构40的打印机46,如图12所示,在送纸滚筒41的图示右侧配置压纸滚筒47,热敏头(thermal head)48可以相对于该压纸滚筒47合分(压头上升/下降)。
利用所述以往的送纸机构40,在由印相纸等厚纸形成的记录用纸44印刷彩色图像时,在使热敏头48压头上升的状态下,在沿箭头A方向旋转的送纸滚筒41及压接滚筒45之间,从图示右侧的上游侧向箭头A方向输送并压接夹持记录用纸44。
之后,通过使热敏头48重复压头下降与压头上升,且重复向箭头A方向及箭头B方向输送记录用纸44,可以在记录用纸44上重叠印刷不同颜色的墨水,从而印刷期望的彩色图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19374号公报
但是,所述那样的以往的送纸机构40,能够将在送纸滚筒41与压接滚筒45之间压接夹持记录用纸44的前端部44a的时刻作为寻头位置,使热敏头48压头下降开始印刷。
因此,从记录用纸44的前端部44a开始,产生至少尺寸C的距离不能印刷的部分,从而存在记录用纸44产生浪费导致成本上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的课题而提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通过在压纸滚筒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两个位置配置了具有多个突起的一对送纸滚筒的送纸机构,提供能够从记录用纸的前端部到后端部进行整面印刷,并能够避免记录用纸的浪费、降低成本的送纸机构。
作为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第一机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的特征在于,具有:印刷机构,其能够在记录用纸上印刷期望的图像;和送纸滚筒,其能够向所述印刷机构输送所述记录用纸,在所述送纸滚筒的外周面形成有在轴方向和圆周方向上以规定的间距尺寸和高度尺寸突出形成的多个突起,在印刷时的所述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的所述印刷机构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配置所述送纸滚筒和压接于该送纸滚筒的压接滚筒,利用所述印刷机构进行的印刷中的所述记录用纸,通过一对所述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以规定尺寸深入其背面而被输送,所述送纸滚筒由第一送纸滚筒和第二送纸滚筒构成,所述第一送纸滚筒配置在所述印刷机构的所述上游侧,所述第二送纸滚筒配置在所述印刷机构的所述下游侧,所述第一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深入而形成于所述记录用纸的痕迹、与所述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深入而形成于所述记录用纸的痕迹,不相互重叠地错位而形成。
另外,作为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第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相互在轴方向上错位而被配置,形成于所述记录用纸的所述痕迹不相互重叠地错位而形成。
另外,作为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第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向所述轴方向的所述错位形成为所述突起的间距尺寸的1/2。
另外,作为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第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各自的突起在圆周方向上错位,形成于所述记录用纸的所述痕迹不相互重叠地错位而形成。
另外,作为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第五机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的特征在于,具有:印刷机构,其能够在记录用纸上印刷期望的图像;和送纸滚筒,其能够向所述印刷机构输送所述记录用纸,所述送纸滚筒配置有:第一送纸滚筒,其配置在印刷时的所述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印刷机构的上游侧;和第二送纸滚筒,其配置在所述印刷机构的下游侧,在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外周面,在轴方向上形成规定的宽度尺寸的突起形成部,在该突起形成部以规定的间距尺寸和高度尺寸形成有多个突起,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各突起形成为,相对于所述记录用纸,除了一部分的突起之外,形成于所述第一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刺入的位置、与形成于所述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刺入的位置形成在不同的位置。
另外,作为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第六机构,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各突起被排列形成为:连结邻接的各突起的假想线形成为相对于轴方向以规定的角度地倾斜、并且在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所述角度不相同地倾斜。
另外,作为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第七机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的特征在于,具有:印刷机构,其能够在记录用纸上印刷期望的图像;和送纸滚筒,其能够向所述印刷机构输送所述记录用纸,所述送纸滚筒配置有:第一送纸滚筒,其配置在印刷时的所述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印刷机构的上游侧;第二送纸滚筒,其配置在所述印刷机构的下游侧,在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外周面,在轴方向上形成规定的宽度尺寸的突起形成部,在该突起形成部以规定的间距尺寸和高度尺寸形成有多个突起,所述突起形成部的端部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轴方向倾斜规定的角度。
另外,作为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第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形成部,轴方向上的倾斜角度朝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倾斜。
另外,作为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第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形成部的倾斜角度形成为,朝向相互相反的方向以相同的角度倾斜。
另外,作为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第十机构,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突起形成部的所述多个突起,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尺寸错位,相对于所述记录用纸,所述第一、第二突起刺入的位置不相互重叠。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1,在送纸滚筒的外周面形成有在轴方向和圆周方向上以规定的间距尺寸和高度尺寸突出形成的多个突起,在印刷时的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的印刷机构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配置有送纸滚筒和压接于该送纸滚筒的压接滚筒,利用印刷机构进行的印刷中的记录用纸,通过一对送纸滚筒的突起以规定尺寸深入其背面而被输送,因此,能够提供高精度地输送印刷中的记录用纸、且能够印刷高印字品质的图像的送纸机构。
另外,送纸滚筒由第一送纸滚筒和第二送纸滚筒构成,所述第一送纸滚筒配置在印刷机构的上游侧,所述第二送纸滚筒配置在印刷机构的下游侧,第一送纸滚筒的突起深入而形成于记录用纸的痕迹、与第二送纸滚筒的突起深入而形成于记录用纸的痕迹,不相互重叠地错位而形成,因此,即使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突起错位,由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突起形成的痕迹也不会重叠,从而能够进行高精度的送纸。
另外,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相互在轴方向上错位而被配置,形成于记录用纸的痕迹不相互重叠地错位而形成,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输送印刷中的记录用纸。
另外,第一、第二送纸滚筒向轴方向的错位形成为突起的间距尺寸的1/2,因此,由突起形成的痕迹不会重叠。
另外,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各自的突起在圆周方向上错位,形成于记录用纸的痕迹不相互重叠地错位而形成,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输送印刷中的记录用纸。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21中,在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外周面,在轴方向上形成规定的宽度尺寸的突起形成部,在该突起形成部以规定的间距尺寸和高度尺寸形成有多个突起,形成于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各突起形成为,相对于记录用纸,除了一部分的突起之外,形成于第一送纸滚筒的突起刺入的位置、与形成于第二送纸滚筒的突起刺入的位置形成在不同的位置,因此,利用具有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送纸机构,能够提供:可以从记录用纸的前端部到后端部进行整面印刷,并能够避免记录用纸的浪费、降低成本的送纸机构。另外,除了一部分的突起之外,形成于第一送纸滚筒的突起刺入的位置、与形成于第二送纸滚筒的突起刺入的位置形成在不同的位置,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输送印刷中的记录用纸,从而能够进行高品质的图像印刷。
另外,形成于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各突起被排列形成为:连结邻接的各突起的假想线形成为相对于轴方向以规定的角度地倾斜、并且在第一、第二送纸滚筒所述角度不相同地倾斜,因此,除了一部分的突起之外,能够可靠地使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各突起刺入的位置形成为不同的位置,从而能够进行精度更高的记录用纸的输送。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31中,在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外周面,在轴方向上形成规定的宽度尺寸的突起形成部,在该突起形成部以规定的间距尺寸和高度尺寸形成有多个突起,突起形成部的端部形成为,相对于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轴方向倾斜规定的角度,因此,利用具有一对送纸滚筒的送纸机构,能够提供:可以从记录用纸的前端部到后端部进行整面印刷,并能够避免记录用纸的浪费、降低成本的送纸机构。另外,通过倾斜形成于送纸滚筒的外周面的突起形成部,突起深入记录用纸而形成的痕迹形成为蛇行形状,从而能够增加深入记录用纸的突起的数目。
另外,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突起形成部,轴方向上的倾斜角度朝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倾斜,因此,能够扩大形成于记录用纸的蛇行形状的痕迹的面积,从而能够可靠地输送记录用纸。
另外,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突起形成部的倾斜角度形成为,朝向相互相反的方向以相同的角度倾斜,因此,能够相反方向组合相同的送纸滚筒,从而能够使用相同的送纸滚筒作为第一、第二送纸滚筒,提高制造效率。
另外,形成于第一、第二突起形成部的多个突起,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尺寸错位,相对于记录用纸,第一、第二突起刺入的位置不相互重叠,因此,可进行高精度的送纸,从而可进行高精度的图像印刷。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的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说明由形成于送纸滚筒的突起产生的痕迹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由形成于送纸滚筒的突起产生的痕迹的示意图;
图5是说明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示意图;
图7是说明由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突起产生的痕迹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由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突起产生的痕迹的示意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示意图;
图10是说明由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突起产生的痕迹的示意图;
图11是以往的送纸机构的侧视图;
图12是利用了以往的送纸机构的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2—第一送纸滚筒;3—第一突起形成部;3a—突起;3b—痕迹;4—第一压接滚筒;5—第二送纸滚筒;6—第二突起形成部;6a—突起;6b—痕迹;7—第二压接滚筒;8—印刷机构;9—压纸滚筒;10—热敏头;10a—发热部;11—记录用纸;21—第二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22—第一送纸滚筒;23—第一突起形成部;23a—第一突起;23b—第一痕迹;23c—重叠痕迹;24—第二送纸滚筒;25—第二突起形成部;25a—第二突起;25b—第二痕迹;31—第三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32—第一送纸滚筒;33—第一突起形成部;33a—第一突起;33b—第一痕迹;34—第二送纸滚筒;35—第二突起形成部;35a—第二突起;35b—第二痕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送纸机构进行说明。图1是利用了本发明的送纸机构的打印机的示意图,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3、图4是说明由形成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送纸滚筒的突起产生的痕迹的示意图,图5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示意图,图7、图8是说明由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突起产生的痕迹的示意图,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示意图,图10是说明由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突起产生的痕迹的示意图。
首先,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1,在后述的记录用纸11的箭头D的输送方向上的印刷机构8的上游侧(图示右侧),在左右两方向上能够旋转驱动地配置有由金属构成的圆柱状的第一送纸滚筒2。
另外,在第一送纸滚筒2的外周面,在规定的宽度尺寸的突起形成部3、3的范围,以等间隔设置有轴方向上间距尺寸p且圆周方向上间距尺寸t的多个突起3a。
所述突起3a,间距尺寸p形成为0.2~1.0mm,其高度从第一送纸滚筒2的外周面突出形成为40~100μm。
此外,突起3a的圆周方向的间距尺寸t也形成为0.4~1.0mm。另外,在第一送纸滚筒2的上部,配置有可压接于第一送纸滚筒2的由硬橡胶等构成的第一压接滚筒4。
所述第一压接滚筒4追从第一送纸滚筒2的旋转而自由旋转。
另外,本发明的送纸机构1,在后述的印刷机构8的下游侧(图示左侧),可旋转驱动地配置有第二送纸滚筒5。
在所述第二送纸滚筒5的轴方向、及圆周方向上,在规定的宽度尺寸的突起形成部6、6的范围内,以间距尺寸p及间距尺寸t设有与第一送纸滚筒2的突起3a相同尺寸而形成的突起6a。
另外,在第二送纸滚筒5的上部,配置有可压接于第二送纸滚筒5的由硬橡胶等构成的第二压接滚筒7。
所述第二压接滚筒7追从第二送纸滚筒5的旋转而自由旋转。
另外,利用了本发明的送纸机构1的打印机,在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5之间配置有印刷机构8,在该印刷机构8配置有圆柱状的压纸滚筒9、和热敏头10,所述热敏头10被配置于该压纸滚筒9的上部,其发热部10a可以合分(压头上升/下降)于压纸滚筒9的外周面。
另外,在压纸滚筒9与热敏头10之间,可以沿箭头D、E方向输送由可印刷彩色图像等的印相纸等厚纸形成的记录用纸11。
所述记录用纸11的图示上表面成为可印刷彩色图像等的印相面11a,形成于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5的多个突起3a、6a能够以规定深度深入于所述记录用纸11的图示下表面的背面11b。
另外,基于图2对本发明的送纸机构1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5的各自的突起3a、6a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5相互在轴方向上错位。
因此,如图3所示,在印刷时输送的记录用纸11,由于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5的突起3a、6a深入于背面11b,由此形成痕迹3b、6b。
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5,如图2所示,由于各自的突起3a、6a位置错开p/2,因此,深入记录用纸11的背面11b而形成的痕迹3b、6b不相互重叠。
若基于图1对利用了这种结构的送纸机构1的打印机、例如热转印打印机进行说明,则在使热敏头10压头下降的状态下,在第一送纸滚筒2与压接滚筒4之间压接夹持记录用纸11,使送纸滚筒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向箭头D的下游侧输送记录用纸11。于是,记录用纸11通过第一送纸滚筒2的输送力,记录用纸11的前端部向上方推起压头下降的热敏头10。
据此,墨带的一个色调的墨水从记录用纸11的前端部被升华印刷等。
此时的压纸滚筒9,由于被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所以能够顺利地向箭头D的下游侧输送由热敏头10压接的记录用纸11。因此,被输送的由厚纸形成的记录用纸11不会在第一送纸滚筒2和压纸滚筒9之间弯曲。
并且,从前端部印刷的记录用纸11,被第二送纸滚筒5和压接滚筒7压接夹持,通过第二送纸滚筒5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驱动,印刷后的记录用纸11被输送到下游侧。
此时,如图3、图4所示,第一送纸滚筒2的突起3a深入而形成于记录用纸11的痕迹3b、与第二送纸滚筒5的突起6a深入而形成于记录用纸11的痕迹6b,不相互重叠地错位而形成。
之后,若一个色调的墨水被整面印刷直至记录用纸11的后端部,则使热敏头10压头上升,并且使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5向顺时针方向反转。于是,一个色调的颜色的印刷已结束了的记录用纸11被回料(backfeed)到箭头E方向的上游侧。
被回料到所述箭头E方向的记录用纸11,在进行一个色调的印刷时,突起3a再次深入第一送纸滚筒2的突起3a形成的痕迹3b,突起6a再次深入第二送纸滚筒5的突起6a形成的痕迹6b,因此,能够不错位且高精度地回料记录用纸11。
即,即使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5的突起3a、6a的各自的间距p、t出现尺寸偏差,也不会受到该尺寸偏差的影响,可使突起3a、6a重复深入相同的痕迹3b、6b,从而可高精度地输送记录用纸11。
并且,若记录用纸11的前端部被回料到热敏头10的发热部10a,则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5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停止,并且热敏头10压头下降。
然后,通过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5,并且旋转驱动压纸滚筒9,在从记录用纸11的前端部到后端部的整面上,在一个色调的图像上重叠印刷墨带的两个色调的墨水。
通过重复这种动作,可在一张记录用纸的从前端部到后端部的整面上印刷期望的彩色图像。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5的各自的突起3a、6a错开了P/2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在隔着尺寸h的互不重叠的位置形成第一、第二形成部3、6的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利用形成了两处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5的第一、第二突起形成部3、6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形成为三处。
另外,各自的突起3a、6a的数目,也可以是非一定值,也可以根据记录用纸11的大小而进行变更。
另外,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21,只是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5,替换为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2、24,因此,仅对进行变更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2、24进行说明。
首先,在所述第一送纸滚筒22的外周面,形成有轴方向上宽度尺寸为F的第一突起形成部23,在该第一突起形成部23,以规定的间距尺寸和高度尺寸形成有多个第一突起23a。
所述第一突起23a以规定的间距尺寸排列形成为,连结邻接的各第一突起23a的假想线J相对于第一送纸滚筒22的轴方向倾斜角度α。
位于以所述角度α倾斜的假想线J上的相互相邻的第一突起23a,间距尺寸p形成为0.2~1.0mm,其高度从第一送纸滚筒22的外周面突出形成为40~100μm。
此外,第一突起23a的圆周方向的间距尺寸t也形成为0.2~1.0mm。另外,在第一送纸滚筒22的上部配置有可以压接于第一送纸滚筒22的由硬橡胶等构成的第一压接滚筒4。
所述第一压接滚筒4追从第一送纸滚筒22的旋转而自由旋转。
另外,在所述第二送纸滚筒24的外周面,与第一送纸滚筒22相同,形成有轴方向上宽度尺寸为F的第二突起形成部25,在该第二突起形成部25,形成有与第一突起23a相同的多个第二突起25a。所述第二突起25a以规定的间距尺寸排列形成为,连结邻接的各第二突起25a的假想线K相对于第二送纸滚筒24的轴方向倾斜角度β。
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2、24的多个第一、第二突起23a、25a,各自的假想线J、K的倾斜角度α、β不相同。
即,形成于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2、24的第一、第二突起23a、25a排列形成为,连结邻接的第一、第二突起23a、25a的假想线J、K,相对于轴方向倾斜为规定的角度α、β,并且在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2、24,角度α、β不同地倾斜。
所述第一、第二突起23a、25a,利用使相互的假想线J、K的倾斜角度不同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使相互的假想线J、K向相反方向以相同的角度倾斜的结构。
另外,在第二送纸滚筒24的上部配置有可以压接于第二送纸滚筒24的由硬橡胶等构成的第二压接滚筒7。
所述第二压接滚筒7追从第二送纸滚筒24的旋转而自由旋转。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21,印刷时输送的记录用纸11,通过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2、24的第一、第二突起23a、25a刺入背面11b,如图7所示,在记录用纸11的背面11b,在第一、第二突起23a、25a刺入的位置形成第一、第二痕迹23b、25b。
并且,由黑圆表示的第一痕迹23b被排列形成为,假想线J相对于与第一送纸滚筒22的轴方向平行的平行线G倾斜角度α。
另外,由白圆表示的第二痕迹25b被排列形成为,假想线K相对于平行线G以不同于角度α的角度β倾斜。
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21,第一、第二痕迹23b、25b部分地重叠,例如在由三角形表示的部分形成重叠痕迹23c,但大多数的第一、第二痕迹23b、25b并不重叠。
即,形成于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2、24的各突起23a、25a形成为,相对于记录用纸11,除了一部分的突起(形成重叠痕迹23c的部分)之外,形成于第一送纸滚筒22的第一突起23a刺入的位置、与形成于第二送纸滚筒24的第二突起25a刺入的位置形成在不同的位置。
因此,可高精度地进行记录用纸11向箭头D、E方向的输送。
另外,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2、24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错开第一突起23a与第二突起25a的进给间距,如图8所示,等间隔地分配位于宽度尺寸F的左右两外侧的第一、第二痕迹23b、25b的圆周方向的间隔。
即使是这样的、等间隔地分配位于宽度尺寸F的左右两外侧的第一、第二痕迹23b、25b的圆周方向的间隔的结构,也可以减少重叠痕迹23c。
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21,由于各个突起或规定的宽度尺寸的突起形成部相对于轴方向倾斜,因此可以更多地形成相对于圆周方向的突起的数目,能够增加刺入记录用纸11的背面11b的突起的数目。
因此,能够利用第一、第二送纸滚筒可靠地输送印刷中或印刷后的记录用纸,从而可进行高品质的图像印刷。
另外,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31,只是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22、24,替换为第一、第二送纸滚筒32、34,因此仅对进行变更的第一、第二送纸滚筒32、34进行说明。
首先,在第一送纸滚筒32的外周面,形成有轴方向上宽度尺寸为H的第一突起形成部33,在该第一突起形成部33,以规定的间距尺寸和高度尺寸形成有多个第一突起33a。
形成了所述多个第一突起33a的第一突起形成部33的端部形成为,相对于第一送纸滚筒32的轴方向倾斜角度α。
另外,在第二送纸滚筒34的外周面,形成有轴方向上宽度尺寸为H的第二突起形成部35,在该第二突起形成部35,以规定的间距尺寸和高度尺寸形成有多个第二突起35a。
形成了所述多个第二突起35a的第二突起形成部35的端部形成为,相对于第二送纸滚筒34的轴方向倾斜角度β。所述第二突起形成部35的角度β的倾斜,朝向与第一突起形成部33的角度α相反的方向倾斜。
另外,第一、第二突起形成部33、35形成为,向相互相反的方向以相同角度倾斜。
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突起形成部33、35的第一、第二突起33a、35a的间距尺寸及突起高度,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地形成。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31,印刷时输送的记录用纸11,通过第一、第二送纸滚筒32、34的第一、第二突起33a、35a刺入背面11b,如图10所示,在记录用纸11的背面11b,与第一、第二突起形成部33、35的宽度尺寸H相同尺寸的由黑圆表示的第一痕迹33b和由白圆表示的第二痕迹35b,不相互重叠地错位而形成为蛇行形状。
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32、34的各自的第一、第二突起33a、35a,如图10所示,通过使进给间距错开P/2,第一、第二痕迹33b、35b变得不会分别相互重叠。
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也可以在轴方向上相互相邻的第一痕迹33b、33b之间形成第二痕迹35b。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与倾斜角度α相反的一侧以相同的角度β倾斜的结构,对以角度α倾斜的第一突起形成部33、和以与该第一突起形成部33的倾斜角度α相反方向的角度β倾斜的第二突起形成部35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使第一、第二突起形成部33、35的倾斜方向相同,并使第一、第二送纸滚筒32、34在轴方向稍许错位,从而使得第一、第二痕迹33b、35b不会相互重叠。
另外,对第一、第二突起形成部33、35,通过在相互相反的方向以相同的角度倾斜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使相互的倾斜角度不同的结构。
这样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送纸机构31,由于各个突起或规定的宽度尺寸的突起形成部相对于轴方向而倾斜,因此可以更多地形成相对于圆周方向的突起的数目,可以增加刺入记录用纸11的背面11b的突起的数目。
因此,能够利用第一、第二送纸滚筒可靠地输送印刷中或印刷后的记录用纸,从而可进行高品质的图像印刷。

Claims (10)

1.一种送纸机构,其特征在于,
其具有:
印刷机构,其能够在记录用纸上印刷期望的图像;和
送纸滚筒,其能够向所述印刷机构输送所述记录用纸,
在所述送纸滚筒的外周面形成有在轴方向和圆周方向上以规定的间距尺寸和高度尺寸突出形成的多个突起,
在印刷时的所述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的所述印刷机构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配置所述送纸滚筒和压接于该送纸滚筒的压接滚筒,
利用所述印刷机构进行的印刷中的所述记录用纸,通过一对所述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以规定尺寸深入其背面而被输送,
所述送纸滚筒由第一送纸滚筒和第二送纸滚筒构成,所述第一送纸滚筒配置在所述印刷机构的所述上游侧,所述第二送纸滚筒配置在所述印刷机构的所述下游侧,
所述第一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深入而形成于所述记录用纸的痕迹与所述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深入而形成于所述记录用纸的痕迹不相互重叠地错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纸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被配置成相互在轴方向上错位,形成于所述记录用纸的所述痕迹形成为不相互重叠地错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纸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向所述轴方向的所述错位形成为所述突起的间距尺寸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纸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和所述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在圆周方向上错位形成,由所述第一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在所述记录用纸上形成的所述痕迹与由所述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在所述记录用纸上形成的所述痕迹形成为不相互重叠地错位。
5.一种送纸机构,其特征在于,
其具有:
印刷机构,其能够在记录用纸上印刷期望的图像;和
送纸滚筒,其能够向所述印刷机构输送所述记录用纸,
所述送纸滚筒配置有:第一送纸滚筒,其配置在印刷时的所述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印刷机构的上游侧;和第二送纸滚筒,其配置在所述印刷机构的下游侧,
在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外周面,在轴方向上形成规定的宽度尺寸的突起形成部,在该突起形成部以规定的间距尺寸和高度尺寸形成有多个突起,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各突起形成为,相对于所述记录用纸,除了一部分的突起之外,形成于所述第一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刺入的位置、与形成于所述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刺入的位置形成在不同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纸机构,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第一送纸滚筒的所述各突起形成为:连结邻接的各突起的假想线相对于轴方向以规定的角度倾斜,
形成于所述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各突起形成为:连结邻接的各突起的假想线相对于轴方向以规定的角度倾斜,
并且在所述第一送纸滚筒上形成的所述角度与在所述第二送纸滚筒上形成的所述角度不相同。
7.一种送纸机构,其特征在于,
其具有:
印刷机构,其能够在记录用纸上印刷期望的图像;和
送纸滚筒,其能够向所述印刷机构输送所述记录用纸,
所述送纸滚筒配置有:第一送纸滚筒,其配置在印刷时的所述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印刷机构的上游侧;和第二送纸滚筒,其配置在所述印刷机构的下游侧,
在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外周面,在轴方向上形成规定的宽度尺寸的突起形成部,在该突起形成部以规定的间距尺寸和高度尺寸形成有多个突起,所述突起形成部的端部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轴方向倾斜规定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纸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形成部,轴方向上的倾斜角度朝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纸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形成部的倾斜角度和所述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形成部的倾斜角度形成为,朝向相互相反的方向以相同的角度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纸机构,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形成部的所述多个突起,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尺寸错位,相对于所述记录用纸,形成于所述第一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刺入的位置、与形成于所述第二送纸滚筒的所述突起刺入的位置不相互重叠。
CNB200610105657XA 2005-07-20 2006-07-18 送纸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941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09491 2005-07-20
JP2005209491A JP2007022771A (ja) 2005-07-20 2005-07-20 紙送り機構
JP2005266933 2005-09-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9836A CN1899836A (zh) 2007-01-24
CN100509419C true CN100509419C (zh) 2009-07-08

Family

ID=37655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565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9419C (zh) 2005-07-20 2006-07-18 送纸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022771A (zh)
CN (1) CN10050941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83694B2 (ja) * 2013-07-10 2017-08-2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印画装置
CN104057723A (zh) * 2014-06-04 2014-09-24 苏州铉动三维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打印滚筒
JP6662115B2 (ja) * 2016-03-09 2020-03-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ローラー及びこのローラーを備える印刷装置
CN108327387B (zh) * 2018-03-22 2024-04-26 东莞市鸿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式织带多色印刷设备
CN114132774A (zh) * 2021-11-22 2022-03-04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22771A (ja) 2007-02-01
CN1899836A (zh) 2007-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9419C (zh) 送纸机构
US4660052A (en) Heat-sensitive recording apparatus
US7370418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heet feed roller
JP3770311B2 (ja) ドット記録装置
US7594656B2 (en) Paper feed mechanism
JP2008126516A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10239311B2 (en) Liquid jetting apparatus
JP3802380B2 (ja) プリンタ
JPH10196671A (ja) 軸と歯車との固定構造およびこの構造を用いたプリンタ
JPH0632936B2 (ja) 感熱記録装置
JP3413064B2 (ja) 搬送ローラ
JP3352602B2 (ja) 紙送り機構
JP2794739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ト方法
JP2007076163A (ja) 紙送り機構
CN204322682U (zh) 制版装置及具有制版装置的孔版印刷机
JP3584114B2 (ja) プリンタ
JP3993053B2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
JP4205995B2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のシート送りローラ
JPH0635183B2 (ja) カラ−プリンタ装置
JPH09123550A (ja) シリアルプリンタ
JPS6112791B2 (zh)
JP3352250B2 (ja) プリンタの印字方法
JPH10235955A (ja) 紙送り機構
JP2006273519A (ja) 押圧部材とそれを備えた搬送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H082045A (ja) シリアル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30718